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6:01: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作风管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整体原则
图书馆占座问题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其治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盘考虑、循序渐进。占座者行为固然可耻,但也有其无奈之处。为了多数读者的利益,倡导优良学风,高校图书馆在治理占座行为时应遵循“刚”“柔”[4]并济的大原则。所谓“柔”,其出发点在于以人为本,旨在让读者主动意识到占座不光彩,不采取过分强硬手段致使读者产生抵触或怨恨的情绪。这也是图书馆服务宗旨所在。许多高校图书馆实践证明,柔性管理手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很多同学都意识到“一人一座”的重要性,并时常向馆里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柔”性管理,关键在于读者的自觉性,虽有实效,但较为缓慢,这同时就需要“刚”性管理进行维护。借助规章制度、座位巡查、定期清理等一系列“刚”性手段,形成注重事实、人人平等的管理氛围。从各高校图书馆的推行效果来看,虽然管理成本有所提高,但是立竿见影,能够直接抑制部分不自觉读者的占座陋习。“刚”性管理效果迅速直接,但易激化图书馆与读者的矛盾;“柔”性管理注重人文关怀,但效果需长期积累。两者各有优劣,相互补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当“柔”的效果不明显时,“刚”不失为一种恰当的选择;若“刚”太过于强硬时,不妨适时地“柔”。
(二)具体策略
1.积极改善学习环境考虑到当下高校内越来越多的学生需要考研自修,故许多高校图书馆将环境清幽的自习室开辟为考研自修室。自修室内专门添置书架,方便同学们临时存放书籍,同时也缓解了利用个人物品占用座位的问题,提高了座位利用效率。
2.合理制定管理规章制度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座位管理规章相对比较简单,尚需与时俱进,配套制定相关基本规范、要求和考核办法,如读者座位使用具体规定、阅览室工作人员座位管理方法等,明确界定占座行为及其处罚措施,强化阅览室工作人员管理力度,使广大读者明确占座行为的后果,主动拒绝占座,保证有限的座位资源最优化利用。
3.创建执行座位巡查机制鉴于在学期期末和考证考研期间,占座现象尤为突出,日常的管理监督无法及时处理座位资源紧张问题,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利用座位巡查记录表治理占座。首先对各阅览室座位使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表格,由工作人员作日常巡查登记和违规处理依据。工作人员根据座位利用情况不定时巡视,对有物无人的座位进行1次标记,记下当时时间,每30分钟巡视一次,连续2次被标记座位视为占座。在有新读者需要利用时工作人员可直接清理该座位,并留下告知单,恢复座位利用。此方法可在不增加图书馆财力物力的情况下,以记录事实为依据,公正、公开、公平地治理占座,为读者合理分配座位。为保障座位统计法落到实处,图书馆要组织专人定期检查各阅览室座位管理情况,并主动与工作人员和读者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最新管理进展,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实施调整。此外,还可引进学生监督小组协同图书馆进行座位管理,由学生监督员依据图书馆阅览和座位管理制度监督学生文明利用座位,调解因图书馆座位产生的纠纷和矛盾,同时对占座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劝止和曝光。
4.借鉴引进座位管理软件基于教学资源与读者需求的矛盾,各高校图书馆不断探索,寻求解决读者“占座”的可靠办法。目前,已经逐渐有许多高校图书馆(如哈尔滨理工大学、民族学院等)针对占座严重的普遍问题,利用座位资源管理软件实现对有限座位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座位管理软件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是:自动对图书馆座位进行分配和管理,对于违规(如占座)读者,系统自动撤销其座位并重新参与分配,同时在一定时间内拒绝为该读者提供座位利用服务。座位管理软件主要包含以下功能[5]:(1)座位管理:图书馆各阅览室座位信息均保存在该软件中,当读者刷卡进入图书馆时,系统利用终端获取读者信息后通过访问数据库验证读者身份,若验证成功,则向读者提供选座界面,显示各阅览室座位实时使用情况,读者可以选择默认分配或自主选座;当读者离开图书馆不再使用座位时,刷卡进入操作界面,办理退座手续,系统自动回收座位并更新座位资源;若读者仅想暂时离开并希望保留座位时,需刷卡进行暂离操作,系统将在规定时间内为读者保留座位使用权,若读者超时未重新刷卡续座的,系统将自动回收座位并更新座位资源及黑名单列表;在每晚闭馆前1小时内,所有座位设置为退座状态,读者无需办理退座即可离馆,避免退座高峰。(2)黑名单管理:该功能主要用于督促读者遵循图书馆座位管理规定。未按规定退座或续座的读者将被列入黑名单,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不允许其座位申请;惩戒期满后,从黑名单中消除该读者的记录,继续提供服务。通过使用黑名单,据实判断读者占座情况,公平对待每一位读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3)后台管理: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后台进行日常管理,如数据库维护、座位利用情况、黑名单管理等。座位管理软件的利用,将使得图书馆座位管理具有突出的优势:(1)大幅提高座位使用效率。座位管理软件能够轻松实现图书馆对馆内所有座位资源的实时信息化管理,提高座位流转速度,为更多的读者谋取利益;(2)有效解决读者占座问题。读者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实时座位使用情况来选择座位,不用担心座位被他人占用。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系统后台,检查座位使用情况,督促选号入座,避免占座冲突,维护良好的学习秩序;(3)全力支持学风建设。通过利用座位管理软件,可以让读者更深切意识到图书馆的座位资源是公共资源,每一位读者都应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公平合理地使用,尊重他人的学习权利,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
关键词座椅送风热舒适
1引言
座椅送风是近年来在影剧院、会堂及体育场馆等固定座位的场所被较多运用的一种送风形式[1]。其送风口和座椅相结合,有的即为座椅的底座,将处理过的空气直接送入人体就座区,有的风口设置的座椅的背部,一次气流送入椅背,诱导周围的空气后送出。
在底座送风口型的座椅送风中,送风温度一般低于室内设计温度2~4℃左右,关以很低的速度送出(一般小于0.5m/s)[2]。由于速度小且温度低,因此送入空气不会和室内原有的空气形成掺混,而是沿地面流动,形成较冷的空气湖。当遇到热源(人体)时,空气被加热,受浮升力作用,单向向上流动,形成羽状流动,带走热源产生的余热和余湿,同时带走污染物,从位于房间较高位置处的排风口排出。因此,座椅送风可以为人员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3],是置换通风的一种具体形式。
但由于送风风口的限制,座椅送风风量不会很大,可以承担的负荷有限,根据国外的研究表明,在办公室环境中,座椅送风可以提供的最大冷量为40W/m2[4]。当负荷加大时,可以加大通风量,或加大送回风温差来维持空调要求。然而,如果加大通风量,势必要提高送风的速度,会使得地面附近的新鲜空气层加速流动,加之其温度较低,从而在人的足部产生"吹风感",当送风速度过大时,甚至会引起较大范围内与室内空气的掺混,破坏良好的空气质量,因此前者不可取。对于后者,随着送回风温差的加大,室内的温度梯度也会随之加大[5],而据ISO7730的要求,人体的对热舒适标准为垂直温度梯度应小于3℃/m[6]。因此若加大送回风温差,也可能造成不舒适。对于影剧院、会堂等人员密集的环境,我们对其室内条件,如建筑形式、围护结构、人员密度,使用时间等影响空调效果的因素了解有限,因此有必要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作出相应的分析与评价。
2剧场概况
实测的大剧场总建筑面积为62803m3,总高度为40m。整体建筑包括大剧场、中剧场和小剧场等不同空间,是一个以剧院为中心的现代化综合性建筑,分为地下2层、中段6层和拱顶2层。其中空调面积为35000m3,以全空气系统为主。
大剧场共有1800座,池座要用座椅下送风,送风口为圆柱形座椅送风器,直径140mm,高190mm,其上开有均匀布置的圆孔,开孔率为40%。该风口起到支撑座椅和送风的双重作用(见图1)。
图1圆柱型座椅送风器
3测试过程及说明
本次测试安排在剧院的一次实际演出过程中,演出过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空调处于正常运行工况。测试内容包括:每个座椅送风口实际风量的测量、观众席上不同人员附近的温度测量、人员热舒适问卷调查。
风量的测量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座椅风口进行,采用热球风速仪测得风口处送风速度,乘以风口的净面积,即可算得实际送风量。
温度的测量是在出风口处、人员的踝部、膝部、臂部、额部分别布置测试自计仪,测量出风及人体敏感部位处的温度。图2给出了受试人员周围的温度测点布置示意图,表1则给出了各测点位置离开地面的距离。测试中,共选择了三名观众作为受试人员。由于每名受试人员的放热有所差别,因此人员附近的温度也是不同的。
图2温度测点布置
测点位置表1
测点编号12345
位置出风踝部膝部臂部额部
热舒适性调查在演出过程中进行,共分类六个时间点,分别为:(1)入场时、(2)静坐十分钟后、(3)静坐30分钟后、(4)静坐一小时后、(5)静坐1.5小时后、(6)静坐2小时后(演出结束前)。对这六个阶段进行热舒适性调查,内容包括对整体热感觉、局部热感觉有无吹风感和可察觉空气质量的逐时投票。
4测试结果与分析
4.1风口风速与风量
座椅送风风口为均匀开孔,但上下各排小孔处的风速并不相同,其实测特点为上大下小。最上排小孔处的速度约为0.8m/s,最下排小孔处的风速约为0.2m/s,平均风速为0.4m/s。计算得送风风量为48.23m3/h,和设计风量基本一致。
4.2送风温度
测试过程中,送风温度都比较稳定,最大值为19.3℃,最小值19.5℃,平均19.4℃,为设计送风温度。
4.3受试人员附近温度分布
(1)受试人员1温度分布
图3给出了受试人员1附近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表2给出了受试人员1附近的温度的平均值。
图3受试人员1附近的温度分布
受试人员1附近温度的平均值表2
受试人员1测验点12345
平均温度(℃)19.520.822.523.723.0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各测点的温度都比较稳定,温度的波动在0.8℃以下。从送风口到人员踝部的水平距离中,温度升高了1.3℃。在置换通风中,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吊顶的温度一般高于其他壁面的温度并向其他壁面辐射热量。当室内热交换达到稳态时,地面将这部分辐射热量以对流的形式传给风口送出的冷风,所以地面对出流空气有加热的作用[7]。从踝部到膝部0.4m的距离中,温度升高了1.3℃,从膝部到臂部0.2m的距离中,温度升高了1.2℃,相反的,从臂部到额部0.5米的距离中,温度降低了0.7℃。整体温度升高了3.5℃,其中地面温升按1.3℃计,则点总温升的0.37,说明地面对空气的加热作用不大。
人臂部到额部的温度降低,可能是送风时,一部分冷空气在椅子背部形成向上的气流,由于这部分气流不接触热源,因此温度基本没有升高,当通过顶时,与人体前面的气流汇合,使得到达额部的温度有所降低。
根据这种温度分布的特点,无法对整体气流的温度分布进行分析。但是可以看到,温度梯度在臂部以下还是很大的,以臂部和踝部为例,其温度梯度达到4.8℃/m。同时,可以计算空气带走的冷负荷:
受试人员1,为成年男子,当日着装为短袖衬衫、长裤和皮鞋。其在室温25℃时的统计散热量为67W,座椅送风带走的热量稍低于这个数值。
(2)受试人员2温度分布
图4给出了受试人员2附近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表3给出了受试人员2附近的温度的平均值。
图4受试人员2附近的温度分布
受试人员2附近温度的平均值表3
受试人员1测验点12345
平均温度(℃)19.321.723.525.023.2
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到,地面对空气的加热作用较大,约为2.4℃,从踝部到膝部0.4m的距离中,温度升高了1.8℃,从膝部到臂部0.2的距离中,温度升高了1.5℃,相反的,从臂部到额部0.5m的距离中,温度降低了1.8℃。整体温度升高了3.9℃,地面温升占总温升的0.62。
在这个测试人附近,空气温度了发生从臂部到额部的温度降低。因此无法对整体气流的温度分布进行分析。其他特点与测试人1的相似,只是温度变化的幅度加大,相应的温度梯度也增大了,以臂部和踝部为例,其温度梯度达到5.5℃/m。同时,可以计算空气带走的冷负荷为63W。受试人员2,为成年女子,当日着装为短袖衬衫,长筒裙和凉鞋。在室温25℃时的统计散热量为57W,由座椅送风带走的热量比这个数值略高。
(3)受试人员3温度分布
图5给出了受试人员3附近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表4给出了受试人员3附近的温度的平均值。
图5受试人员3附近的温度分布
受试人员3附近温度的平均值表4受试人员1测验点12345
平均温度(℃)19.621.024.524.324.2
据测试温度的曲线来看,测试人员3的测点总体温度存在起伏,总体稳定。这是因为,测试人3为本次实验的具体测试人,整个测试过程中,都需要不定期的安排测试和调查,因此其测试数据不能代表一般静坐的测试人。但可以以时间段20:00~20:35为采样时间,各测点温度基本平稳。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地面对空气的加热作用一般,约为1.4℃,从踝部到膝部0.4m的距离中,温度升高很大3.5℃,从膝部到臂部0.2℃的距离中,温度下降0.2℃,从臂部到额部0.5m的距离中,温度降低了0.1℃。整体温度升高了4.6℃。空气带走的冷负荷为74.5W。受试人员3为成年男子,当日着装为短袖T恤衫,长裤和皮凉鞋。在室温25℃时统计散热量为67W,座椅送风带走的热量比这个数值略高。
(4)比较与分析
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受试人员1、2、3的特征参数整理如表5:
受试人员的特征参数表5
12345678
测试1
成年男子23.0
(19.5)3.5
(4.8)6
膝一臂3.21.30.3756.8
(67)
测试2
成年女子23.2
(19.3)3.9
(5.5)7.5
膝一臂3.52.40.6263.0
(57)
测试3
成年男子24.2
(19.6)4.6
(4.7)8.8
踝一臂4.21.40.374.5
(67)
其中各项含义如下:
1.测试人序号,代表类型;
2.额部温度(送风温度),℃;
3.踝部和额部的温差,(踝部和臂部的温差),℃;
4.最大温度梯度,出现位置,℃/m;
5.踝部和额部的温度梯度,℃/m;
6.送风到踝部的升温,℃;
7.地面处温升所占比例,θf;
8.冷负荷(统计冷负荷),W。
根据各测点温度变化,整理成右图6。
图6受试人员各测点温度变化比较
根据以上的测试数据图表,可以得到,在一般静坐条件下,踝部和额部最大温差小于4℃,但是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额部。这可能是由于存在自椅背向上的贴附气流而形成的。地面部分的送风温升变化很大,占总升温的0.37~0.62,符合文献[8]的范围。考虑到送风分流问题,只有一部分送风气流被加热。则总风量的平均温升变小,所占总温升的比例也随这减小。同时,在测试过程中,温度最高点不是出现在额部,而是出现在臂部,从而使得从踝部到臂部出现更大的温度梯度,远高于标准范围。但是由于出现的部位一般都有衣服遮挡,因此人员感受的温差,不是很强烈的冷感,使测试者感到不舒适。
对于有轻微运动的测试人,其温度分布与静坐下的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额部与膝部的温度变化小,由于测试数量的限制,这里只是一个特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4热舒适性投票结果与分析
座椅送风热舒适调查问卷共发出9份,收回有效问卷9份。表6为投票人的序号与其当晚的着衣特点,*表示没有记录。
热舒适投票人的序号及特点表6
序号性别年龄上装下装其他备注
1女60长袖单外衣长薄裤凉鞋
2男33短袖衬衫长裤皮鞋受试人员1
3女27短袖衬衫长筒裙凉鞋受试人员2
4男25短袖T恤长裤皮鞋受试人员3
5女51短袖衬衫中长裙皮鞋
6女79短袖衬衫长裤*
7男84短袖衬衫长裤*
8女60短袖衬衫中长裙凉鞋
9女21短袖连衣裙凉鞋
(1)热感觉投票
热感觉投票,采用标准PMV热感觉标尺[9]。
从热感觉的投票,可以看到,大部人员总体感觉凉爽。在刚入场时感觉适中或微热,而在经过30min左右,人员的热感觉基本都达到适中或凉爽,随着时间的延伸,人员的逐步增加了冷的感觉,而且习惯了这种感觉,在时间为1.5h后,感觉趋于定值,体现为凉爽。可以看出,对于总体的热平衡,19.4℃的平均送风温度是合适的。
(2)局部热感觉投票
人员的局部热感觉采用五点方式,对人员的额部,颈部、臂部、膝部和踝部分别进行投票。对于额部的感觉,所有的投票人在整个过程中,都选择适中,说明额部的感觉是适宜的。对于颈部的感觉,在刚入场时,大部分投票人选择适中,而在演出进行到30分钟后,有2位投票人觉得较冷,在1小时后,感到冷,然后适应。这可能是由于分流的送风空气,直接到达颈部,因此引起了冷感。臂部感觉变化很大,但是没有投票人感觉热。膝部和踝部,在入场时,有几位投票人感觉较冷,其他人感觉适中,在演出中,大家逐渐加重了冷感。可见,由于座椅送风风口离人员较近,送风与室内空气参混较少,容易在人员座位下方部分产生不舒适。且因为座椅设计的缘故,气流在椅背处形成贴附直接到达颈部,造成不适。
在所有的投票中,没有感觉较热或以上的投票。
(3)吹风感投票
在入场时,7位投票人没有吹风感,随着演出进行,其中的三位,有吹风感,但是选择了能够接受,其余的人则没有吹风感,并保持以演出结束。其他两投票人,选择了有吹风感,但是较舒服的选项,并且保持到结束。没有人选择不能接受。这说明,在设计的风量下,该座椅送风的送风速度是很小的,未造成不良的感觉。
(4)可察觉的空气质量投票
绝大多数人对于觉察到空气质量选择一般,有些投票人在整个过程中,选择好。没有其他选择。这说明,置换通风的空气质量还是令人满意的。
5.结论
本次测试对一场演出中座椅送风的送风温度、人员周围的温度分布以及人员热舒适投票分别作了考察。测试结果表明:
本次测试对一场演出中座椅送风的送风温度、人员周围的温度分布以及人员热舒适投票分别作了考察。测试结果表明:
(1)该座椅送风系统运行基本良好,且在设计风量和设计送风温度下能将人体散发的热量带走,并提供了较好的空气品质;
(2)座椅送风的出风受到地面的加热作用,其温升占总体温升的比例变化较大;
(3)座椅送风的出风存在着分流情况,一部分气流贴附着椅背自下而上进入人员颈部,致使人员有冷感;
(4)由于存在着出风分流,座椅送风的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额部,而是臂部。且从踝部到臂部的温度梯度比踝部到额部的温度梯度大,超出了标准范围。但因为这些部位都有衣服遮挡,因此人员感受的温差不是很强烈。
(5)座椅送风中的气流速度都比较小,人员未有吹风感出现。
参考文献
1范存养,大空间建筑空调设计及工程实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KRANTZKOMPONENTEN.Productintroduction.Germany,2001.
3YuguroLi,MatsSandberg,LaszloFuchs.Effectsofthermalradiationonairflowwithdisplacementventilation:an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Energy&Buildings,1993,Vo1.19.263~274
4A.K.Melikov,J.B.Nielsen.Localthermaldiscomfortduetodraftandverticaltemperaturedifferenceinroomswithdisplacementventilation.ASHRAETransactions,1989,Vo1.95.1050~1057
5ElisabethMundt.Displacementventilationsystems-convectionflowsandtemperaturegradients.BuildingandEnvironment,1995,Vo1.30.129~133
6ISO7730,1993.Moderatethermalenvironments-DeterminationofPMVandPDindicesandspecificationoftheconditionsforthermalcomfort,InternationalStandardOrganization.
7ElisabethMundt.Theperformanceofdisplacementventilationsystem:[Ph.Dthesis].Sweden:RoyalInstituteofTechnology,1996.
关键词:操作风险;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都聚焦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对操作风险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其认识和管理都处于较低水平。然而,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银行经营业务范围及产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操作风险的破坏力和影响力愈发显现,对其研究和管理也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2004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范了操作风险的定义①,并提出操作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为各国银行业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敲响警钟和提供指导;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6月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为加强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推进完善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提供指导。
一、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危机四伏
受旧体制等不利影响,我国银行业面临着严重的操作风险。表1列示了近年来部分银行操作风险事件。
通过综合分析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其具有的特点主要有:
1.操作风险主要形式是欺诈①。欺诈包括内部员工的欺诈、外部人员的欺诈以及内外部勾结的欺诈,其中内部员工欺诈和内外部勾结的欺诈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形式,并且这种类型的损失事件一旦发生,就具有单笔损失金额大和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
2.操作风险大都发生在基层分支机构,且与上层机构的控制力负相关。我国银行的业务运作大多数集中在基层机构,总、分行则更偏重于行使管理职能,当分支机构距离较远、受到的监管较弱时,分支机构的一些违规操作就不易被发现,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更大。
二、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这是导致操作风险频发的最主要原因。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不健全性主要表现在:
1.操作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主营业务仍以信贷为主,因此银行风险管理的焦点都集中于信用风险,而对于操作风险,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对其管理的意识都有待于提高。
2.操作风险专业化管理部门缺位。我国绝大多数银行均未设立独立的专业化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对其管理主要是依靠非专业部门负责,以定性管理为主,主要依赖专家的主观判断,缺乏科学和专业的管理。此外,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用于计算监管资本的内部操作风险计量法,必须建立在对内部损失数据至少5年的观察基础上,而我国由于缺乏数据,很少采用定量分析控制操作风险的科学方法。
3.分行制的组织形式不利于监管。我国银行主要采用分行制,该体制下的直线管理职能削弱了内部控制的力度和有效性,各层次的负责人横向权利过大,为操作风险的孕育提供了空间。
4.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管理层次多而繁杂,各层次权责不清,缺乏相互制衡、权责明晰和相互独立的管理体系,容易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和重复低效管理。
5.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所需的制度建设不健全,现有的制度大都流于形式,存在不切实际、难以执行的问题,此外,仍有部分正常经营所必备的规章制度缺位,导致管理盲点的存在。
三、完善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重视长期不足,导致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长期处于低效率和不足的水平。因此,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及时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在内容、对象和范围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的形成有助于银行操作风险的高效管理。本文结合COSO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阐述和银监会的《指引》,设计一套适合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体系。
COSO委员会所述的内部控制包括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以下分别从这五方面构建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控制环境塑造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影响银行内部各成员的风险意识,关系着风险管理控制制度的贯彻和执行。
《指引》指出,操作风险管理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首先,银行董事会应充分了解本行的主要操作风险所在,把它作为一种必须管理的主要风险类别,努力促进这种公司文化的建立,并且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在各职能部门实施操作风险管理,还应当把操作风险管理纳入到业绩评估程序中,强调风险管理为银行关注重点。其次,应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执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要求的组织架构,该组织架构应明确界定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关系、上下级报告关系,并且制定严格的监管审计制度。最后,应根据本行对操作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规范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该政策应对存在于本行各类业务中的操作风险进行界定,列明本行操作风险的具体构成,应明确识别、评估、监测与控制操作风险所应依据的原则、政策和方法。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操作风险管理部根据职能部门的信息,识别、量化和分析相关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从而形成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评估系统包括以下三个子系统
1.风险识别子系统
风险识别子系统的作用是将操作风险进行定义和分类,它的主要部分是“知识库”。“知识库”是一种风险映射,将职能部门的业务与风险类别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具体来说,“知识库”将银行业务分为若干个风险档次,并将所有的业务归类到相应的风险档次之中,并存储在数据库的相应位置。
2.风险计量子系统
风险计量子系统由“模型库”和“预警库”组成。该系统在初步识别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模型库”中的风险计量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将定性的操作风险数字化。其中风险计量模型利用数理统计方法量化银行操作风险,“模型库”再将风险计量模型计算机程序化,即编写计算机软件以实现风险计量模型的功能。而“预警库”则是预先在系统内设定的不同职能部门的市场风险限额指标,在“模型库”计算出风险值之后,“预警库”就可以对实际风险承担与预先设定的风险限额自动比较,若发生超限额的情况,“预警库”会将该信息同时反馈到风险评价子系统中,实现实时风险监控的功能。
3.风险评价子系统
风险评价子系统主要提供风险汇总报告,并对各职能部门风险承担状况进行评价,为风险管理决策层提供支持。“报告库”针对经“模型库”风险计量子系统测量的风险结果,根据指定的报告模式进行综合汇总,为管理层提供银行风险的数据。“评价库”是对综合报告进行的深入分析,通过对具体风险的分析评价,提出风险改进意见。
总的说来,风险评估系统中,风险识别子系统归类操作风险,风险计量子系统量化操作风险,评价子系统评价并报告操作风险。这一系列活动的完成,关键在于设计出一整套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几个子系统的功能。我国银行应当根据本行业务的特点,设计出自己的风险管理程序,或者直接从专业公司引进成熟又适合自身的风险管理系统。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那些有助于管理层决策顺利实施的政策和程序,主要包括明确银行各部门的职责、对各部门活动的控制和对偏离授权的行为进行调整。
首先,《指引》明确规定了各组织层次在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中的职责,以便整个系统有条不紊的运作,各层次的职责具体为:银行高层负责制定操作风险管理的战略和总体政策;风险管理委员会建立风险管理的操作方法;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其次,对各职能部门活动的控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各职能部门,应定期向负责操作风险管理的部门通报本部门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及时通报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第二个层次是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应当提供风险预警指标,将风险限额建立在各业务部门的不同的层面,然后为每个关键风险指标设定门槛值,一旦风险值超过门槛值则启动预警系统。
最后,操作风险部门应当对于超过门槛值的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及时修正执行中的偏差。
(四)信息与沟通
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是整个操作风险系统的基础,系统的数据来源于各职能部门。只有将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操作风险管理部,才能及时进行信息分类。《指引》规定,职能部门应当根据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评估方法,建立持续、有效的操作风险报告程序,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信息和沟通机制。此外,《指引》要求建立案件查处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对案件查处的信息披露有良好的警示作用,对案件的及时总结能有效地避免同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五)监控
监控的核心在于监控的制度性和监控的独立性。《指引》规定,监控的制度性建设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当建立指向清晰的定期监控体系,清晰的监控系统可以明确监管者的责任范围,而定期监查行为有利于快速发现并且纠正操作风险。监控独立性依靠操作风险管理部与其他职能部门相对保持独立,不能存在从属关系,应当受董事会或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
与此同时,银行还需要对其内部监管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使其对银行各项业务活动和岗位责任的执行情况依据相关制度标准进行监控,及时预见潜在风险并极力阻止其发生,实现银行操作风险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阎达五,宁建波.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考[J].会计研究,2000.
[2]钟伟.论跨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模型的新进展[J].学术月刊,2004.
[3]钟伟.新巴塞尔协议和操作风险高级衡量法框架[J].金融与经济,2005.
[4]樊欣,杨晓光.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与现状[J].证券市场导报,2003,(6):64-6.
一、转变作风,需要自律
自律,就是要严于律己,自觉规范和约束自身言行,保持党所要求的良好形象。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报告中所提出的面临的“四个考验”、存在的“四种危险”、“三项建设”主线、“五项建设”内容以及“三型政党”建设的重大任务,始终强调的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始终贯穿作风建设的内容。可见作风建设的重要和紧迫。笔者认为,必须自觉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以及慵懒散等不良风气。而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个别管理人员无视职工群众,遇事推诿,无所作为等,不仅与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背道而驰,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国企管理人员放松了自身要求,从内心降低了应有标准,淡化了自律意识。自己要在这方面严格约束自己,时时事事坚持严于律己。只要自律的信念不倒塌,作风才不会出现慵懒拖沓。
二、转变作风,需要自警
自警,就是保持头脑清醒,以“三日自省吾身”的态度,经常查找作风上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矫正和改进,以警示自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性修养的一个突出要求就是保持和发扬党的良好作风。我们不仅要自律,而且要自警。经常反省自己,查找问题和不足。我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以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一系列优良传统。这些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任何时候都要牢牢地坚持和发扬,推进企业转型发展更加需要坚持和发扬。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国企管理人员,应该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实干作风,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实践中,就要敢想、敢说、敢干,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为实现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因此,特别需要我们时时保持自警状态,慎独慎微,防微杜渐,以便及早发现和解决自身作风问题。
三、转变作风,需要自信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党的特征和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也可以说是党的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革命战斗风格。我们要想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坚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是党的事业、企业发展要求和岗位尽责所必须,要一如既往地不懈坚持。要切实加强国企管理人员作风建设,就要着力解决好“以老大自居,思想僵化,懒惰低效、办事效率低”等不良倾向。作风体现党性和素质,作风出战斗力,作风出执行力。作为国企管理人员,要坚定地贯彻落实企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思想作风,坚持扎实工作、求效求实的工作作风,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坚持廉洁勤政、履职尽责的廉政作风,认真做表率,努力做模范,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作贡献。
四、转变作风,需要自励
关键词:商业银行前台业务操作风险类型成因防范
前台业务操作风险,顾名思义,是指因前台业务操作失败引起的风险。通常是由财务制度上的疏漏、越权交易、支票欺诈等原因引起的风险。如今业内普遍认为,前台业务操作风险是源于内部程序不完善、人为失误、系统故障或是外部事件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从我们目前暴露的案件情况来看,金融系统频发的大案要案均是前台业务操作风险所致。前台业务操作风险已成为银行风险的重要根源和管理难点。笔者多年来从事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工作,对前台业务操作风险有一定的认识,本文试对当前商业银行前台业务操作风险的类型、成因和防范进行粗浅探讨。
一、当前商业银行前台业务操作风险的类型表现
1、操作失误型
操作失误是指员工在业务操作执行、传递和流程管理中,由于责任心不强、专业技术不过关以及偶然失误等原因导致的前台业务操作风险事件。这类风险事件数量较多,但带来的损失并不是很大。据巴塞尔委员会风险管理小组公布的第二次前台业务操作风险数量影响研究报告,国际上主要活跃银行的全部前台业务操作风险损失中有35.1%是由执行、传递和流程管理原因造成。这部分前台业务操作风险损失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虽没有确切的统计,但从局部的典型调查分析,由于操作失误形成的损失至少不低于国际上主要活跃银行的水平。
2、主观违规型
主观违规是指员工明知道规章制度,故意去违反规章制度的做法。这类风险事件数量不多,但同操作失误型相比,带来的损失较大。如某行基层营业机构故意违反存款实名制的相关规定,违规为客户办理存款业务,便是属于明知故犯,给银行带来潜在的风险。
3、内部欺诈型
内部欺诈又可称为道德缺失或丧失,《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给欺诈下定义的,“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主要体现为员工在其自身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受其思想状况、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左右,放弃有关法规制度、职业道德,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类风险较前两者性质恶劣,影响力大、危害性强。
4、外部欺诈型
外部欺诈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就是被人利用,是指员工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被客户用欺诈的手段利用,给银行带来潜在的风险。内部欺诈、外部欺诈统称为欺诈,也包扩内外部勾结欺诈。欺诈是我国商业银行中最突出的前台业务操作风险表现,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近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我国商业银行前台业务操作风险事件中,基本上都是欺诈原因所造成。
二、前台业务操作风险产生的成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对前台业务操作风险的涵义理解不透、认识不全面,不能从本质上把握。认为本单位不会出事,预防风险的思想和措施没有到位。遇到一些案件发生,只认“倒霉”,而不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在实际管理中,不善于分析不同前台业务操作风险产生的根源,只注意前台业务操作风险事件的表面现象,就事论事。对前台业务操作风险的普遍性、长期性、顽固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把出现的前台业务操作风险事件看成是偶然的、局部的,因而存在侥幸心理,导致对前台业务操作风险的管理重视不够。
1操作风险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
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全世界的银行家们还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但对操作风险的性质正在形成一致的看法:操作风险是一种引起损失的风险,是由不当的或者说失败的操作程序,工作人员或工作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定义有两个:
一是全球衍生产品研究小组的定义,他们认为“操作风险是由于控制和系统的不完善、人为的错误或管理不当所导致的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从人员、系统和操作流程三个方面对操作风险进行了界定。
二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03)给出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侧重于从操作风险的成因包括法律方面的风险,但将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排除在外。
除了以上两个定义之外,世界著名的瑞士信贷集团也给出了他们有关操作风险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以不当或不足的方式操作业务而对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的风险,操作风险也可能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
瑞士信贷集团认为操作风险可具体表现为经营混乱、失控、出差错、不当行为或外部事件,但都不外乎组织、政策/过程、技术、人员和外部5大类。①其中组织风险源于管理层的更替、项目组织管理,企业文化和沟通、责任以及持续经营计划;政策和过程风险源于操作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例如支付、结算、操作违反政策规定和产品方面的失败;技术风险源于计算机系统软件或硬件方面的不足,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方面的漏洞等;人员风险源于不适当的雇佣关系引发的利益冲突以及其他内部欺诈行为;外部风险源于外部欺诈或法律冲突。
这5个分类只是对操作风险最初步的分析辨别,很显然它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进行次级分类。例如组织风险可以细化为治理结构、文化、沟通、项目管理、持续经营等几个方面;技术风险可以细化为通信、软硬件和信息技术安全三个方面等等。
操作风险的性质决定了操作风险与其他风险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特点:
(1)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不同,操作风险的风险因素存在于银行的业务操作过程之中,且引起操作风险的因素与之导致的损失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可以用数量关系衡量的联系。因此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需要整个银行的业务人员和部门共同努力防范。
(2)越是业务规模大、交易量大,结构调整迅速的领域,越是容易受到操作风险的冲击。
(3)由于前面提到的,可以观测识别的操作风险因素与其可能导致的损失的规模和频率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数量关系,因此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很难确定什么因素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最为重要。
(4)操作风险几乎覆盖银行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既包括那些发生频率高、造成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日常业务处理中的小错误,也包括那些较少发生但能够导致较大损失的自然灾害和大规模舞弊行为等。因此试图用一种方法来测量和管理操作风险的所有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
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管理操作风险的建议
对于如此难以驾驭的操作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在总结国际金融经验的基础上将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工作归纳为四个部分:
①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环境;
②风险管理: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
③监管者的作用;
④信息披露的作用。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对银行来说首先应当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环境,要求董事会了解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方面,并对银行的操作风险战略进行定期审查。银行的操作风险战略应当能够反映银行的风险容忍程度及其对各种风险种类特征的理解。巴塞尔委员会同时认为银行组织内部的信息流程在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次银行应当建立识别、衡量、监督与控制操作风险的管理系统,找出衡量操作风险的有效方法和持续对操作风险敞口和重大损失事件进行监督。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监管者应当对银行经营中与操作风险相关的战略、政策、程序和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定期的独立评价,并保证银行具备一个有效的报告机制以便及时了解银行在相关方面的新进展。
此外,信息披露在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督过程中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银行应当向公众转贴于()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使市场参与者可以对银行的操作风险敞口和操作风险管理质量进行比较评估。
3操作风险管理的几个阶段对任何风险的管理都应当是一个有序的管理过程,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也不例外。通常来说,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识别、量化和追踪、计量以及整合管理。
3.1识别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进行风险识别,应当使用许多人力资源进行数据的收集,在根据整理后的数据划分出风险的优先次序。在这一阶段,需要银行的整个组织机构都有不同层次的参与,建立起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
3.2量化和追踪阶段
这一阶段要求执行操作风险管理任务的团队不断试验以找出量化风险的方法,进行风险的跟踪观测;建立能够将识别阶段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自动化的电子系统;并建立系统风险的汇报传达机制。
3.3计量阶段
这一阶段需要对在量化和追踪阶段是探索的操作风险量化模型和方法进行继续的开发和提升,建立相应的操作风险数据库并加大对相关技术的开发应用。该阶段的大部分工作应当由操作风险管理团队来完成,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
3.4整合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应当建立起管理操作风险的软件程序,所需的技术和人力资源较前面几个阶段有所减少;该阶段需要做到能够将敞口性操作风险数据整合到管理过程之中,并能够运用保险等类似的避险方法对敞口性操作风险进行管理。
4操作风险的量化管理
从上面提到的操作风险管理的阶段分析可以看出,从操作风险管理的第二个阶段开始,风险的量化就作为整个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是整个操作风险管理的决定性环节。对于这一关键环节,国外的商业银行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做出过不少有益的尝试,除此之外,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当中对银行操作风险的量化方法也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建议。
4.1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
首先是由上至下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传统的假定(资产或非利息收入越多,操作风险越大)以资产和非利息收入等财务指标为基础分派操作风险资本金。但是大多数国外银行并不采用这种方法管理操作风险,原因是该方法不能反映出操作风险管理的真实水平。在这种方法下,即使某种业务流程已经拥有很高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但只要他的资产或者是非利息收入的财务指标没有降低,分配给这项业务的操作风险资本金就不会被减少,因而不利于激励管理人员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其次是由下至上法。这种方法目前在国外有较多的研究和采用。很多管理者认为随着统计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操作风险是可以像其他风险那样被较为准确的度量的。
在这种方法之下,整个银行的业务被分割成若干个类别,然后对每个类别的业务的操作风险进行分别度量之后再加以汇总。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量各个业务类别的分线情况,从而能够促使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一般情况下,银行根据统计度量法的结果向各个业务部门分派风险资本金,利用情景模拟分析法得到的结果进行资本金的补充,相互结合以提高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另外,对于一些发生几率很低但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的事件,很多国外银行试图将极值理论运用到统计度量法之中来提高相关损失值的置信度。
4.2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不仅对如何管理操作风险给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而且对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也进行了设计。为了适应不同金融机构的情况,巴塞尔委员会设计了三种由简到繁的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法。其中基本指标法和高级法到采用基本指标乘以固定比例的计量方法。固定比例由巴塞尔委员会研究确定。基本指标法用前三年包括经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平均总收入作为基本指标。而在标准法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被划分为八个类别,每个类别需要配置的资本为该业务类别风险敞口与相应的固定比例的乘积。将这些乘积加和就得到总的资本要求。可以看出,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计量的资本要求不直接与数据相联系,也不能反映各个银行不同的来源:()操作风险损失特征,所计算出来的结果不能反映资本对风险的敏感度。
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建议国际活跃银行采用高级法计量操作风险。
高级法包括内部法、损失分布法、极值模型法和其他一些新的操作风险计量方法。首先是内部法。内部法在标准法的基础上,对于每个业务类型的组合,银行应当根据自己的历史损失数据计算组合的期望损失值,而操作风险需配置的资本由操作风险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影响预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相互的关系的因素很多,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预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
5总结
可以说,在目前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商业银行的管理者们正在不遗余力的对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风险进行跟踪监测并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建立起风险与损失之间较为明确的数量关系。对于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最难以进行量化的操作风险,现在也逐渐建立了量化的转贴于()理论和模型。当然,无论是什么样的计量方法,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使操作风险这一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越来越重要的东西变得可测,从而有利于银行对其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每个组织的存在都有其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因素。企业管理层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来识别、评价和控制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就是监控、检查、评估、报告管理层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意见,帮助企业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从而为企业增加价值。
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简介
要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首先要对风险管理体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根据美国COSO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要求,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相互关联的八个风险管理要素,各要素贯穿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保证。
第一是内控环境。主要是在企业中树立风险管理理念,营造一种风险管理文化,为其他风险管理要素打下基础。
第二是目标制定。管理者必须首先确定企业的目标,才能够确定对目标的实现有潜在影响的事项。根据企业确定的任务或预期,管理者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战略并确定其他与之相关的目标并在企业内层层分解和落实。
第三是事项识别。下列事情可能给组织带来风险:因使用不正确、不及时、不完整、不可靠的资料而导致决策错误;记录有错误、会计核算资料不真实、不完整;资产保护不当;顾客不满意,组织信誉受损;执行组织决策、计划、程序不力,或有违法违规行为;不经济地获取或无效地利用资源;没有完成组织的任务和目标。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对其进行识别、评估和反应。
第四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可以使管理者了解潜在事项如何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管理者应从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对于风险的评估应从企业战略和目标的角度进行。
第五是风险反应。风险反应可以分为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共担风险和接受风险四类。对于每一个重要的风险,企业都应考虑所有的风险反应方案。有效的风险管理要求管理者选择可以使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都在风险容忍度之内的风险反应方案。
第六是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帮助保证风险反应方案得到正确执行的相关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存在于企业的各个部分、各个层面和各个部门,通常包括两个要素:确定应该做什么的政策和影响该政策的一系列程序。
第七是信息和沟通。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必须以一定的格式和时间间隔进行确认、捕捉和传递,以保证企业的员工能够执行各自的职责。
第八是监控。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监控是指评估风险管理要素的内容和运行以及执行质量的一个过程。企业可以通过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估两种方式,来保证企业的风险管理在企业内务管理层面和各部门持续得到执行。
从以上八个风险管理要素可以看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机构实现其目标。所以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是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评价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是否是在分析组织和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风险偏好来制订;2.与相关管理层讨论部门的目标,看分解到各部门的目标是否对战略目标提供足够的支持;3.评价管理层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否准确;4.分析控制措施是否完善,是否可以使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都落在风险容忍度之内;5.风险监控是否持续得到执行,监控报告制度是否恰当,风险管理报告是否充分、及时。
第二是以咨询顾问身份协助机构确定、评价并实施针对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控制措施。内部审计在该方面的作用包括:1.进行控制和风险评估培训。使风险意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各个层面,并且使每名员工能够有效识别风险并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实施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理。2.召开控制和风险评估专题讨论会。针对重大风险隐患,要集合企业内外部的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审计人员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同时也是学习者。3.开发自我评估工具。对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现代技术开发适合本企业的评估工具
将企业风险管理融入内部审计程序
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对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进行再监督。因此内部审计程序与机构的风险管理之间应该协调一致,使这两项工作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
1.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该在对可能影响机构的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项目。
2.确定审计范围时,要考虑并反映整个公司的战略性计划目标,并每年对审计范围进行一次评估,以反映机构的最新战略和方针。
3.编制审计方案时,通过风险因素分析来确定审计业务工作重点;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价内控制度,查找其中的疏漏和薄弱环节;在更新审计范围与计划的内容时,要反映管理层的方针、目标、工作重心出现的变化。在选择检测、证实风险的技术与方法时,应该能够反映出风险的重大性与发生的可能性。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待群众存有冷、横、硬、推、烦的现象。二是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多时,性子就有些急躁,态度不够和蔼,如遇到需要重复解释的问题时,噪门就会比平时响,显得没有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没有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三是服务经济的大局意识有待加强,思想狭隘,只满足于做好眼前的工作。四是工作作风不扎实,对业务工作满足于现状,缺乏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少数民警在执勤中还存有执法不规范、警容不整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从主观上讲,缺乏超前预见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看成绩多了,看问题少了,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二是为群众服务观念不牢固。未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没有深刻体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没有坚持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接待每一位群众,工作中对待群众缺乏耐心,没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制度定的不少,墙上本上都有,个别制定了只停留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抓落实不够好,有的民警违犯了只在会上点点说说,不提名不提姓引不起触动。
三、整改措施
(一)要规范勤务管理。要严格执行公安部《交通民警道路执勤执法规范》,交通民警在执勤执法时,要使用规范用语,做到准确恰当,用语文明,执法公正,路面执勤民警在继续保持规范化执勤形象的同时,做到“纠章时主动走到车前,说话时敬礼问好在前”,任何时候不辱骂、训斥群众。交通民警需要检查车辆时,应当根据道路条件和交通情况,选择安全和不妨碍通行的地点进行,避免造成交通堵塞,禁止逢车必查。交通民警在道路上执勤执法时,在无明显违法和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下不得随意拦截检查机动车。交通民警在道路上执勤执法时,不得擅自改变处罚种类、幅度,少填罚款额多收钱,故意拖延处理时间,不给违法驾驶员交付处罚决定书和暂扣凭证,使用非标准的处罚决定书和暂扣凭证,不按规定上交或者不归还暂扣的驾驶证、行驶证。交通民警在道路上执勤、执法时,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要物品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不得要求或者接受宴请。
(二)要规范交通事故处理。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要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确保依法办案,执法公正。加强对事故处理民警的宗旨教育、廉政教育,坚持依法办案,对待群众做到热情,耐心,坚决杜绝“冷、硬、横、推”和“关系案、人情案”的发生。各中队民警接到事故报警要先期处置,保护现场,抢救伤者,适用简易程序的要当场处理。车辆受损较轻,不影响驾驶的,不得施救或清障。需对事故车辆进行检验鉴定或委托定损时,可告知驾驶员将车辆开至指定地点。报警服务台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随时接受群众报警求助。接警后,城区5分钟内、市郊10分钟内、农村地区尽快到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