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8: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静电场描绘实验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设计性实验介于基础性实验与实际科学实验之间,是在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性、验证性及综合性实验之后,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科学训练的实验课题。实验课题一般由实验中心综合考虑教师的意见后提出,由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学生根据实验课题研究的内容,自行搜集并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综合比较各种实验方法实施的可能性、适用条件、实验的准确程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条件,推证理论,选择相对完善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确定之后,应根据实验方案的原理和实验精度要求,选择测量误差较小的测量方法。应综合考虑分辨率、准确度、量程和价格四因素,根据误差的等作用原理选择合理、配套的测量仪器。在测量中,要确定最有利的条件,选择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各种误差产生的原因,从数据中判断系统误差是否存在,寻求减小或消除实验系统误差的方法,以提高实验质量,如进行“简谐振动的研究”、“设计和组装热敏电阻温度计”、“测定平行电流间的磁场力”、“球坑法测定薄层厚度”、“导热系数的智能测量”等设计要求较高的实验。这样,按照实验内容分成不同的阶段,构建从易到难、从基础性实验到综合设计性实验、从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到科学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知识基础学生的需要,使优秀人才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当今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物理实验课程应该是被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改造、不断填充的开放系统,是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动态教学体系。要使物理实验教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把握课程前沿,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应用性或涉及现代高新技术的实验项目,如太阳能电池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智能检测、光纤技术、共振技术、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光谱技术、混沌、纳米材料和薄膜制备技术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知识和内容,增加与“诺贝尔物理奖”相关的实验项目,使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渗透到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程内容中,及时反映学科最新进展,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和科研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物理实验与其他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有了越来越多的交叉点。物理实验课程不仅是理工科学生进行后续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也是许多非物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而这部分学生群体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跨专业的学生应开设一些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验项目,这些体现物理理论在其他专业应用的实验项目,能使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充分感受到物理科学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调动其学习热情,激发其求知欲望。
例如,偏光显微镜部分的实验教学是地质专业的特有实验教学内容,但地质专业课上侧重的是与镜头材料性能相关的光的偏振知识,很少涉及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组装等教学内容。所以,在对地质专业学生进行偏光显微镜组装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把专业课和实验课强调的重点加以整合,在传统显微镜组装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光线的偏振原理,对内容进行加深和扩展,增加组装偏光显微镜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环境科学专业而言,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增加环境噪声的测量实验,使学生在进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加深对环境专业相关理论的理解,为后续的环境专业课程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再如,渗流场与电场具有相似性,在油田开发专业的学生做振荡电路实验时,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该电路模拟油田的产液变化。
二、实施多样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一)设立废旧仪器实验室
废旧仪器实验室能够实现废物再利用,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措施。应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物质和空间资源,集中已老化报废但部分部件仍能正常使用的已淘汰废旧设备,配以仪器的使用说明或者搜集到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收集各类废旧家电、工具、仪器设备、配件等,再配备计算机,设立废旧仪器实验室。废旧仪器实验室是物理实验爱好者的乐园,学生通过仔细研读仪器使用说明书、图片或者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文字资料,面对实物了解仪器的构造、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真正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以往破坏性操作的后果或进行实地演示,让学生明白规范化操作的必要性,为学生在以后的实验操作中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打下基础。学生还可以自行设计小制作,动手拆卸出废旧家电、仪器设备中的有用部分,对各部分进行组装。虽然小制作的功能还不够完善,制作也很粗糙,但学生在亲自动手、动脑的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兴趣、成功的快乐,这样的体验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对仪器进行维修,成为实验室工作的小助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觉学有所用。在废旧仪器实验室,学生通过对仪器改进的方案进行验证,以检验改进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培养创新思维。废旧仪器实验室还可以为实验课程中未能顺利完成操作的学生提供再一次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学会排除实验中的故障,对实验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开设公选课
高校应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以物理废旧实验室和物理演示实验室为基地,对全体在校学生包括文科学生开设《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物理实验发展史》、《物理现象探索》等公选课程,供学生选修。可以重点关注物理实验发展史中对物理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起到关键作用的重要实验,如赫兹的电磁波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密里根的油滴实验等,讨论这些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进程中的历史重要性、严谨的实验思想以及别具匠心的设计理念。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引入名人案例,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学生,使学生明确物理实验的意义,并在回溯物理发展历史过程中的著名实验时得到人生的启示。应开放物理废旧实验室和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基地,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仪器,仔细观察物理现象并进行思考,使其加深对物理世界的感性认识,强化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体会到实验思想的严谨、实验设计的巧妙,培养其理性思维方式,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三)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
大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普遍较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具有很大的智力潜能和实验学习的主动性,这有助于教师转换思想,接受新的理念、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尝试由学院牵头、物理实验室负责、学生会组织,选聘相关专家和学生代表为评委,在实验课的中期或后期,开展物理实验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物理实验室应在学期前期安排好竞赛时间、与物理实验项目相关的实验选题、评选规则等实施方案,方便学生早做准备,学生则以自愿报名的形式参与。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赛,除适当的物质奖励外,还可以在期末实验考核和综合测评中对获奖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奖励。参赛学生必须在实验课前、课中和课后做大量充分、细致的工作:课前要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思想和重要仪器的使用方法,必要时查阅资料,做到思路清晰;课中要认真操作,熟练掌握基本操作规则,准确记录原始数据,及时发现实验中可能遇到的故障,并分析原因、找出排除故障的方法;课后要认真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并就如何减小实验误差进行讨论,对实验疑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学习。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勇于创新的平台。
(四)引导学生参与实验研究和科研活动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实验应该如何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更要思考可以做什么。教师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物理实验课程项目,应用先进的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和手段,主动参与物理实验研究和实验室科研项目,在学习物理实验基本理论、获得科学操作技能的同时,有效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实验研究包括物理实验方案的改进与设计方法讨论、异常实验现象的产生因素及改进措施分析、实验仪器的改进和维修方法的探讨、实验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故障的方法研究、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验误差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研究等。
例如,在“静电场模拟”实验中,传统的静电场描绘仪是以导电纸或水作为两电极间的电介质,大多使用双层结构的描绘仪,采用等臂记录法来描绘,用数字电压表观测等电位点,这种设计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描绘静电场,学生反映实验误差太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综合利用物理、化学知识多方位地进行设计、改进,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并用实验进行验证。在“分光仪的调整和使用及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用光栅测光波波长”、“用分光计进行光谱定性分析”等实验中,分光计作为这些实验的重要仪器,经过不断演变和改进,设计更加科学,结构也更加精密、复杂,其使用和调整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这对于初次接触分光计的学生来说是严格的考验。部分学生在调整分光计时,对载物台调平的操作虽花费了大量时间,仍不能达到很好的调平效果。
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分光仪载物台快速调平法”的讨论,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并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另外,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积极参与教师和实验室的科研项目,以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其自我能力的提升提供平台。例如,机械和电子专业是集机械、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等技术为一体,以计算机应用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这种机电一体化应用的专业特色可以应用到实验仪器的设计和制作中,实现实验仪器的更新改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可以参与实验软件、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等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应改变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以适当的黑板板书为辅助,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穿插图片、动画、音视频、虚拟现实等材料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引进网络仿真实验,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利用常规方法进行图形和数据处理比较困难的部分实验项目,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就比较容易完成。利用CAI教学课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可以将复杂的图表、实物图、电路图等通过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形式形象地展示出来。仿真实验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把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仪器的结构、实验的教学内容、实验报告的书写、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操作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一些因实验室客观条件限制还未开出的实验项目,通过模拟物理实验在计算机上完成,其效果甚至好于实际实验的效果,能方便学生自己安排时间进行预习、操作及复习。现代化的实验教学还能促使学生在校园网上反复查阅教师课件等教学资料,以提高实验效果,并对一些疑难问题及实验方法、技术和仪器改进方面的想法在网上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性建议,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及时公布学生每次实验的评定情况,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实验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如果需要,可以随时预约重做实验。
四、实行开放式教学,强化因材施教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不只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开放,是观念意识的开放。开放性实验室可以实现对外联网,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
(一)有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生登录校园网的网上选课系统,根据教务处对实验的课程安排,结合自身的实验基础、兴趣爱好和所修专业的特点,可以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和实验题目。这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满足了不同需求、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有效推进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在物理实验室开放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与专业相适应的物理实验,通过物理实验充分感受到物理科学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开放的物理实验室使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更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和发展方向带来极大的便利,符合当今社会所倡导的自主化、人性化管理理念,对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和数据处理
开放的实验可以将实验教学内容的预习和数据处理的环节安排到实验室课上完成。与理论课相比,实验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求学生能够多思考、多分析,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所以,明确实验任务、了解仪器的结构功能及操作要领、掌握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等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实验前预习只限于对实验教材的阅读及撰写预习实验报告,学生从教材上生涩的专业术语、模糊不清的仪器结构图中感觉实验内容枯燥乏味或看不懂,只能盲目地抄袭实验讲义,以应对教师的课前检查,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不会对实验教学有所裨益,而且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让学生进入实验室面对实验仪器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前预习,可以使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学生的兴趣大增,预习质量明显提高,避免了以往实验前预习的诸多弊病。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数据处理,教师可以当堂进行批改点评,对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调整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探索适当的教学方式。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开放的实验室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为实验课内不能顺利完成实验或实验失败的学生提供完成实验或者重新实验的机会。在开放实验室的时间内,学生还可以做一些难度较大或者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培养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例如,在“拉脱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中,有些学生在完成实验测定后,希望探索温度对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中所含杂质浓度的关系。学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充分发挥实验设备的潜力,以最少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使课内实验与课外开放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学生求知和创新的欲望。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满足其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侧重于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实验考核制度,保证教学效果
实验考核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完善的考核制度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科学评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针对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实验操作过程,抄袭、修改或编造数据的不良作风,对学生的实验课程成绩可采用“课程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60%+期末实验操作测试成绩40%”的折算方式来进行评价。在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比例要加大,目的是鼓励学生重视平时的实验,以提高实验操作水平。平时成绩涉及的评定因素较多,包括出勤、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操作完成情况、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质量等,教师要善于观察,做好平时的实验记录,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另外,教师还要考察学生是否能独立地排除实验故障,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提交作业及工作态度等情况都可以用来综合考察学生,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中,实验操作及动手能力是学生实验过程的关键,教师要进行巡视考察。对于学生的实验报告,要考察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数据处理方法、误差的计算、实验结果的误差及分析、异常现象的解释等。
为了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进行更全面的考核,突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力度,教师不能只看实验报告,要杜绝抄袭报告的现象。具体的做法是,在学期期末,教师选取一些以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考核重点的题目,学生随机抽取题目后,经过30分钟的准备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回答实验涉及的问题,并当场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教师要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以及数据记录、实验结果处理、解决问题方法、台面整洁与否等实验习惯。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项目,尤其是涉及物理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项目,要通过考察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实验论文等方式进行综合考核。对于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中获奖以及在实验研究和科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在期末实验操作测试和期末综合测评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奖励。总之,应不断完善实验考核制度,促使学生在研究中勤于观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结束语
关键词:独立学院;物理实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今天,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旨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办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培养社会广泛需要的、有专长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则成为独立学院的首要任务。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其他课程的不可替代性。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来说,大学物理实验课对工科学生无疑是一门重要的、必修的基础实验课。然而由于各工科专业方向不同,大学物理实验项目繁多,涉及面广,基础实验课的学时有限,全面的学学物理实验课程实验内容就比较困难。
1.针对不同专业知识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使大学物理实验课和后续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的结合
我院是一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独立学院,工科专业按大的方向可分为:计算机与生物工程两大类。具体专业有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和生物技术与应用。目前,我院的大学物理实验只考虑实验课轮次循环方便,教学内容和模式是:工科各专业学生学完误差理论后,统一从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实验各选几个实验项目,然后按实验项目的难易分成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与仪器使用性实验、综合性物理量测量、简单设计性实验三个模块,分三级梯度授课。在实验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不同的实验项目反应不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对电磁学实验兴趣很浓,实验也很认真,而对力、热学的一些实验项目如:拉伸法测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等则不太感兴趣,实验也常常敷衍了事。反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则对电磁学的一些实验项目如:静电场描绘、磁场强度的测定等表示不可理解。并且经常有学生问这个实验和他们学的专业有什么联系。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我们应对各专业的知识结构,包括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设置情况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进行研究,在学院物理实验室现有的实验装备条件下,同时能够保持物理课程的特点的基础上筛选尽可能与专业方向靠拢的必修实验项目,对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具体做法是针对不同专业知识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生物工程类专业后续课程需要的力、热学、光学的知识较多,从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与仪器使用性实验开始就尽可能的选择力、热学、光学的实验项目如:杨氏弹性模量测定、物体密度测定、等厚干涉、分光计的调整与三棱镜折射率测量、偏振光的观察与应用等。而计算机类专业实验项目的选择则紧紧围绕电磁学、近代物理实验项目展开,如:电桥测电阻、示波器的使用、静电场描绘、普朗克常数测定等,然后再把所选实验项目分成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与基本仪器使用性实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性实验、综合和设计性实验,实施三级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2.同一实验项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使大学物理实验课既结合专业应用又满足物理学的基本需要
大学物理实验课作为工科学校大学生进校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不仅肩负着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使命,同时也是使学生通过大学物理实验对物理概念理解的深化,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产生的科学技术背景及其历史性的贡献的必要手段。因此仅仅从后续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及其实践教学环节应用角度去设置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显然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既能够比较全面的掌握大学物理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学概念和教学内容,达到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的要求,又能够和学生自己所学专业有机结合,我们应采取同一实验项目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例如:金属扬氏弹性模量测定对于生物工程类专业的学生直接选用传统的光杠杆尺读望远镜法进行测量,而对于需要熟练掌握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采用金属动态扬氏模量实验仪进行实验。
3.引入高新技术,赋予大学物理实验课以现代气息
高新技术的发展,科技信息的激增和知识更新的加快促使高等教育向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独立学院的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使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大学物理实验课和现代科学技术接轨。大学物理实验只有和现代科学技术接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也才能使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渗透到传统的经典课程内容之中,例如计算机技术、光学信息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仿真技术、光谱技术等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内容中都已经涉及,把这些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从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物理实验方法、仪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及其应用等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实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和调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较为充足的经费保障。
4.建立开放实验室,营造多元化教学环境,实行以综合能力判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使学主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高职毕业生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的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针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物理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个性,增进身心健康,使他们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从几方面谈谈在教学中所进行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和体会。
2.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2.1 强调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例如“杂技表演时演员为什么能成功完成各种惊险动作”等一系列问题,引入“物体的平衡”一节课题的教学,在研究了物体的平衡即平衡条件后,对生活中的许多有关现象就可以理解了。体育运动中的许多项目都要利用到平衡。桥梁、起重机、建筑物都要保持平衡,所以设计时要分析各部分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进行计算以便确定几何尺寸或选择适当的材料。很多同学对体育运动熟悉和爱好。因此还应结合力学知识,分析和计算推铅球的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利用动量定理认识接篮球时减少冲击力的方法;利用运动定律、静摩擦力、力的分解、合成和转动力矩等多方面知识分析拔河能取胜的关键。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恰当的结合。能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激发学生主动观察、探究身边所发生的各种现象,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品质。
2.2 在课堂中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2.1 利用实验课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要使每次实验都能较好地完成预计的任务,关键在于师生思想上的准备和现场指导。凡是学生对要进行的实验目的要求明确,对所用仪器性能了解,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清楚,实验课的收获就比较大。为此,每次实验前,师生一起对实验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确定实验方案,估计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坚决克服实验的盲目性。当然,在操作过程中,常常还会出现一些学生在预习时想不到的问题。如在描绘静电场等势线的实验中,有的学生找等势点时几次都见到检流计的指针往同一个方向偏转。这时启发他们能否找到使检流计指针向相反方向偏转的点?组内同学经过研究判断出大致位置,并用事实证实这次推断,进而再确定出检流计指针无偏转点的位置,顺利地完成实验。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问题,总是要求学生要在动手的同时,充分动脑,启发他们自己动手排除故障,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2.2.2 增加自我设计、改进的实验
实验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根据确定的目的任务,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这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每章学习都安排一些这样的实验内容。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时,没有让学生完全按照教材给出的方案按部就班地做,而是把实验目的要求讲清楚以后,让每个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种或几种实验电路,并把自己的设计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注意事项都写出来,在实验前各抒己见,然后按自己正确的设计进行试验。这样,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很高。又如在研究牛顿运动定律等实验时,购置的仪器与教材上写的不同,先让学生们观察仪器的构造,然后共同讨论如何应用该装置完成实验任务。由于是经过学生思考后设计出的方案,他们做起实验来更兴奋和认真。
2.2.3 把一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课堂演示实验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有些演示仪器比较小,不容易使教室内每个同学都看清楚实验现象,为了提高实验观察的效果,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为了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教师克服了仪器不足和时间紧张的困难,设法将原来作为演示的一些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如静电、导体的电荷分布、静电屏蔽,用验电器观察电场线、自感现象、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棱镜,等等。
2.2.4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操作得到的数据,运用定理或公式,利用数学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物理结论。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2.3 注重介绍物理发展史和科技新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例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通过物理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生平介绍,启示学生要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勇气,立志要高攀和进取,从而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勇气。同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介绍我国建设科研的新成就,介绍物理学在生产、科技领域中的运用,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知识确实有用,如讲到振动时介绍超声波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探伤、海底深度测量);讲到圆周运动时,介绍地球卫星及应用,天体物理学的一些知识,讲到静电场时,介绍静电的应用(除尘、喷漆、复印)和防止静电危害的方法;学到电磁波的传送和接收时,介绍利用电磁波定位、测量、导航、传递图像、遥控等;讲到材料的电阻率时,介绍世界上关于超导体的研究情况及我国在这一竞争中的最新成果;学到光学知识时,介绍光导纤维在医学和光通讯技术以及天文学上的应用;介绍光电管在自动控制中的作用;介绍激光的性能和应用,如利用激光单色性好进行激光通讯、等离子测试,利用它的能量集性用于打孔、焊接、切割及医学上用做手术刀,利用相干性好可作光源进行全息照相,等等。我的体会是教学中的这些结合,不仅可以使严密科学的教材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富有趣味,便于记忆,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同时指出祖国建设对五年制职业学生的殷切期望,激励学生奋发上进,增强历史责任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的教育。
3.在物理课外活动中渗透创新能力培养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3.1 开展科技小制作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首先着手编写科技活动的辅导材料,该材料共涉及41个研究参考课题,包括力学(如力的相互作用小车、模拟火箭等);热学(如自制孔明灯等);电学(如把音乐生日卡改门铃、火灾报警器等);光学(如简易幻灯机、自制万花筒等)多个部分。将自然科学知识由浅到深;涉及传统课题和目前的热门课题等众多方向;目的是使学生关注身边的现象,养成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不仅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教师将辅导材料编辑成册,目的是努力做到编写的内容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科技小发明。将古今中外科技小发明的构思、原理及作用介绍给学生,这对每个学生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的创造思路。之后学生开始进行材料的采购,制造设计,方法的改进等工作。教师要求学生不仅要完成科技小制作,还要撰写科技小论文。因此要求学生自学,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怎样写科技小论文,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启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发现和揭示其奥秘,写出有价值的科技小论文。我们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只有在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生才能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科学道德修养。我们确定了以普及科技基础知识、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树立科学态度、养成科学品质为目标的科技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科技创新的技能。
3.2 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如指导学生到阅览室去浏览《我们爱科学》中的科普文章,借阅《数理化科学演义》等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3.3 举办科普知识演讲
回顾100年来特别是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以来,物理学对科学技术、人类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贡献,为唤醒人们对物理学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定国际物理年。作为物理教师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学生中开展“物理学的贡献”演讲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演讲时,要求学生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集中学习。学生通过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将搜集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或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