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检察党建工作要点8篇

时间:2022-03-25 09:22: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检察党建工作要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检察党建工作要点

篇1

一、**地区机关绩效与作风考评工作做法

**地区从20**年开始探索建立机关绩效与作风考核评议工作机制,考评结果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与评先选优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促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他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市上城区分三个类别进行综合考评、考核、评价工作。该区位于**市中心城区,综合考评对象为区直各单位、部门共56个,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综合考评单位39个(政府部门27个、党群及其他部门12个),实行目标考核、领导考评和社会评价相结合,按照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优胜(满意)、先进、达标、未达标、未达标末位(不满意)单位5个等次。优胜(满意)单位、先进单位比例,分别为考评单位总数的15%、20%。第二类为综合考核单位8个,包括区四套班子办公室、机关党工委、法院、检察院、工商联。根据目标考核、领导考评和社会评价情况,按照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成绩显著、工作先进、合格、不合格、不合格末位单位5个等次,成绩显著、工作先进单位比例,分别都是考核单位总数的15%。第三类为综合评价单位9个,主要是垂直管理单位,实行社会评价和领导考评相结合,按得分进行排序。考评过程进行公证,并设立监督员进行监督。考评结果由区委区政府通报,并按照“奖优罚劣、拉开档次”原则进行奖惩,考评优胜单位和考核成绩显著单位按目标管理奖基数奖励15%,考评先进和考核先进单位按基数奖励10%,未达标和不合格单位按基数扣发10%(末位单位扣15%),评价得分前三名的向其主管部门通报表扬。

(二)张家港市开展经常性考核评议,强化公共服务质量督查。该市纳入考评的单位共98个(包括在该市辖区内的各大银行、国有企业等)。考评工作主要围绕“优质、高效、务实”主题开展,考评5个内容:思想政治和工作作风、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党建工作和廉政建设、依法行政和效能建设、机关创建和内部管理。采取经常评与年终评、领导评与群众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行百分制考核。除了年终统一组织部门自我评议、社会各个层面评议、整改效果评议外,突出平时的经常性考核评议,占总分值的45%。经常性考核评议的主要做法是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暗访活动,从机关党工委、监察局、法制办、特邀监督员、电视台等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实施,以拍摄暗访录像方式,每季度进行1次,暗访范围是市各机关及下属单位、条线管理行政单位、镇级机关、司法机关等,暗访内容是围绕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质量、执政形象等,采用现场体验、跟踪观察、模拟场景等手段,以暗访录像真实记录反映工作及服务现状,进行责任追究。每年考评结果设立标兵机关、优秀机关、争先奖进行奖励,考评单位分行政执法管理部门、综合及其他部门、垂直条线部门三类排名,各排第一位的为标兵机关,各前5名共15个候选单位提交市委常委会票决产生10个优秀机关,考评名次与上年相比前进三位以上另设进位(争先)奖,各奖项均奖励单位及每位职工,排名末位的2个部门由市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三)昆山市“八步工作法”实施绩效与作风考评。该市纳入考评的单位75个,包括四大类:党务部门、行政司法部门、与群众关系相对密切的部门、服务性国有企业和银行。每年绩效考评按照“八步工作法”实施:(1)修订考核细则,每年修订,不断完善;(2)下达重点工作任务,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重点项目,结合各部门年度工作要点,公布各部门参加绩效考评的重点工作任务,作为考核依据;(3)组织专项督查,下发明查暗访方案,结果作为年底考核依据,增强绩效的日常监管;(4)受理群众投诉,建立效能投诉中心及投诉处理的“绿色通道”;(5)民主测评,分服务水平、履行职责、创新能力、勤政廉政四个方面,由服务对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个层面的代表,对各部门分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四档进行评议;(6)集中考核,分机关作风、依法行政、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四个方面,由市抽调骨干组成考核组,到各部门进行实地考核,通过听汇报、查台帐、看现场、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各部门绩效建设状况,结合平时的专项检查、投拆查实及明查暗访情况进行扣分考核。(7)综合评定;(8)等次评定,按照4大类对各部门分别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名,评出优秀、良好和一般三个等次,获优秀的单位,记集体三等功一次,所有干部按照基数140%发放奖励金,良好的按基数120%发放。通过公正评价各部门的绩效建设情况,督促各单位尽职尽责、勤政廉政。

二、三点启示

(一)尽快全面推行我区机关绩效与作风考评工作。**地区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据三个市区的机关党工委介绍,他们每年春节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的大会都是机关绩效与作风建设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总结和动员,形成“抓绩效就是抓发展”的共识。我区对这项工作刚起步,今年区委区政府召开了推动政府创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动员大会,明确了今后开展机关绩效与作风考评工作方向。区直属机关党工委已形成了考评工作方案,待区委区政府同意后发文,今年正式在全区铺开该项工作。由于考评结果事关一个部门的荣誉、每个工作人员的奖励,这项工作必然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和关心。区直属机关党工委作为具体实施这项工作的部门,必须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总结、完善、深化方案,使考评的思路、方法能够日趋科学、合理,考评的结果最大程度地真实反映每个部门绩效与作风建设的水平和现状。

篇2

一、组织与机制并重,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覆盖

1.着力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重点推进300人以下中小型企业调解组织建设,年内实现90%以上全覆盖。贯彻落实《关于建立法企共建工作机制的意见》,指导各行业商会规范建立调解工作室。300人以上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年内实现全部规范化建设。市规范化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力争年内规范化率达到90%以上,镇(街道、区)调处中心省级规范化达到90%以上。探索在教育系统建立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健全专家咨询员队伍,形成“专业性调解组织+专职调解员+专业化方法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格局。落实市《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公调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化和规范公调对接工作。

2.不断加强专职调解队伍建设。按照区、镇(街道、区)、村(社区)5:2:1及专业人民调解组织2-4名的要求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力争全区专职调解员配备达到调解员总数的20%以上。探索“两代表一委员”参与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员实行层级分类教育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发挥人民调解员协会的作用,争取把协会打造成“人民调解员之家”。加强对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的调研,继续实施人民调解个案补贴办法,调动调解员工作积极性。

3.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发挥全区社会矛盾纠纷网格化排查预警工作网络的作用,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预防。建立健全群体、复杂、突发矛盾纠纷的预警机制,落实重大矛盾纠纷报告制度。配合做好人民调解信息管理平台升级改造,将信息平台延伸到基层调解组织,实现调解信息化全覆盖。深入开展“三无村居(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无缝对接、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各类法律服务人员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级调解组织积极为党委政府的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提供矛盾纠纷风险评估和防范意见建议,将社会稳定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二、政府与社会并重,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

4.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抓好实体和网络两个平台,着力打造网上网下、立体覆盖的法律服务网络。按照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大力推进区、镇和涉农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推广建设村(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完善“一站式”法律服务机制,打造“半小时”法律服务圈。配合做好12348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建设,将现有的12348法律援助专线升级为综合电话、网络、新媒体的数字化司法行政服务系统,实现“一个平台,多级应用”。

5.丰富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编制公共法律服务业务指引,组建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团和法律援助咨询解答团。加强政府和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全面推行“一村(社区)一顾问”机制,探索政府各部门、镇(街道、区)法律顾问建设。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四万工程”专项活动和“阳光法务”活动,组织引导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业等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群众延伸。进一步加强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探索构建公证业务网上咨询受理系统,不断提升公证惠民、便民服务能力。

6.建立法律服务保障机制。逐步将公共法律服务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完善购买机制。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标准化试点工作,构建由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3大子体系组成的法律援助服务标准体系,健全完善办案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加大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力度,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依托市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涉及的公、检、法、司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高效衔接,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办案效率。

三、监管与帮扶并重,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

7.加强社工队伍建设。以专职化为目标,指导和督促镇(街道)按照1:10和1:50配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执法、专职工作者及安置帮教社工队伍建设,重新登记并调整优化社会志愿者队伍,不断提高队伍素质、激发队伍活力。组织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安置帮教工作者以及志愿者培训,鼓励和支持其参加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切实提高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

8.完善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完善全区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库、人才专家库、个案矫正案例库。建设矫正信息化指挥中心,推广运用执法记录仪等信息技术设备,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工作成效。大力推动省厅社区矫正工作新信息平台以及市政法信息平台的运用,强化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在特殊人群信息交互上的无缝对接,探索电子腕带、矫务通等新型技防设备的应用,努力构建一体化技防体系,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在管在控。

9.健全重点预警机制。加强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核实工作,基本信息核实率达到99%以上,核实成功率达到98%以上。定期开展危险性评估工作,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抓好排查分析工作,防止脱漏管、“人机分离”或“人户分离”情况出现。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低保、救助等政策,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扶助,保障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及社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分类管理和帮教机制,建立重点人员安全管控责任制,建立与公安、综治部门信息通报、联防联控机制,努力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10.强化社会帮扶教育。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协会和安置帮教协会,努力发挥村(社区)基层组织、公益性、慈善性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作用,促进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社区矫正宣讲师数据库,探索开展菜单式集中教育矫正模式。发挥心理矫治志愿者队伍作用,深化心理矫正工作成效。探索感悟性教育手段,搭建情感性教育载体,设定情境性教育典型。鼓励和指导“两类人员”参与街道、社区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以积极的心态融入社区、回归社会。落实财政资金补贴企业机制,不断拓展企业吸纳“两类人员”就业。

11.探索创新特色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先进单位”创建和“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协同检察部门开展全区社区矫正执法和安全稳定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选择1-2个镇(街道)试点,探索循证矫正工作,进一步拓展社区矫正方法。落实必接必送和应急救助制度,确保重点帮教对象接回率100%,一般帮教对象接回率达到80%以上,切实发挥应急救助机制的作用。全面发挥区级过渡性安置基地“履正驿站”的作用,确保一镇(街道)一就业基地,重点镇(街道)有2个以上就业基地。

四、活动与载体并重,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

12.普法工作突出重点。加大普法骨干培训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积极作用,积极组织联络员、讲师团、志愿者和大学生“村官”法制宣传员等“六五”普法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积极组织“法律六进”活动,加强对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着重宣传与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宣传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增进民生幸福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13.法治文化突出品牌。深入贯彻省委办、省政府办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巩固年”活动。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建设“一镇(街道)一品”活动,推动加快建设法治文化阵地,确保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的目标,形成全区法治文化建设的规模效应。组织开展第四批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申报工作,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示范点。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各类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节庆纪念日和主题宣传日(周)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探索利用网络、微博、微信、彩信、移动TV、户外显示屏、气象屏等新媒体、新载体开展法制宣传,拓展覆盖面、增强吸引力。结合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面向游客的法制宣传平台。

14.创建活动突出基层。组织开展第十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第八批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申报工作,力争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达到30%,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率达到100%。探索建立社会法治需求征询机制,推出真正适合公众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建立健全工作情况报送和通报制度,畅通工作交流和反馈渠道。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开展工作总结,发掘和培育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六五”普法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和创新举措,不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推进力度。

五、基层与群众并重,推进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全覆盖

15.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和人员管理的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人员“实名制”信息库。组织开展司法所长培训,提高司法所长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按照省厅“四个全覆盖”工作要求,修订实施司法所工作考核标准。组织司法所开展“一所一品牌”活动,积极争创省、市级优秀司法所。深入开展“庭所(队)共建”活动,实现司法所与法庭、公安派出所、交巡警中队间的优势互补。

16.深化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在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下基层学习实践活动,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到基层单位实践学习,体验基层工作,增进与基层、与群众的感情。加大司法所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继续在符合条件的司法所推动建立独立党支部。不断深化执法监督和执法考评工作,全面落实执法质量考评实施细则,强化监管机制,促进执法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高。

篇3

一、抢抓政策机遇,争项争资成效显著。

我局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湘江流域发展规划、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创新创业发展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投入的政策机遇,切实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和对接力度,将我县一大批涉及基础设施、民生实事、农田水利、重大产业等项目有效地挤进了国家和省项目规划笼子。

1、农业经济方面。牵头向省市发改委呈报了我县“十三五”农林水利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包含新农村建设项目1个,水利项目12个,农业项目7个,林业项目7个,畜牧项目2个。有效地将金龙、青山岛生态集镇建设项目和樟树港辣椒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项目挤进了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项目建设计划笼子,并已全面启动实施。还将特色农业、机埠维修、生态种养、渠系护砌改造等8个项目挤进省财政预算内投资计划笼子。全力争取到石塘、生态集镇建设资金400万元,湾河排渠建设资金400万元。与此同时,稽核县情实际,研究制定了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总体思路和分配方案,目前方案已由省国际咨询中心完成编制,并已通过专家评审。

2、产业发展方面。与县工业局、县工业园等部门一道积极争取利澳肥业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新型多功能复混肥项目、日日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精米深加工项目、华康食品有限公司辣椒深加工绿色产品和金甸甸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改造项目进入全省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项目笼子。铁香茶叶有机兰花、远大可建、嘉盛德特种环氧树脂制备等11个项目进入全市2015年高新技术项目库。并将众均科技钢构件及橡、塑配件生产项目、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等5个项目列入市“十三五”工业强市发展规划项目库。全年共争取到企业技改资金884万元。

3、交通能源方面。切实加强与省发改委、省交通厅对接,将我县S217、S101新泉至望城乔口公路(段)纳入2015年省预算内洞庭湖生态经济建设专项环湖公路项目规划,争取到省专项补助资金900万元。积极争取S217营田闸至樟树、S102城关至屈原营田、S321城关至芷湖口3个项目进入2016年至2020年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计划,目前正在全力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同时将全县19个乡镇涉及329个行政村的10千伏电网改造工程,列入市“十三五”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建设计划。全力争取我县天然气工程进入市“十三五”能源领域重大项目库。

4、三产服务方面。通过层层筛选,招开项目申报会审会,今年将金甸甸检测检验中心、华康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平台和天跃变压产品质量检测中心3个项目挤进了省商贸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平台笼子。向国家、省发改委呈报了友仁集团8.5万吨粮食仓储项目和金穗科技1万吨收纳仓项目,争取到粮食仓储项目国投资金600余万元。目前,两个项目的仓储建设已基本完成。

5、社会民生方面:积极争取了惠安公租房、和顺公租房、佳家乐公租房、八甲棚户区改造和县茶场安置小区5个项目列入省2015年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争取到对外配套基础建设项目资金3000万元。积极申报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新建工程、县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医技大楼改扩建工程、县六塘镇卫生院等12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以及县白泥湖乡大冲村卫生室等262个村卫生室新建工程纳入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时将县湘滨镇柳潭中学、静河乡安静中学等4所中学纳入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计划。争取到县人民医院医技大楼项目资金1200万元,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项目资金240万元,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600万元,村级卫生室建设资金1260万元,初中校舍建设工程建设资金435万元,县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项目资金1000万元,村级服务中心项目资金30万元。另外,还有以工代赈项目资金680万元,巩固退耕还林项目资金230万元。

6、基础设施方面:追报了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目资金增补进计划,争取到追补资金523万元。积极帮助园区对接一批园区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到第二污水建设资金1000万元。在推进“135”工程建设上,我局迅速落实项目实施方案和建设主体,按照建设任务要求,倒排建设工期,抢抓工程进度,与县工业园、金龙新区等部门一道合力攻坚,争取到省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专项奖补资金2400万元,同时将该项目纳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行动计划“511”重大项目库。目前,已建成卓达地产20万平米标准厂房,天宏置业21.5万平米集中工业地产、凯特电力2.09万平米标准厂房和君德地产2.04万平米标准厂房现已全面启动建设。

截止当前,我局共争取到中央和省补资金不低于3.5亿元,同比增长20%。特别是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政策出台以来,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一个项目联一名分管负责同志,进行“一对一”打桩定位,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分线对接跟进。通过我们的努力,前四批共争取到农发行和国开行专项建设基金2亿元。从整体上看,今年通过发改口径共争取到各类资金5.5亿元,较去年多争取2.6亿元。

二、强化项目管理,全力助推项目建设。

在加速办理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的同时,切实加强对项目事中事后的监管,全力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将重心转移到项目批复之后的建设管理上来。

(一)加速项目前期审批。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投资体制改革的有关决定,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相关规定,切实加速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今年,我局共审批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7个,向上呈报审批项目12个,下达固定资产年度投资计划56次。同时加强项目的节能评审,节能审查率达到100%。严把工程建设招投标核准关,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全年共核准项目招标45个,其中公开招标项目26个,邀请招标项目17个,不招标项目2个。所有招投标事项均在指定网站进行公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化。

(二)强化项目后期监管。详细制定了我县2015年稽查年度工作计划,对我县2010年以来中央预算内和省投资的6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并形成了《县2010年至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自查情况统计报告》。5月下旬,我局配合省市稽查办对我县公安、检察、法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以及卫生、城市建设、产业振兴、产业服务四个科目的中央投资项目开展了整改复查。同时,加强对项目建设招投标的监管,全年共查处应招标末招标项目23个,并书面要求整改。通过整改,目前各类项目正在按建设计划有序推进。

(三)扎实开展联手帮扶。我们切实结合发改部门的职能职责,积极谋划项目前期工作,切实加强项目对接力度,对所联项目进行重点帮扶,将英思特电子技改项目纳入了全市2015年高新技术项目库,积极争取了湘江二桥进入省环湖路规划笼子、湘江风光带进入环洞庭生态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笼子,长岳轻轨、虞公庙码头、浏淑铁路、常岳九客运专线等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对接工作,力争进入国家及省“十三五”规划笼子。此外,扎实推进乡太合围村安全饮水、中低产田改造、农村公路建设和绿化四件实事的联点帮扶工作,并拿出5万元对村主干道绿化和困难户慰问帮扶。

三、加强数据监测,当好县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今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仍是把握经济运行基调的主线。我局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谋求新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年初,我局成立了农业、工业、房地产、能源、三产和社会事业六个调研组,分别深入到有关部门单位、农业大户、工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三产服务业,全面了解撑握投资、生产、销售、运营等情况,撰写了《一季度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半年度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一季度和半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并就推动项目建设、加快园区发展、扶持小微企业、促进创新创业等6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并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一致认可。

四、立足全县大局,精心描绘“十三五”发展蓝图。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启动之年。我局切实把握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融合新理念、新要求,紧紧围绕“冲刺省十强”的奋斗目标,结合县情实际,注重优势发挥,成立了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与此同时,我局诚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14位专家,分为产业与经济、空间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城乡统筹、生态与环境、政府改革与社会治理、财政金融与土地开发利用6个课题调研组,深入到全县40多个部门、4个产业园区、20余家企业、3个乡镇、7个社区(村)进行现场调研,并通过比照江西永修县、郴州嘉禾县、苏仙区以及常德汉寿县等先进地区的发展理念,确定了我县“十三五”期间,坚持“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发展战略,继续打造“经济次中心、制造次中心、消费次中心、省会长沙卫星城、城乡统筹样板区、现代滨湖生态宜居城市”和“对接长株潭、借力环湖区、学赶永修县,冲刺省十强,争当排头兵”,把建设成为“五地三宜,强县”的发展定位。“五地”即:长株潭现代装备制造业承接和配套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配送和加工基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区域性港口物流基地;“三宜”即宜居、宜业、宜游。经过8轮修改,形成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和《县“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库》,目前入库项目共386个,总投资1556.36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总投资1283.19亿元。《纲要》编制情况已向县人大作了三次汇报,并在县长办公会上审议通过。

五、深化改革攻坚,切实提升行政效能。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创优服务环境,有效地促进了行政效能的提升。

(一)政务公开更加完善。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利用单位走廊宣传牌、电子显示屏对全局的党务、政务进行公开,并就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在单位门户网站进行更新,确保了政务公开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干群沟通互动更加畅通。继续推行重大项目会审制,使国家投资项目的呈报、资金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全年在政务公开网共上传各类信息54条,较去年同期增长15%。及时答复人大建议2次,办理“12345”服务热线工单8个,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干部作风明显改进。我局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市九条规定和县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要求,认真落实党组主体责任,纪检组监督责任,建立健全了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日常管理、绩效考评、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形成了科学规范、务实管用、指导性强的作风制度体系。今年来,通过全体干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局干部职工认识上明显提高,行为上更加规范,谋事干事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没有出现一例上班时间玩手机游戏、网购、炒股等违规现象,指纹考勤违规率仅为1.2,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机关财务支出较去年下降了30%。上半年,在全县服务型机关评比中,我局综合排名第二。

(三)服务环境逐步优化。一是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我局成立专门班子,集中对职能职责范围内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在原有48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通过审查清理,共取消6项,保留42项。二是取消对项目建议书的审批。对已列入全县五年规划纲要和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我局只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批复,不再另外审批项目建议书。三是精简审批前置条件。在项目审批上,按照国家及省相关政策,逐步放开项目审批前置条件,一般只要求项目单位提供国土用地预审意见和规划选址意见,除重特大项目和有明确要求外,一般不将环评作为审批前置条件。四是简化咨询评估。在办理一般项目审批、核准手续时,我们原则上到项目实地踏勘,现场议定,不再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五是建立和完善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基本实现了投资项目网上申报、网上审批、信息纵横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行政效能。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