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销售成本计划8篇

时间:2023-03-06 16:00:4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销售成本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销售成本计划

篇1

【关键词】成本;效益;税收筹划;模型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筹划作为现代纳税人理财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实务界,提到税收筹划,大多人都会直接想到能够节省多少税款,而忽视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费用支出,造成税收筹划的效果大打折扣。惟有基于成本效益全面分析基础上的方案才能真正裨益于企业。

二、税收筹划成本

在实践中,税收筹划成本往往是大家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税收筹划成本是企业因进行税收筹划而增加的成本,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有效的税收筹划意味着要考虑所筹划的交易对所有交易方的税收影响。筹划者应认识到,税收仅仅是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在筹划过程中必须考虑所有成本。

(一)显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在税收筹划中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设计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

1.设计成本。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度科学性、综合性的经济活动,有效进行税收筹划要求筹划人员既要对税收政策法规进行充分分析和掌握,找到实施税收筹划的合理空间又必须熟悉国家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文字综合能力、营销能力等。这些高素质人员要求无形中加大了税收筹划的设计成本。

2.管理成本。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都需要进行大量的企业内部或企业间的组织变革和协调工作,与此同时,筹建或改建组织的成本、组织间物质和信息的交流成本、制定计划的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和相关管理成本等都会相继发生,这些构成了税收筹划方案的组织协调成本。

3.风险成本。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企业面临的涉税风险越来越高。税收筹划活动作为企业理财活动,存在着方案设计的主观性与条件性,征管上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权利义务的不对称性且纳税方案在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凡此种种,决定了税收筹划过活动也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个合法有效的税收筹划得以进行的前提,一是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导向性,二是各类税收政策设计本身导致的负担率的不同,三是一些政策的不严谨性。每个筹划方案所依据的前提不同,其承担的筹划风险也不同,虽然都没有违反税法,但也存在风险,而且依次递升。风险的增加往往导致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更为复杂,这就需要企业付出更多的货币成本。

(二)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指纳税人由于采用拟订的税收筹划方案而放弃的潜在利益,主要体现为机会成本和非税成本。非税成本是指企业因实施税收筹划所产生的连带经济行为的经济后果造成的非税收方面的摩擦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对称性、隐藏行为和隐藏信息这三种形式的不确定性对税收筹划的影响,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于非税成本一般难以量化,所以在税收筹划中容易被忽略,造成税收筹划策略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一般情况下,税收筹划的隐性成本如下:

1.机会成本。税收筹划过程本身是一个决策过程,即在众多方案中选择某个可行且税负较低的方案,但选定一个方案必然要舍弃其他方案。同时,税收筹划对企业经营方式、销售方式、财务管理方式的要求会限制企业在此类方式上的选择性,可能会对企业生产、销售、现金流等方面产生影响,在选择具有税务优势方案的同时,可能会牺牲另一方案的非税优势。对于所选择的具有税务优势的筹划方案来说,因此而牺牲的非税优势就是此项筹划的非税成本,即机会成本

2.成本。在税收筹划中,为了降低税负所选定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成本。不论税收筹划的方案多么周密、多么精妙,都不能摆脱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负面影响,成本的存在使很多筹划方案的非税成本被放大,资产重组的税收筹划就是典型的例子。

3.交易成本。在税收筹划中,涉及产权交易的方案比比皆是,交易成本成为非税成本中的重要因素。例如通过收购外国公司进行税收筹划时,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带来的损失,也需对被收购公司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同样会产生谈判费用、协议签订费用、履约费用等。另外,利用资产交易进行的所得税筹划、利用工程承包进行的营业税筹划、利用委托加工进行的消费税筹划等都涉及市场环境下的产权交易和契约的签署,因此,交易成本在税收筹划中是难以避免的。

4.财务报告成本。在上市公司中进行税收筹划,连年的低税前利润不仅极易引起国家税务部门的注意,而且由于公司的债权人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盈利状况非常敏感,很可能由此影响企业的债务筹资,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营运。由此可见,税收筹划带来的财务报告成本可能对企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5.沉没成本和违规成本。经济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若因为无法预料的原因导致失败,最初的资金投入也就变为沉没成本,成为企业无法弥补的损失。另外,随着税收筹划方式的增多,税收规则也在不断的完善,这是一个博弈过程。纳税人的税收筹划一旦违反了税收规则,就可能受到惩罚,承担相应的违规成本。

三、税收筹划效益

税收筹划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总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范围上讲包含节税,但又不限于节税。与成本相对应,税收筹划得经济效益可分为显性效益和隐性效益。

(一)显性效益

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成本;收益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1-0052-03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

rprises,SMEs)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营的波动性、信用结构的不稳定性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弱势地位,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极其困难。在此背景下,一种专为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的政策性机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Credit Guarantee, SMECG)机构应运而生,成为众多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信用工具。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小企业贷款本身固有的高风险性。一是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易受到市场行情变化的打击,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二是中小企业普遍管理能力差,技术实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企业信用不佳,违约可能性大。

2.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一是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更为普遍;二是银行获取中小企业真实信息的难度很大;三是市场上缺乏第三方信息提供商。

3.中小企业贷款单位交易成本高昂。就银行而言,无论贷款数额的大小,从贷款投放、贷款监管到贷款收回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和管理,而且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等交易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因此,贷款数额越小,则单位交易成本越高。

4.中小企业缺乏有效资产抵押。这是银行拒绝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重要理由。

5.金融市场不完善。一是存在限制银行同业竞争的政策;二是银行内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三是银行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过分依赖担保;四是政府的直接干预行为;五是立法和司法体系漏洞对金融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世界各国(地区)推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概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达国家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据一份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专家报告(2005),目前全世界约有50%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Credit Guarantee Schemes, SMECGSs),85%的经合组织(OECD)国家都有至少一个信用担保计划。

(三)推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目标设想

各国(地区)推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缓解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并最终提升他们的经济实力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在发达国家,信用担保计划更多的是作为金融市场缺陷的一种修正工具;而在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国家,政府冀望于信用担保计划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效率的成本收益分析思路

效率在经济理论上一般指的就是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产出或收益,指的不是任意的物品,而是能够为人们提供满足的有用物品。从经济的角度看,最终的产出就是人们的满足即效用。而投入或成本,从一般意义上说,就是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定产品所需的生产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经济学上讲“有效率”指的就是用一定的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最大可能的满足。

在评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是否有效率的时候,以下三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索:(1)信贷担保计划是否达到理论设想的主要目标?(2)信贷担保计划执行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3)如果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其他方法能否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在进行具体分析时,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成本分析

1.启动成本。各国启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成本除了包括投入巨额资本金以外,还包括建立相应机构、雇佣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及对外宣传等相关费用。例如,日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JASME)设立了61个分支机构,雇佣工作人员约2100名。韩国信用担保基金会(KCGF)设立了84个分支机构,雇佣工作人员约2200名。泰国小工业信用担保公司(SICGC)设立了8个分支机构,雇佣工作人员约130名。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启动成本的多少与信用担保计划的模式和机构规模的大小直接相关。

2.维持成本。要维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除了要支付担保机构正常运转的管理费用以外,还需要持续的政府补贴或外部融资来解决贷款代偿后的担保基金缺口问题。欧盟国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的损失率为对外担保额的1%-5%,保费收入为对外担保额的0.5%-3.5%,因此25个欧盟国家都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的缺口实施政府补贴(Helmut Dorn,2005)。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国家更为普遍,而且由于这些国家的中小企业违约率相对较高,所以政府补贴开支更大。

3.交易成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引入之前,金融市场上是借贷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担保计划引入后,金融市场上增加了额外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商业银行之间都要发生交易行为,无疑增加了整个系统的交易成本。

4.诱发风险。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引入后,容易诱发贷款人和借款人的道德风险。一方面,贷款人因为有政策性信用担保的存在而放松对贷款的监控或进行风险转嫁;另一方面,借款人因为有政策性信用担保的存在而敢于从事一些风险很大的投资或投机活动(没有担保前不敢轻易尝试)。无论哪种情况,都会使信用担保基金产生额外的潜在支出,特别是当担保责任率较大的时候。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收益分析

1.附加效应。所谓附加效应,是指通过执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使得目标群体从银行获得的贷款额度增加或贷款条件改善。能否产生附加效应是判断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收益的核心标准。如果没有附加效应,则信用担保计划就没有收益可言。附加效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贷款额度增加。中小企业因为信用担保计划而从银行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这是附加效应的主要内容。(2)贷款期限延长。担保计划的执行能够使贷款人愿意对中小企业确定更长的贷款期限。(3)贷款费率减少。贷款人因为贷款实行信用担保后认为风险降低而相应减少中小企业贷款的费率(包括贷款利率降低)。(4)抵押比例降低。贷款人对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贷款,降低其有效资产抵押的比例。(5)贷款流程加快。贷款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提供更加简便快捷的服务,从而使得借款人节约了交易成本。

2.改善环境。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通过执行信用担保计划使得银行愿意与中小企业进行近距离接触,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帮助银行树立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信心,改善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环境,从而在不使用信用担保的情况下也能使银行增加目标群体的贷款。

3.派生收益。因为信用担保计划的支持,目标群体获得了更多的贷款额度或更有利的贷款条件,并借此使其市场机会增多,经营状况改善,经营利润、企业纳税和就业岗位等社会经济收益相应增加。

三、度量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成本与收益的现实难点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效率的度量远比对其内容和结构的分析判断要困难得多。在世界范围内,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产生至今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但仍难找到令人信服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有效性或执行效率的评价报告。

评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效率的首要难点在于对其附加效应难以准确度量。

如前所述,附加效应是衡量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效率的核心标准,但是替代问题和贡献模糊两大障碍的存在,却使度量附加效应存在现实困难并常常使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收益被高估。

(一)替代问题

政府部门或担保机构在报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效果时常常引用担保企业个数、担保笔数和担保规模等指标,但是这些指标并不是度量附加效应的精确指标,主要原因就在于替代问题。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替代问题有两类:一类是发生在贷款人内部的贷款方式替代问题;另一类是发生在贷款人之间的贷款机构替代问题。现分别说明如下:

1.贷款方式替代。加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银行并没有发展新的贷款客户,而是从已经建立贷款关系的中小企业客户中筛选出部分客户纳入信用担保计划的范围,在贷款操作上仅仅是对该部分客户的贷款方式作一个变更。举例说明如下:

例1,在信用担保计划执行前,银行A对100家中小企业投放了1000万元的贷款。信用担保计划执行后,如果该银行在原有中小企业客户和贷款额度的基础上,新增了100家中小企业客户和1000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则该银行的中小企业客户达到200家,贷款额达到2000万元,那么从贷款额度来看信用担保计划的附加效应是100%(暂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该银行仅仅是从原有的100家中小企业客户中筛选出50家客户纳入信用担保计划范围,将其贷款方式变更为信用担保贷款,那么虽然担保企业个数、担保笔数和担保规模等指标增加了,但是从贷款额度来看信用担保计划的附加效应为0。

贷款方式替代问题通常是在银行认为信用担保计划并不能使其利润增加的情况下发生;同时银行出于规避和转移信贷风险的角度考虑,会将原有中小企业客户中风险最高的群体转入信用担保计划的范围。

2.贷款机构替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执行并没有使得一个经济体中的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而仅仅是贷款机构的变更。贷款机构的替代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银行之间的相互替代;另一种是银行与民间基金组织或非政府基金组织(NGOs,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替代。举例说明如下:

例2,在信用担保计划执行前,银行A对100家中小企业投放了1000万元的贷款,银行B没有对中小企业投放贷款。信用担保计划执行后,银行B将银行A的100家中小企业吸收为自己的贷款客户,投放了1000万元的信用担保贷款,而银行A不再对中小企业投放贷款,即这100家中小企业的贷款机构从银行A变更为银行B,那么虽然担保企业个数、担保笔数和担保规模等指标增加了,但是从贷款额度来看信用担保计划的附加效应为0。

例3,在信用担保计划执行前,银行没有对中小企业投放贷款,NGOs对100家中小企业投放了1000万元的贷款。信用担保计划执行后,银行将NGOs的100家中小企业吸收为自己的贷款客户,投放了1000万元的信用担保贷款,而NGOs不再对中小企业投放贷款,即这100家中小企业的贷款机构从NGOs变更为银行,那么虽然担保企业个数、担保笔数和担保规模等指标增加了,但是从贷款额度来看信用担保计划的附加效应为0。

(二)贡献模糊

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后,即使非常理想地不碰到替代问题(即银行对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范围的客户所投放的担保贷款全部是净增贷款),度量附加效应还是无法摆脱贡献模糊问题的干扰。

本文所说的“贡献模糊”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在推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过程中,国家宏观经济、政府产业政策、行业竞争状况、金融体制改革、出口贸易机会、社会服务功能等都可能发生有利于银行增加中小企业贷款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对银行净增中小企业贷款做出了贡献,但是各个贡献因素的界限是模糊的,无法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贡献客观地从这些综合贡献因素中剥离出来。

国外有人通过对借款人和贷款人进行问卷或访谈调查,试图说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附加效应,但是这种主观调查方法本身有两个局限性:一是样本通常很小,误差很大;二是容易受到“霍索恩效应(Hawthorne Effect)”的影响,即被调查人很可能做出他们认为调查人希望听到的回答。这里还需要特别强调,当借款人或贷款人考虑到切身利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会给自己带来财政补贴,他们在接受调查时通常会对信用担保计划做出积极的评价,这无疑使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的附加效应被高估了。

评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效率的现实难点,除了以上所论述的替代问题和贡献模糊这两大障碍以外,还有以下两个难点:

一是缺乏度量成本与收益的基础数据。一方面,能够反映成本的原始数据记载不全或尚未收集;另一方面,符合度量附加效应标准的数据难以收集。

二是政策设计者和执行者对准确度量成本与收益可能存在的消极态度。对于政策设计者而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效率的高低能够体现其政绩的大小;对于担保机构而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他们的存在是否必要。因此,无论是政策设计者,还是政策执行者,更希望看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即使这种高效率是建立在成本低估和收益高估基础之上的。

四、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推行信用担保计划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国际上通行了几十年的做法,但是对其执行效率的分析与评价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评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效率的一个重要思路。

3.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执行效果或效率的相关分析由于忽视了在效率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现实障碍而往往造成效率高估。

参考文献:

[1]AFDC&WBI (2005), Documents of Workshop o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Credit Guarantee System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Shanghai National Accounting Institute, Shanghai, China.

[2]Alvaro Ruiz Navajas (2001), “Credit Guarantee Schemes: Conceptual Frame”, Financial System Development Project, GTZ/FONDESIF.

[3]Anke Green (2003), “Credit Guarantee Schemes for Small Enterprises: An Effective Instrument to Promote Private Sector-Led Growth? ”SME Technical Working Papers Series of UNIDO -Working Paper No. 10.

篇3

成本会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生产成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时期,完善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发展,引起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这时各种劳动的结合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对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支出更加注意核算,因此生产成本核算提上议事日程。

二、成本会计的发展状况

成本会计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初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推行泰勒制度,不仅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用于成本控制和分析的标准成本法,使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计算进而扩展到成本控制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高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企业成本会计不仅要精打细算,还要为降低产品成本而献计献策。

三、成本会计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1880-1920):原始的成本会计

原始的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当时认为成本会计就是汇集生产成本的一种制度,主要是用来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在这期间,英国会计学家已经设计出定单成本计算和分步成本计算的方法(当时应用的范围只限用工业企业),后来传往美国及其他国家。

第二阶段(1921-1950):近代的成本会计

近代的成本会计,主要是美国会计学家提出了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在原有的成本积聚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与分析”的新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会计就不仅是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还要事先制订成本标准,并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与定期的成本分析。正因为成本会计扩大了管理职能,于是应用的范围也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

第三阶段(1951年以后):现代成本会计

今天对于成本的定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成本的范畴,例如美国会计学会与标准委员会就如此定义成本: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从这一定义看,成本的外延除了产品成本的概念与内容,它还可以包括:劳务成本、工程成本、开发成本、资产成本、资金成本、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等等。

除此之外由于成本管理的不同目的,则形成对成本信息的不同需求,使成本有各种各样的组合。同时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日趋深化的。于是,目标成本、可控成本、责任成本、相关成本、可避免成本等新的成本概念源源不断地涌现,形成了多元化的成本概念体系。

四、成本会计的内容、特征和职能

1、成本会计的内容

现代成本会计拓宽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内容广泛,以我国会计界目前的共识来看,现代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检查。

2、成本会计的特征

(1)计算产品成本。

篇4

关键词:成本会计;产生;发展

1 成本会计的产生

成本会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生产成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时期,完善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发展,引起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这时各种劳动的结合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对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支出更加注意核算,因此生产成本核算提上议事日程。

2 成本会计的发展状况

成本会计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初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推行泰勒制度,不仅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用于成本控制和分析的标准成本法,使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计算进而扩展到成本控制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高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企业成本会计不仅要精打细算,还要为降低产品成本而献计献策。

3 成本会计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1880-1920):原始的成本会计

原始的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当时认为成本会计就是汇集生产成本的一种制度,主要是用来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在这期间,英国会计学家已经设计出定单成本计算和分步成本计算的方法(当时应用的范围只限用工业企业),后来传往美国及其他国家。

第二阶段(1921-1950):近代的成本会计

近代的成本会计,主要是美国会计学家提出了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在原有的成本积聚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与分析”的新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会计就不仅是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还要事先制订成本标准,并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与定期的成本分析。正因为成本会计扩大了管理职能,于是应用的范围也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

第三阶段(1951年以后):现代成本会计

今天对于成本的定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成本的范畴,例如美国会计学会与标准委员会就如此定义成本: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从这一定义看,成本的外延除了产品成本的概念与内容,它还可以包括:劳务成本、工程成本、开发成本、资产成本、资金成本、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等等。

除此之外由于成本管理的不同目的,则形成对成本信息的不同需求,使成本有各种各样的组合。同时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日趋深化的。于是,目标成本、可控成本、责任成本、相关成本、可避免成本等新的成本概念源源不断地涌现,形成了多元化的成本概念体系。

4 成本会计的内容、特征和职能

4.1 成本会计的内容

现代成本会计拓宽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内容广泛,以我国会计界目前的共识来看,现代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检查。

4.2 成本会计的特征

4.2.1 计算产品成本

4.2.2 有助于企业资源的详细计划和有效的控制利用。

企业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资源,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任务来计划资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测算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这就需要细致地观察分析企业周围的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状况,充分掌握正确的信息,完善情报体系是制定成本计划的基础。同时改善企业素质,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是改善企业成本计划的重要条件。要提高素质、改善环境,必须深化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项目以及按生产经营期限,分别制定出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和分期的费用预算及成本计划,组成有机的成本计划体系。转贴于

4.3 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地扩大。

4.3.1 反映职能: 最初、最基本的职能。反映职能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耗费,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进行计量、记录、归集、分配、汇总,计算出各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通俗地讲,这项职能就是进行实际成本的计算,把生产经营过程的实际消耗如实地反映出来,达到积聚成本的目的,并用积累的成本资料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耗费和补偿价值的情况,从而判断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

4.3.2 计划与预算职能。主要包括全部商品产品的成本计划、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生产费用预算。

4.3.3 控制职能:包括投产前的成本控制和投产后的成本控制。

4.3.4 分析、评价职能。账面调整,以保证库存材料物资的真实性,确保成本中的材料等费用更加准确。

4.3.5 定额管理职能。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及占用所规定的数量标准。科学先进的定额,是对产品成本进行预测、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据。与成本核算有关的消耗定额,主要包括:工时定额、产量定额、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的定额,有关费用的定额如制造费用的预算等。消耗定额的制定是作为企业产品生产发生耗费应该掌握的标准。但由于消耗定额服务于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可表现为不同的消耗水平。当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消耗水平所制定的定额;当定额作为分配实际成本标准时,是以能体现现行消耗水平的定额为依据来衡量的;当企业为实现预期利润而控制成本时,是根据企业实现预期利润必须达到的消耗水平作为衡量的尺度。定额制定后,为了保持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还必须根据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行不断的修订,使它为成本管理与核算提供客观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健民,胡海坤.论新经济环境下成本会计的职能.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3年,第2期.

[2]邢启亮.新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分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2005年,第6期.

[3]郑凤旺.成本会计教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5年,第6期.

篇5

成本会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生产成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时期,完善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发展,引起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这时各种劳动的结合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对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支出更加注意核算,因此生产成本核算提上议事日程。

二、成本会计的发展状况

成本会计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初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推行泰勒制度,不仅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用于成本控制和分析的标准成本法,使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计算进而扩展到成本控制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高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企业成本会计不仅要精打细算,还要为降低产品成本而献计献策。

三、成本会计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1880-1920):原始的成本会计

原始的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当时认为成本会计就是汇集生产成本的一种制度,主要是用来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在这期间,英国会计学家已经设计出定单成本计算和分步成本计算的方法(当时应用的范围只限用工业企业),后来传往美国及其他国家。

第二阶段(1921-1950):近代的成本会计

近代的成本会计,主要是美国会计学家提出了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在原有的成本积聚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与分析”的新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会计就不仅是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还要事先制订成本标准,并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与定期的成本分析。正因为成本会计扩大了管理职能,于是应用的范围也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

第三阶段(1951年以后):现代成本会计

今天对于成本的定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成本的范畴,例如美国会计学会与标准委员会就如此定义成本: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从这一定义看,成本的外延除了产品成本的概念与内容,它还可以包括:劳务成本、工程成本、开发成本、资产成本、资金成本、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等等。

除此之外由于成本管理的不同目的,则形成对成本信息的不同需求,使成本有各种各样的组合。同时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日趋深化的。于是,目标成本、可控成本、责任成本、相关成本、可避免成本等新的成本概念源源不断地涌现,形成了多元化的成本概念体系。

四、成本会计的内容、特征和职能

1、成本会计的内容

现代成本会计拓宽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内容广泛,以我国会计界目前的共识来看,现代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检查。

2、成本会计的特征

(1)计算产品成本。

(2)有助于企业资源的详细计划和有效的控制利用。

企业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资源,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任务来计划资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测算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这就需要细致地观察分析企业周围的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状况,充分掌握正确的信息,完善情报体系是制定成本计划的基础。同时改善企业素质,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是改善企业成本计划的重要条件。要提高素质、改善环境,必须深化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项目以及按生产经营期限,分别制定出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和分期的费用预算及成本计划,组成有机的成本计划体系。

3、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地扩大。

(1)反映职能:最初、最基本的职能。反映职能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耗费,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进行计量、记录、归集、分配、汇总,计算出各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通俗地讲,这项职能就是进行实际成本的计算,把生产经营过程的实际消耗如实地反映出来,达到积聚成本的目的,并用积累的成本资料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耗费和补偿价值的情况,从而判断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

(2)计划与预算职能。主要包括全部商品产品的成本计划、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生产费用预算。

(3)控制职能:包括投产前的成本控制和投产后的成本控制。

篇6

【Keywords】ABC method ; cost controlling; standard cost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7-0003-02

1 引言

目标成本法、ABC成本法是现代企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成本核算方法,这两种成本核算法弥补了传统成本法在现代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中的缺陷。其中,ABC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是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ABC成本法相当于一个滤镜,它对原来的成本方法做了重新调整,使得人们能够看到成本的消耗和所从事工作之间的直接联系,这样人们可以分析哪些成本投入是有效的,哪些成本投入是无效的。ABC成本法主要关注生产运作过程,加强运作管理,关注具体活动及相应的成本,同时强化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按项目生产的单位,更要注重整个项目的成本管控,从而达到盈利的结果。

2 背景

某央企下属单位的某分公司(简称“A分公司”)在2010年底实现ERP SAP系统全面上线,为按项目生产型单位。A分公司业务涵盖了A分公司的测控及其自动化、水情水调、工程安全监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等诸多专业领域,项目类型主要有系统集成,工程施工和供货服务等。

遵循该央企对项目成本在组织维度、业务维度和管理闭环三个维度的要求。组织维度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标准成本管理工作,建立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充分认识标准成本管理对强化成本管控、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业务维度方面,要求各单位要结合业务特点和经营情况,做好标准成本体系的优化、完善工作,规范成本管理流程,完成覆盖各行业、各级企业、各项产品和全部费用项目的标准成本体系建设的目标。管理闭环,即建立从标准成本核定―预算编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考核评价的财务管理闭环和标准化设计―营销报价―项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的项目成本管理闭环。

为了实现A分公司经营管理目标,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盈利水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了实现该央企的战略目标,建立世界一流的国际化产业集团;为了实现央企的集约化管理要求,其中要求作业成本法在班组展开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A分公司作为集团公司试点实施的单位开展成本管控的工作。本文对该项目主要成果进行介绍。

3 A分公司成本管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使用的收入确认方式造成了一些问题:①收入业绩不稳定――按项目投运确认收入,如果项目周期较长,则前期无法确认收入,后期投运时确认大量收入,报表反映业绩不稳定;②期间利润不合理――期间接费用在当期投运项目中分摊,完全依赖于当期投运项目的多少和大小,造成项目成本负担不公平以及期间利润不合理;③项目成本负担不公平――间接费用按照项目收入比例分摊,造成费用分摊不合理,项目成本负担不公平。

在成本控制流程方面,如成本中心(包括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费用计划与控制,产品类标准成本的制定程序和程序,项目标准成本的制定程序和程序,项目计划成本的编制程序(提交、审核、下达),项目实际成本的确认和入账程序等。我们通常认为,“总会有人去做这件事情,与流程无关”?不对,一定要设置好程序中各个环节的负责人,这是流程落地的关键。

根据A分公司实际业务情况,我们搭建了项目成本计划系统和项目人工报告系统,在这两个系统的支撑下完成项目收入的确认和工时费用的分摊。

3.1 项目成本计划系统

A分公司收入确认的方式是收入成本配比法,销售成本=计划收入/实际收入*计划成本。可见计划成本在决定当期利润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SAP系统这种收入确认的方式在项目技术性关闭时,按实际成本结转销售成本,和计划成本没有联系,但在每个期间中,若计划成本不准确,会造成销售成本偏高或偏低,不利于企业准确分析某类项目,某个产品线当期的盈利情况。鉴于SAP系统的运行效率等原因,我们在外围系统做了成本计划系统的搭建。

在项目前期,顾问已经对A分公司各个产品线的项目各个阶段的标准工时做了核定,以此作为计划的一个标准。SAP系统提供所有物料主数据信息以及项目的架构等信息,通过接口传输至成本计划系统。成本计划系统接收信息后,业务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对各个项目的各个阶段填制工时、外包服务等计划信息。其中,项目的设备成本计划在SAP系统中编制。成本计划系统汇总料工费计划信息,形成项目总计划,通过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监以及成本审核小组审核后,除设备费之外的计划成本将会传输至SAP系统,这不仅为财务结算提供重要依据,同时有利于A分公司对所有项目的计划进行宏观掌握,有利于领导决策层对内对外做出最有效的决策。

3.2 项目报工及费用分摊

根据A分公司的业务情况,要求该分公司除职能部门外,七个事业部的工程人员必须报工。事业部中也有综合管理员,鉴于数量较少,不纳入报工的范围。

根据A分公司的业务情况,按照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两个口径按照工时进行间接费用的分摊。分摊的规则:首先,将事业部的人工成本按照各项目的工时比例进行分摊,分摊得到每个项目的直接人工成本。与此同时,将公共部门的人工成本按照各项目报工的工时进行分摊。至此,所有事业部(包括公共部门)人工成本分摊到各项目中。制造费用也同样按照项目工时分摊到项目中。特殊情况下,如果当期没有项目工时发生,建议将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按照上月的分摊比例进行分??。

当然,这种方法也不尽合理,忽视了非工程人员的工时,因为所有的分摊都以工程人员报工为主。职能部门如办公室等,并没有进行报工。间接费用的分类也比较单一,只考虑人工和制造费用,没有考虑机器工时、场地使用费等。此外,年终奖对人工成本的影响重大,A分公司并没有实现年终奖在整个会计年度进行分摊,导致年底时,人工工时单价增高,进而项目的人工成本增高,不利于分析整个项目的成本情况,会有所失真。

3.3 双挂方案与人员等级问题处理

双挂是一种特殊情况,即人事关系和实际工作单位并非在一个法人内,这样导致人员进行报工时会涉及公司间的费用结转。由于双挂现象在今后不会出现,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同一法人内报工。为了完整地表现项目的成本情况,我们在外围系统通过一定规则计算,最终在BI报表中展示。

A分公司目前虽对人员有等级之分,但未核算各等级的人工费率,因此,采取平均费率进行计算。然而,为了保证能够更准确地核算人工成本,需对人员进行分等级处理,不同等级的费率不同,保证人工费率相对准确性。在现有阶段,A分公司还无法实现人员分等级分费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项目的人工成本是相对不准确的,但已经实现了对人工成本的核算,掌握人工成本对项目成本的影响。

篇7

现代社会,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优胜劣汰成为必然。产品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很多,如价格、款式、质量、售后服务等,但价格是最重要的因素。价格决定于成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这些管理决策成本的研究分析,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本小组通过调查都江堰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为例,对该公司的成本工作进行分析,针对成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设计公司成本会计管理体系。

一、都江堰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都江堰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达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公司拥有一流的冶金技术人员,目前宏达公司主导产品包括:棒材、线材、型材、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焊管等系列,几乎涵盖市场需要的所有规格。主要产品均获得国家和省优质称号采用先进技术,专业制造、销钢生产线整套设备,吕板彩涂整套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质量上乘。公司产品采用进口优质原料及专业配方的高品质涂料,规格齐全,质量好,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开发项目。

二、分析宏达公司的财务情况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1)营业收入的增长越来越慢,2009—2011年从10%下降到2%;

(2)营业成本的增长较快,2009—2011年从11%上升到17%;

(3)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在2011年得到控制;

(4)净利润呈下降趋势,2009年—2011年从18.95%下降到-31.30%;

综上所诉,可以认定宏达公司创利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是营业成本大幅度升高。成本失控问题已严重影响公司经营效益,制约公司后继发展。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会计管理体系是宏达公司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三、成本管理是企业提的增高经营效益的核心手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陈。企业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实现经营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管理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本管理控制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四、宏达公司成本会计工作体系设计

(一)、设计成本会计结构

1、总成本:主要是由产品制造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构成。是反映一定期间内公司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开支状况。

2、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车间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固定资产维修费列“管理费用”。)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如债券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等。

4、经营费用:一般是指流通企业对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除经营成本以外的所有费用。

5、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是指产品已全部完工时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额。

6、销售产品成本:在产成品被销售后,由于库存产品减少了,就需要将该产品成本从库存成本中减少,而减少的这部分产品成本即成为了“产品销售成本”。

(二)、成本会计核算流程

1、生产费用审核

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

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4、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

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5、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1)归集开发产品费用

本文以钢材开发项目的工程内容和工期进度作为确定成本归集对象的主要依据,对大的开发项目应该按不同的开发期进行分块,便于费用的归集和成本结算,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

(2)正确划分成本项目

客观地反映产品成本的结构,便于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按现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发成本”作为一级成本核算科目,企业应在该科目下,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选择成本项目,并据此进行明细核算。选择成本项目不能太多,对于发生次数较少、特别是单笔发生的费用,应尽量合并。而对金额较大、并陆续发生的费用应单独设立科目核算。

(3)计算并结转已完开发产品实际成本

计算已完开发项目从筹建至竣工验收的全部开发成本。并将其结转进入“开发产品”账户,即借记“开发产品”账户,贷记“开发成本”账户。

五、宏达公司成本会计管理体系设计

(一)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根据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按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各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既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耗费进行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进行反馈和控制的过程。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反映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成本预测、编制下期成本计划提供可靠的资料,同时也为以后的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等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企业历史先进成本以及国内外同确定商品类品先进成本进行比较,用以揭示产品成本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管理,降低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三)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指根据成本的有管数据,以及可能发生的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和可能采取的各项措施,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所作出的科学估计。通过成本预测,可以减少生产经营管理的盲目性,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预见性。

(四)成本决策

成本决策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其它有关资料,在若干个与生产经营和成本有关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以确定目标成本。做出最优化的成本决策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五)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根据成本决策的所决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出在计划期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所应达到的水平,并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水平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成本计划是进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依据。

(六)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根据成本计划,对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及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限制与监督,使之能按预定的计划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通过成本控制可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包括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主要的基本程序为:

(七)成本考核

篇8

一、存在问题

(一)成本意识淡化,成本管理弱化。成本控制主体“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成本控制缺乏内部动力机制。传统成本管理在控制上主要是以成本计划和各项定额为中心去制约生产中的耗费情况。它具有很强的指令性和强制性,但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实施成本控制时,往往只注重成本的事中控制,而对决定成本高低起关键作用的事前因素如何控制,则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从发展生产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首先把影响成本的决定性因素――项目的规模、生产技术的装备、产品设计等控制住,否则产品成本“先天不足”,即使事中控制再好,最多也只能在某些方面做一些弥补却无法改变事前成本已成定局的事实。

(三)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以冶金行业为例,工序间的半成品,水、电、风、汽等供应量大,对成本的影响也大。有些原材料消耗无法计量,每月就采用实地盘点法倒算,随意性较大。“假账真算”,对各生产单位的内部成本指标很难考核。各生产单位主观上认为“消耗指标都是你们算出来的,我无法控制”,当然也就谈不上加强成本控制。

(四)成本控制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机制作为保障,使得企业往往放松成本控制力度。否而不决,各项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彻底,其结果可想而知。

二、应吸收的先进经验

邯钢率先在全行业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几年挖潜增效三十亿元,成为国有企业降成本、增效益、促发展的典范。模拟市场核算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据客观价值规律所进行的模拟市场价格的核算。成本否决是指如果成本完不成,别的工作干得再好,也要否决全部奖金。分析邯钢机制,着重在成本上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突出一个“效”字。反复进行测算,确定合理先进、效果最佳的单位产品目标成本。本着“亏损产品不亏损,盈利产品多盈利”这样一个原则,按当时的市场行情,采取“倒推”的办法,按“高进高出”的方式核定出全厂53个主要产品的内部成本和内部利润,从而将过去留在总厂而分厂压力不大的涨价因素下放到各个生产单位和生产环节。

第二、落实一个“责”字。层层分解指标,形成责任共同体。如二炼钢厂分厂按×年市场行情要求他们吨钢成本必须下降×元。面对这一似乎高不可攀的指标,分厂领导班子几次找总厂要求下调指标。但当他们明白这一指标是根据市场行情“倒推”出来的,再下调就意味着邯钢都要出现亏损时,压力就变成了动力。他们将总厂下达的新成本同样采取“倒推”的办法测算出各项费用,横向分解落实到科室,纵向分解落实到工段、班组和个人,使全厂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第三、把握一个“严”字。严格奖惩考核,强化对新的经营机制的操作与管理。为促使模拟市场核算这一机制的高效运转,防止可能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弄虚作假现象,总厂制订并坚持了四条原则:一是按“高进高出”核定的所有产品成本加税金总额必须低于市场销售价,其利润起码要等于零;二是经过预测和努力仍然赔钱的产品,在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后停产整顿;三是在全厂实行成本否决制度,凡完不成成本、费用指标的单位,不讲客观,一律免发当月的全部奖金,但累计完成后可补发,这一条旨在保全各单位以丰补歉,确保全年成本指标的完成;四是为防止成本不实和出现不合理的挂账及待摊,总厂每月进行一次全厂性的物料总平衡。推行以上机制,促进了产品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扭转了企业成本连年上升的局面。

三、强化成本控制

邯钢经验在冶金行业推广的当年,冶金行业当年降低成本60亿元。实践证明:只要国有企业抓住成本控制住这个牛鼻子不放,分析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对策,就一定能促进其自身发展。

(一)增强全员成本意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在成本控制中的积极性、创造性。

1、转变观念,增强全员成本意识,加强教育,提高全员成本素质。根据全员成本控制原则,需要我们企业的每一个成员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对经营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对成本控制的专业培训,要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不断树立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并将它作为指导自己本职工作的方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人员进行经济理论、价值工程理论的学习,教育要经常化、全面化、系统化。

2、落实责任制,实行责任成本核算。同时,强化利益机制,坚持考核,兑现奖惩。

(1)重构成本控制内在动力的核心是构建成本责任体系。现代企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资产所有者与资产经营者的分离,并通过资产的委托受托关系,确立一种责任经营关系,这种关系对国有企业来说表现更明显。

(2)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责任制度。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厂、分厂、车间及生产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关系,明确各管理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责权,在总厂、分厂的统一指导下,明确生产班组成本控制的范围,并且把三级成本控制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是纵向成本控制。二是正确处理财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关系,建立电子化动态指标数据库,将成本总体指标按年、半年、季、月先分解到各有关的分厂、车间,在由车间将所承担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分解到有关的班组和个人。

(3)责权利合理配置与自我平衡是成本责任动力机制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责权利合理配置是指在落实成本责任制时要以责任为核心,做到责权、责利的有效匹配和相对平衡。具体说要做到责任落实,权限明确,得奖挂钩,联利计酬,改变过去单纯“以产计酬”的办法,改为完成成本目标和目标利润才发酬金,否则按同比例扣发酬金。在成本考核上要敢于硬碰硬,坚决不讲客观,同时注重保护职工的积极性,贯彻奖惩并重的原则。

(二)实施目标成本控制,建立新型成本控制模式。所谓目标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预先制定的成本计划来调节影响成本费用的各种因素,以达到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种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内,从而达到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成本费用目标的制定。企业的成本费用计划是企业根据企业当年生产经营状况及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计划制定后,各生产车间就基本上按照这个年度成本费用目标无条件执行。在分解过程中,还要考虑一些不可预见的费用支出。

2、成本费用目标的分解。根据成本费用管理的要求,将内部单位按成本费用核算的需要,划分成若干责权利相结合的相对独立的核算对象,并按目标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的要求,逐级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成本费用的分目标管理是确保年度目标实现的基础。因此,对于分目标还要进行分阶段预测分析,发现目标值偏离度较大时,就要进行目标值修正,以确保目标的可行性。

3、建立成本目标实施的保证体系。为了实现成本费用的目标管理,首先要建立成本费用目标管理体系。这个体系是由领导层、管理层、控制层、执行层所组成,并明确各部门的成本费用管理范围和责任者。其次就是抓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核算的质量和效率,成本费用资料的真实与否,是成分费用控制的前提,是衡量成本费用目标兑现程度的依据。

4、成本费用目标的控制方式。主要是通过企业对各职能部门的成本费用目标的约束,达到对各部门进行成本干预,使其指标趋于合理,同时又防止成本费用控制出现过分集中或“以包代管”、“以转代管”的现象。在成本费用目标管理中要按以下方法进行:在确定成本费用目标值时,参考上年度计划完成情况,结合本年度计划,预测当年生产实际支出状况,确定分目标的目标值;结合历年费用支出和本年的生产实际,找出实现分目标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及控制措施。

5、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1)成本费用目标的制定要有科学根据,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说,制定先进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是开展成本目标管理的先决条件。(2)在目标管理制定过程中,注意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特别是把目标责任分解到最基本单元。(3)对成本费用目标的诊断、检查要实事求是。(4)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经济活动分析,对成本费用目标进行检查和剖析。

(三)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要使成本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建立完备的成本控制体系,尤其是加大事前和事后成本控制的力度,建立从项目可行研究到项目成立,从产品设计、项目建立、产品制造到销售等各环节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网络。

1、事前控制。它又分为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等三部分,新一年度开始前搞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计划,这是成本控制的第一步。其内容包括:预测市场对本企业产品需求量,了解市场资源供应条件,供应渠道和运输方式,了解企业所需材料和本企业产品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对内要了解产品、产量计划指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物料消耗指标和年度大中小开支计划等内容,经财务部门将上述材料整理后上报厂部,厂部根据所掌握的市场预测情况,作出经营决策,财务部门根据厂部决策,编制年度成本计划和财务收支计划,同时对年度成本计划和费用开支计划进行分解、落实到各分厂和有关部门,各二级单位将承担的指标作为目标责任成本,再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生产工序、工段、班组和个人。形成一个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成本控制体系,并逐级制订落实可操作的措施,防止先天不足。

2、事中控制。必须采取紧缩对策,加强事中控制,即生产经营过程控制。(1)物料采购成本控制。由于物料消耗是制造成本的核心,库存物资占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资金的浪费和节约。(2)生产过程的目标成本控制。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控制,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为主要对象进行有效控制。(3)期间费用的目标控制。主要有实行经费预算,控制管理费用;量力而行举债,控制财务费用;更新市场营销理念,控制销售费用。

3、事后反馈控制。成本事后控制是在事前、事中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定期总结各责任成本中心在成本控制上的业绩或存在的问题,为下一个成本控制循环提出新的控制目标的过程。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考察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以分析单位成本升降与产品产量的关系;二是考察成本与利润关系,分析企业是否“节约增利”。

考察成本与利润的关系,再考虑价格变化和生产条件等因素后,企业的利润大致可分为基本利润、增资利润、节约增利和客观(因素)增利四大部分。基本利润是指企业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销售成本C+V的个别劳动,等于销售收入C+V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如果价格等于价值,则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的利润就是“基本利润”,这是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最低要求。增资利润是指在单纯外延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因增资增产所获得的“基本利润”。这是企业新增投资后的基本投资报酬,也是成本控制的最低要求。节约增利是指由于内涵扩大再生产而获得的“超额剩余产品”,一部分表现为“主观降低成本而增利”,另一部分表现为“节约增产”而增利。这两部分利润是企业成本控制的结果。客观增利是指价格提高或原有生产条件改善等客观因素影响到利润的增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分利润与成本控制并无多大关系,它实质上只是不同企业间的利润转移而已。

从成本和利润的关系来看,对事后成本的反馈控制,应着重对各责任成本中心“节约增利”,只有真正做到“节约增利”,才能算是“成本控制出效益”。

(四)抓住成本控制的核心,实行成本否决。成本否决,它是一项权利,有权对已经制定通过的涉及成本问题的经营方案、办法、奖励分配制度及实绩评价进行否决;它是一个论证过程,凭借充分的技术数据和相关的成本数据,果断地否定一些市场滞销、出现亏损、得不偿失的产品,肯定一些优质高效产品,坚定不移地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它是一种硬化的成本控制手段,能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激励、约束、导向等作用,迅速形成控制成本,效益优先的权威地位。

成本否决的基础是确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否决的实质是集约经营对立面的否定,否决的关键是领导班子的决心和毅力以及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根据成本控制的一般程序,成本否决分为三个实施阶段:第一是成本事前否决,即成本预测期的否决。在经营计划的预测期,成本可成为前馈否决的主要因素,以避免计划失控。第二是事中控制否决,即成本执行过程的否决。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将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实际消耗,实际费用进行严格的计量、核算,并与目标成本、责任成本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或予以否决。第三是事后否决,即重视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与考核。要在成本奖励的政策导向、奖励手段上进行正确引导,避免形形的单项奖,而应把各种单项奖纳入统一管理,实行成本否决体系,形成市场压力――成本否决――集约经营――提高效益的良性循环。

(五)加强基础管理,为完善成本控制创造条件。成本控制涉及的面广量大,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是个系统工程,而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又是该系统工程的关键。

1、加强计量管理。建立健全计量收发制度,为细化成本核算及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克服“肉烂在锅里”的思路,要像重视进出厂物资那样重视工序间的计量。

2、加强检验管理。工序间的检验关系到成本数据的准确,要强化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严格工艺流程并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轮换培训制度。

3、建立健全原始数据记录管理体系。实现原始记录规范化,统计台账标准化,并建立电子化数据库和成本控制模块,为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和落实目标成本提供准确依据。

4、加强考核管理工作,正确评价和考核职工劳动效率和效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