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产种植技术8篇

时间:2023-03-03 15:58: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产种植技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产种植技术

篇1

[关键词] 大棚番茄 高产 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163-01

番茄别名西红柿,属于茄科番茄属的茄果类蔬菜,是餐桌上的常见美食,且具有较为丰富的营养和维生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在我们当地气候温和,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大棚番茄,使人们能经常使用新鲜番茄。大棚种植技术现已多用于农业蔬菜种植中,采用大棚种植技术种植番茄,不但能使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产量,而且还能让人们在任何季节品尝到新鲜番茄。本文通过分析品种的选取、育苗方法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简要说明大棚番茄种植对高产的重要性。

1 品种的选择

番茄种植要获得高产,品种的选择很重要,农户在选择品种时,应尽可能的选择口感好、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合当地的气候环境栽种的品种,比如:浙粉202、巨粉冠、苏抗7号等。

2 播种育苗

2.1 苗床准备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做苗床地,播种前一周,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5kg,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后,细碎耙平捞厢,厢宽1米,长5米,沟宽25-30cm,沟深15-20cm。精细整地,厢面平整,四面略高。

2.2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晒种1-2天,经阳光照射后,能有效杀死番茄种子所携带的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或者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者10%的磷酸三钠浸种子15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2.3 播种 播种前浇足底水,再进行土壤消毒,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喷洒床面,再用2000倍液敌杀死药液防治害虫,然后进行播种,播种时,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播种后要覆盖细干粪土,约厚0.5-0.8cm,上面再盖一层初草,保持床土湿润,其间注意检查水分及出苗情况,有60%的发芽时,要及时解去稻草,增加通风透光性。

2.4 苗期管理 苗期水分不宜过多,水分过多易发生猝倒病,出苗前,苗床床土要保持湿润,出苗后,床土要保持适当的干燥,苗床育苗者,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要进行间苗,拔出畸形、纤弱、有病症的劣苗,如果床土较干适当的喷水和再撒些细土,以免倒伏,当2-3片真叶展开时进行分苗,促进侧根生长,增加营养面积,将分出来的幼苗栽于分苗床上,沟栽或穴栽。

苗期如果叶片发黄,可以追施0.1%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尿素水溶液,直接喷洒在幼苗叶片上。

3 大田栽植及管理

3.1 整地捞厢与施底肥 番茄既不耐旱,也不耐涝。种植番茄应选择通风向阳,地势高燥,4-5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土壤肥沃、疏松,通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的田或地作种植番茄地块,栽种番茄的地块要进行深翻整地,要深耕15-20cm,番茄是连续开花、结果的蔬菜作物,消耗养分多,整地捞厢时应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5000kg,复合肥40kg,这些肥在定植前在厢中央开沟埋施。

3.2 定植密度 定植前一天,苗床要浇透水,以免伤根。定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整枝方式,土壤条件等来确定,一般早熟的品种比晚熟的品种密;株型紧凑,侧芽生长弱的品种比植株开展度的品种密,自封顶品种比非自封顶品种密,土壤肥力差的品种比土壤肥力高的密。单杆整枝的株距25cm左右,每亩栽2800-3500株,双杆整枝株距是40cm左右的,每亩栽2500株左右。

3.3 田间管理,栽后及时灌定根水,最好是稀人粪尿,隔3-5天后,在灌第二次水,此后见干浇水,以控为主,进入结果期,正常天气状况下,每隔4-6天灌水一次,经常保持床土湿润,防止忽干忽湿。

定植10天左右,施一次催苗肥,用20-30%浓度的人粪尿浇灌,促进苗期的营养生长,到第一果穗开始膨大,第二苔开始座果,第四花序开始开放,养分供应中心由生长点转移到果实,此时茎叶生长很旺盛,侧枝大量发生,若肥料不足,易导致落花,此时每亩施普钙30kg,尿素15kg,硫酸钾30kg,同时,还可喷施2-3次速效叶面肥,促进果实发育,叶面肥可用2%的过磷酸钙,1%的磷酸二氢钾直接喷施在叶面。

3.4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培土是紧密联系的田间官田工作,当番茄苗定植成活一定的时间后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整个生育期要进行3-4次左右,隔7-8天左右进行第二次中耕,结合中耕除草适当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促进不定根生长。

3.5 整枝 适当整枝不但有利于通风透光,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生产上主要的整枝方式有单杆整枝和双杆整枝,根据品种来进行单杆整枝或双杆整枝,单杆整枝是只留主杆,所有侧枝全部摘除的整枝方式,双杆整枝是选留主杆及第一花序直下叶腋生长的一条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的整枝方式。

4 病虫害防治措施

4.1 病害防治措施

晚疫病和霜霉病、早疫病和番茄叶霉病等,是大棚番茄种植的常见病害,针对此类病害,农户可采用药剂方法防治。晚疫病: 用72%的杜邦可露500倍液或80%的烯酰吗啉喷雾,连用2-3次,每次喷药时间间隔一周。霜霉病:用霜霉威盐酸盐每亩用80-100ml兑水60-75kg或72%的霜脲锰锌800倍液喷雾,持续使用3-4次,每次喷药时间间隔7至10天。早疫病: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次喷药时间间隔一周,持续喷药2至3次。番茄叶霉病:用吡唑醚菌酯每亩用20-30克兑水60-90kg喷喷雾,连续使用2-3次,每次喷药时间间隔一周。

4.2 虫害防治措施

棉铃虫、白粉虱和蚜虫等是大棚番茄种植的常见害虫,针对此类虫害,农户可采用药剂方法防治。棉铃虫:用50%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者5%的快杀敌乳油3000倍液进行防治。蚜虫:20%的康福多3000至4000倍液,或者吡虫啉每亩用2-3克兑水15kg喷雾防治。白粉虱:用40%的康福多3000至4000倍液,或者用噻虫嗪每亩用2-4克兑水15-30kg喷雾防治。

综上所述,大棚番茄种植技术是种植番茄的主要方法,虽然对种植要求较高,例如:光照、温湿度、种子等,但却能提高种植产量与质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0.前言

玉米,早熟禾科,是一年生谷类植物。其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後成谷穗,玉米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後发育成两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称作包皮,籽粒可食。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也很广。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中国的玉米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玉米用作饲料、食物和工业原料,在许多地区作为主要食物,但营养价值低於其他谷物,蛋白质含量也低,并缺乏菸草酸,若以玉米为主要食物则易患糙皮病。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1.提高玉米产量的种植技术

玉米是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要想使玉米增产,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是关键。我认为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1.1选择适当的玉米品种及合适的播种时机

选用优良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优良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对自然条件、生长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选用良种时必须根据品种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做到因地制宜。播种前将种子摊在地上或席上5~6cm厚,连续晒2~3d即可,温度高时,切记将种子摊在水泥地、沥青地或金属板上,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为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播前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或用20%粉锈宁150~200g加水1.5~2.5kg,拌50kg种子,以防治丝黑穗病,也可用质量合格的玉米种衣剂直接拌种,可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减轻病虫危害,为苗齐、苗全打好基础。选择好了玉米的品种,还要掌握玉米的播种时机,由于干旱是制约玉米高产的关键,而春旱、伏旱、秋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核心,因此更要做到适时播种,春季多大风天气,土壤含水量低,蒸发量大,失墒快,因此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尽早播种,抓住现有墒情,抢墒播种,为充分利用春季反浆水,并使玉米需水高峰与降水高峰同步,以减轻旱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5cm地温稳定在10℃即可播种。

1.2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田间管理(育苗移栽,合理密植;施肥及病虫妨害等)

玉米播种完毕,在生长过程中,更加需要科学的管理。

首先,要在玉米播种的时候就要懂得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能够保证绝大多数的太阳光照射到玉米叶片而不是地上,能使玉米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玉米产量,一般情况下,在同等条件下,早熟矮秆、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的品种密度宜大,晚熟高秆、叶片平展的品种密度宜小;一般肥地种植宜密,薄地宜稀,水浇地宜密,旱地宜稀;玉米生育期长的宜稀,生育期短的宜密;地势较高,气温较低的宜密植,地势低,气温高的宜稀植,此外多风地区宜稀植。

其次,在玉米的生长管理过程中,要掌握玉米的施肥技术。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各异,因此在各个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也会不同,氮素是玉米一生吸收矿质最多的元素,其它依次为:钾、磷、钙、镁、硫。苗期由于植株小,生长慢,对养分吸收数量小,玉米苗期需肥占全生育期肥量的20%;拨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玉米生长速度迅速加快,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吸收占全生育期的85%。开花授粉以后,吸收量下降,此阶段占总需肥量的13%。

此外,要重视基肥。玉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中要重视磷钾肥。施用种肥可以壮苗;若土壤肥力低,基肥不够或者没用基肥的方法,施用种肥效果明显,使用时采取条施或者穴施,注意要与种子隔开或者与土混合,防止烧苗。氮、磷、钾合理施肥是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玉米需氮量较多。幼苗期占2.1%,虽然需量较小,但作用很大,此期严重缺氮,将不形成果穗而造成空杆,轻度缺氮发生老苗现象,产量显著下降。拔节至抽雄开花的穗期占51.2%,此期氮不足,影响花粉发育不能正常授粉结实,百粒重下降。后期占46.7%,缺氮严重减产。玉米需磷比氮少得多,磷对根系发育、雌雄穗分化形成和改善玉米的色泽与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幼苗期占1.1%,缺磷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紫苗。前期缺磷后期难补,生长中期5-8片叶、需磷最多,占63.9%缺磷对子实的形成不利,后期需磷占35%,缺磷严重减产。玉米需钾时间早,吸收量也多,从苗期开始吸收钾肥,孕穗期吸收最多,开花期钾的积累达到高峰,后期减少,因此钾肥宜早施底肥。

病虫害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时刻威胁这玉米的生长发育,要及时发现玉米的病虫危害并及早进行防治,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圆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锈病等。要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对症下药,以玉米大小斑病及圆斑病为例来说,玉米大斑病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可以采用以下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良种;(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3)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玉米小斑病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防治措施有:(1)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2)加强栽培管理 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3)药剂防治 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玉米圆斑病病斑在叶片上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及防治:(1)加强检疫,应特别注意不从病区调种,并选用抗病品种。(2)药剂防治,可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每亩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75公斤喷雾,一般连喷2次,间隔7-10天。

1.3适时收获

最后一个环节便是玉米的收获阶段,收获过早,过晚都会大大减少玉米的产量。一般情况下,玉米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有光泽时便可进行收获收获。

2.结语

本文通过对玉米的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导农民耕作,已达到促进增产丰收的目的。

推广新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农民生产,不仅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很好的促进了新农村的健康发展。对农业、农民、农村等各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科]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75-1

1 种薯的选择与处理

品种是马铃薯高产种植的基础,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市场需求、生育期、种植季节等方面综合考虑。同时要特别注意针对本地主要病虫害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品种选好后,挑选完整、颜色好、无霜冻、、无病虫害、表皮光滑的薯块作为种薯。将种薯切成三菱形,每个切块有1-2个芽眼,大小约30-40g,40g以下的可整薯播种,切块阴干愈合后可堆放在向阳背阴处催芽,堆厚不能超过30cm,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切块上可盖潮湿袋、薄膜来增湿加温。当芽长达到0.5-1.5cm时,将切块摊开,置于散射光下练芽,以提高出苗率和出苗质量。

2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就是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保持土壤中水、气、肥、热的协调,为马铃薯早产、高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2.1 除草

杂草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很大,它不仅会争夺水、肥、阳光、空间等,还会向马铃薯传播病虫害。因此除草要除早、除小、除净。

药剂除草一般采用播前混土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较好,其优点是省工,省时。

人工除草虽费工、费时,但是在除草的同时又可疏松土壤,对保墒及提高地温很有利。对宿根性杂草和早春性杂草一般采用苗前铲地效果较好,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出苗。待全部出苗后除1-2遍,在去除杂草的同时促进根系发育,以保证植株健壮生长。

2.2 培土

培土可以增加地下茎的节数,利于匍匐茎的萌发,多结薯。因为在黑暗条件下马铃薯的每一个叶腋均可萌发匍匐茎,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同时,培土也可防止马铃薯块茎外露形成绿肩、青头,影响商品性。

2.3 追肥

马铃薯追肥一般在团棵期进行,发棵中期后不再追肥。团棵期追施氮肥,对营养器官的建造非常有利。但是施肥量要根据天气、土壤及植株的生长情况而定,如果量过大,易引起徒长,影响结薯。为使肥料全部进入土层内,追肥后要及时中耕培土。干旱时,追肥后要立即浇水。如果是叶面追肥,则要注意氮、磷、钾浓度的控制。

2.4 灌溉

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大量水分,且茎叶繁茂,蒸腾量大。因此,在整个生育期,尤其是进入结薯期后,需大量水分,土壤水分要是不足会严重影响产量。同时,水分要是不足会直接影响追肥效果。

灌溉时要根据马铃薯生育期间的需水规律进行。播前如遇严重春旱,应先灌水,待土壤吸收水分后,再播种,切忌播后灌水。如果土壤墒情较好,则不需灌水。出苗后一段时间,对水分的需求不大,只要不旱也不必浇水。团株以后到开花期,茎叶生长旺盛,根系迅速扩大伸长,气温也逐渐升高,对水分需求量较大,这一阶段如果缺水,会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难于丰产。另外,这个期间缺水会影响匍匐茎顶端的膨大速度与结薯数量。现蕾期植株体内养分的分配从茎叶生长中心转向供应块茎的迅速膨大,此期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和养分,原则上不灌水,否则容易引起徒长。结薯期是块茎形成和迅速膨大时期,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总需水量的一半以上,因此,这段时期要严格保证水分充足。结薯后期,即收获前10天左右,要停止灌溉,利于收获。

3 防治病虫害

3.1 马铃薯早疫病

发病初期植株叶片上会出现褐黑色水浸状小斑点,之后斑点会逐渐扩大,形成同心轮纹并干枯。块茎感病呈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的褐黑色病斑,病斑下的薯肉呈褐色干腐。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前或发病初用药剂喷施。

3.2 马铃薯晚疫病

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开始,初期在顺缘或叶尖出现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周围有较宽的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会迅速扩展成黄褐色至暗褐色的大病斑,,边缘灰绿色,界限不明显。叶柄和茎秆染病,通常会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条班,严重时会引起叶片萎缩卷曲,终致全株黑腐。薯块染病,初期呈浅褐色斑,之后变成褐色至紫褐色的不规则病斑,稍凹陷,边缘不明显,病下薯肉呈浅褐色至暗褐色,终致薯块腐烂。防治措施:严格选用无病种薯,加强田间管理,避免雨后田间积水和偏施氮肥,发现病株及时喷药或连株清除。

3.3 马铃薯病毒病

该病在田间主要表现为卷叶、花叶、坏死3中症状。防治措施:选用抗耐病品种,采用无毒种薯种植。栽培中施足有机肥,增施磷肥、钾肥,实施高梗或高垄栽培。出苗后喷药预防。

3.4 马铃薯环腐病

植株发育中后期,茎及叶片出现萎蔫。下部叶片褪绿、叶脉间有淡黄色区、边缘稍有向上卷曲。块茎染病后,茎部横切面维管束呈褐色环状腐烂,挤压常排出无味的乳白色菌浓。防治措施:确保种薯无毒,采用整薯播种。栽培中结合中耕培土,及时将病株拨出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篇4

1.适宜生长环境。薏苡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耐涝不耐旱。生长适宜温度25—30%,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5%~80%,土壤含水量30%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中性或微酸性、保水性强的黏壤土为好。

2.选地整地。选择肥沃的壤土或黏壤土,便于灌溉种植,早春翻地,每亩施厩肥2500—3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均匀撒入土面,翻入表土层作基肥。细耙后起120—130厘米高畦。

3.繁殖方法。薏苡通常采用种子直播。①选种及种子处理:选择短秆、分枝多、果实外壳呈黑褐色的丰产单株作为留种母株。在果实成熟时,单独采收,留作种用。播种时从中再选出籽粒饱满而有光泽的籽实作种。②种子处理:为了提高发芽率、发芽整齐及预防黑穗病。把种子放入5%石灰水或1:1:100波尔多液浸种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至无黑水为止,并每千克种子用20%敌锈宁拌种,防黑穗病。③播种:播种期因品种而异,早熟种在3月上中旬。中熟种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晚熟种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播种密度也因品种而异。早熟种行株距为25厘米×20厘米、中熟种40厘米×35厘米、晚熟种55厘米×45厘米。挖穴深5~7厘米,每穴播入种子5~6粒,覆土平畦面。

4.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间苗:薏苡在生长期进行3次中耕除草,苗高10厘米时进行1次,结合间苗,每穴留壮苗3—4株,缺苗应及时补上。苗高30厘米时进行第2次,松土除净杂草,促进分蘖。苗高40~50厘米植株未封行时进行第3次,结合培土,促进根系生长,防止植株倒伏。②追肥:前两次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1次植株由黑变黄时每亩施人畜粪水1000千克或尿素5千克,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和多分蘖。第2次在孕穗期,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尿素7.5千克,加过磷酸钙20千克,有利于孕穗。第3次在三叶期,即开花期用2%过磷酸钙溶液喷2次。每5—7天1次。促进多结实和种子饱满,提高产量。③加强水分管理:薏苡种植田间管理,以湿、干、水、湿、干相间管理,即湿润育苗、干旱拔节、有水育穗、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田收获。生长前期需水分多,生长中期适当控制水分,从播种到出苗保持湿润,出苗后至分蘖到一定数后,应放水晒田几天,控制分蘖过多。出苗50—70天植株进入拔节期时,为了防止倒伏,这时严格控制水分。孕穗、灌浆期应每天灌水1次,保持足够水分,但不宜积水。成熟前10天停止灌水,以便收获。④除脚叶:植株拔节停止后,应及时把第1分枝以下的脚叶和无效分蘖摘除,以利通风透气;促进茎秆生长粗壮。防止倒伏。⑤授粉:薏苡为雌雄同株异花,采用人工授粉可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

5.病虫害防治。①黑穗病:播种前种子用60℃温水浸种30分钟或用沸水烫种5—8秒种。或用1:1:100波尔多液浸种24~72小时。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防止再传染。②黏虫:发生期人工捕杀或用药剂喷杀。③玉米螟:5月和8月产卵前。夜间点黑光灯诱杀成虫:心叶展开时用50%杀螟松乳油200倍液灌心。

薏苡在种植当年的9~10月植株茎叶枯萎、80%果实呈浅褐色或黄色时可以收获。

价好走俏的药材品种——防风

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根茎,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偏头痛、关节疼痛、破伤风等症。在临床上由于其疗效显著,用量不断增加,并且还出口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等。

防风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所产的货叫做关防风,品质优良,药效充足,在全国各地药材市场首屈一指,独领,占据着老大之位,野生关防风越来越少,价格逐年上涨。目前已经到了105元/千克,后期仍有上涨之势。关防风在2003年“非典”时期曾一度缺货造成价格暴涨到120元/千克,十年后的今天,关防风的本身价值已经逐步上涨到了这个价格。防风在云南、贵州也可种,西北如陕西、甘肃、新疆也有分布,其价格也是逐年走高。

地产防风,河北安国产,华北地区都算,市场价格也是处于上涨的趋势中。2011年秋防风市场稳定在30元/千克左右。持续畅销。药材加工商四处收购货源,如内蒙等地往安国拉运,鲜货、湿货、半干货、干货都要,鲜货价格也在十多元以上,然后加工成饮片销售,干货选装价格40元每千克左右,持续多半年运转。

防风对土地要求不严。适应性强,一般土壤都可栽种,含沙土最好,粘土不好,全国大部分地区可种。防风用种子繁殖,直播亩用种子3千克,上冻前或春天种都可,种植简单,条播,盖土要浅,种后浇水。也可用专业中药材播种机种植,效率更高。管理也简单,种前施好底肥,苗期注意除草松土就可,也可打除草剂,省工省力,干旱注意浇水。防风也可育苗移栽。亩用种10千克。移栽十亩地。防风直播当年可收,南方及西北、华北1年收,东北生长时间短要生长2年收比较好。防风亩产干货300—400千克,市场价格华北家种品种27~35元,亩收益高,东北及多年生的价更高效益更好。

篇5

关键词:花生 高产 种植

一、选用优良品种,搞好播前准备

俗语说“好种出好苗,好苗夺高产”,选用优良品种是夺取花生高产的关键措施。海花一号及鲁花一号花多针多,抗逆能力强,增产潜力大。早中熟品种中花5号果型大、品质优。中花7号果型中、食味品质好,适宜食用或加工食品。中花6号抗连作引起的青枯病。种植户在选择品种时,应详细了解各品种的特性,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及生产计划,加以正确选择。播种前剔除霉烂、变色、已发芽的种子用温水浸种和25%多菌灵拌种消毒。有了良种, 还要搞好造墒,保证足墒下种,以确保一播全苗,并为花生整个生育过程的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用麦麸8kg与呋喃丹1.5kg拌成毒饵施入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

二、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是高产的关键因素。在适宜播种期内,播种越早,生育期越长,籽粒越饱满,产量就越高。因此,尽量不要拖延播种期, 要抢时抢墒播种,一般表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还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掌握合理密植这一关键技术环节,通常中早熟中籽粒花生每亩20000~22000株左右,中熟大粒花生每亩应在18000株左右。

三、加强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花生出苗后及时查苗,对明显缺苗的田块要及时补苗,达到苗全、齐、匀、壮。花针期要及时查防害虫, 确保植株生长稳健。花针下扎前,进行中耕或中耕培土2~3次, 用手压分枝,让其早点接触地面,以利于花针早点入土,提高有效果数,增加产量。

2.合理追肥

钙是花生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 除了追施草木灰和二铵外,还要追施一定量的钙肥。钙肥不仅能提高花生的光合强度, 加速光合物的积累运转与分配,同时还可以促进荚果充实饱满,提高花生单产。在结荚饱果期,可根据实际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及绿风95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籽粒的形成。如果长势过旺,可及时喷缩节胺1 000倍液或B9来控棵促果。

3.科学灌溉

花生具有“地干不扎针,地湿不鼓粒”和“喜涝天,不喜涝地” 的特点,所以要满足花生生长的需求,保证花生正常发育, 获得高产,就必须做到旱灌涝排。

四、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

褐斑病病斑较大,呈暗褐色圆形,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比褐斑病小,呈黑褐色圆形,周围无黄色晕圈。可选用抗病品种,和合理轮作,来减少褐斑病、黑斑病的发生。发病初期可喷洒7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每隔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

2.花生锈病

花生锈病最先在底叶开始发生,叶片产生小形黄色疱斑,周围有黄色的窄晕圈,表皮开裂后会散出铁锈色粉沫,发病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脱落。发病初期可用25%粉宁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全田喷雾。

3.茎腐病

苗期子叶呈干腐状黑褐色,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水浸状黄褐色病斑,最后腐烂成黑褐色。后期发病,先在主侧枝处或茎基部生水浸状黄褐色病斑后为黑褐色,植株地上部分萎蔫枯死。合理轮作,精选种子,对种子进行消毒可有效预防茎腐病的发生

4.根腐病

发病植株较矮,茎基部呈黄褐色水浸状,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发病初期可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全田喷雾。

5.蚜虫

蚜虫不仅吸食花生汁液,还会传播病毒。因此应及早清除田间周围杂草,减少蚜虫来源。在发生早期(窝子蜜期),可局部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6.地老虎和蛴螬

地老虎和蛴螬是目前影响花生产量的最主要的虫害,不仅危害严重而且危害期长,常造成缺苗断垄现象。因其常在地下活动,隐蔽性很强,防治困难,所以需要多种措施结合来综合防治。

首先,要合理轮作,尽量在前茬是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的地块种植。其次,可在秋季深翻土壤,使其被鸟雀啄食或曝晒而死,减少虫源。也可在播前整地时,每公顷用3%甲拌磷颗粒剂22.5~30公斤或3%颗粒剂呋喃丹22.5~30公斤均匀撒施于田面,浅翻入土;或将杀虫剂拌入有机肥内做基肥使用。在害虫孵化盛期和幼龄期可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也可用辛硫磷颗粒剂加细土撒在花生根际。

五、适时收获

篇6

关键词:番茄 高产 种植

一、选种与种子处理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为了防止病害发生和保证良好的出苗率,可对种子做如下处理:

1.温汤浸种

在55℃热水中放入种子,然后不停搅拌至水温降到30℃后浸泡3~4小时。主要防治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溃疡病。

2.磷酸三钠浸种

先在清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可有效防治病毒病。

3.干热处理

将干燥的种子在80℃的恒温箱中处理48小时,主要防治病毒病。

将浸种后的种子在25~28℃的条件下催芽,等到60~70%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

二、培育无病虫壮苗

1.播前准备

选用阳畦、大棚、温室等育苗设施,并最好配有防虫遮阳设施,以有效防治病虫害。营养土用2/3无病原物熟土与1/3充分腐熟的圈肥混合,拍细过筛,并在每立方米过筛混合物中加入氮、磷、钾复合肥2kg或过磷酸钙1kg,草木灰5kg。可用50%的多菌灵对营养土进行消毒,也可将福尔马林喷洒在床土上,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等到气味散尽后进行播种。

2.播种育苗

播种期要根据当地当年的气候条件和所选品种的苗龄来确定。播种量根据定植密度及种子大小来定,一般每667m2栽培面积,直播用种量100g左右,育苗定植用种量20~30g。苗床播种前要浇足底水,水渗下后薄撒一层营养土来找平床面,播种后覆0.8~1.0cm营养土。苗床上再用50%拌种双粉剂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上细土均匀薄撒,用以防治猝倒病。

3.苗期管理

出苗前的管理:高温天气时白天要遮阴,床温要保持30℃以下,雨天要加盖薄膜防雨。播种后出苗前苗床土不能见干,要保持湿润,畦面可覆盖草苫进行保湿。

分苗:在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可将幼苗分入直径10~12cm的营养钵中;也可分入事先调制好营养土的分苗床中,株距12~13cm,行距12~13cm。

分苗后的管理:分苗后缓苗期间,中午应适当遮阴,保证床温白天在25~30℃之间,夜晚在18~20℃之间;缓苗后床温白天保持25℃左右,夜间15~18℃。定植前数天,适当降低床温锻炼秧苗。

苗期防病:苗期应及时拔除病虫苗及弱苗。也可喷200~250倍波尔多液预防病害。

三、 定植

定植地块应在整地、深耕的同时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并配施氮、磷、钾等复合肥。如果用营养钵育苗,定植时可将营养钵一同栽入土中。如果不是,则应在定植前4-5小时浇一次透水,移植时多带土,减少伤根。定植密度视品种特性、气候与土壤条件、整枝方式及栽培目的而定。

四、田间管理

1.灌溉与排水

番茄生长初期,需水量较少,但到结果旺期,由于正值夏季高温,蒸发大,需水更多。往往需结合施肥(粪肥)每隔3~5天定时定量灌水一次。沟灌时水面不宜高于畦面。

2.追肥

除基肥外,要有充分的追肥。定植一周内,施一次“催苗”肥,促进营养生长;第一穗果开始膨大后,施第二次追肥;第二穗果相当大,第一穗果将要成熟时,茎叶又生长,需肥量大,要施第三次追肥;第一、二穗果采收,第三至四穗果迅速生长,要施第四、第五次肥。和基肥一样,追肥亦不宜偏施氮肥,而要配合磷、钾肥 。追肥为人粪尿时,初期施用宜薄些,后期要浓些。在生长前期如果发现叶色淡黄,可施一次硫酸铵,效果很好。

3.中耕、除草与地面覆盖

中耕常与除草及培土结合进行。第一次中耕一般在定植缓苗后进行,第二次在定植后一个月左右,结合培土进行。此后因植株已高大,不再中耕、培土。用塑料薄膜进行地面覆盖,可以促进茎叶和根系的生长,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

4.植株调整

整枝方式主要有单干式与双干式两种。单干式---把所有的侧枝全部摘除,只留主干。双干式---除主枝外,再留第一次花序直下叶腋所生的一条侧枝,而把其它的侧枝全部摘去。因植株各部分生长有相互的作用,故整枝摘芽工作不可过早或过迟。如叶腋的生长能刺激根群的生长,摘除过早不仅会影响根系的生长,还会导致根群内输导系统的发育不完全。此外,在番茄的植株调整中,还要结合摘心、摘叶、摘花等工作。

5.落花落果及其防治

落花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花器的发育不良,花粉管伸长缓慢,以及营养不良,水分缺乏引起的花柄离层的形成。对于因阳光过弱、下雨过多或营养及水分的不足引起的落花落果,可以通过改善栽培技术来解决。若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落花,则可用2.4-D10-20 ppm,PCPA25-50ppm等生长调节剂来缓解。

六、保果疏果

在不适宜番茄坐果的季节,使用番茄灵、防落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果效果。为保障产品质量,除樱桃番茄外的其它品种应适当疏果,

篇7

关键词: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1 选地

辣椒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以保水能力较好的壤土或腐殖土(pH6.0~6.6)最为适宜。辣椒不耐干旱,一定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透气性好、地力较高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并且要排灌方便,1年内未种过茄科植物。

2 选择品种

选耐高温、抗病毒病、成株期果实膨大快、结果相对集中的品种。

3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促进种子发育,提高成苗率和培育壮苗、预防苗期病害、控制病毒病发生所不可忽视的环节,其程序是先晒种再进行种子消毒。

3.1 晒种:晒种可以促进种子的后熟,降低种子含水量,改善种皮的通气透水性。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同时种胚受了阳光的照射,生活力提高,经过日晒的种子,播种后能很快吸收水分,膨胀发芽,出苗快,出苗率高,有增产作用。

3.2 浸种

3.2.1 温汤浸种:将晒好的种子装在纱布袋中,放在55℃左右的温水中,不断进行搅拌,15分钟后当水温降至30℃时,浸泡6~8小时,然后洗净附着于种皮上的粘质。

3.2.2 药液浸种:将温汤漫种后的种子,浸入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或浸入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一定要让药液浸没种子,并经常搅动,经15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数遍。

4 播前准备

一次性成苗不分苗的地需苗床面积600m2/hm2,撒种子1.5g/m2。为确保高温期间定植一次全苗,最好是用营养钵育苗,准备8cm×8cm纸钵或塑钵7.5万个/hm2,营养土块育苗也可以。苗床(苗床选粮田)施腐熟鸡粪或大粪、猪粪12.5kg/m2;加三元复合肥250g/m2、草木灰625g/m2、75%甲基托布津8.75g/m2或40%多菌灵胶悬剂8.75g/m2、甲基异柳磷(杀地下害虫)3.75g/m2,撒施均匀,深翻20~25cm,5~7d后方可播种。或上述药肥加粮田土37.5kg/m2闷堆5~7d后装钵或制营养土块。

5 播种

先用50%多菌灵300倍液喷淋苗床,并撒入3%的米乐尔30kg/公顷杀灭苗床土壤的病菌和害虫。播前1d充分浇足底水,然后将种子匀播于畦面,用种量为1.5~2.5kg/公顷,50g种子需10平方米左右苗床。

6 培育壮苗

6.1 壮苗的条件。辣椒发芽成苗较迟缓,且需较高的温、湿条件,苗以一次移植为好,苗距以10cm×10cm,1~2株为宜。苗床土温应保持在25℃为宜,一般不得低于17℃。在育苗期,幼苗生长发育缓慢,应以促为主,注意保温,适量给水,定植前,适当控制温、湿度,以达壮苗目的。

6.2 壮苗的标准。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幼茎粗壮、根系发达的适龄壮苗是辣椒高产的基础。一般苗龄在90d左右,具有10~14片叶且现大蕾时的秧苗移栽较适宜。

6.3 定植

促进早发根、早发苗是确定定植期及定植后管理的主要原则。定植过早,土温低,影响根系发育及植株生长。定植前开沟晒土,定植时少伤根,设立风障、短期覆盖等都是保证缓苗、促进早发的有效措施。辣椒以沟栽或平栽为宜,定植时可浅覆土,以后逐渐培土成垄。一般采用双株或3株1穴定植,对防止风害、提高早期产量有利。辣椒株型比较紧凑,适于密植。栽培密度依品种及生长期而定,一般生产密度为4.5~6.0万株/hm2(双株),行距50~60cm,株距25~33cm。密植方式与栽植效果有很大关系,大垄单行密植、大小垄相间密植及大垄双行密植等方式都能获取较好的效果。

7 田间管理

7.1 早施提苗肥椒苗定植成活后10~15d,每公顷用清粪水2.25万kg+尿素75kg提苗,以促根、茎、叶的生长。

7.2 稳施花肥辣椒开花而果实尚不多时,每公顷用清粪水2.25万kg+复合肥300kg淋窝并喷施开花素叶面肥,以满足开花、分枝及结果的需要。

7.3 重施果肥辣椒植株大量挂果时,因需肥量大,每公顷用清粪水2.25万kg+专用复混肥600kg淋窝,并喷施高钙磷酸二氢钾0.3%溶液+0.2%尿素叶面肥,在采收1~2次果后,每隔10d分别喷1次。

7.4 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后10~15d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封行前进行第2次,除草应与化学除草相结合。芽前除草剂主要选择乙草胺,苗后除草剂主要选择金草克、盖草能、赛锄等,每公顷用药剂900~1200ml对水450~750kg喷雾,除草效果最佳。

7.5 病虫害防治

辣椒的病虫害较多,防治上要注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药剂防治不能超量施用,且不能使用剧毒、高毒农药,要对症用药,否则不但防治效果差,还会造成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

7.5.1 病害防治:由于病害的发生与天气关系密切,因此要依照气候特点提前施用相对应的药剂进行预防,高温多雨的天气条件下易发生炭疽病;连日阴雨后暴晴,在土壤高湿、高温的条件下易发生青枯病;雨季时天气突然转晴,气温急剧上升易发生疫病;高温干旱天气易发生病毒病。下面简单举两例。

7.5.1.1 病毒病的防治:病毒病发病时,可选用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结合灌根,隔9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7.5.1.2 疫病的防治:由于疫病的流行迅速,需用药加强保护,可适当的早喷。适宜选用40%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64%口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防治,每隔9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7.5.2 虫害防治:当前自然界生物链遭到破坏,且施药不尽合理,害虫天敌减少,使害虫抗性增强,防治效果下降。为了提高防效,同时保证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农药施用要做到:(1)选择两种无交互抗性的药剂轮用;(2)要限制施药次数,以延缓害虫的抗药性;(3)杀虫剂要合理混配,如多数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与有机磷类药剂混配施用,可以明显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发展。

篇8

关键词:品种;地块;施肥

1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好玉米优良品种,是秋季产量增收的关键问题。再好的种植方法,如果种子不好,也不行,所以农民一定要对种子的选择引起高度重视。好的种子要品质好,抗病能力强,发芽率高,单株生产能力强,增产潜力大。所以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雄穗分支少的品种。要选择穗位在1.1 m以下的品种,低穗位品种重心低,不易倒伏;要选择果穗均匀的品种,有的品种边行优势明显,地头玉米果穗大,地中间果穗小,甚至有花粒、缺行等结实不好的情况,要想客观评价一个品种,必须走到地中间看果穗是否均匀,只有田间果穗均匀的品种才能高产、稳产。

2 选好地块

不是每一块地都适合高产,也不是每一块地都适扣地膜。如严重不平、多年杂草丛生、盐碱化较重以及旱沙地、漏水严重的地块都不适合扣地膜。要选择积温低,土层厚,保水性好,灌溉方便的地块进行扣膜,提高单位产量,以期提高经济效益。

3 精细整地

扣地膜的地,一定在松土前把茬子打掉,并要进行深松土,大约20 cm以下,深松后用磙子压平,如有大的土块再进行滚压。经过深松的土壤,可使玉米扎根能力强,肥力吸收好,提高玉米营养成分的利用。

4 提前早播

地膜玉米早出苗就得早播种,但也不能过早,一般可选择五一前后播种,如是第三积温带要推迟时日,早播可以提高玉米营养物质的积累,可提高抗病、抗旱能力,使玉米取得高产。

5 一次保全苗

要想高产,就要播种出芽好,种粒饱满的种子,确保一次出全苗。可采用膜上穴播的方法,株行距固定,播种深度以为5 cm为宜。也可提前十天,先覆膜,待地温提高时再行播种。如果播后发现缺株少苗,可在缺株的临近株穴,留双株来补足密度,但如果出苗率不足一半,建议毁种重播。

6 合理施肥

如果要达到亩产吨粮,就要施足肥,供给幼苗育足的养分,促进苗期生长,增强对干旱、低温、病害等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亩施肥量50~100 kg,种肥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底肥40 kg,追肥10~20 kg,可以用尿素10~15 kg,可以用复合肥10 kg加尿素5 kg。为了不使土壤板结,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可以适量使用农家肥。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在施用尿素时一定要施于土壤中,这样才能被作物吸收和利用。如果地表撒施,会在土壤表面上分解形成游离氨,部分挥发损失。如追肥量大时,其挥发的氨还会熏伤作物的茎叶。如尿素追施后立即浇水,会使肥效降低。所以使用尿素做玉米追肥时,应在玉米孕穗时,开沟条施或穴施,深度为10 cm左右,施后应覆土紧实,夏天2~3 d后浇水效果最好。

7 合理灌溉

玉米抗旱能力强。苗期、拔节期对水的要求不高,只要浇足水,苗出齐即可。不能浇水太多,大水漫灌会造成出苗慢、苗发黄,严重时还会造成缺苗。特别是播种深的地块,更要控制浇水量。但出穗到成熟期,一定要保证水份充足,这时就要适当采用喷灌、滴灌漫灌等方法,保证玉米籽粒丰满。

8 合理密度

通过多年观察,许多农民朋友在种植玉米时,为了提高产量,加大玉米植株密度,有的达每亩6000株。密度大会使玉米抗倒伏能力下降,会使土壤肥力和光能浪费,最终结果造成减产而不是增产。玉米合理的密度应为3000~4000株/亩。如果是稀植大穗型的品种一般建议密度3000株/亩左右,如密植型品种密度在4000株/亩。

9 促进矮化

因为地膜玉米的生长环境好,株型高大,会出现倒伏现象,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要使用生物调节剂,促进玉米植株矮化,使玉米根系粗壮,穗位下降,结大穗,籽粒饱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