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9: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小学课程改革
21世纪以来,英国小学课程始终在不断变革。2009年4月,英国前教育标准局总督学JimRose爵士负责制定了《小学课程独立评估:总结报告》,就小学课程如何适应21世纪国际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同时,报告表示,英国的国家课程应该予以保留。在此报告的基础上,2010年2月,英国课程与资格局《小学新课程简介》,同时制定了《国家小学课程手册》。2011年,英国小学新课程改革最突出的革新就是把之前依据学科制定的11门课程改为六大学习课程,基于小学阶段的六大学习领域的每个学习领域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优越的学习资源和条件。
(二)中学课程改革
英国政府先后进行多次重要的中学课程改革,以满足公众期望和社会进步的需求。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中学阶段开设计算机课程,2000年9月修订的国家课程中,将信心技术课程改名为信息交流技术课程。经过长达7年的实践,英国于2007年重新公布了新的中学信息交流技术课程方案,并于2008年9月开始正式推行。2003年的中学课程改革提出:14~19岁这一阶段需要加入更多的职业教育课程。2005年,中学课程改革将新的专业证书纳入进来,新课程要求建立适当的专业证书新体系,实现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教育更好的整合互补,进而实现社会各领域对学生的综合需求。2007年的“14~19岁改革”提出,在英语、数学和信息通讯技术这三门课程中融入实用技能,设立新的实用技能标准和证书。
(一)课程内容———强调两大基本技能
新课程内容着重强调两大基本技能,即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新课程对于学生的读写、计算和使用信息技术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新课程也为学生进行更多的读写、计算实践练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掌握这两大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接触其他自身感兴趣的课程。新课程在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宽广而均衡的课程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凸显三大核心目标
其一,成功的学习者。即培养学生享受学习过程,并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和一定的成绩;其二,自信的个人。即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生活得安全、健康和充实的人;其三,有责任感的公民。即培养学生成为能为社会带来积极贡献的公民。在此,我们不难看出英国的课程目标彰显出浓厚的人本主义气息,为人的完满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国课程目标是建立在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之上的,这样“以学生为中心”地设定课程目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发挥特长,进而实现学生健康永续的发展。
(三)课程设置———体现交叉融合的灵活性
新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宽广性。新课程的设置对核心概念、关键方法予以强调,在保障学生能够切实掌握各科知识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和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学校的特色资源、家长建议以及社会需要选择课程。个性化的校本课程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些综合型课程把以前互不相关的独立学科有机地整合起来,加深了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灵活的课程设置也能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热情,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切实实现事半功倍的“教”与“学”。学校和地方当局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课程加以适当调整,以实现课程设置的最优化。
(四)课程评价———注重多元化、多层次
新课程力求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为了实现课程评价,实现教学目标,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纳入其中,尤其在对于国家课程的评价中,采用了档案记录的方式,对学生各个阶段的成绩予以保留并适时地将成绩公开,以便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旨在发现一定时段内学生学习的总体趋势和特点。在新课程的评价下,教师不再单纯地通过书面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而是更多地采用综合性评价标准,进行质性评价。
三、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更新课程开发理念
首先,我们要更新课程开发理念,摒弃原有的为了课程开发而开发课程的观念。我们要树立新的课程观,尽可能地去了解市场和社会,将实际应用所需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编入课程,着力构建一套有实用价值的课程体系。
(二)调整课程目标
英国的课程目标注重基础和核心技能,同时富有灵活性。其课程目标的确立能够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和实际特点。我们可以结合中国实际,在确立课程目标时适当地将其细化、具体化,实现由点及面、由特殊到一般的目标。同时,给予地方、学校更大的空间来设计符合本地区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三)课程评价多样化
十几年间,学校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合作教育、探究教育。整个中国大地教育的观念变了。为师者变教材为学材,用教材去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课程学习已不再是由教师完全预设内容,而是成为每个参与者利用自身知识和体验主动探究、不断生成、改造经验、构建意义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霸权者、学习的仲裁者,而是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协调者,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享生命成长的地方。朗读、讨论、质疑、自我展示、观点表述,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思考、情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上最具内生性、不断释放出创造性智慧激活教学磁场的课程资源。他们走进田野、上网搜集资料,扎进书店图书馆,寻求家长老师同学帮助学习已不再是坐在教室听课、读书、写作业的事。孩子们开始动眼、动耳、动脑、动心、动手去发现、去提问、去探究,在体验、感悟、思辨、畅想中,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被打通,学识伴着见识共生长。恐吓、损人、挖苦、打骂这些曾让学生惧怕、讨厌、记恨、远离老师的教育武器早已被新课改边缘化,取而代之地是鼓励、激励、尊重、沟通、赞扬、夸奖教师不再是师道尊严的化身,而是弯下身子做学生的朋友伙伴。分数也不再是决定老师是否喜欢学生的命根,他们在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开始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自身能力、学习需求、人格尊严。为了博得学生的喜爱,教师们重视起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些更是内修业务外塑形象,师生间营造出一种平等、欣赏、健康、和谐的氛围。文化长廊、阅报栏、明星榜、成果墙、试验田、园艺角随着课程资源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推进、校本教研的加强,学校的一墙一窗、一树一花都开口说话有了灵性。
然而,人们投身课改迎来的并非都是喜悦。当我们经过破冰的兴奋激流勇进驶进平稳的航道,各种忧虑困惑便伴着沉静反思而来。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师资缺乏,素质教育怎么落实?农村少年厌学情绪严重,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如何保证?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一定优于接受学习?教材的知识缺失谁来提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谁来帮助?经典阅读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上如何分配?考评制度不变常规教学怎么改变?这些因素还是制约着课改的进展。
尽管有来自旧观念、旧体制、应试教育的杂音,但课程理念的转型基本完成,破除疑惑的不二法门就是撑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目标笃定、立足实践、解决问题、改革创新、确保成功!唯其如此,历经十几年开创的重视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生个体经验、重视学生学力、心力、人格和谐发展的基础教育新局面才不会土崩瓦解;《课程标准》的修改与完善,教材内容体例的丰富与更新,有专家学者在谋划在解决,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舞台在学校在课堂那真正可以发生教育的地方。
首先,教师要坚信自己不是教科书的宣讲者,而是教科书这一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探究这门课程的支持者、合作者;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学生、家长、网络、报刊都是可资开发的课程资源,其中你自己就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你最了解,你懂得如何唤醒学生的自觉,引发他们主动学习,你善于把自己的精神能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變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你的观察、你的阅读、你的思考、你的调查、你的访谈、你的记录对每个细节的关注,对每个问题的探究,对每个对象的了解,都可能点亮你的课堂,让智慧的火花瞬间绽放。
一个教师有了自主教研教学的自信,教育改革走向春天便有了生命的活种。给它阳光、为它施肥、帮它浇水,让这自信的种子在肥沃的教育原野创造出郁郁葱葱的生命奇迹,则需要学校、教研室、专家、社会与教师自己联合用力。
其次,教师的自主教研可从关注教学问题、关注教学冲突、关注教学启迪入手。教师日复一日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常常会发现问题成堆、错误连片、讲理不通、矛盾不断、思虑重重、浮想联翩,这时可别急、可别恼、可别懒,因为教育创新的契机就蕴含其中。教学问题可以是如何组织课堂纪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何处理学生个别差异、如何与学生对话、如何评价作业、如何与家长沟通这类专业生存技能。可以是具体的这堂课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练什么、怎么练,也可以是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改进、教学效率如何提高这种理性追问。可以是教材研读中的疑惑、教学设计中的纰漏,也可以是学生认知上的难点、作业中的失误。可以是班级学习制度如何建立、学生学习习惯如何养成,也可以是有效课程资源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建设。总之无论大小、深浅、对错、高低,一旦某个问题在你心中扎根,非要挣扎出个所以然来,你便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研究者。教学冲突主要在教师与学生、文本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可能是师生教学对话中形成的思维对立,教师说得头头是道,学生同样振振有词,要和老师讲讲道理。可能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现错位,教师条分缕析学生仍一头雾水。可能是作者情感、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个性体验产生矛盾,学生七嘴八舌,对精品对真理大胆质疑。有了冲突便有了戏剧效果,教师不必分析、不必修饰,生动真实地描述冲突原貌,你便是在书写精彩智慧的教育诗。
除此之外,完善课程管理制度,给予广大教师时间、经费或精神支持,营造舒畅工作环境,让实践创新者的价值得到肯定,是促进教学实践可持续创新的动力。
一、准确把握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是深刻领会新精神。《决定》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系统地阐明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灵魂,要始终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要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点,要特别强化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体育和美育是着力点,要下大力气加强这两个薄弱环节,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是认真理清深化改革的思路。深化课程改革要以学生发展为主题,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以统筹改革为主线,立足长远,着眼全局,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三是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改革的主要目标要重在体系、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课程教材体系要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人才培养体制要使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育人工作格局要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在强化统筹。要统筹好学段、学科、教学环节、各方力量以及各种育人阵地,搭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网络。
二、着力抓好改革的主要环节
一是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目标具体化、细化,系统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要将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
二是研制中小学学业质量标准。要明确学生完成基础教育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充实到课程标准。现行课程标准对学什么、学多少讲得比较详细、清楚,下一步还要对学到什么程度做出更明确的要求,进而量化、分级,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出现偏难、偏深等教学问题,同时也为评价提供统一、具体、可操作的能力表现标准,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三是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坚持高中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与选择性。高中课程要以共同必修内容为主体,同时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要求,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合理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做好统筹协调,强化课程的衔接性和协调性。增强课程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等育人环节的统领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5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32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基础教育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其中,基础教育属于动态性概念,从我国国情的角度来看,指含初中以前的教育形式,从狭义角度来看,指九年义务制教育;从广义角度来看,指社会知识教育、家庭教育及义务制教育,甚至少部分国家将高中纳入基础教育的范畴,从国际定义的角度来看,指面向所有人提供最低限度经验、社会准则、观点及知识的教育。鉴于此,本文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约因素的研究具备显著价值作用。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外部制约因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从现状来看,依旧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总结起来,其外部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政治与经济的影响
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基础,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与国家就业结构、经济结构、教育投入资金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联系。其中,教育投入资金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关系。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提供学生适量的发展空间,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国家持鼓励政策,要求学校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紧扣教学任务,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基础课程,但是一部分地区的学校由于自身教育资金投入过少,无法更新相应的教学设备,维护费用昂贵,甚至少部分地区的学校无法承担师资培训费用。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民族文化传统指某个民族由历史积淀形成影响现实社会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在约束力。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博大精深,对当今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国家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多种多样的文化潮流涌入中国,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优秀文化逐渐产生了边缘化趋势。
这就使得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弱化,人们信奉的是利己意识与拜金思想,价值观走偏,缺失文化信仰。曾经的信义之族与礼仪之邦,因为传统文化缺失而带来的义利观扭曲,导致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部制约因素
既然存在外部因素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那么便存在内部制约因素,比如,基础教育目标、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水平以及基础教育存在阶段性特点等。涉及的主要制约内容如下:
(一)基础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标指受教育完成教育的总要求,不仅规定人才的培养要求,还直接决定基础课程的制定方向。从实质来看,课程分配是选择经验的过程,我们必须以教育目标为指导,但是受教育目标特殊性的限制,与教育观念、教育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及历史时期存在密切联系。为了重新学习经验,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必须重新配置基础课程。
(二)教育者的素质水平
从地方教育的结构来看,教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核心力量,其素质水平直接决定基础课程改革的进程。校长属于学校的组织者,宏观管理学校的一切活动。同时,为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必须确定办学理念,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基础课程模式。校长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学校是否存在明确的办学理念、是否能组织专业的教师团队及是否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基础课程项目,甚至直接参与基础课程的设立。教师属于课程的执行者,但是课程教学作为一项动态过程,教师无法完整“传递”课程内容,教师均适量{整课程内容,甚至课程制定者由教师的反馈中逐步调整教学目标。上述过程称为课程互动调整理念,体现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不仅负责课程开发,还起着主导作用,最大程度发挥课程的基本作用。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师应逐步转变自身角色,成为课程引导者。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步思考
结合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校数量也不断增多。因此,便需要加快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但是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水平来看,受传统因素影响较为严重,仍停留于粗放型阶段,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缺乏健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制,信息化水平薄弱,改革手段落后,改革方法单一,改革效率低下,不仅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改革进程,还可能埋下其他隐患,造成不可预估性损失。鉴于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转变传统理念,加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同时,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流程,强化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逐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一步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措施展望
前言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成为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于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突出问题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对于课程改革的目标更为的明确。如何解决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对症下药达到改革的目标?未来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随着课程的改革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就这些改革中首要的问题,结合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就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进行一番展望。
一、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历史发展、社会以及教育环境等各个因素综合形成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十分短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虽然国家的政策大力支持,也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投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但是这些硬件设备的升级并不等同于课程改革的成功,其软实力却未能得到实质性的改革,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师资问题,老师队伍与城市的学校相比,差距太大。第二,在课程改革中,由于中考甚至是高考方式没有改变,素质教育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许多学校的教学目标并非以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学生为目标,而是一切为了升学率、一切围绕分数展开的教学,这可以总结为教育目标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偏差。第三,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部分的学生团体在生活中、情感上以及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得多,学校没能就这些学生的问题给于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就我们农村地区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特色性的问题。
二、全面推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正视这些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措施是我们首要任务。以重庆市石柱县西沱小学的课程改革为例,学校在课改中,开展实施了“领雁工程”,全面推进课程改革。“领雁工程”从教师对新课程落实、班级文化建、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等内容。主要涵盖了校本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四大版块。但就是这样一个工程浩大的项目,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文化建设上,我们要规避有如应付上级检查的面子工程,真正意义上的实实在在的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能够有更多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机会,做到多方面的发展。其次,学校需要可以在心理、情感教育方面着手,通过聘请专业老师,开始这方面的课程甚至是建立独立的机制,更好的为学生答疑解难,为学生服务。总而言之,农村地区基础课程教育改革问题需要我们的教育部门从人力、物力上提供支持,需要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出谋划策,需要我们的社会给予监督。
三、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展望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人才培养观念与培养方式的大探讨,也是政策、制度和机制创新的大挑战。其发展方向是多维的。但是其最终必然回到具有时代特征,其目标也一直不变,因为其改革面向的主体一直都是“学生”。在改革的路上,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定要抓住“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学生发展”三个主题出发,在课程内容方面:需要精选教育内容,在当下的教育和评价体制下,完全不考虑学生成绩以及中、高考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单单以此为目标必然是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相背而驰的。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教育内容上做足功夫,既要符合社会的需求、跟上课改的发展目标,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未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将课程内容环节做好。在教学手段上面,当下的硬件设施已经完全能够支持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而主要要解决的难题就是软实力,其发展方向要么大力引进高水平专业老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那么内部开发,通过优化培训等方式让现有的教师队伍能够在教学上有所突破。这些总而言之最为重要的就是一切面向学生、一起为了学生,一切也依托于学生。这才是我们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唯一发展方向和目标。
结语
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会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一凸显出来,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具体解决。虽然问题难以预测,解决方法和途径也是不尽相同,但是只要我们围绕着“服务学生,提升教学”的目标,那么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定能够取得重大突破,完成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方.农村课改聚焦:四川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篇[J].教师之友,2005(08)
[2]李学书,谢利民.课程三维目标的解读与实施[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02)
教学理论界,无论是把教学视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还是把教学视为传授知识经验的过程,抑或把教学视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还是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过程等,但把教学视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和主导途径是共同的。这一点似乎是不证自明、毫无疑问的。然而,在我看来,正是在这个似乎不证自明、毫无疑问的前提下,人们往往把教学仅仅视为达到既定教育目的的手段,从而关注教学的科学性或有效性,至于教学本身的目的或价值的合理性常常被忽视甚至被遗忘了。因为,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的已经被置换为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也就是教学目标了。既然如此,教师关心的当然应该是如何才能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而不是这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为教学活动的价值追求。这样,教学便蜕化为一种价值无涉的活动,一种纯粹的技术活动,而对这种活动也就只能用科学性来衡量了。所谓科学性即有效性,自然地,科学化便成为教学的追求目标。因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的当然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教学的过程,强调的当然是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不是教学方法的伦理性,衡量的当然是学生的终结性的结果而不是终结性结果的合理性,这无疑是教学的工具价值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对此,我们可以提出犀利的批判,也可以将其视为社会上的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反映。可是,我认为,教学的这种工具价值观恰恰适应了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或者说,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恰恰孕育了教学的这种工具价值观。在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下,广大教师无权干预课程和教学评价制度,只能在既定的规范钳制下忠实地向学生传递既定的课程内容,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是极具创造性的教师,充其量是在教学方法上作些文章。所以,虽然改革开放20年来教学改革不断,新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改变教学实践活动的机械、被动性质,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现象随处可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教学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政策的调整、课程结构的重建、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更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师教育以及制度创新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显然,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但是,教学改革决然不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附属,应该看到,没有相应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就很可能流于教材的更替。因此,课程改革迫切需要教学改革的积极呼应,教师应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并在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促使新课程与新教学相得益彰。教师如果抓住这次课程改革的契机,重新认识和理解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将会焕发教学活动的生命活力,进而重塑自己的教学生活。
毫无疑问,教学是一种价值追求活动,对于指导教学的教学理论需要建基于对教学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但是,对教学的科学认识本身又是深深地蕴涵着教学的价值认识的。因为,教学认识本身是教学事实认识与教学价值认识的统一,或者说,教学认识本身也就是教学价值认识,而教学价值认识本身就是教学人文理解的产物。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科学的狭隘理解,认为科学是绝对客观的,是价值无涉的,教学理论要追求科学化,当然就要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任何价值因素的渗透。可以说,要求教学活动全面科学化的教学理论,造成了只见教学事实的人,进而成为现实中教学工具价值观的认识论根源。实际上,只要承认科学是人为的,是为人的,就应该承认科学也是人文的。人为的并不是纯主观的,为人的并不是纯功利的。解决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的途径在我看来是对科学的人文理解。相应地,我们需要思考人类何以有教学这种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人为设计,内含着人类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是为人的,因而也是人文的活动。如果纯粹把教学作为一种工具,教学也就失去了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强调教学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并不否认科学发展对教学的意义。我们只是表明,科学决不会解决教学的全部问题,试图这么做就误解了科学,也误导了教学。克服教学的工具价值观,弘扬教学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展现教学的意义,我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极其有启发性的。
教学既然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就要追寻这种生活和存在方式的意义和价值。生活并不是空闲的游戏,它需要辛苦和劳作、克己和牺牲,这种辛苦和劳作、克己和牺牲,是否值得?这决不是一个纯思辨的问题。因为,假如我们(教师)不能为教学活动注入真实的情感,我们就不可能获得教学生活的成功。失去了成功的体验,那么他的一生是可悲的;对学生来说,他用最宝贵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如果从来就没有成功的体验,那么他的一生是遗憾的。教学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结果上,更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从这一点上说,教学不仅仅是手段,它本身更是目的,是与我们生活的幸福密不可分的。如此看待教学,我们便能给教学一种内在的保证和快乐,努力提高人的品性,超越对人性的一切贬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辛苦和劳作、克己和牺牲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才愿意为之付出真诚的努力。正是在我们对教学付出真诚努力的过程中,我们才可能摆脱教学工具价值观的羁绊,真正体验到教学生活的幸福。
当课程由“集权”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仅仅是由规定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构成的文本式课程,而更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和生成的体验式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成了课程的主体,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课程开发权和教学自主权。相应地,教学改革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整个教学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我认为,克服教学工具价值观,确立教学的生活价值观,是保证教师自身教学生活幸福的基本前提,因而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基本理念。
[关键词] 课程 改革 实践 反思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陕西省商南县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2003年启动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和认同,旧的师生关系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所替代,教学行为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质量也由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教学活动空间、课程意识、学校激励机制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一些学校得到了发展,办出了特色;一些校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一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示范者、引路者。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认识不到位,观念难更新。个别学校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少数教师学习培训不够,或者浅尝辄止,或者断章取义,他们在心理上与课程改革相背离,在行动上总以客观条件的不足来掩盖主观上的消极。
2 课堂教学形式主义的现象较普遍,对交流、合作及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例如表扬过多,无效的小组学习,画蛇添足式的滥用多媒体等。
3 对新课程标准目标的理解、把握在认识和行动上还存在不到位现象。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及“双基”的差异,教学中如何体现、如何突破是目前我们的困难和问题。
4 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进展不一,有的甚至差距较大,从而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
5 校本教研大而空的课题研究多,缺乏对新课程背景下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6 有疑虑,放不开。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新课程评价机制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准备不足,应对措施不力,总是担心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实践中缩手缩脚,行动上等、靠、拖。
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出现困惑和问题是难免的,而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目前,我们要注意思考并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 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基础教育清晰地勾勒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可以说,这是一幅理想的蓝图,但它和现实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实现这一理想蓝图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在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对我们贫困山区而言还远不具备,甚至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目前是力所难及的。在这种情况下,立足现实,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顺应改革大势的必然选择。在现有条件下,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吃透了课改精神,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求大求全,只求不断进步,只要持之以恒,肯定能达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因为条件是逐步改善的,条件的改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条件的改善也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我们坐等万事俱备,就会丧失改革的时机和发展的机遇。
2 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改革不是否定一切,它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我们提倡新理念,实践新思想,但绝不矫枉过正,轻易丢弃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抹杀基础教育中已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今天依然行之有效。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绝不是放松或弱化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强调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但绝不因此否定传承、接受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师生互动、合作,但绝不因此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差异,但绝不放松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共同要求;强调赞赏、鼓励,但同时也不否认批评规劝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总之,课程改革绝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理念去代替另一种理念,用一种教学方法去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新旧教学理念的相互碰撞,新旧教学内容的相互更迭,新旧教学方法的彼此消长,关键在于把握好二者的“度”,扬长避短,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
3 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很多教师最大的疑虑就是改革会不会影响质量。质量是改革的生命力,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质量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最终目标。不过这里所说的质量和我们教师所关注的质量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试想,整个质量提高了,教学质量能上不去吗?单纯就教学而言,传统的中考、高考、质量检测中所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即使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也不是孤立地分割开来的,而是融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目标之中,并通过它们来共同实现的。通过三维目标的教学不仅能实现传统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获取新信息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中考、高考、质量检测的逐步改革,只有用新的理念去实施教学的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如果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我们抱着“任务观念”、“运动观念”,缺乏长远安排和整体意识,临时应对,等待观望,那么只会使改革走上歧路,那么质量下降也是必然的。
三、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本着“立足实际,稳步推进”的原则,为使课程改革工作有条不紊地深入进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学习培训。虽然各乡镇、学校都建立了课程改革组织领导机构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课程改革工作有了机制上的保障。但这些机构,职责是否落实,是否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效能,形成了促进课程改革的合力,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反思,该调整的调整,该健全的健全,以不断完善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在学习培训方面,不能认为通过几次学习培训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培训时必须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陸,一个阶段要有一个阶段的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全体中小学教师要把新课程学习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要灵活多样,如通过教育网站观看优秀光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及时、全面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等等。总之,在这方面,学校要有学习培训计划,并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能力的、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
2 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之中。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其关键是如何把新的理念转变为广大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或“形式丰富多彩,思想陈旧落后”。努力使课堂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我探究、求异创新”,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情感化,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其探究精神。同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探索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色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间可相互交流观摩、评课议课,也可以通过观看优秀课例从中受到启发。县教研室要努力适应目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指引方向、发现典型、面上推广的作用。
3 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为课程改革提供动力。课程改革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的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学者更是研究者,教学研究重在行动研究。从这个方面来说学校是最好的教研场所,科任教师条件得天独厚。而如何把教师由过去的纯教学者转变为研究者,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实现“三个转移”,找准新的定位。“三个坚持”即:坚持教学研究从实际出发,从教师成长和课程改革需要出发,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创设群众性教研氛围;坚持以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实际效益作为衡量教研成果的根本标准。“三个转移”即:重心下移,教研人员要深入学校,深入课程改革第一线;中心转移,学校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课程改革实验和教师培训上来;目标前移,教研要瞄准改革最前沿和最新发展动向,传播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适当的前瞻性。找准定位,就是要把研究的立足点放在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法的改进和学法的指导上。
要搞好校本教研,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既要“脑勤”,也要“手勤”,平时要善于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
4 切实探索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评价问题是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它也是需要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的。在这方面要多调查、多研究,倾听基层声音,反馈各方意见,以便建立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 全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策略
全球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有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和表现。全球化正在日益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它使教育进入了一种新潮流,把教育拖进了全球化浪潮,使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全球特征。如何认识教育所面临的这一新挑战,全球化对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定位等问题,已经成为今天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全球化是什么
全球化是世界不同地域及不同社会间价值、知识、科技及行为规范的转移、调试及发展,从而影响到社会、社区、机构或个人的过程。全球化是一种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是在多层面、多领域上发生的。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
二、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
全球化正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教育,也正处于全球化漩涡之中,那么全球化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呢?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化使教育与外界联系加强,全球化的教育规范逐渐得到确立。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的教育之间乃至各个国家与各个国家组织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
2.教育与全球问题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解决全球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具,良莠并存,既不能指望全球化能够解决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也不能把它看成是“洪水猛兽”。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规模上则具有全球性。教育作为一种与形成人的思想信念、态度情感、认识等密切相关的活动,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3.由于经贸文化、人才等出现世界性,反映在教育上则要求重新确立人才规格标准。
以全球化、高速化、个性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着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形成了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为了在经济竞争中获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的首选对象,培养“国际人”成为世界性人才战略潮流,也成为教育的目标指向之一。
4.全球化会引起教育上的一些冲突,使教育内外部的矛盾达到空前激烈的地步。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势必会诱发各种各样的矛盾,使教育的结构、形式等发生一系列改变,这些矛盾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矛盾。全球化是在扩大边界,而本土化是在强调边界。(2)传统与反传统之间的矛盾。全球化与既有的传统总是有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冲突,它不能完全认同传统。(3)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矛盾。教育上的全球化处于整个社会系统的进程之中,它对其他社会结构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因社会结构变迁的不平衡,将给教育带来种种冲突。(4)教育内部发展不均衡带来的矛盾。如正规教育的大量发展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矛盾等。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全球化不仅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全球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作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全球化的影响更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对基础教育更是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基础教育对全球化的改革也应是全方位的。对中国来说,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需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程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
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它体现着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课程目标的全球化取向不清晰,在课程内容的体现上就比较散漫、随意,往往凭借教师对原有内容的阐释和新的可用于全球教育资源的开发。所以,在我国课程的培养目标中,应明确提出对学生的国际素质要求。
2.课程结构要保证均衡发展。
全球性知识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加重了课程负担,如何在保证全球性知识的获得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是中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难题。在我国,课程负担过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延性的课程负担过重,即学生课业门数过多、容量过大所造成的负担过重,它是线性思维的结果,即觉得什么都重要,什么都不可少。另一种是内涵性的课程负担过重,即前后知识之间跨度太大、坡度太陡所造成的负担过重,它是“学术中心”的结果。
3.课程管理要张扬权力分享。
我国的课程管理要真正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力的分享,与世界全球化接轨,不仅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复制型与考试型的课程管理向目标型和发展型转变,而且要建立一种机制,使教师摆脱“围着课本转”的怪圈,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全球问题,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形成接受变革、勇于变革的精神。这不仅对全球化课程的开发有利,而且对任何新课程变革的推动有利。
4.课程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
课程的本质是教学内容。从宏观层面说,主要体现为淡化、精简和应变的三方面。淡化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好现代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中的关系,改变目前部分学科课程内容的繁、难、多、旧的现象。从微观层次说,传统上对所谓教材的处理,只是顺序的调整、内容的详略而已。全球化的课程标准应该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权利一定程度上下放到教材编写者乃至教师手里,尤其应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充分挖掘校园、家庭、社区中的课程资源。
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不只是教育本身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也不能局限于国内,而要立足于世界,因此各方要对教育理念达成共识。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即立足本国――面向现代化,放眼世界――面向世界,展望未来――面向未来,坚持科学发展观,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展开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有更美好的前景,才能为我们民族,为人类持续、和谐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4版.
[2]方彤.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