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美工毕业设计总结8篇

时间:2023-03-03 16:01: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美工毕业设计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工毕业设计总结

篇1

能力,广告设备操作能力,策划、创意、文案撰写能力,艺术审美修养,协同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来看,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设计制作能力逐渐向设计创意能力、设计管理能力迁移。通过对以上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梳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情况,从而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武汉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面向企事业单位、广告公司、图文设计制作、电子商务平台、媒体、影楼等,适应于广告设计与制作、创意策划与推广、影像处理等领域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适用社会岗位的动手技能(能力),能进行设计制作、设计创意、设计管理,“精设计、能制作,会策划、勇创新”的多层次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规格上强调“高、职”特色,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实用性、技能性、实践性,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广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整合

基于以上对于武汉地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调研分析,专业课程内容必须跟随市场的需求更新,课程体系的建构也应从市场、行业的实际岗位需要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按照“精设计、能制作,会策划、勇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梳理,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将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整合,搭建“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三大学习环节,将工作过程导向这一主线贯穿于每个学习环节中的每个课程内容中,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予以组织实施,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基本符合企业工作的过程。在“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中,本着与“市”俱进,“纳新去陈”的原则对本专业原有课程进行整体梳理,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情况,理论课程以“够用”为度进行精简,以培养职业素养为主,强调基础加运用;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将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实践课程中,优化整合原有实训课程,通过项目实训、设计比赛、毕业设计、工作室教学等形式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积极性。

在本课程体系的“基础”环节中,打破传统单一课程设置方式,尝试整合重组。如:将构成类、绘画类、史论类课程进行精简整合,确立“造型基础”、“构成设计”课程,在“构成设计”课程中弱化三维立体构成,适当引入包装设计知识;将图形创意与图案课程整合为“图形语言与设计应用”课程,强调应用设计;同时在“基础”环节,纳入“字体设计”课程,整合“字体设计”和“POP广告”,强调字体的创新设计。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素养。“技能”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广告设备操作能力,设置课程有:PHOTOSHOP、CORELDRAW、广告设备实训(含排版输出软件、雕刻机使用)、摄影。这些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在学习中将真实工作过程贯穿于每个课程内容中,强调应用能力。如:针对影楼和电商岗位需求,PHOTOSHOP结合摄影课程,侧重图片的艺术化处理、图像后期美化,与淘宝美工、照片后期岗位零对接。

“学习领域”环节打破传统分科课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和任务的工作过程对传统课程进行梳理、归纳、整合、重构,创新性整合多个典型工作任务:图形图像处理、单页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页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策划等,并将这些工作任务转化为多个学习领域:单页设计与制作、招贴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站整体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策划与推广、毕业设计与展示推广、顶岗实习。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贯穿于每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可以支撑一项或多项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循环往复的学习领域训练,在不同层面或不同领域教学中,贯穿“应用”这一主旨,融和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体现职业能力系统化培养的特点。

三、依托企业,健全工作室制度,借助线上线下产学研创平台推进课程实施

在现有“广告设计实训中心”、“逗号工作室”、“雕刻打印制作中心”等实体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工作室制度。充分利用工作室与实训中心的资源,与雅士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创智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亿彩科技有限公司等成立校企联盟,将全面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提供日常教学和实践活动支持,依托公司项目,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在设计制作、设计创意、设计管理等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创立“艺彩•原创”产品研发中心,并成立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的产学研创平台,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供支撑。通过对“艺彩•原创”产品研发中心品牌形象的设计推广、研发中心系列产品的策划推广、摄影、照片后期、包装、网店装修设计、销售等一系列实际项目的训练,将“设计———制作———拍摄———宣传———展示———售卖”一系列的工作流程贯穿于整个学习领域,促进了课堂教学与市场的全面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激情。通过毕业展览、以赛促学等形式推进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极大提升。在第七届教育部高职委艺术设计年会“优秀毕业设计奖”评选中学生毕业作品获银奖,在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上,学生作品以省一等奖选送全国参展,获教育部优秀美术作品二等奖,在中国权威设计网站———视觉中国举办的“2013年艺术院校毕业展”活动中,学生毕业作品高居人气作品榜首。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门的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资格认证等,在训考结合、训赛结合过程中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标准。

四、总结

篇2

原文

摘要

步入21世纪以后,网络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于是各种各样的网站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商业网站越来越多的今天,像学校网站、慈善网站等社会公益网站也不能忽视其发展,于是我就以高中校园生活为主题制作了一个学校类的公益性团体网站。

是属于浙江省平湖市当湖中学高三(5)班的网站。初步设计了这么五大版块:《98master专栏》《98孵化园》《我贴,我贴,我贴贴贴》《重要新闻》《精彩连接》等5大板块,通过3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完成本网站的建设。而且要上传到/98master成功使用。

这个网站极具创新意义。自主设计模板,留言板程序采用FLASH,ASP语言编写,操作方便,而且风格新颖,功能强大,使用VBSCRIPT和JAVASCRIPT实现各种特效,特效设计新颖,使得网页别具一格。版面布局采用统一规划,协调一致,让浏览者感受到站点独有的风格,与众不同。内容上宣传班级、服务学生,使网站的效果更加突出。

本网站用FrontPage2003,DreamWeaverMX2004,FlashMX2004,PhotoShop7.0,PhotoImpact8.0等工具开发制作。

在网站的总体设计上比较花时间,结合ASP制作留言版,这个板块又是有很大的技术含量的。而且,首页、主页等都要结合VBSCRIPT和JAVASCRIPT等语言编写,这个不但要技术,还需要很大的耐心。这个网站共包括5大板块,十几个专题板块。这个网站还是比较大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考验,在制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如程序调试出错,数据库连接错误等一系列问题,并在不断地调试,修改中解决这些难题。

本课题的目的是对自己在大学的所学进行一次总结,也可以说是一次挑战自己的机会,可以认清自己到底学会了多少。

目录

引言

第1章网站设计准备

1.1班级网站等公益性团体网站的建设的需求分析

1.2班级网站等公益性团体网站的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2.1可行性分析

1.2.2开发软件分析

1.3班级网站等公益性团体网站留言板的关键技术介绍

第2章网站内容分析

2.1设计思想

2.2网站命名及域名注册

2.3设计网站形象

2.4主页设计

2.5网站的内容设计

2.6各版块的内容分析

2.6.1首页版面设计

2.6.2主页设计

2.6.3校园民谣

2.6.4异彩流言

2.6.5语丝

2.6.6班级相册

2.6.7校友资料

2.6.8班级资料

2.6.9服务专区

2.6.10在线日历

2.6.11校友录

2.6.12校友录(新)

2.6.13旅游经

2.6.14音乐经

2.6.15生活、感悟

第3章网站调试

3.1留言板的使用说明与安装

3.2网站图文配合

3.3颜色调配

3.4网站调试

第4章毕业设计的总结与心得

4.1总结

4.1.1网页内容的选择要不落俗套

4.1.2网页命名要简洁

4.1.3要及时更新网页

4.1.4注意视觉效果

4.1.5网页内容要易读

4.1.6考虑浏览器的兼容性

4.1.7不宜多用闪烁文字

4.1.8每个页面都要有导航按钮

4.1.9网页风格要统一

4.1.10善用图像

4.1.11不能忽视错别字

4.2创新点

总结

谢辞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1、《网页标题制作技巧与实例》--吕少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网页艺术设计》—顾群业著---山东美术出版社

3、《Web可用性设计》--[美]JakobNielsen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4、《网站架构与美工黄金组合》--天蓝工作室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5、《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HTML网页制作网站开发完全实战》--伍梵华--航空工业出版社

6、《广告制作》--樊志育--人民邮电出版社

7、《ASP实例教程》--言金刚彭进展---浦东电子出版社

8、《AdobePhotoshop7.0梦幻特效宝典》------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篇3

针对以上学科竞赛存在的问题,以湖州师范学院联盟师生竞赛平台的具体做法为例,总结几点有意义的经验。(1)打破学院和专业设置,组建跨学院、跨专业的复合型动态竞赛师生平台现有的学科竞赛组织方式,是由下属学院以某一学科竞赛为目标,主要由所在学院专业老师组成教师指导团队,主要在本学院选拔学生,完成竞赛。但是随着学科竞赛的关联性越来越强,竞赛的综合性要求也很高,势必要求指导教师团队化、参赛学生专业多元化,只有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背景的指导教师深入互动,思想碰撞,才能产生更好的作品。湖州师范学院联盟师生竞赛平台,是由信息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的五位老师自发组成的一个竞赛指导教师团队,这个团队打破学院和专业的限制,没有行政命令干涉,以培养学生,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指导老师分别具有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软件工程和平面设计等不同专业背景,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3人,职称搭配合理。这个竞赛团队以浙江省电子商务竞赛、浙江省多媒体大赛、浙江省服务外包大赛三项有关联的学科竞赛为目标,公开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吸纳学生,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双向选择,每年大约吸收15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进入团队。以浙江省电子商务竞赛为例,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竞赛团队,团队成员一般具有商务策划、计算机和美工的不同特长。在参赛项目开始阶段,一般由商学院指导教师提出创意,再由指导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双向互动讨论,然后学生团队修正创新,反复多次,最终形成可行项目。在项目实施阶段,由商学院老师重点指导创业计划书的编写,信息工程学院的指导老师重点指导网站的建设,通过这样的指导,使来自不同专业的师生围绕竞赛项目群策群力,思维交叉,作品的创新性、质量都得到极大的提高。根据统计,湖州师范学院联盟师生竞赛平台2009年开始组建以来,已先后招收42名来自商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和理学院的学生,参加了浙江省电子商务竞赛、浙江省多媒体大赛、浙江省服务外包大赛,三年之内共取得了全国电子商务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获浙江省多媒体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浙江省软件服务外包大赛二等奖1项,进入这个平台的所有学生都获得了浙江省三等奖以上的成绩。(2)构建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创新培养模式跨学院、跨专业的复合型师生竞赛团队,不是行政命令组建,完全自主形成,具有动态性、自发性、复合型和虚拟性特点。为了保证团队的健康、持续和稳定运行,制定了团队竞赛管理办法和团队竞赛奖金分配办法,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和修订。在具体竞赛过程中探索出了具有特色的核心竞赛培养体系,提出“两个相信、两个引导、三个支持”创新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两个相信”是指,一是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思想碰撞,自主提出竞赛题目,指导老师团队讨论,师生互动,最后给学生提出综合意见供其参考。二是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尽管学生可能初次涉入竞赛,经验及知识贮备都相对薄弱,但年轻人求知欲强,只要指导正确,就一定可以克服竞赛创新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两个引导”是指,一是引导学生随时自主学习,建设团队的学习知识库,知识库积累了近年竞赛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及背景知识。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老师选择新的知识方向,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自主制作讲课PPT,学生讲解,老师点评,提高了他们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三个支持”是指,一是开展专题讲座进行支持,以学科竞赛为目标,由指导老师为团队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快速引导学生入门。二是开展关键技术的一对一辅导支持,对于较难的技术,为同学一对一讲解,支持他们快速跨过技术障碍,降低他们学习掌握特定技术的难度。三是提供心理辅导支持,通过与存在困难的同学的不断沟通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问题,使得他们能愉快开心地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之中。

2以学科竞赛为平台,构建竞赛学科链,全面提高综合教学水平

现有的学科竞赛的特点是纵向投入大,横向联系少,学科竞赛对教学诸环节融合度不够,往往以竞赛为目标而竞赛。本平台构建了学科竞赛链,把学科竞赛和课堂教学、毕业设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研项目等有机地融合一起,形成了基于学科竞赛链的教学各环节改革,放大了学科竞赛的效应,对综合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上的思路可以形成概念模式图,如图1所示:(1)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现有的学科竞赛机制,普遍存在着常规教学与学科竞赛相脱离的问题。师生在准备竞赛过程中需要额外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竞赛学生人数的限制使学科竞赛指导的收益面较小。本平台的指导老师以学科竞赛为依托,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比如对于电子商务竞赛,团队的指导老师在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了常规教学和学科竞赛内容,以学科竞赛培养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学习和思维实践割裂的状况。既有利于厌学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高教学质量,又使学科竞赛的参与面扩大。具体的做法是从课程一开始老师就向学生介绍竞赛项目的目标,而且会把近几年团队的竞赛库获奖作品作为范例提供给学生,动员每个学生都在较高的起点上来设计和规划自己的项目,这样在进行常规课堂内容时,学生因为有要理解和掌握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课程结束时每个学生都提交自己的完整项目方案,然后师生双向选择,进入竞赛平台进一步孵化完成。通过这种课堂模式改革,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扩大了竞赛学生的覆盖面,使多数学生受益。(2)深挖学科竞赛作品,力争多面开花现有的学科竞赛机制,师生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比赛,一旦比赛结束,团队就此解散,作品往往被搁置起来,作品的后续效应没有得到扩散。目前平台的做法是对于已进入毕业论文阶段的学生,要求学生以竞赛项目为选题。这种做法有很多好处,第一是这些作品经过评审专家的提问、指点和点评,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之处。如果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参赛学生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探索进取,不畏困难,继续研究,会收获更多,而不仅仅是当初参赛时为获得奖状和证书,心态有了调整。第二,对大学生来说,完成毕业论文之时,也正是求职、找工作的大好时机,因此很多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大打折扣。而这些参赛的学生把自己先期的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已有前期的研究基础,对查阅资料、熟悉课题、如何进一步研究,都是轻车熟路,工作效率随之提高。参赛学生通过持续的设计、修改、完善、再优化,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得以显著提高。近几年团队的参赛作品转化为毕业设计的论文,90%以上都获得了校级优秀论文以上的奖励,足见参赛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水平较高,得到了同行老师的一致认可。参赛作品完成答辩、评审之后,参赛学生如果尚未进入毕业论文,平台的做法是指导学生继续修改、完善作品,撰写学术,积极申请开放实验室项目、学生科研立项、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项目、国家创业创新训练项目。一般来说由于有了竞赛的前期积累,通过进一步完善优化后,立项的概率很大。据统计,团队近三年已立项国家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1项,浙江省新苗人才项目5项,校级科研立项和开放实验室项目30项。通过这些项目的立项,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竞赛作品的后续效应进一步放大,辐射面更广。

3结束语

篇4

一个专业办得好坏与否,受到直接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还有教师,还有学校。家长们把孩子送到我们财校,选择我们这个专业,是家长们对我们的信任。那么,我们可以理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们就有义务把这些孩子培养成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下面针对这个专业已经开办的三届学生谈谈几点感受:

1.学生知识水平结构较差,艺术设计功底弱。

2.班级学风较差,很懒散。

3.学生懒得动手,主动能动性差。

4.对于专业作业大多数学生向来只求按数量完成,不求质量。

5.还有甚者经常旷课,学期末再补考、重修,反正也不收费,对他们没有什么压力而言。

我院是一所高职高专院校,三年所培养的学生更应该讲求应用型的服务人才。艺术设计应用型服务性人才是指有别于大学同类专业本科而言。本科为社会培养的是研究型创作人才。教学强调理论化的系统性,要求在传授知识中,掌握技能。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上创作,重探索性与实验性。作为应用型服务性人才,教学强调技能的操作性。它要求在实践技能中,了解理论、掌握知识。对于技能的掌握,特别强调与社会市场对口的使用性与实践性。

鉴于以上思路,作为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原则,应该是:

1.培养目标的服务性。

2.学习时间的速成性。

3.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4.教学方式的操作性。

教学中,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特别强调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学习与掌握。为此,培养方法上,要坚持先市场考察后课堂教学;先实际操作后规律梳理的倒装句教学法。实行“先看后教、先仿后创、先实后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教学程序。

作为培养应用型服务性人才,其间有着不同的岗位与层次。本专业根据我院实际与社会的大量需求,总体定位为设计师助手的设计制作人,成为勤动脑,更精于上岗设计操作的高级手艺人。

我认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以操作技能、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加强产学合作,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毕业生上岗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可成为平面设计、排版、策划、美工等专业技术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分述如下:

一、课程设置强调针对性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这次改革我们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体系中,主要加强以下几项改革:

1.在专业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平面设计的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建设专门的艺术绘画室、平面设计机房等,通过平面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2.在设计操作中,强化动手能力。以校内操作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校企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初步掌握印刷、包装等操作规程、广告材料的选择、应用、室内装饰等教学过程中不易掌握的相关技能和知识。

3.在管理模块中,培养学生的创意、策划能力,任何一个设计行业都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对于整个的设计也需要全局的把握能力及管理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一个广告的整合营销及策划设计能力。

二、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我们纠正过去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为纠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我想在基础课程上增加速写课程、插画设计、展示设计、装饰材料等课程,并把原来的部分课程进行了细分,例如原来的POP与字体设计分开教学。从宏观上考虑基础课所从属的专业课和生产一线的需要,注意培养以下能力:

1.培养视觉反应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

2.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的能力即创新能力。

3.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三、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订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校情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

四、以就业为导向,订单式教学

在“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学生从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习中,初步了解专业;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课程设计和现场教学,采用讲、做(操作)结合,在做(操作)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

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具体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校门开放的今天,对外设计服务已不可逆转,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我们可与社会某单位、企业、印刷厂挂钩,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产学合作基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顶岗实习或者订单培养的方式,让学生以设计人员的身份到产学合作单位参与设计,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设计课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广告项目,以实际的成果来完成毕业实践、毕业设计。在毕业答辩时既能见到学生的实际设计作品,又能见到实例图片或现场。这样不仅摆脱了“压缩型”“三段式”教学,还突出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促进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能尽早地踏入社会,获得心仪的职业。

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实践,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出现了新的变化,所培养的学生基本做到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能进行具体的设计,成为新一代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初步形成了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篇5

关键词:网络营销;岗位分析;实践教学

随着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市场机制日趋完善,网络营销逐渐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人才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对网络营销的相关岗位职责定位不够准确,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偏差,这两个因素阻碍了网络营销的正常发展,对此,将从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岗位设置、人才培养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1 网络营销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企业对网络营销的依赖性不断加强,近年来企业对互联网营销呈现爆发式增长。2012全年企业网络营销岗位需求量为116万左右,全年同比增长约94%,有意从事互联网营销岗位的求职者数量约为48-52万左右,供求比高达1:2.4,2013年预计全年企业网络营销岗位需求量218万左右,未来几年中网络营销人才紧缺的状况难以缓解。

2013年网络营销人才需求之所以强势增长,原因有很多,首先,2013年国内外经济不景气,很多传统企业面临生存困境,也难逃阴霾。不得不想方设法推销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必然会从传统“高投入、低效率”粗放型广告投放,向“低投入、高效率”的“精细型”网络营销模式过渡,这样企业就相应的需要大量网络营销人才。其次,部分互联网企业加强了部分业务的推广力度,比如中华企业信息网的俄贸通、搜狐的搜狗等。最后,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网上创业,急需掌握网络营销技能的人才。这三方面的需求催生了大量的网络营销人才需求。

2 网络营销岗位分类

2.1 销售类岗位。销售类岗位人员主要负责企业产品咨询、销售及售后服务,岗位名称包括网络销售、网络贸易、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等。

2.2 营销策划类岗位。营销策划类岗位人员主要负责企业网络营销的管理与推广工作,岗位名称包括网络营销与策划、网络推广、网络编辑、网站管理、网站优化等。

2.3 开发设计类岗位。开发设计类岗位的工作侧重于网站设计与开发,岗位名称包括程序员、网页设计师、网站美工师等。

3 网络营销岗位分析

网络营销是一项复合型工作,它要求从业人员应具备计算机、网站与商务应用等多方面的能力。依据调研的企业网络营销相关岗位职责,文章将网络营销人才的岗位能力分为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网站和网店管理能力、网络营销应用能力、网站开发设计能力、综合能力五个方面。

3.1 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网络营销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办公软件的使用、打字、网络营销相关软件的安装与使用、计算机简单故障处理、小型网络搭建与维护、简单网页设计、常用软件使用、网络基本应用、常见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等。

3.2 网站和网店管理能力。目前,企业的网站多由第三方网络公司开发,部分网店平台也是使用第三方服务平台,企业很少招聘专门的网站及网上店铺管理人员。因此,网络营销人员还需要承担企业网站和网店的运营与管理的责任,需要具备相应的网站和网店管理能力。网站和网店管理主要包括域名管理、网站管理、内容更新、网店装饰、商品上架等职责,保证企业网站和网店能够正常访问。

3.3 网络营销应用能力。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营销应用能力包括网络商务信息采集能力、信息能力、搜索引擎优化、网络营销策划与实施、网络营销效果评估、网络推广、网络市场调研能力、网站策划和网站栏目策划能力等内容。

3.4 网站开发能力。网站开发能力主要包括网站开发工具、网页设计工具、图片处理工具及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企业对网站开发能力要求并不高,要求对网页设计应该有初步的知识,对于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所了解。这些能力在进行企业网站策划和网站栏目策划时尤其重要,因为只有了解网页制作中的一些基本知识,才能知道策划的方案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可以实现。

3.5 综合能力。网络营销人才是一种典型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对技术与商务的结合有良好的把握。网络营销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在网络营销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需要依靠自己对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思考和总结,具备较高的创新、管理及学习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与创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4 网络营销人才培养对策

4.1 加强理论研究水平,明确专业定位。网络营销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理论研究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从大量的实践经验中进行归纳总结,应尽一步提高网络营销理论研究水平,尽快完善网络营销理论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网络营销的本质是商务活动,网络营销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现代商务人才,从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4.2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教学体系的设计。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以岗位群应具备的能力分析为依据,建立起一个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所以,应结合网络营销发展趋势和当地经济特点,调查网络营销行业的需求情况,明确网络营销相关岗位,明确相对应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实战人才。

4.3 形成企业、高校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在网络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需要与企业加强联系,形成更紧密的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在实习环节企业与高校直接进行合作,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均与企业挂钩,建立具备鲜明网络营销特色的,兼顾商务活动和实践教学应用等多功能的复合型实习基地。与企业形成广泛的合作,可以及时跟进社会企业对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和趋势。通过学校教育与实践衔接,教师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网络营销项目中去,获得更多的实战经验,推进了学校网络营销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职业能力建设,从战略上满足日益发展的网络营销对实战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4.4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该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以小组形式开设网店,销售家乡特产、数码产品等商品,在实践中进行系统强化与锻炼,训练其商业意识和商业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网络营销的知识,成为网络营销的实战专业人才。

5 结束语

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突出实战特色,遵循“学中做,做中学”的原则,对网络营销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得到网络营销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推动我国网络营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宏刚.2013中国网络营销趋势及运用[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3(8).

[2]杨丽萍.基于工作岗位的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外资,2012(22).

[3]梁灼铭.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实用性分析[J].中国商贸,2012.

篇6

关键词:毕业实训;教学模式;网站设计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毕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出现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将学生的企业实习改为在校参加源于或接近企业实际项目的毕业实训,既实际又可行,此方法对IT类的高校学生更适用[1]。目前,很多高校开发相关专业的实训项目,包括Java(.Net,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实训项目、系统维护项目等,既满足学生接触实际项目的需求,又缓解了校企合作的压力。毕业实训项目课程跟理论课程不同,它要在短短十四周中,通过近280个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企业的工作方法和最新技术,保证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所以,实训教师如何利用好这十四周的时间,成为学生能否高质量完成实训内容的关键。以下就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1注重学生信心的培养

通过第一次课的自我介绍,以及跟辅导员的沟通,我们发现选择该方向的学生大都成绩较差,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学生承认缺乏学习热情,基础不好,对能否学好该方向的知识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就业更没有信心。但学生们表示希望在毕业之前能通过学习,有一技之长,以免毕业后无法面对就业。对此,增强学生自信心是首要的任务,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1实行公司化管理并成立部门

第一次课,我们告知学生实训班级实行公司化管理模式,并将班级(公司)分成几个部门,分别任命部门负责人。针对不同方向的课程特点,将学生分成技术部、美工部和综合部3个部门。根据学生自我介绍的信息和其他学生的推选,指定3个部门负责人,其他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自愿加入不同部门。

1.2让学生站上讲台

第一次课后,我们给每个部门安排具体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制作PPT文档。在第二次课上,我们给全班同学讲解各部门准备的知识,这些知识与第二次课教授的知识点相关。这样既达到了让学生预习的目的,也达到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这样做可以搭建一个增加学生自信心的平台,我们让学生上讲台,从他们站到讲台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是成功的。这种分配任务的形式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定期地进行,效果很好,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2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长效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要让他们坚持下去,并养成自始至终主动学习的习惯,对此,我们采用了以下具体方法。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从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通过介绍所学内容的背景、发展史以及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在课程的开始,就给学生展示精彩案例和优秀学生作品,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渴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保持学习兴趣的长效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容易进入疲劳期,有些学生会懈怠,此时,老师要考虑如何让学生继续保持学习兴趣,如果忽视这个问题,可能会有更多学生开始懈怠,这将影响学生后面知识的学习效果。在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们主要是结合学生的自身就业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私下跟每个学生了解他的就业倾向,然后专门利用一次课时间,讲解现在所学知识和将来就业的紧密联系,鉴于对将来就业的考虑,大部分学生会振作精神,继续学下去。

2.3开设专题讲座

实训课一般会连上四节,在知识点串讲阶段,课程任务更重,几周学习下来,大部分学生都感到疲惫,所以,我们在知识点串讲结束后,会陆续安排专题讲座,让学生接触新的老师、新的知识,这样学生既能暂时放松,又能开阔视野。比如在网站设计方向,我们可以开设矢量绘图Illustrator讲座、Flash高级应用讲座和DIV+CSS专题讲座。

2.4开展相关比赛,并动员学生积极参加

为了使学生长久保持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对竞技比赛的热情并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我们给同学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如在计算机系或全院范围开展实训方向大赛,通过大赛展示学生的技术、创意和激情,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增加就业的筹码。

2.5引导问题学生

对于个别问题学生,我们会及时沟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不需要通过该知识就业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对他们在技术上的要求,但不能放松纪律要求,以免这些学生的不良习惯在班级中扩散,影响其他学生。

3注重课堂设计

3.1精讲多练

毕业实训在各个方向都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堂设计上我们采用的是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无法完成的难点问题,我们会反复讲解、反复练习,最终将问题解决[2]。

3.2及时总结

在实训的各个阶段,知识点都比较繁杂,所以教师在每次课的最后都要进行详细总结,一方面给学生整理思路;另一方面将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再强调一次,加深印象。

3.3穿插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因为每次课都是4小节连上,所以上后面两节课时,学生容易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做法是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就是在第二天的大课间,每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些个人近期比较关注的事情或话题,这不仅可以让大家放松,还可以通过交流开阔视野,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

4注重量化的日常管理

4.1考勤的量化管理

在毕业实训阶段,应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我们的具体做法是考勤要体现在学生的总成绩中,满勤的学生总分是满分,旷课或迟到早退的学生,要在其总成绩中扣分,具体的扣分值按照学院下发的具体文件执行,即旷课一次扣6分,迟到早退一次扣3分。这个扣分值同样适合学生的自习课。

4.2奖惩的量化管理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奖惩的量化非常重要,如果考勤扣分是一种惩罚措施,那么,我们也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这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将扣掉的分数给拿回来。因为一味的惩罚,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奖励呢?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加分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上课过程中设立一些加分项,如主动正确回答问题、主动到前面讲解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承担自己所在部门的讲课任务和主动完成选做部分的作业等。还有一些随机的加分项,它根据每次课的具体情况而定。加分项重点侧重于那些已经收到扣分惩罚的学生,也就是说受到扣分惩罚的学生有优先获得加分项的机会,如果他们放弃,再把机会给其他同学,让所有学生都有获得加分的机会。

奖惩分明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被罚的学生有机会拿回分数。惩罚不是目的,而是管理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4.3作业的量化管理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大量自习时间。足量的作业让哪些不爱上自习的学生不敢懈怠。对此,我们要注意作业布置的量化问题,并采用以下方法解决该问题。

(1) 布置大量作业。

老师要为每次自习课设计和布置很多作业。学生层次不同,有些学生反映作业太多做不完,为此,我会按照学生特点,将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部分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选做部分是为学得好、完成作业快的学生设计的,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我们会适当给学生加分。这样做可以充实学生的自习课,调动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及时检查。

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便督促学生重视老师布置的作业。由于检查每个同学作业完成情况有困难,老师可以选两个实训助理负责检查每个学生的作业并做好记录,老师不定期抽查,并将抽查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3) 及时总结问题。

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求实训助理及时反馈,并及时总结。对拷贝别人作业的行为,老师要及时指出,并将其作业记作0分。

5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班级管理非常重要,开设团队课程和拓展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5.1开设团队课程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班级,并组成新的集体,彼此比较陌生,对此,我们在实训第二周周五,给学生上一次题为“追求个人和团队共赢”的团队课程,课程主要以团队游戏为主,增加学生之间了解,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团队课程的内容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共同的目标;

高度的沟通与信任;

相互依赖与归属感;

分工合作、相互支持;

有福同享、有难同担;

相互激励与成长;

纪律性。

在实训过程中开展团队课程非常必要,每个学生在游戏中可以完全释放自己,并从课程中了解到什么是团队,其基本特征以及如何在团队沟通、如何分工合作,等等。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课程,让一个松散的集体成长为一个团结的团队,有共同目标,共享成果。

5.2开展拓展活动

实训学习是辛苦紧张的,适当的拓展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紧张和厌倦情绪,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曾进行了一次网站设计方向和系统维护方向的趣味运动会,这种以趣味运动会形式举办的拓展活动将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它对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和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结语

不论是实践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都有其自身特点,不能单纯依靠简单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而必须依靠各教学环节的不断协调与配合。以上是从我院学生毕业实训(实践教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整理出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经验,希望能够对提高高校学生毕业实训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立敏,楼利琴,奚柏君. 校企合作探索“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职业教育研究,2007(1):67-68.

[2] 董玮. 引入实训体系,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23):10-11,19.

Research on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for College Graduation

JIANG Min, MA Li-xin

(Computer Department ,Neusoft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Dalian 116023, China)

篇7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实践教学;任务驱动

论文摘要:教育技术学专业是综合性的专业,除了正式的课内实践教学安排外,应该安排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内容,让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和练习机会。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实施的课外实践教学为例,论述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组织形式为教育技术协会,管理方式采取大学生自己管理,所有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迅速提高管理才能。实践任务来源广泛,任务驱动型实践教学方式将实践效果发挥到极高的水平。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综合性的专业,随着信息技术及相关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专业涉及的技术内容也必然随之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的层面多,范围广。实践领域超出学校教育的领域,走向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因此,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上需要不断更新,实践形式设计上需要多种多样,除了正式的课内实践教学安排外,应该安排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内容。虽然不强制每个学生,但能让愿意利用课外时间多学技术的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和练习机会。

1、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一般设计

一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大体分为校内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专业实习、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等。

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得到最基本的操作技能训练。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校内实训包括:1)课堂教学训练,如现场教学、媒体设备演示、课件实例制作、上机操作练习等形式;2)课程实验,可分为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注重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3)微格教学,使师范生系统训练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通过教育见习,初步接触学校教学实践,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内容为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电教管理见习、课件制作见习。教育实习是让师范学生掌握教育教学技能。专业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电台、电视台、电教馆等专业实习场所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就业面。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2、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提出

通过教学计划中的正规教学,毕业时,学生能够完成专业技术的学习,掌握所需的专业技能。但在当今大学规模扩张,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都不再一帆风顺的时代,本科生找工作更是竞争激烈。如果不能精通几种技术与理论,在众多对手中崭露头角,虽然是合格的毕业生,又怎么可能从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中选一的岗位需求中胜出?所以必须给学生创造宽松高效的学习、训练环境,让他们除了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外,将自己旺盛的精力和多余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把兴趣引导到实践训练中去。

所以提出课外实践教学的概念。课外实践教学就是采用灵活的形式,从社会中寻找足够的实际任务给学生,并安排教师指导,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信任,才有足够的任务量提供给学生。

现在各类学校利用课外时间较好的形式是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需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

课外实践教学类似于第二课堂,且有第二课堂的部分特点。但课外实践教学针对性更强,是让学生进行真正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工作。大学生如果不是要呆在学校上学的话,完全是社会生产劳动大众中的一员,所以他们有能力、也应该参加实际工作训练。虽然延长上学时间也是减轻就业压力的一种社会对策,但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走出校门就能顺利适应工作,有足够的竞争力,应该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机会,让他们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

课外实践教学是任务驱动型的。给学生一个任务或项目,让他们在研究中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这种形式与现在推行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学技术创新性研究项目类似,只是驱动的动力不同。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学技术创新性研究项目的推动力是经费扶持,课外实践教学的推动力是工作任务,除了强制性地完成某个任务,从中学到他必须掌握的技术,从而会有成就感外,部分任务可能有一定的报酬。

3、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

3. 1组织与管理形式

为了有效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采用相对固定的组织形式—成立教育技术协会。以协会的形式,一是可以保证所开展的活动都是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这就限制了实践活动的目的性;二是动员本专业的学生都参加到这个协会中来,当然也适当吸收全校的爱好者,这就保证了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覆盖面的广泛性。协会的宗旨:秉承锻炼、服务、求精、创新的原则,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服务,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学习与训练的优越环境,提高教育技术爱好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做好成员技能培训交流工作。

管理方式采取大学生自己管理,所有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协会设立3个方向组:影视制作部、网络部、硬件部。1)影视制作部设立摄影摄像组和音视频制作组,制作相关的视频教程,积累视频素材,比如宣传学校“农作”科普知识等。2)网络部设立程序设计、美工设计和动画设计3个小组,负责网页设计、网站维护以及配合相关策划项目进行教育课程设计。3)硬件部的工作是计算机及网络硬件的维护与维修,电视机、洗衣机、音响系统等电子设备的维修等。 另外设立策划部,担当外联工作和宣传工作,并负责每次活动写策划书和活动总结,活动开展前的场地申请和活动时现场的相关安排和秩序维护,为每次活动作好宣传工作(海报、展板、横幅等),以及确定项目的展开方式和策划方案。

这种管理方式,既利用学生的管理才能,使本应耗费大量人力的管理工作得到合理解决,还为学生训练自己的管理工作能力提供极好的舞台,相当于建立一个设置完美的公司,各类职位齐全,职责明晰。通过竞选,一年更换一次所有岗位人员,这样一年能容纳20多名学生进行实际岗位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迅速提高自己的管理才能。

3. 2任务来源

要为学生创造出做不完的事,这是着实费了心思的问题。因为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得到实际的有效的训练。任务来源有3种类型:1)组织技术培训,比如摄影艺术培训、计算机硬件组装知识讲座等;2)为教师、学校服务,比如帮助教师制作课件、帮学校拍摄制作电视新闻、组织设备义务维修等:3)为社会提供服务性项目,比如婚庆视频、公司宣传广告、单位网站的制作等。

学生来源是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招收的,学生的基础技术较好,在学习新技术方面,相对于其他普通高中来的学生而言,掌握起来更加容易,稍加点拨就一通百通,所以承担实际的任务完全可行。

3. 3实践活动的组织方法及流程

针对不同的实践活动,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比如技术培训,事先做好详细的培训策划书,内容包括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培训的教学内容、详细程序安排等。视频制作项目则严格按照电视制作流程进行。制作前期为节目制作前的准备工作,如策划、构思创作、分镜头剧本、场景设计和选择等;进入拍摄阶段完成拍摄提纲的制定、拍摄计划的制定、内外景拍摄(同期声)等;制作后期就是完成剪辑和特技制作等。

4、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的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成效非常显著。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很好地利用这一平台,进步非常快。有了这个课外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就有了强烈的工作热情,他们把接受任务当成一种荣誉,越是艰巨的任务越是看成一种骄傲。他们有连夜奋战的韧性,为了完成一项工作,接连几天不离开实验室:他们有攻克技术难题的痴情,为了掌握某项技术,整个暑假泡在实验室。

篇8

为了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针对目前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工业工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剖析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意识,完善教学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提出工业工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该文以南昌航空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其整体构建过程。实践表明,该体系满足了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适应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级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

工业工程;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

工业工程专业是一门具有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双重属性的交叉学科。从工程技术层面来说,IE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1],其许多重要的技术和理论方法均来自于实际,因此工业工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IE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技能,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2]。现阶段,IE在我国发展年限较短,大多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尚不够完善,各实践教学环节独立,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缺少相互衔接性;实验教学模式单一,缺少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模式[4];实验室建设不够完善,仪器短缺;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受到限制,无法最大化挖掘学生潜力以及师资力量不强[5]等等。针对上述问题,从加强和创新IE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考虑,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企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同类专业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对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不同角度层次的研究,如文献[4]中提出了设立面向各类学生的训练的实验类型的工业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文献[6]中构建了从点—线—面逐步强化的综合实践创新教学体系;文献[7]中分析了三峡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确定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对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文献[8]中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了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文献[9]中提出通过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的建设方案和实验教学计划来加强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文献[10]中从点—线—面等创新思维角度,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综合来看,对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的探索已经获得一些成果,但现有的研究都存在实践操作性不强,校企联合不强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并设计工业工程“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帮助提升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1“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模型

1.1“三层协同递进式”的创新思路

通过对工业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结构体系的深入研究,结合工业工程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工业工程专业“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思路,以“校内强化—校校合作—校企拓展”3个阶段层级协同递进,由校内到校外逐渐递进,形成一套具备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实践教学创新思路。“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和实验与科研有机结合,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不仅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强调强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1.2“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模型

以社会需求作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准则、以应用能力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价值取向,设计“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所谓“三层”,即从课程的校内实验室实验技能强化到其他知名学校的参观合作到最后企业实训基地的阶段性实训,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谓“协同”,即课内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所谓“递进式”,即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开展实习,撰写岗位实习报告,从而顺利完成由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真正胜任企业实际工作[11]。

2工业工程专业“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校内实验室的搭建

目前,国内IE专业校内实验体系不够完善,器材缺乏,不具备系统性。校内实验室的构建是整个体系的龙头,为了首尾兼顾,让整个体系更加牢固可靠,校内实验室的搭建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IE专业首要的任务是完成对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以及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搭建[12]。1)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主要用于完成基础工业工程这门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IE技术以及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实践基础。2)人因工程实验室:主要承担人因工程学理论教学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加强学生对劳动、生产以及作业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认识。3)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主要用于完成物流设施与规划、生产运作与管理、质量管理等IE专业的核心课程。

2.2校校合作模式的构建

高校要想高速地全面性发展,建立对外的合作模式是必要的,而高校与高校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正是提高高校自身竞争力的良好途径之一。通过研究分析得出3种校校合作方式。1)校校联合培养校校联合培养是通过两所及以上的高校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即学生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培养。以交换生的教学模式为例,一则加强了学生对环境的适应性;二则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扩展了专业知识面,而且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校校联合培养,通过建立可行性培养方案拓宽学生知识面,推动教学合作发展。2)校校竞赛模式校校竞赛模式是以高校之间共同参与竞赛为形式,通过其他高校观摩,提出建议。以江西省沙盘模拟大赛为例,通过赛前准备、案例展示和网络模拟3个阶段,最后根据专家评审打分和软件模拟比赛得分综合得出大赛排名结果,该比赛营造了一种强烈的竞争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这种几乎完全由学生团队自主完成的比赛,不仅挖掘了学生潜力,而且加强了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3)校校合作项目校校合作项目是通过校校合作投入一定资金或引入外资建立合作项目,由高校之间组织团队对项目进行考查分析,得出方案。该体系将不同学校的学生组合成团队,进行合作,大大加强了不同学校间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2.3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是一种从学校过渡到企业的良好对外合作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使学生增加了对企业工作的适应性,可分为认知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实际操作实习、综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5大部分。认知实习广泛涉及企业产、供、销等多方面,选取典型企业为考查对象,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增强认识,提高专业兴趣;专业课程设计目的用于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并学会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际操作实习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实习和生产实习,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完成车、铣、刨、磨、铸造和钳工等工种以及电路的实训,掌握各种机械的操作,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对企业生产运作系统中的规划、设计、评价及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解、分析的能力以及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课程设计是在专业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将各大专业课程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就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分析,得出可行性实施方案;毕业设计是企业实习阶段,让学生到实际的企业工作岗位上对企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会发现和处理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

3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

通过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和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的研究,笔者总结出一套对大多数学校都适用的工业工程实践教学改进体系———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其付诸实际,以某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例,以下为该校的构建实施思路。

3.1校内实验室的构建

该校将工业工程校内实验室建设分为两期,一期建设涵盖了工业工程专业5门核心主干课程实验,完成了4大实验系统,主要服务于相应的专业课程;二期建设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建造中,构建了3大实验系统,旨在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实践动手能力。主要包括航空产品生产线系统,主要以航空产品零部件及飞机模型为实验对象,模拟实际生产线装配过程;电子分拣系统,由流力式货架、安装在货架上的电子标签系统和电子便签辅助拣选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完全按照工业现场使用模式进行设计;3D仿真展示平台,含航空制造车间流程3D展示、传统的物流出入库作业系统仿真、自动分拣系统仿真、仓储货架管理系统仿真、包装及捆扎系统仿真和打包机拆包管理仿真;工业工程规划设计仿真系统,主要由生产系统规划设计仿真系统、生产系统分析优化系统、离散、连续和混合制造系统仿真软件构成的软件集成平台建设,将各个软件集成实现对企业前期规划设计、企业运营管理和企业外部的配送和营销管理的全过程;生产制造系统,旨在提升学生创新与动手能力,由布艺缝纫生产系统与日用化工产品生产系统构成;自动立体仓储系统,新增现代化的自动立体仓储系统,集成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化平台;航空制造虚拟现实系统,包括制造产品生产的工艺布局虚拟现实系统,可执行客机生产线工艺布局仿真等。

3.2校校合作的构建

2012年,该校完成了首批工业工程学生和清华大学学生在富士康进行联合实习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此次联合不仅增强了工业工程专业学生与老师对该校工业工程建设的信心,更让该校领导看到了该校工业工程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校校合作模式的构建对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该校还先后与清华大学、南昌大学和华东交通大学等国内院校建立了校校合作模式,并期望在日后与更多的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工业工程甚至于校内相关学科的发展。

3.3校企合作的构建

该校高度重视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该校已与恒天动力公司、江西蓝海物流科技公司等著名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不断为工业工程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该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建设。该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在企业实习基地进行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并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4结束语

工业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交叉学科,本文以工业工程的实践应用为背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目的,从“校内实验室—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创新思维角度由内到外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三层协同递进式”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该体系很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要求,为学生工业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其他高校工业工程的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范本。

作者:乐承毅 王军 冯良清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怀珍,李雷.中美工业工程本科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132-134.

[3]薛冬娟,潘澜澜,潘颖,等.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1(2):183-186.

[4]郑玉巧,杨萍,赵家黎,等.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22-124.

[5]黄少波,李幼平.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9(4):366-369.

[6]李军,张学龙,贵文龙.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11(12):203-205.

[7]李浩平,方子帆,王盈.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19-120.

[8]丁雯,张爱霞,夏大平.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1(6):147-148.

[9]王晓芳,林亨,张伟.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7):97-99.

[10]陈国华.面向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5):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