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6:00: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子牙镇子牙小学
闫雪
教学目标:
一、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记法和读法,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学习活动,经历发现角、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等能力。
三、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记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
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出角。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猜图形”游戏,今天图形王国里来了几个朋友,可是它们都戴了面具,你能猜出它是谁吗?
师:你是根据什么猜测的呀?说说你的理由。(预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角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你们想不想和角成为好朋友啊?角给我们出了三关难题,只要闯过就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大家有信心吗?(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实践探究,认识角。
(一)第一关
认角
1.抽象角的几何图形
师:(课件出示剪刀、钟面、红领巾等图片)这些物品上都藏有角,你能指出每个角藏在什么地方吗?(生上前用手比划,课件配合闪烁其中的角)
师:现在我把这几个角都请下来,(课件动态演示,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看,这几个图形都是角。
师:找一找自己的周围,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摸一摸,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直直的(顶点和边)
师: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角和你自己所画的角,你能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2.
判断哪些是角?
生依次判断,并说明原因。
(二)第二关
画角
1.学生尝试画角。
学生尝试“自由”画角。展示学生作品。
2.教师示范画角。
(1)教师示范画角。
(2)学生练习画角。
3.学习角的记法和读法。
(1)师:为了把角表示出来,并且区别不同的角,在数学中规定了角的记法和读法。比如黑板上画了一个角,在这个角上标一条小弧线表示这里是一个角,并在它的旁边写上“1”,这个角就记作∠1,(板书记作:∠1)读作角1。(板书读作:角1)
(2)学生讨论“∠”
和“﹤”的区别。
(3)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取个名字。
4.标一标。
(课件出示)在下面的图中各找出三个角,标一标。
(1)学生独立练习。
(2)全班交流。
(三)第三关
比角
1.师介绍活动角并演示
2.小组讨论
怎样使角变大?怎样使角变小?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角的大小与边长有关吗?课件演示
4.得出结论
5.游戏闯关
三、总结延伸,深化角。
1、总结学习收获。
(1)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用这节课学到的有关角的知识介绍一下自己吗?
(2)儿歌记角。
我是一个小小角,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2、欣赏角的图形美
第五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空间想象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角的正确表象的形成
,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吸管、圆形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板书:角
见到这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预设:生1:三角形
生2:动物的犄角
生3:几角钱
生4:墙角、桌角......
2.你想了解角的哪些知识?
预设:角的种类、大小、组成......
3.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角的初步认识,来解决你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经验中引入角,并让学生提出关于角的知识的问题,在问题引领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出角,完善“角”的表象
1.出示三角板:请生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指角时,都会指一个点,我借助课件,脱去角的外衣,使学生发现他们所指的角变成了点,不是角了。
2.那角在哪儿呢?想想你心中的角什么样?谁能再指指角吗?
学生再次指角,引出指角时要摸出角的边。让学生同桌摸出三角板上的角,感受到角有一个尖和两条边。
3.借助课件,指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
4.脱去角的外衣看到角。
5.同桌指出学习单上物体的角,然后每人在自己的学习单上描出一个角,再全班汇报交流,检查所指的角对不对。
6.借助课件,指出物体表面上的角。
7.去掉角的外衣,抽象出角。
8.老师把记在纸上的角张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后,运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动作语言的表达与静态图形特征的不一致,引发他们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对原有认知的不满,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改变原有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一次引发他们的观察、思考、把角的表象印在头脑中。让他们在经历错误中不断完善认识,正确建构了“角”的表象。
三、创造角,体验角的特征
(一)角的组成
1.出示学具:小棒、吸管、毛线、圆形纸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一小组),每人任选桌上一种学具创造一个角,然后小组同学交流,你用什么怎样创造出了角。
2.谁来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1)用两根小棒创造的角,要追问为什么头儿往一块对?
突出角的尖。
(2)用吸管创造的角要折,也是要折出尖。
(3)用线创造的角为什么要请人帮呀?如果这个线不拉起来边不直,突出角的边要直
3.提炼角的特征
: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4.师先借助三角板边摸边说角的组成。然后请学生边摸边说角的组成。
5.及时巩固角的概念
判断,并说明理由。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设计意图:学生使用学具创造角的过程中,把握住角的本质特征,建立了“角”的表象。
(二)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
1.游戏:小组比赛,哪组创造的角最大。规则:用黑板上长短不同的磁力贴摆出最大的角。
先确定谁先选,然后比赛,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出示:小儿歌巩固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想知角的大与小;
要看开口不看边。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了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
四、强化特征,体验画角
(一)画角
完任务单
任务一:试着画一个角,然后跟小组内的同学说说画角的步骤。
预设学生画角的方法:
生汇报画角的步骤:
生1:我先画一条线,再画一条线。
生2:我先画一条线,再从它的一端挨住,画另一条线。
生3:我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
任务二:试着画出3个不同的角。
设计意图:在画角中巩固了角的组成,强化了角的特征。
(二)
给角起名:
为了方便叫角,我们可以给他们起名字。
1.我们怎么标注角的名字呢?从一条边到另一条边画一条弧线,要离顶点近一些,最后在弧线的旁边写上它的名字。(在黑板上标注)
这个角读作:角1(板书)
2.一般我们除了用数字给角起名字,还可以用字母,比如:角A,角B等
3.角有了名字,我们怎么记录呢?
数学讲究简洁,对于角,我们除了能用文字表示它,还能用符号来表示。
表示角的符号“∠”。这个符号与<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那么这个角就可以记作:∠1
(板书:写作:∠1
)
4.
给你刚才画的角起个名字吧?把读作和写作写出来。
设计意图:学会记角。
五、回归生活,深化认识
1.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你们发现了吗?指名说一说。
2、欣赏角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并在操作的活动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角的概念,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扇子、剪刀、钟面、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角
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面上的角。
(1)出示大三角板,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大三角板上面的角,指出哪些是角,再数数共有几个角(注意:老师在示范时要规范,不能只指着角的顶点。)
(2)出示一个五角星,学生说出五角星上的角,再说出有几个角。
(3)出示钟面,指名学生指出钟面上的角,示范时用手指着从顶点起沿两条边指,说明这就是角。
(4)再转动时针和分针,让学生指出哪里是角,然后老师演示出大小不同的角,边演示,边说明时针和分针张开得大,角就大;张开得小,角就小,(只是引导观察,不做进一步说明。)
2.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1)将剪刀、三角尺、钟面上形成的角抽象出来说明是角。
(2)提问:这里的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在每个角上指一指。)
都有几条边?(在每个角上的两条边上描一描。)追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相应板书各部分名称。)请学生上黑板分别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3.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1)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哪些角?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什么东西的上面有角。
(3)学生们独立判断。
(4)集体订正时,请学生们说判断的理由,特别是对反例判断的理由。
二、制作角,感悟角的大小
1.我们认识了角,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角吗?
(1)提问:角必须具备些什么条件?(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要尖,边要直。)
(2)学生动手操作。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2.初步感悟。
(1)将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拉动开合两根硬纸条。提问:看一看这样能不能形成角?角的大小一样吗?
(2)说明: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就是这样的原理出示钟面模型,从
12点开始转动分针。提问:现在时针和分针叉开的角度怎样?(越来越大。),它们所形成的角又有什么变化,(角也越来越大。)
(3)提问: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为什么?(因为它们时针与分针叉开的角度最大(或最小)。)问:通过观察,你觉得角有没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与谁有关?
3.进一步感知。
(1)请学生们用手边的扇子进行操作,进一步感知。
(2)组织学生小组活动,一边动手,一边观察角的大小、扇子两边开合的大小。
(3)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请学生们用剪刀再操作一下,观察一下。
(4)提问:你现在明白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角大,说明什么?角小,又说明什么?
三、比较角的大小
1.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角是大小之分的,那么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呢?
2.两幅钟面图:
(1)请学生指出钟面上的角。
(2)组织分组讨论: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
(3)组织全班交流,只要方法合理均可。
3.重点说明重叠比较法。
先把用硬纸条做成的角拉成与左边钟面上的角一样大,再把它放到右边钟面上,就可以看出右边钟面上的角比较大。
4.动手比一比。
请学生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再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可以四人一组进行活动、交流,教师注意巡视,做适当的指导。
教学内容:教科书P4的内容,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理解把一个数按每几个一份的分法,也用除法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初步学会把一堆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今天我们继续学法,再来学习一种新的分东西的方法,看谁学得快,学得好。
2、全班操作
师:把10根小棒,每2根分一堆,能分几堆?大家分一分。
(教师用电脑演示)
师:10根小棒,每2根分一堆,能分5堆,
二、新课
1、教学例4
师口述题意:8个O,每2个放一堆,能分几堆?
每个学生拿出8个O,每2个放一堆,大家分一分。
师:8个O,每2个放一堆,能分4堆,每堆同样多,这种分法也叫平均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法。
2、教学例5
1)出示实物,边出边让学生数,一共有几个。
师口述题意:有6个桃子,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师:分桃的要求是什么?
每盘放2个应该怎样放?
师演示。
指名让生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分了几盘?
2)学法算式。
师:有6个桃子,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3盘。也就是把一堆东西,按每几个一份来分,能分成几份,这种分法也用除法计算。
师:算式怎样写?
师:要份的桃子数是6,写在除号的前面做被除数;每2个一盘,也就是每一份是2,写在除号后面做除数;放了3盘,也就是分了3份,3写在等号的后面是商。
师:这个算式怎样读?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练的第1、2题
第1题
1)读题,帮助理解题意
2)填数、解题
第2题
1)出示算式
2)填数、解题
四、小结
方案一:
师:出示一把勺子和一把小刀
“比比,它们前面这儿有什么不同?”(师分别指着勺子和小刀的前端)
(生:大多数神情茫然)
生1:小刀前面尖尖的,勺子前面圆圆的。
生2:小刀前面容易划破手,勺子前面不戳手。
(2分钟过去了,无果。)
师:(哭笑不得,只好自我圆场)
小刀前面有个尖尖的角吧!勺子前面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认识角)
……
这一次设计,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有角与无角的事物,并作对比,试图从这一过程中引出角这个概念。本以为这样既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又培养了他们观察比较的能力。可实际情况事与愿违。“他们前面这儿有什么不同?”提问的目的是想以此引出下一个环节,导出角。不料学生回答说“尖尖的”、“圆圆的”、“划破手”、“不戳手”,其实这是正常现象,我却未能想到!至于学生是怎样想的,即有怎样的思考过程,根本顾不上理睬了,只是焦急地与学生纠缠。其实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课后反思时,我发现:他们的每一种回答,是经过了一定的思考、有某种理由的。问题的关键是设计提问时我预见到了什么!
事实证明:学生对勺柄和刀口的直接感性了解,往往是从外形特点或是不同的使用特性去看,看来不大会和角联系在一起。况且角为平面图形,从立体实物中导入也是不可取的。由于考虑不周,对学生了解不深,产生以上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方案二:
师:(电脑演示:伴随《小星星》的音乐,出现夜空星星闪烁的画面。)
小朋友们注意到没有?平时我们画的小星星有几个角啊?
生1:5个。
生2:10个。(数人附和,指出凹在里面的还有五个角。)
师:(一时语塞)我们就看突出来的角,谁愿意上来指一指。
生3:(手点角尖)
师:点了一下就是一个角吗?(师示范指角:一个点两条边)谁愿意再来试试?
生4:(仍然手指角尖)
……
这一次试教,想从平面图形五角星导入。伴随《小星星》有节奏的音乐起,创设了一幅美丽的星空图,而后导出五角星。教后想想实有小题大做之嫌。况且一开始就选五角星为例找角,也有不妥之处,五角星上可不止五个角啊!尚未有正确完整的角的概念就让孩子去指角,又一次忽略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实施效果不尽人意!
方案三:
师:(电脑出示:5个平面图形)
每组桌上都有个布袋子,里面放有以上5个图形。认识吗?
师:如果不用眼睛看,你能很快从布袋里把圆片给摸出来吗?
生:(情绪激动,异口同声)能!
师:好!一起试试!
听清楚要求:组长拿布袋,其他组员摸。准备,开始!
(各小组积极尝试,师巡视,不断激励:加油!快点!摸到啦?摸到就举起来!)
师:(对完成任务的小组)你们怎么那么快就摸出圆片啦?有什么小窍门哪?
生1:圆弯弯的,其它图形的边直直的。
生2:圆边上滑滑的,其它图形会戳手呢!
生3:圆上没有角,其它图形上都有角。
师:(引导再次对比观察,验证与其它图形的区别圆上确实没有角!)
是吗?真棒!大家不仅能看出,还能通过手模,把有角和没角的图形区分开来,你们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去做了,就理解了。”
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它能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便于知识的再创造。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把握他们年龄特征的基础上如果能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参与各种活动去感受、接触、体验,学生就会更具体深刻同时准确地把握、建立概念了。
再次执教时,重在让学生先在感受中再认角。感受,一如朱小蔓教授所说,是一种特殊的感知,它既不是单纯的听,也不是单纯的看,而是各种感官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感官共同作用的过程。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看屏幕再认五个不同图形的表象,然后不看或闭上眼睛,在小组合作中充分触摸,感知带有角的图形与无角的图形的区别,在强烈的对比中将角的形象清晰化。尔后,对照5个图形,将触摸的感觉通过视觉作用再一次验证和强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每位教者的共识。“备课先得备学生”这样的话说得太多、太滥、也太容易了!殊不知谈何容易!皮亚杰十分重视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他把儿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变量”,反对传统上把儿童看成是一个“依赖的变量”。他提出的发生认识论的两个中心思想“相互作用论”和“建构论”认为:知识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而是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和不断的建构活动,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或外部教学所支配的,而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儿童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建构形成他的智力的基本概念和思维形式。在皮亚杰看来,学生并不只受教于成人,而且自己独立进行学习。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儿童,而是出自学生本身。
一、利用课题,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知识的介绍和讲解。这里的真实环境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情境。一个比较成功的学习情境的创设,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趣味性;二是实效性;三是可行性。可以这样说,教学效益的高低与教师创设情境的水平高低是成正比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执教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了一个高质量的学习情境,单刀直入地开始了新知的教学。
师:有4粒巧克力豆,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粒?(生击掌两下,表示每人分得2粒)
师:有2粒巧克力豆,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粒?(生击掌一下,表示每人分得1粒)
师:只有一粒巧克力豆,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粒?(生不知道怎样回答,一时语塞)
生1:半个!
师:对,半个。那半个该怎么写呢?(学生苦苦思考问题的答案,忽然遇到的新问题令他们兴奋不已)
……
上述教学,教师先通过生活实际引出分数知识,再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这就使教学化抽象为具体、予枯燥以趣味。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授课过程正是运用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创设了一个成功的学习情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过程,指导探索
教学就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提炼教材的中心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所学内容进行高屋建瓴的把握,从而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条件,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之后,执教教师这样展开教学:(1)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的读法、写法以及它所表示的含义。(2)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有更丰富的认识。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折出自己喜欢图形的二分之一后,再与同伴交流。学生的指尖上跳动着智慧,他们用不同的折法表示着,有的学生还折出、、、等分数。(3)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师提出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教师当机立断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学生正反双方各抒己见,针锋相对,场面异常热烈。最后,只见反方代表任意撕下圆形纸片的一部分,问正方代表:“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正方代表无言以对,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队伍之中。(4)介绍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教师让学生先自己给分数的各部分命名,学生把分数线命名为平均分线,突出了分数线的本质含义;将分子起名为分父、分公,体现了分母与分子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笑声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窍门记住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纵观这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她是以教材的重点作为学生探究学习内容的突破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辩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由于教师的设计新颖独特,注重过程,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地参加探讨、争论等活动,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寻路探真,总结提高
(一)使学生初步知道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3以内的减法.
(二)使学生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三)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
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小女孩拿气球图、小鸡、小燕子图.2本画册、3支铅笔、2个皮球.
(二)学具:小圆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3的组成:
出示小黑板:
学生回答:1和1组成几?2可以分成几和几?2和几组成3?3可以分成2和几?1和几组成3?3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1组成2?2可以分成几和1?
2.看卡片口算,并说计算方法:
1+1=
2+1=
1+2=
(二)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老师演示,学生回答.
老师手里拿着几本画册?(2本)
老师送给同学几本?(1本)
还剩几本?(1本)
(1)出示小女孩拿气球图:
引导学生看第一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
小女孩手里拿着几个气球?(2个)
再看第二图,提问:
想一想,这幅图是什么意思?(1个气球从手中飞起,女孩手里还剩1个气球)
请2~3名同学把两幅图完整地说一遍.(女孩手里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2)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师边指图边说:从2个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是要从2里面减去1,用算式表示是2—l—1.(板书)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的初步认识”.老师板书课题.
师指算式中的减号说:这个符号叫减号(板书一减号)
这个算式读作:2减1等于1.(齐读)
(3)讲减法的含义:
提问:2,1和1在算式里各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提问:这1个气球是从哪个数里飞出的?
师说:从2里面飞出的,这2就要写在减号的前面,飞走1个,这1就写在减号的后面,还剩1个,写在等号的后面.
表示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指名(2~3人)把算式的意义说一说.
2.教学3-1=2.
(1)出示小鸡图:
提问:图上有几只小鸡?(有3只)
老师在1只小鸡外面画上虚线圈.
提问:这叫虚线圈,它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3只小鸡,跑了1只,还剩几只?
(2)练习说图意:
师说: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用三句话表达出来.(有3只小鸡,跑了1只,还剩2只)
自己小声练习说、两人一组说、指名说.
(3)用算式表示;
师说:大家能用三句话把图意说清楚.那用算式怎么表示呢?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
3-1=2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师说:你们说得对!有3只小鸡,跑了1只,求还剩几只,就要从3只里面减去1只,(边说边指板书)所以用减法计算.还剩几只呢?(还剩2只)
指虚线圈问:这个虚线圈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
3.教学3-2=1.
(1)出示小燕子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然后启发学生看图列算式.
师问:你们能看图列一道算式吗?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3-2=1.
师问:你为什么这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要多叫几个学生说,对说得好的要给予表扬.
师问:原来有3只小燕子,飞走了2只,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
师说:原来有3只小燕子,飞走了2只,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3只里面去掉2只,所以用减法计算.
小结(老师指图)刚才我们看到气球飞起.小鸡跑掉、燕子飞走了,求还剩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提问:我们不看图,能求出2-1=3-1=3-2=这几道题的得数吗?
老师引导看数的组成:
指名说,怎么想的?
师说:同学们说得很好,以后我们在计算2-1时,可以想:2可以分成1和1,2减1等于1;计算3-2时,可以想:3可以分成2和1,3减2等于1,计算3-1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总之,要根据数的组成和分解来想得数.
(三)巩固反馈
1.摆一摆,算一算.
(1)摆出3朵花,拿走2朵,还剩几朵?
指名说算式:3-2=1.
(2)摆出3个圆片,拿走1个,还剩几个?
指名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老师用实物演示,学生用数字卡片摆算式.
(1)老师拿出3支铅笔,发给同学1支,还剩几支?学生摆出:3-1=2.
(2)老师手拿2个皮球,送给同学1个,还剩几个?学生摆出:2-1=1.
3.看图说图意.
提问:图中的虚线圈表示什么?
5.做拍手游戏:
老师口述算式,全班拍手表示得数.
2+1=
2-1=
3-2=
3-1=
1+1=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减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题用减法计算.认识了减号和虚线圈,会读减法算式.还会用3的组成和分解计算3以内的减法.同学们都学得很好,要继续努力.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减法的开始,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减法打下基础.课堂设计的安排是:
一、在复习准备环节,设计了老师手拿书本演示.目的是在新课前使学生对减法有个感性的认识.
二、三个例题的安排各有侧重,例1,通过指导看图,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知道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例2,重点渗透集合思想,知道虚线圈表示什么.练习用三句话叙述图意,为以后学习应用题铺垫.例3,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列算式.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村长今天带了一些饼干要分给羊村的小羊们。请同学们帮村长算一算。
(1)村长把2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他们每人得几块?(1块)
(2)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他们每人得到几块?(块)
(3)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得到几个?()
小结:1块饼干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把“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2.揭题: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讲述:一天,羊村来了小猴一家——猴妈妈和一对可爱的小猴,村长特意买了桃子招待它们。
出示一盘6个桃子图,提问: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
指名汇报,说出想法。
师小结: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
(2)提问:如果是4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吗?
让学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出。
(3)追问:如果是8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吗?
得出:把8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
(4)思考:对比上面三道题,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
2.教学例2。
谈话:如果村长要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弟弟,那么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6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交流反馈学生分出的图形,指名说说是怎么分的,并解释表示什么意思。
3.试一试。
出示教材第77页“试一试”题目,谈话:那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绿色圃中小学教育m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
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把一些物体和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1份,每个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第2题:让学生填写分数,说说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2.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根据分数,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然后说说分数表示的意义,再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3.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
(2)教师提出要求: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和。
(3)提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提要求,另一人拿小棒。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主要教学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平均分的问题,主要是借助对图形的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我并没有直接利用课本例题,而是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分数知识,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2。进而引出把一些圆平均分,也可以得到分数这一个新的知识。我这样做是想将新旧知识作一个衔接,分圆片比分桃子更容易让孩子接受。然后再进行新旧知识的比较。在分圆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真正理解把一些圆看作一个整体在平均分。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然后理解新知的本质意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我将一个圆平均分与一些圆平均分都在课件上展示出来,让学生加以比较,它们涂色部分不同,为何能用相同的分数表示?从而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再者是通过比较发现今天所学的分数是在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进而自然而然学会了今天新的知识点。而在讲完今天的知识点后,我再出示教材中的猴子分桃的主题图,让学生在“猴子分桃”的情境中加深对今天所学分数知识的理解,产生应用所学知识的需要,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在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中,我始终用操作活动来促进学生理解,通过动手操作拿出12根小棒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在这一建构分数意义的过程中,学生逐步体会到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的内涵是丰富的。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若干个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并逐渐在思考中领会分数更深层的意义: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