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6:01: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税收策划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所分析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税收政策筹划是一种高层次的对税收政策的筹划。本文依托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税收政策筹划的可行性、逻辑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税收政策筹划的基本策略。
0引言
本文所说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指资产雄厚、实力强大,且产品生产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特征的大型企业集团。我国石油、钢铁、电力等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就符合上述特点。由于这类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一般处于基础地位,举足轻重,其兴衰成败关乎国计民生,因此,这类企业除进行一般性的、技术层面上的税收筹划以外,还应该在不违背税收立法精神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和产业特征,积极从事税收政策层面上的所谓“税收政策筹划”,争取有利于自己的税收制度安排。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某些大型企业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这种税收政策筹划实践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绩效,但对这种特殊的政策层面的税收筹划的理论分析,还没有充分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下面的论述中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我国特大型企业集团税收政策筹划的可行性进行理论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税收政策筹划的逻辑路线和筹划策略。
1税收制度非均衡:税收政策筹划的起点
同一般性的技术性税收筹划不同,特大型企业集团实行的税收政策筹划是一种高层次的税收筹划,其筹划的对象是“税收政策”,即在对国家税法或税收政策合理筹划的基础上,探索既符合自身特点又能促进国家和企业双方利益怕累托改进的行业税制,推进国家税收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税收政策筹划得过程是一种以新的更有效率的税收制度来改进、替代另一种税收制度的过程,其实质上是一种税收制度的创新活动:特大型企业集团发现现行税收制度的非均衡,从而产生的税收制度创新需求,政府根据这一制度需求对税收制度的供给进行调整,以实现新的税收制度均衡。
特大型企业集团税收政策筹划的起点是税收制度的非均衡。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税收制度均衡是指税收行为主体对既有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意状态。与此相反,税收制度的非均衡则可理解为税收博弈的参与人对现行税制的不满意状态,从供求关系看,它是指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不一致的一种状态。在税收政策筹划的实践中,税收制度的非均衡主要表现为税收制度的需求缺口,即对新的税收制度需求的产生先于该制度实际供给的形成,从而造成税收制度有效供给的不足。特大型企业集团对税收政策的筹划实际上就是对税收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
税收制度非均衡的原因主要是源于税收政策实施中的统一性与行业执行特殊性的矛盾。众所周知,国家层面上的税法与各种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基于全国“一盘棋”的考虑,它强调全局性、统一性、整体性。但从现实的情况看,由于国民经济中各行各业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就使形式上公平的税收法律和政策在实施中出现了结果上的不平等。以石油行业为例,1994年的税制改革确立了生产型增值税作为我国流转税的主体税种,这一税收制度安排虽然对于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它忽视了行业间的差异及新旧体制过渡时期的特殊性,导致石油企业的税负大幅度上升。1993年石油企业的税费总额为65.1亿元,1995年上升为178.9亿元,上升幅度为173.5%。显然,这种不平等压抑了行业生产的积极性,势必会影响到该经济主体的利益,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失去同其他同类企业竞争的公平性,从而导致效率损失。因此税收制度的非均衡必然意味着现行税制安排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税制安排的净收益,而基于行业特殊性的对原有税法与税收政策的部分的修正和改进,正体现了税收制度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运动,由于这种改进符合公平与合理的税收原则,国家的利益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为行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将大幅度增加,这就形成了税收制度创新的潜在收益,导致新的潜在的制度需求,从而构成了税收政策筹划的逻辑起点。
2税收制度由非均衡到均衡的变迁:税收政策筹划的逻辑路线
税收政策筹划的过程是税收制度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税收制度的非均衡表明了潜在收益的存在,而这种潜在收益在现存制度中是无法获取的。只有通过改变原有的税收制度安排,选择和建立一种新的均衡基础上的制度安排才能获得这种潜在收益。税收制度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轨迹就构成了税收政策筹划的逻辑路径:税收制度非均衡潜在收益税收制度需求税收制度供给税收制度新的均衡。
根据这一逻辑路径,现行税收制度的非均衡是税收政策筹划的出发点,并意味着税收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进而导致对新的税收制度的需求,政府和税务部门应该在这一基础上,充分考虑纳税人对税制的接受程度,不断地调整税收制度供给以满足税收制度需求,实现税收制度由非均衡到均衡的变迁。
总之,税收政策筹划反映了特大型企业集团对新的更合理的税收制度的需求,进而推动了税收制度的创新,这个过程是潜在收益化为现实收益的过程,是国家和企业双方受益“双赢”的过程。另外,税收政策筹划承认了上述特大型企业集团在税收制度形成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即这些大型企业集团不是被动地接受国家既有的税收制度,作为市场竞争和国民经济建设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它还是我国税收制度创新的主体。近年来我国某些特大型企业集团(如中国石油集团)税收政策筹划的实践,就体现了这一点。而这正是税收政策筹划可行性的基本依据。3特大型企业集团税收政策筹划的基本策略
由于特大型企业集团的税收政策筹划是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筹划,它要改变不合理的、与行业特征不适应的税收政策,实现税收制度创新,与一般性的技术层面税收筹划相比,税收政策筹划实际上是特大型企业集团与国家税务部门在基于双方利益共同改进前提下的博弈过程。根据上述税收政策筹划的逻辑路径及特征,特大型企业集团对税收政策筹划的基本策略如下:
(1)研究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把握税收制度的变革方向。进行税收政策筹划的企业首先要深入研究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准确把握税收理论的前沿和税收制度演进的规律。只有准确把握税制完善的方向,才能为税收政策筹划营建一个成功的平台。
(2)善于发现国家现有的税收制度的非均衡性。国家的税收制度的设计均是从全局和宏观的角度出发,这是由政府所处的地位决定的。而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却是具体的、特殊的。只有善于敏锐地发现并深入研究国家现有的税收政策对行业生产的非均衡性,才能提出合理的税收制度改革的建议。
(3)提出税收政策筹划的理论依据。作为一种特殊的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筹划,不能将税收政策筹划片面地理解为向国家“要政策”,税收政策筹划要遵循“有理”的原则。我国石油企业在进行石油增殖税筹划时就提出石油全生产过程理论作为其筹划依据,成功地进行了石油增殖税的筹划,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绩效。
(3)加强与国家税务机关的交流与沟通,形成税制改革的基本意见。企业要向国家税务机关如实地反映情况,强调现有的税收制度由于对行业生产的不适应性,最终会损害国家利益,从而提出兼顾企业和国家双方利益格局的税收制度的改革方向。
(4)形成具体的国家税收修正政策的实施细则。作为税收政策筹划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在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形成既体现国家利益,又反映行业特殊性的具体的国家税收修正政策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税收政策筹划的完成。
4简短的结语及意义
上述分析表明,特大型企业集团的税收政策筹划是一种特殊的、高层次的税收筹划,它具有一般性税收筹划的所有的特点,但又具有一般性税收筹划不具备的特征。首先,筹划的重点不同。一般性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投资及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中的纳税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和筹划的一项会计工作。而特大型企业集团税收政策筹划的重点是对国家税法或国家的税收政策的筹划,即在对自身生产特点和产业特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既符合自身特点又能维持国家和企业双方利益格局的原有税收政策的修正和改进方向,从而实现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其次,筹划的目标不同。一般性税收筹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身的纳税支出为目标,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负税相对最小化,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与此不同的是,由于进行税收政策筹划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生产经营的特殊性,税收政策筹划的目标是在对国家税法或税收政策合理筹划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行业税制,同时推进国家税收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第三,筹划的层次不同。一般性税收筹划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税收筹划,是在现有的或不改变税收制度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节约税收成本,获取税收收益。而税收政策筹划是高层次的筹划,它要改变不合理的、与行业特征不适应的税收政策,推动国家税制的改革与创新。
从总体上看,税收筹划在我国起步较晚,而特大型企业集团对税收政策进行筹划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更是新生事物。上述表明,税收政策筹划是一种特殊的、高层次的税收筹划,对税收政策筹划的含义、特征及筹划的策略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不但可以丰富我国税收筹划的理论,对于税收筹划的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可以实现公平税负的目标,为提升我国特大型企业集团国际竞争力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对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李庚寅,胡音.我国税制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4.3
现行增值税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存在重复征税现象,扭曲了政策的效应。文化产业的资产大多体现为知识产权、品牌价值、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形成过程中,智力投入往往占文化创意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但企业在纳税时对这些投入不能进行抵扣。这种重复征税,难免会使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扭曲和变形,加大了文化产业的生产成本和投资风险。
我国对文化产业基本上实行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考虑文化创意产品需求在区域、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差异,忽略了企业的不同经营对象和盈利水平,影响了税收优惠政策实际效果的发挥。其次,文化产业税收优惠缺乏公平性。再次,尽管我国已经出台很多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文化产业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税收优惠政策与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具有明显过渡性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以定期减免为主,减免政策不具有可持续性。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好处
考虑当前我国文化服务产业普遍征收营业税的情况,研究文化服务业增值税与营业税对接、转型的税制体系设计,重点对公益性强的文化产业实行免税或减税,具有现实意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有利于减少重复征税行为,降低产品价格。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各个产业之间环环相扣,基本消除了重复征税,降低了消费品的税收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通胀压力;二是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由于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且无法抵扣,不可避免地会使企业倾向于“小而全”、“大而全”模式,进而扭曲企业竞争中的生产和投资决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消除了重复征税,企业就可以向专业化细分和升级换代迈进。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难点
当前环境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可能一步到位,而只能是先在某些行业试点,进而推广到全国。我国文化产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面临的主要难点有:
(一)税率设计
考虑到原有营业税税负水平,文化产业税率设计不应增加文化产业的税收负担水平。其次,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税率设计应考虑不同经营对象和盈利水平,考虑文化产业在不同区域、不同服务对象的差异,设计差别税率,发挥税收调节产业结构的效果。再次,在税率设计时要权衡增值税的税收中性性质与文化产业服务多样化的事实。
关键词:纳税评估;税收筹划;指标;程序
税收筹划是财务人员服务于企业,提高理财水平的必备素质,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筹划与安排,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其要点在于熟悉了解税法及财务会计制度,用足用好税务政策,运用税法上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应该说明,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应纳税收已经确定,再想方设法寻找少交税的途径,这样的方法不能认为是税务筹划;税务筹划决不是帮助企业偷税漏税,而是合理的节税,财务人员要以“诚信为本,信誉第一”的原则,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用自己的优质服务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赢得税务机关的理解和支持。
按照企业生产经营周期,运用纳税评估进行税务筹划可定位是事后筹划。事后的税务筹划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检索过去一年应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否充分享受;(2)检索过去一年应在税前扣除的项目是否足额扣除;(3)检索过去一年是否因违规而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检讨违规行为产生的原因;(4)分析企业过去一年的税收组成结构,分析一年来税收增减的原因,看看能否通过有效措施降低企业总的税收。
财务人员开展纳税评估是为纳税人提供的自查性涉税服务,对提高纳税人的税务管理水平,降低涉税风险,及时纠正处理涉税事项中出现的错误和舞弊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强化税收监管,减轻税务机关负担。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对纳税评估的程序和方法作了详细的规定,财务人员可仔细研读,不再一一介绍,下面通过一个具体案例介绍关于增殖税的纳税评估。
一、某硅铁冶炼企业的纳税评估案例
硅铁冶炼行业属于高耗能企业,我们确定YY冶化公司为纳税评估对象,通过实地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从中找出单位产品实际的电耗和物耗指标,进行评估延伸分析税源结构及税收变化原因。
(一)分析选案
1、选案背景及确定对象。由于YY冶化有限公司从起初开始生产到目前,三年来从产品质量和效益、生产规范程度、电力供应方面都逐步走向正规,但税负率却逐年下降,而且和同行业的税负相比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查看进项发票的抵扣情况,发现电费和原材料的抵扣比例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把YY冶化有限公司作为评估对象。
2、案头分析基础
(1)税负率对比分析:我们通过申报的销售收入及纳税情况可以看出,2004年的税负率是1.72%,和同行业的3.32%相比较低,由此可推断异常指标是税负率异常。
(2)进项税金抵扣分析:该企业的进项税金抵扣主要是电耗和主要原材料硅石以及一些其他辅料,通过对主要原料硅石和电耗的进项税金抵扣比例来看,电耗的抵扣比例是最大的,2004年占全部进项税金86.2%,2005年占全部进项税金63.7%,2006年占全部进项税金84.14%,而硅石的抵扣比例较小是因为硅石全部为税务机关代开****,有一部分没有开具增值税专用****,未做抵扣,由此推断异常指标电的消耗比例异常。针对以上疑点,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数据深入分析并且和企业进行约谈来消除疑点。
(二)数据深入分析
1、工艺流程说明。首先按一定比例将原材料(硅石、焦粉、钢屑)投入冶炼炉,然后通过动力电及电极糊产生1800。高温进行冶炼,炼出的铁水流人冷却槽,完全冷却后,产成品成型。
2、成本核算资料采集数据计算过程。针对企业三年税负率不均衡以及进项税金抵扣比例异常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对企业的账面数字从原材料、产成品、销售情况、增值率等进行了逐项核实,对比。
通过进一步对基础数据的测算和分析,发现2005年的物耗的各项值标值都高于2004年和2006年。我们认为疑点是人为加大生产成本,成本的增加降低了产品销售增值率。我们对能耗的逐月推算过程中,发现企业每月缴纳电费的详细凭证不完整,另外存在奖励电价的问题,于是综合全年的数字,折合一定的比例计算出实际用电量。但2005年的每吨产品能耗(9329度/吨)远远高于2006年的每吨产品能耗(7926度/吨)。2005年每吨产品硅石的投入量是2.11吨,高于2004年(每吨产品消耗1.96吨)和2006年(每吨产品消耗1.82吨)的指标值。所以我们把疑点集中在物耗和能耗的消耗上,将通过实地测算来验证疑点的真实程度。
3、生产现场实际采集数据计算过程。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实地对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了两天的监控,从原材料的投入和电量的实际运行从早上8点工人接班到下午4点交班的整个过程做了详细的记录。原材料的配比情况每批次投入的情况是:硅石300公斤、焦炭183公斤、钢屑20公斤、氧化皮60公斤,唯一不变的量是硅石,其他原料的投入根据品味的不同有所变化。平均每两小时出1炉硅铁,一个工作时段平均出10吨左右产品。实际测算单耗结果如下:
全天合计耗电82950度,共生产3炉产品,投硅石,合计22.2吨。产成品净重12.021吨
通过我们的实地测算,结合企业三年的数据分析,实际消耗的硅石和电量都低于企业的成本核算的指标值。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和企业进行约谈,以核实成本核算和实地测算之间的差异原因。
(三)约谈举证
经过与企业的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约谈,分析的结果如下:
1、三年的税负逐年下降,企业说明是因为2004年新办企业时市场销售情况比较好,原材料的价格不是很高,而销售价格比较可观;但2005年由于限电因素影响正常生产,同时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都上不去,使成本远远高于2004年;2006年设备生产炉总是出现问题,不间断的出现生产不正常的情况,综合以上原因使三年的税负率逐年下降,而且到2005年底为止直接亏损560万元。
2、2004年和2005年的能耗增大是因为这两个年度限电的影响,在限电几个小时后,重新起炉就需要白白耗用停电前投入的原料和耗用的电,2006年由于生产炉的故障,不间断的出现停产修炉,所以电耗是有增无减。
3、2005年因环保问题,上了环保除尘设备,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除尘设备在连续运转,也需要耗电,同时还影响产量。
4、对于实地测算的情况企业认可,但存在硅铁的品位不同,投入硅石和使用电量都有所区别,硅石质量受限,投入的量就大,耗电就加大。
(四)评估结果处理
经过与企业约谈和企业自查,以及我们实地的测算,我们出具了评估认定结论,企业认可了我们的结论,进行了纳税申报的调整。
二、案例点评
通过对硅铁冶炼行业的纳税评估,我们日后在该行业的税收管理方面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日常税源管理是财务人员的关键。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加强对企业经营情况生产经营模式的熟悉与了解,重点要对企业影响纳税环节的了解,以便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评估有所了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税收信息化从初始萌芽到现在的日趋成熟,从手工操作到现在的互联网应用,从传统的数据存贮方式SAN和NAS到现在的云计算,这些发展,满足了国家、企业与社会公众对税收信息发展的需求,同时使我国的税务工作开展进程变得高效快捷。云计算在我国飞速发展,以及其在税收信息化发展中的广泛运用,发现并解决了税收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为税收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云计算下的税收信息化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学者对云计算下税收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将在“互联网+税务”的背景下,探讨云计算下税收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云计算下税收信息化的优势
(一)云计算为税收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13亿人口,截止2014年,在工商局注册的中小企业达4200万家。各纳税主体都要进行纳税申报,把个人或企业的相关数据递交给税务局。税务局要把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处理。税收信息集合了全国各企业、事业单位、个人等的税务申报数据,数据众多且繁杂。以前的数据存贮系统SAN与NAS以及不能满足我国税收数据的发展。云计算拥有庞大的数据存储空间的特点,有效的解决了我国税收系统数据存储问题。
(二)云计算为税收信息化提供了的数据处理功能。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据信息。税收是我国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集合了全国纳税人的信息,能够反映国民经济状况以及资源的配置问题,为国家政策的执行与反馈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云计算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快速,有效,准确的计算出相应的数据,反映经济情况的变化。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分析出来的数据,合理调整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三)云计算提高了税收信息化数据安全性能。税收数据能够反映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且税收数据具有保密性。云计算能够保障税收数据的存储安全问题。云计算能够对数据进行安全的备份,当数据遗失时,可以从云计算后台处理器将数据找回,保障了数据的完整性。云计算能够设置一些简单的数据加密程序,从而进一步保障了数据的安全存储。
(四)云计算具有便利的资源共享程序。云计算通过终端服务器,能够使数据的共存及共享变得更加快捷及安全。云计算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用户权限设置,用户只要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便能够进入云计算下税收数据系统,从而浏览以及使用相关的税收数据。这既满足了数据共享的要求,同时也保障了共享时数据的安全问题。
三、云计算下税收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税务数据共享传送间存在安全问题。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的链接,进行数据的传送,云计算的安全依赖于所处的网络技术的安全。但是我国现在存在很多因素威胁着网络技术安全比如木马病毒,以及黑客。很多黑客对云计算的攻击主要集中于数据传送过程。因为云计算下数据传送过程缺乏实时监控以及安全保障系统。所以税收信息在云计算下数据传送的时候,极易在中途被不法分子所截取。
(二)我国缺乏统一的税务数据共享平台。我国国家税务局众多,分了区、县、市等,各税务局之间缺乏交流,信息分散,每个税务局对云计算进行税收信息化采用程度不同以及云计算在使用过程中的处理标准也有所不同。处于城市化水平越高的税务局,其对税收信息化的利用率以及成熟率较城市化水平低的税务局高。同时纳税人文化程度也会影响大家对税务信息化接受程度。这对于我国建立一个税务共享平台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这一状况也阻碍了我国税务数据的共享。
(三)缺乏统筹云计算与税务知识的专业人才。缺乏综合性人才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现状。云计算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很多人对此还并不了解,所以对云计算精通的人才还比较少、同时税收信息化也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税收信息化建设人员配置还存在很大的缺口。我国缺乏对云计算精通同时对税务体系了解的专业型人才。我国税收信息化的现状还处于一些简单基础操作以及数据录入。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广泛的运用云计算以及大数据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等,急需要能够两者统筹的建设性人才。
(四)云计算下税务数据对政策的制定的指导作用较差。税务数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可以反映出我国的资源配置问题以及经济发展过程逐渐突出的问题。通过云计算对我国税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重要信息。但是我国对税务数据的分析利用率较低。我国税务工作人员还处于一些基本的税务工作处理,没有及时接受先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数据的敏感度较低,缺乏用数据反映问题,在反馈中得到政策实施状况的思维。
四、云计算下税收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建议
(一)加强云计算下税收信息共享监控程序。我国现在网络技术安全性能还处于发展与建设当中,云计算安全依赖于网络技术的安全。首先,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防止不法分子恶意袭击,让互联网拥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其次,在使用云计算共享税务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加密技术以及用户使用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最后,税务局要定期对税收数据库进行检查更新,并定期对终端数据处理器进行病毒查杀,保证网络安全。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税务信息处理平台。我国税务局众多且分散,可以由我国税务总局统领,定期召开税务工作交流会,以上领下,传达新的税收信息处理标准。同时着急人才简历统一的税务工作处理平台,并全国推广使用,并逐步追踪各税务局使用情况,根据反馈结果完善税务平台。使各地方积极接受云计算税收信息话发展要求,推动税收信息化发展。
(三)培养云计算下高级税务工作人才。高薪酬聘请统筹云计算与税务知识的高级人才,为我国云计算下税收信息化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并带领实施,促进我国税收信息化的发展。其次,大力鼓励税务工作人员学习云计算,了解云计算的基础操作,数据分享等系统。定期邀请专家对税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最后,鼓励云计算人才学习税务知识,了解税收信息化,为我国税收信息化发展做出贡献。
(四)加强利用云计算下税收数据对经济的指导与反馈。增强税务工作人员对数据的敏感度,了解税务数据的重要性。云计算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关键的信息,进行税收数据分析以及处理计算,为税务人员的税收报表分析提供正确有效的数据。税务工作人员应从先关数据结合经济现象,分析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正确的政策以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61
1 玉米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
玉米机械化设备滞后、售后服务跟不上。就目前冀州区情况而言,截止到2016年9月底,我区玉米收割机保有量750台,除福田雷沃三行、四行摘穗剥皮玉米收割机外,还存在300多台君峰、冀新牌二行摘穗玉米收割机需要淘汰。再就是,作业故障率高,维修是个难题,没有专业的维修网点,配件难找,通用性差,很多机械不兼容,更缺乏R滴修技术人员;机械设备投资周期长。当前,玉米机械的设备的价格仍然较高,远超出了农民的购买能力范围。另外,由于不同区域的玉米种植模式各有不同,无法进行统一的跨区作业;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是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关键因素。
2 解决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的对策
2.1 加大机械化设备的研发力度、完善售后服务
只有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的更新和完善,尽快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水平,才能提升玉米的收获效率。而加大玉米机械化设备的研发力度是保证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更新换代、升级优化的关键。鉴于此,应当加大对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的研发,结合实际气候环境、地理因素,研发出多功能、实用性强的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
在研发玉米机械化设备时应当重视以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为基本准则,不断改良设备材质,并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应当重视培养专业的使用人才,以便玉米机械化设备能够在农民中推广开来;应当重视借鉴其它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结合衡水市实际情况,加快衡水市玉米机械化设备的更新换代。如应当从3个方面综合考虑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的研发:要重视改良收获机性能,降低籽粒破损率;应针对衡水市新型的农业种植技术,套作、移栽等;重视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的质量。目前,我国研发玉米收获机的单位不在少数,其技术水平、机型特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适应衡水市玉米机械化设备的发展,政府应当带头组织技术团队及经销商进行玉米收获机的调研引进。
进一步完善售后服务网点,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解决机械配件供应。 农机维修是季节性修理,经销商应培养一批技术工人,农忙时下乡驻点服务。做到随叫随到。生产厂家也应定期派出技术人员集中进行农机保养、维修。政府也应加大扶持农机合作社机库建设,成立区域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库和农机维修网点,为农机维修和人员培训提供很好的平台。
2.2 完善农机与农艺配套
随着衡水市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玉米的种植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也正因为如此,农机与农艺的不配套成为玉米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此,衡水市应当采取转变传统的收获理念,使玉米收获机械为玉米产业的增产增收、优质低耗安全服务。另外,还应当重视玉米标准化的种植,逐渐实现统一的玉米标准化生产。尤其是加大优良品种的选择和种植技术的发展。这样不仅能节约农机购买成本,还能大大提高玉米收获机械的生产效率。如可以从8个方面实现农机与农艺的配套,选用优良品种包衣种子:选择耐密、抗倒、耐阴雨寡照,高产潜力大,产性好的优良品种;科学播种:抢时、灭茬、宽窄行、测土配方、3位施肥或条深松免耕多层施肥、密植播种;叶面施肥:当玉米长到3~5叶时,及时喷洒途保康和爱沃富叶面肥;统一除草、防病害;化控防倒:可以选择在六叶一心时统一喷洒玉黄金控旺药剂,每667m2用玉黄金1500倍液,喷洒30kg;人工辅助授粉:在刚抽雄时2人分别站到畦背上用竹竿拉绳子对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增加穗粒数,防止玉米秃尖;适时晚收;全程机械化:播种、浇水、施肥、统防统治、收获都实行机械化,减少人工投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2.3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力度是保证玉米机械化收获迅速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当重视从技术、经济、政策等多个方面,加大对农民使用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的扶持力度,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机械化玉米收获氛围,充分调动农民使用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积极性。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并重点加强技术培训;还应当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积极引进农业部建立的“补贴政策拉动、农机农艺互动、社会服务促动、梯度推进带动”的发展机制。积极指导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订单作业,提高玉米机收的组织化程度,扩大玉米机收市场规模,保障作业质量。
1、所得税会计探讨
2、论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4、.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5、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初探
6、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7、消费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8、商品包装物租金,押金涉税会计处理探讨
9、税务筹划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10、债务重组涉税会计处理
11、论对外投资涉税会计处理
12、论企业合并与分立涉税会计处理
13、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
15、论税收政策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7、论信息不对称与税收征管
18、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
19、论企业费用支出中税务因素的财务策划
论文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筹划风险
一、引言
房地产企业投资额巨大,涉及多种不同的税种,税收成本在总投资额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因而房地产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获利,就必须根据企业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有效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创造成本优势是通用的基本手法之一,而税收负担的轻重是直接影响其成本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考虑其生产经营战略时,必须综合考虑税收这一成本因素,作为财务成本很大一块的税收支出,如何通过税收筹划予以控制,对公司来说就变得相当关键。
二、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及依据
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其理论依据为:1.税收调控理论与税收筹划税收调控理论认为政府利用税收调节经济实质上是通过税收利益差别来引导纳税主体行为使之产生正向影响,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正是这种税收调控使得税收产生利益差别,从而使得税收筹划成为减轻税收负担最有效的途径。税收调控纳税主体行为是通过弹性税负来诱导纳税主体行为的,因此在税收负担有差异或有弹性的领域,税收筹划是可行的。2.税收价格理论和税收筹划。现代财政理论认为税收的本质是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因为公共产品的提供需要支付费用,政府就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来补偿。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纳税人即使想拒绝该商品是不可能的,所以纳税人总是试图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来购买该商品。所以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活动就自然产生了。3.企业契约理论与税收筹划。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实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企业与政府间的税收契约就属于其中之一。”企业逐利性和契约的可策划性下,作为契约关系人一方的企业就有动力和机会进行一些安排,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或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部分方法
房地产业所涉及的税种主要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所得税、营业税等,房地产业的税收筹划,一方面需要借助其所涉及税种的一般税收筹划方法,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房地产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具有自身特色的税收筹划。在现行政策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能够实现良好业绩,获得企业的利润?除了进行合理的价格策略外,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简要介绍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的几种方法:
1.利用公司的组织形式进行税收筹划,设立销售公司。目前我国的土地增值税采用的是四级超率累进税率,而且对于增值率低于20%的普通住宅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因此,纳税人在销售不动产或转让土地使用权时,可以适当考虑增加销售环节,将高增值额分解成低增值额,从而降低增值率和土地增值税的适用税率。增值额如果被分散的次数很多,就可以享受到起征点带来的税收优惠。因此,在实践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将企业的销售部单独设立具有法人地位的销售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合理的定价将房地产项目转让给销售公司,再由销售公司进行第三方销售,从而能够人为地调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销售公司的增值率,通过筹划使得企业承受较低的土地增值税。2.利用公共配套设施投入扣除《土地增值税实施细则》规定:可以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金额和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之和加计20%扣除。在市场接受的范围内适当的加大公共配套设施的投入,用以改善环境,增加卖点,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提高销售价格。比如:可以在小区内有限的空间内增设体育设施,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锻炼的乐趣;也可以设立会所和在顶层设立游泳池等。这样既可以娱乐,又能够休闲,相应的隐私也能够受到保护。这些项目均可以列入到开发成本里进行加计扣除。
四、充分关注税收的筹划风险
风险管理是经济主体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手段及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控制,规避或减少风险损失的一种管理活动。税收筹划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涉税行为因为没有正确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使得房地产企业没有准确和及时的缴纳税款,从而引发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检查、调整、处罚等等,最后导致房地产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税收筹划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断变化的规则约束,因此其风险更难于掌握,所以,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风险管理:1.正确区分违法与合法的界限,树立正确的筹划观。2.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变形、复杂性及不确定事件的发生,税法常随经济情况的变化或为配合政策的需要而不断修正和完善。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充分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在实施纳税筹划时,充分考虑筹划方案的风险,然后作出正确决策。3.聘请税收筹划专家,提高税收筹划的权威性,可靠性,科学性。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和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需要专业技能高的筹划人员来操作。4.力求整体效益最大化。筹划时,不能仅仅紧盯住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方案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优化选择的结果。优化选择的标准不是税收负担最小,而是在税收负担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企业整体利益最大。
参考文献
1 李大明,论税收筹划的税收理论依据,财政研究,2003年第5期.
论文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筹划风险
一、引言
房地产企业投资额巨大,涉及多种不同的税种,税收成本在总投资额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因而房地产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获利,就必须根据企业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有效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创造成本优势是通用的基本手法之一,而税收负担的轻重是直接影响其成本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考虑其生产经营战略时,必须综合考虑税收这一成本因素,作为财务成本很大一块的税收支出,如何通过税收筹划予以控制,对公司来说就变得相当关键。
二、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及依据
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其理论依据为:1.税收调控理论与税收筹划税收调控理论认为政府利用税收调节经济实质上是通过税收利益差别来引导纳税主体行为使之产生正向影响,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正是这种税收调控使得税收产生利益差别,从而使得税收筹划成为减轻税收负担最有效的途径。税收调控纳税主体行为是通过弹性税负来诱导纳税主体行为的,因此在税收负担有差异或有弹性的领域,税收筹划是可行的。2.税收价格理论和税收筹划。现代财政理论认为税收的本质是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因为公共产品的提供需要支付费用,政府就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来补偿。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纳税人即使想拒绝该商品是不可能的,所以纳税人总是试图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来购买该商品。所以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活动就自然产生了。3.企业契约理论与税收筹划。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实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企业与政府间的税收契约就属于其中之一。”企业逐利性和契约的可策划性下,作为契约关系人一方的企业就有动力和机会进行一些安排,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或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部分方法
房地产业所涉及的税种主要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所得税、营业税等,房地产业的税收筹划,一方面需要借助其所涉及税种的一般税收筹划方法,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房地产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具有自身特色的税收筹划。在现行政策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能够实现良好业绩,获得企业的利润?除了进行合理的价格策略外,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简要介绍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的几种方法:
1.利用公司的组织形式进行税收筹划,设立销售公司。目前我国的土地增值税采用的是四级超率累进税率,而且对于增值率低于20%的普通住宅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因此,纳税人在销售不动产或转让土地使用权时,可以适当考虑增加销售环节,将高增值额分解成低增值额,从而降低增值率和土地增值税的适用税率。增值额如果被分散的次数很多,就可以享受到起征点带来的税收优惠。因此,在实践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将企业的销售部单独设立具有法人地位的销售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合理的定价将房地产项目转让给销售公司,再由销售公司进行第三方销售,从而能够人为地调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销售公司的增值率,通过筹划使得企业承受较低的土地增值税。2.利用公共配套设施投入扣除《土地增值税实施细则》规定:可以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金额和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之和加计20%扣除。在市场接受的范围内适当的加大公共配套设施的投入,用以改善环境,增加卖点,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提高销售价格。比如:可以在小区内有限的空间内增设体育设施,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锻炼的乐趣;也可以设立会所和在顶层设立游泳池等。这样既可以娱乐,又能够休闲,相应的隐私也能够受到保护。这些项目均可以列入到开发成本里进行加计扣除。
四、充分关注税收的筹划风险
风险管理是经济主体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手段及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控制,规避或减少风险损失的一种管理活动。税收筹划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涉税行为因为没有正确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使得房地产企业没有准确和及时的缴纳税款,从而引发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检查、调整、处罚等等,最后导致房地产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税收筹划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断变化的规则约束,因此其风险更难于掌握,所以,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风险管理:1.正确区分违法与合法的界限,树立正确的筹划观。2.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变形、复杂性及不确定事件的发生,税法常随经济情况的变化或为配合政策的需要而不断修正和完善。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充分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在实施纳税筹划时,充分考虑筹划方案的风险,然后作出正确决策。3.聘请税收筹划专家,提高税收筹划的权威性,可靠性,科学性。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和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需要专业技能高的筹划人员来操作。4.力求整体效益最大化。筹划时,不能仅仅紧盯住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方案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优化选择的结果。优化选择的标准不是税收负担最小,而是在税收负担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企业整体利益最大。
参考文献
1 李大明,论税收筹划的税收理论依据,财政研究,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