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7: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就应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工作计划的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
父亲节主题教育班会教案
高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并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认识二分之一
师:同学们,瞧,这是谁?你们认识吗?
师:今天,喜羊羊和美羊羊两个好朋友来到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它们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师:你们看,它们带来了4个苹果,谁来帮它们分一分?
根据学生回答,副板书1、3或2、2或3、1.
师: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呢?为什么?
引导孩子说出平均分的慨念,板书
师:你们看,他们俩还带来了什么?
师:这下又该怎么分呢?
师:可是现在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吗?每人又会分得多少?
预设:每人分到一半
师:一半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预设:(1)用二分之一 (2)用0.5
师:二分之一你会写吗?
指名学生板演,订正。
师:通常情况下,我们先写一短横,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叫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写上面的1,叫分子表示这样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
师:(指另一份)那这一份呢?可以怎么表示?请在你的本子上再写一次,指名学生板演。
师:你们看,他写对了吗?在数学上,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它为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 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遍,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直观认识,教学新课
1.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
师:现在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再来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示范,再跟同桌互相说一说。
请2名同学说一说。
师:如果老师把这个圆片当作这个月饼(教师板演分月饼),将它平均分成2份,这一份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
(1)体会实际意义
师:刚才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那么它还可以表示谁的?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
预设:把橡皮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把水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你们看,老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动手操作活动一
师:其实,我们的数学图形里面也藏着很多二分之一,你们想把它找出来吗?
学习任务: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一读红色的字。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长方形纸片,按要求操作,限时1分钟。
预设反馈:展示不同图形。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这几个同学找的二分之一对吗?
关键问题:这些长方形为什么折法不同,而且涂色的形状也不同,都能表示出二分之一?
2.判断二分之一,引出四分之一
师:没错,只要将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带来的图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们的二分之一?
师:想一想,如果老师给你一个正方形纸片,你能找出它的四分之一吗?(能)
学习任务: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一读红色的字。( .......)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正方形纸片,按要求操作。
预设反馈:展示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关键问题:同学们,这些正方形的大小都不一样,涂色部分也不一样,为什么每份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
师:那你们会写四分之一吗?伸出你的手指我们一起写一写。
【特殊】师:看到同学们的方法,老师也想来试一试。你们看,老师的这种分法这样的一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吗?
是的,这个方法非常的特殊,请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
只要这两条线段经过正方形的中心点,就可以把他平均分成4份。
【小知识卡】你们看,这是多少你们认识吗?没错,在我国古代,人们分东西时候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就渐渐有了分数,最初是用算筹表示的。后来,印度人发明了数字,就出现和我国相似的方法来表示。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就有了现在的分数。
3.猜想几分之一,创造几分之一
师: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学习任务:那么,你们能把你们说的这些分数表示出来吗?请拿出信封中的纸片,按要求操作。完成后小组成员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预设反馈:有目的地挑选比较好观察的几分之一。
关键问题:老师特别挑了一些图形,请你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预设反馈:图形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只要把它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4.相同的图形,比较分数大小
师:你们看,这两个同学都是把圆形进行平均分,一个是平均分成2份,另一个是平均分成4份,你们从中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说出,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三、巩固练习
师: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我们的村长慢羊羊也来到我们的现场,想来考考大家,请大家拿出我们的巩固练习单,花3分钟时间来做一做。
师:时间到,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
练习1:一两个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
练习2:你是怎么知道的?
练习3: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师:你们都做对了吗?全对的同学请在你的练习单上打一个五角星。
四、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们看,如果老师把这个长方形用1来表示,那么请你估一估这个涂色部分可以用几来表示呢?空白部分呢?
如果老师继续往下分的话,还会出现很多很多的分数。像这样的我们称它为分数墙。请大家观察这面分数墙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五、课堂小结
师:看来同学们学的都非常认真,那么现在请你问一问自己,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下课。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范文二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平均分;
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 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
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习运用(略)
反思: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
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
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范文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初步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
教学难点:知道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准备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圆形(或长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分过东西吗?一天呀,兔哥哥和兔弟弟一起去找食物,它们找到了4个大苹果。可是在分苹果的时候产生了争议。
兔哥哥说:“我要吃3个。”兔弟弟说:“不行,我们应该一样多。”你说它们应该怎么分才公平呢?(平均分)每只兔子分到2个。
第二天,兔兄弟又一起去找食物,这次,它们找到了2个大苹果,每只兔子可以分得几个?1个。
第三天,兔兄弟又一起找食物,找的很辛苦,只找到了1个大苹果。两只兔子傻眼了,应该怎么分呢?每只兔子分到( 半)个。
这半个苹果还能用整数表示吗?半个苹果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可能会说出1/2,由此引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1)借助形象,认识1/2
。
同学们看大屏幕小精灵是怎么来分月饼的?(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月饼)。
师:把一个月饼从中间切开,也就是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这半个月饼我们就可以说成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一起来看
(同时在其中一块月饼上标出分数 。)(课件演示二分之一的书写)
先画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最后写横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1份,跟着老师的板书,一起书空写一写这个数。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板书)齐读。
你能在这块月饼里找到另外一个二分之一吗?(是它的另一半)
同桌互相说说是怎么得到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的?
最后概括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1/2。)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平均分、每份、它的)课件灵活展示:
①、讨论平均分。说说为什么重要?多媒体演示不平均分的月饼,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用1/2表示吗?(生:不能,因为没有平均分,这边分一小块,那边分一大块,两边分的不一样多,不能用1/2表示)。可见“平均分”非常重要?
②、多媒体闪烁每一份。“每一份”是什么意思?(指其中任意一份,因为是平均分,每一份都相等,所以每一份指的是指任意一份)。
③、它的二分之一,是指谁的二分之一?(图上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老师先后拿出一个苹果还有小圆片,问:能不能说这里的二分之一是我手上的苹果的一半?或者是这个小圆片的?(不能)它到底指谁呢?(平均分,分的是谁就是谁的二分之一)(2)、请同学们判断下面的涂色部分能不能用1/2表示。(课件展示练习题)
完成练习后提问:前两个图形涂色部分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呢?其它的为什么不能?
小结:前两个图形涂色部分的形状不同,但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涂色部分都是其中的一份,所以涂色部分是它门各自图像的1/2,剩下的图都不能用1/2表示.其中第三个和第五个图不是平均分,第四个和第六个是平均分,但不是平均分成两份。
所以我们知道了,只要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3、认识1/4
如果老师这样分月饼呢?观察并思考:这样是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强调:平均分、每份、分谁就是谁的1/4)
学生填空(课件展示)
3、认识1/3
我们又认识了1/4,老师这有一个圆,把它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怎么表示呢?看屏幕: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它的()分之(), 写作( ).
4、认识1/5
我们继续分,这次是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并涂上颜色.怎么每一份都能用1/5表示呢?(因为是平均分,其中任意一份都是一样的)这里的1/5表示什么呢?
看来,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齐读)
5、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像1/2,1/3,1/4,1/5像这样的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分数.
以1/4为例,认识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称:中间的这条横线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它叫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这个数字3,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叫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字1表示其中的一份,叫分子。
6、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用涂色部分表示出你想表示的几分之一(展示学生作品,用小组合作方式,说说怎样得到正方形纸的几分之一)注意要对折
质疑:涂色部分的形状不同,大小不同,怎么都能用1/2表示?
小结: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不同,纸的大小不同其中一份的大小也不同,但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份都是它门各自图形的1/4。
你能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阴影部分吗?(出示课件)
进一步总结:不管是一个月饼一个图形或是其他的,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7、游戏做分数(自主认识几分之一)
用同样大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几分之一,然后涂上颜色,并标出这个分数。(把学生的作品分两组展示在黑板上)
仔细观察再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看第一组,把同样两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和4份,2份中的一份大于4份中的一份,所以1/2>1/4
第二组同理
引导回答:同样一个长方形,平均分的分数越多,其中的每一份就越小。
所以分数比大小,当分子都是1的时候,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
概括成一句话: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课件展示)
用规律解决问题(课件展示练习题)
三、智力冲浪
同学们的练习做得真棒,敢不敢挑战更难的题?
1、方块里能填几?
1/3>1/ 1/3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大正方形的1/8,小正形的1/2,长方形的1/4
四、全课总结:挑战成功,现在回忆一下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我学会了写分数,我学会了读分数,我学会了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我学会了几分之一的分数怎样比大小,我学会了用不同的图形做几分之一,我学会了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是呀你们的收获真不小,其实分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同学们用眼睛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几分之一。把你发现的分数记录下来下节课汇报。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范文四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
多媒休、师生各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3张,水彩笔1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
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地,“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半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借助形象,认识。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月饼,问: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把这个月饼怎样了?(切开了)两块月饼的大小怎样?(同样大)说明老师怎么分?(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教师板书)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现在谁能用一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说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教师先给予肯定:其实同学们说的那些字词都重要,那究竟哪些更重要呢?
多媒体演示不平均分的圆。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表示?(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两个字?(不能)
“每一份”是什么意思?(两份都是它的)所以这里强调“每一份”。这句话中“它”是指谁?(这里的整个饼)老师从口袋中拿出一个比大屏幕上的饼小得多的真饼,问:能不能说这里的每一份是我手上的这个真饼的?(不能)可见这里的“它”字重不重要?(重要)能。
请全班同学齐读。
2、仔细观察,认识。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成三份的圆形。教师提问:这个圆形被平均分成几份?(3份)涂阴影的`部分能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教师板书)只有这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吗?(另外两份都可以表示它的)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表示什么意思?(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它”指的是谁?(这个圆形)
3、动手操作,认识。
刚才我们认识了三分之一,接下来还想认识什么分数?(教师板书)
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四人小组先研究研究,再分工合作,用不同形状的纸分别折出,并用水彩笔画出阴影。看哪一组的办法多。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折法,请同学到台上当小老师评讲各种折法正确与否,并说出道理。讨论:为什么折法不同,但都能表示出?(不管怎样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4、自主学习,认识五分之一。
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这个大家庭里的3位成员,还有许多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下面请你们打开书_页,自学例4、例5。
例4、
(1)看书,填空。(多媒体出示。)
(2)学生汇报,订正。
(3)教师指阴影部分问:它为什么能用表示?
例5、
(1)请学生到台上当小老师讲解:把1分米线段平均分成10份,这一份是它的。(投影出示)
(2)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这位小老师?
学生的问题由学生回答。若学生提不出好的问题,老师可以对台上的同学提问。
三、归纳认识,学写分数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圆的,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通过这些例子,你发现了什么?(把哪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那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2)、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指黑板上的分数)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吗?请在__页上找答案。(请学生说,师板书)
(3)今天学的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子都是1。)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分数是几分之一的分数。
(4)写分数时我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下面就来写几个分数,看谁写得漂亮。(学生写完后一起读这三个分数)
(1)十分之一(2)九分之一(3)分母是8分子是1的分数
四、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1、做一做第_题: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在()里划√。
2、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找一找分数。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范文五一、设计思想: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二、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用圆片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两张,剪刀。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黑板上准备好一些小磁铁。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剪刀一把。
两个月饼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向西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集镇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着月饼,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节了。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月饼店,“哇,好多的月饼呀!”八戒很快就看见店里各种各样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一个劲地说:“师傅我想吃月饼。”可是唐僧说:“想吃月儿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块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块。)半块月饼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说明: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从故事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自然展现(是因为用整数解决不了了,所以才要用到分数),且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孕育而生。]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认识二分之一
(1)猜一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怎样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一半就是这两份里面的一份,也就是这圆形的二分之一,写作:1/2,结合书本中的月饼图说说,“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2)教师说明: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动手实践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1/2,(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师:这些形状不同的纸都可以折出它的1/2。想一想,同一张纸折出的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
(4)在辨别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几种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再次强调平均分)
[设计说明:通过直观演绎数学知识所蕴涵的思维发展过程,让学生进行自我释疑体验,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也不包办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而是通过“折一折”了驱动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力,感悟“平均分”的内涵与重要性,从而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拘泥与常规,思维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认识四分之一
(1)观察推想
师: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
(2)开展折1/4的活动
A、师:要得到一个图形的1/4应该怎么办?用圆形纸片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汇报: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
C、请学生拿出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小组合作折出不同的1/4涂上颜色贴在底板上,在相同的时间里看哪组折出的方法最多
D、汇报怎样折的。问: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
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认识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我们把1/2,1/4,这样的数叫分数。你还想到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学生的回答。(有意识写几个分母大一点的分数)抽几个说说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为什么?
(三)练习:做一做第1题
[设计说明:有了1/2作基础,1/4的学习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分析、去解决新问题,学会把新知识和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着学习,学会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有所创新。]
再现情境,比较大小。
(1)故事引出问题
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来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在月饼店买了些月饼后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转眼已到了中午,猪八戒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这时唐僧拿出了一个的饼,给八戒和孙悟空分一分,说给孙悟空1/4,猪八戒1/2,猪八戒一听急坏了,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学们,猪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块了吗?(板书1/21/4)
(2)解决问题:
让学生思考后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来验证一下。
反馈,请2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验证的。
小结:原来分数也有大小,1/2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分成4份的要大,所以1/2>1/4
(3)拓展延伸:
A、这时候,沙和尚过来他也要吃,他说要吃这个月饼的1/8,你觉得他们三个人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
B、看板书,你还能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吗?任选两个数比较大小,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板书),你发现了什么?(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块就越小)上面这些分数中哪个,哪个最小?
(4)练习:做一做第2题。
[设计说明:再次用讲故事的的方法引出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从解决故事的疑问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时故事中也蕴含了正确的答案,把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学生不难发现正确答案。并且再次用圆片代替月饼来进行证明,验证答案。]
(四)说说想想,课堂小结
说说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经历认识小数数位表和用直线
上的点表示小数等进一步认识小数的过
程。
2.
认识小数数位表、数位,理解小数部
分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
握小数的读写法;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3.
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能在已有知识和
经验的背景下自主学习,并获得良
好的学习体验。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小数数位表和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掌握小数的读写法,会比较小数
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具:PPT
,教案。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情境创设,新课讲授
PPT
显示课本
65
页数位表。
把下面的数填在小数数位表中,并读出来。
172.31
30.402
0.098
师:大家观察
PPT
上的小数数位表,你能从表中发现
什么。(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数位表中小数部分的数位及
排序。趁学生观察之际,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数数位表。)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三个数,提出在数位表中写数的要
求,让学生自主学习。(两学生板演。)
交流学生写数的结果。
师:数位表中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有它们的意义,如十
分位上的
3
表示
3
个
0.1,记住
0.1
是十分位的计数单位。
(请学生回答剩下两个数每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师:前面我们学的小数大多数整数部位都是
0,下面
我们来看一下整数部分不为
的小数的读法。
PPT
显示文本:
172.31
读作:一百七十二点三一。
30.402
读作:三十点四零二
0.098
读作:零点零九八
师小结: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整数部分是
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
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u
用直线上的表示小数
在黑板上画出课本
65
页数轴。
师:观察数轴,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了解数轴上写出了1到5的自然数,每两个数中间有
10
小格或平均分成了
10
份。)
师:大家把书翻到
65
页,把书上的四个数用直线上
的点来表示。(请一学生板演。)
师:大家把写出来的数从大到小排下序。
二、试一试
在里填上>、
=。
10.99
2.11.85
0.080.1
1.621.602
具体说说比较的过程。先比较什么再比较什么。
三、练一练
课本
66
页“练一练”1-4
题,学生独立完成
,再交
流。
四、课后小结
使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了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基本能力,让学生了解或使用信息技术就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心理和生理特点的限制,不应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本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探索出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规律,对小学三年级提出以下的教学总体安排。
初步认识计算机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与计算机
2.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3.让学生感受计算机,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对信息的初步认识
2.计算机的组成、应用、类型、发展
3.机房规则,使用计算机的道德。开机、关机,会用快捷方式打开应用程序
4.用计算器计算,查看日历和时钟
教学建议
将学生带入机房,让学生看看、摸摸、开开、用用计算机,用视频和动画演示、讲解信息及信息与计算机的关系,了解计算机的应用,或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实地参观考察。
鼠标操作4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鼠标
2.比较熟练地操作鼠标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鼠标的种类
2.鼠标指针
3.鼠标的指向、左单击、双击、拖动、右单击
教学建议
鼠标操作是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学生一定要比较熟练地掌握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和拖动。为了使学生在练习时不觉枯燥,可以用纸牌游戏,或游戏式的其他学科的学习软件,让学生在游戏和学习中熟练掌握鼠标的使用。
画图 8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绘图软件,并能用一些简单的工具绘画
2.将美术课和信息技术课进行有机地整合,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会从快捷方式进入“画图”并会退出;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
2.用彩色铅笔绘画、写字并用橡皮进行修改
3.用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刷子进行绘画、写字。新建画图区、在默认位置下打开和保存画图文件
4.调整画布的大小和位置,用喷枪喷彩色颜料,撤销与重复
5.用颜色填充工具画彩色画,放大镜的使用,设置画图的背景色。隐藏与恢复工具箱、颜料盒和状态栏
6.用矩形工具、圆形工具、圆角矩形工具画几何图形
7.用直线、曲线、多边形工具绘图
8.学会使用帮助功能,提高操作技巧,综合练习
教学建议
绘画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可以很直观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建议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并与美术、语文教学紧密结合,比如将语文课中的语言描述用画表现出来;或者让学生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画,然后将故事讲出来;绘画时要与已有的美术知识如构图、色彩等结合起来。
键盘操作6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键盘
2.能正确地操作键盘
3.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了解键盘的分区:打字键区、功能键区、编辑区、小键盘区。主要掌握打字键区。操作键盘的正确姿势和指法
2.基准键的练习
3.基准键和上排键的练习
4.基准键和下排键的练习
5.Shift键和常用符号!、@、#、$、(、)、、?、%和数字键的练习
6.综合练习
教学建议
键盘操作是学习、应用信息的基础和关键,但又是最枯燥、单调的练习。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选择一些专为小学生设计的、画面精美的并将打字练习融于故事中、竞赛中的软件,练习设计难易适度,有梯度,学生可以随意选择练习内容、能满足学生个性的软件,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汉字录入10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Win98
2.学会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
3.初步认识字处理软件Word
4.深入学习绘图软件,提高绘画的技巧与能力
教学内容及顺序安排
1.认识Win98桌面及组成,桌面图标的打开和关闭,认识窗口及对窗口进行操作,“开始”和软件的启动
2.会用两种方法打开Word,认识Word窗口, 进入和退出中文输入法状态
3.用全拼方式输入单个汉字
4.用全拼方式输入词组,自造词
5.用智能ABC的简拼方式输入词组及标点符号的输入
6.用计算机写作文,在桌面上建立自已的文件夹,并将所写的作文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7.打开保存的作文,对作文进行文字修饰,设置字体、字号、修饰,文字对齐
8.用文字工具在画图中输入汉字并对汉字进行字体字号的设置
9.选定、裁剪工具的使用,对画进行剪切、复制、粘贴,透明与不透明处理
10.进行翻转、拉抻、扭曲、反色等特殊处理
教学建议
汉字录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练习比较枯燥,建议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以保持学生的兴趣,比如用有趣的练习软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将绘图和汉字录入结合起来,比如自编连环图等。
对以上安排的几点说明
1.教学内容的确定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兴趣,感受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社会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素养,而不是系统地学习计算机原理。上述教学内容的确定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但又不是完全按照《纲要》所指定的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六个模块来选定教学内容,而是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教学起点来组织教学内容的。
2.教学内容顺序的编排
教学内容顺序的编排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本文的这种编排打破了《纲要》中六个模块的顺序,重新建立起新的顺序。
3.计算机知识本身的特点
以上六个模块之间没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除了必要的基本操作能力(如:开关机、鼠标操作、汉字录入等)外,这几个模块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次序之分,可以把任何一个模块作为学习的起始切入点。本安排将画画儿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对小学生来说,模块内是有难易之分的,入门学习都比较简单,但是学习越深入就越困难,对文化知识基础的要求也越高,所以我们打破了模块化的教学安排。
4.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应遵循教学论的原理,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形象后抽象的原则来安排顺序。如果按六个模块分开单独学习,对学生来说将是简单―复杂―简单―复杂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这就违背了教学论的原理。应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先学习一个模块中简单的能接受的部分,然后放下这一模块,再去学习其他内容。
在初始阶段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去感受计算机,体验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打一些益智的游戏,用一些辅助学习的软件去改变常规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游戏中逐渐认识计算机,掌握鼠标的操作,并体会到计算机在学科学习方面的初步作用,对计算机的几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桌面等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第二阶段,让学生学习用计算机画画儿,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丰富,而抽象思维能力还较低,他们很善于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们的思想。过去他们都是用笔和纸来表达他们的思想,现在将计算机交给他们,作为展示自己思想的大舞台,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渡,他们会发现计算机是那么神奇。计算机绘画的色彩鲜艳,操作方便,表现丰富,便于修改,还有丰富的素材供他们选用,真是神奇。他们会学习兴趣大增,学习愿望更强。
第三阶段,可以进行键盘操作、汉字输入、文字处理的教学。键盘操作和汉字输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练习比较枯燥又比较难,但又是学生日后应用信息技术的关键,如果汉字录入速度太慢将是以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一大障碍,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浓,此时如果教师采用寓练于乐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潜力也是很大的。在这个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引入相关操作系统的知识和比较抽象的文件、文件夹等的概念及相关操作,学生会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学到相关的知识。因为这时他们已经有一些文件的感性认识,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件,全校同学都放在相同的地方,会不好管理,就有将自己的作品分类存放在自己的地方的要求。这时,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这样教学,虽然打破了信息技术学科体系本身的惯例,但为学生建立起了科学的学习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