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品德与社会8篇

时间:2023-03-06 15:58: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品德与社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品德与社会

篇1

[关键词]品德 社会 教学

最好的引导启迪就是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真情融入,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激情,产生兴趣。而激情的传递则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意境,“触景生情”就必不可少了!

一、点燃激情,以情激趣

真情可以感染,激情可以传递。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奏动人的乐章。教学中教师要先入题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引其入题,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激情中可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来引发兴趣。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二、触景生情,以境促情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介绍交通事故在社会中的频繁现象,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图片,在指名同学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在新课伊始,借助现在教育技术手段,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欣赏一首名为《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优酷视频,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事故的现场,十三岁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每个学生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从而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份安宁与和谐。

三、“情”“境”互激,升华教学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需要爱,教学情为先。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 “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一叠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了他从出生到现在,关于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还有许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长牙,第一次站立,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生病的经历……可以说这是伟大的母亲用她平凡的文字写下的一首爱的赞歌。一位学生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各色毛衣,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编织出来的。这些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不需要教师太多的言语,不需要教师动人的讲解,在这种情与境的交融中,教学已经升华出了一种境界,教是为了不教。

篇2

一、名言警句导入

名言警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震撼力强,哲理深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导入课文,有新奇感,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创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比如教学《诚信是金》时可选用下面的名言警句导入课文。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二、创设情境导入

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它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学习情感的最佳途径,是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直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导入新课。例如: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中,我先播放一曲体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团结爱中华为主题的《爱我中华》之歌,借助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画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们的情绪,个个手舞足蹈,尽情欢唱。接着,画面切换为来自十个不同民族的如花似玉的小朋友,向学生提出“我国有多少民族?”、“这十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为什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五十六朵花?”等问题,为新课学习作了充分的铺垫。就这样,我通过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成功导入新课。

三、扣题谈话导入

利用扣题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如在教学《伟大的先人》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扣题谈话导入:“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有造就了72贤人距今两千五百多年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遭受了残酷宫刑整整用了18年时间完成巨著――《史记》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有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我国古代爱国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伟大的先人》(板书课题)。”又如在教学《蔚蓝色的地球》这篇新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扣题谈话导入:“地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有什么奥秘。同学们一定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和困惑。其实,这些困惑,古代的人也曾经想过,他们还想出了种种答案。今天,我们学习《蔚蓝色的地球》,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

四、设疑激趣导入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疑激趣导入是指教师根据儿童的好奇心理,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制造学生头脑中的强烈悬念,引发思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设疑激趣导入是常用的有效导入方法之一,如果只简单地提出几个问题作为导入,效果一般。只有精心设疑激趣导入,才会效果显著。如在教学《汉字和书的故事》这课时,我这样导入:“我们每天都要和汉字打交道,那么汉字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怎么演变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书打交道,那么我国最早的书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演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字和书的故事》这一课。”这些疑问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情绪高涨,为下面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五、竞猜谜语导入

竞猜谜语导入是教师通过让学生猜谜的方法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形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可以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还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比如,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这课时,我先请同学们猜谜,看谁能先猜出来。“治河堵住水,引水入弯道”、“治水地下流,水流曲线美”、“形似芭蕉叶,卧在东南边,日月潭,阿里山,隔海常相思”,由于谜面不同,谜底相同,在学生猜谜之后,台湾给学生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此时,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台湾富饶美丽,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是祖国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祖国的宝岛台湾,学习一些有关台湾的知识。”

六、讲述故事导入

篇3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探究―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92-01

品德与社会课应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学生学习生活特点,让学生在社会化的场景中自我探究、亲身体验,由此悟出道德规范,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新课改精神指引下,采用适应时展要求和教育形势需要的教学模式。本人在教学中,积极推行“探究――体验”教学,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道德认识,感知具体事例,体验道德情感,把客观存在的道德准则内化为主观的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动机,提高行为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品行皆优的人才。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我是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探究――体验”教学的。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探究――体验”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特定的情境里,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把外在的信息转化为个人的意识。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 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对问题进行多向探究,体验各种场合下的道德行为准则,以提高道德认识。

1、创设情绪感染情境。教学中,教师要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地探究问题。我每节课都面带微笑地面对全体学生,并尽量用柔和亲切的话语进行教学,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每一堂课都充满自信和热情,积极地思考问题,积极地参加每次讨论,踊跃地进行各种表演,充分体验不同事例中的人物感受。这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2、利用音像渲染情境。音乐、影像能够提供不同的视听场境,产生不同的现场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音像设备,创设愉快、轻松而又贴近现实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在逼真、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参与探究,陶冶情操。

二、提供自主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探究――体验”

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各种探究过程,并从体验中学到知识。

1、提供“联想体验”的思维空间。联想体验是学生由教材中的道德事物中某一特征联想起与之类似的一类道德事物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寻找学生思想内化的情感基础和教材的情感融合点,让学生在某一形象出现后,通过对类似事物的重新加工整理,形成新的道德认识结构。

2、提供给模拟中探求的思维空间。模拟生活场景作为一种新奇的刺激容易唤起人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模拟生活场景的机会,使学生从中获得新感受,借以激发学习兴趣。

三、优化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探究――体验”

教学方法单一,就很难调动学生“探究――体验”的积极性。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问题探究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立足点,着眼于发掘学生个体潜能,够为学生创造大量的思辩机会,培养学生的悟理能力。教学中可分三个阶段:(1)提出问题。由教师设计或学生自行质疑,在他们内心产生矛盾从而激起求索欲望。(2)组织探究。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手段,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自学教材,或小组合作辨析,或实地考察体验等,从而达到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的目的。(3)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和分析方法解决问题,规范行为,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规律性。

2、活动游戏法。指通过组织开展游戏、表演小品、扮演角色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探究知识,体验该做什么,该怎样做等。《走进商场》一课,为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我设计了一个《文明售货员》游戏,进行榜样示范;又设计了《不讲文明的顾客》进行反面教育。学生通过对正反教材的观察与思考,充分认识到只有人人做文明的社会公民,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四、拓展和谐的教学途径,诱导学生“探究――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立足于时展的大背景,树立开放式的大教育观。

1、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效益。思品课应确保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通过明理、激情、导行等环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渗透德育目标;艺术的激发学生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验情感中产生心理共振;生动、具体地指导行为,让学生乐于实践。

2、放眼其他方式的教育的渠道,优化教育功能。思品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应建立开放的教育格局,使学生“探究―体验”在课外得以深化,教学效果得以拓展、延伸。第一,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第二,在活动中扩展;第三,在家庭教育中巩固。

五、感受广泛的尝试成功,推进学生“探究――体验”

篇4

关键词:高效课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一、有效教学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包括三重含义:效果、效率、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既然“有效”是针对“无效”、“低效”而言。那么“有效”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

(二)有效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课堂教学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再次要求教师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三)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四)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教学组织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三)走进生活天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和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学生需要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例如教学《春天来了》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体验到的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开放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轴线,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只有开放教材,捕捉儿童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及时地把儿童生活的新问题、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之中,才能真正诠释课例中所蕴含着的道理。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内容必须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

(三)在课堂中呈现出活动性

品生品社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讨论、搜集信息、课前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表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

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还要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有趣导入的品德课是最成功的,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结合时政的品德课是最鲜活的,诙谐幽默的品德课是最快乐的,形式多样的品德课是最开心的,学科整合的品德课是最喜欢的,现代手段的品德课是最愉快的。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们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会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和谐高效。

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搜集整理更多的图片、资料、音像及音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认真设计教案,真正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好、上活,使其成为学生的朋友。

参考文献:

[1]秦娥. 守住德育目标 演绎高效课堂――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07):59.

[2]董泉凤. 生活化教学,构建高效品德与社会课堂[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4):36.

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88-01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一般来说,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领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一、结合生活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生活。因此,准备、设计每一节课都得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我们互通有无》一课,教参上目标大而全,从情感态度到行为习惯,从知识技能到过程方法,好像滴水不漏,但是不具体,操作性不强,而且有些描述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我校地处农村,经济欠发达,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不多。因此,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我校学科教研组经过研究讨论,将其定位为:(1)情感态度: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出口和进口商品,了解外来词汇,知道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全球经济走向了全球化。(2)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经济活动,养成用开放的视野思考问题的习惯。(3)知识与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4)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了解、整理归纳,让学生了解互通有无就在身边,由来已久,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来临。

这样的教学目标,调查了解的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具有操作性,便于实施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身边的玩具厂、水泥厂的产品都出口到亚、欧、美、非等地,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视、电脑和照相机等都有进口的,而且我们家乡的企业也有了“洋专家”。所有这些,学生由于亲身感受到,觉得亲切,课上学习的热情很高,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很快对经济全球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链接学生生活,活化教学资源

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步骤和方法。但是,教材“只是学生学习文化的一根拐杖”,不能把教材当做学习的全部。尤其是品德课的教学,更是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空洞地说教。

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时,笔者及时地把玉树地震和冰岛火山爆发的资料补充给学生,在“天灾无情人有情”的教学中,笔者把2008年我校学生给汶川地震捐款的照片做成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生看到自己捐款的照片,一个个十分自豪,纷纷表示要继续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玉树震区献爱心。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由于有了我校学生的捐款事例,笔者就大胆地把南京孩子为新疆捐款的素材给删了。实践表明,联系学生的生活,活化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更好。

三、挖掘生活经验,组织有效教学

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教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尤为重要。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再现生活情景,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道德,提升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不说话的朋友》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活动一:说我认识的“朋友”。教师出示邮政信箱的示意图,让学生说说它的作用。由于邮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学生感觉到非常亲切。由此,引出“公共设施”的概念,从而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公共设施。

活动二:我为小区请“朋友”。出示一个新建小区的示意图,让学生为新建的小区设计公共设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别在自己认为合适的位置贴上示意图,然后在全班展示,说说自己的理由。

活动三:我替“朋友”说说话。通过阅读《椅子的哭诉》,了解有些人对这些“朋友”并不友好。让学生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明白损坏公共设施的严重后果。然后,请学生代公共设施对人们说说心里话。

公共设施是学生经常见到又容易忽视的东西,甚至有些学生还有意无意地损坏它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公共设施,产生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在上述的教学中,我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出发,注意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6

一、点燃激情,以情激趣

真情可以感染,激情可以传递。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奏动人的乐章。教学中教师要先入题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引其入题,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激情中可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来引发兴趣。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二、触景生情,以境促情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介绍交通事故在社会中的频繁现象,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图片,在指名同学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在新课伊始,借助现在教育技术手段,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欣赏一首名为《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优酷视频,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事故的现场,十三岁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每个学生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从而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份安宁与和谐。

三、“情”“境”互激,升华教学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需要爱,教学情为先。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一叠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了他从出生到现在,关于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还有许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长牙,第一次站立,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生病的经历……可以说这是伟大的母亲用她平凡的文字写下的一首爱的赞歌。一位学生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各色毛衣,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编织出来的。这些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篇7

1 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课堂虽小,意义却大,它使我们一步一步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刘铁芳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超越文本、体验情感、形成新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追求个体文化新生命、达成个体创新的意义生成的世界。例如在《我想要我能要》,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再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2 加强实践,知行合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再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空间也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我在教学《追根寻源》的主题活动时,组织学生从生活周围,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中,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在尽可能地通过建立现实和历史的结合点,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距离的同时,我们也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文明古国的认同。活动前,我向学生提出调查活动的目标:①查找有关反映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故事、传说、资料。②以“走进远古时代”为主题,全班将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故事进行表演、交流。③出示图片,刀更火种,人拉犁,车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时怎样一步一步进步的,也可以以此为研讨主题,让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探究。④让学生结合本地情况,了解本地人们还有那些有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经验总结。⑤学生以小组或自由结合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所调查和查找的资料,共同研讨应怎样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推荐哪些食品,讲解那些食品中的事故等。⑥查找中西方食文化进行比较;活动中,学生置身与具体的场景,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有的学生试着用石块敲打制作石器工具;用木棍试着模仿古人钻木取火;用一些旧牛皮纸,报纸等试着做远古人类穿的衣服等;有的当“小记者”与周边居民进行“焦点访谈”;有的当“摄影记者”,拍下了一张张照片,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运用课内外相结合,如与班队会相结合,与举办专题讲演、故事会、营火晚会相结合,还可以举办夏令营,走出去请进来等结合。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个平台,学生在这平台上大显身手,展示自我的选择性。使得这个平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由于有了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行成。

3 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篇8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前;课中;课后;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如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课堂真正动起来呢?

一、自主学习,课前“动”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在新课改理念下,品德与社会课更应注重课前预习,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调查访问、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若课前没让学生先 “动”(预习)起来,搜集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各种资源,是很难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的。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预习应与语数学科的预习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以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为主,包括人物资源、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环境资源、网络资源等;搞调查、做访谈、参观、写小调查、小论文、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保留下来的活动资料(录像、照片)等,要完成需要动脑动手,亲历亲为,或在家长的指导、小伙伴互助合作下完成。应让学生通过口动、手动、脑动、全身心动等动态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完成。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一课时,可让学生通过动口来完成课前的预习:课前让学生与身边的一位大人聊聊天,对象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邻居、老师、或周围的人,通过聊天,了解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苦和挫折,对他们所造成的影响。这样在课中交流时,学生就会更深刻地体验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困难和失败,与大人相比,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少的多。又如:在教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磨练毅力》这一课时,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来完成课前的预习:课前让学生将胡萝卜、鸡蛋、咖啡粉这三种食物分别放入水中煮8~10分钟,观察并记录它们不同的变化。到上课时,通过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就可以深刻感受到,对待挫折和失败采用不同的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再如在《吃穿住话古今》这一课课前,可以让学生分组分别去收集从古至今以至将来,人类的吃穿住有关图片或文字资料。这样可让学生在课前就全身心地动起来,积极主动投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

二、活动体验,课中“动”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无法通过知识和道德概念去实现,而是要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断体验中得到。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和深刻,精神才会得到不断的升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速道德认识的体验和内化,体现课程的过程价值,让整个课堂动起来,从而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伟大的先人》这一课时,可让课堂变成百家讲坛,让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组合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伟大先人的资料,再将整个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打擂,上讲台当百家讲坛主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同学们介绍一位先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被调动起来了,各小组成员你追我赶不甘示弱,多媒体用上了,肢体表演用上了,自主合作发挥作用了,整个课堂动起来了。学生在自主的讲与评中深刻地了解到了像孔子、司马迁等这样的伟大先人的事迹,体验到了他们的思想精髓,哪里还需要老师费口舌?又如,在教学《我国的国宝——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课时,可让学生展示他们外出旅游时拍的照片,并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再加上教师的补充介绍讲解,从而更深地了解像故宫、兵马俑等这些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爱国热情。再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我是参与者》这一课时,在讨论“可以不参加吗?”这个问题时,可以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将第五小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活动后的不同想法,请同学表演出来,而且让四个组都来表演。通过多次表演让学生更明确的体验到是与非,更深层次地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三、行动实践,课后“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