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6:00: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机械加工转正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机械设备;状态检测;故障诊断;
1、引言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应用发展来的管理理念。随着机械设备的现代化、复杂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升级,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在国外得到了迅猛的普及和广泛使用,成为当今先进设备管理及维修的新思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开始在我国得带推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作为一种新颖的设备管理思想,与传统的设备管理与维修观念相比,它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显著的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生产效率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
2、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意义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包含着以下两项技术:一是对及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即状态监测技术;二是故障诊断方法,即高效的故障诊断技术,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是指对故障设备的某些特征参数进行监测,并且将所得测定值与规定的正常值进行比对,判断该部件是否运行正常。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则不仅要判断机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而且还需要对故障原因、故障位置、以及故障的严重程度作出判断。
1、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生产向着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高精度、高效率等方向发展,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产品的质量也相应的得到可靠的保证。但是,生产设备的突发性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极易造成的重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对于连续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必须实时监视其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预兆,并且及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对设备进行维修,以减少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的经济损失。
2、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如核能的发现,在给人类提供能源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就像发生在美国三里岛的核泄漏事故。科技有其两面性,在其造福人类的同时,若不加约束就会造成严重的灾难事故。并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设备设计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实施所谓的“绿色设计。然而,设备的老化,势必加剧机械设备引起的污染。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势在必行。
3、是维修体制改革的需要
过去我国沿引的前苏联维修体制,带有技术经济的色彩,称为计划预期维修,它的确定源于大量的统计规律。除了在故障出现时进行维修外,根据统计规律和生产计划定时实施小修、中修、大修,但是这种预期修理技术在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设备面前显得越来越吃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剩余维修现象严重。剩余维修成本巨大,需要高昂的人力物力,而随机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很高的。
(2)现代设备精度要求很高,在计划预期维修中往往拆解,再重新进行组合,这样反复进行将使机械设备的精度受到影响。
上述因素加速了维修体制的改革,由原先的计划预期维修体制为状态维修体制,也就是修理取决于设备的运行状态。这就需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根据所得到的的设备状态参数对机械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并且分析故障信息。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剩维修,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也因而出现。
3、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还有系统完善的额管理体制。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涉及面非常广泛、学科交叉渗透十分严重的技术,可以采用振动分析方法、油液分析、红外热像、超声探伤以及温度、压力分析等多种不同的技术。
机械设备故障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设备状态的采集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力、热、振动、噪声、能量等各种参数的变化,因此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信息。根据不同的诊断需要,采用相应的传感器来拾取得到的能表征设备工作状态的不同信息,这就是设备状态的采集。
2、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技术是进行故障诊断的基础,是特征提取必不可少的工具。信号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传统和现代两大类:传统信号处理技术是指以FET为核心的信号分析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来来的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在故障特征提取方面正在崭露头角。为了保证获取的故障特征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目前的主要研究点是基于非高斯、飞平稳及非线性故障信号的分析理论及方法。
3、状态识别
将经过信号处理后获得的设备特征参量,采用一定的判别模式、判别准则和诊断策略,对设备的状态作出判、判断,确定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和性质、程度等。
4、诊断决策
根据状态识别的结果,决定采取的对策、措施,同时根据当前的检测信息预测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可能发展趋势,进行趋势分析
建立监测与诊断系统之前需要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经济性,即能够尽可能的节省投资;可靠性,即自身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实用性,即实用的功能,操作方便;有效性,即分析诊断结果有效;扩展性,即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自开发性能。一般情况下,根据经验,企业用于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的投资应占其固定资产的1%-5%。并且,随着设备的复杂程度和技术先进性的增加,投资额度还会有所增加。
4、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前景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与科技前沿的融合是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当今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传感器的精密化、多维化,诊断理论、诊断模型的多元化,诊断技术的智能化,具休来说表现在如下方面:
1、与最新传感器技术尤其是激光测试技术的融合。近年来,激光技术己从军事、医疗、机械加工等领域深入发展到振动测量和设备故障诊断中,并且已经成功应用于测振和旋转机械对中等方面。
2、与新型的信号处理算法相融合。新的信号处理方法不断优化故障诊断技术的精度,同时传统的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机械设备信号分析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
3、与非线性原理和方法的融合。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行为主要表现为非线性的。如旋转机械的转子在不平衡外力的作用下表现出的非线性特征。随着混沌与分形几何方法的日趋完善,这一类诊断问题必将得到进一步解决。
4、与多元传感器信息的融合。快速的生产对设备监测与维护提出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高要求,由此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整体的、全面的判断。因此,在进行设备故障诊断时,可采用多个传感器同时对设备的各个位置进行监测,然后按照一定的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如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5、与现代智能方法的融合。现代智能方法包括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神经网络、进化计算等。现代智能方法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中己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状态的智能监测和设备故障的智能诊断,将是故障诊断技术的最终目标。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各个学科相互融合的加深,先进的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这对于加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分析的效率和精度有很大的改善,在以后的实践中要更加注重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加入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应用中,更好的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综述.广东化工,2009
[2] 王春焱.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应用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9
一、抓培养目标特色,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既要为学生终生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业基础,又要为适应将来的就业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适应职业不断变更转移和自谋职业的能力。当前,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的深入,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日益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革。作为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确立了“双线”培养目标,即“一方面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全力培养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专业技能的综合型职业技术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位,向高等院校输送高质量的对口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应了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二、抓办学模式特色,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就业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就业的有效对接,而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指导思想的客观反映。
在办学模式上,我校建立了学校和市场联系的广泛渠道,走横向联合、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之路,采取订单培养、冠名班等联合办学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先后与市内红钢集团、奋进汽车改装有限公司、日本钨钼有限公司、线路器材厂、红宝莱有限公司、庆达数码有限公司、天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协议;与石岭中学采取校校联合,成立分校;与红嘴高新开发区联合办学,成立“冠名班”等,既实现了职业学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把职业学校变成企业的人才储备库,又使学生在入学时就解决了就业问题,使学生学习有目标,就业有出路。同时,为满足部分学生去外地就业的愿望,我们经过实地考察,与北京、青岛、大连、上海、温州等地知名企业及当地的职业院校建立了联合办学关系。目前,已有600余名学生走上了海尔、海信、澳柯玛、上海浦东机场、福耀玻璃集团、宁波华翔集团等企业的工作岗位。近两年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100%。对口升学——向高等院校输送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实现职业学校部分学生升入大学深造的梦想,是学校确立的另一个培养目标。学校对想要升入高等院校深造的学生,从入学第一年起,根据专业单独编班,成立对口升学高考班。配备精良的教学队伍,针对考纲组织教学,实行封闭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来,学校对口升学率达到98%,有1000余名学生通过对口升学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上海旅游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学院、吉林理工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
三、抓专业建设特色,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学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仅靠主观臆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灵活性原则等。同时,不同的专业发展战略,也同样决定了专业的生命力,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本地区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区域内其他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选择不同的专业发展战略。
通过市场调查,我校根据市场需求,在办好原有的机械加工、计算机应用技术、餐旅服务与管理等传统专业的基础上,拓宽专业设置,增设了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维修技术应用、平面设计、民航地面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满足了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四、抓教学模式特色,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为导向,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上,我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精简了部分文化课教学内容,增加了实践教学比率,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专业实践、实训机会。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调整为1:1,满足了培养技能人才的要求和企业的需求。学生在校学习实践两年半后,即可带薪下企业顶岗实习,有些学生还被企业提前转正。
在教学方法改革上,学校在注重实效的前提下,强化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变为主动、愉快地学习。因此,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探索和革新。由于职业教育生源的特殊性,学校加强了多媒体教学、直观性教学和现场实例教学,鼓励、强化教师自己制作课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力争以最简洁、最生动、最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掌握到所学的知识。尤其是2010年以来,积极研究、探讨“模块式”教学模式,并在数控技术应用和机械加工专业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省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这两个专业的参赛师生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抓教师队伍特色,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在规模上,更要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发展重点。其中,尽快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师德崇高、专兼结合而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实现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的关键与基础。
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实施了全方位的培训和量化考核。开展了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校本培训,同时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培训。尤其重视“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与管理。实行“三个优先”:优先外出学习提高;优先派往企业锻炼;优先评先选优。目前学校拥有“双师型”教师47名,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6%。
在教师素质提高上,我校注重加强制度建设,除了拥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系统外,还严格按照市教育局文件要求,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一评三考”,并以此作为对教师年终考评、评先选优的一个重要依据。2011年学校就有19人次获得省市级奖励,发表国家级论文16篇,有24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立项。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支以教育教学为己任、以教研科研为中心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六、抓校园文化特色,突出职业教育的文化特色
加强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的文化特色,是提升中职学校办学内涵、体现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重要标志。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论文关键词:数控车工;能力结构;培养策略
数控车工是从事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操作数控车床进行零件车削加工的人员。数控车工作为机械加工类高技能人才,在我国目前的人才市场上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数控车工的能力结构,为建立科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提供心理学依据。
本研究以若干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数控加工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均达到中级工及以上水平)作为访谈对象,采取事先设计好的访谈提纲:(1)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哪些环节对你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2)在机床操作过程中,是否涉及注意的分配、转移、持久性、广度等问题?(3)在机床操作过程中,对手眼协调、身体动作协调的要求如何?(4)请你们谈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高低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的访谈过程采用集体访谈的形式,不仅采纳个人意见,还重视访谈者之间的相互激发。
数控车工能力结构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初步归纳出数控车工必备的几种能力,结果如下。
语言理解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编程的灵活性取决于语言理解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才能设计出更加简洁、完美的加工路线,提高数控加工的工作效率。充分的理论学习是操作数控机床的前提条件,语言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理论学习水平的差异;且根据受访者叙述:“编程的过程是一个相对困难的过程。掌握基本的、最安全的编程方法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几乎都可以掌握,但因为个人理解能力、思维方式的不同,大家掌握编程的灵活性是有差异的,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设计出更加简洁、完美的加工路线,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细度。”由此可见,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对于成为优秀的数控车工是两项重要的能力。
空间知觉能力和表象的三维旋转能力读图和绘图是数控车工加工的重要准备环节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和表象三维旋转能力,才能在平面图形和立体想象之间进行灵活的转换,判断出加工中零件的切削量和进深量,并最终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受访者普遍认为:“针对个人而言,有些人的三维感、立体感差,无法在头脑中很好地形成立体图形,甚至无法对凹凸做出判断,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看图,而且无法很好地判断出切削量和进深量。”而这个环节对于读图、绘图甚至编程都是至关重要的。
手眼协调能力数控车床操作的整个过程都需要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双手的协调,手、眼的协调,对于加工任务的完成是必不可少的。谈到手眼协调、动作协调方面,受访者认为:“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操作的过程也是需要人监控的,如果发现不正常,要能够很快地按停止键。手指的协调性主要是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食指一般用来输入程序。操作过程中,食指控制开始键,中指控制停止键,对其他身体部位的协调性要求不高。”零件的加工过程虽然主要由数控机床依据预先编制的程序最终完成,然而,这毕竟是一项动作技能,手眼协调能力是相当关键的。
注意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注意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整个数控加工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某个加工阶段,需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间隙,又需要注意的灵活转化。谈到操作机床过程中的注意特征状况,受访者认为:“注意力是很重要的,需要各个环节都施以注意,但是随着熟练度的增加,他们能够知道在各个环节的注意力指向的重点和中心”。一般来说,操作过程需要2~2.5个小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操作者如何分配注意呢?受访者根据个人经验总结到:“会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编程上,大约需要20~30分钟,一定要保证耐心、不出差错,一旦进入到执行阶段,注意力就不需要那么高度紧张了,只要运转正常,就可以稍微放松。”因此,整个操作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是断断续续的,并不是连贯的。这就充分证明了在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中,对其中某一环节的注意稳定性和各个不同阶段间隙注意的灵活性是同样重要的。 转贴于
自我控制能力纪律性、细致性和耐心是熟练、灵活操作数控机床必备的良好人格品质。受访者表示:“操纵数控机床制作工件是一件偶然性很大的工作,可能因为一个很小的疏忽而导致操作的失败,如少编了一个小数点、符号等,并且将编号的程序输入控制面板的过程也可能出现失误,手指的力度不对就可能导致多输或少输。因此,操作过程中必须非常细心。”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也表明,自律性和有恒性是技工类学校学生突出的人格特征。这就充分说明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数控车工而言也非常重要。
数控车工能力培养策略
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也要加强经验积累和足量的练习技能型人才是以技能的操作水平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的程度为衡量标准的,特别是操作技能的高低是衡量技能型人才水平高低的显著标志。这就意味着,在数控车工培养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是同样重要的,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技能训练设施设备达不到要求,培训形式和培训方式单一等多种问题。因此,在数控车工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两手抓,不仅重视相应理论的学习,重视行业领域新技术、新知识的引入和介绍,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数控机床设备的引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上机实习操作的机会,保证学生足够量的练习和必要的经验积累。
不仅要加强传统的教学内容,也要从心理学角度加强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从外在看来是一系列动作的连续体,从内在看来又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操作数控机床的数控车工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其能力状况、动机水平、人格特征等方面是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的,而这些差异又影响到数控机床的操作水平。因此,在数控车工的培养和训练过程中,心理学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有二:一方面,加强技能学习过程的研究与探讨,了解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人的信息加工的特点,并用于指导技能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结合心理学现有的学科资源,传授学生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加强学生一些必要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小结
综上所述,对数控车工能力结构的探索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一步细化数控车工所需能力的种类,对于了解技能学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也可为数控加工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未来研究展望
能力结构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成以西方为代表的因素分析法和以前苏联为代表的活动分析法。西方典型的因素分析法是先设计测验,然后根据测验结果分析能力因素;而前苏联的活动分析法则是先假定能力结构的因素,然后通过对个体的活动作定性分析以证实假设。目前,我国学者对能力结构的研究多沿用西方的因素分析法,先设计好相关的能力测验,再用因素分析法来探索更进一步的能力要素。
学习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对于每个销售人员来说,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总结经验与不足,是丝毫不能懈怠个工作。只有在不断的总结与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使自己不断的成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金融销售的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金融销售的工作计划1有人说,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很庆幸自己能加入输血者的行列,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融资担保行业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行业,也有幸公司能给我这个机会和平台,与公司一同成长。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高通胀、低增长、高房价、低收入等一系列经济、问题摆在政府面前,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成为20--年宏观经济调控的主基调,在这种市场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着一场生死之战,流动资金濒临断裂成为大多数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对于担保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讲,无疑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会,当然陷阱和机会往往只是一步之遥。收益与风险同在,怎样在良莠不齐的客户群中,通过我们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控制能力去糙取精,找出我们的准客户,是每个从业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深知自己的能力还远远不及,作为业务人员,给自己制定了以下工作和学习计划,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能更快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
一、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业务部作为公司的窗口,直接面对客户,个人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因此必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精神风貌,掌握全面的业务知识。我们给客户传递的不只是信任感,更是一种信赖感。担保行业不同于一些传统行业,我们不需要对客户卑躬屈膝,当然也不能唯我独尊。应该不卑不亢、坚持原则、自信、大方,建立一种互利、互信、平等的合作关系。熟悉公司每种业务的办理流程和所需资料,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如财务、法律等,是我工作的第一要务;了解每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变化趋势,结合自贡本地经济结构特点,重点掌握化工、机械加工、塑料制品、建筑建材等传统基础性行业的现状和趋势,成为我第二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会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建立一套分析模型,从定性分析做到定量分析,使每个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得以还原,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成为我第三阶段的学习目标。
二、营销渠道的开发和维护
做业务离不开营销,一个好的业务人员不仅是会卖产品,更是会营销自己。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的个人形象,有道德、讲原则,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展现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我想,营销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怎样才能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不仅能使客户找到你,还能与客户成为朋友,其中第一条就是得到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等一系列金融机构的支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他们为我们带来更多优质的客户。第二、让客户为你带来更多的客户,认真对待每一笔业务,用心对待每一个客户,相信他就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客户,你的财富就会源源不断。第三、通过网络、媒体等公共平台需找你的目标客户,当然也包括你的亲戚朋友都会成为你的帮手,有效的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资源,相信就能事半功倍。
三、加强反担保方案的设计能力
通过这段时间跟随公司团队所做的几笔业务,我发现担保公司在执行反担保时比较被动,大多的反担保措施都只能在合同中约定,难以得到法律层面的支持。能否成功的设计反担保方案成为我们控制风险的关键。众所周知,各项指标都很优秀的企业都不会成为我们的客户,能与我们合作的都是存在某种瑕疵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控制风险又要开展业务,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客户的反担保要做到深入挖掘,重点分析,按照公司领导的核心要求“增大客户的还款意愿,增加客户的违约成本”,那么我们必须对客户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清企业的真实情况,特别是法人的个人资产要深入挖掘,不容客户隐瞒或虚构,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设计出的反担保措施。其次,换位思考,从客户角度出发分析哪些反担保措施是客户觉得制约力的,在反担保设计中做到“覆盖面广,核心抵押物突出,执行难度低,变现能力强”。
四、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
虽然风险控制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但作为业务人员的我应该尽自己所能把风险控制在第一阶段。首先确保收集资料的详尽、真实、准确,其次在现场调查中做到客观、深入、细致,做到多渠道、重验证,全方位对企业进行了解调查,利用好工商部门、银行、税务部门、企业上下游关系等诸多渠道。业务人员也应该是一个多面手,对财务和风控也应该认真学习,建立一套定量的风险评价体现,使自己在工作中也能反复验证,不断改进。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五、强化服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和措施
人不仅要会走路,而且应该学会不走寻常路。任何时期的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终将导致被淘汰,对于高速发展的现代企业更是如此。担保业是一个受政策面和资金面制约力极强的行业,要在这个行业里立足、生存,必须要学会创新。
金融销售的工作计划2在爆竹声声中,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年,对于刚成立不久的我们公司,这新的一年必须做好新年的每一项工作;而对于投资理财部来说,拟定一个好的工作计划,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是每一个销售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对于已从事销售工作两年多的我,现在对销售方法和技巧都已经比较成熟,吸取不成功的教训,吸纳成功的成果,对新的工作我也制定了20--年的工作计划:
首先,做好公司新年的第一个项目。
在自己手上已有的客户资源上深度挖掘,在完成公司拟定的20万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大限度的超额,争取自己能早日转正。给公司带来效益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不能够对开发新客户的工作有所忽视,每天的宣传工作仍然得认真对待。
其次,加强业务学习。
加强金融业其他行业知识的学习,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私募等等,特别是自己证券、信托、私募等这些自己以前没有从事和接触过行业,加强其他行业知识及其理财产品的学习,深挖他们产品的特点,与我们产品进行对比,找出我们产品中的优缺点,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然,还需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把自己以前的工作经验与同事们分享,同事虚心向身边同事请教,吸取他们的优点,改正自身的缺点与不足,达到整个团队的共同进步。
第三,工作目标的拟定。
任何工作都是有目标的,没有的目标的工作就没有成功的基础。一个好的工作目标就是成功的开始,对于今年,现拟定工作目标如下:
1、坚持每天出去发单,保证每天发单量达到100以上,能够和10个以上客户详谈,最少留下一个电话,保证大约有10万左右的资金量。
2、每周完成10个左右的意向客户,同时保证这10个客户中有一、两个客户能投资。
同时要知道其他未来投资客户的原因,是资金最近不足,还是觉得我们公司原因,亦或家里人不同意,还有是有其他的投资渠道等等,对每一个客户的原因都认真分析,通过不同的方式处理,有些客户还是可以争取过来的。
3、每月完成40个左右的意向客户,6个客户能够投资,20万的资金量。
4、每季度130个左右的意向客户,18个客户能够投资,100万的资金量。
通过以上目标的计划能够每天保持进步,一步一个台阶的开展业务,每年完成80个左有的客户,资金量能够达到400万左右。在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之下,在自己进步和获得收益的同事,使公司的业务能够蒸蒸日上
第四,值班。
把握好每一次值班机会,对每一个上门客户做到认真对待,树立好公司形象,从内心了解客户的深切需要,仔细对待客户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客户遇到问题,不能置之不理一定要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要先做人再做生意,让客户相信我们的工作实力,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当然最重要的是争取能够将上门客户都转换为有效客户。同时,在空余时间在门口发dm单,争取能让过路客户能进公司来全面了解公司及公司产品。
第五,客户维护和再开发。
时刻做好老客户的维护工作。包括日常关系维护以及节日生日祝福等,对老客户进行再挖掘,尽可能加大老客户的`投资金额。用慧眼去发现老客户身边的资源,做好“一带十,十传百”的联动营销的效果,同时这也是对公司的宣传方式。
第六,工作总结。
每天都要对工作有个简单的计划安排,不能漫无目的的工作。每天按照计划,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开展业务。同时在下班前对每天工作做个小结,思考自己工作一天来的所得所失。分析这一天的优缺点,优点继续发扬,缺点尽量改正,让第二天的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起来。坚持总结工作的习惯,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看看有哪些工作上的失误,及时改正,下次不要再犯。
我知道销售工作一开始不好做,但是我想凭借我这么多年积累的销售经验和能力,我是能够迎来一个不错的未来的,我相信公司的明天一定有属于我的一片明媚天空!
金融销售的工作计划3一、扩大销售队伍,加强业务培训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最根本的,人才是企业的排头兵,企业无人侧止。因20--年有个别市场会做出调整以及业务员的调动分配,目前必须加快人才的引进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以也要在留住优秀的销售人才上下功夫,稳定销售团队,成熟业务员的流失对公司的发展和财政损失不言而喻。所以希望公司给业务员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和待遇保障,增加业务员归属感,提高销售积极性。
按照公司的长远发展,培养一个优秀稳定的销售团队至关重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不断地培训销售人员执行销售计划的专业技能。组织室外训练如拓展活动等,增强团队凝聚力、集体荣誉感。不定期的业务经验及主题交流学习,可以及时了解业务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讨论和提出个人意见,总结和分析。这样不但提高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也有效的提高自身销售能力和改掉之前销售中所走的误区。树立销售人"解决问题是职责"的职业操守。形成业务员的培训模式:问题-答案-目标-行动-结果-业绩。有了问题才有答案,有了答案才有目标,有目标才会影响行动,结果决定业绩。
二、销售计划的流程管理
销售计划流程管理的核心是"做正确的事"提供真实的和有参考价值得信息,明确每个业务人员的责权利和考核,通过正确有效的策略方法达到原定的销售目标;而计划执行的难点,在于过程管理,其核心是"正确的做事",是将计划转化为行动和任务的过程,因此计划的制定必须细化,现已细化到了每个业务员的任务指标和市场分配,激励的制度保障等,为了有效激励销售团队,在执行销售计划时最大化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使销售计划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同每个执行人的切身利益相关联。并且,要建立定期会议汇报、总结、分析制度,保证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得到总结和改进。
为了有效的控制货款风险,提高货款回收率,以风险防控为主线,坚持制度先行。加强客户政策和应收账款的执行,要定期通报客户账款的动向,对货款拖欠超期客户的要加强跟踪,掌握完整的客户信息。对信誉和回款及时的客户应给予适当的奖励或优惠的价格,也可以考虑年底返点等政策,刺激客户的'付款信誉。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应收款的回款情况也直接挂钩业务人员的考核。
三、销售计划的量化、表格化管理
今年销售计划已经按照区域、渠道、产品进行量化,将量化后的销售计划落实到季计划、月计划、周计划进行具体执行。然后,建立信息系统及时地收集和反馈信息,时时监督和追踪销售计划的执行情况。业务人员的月、周总结计划管理表格,能使执行信息快速地得到反馈,便于销售管理者及时知道业务人员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样?也便于公司领导及时地指导和修正销售计划的执行。
管理始于计划,终于控制,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有了计划,就说明公司的经营活动在执行前已经经过了对有价值信息的科学预测、全面分析、系统筹划,以及制订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从而确保了公司经营工作结果是可预测、可控制的。面对目前碳布市场产品同质化的激烈竞争,销售业绩的提升和产品的发展,使得任何的销售计划和变动都必须具有前瞻性,效果也必须处于可控的状态下。因此,计划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不断提高计划的科学性,使工作变得轻松有序更有效。
四、合理划分市场,提升工作效率
20--年业务员负责市场会有所调动,尽量在路途距离和区域上最大合理化。业务员采用每月15日出差工作日制度,原则上同进同出。增加了跑市场的力度,对一些老客户加以巩固,推进对新客户、大单子的把握和跟踪力度。对应收账款,及时进行督促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工作效率也会有所提高。销售人员现局限于老客户的维护上,对新客户的开发力度不足,20--年除了稳定老客户,还要出台措施加强新客户的开发,合理的利用出差时间。
五、螺纹筋、双向布市场的开拓
新增加了碳纤维螺纹筋产品,争取也制定出行业规范标准来,让公司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和说服力。
目前对于双向布的市场还没有专职的人和花力度去进行开拓,在碳纤维制品、体育器材等行业上没有花什么时间和精力去推广。20--年公司是否考虑增加业务员专项负责此类市场?
六、明确管理层级、流程:
高层领导确实具有更大的决策权。但是我认为设立中层领导的目的在于:为公司创造效益;在业务过程当中帮公司解决问题;在职能范围内分解、承担责任。明确各岗位职责,除了明确销售人员的职责外。重要的是一个部门领导的职能,到底有多少事情、什么事情是销售经理有权利决定的。形成严格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当组织不断壮大之后,人的精力和能力是很难再直接适应不断膨胀的管理层面。中间的管理流程直接影响着管理的结果。"扁平式"管理也只适合于小组织。
公司虽在人力管理上投入大量成本,但在监管和基本制度上跟不上的话,也只是劳命伤财,收效甚微。容易出现管理涣散和"集而不团"的现象。应建立充分的信任和职能,给予一定的发挥空间。所谓的"疑人不用"。
随着公司管理逐步的正规化,各项制度和保障完善化。相信20--年一定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金融销售的工作计划4一、以客户为中心,做好结算服务工作。
客户是我们的生存之源,作为营业部又是对外的窗口,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行的信誉
1、我行一直提倡的“首问责任制”、“满时点服务”、“站立服务”、“三声服务”我们将继续执行,并做到每个员工能耐心对待每个顾客,让客户满意。
2、随着金融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客户对银行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不单单在临柜服务中更体现在我行的服务品种上,除了继续做好公用事业费、税款、财政性收费、交通罚没款、bsp航空等结算外,更要做好明年开通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业务、开放式基金收购业务、证券业务等多种服务品种,提高我行的竞争能力。
3、主动加强与个人业务的联系,参与个人业务、熟悉个人业务以更好为客户服务。
虽然已经上了综合业务系统,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有能做到真正的综合,是我营业部工作的一个欠缺。
4、以银行为课堂,明年我们将举办更多的银行结算办法讲座,增加人们的金融知识,让客户多了解银行,贴近银行从而融入到我行业务中。
5、继续做好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工作,并向优质客户推广使用网上银行业务。
二、强内控制度管理,防范风险,保证工作质量。
随着近年来金融犯罪案件的增多,促使我们对操作的规范、制度的执行有了更高的要求
1、督促科技部门对我营业部的电脑接口尽快更换,然后严格按照综合业务系统的要求实行事权划分,一岗一卡,一人一卡,增强制度执行的钢性,提高约束力。
2、进一步强化重要环节和重要岗位的内控外防,着重加强帐户管理和上门服务。
3、进一步加强会计出纳制度,严格会计出纳制度的执行与检查,规范会计印章和空白重要凭证的使用和保管。
4、重点推行支付密码器的出售工作,保证银企结算资金的安全,进一步提高我行防范外来结算风险的手段。
5、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强化总会计日常检查制度以及时发现隐患,减少差错杜绝结算事故。
6、切实履行对分理处的业务指导与检查。
7、做好会计核算质量的定期考核工作。
三、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员工的素质如何是银行能否发展的根本,在目前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我营业部急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1、把好进人用人关。
银行业听着很美,其实充满竞争和风险,所以到我营业部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在用人上以员工的能力且要能发挥员工最大潜能来确定适合的岗位,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2、加强业务培训,这也是明年最紧迫的,现已将培训计划上报人事部门,准备对出纳制度、支付结算办法、综合业务系统会计制度、新会计科目等基础知识以及各种新兴业务进行培训。
3、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要加强岗位练兵,除了参加明年的技术比武更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4、勤做员工的思想工作,关心鼓励员工,强化员工的心理素质。
5、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岗位轮换,培养每一个员工从单一的操作向混合多能转变。
金融销售的工作计划5首先,做好公司新年的第一个项目。
在自己手上已有的客户资源上深度挖掘,在完成公司拟定的20万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大限度的超额,争取自己能早日转正。给公司带来效益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不能够对开发新客户的工作有所忽视,每天的宣传工作仍然得认真对待。
其次,加强业务学习。
学习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对于每个销售人员来说,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总结经验与不足,是丝毫不能懈怠个工作。只有在不断的总结与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使自己不断的成长。同时,加强金融业其他行业知识的学习,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私募等等,特别是自己证券、信托、私募等这些自己以前没有从事和接触过行业,加强其他行业知识及其理财产品的学习,深挖他们产品的特点,与我们产品进行对比,找出我们产品中的优缺点,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然,还需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把自己以前的工作经验与同事们分享,同事虚心向身边同事请教,吸取他们的优点,改正自身的缺点与不足,达到整个团队的共同进步。
第三,工作目标的拟定。
任何工作都是有目标的,没有的目标的工作就没有成功的基础。一个好的工作目标就是成功的开始,对于今年,现拟定工作目标如下:
1、坚持每天出去发单,保证每天发单量达到100以上,能够和10个以上客户详谈,最少留下一个电话,保证大约有10万左右的资金量。
2、每周完成10个左右的意向客户,同时保证这10个客户中有一、两个客户能投资。
同时要知道其他未来投资客户的原因,是资金最近不足,还是觉得我们公司原因,亦或家里人不同意,还有是有其他的投资渠道等等,对每一个客户的原因都认真分析,通过不同的方式处理,有些客户还是可以争取过来的。
3、每月完成40个左右的意向客户,6个客户能够投资,20万的资金量。
4、每季度130个左右的意向客户,18个客户能够投资,100万的资金量。
通过以上目标的计划能够每天保持进步,一步一个台阶的开展业务,每年完成80个左有的客户,资金量能够达到400万左右。在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之下,在自己进步和获得收益的同事,使公司的业务能够蒸蒸日上
第四,值班。
把握好每一次值班机会,对每一个上门客户做到认真对待,树立好公司形象,从内心了解客户的深切需要,仔细对待客户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客户遇到问题,不能置之不理一定要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要先做人再做生意,让客户相信我们的工作实力,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当然最重要的是争取能够将上门客户都转换为有效客户。同时,在空余时间在门口发DM单,争取能让过路客户能进公司来全面了解公司及公司产品。
第五,客户维护和再开发。
时刻做好老客户的维护工作。包括日常关系维护以及节日生日祝福等,对老客户进行再挖掘,尽最大可能加大老客户的投资金额。用慧眼去发现老客户身边的资源,做好“一带十,十传百”的联动营销的效果,同时这也是对公司最好的宣传方式。
第六,工作总结。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9-0007-11
【作者简介】马建富,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董存田,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吕莉敏,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陈春霞,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张胜军;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教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教育政策;吴济慧,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教育生态学;杨燕,江苏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25)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陈东勤,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卞晶晶,东南大学(江苏南京,211189)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哪些问题?
目前,江苏省在努力探索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但是,职业教育的开展与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与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仍存在很大差距。管理者认为农民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依次是:农民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经费投入不足、农民文化程度低、缺乏相应的实训设施、农民不愿意承担一定的培训花费、培训工作与实际需求脱节、缺乏合格师资、教育培训活动信誉度不高、教育培训成果很难得到实际运用等。因此,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与培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困境。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由培育对象、培育目标、培育定位、培育管理、培育保障等要素组成,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问题都会影响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效果。
一、农民素质有待提升[1]
(一)文化素质之忧
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与城市相差近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2]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就已经达到11年,美、法、德、英、日分别达到18.04年、15.96年、12.17年、14.09年和11.87年。[3]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差距很大。
(二)科技素质之乏
中国科协举行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0.4%(城市居民该比例为3.1%);每1000名农业劳动力中平均才有农业技术人员6.4人。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5%,而美国、荷兰、德国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教育培训的比例是70%以上。农民的科技素质可以体现在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上,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仅为48.8%。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技素质状况无疑给我国农村先进农机设备和生产技术的运用等带来了挑战。[4]
这几年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到4成,正在形成规模的不到20%。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员一般占农村人口的1%,我国这一比例只有0.083%。而且不少地方对农业技术推广站实行“断粮”政策,科技推广手段只是“一张嘴,两条腿”,呈现的是“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
(三)传统观念之困
一是认知存在局限性。农民对职业培训的主体意识淡薄,对职业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上,对职业培训的真正价值及长远意义缺乏深刻的认知,这是导致农民对职业培训持“无所谓”态度的重要因素。二是农民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不适应理论性强的学习,职业培训要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三是农民对职业培训的态度不稳定。他们对职业培训的要求大都是在短期内获得直接利益,认为接受职业培训不如打工来钱快。
二、农村职业教育有待发展
(一)培育目标之惑
目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满足城市需求为目标,在教育机构的设置和教育目标的确定上缺乏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的思考,缺乏农业类的专业设置。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不断为城市建设输送人才,满足不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对技术的需求,农村职业教育正面临着“离农”的尴尬。同时,农业产业化还要求农民学习与产业链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储存、销售、服务等技能,而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围绕着农业种植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展开,忽略了其他技能的教育。[5]
(二)师资队伍之薄
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师资队伍总体体现为“三多三少”,即传统型人才多,高新技术人才少;普通型人才多,产业化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待遇远远不如城市,再加上条件相对艰苦,严重影响了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已有专职教师一是年龄偏大;二是文化层次偏低,50岁以上人员多为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本、专科学历人员很少;三是工作基本上不涉及专业教育,他们从中小学教学岗位转岗而来,多从事初级中学基础文化课教学,对农业社会致富信息了解甚少,并且缺少专业技能的教学经验;四是专业精神缺乏,多是临时代课,业务不熟,明显缺乏干事创业的主动和热情。
(三)经费投入之少
我国虽然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到2012年底,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才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28%;而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就更少,不超过教育投入的2%,远远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在调研中发现,苏南教育现代化验收涉及的乡镇保证了县级财政此块经费投入达到人均1.5元的标准,而苏中、苏北很多乡镇连人均1元都达不到。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中央财政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转移支付和政策不够明确,地方财政困难,而学校又缺乏相应的筹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维持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正常运行的经费捉襟见肘。[6]
三、政策、制度、形式等有待完善
(一)法律、制度缺位
就立法而言,目前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法律只有《职业教育法》及有待完善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不能保障农民职业培训的发展。在机制体制方面也亟待完善:领导机制与协调机制不规范,阻碍了职业培训的顺利与协调发展;监督机制与评价体系不完善,影响了经费的合理使用及职业培训的质量;劳动力输入输出体系不协调,降低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及就业率;人才引进与保障体制不健全,阻碍了农民职业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等。
(二)职业培训供需错位
首先,就职业培训内容而言,农民的需要涉及种植养殖、机械加工、餐饮、服装、美容美发等多种行业,也涉及农业、管理、法律、机械维护等多方面的知识。但是职业培训的内容大多集中于种植养殖知识及技能,偶有涉及农业政策,其他方面的知识涉及得非常少。此外不少农民表示,培训内容难懂,一些专家讲的理论很难应用于实践。其次,目前培训单位常用的方式是集中讲课,而农民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是现场教学或是多方式结合。最后,农民期望每次参加的培训时间在3~7天左右,不要耽误他们日常的工作;但是目前的职业培训大多是根据培训单位或培训教师的方便而开展。
一、内外合力,切实提高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农民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既有农民自身素质和观念方面的原因,也有职业教育培训本身质量不高的原因,还有外在的不利环境因素等等。因此,必须多处着力。
(一)要着力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营造新型职业农民产生的有利环境。舒尔茨认为,把传统农业发展成现代农业关键是靠人力资本。在我国,“农民”总是和“地位低、待遇低”联系在一起,这是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的重要原因。当前,国家应该出台必要的引导性政策,使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水平达到或超过各行业的平均水平,给这些愿意从事农业产业的优秀人才更高的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障;成立相应的专业服务组织,使农民摆脱弱势群体的尴尬境地,让他们感受到农业不再是弱势产业。要重视农民的权益保护,给予农民政策优惠,保证农民的务农积极性。营造新型职业农民产生的有利环境,一是加快与户籍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建立起城乡一体,推动农民自由流动、自主择业的新户籍制度。二是在稳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动土地经营向集约化发展,创新土地流转制度。三是参照工业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标准,建立由个人缴费、企业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职业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总之,通过制度改革,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相关配套保障机制,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工作。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要制定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工作方案》《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和《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暂行办法》,对培训合格的农民在充分尊重其意愿的基础上,依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进行职业农民认定。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能进能出机制,对不再符合新型职业农民条件的,按规定程序予以清退,不再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2012年8月,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00个县(市、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四川崇州、山西榆次、湖南平江和福建龙岩等地区已经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有效经验。如湖南平江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与管理办法,按照“个人申报、乡镇初步审定、县主管部门审核、县政府批准”程序,对430名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星级认定,其中一星级新型职业农民185名、二星级150名、三星级95名。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了完整档案,实行年审制。四川崇州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评价委员会,制定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评定标准和评定程序,对符合评定条件的颁发“农业职业经理”资格证书。并根据其生产技能、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等,给予初级、中级、高级农业职业经理资格等级评价。建立了农业职业经理人才库,获得资格证书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全部纳入人才库管理。
(三)建立以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为主的职业准入制度。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制度。统筹研究“注册职业农民”的资格准入制度,对从事“规模化、技术化、专业化”农业生产的农村实用人才颁发“注册职业农民”证书,并且在培训内容、课程安排、资格评估认证、经费资助等方面给予倾斜,切实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农民的社会地位。
(四)引导并帮助农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农民参与培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是导致现行培训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调研发现,多数农民缺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规划的能力,“对于是否学、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学了以后又怎么办等一些前提性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这种盲目随意的学习自然会因缺失方向和有效规划而难以收到预期成效”。[7]
我们认为,寄希望于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来改变农民的现状,必须先引导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对农民的职业生涯进行持续的系统安排,引导其分步骤地参与职业培训,最终实现预期目标。农民的职业生涯规划仅仅依靠他们自身无疑是难以实现的,首先是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缺乏积极谋求改变的想法和观念,其次缺乏对自身的准确了解和定位,再次他们往往缺乏特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既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还需要对职业前景有敏感的前瞻性眼光和对国家劳动法规及相关政策的熟悉与了解。在这方面,政府支农部门的专家和农村社工以及NGO组织等可以有一定的作为。[8]
(五)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宣传。一是积极争取财政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扶持力度。二是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发展和制度设计。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和覆盖范围,将现有扶持家庭农场、专业生产的各项政策落实到新型职业农民头上,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形成清晰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三是与信贷部门加强沟通,争取在创业资金上有所突破,从简化贷款手续、减免或降低贷款利息等方面着手,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稳步发展。
同时,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宣传力度,加强农民教育培训重大战略意义的宣传,加强典型经验宣传,加强教育培训特色优势和办学成果宣传,牢牢把握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重视、关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
二、政府聚力,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制度作用[9]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将伴随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着眼于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顺利推进。目前,政府至少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制度建设,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保驾护航。
(一)建议政府部门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管理部门或联席会议制度,对涉农培训项目进行整合管理
目前我国针对农民举办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种类多,归口管理部门多,但项目的实际受益覆盖面窄、培训规模小、影响力不强。这样必然导致培训项目内容的重复、培训资源的分散和浪费、农民选择的茫然等非理想结果。要想扭转这种现状,切实提高培训资源的利用率和效果,就有必要从“顶层”对培训项目进行重新整合。因此,建议在地市级以下各级政府部门成立涉农教育培训中心之类的行政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统整本地区的涉农教育培训项目。
结合目前的情况,从务实的角度考虑,建议县级政府设立涉农教育培训专题联席会议制度,用来调处本地区的涉农教育培训项目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必备要素:一是以分管教育的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能够统一规划、合理安排本区域不同渠道(如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妇青组织、农业协会等)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避免同时段低质量、低层次的重复培训;二是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协调者队伍,有能力指导、监督、协调不同培训项目的具体实施;三是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突破狭隘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观念,从大局出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的归口管理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二)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体资格审查制度
为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应建立严格的培训主体资格审查制度。一是可以防止无资质、无条件的培训机构“滥竽充数”,避免浪费宝贵的培训资源;二是可以较好地从制度上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避免培训机构设置上的“近亲繁殖”;三是可以有效净化培训市场,让不具备资质的机构和组织彻底退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体的资格审查制度,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一是举办者资质;二是申报受理、审批的程序与办法;三是办学条件,包括对场地、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实训(实习)基地、培训项目与课程体系、培训起点规模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四是培训机构成为独立法人的要件;五是公示与相关信息办法;六是申诉与退出的程序与办法,等等。
为鼓励更多合格培训主体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地方政府应彻底摒弃“地方保护主义”,面向全社会开放培训市场,欢迎和支持那些有条件、有能力的农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实体、社会公益组织等,承担或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工作,以弥补自身培训能力的不足。
(三)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购买”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坚持公益性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投入制度。我国不少地方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公共财政经费的投入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方式:一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向某一培训机构下达培训任务时,同期把培训经费全额拨付给该机构。二是培训经费不直接拨付给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而是为培训对象参加一个具体项目的培训建立专门的“资金卡”(或“培训账户”),实行“专卡专用”(或“账户专用”)。培训对象在接受培训后,再把“资金卡”(或“账户”)上的经费转入培训机构。三是给培训对象发放“培训券”,持券者可以自由选择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并支付相应份额的“培训券”。这几种公共财政经费的投入,都是一种“事前免责”的方式,在实际运行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费使用效率低这一突出问题。如有些培训机构利用监管漏洞,采用各种办法套取培训经费;也有不少培训对象,因培训经费不是出自自己的口袋而不爱惜使用,即便接受的是没有质量的培训,甚至没有参与培训,也会滥用“培训卡”或随意给付“培训券”。为此,建议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培训服务购买”制度,改变公共财政经费的投入方式。
“培训服务购买”是一种公共财政经费的“事后投入”制度。引入市场机制,确保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公共财政投入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避免公共财政经费的浪费。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比例;二是培训经费的概算与分解办法;三是“培训服务”的购买原则、程序与方式;四是“购买培训服务”的经费核算与审计方法;五是对违规机构和责任主体的处罚措施等。当然,这种“购买培训服务”主要指向改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公共财政投入方式。对于其他来源的经费,如企业出资、社会捐资、个人资助等,其使用则应充分尊重出资主体的意愿,以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
(四)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监管制度
在以往开展的一些农民职业培训活动中,某些培训主管部门常常把培训任务分派下去后就不再过问,以致有不少培训活动“偷工减料”“缺斤少两”,培训效果难尽人意。因此应建立一套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监管制度。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监管原则;二是监管主体资质;三是监管内容与责任分工;四是日常监管的工作方式;五是监管情况的交流、和监管结果的反馈形式等。为有效执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监管制度,应注意:一是要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监管队伍,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是应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如培训师资、培训经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进行重点检查和评估,并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与建议;三是重视过程监管,实现监管工作的常态化。
(五)建立“能力本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评价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目的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实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在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的第一线开展工作,应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和现场能力。因此,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成为一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本质上还是一种职业培训活动,应体现出一般职业培训“能力本位”的共同特征。建立“能力本位”的质量评价制度,我们应重点关注:一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新型职业农民制定不同的资格认证标准与指标体系。依照资格认证的能力要求,细化质量评价指标,形成科学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与职业资格相对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考核内容上注重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用知识和技能,而非科学技术理论。三是在考核形式上以现场操作为主。四是在考核结果上,以培训对象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为培训质量合格的最终标准。
需求决定着供给,从微观上讲,江苏传统农民、准新型职业农民对于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直接决定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成效。
一、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调研中问卷调查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因素影响着农民是否愿意参加培训。首先,从个体特征变量来看,年龄与培训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年龄越小的劳动力越愿意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是否接受过培训与培训的意愿呈显著正相关。曾经接受过培训的人,一方面对自己学习新技能的能力有信心,另一方面自己从参加培训中获得收益,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参加培训的意愿。而“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年数”“是否担任过村干部”对参与意愿的影响在统计上呈现不显著。其次,从家庭特征变量来看,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土地规模与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土地经营规模大户更需要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有获取技能知识的意愿和适当的经济实力,所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非常高。第三,从培训要素的选择来看,农民对培训信息的需求、培训地点距离与参与培训的意愿呈正相关,如果农民对所提供的信息越需要,培训地点离农民居住地越近,农民就越倾向于参与培训。培训时间与参与培训的意愿呈负相关,农民对培训需求以短期为主(如图1)。因此,合理有效地安排培训时间是培训机构在实施培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培训机构要根据职业农民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采取机动灵活的时间安排。培训费用与培训意愿呈负相关,承担的费用越少,他们就越愿意参加培训(如图2)。
二、参与培训的动机分析
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动机的强弱排序是:提高技能、增加收入、提升素质、获得现代农业技术、获得政策扶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历。“提高技能”和“增加收入”对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影响最大。政府和其他培训机构应该重视培训的结果与培训的内容,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培训政策与奖励机制,满足农民对培训的需求。
三、农民对职业教育培训要素的选择
(一)对培训组织者的选择
调查表明,有64.94%的农民愿意接受社区教育中心组织的培训,有48.05%的农民愿意接受由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30.26%的农民愿意参加乡村自行组织的培训,有21.00%的农民愿意参加职业院校的培训。
(二)对培训内容的选择
调查发现,65.96%的农民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收入,因此他们在选择培训内容的时候倾向于选择增收快的项目。如图3所示,农民选择的培训内容主要是蔬菜种植、粮食生产、水果种植、水产养殖、特色农产品营销等,主要内容倾向于实用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需求多样化。
(三)对培训方式的选择
调查表明,46.03%的农民表示最欢迎现场教学,其次是面对面授课、多方式结合,电视、广播、VCD等方式不太受欢迎。现场指导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性强,能及时解决问题,并且授课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的效率,则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农广校、农民夜校等各类培训机构组织培训,让农民一方面接受专家、教授的课堂讲授、知识讲座、实际辅导等,一方面走到田间地头以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生产实际培训,进程中可采取以师带徒、结对子等方式。
四、不同个体特征的农民对培训内容选择的差异对比
(一)年龄与培训内容选择分析
2014年的调查显示,80后、90后即24岁以下和25~34岁的农民在培训内容方面选择“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护知识”“创业渠道与经验”的比较多,45岁以上的更倾向于选择“农业种、养殖业的知识”。说明年龄越大,越对农业生产产生依赖,而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愿意对人力资本进行自我投资。
(二)性别与培训内容选择分析
男性农民更多地选择种养殖知识、涉农政策、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护知识,女性农民更多地选择文化知识、创业渠道与经验;在他人的成功经验、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方面,男性与女性的选择比例大体相当。
(三)受教育程度与培训内容选择分析
“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农民更多地选择种养殖知识、他人的成功经验,在法律知识、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护知识、创业渠道与经验方面选择较少;“初高中”学历的农民在法律知识、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护知识、创业渠道与经验方面选择的比例有所上升;“大专与本科及以上”的农民除了种养殖知识之外,相对更偏重于经营管理知识和创业渠道与经验。农民文化程度越高,选择职业教育培训内容的技术含量也越高,越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也越强。
一、农民职业培训:立法先行、逐步完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开展农民职业培训的重要保证。美国的农民培训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早在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中就要求联邦政府向各州赠送数万亩至数十万亩土地,通过土地出售来资助当地至少建立一所农学院(赠地学院),这种实质性的财政投入,促进了农学院发展,为美国培养了大批农业实用人才;1914年的《史密斯・利费法》要求授权赠地学院与农业部门合作,规定各级政府按比例投入资金,建立州、县合作服务体系,服务于各州县农民;1929年的《乔治・里德法》规定从1930D1934年每年拨款150万美元,重点发展农业教育和农业家庭的家政教育;2008年的《农业法案》、2012年的《新农业法草案》则要求采取扩大农民能力培养、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现有乡村、信贷倾斜支持等政策举措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国外发达国家农民职业培训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体系,且不断根据发展的需要适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为农民职业培训提供了保障。
二、农民职业培训体系:结合国情,凸显适用
建立符合国情、适应性较强的农民职业培训体系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基础。加拿大建立了“超市式”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首先,培训品种齐全,不仅有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所需要的职业教育短期培训,还有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位文凭、技术证书培训等;学制有全日制和夜校,学员有在校生和在职人员;授课采用课堂授课和远程授课相结合方式,也有与企业、行业协会合作举办的专业培训。其次,标准统一。培训的入门资格、课程目标、学时分配、评价标准和收费标准等都规范统一,所有课程都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在保证所有受训者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以及基础课程与实用性课程外,该简化的课程全部删去,以充分保证培训质量。最后,进出方便。所有进入“超市”的具有不同背景、不同需求的受训者都有多种选择;同一个教育培训计划也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所有培训者通过适合岗位需求的技能证书培训,掌握特定的技能,都能找到对应需求的工作岗位。学习成绩不仅学校认可,行业协会甚至社会也予以承认。
三、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组织:上下贯通、通力合作
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由政府、社会团体、各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和程序来组织实施,除了由政府有效地开展农民培训以外,一些民间团体和组织也积极投入到农民培训活动中来,形成了上下贯通、通力合作的关系。
韩国农民职业培训机构主要由农村振兴厅、农业大学、农业协作合同组织(农协)和其他农业民间组织构成;且韩国农民职业培训经过国家统筹谋划,做到了分工协作,形成了上下贯通的一体化体系。农业振兴厅是全国农业科研工作及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的实施主体,主要负责的是教育培训农民及农村指导委员会、农业公务员,指导下属机构开展农民培训;农业大学侧重于针对中青年农民、农业后继者、专业农民及骨干农民开展较高层次的信息知识密集型培训;农民协作合同组织是在政府与农民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主要任务之一即培训农协委员、农业技术员、农民培训者、专业农民及其他农民。
四、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分层培训
美国农民职业培训模式非常独特:
[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公立学校内的培训\&有意务农的青壮年农民\&1.辅助职业经验培训(SOE,即Supplementary Occupation Training Experience)
2.未来美国农民培训(FFA,即Future Farmers of America)
3.辅助农业经验培训(SAE,即Supplementary Agriculture Experience)
4.课堂指导的培训\&1.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投资融资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青壮年农民的责任意识、创业技能、领导才干以及团队协作意愿。
3.指导农民学员将学到的生产经营的理论知识、技能应用于自家的农场、企业或社区中。
4.培训种养技能和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公立学校之外的培训\&成年农民\&1.开展与农业相关的专题培训
2.教师到农民家亲自指导
3.专职教员专门培训成年农民\&1.解决农民实际问题
2.对农民的农场进行指导和帮助
3.教授农场管理的知识\&“合作推广服务”开展的培训\&农业培训推广组织\&\&主要推广大学、科研机构的农业科技、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将其转化成生产力\&]
五、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经费:政策保障、融资多元
澳大利亚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培训经费支持农民职业培训。一般每个农民一年可获得6000澳元的培训补助。韩国法律明确规定,各种农业教育培训机构经费由国家提供,农民接受培训全部免费,所有的费用都由政府来补贴。为了提升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韩国政府对农业后继者提供每位2000~5000万韩元的资金援助,年息5%,偿还期可达10年。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经费来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民间投资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江苏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大量的实践中,不仅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还形成了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的、符合区域实际的模式。
一、基本适应了江苏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是当前江苏省“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经济发展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选择的基础,一般来说,不同的经济板块有不同的主推培育模式。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好,一定程度上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对农民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农民教育培训更多的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来完成。苏中、苏北地区已经形成了若干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人才支撑,具有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因此,苏南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应该选择非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的合作组织型或产业促进型模式。苏中、苏北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应该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促使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选择政企配合类或政府主导类培育模式。[10]
表1 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区域特点
[特点\&模式\&苏南\&苏中\&苏北\&自然条件\&人多地少
资源有限\&地域较广
资源适中\&人少地多
资源丰富\&经济条件\&发达\&适中\&相对落后\&商业化
程度\&较高\&中等\&较低\&培育模式\&市场主导\&政府市场相结合\&政府主导\&教育
与培训\&建立农民培训基金,发挥学校、企业的作用,企业承担培训费用\&建立农业教育与科研推广体系,对农民后续服务较好\&市场化程度不高,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二、培育实践比较丰富,培育方式呈现多元化
江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着眼农民素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加大对种养殖能手、农业企业专家、农民经纪人和科技示范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骨干等群体的培育,重点突出创业农民、紧缺人才、骨干农民等“塔尖型”农民的培养,强化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培育模式的区域特色比较明显,总体上苏南已经进入形成特色和规范提高的新阶段,对培育项目的选择、布局、申报、立项要求更高;而区域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苏中、苏北地区更多处于“跑项目、要经费”的阶段。在培育内容上,苏南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如南京市把农业新技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业政策法规作为基础课程进行培训,还开展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农业高新技术、前沿动态、农业旅游等业务培训,建立了“南京农业老板网”。苏北和苏中地区农民培育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如郭村“基地+农户”模式、仪征“塔尖人才引领”模式、固城“园区+公司+农户”模式等。
三、创新格局已经形成,培育体系相对完善
江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目前已形成“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产业依托、项目运作,社会参与、多元供给,创业推进、突出效果”的格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比较完善,实现了培育主体的多元化、培育力量的综合化、培育途径的多向化和培育载体的多样化。从培育主体来看,政府、科研院所、农业院校、用工企业、专业培训机构、推广服务组织、社会中介机构等共同形成多元化的培育主体,形成政府主导型、院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等培育模式。[11]从培育力量来看,教育教学、产业带动、能人示范、工程推动、活动促进、政策引导等多种措施和力量发挥综合作用,全方位推动。从培育实施途径来看,已经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短期进修、海外研修等多向化农民素质提高途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教育、各类培训班、劳动中介组织、公益性基金项目、乡村文化大院等为新型农民培育提供了多样化的实施载体,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我们的调研显示,我省苏北地区的农民更希望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而苏南地区农民的此类意愿并不强烈。主要原因在于苏南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偏多且农业产业特色更加明显,他们更希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及其他职业技能以适应非农产业的职业需求,更需要了解一些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农业高新技术、农业旅游等前沿的动态信息。因此,苏南、苏北地区应根据地区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农民自身需求情况,制定具有区域适宜性的农民职业培养模式。
一、以培养主体为标准
(一)苏北地区可实行“农民企业家培训模式”
在农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低收入国家的农民对某一风险过程中所发生的新事件的察觉、阐释以及反应能力,被西奥多・舒尔茨在《农业刺激的扭曲》一书中称作农民的企业家能力。该模式旨在培训他们的责任意识、创业技能、领导才干、团队协作意愿等农民的企业家能力,促使他们能够自信地服务于农业领域。此模式的培训形式可以更多样化,并将定期对创业农民进行“充电”,发挥他们的导向和辐射作用,指导农民提升市场意识,按市场需求生产和经营。与此同时,通过为农民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创业知识教育、配套政策指导、法律援助、资金扶植等一系列措施,培养现代农业的领军人物和从事农业附属产业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民企业家。
(二)苏南地区实行“农民实业家培训模式”
苏南地区的农民有资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工作。针对这种类型农民的培训需求以及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考虑采用“农民实业家培训模式”。农民实业家与农民企业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除了需要像农民企业家那样积累资本,进行产业化经营与管理外,将更关注社会责任,做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事情。该模式培训方式首先应对农民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管理知识等进行引导,提高他们的经营理念和意识;其次引导他们强化支持和扶持意识,更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农业产业发展对环境、生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主动地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绿色农业、健康农业、观光农业等的发展。这是苏南地区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现实要求。
二、以培养的组织方式为标准
(一)苏北地区:辅助农业经验培训模式
苏北农民职业培训的目标:一种是生产型农民,另一种是服务型农民。
生产型农民大都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针对该类型农民的培训应采取“辅助农业经验培训模式”。该培训其实是一种“做中学”,主要针对农业基础知识的普及、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普及和推广、农场的经营和管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良种培育技术等进行培训。培训形式主要是农村生产技术人员或科普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依据生产需求,直接向农民传授现实所需要的生产技术和致富信息,教育形式比较灵活。参与服务型农民培训的多为提供农业生产服务的专业人员,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种养殖知识,并能熟练使用各种农用器械等,缺乏的主要是生产经营的管理经验、服务意识等。“辅助农业经验培训”模式主要的培训内容是传授农业生产服务等方面技巧,教学形式多采取讲授和答疑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给农民传授农业生产服务方面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给农民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他们可以就自己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请教。
(二)苏南地区:在线学习学分制培训模式
调研结果显示,苏南地区农民43.9%的收入来自非农产业,且目前的农民职业培训远不能满足需求,主要原因在于师资匮乏。苏南地区的农民职业培训可尝试在线学习的模式,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之更好、更快地融入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来;选修课为了让不同农民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避免出现“所供非所求”的情况,一方面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很好地解决了师资困难。必修课主要有文化知识、道德修养、法律常识、现代生活礼仪等等,选修课主要是农业科学知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学员们在累积到一定的学分之后,可获得专家指导,对自己的家庭农业生产进行重新规划与管理。实行在线学习学分制模式,能够将农民致富的近期效益同教育的长期效益统一起来,能够使农民的所学更适合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无障碍联系。
三、以培养的效果为标准
(一)苏北地区:“短平快”农民职业培训模式
该模式遵循“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突出实践性,“即学即用,既用既学”,充分关注农民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术水平和不同接受能力,突出操作教学,即重点教如何“动手”。该模式在教学安排上遵循三条原则:一是急需原则,即把苏北地区农民生产所急需的技术和科技致富所需的技能作为首选内容;二是开发性原则,即找准适合苏北地区经济开发的项目,围绕项目开发相关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应用;三是结构性原则,即根据苏北地区生产所需要的各项技术,通过多次教育和培训,使农民形成适用的知识和技术结构。该模式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模拟法、案例法、诊断法、田间地头教学法等。
(二)苏南地区:“宽活实”农民职业培训模式
该模式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掌握一定农业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家庭经营人才,可以采用基地建设的教学方法。如网络示范基地,把生产过程一环扣一环地组成网络,使它们的副产品得以互相利用,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立体农业示范基地,根据各种动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长短效益结合轮作;家庭致富基地,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制订家庭生产规划和致富计划,在校学习期间完善实施。在这些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农民们既能学到丰富的、较高层次的农业知识,也能自享学习成果;既调动了苏南地区农民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进一步促进苏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富,吕莉敏,陈春霞.职业教育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39-41.
[2]赵强社.论职业农民的培育[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3]曲文波,栾兆乾,刘涛.国外农民教育与培训经验给我们的启示[J].科技资讯,2006(17):198-199.
[4]陈春霞.我国成人职业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及改革发展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5):44-49.
[5]盛阳荣.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J].教育研究,2009(8):88-91.
[6]陈春霞.我国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建设的思考――基于对江苏的调查研究[J].职教论坛,2013(9):49-57.
[7]吴济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常州举措[J].职业技术教育,2012(6):66-69.
[8]刘寿堂.继续教育:成就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必由之路[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70-71.
[9]张胜军.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制度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79-83.
“大设计”的理念是智加设计永不停留在现阶段的成就上,以“上佳”哲学为公司的文化精神体系,一流品质是智加的基本追求,包括人的品质、创意设计的品质、服务品质、塑造的品牌品质等。
熊伟30出头,有一张络腮胡子掩不住的娃娃脸,和一双眼镜片下隐藏不住的纯净。说纯净,是因为熊伟在言谈举止中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诚恳;没有锋芒,却掩藏着一种常人难以觉察的睿智;看似平常,却难以掩藏思维活跃,行事果断且坚定的个性。熊伟说,他的目标是下一个“苹果”。
从业经历四部曲,企业发展五级跳
熊伟之所以选择跨进设计行业,还得从他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实习工作开始追溯,2002年,科班出身(毕业于机械工程系)的熊伟跨出校门就进了上海龙工集团,也为他日后从事工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与熊伟实习的还有另外五个同学,他们每天与工人师傅一起在车间作业,车间里机器轰鸣、嘈杂,身上的工服沾满油污――这与熊伟和同学们当初设想的刚从学校毕业的设计师就可坐在办公室里轻松、舒适工作的向往截然相反。一个星期后,同行的几位同学陆续离开,而熊伟选择了留下,曾经同处一室的六个同学,只剩下了熊伟一人,面对人去楼空后的孤单与冷清,一向爱好干净的熊伟常安慰自己“还好,他们每人两套工服全留给了我。”这让爱干净的熊伟经常有工作服可以换洗了。
三个月后,熊伟转正后到设计部做助理,主要做挖掘机前车臂设计,属于半办公室半车间的状态。随着春节的到来,选择留厂加班的他难敌源源不断袭来的孤单感,身边竟无一亲友,令他备受煎熬。更甚的是,凌晨一点半到早上八点,他还得顶着冬日严寒下到车间工作。熊伟负责的主要工作是给机器加冷却液,即使在凌晨三四点寒风刺骨之时都要站在车间大门口,哆嗦着双手加冷却液。熊伟说,他上学的时候爱好音乐,甚至还组建了自己的乐队,作为学生的熊伟不能算是一位安分的好学生,甚至为了音乐曾丢下课堂,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四处寻找演出机会。
而对于最初受的苦,熊伟诠释说:“苦是苦,但也让我从车间学到了一手生产技术,熟悉了生产流程”。熊伟说,“我还记得那时给我姐发了一条短信:‘终于知道什么叫饥寒交迫’,那段时光虽然很艰辛,但也有幸福的时候,就是下班后迎着清晨的朝阳漫步回宿舍的感觉。不过现在我遇到困难想想那段经历,这都不叫困难。”
一年后熊伟离开了龙工集团,转战深圳后投了第一份简历就上班了,包吃住1200元的工资做PE助理。总经理直接面试,指着水杯对他说这个会不会设计,熊伟很自信的一句“这个很简单”就直接划归为总经理的直属部下。
“严师出高徒”用在熊伟身上恰如其分,总经理对他的要求特别高,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就会受到非常严厉的责备,因此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就特别高,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仔细思考。熊伟得到了总经理的言传身教,在此工作的两年间,熊伟做了PE工程师、QE工程师、又到工程部做设计,还负责生产线的所有设计改造,他接触的产品有灯具、气泵、车载冰箱等二十几种类型。
离开这家企业后熊伟进入一家手机设计企业做设计工作,半年后转至设计组做项目管理。熊伟为让自己的设计之路更宽广,他于2006年9月踏上了北漂之旅,在北京一家工业设计公司做设计的后期管理。与此同时,熊伟为自己的事业与理想开辟了新的空间,那就是今天的智加设计。
熊伟在创业筹备时发现,2006年以前的客户不是很了解工业设计,不知道工业设计能带给他们什么价值,企业只以产品外观抢眼为标准,不会考虑产品的品牌效应。熊伟的头脑很活泛,他就想能否做一个设计咨询公司,帮助现有的一些中小企业,整合北京或者全国的工业设计公司有哪些偏向、设计特点、业务范围等建立一个平台,然后把后期的供应商、模具厂商再做一个整合,这实际上就有点像商业性质的协会。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资金投入,为了打好基础,最后他还是将着力点放在了工业设计,走的是研发路线。
智加的设计之路基本上没有现有模式可依循,熊伟说:“要将工业设计这条路走好走下去得靠自己去探索,毕竟设计要和经济挂钩,没有经济的支持再好的理念、想法都是空谈。”
智加在刚起步时投了很多钱,规模随之扩大,但是要花钱的地方也就多了。更致命的是起初很久都没有单子,没有真正的客户,碰到了事业的瓶颈,但是这些没有打垮熊伟这个湖北人“不服周”的争气性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总归是船到桥头自然直,恰巧此时,美国Alpha公司找到了熊伟,客户的要求是做仪器内部结构,当时在国外至少要收三五万美金的设计,熊伟为了能留住客户仅收了一万元。
2008年初,智加又遭遇资金周转困难,但熊伟总遇峰回路转,美国Alpha公司解了智加设计的燃眉之急,一次性付17万让熊伟做第二个项目――这都要归功于智加先前为Alpha公司设计的产品“蛋白质检测仪”,该产品半年后就在北美市场上市,且销售表现奇佳。
2009年,智加与利仁电器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利仁电器把自己的研发部取消了,因此智加专门成立了小家电研发中心,同时加快了在家电产品上的研究步伐。
如今,智加公司已拥有智加设计北京公司、智加设计深圳分公司、北京智鼎设计机构、智加小家电研发中心、智尚教育等五个分支机构共同组成。
谈到智加这五个像五块跳板的分支机构的由来,熊伟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我们碰到问题逐个去解决的结果。”原来,熊伟了解到很多工业企业没有设计部,他们的新产品需要参加展会、包装;又得找品牌公司建立新公司的品牌形象,要找两个公司来做比较困难。最后为了客户的需要,智加就成立了智鼎设计机构做品牌设计,来解决产品品牌一体化。
智加设计团队又加入了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成立了品牌设计部,成立品牌设计部是因为熊伟深谙设计与品牌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说:“第一,设计是品牌的一部分,设计是支撑品牌的,好的销售团队、设计、企业文化打包起来才能称之为好的品牌;第二,品牌是设计的一部分,先有设计后有品牌,因为一个品牌的VI视觉导视系统、企业文化系统都是靠设计来解决的,没有设计就没有品牌;第三,设计与品牌是并行的,从企业LOGO诞生的那一刻起设计就融入进去了。就像一看到一件衣服就认为它不便宜,这就是设计、材料、工艺体现出来的价值,这就是设计产生的品牌力量。”
要将设计产业推得更高更远的话,纯靠设计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智加就成立了属于实业性质的智加深圳分公司―就是生产方生产出产品智加深圳分公司帮助量化从中抽取利润,再调用这些利润来帮助智加做设计,就可以将设计做得更好。
小家电行业的产品研发是内部结构类的,很多设计公司做不了。另外,智加在小家电行业的资源比较多,在佛山有很多小家电生产企业生产智加设计的产品、贴智加的牌子。
所有这些分支机构都是解决钱的问题,而在设计公司人是最为宝贵的财富,所以智加就成立了智尚教育。智尚教育的初衷是从学校选择一些很优秀的学生到智加培训,智尚教育培训师就是智加的设计师,给设计界和自己培养好的人才,同时吸引了政府协会和设计院校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所有的变革都是围绕“因则可,否则革”的理念来进行的,熊伟说:“智加发展这么快都是我们每走一步把好的东西留下来,随着时机去变革模式。2007年智加走了研发型路线,把研发的东西留下了,但是这个模式没有继续走下去,而是走了一个内部结构设计为核心的工业设计发展路线,接着把这个结构设计好的又留下来了,走了以外形设计为核心的整体式研发路线,把品牌加进去形成了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品牌发展路线,现在就是以产品价值为核心的发展路线,产品的整套全案设计就出来了。”
智加全案设计包括整个前期的设计研究,趋势与分析,品牌策划与研究,产品的战略规划;中期包括产品的设计,新产品的研发;后期主要是生产部分,包括批量、包装、展台、橱窗设计,安装。
智慧叠加同创造,智存高远济天下
在记者提问智加设计理念时,熊伟首先从智加的名字做了深刻的分析。智加的第一层意思就是设计的质量要好,第二是突出智慧叠加、共同创造。关于“智加问道”,熊伟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个道和我们的设计理念有关系,道就是道家的无为之治,即没有规则、如水如梦的自然设计,这就是大设计。”
智加对于设计品质有着自己的要求,旨在做“大设计”,智加设计永不停留在现阶段的成就上,以“上佳”哲学为公司的文化精神体系,一流品质是智加的基本追求,包括智加全体员工做人、创意设计、服务、塑造的品牌等品质,用“上”与“佳”的品质成就智加大方、大气、服务上乘、品质一流的品牌形象。
智加秉承“人本位,一切设计为了人”的设计哲学,不单单指人机交互生理方面的体验,还考虑心理方面的感受,在智加《设计的二十二条军规》里面叙述了这个问题。设计之大者,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智加要求每一份设计都能打动人心,为社会创造价值,设计符合人们每一个时期、年龄段的审美,在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上都要展现出设计语言,即看到一个产品能用语言描绘它,同时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可以和人产生一个关系。
智加的成功离不开全案设计模式,智加在自己涉猎的广阔领域里更加擅长家用电器及仪器设备的设计,因为仪器设备的设计繁琐、体积大,需要考虑很多技术问题,还要给客户提供样机,相应的成本都很高,就没有设计公司愿意接,这样就体现出了智加的优势和价值。
手持扫描仪是熊伟亲自操刀的力作之一。手持设备的设计主要考虑人的使用上,既需要灵感又需要科学依据。在手持设备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很大的按钮,熊伟做了很多人机交互的研究,根据中国人手型的分析去设计协调好各按钮、屏幕的比例,因为用的频率比较高,所以在按动时要很轻、很舒适。按钮的大小要和拇指刚好合适,而且检测使用者女性居多,设计时要考虑女性的手型。如果供应给养猪场,在市场上只要出现疫情,扫描一下猪耳朵上的条码就可以查询出产自哪个养殖场、什么时候出栏等详细信息,快速找到疫情。
由智加设计研发的全新概念家电产品生态堡的诞生让智加更加扬眉吐气,生态堡巧妙地利用了鲜活螺旋藻的特性,产品设计有螺旋藻流出龙头,只要按下阀门,螺旋藻就会由龙头流出,可用水杯接来直接饮用,相比于市场上流行的干燥螺旋藻,鲜活螺旋藻具有无可替代的营养价值。与此同时,螺旋藻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出的大量新鲜氧气,可帮助净化室内空气,是一款生态家居产品,此产品得到了红星奖评委们的亲睐。生态堡设计的成功为智加在此后的家电产品设计中积累了经验,而半年内为利仁设计的二十余款包括电饼铛、电陶炉、菜馅机、切菜机、绞肉机等在内的家电产品的设计,让智加更是底气十足。
智加设计的一款大型的包装印刷设备,是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设计与控制技术的瓦楞纸板柔性印刷机,具备优良的成品件选择和国内最紧密的机械加工平台,该款大型印刷机外观设计简洁,突出整个平台的整体性与功能性,可提供高技术含量的制造和印刷精度优越的印刷服务,同时能够较好适应市场变化,维修起来也很便捷。该印刷机不但适用大批量简单印刷工作,同时适于最薄到0.7毫米的微型瓦楞纸板的高网点印刷,满足了对复杂印刷的需求。六色印刷通道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对过去杂乱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整合;提高了机械的识别性,在显眼位置的LOGO设计,突出了人机对话的考量,对整个平台实现了操作优化设计,简化操作程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有效。同时,考虑到运输的需要,整个机械还采用了防震设计,提升产品抗震动能力。
智加的优秀设计在国内外客户面前赢足了面子,熊伟说:“服务国外客户的优势,第一设计节奏快,第二成本低很多,第三国外工业产品企业进驻中国市场,需要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审美观念,所以必须找中国的设计师,第四我们擅长复杂的仪器设备构造设计。”
当记者问到“什么样的设计才是符合标准的好设计?”熊伟说:“我认为最好的设计符合三点要求:好生产、销量大、成本低。”
人才培养不抛弃,执着梦想不放弃
智加设计现有员工六十余名,其中设计师共四十余名,含高级设计师十余名,中级设计师二十余名,他们和熊伟一样都是有着设计梦想的年轻人,在产品战略、产品策略、产品线整改、产品组合优化、新产品开发、产品品牌战略上有较深的研究;在产品造型、产品颜色、产品风格、人机工程、现代工艺等产品外形设计上有较深的造诣;在产品的屏蔽、抗震、安全、散热、实用、环保等性能上有较深的认识;在军工、警用、三防等专业级认证产品上有过多次突破。
智加吸纳的人才既从社会上招聘,也接受来自学校、朋友、行业内的推荐。在走进智加之前要进行一些基础的综合能力考试,包括人事、财务、市场、礼仪、智力方面的简单考题。然后再考核专业知识,最后才是面试。
经过三道筛选后就成为真正的智加人了。熊伟说:“智加注重德高于技,只要是面试通过了,我们就要花很多的资金、人力、物力来培养。”
花大力气培养一个设计师可不是空穴来风,智加对每位新进员工都会潜心培养。熊伟每天早晨7点起床,8点准时到单位对新员工培训1个小时。由于熊伟的亲力亲为且见到了效果,设计经理们都竞相效仿。
熊伟说:“前期培训品德、心态、目标,中期就会培训公司的规划、设计操作流程,后期培训专业知识,从做事到做人尽我所能全教了。”
智加有这样一名设计师,他的设计老师向熊伟反映说这名设计师各个方面都不适合做设计,这个传言传到了这名设计师的耳朵里,这名设计师感觉自己真的不适合做设计,然后去找熊伟。熊伟是这样去解决的:“我问他要是不喜欢做设计那就没办法了,如果喜欢做设计,那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然后熊伟给这名设计师讲了很多,现在这名设计师已成为智加的一个部门主管,而且这名设计师还设计了一个双层的硬盘代表作,因为设计出色,颇受消费者好评,现在每个月有6万台的销量,价格还不菲。
智加推崇“人人争当上将军,人人甘为下等兵”的思想,在团队中甘于自我奉献,注重团体协作“上”与“下”互为一体,人人都是主人的团队管理理念。具体要求每个员工在工作中胸怀远大,同时戒骄戒躁,从小事做起成就大事业的工作目标与态度;在人品素质上,一方面要做到谦虚谨慎,诚实守信,另一方面要做到不卑不亢,坚守原则,以上品人格待人接物;在团队协作上,发挥自主精神大胆创新,怀大将军气魄,展示大才华,同时注重员工团结互助,甘当一切为了团体利益、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的下等兵。
熊伟更进一步分析说:“有一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理念,我经常和他们讨论设计,那个时候,我是一个设计师的角色,但在开会时就是一个管理者的身份了。就是说我可以成为兵,也可以成为将军,担当大局。”
采访结束后,智加企划部的陆小姐告诉记者:“我们熊总不管是孙悟空,还是白骨精,他都能包容;不管有什么本领,在他这里只要能尽情发挥就好。”
熊伟对刚毕业的年轻人主张加班,为的是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去成长。他感叹说:“对于设计行业来说我们的责任是很重大的,再加上热爱设计,所以要更多的付出。我一直提倡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生活、企业及团队,我们设计人要托起北京的工业设计,希望能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同时熊伟建议工业设计的学子们要主动走向社会去认识更多的人,去体验工作的状态,加强自己的沟通、理解、阅读、分析等综合能力,这样在做设计时考虑问题才会更周到。
熊伟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条分缕析,他把自己的目标规划为六大方面:事业、财富、家庭、学习、交际、兴趣爱好。
对此熊伟说:“人的一生离不开这六大方面,少一样都不行。就比如学习规划,我已经报了市场营销的本科在读,还准备报只有国外开设的工业设计经济专业。我对每一个方面都做了三年、五年、十年的阶段性规划,我是2009年写的规划,现在基本都在运作。”
在熊伟的规划首页,抬头左边写着“抉择”,熊伟说,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做下去。而抬头右边则写着“成功”,落款借用了《士兵突击》的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
熊伟自信地说:“自从智加成立以来一直跟着我工作的设计师,我都是以‘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去对待。”
说到这里,熊伟一指他的办公桌:“这张桌子就是我们最初开公司买给员工工作用的,现在其他人的办公桌早都已经换了,唯独我还用这张桌子,有一些念旧的情怀在里面。”
熊伟补充说:“我对这个行业已经认准了,企业发展好的时候我会辐射很广,真正把设计带给很多人,即使哪天经营不下去了,我一个人还会带着两个人继续坚持到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第一、我学的就是这个专业;第二、赶上了工业设计浪潮;第三、设计是一种文化,表达的是一种精神。”
文化融合诸家思想,灵感源自广泛爱好
逢年过节员工给老板发祝福信息常有,而老板给每一位员工发祝福信息却不常有。熊伟就是个特例,因为“仁爱”思想已经渗透进了熊伟的心里和行动上,中秋节熊伟给每位设计师送去了自己设计的短信:“智加设计:智慧叠加,共度中秋;熊伟: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对于智加的企业文化,熊伟认为:“其实智加真正的文化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它相当于把中国五千年的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综合起来了,智加的仁爱理念属于儒家的思想,智加设计的准则属于法家思想,智加设计风格的自然流露属于道家思想,每个思想平面的优点形成了智加的文化。”
智加把外观、品牌、结构、研发等设计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分为四个事业部,更加体现团队精神,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自己就是团队,团队就是自己。智加推出的《智加人》内刊,内容由人物、观点、新闻、焦点、设计五个部分组成,作为一本记录智加企业文化、员工精神风貌与工作状态的刊物,从深度透析智加人背后的思想火花与人生理想,表达对国际国内工业设计风向的分析与看法,记录工作中的琐事杂事,为每一个智加人留下属于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成长的记忆,而且,每一期《智加人》都会以一个员工作为封面,让员工有一种归属感、认同感,体现出员工的自身价值。
目存高远,熊伟不断强调说:“我们真正从文化上、利益上贯彻到底,在智加的设计师能完全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与外界交互的东西更多,更能融入生活,设计的觉悟更高。”
智加有个“大设计”,那就注定有个“大文化”,那就是用心将文化传播得更广更深远。和利仁电器成功“牵手”后,熊伟花了整整3个月的晚上,为利仁电器写了两本书,专门叙述关于利仁的整个品牌、产品如何去设计和提升的规划。当利仁电器董事长宋老亮拿到这两本产品设计计划书时,被熊伟的真诚与用心为客户服务的态度深深打动了。
一位内蒙古的客户贷了200万来开发他只是还在“好想法”中的产品,熊伟看到了客户的执着和对产品的热情,便坚定地说:“‘不管怎么样我都要想办法给你做好’。我们做的事情远远超出了他给我们费用的好多倍,就连不包括在合同范围内的品牌策划书、商业策划书、参展的展牌设计、招商手册全部帮客户做出来了。最后,把客户感动得承诺每卖一台给我们20块钱的利益分红。”
这就是将心比心,这就是熊伟和智加的设计团队在对待他人时,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与感受去理解别人,以自己的用心和行动去证实智加企业文化和自己的人生哲学。
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爱做工业设计的熊伟还特别爱好“设计”美食,尤其对湘菜很有研究,有时候他加班到十二点回到家还会亲自下厨做饭。熊伟说,因为做饭时的投入,能让他忘记很多东西,换个思维更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熊伟的另一个爱好就是音乐,家里收藏了三把吉他,在大学时组织的“灵感乐队”他担任主音吉他手。为了演出还曾经在大学翘过课,练七八个小时的吉他那是常有的事,有一次练吉他,熊伟竟然投入到期末考试开考半个小时才进考场,真可谓“废寝忘考”啊。
熊伟还喜欢背着包旅游去寻找很多新鲜的事物,在他的个人计划里就安排了不少地区的旅游方案。
这些爱好可不是“游手好闲”,熊伟在融入生活的同时获取设计灵感、设计素材。同时熊伟还充分利用网络去了解世界各国的设计理念、整体设计走向。另外熊伟觉得沟通是最容易产生灵感的,他说自己基本上每和别人聊一次天都会有新的想法、点子的收获,经常参加为商业人士构建平台的交友会。
熊伟总结说:“做设计的人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而设计生活的人,总之,因为有爱所以幸福!”
希冀全民设计,妙笔勾画蓝图
2010年5月,智加进驻DRC工业设计基地。据悉,由于智加的进驻,对这里的设计企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刚进驻时DRC大楼内走廊墙壁上光秃秃的。做设计的人总是时不时地冒出一些新奇的想法,智加挂出了宣传栏、张贴画,随后其他设计企业竞相效仿,现今的DRC洋溢着一股生机勃勃的设计氛围。智加搬迁至DRC一年,规模已扩大到原来的5倍。而其他几家企业也跟着迅速扩大。
熊伟不仅没有感觉到压力,反而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设计公司整体化发展强大时客户群就会变得比较多,现在可能是我们吸引来的客户也许到其他几家看看,这样客户就会择优选择。就比如智加获得了多项红星奖后,我最深切的感受不在于奖项本身,而是感觉到设计的氛围真正起来了,就连一些小工业企业都带着自己的设计作品参赛,似乎感觉到全民设计的趋势了。”熊伟说,如果中国能够发展到全民设计,那么我国的工业设计才会真正体现和发展起来。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对于这一积极信号工业设计公司将何去何从?熊伟说:“工业设计公司需要一个很完备的体系和配套设施,同时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也要跟得上。”智加一年面对的客户就有400多个,熊伟面对客户能直接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同时他还会关注和探讨比如生产设备是否改进,生产的工艺是否提高等问题。
熊伟进一步解释:“只有这样设计才能和生产企业成功对接,找到合作的最佳契合点。因为中国的设计公司没有太多的资金维持把设计做好,大企业自己又不愿投入资金和精力去做研发设计,大家都不敢花钱去搞研发,所以导致很多企业出现‘拿来主义’的现象。我真正佩服在民族企业中做自主创新的是华为公司,华为的今天离不开很多设计师的付出。”
说到自主创新,熊伟多了一份担忧和责任。关于知识产权,设计公司比较单薄,和企业抗衡时面临很大的困难,在知识产权的意识上比较薄弱。熊伟认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个系统工作,前期需要花心思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从申请材料的撰写开始,设计公司就会遇到很多障碍”。
熊伟聘请律师就公司的设计合同做了系统整改,明确了专利保护和使用细节,作为公司未来设计合同的范本。熊伟说:“设计公司往往会给客户同时提供三个方案进行选择。以往的合同规定,除选定的方案外,客户没有权利使用其他两个方案,但是频频出现的情况是,客户没有拿去使用,却直接拿着图纸去申请专利。”
为了维护设计师和行业的正当权益,熊伟正准备联合业内的有识之士一道探索维权的正义之路……
对于未来的设想,熊伟说,2012年,智加会再设立一个问道的品牌,走真正专业化的咨询路线,智加会把高学历、经验丰富、分析能力强的设计师整合起来对问道品牌的运作,不仅要有过硬的设计技能,还要对多个行业的产品有足够深的认知、把握、应用能力,成立问道咨询设计公司,该品牌主要解决大公司的产品线遇到创新研发的瓶颈。
2012年下半年,智加还将建立一个以指导销售的网站,销售智加自己设计的可以单件生产的产品,即个性化产品的设计定制。智加要做让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设计,而是要更多的参与到商品设计本身。到2013年,智加深圳分公司将集合200多家供应商,产品会印上智加的牌子。
2015年,智加的年产值计划达到8000万。从设计到科技再到经济三步去实现10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