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9: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一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点
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指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关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2)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因和要求:
原因:1)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2)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求:必须坚持以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5)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2、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二是思想道德建设。)
(1)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如何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1)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2)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3)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3)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2)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3)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3、了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和谐文化的地位: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2)多种形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充当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重点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指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一政治必修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点相关文章:
2.高中政治必修3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知识点
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1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
(一)公司的类型
1、企业
(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所有制类型:
①从性质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构成社会主义企业体系
②从投资方式和组织形式看:企业包括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2、公司
(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设立: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3、公司的类型: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通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即公司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即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即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5.公司制的优点:二者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等优点
4、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设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对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的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
(1)直接目的:利润
(2)意义:保持一定的营利目的,公司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①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②企业取得优势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①企业形象的含义: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可;
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③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④树立企业信誉与形象的途径:开展正当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3、企业兼并和破产
兼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企业的经济现象;
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破产: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意义: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
(1)含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2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动力)。
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②各环节间的关系:
A.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A.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E.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②地位:国民经济的支柱
③作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
②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对于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5)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股份制经济不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笼统地说是公有还是私有。
(6)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作为现代资本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注意:公有制实现形式就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股份合作制是劳动和资本联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7)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
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国家的总和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3)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②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注意:民营经济是除国有经济以外的其它所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官营经济而言的。
社会主义经济是指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4)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理解: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①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3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 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
(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直接因素)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词解释:替代品是指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4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
(1)现金结算
(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 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定意义上是财富的象征;
(2)对金钱要取之有道,要通过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3)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
(4)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5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关键词: 微课 学习任务单 高中政治 自主学习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设计学习任务单,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还是教育观念的深层次变革,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学习任务单必须考虑高中生差异化,让更多高中生感受到政治课堂的乐趣,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借助学习任务单教会学生学习技巧,培养高中生学习习惯,让高中生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学习任务单要与学习目标相匹配,明确目标任务,精准分析学情,摸清教材特点,切实减轻高中生学习负担。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开发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本文以高中政治学科必修3(文化生活)为例,主要探讨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开发策略,希望对高中政治微课导学有所帮助。
一、实现目标落到实处,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普及推动微课教学开展,将课堂教学形式由传统单一式向自主学习式转变,为高中生学习提供广阔空间,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是微课教学如果不能把握尺度,很容易使高中生感到困惑,只有切实制定学习任务单,发挥学习支架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制定学习任务单时,高中政治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实现目标落到实处,让高中生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目标。如讲高中政治学科必修3(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塑造人生》时,教学重点是掌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促进人全面发展。我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设计了科学化学习任务,首先播放歌曲《超越梦想》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微课教学法让高中生欣赏古迹、欣赏文物、欣赏绘画等,体会优秀文化影响力。为了让高中生反思是不是所有文化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我还在学习任务单中精心设计了拓展训练,以引导高中生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知识,谈谈自己对“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同时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看法。
二、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培养学生拓展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任务单、微课、翻转课堂等培训活动,让高中生对微课进一步了解,促进人人参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同时高中政治教师还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拓展能力,将教学知识点转化为需要学生解答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利用学习任务单将烦琐的问题简单化,让高中生逐一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各项内容,减少学习政治的畏难情绪。如讲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创新的途径》时,这节课需要高中生掌握的知识点包括: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明确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根本途径;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等。在教学时我按照学习任务单要求组织高中生讨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为什么不是来自创作者的灵感,或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而要立足社会实践呢?怎么理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呢?将高中生讨论的过程拍摄下来放入微课视频中,不仅完成探究性教学任务,还锻炼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提供学习方法指导
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对高中生成长具有推动作用,高中政治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营造自主学习氛围,为高中生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思路优化,促进高中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时,政治教师要注意不同难度内容要搭配不同练习题,以达到知识点之间的最优权重。如讲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中的《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本节主要讲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明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我们要从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在实际行动中弘扬爱国主义。然后根据不同知识点提出不同问题,讲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引导高中生讨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及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讲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容时,通过微课向高中生播放教学视频和课件,引导学生讨论中华民族永不泯灭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高中生自主参与教学,更热爱微课教学法和学习任务单。
四、配置个性化资源,印证自主学习成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高中政治教学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策略,配置个性化教学资源,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发挥微课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设计和开发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任务单,促进高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过学习任务单运用,体现新时期教育目标,让高中生印证自己的学习成效。因此我设计学习任务单时听取学生意见,选择丰富多样的练习内容,并且当堂训练,以此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如讲高中思想政治必须3(文化生活)中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时,首先带领高中生复习反馈: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改造方法及产生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表现、原因及必然要求?然后在微课中展示自主训练题和拓展训练题,以促进全体高中生共同进步。学始于疑。接下来为高中生提供印证自主学习成效的练习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如何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等。
综上所述,微课背景下的学习任务单设计和开发意义重大,需要得到高中政治教师的高度重视。学习任务单不仅有利于高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促进高中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习任务单的真正作用,成为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相信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习任务单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黄琦冰.基于微课导学案模式教学的“微”型翻转探析――以高中《经济生活》“加强宏观调控”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8).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方式是较为单一的,多数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而学生则以被动接受为主,即“灌输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的一种现象是老师在讲台上手舞足蹈,学生在课桌前奋笔疾书,表面看上去好像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老师所讲的内容,而实际上学生在课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背诵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而且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走神,有时就算老师费尽口舌,有些同学还是会对教师所讲内容感到厌倦,甚至趴在课桌上睡得香甜,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没有活力。这样被动的教学方式,也许可以将一部分学生培养成应试教育下的做题小能手,而我们学习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要将学来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解决生活难题。显而易见,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帮助我们充分发挥政治学习的实用性。
二、高中政治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1.多媒体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生而言,这是一个叛逆心理爆发的时期,他们可能只接受或者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高中政治学,相对于高中生而言,还欠缺很多的趣味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一点便是如何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师开启新的一个章节的学习之前,可以制作一个小视频、精美的Flas片段或者剪辑相关的电影片段,将这一章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简单介绍这一章节的主题和同学们需要重点学习的部分,让学生觉得学习的政治概念或知识是有实用性的。
2.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点,尤其是比较抽象、复杂的重难点时,学生难免会觉得空洞乏味,无法理解和掌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图像、声音、与文字相结合的特质,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枯燥的文字生动有趣起来,则可以轻松地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高。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的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中“价值与价格”时,学生可能很难理解价格和价值到底是什么概念,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或者联系,而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准备一个Flas,加以可爱有趣的配音,为同学们呈现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比如价格会在价值上下波动的图像,让同学们充分理解价值与价格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3.情景重现或情境带入,开发政治学习体验
多媒体教学的好处之一便是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生动形象地将基础知识产生的时代背景重现在学生面前,或者将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切身体会政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共鸣,使概念的讲解不再那么空洞。比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时,教师可以重现旧时代人们是如何进行商品交换的,进而阐述货币的演化和种类,还可以将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深入理解货币的产生和作用,开放学生学习政治的体验。
4.有效地进行总结,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高中政治每一章节的学习,教师要做到的不是单个知识点的教授,而是对整个章节的有效整合和前后知识点的衔接;而针对高中的政治学习而言,政治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而杂,教师更要注重对整体概念的全盘把握,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在高中生需要学习多门学科、压力繁重的情况下,有效地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归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借用PPT清晰地将各个章节,相似的知识点之间建立知识网络,使高中政治的所有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有极大益处的。
三、结语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的开展不是很理想。在升学压力之下,由于高考中不涉及或者较少涉及政治选修课的内容,因此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导致高中的选修课形同虚设,教师在教学中不用心教,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教师在进行政治选修课教学时,总是从中选出一本比较简单的教材进行教学,对于其他几本教材则不闻不问,这种主观的选择和大范围的舍弃,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政治教学多是将重点放在政治知识点的记忆上,政治选修课的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在讲授完教材知识后,就安排学生背诵。这种单调重复的机械活动,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政治选修课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把握。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及新课程标准关于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的规定越发明确,对于高中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已经成为高中政治选修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提高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1.转变传统观念,重视政治选修课的教学。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认为政治选修课对于学生发展没有大的作用,学与不学都是一样的,再加上升学压力,教师基本上都将政治选修课变成了学生的政治必修课教学。即使一些教师开展政治选修课的教学,也只是照本宣科、应付了事,根本无法提升高中政治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想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教师应当转变自己政治选修课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充分地认识到高中政治选修课是政治必修课的重要补充,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政治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将政治选修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认真负责。其次,政治教师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为学生讲授他们选择的不同的选修内容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给予学生选择权利,从兴趣点出发开展教学。在高中政治选修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大包大揽、不给学生选择权利的状况。教师在进行政治选修课教学时,不考虑学生的兴趣,总是从中选出一本比较简单的教材进行教学,对于其他几本教材则不闻不问,这种主观的选择和大范围的舍弃,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中政治选修课主要有六个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这六个部分是对高中政治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政治选修课的教学时,不要武断地为学生作决定,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实施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政治选修课的兴趣,提高政治选修课的质量。
3.转变教学模式,联系生活,丰富选修课教学内容。提高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质量,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意见的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灵活地运用政治知识解答一些问题。在进行选修课的教学时,我们可以改变过去严肃的课堂教学,让选修课堂变得轻松诙谐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热点,丰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教学中,可以联系“马航失联”事件,针对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性。
高中政治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大家全面的领会和把握所学内容,建议利用课下时间多做习题进行知识巩固,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学习方法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中政治学习方法1.大胆设问
在高中政治学习中,我们要善于设问,大胆的怀疑,疑问是思维的引导者,也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所以我们要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要积极发现疑问,积极探索找到最终的答案,这个思维过程会使我们不断的进步和创新。
2.吃透课本
政治学习的关键是要吃透课本知识,要把所学内容进行一层层的梳理,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概念类,二是原理类,分类后要理清知识点的前后关系,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按照相关分类进行学习和复习都是非常方便的。
3.记录重点
在课上学习每一个单元或者一个阶段后要善于把重要知识点进行记录,写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体会或对课本进行评述,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所学内容理解透彻,不要只看到表面层的信息,要深刻的挖掘其中的重要思想,这样的体会才会深刻。
4.捕捉关键词
高中政治学习中,希望大家在加深理解的同时要善于捕捉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可以根据给出的关键词快速的联想到你所学习的知识点。
5.关注事件
高中政治学了学好课本的知识外,还需要多关注国内、国外的热点事件,对时政热点的信息进行储备,这些事件的不断变化是无法和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同步,所以我们要善于捕捉这种动态,及时的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补充进来。
高中政治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大家全面的领会和把握所学内容,建议利用课下时间多做习题进行知识巩固,尤其是具体代表性的题目要认真的进行思考,深刻理解题中的关键思想。
二.高一政治复习小方法1.搞清理论,与实际生活想联系。
无论是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高中政治课本里都有很多理论化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把它们搞明白,而且相关专业术语还要背下来。比如:“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除了这些知识理解、背会,我们还要能将这些知识点联系到生活实际。比如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你就要想到为什么汽车的价格为什么会比自行车,那是因为汽车的价值比自行车的价值高。而蔬菜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我们就应该想到那是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
2.学会做笔记,自己搭建理论体系。
整个高中政治必修课程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 ,每一本书都有一个知识体系。因此,要想在最后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要学会自己梳理每本书的知识体系。只有通过自己的梳理和理解,我们才能真正的掌握这些知识。所以,从高一起我们就要开始做政治笔记,同时每学一段课程还要对前阶段的课程进行下梳理和总结。
3.提前搞懂高考政治的答题套路。
初中思想品德课内容浅显易懂,中考所占分值不高,学生也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而高中政治课理论性强,难度加深,且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对多数高一学生来说,很难快速适应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因此,认清初高中政治教学差异,做好教学衔接,是初高中政治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 初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
1.教学内容的差异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思维能力、知识水平来编写的,体现“一个中心、三个层次、四个方面”的设计思路。“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中心,案例的选择、问题的设置、知识的拓展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三个层次”就是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展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四个方面”就是全面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国情方面的内容,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养成高尚的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培养爱国情感,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四有”中学生。
高中的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观点教育,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思想政治观点统领知识点,知识点的选择始终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此外,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教学方法的差异
高中政治课具有大容量、快节奏、重思维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教学的知识目标,更要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高中政治教师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讲授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然而,初中思想品德课内容简单,考试压力相对较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首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养成高尚道德情操的过程中,学习掌握重要的理论知识。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3.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副科”的地位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多数学生都要在教师的督促下完成知识的记忆、理解工作,更不会主动灵活地运用知识。高中政治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必须识记、理解、运用三步到位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所以学生要学好高中政治课就不能继续沿用初中老一套的学习方法,要在识记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懂得如何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
二 做好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对策
1.教师要钻研教材,合理取舍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教的工具,也是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如何取舍教材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既要落实教材的基本知识,又要跳出教材既有框架,合理取舍教材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基本内容烂熟于胸,还要把握高中政治教材的逻辑体系,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是对(教科版)九年级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化和拓展。教师在遇到此类可以深化拓展的知识点时,在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案例选择、教学活动组织上就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学好本课知识的同时,也为高中政治的学习打牢根基。
高中政治教师也不能驻足于高中教材,也要掌握初中教材,避免“炒冷饭”的现象出现。例如,(教科版)九年级六单元“漫步地球村”与(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的部分内容交叉重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抓重点,敢取舍。又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与(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的权益”中都涉及到“权利”,但两个“权利”却差别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对这种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消除学生在知识上的疑惑。
2.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政治课
初中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就是“玩课”,不必重视课程的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想品德课。学生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端正学习态度,意识到学好思想品德课不仅是为了升学,更是为了自己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高中政治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懂得学好政治课可以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要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较高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政治教师可以运用以情激趣、以疑激趣、以奇激趣、以需激趣、以新激趣、榜样激趣、幽默运用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第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政治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至上”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问、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不能满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求新材料、拓宽新视野,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第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助推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的信心。政治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成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促进者、监督者。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的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保质保量学习的习惯、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法课堂气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72
在当前的素质教学中,高中政治的教学目标不仅仅要求学生要掌握书本中的基本理念和内容,更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对于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以及学生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采用任务驱动法这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加强对任务驱动法应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任务驱动法的理论概述
所谓的任务驱动指的是以任务为主线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理论穿插在任务之中,在任务学习的带动下,使得学生能够评估自己的能力,进而再一次地确定学习任务。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比较新的尝试,能够改变以往政治教学中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在政治教学中可以从情境创设、任务确定、执行任务、完成任务以及评价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情境创设
在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过程中,情境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高中政治学科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哲学是四块必修的知识模块,教师要根据所学的具体内容寻找情境创设的素材。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与该知识点紧密相连的情境。教师可以将该体制比喻成一只看不见的手,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用大拇指、无名指等进行命名,然后再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历史知识、语文知识、生活知识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分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模拟真实的情景,并且参与到情景环境的教学之中。
2.确定任务
任务的确定是任务驱动法在应用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学习的具体内容,确定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要求学生在明确任务之后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找出答案。而在这一过程中,也考查教师制定任务的能力,要求所制定出的任务要有针对性、实践性。例如,在学习宏观调控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制定一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任务系列,让学生依次来完成任务。如此一来,学生在依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对宏观调控知识有更加系统的认知。
3.执行任务
创设完情境、确定好任务后,最重要的就是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角色,自身只是起到监督与引导的作用,而学生要充当教学的主体,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
4.任务的完成
任盏耐瓿晒程也是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一个学生乃至每一组的学生的任务完成结果都是不一样的。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能够使得思维能力得以拓展,知识点得到补充,同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所学习的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
5.公正合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