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石雕艺术论文8篇

时间:2023-03-03 15:57: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石雕艺术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石雕艺术论文

篇1

徽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优越自然条件,蕴孕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有香果树、红楠、花榈木、红椿等树木植物千余种,飞禽走兽二百多种,茶叶三十种,此外还有花岗岩、瓷土、金、铜、钼、水晶等种类丰富的矿藏。徽文化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不仅是狭义上的学术理论、民俗传统、艺术文化等,还涉及经济、社会、建筑、医学等学科,而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商、徽州宗族、徽州教育、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派建筑、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徽文化是形成徽州民居建筑装饰风格的关键。

儒家文化在两宋时期发展到了理学阶段,从南宋以后“程朱理学”为统治理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和朱熹的原籍都在徽州,因此徽州人以“程朱阙里”引以为荣,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礼”成为徽州人身体力行的道德规范。不仅在思想意识上受到程朱理学“成教化、助人伦”的熏陶,在人文生活中为弘扬伦理道德,将儒家思想融入到建筑美学中,使徽州建筑雕刻艺术赋有一种古朴内敛的基质。徽州地处皖南丘陵地带,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原本就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徽州,因中原人大规模迁入,人口数量与日俱增,生存的压力迫使人们另辟奇径外出经商。据《休宁县志》记载:“徽州介万山之中,地狭人稠,耕获三不瞻一。即丰年亦仰食江楚,十居六七,勿论岁饥也。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饥色,三日不至有饿莩,五日不至有昼夺”。徽州境内的新安江东流至浙江省建德市,其支流环绕全境,水路交通极为方便,为商品流通提供了必要条件。独特的地理环境促使徽州山货、茶叶和木材资源丰富为徽州人从商提供了物质基础。徽州人认为文教与经商并存“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才是聚集财富经世不败之道。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程朱理学的社会教化,徽商以“孝、义、节、忠、信”为本,致富后的徽商回乡大肆兴建土木,修建宅第、祠堂和牌坊以光宗耀祖,旌表功名。

徽州“三雕”的艺术特色

徽派建筑的代表是被誉为“古建三绝”的祠堂、牌坊、民宅,其中最具审美价值的是号称“徽州三雕”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徽州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厚以及崇山峻岭环峙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集“三雕”于一身,兼人文性、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徽派建筑是以大型木架为支撑的砖木结构,因此为徽州雕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1文化内涵

徽州古建“三雕”实质是儒家思想的物象化。由于徽州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以及对徽州人孔孟儒学的极度崇敬,建筑的表现形式融合了“儒家思想”。“牌坊”作为徽派建筑和“三雕”艺术的代表从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表现了儒家文化的本质。“徽州三雕”作品中《岳母刺字》、《卧冰求鲤》、《郭子仪上寿图》、《乳姑不怠》是以“忠孝节义”为题材,内容上表现的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

道教以古代民间百姓的各种信仰为基础,结合本土文化、神话传说、阴阳五行以及儒家和佛教而形成的。《麻姑献寿》、《百子图》、《洪福齐天》是以“福禄、多子、吉祥、长寿”为题材表现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佛教文化为传统民间艺术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譬如一些有吉祥寓意的“万”字符号、“长盘结”和八吉祥造型等。佛教中的菩萨、罗汉、佛经故事、狮子、宝塔、香炉和等法器都成了民间艺术的创造题材。

“民间文化”是能够表现百姓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且能普遍流传的文化。作为民间传统工艺的“徽州三雕”必然与民间文化紧密结合。以“民间文化”为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从具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瑞兽、花草树木、符号和寓意吉祥的“神仙”,一般以“象征、寓意、符号”为表现形式来比喻某种特定的含义。如:(1)谐音:如平(瓶)安如意、事事(柿)如意、连(莲)年有余(鱼)等;(2)寓意:岁寒三友、福寿双全、竹报平安、六合同春、五谷丰登等;(3)符号:万字纹、盘长、方胜、古钱等;徽州文风昌盛,民风淳朴,景色秀丽。因此一些“三雕”作品中例如:《黄山松涛》、《男耕女织》、《春宵》等,是以表现自然风景,现实生活以及文人文化的。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三雕”作品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展现了文化、生活与自然的魅力。

2雕刻手法

精美绝伦的“三雕”作品构思独特、工艺精湛、寓意吉祥,体现了徽州人在传统建筑雕作艺术上的造诣。“三雕”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徽州三雕”的雕刻类型分为线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等,用于民居、祠堂、牌坊以及家具等建筑的装饰和工艺品的雕刻。徽州人根据“三雕”的功能、范围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木雕一般用于装饰建筑物、家具和用具,如梁架、窗扇、雀替等处,多种雕刻手法并用。复杂的工艺,生动的内容和深刻的寓意让木雕在“三雕”中独占鳌头。砖雕主要装饰在门楼、门罩、八字墙和照壁,手法以透雕、镂空雕为主。集空间感、立体感于一体的多层砖雕,造型精巧,布局紧凑,引人入胜。石雕线条明快,用于牌坊、抱鼓石、石柱础等处,艺术风格清新淡雅、庄重朴实。

研究和保护徽州建筑雕刻艺术的意义

1审美价值

徽州雕刻艺术从造型艺术层面上来讲是平面造型与空间造型的结合体,展示了徽州人高超的造型能力和艺术美感,提升了徽州建筑的艺术价值。徽州建筑雕刻艺术的装饰美主要体现在雕琢工艺和内容选材上。其次,新安画派、徽州版画等绘画艺术的促进与借鉴,提高了工匠的艺术修养,丰富了雕刻艺术的表现形式。

2社会价值

徽州文化是以孔孟儒学为精髓的传统文化,徽州建筑雕刻艺术中有很多“尊老敬贤”、“宽容谦让”、“自强不息”等代表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雕作,反映出民间艺术乐观与繁荣的基本精神,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

3文化价值

徽州是中国受到儒家文化影响颇深的地域,是宋朝程朱理学创始人的故乡。徽州建筑雕刻艺术是儒家文化在民间艺术作品中的具象化,而作为“古建三绝”的牌坊、宗祠和民居是宗法制度的“活化石”,是儒家思想传播的载体,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篇2

1.中国传统木雕艺术

中国传统木雕艺术根据历史记载已经有超过七千年的历史,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木雕鱼是其最好的证明。此外,木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木质材料进行各种工艺艺术品的雕刻。常用作木雕艺术雕刻的木材主要有:樟木、黄杨木、红木、梨木、柏木等。我国传统的木雕雕刻是以木料的天然特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寻求木料的内在表现力。我国传统的木雕艺术从古至今一直以道家所提出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为原则。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发展我国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木雕文化艺术。我国的传统木雕艺术经历了一个产生、兴起、成熟的过程,木雕艺术的起源是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奴隶社会是木雕艺术的兴起,在这一时期由最初的单一线条发展为曲型线条,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加深。封建社会时期是木雕艺术的成熟期,在这一时期,木雕艺术的设计内容更为丰富、设计更娴熟,在室内装饰的图案也更加新颖。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别,导致了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在历史的变革中产生了不一样的风格与流派,每个流派都呈现出地域风格与特征。其中主要的木雕流派有:东阳木雕、潮州木雕、徽州木雕、福州木雕(龙眼木雕)、黄杨木雕、宁波朱金木雕、剑川白族木雕等。

2.室内装饰设计

室内装饰设计也称作为室内装潢设计,由是为了达到人们的精神文化审美需求,考虑技术和材料之间的合理性、空间结构与色调之间的协调而进行的艺术装修。例如,对室内空间的结构、造型、色调、光影的装饰以及一些陈设物品的设置。室内装饰设计可以分为民用住宅装饰设计和公共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两大类别。民用住宅装饰设计就是指人们的家庭生活场所,除此之外其他的室内空间装饰均属于公共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如饭店、展厅、商场、影剧院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室内装饰设计其实就是一门研究室内空间六个面的创造学问。结合科技、艺术、审美等各方面的因素,设计出既满足基本功能又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室内环境设计,从而达到物质、精神、文化三方面的统一协调,使人与室内空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特征及价值

木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典型符合,也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以《松鼠吃葡萄》这个木雕艺术为例 来阐述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特征及价值。

1.室内装饰设计回归自然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已基本得到满足,进而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层面上的品质需求。人们向往自然,追求“绿色”理念。在现代化的社会之中,将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引入室内设计之中,不但可以将“绿色”理念真正的落实于人们的起居生活之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上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松鼠吃葡萄》所用的原材料为原木来源于大自然,符合环保、原生态的理念。

2.室内装饰设计整体艺术化

木雕艺术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木雕自身的精细与美感在光、影、色、形的交替呼应下使整个室内空间充满艺术气息。《松鼠吃葡萄》在手工艺人的雕刻下,将松鼠的形、姿态,葡萄藤的肌理、质感、纹路都逼真的展现营造出整一件艺术品的艺术气息。

3.室内装饰设计彰显人性化

通过木雕艺术的不同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反映不同群体的意识、不同文化层次的审美标准、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方式。《松鼠吃葡萄》这件木雕艺术不仅无化学污染而且还有益于修身养性,让人的心灵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艺术品对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威胁。因此中国传统木雕艺术与室内装饰设计的结合强调了“人”这一主题,强化了“设计为人服务”这一理念。

4.视觉审美价值

木雕艺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天花设计、隔断设计、家具设计等,而且还可以用于室内工艺品的设计。试想一下,将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应用于天花、隔断、家具、工艺品这类物体上,不仅增加了这类物体的立体效果,也丰富了审美价值。《松鼠吃葡萄》艺术品在表现葡萄藤的线条、形状和松鼠的稳重而又轻巧、速度与节奏上都符合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另外木雕艺术自身体现的就是一种美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具有极高审美价值。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无法掩饰木雕艺术的美感。

5.祈福价值

古往今来,人们通常将具有一定作用的或者自己喜欢的动物、景物采用木雕的方式将其刻录在建筑物或者家具上,体现了人们希望通过一种手段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保留下来,突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如《松鼠吃葡萄》这件木雕艺术品,成串的葡萄有“多”的含义且果实堆叠繁密,寓意着五谷大获丰收和富贵。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喻“子”之意,而葡萄松鼠的组合有“多子多福”“子孙万代”的吉祥祈愿,更诠释了木雕的祈福价值。又如人们喜欢将寿星这一形象采用木雕的方式展示出来,其表示的是长寿的寓意。

6.文化价值

木雕是美的体现,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它蕴含了广泛的历史文化内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记录了历史的沧桑,集文学之美与艺术之美于一身,体现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价值体系。《松鼠吃葡萄》是明清时期一大题材。从自身作品内容来说,他没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信息,但从材料上说它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木雕艺术;现代室内设计;融合

作为我国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木雕艺术与室内设计的关系源远流长。木雕艺术促进室内设计的统一,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形成多元化发展需求。木雕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更趋向于实用性、私密性以及公共性的发展趋势,这也为传统木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促使它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

一、传统木雕艺术与现代室内设计

传统木雕艺术起源于石器时代,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木雕将一些传统纹样或是历史故事等形式进行意象转化,用来表达古人的思想,从周朝时期开始,我国古代工匠就开始将传统木雕艺术运用到室内设计上,其设计思想给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应用提供了许多灵感。目前室内木雕艺术的发展大多数还处于传统艺术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摆设功能的应用。随着人们对于传统艺术的追求以及国家对于传统艺术的重视,木雕越来越受欢迎。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经济政治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在很多居住、休闲、娱乐的室内空间中都会有传统木雕艺术的体现以及运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室内空间,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交替,并运用木质构件或雕花物件的虚实空间节奏产生的美感上,又体现在利用隔扇、花罩等建筑构件分隔室内空间组织所产生的空间流动美上,不仅能够借用于现代传统家具、传统陈设物品来装饰室内空间,而且以此来共同塑造传统室内空间,丰富其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现代室内设计虽然不具备像传统建筑风格中虚实空间相互和谐的节奏形式,但可以通过传统家具或室内陈设物品来分隔和装饰室内空间,同样可以营造动静统一的设计美感。很多设计大师通过结合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将木雕中的各种艺术元素进行提炼和重组,将木雕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氛围,使现代室内设计具有亲切感的同时兼具设计感。

二、木雕艺术是室内设计的眼睛

从目前现代室内设计领域的发展以及其表现形式和作用上来看,木雕艺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开发,说明了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一)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环境较为重视,尤其是室内设计整体格调的布局。将室内整体布局、格调得到统一后才会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设计,并在设计中求得变化与变通。使得室内设计更具有特色性,同时提升其舒适以及协和度。就因为如此,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室内设计整体的应用过程中,木雕艺术可以利用图案及色彩等,促使室内设计更富有变化与统一。在家居设计方面,设计师首要考虑的是室内整体的协调性,首先将沙发、茶几、天花板、背景墙、沙发等主要设计部分的风格、样式等进行统一,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节上的变化,木雕艺术与时代元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促进整体设计的现代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木雕艺术留下了优秀的图形遗产。而这些图形遗产的产生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应用带来有效的视觉资源。其次,丰富的题材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广泛选择性的空间。同时,木雕艺术的构图进一步满足现代设计的形式,给予现代室内设计更多有利的题材,促进整体的发展趋势。传统木雕家具和木雕艺术作品在组织分隔装饰室内空间方面,有着极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成就,是中国传统室内装饰上杰出的艺术成果,至今仍然具备旺盛的生命力。木雕不仅仅需要在本身的表现形式上突出艺术性,在室内设计中更要展现出实用性以及装饰性的效果。在如今社会中,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被赋予更多现代化元素,同时也赋予木雕更多的艺术文化内涵。木雕艺术除了对室内实用性有要求之外,也提出个性化与装饰性的要求。这为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的发展与生存提供了更多空间,也进一步的说明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审美作用。

(二)满足与现代元素紧密结合的多元化需求

在室内设计中,木雕艺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较高的变通性以及发展性,与现代元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与社会时代的审美趋势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设计风格上需要注重风格的多样化,与周围环境的紧密结合,实现其基本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木雕艺术的发展。传统木雕应该根据现实的设计理念和现实需求进行再造,从而可以产生新的设计形式,一方面,可以选用现代化的材料以混搭的形式,将传统木雕与新型材料结合来体现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能够在满足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需求的同时,体现创新的思想,另一方面,可以将木雕和其它的媒介进行组合,搭配色彩和科学技术等媒介,使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变得更加现代,为室内环境增添鲜活的设计感。[2]室内设计中与现代各种元素相融合的木雕艺术,能够较为全面的满足不同阶层的人们品位上的追求。及时调整木雕艺术的设计趋势,与时代元素相融合,为木雕艺术的发展提供广泛的空间。

(三)结合室内结构,塑造舒适的室内空间

现代室内设计中,人们注重的是实用性,在家居生活以及办公方面更注重效率使用性。因此,木雕艺术室内设计中应该以室内结构为基础,合理利用空间。木雕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可以调节大小、宽窄以及样式来满足室内设计的需求。在设计中,最常见的是木雕隔断的应用。传统建筑室内的灵活分隔主要是以空间隔断来完成,在传统室内空间中无论以何种隔断形式,其共同特征都是通过分隔,使大空间局部化,以满足各类空间职能的需要,对空间具有一定的组织划分作用。[3]隔断是我国传统室内空间布置和装饰分隔空间常用方法,常用来分隔室内空间或增加室内空间层次作用。利用木质屏风进行隔断,可以根据大的空间来进行有效划分,同时不会影响整体设计的需求。木雕隔断可以有效的塑造中空间的实用性,满足现代人家居空间的需求。

三、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对于现在的室内设计,木雕艺术所发挥的功能与应用越来越多。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包括其空间性和实用性应用、以及私密性空间设计的概念。

(一)更多的应用于室内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主要指客厅、餐厅等,成员可以出入的地方,就此为依托进行沟通的环境,这是室内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木雕艺术主要应用在不破坏整体的区域进行有效的划分,赋予空间更高的立体感,同时美观也不会受到破坏。为了确保餐厅与客厅风格上的统一,多数会利用门与屏障将客厅与餐厅有效的划分。现代室内设计注重的是房屋整体的统一,而不是简单小空间的统一。我国房屋设计客厅与餐厅往往是紧密相连的,将这两部分视为整体进行统一的构造。利用功能的不同,在设计以及色彩、理念中,更为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确保整个设计的协调性,增加室内的美观。

(二)室内空间实用性设计的发展方向

实用性的设计主要包括厨房、卫生间等具有用途的空间设计,有效的保证家具设计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而这部分空间的装修设计,更具备实用性的特点。在室内设计中,虽说应用型较为重要的,但是确保实用性增强其美观也是非常重要的。木雕艺术的应用满足了室内设计格局的统一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住宅整体审美的需求,提高人们的使用质量。

(三)私密性空间设计概念的应用

所谓的私密性空间主要是指卧室、书房,人们用来休息的地方。这部分的设计往往会根据人们实际的需求以及意愿来进行设计。而木雕艺术在这里主要展现出美观性与可塑造性的特点。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会根据人们不同的格调需求以及使用性的需求、空间色彩的搭配需求,充分的利用木雕艺术来展现,满足人们对于私密性空间的使用,而私密性空间的设计也成为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领域中重要的构成。[6]

四、总结

虽然木雕艺术属于传统艺术范畴,但是木雕艺术的发展与室内设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又能与现代因素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有效的满足人们对于家居设计的要求。因此,室内设计领域进一步的促进木雕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为木雕艺术的发展带来更为广泛的空间。而室内设计的发展中,木雕艺术将发挥更大的功效,促进整个行业发展,为人们家居生活带来更多更好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辛艺峰.传统建筑木雕装饰的风格特点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J].古代建园林技术,1999:(3).

[2]李翔宇.浅谈中国木雕与现代室内设汁[J].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学报,2010:2.

[3]马涛.家居与室内设计中传统图案的运用[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10-20.

[4]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宁波朱金漆木雕[J].中国生漆,2008:51-52.

篇4

1、关于本专题的教学实施情况调查

在新课程的培训过程中,笔者常听一线教师谈起大家对这个专题不重视。为了了解本专题的教学实施情况,笔者以网络访谈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做了调查,访谈了包括辽宁、北京、广东、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市的十余所重点学校的一线教师和部分省市的教研员。对于本专题具有代表l生的教学实施情况如下:

(1)“区里建议,将这个专题的内容分散到其他不同的专题,比如关于转基因引发的伦理问题,分散到基因工程这个专题。教师们都灵活处理,本专题占不了多少课时,也就2个课时左右吧。”

(2)“如果是新课,我们在某些内容上互动一下,比如一起辩论和探讨克隆人的问题、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等等;如果是复习课,则主要是教师归纳学生背知识点。”

(3)多数教师表示:“在课堂上简单地讲讲,有时也让学生说几句,一课时完成。”

(4)还有很多老师表示,刚进行新课改的第一年讲了,后来几届压根就都不上了。

至于不上这个专题的原因,教师们都表示是因为“考纲没有明确的要求”。有的老师还说:“涉及的这些内容在通用技术、政治课上都讲,所以生物课就不讲了,节约课时。”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没有认真落实“课标”的这条要求。但也有一位教师说:“我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让学生辩论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这个学期我开始带高三复习班,又在复习班进行了这个专题的辩论课,效果同样很好”。但同时他也表示,“我所知道的其他学校,这部分内容都不上”。

2、实施本专题的重要性

实施本专题的教学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教育意义。

“课标”在前言部分这样写道:“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还强调,本模块的教学以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为主。在实施建议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更是用大量篇幅强调了要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关注和参加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人教版选修三模块的教材,紧密结合着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的现实需求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不仅能较好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应用中正负两方面影响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不仅是生物科学技术的热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这三大工程教学内容之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教学更是直指科学技术的社会责任问题。因此可以说,这部分内容与前几个专题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是对前面内容的升华。

社会责任感是一切有理智、有能力的人对自身在社会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以及对在履行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研究表明,当今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总体情况良好,符合社会主流价值需求,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淡薄。由此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有着深刻的意义。虽然造成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原因有很多,但作为学校,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任,而且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能起到主导作用。新课程不仅强调德育课程的建设,更明确要求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向学生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这就要求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中,还要蕴涵在各科课程中。在生物学科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很多,选修三的这个专题更是如此。

(1)为什么要时论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通过讨论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可以向学生乃至公众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从而造就正确的伦理舆论导向。生活在不同社会中的人类群体,其价值观取向存在差异,对同一个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经过讨论,能够引导得出正确的社会舆论,而正确的社会舆论将引导出正确的措施、法规、政策和社会效果,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再者,经过讨论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会更加全面。比如对社会上关于代孕母亲、库、安乐死等问题的讨论能够碰撞出许多不同的火花,能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加符合某一个历史阶段民众普遍的伦理道德。

例如,当试管婴儿在三十几年前诞生的时候,曾遭遇来自教会、政府、新闻媒体,甚至是科学届的强烈抵制;但是今天,试管婴儿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了,而且“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也荣获了2010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都制定了相关规定来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比如我国卫生部制定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但是,近些年来,又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这可能与目前民众普遍的伦理道德是不一致的,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篇5

关键词:艺术类 中职学校学生就业 心理问题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

在中职学生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群体――艺术类中职学校学生。他们在外在容貌、气质形象上普遍优于同龄人,具有艺术特长。他们既有情感丰富、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等优点,也有控制力差、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等不足。他们喜欢自己的专业,有一技之长,但也有文化课基础薄弱的缺陷。笔者对所在的学校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的应届毕业学生连续几年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类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表现

(一)自负心理

有些毕业生自恃自己所具有的艺术特长、专业优势或者外在容貌的优势,过高地估计自己,定位过高,在心理上产生了高人一等的自负心理。“你毕业后,所期望的月薪是多少?”笔者曾对我校2011届的毕业深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9.4%的学生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4000元以上。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显示,2011年广东省本科生的实际薪酬主要集中在2000-2500元/月范围内,可见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对薪酬的期望值过高,看出毕业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心理准备不足,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在现实面前就会因过高地估计自己而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过高估计自己的结果导致在现实受挫后超出个产生失落感和悲观心理。

(二)自卑心理

自卑是艺术类中职学校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自卑的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有的毕业生则因为在校表现平平,专业成绩和各方面能力都不近人意,在面试时没有竞争实力;有的是因为容貌和身高的略逊于其他同同学而内心自觉低人一等;有的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家庭社会背景,而有些学生并不及自己,但他有良好的家庭资源,不用努力就可以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一比较,觉得自己很自卑。甚至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首次面试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垂头丧气。

(三)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艺术类中职学校学生是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在就业的敏感性上强于一般的群体,这是因为,他们大多自小受过相关艺术教育,且在中职教育阶段学费较高,付出的前期成本较高,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都想得到回报。根据笔者连续几年对我校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的毕业的调查显示,有26.4%的学生希望自己成为名模、明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的定位为社会精英。

择业功利心理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尤其是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艺术类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的想法,有80%左右的应届毕业生希望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大城市工作。

(四)一步到位心理

一些艺术类中职学校学生在就业时的择业心理就是想一步到位,追求工作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这表现在学校毕业洽谈会上,机场、银行、大型国有企业等用人单位门庭若市。即使选择其他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毕业生除了有不愿意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这一心理之外,还有当工作不如自己意愿时,不是想到去努力适应,而是通过跳槽或继续求学等方式来摆脱原有的环境的想法。一步到位的心理说到底还是怕苦,怕不稳定。他们没有考虑到现今的工作哪有什么永远稳定的。不迎接挑战,不努力学习,就要被淘汰。

(五)盲从心理

盲从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有一部分毕业生,自己没有主张,看到同学去哪里面试,就去哪里面试,听到同学们说哪家单位好就“一窝峰”式地涌向某一单位,在择业时完全受父母或家人的影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毫无目的的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书;二是在选择单位方面,是人云亦云,一家又一家的去面试,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到什么单位就业。三是,有些同学听说参加艺术类高考,读大学更好,就准备考试,但又看到同学们每天在忙着面试,又想就业,举棋不定。择业盲从心理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而造成的。

(六)过度悲观心理

由于艺术类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专业对口的比例较低,尤其是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的毕业生“舞台艺术生命”比较短暂。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前途也产生了悲观心理,特别是在该专业的男生由于市场对男模需求较女模低,中职毕业的男模在年龄段上不占优势(男模的黄金年龄在25岁以后),且由于学历底竞争力不强,在就业中处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大,容易产生悲观心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毕业就是失业。

(七)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艺术类中职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嫉妒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越之处视为对自己的不利和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是恐惧和愤怒,于是借贬低、诽谤以致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上的补偿以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主要表现有:有时会出现个别的毕业生嫉妒已有单位的同学或即将签约的同学,轻者恶语伤人,重者落井下石;一些毕业生看到一些好的招聘信息广告就赶快撕掉,让就业信息自己独享,其嫉妒心理已经影响到个人的品质问题;有些毕业生甚至采取背后拆台等手段。嫉妒的后果是严重伤害同学间感情,使同学关系恶化,阻碍同学择业。嫉妒还会使人心涣散、人际关系冷漠,这又更加重本人的内心痛苦和烦恼,以至影响自身的发展和求职的顺利进行。

(八)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在求职择业中具体表现为在就业中表现被动,依赖他人,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目前艺术类中职学生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家庭环境较好,因此他们把择业的期望寄托于家人、亲戚或朋友,拉关系,走后门等,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他们整天呆在家里或学校“待业”,在“等待”中错失很多就业的好机会,甚至个别学生成为“啃老”一族。

二、艺术类中职学生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就业本身就是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遇到就业问题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

(一)客观地认识自我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及行为的某一方面或整体的评价过程。正确的自我评价是艺术类中职学生学生择业的基础。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的实力,作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非常重要的。艺术类中职学生学生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理想、价值观、能力、学识、性格、特长、兴趣爱好,甚至身高、外貌等,不要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而自大,也不能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而自卑,只有这样,我们每个毕业生才能树立良好心态,在求职中抓住机遇,从而避免盲目和减少失败。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有了客观实际的分析,对现实生活有了正确的领悟,尽管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令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事情,也不会因一时的挫伤而失去对生活中美好意境的追求,就会置身于一个充满积极感情的世界之中。客观地认识自我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择业观,即学生走向社会时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未来,因而艺术类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十分必要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必须要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由于我国人口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往往不能同步扩大,就业难仍是困扰政府的一大难题。艺术生也因为专业的局限性,就业形势较其他学生严峻。尤其是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一次找到理想的岗位并不容易。因此,面对以上情况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因专业不对口或期望值过高造成的难以就业的问题,也能为学生减轻因无法就业带来的种种压力,调整和排除就业带来的心理问题。

(三)增强就业能力

1、增强就业心理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艺术类中职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

艺术类中职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要学会正确面对就业失败。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同时,艺术类中职学生也应该看到:当前,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使艺术类人才的社会需求逐年增大,艺术生因此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艺术类中职学生应尽早了解职业世界、了解自己、规划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一年级应侧重职业认知与规划能力的培养,重点全面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侧重自我认知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客观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完善和塑造自己,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二年级应根椐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职业需求,拓宽知识面,发展多方面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和择业决策的能力;三年级要确立合理的择业目标,掌握面试求职的具体技巧,有效预防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四)大胆尝试,勇于创业

艺术类中职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不愿意太多的约束和管制,注重实现个人价值。但他们能真正实现个人理想,成为艺术家的很少。通过对我校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放弃了传统的被动就业方式,而是主动创业,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他们的艺术特长和较高的审美能力是自主创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是短板。创业需要管理、营销、融资等各方面知识,艺术类中职学生要及早树立创业意识,注意积累实战经验。可喜的是一些组织和机构已经开始行动,比如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已经设立启动基金,为一些有发展潜质的青年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与咨询、指导服务。国家鼓励也毕业生自主创业,甚至课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综上所述,只要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好环境,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本领,艺术类中职学生就业的道路会越走越宽阔。

参考文献:

1、贾江平.如何有效指导艺术类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创业成才之路, 2011(23)

篇6

一、建筑装饰中雕刻纹样的造型原理

(一)提炼净化,想象再造

“提炼净化,想象再造”是针对原有传统吉祥纹样的变革与创新。提炼净化既要大胆地删除繁琐的多余部分,又要细腻地提取精华部分;想象再造是对已提炼元素做进一步的剖析与延展,在提炼净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具体可以借助原图形已有的文化底蕴和特别的吉祥寓意,以及独特的造型进行全新的联想、幻象以及置换,从而创造出新的形式和新的图形语言。如开封山陕甘会馆牌坊中间的抱鼓石,分别釆用浮雕技法雕刻着“苍龙行云”“丹凤朝阳”。

(二)空间制约,适形造型

“空间制约,适形造型”是传统装饰图形造型的一种重要手段,适形纹样自古以来一直被广泛运用,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常以镶嵌式的手法,依次嵌入主题图形、辅助图形。如开封山陕甘会馆照壁内檐西上方,由喜鹊、莲蓬、芦草组图“喜得连科”;一只鹭鸶、莲花和芦草组成“一路连科”砖雕纹样;在西厢房的北三间额枋之上,有组砖雕吉祥纹样“四海长春”,由长春花(月季花)、寓意根基牢固的盘石、象征四海的海波组图,寓意山河统一、社稷巩固、一派祥和、四海长春。

(三)打散重构,二次抽象

传统装饰图形的造型是有规律可循的,大多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模拟与仿生,分解打散这种象形的造型,并运用平面构成中对称、重复、渐变、相似等手段,将这些规律与寓意创作出新的形式与秩序;依循纹样本身的形态和比例,重新规划出一种图形的秩序美,将图形元素点、线、面等形式添加到新的图形语言中,创造出独具个性的新图形;还可以是与原纹样图形特征毫无关联的无中生有的创造,这种图形形式可以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将相关和不相关的图形形式组织在一起,创造出新颖的、充满装饰韵味的全新艺术造型。

(四)异物同构,共生造型

“异物同构,共生造型”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互不相干的物象大胆的结合,有序地组合出一个新、奇、特的新造型。这种神秘的异物同构图形在中国举不胜举,如龙、凤纹样便是其中的典范。龙是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龙角似鹿,龙嘴似鳄,龙掌似虎,龙爪似鹰,龙鳞似鱼,龙身似蛇。龙形历经千年的变化与传承,才形成了今天的形象,它已化身为中国的象征。开封山陕甘会馆更像是一个龙纹样的世界,随处可见龙纹样装饰。异物同构是一种理想化、浪漫化、象征化的造型方法,除了上述将两种或多种互不相干的物象大胆地组合成一种新图形的表现方法之外,还可以是两种或多种物象参与构图,但各自保持原有图形的完整性,用一种区别于异物同构的说法,叫做异物并立同构法。这种造型方法在开封山陕甘会馆建筑雕刻艺术中吉祥纹样的应用非常多,如在西厢房雀替上,由葡萄、松鼠、白头翁组图“多子多寿”,白头翁嘴衔一枚葡萄,松鼠上下蹦跳;在东厢房次间的雀替上,由仙鹤、凤凰、神鹿、松树、梧桐树等组图的“与天同寿”等。

二、传统建筑装饰吉祥纹样的构成形式

(一)单独式

单独式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具象形或抽象形进行变异的图形构成方式。单独式图形周围基本上不配置其他图形,也没有被限制的外形。常用的单独式图形有植物、动物、人物等,还有自然中的日、月、山、河等,以及由各种文字变异而来的抽象图形,这些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单独式图形。单独式图形在形式上极其灵活,在现代设计中很多个性鲜明的标志设计都是由灵活多样的单独式图形演化而来的。

(二)连续式

连续式图形是指将单独式纹样按照一定的骨架,进行规律或不规律的连续排列而形成的连续状图形。连续式图形分为带状连续式和面状连续式。带状连续式又称二方连续,是以单独式图形为个体重复排列而形成的二方连续的构图形式。其骨架有多种,如散点式、接圆式、波浪式、折线式,以及综合式等。面状连续式图形不受外形的限制,可无限延长图形,基本骨架有散点式、连缀式、重叠式等,在结构布局上均衡稳定、条理清晰、井然有序。面状连续式图形在变化时,无论单位形如何变异,都不能影响其整体的秩序美感。如开封山陕甘会馆中有多处“福从天降”的木雕装饰纹样。

(三)适合式

适合式图形的构图必须适合特定的外形,因此,适合式图形大都受外形的限制,但这也正是适合式图形的魅力所在。它的外形多样,有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多种几何图形;还有多种自然形,如梅花形、桃形、葫芦形等;还有人造形,如器具形、家具形、服装形等各种异形。丰富的外形为适合式图形的适形创造了丰富的可能性,从内部结构上可分为直立式、旋转式、辐射式、转换式、散点式等。在开封山陕甘会馆内,适合式纹样也随处可见。如在东西厢房的墙头上,每墙两组大狮子身上有一只小狮子嬉戏的“太师少师”纹样;在牌楼的抱鼓石上有一大一小两只猴子在松树间跳跃、皆以背部示人的“辈辈封侯”石雕。

(四)太极图式

太极图式又称阴阳鱼,最具代表性的形态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图。太极图在造型上展现了一种相互转化、对应统一的形式美。由太极图式还发展派生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所特有的S形构图。太极图式在民间又被通俗地称为“喜相逢”(通常是偶数,成双成对),运用时以“鸾凤和鸣”“龙凤呈祥”“四喜娃娃”“二龙戏珠”等形式出现。由太极图式延伸而来的二分对称式、四分对称式,以及“万”字形图式和回旋图式,都是由古老的太极图式发展而来。在开封山陕甘会馆内,照壁上的砖雕“二龙戏珠”就是太极图式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典范。

三、传统建筑装饰吉祥纹样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应用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从地面铺装到立面造型,小到家居陈设小件、家具,大到公共空间造型、建筑构件,随处可见传统装饰吉祥纹样的样子。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吉祥文字、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其内容依然是传统吉祥纹样中的福、禄、寿、喜、财五个方面;但从表现手段和应用材料上,传统吉祥纹样一直在进行创新。

(一)新的装饰手法的运用

传统装饰吉祥纹样种类繁多、形态繁复,主题内容丰富多彩,并不易于融入现代艺术设计风格。要想将传统吉祥纹样恰当地运用到现代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具备两点基本的设计素养:一是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纹样有深刻的理解,二是对现代艺术设计元素有深入的了解。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以传统吉祥纹样为原形,通过抽象、概括、提炼等手法,拆解、创造新的设计元素,再以不同的技术手段、装饰材料,巧妙地运用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从而使设计更加丰满、新颖,更具有文化内涵。开封山陕甘会馆就是很好的实例,会馆牌楼彩绘,色泽艳丽、真实生动;建筑构件也都有吉祥纹样的身影,如抱鼓石上的石雕纹样,墙头上的砖雕纹样,雀替、房檐上的木雕纹样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吉祥纹样的装饰手法有很多,大到室内空间的各个界面,如立面的窗帘软装饰、地面的地毯和地砖拼花;小到室内陈设,如餐具、抱枕、靠垫、装饰画处处都可以展现吉祥主题。

(二)新的装饰材料的运用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