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7: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关于动物的说明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说明文 准确性 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22-02
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而初中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分析。该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学会掌握各类说明性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从而去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其中,为了使学生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2010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说明文部分《等着春天到来》有这样一道试题:第①自然段中“几乎”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该文第①自然段内容如下:“有些禽兽的求生本领简直神奇。例如山雀,体重只有l/3盎司,真像一星生命的火花,丢给时速40英里的寒风去摆布。山雀在冬天的进食量为夏天的两倍。为了储存一层脂肪供寒夜取暖,山雀在白天几乎不断进食。这种鸟到冬天会多长三成羽毛,还会把毛耸起围住一股暖气。”该试题总得分为2分,参考答案为:“‘几乎’一词强调了山雀进食的次数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其中“强调了山雀进食的次数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为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为1分。
关于2010年该道试题学生的得分情况没有谁做过精确地统计,但根据2011年学生模拟练习情况却可以发现,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参考答案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绝大多数学生答案大致如下:“几乎”是起限制作用,接近“不断进食”这种情况,但不是一直在“不断进食”,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对照参考答案,学生基本上只得一分。两种答案一比较,发现问题了。考后问学生:你感觉到这句话有体现山雀进食次数之多的意思吗?学生认为:该句话确实有体现山雀不断进食的意思,但这和“几乎”没有多大关系,句中的“不断进食”才是。学生的理解和考题参考答案之间的差距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打开《现代汉语词典》几乎的词义是:①将近于;接近于:例:今天到会的几乎有五千人。②差点儿(儿化):例:不是你提醒我,我几乎忘了│两条腿一软,几乎摔倒。也说几几乎。③基本。
又有示例:《西游记》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这才是初出长安第一场苦难。”
该词的基本解释为: 1.差一点,例:几乎撞在一根电线杆上。2.差不多,接近,例:他的个儿几乎有两米高/这事他几乎忘了。
该词的详细解释为:
1.接近于。《易・系辞上》:“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孔颖达疏:“几,近也。”《宋书・孔琳之传》:“近 孝武 之末,天下无事……几乎家给人足。” 宋 欧阳修 《问进士策》之三:“然自 秦 以来,治世之主几乎三代者, 唐太宗 而已。”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太太和先生的蜜月旅行,几乎延长到两年。”
2.差点儿。多谓达到了即要发生而结果未发生的程度。 例《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这里素梅在房中心头丕丕的跳,几乎把个胆吓破了。” 又例柔石 《二月》:“妇人几乎哭起来。”
对照词典释义,2010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中的“几乎”应该是采用“将近于,接近于”。这是一个对数量或程度进行限制的词语,全没有强调的含义。那是不是其他说明文中出现的“几乎”有如该试题参考答案中的说法呢?为此,笔者又搜集了近几年来各地中学毕业升学考试中的关于“几乎”试题。笔者发现这“几乎”的试题有两种问法。一种试题是问该词语能否删去,具体试题如下:
如2007年广安初中升学考试中《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其参考答案为:不能去掉。它表明可燃冰燃烧后还是会产生少量污染物质,若去掉“几乎”,则不能准确表达这种意思。(意近即可)
又如2007年内江初中升学考试中《鸟类的天堂》:“‘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一句中‘几乎’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其参考答案为:不能删。“几乎”表示“接近”、“将近”,不是全部,有了“几乎”留有余地,不绝对,表达更准确。(表态1分,围绕“准确”阐述2分)
这些试题用能否删去的方法考查了学生对于“几乎”这个词语的作用。综上所述试题,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几乎”一词在文中的作用都是对所在位置后的句子内容起到了很好限制作用,使其后的内容更符合实际情况,更真实可信,而没有强调作用。
第二种试题则是如2010年无锡市中学升学考试中问该词语的作用,具体试题如下:
如2006年泰州A卷《神秘的运动常数》;“‘研究者们作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时,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几乎’在表达上的作用。”其参考答案为:“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
人教版语文课文《中国石拱桥》的辅导练习上还有这样一个习题:“‘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其参考答案为:“‘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该练习上的参考答案终于和2010年无锡市中学升学考试试题有了相同之处,那就是认为“几乎“一词起到了强调作用。这究竟怎么去判断呢?
很有意思的是,在该课文的《教师教学用书》上关于说明文词语作用的总结中有这样一条: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其例同样就是:“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在该总结中这个“几乎”的作用分析如下:“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也就是“几乎“一词是对后面的“到处都有”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其表述更符合实际情况。该总结还补充同一文中例句有:“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这样一来,该总结也就《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近于、接近于”这一释义一致了,同时也和2007年广安初中升学考试中《可燃冰》、2007年内江初中升学考试中《鸟类的天堂》以及2006年泰州A卷《神秘的运动常数》的参考答案一致了。
而去除“几乎”这个词语来读所举句子,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况。2007年广安初中升学考试中《可燃冰》中句子是在强调产生的污染物质之少,但其主要是通过该句“几乎”后的“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这个内容完成的。同样,2006年泰州A卷《神秘的运动常数》中的句子起强调作用的任务也是由“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这个“几乎”后面的内容充当得。
我们还可以用《中国石拱桥》文句为例分析:“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我们可以清楚地比较去掉“几乎”后句子为:“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与河面平行。”如果要说强调桥的路面平坦,其平坦效果当然是后句更突出。完全平行和几乎完全平行还是有区别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几乎一词确实应该是一个修饰限制性词语,其主要作用是对后属内容的数量、程度等进行限制,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句子相关内容的强调作用不是由它承担,而是由其后属内容承担。所以2010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说明文部分《等着春天到来》中相关试题的参考答案中的“强调了山雀进食的次数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应该是整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而不是“几乎”的表达作用,该问题与其参考答案不一致。
一个小小的“几乎”在句子中的作用,涉及到了应用语言学的知识,如果我们能在实际教学中多关注一下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多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进行科学而规范地研究,这将对我们的语言及思维的规范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也能更好地为我们教学的规范与准确起到很大地影响,同时也让学生喜欢上品味语言,对语言学产生学习和钻研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与地位是这样定位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就教材而言,不同类型的课文相互补充,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在原先的教学大纲中,如果说文学作品较多地强调了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那么说明文则较多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实用性原则的要求。而新课标对说明文阅读提出的文体知识几乎为零。新课标主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提出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此,我们要审视以往的教学,防止两种倾向:
1.防止以学习说明文的知识为重点
说明文教学绝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一点所谓的说明文知识。以前我们在教学说明文时,特别强调文体知识的传授,什么特征、顺序、方法等可以列出一大串。光是说明顺序,就有全文顺序和局部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逻辑顺序里又有由因到果、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等。讲了这么多知识,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效果如何呢?所以,说明文教学不要纠缠在文体知识上,不要过分追求文体知识的完整性,不要只见树干不见枝叶,把说明文当做可供解剖的木乃伊。当然,也不是一点都不讲,而是根据文章的不同情况,恰当精要地给一点提示,做一点点拨,学生略知一二即可。
2.防止以积累文中介绍的知识为重点
我们教学时可能会想,新课程不是提倡积累吗?文章讲了这么多科学知识,学生肯定是不懂的,我们应该把这些知识一一讲清楚,把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都作一个清晰的梳理,不能让学生留下任何遗憾。于是,教学重点始终放在对科学知识的诠释上,结果说明文教学成了科学知识普及,这也是教学观念上存在的一个误区。其实,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现在,各类媒体及互联网所传播的信息不计其数,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学生知道的东西,教师未必知道,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试想,对课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我们又有多少清晰全面的了解呢?再说,学习说明文,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是为了开启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品质,促进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进而形成厚实的语文素养,这才是说明文教学的归宿及意义所在。
长期以来,说明文学习不太受学生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实,缺乏形象性。教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另外,就算在考试、练习中能做出较机械的有关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习题,仍不能否认学生实际的说明文阅读能力与说明文写作能力较差的事实,不少学生虽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文。就目前三种基本文体教学来看,说明文教学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实际上,从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说明文来看,许多都是既有丰富的知识,又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文章,不仅给人以经验和智慧,而且给人以启迪和开拓。
关于说明文教学内容合宜与否、正确与否的一些具体的标准和理据,可能涉及以下方面:教的是不是“语文”,教的“语文”是不是符合语文教学特定的目标,教了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是否正确、新颖,等等。这是大的方面。还有小的更细致的方面,如教的内容是否符合这篇课文的文体特性,是不是这篇课文最具特色、最精彩的方面,是不是学生最需要的知识。这些概括来说,就是以下三个方面:语体特性,学情特性,文体特性。
理据一:教学内容要符合语体特性
说明文语体是科学语体,这是一种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中所没有机会体验到的语体,科学语体只能在书上才能学到,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书卷语体。笔者认为,说明文阅读教学中虽然首先要学生了解文本传达的信息,但更主要的是了解并学习文本是如何传达信息的。因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一种阅读的图式(一种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所以,我们在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能力(说明文最适合做快速阅读训练)时,应让学生明白文本是怎样传达和为什么要这样传达信息,即进入以理解为目的的阅读层次,解决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也就是事物的特征或原理)这个突出的问题。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借班上课,我让学生浏览《斑纹》相关语段,然后问什么是斑纹,大部分学生看着书也答不出要点。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准确提取文章信息的阅读技能。要说出什么是斑纹,学生需要掌握说明文语体的定义功能,并非简单的内容概括。还有像《大自然的语言》,要读懂什么是物候,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什么,应该让学生弄清楚作者是如何给物候下定义的,又是怎样来阐述物候与气候的关系的。而有些教师在教读此类课文时,喜欢在文本的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寻找教学点,则是走偏了说明文教学这条道。
《〈物种起源〉导言》的论证架构与语言风格充分呈现了科学论述的特点。在当前学生普遍缺乏论证能力或习惯的情况下, 通过把握文本的组织方式,可以亲身体会何为论证, 并见证论证的力量。正如阿德勒所说: “学生阅读科学著作并不是为了理解那些专业知识, 而是为了理解科学的历史和科学的哲学。循着科学发展的轨迹, 了解及找出事实、假设、原理与证据相互之间的关联,就是参与了人类理性的活动, 也许是最有成就的理性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物种起源〉导言》一文中大量使用假设句的体认入手, 通过对诸如“如果耐心搜集…… 各种材料, 加以整理研究, 也许可以得到……”,“如果……对……等事实加以思考, 那么可以推想得到……” ,“如果不能说明……,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如果……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如果仅仅以……来解释……关系, 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如果认识到……还有很多不了解的, 那么,……也就不足为奇了”6个假设句的考查,伴随科学家的思考, 真切地去感受科学家在怎样的条件下猜测、推论甚至下结论, 从而见证科学家谨严周密的论证力量, 感受科学理性表达的真谛。
理据二:教学内容要符合学情特性
这是从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的关联角度来说的。教学内容的起点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奥苏伯尔说,教育心理学要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学生到底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开展教学。教学内容相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新的知识、新的感悟。
教学内容要体现师生的认识差异。一个文本往往有多个层面的内涵,选择对话的适宜层面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阅读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读的意义的产生是以文本提供的图式和读者接受视野的同构或局部同构为前提条件的,一个文本适合这一部分读者的视野,但未必能进入另一部分读者的视野。同样,一个文本有多个层面,但并不是所有的层面都能够自动进入读者的视野,读者往往只选择与自己接受视野相应的层面去感受和理解作品。这样,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师生之间的差异,教学对话应当以这些差异为契机,而不可简单地停留在学生已经能够抵达的层面。教学对话赖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师生、生生之间对同一文本同一层面的感受理解的差异性;教学对话的目的,是让文本中还没有进入学生视野的层面,在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教例简述:
第一课时的学习重点是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从三个层面与学生展开对话:一是着眼于全篇,作者从荔枝的果实讲到荔枝的产地、系谱和习性,其顺序为由实到虚或由主到次;二是着眼于课文介绍果实部分,作者依次说明荔枝的壳、色、形、大小、肉、核等,其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三是着眼于荔枝果实某部位的说明,例如荔枝果实的形状,其说明顺序是从一般到特殊。教学对话应该选择哪个层面来展开?过去见得较多的是从前两个层面进行,因为一般人都认为那些是教学的重点。可是,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在前两个层面上,师生的感受、认识无明显差异,教师讲一些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以致师生难以“对起话”来。而第三个层面往往容易为学生所忽略,如果选择第三个层面与学生对话,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就选择了“形”“色”“产地”三个段落,把每个段落的句子顺序打乱,要求学生重新排列,这样既将教学落实到语言上,又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局部的说明顺序。
理据三:教学内容要符合文本特性
这是从教学内容与课文的关系角度来说的。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要符合课文的文体特性,二是要符合课文的审美特性。前者大一点,一般化一点;后者小一点,更具体一点。
不同体式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体式的差别有不同的层次,如文学阅读与文章阅读是不同的,这是最大的层次区别。而在文章阅读中,又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又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区别。往下分,还有更细的区分。比如在说明文中,文艺性说明文阅读就与一般说明文有别:文艺性说明文阅读应抓住关键语句,体味语言艺术。
《斑纹》这篇文章的文体特征不是非常明显,兼具散文随笔和科学小品的特点,有人就叫它文艺性说明文。这篇文章兼有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它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也与现在的人文主义、生态主义有一定的关联。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寓深刻哲理于个性化的锐利含蓄的语言表达之中。这些太深刻太艰涩的句子的理解,对学生来说也许太难。所以,学生首先需要理解这些句子,然后才能说出它们的妙处,即深入到文本之外,进一步思考与社会、生活的意义联系。
我校有位教师教学《斑纹》这篇文章,重点是教给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技巧方法,并指导他们运用这些技巧方法理解文中的句子;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基础上,由此而思考,联想更广阔深刻的社会生活的意义。
课堂教学片段摘要:
师:这篇文章有很多寓意深刻的句子,尤其是第8、第9两个自然段中最多。所以我们主要就这两个自然段中的一些句子来交流分析。
先给大家讲讲理解文中句子含义的技巧方法(投影):
1.注意关键词;
2.弄清楚比喻、象征等修辞的含义。
举例说明:第8段有一句话“一头鹿的衰老是幸福的”。你觉得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哪些?
生:衰老、幸福。
师:是的。在我们看来“衰老”怎么可能是幸福的呢?这两个词给我们巨大的心理冲击,“衰老”本是一种生命的悲剧,对于鹿来说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它躲过了无数次的猎杀,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可见鹿对于幸福的期待的卑微,也让我们体会到鹿生存状态的艰难。
联系现实生活,鹿让我们联想到哪类群体呢?
生:弱势群体。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它们的生存状态是那么的艰难,它们对幸福的渴求是多么的卑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像鹿这样的弱小动物的怜悯和对它们生存状况的关注。
(在屏幕上投影从第8、第9两段中挑出来的4句话)
师:下面请大家4人一组,在4句话中任选一句研讨其含义,注意运用我刚才教给大家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另外,等会儿交流时,一定注意要先说清楚你找到的关键词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师:来看第一句:“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
生:我找到的关键词是“自由”和“小钱”。
师:怎么说?
生:在我们看来“自由”应该是无价的,但是在“肉食主义者”的眼里,“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仅仅是他们的“小钱”而已。
师:嗯。换句话说,对于“素食主义者的自由”,肉食主义者不用花多少代价就可以将它剥夺。还有没有其他关键词?
生:“暂不征用”。
师:“暂不征用”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以后会用或者随时可用。
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可见这句话的含义是――弱者的自由掌握在强者的手中,弱者没有真正的自由。
再来看第二句:“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
生:道德不能阻止肉食主义者的欲望,尊严不能……
师(提醒):“肉食主义者”可以替代为?
生(众):强者。
师(继续提醒):后半句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的脖颈”。
师:脖颈在外面意味着什么?
生:生命。
师:“”意味着什么?
生:没有保护。
师:对,“的脖颈”比喻生命脆弱,没有保障,请把前面的连起来再说一遍。
生:道德不能控制强者的欲望,尊严不能保护弱者的生命。
师:前半句话容易理解,强者为满足本能的欲望,常常败坏了道德,那么后半句又是怎么理解呢?
生:尊严对弱者来说毫无意义,因为它保护不了弱者的生命,所以死要面子可能没有意义。
师:这么说,前半句是讽刺强者,后半句是讽刺弱者?
生(众):不同意。
师:有人说“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尊严虽然不能保护弱者的生命,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要尊严了。
……
从上面这段课堂实录来看,对学生来说,理解这些寓意复杂深刻的句子,虽然依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但能比较轻松地找到突破口,从而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深入,并且最后比较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另外,对教学内容作删减选择之后,任务减轻,学生可以集中精力研习难点、重点,使课堂紧张而有节奏,而不是繁重复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课堂避免了很多无效劳动,为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说明文 教学 有效取舍 案例
关于说明文,《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说明事物情况或道理的文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只有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正确把握“说明性课文”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一.案例描述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投影,让学生感知麋鹿的外形特征。
(1)教师每出示一幅图便请同学们猜一猜会是什么动物。(依次出示:第一幅:麋鹿的角;第二幅:麋鹿的脸;第三幅:麋鹿的蹄子;第四幅:麋鹿的尾巴。)
(2)组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出示完整的麋鹿图片。
(二) 自读课文,了解特点
自读课文,按三个方面,相互交流——
1.外形:奇特,“四不像”。
2.生活习性:(1)草食性哺乳动物;(2)角的特点;(3)尾巴特点;(4)蹄子特点;(5)毛色;(6)自然繁殖力。
3.传奇经历:(1)麋鹿在我国几乎绝迹的原因;(2)流落国外的麋鹿的境况;(3)返回故乡的麋唐正茁壮成长。
(三)品味语言,掌握方法
品味给你留下印象的这些语言文字,看看有什么特点。
准确具体:
(1)词语运用准确:“……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乌邦寺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品味“放养”和“饲养”的细微差别)“……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品味“陆续”和“相继”的细微差别)
(2)数字说明具体:“……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乌邦寺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这里的麋鹿已增加到400多头……全世界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39头选自7家动物园的麋鹿返回故乡……”(不仅数目具体,年代也十分准确)
简明扼要:
(1)“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品味一个词说明一种活动习性的简明)
(2)“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不加修饰,直白明了)
生动形象:
(1)“天色微明……警觉的麋鹿迅即蹦跳着遁入草丛……”(一段生动的语言描述,在读者面前展一幅优美而神秘的画面)
(2)“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外形描写形象,用古典小说的内容,增添麋鹿的神秘)
(3)“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把麋鹿比作流落海外受尽磨难的游子,读来既辛酸又庆幸)
二.案例分析
1.把握特点,定准目标。
这篇教学设计,使我们认识到,说明性课文,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这类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了解有关知识,主要是课文介绍的某个事物的知识;二是课文的说明方法,主要体会课文所采用的说明方式和文章语言以及结构特点。只有把握说明性课文的特点,定准教学目标,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重点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2.激发兴趣,灵活教学。
说明性课文大多是平实的说明,学生学习起来往往觉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面教学设计中,一开始就利用麋鹿长相的与众不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课文的学习,对本课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激趣作用。但学生的兴趣往往难以持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大胆取舍,选择突破口,点面结合,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讲读给学生带来厌倦情绪,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学习语言,“意”“文”兼得。
说明性课文有它的语言特色:生动、准确、通俗、形象而又富有情趣。教学时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味揣摩,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到表达方法。说明文还有自己的结构特点,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常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这类文体的行文结构,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习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课堂反应;理解掌握
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教案
Unit 16,Lesson 62 The Sea 这一课,因为是科普说明文,其教法属阅读的课型。依据该课的这一课型特点和其教学目的,设计了这样的多媒体教案。
1.开讲。
这一步也就是视听过程,我在从许多录像带、光盘上找来与课文说明相关的电影画面和图片,重新编辑,使之成为按课文说明顺序的一段电影。再给电影配上英语朗读的声音,同时加上一段优美的音乐为背景,使得一幅幅无声的画面成了有声电影。在电影播放的同时,屏幕上同时出现课文的文字内容。这一步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视听,让学生大致理解课文内容。电影画面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得抽象性的说明文字有了直观的体现。而英语朗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又可给学生 这样一种印象,即,他们在看电影画面时,似乎旁边有人在用英语委婉地对画面解释,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有助于在情感上让学生理解内容,加上优美的音乐为背景,可以增强学生美的享受,艺术的陶冶,而屏幕上的课文文字内容,在学生听不懂英语朗读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获取语言信息,加强理解。总之,这一步把电影画面,课文朗读、背景音乐、文字说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视、听、读三种角度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学生可获得美的享受,这不但能使学生容易理解课文,而且能把枯燥的说明文变成了学生颇感兴趣的电影体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课文打下了基础。
2.具体分析,这一步可分三小步来完成。
⑴1-3分析
课文的1-3自然段主要对地球的概况、海水的盐度及地中海进行了说明,由于这三段都比较简单,可通过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以地球的概况为例。(T:teacher; S:student.)
T: Here is a picture of our earth taken from space.From this picture,we can
final that if we see the earth from space,the earth just looks blue.Then
why does our earth look blue?
S: Because two-thirds of our earth is couered by vast o cans.
T: Right.From the picture,we can also find hat we can see only little solid
surtace of our earth.Why?
S: Because much of our solid surface lies below the sea.
这样就完成了地球概况的分析,再以海水的盐度分析为例:
T: As we all know,our people can’t drink the sea water in our daily
life.Why?
S: Because the sea water is sacty.
T: Right.Just because sact is contained in the sea water,the sea water
becomes salty.Besides salt,how many other minerals are wntained in the
sea water?
S: (Together) Eleven minerals.
T: The sea water often becomes dirty.It the see water becomes dirty,how
does the sea water keep clean?
S: The seaweeds in the seas will produce varivus chericals.Ans those
chemicals can keep the sea water clean.
这样,对海水盐度的分析也已完成,对地中海的分析可用同样的方法,在三段分析完之后,可让学生做个练习,在屏幕上留下一些关键字,让学生根据这些关键字,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这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当然,这三段分析都要结合图片,演示相机进行,以方便学生理解掌握。
⑵4分析
第四自然段,是关于珊瑚生存条件的说明。可先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珊瑚,同辈 植物还是动物,让学生了解了珊瑚是什么之后,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去默读课文,充分理解珊瑚的生存条件,为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可设计九题是非题,看学生是不是掌握了珊瑚的生存条件。再问学生世界上最长的珊瑚床在哪儿,有多长。这一步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⑶5分析
第五、六自然段,是死海分析,可问学生人为什么在死海中不下沉,原因是死海海水的盐度高。死海海水盐度为什么会这么高,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归纳出死海海水盐度高的四个原因。学生归纳出四个原因之后,问学生死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名称。死海是不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湖泊,完成死海分析,通过这一步,学生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3.巩固性操练。
进行了具体分析之后,学生大体地已掌握了一些具体的细节内容,这时,可以设计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巩固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及时的复习巩固,可大大加强学生的理解掌握。
4.联系实际,开展讨论。
这一步把课堂上所学内容与现实环境问题联系起来,开展讨论,可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加强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知道,目前,由于环境的污染,全球气温日渐变暖,气温变高,海水温度也会随之升高,而珊瑚只能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生存,水温的升高,导致珊瑚的死亡,珊瑚的死亡,又会破坏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然会想到要治本,即与污染宣战,保护我们的地球免受污染。这样,也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As we know,the weather of our earth is becoming hotter and hotter, then what will happen to corals? What will happen to our humans? And what should we do immediately at present?
为什么穷国多位于热带
卢国斌
中学地理课上,我曾问过老师:“热带地区日照时间长,降水比温带充沛,植物繁茂,有些在温带只能收获一季的作物,在热带甚至能收获三季。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什么热带地区大多数都是穷国呢?”
戴维・S・兰德斯给出了三个答案:
首先,炎热带来的不适大于寒冷。人类很早就学会了通过生火和狩猎获得动物毛皮取暖,这使得他们即使在温带寒冷的冬季也能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
热则是另一番情景。人体肌肉活动的能量的3/4以热能体现出来。人体必须释放多余的热,才能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脏器和大脑被高温烧坏。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热方式。而热带普遍闷热潮湿,进一步减少了出汗的降温效果。
所以,在热带地区,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难以保持长时间的运动状态,必须不时地停下来休息散热。人类更发展出一种社会化适应方式:午睡,即中午不活动。
一名孟加拉外交官访问温带地区时深有感触:“我看到,在印度和其他热带国家,几乎所有体力劳动者和机关工作者的工作节奏都很慢,稍一用力或用脑就会感到四肢乏力,需要休息很长时间。而温带,工作节奏非常快,人们充满活力,很少休息。”
其次,高温环境,特别是全年炎热,大大加快了害虫及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热带国家常年肆虐的血吸虫、疟疾、锥虫病等,使当地人的健康和经济水平长期受到影响。
最后一个大问题是水。热带地区降水充足,降水往往没有规律、无法预测,且多为暴雨。计算平均降水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里的降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每年每季都相差悬殊。在尼日利亚北部地区,90%的降水是时速25毫米的暴风雨,一个小时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伦敦郊区皇家植物园平均半个月的降水量。爪哇的降雨更为急迫,全年1/4的降水时速为60毫米。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丛林和雨林杂生,种植颇为不易:这些物种多样的宝库滋养着各种生物,却偏偏不利于人类及农作物的生存。
大自然就是以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把天使的福音变成了文明的诅咒。
(选自《知识窗》2014年第10期,有删改)
1.文章第六段举孟加拉外交官访问温带地区时深有感触这个例子有什么作用?
一、分析课文,善于挖掘环保素材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本都是关于动植物的说明文,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是关于名家写景方面的文章。如《松鼠》《松树金龟子》《济南的冬天》等作品,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用心,善于捉住有关材料,及时对初中生渗透环保意识,一定可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组织学生搞一次有关“暖冬”的社会调查,搞清楚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当今世界的全球变暖,为什么冬天的雪花越来越少,为什么我们不再拥有堆雪人、打雪仗的快乐,什么时候能还我们一个碧水蓝天的环境,面对当前的环境保护问题我们该怎么做等。
再以《松鼠》为例,从这篇说明文中,我们已经深刻了解了这种动物在我们的生活和人类的生存食物链中所具有的作用,但为什么我们身边的松鼠越来越少,进而指导学生理解我们当今物质的发达到底是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才换来的。面对人和动物的紧张关系,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应尽可能地做些什么。
二、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爱社会
当前国际国内社会为了宣传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立法设立了许多关于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节日,如“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爱鸟周”等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契机,合理使用黑板报、校报、日记、课堂习作等形式来配合这些节日的举行,一步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以我校于1999年成立了“环保小组”为例,活动主题为“消除白色污染,让菜蓝子代替塑料袋”,内容包括“街头宣传、问卷调查,向小摊贩和消费者发放简易布袋”等,每年成员新老更替,常年不懈地坚持活动,在周边社区影响很大,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历届学生从中不但得到了许多环境保护知识,还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这一次活动的成功举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他们的观察能力、新颖立意的构思能力等,但最为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心中根植了深厚的环保意识,这是弥足珍贵的。
三、指导学生写作,增强环保意识
在前两项措施的基础之上,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更高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就还需要和每次的作文练习联系起来。结合散文、说明文、游记等体裁给学生安排了题为《校道月色》《校园新貌》《春到校园》等作文,使学生在抒发对这些美景的喜爱的同时,既得到了美的教育,又强化了环保意识。为了结合实际,我还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对水质进行调查研究,学生们写出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环保小论文,其中包括《汽车尾气的调查》《水,原来如此》《不让母亲河再流泪》《让菜蓝子代替塑料袋》等。天蓝地绿,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和理想,让学生从小形成绿色消费观、绿色价值观,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利用阅读教学,渗透环保意识
首先,考前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是因为《考试说明》充分体现了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命题的基本原则,具有规范考试命题和指导备考的双重作用。
《考试说明》不仅细化了《考试大纲》有关考试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而且明确了试题的题型设置和难易比例,并提供了示例样题,大大增加了考试的透明度。因此,研读《考试说明》,除了关注学科所考知识点的表述,更要关注有关能力要求的说明,注重由应知走向应会,减少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从而更为全面准确地实施各项复习应试的策略。譬如对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取消选择题而完全采用简答题和表述题的说明,就不能只停留在题型变化的理解之上,而是要全面分析题型变化会给文本解读、问题思索及思考应答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甚至包括赋分的变化,都要能相对应地加以说明。
其次,考时答题内心有所说明,是因为在各种表达方式中,说明尤为强调科学、客观有标准,这正符合考试特别强调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说明又是语文试题答案呈现的主要表达方式。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直接与说明的表达方式关联的就有好几处,涉及阅读对象、问题设置和终极要求等。像要求提取关键词的第3题,语段本身就是说明文。再就是在题干上直接明示要求加以“说明”的,有第9题的(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第16题: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特别是作文,“绿色生活”的命题包含了较多的说明的成分,加上“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的要求,写成说明文或者具有说明方式的文章也就很自然了。
必须充分认识:以阅读理解、阅读鉴赏为主体的语文试卷,其所有关于文本解读的问题都需要用说明的方式来进行回答,包括关乎文本全篇的思路、意蕴、情感和指向文本局部词、句、段的含义、作用、特色等。其中,凡明确要求加以说明的问题,又更为强调客观性和逻辑性。回答问题要客观,就是要从所问对象(指向)的实际出发,不能有丝毫的主观臆测和判断;回答问题讲逻辑,就是要完全合乎对象的特征以及自在的存现关系。譬如第9题的(2)对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所表达的惜别深情作简要说明,就必须说清楚“醉”与“别”的关系,是因为就要与知音惜别而借酒浇愁,不能只说“借酒浇愁”或“不忍分手”;对“江风引雨”,更不能用叙述或描写的方式来替代说明,或者把诗句翻译了了事,必须要说清楚此时风雨与诗人心中情感的关系,即悲凉的心情在凄凄风雨的烘托下愈发凄凉。再看第16题要求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讲求说明的顺序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在有了先后次第标识的框架下,对象和目的又决定着只可说明而不是复述。不少考生以叙述加说明的方式来加以回答,看似也答到了全文的思路,但完全是一种扫描式的碰撞,根本谈不上“简要”。
更多的时候,说明会渗透在高考语文试题问与答的结点之上,也就是针对所问,从分析对象到思考问题,最终组织应答,说明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思路和表达。像第13题,要求简要分析领队的形象。所谓分析,本质上就是要具体说明作品通过对人物哪几方面的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形象特征。需要的是说明而不是描绘,不明究理的考生自然不能简洁明快地点对点地加以说明,而是罗哩罗嗦地复述故事情节或对人物乱加评论,明显搞混了表达的主次轻重。还有第11题,要求分析画线部分描写峡谷险峻气势的表现特色。综合所问的对象和所提的要求不难看出,只要能概括说明作者为显现峡谷险峻气势而如何进行描写的即可,包括视角、方法、效果等,而不必做联想式的描绘或点评。其实,即使是像第7题判断下列对文言语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也还是一个能否说明的问题,即必须对相关选项的表述做出明确的为何不符合实情的说明。
面对语文试题,从审读题目到给出答案,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有所“交待”总是必要的。除了以说明的方式明确做出回答,更多的还是要在做出判断或组织应答时经历一个内在的思考、分析并加以自我说明的过程,这就是思维力,其对于确定结果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就拿第2题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来说,就绝不能单凭感觉来做判断,至少要对其中使用不恰当的三个成语及其句子有所说明。选择的结果只是一个符号,但排除、筛选的过程却包含着说明的要素。由问什么到选哪个、答什么,始终都离不开对“为什么”的追寻,特别是文学类作品阅读中的探究题,更是过程性说明与终极性说明同在。像第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首先,探究的结果必定要以说明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次,将探究的要求或方向具体落在文本上,就是要搞清并说明“小说―形象―意蕴”的内外联系。对形象,只要能说明类别特点即可,无需叙述描绘。据此就不难看出,《溜索》中有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有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然后分别说明其意蕴之所在:人物的个体形象体现了一种在艰险面前不畏缩的态度,人物的群体形象体现了一种在艰险面前讲协作的精神;动物的形象有牛、马、鹰,都是为了来隐喻人,意蕴自然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说明作者对其笔下这些形象所怀抱的情感态度,或褒或贬当一目了然。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了解它的特征开始的。包含有古诗文阅读、现代散文或小说阅读、现代实用类文本阅读几大块的一份语文试卷,强调的是对考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应对这样的考查,就必须识得文本,懂得文体,只有深切了解并准确把住阅读对象的属性特征,才有可能与文本作深入的对话。而说明正是把住不同文体、文本特征最直接明了的一种方式,因为说明之“明”恰是落在对象的特征之上的。因此,只要触及文本阅读的主观题,都应有一个先于答题的关于文本属性特征的自我说明,而后再以说明的意思伴随着对题干的解读,并最终将这些意思融入到答案之中。像第12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只要能够说明“写牛是为了写人,环境描写也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也就能顺理成章地说明“牛的恐惧从侧面表现出峡谷的高峻”,“牛的恐惧映衬出了‘我’的紧张,牛的恐惧反衬出领队等人的无畏”。小说《溜索》四个主观题回答的如何,无不与自我是否清楚并能说明小说的要素关系有关。还有第9题(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分析之前,要在心里说出送别诗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大致走向,而后再联系诗句说明“代”的角度变化以及“情”的深远,其实也就是用诗句的意思来说明陆时雍如此评价的道理。不少考生简单地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作答,失却的正是对相关评价的具体说明。
说明之于作文的意义,更多的是关于“题”的各个方面。从命题看,由“提示语+题目+要求”三部分组合而成的作文试题,其中的提示语总是客观、平实地解说、介绍有关的对象或概念,并且事物与事理的说明同在。通过“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解说,也就很自然地导出了以“绿色生活”作为作文题目的要求。从审题看,能否准确领悟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即提示语与题目之间的关系,与能否做到符合题意作文息息相关。当提示语已明确指出“绿色成为崭新的生活理念”,作文还大写特写绿色的本义,不仅谈不上深切,而且很容易偏离题旨。那种把“绿色生活”当成衣食住行皆要带一个“绿”字的叙述或议论,无疑是没弄明白“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不是颜色而是理念的解说。
作文不能认识试题中相关说明的意义和作用,撇开提示语,又不能够自我准确地对题意做出解说,文不对题的情况比较严重。文本阅读答题,对分析思考过程中要有交待说明的意识认识不足,说不出也说不清该与不该,只好撒大网逮小鱼。从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的设置以及考生应答的实际可以看出,认识不到说明作为一种介于形象与抽象、局部与整体、问题与答案之间不可短缺的思维与表达方式,认识不到过程性说明与终极性说明在阅读与写作时或内言或外表的价值和影响,就难以保证条分缕析、探幽抉微地答题和作文。
[课标领航]
关于科技说明文阅读,新课标在“阶段目标”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的基础上,第四学段明确提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在“评价建议”部分则表述为一些共性要求,比如“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等。所以,现在的中考科技说明文阅读将传播知识、考查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训练科学思想方法融为一体,逐渐淡化文体知识,更加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越来越重视科学认知、理解感悟和探究实践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热点题型]
1.相关文体知识考查
指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辨识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理清说明顺序等
2.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理解品味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4.分析结构思路或段落层次并概括主要意思
5.理解探究新知,筛选整合相关信息
6.开放性拓展延伸题
[中考例题]
例1 2007年江苏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奥运火炬:闪现“科技之光”
王豫斯
①4月26日,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通过电视直播展示在全世界面前,这一支具有鲜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火炬一下子抓住了亿万观众的心。美丽的祥云、火热的漆红、古朴的纸卷轴……北京奥运会火炬有着完美的外表。在美丽的外表下,“祥云”跳动着一颗有力的心脏。
②__________________,大风、大雨都将对火炬的燃烧技术进行严峻的考验。“祥云”的燃烧系统包含燃烧器、稳压装置和燃气罐三部分。燃烧器采用了创新的双火焰方案,即预燃室燃烧加主燃。预燃室与主燃室分开的做法在奥运火炬的设计上尚属首次,这样的设计将以预燃室的火焰保证火炬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主燃室衍生出的火焰将使整支火炬的火苗熊熊燃烧,以确保火炬的视觉效果。这样,即便遇到大风暴雨的天气,埋在火炬顶端下方的预燃室仍不受影响,保证火炬继续燃烧。
③与往届奥运火炬的混合燃料不同,北京奥运会火炬采用价格低廉的丙烷作为燃料。丙烷燃烧只形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丙烷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即使在
-40℃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气压,形成燃烧。丙烷产生的火焰零风速下高度25至30厘米,呈亮黄色。这样,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便于识别和电视转播、新闻拍摄等。
④北京奥运会火炬高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或-6℃到45℃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燃烧,在燃烧的稳定性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均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在工艺方面采用高品质薄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握之如与人手相握,手感舒适不易滑落。
(选自《光明日报》)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心脏”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横线上空缺的句子,有下面两种不同的说法。试比较一下,哪一种说法更合理?为什么?
(1)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将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气候条件。
(2)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气候条件。
3.北京奥运会火炬选用丙烷作燃料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述。
4.据报道,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将于2008年5月经过南通地区。请合理想象奥运火炬进入市区时的情形,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为现场直播配上一段热情洋溢的解说词。(要求:体现南通的特色、北京奥运火炬的特征和传递现场欢快热烈的气氛,语言生动流畅,具有感染力,不少于70字。)
观众朋友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2007年江苏镇江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探测器“约会”小行星
①在红色的火星和巨大的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由几十万颗小行星组成的小行星带。这些小行星,其实就是一群大小不等的碎石块,最大的直径可达上千千米,小的只有几米、几十米。同行星一样,这些小行星也在日夜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这些神秘的小行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到底蕴含着哪些宇宙信息?这些问题一直备受科学家的关注。而造访小行星,也成为科学家们太空探测的重要目的之一。
②2001年2月12日,美国“近地小行星约会”无人探测器在围绕小行星家族中的“爱神”小行星探测了一年之后,成功降落在这颗小行星上,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探测器与小行星相会。
③以古希腊爱神命名的“爱神”小行星,是小行星大家族中极为普通的一颗。它实际上是一块大石头,状如土豆,长34千米,宽13千米,厚14千米,距离地球约3.16亿千米。“爱神”小行星也绕太阳运转,但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千分之一。在这么一颗体积小、引力极小的星体上实现着陆,其精确度要求之高是可想而知的,以至于负责这次探测的专家们并未制定过在小行星上降落的计划。
④“近地小行星约会”无人探测器是美国于1996年2月发射的,经过4年的太空飞行后,于2000年2月14日成功地进入“爱神”小行星的轨道,并开始对它进行探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探测器已经发回约16万张小行星多岩石表面的照片。
⑤在距离“爱神”星24千米的轨道上运行、探测了近一年的探测器,逐渐耗尽了它自身的燃料。这时它终于作出惊人之举:向它“关注”了一年之久的“爱神”星发起最后冲刺。经过两次火箭点火之后,探测器离开“爱神”星的轨道,向它的表面缓缓坠去,最终降落在“爱神”荒芜而崎岖不平的星面上,整个过程持续了四个半小时。科学家更为欣喜的是,这是一次“科学的额外收获”;此外,着陆的地点也是科学家最感兴趣的一片区域:缺少环形山,但有大量的岩石和沟痕。
⑥“近地小行星约会”是美国宇航局研制的首批具有机器人功能的探测器之一。科学家对它发回的“爱神”星照片分析后指出,“爱神”星上含有太阳系里最原始的物质,并测量了小行星的密度、化学成分和磁场。这次成功着陆没有使探测器上的装置受损,因而使得探测器能在三个月内继续向地球发回信号,以便进一步了解小行星的奥秘。随着对小行星奥秘的揭示,人类对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乃至对宇宙的演化进程,都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选自《阅读与考点》,有改动)
1.说出下面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1)探测器“约会”小行星
(2)而造访小行星,也成为科学家们太空探测的重要目的之一
2.文中与第⑤段“科学的额外收获”相照应的一句是:
3.探测器“约会”小行星的过程是:太空飞行并发回照片
4.文章第③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5.读了上文,请分点扼要介绍“爱神”小行星的知识。
[解题要诀]
1.相关文体知识的考查
相关文体知识的考查以辨识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为主,如镇江卷的第4题。解题时仔细阅读第③段,先逐句分析判断,留意“状如土豆”、一系列数字、“千分之一”等局部重点词语,再整体感知,判断说明方法应该不成问题。举例分析作用时,要将一般作用和具体语境联系起来,如此题的(1)、(4)两点侧重于一般作用,而(2)、(3)两点就要联系下文的“体积小、引力极小”具体分析。答案为:(1)打比方:如把“爱神”小行星的形状比作土豆,形象生动;(2)列数字:列举“爱神”小行星的长、宽、厚,准确说明了它的体积小;(3)作比较:通过与地球引力的比较,突出“爱神”小行星的引力极小;(4)作诠释:第③段解释“爱神”小行星的文字,使我们对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四点:一要熟练掌握各类说明方法的基本特征,准确辨析易混淆的概念。如出现“例如”、“比如”等词,一般是举例子;有“如”、“像”等比喻词,常常是打比方;看到数据就要想到列数字;发现几种事物一起说明或存在数据的对比,就要想到作比较;如果是从几个角度逐一解说,往往就是分类别;看到“……(就)是……”的句式就要想到下定义;下定义要揭示本质属性,而作诠释只是一般特征的阐述。二要牢记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熟悉常用术语。比如下定义给读者明确的概念;举例子化抽象为具体;列数字使说明内容更准确、科学;作比较给读者具体鲜明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分类别能清楚地说明区别和联系;打比方使说明生动形象;引资料增强说服力;作诠释使说明准确、简明、通俗易懂;配图表使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清晰,一目了然,简便易懂;摹状貌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三要联系语言环境具体分析。四要力求全面完整。
2.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体会语言特点是科技说明文考查的重点,如南通卷的第2题。解题时,将两个句子一比较就能发现,差别就在“将”和“有可能”这两个词语上,这样就可以从词义的肯定程度上来辨析。答案为:第(2)种说法更合理。“有可能”表示推测,有“也许”、“或许”的意思,这更符合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而“将”有“将要”的意思,有肯定意味,即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气候条件,这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再比如镇江卷的第1题的第(2)小题,就应抓住“之一”表示的范围来分析。答案为:“之一”说明科学家们进行太空探测的重要目的不仅仅是“造访小行星”,还有其他目的,这样就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更严密。
说明文的语言或简明朴实,或生动活泼,不拘一格;但准确性是其基本特征。理解语言的准确性,首先要准确透彻地认知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然后分析文章遣词造句是否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准确选用表修饰限制的词、表确数概数的词、表猜测估计的词、同义词等方面,揣摩时可以通过增删替换词语、颠倒词序的方法来比较意思的异同变化,然后联系语境,对照客观事实分析。
3.理解品味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理解品味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这是各类文体的通用考题,也是对说明文语言侧重准确性的考查的拓展和丰富。像南通卷的第1题,“心脏”是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考的是词语的比喻义,比喻重要的部位。解题时先找准这个词在文中的具置,再根据句子关系顺藤摸瓜即可找到下文的火炬的“燃烧系统”(或“燃烧器、稳压装置和燃气罐”)。再如镇江卷的第1题的第(1)小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词语的修辞作用。一般先阐述词语的基本义,再联系语境将修辞义及其表达效果糅合到一起分析。答案为:“约会”是预先约定相会之意,这里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无人)探测器进入小行星的轨道并对它进行科学探测。至于句子,说明文侧重结构层次方面,一般有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或总结全文三种作用;内容上一般要从介绍事物的有关情况、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或阐释一定的道理等方面谈。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具体语境,前后勾连,综合分析。
4.分析结构思路或段落层次并概括主要意思
分析结构思路或段落层次并概括主要意思,这类题目现在很少单独出现,常常是与其他内容(如说明顺序)交织在一起,也有化整为零和化大为小的趋势。像镇江卷的第2题,表面上考查的是句子的照应,实际上与段落层次密切相关,我们不仅应该考虑句子意思的对应关系,也应从整体上分析段与段的结构关系,这样可以逐渐压缩解题区间,最后找到第③段的“(负责这次探测的)专家们并未制定过在小行星上降落的计划”。再如此卷的第3题,字面表述为“探测器‘约会’小行星的过程”,实际上考查的是第④段的思路,也与时间顺序有关。答案“发射(无人)探测器、进入轨道探测、着陆于小行星上”,就是按顺序抓关键词概括出来的。
这类题的答案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局部,但解答时一定要有宏观意识,注重整体分析说明文常用的总分和递进的结构模式以及常见的时间、空间、逻辑和程序几种说明顺序。这样有助于迅速准确地锁定解题区间,避免解题方向出现偏差。
5.理解探究新知,筛选整合相关信息
科技说明文承载着传播和普及科技知识的任务,阅读这类文章的真正目的是了解或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理解探究新知,筛选整合相关信息这类题最能反映这样的本质特征,因而也就自然成为现在中考的热点题型。比如南通卷的第3题,通读全文就能发现答案显然是在第③段,抓住“更重要的是”这个关键词语就能找到前后两个原因;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丙烷”前的定语和下文对“丙烷产生的火焰”的具体说明中的两个隐藏的原因。前三个原因直接套用原文,最后一个要适当概括。完整的答案是:(1)价格低廉;(2)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4)燃烧的火焰明亮醒目,便于识别和电视转播、新闻拍摄等。再如镇江卷的第5题,有关“爱神”小行星的知识分散在③到⑥段。第③段从三个角度介绍:一是命名由来,二是质地、形状、体积和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三是运行轨道及引力;第④、⑤段两次涉及表面特征;第⑥段说到包含的物质,合起来正好是从五个方面介绍。解答时分成几点,到原文中相关的地方摘抄就可以了。
这类题一般分值较高,答案要点较多。解题时一定要先通读全文,再细读相关段落和关键句子,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全面完整地探究答题要点(有时可参照分值确定要点数)。具体筛选整合信息时可以运用摘录重点句、联词归纳、段意归纳(即取主舍次)和分层归纳等方法,注意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
6.开放性拓展延伸题
开放性拓展延伸题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综合性、实践性强,是说明文阅读中最具创意的题型。常见的有补充例子、合理想象、仿句、发帖子、谈启发、提看法或疑问、提建议、拟广告标语、写解说词、设计图表和编创解答题目等。像南通卷的第4题就是要求根据设定的情境写解说词。解题时除了要把括号里的要求逐一落到实处外,还要注意题目中的“合理想象”、“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现场直播”、“热情洋溢”等潜在要求和解说词的直观形象、简洁精炼等特征。参考示例:闪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现代科技之光的奥运火炬向我们走来了,熊熊燃烧的火炬必将进一步点燃南通人民建设家乡的热情,把“中国近代第一城”的长寿之道、和谐之光及其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传遍祖国的四面八方。
这类题解答时,既要从题目中推敲答题要求,又要揣摩评分要点,还要遵循具体题型的答题规范。比如补例子或想象,既要紧扣原文,又要联系实际;仿句要注意句式和修辞手法的一致;谈感想和启发要联系实际谈具体、谈深刻,注意阐发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提看法和疑问要言之有理;提建议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前瞻性;拟广告标语要简洁醒目;设计图表要一目了然;编创解答题目要量力而行,选择自己有把握的角度等。回答这类题,语言表达要求比较高,所以最好先打草稿,修改完善之后再誊写。总之,要做好这部分题目,平时要注重知识的储备,加强训练,积累技巧;考试时要吃透题目要求,多角度思考,广泛联系,合理想象。
实 战 演 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世界最大穹顶
──中国国家大剧院
天 一
①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与人民大会堂相邻。其东西长轴为212.20米,南北短轴为143.64米,建筑总高度为46.285米,地下最深处为-32.50米。整个大剧院的造型完全由曲线组成,宛若水中仙阁,犹如“一滴晶莹的水珠”,也有人称它为“蛋壳”。半椭球形钢结构壳体蔚然壮观,面积达35500平方米的环绕人工湖碧波荡漾,柔和的具有金属光泽的壳体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昼夜变幻莫测,为古朴典雅的长安街添上一份现代气息。
②这是一座坐落在近乎方形的大水池中的椭球体建筑,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它覆盖、庇护、包围和照亮着所有的大厅和通道。自然的贝壳造型保证了它的坚固度,尽管壳体的最大长度达218米,但厚度却不超过3米,这一设计既轻盈又不会对玻璃天篷有所遮盖。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如同拉开的帏幕,使建筑物内部的剧场、通道和展厅依稀可见。同时,部分区域在钛板的覆盖保护下又显得更为隐秘。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北侧主入口为80米长的水下长廊,与地铁天安门西站相连,长廊的两边设有艺术展示、商店等服务场所,并有能容纳1000辆机动车和1500辆自行车的地下停车场。长廊的玻璃顶则是水池的池底,观众通过水下长廊进入大剧院前就能体验到在水下行走的奇妙感觉。南侧入口和其他通道也均设在水下。任何布景卡车都无需在外部停靠,任何大门都不会向外部显露内部的服务区域,这样就不会破坏建筑和街区的整体魅力。
③大剧院内有三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三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歌剧院主要演出歌剧、芭蕾、舞剧,有观众席2416席;音乐厅主要演出交响乐、民族乐、演唱会,有观众席2017席;戏剧场主要演出话剧、京剧、地方戏曲、民族歌舞,有观众席1040席。在歌剧院的屋顶平台设有大休息厅,在音乐厅的屋顶平台设有图书和音像资料厅,在戏剧场屋顶平台设有新闻厅。其他配套用房还包括艺术展廊、表演艺术研究交流部、音像制作中心、大录音棚、同期录音演播室以及电视转播机房和音像后期制作室等。
④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在他看来,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是内在的活力,是一种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当人们把它称作“蛋壳”的时候,他觉得再恰当不过了。同一只真正的蛋比起来,大剧院的外壳又不是全封闭的,它展现了一种开放意识,就像一个已经被人敲破的、正准备打开的蛋一样。所以,保罗•安德鲁的设计灵魂是:外壳、生命和开放。
⑤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整体上体现了21世纪世界标志性建筑的特点。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将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
1.第①段是从哪些方面说明中国国家大剧院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③段,说说国家大剧院内部由哪些部分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保罗•安德鲁认为把大剧院称作“蛋壳”再恰当不过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说说中国国家大剧院有哪些亮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施工历时五年零六个月,总投资近三十亿元人民币的国家大剧院,6月15日对外部正式开放,9月份正式试演。这是中国建筑史上又一个新的标志性建筑,但百姓对“巨蛋”的看法褒贬不一,许多网友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选录两则,请你也跟着发一则帖子,别忘了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昵称哟!(不要用真实的姓名)
帖子一 网友昵称【小桥流水】 发帖时间【2008-3-28 20:02】
内容 北京城区应保持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该建筑与故宫建筑群严重不协调,中国应反思城市建筑方向,此风不可长。
帖子二 网友昵称【喜刷刷】 发帖时间【2008-3-30 12:12】
内容 京城明代宫室建筑过于沉闷和压抑了,唯一的出路在于引进颠覆性的建筑,大剧院的造型做到了。国家大剧院其实是中国建筑的转折点,大剧院是官方对前卫建筑的肯定。
帖子三 你的昵称【_________________】
发帖时间【2008-4-1 10:12】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揭开鹿角再生的秘密
奇云 董敏
①鹿角是雄鹿的性别特征,是其求偶炫耀的资本,是雄鹿们进行种内竞争和种间御敌的兵刃。全球鹿科动物约有40种,大多是雄性有角的(唯驯鹿两性均有角,獐均无角)。鹿角的再生能力是生物学的秘密之一。为了揭开这个秘密,以英国皇家兽医学院普赖斯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对鹿可以长出新鹿角的非凡再生能力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干细胞在鹿角的再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②鹿角的生长要耗用大量钙质、磷酸盐和热量,它每年生长并丢弃,只有营养状况最佳的雄鹿才有实力作此投资。因此,一头雌鹿将大大的鹿角当做雄鹿优良品质的标志,就好像一个女子看到她的男友年年都要买一辆保时捷赛车,然后当年丢弃,她就会相信他确实富有。巨大的鹿角则可以帮助它的主人打败同性竞争者,赶走食肉动物,取得最佳的草场。客观地讲,雄鹿头上的巨角也不过是种累赘,这些东西本身对于生存甚至是不利的,它影响了雄鹿行动的敏捷,给捕食者创造了方便条件。但是这种累赘似乎向雌性显示了这样的道理:头顶沉重的大犄角,仍然奔跑如飞,战而必胜,足以说明本身的强健骁勇。这样的雄性都不被选中,还会选谁呢?
③在动物世界中,鹿是唯一能再生完整的身体零部件的哺乳动物。当鹿角长到最大尺寸后,骨头开始变硬,像天鹅绒一样柔软的鹿茸开始脱落。一旦鹿茸掉光,就剩下的骨头,就可成为角斗中的强大武器。在期结束时,鹿角脱落以保存能量,等到春天来临,在其头顶上就能长出一对新的隆起的组织骨结节。
④长久以来,动物的再生能力便是人们企图了解的课题。是否可以找到一些方法让人的再生能力提高,像鹿角那样可以自我修复长出新的鹿角来?或者利用类似的机制,在人体外制造组织或器官,把它当成零件,来替换人体受损的部分?
⑤研究发现,干细胞作为鹿身体的重要细胞,可以发展成为许多特殊细胞类型,并支持鹿角再生的整个过程。
⑥干细胞是生物体内掌控细胞再生的细胞。干细胞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原始细胞,一旦身体需要,这些干细胞可按照发育途径通过分裂而产生分化细胞。
⑦干细胞可能是通过荷尔蒙,如雌激素或酮等信号传递途径进行调控的。鹿角的再生能力是帮助人类了解再生过程的自然模型。普赖斯研究小组的长期目标是更好地了解鹿角再生过程的化学信号传递途径,帮助人类开发新的治疗诸如帕金森之类顽疾的药物,有助于最终实现修复受损的人体组织。
⑧科学家们寄希望于通过克隆获得胚胎中的全能干细胞,通过控制这些干细胞的分化而得到人们想要的组织和器官。医学界梦寐以求的是,能够利用干细胞修复身体各种器官的损伤及为衰老的细胞组织补充新生细胞和组织。如果这种为科学家津津乐道、描绘的前景一片大好的蓝图可以实现的话,今后人体器官就可以在实验室按需要生产,血细胞、脑细胞、骨骼、心肌细胞、肝脏的更换都不成问题,即使患上白血病、帕金森氏症和癌症这些不治之症也能绝处逢生。
(选自《北京青年报》)
1.说出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只有营养状况最佳的雄鹿才有实力作此投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干细胞的魅力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下列句子的语言特点。
全球鹿科动物约有40种,大多是雄性有角的(唯驯鹿两性均有角,獐均无角)。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鹿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干细胞作为鹿身体的重要细胞,在鹿角的再生中发挥了怎样重要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研究鹿角再生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原文第③段和下面的外国投资材料,概括说出鹿角的再生过程。
链接材料:鹿角的整个脱落过程仅仅需要2到3周,再生的阶段发生在夏天。在1月和4月之间,鹿角脱落,这是成熟季节渐近结束时。这个时期它们可以没有角,因为仅仅在早先的几个月里需要,是为了吸引雌性配偶,给它们留下印象,并且同竞争者作战来赢得雌鹿的爱情。在鹿角的生长阶段,是被类似“天鹅绒”般灵敏的茸毛所覆盖的,茸毛里充满血管,供给鹿角维生素和矿物质,使骨头增加,促进鹿角的正常生长。鹿角生长2到4个月后,茸毛就没有用了,里面会生出一个环状物,能有效地作为一个栓阀,组成鹿角的基础,切断鹿茸的供血。然后,鹿茸就会干涸,在鹿用角和树皮摩擦的过程中逐渐减少。鹿角的再生过程结束,然后在秋天的季节后,新的脱落循环将再次开始。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在动物世界中,鹿是唯一能再生完整的身体零部件的哺乳动物。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具有再生能力吗?
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如飞动车组
白玉林
①“平稳快捷,像乘坐飞机一样。”2007年四、五月间,几乎所有的媒体在报道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都用上了诸如此类的字眼儿。这是“和谐号”列车,此次铁路大提速的主角:子弹头般的流线型车头;车厢里全部软座,整个座椅可做180°旋转;洗手盆和马桶都是自动感应出水,坐便器的垫板能感应控温,冬天坐上去不会感到寒冷;有液晶电视,有微波炉,餐车有吧台……当人们亲自乘坐过“和谐号”列车时,就能体会到它的高速、舒适、安全,而这些美好的感觉,则来自过硬的技术支持。
②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然而事实上,这句老话并非完全正确。在40多年前开始的时速200千米以上的高速铁路时代,出现了一种现在被称为动车组(Multiple Unit train)的新技术。所谓动车,就是把火车的牵引动力装置(大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许多车辆上,使其既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就叫做动车(Motor Car);不带动力的车叫做拖车(trailer)。整体来说就是“动车+拖车”组。通俗一点儿讲,动车组是把带牵引动力的动车与没有牵引动力的拖车,按照一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形成两端都可以驾驶、配备了现代化服务设施、时速200千米以上的高速旅客列车单元。在英语科技文章中,称为Electric Multiple Unit railcar.
③传统的列车只是车头带有动力,到达终点站,需要进行繁复的调车作业后,方能继续运行。而动车组却可以两端驾驶,往返不需掉转车头,且具有速度快、噪声小、舒适安全又环保等优点,受到国内外旅客的青睐,被誉为21世纪现代高速旅客运输的“新宠儿”。
④目前世界上可以自主开发并已大规模运营高速列车的国家有日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其他正在发展高速铁路的国家如西班牙、比利时、韩国都是引进法国的高速列车技术,俄罗斯采用了德国铁路ICE的技术,中国台北――高雄高速铁路则采用日本新干线列车,土耳其、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也在规划建设高速铁路。
⑤近年来,我国先后从加拿大、法国、日本、德国、美国等有关国家成功引进了数百列时速200~300千米及以上的动车组列车和先进的动车组以及大功率货运机车设计和制造技术。铁路系统经过第六次提速改造工程后,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线路比法、德、意、西、比等欧洲9国的总和还要多。“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成14条共7000多千米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客运专线。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9万千米,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300亿美元。
⑥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共有CRH1、CRH2、CRH3、CRH5四种系列型号,CRH是“China Railway High-speed”(中国铁路高速)的缩写,主要借鉴引进了世界著名的加拿大庞巴迪公司、日本新干线、德国铁路ICE3、法国TGV以及美国GE等公司的先进技术。时速200千米动车组每列8辆编组,CRH2动车组为4动4拖,每辆动车上都配有4个牵引电机,单机功率达300千瓦以上;CRH1和CRH5动车组为5动3拖。
⑦4月18日,由CRH5型动车组组成的北京―哈尔滨的D37次提速列车,在秦皇岛―沈阳区间,最高行驶时速达到了251千米,创造了我国铁路客车正式运营速度的新记录。在同一区段,我国自行研制的“中华之星”号动车组列车曾经创造出时速321千米的试验行驶速度记录。
⑧动车组是一个节能、环保,对环境影响非常小的高技术综合体。高速动车的零部件大约有12000件,简单的一辆拖车也在8000件左右,大概可以分为145个子系统。掌握高速动车组的系统集成制造技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牵引控制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九大关键技术,以及其他一些主要的配套技术。
(选自《科学世界》,有删改)
1.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什么叫“动车组”吗?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动车组与传统的列车相比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④~⑦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第⑧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动车组命名为“和谐号”,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链接材料:铁路的发展是工业进步的象征,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工业社会的进步。坚持自主创新的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加快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工业的现代化步伐,形成了我国铁路新的机车车辆制造产业群。此次大提速,国内共有十多家机车车辆重点制造企业和几百家企业直接从中受益,实现了机车车辆制造水平的跨越。随着高速动车组的投产下线,铁路机车车辆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宣布,公司的制造水平和制造能力一举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6年,澳大利亚EDI公司和长客合作中标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双层动车组项目,开了长客第一次向发达国家出口车辆的先河。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植物如何“看见”世界
[德] 苏姗娜•保尔森
①植物没有智力,至少是没有像我们这样的智力;谁要是认为植物能够听懂我们的话,甚至看出我们的心思,那是太高估它们的能力了。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们没有知觉,相反,它们极其敏感,它们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并且能够感觉重力,只是它们有自己的方式,与我们的方式大不相同。
②植物能够以某种方式感觉光明和黑暗。一般情况下,光线总是来自上方,这时植物就向上伸展。如果光线来自侧面,比如对于窗台上的植物来说就是这样,这时它们就弯下腰去,把叶片的正面对着玻璃。
③很多种子,比如生菜、烟草或丁香的种子也能感光,因为它们只能在有亮光的地方发芽。如果我们在园子里无意中给它们盖上了太多的泥土,那么无论我们浇多少水,它们都一动也不动。它们在等候一条蚯蚓、一只鼹鼠、一棵倒塌的大树或园丁的锄头、耙子把它们带到光明的地方来,它们就趁机发芽。
④而大一些的种子往往能够在黑暗中发芽。最初的淡黄色幼芽长出来时,它们并不急着生产叶绿素分子,也不利用它们的能量长胖变壮,而是保持纤弱的体型,在长度的方向上疯长。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就是大种子的营养储备也不是无限的,瘦弱的幼芽可以在土壤里挤得更远,这样它就有较多的机会抢在能量耗尽之前到达土壤表面。一接触到光亮,幼芽就会立刻察觉,于是它不再长长,而是把剩下的能量投入叶绿素的生产。光合作用开始了,新的富含能量的分子诞生了,能量储备已经告急的植物宝宝得救了,开始转成绿色。
⑤除了发芽和变绿,太阳还影响着植物的其他许多生命过程。绿色植物能够分辨白天和夜晚,这我们可以从一些现象上看出来,比如有些植物要在日出以后开花并且散发香味,而另一些植物只有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才这么做。
⑥但最令人惊奇的是,有些植物,比如西红柿,能感知邻居的存在。如果地方宽敞,它们就不慌不忙地长得强壮敦实;但如果跟别的植物挤在一块儿,它们就长得很快,力求尽快超过竞争对手。
⑦植物学家现在知道,植物确实是依靠光感来测定竞争对手的方位的。他们是这样解释西红柿现象的:在挨挤着很多绿叶的地方,光照会发生变化,变化之一在于,太阳光中的深红色成分突然多于浅红色成分,绿叶吸收一部分浅红色,却把深红色反射回来,西红柿正是从红色光的变化中得知,绿色的邻居长得快要超过它了。
⑧植物能识别不同种类的光,但我们真能认为它们这是“看见”的吗?植物感受光的方式与我们大相径庭。
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研究一下我们的眼睛是如何工作的。当光落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时,我们就能感受到它。视网膜位于眼球的后面,其中充满了各种感光分子,光亮一接触视网膜,它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一旦刺激了视觉神经,视觉神经就会产生电脉冲。当电脉冲到达大脑后,我们的大脑灰细胞就会对视网膜的信号进行分析。我们一旦意识到这个过程的结果,便会称之为“看见”了。植物也有感光分子,专家们称之为光敏素和隐色素,它们使绿色的生物拥有了极其细腻和多样的感光性能。在我们的眼睛觉得漆黑的地方,藻类、苔藓和花草树木就能对光的刺激做出反应了,而且它们还能够感知波长,那是人的眼睛根本无法感知的。
⑩我们的视网膜上会产生周围物体的真正的图像,供大脑分析利用,这个植物可做不到。它们既没有神经系统,也没有处于中心地位的大脑,跟我们不同的是,它们意识不到自己所感觉到的东西。它们的感光分子遍布全身,如果受到刺激,这些分子就会通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做出相应的反应。
(选自《吃太阳的家伙》)
1.说出文章标题《植物如何“看见”世界》中的“看见”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从哪些方面谈太阳影响着植物的生命过程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人眼工作与植物感光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概括植物感光性能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文章,你从植物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深海细菌可减缓全球变暖
易 白
①地球越来越热,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事件之一。近来,微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以甲烷为食的深海细菌,他们认为这些小小的微生物可以为减缓全球变暖作贡献。
②为了减缓全球变暖,我们现在提倡“节能减排”。许多人以为“减排”就只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实“减排”的主要对象还包括其他含碳气体,如甲烷等。目前,一些科学家对甲烷的关注程度甚至高于二氧化碳,因为甲烷是一种强势的温室气体,同体积的甲烷对气温升高的影响程度是二氧化碳的21倍。
③说起大气中的甲烷,得归咎于微生物。大气中的甲烷主要是由一种叫做产甲烷菌的细菌产生的,这种细菌以无氧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为食。产甲烷菌生活在静止不动的沼泽下面,它们产生的甲烷气泡称为“沼气”。产甲烷菌还存在于动物的消化系统中,它们能帮助动物将草和其他有机质降解为营养成分,同时产生甲烷。为了洗刷产甲烷菌的“罪过”,微生物学家找到了可吃甲烷的细菌,希望多培育一些这种细菌,让排向大气的甲烷能被及时吸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④俄罗斯科学院微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经发现,一般的土壤中就有一种可氧化甲烷的细菌。但是,耕地中这些氧化甲烷细菌的数量就大大减少了。研究人员将来自不同试验场的土壤样品放入烧瓶,烧瓶中甲烷的浓度与大气中的一样。经过12小时后,在装有森林荒地土壤样品的试管中,甲烷含量降低约90%,而在装有耕地土壤样品的烧瓶中,甲烷含量在72小时内几乎不变。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已开垦过的土地不具有逆转性。因为长期的耕作,包括施肥、喷洒农药等化学过程改变了土壤的成分,这使得氧化甲烷细菌难以生存。
⑤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安特耶•伯丘斯在深海中发现了一些可吃甲烷的细菌。伯丘斯率领的德法联合研究小组在挪威格陵兰海域考察时,在海底的哈康莫斯比泥火山口发现了3种单细胞生物,其中有一种细菌被证明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甲烷。但是,火山所喷发出的硫酸盐和氧气的上升流限制了吃甲烷菌的生存环境。因此,最终微生物仅能分解掉火山喷发出的甲烷的40%。此前,伯丘斯还在黑海海底发现过这种吃甲烷菌。他们发现的海底细菌与陆地土壤中的氧化甲烷细菌不同,这种细菌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更强。新发现的吃甲烷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已有40亿年历史。
⑥许多甲烷目前还冻结在两极地带的冰层下,但是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加剧,它们很有可能被释放出来,成为破坏环境的“定时炸弹”,使污染问题变得更严重,甚至导致严重的气候灾害。因此,伯丘斯希望这些海底细菌在灾害到来之前可以“吃掉”那些储存在地球表面以下的甲烷气体。在地球上几十亿年的各种灾害的打击之下,海底泥火山口的吃甲烷细菌依然能不断繁衍生息,说明它们的生存能力比普通土壤中的吃甲烷细菌的生存能力强得多。科学家希望大规模培育海底细菌,然后把它们投放到世界各地,能为减缓全球变暖作出贡献。
⑦科学家预计,要完成这项宏伟计划大概还需要5年。5年之后不知道地球又有多热了,但愿他们的研究早日成功。
(选自《新民晚报》)
1.第②段中加点的“强势”在文中
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产甲烷菌的生活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以甲烷为食的深海细菌,为什么第③段中要先介绍产甲烷菌?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请你排列一下可氧化甲烷的细菌在大自然中的分布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有一句话跟第⑤段中的“他们发现的海底细菌与陆地土壤中的氧化甲烷细菌不同,这种细菌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更强”呼应,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中的信息,向还不知道这种以甲烷为食的深海细菌的同学作简单的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都在关注和研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想为此做点儿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催眠术有新解
沈英甲
①多年来,围绕着催眠术的功效,赞成和反对的争执始终未休。最近有科学家对催眠术发表了新的见解,解释了人接受催眠的整个过程,认为只有少部分人会受催眠影响。
②不久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催眠临床运用的精神病专家戴维•施皮格尔博士根据大脑最新研究成果解释了催眠术的实质。他说,数十年的研究表明,只有10%~15%的成人极易接受催眠。而在12岁以前,人的大脑信息传递途径还未成熟前,80%~85%的儿童极易接受催眠。施皮格尔博士说,1/5的成人对催眠有抵抗力,其余的介于两者之间。
③近年来许多关于大脑成像的研究也反映了相似的机制,即在暗示影响下存在自上而下的大脑运行。哈佛大学神经学家斯蒂芬•柯斯林博士说,大脑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控制了感觉信息或称自下而上的信息。人们认为,对外部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感构建了现实。柯斯林博士说,其实大脑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构建它所感知的事物。
④施皮戈尔博士说,多数情况下,自下而上的信息与自上而下的预期相符。但催眠很有趣,因为它让二者发生了错位。尽管对催眠术是如何起作用的,至今医学界了解不多,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医学领域就开始使用催眠止疼,而近年来催眠术则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创伤、过敏性肠胃综合症以及饮食失调。不过,人们对催眠的认识也存在不同意见:催眠状态究竟是怎么回事,它究竟是为了服从催眠师,还是精神高度集中、陷入沉思,以至忘了周围环境的一种自然状态?医学界还在继续研究。
⑤催眠术在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方面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原则上催眠术的确是任何人都能运用的,它可以使实施催眠术的人沉浸在一种好像暂时操纵了他人心理的奇妙优越感中。但是催眠术如果不考虑医学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会伴随着种种弊端和危险。
⑥它或许可以解释为感觉信号的处理过程。眼睛、耳朵和身体接收到的信息首先传递到大脑的初级感觉区域,再从那儿传送到所谓的更高级的进行理解的区域。比如说,花朵反射的光首先进入眼帘,然后转化为图案传送到初级视觉皮层。在那儿,大脑辨认出花朵的大致轮廓。然后图案传送到高一级的区域――就功能而言――辨认出颜色,然后传送到更高一级的区域,破译出花朵的属性以及关于特定花朵的其他常识。
⑦从低级到高级区域的信息处理过程也适用于声音、触觉和其他感觉信息。负责传送各种感觉的神经细胞束携带着感觉信息。令人惊讶的是反方向的信息传递,即从高端到低端的信息传递,这种传递方向被称为“反馈”。自上而下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的数量是自下而上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的十倍。如此大量的反馈途径表明:意识(即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言)建立在神经系统科学家所说的“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基础上。你的所见不一定都是你的所知,因为你的所见取决于随时准备解释原始信息的经验基础――比如花朵、锤子和面孔。
⑧大脑自上而下处理信息的过程解释了许多问题:如果对现实的构建经历了如此多的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这也就解释了安慰剂(一枚糖制“药片”可以使你感觉良好)、非安慰剂(一个巫医可以令你平白无故地生病)、谈话疗法以及药物疗法为什么会有效果,因为,如果高端――大脑信服了,则低端――人的感觉将受到影响。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科学家对催眠术有怎样的新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催眠术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催眠术在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方面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现在医学领域已经有了哪些具体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说“催眠术如果不考虑医学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会伴随着种种弊端和危险”,你觉得催眠术的弊端和危险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多年来,围绕着催眠术的功效,赞成和反对的争执始终未休。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