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6: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习交流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学期对于我们会计班来说注定是忙碌而紧张的一个学期。6月份,我们要进行会计上岗证、**、计算机二级等众多考试。紧张的学习任务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的松懈。此时,一套高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半个学期的大学学习经历,我们在实践中探索着最适合在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经过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检验后,我们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了能让大家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交流学习经验,促进班级形成“好学、乐学、会学”的良好学风,我班特别举行了本次交流会。
出席本次交流会的嘉宾除了班主任外,我们还特别邀请到了来自五位优秀学长。活动主要围绕会计上岗证和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以及会计专业学习、就业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交流会首先由三位优秀学长介绍了会计上岗证的备考和应试的技巧,同时三位学长还将他们在会计专业学习时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介绍给了我们。两位学长分别就助理会计师考试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我们做了分享。学习委员为每个同学发放了《学习技能自我诊断量表》和《时间管理自我诊断量表》,请大家参与测试,刘老师对测试结果做出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和点评。随后全班同学、学长以及老师针对学习、就业、性格培养等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将本次交流会推向。在交流过程中还穿插了精彩的文艺表演:**朗诵了诗歌--《努力》,某同学演唱了励志歌曲--《隐形的翅膀》。活动最后,全班同学起立,手拉手共同唱响了我们的班歌--《我的未来不是梦》,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交流会我们从考试、学习方法谈起,之后又聊到未来的就业,乃至人生。学习交流会从最初的学习方法交流升华到了人生经验的交流,使我们的讨论更加深入、深刻。这是我们认为本次交流会最成功的地方。通过本次交流会,我们总结了大学学习的四个特点:
一、大学学习具有主动性
进入大学以后,老师更多的是充当引路人的角色,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挈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解难点、重点以及老师最有心得的部分,而其他的内容则需要同学自己去学习、理解、掌握。大家必须自主的学习,探讨的实践。这就要求同学们培养自学能力。大学生不应满足于跟在老师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前面。学会自学,在老师讲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知上的不足之处。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同时对于我们吸收新知识和创造性思维也是极大的锻炼。
二、认真对待错题
会上两位嘉宾谈了自己对错题的看法,同时刘老师也对错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做了分析。错题是我们学习道路上一粒粒石子,制约着我们前进。认真对待错题,可以使我们在学习上不走弯路,节省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其他内容,使我们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针对纠正错题的方法主要是将每次的错题整理在一起,在平日复习以及考前反复多看,增强记忆。
三、专业突出与全面发展相结合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丁”字形人才,即综合素质高,且在某一方面能力突出。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企业选择人才的基本标准。马克思认为:“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不仅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要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全面发展与大学学习的综合性是紧密相连的。例如,学校在开设专业课的同时,还开设了很多的通识课程和选修课。举办众多的文体活动等等。目的就在于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积累了多少知识,还要看其是否具有利用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大学生要想学有所成,适应工作及社会的要求,就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笔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是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是否扎实,是否应用自如的最好方式。因此,我们在平时就要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现在,社会上有非常多针对大学生的实践机会,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
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过程、阶段、心理等条件紧密相联。它不仅蕴含着学习者对学习规律的认识,而且也反映了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这还是一种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正确的学习方法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循序渐进--这要求我们按照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接受能力,系统而有步骤的进行学习。它要求我们应该注重基础,切记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原则具体表现为:打好基础、由易到难、量力而行。
2、熟读精思--这要求我们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不可偏废。记忆与理解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另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记忆,记忆才会牢固。“熟读”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精思”则要求我们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自求自得--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挖掘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所学的知识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应当充分消化,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叫夏曦,于2002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2006年毕业被保送本校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同时参加了共青团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来到咱们科右中旗义务支教一年,现在任巴三中高二的生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在学习方面的心得.关于学习上的方法,其他老师所提到的方法和我自己总结的方法差不多,我在这里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想和大家着重强调以下几点,这几点学习上的习惯,直到上大学,我仍旧觉得收益匪浅,我也深信,在自己今后的研究生学业深造的过程当中同样会给自己很大的帮助.
第一点就是要预习.每门学科都要预习,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对于理科的同学,物化生的预习同样意义非凡!预习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是让自己比其他同学有一个更好的听课质量.带着问题去学习肯定是要比盲目的学习更有成效,此外,因为自己已经提前了解了课堂要讲授的内容,就能更好的跟着老师的思路来学习.在课堂上和老师有交流,这样无疑能够克服了很多同学觉得上课乏味,听不进去的毛病.其实扪心自问,与其说觉得上课枯燥、乏味,不如说是因为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而导致的溜号也好,厌学也好一系列恶性循环,而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那些能够和老师有课堂交流的学生自然能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好学上进的印象,同时对自己的学习也是个极大的鼓舞和促进.我每天都把预习当做学习计划的重头戏.恰恰因为预习,让我将不爱学习,觉得上课没有意思的心态调整为感兴趣,觉得每节课都很有收获的状态.
我想要告诉大家的第二点就是,要懂得拿到卷后100分,就是说要学会知错就改,要有一个改错的本子.这一点,我觉得对英语这门学科尤其重要,特别是语法和完型,每次错的都是你以前常常错的,积累自己一个类型的所有错题,你才会发现,你错误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最后一点,是特别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论什么时候,当你发现自己有不会不懂的地方,都要静下心来,把教材拿出来从不会的地方认真从头学起!不要指靠去课外找个补习班弄懂或是自习找老师弄懂,一定要自己先把书弄懂,能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明确的指出是哪里,哪页的哪个定理和哪个公式,而不要见谁就说我数学不会,数学不懂,一句话就把自己的数学问题概括了.这样,没人能够真正帮得了你!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是概率和数理统计,是一门比较难的课,很多同学都在这门课上挂了科,甚至有同学临到毕业了还在重修这门课程.当时这门课的老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我记忆颇深,他说他教了这么多年,总结出来一个规律,是凡总把"我学不懂概率"挂在嘴边的学生,最后还真就学不明白了,我怎么帮也不能及格,因为他已经逐渐把自己定义为学不会的角色里不能自拔了;而那些总是把造成不懂的问题提到很具体的同学,不但逐渐发现自己不会的种种原因所在,最后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同时包括了其他学科,我们在不会不懂的时候都要记得首先做的是回归教材,而且是自己先做出努力,不要第一个想到的是我找谁来帮自己学会.自己不努力,找数学大师来也没用.
我从上高中起,数学和化学就很少及过格,一开始是因为没听懂,之后是不懂的地方越来越多,最后是厌恶了数学和化学,虽然我是学理科的,但是这两门成了我的老大难.我也报了很多辅导班,也买了很多参考书,但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把教材看明白,所做的努力只是把所有的会和不会的知识弄成了糨糊,越来越不爱学,成绩越来越差.因为这样的原因,我第一年没有考上大学.但正是自己逐渐悟出以上三点学习习惯和方式,让我及时端正了学习态度,改变了学习习惯,成绩取得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一面,所以有个别学科,我怎样努力也难以取得好成绩.化学是我一直头疼的学科,即使最后自己成绩提高了,化学成绩还是在及格的附近徘徊.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记忆,而我最不爱背东西,记性也不好,所以化学怎样都学不明白,但是最后我就想,学不好也不能丢下它,化学不能给我带来优势,也绝不可以让它成为我的劣势从而拽分拽太多啊.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每门课都很重要,学得好的要成为你的优势,学不好的也不可以放弃,绝不能让这门本来就伤透你心的学科再在背后戳你一刀,拖了你的后腿.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在锻炼自己毅力和勇气,信心和耐心.当自己心中有个梦想,而这个梦想是需要我们用学习来争取的时候,那么学习上吃点苦还算什么呢?!我第一年高考的时候考了450分,我没有考上大学,心里很沮丧,但是我当时并不绝望,我告诉自己,失败的时候谁都可以放弃自己,但是只要我不放弃我自己,我就是有希望实现我的梦想的。第二年我考了607分,分数整整提高了一门学科的分数,创造了我补习所在学校的记录,当时有很多人问我,是怎样的原由让我创造了这个"神话",其实我心里很明白,所有的成功都不属于神话,在争取成功的路上,我也失败过,沮丧过,灰心过,迷茫过,但是,因为我从没有失去信心,因为我心里明白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因为我知道为了得到就得付出和怎样付出,这样,我在绝望中寻找到了希望.
同学们,学习没有捷径,有的只是你坚韧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学习上遇到的任何挫折都不该成为你放弃自己梦想的理由.我真诚的希望大家好好利用这三年的时间来换自己美好的未来.这个未来不是梦,它就在三年后的日子里等待着你,而为了得到迈入这样生活的入场券,仅仅需要的是你的毅力和勇气,信心和耐心.要加油啊!要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到外面的世界多看看,要给自己赢得一个精彩的未来!下面这段话我很喜欢,送给你们,真心的祝愿你们快乐,自信,进步!
如果你醒着,你就当清醒;
如果你睡着,你就当酣睡;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就不该考虑其他事;
一、统观全局,工作认识更加全面
以前在分公司的时候,我对办公室的工作认识有偏颇,认为办公室工作主要是倾向于文字,无非就是全、半年总结、会议记录、文件传达、宣传报道,而且这些工作异少同多,根本谈不上与时俱进。到了市公司以后,方才明白办公室并非我想象的那样闲人聚居,而是分工精细,各司其职的机要部门。我也从更高层次上认识到了办公室办文、办会、办事的三大职能;认识到了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和综合能力;认识到了“办公室工作无小事”这句话的重要含义。综合部的天然属性考验并锻炼着每一位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良好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及和谐能力是办公室人员必备的四种能力。就目前我所接触的工作来看,信息核稿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首先,文字基础要扎实。要准确把握现代汉语使用规范,准确理解发稿人之意图,准确识别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的概念;其次,知识全面很重要。分公司的信息来源于各专业部门和区县分公司,涉及领域众多,所以信息编辑人务必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升素质,对部门的某些专业术语、营销术语等也要有所掌握;第三,责任意识要牢固。为保证会议精神、决策指示、通知安排、业务往来等的及时传达,信息编辑人员务必要时刻关注各部门的最新动态,保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然而信息编辑只是文字处理能力的一个方面。优秀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应该是一个“多面手”,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公司几位前辈在这方面就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能写文章、能办会议、能独立承担会议主持,这便是办公室人员应该努力达到的境界。
二、着手细微,学习知识更加自觉
凡事不亲自经历便不能知晓其中的学问,要做好一个合格的文职工作,非下苦功夫不可。交流期间我也倾向于学习秘书方面的知识,主要有:
1、认真研读公文写作规范,公文写作不同于风花雪月的抒情散文,它更注重内容和语言。所以我认为,公文写作关键要有内容,有材料。材料需要我们从经验里去发掘,去归纳,而分析整合材料的工具则是专业知识。
2、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核稿的程序,学习了信息的修改,学习了会场的布置,学习了会议准备。特别是在经历了年度工作会后,让我深刻体会到会议准备不可不细致入微。布置会场,座次安排,会议资料的准备、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都要反复思考,务必要让参会者在参加会议的同时得到更多的附加价值。
3、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由于现在负责公司内部信息的报道,所以在工作之余我大量的研读文章报刊,只是很多“硬骨头”,啃起来还是颇费气力,归根结底还是底子不够扎实,悟性不够高的缘故。无论如何还是要继续下去的,“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我想可能每个非天才型人物成器之前都会经历这个过程。
三、放眼长远,奋斗目标更加明确
几点学习方法
我叫万琳,来自河北。本科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专业,保送攻读硕士学位经济法方向。
权衡文理科成绩和个人喜好,高中时选择了文科。在很多人认为,选择文科是因为可以避免理科纷繁复杂的公式、计算,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而选择文科,它将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文科的学习,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序的知识网络和灵活的运用。与理科相比,文科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更为重要。老师在书本上点到的重点知识必须去记忆。不要说书本枯燥、乏味,不要说自己不想背。学习本身就是一门苦差事,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以政治为例,比如复习商品价值这一块儿。以价值定义为出发点,扩散到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价值规律、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等等。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特别要注意,不要一边翻书一边写知识网络。因为就是在默写的过程中,才能检验出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知识遗漏了。在地理的学习上,对于图的运用很重要。在考试中分数很重的题目,都是以图为基础的。结合图形,去记忆该地区的地形、气候、经济作物、人口特点等等。学习中,中国地图册、世界地图册必不可少,最后能有一个小地球仪。时常翻阅和观察,比起一味的背书更能强化记忆。对知识的运用,我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多做习题,特别是典型例题。那政治、历史的问答题为例,一个知识点可能有很多种考法。你做完几套习题后,总结几道题的答案,会发现答案中会有类似的归纳。熟能生巧,多做题,就能总结出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维和套路。另外,准备一个错题本。任何人都有惯性思维,同一道政治选题你也许会错上三次。把错题总结下来,特别在考试之前去翻阅,提醒自己,在以后的考试中不要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高中三年,除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心态也很重要。当时学校里的标语—心态决定一切,至今记忆深刻。高中生活,要适应变化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要独立处理与人、对事的关系。平和的心态会让自己保持清醒,不好高务远,也不会妄自菲薄。
以上是自己一些浅薄的经验,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天道酬勤,只要真心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研究性学习与常规教学有着许多根本性差异:
首先,常规教学是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内容为主要学习对象,教学活动均受大纲和教材的制约,其教学活动是以接受教材提供的知识为主要学习目的;注重知识及信息的积累,讲究知识体系和学习的系统性,其接触面相对较窄。而研究性学习则受研究对象的牵引,根据课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汲取相关知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而不注重其系统性);注重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收集信息。
其次,常规教学活动中学生相对被动,教学模式多为教师示范在前,讲解在先,学生模仿、识记随后,考试是学习直接的主要的压力或动力,教学活动的直接目的是通过考试或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相对较强,由于课题是学生自选的,面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景的相关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知识。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但不是孤立地、自我封闭地学习相反,它需要良好交流研讨的氛围,来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等。它还需要一种良好的的竞争环境,来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积极迎接挑战的一种心态。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还应注意做好组织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可以以两张课桌为单位,每四人为一组,即便于课堂上组织讨论交流,又能确保分工合作的效率(人太多,个人的发言机会、工作量就减少,且易于出现滥竽现象;人太少,信息交流量太少,不能形成研讨氛围)
我毕业于山东省的一所高中,在高考中我获得了646分的总分:汉语文123,数学125,英语130,理综合268。各科成绩相对比较平均,因为我平时就注重对各科目的均衡。有个木桶理论:木桶能装下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根木条,而是最短的那根。所以均衡自己的学习成绩是比较重要的,下面简单说一下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内容笼统讲分记忆型知识和理解应用型知识,针对这两种内容学习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1对记忆型的内容,需要尊重记忆规律,养成好的记忆习惯。
记忆曲线如下图所示:
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
有很多人在学习文科内容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2理解运用型的知识注重练习及总结。
理科大多数是理解运用型的知识。这类知识的难点存在于运用方面,一个同学即使把整个数学课本一字不差背诵下来,让其考一份简单的试题,他也很可能得不了高分。
湖北、山东、河北的考生往往能考出高分成绩,有的年份本科线能达到580分。这些省的考生在理科方面练习的量是很大的,据了解,有的地方仅正规的高考模拟就有十四次,高一、高二平均每门课都有三个以上的练习册,每个单元都有两次测试题。有人反对题海战术,说要跳出题海掌握技巧,但是你若不在题海里奋斗一下,你怎么能跳出题海呢?
当然,做完题后的总结是很重要的,每次考完试后将自己的错题写在错题本上,没事的时候拿出来好好看一下,每个期末将错题本整理一下,按照类别归纳分类,特别是那些错过几次的地方,写在纸条上放在口袋里随时提醒自己。
高中三年,就是奋斗的三年,若是不敢下决心拼搏一次,那么让自己成为年级前列的想法都是空谈。
3心态和生活细节也很重要
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心情,例如同学吵架闹矛盾,或是老师批评了几句便情绪低落。差距就是在一点一滴中拉大的,你若是每个月都有几天不在状态不想学习,放在整个高中来看,相当于有五分之一的高中生涯别人在学习而你在胡思乱想。虽然这种差距不是平时能看出来的,但是它确实存在。
多年来,我与全校的师生一同经历了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我深切地感到,我早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学校。
今天,在座诸位加入到大学中来,为这个学校增添了新鲜血液,作为校长,我非常高兴。当然,我们也知道,大家来到__工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不仅仅是大学选择了诸位,同时也是你们选择了__,说明大家愿意并且喜欢来到这里,相信__能够为自己提供一个学术事业和人生发展的平台,而且我还以为,这里一定还有着各位与__之间的缘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所共同热爱的大学也有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努力方向。下面,我想谈谈我心中的大学,也可以说是作为校长对于心__学的一个期待和展望。
一、大学的使命与教师的责任
(一)大学精神与大学的使命
我们知道,大学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是社会良知的灯塔,也是人类精神家园和民族文化的守护者。大学应该既体现着某一时代的精神,同时又承载着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只要人类的文明延续,大学前进的步伐就不会停止。
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的各种讨论越来越多,但无论如何,我认为大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大学是以科学思想为基础,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的地方,大学总是严肃地、批判地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永恒价值。而大学的功能则是要通过学术性的教学(而不是职业教育或者技术教育)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全面地塑造学生,传承和创造人类的知识与文化,并服务于当下社会。简言之,大学就是要以培育人才、创造知识为根本使命,以服务社会、造福国民为己任。
美国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教授曾经对1520年以前成立的各类组织做过一个统计,迄今仍以同样的名字存在的,全世界只有85个,其中,70个是学校,15个是宗教组织。追求永恒是绝大多数组织的终极目标,看了这个例子,也许有人会说,大学具有永恒的属性,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但是,1520年前,世界上的学校一定不止70个,为什么只有70个迄今仍然存在,我想,那是因为它们传承着某种精神,所以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那些承载着大学精神的大学才有可能是永恒的。
(二)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的天职
大学就是这样一所承载着大学精神的大学。作为大学的教师,应该牢记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把传承知识、创造知识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因为这是一个大学教师的天职。
在大学,我们要求教学与科研并重。因为,教书与做研究是分不开的,我相信,不做科研的教师是很难成为出色的教师的,也就是说,在大学这样的学校,要把书教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做研究。这里,我想讲一个例子,有一位学生从其他学校转入我校学习,过了一段时间,父亲问他感觉如何,他说__的老师上课“有意思”,更能吸引自己,为什么呢?他说原来的学校老师总是照着教材讲,而我们的老师没有现成的教材,是“讲自己的东西”。
听了这个故事,我颇有感触。事实上,学术史上的许多经典著作,正是从学者们的课堂讲义演变而来的。我也相信,今天我们__许多教师的学术论著,出自教学讲义或者通过课堂火花启发完善而形成的,也一定不在少数。我想,这就是__与一般的教学型学校的不同之处。__的教师应该具有从事独立研究的实力和志气,__的教师应该有信心开辟出一片自己的学术天地。当然,大学课堂的主要任务还是传授知识和文化,我们鼓励大学教师独立研究,更多地是希望老师们创造性地传授知识,让我们的学生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批判地继承。总之,教学和科研是__教师最根本的任务,是天职,诸位必须尽力为之。
服务社会,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不仅是社会良知的灯塔,同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大学应该融入到社会中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的办学指导思想。大学的总体定位和建设目标应该是“国际水平,国家需求”。具体而言就是,学校各个学科应该以“国际水平”作为研究方向和建设目标,而其立足点则应该在于解决国家尤其是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更具体地说就是,我们所研究的科学问题应该是从解决国家尤其是广东省的战略需求中提炼出来的,只要是符合这一需求的学科,即使目前还不是我们学校的强项,出于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我们也应该在学科规划中适当布局,这是学校应该长期坚持的一个方针。长期以来,我校的发展得到了广东省的大力支持,我们理所当然要为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大学要成为广州的名片,广东的名片。
这个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认为,服务社会,大学当然责无旁贷,但这个功能并不应该全面地落实到每一个教师的头上。大学教师的任务是很明确的,就是教书育人和创造知识。各学院可以而且也应该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组织老师们承担政府或企业的项目、课题,各位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针对当下的社会事件对媒体发表参考性的评论,为社会舆论提供学术性的意见,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学者也可以担任校内外的公共学术职务。我曾经在湛江参观过生命科学院的对虾养殖基地,最近还到林芝地区参观了生命科学院的冬虫夏草孕育基地,他们的工作是寓科学研究于服务地方建设当中的,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总之,我的看法是,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服务社会的任务可以与教学科研相结合,与学科的特点相结合,希望诸位量力为之。
在这里,我还想请老师们注意
,学校里有个别教师在得到了讲师或副教授职称以后,学术上就不思进取了,以“自己不愿与别人争教授”为借口,不做研究,教学也得过且过,有的还顶着__的招牌热衷于在外面干私活。我认为,这种做法对自己对学校都是不负责任的。对于大学的教师而言,讲师和副教授都应该是过渡阶段,学校之所以会聘一位教师,是在于认为他是一个人才,最后是可以当教授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展潜力,从讲师升不了副教授,这位教师是要离开的。副教授升不了教授的,虽然可以在副教授的职务上当下去,但我们也不希望这样的人太多。在这里,我想表明学校的态度,学校对于每一位教师的聘任,包括在座诸位,都是通过聘任专家委员会严格筛选、讨论通过的。学校相信大家具有学术研究的潜力,应该在学术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如果有个别教师主动放弃以创造知识为己任的学术信念,根据学校教师职务聘任条例的规定,他们将“不适合”继续从事学校教师岗位的工作,学校也不再与他们签订新的聘任合同。关于教师职务聘任的相关内容和规定,大家可以向学校的人事部门进一步了解。
总之,大学不同于企业,不是一个盈利组织,如果说获取尽量多的利润是一个成功企业的标志,那么一所大学,则一定是以为社会创造了知识,并培养出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合格学生作为成功标准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若干年以后,人们不会记得一所学校在某个时期曾经有过多少经费,而只会记得这个学校某个时期培养的人才和涌现出的著名学者,我希望诸位为大学能够成为这样一所成功的大学而共同努力。
二、我心中的__
(一)大学的气质
大学如果失去精神,就是一所普通的教育机构,大学如果没有文化,那也将是一所平庸的学校,就无法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位置。大学承载着大学的精神,并且从立校之初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这就是__的“气质”。由于地处岭南,__的气质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既开放又内敛,既维护原则又包容差异。
大学是开放的。__地处广州,而广州是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对吸收外来文化有着天然的优势,岭南文化兼具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特点,兼收并容,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所学校,影响着生活在大学里的人们。可以说,__的内外环境让我们具有了开放性的特点,我想,在中国大陆,即使目前我们并不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学校,但我们起码是比较容易国际化的大学,是放眼世界的大学,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文化和传统。
大学又是内敛和务实的。我想,这一点更加可以从岭南文化的特点中找到依据。广东人务实,喜欢实干而不愿争论,这种文化性格同样影响着我们的大学,__应该脚踏实地、厚积薄发,而不应去追求一时的“辉煌”。我的看法是,大学不要成为舆论的中心,更不要成为社会上“说事”的对象,所以我认为我们学校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不要出经验”。作为校长,我想,没有什么比在校内拥有一个和谐的氛围更重要了。我们推行的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学校的态度是务实和低调的,效果也很好。我想还是那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只要学校真的发展了,这就够了,经验还是让别人去“出”,只要我们的改革有利于教学、有利于科研、有利于师生就可以了,不必去图那个虚名。
大学有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即使面临压力,也必须顶住。最近,我们的软件学院接受了评估,评估专家组的一条意见是我们没有按照所要求的那样用企业化的方式来运作软件学院。其实,我们认为,学院与企业合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否应按照企业化的模式运作却是值得探讨的。检验一个学院甚至学校是否成功,其中一个标志就是它培养的学生是否在社会上受到欢迎,人才市场的反应和学院的社会声誉是可以说明问题的。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觉得问心无愧,因为我们对得起学生,对得起社会。我想,我们常说的大学的自主性,其本质的含义不仅仅在于它可以做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有能力拒绝某些事情。一个有责任感的大学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则,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要有一种不随波逐流的品格、信心和勇气。
大学还是包容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我们__更为重要的一种气质。兼容并包是岭南文化重要特征,这种文化性格包容“异类”的存在,允许人们有新的尝试。我们学校有位教授曾经说过:“__之所以是__,不在于大,而在于中”。“中”指的是对事情把握适度,“中”还包括忠恕宽容的内涵。我想,大学就应该以包容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然,大学的包容也是相对的,这里还有一个立场和取向的问题,例如,当我们在关注国家和地方的各方面建设时,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取向。我想,正确的取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从事相关的问题和课题研究时,要端正学术立场,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有利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对策性意见,而不能添乱,更不能被别有用心的组织和机构所利用。第二,教师在讲坛上和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把先进的科学、正确的理论传授给学生,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去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中的困难、问题和某些复杂事件,不能误导学生。第三,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在大学里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但是决不能宽容和放任错误的思潮和出格的做法,这两者之间是有根本区别的。对待错误的思想和出格的行为,如果宽容和放任,最终会破坏良好的学术环境,会损害学校的声誉。不能因为满足了个别学者的学术自由而影响了学校大部分学者的学术自由。总之,我们鼓励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实践问题,我们也将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学术研究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但是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和导向,这一点是不能含糊的,希望大家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二)尊重差异性是大学管理的精髓
上面说到了包容,其实这里面也有尊重差异的意思,下面,我想着重来谈谈大学管理中的差异性问题。
一直以来,我始终在思考大学管理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问题。作为校长,在与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交往过程中,我都可以领略到他们各自独特的风采。我本人是学数学的,又长期在以理工科见长的浙江大学工作,初来__时,我就被__文科教授们的风采所吸引,他们的博学让我敬畏,觉得就算不能与文科的教授们结成知音,也一定要做他们的朋友。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在文科的领域,也许我只能做他们的学生。学校合并以后,大学有了七家附属医院,我又对医生们有了更为直接、更为深入的了解,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维系生命的责任感也经常令我感动。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正是因为如此,在大学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科所具有的不同的发展规律,充分重视由于学科特点以及发展水平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从而制定出不同的学科发展规划、建设模式以及评价标准,绝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我的体会是,实行统一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统一管理的政策必须是涵盖共性的,是指导性的,而不应该是指令性的,否则,遇到具体问题就不能具体分析,忽视了差异性就容易产生“一刀切”的不良后果。这种差异性其实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国家制定法律,既要制定宪法以及刑法、 民法等上位法,同时又允许各地方政府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的法律法规,这就是尊重地区差异性的体现。上个月,我在北京参加一次会议,当讨论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问题时,与会的一些西部大学校长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造成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现在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必须抓紧一切时机大力发展,而且发展速度还应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样才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如果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区分各个地区的情况,而要求所有地区都把发展速度降下来,那么西部地区的发展将永远无法赶上发达地区。因此,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有区分的对待。我认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与国家的管理需要尊重差异性一样,教育管理部门更应该正视大学之间的差异。每一所大学,无论是它的历史传统、地域文化还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考虑到这种学校间的差异性,除了严格规定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以外,应该尊重大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给大学提供更广阔的办学空间,为大学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
而作为大学的管理者,则必须认识到,尊重差异性是大学管理的精髓所在。这就对大学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但要了解不同学科的特点,了解教授们的工作,而且要成为他们的朋友,甚至成为他们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治学环境,学校也才能形成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
我想举几个例子。一是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这一制度我们已经实行了三年,今年6月份学校完成了对首次教师聘期的考核工作。在制定人事制度条例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说法,叫做“为中才立规矩,给天才留空间”,学校通过各个学科专家组的评议,决定对200多位教授的教学科研工作免予考核,学校下拨特殊津贴而不硬性规定他们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量,因为大家相信,不管考核与否,这些以学术为生存方式的优秀学者都会认真地去对待自己的学术事业。在制定考核标准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学校仅对学院的教学、科研总量进行评估,学院则根据本学院的学科特点制定考核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学校要做的就是为老师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生活空间。
再有就是经费投入的例子,学校经费在重点向科研创新团队倾斜的同时,也为那些由于学科特点等原因从事个人自由探索的“孤独的思考者”以适度的支持,__希望能够为所有学者都提供发挥才华的舞台,我想,在大学里,如果教授们都能够安安心心,心情舒畅地从事于学术研究工作,那才是一所大学的希望所在。
还有一个比较“新鲜”的例子。日前,学校了关于申报20__年博士生招生计划的文件,在制定这个文件时,我们考虑到了学校文、理、工、医等不同学科的差异,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但是,对于这个文件,一位文科的教授8月2日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她深感__基础文科优良的治学传统,学风醇正朴厚,这样的学术环境让她对__产生了由衷的热爱之情,她希望学校在制定新的博士生培养方案时,考虑基础文科的学科背景和实际情况,保护基础文科教授招收和培养博士生的权利。8月15日,我与几位教授讨论这篇讲稿时,向他们提及此事,他们认为可以考虑这位教授的意见,希望学校在新出台的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中采取措施,充分考虑学校人文基础学科的特殊性,设置保护的底线。我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后来又与研究生院的同志进行了沟通,最后认为,教授们的意见是十分好的,在今年的实施中我们会做局部的调整和弥补工作,明年,学校将会对博士生培养改革的试行方案作进一步修订。
我想,在学校的管理中会经常遇到这类事情,无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普通的管理人员,都应该尽量避免“一刀切”的做法,要让尊重差异性这个理念深入人心。
最后,我还想对教师们说,尊重差异性也同样应该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就是要求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方案,强调的就是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在我们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强调共性过多,强调个性过少,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性格的塑造,现在我们提倡的博雅教育,其特征就在于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我想,既然大家已经立志以教师为自己的事业,就有必要来探索教学中的各种规律,因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既是一件乐事,更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
总之,我阐述这些想法,就是希望让大家牢记,尊重差异性是大学管理的精髓,同时也是大学教学的精髓。
(三)大学应该集中资源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
众所周知,大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分工就是培养人才、创造知识和服务社会。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大学承担了太多的社会功能。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大学要为她的职工提供全面的服务,但是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大学必须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集中力量为其教学与科研的根本使命服务。
在暑假期间,我参加了两个附属医院的签约仪式,一个是广州市越秀区政府将原东山区人民医院以及6个社区卫生中心全部移交给我校附属第一医院进行管理,另一个是广州市萝岗区政府投资,全新建设一座医院,交由我校附属第三医院经营和管理。最近又将有一家市级医院纳入我们__附属医院的队伍,成为我们的一家专科医院。
我举这个例子,说明政府已经看到了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他们并没有认为将原有的医院交给我们的附属医院管理以后,自己会有什么损失,相反,他们相信,在由专业医院统一整合资源后,新的医院会管理得更好。
因此我想,我们大学必须要继续改变学校办社会的局面,从而集中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最近,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的文件。近年来,我们学校也一直致力于后勤、产业向社会化转型,包括我们将校内的电话所取消,将电话业务推向市场管理;将有线电视业务从原来工会管理推向专业机构管理等等。这些措施作为后勤社会化的一部分,只是学校资源优化配置的开始,今后我们应该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暑假期间,我参观了广州 电信公司的总部,向他们请教了校园网络建设等有关问题。其实,学校与专业机构在技术水平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想,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学校网络等信息平台通过某种形式交由社会的专业企业来管理,如果这样,将不仅可以实现校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管理成本,而且通过更为专业的社会企业管理,师生们也可以得到更为优质的服务。
同样的道理,学校的修缮、园林等服务,也可以像委托物业公司一样逐步委托给社会企业来管理,这样,学校庞大的机构才能逐渐小起来,运作成本才可能降低,大学才能够集中力量做应该做的事情。
此外,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也不一定完全直接由大学作为主体来实现,应该考虑通过其他渠道来完成。8月初,我校通过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评估认定工作,学校经过研究,决定成立大学科技园股份公司,通过公司化的专业运作,来实现教师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和专利转让,从而为学校承担服务社会的功能。总之,学校的这些做法和想法,就是要优化配置现有资源,集中力量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三、我心中的__人
(一)__人要立志
在座诸位都是青年才俊,你们能够进入到大学工作,都经历了重重筛选,我知道在党政部门工作的一些同志,是需要通过几轮的笔试、面试才最后入围,是百里挑一的人才。希望大家珍惜现在的工作,新的环境可能遇到新的困难,我相信你们有信心、有能力去面对、去解决。站在学校的角度,我希望所有的__人共同努力,为__的事业尽一份心力,为__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们的责任。
当然,我也想提醒诸位,成为大学的一员,是有合约的约束的,从事教师的工作,必须要通过学校对大家在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的考核;从事行政工作的,也必须达到所在岗位的工作要求,如果不合格,那么,三年以后,就有可能会被认为不适合从事学校的岗位而淘汰。希望大家在入职开始就充分了解学校的考核制度,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认真加以对待。
(二)__人要学会相互欣赏,构建校内的和谐氛围
大学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个人都是其他人的外部环境,和谐的整体正是由每一个“互为外部环境”的个体共同营造的,有赖于其中每一个个体的共同努力。但是,知识分子往往有“文人相轻”的毛病,学科之间、学科内部也容易存在相互轻视,看不起对方,甚至互相诋毁的情况,这是很不好的现象。我曾经提出过,教授、学者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欣赏,要承认学科之间的差异,尊重别人研究的学问。现在,我觉得,这种“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品质应该是全学校共有的品质,不仅教师、管理人员内部要互相尊重,而且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也要相互尊重,教师与学生之间更要相互尊重,因为只有形成这样一种氛围,才能有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内工作环境,有了这种环境,我们才能实现学校发展的目标。
(三)__人要明确自己的定位,维护大学的声誉
大学老师应该具备“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品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学生面前,我们应该既是传授学生知识的“经师”,又是教导学生做人道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师”。大家要知道,师生关系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果只是这种关系,学生们就感觉不到那一份师爱了,我们培养的就可能只是些没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人了。教育事业是神圣的,教师的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只有那些对学术抱有兴趣,愿意献身学术,献身教书育人事业的人,才能够参加到这个学术的共同体中来,所谓“师道尊严”,这是我们所有__人应当共同维护的一个核心价值。
然而,当前的社会舆论似乎并不利于维护大学的这一核心价值,例如,针对教育收费的问题,媒体们似乎都热衷于报道境外大学的高额奖学金,那么他们有没有看到这些大学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呢?在报道境内学校的教育费用时,媒体总是单方面地强调学生家庭因学致贫,他们又是否看到了各级政府和学校为保证不让贫困学生们失学而做的工作和努力呢,是否看到了孩子们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他们以及他们家庭的生活发生的变化呢?我想这样的报道有失偏颇,是容易误导社会的。这让我联想起我曾经讨论过的媒体对医患关系的一些报道,要知道,正如不正常的医患关系不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医治一样,目前不公正的舆论环境也同样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舆论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媒体要向民众传达的,是要正确认识到政府的有限责任,不要把因学致贫、因病致贫都笼统地认为是社会责任,都应该由政府、大学以及医院来“埋单”,因为这种对政府和社会的过高期望,往往会转而导致一种对政府和社会的不信任,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大学的荣誉需要所有大学中人的共同维系。下面,我想对行政管理人员再提几点要求,首先希望大家记住,在大学里,教学和科研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大学的特质决定了大学行政人员从事的就是辅的工作,行政工作必须从属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服务于它,这是职业的要求。既然我们的行政人员选择了这个工作岗位,就必须遵守这个职业最基本的入行条件,这个要求是刚性的,是没有讨论余地的。
同时,我也希望在座的行政管理人员忙碌之余能够多读些书,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读过书的人。同志们现在在大学里工作,应该要立志做一个读书人。虽然你不一定是一个学者,但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是读书人,对老师,对学生,对学术,就会有一种天然的情感,就不会做出一些诸如对着老师、学生打官腔的举动来。我们的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对师生充满感情,也就不会急师生之所急,想师生之所想,就更谈不上为师生服务了。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做一个读书人,这样才会对师生们有一种“理解的同情”,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希望诸位保有一颗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善待学生,尊重教师,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服务。
随着大合照的完成,我们班的主题班级活动终于圆满结束了,那一刻,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一开始,心理突然就冒起了一个想法,班级活动可以邀请在职的毕业师兄回来和我们进行交流,觉得还不赖。于是乎,头脑发涨,直接去找李老师,和她说了我的想法,然后要了01届陈师兄的联系方式,接着联系了我们人很好的陈师兄,和他说了我有这么个想法,师兄马上给了我坚决的回复,可以举办,这么有意义的活动,他会全力支持我们的。。。
从这以后,我和陈师兄就一直在为这个活动做着准备。。。期间,我们班也参加了学校的很多活动,我们班在党团知识竞赛拿到了第二名,还拿到了最佳团队奖,这令我高兴万分,这是我们这个新班级参加的第一次正式活动,就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这更加坚定我把主题班级活动的交流会弄好的信心;接下来,是学院的体育节,我们班的同学在各种比赛中勇于拼搏,团结互助,从中可以看到大家对于班集体的荣誉都很重视,虽然比赛输了,但是我们班已经开始形成了良好的班级作风,大家对班级活动的热情开始提升;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的团支书晓丹,为了党团知识竞赛,她身先士卒,并取得了令我骄傲的成绩,而接下来的团日记评比,为了弄好我们的团日记,她每天都会督促班里的同学写团日记,更加可贵的是,为了美化团日记,她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熬了几个夜晚,为每位同学写的团日记手工画插图,这么是多么辛苦的啊,但是我们的晓丹坚持了下来,并且无怨无悔,幸好,不负有心人,我们班被评上了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整个年级唯一的班级,这一刻,我为晓丹感到骄傲,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更为我有晓丹这个伙伴而自豪,她总是支持着我的工作,一起管理好我们的班集体,现在,团委组织的红歌会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也进入了最后的决赛,这一切的一切都促使着我一定要把这次我们的班级主题活动弄好。。。
活动前,我和陈师兄都不停的在做着准备,我们会了面,讨论活动的细节,并且定好活动时间,地点。接下来,活动准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活动前天晚上,为了把活动的细节方面都弄好,我做足了准备。。。当天早上起得很早,准备去买礼物,谁知道,天公不做美,天气说变就变,一直都在下雨,当我和晓丹从外面买好礼物好,整个人都湿透了,但是我们还要亲手把礼物给包好,弄好,要为我们可亲的师兄和老师们献上最真挚的祝福,辛苦了晓丹和班里的女生---然而,雨一直不停的下,越下越大,为了弄好活动,让大家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不断的发着短信提醒同学们无论天气怎样,都要去参加活动,还记得当我和爽同学通话时,我这样说了,天要亡我吗?一整天都在下暴雨,如果今天晚上的活动没人去的话,那我就去XXX跳下来算了,对不起这些百忙中抽空和我们交流经验的师兄们啊,也对不起大家啊。。。
怀着不安的心情去现场准备这个活动,但是当活动开始时,我看到现场坐满了这么多的同学和老师,我的眼泪一直在打转,我想大声的说,我终于成功了,大家都来了,我和大家的努力和辛苦没有白白浪费。。。
随着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李老师的精彩总结,我们的班级活动圆满的完成了,那一刻,我真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