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7: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国际礼仪,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工作有序
总服务台是接待客人的第一个环节和最后一个服务环节,工作要有序,讲究效率,做到办理第一位,询问第二位,再招呼客人第三位,并说:“对不起,请稍候。”如果登记时人很多,开房时一定要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做好解释,提高效率,必要时要增加人数,以免让客人等得太久。
2.态度和蔼
接待客人态度要和蔼,语气轻柔,注视客人,口齿清楚。?
3.热情快捷
许多酒店的总服务台人员的接待工作非常繁忙、多变,来到总服务台的客人形形,各有需求。因此,总服务台的工作总要保持热心快捷、热情好客、文雅礼貌,这将有助于影响和决定客人在酒店内下榻和停留的时间。如果总服务台员工对客人冷淡或粗鲁,那将疏远客人以致促使客人不满或提前离开酒店。
4.姿式良好
总服务台一般是站立服务,凌晨一点以后才可坐下,如有客人来,必须站立,姿式要好,不吸烟,不失态,不东倒西歪。?
5.精神集中
工作时要全神贯注,不出差错。客人的姓名必须搞清楚,将客人的名字搞错或读错是一种失礼行为,不能一边为客人服务一边接电话。在岗位上,不能只与一位熟悉的客人谈话过久。不要同时办理几件事,以免精神不集中出现差错现象。?
6.学会观察
酒店内人来人往,三教九流都是酒店经常光顾的客人,总服务台的员工要学会观察,记录客人个人资料以备用。?
7.对待客人一视同仁
对待客人要一视同仁,对重要的客人或熟客可以不露声色巧妙地给予照顾,让他感到与众不同,有一种优越感,及被重视、被尊重感。其实,每一位客人都盼望和期待着自己能受到一种私人或者可以说着一种个别的单独接待。
8.完成一切承诺
要完成对客人的一切承诺,若办不成的事,要直接、真诚地相告,表示自己没有办法,同时最好介绍客人到能满足客人要求的别的地方。?
9.处理好客人的投诉
接待一些刚入住的客人的投诉,要及时处理。例如,客人抱怨某项服务或设备维修问题,首先要道歉,然后感谢客人反映此事并表示这些问题将予以上报并得以纠正。具体的做法是:上报的形式是记录在投诉簿上或是向经理报告,以便酒店能够采取必要的行动,纠正问题,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如客人对酒店或设备维修仍不满意,请求上司的帮助,尽量避免使客人不满而归。?
10.随机应变
总服务台是员工应随机应变,善于处事。客人住在酒店里,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夜里突然发病,甚至死亡,或订不到机票等,他们都会求助于总台员工。因此,总台员工要具备应变能力,随时准备应付各种意外,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得体地处理,做到临乱不慌,临危不惊,处事有方。
关于接待工作
1、如何迎接客人?
一是确定迎送规格。通常遵循身份相当的原则,即主要迎送人与主宾身份相当,当不可能完全对等时,可灵活变通,由职位相当的人或由副职出面。其他迎送人员不宜过多。
二是掌握到达和离开的时间。准确掌握来宾到达和离开的时间,及早通知全体迎送人员和有关单位。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迎接人员应提前到达迎接地点,不能太早,更不能太迟,甚至迟到。送行人员则应在客人离开之前到达送行地点。
三是适时献上鲜花。迎接普通来宾,一般不需要献花。迎接十分重要的来宾,可以献花。所献之花要用鲜花,并保持花束整洁、鲜艳。忌用、杜鹃花、石竹花、黄色花朵。献花的时间,通常由儿童或女青年在参加迎送的主要领导与主宾握手之后将花献上。可以只献给主宾,也可向所有来宾分别献花。
四是不同的客人按不同的方式迎接。对大批客人的迎接,可事先准备特定的标志,让客人从远处即可看清;对首次前来,又不认识的客人,应主动打听,并自我介绍;而对比较熟悉的客人,则不必介绍,仅向前握手,互致问候即可。
五是留下一定时间。客人抵达住处后,不要马上安排活动,要给对方留下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安排活动。
2、如何称呼、介绍和握手?
关于称呼。国际上,对男子通常称先生,对女子通常称夫人、女士、小姐。其中对已婚女子称夫人,对未婚女子称小姐;而对不了解婚姻状况的女子可称小姐,年纪稍大的可称女士。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还可直接称其职务、阁下。
迎接一批客人,如何介绍呢?是先介绍客人,还是先介绍主人?通常由礼宾工作人员或欢迎人员中身份最高者,先将前来欢迎的人员按其身份从高到低依次介绍给来宾。在介绍两个人互相认识时,怎么介绍呢?是先介绍男士,还是先介绍女士?是先介绍年幼者,还是先介绍年长者?是先介绍身份低者,还是先介绍身份高者?是先介绍未婚女士,还是先介绍已婚女士?西方是先卑后尊,我国是先尊后卑,西方与我国正好相反。伴随介绍客人,就是如何握手的问题?伸手次序:由尊者决定。公务场合职务高、身份高者先伸手,非公务场合,年长者、女姓先伸手。注意:握手忌用左手、忌戴手套、忌戴墨镜、忌手脏,等等。
3、如何陪车和引导?
客人抵达后,如果需要陪车,宾主双方如何上车,如何就座呢?
乘坐轿车时,通常有两种情况:当有专职司机开车时,小轿车1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3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
如果是主人自己开车,则要请主宾坐到主人的右侧,即前排右侧的位置,也就是副驾驶的位置。
中轿主座在司机后边的第一排,1号座位在临窗的位置。
乘坐中大型面包车时,则前座高于后座,右座高于左座;距离前门越近,座次越高。为客人关车门时,要先看清客人是否已经坐好,切忌过急关门,损伤客人。
当宾主双方并排行进时,引领者走在外侧,让来宾走在内侧。单行行进时,引导者应走在前,来宾走在其后,起到带路的作用。出入房门时,引领者主动开门、关门。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引领者先入后出,操纵电梯。
4、如何会见和会谈?
会见座位的安排。通常将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右侧,译员、记录员安排在主人和主宾的后面,其他人员按礼宾次序在主宾一侧就座。主方陪见人员在主人一侧就座。座位不够可在后排加座。双方人员的排序由双方按照每个人的职务、地位、本次会见的内容等综合排定。
会谈座位的安排。双边会谈通常用长方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坐背门一侧,客人坐面门一侧。主谈人居中。我国习惯把译员安排在主谈人右侧。其他人员按礼宾次序左右排列。记录员可安排在后面,当会谈人员较少时,记录员也可安排在会谈桌上就座。双方人员的排序也由双方按照每个人的职务、地位、本次会见的内容等综合排定。
如会谈长桌一端向正门,则以入门的方向为准,右为客方,左为主方。
5、如果有合影,如何安排就座呢?
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手为上,主人的右手排第一位来宾,主人的左手排第二位来宾,主客双方间隔排列。第一排人员既要考虑人员身份,也要考虑场地大小,即能否都摄入镜头。一般来说,两端均由主方人员把边。
如果是上级领导来视察,安排合影时,则要将所有合影人员排出次序,每排再按开会时主席台上的就座次序排列。为了突出主要领导,保证主要领导居中,通常排单数就座,1号人员即身份最高者居中,2号人员在1号人员左手位置,3号人员在1号人员右手位置,以此类推。
6、如何宴请?
主要有三个环节:排好菜单、定好形式、排定座次。
排好菜单。要体现民族特色、地方风味、节令时尚、饭店拿手和客人喜爱的菜肴,少上昂贵菜肴,不上禁忌菜。关于饮食禁忌,如回民不吃猪肉,犹太后裔不吃猪肉、兔子及禽类等,印尼、马来西亚人也不吃猪肉(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人不吃猪、马、骡、驴肉,有的还不吃兔肉。了解了这些习俗,安排时就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上这些动物的肉。伊斯兰教还禁酒,但也有例外,就是伊拉克人可以喝酒。
定好就餐形式。宴请总是通过一定的宴请形式来完成的。宴请形式有宴会、招待会、茶会(又称茶话会,是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具有对外联络和进行招待性质的社交性集会,重点不在“茶”,而在“话”)、工作餐。宴会中的正式宴会和招待会中的冷餐(即自助餐)是目前接待来宾最常用的两种宴请形式。
正式宴会是仅次于国宴的一种宴会,可安排席间乐,宾主均按身份排位就座,用地产白酒和其他饮料。正式宴会的现场,应布置得严肃庄重大方,不要用红绿灯、霓虹灯装饰,可以少量点缀鲜花。正式宴会通常要挂“欢迎宴会”大字横幅,有时还配以标语,标语的内容可以根据宴会的主题来拟定。
排定座次。正式宴会桌次的排列:主桌位置,圆厅居中为上,横排以右为上,纵排以远(距离门的位置)为上,有讲台时临台为上。2、3、4······等其它桌的位置,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近高远低,右高左低。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
正式宴会座位的排列:通常安排每桌10人,来宾的位置以离主人座位的远近而定。我国习惯按各人本身职务排列,以便于谈话。当只有一位主人时,1号来宾坐在主人右手的一侧,2号来宾坐主人左手的一侧,3、4、5、6、7、8、9号等来宾依次分别坐在两侧。当有两位主人时,即有第一主人和第二主人时,1号来宾坐在第一主人右手的一侧,2号来宾坐在第一主人左手的一侧,3号来宾坐在第二主人右手的一侧,4号来宾坐在第二主人左手的一侧,5、6号来宾分别坐在1、2号来宾的两侧,7、8号来宾分别坐在3、4号来宾的两侧,其他来宾依此排座。
冷餐会(又叫自助餐),常用于宴请人数众多的宾客。往往设主宾席座位,其余各席不固定座位,食品与饮料均事先放置桌上,招待会开始后,自动取食进餐。这种进餐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宾主双方感到轻松自由,便于交流。
7、如何观看节目?
观看文艺节目,一般以第七、八排座位为最佳。观看电影则是第十五排前后为好。专场演出要把贵宾席留给主人和主要客人,其他客人可排座位,也可自由出入。
如举办舞会,时间掌握在2小时,即尽量在晚上8:00—10:00。参加舞会的男女人数要相当。注意歌舞相间。男士要主动请女性跳舞,女性可以婉拒;女士请男士跳舞,男士不可拒绝。舞会快结束时,结尾曲要能让来宾感到舞会快要结束了。
8、如何参观游览?
一是项目选定。结合来访目的、客人意愿和兴趣、来宾是否参观过进行安排。
二是安排布置。项目确定之后,应做出详细计划,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在哪儿停车、在哪儿介绍、在哪儿上卫生间、在哪儿上车,以及中间如何引导、如何衔接、由何人介绍情况,等等,都要向接待单位交待得清清楚楚。
对于大型的、重要的、复杂的参观活动,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精心选择参观点;反复预看路线,计算好途中使用时间、参观使用时间和介绍使用时间,确保用最少的时间,看最多的参观点;确定好联系人、联系电话以及介绍人;安排好沿途解说人和解说词;十分关注参观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适时根据临时突然变化,做好适应性调整。
9、如何签约?
一般在签字厅内设置长方桌一张,作为签字桌。桌面覆盖深绿色台呢,桌后放两把椅子,为双方签字人的座位,主左客右。座位前摆的是各自保存的文本,上端分别放置签字文具,如是与外方签字,桌子中间还要摆一旗架,分别悬挂签字国的国旗。
双方参加人员进入签字厅。签字人员入座时,其他人员分主客各一方按身份顺序排列于各自的签字人员座位之后。双方助签人员分别站在各自签字人员的外侧,协助翻揭文本,指明签字处。在主方保存的文本上签毕后,由助签人员互相传递文本,再在对方保存的文本上签字,然后由双方签字人员交换文本,相互握手。有时签字后,备有香槟或红酒,共同举杯庆贺。
10、如何保持良好的仪表形象?
这是做好接待工作的基础和开始,也是涉及到个人乃至一个单位、一个国家形象的事情。
一是精神要饱满自然,态度要和蔼端庄。面、手、衣、履要洁净。说话客气,注意身份。在公共场所应保持安静,遵守秩序,不打搅、影响别人。遵时守约。
二是多用礼貌有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三是尊重隐私。与人交往时做到五不问,即不问年龄、不问婚否、不问去向、不问收入、不问住址。但日常交往中,有的人最喜欢问的却是这些问题。这是要引起注意的。
四是体现女士第一。即时时处处做到女士优先、保护女士。男女同行时,男士应走靠外的一侧,不能并行时,男士应让女士先行一步。在开门、下车、上楼或进入无人领路的场所、遇到障碍和危险时,男士应走在女士前面,为女服务。就餐时,进入餐厅入座的顺序是,服务员引导,女士随后,男士“压阵”。
五是着装要得体。着装要体现整体性、个性、和谐性。男士衣着的颜色不能超过3色,否则就会显得杂乱,不够庄重。袜子一般应穿与裤子、鞋子同类颜色或较深色的颜色。通常情况下男士均穿便服,便服包括外衣、夹克、衬衣、T恤衫和各式西装。但出席正式、隆重、严肃的会议或特别意义的典礼,则应穿深色西装或礼服。
这里要提醒一下穿西装的注意事项:
西装袖子长度以达到手腕为宜,西装衬衫的袖长应比西装袖子长出1-2厘米。凡是正式场合,穿西装都要系领带,西装要系扣。衬衫和领带要精心选择,衬衫的领子要挺括,领带颜色要与衣服、场合协调和谐,不能太随意。系领带时,衬衫的第一个纽扣要系好。衬衫的下摆要放在裤子里。衬衫里面一般不要穿棉衣,天冷时,衬衫外面可穿一件羊毛衫。穿着羊毛衫时,领带应放在羊毛衫内。穿西装一定要穿皮鞋。一般是黑色或棕色皮鞋。皮鞋要上油擦亮,不能蒙满灰尘。西装在日常穿着时可以敞开,也可以扣上第一粒纽扣。西装的衣袋和裤袋里,不宜放太多的东西,以勉显得鼓鼓囊囊。穿西装不扎领带时,衬衫的第一粒纽扣不要扣上。
【打领带注意事项】:
系领带不宜过长或过短,领带一般在第四、五个纽扣之间。站立时其下端触及腰带为宜。如内穿背心时,领带要放在背心内,领带夹也不要露出背心。生活中有的人把领带夹夹在衬衣的第二个纽扣处,显得十分显眼、难看。在宴会等喜庆的场合,领带颜色可鲜艳一些;参加吊唁活动,一般系黑色或其它素色领带。在日常生活中,只穿衬衣(包括短衬衣)也可系领带,但衬衣下边要放在裤子里。穿茄克衫等翻领衣服,内穿衬衫时,也可系领带。小脸型、高身材的人不要打太窄的领带,胖者不要打太宽的领带。 六是餐饮要规范。要坐得端正,双腿靠拢,两足平放。双手和手肘部要离开桌子,不要放在、扒在桌上。主人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大的声响,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都是不文雅的表现。若控制不住要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低头转向一旁,尽量避免发出声响。敬酒时,上身挺直,双腿站稳。劝酒要适可而止,切忌饮酒过量,以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为宜。
国际商务谈判服饰礼仪01服饰礼仪是国际商务谈判中最基本的礼仪。得体的服饰,不仅是个人仪表美、素质高的表现,而且是对他人的尊重。商界历来最重视服饰规范,服饰是商人成功的关键。对国际商务谈判这种正规场合更是要求穿得传统、庄重、高雅。对于男性,一般应穿西装系领带,一套非常合体的深色套服 通常是蓝色、灰色或黑色 会适合大多数国家,甚至包括出席谈判宴会或看演出。对于女性,职业套装则是最佳选择,这在世界任何地方都适用。男性切忌穿非正式的休闲装,运动装;女性切忌穿得太露、太透,也切忌佩戴太多首饰,适当点缀一、两件即可。无论男性或女性,稀奇的发型、过分的化妆、大量的珠宝、浓浓的香水味都会损坏商务职业人员的形象,给外国商人送去错误的信号。
中国有句俗话: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在日常生活中是这样,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却是大忌。
事例1:割草机谈判
中国某企业与德国一公司洽谈割草机出口事宜。按礼节,中方提前五分钟到达公司会议室。客人到后,中方人员全体起立,鼓掌欢迎。不料,德方脸上不但没有出现期待的笑容,反而均显示出一丝不快的表情。更令人不解的是,按计划一上午的谈判日程,半个小时便草草结束,德方匆匆离去。
事后了解到:德方之所以提前离开,是因为中方谈判人员的穿着。德方谈判人员中男士个个西装革履,女士个个都穿职业装,而中方人员呢?除经理和翻译穿西装外,其他人有穿夹克衫的,有穿牛仔服的,有一位工程师甚至穿着工作服。
事例分析:德国是个重礼仪的国家,德国人素以办事认真而闻名于世。在德国人眼里,商务谈判是一件极其正式和重大的活动,中国人穿着太随便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不尊重他人;二是不重视此活动。既然你既不尊重人,又不重视事,那还有必要谈吗?所以,德方在发现中国人服饰不规范时脸上出现不快,并且提前离去就不足为奇了。
国际商务谈判中其他礼仪见面礼仪
见面是商务谈判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见面礼仪主要包括介绍礼仪和握手礼仪。介绍一般是双方主谈各自介绍自己小组的成员。顺序是女士优先,职位高的优先。称呼通常为女士,小姐,先生。中国人有一个称呼叫同志,翻译成英语是comrade,在西方的某些国家,意思是同性恋,所以为避免误会,在商务谈判中应禁用此词。
握手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一种见面礼,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礼节。握手貌似简单,但这个小小的动作却关系着个人及公司的形象,影响到谈判的成功。
握手的力度。中国人初次见面,通常是握到为止,一般不会过重。而欧、美人则喜欢用力握对方的手,握得太轻则被认为是软弱、没有信心的表现。
握手的时间。握手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三秒钟左右。但老朋友重逢,或谈判中达成了一项重大协议,或谈判成功签字后,握手的时间可略长。
握手的顺序。女士先伸出手,男士一般不先伸出手。在场人员较多时,要稳步寻找握手对象,防止交叉握手、争手的情况发生。
握手时伴随的动作。握手时,双眼要正视对方,面带微笑,以示致意;不可东张西望,或面无表情。东张西望显示心不在焉,面无表情显示不友好,二者都缺乏对别人的尊重。
当然,在有些国家见面时并不握手,譬如日本常采用鞠躬的方式,泰国采用双手合十的方式,法国人采用亲吻的方式,阿根廷人不仅亲吻而且拥抱,男人亲吻女人,女人亲吻女人,但男人不亲吻男人。而在大多数非洲国家中,习惯用身体打招呼 长时间地把手放在客人的肩上。至于选择采用何种见面礼仪,应视不同文化而定,入乡随俗是上策。
事例2:左手引起的麻烦
某厂长去广交会考察,恰巧碰上出口经理和印尼客户在热烈地洽谈合同。见厂长来了,出口经理忙向客户介绍,厂长因右手拿着公文包,便伸出左手握住对方伸出的右手。谁知刚才还笑容满面地客人忽然笑容全无,并且就座后也失去了先前讨价还价的热情,不一会便声称有其它约会,急急地离开了摊位。
事例分析:在穆斯林国家,左手是不能用来从事如签字、握手、拿食物等干净的工作的,否则会被看作是粗鲁的表现,因为左手一般是用来做不洁之事的。这次商务谈判失败,就是因为厂长不了解这一文化差异,而是用了对中国人来说可以接受的左手与对方握手。
洽谈礼仪
商务谈判的过程,就是双方洽谈的过程。任何成功的谈判,都是双方洽谈的结果。而任何洽谈,都有一定的礼仪。要想洽谈成功,就必须遵守洽谈礼仪。
语言礼仪。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符号系统。谈判语言要做到既恰当又礼貌。所谓恰当,就是根据谈判需要,该明确时明确,该模糊时模糊。所谓礼貌,就是言语、动作谦虚恭敬,不讲粗话,侮辱人格的话。
非言语礼仪。非言语沟通是指不通过语言而传达出意思的沟通。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所用的词语远不及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重要。据研究者估计,观众只能听懂整个信息的实际内容的10%,大约30%归功于一个讲话人声音的高音和次中音,60%的信息来源于非言语交流。非言语礼仪包括目光礼仪,面部表情礼仪,手势礼仪,身体空间礼仪及沉默礼仪。非言语礼仪是一门真正的艺术 主要由于它随着文化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出入。在一种文化中的欢乐的手势,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表示粗野的侮辱。点头,在中国、美国和加拿大,表示同意。但在保加利亚和尼泊尔,点头表示不同意。同日本人讲话时,他们点头仅表示理解,并不表示同意。美国人认为眼睛正视对方是诚实和真诚的象征;而在日本和中国则认为是不礼貌的。
事例3:竖起大拇指的故事
“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仪在我们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而礼仪作为商务谈判的重要主成部分,更是不可小觑其重要性。礼仪可以说始终贯穿于商务谈判的前前后后,所以不仅只限于商务谈判人员,所有从事与外贸有关的人员,在与外国商务人员交往时,如何做到言行得体有礼,直接关系到商务谈判是否能成功,生意是否能做成等等重大问题。那么,说到这儿,到底何为礼仪?当然,我们现在说的礼仪没有包含孔子他老人家那个年代的有封建暧昧的“礼”。简单地说,礼仪就是指在人际交往之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其实做起来一点也不简单)。而所谓商务谈判礼仪,就是指在长期的商务谈判交往过程中,满足迎合文化的适应性而形成的行为或活动的规范。请注意,这里出现两个词——“律己”和“敬人”。所谓律己,就是用一定的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良好的内在修养,不仅使自己充满自信,而且获得对方的尊重;
所谓敬人,就是通过一定的礼仪,更好地向对方表达尊重,友好与善意,增进彼此的信任和友谊。还有,因为你是跟外国人做生意,谈的是国际商务谈判,而众所周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历史、经济、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所以你表现出来的礼仪还得满足“迎合文化“的适应性。这一点,孔子他老人家在两千多年前也早就懂了。有诗为证:“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那么,商务谈判礼仪中到底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仪容仪表仪态这里所谓的仪容仪表仪态简单一点地说,就是穿着打扮。古语云:“女为悦己者容”。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打扮可以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别人扮,就是穿给别人看的。因为给人的第一整体印象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在参加商务谈判之前,你得把自己漂漂亮亮地“包装”好才行!
(一)、仪容仪容其实强调了仪表里的一个重要环节——脸部、面容。我们说员工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员工个人素养体现着一个企业化的程度。但你不能要求每一个谈判人员都是帅哥美女吧。但你一定要做到“整洁”这一点。整洁者好看也,自然也能弥补你相貌的先天不足。单单一个干净整洁的形象就能给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是毋庸置疑的。具体地,对男士来说,特别是讲究庄重保守的商务人员来说,首先你头发不能太长吧。一般来说,男士头发不能过耳。还有,平时你还要把头发梳理的整洁,要洗干净,无异味;
而脸部对男士来说特有的就是胡须了。参加谈判之前,你得把你一脸渣子处理干净了,有时候长长的鼻毛也是有必要修一修的。这都是最基本的了。对女士来说,头发长是可以,但也要有个限度,一般到肩就可以了。管理严格的公司还有要求,比如必须绑起来之类的。至于装饰,你总不能插上十几朵花去参加谈判吧,适当就行。还有就是化妆的问题。你是去谈判的,不是去秀姿色,耍美人计的,切不可花枝招展,浓妆刺眼。谈装、素装方能符合商务人员的身份。
(二)、仪表所谓仪表,就是服装了。服饰礼仪最基本的就是整洁雅致了。得体的服饰,不仅是个人仪表美、素质高的表现,而且是对他人的尊重。商界历来最重视服饰规范,服饰是商人成功的关键。对国际商务谈判这种正规场合更是要求穿得传统、庄重、高雅。对于男性,一般应穿西装系领带,一套非常合体的深色套服—通常是蓝色、灰色或黑色—会适合大多数国家,甚至包括出席谈判宴会或看演出。对于女性,职业套装则是最佳选择,这在世界任何地方都适用。男性切忌穿非正式的休闲装,运动装;
女性切忌穿得太露、太透,也切忌佩戴太多首饰,适当点缀一、两件即可。无论男性或女性,稀奇的发型、过分的化妆、大量的珠宝、浓浓的香水味都会损坏商务职业人员的形象,给外国商人送去错误的信号。中国有句俗话: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在日常生活中是这样,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却是大忌。
(三)、仪态仪容仪表有时候是一个静态的问题,而仪态更倾向于动态,是一个整体的协调。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狂”。一个人的风度、教养往往是举止动作是否协调得体的问题。仪态简单地说就是包括言、站、行、坐、吃。每个人的习惯都不同,或许还有些坏习惯。但商务谈判中不容你有那些坏习惯,所以平时就得多加注意,并改进。关于“言”,孔子他老人家有句话说的好:“恭而无礼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即是说:一味恭敬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忧愁;
过於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
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礼法的人就会鲁莽惹祸;
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礼法就会尖伤人。可见,恭敬、谨慎、勇敢、直率,如果不讲礼貌,不受礼有约束,就会变得不文明,甚至不道德,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际之间的和谐。所谓“祸从口出”,言语是重中之重啊;
站的话,一个字,就是要直。要平视前方,肩平,胸挺,腹收,双腿并拢,两手垂放——站如松是也;
行跟站是差不多的,行只是占的动态表现,但不要求你“动如风”,别忘了你是商务人士;
坐要有坐姿,尊卑有序,请客人、地位高的人先坐;
还有,因为是做生意,难免上下酒店,请下客,吃可是个大学问啊。一般来说,吃时是不制造噪音的,你还要了解对方的饮食习惯、禁忌等等。二、迎送礼仪迎来送往是商务谈判中经常发生的社交活动,也是国际商务谈判中一项基本礼仪。一般来说,谈判一方对应邀前来参加谈判的人员,对将要来到何即将离去的客人,都要根据其身份、交往性质、双方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安排相应的迎送。
(一)、迎送规格迎送规格,应当依据前来谈判人员的身份和目的,本方与被迎送者之间的关系及惯例决定。一般是按对等原则来迎送的。比如,对方是总经理带团来华,我方也应派总经理级别的人员去迎接。但在实际中,有时因为机构设置不同,当事人身体不适等等一些原因而不能完全对等接待,这时便可灵活变通,由职位和身份相当的人士作为替代者。
(二)、准确掌握来员抵离的时间迎送人员必须及时准确地掌握来员抵离的时间,及可以顺利迎送客人,又可以不过多地耽误迎送人员的时间,提高迎送效率。这个应该要注意以下五点:第一,须双方商定时间;
第二,时间约定要精确;
第三,要适当留有余地;
第四,要反复确认;
第五,严格遵守时间。还有关于迎送过程中的有关手续和购买票证等事务,应指定专人办理,如办理车票、飞机票、出入境手续、行李托运等等。
国际商务活动,顾名思义,会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文化碰撞与交流,故在活动过程中商务礼仪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商务活动和交流的顺利与否,甚至影响商务洽谈的最终成败。而手势,又作为思想和情绪表达的一种身体语言表达方式,也体现了国际商务礼仪中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以及企业与员工的文化层次。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国际商务礼仪中的手势进行简单的阐述及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际商务礼仪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国际商务礼仪中涉及的是不同组织、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在交流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礼仪形式,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往,遵循的仍然是文明礼爱的交流方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商务礼仪与其说是一种礼仪形式,不如说是一种交往艺术。对于企业来讲,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不仅可以塑造企业形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美誉度,还可以完善在合作伙伴和客户心中的印象,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这就要求企业和公司要重视员工对商务礼仪文化的学习,使他们了解企并熟悉掌握商务礼仪手势的含义,并在国际商务交往中有效运用。
进行商务礼仪文化的培训
商务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所以学习商务礼仪不仅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
企业公司应当真正重视起国际商务礼仪文化的普及与培训,对新进的员工进行专门的商务礼仪文化的培训,这不仅仅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建设与开展形式,同时也是获得国际认证的重要标准。
请专业人士来给员工进行国际商务礼仪文化的培训,这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与凝聚力,也是为之后的商务活动中员工的交流交往表现提升层次,为公司与顾客及合作方的共赢创造氛围。
内部定期举行礼仪文化交流或比赛
除了必要的专业商务礼仪培训之外,公司还要定期举行内部文化交流,让新老员工一起交流商务活动中应当有的素养和应当注意的事项。这不仅仅加强了公司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公司有一个优良的工作氛围打下基础,更让员工加强对商务礼仪的掌握,通过模拟国际商务活动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而加强自身商务礼仪素养,以更好应对商务交往活动,为自身和公司建树良好的形象,为日后的发展与合作创造良机。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人的仪容、仪表、说话方式与表情以及举止等都需要了解和注意,而手势对于中国人来讲,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普及和运用。
手势是通过手和手指活动来传达信息的形式。不同的手势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和信息,相同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领域内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手势表现的含义非常丰富,表达的感情也微妙复杂。作为仪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势应得到正确的使用。但是在商务活动中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手势不宜多用。在东方,尤其是中国人,对手势的了解程度都没有完全普及。所以,对国际商务礼仪中要尽量避免一些容易产生误解的手势交流,即使手势作为一种交流方式,但是在自己不明确了解并熟悉的情况下,手势是不建议多使用的,以免造成商务交流中的不好影响。这不仅会影响商务交流双方的心情,而且有可能严重影响交流目的实现。
注意并尊重地域文化差异。一般来说,国际商务礼仪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国家,这些国家的礼仪文化,由于地域、过渡、习俗的不同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员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要了解并注意、尊重这些地域文化差异的存在,使用双方或多方都能接受的恰当的手势,才能达到沟通教过,并不至于无事生非。
以上是笔者对公司如何重视和加强商务礼仪文化的培养以及应注意的事项进行的阐述,而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一些国际商务礼仪中常用的手势及其含义。
鼓掌:频率恰当的鼓掌,往往有赞许、鼓励、祝贺、欢迎之意。切忌过大声音或过快频率拍手的鼓掌形式。这样不仅达不到鼓掌的预期效果,而且会给人一种不悦的感觉。
握拳:拇指在四指之外地攥紧拳头,有进攻、自卫等意思,有时也会有愤怒的情绪表达。
用食指指人:在大多数国家中伸出食指都不雅观,有指责人和教训人的意思。
用食指指天:多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
竖起食指压唇:提醒他人安静。
背过手在身后:常常昭示着一种权威和权力;也可表示一个人的紧张和不安;若背手在身后的同时低头踱步,则也表示在思考。
塔尖式手势:双手食指相对,其他手指相缠,表示自信:但若身体有后仰,则体现了高傲,不宜多用。
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多有敌意的暗示;也有自我放松或袖手旁观的意思。
伸出大拇指向上:有夸赞和支持之意,在欧美国家也有招呼出租车之意,但澳大利亚人认为这是一种侮辱,使用时需注意对象。
伸出食指和中指:形成一个V的形状,有欣喜和成功之意。
拇指尖和食指尖相连:其他手指呈舒展状,表示OK,有好、顺利、平安的意思:这个手势在日本代表钱,而在南美洲的一些国家里则被看作是下流侮辱性的手势。
与人握手:见面、告别、慰问、感激乃至表达歉意,都可以用握手的手势。但要注意的是,地位高的人或者作为客人的人应先伸手,地位低的人或者主任后伸手。和人握手时,也只需3-5秒即可。通常,世界惯例都是用右手和人握手。但在一些国家,见面礼不仅仅只是握手,如在日本与韩国、意大利,会并行鞠躬;在法国会拥抱并贴脸颊,荷兰人会轻吻左右脸颊三次,而中东阿拉伯女士都不参与社交不握手。
摆弄手指:在商务活动中,切忌摆弄手指,如活动关节或用关节出声音等,这种手势往往会给人一种心不在焉或无聊的感觉。
手插口袋里:切忌手插口袋,这是不尊敬、不尽力的意思。
请:一只手掌心向上摆平向外伸出,或两只手同时掌心向上并向同一方向伸出,代表着“请坐、请往这边走”的意思。
传物递物:双手托物,稍微曲臂呈上。如若是有尖利的一方,则要将尖锐的一方面向自己,正面朝上。接物时目视对方,用双手接过,起身站立,不快速接物。
在商务办公桌或餐桌上:身体靠近桌子,尽量挺直上身,将双手放在桌子上时,可以分开、叠放或相握,但不要将胳膊支起来或是一只手在桌上、一只手在桌子下。
进行商务展示:可以将物品高举至双眼处,也可以将物品举至不高过眼睛、不低于胸部的区域,这适用于他人看清展示之物。
招手:向近距离的人打招呼时,可以伸出右手,五指自然并拢,抬起小臂适当频率的挥动;距离较远时,可适当加大挥动幅度。但切忌商务活动中和上级招手。
交换名片:由卑者递给尊者名片,由客人递给主人名片。递名片要双手奉上,名片正面朝上。
以上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国际上使用较多的手势,这些手势的正确使用,可以提升对方对自己的印象,并为公司建树良好的企业形象。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对于商务洽谈目的的实现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值得强调的是手势的不恰当使用或过度使用,也可能会显得浮夸,造成物极必反的效果。所以,为了适宜的使用手势,提高国际商务交流的效率与效果。企业和员工应当充分熟悉商务礼仪中手势的运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场面的出现,并为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作出一定的贡献。
凡是到过奥地利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赞扬该国大自然之美。风光名胜举不胜举,尤其是那里的气候,冬天温和,夏天凉爽。一年四季,外国游人不断,因此旅游业非常发达,其收入是奥国的重要外汇来源,全国有大型旅馆近8万家,主要旅游景点有蒂罗尔州、萨尔茨堡州、克恩顿州和维也纳。外国游人主要来自德国、荷兰、意大利和法国。
奥地利社会福利制度非常完善并实行全国社会保险和救济制度,主要有医疗、失业、退休和事故四大类保险。是欧洲社会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人均国民收入2万多美元,平均2人拥有一辆小汽车。
近几年,奥地利与我国的经贸、科技、文化与民间交往不断增加。据我国海关统计,去年两国贸易额高达6亿多美元,据说,今年的贸易额有望大幅增加。奥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有钢铁、机械、交通工具、化工制品和食品。进口商品多为能源、原材料和消费品。
随着我国与奥国经济往来不断增加,前往奥国访问的商人逐年递增,与奥地利商人接触,必须特别注意各种礼节。奥地利的商务礼俗,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奥地利商人相当正规、严肃,尤其是首都维也纳,令人觉到一种莫扎特、贝多芬、斯特劳斯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在此活动过的、王朝风格的气氛。
奥地利企业家的性格中,较为特殊的,是注重头衔。比如,把部长误称为级别较低的课长,那么,在以后的商谈中,准会麻烦百出。与奥地利人通信的时候更要细心,务必正确无误地冠上他的正式头衔---把董事长写成总经理,你就完了。如果他的名上显示有好几个头衔,务必问问他,那一个是最重要的。另外还可加上“教授、工程师、经济专家……”头衔。
遵守先约定好的时间,那是必须做到的。拜会公、私单位时,均给与每个人亲切握手。如应邀“午餐”,不要抢着付账,但是最好找机会回请一次午餐。若应邀你到家中作客,记得一束鲜花或一盒巧克力去。东方人总希望交易成立以前,索取对方公司表示业务情况的数据。但是,奥地利人的习惯则不愿意在建立商业关系之前,提出供这类的数据。
无论拜会公私单位,均需提前预约。参加商务谈判一定要守时。见面或分手时,切记与每个人亲切握手。如应邀去吃午餐,千万不要抢着付钱,否则会认为你瞧不起他们,最好找机会回请一次午饭。若应邀吃晚饭或餐后听歌剧、看戏,并不需要回请。但如请你去家里做客,切记带上一束鲜花,以示对主妇的尊敬。
设法在前往奥地利之前,充实一下你的古典音乐及滑雪。几乎每一个奥地利商人都会滑雪。奥地利是莫扎特、斯特劳斯的家乡,每年7-8月,连续5个星期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是一大盛事,国家上许多著名音乐家必来此聚会。在音乐之乡维也纳,人们除了去剧院听歌剧外,另外一个愉快的去处要算是西班牙骑术学院了。在那里,可以赏到世界知名的“白马舞芭蕾”,该城是旅游胜地和艺术中心,古罗马的贸易中心。
多听少说
缺乏经验的谈判者的最大弱点是不能耐心地听对方发言,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谈自己的情况,说自己想说的话和反驳对方的反对意见。因此,在谈判中,他们总在心里想下面该说的话,不注意听对方发言,许多宝贵信息就这样失去了。他们错误地认为优秀的谈判员是因为说得多才掌握了谈判的主动。其实成功的谈判员在谈判时把50%以上的时间用来听。他们边听、边想、边分析,并不断向对方提出问题,以确保自己完全正确的理解对方。他们仔细听对方说的每一句话,而不仅是他们认为重要的,或想听的话,因此而获得大量宝贵信息,增加了谈判的筹码。有效地倾听可以使我们了解进口商的需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修改我们的发盘或还盘。“谈”是任务,而“听”则是一种能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天份。“会听”是任何一个成功的谈判员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在谈判中,我们要尽量鼓励对方多说,我们要向对方说:“Yes”,“Pleasegoon”,并提问题请对方回答,使对方多谈他们的情况,以达到尽量了解对方的目的。
巧提问题
谈判的第二个重要技巧是巧提问题。通过提问我们不仅能获得平时无法得到的信息,而且还能证实我们以往的判断。出口商应用开放式的问题(即答复不是“是”或“不是”,需要特别解释的问题)来了解进口商的需求,因为这类问题可以使进口商自由畅谈他们的需求。例如:“Canyoutellmemoreaboutyourcampany?”“Whatdoyouthinkofourproposal?”对外商的回答,我们要把重点和关键问题记下来以备后用。
发盘后,进口商常常会问:“Cannotyoudobetterthanthat?”对此发问,我们不要让步,而应反问:“Whatismeantbybetter?”或“Betterthanwhat?”这些问题可使进口商说明他们究竟在哪些方面不满意。例如,进口商会说:“Yourcompetitorisofferingbetterterms.”这时,我们可继续发问,直到完全了解竞争对手的发盘。然后,我们可以向对方说明我们的发盘是不同的,实际上要比竞争对手的更好。如果对方对我们的要求给予一个模糊的回答,如:“Noproblem”,我们不要接受,而应请他作具体回答。此外,在提问前,尤其在谈判初期,我们应征求对方同意,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若对方同意我方提问,就会在回答问题时更加合作;二是若对方的回答是“Yes”,这个肯定的答复会给谈判制造积极的气氛并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
使用条件问句
当双方对对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谈判将进入发盘和还盘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用更具试探性的条件问句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以修改我们的发盘。
条件问句(conditionalquestion)由一个条件状语从句和一个问句共同构成,这个问句可以是特殊问句也可以是普通问句。典型的条件问句有“What…if”,和“If…then”这两个句型。例如:“Whatwouldyoudoifweagreetoatwo-yearcontract?”及“Ifwemodifyourspecifications,wouldyouconsideralargerorder?”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条件问句有许多特殊优点。
(1)互作让步。用条件问句构成的发盘和提案是以对方接受我方条件为前提的,换句话说,只有当对方接受我方条件时,我方的发盘才成立,因此我们不会单方面受发盘的约束,也不会使任何一方作单方面的让步,只有各让一步,交易才能达成。
(2)获取信息。如果对方对我方用条件问句构成的发盘进行还盘,对方就会间接地、具体地、及时地向我们提供宝贵的信息。例如:我方提议:“Whatifweagreetoatwo-yearcontract?Wouldyougiveusexclusivedistributionrightsinourterritory?”对方回答:“Wewouldbereadytogiveyouexclusiverightsporvidedyouagreetoathree-yearcontract.”从回答中,我们可以判断对方关心的是长期合作。新获得的信息对以后的谈判会很有帮助。
(3)寻求共同点。如果对方拒绝我们的条件,我们可以另换其它条件构成新的条件问句,向对方作出新的一轮发盘。对方也可用条件问句向我方还盘。双方继续磋商,互作让步,直至找到重要的共同点。(4)代替“No”。在谈判中,如果直接向对方说“No”,对方会感到没面子,双方都会感到尴尬,谈判甚至会因此陷入僵局。如果我们用条件问句代替“No”,上述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例如:当对方提出我们不能同意的额外要求时,我们可用条件问句问对方:“Wouldyoubewillingtomeettheextracostifwemeetyouradditionalrequirements?”如果对方不愿支付额外费用,就拒绝了自己的要求,我们不会因此而失去对方的合作。
避免跨国文化交流产生的歧义
国际商务谈判大多用英语进行,而谈判双方的母语往往又不都是英语,这就增加了交流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尽量用简单、清楚、明确的英语,不要用易引起误会的多义词、双关语、俚语、成语。也不要用易引起对方反感的词句,如:“Totellyouthetruth”,“I'llbehonestwithyou…”,“Iwilldomybest.”“It'snoneofmybusinessbut…”。这些词语带有不信任色彩,会使对方担心,从而不愿积极与我们合作。跨国文化交流的一个严重通病是“以己度人”,即主观地认为对方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意愿,我们的习惯去理解我们的发言,或从对方的发言中我们所理解的意思正是对方想表达的意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Yes”和“No”的使用和理解。曾经有家美国公司和一家日本公司进行商务谈判。在谈判中,美国人很高兴地发现,每当他提出一个意见时,对方就点头说:“Yes”,他以为这次谈判特别顺利。直到他要求签合同时才震惊地发现日本人说的“Yes”是表示礼貌的“Ihearyou”的“Yes”,不是“Iagreewithyou”的“Yes”。实际上,“Yes”这个词的意思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以上两种以外,还有“Iunderstandthequsetion”的“Yes”和“I'llconsiderit”的“Yes”。“No”的表达方式也很复杂。有些文化的价值观反对正面冲突,因此人们一般不直接说“No”,而用一些模糊的词句表示拒绝。例如,巴西人用“Somewhatdifficult”代替“impossible”,没有经验的谈判者若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就会浪费时间,延缓谈判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尽量了解对方的文化,对方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无误地传递和接受信息。
为了避免误会,我们可用释义法确保沟通顺利进行。释义法就是用自己的话把对方的话解释一遍,并询句对方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例如,对方说:“Wewouldacceptpriveifyoucouldmodifyyourspecifications.”我们可以说:“IfIunderstandyoucorrectly,whatyouarereallysayingisthatyouagreetoacceptourpriceifweimproveourproductasyourequest.”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加深对方对这个问题的印象。
最后,为确保沟通顺利的另一个方法是在谈判结束前作一个小结,把到现在为止达成的协议重述一遍并要求对方予以认可。小结一定要实事求是,措辞一定要得当,否则对方会起疑心,对小结不予认可,已谈好的问题又得重谈一遍。:
做好谈判前的准备
谈判前,要对对方的情况作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他们的强弱项,分析哪些问题是可以谈的,哪些问题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还要分析对于对方来说,什么问题是重要的,以及这笔生意对于对方重要到什么程度等等。同时也要分析我们的情况。假设我们将与一位大公司的采购经理谈判,首先我们就应自问以下问题:
——要谈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有哪些敏感的问题不要去碰?
——应该先谈什么?
——我们了解对方哪些问题?
——自从最后一笔生意,对方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如果谈的是续订单,以前与对方做生意有哪些经验教训要记住?
——与我们竞争这份订单的企业有哪些强项?
——我们能否改进我们的工作?——对方可能会反对哪些问题?
——在哪些方面我们可让步?我们希望对方作哪些工作?
——对方会有哪些需求?他们的谈判战略会是怎样的?
国际酒店接待礼仪标准
1.工作有序
总服务台是接待客人的第一个环节和最后一个服务环节,工作要有序,讲究效率,做到办理第一位,询问第二位,再招呼客人第三位,并说:对不起,请稍候。如果登记时人很多,开房时一定要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做好解释,提高效率,必要时要增加人数,以免让客人等得太久。
2.态度和蔼
接待客人态度要和蔼,语气轻柔,注视客人,口齿清楚。?
3.热情快捷
许多酒店的总服务台人员的接待工作非常繁忙、多变,来到总服务台的客人形形,各有需求。因此,总服务台的工作总要保持热心快捷、热情好客、文雅礼貌,这将有助于影响和决定客人在酒店内下榻和停留的时间。如果总服务台员工对客人冷淡或粗鲁,那将疏远客人以致促使客人不满或提前离开酒店。
4.姿式良好
总服务台一般是站立服务,凌晨一点以后才可坐下,如有客人来,必须站立,姿式要好,不吸烟,不失态,不东倒西歪。?
5.精神集中
工作时要全神贯注,不出差错。客人的姓名必须搞清楚,将客人的名字搞错或读错是一种失礼行为,不能一边为客人服务一边接电话。在岗位上,不能只与一位熟悉的客人谈话过久。不要同时办理几件事,以免精神不集中出现差错现象。?
6.学会观察
酒店内人来人往,三教九流都是酒店经常光顾的客人,总服务台的员工要学会观察,记录客人个人资料以备用。?
7.对待客人一视同仁
对待客人要一视同仁,对重要的客人或熟客可以不露声色巧妙地给予照顾,让他感到与众不同,有一种优越感,及被重视、被尊重感。其实,每一位客人都盼望和期待着自己能受到一种私人或者可以说着一种个别的单独接待。
8.完成一切承诺
要完成对客人的一切承诺,若办不成的事,要直接、真诚地相告,表示自己没有办法,同时最好介绍客人到能满足客人要求的别的地方。?
9.处理好客人的投诉
接待一些刚入住的客人的投诉,要及时处理。例如,客人抱怨某项服务或设备维修问题,首先要道歉,然后感谢客人反映此事并表示这些问题将予以上报并得以纠正。具体的做法是:上报的形式是记录在投诉簿上或是向经理报告,以便酒店能够采取必要的行动,纠正问题,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如客人对酒店或设备维修仍不满意,请求上司的帮助,尽量避免使客人不满而归。?
10.随机应变
总服务台是员工应随机应变,善于处事。客人住在酒店里,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夜里突然发病,甚至死亡,或订不到机票等,他们都会求助于总台员工。因此,总台员工要具备应变能力,随时准备应付各种意外,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得体地处理,做到临乱不慌,临危不惊,处事有方。
一、关于接待工作
1、如何迎接客人?
一是确定迎送规格。通常遵循身份相当的原则,即主要迎送人与主宾身份相当,当不可能完全对等时,可灵活变通,由职位相当的人或由副职出面。其他迎送人员不宜过多。
二是掌握到达和离开的时间。准确掌握来宾到达和离开的时间,及早通知全体迎送人员和有关单位。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迎接人员应提前到达迎接地点,不能太早,更不能太迟,甚至迟到。送行人员则应在客人离开之前到达送行地点。
三是适时献上鲜花。迎接普通来宾,一般不需要献花。迎接十分重要的来宾,可以献花。所献之花要用鲜花,并保持花束整洁、鲜艳。忌用、杜鹃花、石竹花、黄色花朵。献花的时间,通常由儿童或女青年在参加迎送的主要领导与主宾握手之后将花献上。可以只献给主宾,也可向所有来宾分别献花。
四是不同的客人按不同的方式迎接。对大批客人的迎接,可事先准备特定的标志,让客人从远处即可看清;对首次前来,又不认识的客人,应主动打听,并自我介绍;而对比较熟悉的客人,则不必介绍,仅向前握手,互致问候即可。
五是留下一定时间。客人抵达住处后,不要马上安排活动,要给对方留下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安排活动。
2、如何称呼、介绍和握手?
关于称呼。国际上,对男子通常称先生,对女子通常称夫人、女士、小姐。其中对已婚女子称夫人,对未婚女子称小姐;而对不了解婚姻状况的女子可称小姐,年纪稍大的可称女士。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还可直接称其职务、阁下。
迎接一批客人,如何介绍呢?是先介绍客人,还是先介绍主人?通常由礼宾工作人员或欢迎人员中身份最高者,先将前来欢迎的人员按其身份从高到低依次介绍给来宾。在介绍两个人互相认识时,怎么介绍呢?是先介绍男士,还是先介绍女士?是先介绍年幼者,还是先介绍年长者?是先介绍身份低者,还是先介绍身份高者?是先介绍未婚女士,还是先介绍已婚女士?西方是先卑后尊,我国是先尊后卑,西方与我国正好相反。伴随介绍客人,就是如何握手的问题?伸手次序:由尊者决定。公务场合职务高、身份高者先伸手,非公务场合,年长者、女姓先伸手。注意:握手忌用左手、忌戴手套、忌戴墨镜、忌手脏,等等。
3、如何陪车和引导?
客人抵达后,如果需要陪车,宾主双方如何上车,如何就座呢?
乘坐轿车时,通常有两种情况:当有专职司机开车时,小轿车1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3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
如果是主人自己开车,则要请主宾坐到主人的右侧,即前排右侧的位置,也就是副驾驶的位置。
中轿主座在司机后边的第一排,1号座位在临窗的位置。
乘坐中大型面包车时,则前座高于后座,右座高于左座;距离前门越近,座次越高。为客人关车门时,要先看清客人是否已经坐好,切忌过急关门,损伤客人。
当宾主双方并排行进时,引领者走在外侧,让来宾走在内侧。单行行进时,引导者应走在前,来宾走在其后,起到带路的作用。出入房门时,引领者主动开门、关门。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引领者先入后出,操纵电梯。
4、如何会见和会谈?
会见座位的安排。通常将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右侧,译员、记录员安排在主人和主宾的后面,其他人员按礼宾次序在主宾一侧就座。主方陪见人员在主人一侧就座。座位不够可在后排加座。双方人员的排序由双方按照每个人的职务、地位、本次会见的内容等综合排定。
会谈座位的安排。双边会谈通常用长方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坐背门一侧,客人坐面门一侧。主谈人居中。我国习惯把译员安排在主谈人右侧。其他人员按礼宾次序左右排列。记录员可安排在后面,当会谈人员较少时,记录员也可安排在会谈桌上就座。双方人员的排序也由双方按照每个人的职务、地位、本次会见的内容等综合排定。
如会谈长桌一端向正门,则以入门的方向为准,右为客方,左为主方。
5、如果有合影,如何安排就座呢?
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手为上,主人的右手排第一位来宾,主人的左手排第二位来宾,主客双方间隔排列。第一排人员既要考虑人员身份,也要考虑场地大小,即能否都摄入镜头。一般来说,两端均由主方人员把边。
如果是上级领导来视察,安排合影时,则要将所有合影人员排出次序,每排再按开会时主席台上的就座次序排列。为了突出主要领导,保证主要领导居中,通常排单数就座,1号人员即身份最高者居中,2号人员在1号人员左手位置,3号人员在1号人员右手位置,以此类推。
6、如何宴请?
主要有三个环节:排好菜单、定好形式、排定座次。
排好菜单。要体现民族特色、地方风味、节令时尚、饭店拿手和客人喜爱的菜肴,少上昂贵菜肴,不上禁忌菜。关于饮食禁忌,如回民不吃猪肉,犹太后裔不吃猪肉、兔子及禽类等,印尼、马来西亚人也不吃猪肉(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人不吃猪、马、骡、驴肉,有的还不吃兔肉。了解了这些习俗,安排时就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上这些动物的肉。伊斯兰教还禁酒,但也有例外,就是伊拉克人可以喝酒。
定好就餐形式。宴请总是通过一定的宴请形式来完成的。宴请形式有宴会、招待会、茶会(又称茶话会,是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具有对外联络和进行招待性质的社交性集会,重点不在茶,而在话)、工作餐。宴会中的正式宴会和招待会中的冷餐(即自助餐)是目前接待来宾最常用的两种宴请形式。
正式宴会是仅次于国宴的一种宴会,可安排席间乐,宾主均按身份排位就座,用地产白酒和其他饮料。正式宴会的现场,应布置得严肃庄重大方,不要用红绿灯、霓虹灯装饰,可以少量点缀鲜花。正式宴会通常要挂欢迎宴会大字横幅,有时还配以标语,标语的内容可以根据宴会的主题来拟定。
排定座次。正式宴会桌次的排列:主桌位置,圆厅居中为上,横排以右为上,纵排以远(距离门的位置)为上,有讲台时临台为上。2、3、4等其它桌的位置,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近高远低,右高左低。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
正式宴会座位的排列:通常安排每桌10人,来宾的位置以离主人座位的远近而定。我国习惯按各人本身职务排列,以便于谈话。当只有一位主人时,1号来宾坐在主人右手的一侧,2号来宾坐主人左手的一侧,3、4、5、6、7、8、9号等来宾依次分别坐在两侧。当有两位主人时,即有第一主人和第二主人时,1号来宾坐在第一主人右手的一侧,2号来宾坐在第一主人左手的一侧,3号来宾坐在第二主人右手的一侧,4号来宾坐在第二主人左手的一侧,5、6号来宾分别坐在1、2号来宾的两侧,7、8号来宾分别坐在3、4号来宾的两侧,其他来宾依此排座。
冷餐会(又叫自助餐),常用于宴请人数众多的宾客。往往设主宾席座位,其余各席不固定座位,食品与饮料均事先放置桌上,招待会开始后,自动取食进餐。这种进餐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宾主双方感到轻松自由,便于交流。
7、如何观看节目?
观看文艺节目,一般以第七、八排座位为最佳。观看电影则是第十五排前后为好。专场演出要把贵宾席留给主人和主要客人,其他客人可排座位,也可自由出入。
如举办舞会,时间掌握在2小时,即尽量在晚上8:0010:00。参加舞会的男女人数要相当。注意歌舞相间。男士要主动请女性跳舞,女性可以婉拒;女士请男士跳舞,男士不可拒绝。舞会快结束时,结尾曲要能让来宾感到舞会快要结束了。
8、如何参观游览?
一是项目选定。结合来访目的、客人意愿和兴趣、来宾是否参观过进行安排。
二是安排布置。项目确定之后,应做出详细计划,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在哪儿停车、在哪儿介绍、在哪儿上卫生间、在哪儿上车,以及中间如何引导、如何衔接、由何人介绍情况,等等,都要向接待单位交待得清清楚楚。
对于大型的、重要的、复杂的参观活动,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精心选择参观点;反复预看路线,计算好途中使用时间、参观使用时间和介绍使用时间,确保用最少的时间,看最多的参观点;确定好联系人、联系电话以及介绍人;安排好沿途解说人和解说词;十分关注参观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适时根据临时突然变化,做好适应性调整。
9、如何签约?
一般在签字厅内设置长方桌一张,作为签字桌。桌面覆盖深绿色台呢,桌后放两把椅子,为双方签字人的座位,主左客右。座位前摆的是各自保存的文本,上端分别放置签字文具,如是与外方签字,桌子中间还要摆一旗架,分别悬挂签字国的国旗。
双方参加人员进入签字厅。签字人员入座时,其他人员分主客各一方按身份顺序排列于各自的签字人员座位之后。双方助签人员分别站在各自签字人员的外侧,协助翻揭文本,指明签字处。在主方保存的文本上签毕后,由助签人员互相传递文本,再在对方保存的文本上签字,然后由双方签字人员交换文本,相互握手。有时签字后,备有香槟或红酒,共同举杯庆贺。
10、如何保持良好的仪表形象?
这是做好接待工作的基础和开始,也是涉及到个人乃至一个单位、一个国家形象的事情。
一是精神要饱满自然,态度要和蔼端庄。面、手、衣、履要洁净。说话客气,注意身份。在公共场所应保持安静,遵守秩序,不打搅、影响别人。遵时守约。
二是多用礼貌有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三是尊重隐私。与人交往时做到五不问,即不问年龄、不问婚否、不问去向、不问收入、不问住址。但日常交往中,有的人最喜欢问的却是这些问题。这是要引起注意的。
四是体现女士第一。即时时处处做到女士优先、保护女士。男女同行时,男士应走靠外的一侧,不能并行时,男士应让女士先行一步。在开门、下车、上楼或进入无人领路的场所、遇到障碍和危险时,男士应走在女士前面,为女士服务。就餐时,进入餐厅入座的顺序是,服务员引导,女士随后,男士压阵。
五是着装要得体。着装要体现整体性、个性、和谐性。男士衣着的颜色不能超过3色,否则就会显得杂乱,不够庄重。袜子一般应穿与裤子、鞋子同类颜色或较深色的颜色。通常情况下男士均穿便服,便服包括外衣、夹克、衬衣、T恤衫和各式西装。但出席正式、隆重、严肃的会议或特别意义的典礼,则应穿深色西装或礼服。
这里要提醒一下穿西装的注意事项:
西装袖子长度以达到手腕为宜,西装衬衫的袖长应比西装袖子长出1-2厘米。凡是正式场合,穿西装都要系领带,西装要系扣。衬衫和领带要精心选择,衬衫的领子要挺括,领带颜色要与衣服、场合协调和谐,不能太随意。系领带时,衬衫的第一个纽扣要系好。衬衫的下摆要放在裤子里。衬衫里面一般不要穿棉衣,天冷时,衬衫外面可穿一件羊毛衫。穿着羊毛衫时,领带应放在羊毛衫内。穿西装一定要穿皮鞋。一般是黑色或棕色皮鞋。皮鞋要上油擦亮,不能蒙满灰尘。西装在日常穿着时可以敞开,也可以扣上第一粒纽扣。西装的衣袋和裤袋里,不宜放太多的东西,以勉显得鼓鼓囊囊。穿西装不扎领带时,衬衫的第一粒纽扣不要扣上。
【打领带注意事项】:
系领带不宜过长或过短,领带一般在第四、五个纽扣之间。站立时其下端触及腰带为宜。如内穿背心时,领带要放在背心内,领带夹也不要露出背心。生活中有的人把领带夹夹在衬衣的第二个纽扣处,显得十分显眼、难看。在宴会等喜庆的场合,领带颜色可鲜艳一些;参加吊唁活动,一般系黑色或其它素色领带。在日常生活中,只穿衬衣(包括短衬衣)也可系领带,但衬衣下边要放在裤子里。穿茄克衫等翻领衣服,内穿衬衫时,也可系领带。小脸型、高身材的人不要打太窄的领带,胖者不要打太宽的领带。六是餐饮要规范。要坐得端正,双腿靠拢,两足平放。双手和手肘部要离开桌子,不要放在、扒在桌上。主人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大的声响,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都是不文雅的表现。若控制不住要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低头转向一旁,尽量避免发出声响。敬酒时,上身挺直,双腿站稳。劝酒要适可而止,切忌饮酒过量,以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为宜。
祝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口头祝贺、电话祝贺、书信祝贺、传真祝贺、贺卡祝贺、贺电祝贺、点播祝贺、赠礼祝贺、设宴祝福等等,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在多数情况下,几种方式也可以同时并用。
祝贺的时机,也需要审慎地选择。对商界人士来说,适逢亲朋好友们结婚、生育、乔迁、获奖、晋职、晋级、过生日、出国深造、事业上取得突出成就之时,应当及时向其表示自己为对方而高兴。不然,就有疏远双方关系、心存不满或妒嫉之嫌。碰上节日,出于礼貌,向亲朋好友们道贺,也是必要的。
对于关系单位的开业、扩店、周年纪念、业务佳绩,予以祝贺,亦为“义不容辞”。
一般说来,口头祝贺,是商界人士用到的机会最多的一种祝贺方式。口头祝贺,在总体上的礼仪性要求,是要简洁、热情、友善、饱含感彩,是要区分对象,回避对方之所忌。
通常,口头上的祝贺都以一些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例如,“恭喜,恭喜”、“我真为您而高兴”、就是国人常用的道贺之语。“事业成功”、“学习进步”、“工作顺利”、“一帆风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生活幸福”、“阖家平安”、“心想事成”、“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大家也人人耳熟能详,百听不厌。
对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刻,道贺之语的选择应有所不同。
在祝贺同行开业时,“事业兴旺”、“大展宏图”、“日新月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恐怕是对方最爱听的话。
在祝贺生日时,除了“生日快乐”可广泛使用外,“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这种老寿星爱听的祝词,就不宜对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来讲。
对新婚夫妇,使用“天长地久”、“比翼齐飞”、“白头偕老”、“百年好合”、“互敬互爱”、“早生贵子”之类的祝贺语,能使对方更加陶醉在幸福与憧憬之中,多多益善。
有些话本意不错,但可能犯一些人的忌讳,故宜加以回避。例如,乘飞机者,不喜欢祝他“一路顺风”,——因为这对飞机飞行有碍、香港人不爱听别人祝他“快乐”,——爱讨“口彩”的他们,往往把“快乐”听成了与之发音一样的“快落”,那样岂不是太不吉利了。
若明知一位小姐才疏学浅,事业上难有重大进展,那么就不该祝她“事业有成”,免得让人家“感时花溅泪”。代之以“生活幸福美满”,大概才能让对方芳心大悦。
如果说适时而得体的祝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密切感情,促进友谊的话,那么一句恰当的慰问语,也可以把商界人士的关心、体贴和爱护,及时地传达给自己的交往对象,像“雪里送炭”一样温暖对方孤寂和伤感的心灵。
慰问,就是在他人遭遇重大变故,如患病、负伤、失恋、丧子、丧偶、婚姻裂变、极感痛苦忧伤,或破产、关厂、失业、休学、研究受阻、市场开拓失败,遭受困难挫折之时,对其进行安慰与问候,使其稍安勿躁,稳定情绪,宽心放眼,去除或减轻哀伤。在适当的时机,还可给予对方一定的支持与鼓励。
慰问,首先要表现得“患难与共”。不论是表情、神态,还是动作、语言,都应当真诚地显示出慰问者的“同舟共济”之心,体贴关心之意。
例如,在慰问逝者的亲属、探视伤病员、安慰失恋者时,应表情凝重,语调深沉舒缓,语言饱含关心与同情之意。若是嘻嘻哈哈、喜眉笑眼,语调尖锐、油滑,语言随意、放肆、轻浮,就会给人以“彼方悲伤之日,即是我方开心之时”的幸灾乐祸的感觉。
当然,也不宜矫枉过正,表现过分。若是一见面就表现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人未语,泪先流”,搞得被慰问者伤心落泪,恶化其情绪,亦属不当之举。
其次,慰问语的重点是关心、体贴与疏导。
对生活困难者,可询问其具体的难题,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
对工作受挫者,应鼓励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自古英难多磨难,从来纨袴少伟男”,支持其再接再厉,奋起直追。
对失恋者,可以“王顾左右而言他”,免谈此事,尤其不宜评论对方原先的那个“他”或“她”。也可以劝慰其“天涯何处无芳草”,或“大丈夫何患无妻”。
对于颓废之人,则可以多一些激励。告之“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最后,慰问语应选择得适当。
不要嘲讽、指责对方。说什么:“当初我也碰上过这事,但我可不这样”,“瞧瞧,我原先说什么来着,‘不听好人言,吃苦在眼前’”,都很没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