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道路工程测量论文8篇

时间:2023-03-06 16:00: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道路工程测量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道路工程测量论文

篇1

关键词:道路桥梁;预应力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U44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预应力技术之所以能够被广泛地运用到道路桥梁的施工中,是因为它具有很明显的优势。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阻止混凝土的开裂,减轻结构本身的种类,拓宽桥梁的跨度,行车较为舒适,刚度比较大。这些优势都促使了它能够普遍的应用到道路桥梁的施工中。可是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也很普遍,给工程结构和施工的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已经受到了无数专家的关注。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道路施工中的运用

预应力技术在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桥梁道路的加固一般是通过改善结构性能和补强构件来提升桥梁道路的承

载力,从而延长它的使用年限,满通的要求。一般加固的方法有,体外预应力的加固、改变受力体系来加固以及桥面补强层的加固等等。在实际的情况中,卸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加固施工时混凝土结构的初始应变,以先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使构件的受拉区产生压应力。受压区产生拉应力,使构件在初弯矩时的压应变和拉应变减小,这样可以提高构件在极限承载力时的应变增量和应力,充分发挥加固钢筋的作用。

(二)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多跨连续梁的应用

多跨连续梁有正弯矩区域和负弯矩区域。一般情况下,跨中为正弯矩,支座处为负弯矩。当桥梁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弯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就需要做一些加固处理。当跨中正弯矩区抗弯承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施工比较容易的粘贴碳纤维的方法进行加固。

(三)预应力技术在受弯结构中的应用

碳纤维具有高强度、施工简单的特点。所以对受弯构建进行加同的方法广泛地采用粘贴碳纤维片材。但是在加固前结构就已经具有初始的内应力,混凝土有了初始拉应变和压应变,当混凝土受压区压应变达到或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构件达到或超过了极限承载力。碳纤维片材的最终盈利是由混凝土的应变增量决定的,比如当初始应变较大时,碳纤维片材的应力较小构件就破坏了,那么就没有充分发挥碳纤维强度高的特点。可以在粘贴碳纤维片材时就对其施加预应力。使其附有初始拉应力,从而提高当构件破坏时的碳纤维片材的应力。充分发挥其强度。

二、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一)孔道堵塞问题

预留孔道堵塞或塌陷会使预应力钢筋不能顺利通过,这样会影响张拉的效果,进而影响灌注工程质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水泥还尚未凝固之前就抽芯,这样就没有一定的强度,或抽芯太迟就可能会拔断橡胶抽拔管。

(二)波纹管堵塞

堵管的主要意思是在混凝土浇筑后波纹管出现堵塞的现象,波纹管堵塞会使得后期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无法通过或张拉预应力时,钢绞线实际值与设计值有距。这样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既影响了工期义耗费了人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安装波纹管。引起波纹管定位不准确导致弯折、套管接头松动,或者是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波纹管破裂。直接造成了混凝土水泥浆深入到波纹管而堵塞了波纹管。另外,波纹管本身的质量缺陷也会引起水泥浆渗漏造成的堵管。

(三)预应力构件张拉前出现裂缝问题

预应力构件张拉前出现的裂缝问题通常是由温差和收缩造成的。并且钢筋砼结构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出现裂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在预制场内的构件要尽量避免裂缝。裂缝主要出现在表面处,有时是在箍筋位置,有时从构件顶面一直延伸到构件侧面。

(四)预应力超长时出现的一段张拉工艺问题

目前我国国内浇筑大跨度预应力连续箱粱底板预应力通常采用一端张拉工艺。但是根据国内外有关规范,跨度在30m或30m以上的预应力桥梁,都要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工艺,才能保证跨中承载力。否则就会导致因跨中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正截面裂缝。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通车的公路桥梁中存在着大量的因张拉工艺不合理出现的裂缝现象。

(五)后张预应力结构张拉力控制的问题

预应力施工不规范。主要是张拉力控制是否正确对预应力桥梁质量有较大影响。张拉作业一般是同时控制张拉力和预应力筋伸长量,以张拉力为主,用伸长值校核张拉力。通常情况下张拉力的计量是采用1.5级油压,但是这种计量误差较大。因为有的千斤顶没有经计量标定就张拉,而且大部分张拉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或者作业时不够专心,就会出现较大误差。特别当多柬张拉时,由于每柬张拉力都不一样,往往在计算预应力筋的伸长值时不准确,不清楚弹性模量取值。这样就造成实际张拉时难以做到将伸长量按规范规定控制的范围内。

针对预应力相关技术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遇到堵管的问题,首先应该依照预应力筋的曲线坐标,将孔道堵塞的地方标注好,避开梁的主筋地方,利用冲击钻缓慢的进行开孔,清除波纹波纹管中的水泥浆块,让钢绞线能够顺利地穿过波纹管并且可以自由地伸缩,待张拉完毕后,用高一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来封堵孔洞。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进行预防工作。在施工下料之前,对波纹管的质量进行仔细检查,,对于有缺陷的波纹管应该及时发现,在浇灌混凝土前应该确认波纹管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有没有固定好。检查套管接头的连接是否牢固,其密闭性是否达到了要求。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注意波纹管的保护,尽量避免振捣棒去破坏波纹管。

为预防表面温度裂缝,应控制构件内外过大的温差,在夏季施工时优先使用低水化热水泥。在低温时预制构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要过早拆除模板。对空心板等薄壁构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预制构件和台座之间应涂刷有效隔离剂以预防粘接,使构件不受底模热胀冷缩的作用。在砼浇筑前的施工作业中应注意保护隔离剂,对于用长线法生产先张构件应及时放松应力筋,以减少约束作用。

总之,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是一项复杂的工艺。在预应力施工中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严格按照规范办事,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和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

国家要想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做好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桥梁道路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交通是保障城市运转,经济迅速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路修好了,经济发展节奏也就快起来了。因此,抓好桥梁道路的建设势在必行。

相比于传统的工艺,预应力工艺更为复杂,但是对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有优势。桥梁道路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在建设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预应力技术也将会在桥梁道路的建设中不断完善并提高,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从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国华.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财富,2010(6)

[2]刘刚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

[3]王帮远.浅析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魅力中国,2010(7)

篇2

关键词:工程测量;城市道路;现状;应用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每一次的科技变化都会带来其涉及领域的进步,现代技术已经渗透到工程测量的领域中,像数字测量,计算机的应用,地面测量仪器等各种高科技的运用,使得工程测量有着很大的进步,而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城市道路工程的不断完善。工程测量技术包括工程建设中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运用的各种测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测量的技术几乎渗透到城市道路工程的每一个环节。

一、工程测量的原则和要求

工程测量的要求是根据道路交通施工现场的实际路线、施工要求和施工的质量精度、地形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它不仅仅要满足道路和隧道的贯通要求,还要满足设计图纸、周遭环境、轨道铺设等多方面的精度要求。在城市道路工程中保证道路贯通是首要的任务,贯通测量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实施质量和成本,因此在工程测量的误差应该严格遵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中相关的规定,目前误差一般允许范围是在50mm以内。

1.城市交通工程中工程测量的误差

城市道路工程中工程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小人为的误差和避免人为的失误,要知道在道路施工的测量工程中有些数据真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施工之前要考虑到各个测量环节中有可能存在的误差范围即人为能够达到的精确度。设计者结合在施工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才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精确分配方法,尽可能的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减小到安全范围内,从而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

2.引用先进的技术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道路领域中的科技进步也带动着道路工程的进步,水准仪、GPS卫星、航空摄影等高科技运用到工程测量当中,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误差和失误。在高程测量方面就可以采用水准仪或三角高程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平面测量方面可以采用GPS卫星测量,这种测量方法可以精准的测量出工程的位置,迅速直观的反应相关数据,GPS测量的原理是测距后方交会的原理,接收机接收到四颗卫星反映的测距,从而推算出施工道路的绝对坐标,将施工现场所反映的数据精确地、直观地、立体地体现出来;在长路线的测量方面,工程师一般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它可以根据公路施工现场自身的特点,长路线的公路施工现场进行精确的测量。其测量过程是以飞机为载体,利用摄影机拍摄出道路施工现场的录像,真实有效的视频能够直观、形象、准确的反映施工地貌和周遭环境,工程师根据航空影像读取相应的数据,从而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绘制精确地地形图纸。航空摄影可以非常准确的反映施工现场,虽然不能够直接反映相应的数据,但是它能够从整体上生动形象的反映道路的真实状况。

测量人员在使用这些测量仪器时应该善于总结使用仪器的经验,力求掌握各种仪器的优缺点,使得下次能够在合适的情况下熟练地使用仪器以辅助自己完成相应任务。

3.测量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道路工程的测量人员要具备一个严谨的态度,清楚的认识到对于一个工程来说质量是首要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测绘标准、规范图示和操作规程,要知道千里之体溃于蚁穴,不要让测量的失误导致整个工程滞留甚至瘫痪。测量员应该真实准确地测量出相应的数据,在测量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细心、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测量人员不应该固步自封,要及时接受新的事物,学习与测量相关的技术,运用到测量工程当中,做一个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和创新意识的测量人员,将自身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测量人员除了在技术上的要求外还要有一种团队精神,测量工程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他需要一个团队去完成,每一个测量人员应该学会团结协作,有爱集体,这样整个测量工程才能趋于完美。

二、工程测量的现状

对于工程测量,我们要抱着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的理念,不断完善工程测量的数据,从而是道路施工有一个质的飞跃,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了解工程现状目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1.工程测量在城市道路中所涉及的阶段

工程测量所涉及的范围远比想象中的要广泛,它几乎涉及到道路工程的方方面面,工程测量越精准,城市道路的工程就可能设计出经济的方案下保证工程的质量。

在施工之前,工程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应该有一个初步准确的数据库,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拟定施工方案,并尽可能计算出主要的施工任务,做出较为准确的工程估算。在设计图纸方面提供一个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提供图表等资料,初步设计出设计平面图,主要工程的控制计划,地形图等,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再进行修改和完善;施工图的设计需要根据严格的数据测量来进行工程设计和路线方案,所需的数据有中线放样、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主要施工地点的地形测量,主要控制地物高程数据,这些数据要十分精准,如果出现偏差就很有可能某个环节不能长期完成,从而导致整个工程瘫痪,无法进行下去,这种低级也是严重的错误是绝对不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犯的。

2.工测量在城市道路工程的必要性

所谓工程测量指的是在工程建设之中所涉及的数据测量,布置所有的控制网点,在这些网点做出精准的测量,为以后的图纸设计和施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谓的控制网点就是沿着施工线路方向呈网状逐渐蔓延,形成长达数公里、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控制网,测量工程就是一句每一个网点进行测量。工程测量在整个工程中处于一个基础的地位,一切的设计和施工都要以数据为依据,并不是凭空想象,要结合道路工程的现场数据,这样才能使工程继续实施下去。如果没有工程测量的数据,一切的图纸设计都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可实施性,只是一座空中阁楼,后期的一系列施工都将无法继续下去。工程测量巧妙地建设设计方案和现场施工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使工程设计能够真实有效地落实到工程实施当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不断扩建,对道路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测量工程的精确度也越来越高,测量工作是施工过程的重点也是难点,整个测量数据库对整个施工过程都起着一个指导的作用,测量数据的精准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决策和质量,因此对于道路工程中的测量工程是十分重要的。在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准确的测量数据为依据,以经济效益和质量为主要目的,在整个测量工程中的任何一个测量数据都需要谨慎对待,无论是道路工程还是建筑工程数据的测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曼世彬.公路工程测量及应用原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2]乔军.公路工程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及控制措施探讨[J].工程建设.2012(01)

[3]马全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攀测绘通报.2010(11)

篇3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提升建筑质量、保障建设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也是影响建筑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对一个项目施工时候,通过对施工各个阶段和整体项目质量相关的内外因素进行实施监控,从而依据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施工要点做出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整体项目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受到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加上对质量的评判缺乏一定的严格明确指标,质量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庞大而复杂,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监督,实施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控制,走出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之路,才能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二.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专业性极强,施工复杂的过程,由于工序的繁多,施工人员的素质层次不齐,设计不合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使得工程施工管理中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一般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工程施工建造材料质量难以达到标准

在进行施工准备时候的材料物资质量管理问题。工程建设项目的材料物资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质量管理的成败,目前,我国很多单位在采集物料时候,难以达到质量要求,或是不符合设计施工的标准,或者是材料的保管不当,发生挥发磨损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使我国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例如江西省某市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对于建造材料的选择、型号的确定等都没有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进行,特别是对于沥青混凝土等材料的选择,在水泥、水灰比、配合比等方面没有达标,致使在工程竣工后没有很长时间,该市政道路就出现裂缝、变形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工程的形象和市民的出行。

2.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一是质量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质量管理才能。其次。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受到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较少,缺乏高端技术施工人才,使得在进行机械设备操作时候不熟悉,或者是误操作造成质量影响。同时,我国虽然工业化进程加快,但对整个建筑行业而言,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的水平偏低,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推广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都会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控制造成消极影响。

3.施工方法和各种规章制度不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工程建设施工更是一个及其需要各种标准和规范的地方,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没有能够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社工设计,难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对众多工序的分配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施工标准,对整个施工管理造成很大的限制,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在需要做好各种施工设计,施工标准的规划时候,还必须确立各种材料和机械的使用规范,领用原则,和各种机械材料的护理仓储制度。使得各种材料设备和施工人员都能够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减轻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的难度和压力。

三.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1.充分发挥监理部门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必须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对施工流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严格实时监控,对施工单位施工标准作出监督考察,对不合理施工,违章施工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规范化。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监理。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监理是市政道路工程监理中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监理单位必须全程参与到材料的采购,运输,入库,保管,领用等各个环节,确保原材料质量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原材的选用符合工程的特点。比如在外墙渗漏施工中,现有的建筑材料多以混凝土为主,选用这种材料,质量难以保证,使用时间较长就会发生变形,导致了建筑物之间接触不牢,从而发生外渗现象。

某省在进行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施工监理的作用,在工程的全过程中,无论是工程的设计阶段还是具体的施工阶段,都允许监理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当监理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时,就对具体的施工单位进行询问,要求进行整改,特别是在对施工方法的选择上,监理积极进行参与和询问,最终使得工程施工没有出现较大的纰漏,确保了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

2.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获得中标之后,要坚持多级质量控制,多层次的质量负责原则,加强对施工企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体制。设置项目经理职位,坚持项目经理的第一责任,坚持施工质量检测部门进行质量自检,同时,要建立起施工的相关工程试验基地,建立健全各种资料的管理体制,设置专门的施工资料整理人员,并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工序质量检测记录,做好各种资料的送检工作,并严格各种文件的存档管理,为各种质量管理措施的出台提供决策依据。

3.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思想,认真做好质量管理准备工作

在市政道路工程开始施工之后,施工单位要实施初步的人员培训,加强对施工人员对工程具体情况的了解。使得施工人员对施工设计图纸有更加深刻的把握,对各种施工技术规范更加严格的认识,熟悉,并能够落实到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来,要实施岗位权责制度,结合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编制科学有效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计划,并全面落实到整个路桥施工过程中去,严格执行。

4. 严格按质量控制程序施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一)全面贯彻落实质量控制程序

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施工环节的施工特点,在遵守施工合同要求的基础上,要科学编制各个环节的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当一个工程的环节完成施工任务之后,施工单位用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工程质量自检,当施工单位的工程自检达到国家规定质量标准之后,要报请工程的监理单位实施工程质量抽样检查,如果抽检达到了质量标准,则可以实施下一个环节的工程施工。

(二)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各工程质量目标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中,项目经理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在综合考虑多方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段的工程施工特点,分析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要编制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的质量标准等各个方面做出严格清晰的界定。同时,施工单位中,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要将各项工程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要严格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精确的工程施工测量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比如在公路桥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导线点,中间桩和高程点实施科学有效的测量方式,并多次测量,使得测量结果能够达到闭合的标准,同时,要客观公正的做好记录,减小工程测量的误差,保证工程测量的精确性。

(四)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检测

首先,要严格质量标准,加强对各种原材料和工程构件的质量检测。严格原材料和各种工程构件,配件的入场机制,对各种质量不达标,不合格的原材料,构件,配件,不准进入施工环节。比如,在水泥和钢筋的入场时候,要对合格证做出细致鉴定,并要在专业的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质量合格才可以投入工程施工。

四.结束语

加强对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对于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加强相关方面的技术和制度建设,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孟晓忠.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控制措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

[2]林克 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0期

[3]黎晓东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研究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0年8期

[4]刘万里 赵守峰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科学与财富》 -2012年4期

篇4

在私营企业、港澳台侨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和在市、县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基本条件

1、助理工程师(初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工作满半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一年以上;中专、高中、初中毕业后担任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2、工程师(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三年以上;专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四年以上;中专、高中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五年上。

3、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5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

三、材料要求

为了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凡涉及申报对象的学历、专业年限、考试成绩、任职年限及本人的工作能力和主要业绩、奖惩情况,须由申报单位核实后,按规定的要求提交以下主要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二份)、附件表(一式一份);

2、上一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4、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一寸免冠彩照5张、身份证复印件2份、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2份。

四、评审专业类别

篇5

关键词: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评价方案

《工程测量》课程是我院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面向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本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了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同时熟悉地形图的应用,能够从事相关专业中的测量工作,具有使用各种测量仪器的的能力,更好地从事测量方面的工作,以便更加适应社会需求[1]。

1工程测量课程基本信息

1.1主要内容

《工程测量》课程主要内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建筑物变形观测等[2]。该课程教学主体上分为两大模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教授学生测量基本理论与方法,实践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正确熟练操作仪器并掌握相关的测量技能,具备解决工程施工能力。

1.2学时安排

我院的《工程测量》课程共48-64学时,3-4个学分,每学年有9个~11个班级授课,年修读学生300人以上。

1.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工程测量》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建筑施工、砌体结构、地基与基础等后继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既是前面所学课程的延续,又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运用其它的专业和基础知识,才能熟练完成项目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1.4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随着教学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1)学生没有吃透测量原理、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3];(2)在实践操作中有诸多不合规范的操作习惯;(3)部分学生心态浮躁不得更适当的学习方法、不能潜心研究学术问题。例如:不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学习;(4)面对棘手问题不能够发散思维立足于新的视角合作的解决;(5)课程考核不能全面客观的反应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程度[4]。2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思路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围绕相关专业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全面发展、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行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探索和深化教学改革,做到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改革有计划、有措施、有特色的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1)在理论教学上,教学内容吸取国内其他更高水平院校同行的先进经验;深入到社会项目上,与一线的技术员和专家共同探讨;优化和完善工程测量教学大纲,适当删减过时保守内容或者仅作简单讲述;(2)在实践教学上,积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5];通过测量技能大赛、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积极增加投入购置新型教学仪器设备,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以满足教学要求;加强与生产单位以及测绘仪器销售商的交流;(3)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形成了以授课课件、实践操作录像等方法相结合的立体感官教学方法[6][7];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测量规范和操作程序、培养良好的专业工作习惯,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质;通过参加专业比赛,锻炼并检测学生的测量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测量专业知识;(4)另外,关注提高学生的“测、绘、算”技术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全站仪,了解GPS测量技术[8],学习CASS成图技术,让学生尝试结合EXCEL编写简单的计算软件;(5)在考试改革上,采用综合性笔试和平时性考核项目的多维度考核办法,不断探索优化更加客观的考核方式,以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参与该课程学习的程度以及获得该课程总体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成果的体现程度。

3工程测量课程目标

(1)掌握各类普通测量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小区域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并会正确规范熟练的使用各种常规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2)会结合现行规程规范和选取合适的仪器,设计一般性的测量方案,并进行有效率的测量和内业处理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项目、建筑物变形监测项目。

4工程测量课程活动设计

4.1各类普通测量以分组比赛类型教学

下面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作介绍。(1)目的:使学生正确熟练的操作水准仪;使学生深入的掌握水准测量原理、四等水准测量的规范操作工序和规范的水准内业处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提高实操水平;(2)活动安排:水准测量原理、四等水准观测方法、内业处理流程、学生练习水准仪、普通水准测量实验,计划4课时;分组完成四等水准外业、内业,提交成果资料,计划2课时;成绩和总结,评定成绩并总结问题、分析原因,计划2课时;(3)评价方案:仪器操作与观测方法占30%,观测记录和内业处理占30%,观测记录和内业处理,占30%;小组总结报告占30%;出勤占10%。

4.2建筑工程施测量以案例分析来完成教学

下面以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为例做介绍。(1)目的:了解施工测量任务、特点及测设的基本工作;掌握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和施工控制测量的方法;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放样流程;(2)活动安排:课堂讲解施工测量任务、特点及测设的基本工作,计划2课时;课堂讲解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和施工控制测量的方法,计划2课时;观看民用建筑施工放样现场教学视频,课堂提问学生,总结分析施工放样流程,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学结,计划4学时;(3)评价方案:课堂提问占40%;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案例分析学结占50%;出勤占10%。

4.3建筑物变形测量以完成项目类型教学

(1)项目目的:使学生了解建筑变形测量的意义与重要性;理解建筑物变形测量的施测内容与测量方法;熟悉建筑物变形测量项目的整个流程;(2)活动安排:收集该项目相关的资料,了解此建筑物的变形情况,配置测量仪器,制定观测计划,计划2课时;布设水准点、观测点,做垂直位移测量,计划2课时;布设控制点和工作基点,做水平位移测量,计划2课时;处理数据,整理项目成果,并给出项目结论及建议,计划2课时;(3)评价方案:外业测量占30%;观测记录和内业处理占30%;项目总结报告占30%;出勤占10%。

5工程测量课程学习评价方案

理论考试内容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在学期末组织学生考试。其他考核项目在授课期间进行。制定如下考核方案:(1)综合性笔试,占总评成绩比重50%,评分标准依据参考答案评分;(2)小组数据和总结报告,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水准测量占25%、角度测量占25%、距离测量占25%及小区域控制测量占25%;(3)建筑工程施测测量案例分析总结,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案例分析总结占50%,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案例分析总结占50%;(4)建筑物变形测量项目成果书面材料,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成果精度统计及质量检验结果占30%,变形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异常和作业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汇总占20%,变形分析的基本结论与建议占30%,附图附表占20%;(5)课程论文,占总评成绩比重5%,评分标准是把握测绘科学前沿动态占40%,内容充实可靠占50%,论文形式要素正确占10%;(6)出勤,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旷课、迟到、早退酌情扣分。

6总结

结合工程测量课程特色和学习目标,在非测绘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实施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分别从不同知识板块设计教学活动,并在课程考核上注重“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才能更加客观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以及获得知识、能力、素质等综合成果的量度,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为社会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作者:许善文 唐小方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参考文献

[1]岑敏仪.土木工程测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颜为莉.探究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6):136-137.

[3]许善文.浅谈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水准测量实践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16(3):118-121.

[4]陈晓刚,赵海云,林辉.MOOC背景下建筑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策略[J].测绘通报,2016(4):128-132.

[5]田桂娥,吴长悦.测绘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完善[J].山西建筑,2016(10):246-248.

[6]宋岩.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69-71.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工程本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106-02

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是未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基地,为此各个高职教育机构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突出的表现是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向,打破以往办学层次上的刚性约束和限制,主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适当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还是专科层次的属性追问,重点解决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周期和方向。作为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经教育部批准,自2011年始,河北省组织4所高职院校和石家庄铁道大学等3所本科院校合作举办了本科工程教育试点,探索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四个专业中进行了本科工程教育尝试。从三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工程本科试点专业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和质量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一、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地处腹地的河北正在加快与京津的产业对接,并着力打造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承接载体,以融入协同发展,推动绿色崛起。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高职院校在确立培养目标前,应调查和了解区域产业规划和布局以及企业的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趋势。为此,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对相关专业的社会需求做了详细的调查。例如测绘工程专业在试办前就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就业市场和专业发展现状考察:一是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等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二是近些年来测绘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以及新兴地理信息产业形成的新的岗位需求――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施工企业有铁路、公路、水利、建筑、电力;面向地理信息获取及加工的企业或部门有测绘、地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地理信息高科技公司等。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在与经济社会对接的过程中,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一方面研究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环京津环渤海等区位优势,根据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确立专业方向;另一方面视人才需求的紧迫程度和学校实际情况来确定培养周期和年限。紧紧盯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而弱化本专科层次意识,转变管理模式,增强服务意识,是实现高职办学和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发展的良好对接的必要条件。

二、把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专业的标志和承载,专业的优势和目标集中体现在课程建设上。如何彰显其特色,稳固其独立性,是当前改革课程结构的重点。从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一是要反映高职人才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对应关系,即适应性和引领性,职业精神和操守应该含在其中;二是进行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根据国家制定的专业人才标准,以及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改革方向来确立;三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院校自身优势,分析院校人、财、物状况,谋求办学资源配置优化,形成特色专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特长。从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来看,应该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如马列原理、职业道德课、法律法规课等;专业基础课,如专业知识、原理课、通用技术课等;专业技术课程,即本专业领域独有的技术类、实践类课程。三类课程比例要进行科学论证,并实现有效整合。就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招生和观念等方面的影响,通识课程、专业公共课程不容忽视,学生先要学会做正常人,才能做好职业人。但是,第三类显然是目前强化和改革的重点,应当充分重视职业岗位技能类课程模块的建设和改革。

以测绘工程专业为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理论与方法,熟悉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应用与服务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掌握控制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GPS测量、数字化测图、地籍与房地产测量、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此设立了通识教育平台和工程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由综合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组成;工程教育平台由专业方向课程、工程教育项目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组成。共设8门核心课程,即: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控制测量、数字测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PS测量原理及应用、道路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

三、把课程体系转化为学习内容

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良好的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要考虑的第一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要科学有效,不能仅仅立足于教师的教,不能仅仅强调知识逻辑,仅仅追求讲得热闹而学得无效。要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就要考虑学生的经验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克服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就业实际、生产实际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职业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要坚持“理论够用、技能实用”,重视“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求进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其爱学乐学。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试办的四个本科工程专业都在课程的实施方式上做了创新性探索,集中采用“工学交替,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突出“宽基础、强能力”,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以及在校内学习与到企业参加生产项目学习交替进行,使学生学习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学生在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下,通过进项目、进企业、进岗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完成生产项目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及社会的适应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例如,测绘工程专业试点班采取了“2214人才培养模式”,即构建两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工程教育平台;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人才培养设置两个方向:工程测量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到企业从事生产项目、顶岗实习不少于1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4年到企业进行生产项目不断线。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试办的各个本科工程技术专业都采取了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做中学”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安排学生进企业、进项目、进岗位,把必须到生产现场实施的项目安排在每学年的暑假;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并且能够引入校内实施的生产项目,安排在每学年的寒假。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联合指导和培养下,深入到工程实践实施的整个周期中,完成工程项目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学习任务。

四、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实施

教学内容最终要落实到实施上来,教材、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教学内容转向教学实施的重要物质保证。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始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学的教材、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但其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集中在理论性教材建设多、实践性教材建设难以及部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流于形式。高职院校要充分规避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将实习、实践、参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和讲授结合起来,改进教育技术,以就业和工作过程为导向来改革专业教学方案,推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试办的各个本科工程专业为了实现教学模式上的工学交替,教学过程中倡导项目教学,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打破了课程之间的壁垒,按照工程项目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组织教学,将相关课程关联起来集成一个模块,共同支持教学目标。这样既减少了重复教学,又使学生掌握课程间的联系,有利于解决综合性问题。在编排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的培养途径。

各个工程本科教育试点班都构建了一套与其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学团队设置上充分考虑生产经历和专业理论水平,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工程前沿并与企业生产紧密相连。以解决工程问题为先导,针对基础类课程、专业课程、生产项目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小组讨论、设计、实作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以及工学交替等途径,加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篇7

关键词:市政工程;现场管理;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主要是包括城市电力系统、修建供暖设施、城市排水、城市交通干道的养护以及维修等多个工程项目[1]。市政工程的质量如何,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市政工程管理也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一、市政工程现场管理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1.现场管理形式复杂

市政工程的组建人员和参与人数较多,与其存在直接利益的人数更多,多数时间存在工期缩短问题,对市政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复杂环境之中实现安全管理,是现场管理的主要难题。例如,某省某地献礼工程常出现工期缩减问题,对工程质量有着明显影响,也造成了该工程严重损失。

2.较强的政治性质

与一般的工程有所区别,市政工程多为公益工程,与城市形象、百姓民生关系密切,明显的透露出来的政治性对市政工程的质量目标有着更为严格要求[2]。因此,其对现场管理人员素质、施工单位的要求更高。

3.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通常情况下,市政工程建设量大、建设周期长,所以,在施工环境处理、建设材料进价方面存在较大的起伏变化。因此有序、正常开展市政工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二、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提升措施

1.重视工程人员的培训

实际上,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如何、员工的技术修养水平,对市政工程的质量存在直接的影响[3]。因此,须重视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法规法律水平,在施工期间形成尊重施工现实、尊重建设科学的氛围。例如,xx工程在进行人员培训方面,将主要的培训内容设定为以下几方面:市政工程参与者在生理机能、文化素质、施工技能方面进行培训;工程中涉及高空作业、水下工作的施工员必须进行集体培训,以颁发上岗认证书的形式毕业。由此避免因为不规范操作、或者失误性操作带来生产隐患,全面提升质量。

2.重视现场施工的控制力度

市政工程施工的关键在于质量以及建设工期[4]。通常来说,工期的适当延长有利于质量的提升,然而过于将工期延长则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在工期方面有着更为严格的建设要求。怎样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缩短工期已经成为了现场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浙江省某市市政工程现场管理部门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在开始施工之前,对施工方案进行讨论完善,现场管理者实现首席施工流程;在正式开始施工阶段,全面合理调配电力、施工人员、建设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市政工程本身有着巨大的建设量,因此现场须进行提前规划。在施工现场,还必须对施工设备和机械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大型机械以及大型设备的安全使用,确保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避免现场事故的出现。另外,还必须制定定期开展例会制度,坚持每天开会进行问题交流,每周开会进行经验教训总结。

3.加强现场管理的协调

市政工程一般都是完成设计之后再进行工程建设的分包,将工程进行拆分,通过一家企业或者多家企业进行共同建设。加强现场管理主要是为施工组织提供支持,协调各方工作,由此可知,现场管理有着较大的工作内容。市政工程存在多个建设单位,在分配工程之中存在利益大小的纠纷,另外在施工细节以及工程施工边界方面也会存在争论,因此这时必须进行全方面的协调,将工程责任、工程任务进行明确,明确划分各个方面的利益,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4.重视施工材料的选择

在市政工程质量保证的过程中,材料的使用对于质量高低有着直接影响,确保质量时合理选择材料是基础和前提,是完成进度目标、投资目标的前提。例如控制混凝土利用的水泥等原材料的标号选择十分重要,某市政工程利用的均为普通的水泥或者425号之上的硅酸盐水泥,具体的市政工程需要的混凝土的混合比须特别确定,通常以水灰比和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在完成计算的基础上确定调配比例,通常需要比设计的强度高出10%至15%的比例。在现场施工中,对材料的标准、要求性能、工程设计文件的匹配性进行明确,对设备材料进行检验,提升材料进场的检验力度,重视材料质量文件的齐备程度,技术检验人员、材料供应商、操作人员等须对材料的数量、规格、质量加以明确。

5.市政工程建设资料的管理和成品的保护

必须重视工程建设资料的管理,这些资料包括文档、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等。例如,文档资料包括了检验报告书、材料合格证明资料、工程竣工图、工程测量数据计量表、技术参数和隐蔽工程的验收单、工程建设签证多种资料。以上重要资料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正常进行工程的后续维护和使用。而一旦出现工程建设方面的资料问题时,也可及时提供责任承担的依据等。

另外,在现场管理方面,相关人员必须重视成本管理,对报价清单、施工协议、投标的相关文件进行总价分析,坚持“先算后签”,心中人数,定制合理经济、科学的施工方法,以便实现质量提升、工期缩短、成本控制目标。

三、结语

市政工程是关系百姓民生的大事,确保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现场管理的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建设安全的关键途径[5]。现场管理须从一般工程管理中总结经验,在加强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市政工程的独特特点,重视人员管理、现场协调,全面提升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兆平.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1(4):34-35.

[2] 梁国臣.如何做好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345-346.

[3] 邬春泰.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2010(11):178-179.

篇8

Abstract: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eaching Road Survey and Design. So the problem of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avoid its shortcomings is worth explo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pplying multimedia teaching to Road Survey and Design, and giv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关键词: 道路勘测设计;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

Key words: Road Survey and Design;multimedia teaching;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20-02

0 引言

《道路勘测设计》是交通工程、土木工程(道路工程方向)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有实践性强,涉及《工程测量》、《交通工程学》、《道路工程制图》、《交通心理学》、《汽车行驶基本原理》、《路基路面工程》等多门学科,且选线方法紧随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等特点,让学生觉得抽象,难以把握要点。而且随着学分制改革推进,该课程的课时明显减少,课程设计与实习安排滞后于课程教学,因此要上好这门课,面临较大挑战。多媒体教学有减少板书时间,能生动展现教学内容的优点,在教学中不断得到普及。面对各种挑战,《道路勘测设计》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方法,也成为必然。但需要充分认识这种方法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教学时存在的优缺点,然后有针对性的改进,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效果。

1 采用多媒体讲授《道路勘测设计》的优缺点

1.1多媒体教学优点 利用多媒体进行《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的主要优点有:

1.1.1 内容生动易懂,易于学生接受 《道路勘测设计》这门课专业性强,涉及学科多,课程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课程中概念抽象、名词术语较多;且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路线方案的优劣只有通过方案比选才能体现。应用多媒体课件,能把与讲授主题相关的各种素材有机组织在一起,可利用动画、声音、案例演示、视频短片等信息呈现方式,把难以表达的抽象概念、操作方法,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再辅以道路勘测设计软件的实际操作演示,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利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1.1.2 课堂信息量大,拓宽学生知识面 传统教学中,授课教师面临两难选择:要加快教学进度,就需要减少板书时间,很多内容以口头形式向学生传达,但对于专业性强的课程,显然会导致学生接受困难;要加深学生理解,就需要用很多时间去板书,不仅绘图质量不高,还会占用很多课堂时间,导致教学内容完成不了。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课件是教师不断改进、累积下来的,涵盖了教材中应有的知识,而且教师也可以把专业相关知识和信息,以及平时自己的科研成绩加进去,也可以把相关学科知识扩充到课件中,因此课件的信息含量大,而且随着教学次数的增加,内容越来越丰富。采用这样的课件教学,不仅节省了大量板书时间,而且内容生动丰富,可以向学生讲授更多知识。

1.1.3 变直线式教学为关联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道路勘测设计》涉及学科知识多,课程知识联系紧密,相关知识点之间除了有直线式、收敛式或发散式结构,而且更多的呈现了复杂的自由关联式结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向学生填塞教师所理解知识的方式,对直线式或收敛式的教学内容,在学生不开小差的前提下是比较有效的。但这种方式不利于发散式教学,更别说对普遍关联的知识点,也不利于以“导”的方式,展开课堂内容的探讨。而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事先准备的,对于直线式、收敛式、发散式教学内容,都可以灵活准备教学内容,对于关联式内容也可以利用各种页面的链接实现,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跳转。更重要的是,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或学生的提问,自由导航到需要补充的知识点上,利用现有幻灯片进行讲解,以“导”的形式引导学生思索,从而使学生能完整理解整个知识体系。

1.2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2.1 讲课速度快,授课信息量过大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课件信息量明显增大。由于教务任务紧,上课教师,总想在有限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教材或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以及一些补充的有用信息,因此会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减少对重点和难点的讲授时间,放弃在黑板上的板书。这种不停顿的连续式灌输,会使学生应不暇接,独立思考、理解的时间减少,导致思维节奏无法赶上授课速度,难以完成所学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时间一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逐渐散失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打折。

1.2.2 摒弃传统教学方法 由于多媒体具有传统教育手段所不具备的各项优点,而且教学课件准备后可以实现“一劳永逸”的目标,也不再在尝粉笔灰的味道。因此,有的教师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好处后,就把它奉若神明,摒弃自己多年养成的教学风格,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方法。殊不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其优越性,但其他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比如基于板书的公式推导可让学生理解更容易,是多媒体教学无法完全取代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或多媒体结合常规媒体的手段,进行教学,发挥各自优势。

1.2.3 师生缺乏互动,学生容易分神 使用多媒体教学,往往容易出现如下场景:教师端坐教室一角,眼睛紧盯计算机屏幕,右手操控鼠标或感应笔,按照课件顺序快速倾泻预先准备好的语言,或是跟读屏幕内容,教学严重格式化、程序化;教室光线暗淡,气氛沉闷,学生面无表情或是昏昏欲睡。这时,教师被课件严重束缚,没有临场发挥,缺乏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没有展现个人魅力,不能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师生间缺乏互动,显著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此时的学生,就会怀念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站在三尺讲台上充满激情的讲课,那时的教师,双眼炯炯有神,表情及肢体语言丰富,深深吸引学生,师生之间互动默契,教学效果很好。采用多媒体教学,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一种失败。

2 改进《道路勘测设计教学》的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要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中发挥最佳教学效果,必须在深入认识多媒体教学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该门课程的特点,做到多媒体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实现有的放矢地驾驭多媒体的目标,使其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发挥应有作用。总体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前精心准备课件,梳理讲课思路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载体,课件准备既要避免形式简单枯燥,成为课本的“复制品”;又要避免片面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动感,运用过多的强烈的色彩、图片和动画。前者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而后者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件形式上,而忽略了教学内容。同时,准备课件时,应该梳理上课思路,根据讲课需求而不是教材安排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1 重点突出 准备课件时,应紧扣教学大纲,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考虑专业特点、教学安排及学生情况。课件内容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重点内容应该从多个角度认真准备素材,同时补充扩展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以拓宽学生思路,扩大知识面。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为突出教学重点,还需做到文字精炼,选取的图片和图像清晰典型,视频精细流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1.2 层次分明 课件虽然能容纳很多信息,但受制于投影版面的限制,每页幻灯片只能承载非常有限的信息,把多个这样的页面组合起来才能承载一小个主题。讲课过程中,教师会有停顿,也会产生暂时的遗忘,学生思路也会打盹,一不留神,教师或者学生都有可能会出现“迷失”现象。教师“迷失”可以利用手中的鼠标,马上理清思路,如果学生“迷失”了,就只能不知多云了。因此,准备课件时,一定要给出多级标题的层次关系,让学生明白每页幻灯片,是在知识树的那个节点上,是学生对当前讲授的内容心中有数。

2.1.3 不断更新课件内容 《道路勘测设计》的讲授过程也是课堂教学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每次讲课前,需要根据自己的讲课思路,过几遍幻灯片,对其中的错误、不恰当的表达进行修改,与讲课思路不同的地方进行调整;每次授课完成后,需要根据当天讲课时的发挥情况,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情况,以及学生的问题或反馈,对课件进行查缺补漏,优化内容表达形式以及布局安排。以此不断改进课件。同时,《道路勘测设计》是门现势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功底,具备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最新专业信息的能力,掌握各种道路勘测设计软件的应用,熟悉多媒体软件的操作,最好还要从事道路勘测设计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积累各种素材,然后把自己的新知识和新见解更新到课件中。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多媒体课件的强大优势。

2.2 加强师生互动,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教师不能手握鼠标、眼盯屏幕,心念教学任务,完成当堂教学任务完事。而应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把课件拷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和课件学习辅内容,课堂上讲授关键概念、重点、难点以及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上课时,手握翻页器,深入学生当中,在学生座位间的过道上穿梭,起到缓解课堂紧张气氛和警醒注意力不集中同学的作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运用讲授、提问、讨论、分析、总结以及自问自答等方式,把重点、难点讲透;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对某一问题没理解,应该通过重复以及举例说明的形式,进一步讲解,也可以采取让已经理解了的同学回答问题的形式加深印象。积极观察学生的反应,引导学生一起思考问题,是授课过程中必须把握的重点,否则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配合板书教学,讲解重点、难点 多媒体课件在减少板书、增加信息量,生动呈现知识点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但是对于一些逻辑性强、操作性强的内容,如果不采用板书的形式,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走,以加强理解的方式讲解,学生往往不得其所,理解不了或印象不深。这也是部分学生怀念板书教学的重要原因。

课堂教学中,对于这种逻辑关联性强或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比如回旋线计算公式推导、路线中心逐桩坐标的计算或是陡坡地段纸上的定线等,只有在黑板上进行,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注意力,以加深相应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应用多媒体讲授《道路勘测设计》时,应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以及普通教具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间与板书、与学生交互以及学生反思时间之间的关系。

3 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中已经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应用该方法可增加课程教学信息量,使内容讲授生动活泼,但也会导致信息过大、师生交互减少等问题,因此使用多媒体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教学时,首先课前应充分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适当时需配合板书讲解,让教学方法服从于教学目标,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文雄,张系斌,谭利英.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7,(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