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9: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市场营销课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是在调查研究和企业专家指导的基础上,以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相关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市场,实施校企合作,背靠机电行业,实施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办学方针得以进行和完成。
1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设计的过程
开展市场调查市场调查以企业为主,重点内容包括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各类企业对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要点,营销人员的实际工作环境与过程和从业人员成长的共性描述等。细分就业市场根据各类企业的调查结果,对毕业生就业的历史资料行业进行分类,细分就业市场,确定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的单位是以机电产品为要营销商品的机电行业相关企业。明确人才类型人才类型确定为系统掌握机电产品生产技术为特色的应用型和操作型的市场营销专门人才。毕业生较之于其它一般通用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具有知识和能力优势,为其在机电企业中就业创造不可替代的先决条件。建立职业标准以政府和行业的相关职业标准和机电企业自订的岗位职责与能力要求为基础,结合市场调查的结论性意见,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编制了《机电产品市场营销员职业标准》。职业标准对市场营销员岗位职业名称、岗位定义、岗位工作概要、岗位职责、岗位职业要求、岗位职业培训及认证、标准释义等都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与解释。确定质量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职业标准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的对照与检验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对毕业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行了界定,对毕业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考核评价确立了标准。
创新培养模式以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为出发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良好的文化修养与语言能力;良好的艺术修养与交流能力;良好的营销知识与策划能力;掌握机电产品技术知识并结合学生本人的就业单位的产品进行专门的强化训练”的“3+X”人才培养模式。“3+X”人才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特征的要求培养职业素质,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两条主线”思路来建立。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保证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实现培养目标,课程的安排既要考虑毕业生近期就业与岗位技能要求的零距离,同时要着眼于毕业生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建立课程体系开发表.课程体系开发表是由知识与能力为纵轴和课程为横轴构成的矩阵表。在矩阵表中综合考虑知识与能力实现所需要开设的课程和内容,通过对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来保证满足培养目标中的规定要求。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以市场对高等职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和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为出发点合理构建。实践技能课程体系以实训教学为主体,以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为目的。制订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在对社会经济背景和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基础上,通过分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明确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职业素质与专业特殊要求,将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强调专业课程设置及内容与能力要求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强调通过实施“工学结合”的方式开展课程、校园活动、实习教学和社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以“校企合作”为动力,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生力军作用,把企业的物资、技术、管理、人力资源化为教育教学所用。对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能力、方法、方式、考核、监督等各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范。
2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计划的核心是明确培养目标与实施培养的目的、途径与方法,在完成上述八个方面的工作之后,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已有了非常明确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分解,教学计划要保证以下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目标的实现:⑴思想政治水平与职业道德即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辫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规划与就业意识;⑵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即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⑶大学生基本文化修养与素质即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良好的中外语言交流能力、现代营销工作从业者必备的工作技能等;⑷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即在行业内就业及职业迁移和职位升迁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⑸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即职业岗位与职业发展所要求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作技能;⑹本专业的特殊能力与理论修养即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对从业者提出的特殊能力要求和理论修养;⑺服务就业市场细分行业的特色能力即就业主渠道行业的产品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知识、产品售后服务的必要常识及简单维修技能。课程设置以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两条主线“安排课程,两条主线相互交替相互融合,既保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学生实现就业的技能培养需要,也保证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基础理论的掌握,反对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高级职业人才应掌握的专业理论,也反对按压缩饼干式的翻版本科教育。教学方式上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界线模糊化,二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实施边学边训,理论课程中安排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实训内容,实训教学也安排相应的理论内容,总体实践教学环节时数占到了总学时的60%以上。实践教学强调实训内容与企业真实营销的吻合性,开设的实训项目按照真实公司的运作模式与程序进行,有的实训项目直接进入市场,学生要承担相应的经济风险。在专业教学计划设计中对保证计划实施和提高运行质量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⑵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企业、公司等社会各阶层,开展调查活动和实践劳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和市场、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⑶增强学生的产品技术操作实训,参与机电产品的加工、装配调试、维护保养。⑷加强商务软件的操作训练,建立真实进行营销活动的模拟商务公司,学生要承担部分经济风险。⑸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大学生素质和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以赛前训练作为实践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⑹加强毕业综合实践和顶岗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实施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专家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指导。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职教师必须到企业担任实职锻炼,建立优秀的兼职教师队伍。邀请企业专家开展“双师”教学,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又要接受企业专家的指导。⑻建立实质性的职业教育战略伙伴关系,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实训教学和实施“前店后校”的合作模式。⑼积极开展职业资格鉴定。毕业生通过鉴定率要达到95%以上。面向企业和职业院校开放实训场所,举办各种专业师资技能培训班和企业职工培训。⑽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实施“课题策划、模块考试”和“角色评价、绩效考核”两种考核评价模式。#p#分页标题#e#
一、建构主义对人类学习的本质的阐述
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1]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一)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2]因此,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看作是探究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给学生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们自己思考问题并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不要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
(二)基于支架式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3]
1. 搭脚手架———在教授《市场营销学》“文化环境”概念时,进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用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设计一个展示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介绍图,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建构“文化环境”概念框架的情境,因为概念框架是实现支架式教学的基础,它是帮助学生智力向上发展的“脚手架”。这样会吸引学生去寻找本民族的文化并设计出来展示给其他同学,以便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进入情境———在研究中国各个民族文化环境时,让学生们思考,如何从民族亚文化中找到营销机会,将学生引入这一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把学生们分成若干学习团队,然后选择研究的内容。在选择要研究的不同民族文化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考虑,不一定选择自己所在民族研究;展示和讲解也是自由选择的,可以是图片说明和解释,也可以是多媒体或软件的展示;还要对图片和展示内容进行必要的文字说明,让学生学会独立选择和探索。探索开始时要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老师要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在交流中有学生提出:中国东西南北中的文化为什么会各有不同?到底那种文化好呢?是不是要根据文化环境不同来理解满足顾客需求也是不同的?这种围绕一定情境进行自我探索的学习方式,不仅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协作学习,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将是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有效途径。[4]
5.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比如,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②每个小组成员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有没有完成对已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基于抛锚式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因此,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5]
1.创设情境———要使广告策划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广告文案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笔者选取《市场营销学》广告文案写作这个内容为一个设定的情境。
2.确定问题———让学生们拟定和这个教学内容有关的若干题目,这个可以看做是一个“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老师抛出广告文案的4 个组成部分,让学生们用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地把自己选定的问题表现出来。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学习团队都做好了自己的多媒体课件或展示的软件。有的小组研究文案标题,有的研究文案正文,有的研究文案广告语等,他们把作品拿到课堂上进行展示,以便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例如,他们举出了可口可乐公司在不同时期的广告文案“:提神味美的新饮料(1886 年刚上市时的广告)”“;可口可乐,南方圣水(1907 年的广告)”;“要想提神请留步(1929 年的广告)”;“如此感觉无与伦比(20 世纪 80 年代的广告)”等,都是广告口号和广告文案正文一致的表现。
5.效果评价———在进行抛锚式教学中,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抛锚式教学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再通过展开讨论,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步引入深入。在这个课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6]
(四)基于随机进入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7]
1.确定主题———通过教学目标分析确定《市场营销学》中对其学科性质的若干主题,例如经济学、管理学和行为学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哲学、军事学、人类学、社会学等。
2.呈现基本情境———创设并向学生呈现市场营销学学科性质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比如,向学生们说明在市场营销学里,顾客需求的研究是基于经济学的基础;消费者的需求动机理论是借鉴了管理学的研究;消费者行为学的基础是心理和行为学;市场营销的理念是基于哲学分析;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是基于军事学等等。同时,还可以通过案例进行对情境的描述。
3. 随机进入学习———在这一阶段,要学生们进行独立的探索。根据学生的意愿可选学下列不同主题。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行为学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哲学、军事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各方面来理解市场营销学的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学生们就可以收集资料进行独立探索。
1.贯彻素质教育需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做人和成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提升。因此,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目标不仅重视传授学生所需的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学生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学生潜能、个性的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以学生为本,不断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可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素质教育就是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因此,高校要贯彻素质教育,必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2.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需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红线。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既是发展的主角,又是发展的目标,认识到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高校教学作为直接与学生打交道、以发展学生为目的活动,更是备受“以人为本”的影响。而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就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以市场营销学为例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全面的教学目标、创新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案例教学、开放的教学模式、充分的师生互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动态的教学评价等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健全、完善、全面地发展。
1.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课堂教学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高校不仅是传授给学生已有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对未知进行研究的殿堂。正如原哈佛大学校长布罗纳对新生的训导:“你们到这里不是来发财的,而为的是思考,并且学会思考。”在这位校长看来,高校的作用并不在于传授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让每一位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能学会思考,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渴望对知识进行探索,从而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更多地得到实践锻炼。第三,培养学生在“精神”上成人。目前,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在精神上长大,那么,高校就应该担负起这个重任,使大学生在四年当中逐渐“精神成人”,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完整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人本化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现了全面性的特点,兼顾知识、能力和精神三方面的培养。其实,不管课堂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多么丰富,都应该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追求大学生身心、知识、能力、素质、技能、价值观等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力求这些目标的实现。我们经常带着一些问题来给学生上课,比如,到底什么是市场营销?企业应该奉行什么样的营销观念?为什么要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等等。让学生思考之后自己列出解决的方案,引导他们讲出自己的见解。在教学中我们还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他们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运用基本的教学原理来解决企业营销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外,还重视培养学生对于新的知识和新思想的探索能力,产品营销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学生适应环境的创新能力,等等。
2.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课堂教学对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加入最新的知识,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更加吸引学生,他们也会感到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将教材上的知识讲解给学生,更是注重创新市场营销理论,时刻追逐国内外的最新理论及其发展趋势,将自己收集到的最先进的、最前沿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充分了解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我们还应以学生为中心处理教材、设计主题,注意设计的情景融合,通俗易懂,让学生爱听、爱看,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公共语言,为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推进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创新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能引起学生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共鸣,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加强案例教学的运用。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主要集中了诸多典型的事件、实例,通过对一些企业案例的分析,学生遇到新问题可以举一反三。为此,本课程把案例教学的方法纳入了课堂。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我们不断加强案例教学的水平,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补充和修订,同时还选择了日常生活中与营销紧密结合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并抓好案例讨论的各个环节,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在案例讨论中,主要把握以下五个环节。划分小组:把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分成讨论小组,每组选出负责人;学生准备:教师给出讨论案例并对学生提出要求:紧扣主题,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要有所创新;小组讨论:由负责人召集小组讨论,并汇总有代表性的观点;课堂演讲:每一小组将分析讨论的结果汇报给全体同学,在其中其他同学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也可以争辩;案例点评:教师的点评应着重分析理论在案例中的应用。
4.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针对素质教育提出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个性发展与实际操作能力,教师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前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述,学生在倾听,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学生对课程知识到底掌握了多少,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开放式课堂的基本原则就是要营造一个完全平等的氛围,教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因此,我们更新了以往的教学方式,采取开放式、互动式的方式教学,这不但让课堂变得轻松、活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一种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思想。对于市场营销课堂的教学,我们的做法是先讲授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点有了基本的理解,然后举出一些企业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发表他们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另外,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答,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有关问题,同时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尽量再创造问题,使学生举一反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教师,一是要掌握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体系,把重点和难点给学生讲解清楚;二是要了解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基础知识,以便让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能够用不同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三是要具有一定的与市场营销课程相关的实践技能,可以对学生提出的实践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四是要在讲课方法上做到深入浅出,所举实例要有趣味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学生,一是调动了学习市场营销的积极性,二是激发了课前预习和准备材料的积极性,三是提高了听课和发言的积极性。
5.多媒体手段的应用。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利用网络和视频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多感官的共同作用来接受信息,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我们在每一章里都有两个综合视频案例,通过课前、课间给学生播放,平时所讲的重要观点也找了一些经典的视频来加以分析,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大增强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6.科学公正的成绩评价。
本文主要基于4R理论的内涵探讨了其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高职《市场营销》教师拓宽视野,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4R;高职教改;市场营销
一、4R理论的内涵
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家多尔对课程发展的理解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后最早提出了4R理论,主要描述了以丰富性(rich)、回归性(recursive)、关联性(relational)及严密性(rigorous)为基础的课程体验过程,更进步地接近了撬动消费者的支点,是对4P和4C理论进步的发展与补充。
二、将4R理论引入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换汤不换药”。
虽然大家一直强调高职院校专业课的教学一定要进行改革,但进行《市场营销》授课的时候,很多教师即使确实根据知识点对教学方法做了调整,但依旧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要么单一使用“讲授法”,仍由教师独占课堂,由“全盘灌”变为“满堂问”;要么一直采用分组讨论,完全由学生占据课堂,过分追求活跃课堂氛围。虽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做到了改进,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并没有让学生改变应试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仍是换汤不换药,起不到教学改革的初衷。
2、教学切实的实践环节较少。
实践教学是为了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而采用的最有效的途径,但在目前高职的授课课堂上,《市场营销》的教学实践环节也基本上停留在教室小范围内分组进行营销模拟和情景演练,而且缺少相应的设备和教具,不能突出该门课程实践性和社会性较强的特点,往往是仿真的营销环节代替了切实的实践,仍然将实践教学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3、考核体系不完善。
一提到考核,很多高职的教师通常会认为他们现在已经进行了不少的改革,比如说:为了改变“一卷定终身”的情况,《市场营销》课程的考核,出了期末笔试成绩论外,采用平时成绩、作业、考勤、期末考试分别占总成绩比例的计算方式进行成绩评定,但这样仍然带有“以考试为目的”的烙印,最终目的基本上也只是为了能让学生们提高这门课程的成绩而已,对学生拓展思维和创新的空间意义不大,对今后用人单位强调的动手能力较强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
(二)4R理论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价值分析
1、丰富性的价值分析。
丰富性指的就是某门课程在意识或是在解释上的多重性。围绕着这一特性,教师不再是只在讲台上“曲高和寡”的单一授课者,而是在展示教学内容丰富的同时,要与学生通过共同的努力完成对课程的理解与反思。
2、回归性的价值分析。
回归性具有反思和总结或者是重构的特点,根据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点更新快、信息量较其它课程大的特殊性,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回归与反思,在高职《市场营销》课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与价值,教师也可以在不断对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创新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3、关联性的价值分析。
高职《市场营销》课的授课教师通过建构和加强与其它课程的关联来实现关联性,经过教师专业角度的讲解,可以使各个知识点变得有“生命力”,不仅仅局限在一门课程中,可以在很多相关知识中得以引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4、严密性的价值分析。
严密性是“4R”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这里不只是指在学术、科学观察上的精确,而是指教学概念的重新界定。如果说丰富性、关联性为教师和学生地位的转换、课程的重新设计与安排奠定了基础,严密性就体现为课堂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严密的课堂组织纪律、严谨的教学态度、准确的考核方法是完成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三、4R理论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根据《市场营销》的特点,任课教师授课时必须以学生未来服务岗位为授课目标、以职业标准为授课依据,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项目化、任务驱动为手段,运用4R理论设计合理的学习项目,并且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丰富性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使用。
《市场营销》在进行课程改革时,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根据学生今后就业时必须的职业资格要求,对讲授的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的讲解。
(二)回归性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构建中的体现。
回归性的标准要求在教师和学生课堂中要加强沟通,并根据对知识点的构建和对反思的讨论,共同完成教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任课教师就要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堂授课或学生完全自主学习讨论的模式,授课时要分析工作任务和岗位技能的要求,让学生了解每个项目的学习目标、要达到的学习效果,而教师要随时在旁进行指导和讲解,与学生一起成为学习的“合伙人”。
(三)关联性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与其它课程联系的作用。
在高职《市场营销》授课中,如果只局限在《市场营销》这一门课程上,不联系、不引申,学生能学到的只能是照本宣科的“小”知识,但如果明确了关联性的价值分析,能建立课程直接的“联系树”,就能一举多得,也可以让教师建立新的课程观与教学观以完成教学改革和课程重塑。
(四)严密性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中的表现。
关键词:行动导向;市场营销;教学理念
一、引言
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和企业市场变革的双重需求下,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岗位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市场营销教学,能够让学生的营销技巧和岗位适应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全面展现专业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从而引导学生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学习。
二、行为导向教学的概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欧洲教育学者在充分研究记忆效果与感受类型的相互关系后,总结得出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学方法,它符合教与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倡导学生的亲力亲为,通过实践操作来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从而能够实现教学成果的展示和自我评价,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它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具体如下:一是行为导向教学法首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十分适用,它侧重将课堂教、学和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改变了以往单纯理论传授的不足,倡导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来引导课堂教学,通过动手操作来加强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多的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从而构建以学生学习理解为主体,教师的教学引导为主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是作为新型的职业教学模式,行为导向教学具有鲜明的理实一体化思想,这种教学思路使得营销教学有了更多的创新发展,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优势众多。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市场营销教学实施
第一,市场营销在职业学校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是一门受学生广泛欢迎的专业。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开展行为导向教学法,应当遵循从简性和趣味性原则,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性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课堂教学项目实施原则。市场营销课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在课堂教学情境方面有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营销理论应用到各种销售实践活动中,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市场营销在商品销售、流通中的作用。鉴于此,利用行动导向模式来开展积极的教学活动,它体现了课堂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细化教学项目,分解为若干案例化的教学单元,实现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有的放矢。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开展行为导向教学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首先,应该遵循KISS原则。这个原则讲究的是化繁为简,将教学做到更加细致和规范。在职业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它的教学对象是入学新生,他们初次接触市场营销专业,头脑中对于专业理论、营销策略和技能培养都处于模糊认识的阶段。因此,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构建课堂教学的从简原则,将教学项目和情境做到具体优化,实现教学项目的细化分工;其次,应该坚持岗位化原则。检验市场营销教学的标准之一就是学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行为导向教学法不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它是整合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构建课堂教学体系,设计和完善课堂教学环节,侧重教学内容源于工作领域,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设计,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开展采用行动导向模式。应该首先确保教师和学生都有明确的分工,明确他们各自的教学责任,由于教学核心在于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实践化和专业性建设,应该对教学过程与方法进行精心设计,具体如下:首先,应该创新教学过程和手段。创新教学过程与手段是开展行动教学的基础所在,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了解来组织学生认识课堂教学的内容,不仅运用分析来确定行动方向,还要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当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运用探寻来开展具体的实践学习,运用反馈来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其次,优化各种教学方法的学习与讨论。与其他教学模式类似,行为导向教学法不是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基于行为导向的一种或者多种教学安排,也要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展开学习与讨论。比如,教师在分析整合市场营销岗位的工作内容后,优化岗位需求,利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真实任务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最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践。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应该尝试将若干案例化的教学单元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中,从而建立基于行为导向教育法的完整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求积极围绕营销沟通能力进行调整。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学习课堂教学条件的限制,将市场营销的专题作为项目导向,组织学生自主完成。在教学内容开发商,侧重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来补充完善先进的思想和理念,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职业院校广泛应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它倡导以工作过程为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利用行为导向作为课题教学主线,规范落实课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应该认真探索研究,建立基于行为导向的完整教学模式,提升中国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质量,从而能够真正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市场营销人才。
作者:吴慧娟 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行动学习法最早开始于1965年的欧洲,由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瑞文斯教授首次提出,主要是在他在和其他同事一起解决问题时,发现如果整个团队的利益是一致的,那么问题解决起来就比较容易.瑞文斯利用这一原理在自己的课程中,他把参加培训的管理人员组成一个学习团队,并且团队的所有成员相互交流经验,共同解决难题,这种方法的成功获得了很多市场营销管理方面人士的重视,后来被教育界学者总结为一套系统的理论.行动学习法简单来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干中学”,通过行动来学习,让学习者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实现计划、实施、总结最后到反思的循环学习过程.为了进一步阐述行动学习法的内涵,瑞文斯运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程:L=P+Q.L就是行动学习法中的学习过程,P是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知识,而Q则是学习过程中的提出问题能力,学习者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解决现实问题是学习过程的主题,所以整个学习过程就可以描述为“问题———反思———总结———计划———行动———发现新问题———再反思”的循环过程,学习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的理论水平上升为认识水平,然后将自己的认识转换为行动,这一行动可以用来检验新的认识,最终形成自己的体验.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行动学习法强调学习者个人体验对学习的意义,并不是简简单单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是在不断反思和总结中对自己获取的新认识进行思考,然后还要利用已经掌握的新认识来指导实践和反思过程,让自己体验在整个过程中实现提升,获得所学的专业知识.
2行动学习法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中应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1行动学习法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中应用的可能性
首先,行动学习法符合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近几年每个高校的各个学科都在尝试改革,改变以往应试教学中单纯的教课方式,而是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在实践中完成学习目标,而行动学习法就是这种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也是一门强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其教学过程也在不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而行动学习法就是符合这一趋势的重要方法,符合高校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改革的目标.其次,行动学习法符合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已经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而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很高的理论水平,更需要有一种反思精神,能够对所有的理论充满批判精神,活学活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从而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而行动学习法就是符合这一要求的重要学习方法.最后行动学习法符合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特点.市场营销策划作为一门课程,十足强调反思和实践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后可以活学活用,在不断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认识,学会理论不是目的,提升认知水平才是目标.
2.2行动学习法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行动学习法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中不仅有应用的可能性,还有各种因素促使着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必须需用行动学习法来实现自己的课程目标.第一,传统教学法在应用中存在很大的弊端.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是一门很强调实践的课程,而传统的教学只是一种理论的传输过程,而这些理论往往都丧失了时效性,不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需求,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要求不符,学生也很难在寻找工作时具备很大优势.第二,行动学习法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中具备很大优势.行动学习法是以“用”为主题,市场营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学习的主题,并将“学”和“用”结合在一起,通过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认识,所以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他必须承担解决各种问题的责任,经过不断反思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一方面,行动学习法还利用了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小组内相互讨论、互相激发、不断反思的过程来提升自己的认识,这种学习方法对提高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效果有着天然优势,所以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应该引引用这一学习方法.
3行动学习法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中应用的途径分析
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是教授学生如何做市场营销策划的一门课程,而市场营销策划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并为了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而设计的产品或者服务促销过程,也就是实现个人和组织的交换过程.市场营销策划核心就是打动消费者,让更多地消费者关注、了解、信任企业的产品,所以这门课程在采用行动学习法时注意是通过教学来启发学生如何“做策划”,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详细来说主要步骤包括:
3.1提出问题和限定分组
提出问题和限定分组是前期的步骤,主要由教师来完成,也是整个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中根据教学大纲的需要和学生对市场营销策划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来提出相关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分组来进行初步限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坚持难度适中的原则,同时还要有多个候选项,从而能够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选择.限定分组主要是为了学生在自己学习团队中不会出现能力差距过大的现象.
3.2问题选择和团队成立
问题选择和团队成立是行动学习法区别于以往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地方,因为这一环节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中成立一定的团队,并且可以相互讨论来完成目标.在开始阶段,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自由组合成一个团队,由于每个团队关于市场营销策划的问题都是自己选择的,所以每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其中,然后进行初步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组织和控制,让每个团队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讨论,同时市场营销策划涉及到经济学、法学、文字等多方面的学科,所以各个成员都要尽量在其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着团队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3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中期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最能够体现学生主动性的一方面.分析问题就是各个小组在选定问题后能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可以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团队成员在这个过程中搜集相关自己并且激烈讨论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教师也应该参与其中,并且在不干涉各个团队讨论的情况下引导他们的策划思路,能够让他们的策划更加适用于当前市场营销的需要.团队分工是这一环节的重要步骤,因为团队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将他们融合在一起就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争取达到取长补短的结果,所以每位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领取一定的任务就显得特别重要.行动学习法不同于其他教学方法还在于,行动学习法的每个成员并不是在完成自己任务后就无事可做,而是参与整个市场营销策划的全过程.解决问题是这一环节的落实步骤,在团队合作中经常是呈现“合作———分歧———讨论———合作”的过程,所以行动学习法中的解决问题是不断循环的过程,在就要求教师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各个团队的学习效果,并且要设定各个团队的预约答疑时间,促进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
3.4总结和评价
以教师为中心对每个团队的市场营销策划进行点评和总结、以学生为中心对各个团队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以各个小组为中心对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这三个部分是行动学习法的后期过程,并且在进行时是交叉开展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提升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的认知水平等.以教师为中心对每个团队的市场营销策划进行点评和总结应该根据每个团队的水平和具体问题而进行,由于在前期中每个团队都有不同的策划内容,所以教师的点评和总结应该根据他们的问题而进行,而不能采用以往那种统一的标准,这样就需要教师提高自己对市场营销策划的认知水平,掌握最前沿的市场营销信息,从而为每个团队的策划内容都能够提供比较适宜的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对各个团队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应该坚持批判、反思的原则,这也是落实行动学习法的表现.行动学习法在优越性表现在对理论的知识充满怀疑心理,能够利用自己的实践来反思这些理论的正误,这也是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印象的重要手段.以各个小组为中心对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是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表现,也是行动学习法的优越性表现,每个团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只学习自己团队的内容,也不是根据自己团队的问题来设计市场营销策划,而是能够进一步对其他小组的问题和策划进行认识,利用自己小组的经验来反思其他小组的结果,在这种反思和对比中提升自己对市场营销策划的认识,达到快乐中学习、对比中进步的最终教学目标.
4结论
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念缺乏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因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多,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较少,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务操作,更不会从事具体的营销实践活动,难以达到让学生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效果,致使课程学习达不到教学目的。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只有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甚至把教室就设在实训场地,实行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使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才能有利于使学生迅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二)与市场营销学科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手段缺乏
市场营销是离市场和社会最近的学科之一,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时代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市场营销的相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的实战型应用人才,然而在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手段相对比较缺乏,一些学校在实践教学对时下市场上的市场模拟软件情有独钟,然而影响市场营销的不定性因素很多,其职业能力是很难靠软件的模拟来实现的。
(三)缺乏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目前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受传统影响较大,课程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市场营销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创新能力高低。很多营销手段在别人运用的时候效果明显,而当自己照搬照抄的时候其效果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学习别人成功的营销手段的同时,没有创新,市场营销的原理是一致的,但具体的方法手段则必须具有创新。
二、改革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一)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熟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明确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首先,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种类别;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层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属性基础上,市场营销课程教师必须注重市场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探索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新途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离不开实践,市场营销更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实践教学作为支撑。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参与市场营销活动一线工作的实践,首先使学生把握市场营销的工作方式与方法,为学生储备今后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本领;其次,通过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使他们在给定工作任务后,能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第三,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从而积极应对变化的未来世界。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构建师生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相对独立地学习,教师从昔日的给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治理者,由于主要的教学目标变成了为学生开发今后工作中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一个演讲者,而必须是操作示范者、建议者、指导者、考评员。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不断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三、提高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设想
(一)模拟实践方法
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一周甚至两周的集中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真正地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操作当中。
1.第一阶段:制定方案
把学生分成几个实践小组,“学校”是各个小组要开发的市场,各小组利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制定出一套具体的营销方案。具体步骤如下:一是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调研;二是进行市场营销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三是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四是制定STP营销战略。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出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五是制定4PS策略。选择适合的产品,制定适当的价格,进入“学校”这一市场,并通过选择适当的销售地点,制定相应的促销手段,为各小组赚取利润。
2.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方案制定完毕,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实务操作阶段。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货、销货。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为小组赚取利润。
3.第三阶段:实践 总结
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学生通过对小组营销方案的实施,既可以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总结出营销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营销方案进行修正与补充。
(二)需注意的问题
1.经费。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市场营销的实务操作过程,小组进行采购产品、选择渠道、促销手段的选择时,需要一定的费用。可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个小组提供所需经费。
当然要考虑在实践过程当中的风险,在提供经费的同时,给各小组一定的压力,要求每个小组在课程实践结束后交回一定百分比的经费。如果小组的营销方案效果明显,那么该组除了把额定经费上交外,还可以有一定的“余额”。这样既能降低学院教学成本,又能刺激学生们的积极性。
2.相关政策支持。每个小组要在“学校”这个市场上进行课程实践,就必须要得到学校的一些政策支持,允许学生们在学校进行经营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宇红,赵伯庄,王磊.市场营销教学特点与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5(35)
[2]郭英红.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设想与建议[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7(26)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模拟实践
1.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念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一直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多安排理论课教学时数,多讲纯理论知识,少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即使安排了,也仅安排类似参观之类的象征性活动,或是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撰写策划方案,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务操作,更不会从事具体的营销实践活动,基本上难以达到让学生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效果,致使课程学习达不到教学目的。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种技能型实用人才,只有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甚至把教室就设在实训场地,实行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使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才能有利于使学生迅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
1.2缺乏与市场营销学科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手段
市场营销是离市场和社会最近的学科之一,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时代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市场营销的相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的实战型应用人才,然而在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手段相对比较缺乏,很多学校在实践教学对时下市场上的市场模拟软件情有独钟,然而影响市场营销的不定性因素很多,其职业能力是很难靠软件的模拟来实现的。
1.3缺乏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部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受传统影响较大,课程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市场营销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创新能力高低。很多营销手段在别人运用的时候效果明显,而当自己照搬照抄的时候其效果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学习别人成功的营销手段的同时,没有创新,市场营销的原理是一致的,但具体的方法手段则必须具有创新。
2.改革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1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正确熟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属性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明确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首先,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种类别;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层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属性基础上,市场营销课程教师必须注重市场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
2.2探索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离不开实践,市场营销本身就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实践教学为支撑。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参与市场营销活动一线工作的实践,首先使学生把握市场营销的工作方式与方法,为学生储备今后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本领;其次,通过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使他们在给定工作任务后,能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第三,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从而积极应对变化的未来世界。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构建师生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相对独立地学习,教师从昔日的给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治理者,由于主要的教学目标变成了为学生开发今后工作中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一个演讲者,而必须是操作示范者、建议者、指导者、考评员。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不断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从单纯的终极性学校教育扩展到将工作与学习有机联系的终身教育,使传统的职业教育发展为突破时空界限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把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能力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市场营销教学应根据职业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使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并行,以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重视职业技能,重视社会实践,让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参与营销实践的机会。
2.3不断实践创新教学,指导创新学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重要的意义。市场营销实战在具体的策略运用上更多的体现了创新,在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营销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当不断实践创新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提高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设想
3.1模拟实践方法
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一周甚至两周的集中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真正地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操作当中。
3.1.1第一阶段:制定方案
把学生分成几个实践小组,“学校”是各个小组要开发的市场,各小组利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制定出一套具体的营销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3.1.1.1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调研;
3.1.1.2进行市场营销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
3.1.1.3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
3.1.1.4制定STP营销战略。对“学校”这一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出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
3.1.1.5制定4PS策略。选择适合的产品,制定适当的价格,进入“学校”这一市场,并通过选择适当的销售地点,制定相应的促销手段,为各小组赚取利润。
3.1.2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方案制定出来了以后,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实务操作阶段。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货、销货。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为小组赚取利润。
3.1.3第三阶段:实践总结
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学生通过对小组营销方案的实施,既可以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总结出营销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营销方案进行修正与补充。
3.2需注意的问题
3.2.1经费
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市场营销的实务操作过程,小组进行采购产品、选择渠道、促销手段的选择时,需要一定的费用。可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个小组提供所需经费。
当然要考虑在实践过程当中的风险,在提供经费的同时,给各小组一定的压力,要求每个小组在课程实践结束后交回一定百分比的经费。如果小组的营销方案效果明显,那么该组除了把额定经费上交外,还可以有一定的“余额”。这样既能降低学院教学成本,又能刺激学生们的积极性。
3.2.2相关政策规定
每个小组要在“学校”这个市场上进行课程实践,就必须要得到学校的一些政策支持,允许学生们在学校进行经营活动。[]
参考文献
[1]郭英红.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设想与建议[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7(26)
[2]李叔龙,张军.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7(7)
[3]李宇红,赵伯庄,王磊.市场营销教学特点与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