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8篇

时间:2023-03-06 16:01: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

篇1

摘 要 绩效管理体系是以实现企业最终目标为驱动力,以关键绩效指标 和 工作目标设定为载体,通过绩效管理的三个环节来实现对全公司各层各类人员工作绩效的客观衡量、及时监督、有效指导、科学奖惩,从而调动全员积极性并发挥各岗位优势以提高公司绩效,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的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的三个环节为:制定绩效计划及其衡量标准;进行日常和定期的绩效指导;最终评估、考核绩效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个人回报。

关键词 关键绩效指标 工作目标 绩效计划

一、关键绩效指标的定义作用及意义

(一)关键绩效指标的定义

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用于评估和管理被评估者绩效的定量化或者行为化的标准体系。也就是说,关键绩效指标是一个标准体系,它必须是定量化的,如果难以定量化,那么也必须是行为化的。如果难以定量化和行为化这两个特征都无法满足,那么就不是符合要求的关键绩效指标。

(二)关键绩效指标的作用

1.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键绩效指标体现对组织目标有增值作用的绩效指标。

3.通过在关键绩效指标上达成的承诺,员工与管理人员就可以进行工作期望、工作表现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沟通。

(三)关键绩效指标的意义

首先,作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KPI的制定有力地推动公司战略在各单位各部门得以执行;

其次,KPI为上下级对职位工作职责和关键绩效要求有了清晰的共识,确保各层各类人员努力方向的一致性;

第三,KPI为绩效管理提供了透明、客观、可衡量的基础;

第四,作为关键经营活动的绩效的反映,KPI帮助各职位员工集中精力处理对公司战略有最大驱动力的方面;

第五,通过定期计算和回顾KPI执行结果,管理人员能清晰了解经营领域中的关键绩效参数,并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动予以改进。

二、工作目标的设定

所谓工作目标设定就是由主管领导与员工在绩效计划时共同商议确定,员工在考核期内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其效果,考核期结束由主管领导根据所设定的目标打分的方式。是对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一些相对长期性,过程性,辅,难以量化的关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方法。对于部分职能部门的人员,他们的工作对于公司整体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却不能由绩效量化指标来衡量。在此情形下,工作目标设定的价值就在于:1.提供了绩效管理的客观基础和全面衡量标准,以弥补仅用完全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所不能反映的方面,更加全面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2.关键绩效指标与工作目标相互结合,使上级领导对公司价值关键驱动活动有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3.各层各类人员都能对本职位职责与工作重点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组织中的每位基层员工对完成整体绩效指标起着坚实的基础作用。然而每位员工由于更多地承担整体程序中的一部分过程,这种对过程的努力很难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在这种情形下,工作目标设定的价值在于:1.确保这些基层员工同样能确立下一绩效年度的绩效计划以明确组织对自己的绩效期望以及自己下一年度的努力方向。2.对那些无法用量化结果来衡量的工作过程设定衡量使绩效表现的差异得到区分。3.使所有员工的努力方向与组织的整体绩效目标相一致。

(一)工作目标设计原则

1.明确具体:有明确具体的结果或成果。

2.可以衡量的:衡量可以包括质量、数量、时间性或成本等,或能够通过定性的等级划分进行转化。

3.相互认可:上级和下属认可所设定目标。

4.可实现性:既有挑战性又是可实现的。

5.与企业经营目标密切相关:所设定的目标必须是与企业紧密相关的。

(二)工作目标设计需具备的技能及背景知识

1.职位分析能力:职位分析是一种对目标职位所从事的活动、主要目的及与其他职位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的能力。

2.背景知识:职位分析的结果是对职位所从事的主要活动的了解。这种了解成了工作目标设定的一种背景知识。同时,由于职位分析还包括了该目标职位与其他职位间的相关性分析,其结果是了解了目标职位的下道工序或客户对该职位的所应有产出的期望,这种客户期望的了解成了设定工作目标的背景知识。

3.工作职责描述能力:职位分析的结果是了解目标职位所从事的各项工作活动。将这些工作活动归纳合并成关键的职位职责并加以描述是设定工作目标所需具备的能力。

4.设定有效衡量的能力:对每一关键的职位职责制定出能够区分绩效差异的衡量,这是整个目标设定的关键能力。

三、绩效计划

(一)绩效计划的定义

绩效计划是被评估者和评估者双方对员工应该实现的工作绩效进行沟通的过程,并将沟通的结果落实为订立正式书面协议即绩效计划和评估表,它是双方在明晰责、权、利的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内部协议。绩效计划的设计从公司最高层开始,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级子公司及部门,最终落实到个人。对于各子公司而言,这个步骤即为经营业绩计划过程,而对于员工而言,则为绩效计划过程。

(二)绩效计划的作用

绩效计划作为绩效管理的一种有力工具,它体现了上下级之间承诺的绩效指标的严肃性,使决策层能够把精力集中在对公司价值最关键的经营决策上,确保公司总体战略的逐步实施和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在公司内部创造一种突出绩效的企业文化。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体系的第一个关键步骤,也是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的主要平台和关键手段,通过它可以在公司内建立起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能有机地将股东的利益和员工的个人利益整合在一起,其价值已经被国内外众多公司所认同和接受。

篇2

【关键词】高校后勤 绩效管理 可持续发展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服务的需求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工作效能持续改善日益重要。目前高校后勤人才匮乏、结构不适、效率不高较为普遍,已严重制约高校后勤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实践证明,改进管理的唯一办法是实施绩效管理[1],建立能鼓励创新和团队合作的学习型后勤是高校后勤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后勤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绩效(performance)即业绩与效率。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就被管理者的预定目标以及如何实现预定目标互相沟通、达成共识的周期性持续关注,从而促进被管理者及其组织成功实现预定目标的管理方法[2]。绩效管理强调组织战略发展目标和员工个人奋斗目标一致,组织和员工同成长;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在管理的各个环节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参与。

高校后勤绩效管理是指高校后勤为了达到服务保障的预定目标,各级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参与实施的目标与计划、辅导与沟通、考核与评价、反馈与应用、实现与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目的是持续提升后勤组织、员工工作效益,实现后勤服务保障的优质高效,其中,计划制订是基础,辅导沟通是手段,考核评价是核心,反馈应用是关键[3]。

二、高校后勤绩效管理的现实必要性

(一)克服原有工作评价的不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为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高校后勤在人员缺乏、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不断提高每位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整体效益。由于历史等原因,高校后勤现有工作模式和评价办法存在许多不足,评价大多是主观的、武断的;不同管理者的评定不能相互比较;反馈延迟,好的做法不能及时得到认可,不足之处不能尽快改正。建立一个以绩效为导向的后勤文化,增进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交流,挖掘工作潜能,促进工作进步,成为必然选择。

(二)促进质量管理不断改善

绩效可以分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近年来,质量已经成为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关注热点。高校后勤绩效管理可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TQM),给管理者提供持续改进TQM的技能和工具。设计科学的高校后勤绩效管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追求质量的过程――达到或超过高校师生员工的期望可以激励员工精益求精,促进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三、绩效管理过程

高校后勤绩效管理是一系列循环工作过程,具体包括绩效计划、管理绩效、绩效考核和奖励绩效[4]四个环节,它通过后勤员工的工作规范,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能效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一)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后勤管理者对员工制定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其认可的过程。制订绩效计划必须明确说明期望员工达到的结果以及为达到结果期望员工应表现的行为和技能,即确定工作目标和发展目标[4]。

1.工作目标及其衡量标准

工作目标设计[5]是一个自下而上将员工个人目标、组织目标结合统一的过程,是员工全面参与管理、明确自己职责的过程。

在目标设计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个人目标应与组织目标一致。个人目标的设计应体现为从总体目标到部门目标再到个人目标的逐步分解过程,个人目标是中心。第二,工作目标的设计是员工与所在部门管理者共同的任务,员工应自主设计自己的目标,并与所在部门管理者要求达成一致。第三,工作目标应符合“SMART”目标原则,即Special,工作目标是准确界定的;Measurable,工作目标是可测量和评价的;Agreed,工作目标是双方认可的;Realistic,工作目标是可达到并具有挑战性的;Timed,工作目标是明确的,规定了最后期限和回顾日期[4]。第四,应确定主要目标,一般为5~7个目标,每一目标都应赋予权重,按重要程度排列。第五,每一目标都应有可衡量的标准,所定标准应尽可能量化,根据可量化的程度课选择数量、质量、时间、成本等作为衡量指标。

2.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标准

工作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员工的工作实践;员工的工作实践应确保工作目标实现。在确定工作目标时,应该确定和认可相关工作要求,即胜任特征。设计目标时考虑到与目前管理系统主张发展导向相一致的发展目标。强调发展目标既可满足后勤发展需要,也可为员工赢得荣誉、利益和个性发展。

确定胜任特征就是建立工作目标要求的胜任特征模型,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绩效标准。理想的绩效标准是“硬”指标,如服务满意度、工作奖励和发表的文章等。如果没有合适的“硬”指标,可以采取让上级、同事、下属和被服务者提名的方法。

第二步,选择效标样本,即根据已确定的绩效标准,选择先进组和普通组,即达到绩效标准的组和未达到绩效标准的组。

第三步,获取效标样本有关的胜任特征数据资料。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有行为事件访谈(BEI)、专家小组、问卷调查、胜任特征模型数据库专家系统和直接观察。目前,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行为事件访谈法。

第四步,分析数据资料并建立胜任特征模型。通过对从各种途径和方法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鉴别出能区分优秀者和普通者的胜任特征。

第五步,验证胜任特征模型。一般可采用三种方法来验证胜任特征模型:

篇3

[关键词] 员工绩效;合理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1. 045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1- 0073- 02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绩效管理已经逐渐演变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法,其有利于企业的高效运转,促进企业战略任务和目标的有效实现。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只注重绩效管理的结果,将绩效考核作为对员工进行评测的依据,而忽视了对员工绩效计划的制订,导致绩效管理制度不能正常发挥其功效。绩效规划是绩效管理的首要环节,它为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1 员工绩效规划的基本概述

1.1 员工绩效的概念

员工绩效规划和制定是企业内部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通过有效的沟通后,明确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目标、指标权重、指标考核标准、绩效考核周期等项目,并将绩效考核结果和员工的薪资奖励及能力发展相挂钩。

1.2 员工绩效规划与制定的构成要素

第一,接受评估者的基本信息。只有明确接受评估者的职位、工号、级别等信息,然后将绩效规划、考核体系和薪资水平关联在一起,才能了解接受评估的员工对应的职位级别和薪资水平,对于企业建立一体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二,评估者的信息。评估者一般情况下为员工的上一级业务管理者。其三,被评估者的关键职责要求。这是规划和制定员工绩效的根基,为查阅、调整绩效规划和考核内容提供了参考信息。其四,绩效规划和考核内容。其分为关键绩效指标(kpi)与工作目标设定(gs)两个部分,可以实现对被评估者工作成效的全面衡量。其五是权重。将绩效规划和评估标准等按照权重进行划分,充分体现了员工工作内容的可量化性和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力度,此外,也能体现出企业不同职位级别在权重设置上存在的统一性等。其六是指标目标值。绩效考核中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单项指标的计分规则。通过对指标的评估标准和时间进行评定,就可以实现对工作目标设定的完成效果评价。第七是绩效考核周期。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的绩效规划和考核的周期为一年,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职位和级别,他们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因此员工绩效规划和考核可以以年、月或者季度为周期进行。最后是能力发展计划。能力发展计划的制订过程是企业通过明确具体技能知识让被评估者清晰认识到职位级别对应的个人能力,以及他们需要发展何种能力,怎样发展来达到绩效的指标。

2 企业员工的绩效合理规划与制定

2.1 需要明确职位职责

明确企业的职位职责需要使用工作分析的方法确定职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应当取得的工作成果。职位的职责界定是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施行员工绩效规划和制定的先决条件。确定员工的岗位职责后,可以使人事部和管理人员在设定员工的kpi时,事先考量员工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任务,有效规避了对员工设定的kpi指标不受员工表现的影响,最终导致指标的存在毫无意义。确定岗位职责后,可以确保kpi的设定更具有针对性。

2.2 设定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是以公司的战略方针、业务流程、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等的要求为基础,制定量化的且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衡量被评估者的表现。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是各个管理层根据下属的主要岗位职责,通过和下属的有效沟通后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关键绩效指标的数量应当控制在4~8个。但是有一点,在绩效指标体系中,不是所有的员工都被分配关键绩效指标,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员工的岗位另外设定新的关键指标,或者选择现有的指标进行分解,以提取到关键性的指标内容。

2.3 设定员工的工作目标

绩效不仅仅是指结果的绩效,它同时还包含了过程的绩效。工作目标的设定体现了员工在绩效考核周期内,需要达到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将一些持续时间长,具有过程性、辅,无法量化的

要工作内容划分到工作目标的设定项目中,它起到了补充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关键指标无法衡量的部分,使得基层员工的表现得到有效的考核。

在被评估者的工作目标设定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目标的设定应当将中心放在不容易衡量,具有过程性的工作成效领域,这与关键指标的设定具有相同的原则。其次,由于工作目标是对关键绩效指标的补充和完善,因此,它的内容不能与关键绩效指标中的内容重叠。再次,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达成状况两者相对比,前者更为客观,它的衡量结果也相对精确。因此,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应当优先考虑关键绩效指标,对于无法使用该指标的非量化工作领域,则可以选用设定工作目标。最后,不是所有的工作内容都需要纳入工作目标设定的考量范围,而应当选择有益于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内容。

2.4 权重的设计与确定

权重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目标设定及其他指标在整个绩效考核体系中的重要性,并用权重来进行量化。

由于企业内部不同员工的职位级别、职位性质、对业务的控制和影响不同,那么绩效规划中的结果指标和行为指标两者间的权重也就随之不同。正常情况下,高职位级别和重要业务部门的职位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会比工作目标指标权重大;反之,低职位级别职位、后勤管理类的职位行为工作目标指标权重,会比关键绩效指标权重大。

绩效指标内部的权重设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各个部门都涉及的一些通用指标,例如部门员工稳定性、客户满意程度等应当设定相同的权重;其次,单项指标的权重最少应当为5%,不能低于这个百分比,这样才能彰显该指标的影响力;再次,各项指标的权重应当体现差异性,规避平均分配权重的现象。指标之间的权重可以采用5%线性增减模式。在实际的操作中,评估部门应当先对最重要的指标设定权重,在这个基础上递减来设定其他指标权重。

2.5 确定关键绩效目标值和工作目标值

不论是对于关键绩效指标还是工作目标,在员工绩效规划和制定时,都需要设定目标值,即员工的工作成效达到这个标准才算是符合了公司的期望。绩效规划中的标准值在客观性的绩效管理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目标值是针对绩效考核中的每个项目设立的,它是在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协商后确定的。

2.6 指标审核

指标审核即检查绩效指标和目标内部的一致性,它是绩效规划结束前非常关键的一步。指标设计是否维持统一的标准,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确定。从横向上,检查相同部门、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设定和工作目标设定在选择和权重分配标准上是不是具备一致性。依照公司战略方针、业务规划、岗位职责描述等,检查上一级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有没有分解到其下属的指标中,让下属合理承担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能够实现其战略目标,创造社会价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7 能力发展计划

在绩效规划中,能力是指个人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整体要求而需要发展的能力与知识,而非个人任务或者职责。员工需要发展的能力和知识能够通过具体化的行为表现出来,从而促进员工达到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能力可以分成两类,即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指员工完成岗位职责所需要拥有的专业技能。如对于it岗位,员工需要计算机知识、语言知识、系统知识等,财务部门则需要员工必须要有财务知识和技能,其他的诸如理解力、沟通能力、判断力这些都归类到基础能力的范畴。

在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设定完成后,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应当针对如何达到绩效目标展开谈论,从而确定出员工达到或者超过这些目标值需要重点发展的能力。此外,根据目标值和员工现有的水平制订出相应的能力发展计划,包括时间段、能力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成果评估方式等。最后,评估者或者管理层需要根据能力发展计划对员工的能力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3 结 论

企业需要重视员工绩效的合理规划与制定,使员工明确绩效考核中的指标设定等目标值,并引导员工向着达到目标值的方向进行能力发展,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绩效,为企业的整体发展做出大的贡献。此外,企业管理层还应当善于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引导员工制订能力发展计划,这样可以使企业绩效管理的成效

更好,最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mining of talent and personnel effici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bility fie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county-level tobacco enterprises and the efficiency excitation law in the ability field, establishes the concept model of the ability field of county-level tobacco enterprises and the spiral model of effectiveness improvement, studies the basic performance situation of the marketing staff in a county-level tobacco enterprise,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rketing staff.

关键词:能力场;烟草企业;员工;效能提升

Key words: ability field;tobacco enterprise;staff;efficiency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056-03

0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人、岗、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然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设计中,员工被明确规定了任务和责任,这种因岗设人的人力资源匹配模式,单纯的考虑了企业功能的实现,忽视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在县级烟草企业中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缺失严重,员工的整体素质较低。通过基于能力场视角的县域烟草企业营销类员工效能提升研究,可以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再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和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的素质和效能。

本文基于烟草企业能力场模型的构建,立足于区县级烟草公司员工效能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区县级烟草员工效能提升模型,提出以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的员工效能提升的思路、途径和对策等,鼓励员工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提升业务能力水平,不断改进岗位工作绩效。

1 县域烟草企业能力场模型概述

1.1 企业能力场概述及特征

企业员工能力场的构建需要引入场论的概念。场论的本质是以系统、整体的观点来研究对象。它强调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联系。企业能力场具有如下两大场态特征:

①能力场相对有界并具有有限的作用范围。

一方面,企业是一个有边界的组织,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各元素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企业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企业内部的能力场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平衡-失稳的转换)。

②能力场各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

企业能力场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员工、学习能力、绩效、资源等,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把这些要素彼此联系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这种相互作用和联系最终体现工作绩效的整体提升,也是能力场的本质作用[1]。

1.2 县域烟草企业能力场的基本要素与概念模型

根据组织理论和对员工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县域烟草企业能力场由员工、组织、业务、企业资源、愿景、文化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上述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了企业能力场模型,如图1所示。

2 基于能力场视角的县域烟草企业员工效能提升螺旋模型

2.1 能力场中员工效能激发规律

①需要导向规律。

能力场的关键要素是企业愿景,既描绘了企业整体的发展需要,也整合了员工个体的不同需要。由此,工作需要激发了工作动机。

②员工期望规律。

工作需要产生了工作动机,但并非工作动机越强烈,员工所能接受的工作目标就越高,这主要是由于工作动机向工作目标转化还要受到员工期望的评判影响。只有当员工认为工作的期望回报得到满足时工作目标才会比较高。

③目标指向规律。

员工所有的工作努力都必须围绕工作目标来展开,遵从目标指向规律。目标指向意味着员工对组织目标高度认可和接受,愿意为目标实现贡献持续努力。

④行为修正规律。

员工的工作行为产生了一系列工作经验,而工作经验又对员工未来工作具有行为修正作用,改变了员工预期的工作方向、思路和方式。

⑤自我强化规律。

员工效能提升带来了预期业绩,达成了工作目标,为员工带来了期望的回报满足其需求,需求满足又激发了新的需求,更进一步增强了员工提升效能的意愿,使员工效能提升呈现出自我强化的规律。

2.2 员工效能提升螺旋模型

员工效能是指员工能够胜任本职岗位上某项任务的条件、才能和力量,并且利用这种才能和力量改善工作的绩效,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须的主观条件。

基于能力场视角的县域烟草企业员工效能提升方面,首先要利用场论理论,明确员工工作岗位要求,确立发展目标,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效能素质评估,找出差距,然后制定员工工作效能培养计划[2]。基于能力场视角的县域烟草企业员工效能提升螺旋模型如图2所示。

3 基于能力场视角的县域烟草企业营销类员工效能提升评价研究

3.1 营销类员工效能提升评价指标体系

卷烟营销是县域烟草企业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所以调动营销类员工的积极性,积极开拓市场,加大营销力度,是烟草企业着重关注的事情[3]。为了实现这一任务,从能力场的视角对营销类员工效能评价至关重要[4]。经过调研和问卷分析,营销类员工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由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构成。

工作态度由制度意识(严格履行各项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杜绝任何违规违纪行为)、全局意识(关心组织整体发展和其他部门的工作情况;从组织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考虑本部门工作;积极倡导部门间的协同工作)、主动性(工作中能够自我管理;积极参与上层管理工作,提出建议;积极指导下级日常工作,提出建议;有效配合其它部门工作,做好支持)、责任感(工作严肃认真,无应付、不敷衍;勇于承担责任,遇事不退缩;面对过失,积极总结,杜绝再犯)、执行力(主动接受上级下达工作目标,不推卸;认真做好工作的部署安排,有序推进;做好工作过程的监督管理,达成目标;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坚决整改解决)、挑战性(主动查找工作薄弱点,积极改进;面对困难不推诿,迎难而上;自主设立更高工作目标,努力达成)。

工作能力由专业知识(消费者行为、店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的相关知识;掌握卷烟专卖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卷烟产品知识及销售技巧;掌握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流程)、沟通能力(工作中能够做好与上级交流,获得支持;工作中能够做好与下属交流,获得认可;工作中能够做好与其他部门交流,获得帮助)、学习能力(善于把握卷烟消费市场的变化规律、趋势;善于把握卷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内在规律;善于提炼客户经理销售经验、技巧,总结提升;及时更新卷烟产品、品牌相关知识)、计划能力(面向工作目标,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将工作计划分解到个人,明确工作分工;计划紧抓预期工作的重点、难点,有序应对;针对工作执行计划,制定工作控制计划)、监督管理(做好各项工作的跟踪,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做好工作重点、难点的检查;及时纠正工作偏差,避免工作损失)、团队领导(能够有效规避团队矛盾,解决团队冲突;能够理解员工需求,有效激励员工;面对困难,能够激发团队协作意识;能够有效团结下属,创造互帮互助氛围)、创新能力(带领团队提出新的工作设想;带领团队对工作实施改进,提升工作质量;带领团队在工作中尝试新的方式、方法)、培养指导(对于员工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员工分析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员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保证工作质量)。

工作业绩由卷烟销量指标(完成月销量任务)、品牌培育(完成品牌培育任务)、重点品牌销量及销量比重(完成重点品牌销量任务;保证重点品牌总量销售比重)、网上订货(达成网上订货率目标)、“135”工作法推广(熟练掌握135工作法的操作)、致富工程(自律小组个数、成员人数稳步增长)、低焦油品牌卷烟销量(完成焦油含量8mg/支及以下卷烟销量目标)、基础工作(按照客户经理市场基础工作考核、制定科室销售计划;品牌培育计划、培训计划,工作按计划进度完成)、日常管理(完成辖区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加强对营销队伍管理督导,建立督导记录;对营销人员市场分析进行认真审核;部门员工无违规违纪)、培训实施(客户培训按计划进度完成)、电子结算(达成电子结算成功率)、需求预测与客户分类(需求预测准确;系统客户信息维护及时,客户分类科学)、新闻报道(每月德烟新闻中稿5篇)、临时性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3.2 营销类员工效能提升评价

通过对某区县营销员工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打分,获得某区县烟草公司营销人员的各效能素质项平均得分,将各效能素质项平均得分结果标记于雷达图上。这样能够很直观的看出营销人员哪些要素得分高,哪些素质得分低,需要提升的要素项目一目了然,使效能管理工作简便易行。

营销人员效能提升得分情况如图3、图4、图5。

通过对图3到图5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工作态度上某区县烟草营销人员平均值距离标杆水平在执行力和挑战性上的差距相对较大,均为9分,是后续工作提升的重点,其它项差距均在5分之内;在工作能力上,某区县烟草营销人员的平均得分距离标杆水平的差距较小,其中计划能力、监督管理和团队协作的差距相对较大,分别为9分、7分和7分,其它能力项的差距均在5分之内;工作态度和能力不同导致了工作业绩差距,其中重点品牌销量、网上订货、“135”工作法推广和基础工作的差距得分分别为9、9、9和6,指明了某区县烟草营销类员工绩效提升工作的短板。

4 县域烟草企业营销类员工效能提升的对策和措施

①制定《XX烟草公司岗位员工效能测评指导手册》,加强岗位员工技能培训。手册主要包括公司岗位员工效能模型和岗位能力素质词典。

②采用民主测评和专业测试相结合的形式对营销员工岗位效能进行测评。根据每项效能测评中员工本人、员工上级或下级、员工互评的分数按4:3:3的比例进行统计计算,形成民主测评结果;结合基层岗位专业素质测评结果。汇总后,得到总的测评得分。

③对营销员工效能进行测评分析。通过员工效能测评结果统计以及运用雷达图等方式全面分析各员工测评结果与对应岗位效能标准之间的效能差距,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

④制定公司培训计划。一是采取引进来的培训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如委托培训机构外聘讲师或由内部培训师担任讲师,组织开展集中培训;二是采用“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即将参训人员派送至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⑤培训结果与效果评估。建立以学分完成情况和阶段性岗位效能测评报告为载体的双维度培训评估体系,公司将每位员工的培训评估结果记录到员工个人年度培训档案。培训评估结果作为员工岗位管理薪酬管理体系方面的重要依据,强化员工培训对工作的激励作用。

5 结论

随着烟草行业市场化取向的逐步推进,烟草企业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剧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人才的作用和人才潜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因此探索如何提升营销员工效能的方法和途径是摆在烟草行业决策者面前的大事。本文利用场理论,从系统化、关联性等方面设计了区县烟草企业营销类员工效能提升评价指标体系,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方面对某区县烟草企业营销类员工效能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并指出了效能提升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英.基于知识能力场的企业管理思维[J].企业活力,2008,(2):76-77.

[2]张勇,龙立荣.绩效薪酬对雇员创造力的影响:人-工作匹配和创造力自我效能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3,45(3):363-376.

篇5

在工作这件事上,进入公司前,觉得公司福利好、待遇好,重点是晋升机制透明,培训制度完善,可是往往进入公司后,埋头到日常工作中,就觉得这些好通通感受不到。甚至觉得,千好万好只是公司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宣传得好,真的是这样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在工作中,每天都在挖掘更多资源,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个人品牌,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们的目光始终是向外的:客户、合作伙伴、朋友、培训机构、商学院……殊不知,我们背靠的公司本身才是最大的资源,要知道公司每年花大代价做出的人力资源战略一定不会是好看不适用的“花架子”,只要你能够理解其中的核心原则,和培养目标,并让自己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努力,你将会受益无穷。

让自己成为公司人才培养计划的一员

大部分公司都有自己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激励机制,并且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给出相应的培训。以GE医疗集团为例,其初级领导力培训项目,会具体根据人才所处的领域进行细分,比如专门针对技术研发人员的爱迪生工程培训生,还有针对商务运营、财务、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等不同领域的管理培训生。这些新毕业进入GE的管理培训生要用2年的时间完成3个岗位的轮岗与培训,了解不同业务部门的工作模式。

“可能有些员工会觉得我只要完成公司安排的轮岗工作就好了,其实不然,这个过程其实是你积累经验,为自己在未来发展建立平台的重要机会,”GE 医疗集团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秦明女士说。

“在这2年的培训过程中,除了工作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之外,公司还会安排管理和领导力专业培训的课程。而且每8个月轮岗过程中,都有专门的直接任务领导(Assignment Leader)来帮助管理培训生了解到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公司考量他们的标准,提供支持与帮助。这是很好地展现你自己能力,并开始建立自己在公司人脉的机会。如果不在这过程中,多思考,多观察,多沟通,并且敢于表现自己,那么,2年的培训结束后,正式选择进入一个部门时,你很可能就错过了最好的选择——因为那些表现突出的培训生,将可能收到更多部门的邀请。”

在一家成熟的企业,类似人才培养计划会有很多,在GE医疗集团,公司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员工,也会有相应职业发展路径(career path)指导,帮助员工了解自己在公司中可能的职业发展路径,知道在不同的岗位中做某个具体的职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如果员工能够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在职业发展的路途中,加强对公司业务大方向把控能力的训练,即了解公司战略,学习公司未来发展会如何影响到组织,如何影响到自己的团队……这样的观察和思考,会让你在这个体系中成长得更快。”

让你的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保持一致

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相信理念和口号大部分员工都能熟记于心,但是企业文化背后的核心含义是什么?企业文化和日常工作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企业文化对员工在公司中做事的风格理念有什么样的影响……

可能只有少部分员工才有过这方面的思考和总结,文化作为企业多年来积累下的价值观,也是这家企业的“个性”。人与人的相处都得投其脾胃,用适合对方个性的方式才可能有深入的交往。人在公司中亦然,只有摸透他的“个性”,理解并认同公司的价值观,才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一般来说,从企业的价值观,再落实到具体的业务流程中,就形成了一套带着企业“个性”的评估考核机制。如果员工跳出了企业价值观,单纯地去看这套考核机制,就会有强烈的被束缚感;反之,则很容易从中找到被认同感,并享受在公司的帮助下自我提高的过程。

同样,在GE也有这样的一套机制,被称为EMS,它是针对每一个员工业绩的评估。每一个团队、每个员工在年初的时候要制定一个清晰的工作目标,具体到每一个人。这样每一个人在年初时,就会知道这一年关注的重点在哪里;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

“个人工作目标应与部门工作目标以及公司的工作目标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一年工作中,都有的放矢,围绕这个工作目标展开。”秦明说,“年度结束后,员工业绩评估,也是根据两个方面。第一,衡量工作表现,表现好与不好,主要是与工作目标结合,看有没有完成工作目标。第二,衡量成长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会考察,员工这一年当中,做了多少件对的事情,更重要的还要考察你是如何做的。比如说,有的员工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式方法不恰当,事情就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想的结果。我们对员工的考评是把工作业绩与价值观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评估。”

每个部门的每个员工都会进行年末工作总结为自己打分,同时直接经理也会针对员工一年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与打分,并经由再上级老板的审核批准,最后由直接经理来跟员工进行沟通反馈。秦明说:“这样的谈话也是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因为经理会给出相对客观公正的信息,告诉员工长板在哪里,短板在哪里,现在有些什么计划能够帮助个人提升短板。除此之外,也会对员工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做出沟通,给出建议。”

让培训帮你实现目标

篇6

[关键词]企业;绩效考核;实施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039-0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是重要的一部分,而在绩效管理中,绩效考核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对高质量、高效率的绩效管理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绩效考核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对整个绩效管理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企业绩效考核的概念

企业的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工作。企业绩效考核就是企业在既定的经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能力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和测评,并运用考核的结果对员工以后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企业绩效考核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员工的绩效工资和职位晋升。

2企业绩效考核的目的

从企业绩效考核的概念,就可以明确企业绩效考核的目的。企业在制定经营目标时,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把目标分解到每个员工,使全体员工明确自己所完成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责任,最大限度地把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员工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提供平台。也就是说企业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而是促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进而敦促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3企业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

3.1企业绩效考核职责划分

3.1.1企业高层

企业领导班子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确定年度经营目标,分解工作目标,并关注企业各部门、各成员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3.1.2企业中层

企业各部门负责人首先依据部门职责,制定部门月度工作目标,然后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分解月度工作目标,并定期与本部门员工就工作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沟通、分析,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员工完成工作目标。同时负责本部门员工的绩效考核,通过给本部门员工进行量化打分等方法,帮助员工制定绩效改进措施。

3.1.3企业员工

企业员工根据“员工绩效考核表”及岗位职责制定个人工作目标,并努力完成既定目标;在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填写工作计划,工作完成情况,并制定改进计划,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3.2企业绩效考核的实施

3.2.1绩效考核内容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基于能力、基于行为、基于结果和民主测评。

(1)基于能力。基于能力对员工的要求是持续改进,全面发展。主要考核员工个人胜任特征,包括创新能力、知识能力、计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

(2)基于行为。基于行为对员工的要求是自我规范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主要考核员工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行为,包括劳动纪律和服务意识。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工作安排、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办事、按时参加各类会议、坚守岗位、按时上下班等;服务意识:工作态度、配合团队工作能力、大局意识等方面。

(3)基于结果。基于结果对员工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客观公正。主要考核员工的工作结果,包括员工完成工作的质量、数量、成本、时间等方面。

(4)民主测评。基于民主测评考核的是员工认可和群众满意。主要考核员工的群众认可度。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3.2.2绩效考核方式

企业绩效考核方式分为月度、季度和年度考核三个部分,具体考核在部门和员工两个层面进行,如表1所示。

3.2.3绩效考核权重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项指标在整体绩效考评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4企业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运用

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原则上优秀占同层次人员总数的15%。

根据员工所在部门及员工年终考核成绩,由企业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确定员工年度考核等次。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在年底考核分析会上分析和总结各部门在考核期间的绩效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并对下一期绩效考核计划提出安排。

部门负责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与被考核人员进行绩效面谈。对优秀、良好等级的员工鼓励其维持现有绩效;对合格等级员工,重点通过客观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差距,重新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绩效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员工绩效工资的发放。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每个人的绩效工资,并给予发放,体现了绩效考核的有效性。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员工建立绩效考核档案,考核结果作为奖金、评选先进、诫勉、解聘(免职)、薪酬调整、岗位调整、职称(技能等级)评聘、评选等的依据。

5结论

有效实施企业绩效考核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清晰的流程,从开始到结束都要有人负责。它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而且是企业每个人的事情,需要整个企业去推动。从企业高层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效率、工作结果、考核结果及改进措施。企业要营造通过绩效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到差距并进行提升的良好氛围,通过企业与员工共同努力达到双赢。

篇7

又是年底年初交替时,对于大多数职场人士来说,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年终总结及下一年计划。这可能是公司的要求,也可能是自我的督促,不同的心态看待这一问题,将导致总结和计划的质量完全不同,对自己产生的作用也完全不同。是应付上级的差事?还是认真与自我进行一次对话?

为此,2013年初,北京外企方胜商务调查有限公司(简称外企调查)专门针对普遍的职场员工开展调查,了解员工对自己过去一年工作的评价,及未来的想法,以此评价员工工作状态。本次调查共收集员工反馈问卷1,426份,其中有效数据1,330份,有效率93.3%。

约1/4的员工完成2012年度工作目标

如图一所示,7.3%的员工表示超额完成2012年度工作目标,20.4%的员工表示基本完成,合计27.7%。这样的比例显然是比较低的,42.5%的员工明确表示有拖欠,而29.8%的员工甚至不记得,或根本没有制定工作目标。造成员工未完成目标的部分原因是工作目标制定过高,还有部分原因是员工自身的惰性,造成预期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大多数员工获得能力提升 专业能力提升更明显

如图二所示,在思考目前的工作是否带来自身能力的提升时,65.9%员工表示了肯定,但仍有34.1%的员工觉得工作没有带来任何提升,只是一份机械的工作。对于那些认为有能力提升的员工来说,认为专业能力提升的员工比例要远高于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员工比例。

34.6%的员工独自工作 来自于公司的支持不足

如图三所示,在工作中,15.7%的员工认为得到了来自于上司的支持,29.6%的员工认为同事的支持充足,23.4%的员工认为得到来自公司整体制度体系的支持;但仍有34.6%的员工认为几乎得不到支持,处于自己独自摸索的状态。这34.6%的员工如果具备非常强的主动性和抗压能力,很有可能取得成功,但大多数员工会感到茫然,感到挫折感,进而产生对目前所在公司、岗位和行业的失望,甚至离职。

公司年终认可覆盖2/3的员工 加薪仍是主要认可方式

年底年初之际,即使还没有确定的奖励,大多数员工也能评估出来。如图四所示,对于年终认可,24.6%的员工表示得到了升职机会,37.1%的员工获得了加薪,18.5%的员工获得了还不错的年终奖,6.2%的员工获得了荣誉性奖励。同时,有34.8%的员工感叹一年到头两手空空,充满了失落感。可以看出,加薪仍然是企业认可和保留员工最普遍的方式,但认可只能覆盖约2/3的员工,仍有1/3的员工感受不到来自公司的认可。

大多数员工没有制定清晰的年度计划

对于2013年工作计划,如图五所示,8.2%的员工表示已经制定好了,28.4%的员工正在制定中,42%的员工表示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却还没有制定,21.4%的员工还没有想过。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没有清晰年终工作总结和计划的员工不在少数,如果将后两部分员工都计算在内的话,很有可能高达60%。

对现状不满意,但同时缺乏明确的行动

从数据中简单总结职场员工2012年的工作状态,能够感受不满意的员工并非少数。可以认为,有30-40%的员工感觉过去的一年没有在工作中获得多少成就感,专业能力没有提升;公司给予的支持不够,感觉不到温暖;工作成绩没有得到认可,从名誉、职位到实质的工资收入都没有提升。因而,产生失落感是自然而然的,也会同时产生换一份工作的想法。

造成这部分职场人士不满意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公司管理不善,无法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二是自身的主动性不强,不能从现有的工作中寻找更多的机会。暂不讨论公司的管理如何,仅从做年终总结和计划的角度来看,这和员工自身主动性不强是密不可分的。

篇8

一公司××*高速公路项目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讨和总结,结合项目具体情况,以学习为主建立建全了全员激励责任制并全面落实,使项目稳步有序地进行。那么,他们是怎样建立、健全激励责任制呢。

项目部首先依据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箱实验的原理得到了启发。他们通过正强化——正激励——诱导员工去做项目所鼓励做的事;通过负强化——负激励——制止员工做项目禁止做的事。项目部把每个岗位的进度、职责、安全和工作任务进行列表并详细安排,做到层层分解,环环紧扣,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考核,与个人收入挂钩。起初,多数员工认为激励责任制的管理是项目部为约束员工而给他们带的“金箍咒”,因而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消极抵制。全员激励管理不仅是对员工行为的一种改变,同时也将员工利益和项目目标紧密捆绑在一起。如果这个问题不能从源头上得到解决,激励管理最终要么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要么可能直接“流产”。项目部该如何解决这一事关激励责任制管理成败的问题呢?项目部的领导总结以往的经验,他们从实际出发,从思想上入手,先引导广大员工正确认识并接受激励责任制管理理念然后再全面落实激励责任制管理。项目部积极组织广大员工学习和了解全员激励责任制的作用和目的,使员工认识到全员激励责任制不但是对员工行为的一种改变,同时也是将员工利益和项目目标紧密捆绑在一起。项目部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帮助员工制定岗位目标,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帮助员工找出差距,认真倾听员工对职能部门的意见或建议,让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及时反馈员工的绩优表现,激励员工。之前部分员工之所以对激励管理产生反感甚至敌对情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明白项目部导入激励管理的真正意义。因此,激励管理理念的成功导入是项目部顺利推行落实激励管理的前提。激励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将项目战略逐级分解,以期望的目标值来规划每个员工的“行为跑道”,使员工在保持矢量一致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完成工作目标,从而保证目标的达成,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其次,通过对员工业绩、素质能力的考核评估,发现员工现有知识、技能与现任岗位要求和未来职网业发展的差距,指出改进的方向,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在职辅导,提高员工的胜任能力,使员工未来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使员工在工作中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思路,从而使员工愿意接受工作目标的约束和引导,并产生巨大的工作动力,为高效完成自身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员工的工作目标真正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同时,部门主管与员工一起自上而下选择自己的目标能激发个人的责任意识,引导员工主动地自我设定挑战性目标,这对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绩效不佳的员工,也要表扬其好的一面,及时树立员工信心,让其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好。同时,用与员工绩效结果相关的数据与信息,真实公正地评价员工的绩效,帮助员工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未达标项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帮助员工制定可执行的改进计划。避免“你的态度很不好”或是“你的工作做得不错”这类空泛的陈述;主管领导帮助员工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自身的发展前景,共同制定新的工作目标,使员工及时有效地找到工作的新起点。项目部每月由个人业绩和工作成绩综合评选出××之星和先进个人以鼓励和带动其他员工。在全员激励责任制管理中,项目部已评选出2名××之星和6名先进个人;在一点带面、激励带动力的情况下,已合格完成试验段的施工,工地试验室被陕西省质监站合格验收并投入使用,建好3座搅拌站,备料11.8万吨,全面进入施工前的准备阶段。项目部党工委还不定期地通过手机短信和网络平台给干部职工发出红色短信和廉政提醒,使干部员工深感项目部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

通过上述一系列激励责任制的落实和管理,在工作中让员工感觉到工作目标比以前更加明确,在实际中使员工感受到项目部领导的指导力度更大了。同时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的及时反馈情况也使员工能够时刻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使员工逐步实现从“怕考核”、“被考核”到“要考核”心态的转变。××项目部通过全员落实激励责任制使项目工作稳步、有序、可控地发展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