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监察审计部课程培训8篇

时间:2023-03-02 15:03: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监察审计部课程培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监察审计部课程培训

篇1

最近在各个社群分享的时间比较少,但是接近年底,大家的问题基本集中在用人和培养人的方面,电商行业目前有些萎靡,用人需求也不同于往日,商家越来越冷静,电商圈内的浮躁之风也开始慢慢沉寂,相信高谈阔论的越来越少,而务实的人越来越多,微博的内容趋势也是如此,谈一万字环境,不如谈一万字实操,废话不多说,开始今天的主讲内容。

首先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电商公司或者品牌电商的根本竞争力在哪里?

有人说是供应链,也有人说是资金实力,更有人说是技术,但弈梵从这些年的经验反观过来,对于电商公司或集团公司品牌电商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人。

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中型和大型公司的痛点,同时也是小公司迫在眉睫的困难,从外部聘请“专家”“大牛”“阿里小二”“技术能人”,成了大多数电商公司的选择,也成了大家逃避这些问题时,看似唯一可行的出路。

可这些人,真的能很好的融入并且按照布局者的思路进行革新改变吗?相信各位经历过的人,都深有感触,大多数外聘骨干,都不能短时间胜任,结果是大部分外聘骨干要么离开,要么一事无成。

原因不在外聘人员的能力,而在于是否完全能够理解布局者的意图和规划,能否完全参与到核心骨干该存在的环节中去,同时团队整体是否能够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执行差异快速磨合。

那么,如果外聘骨干进行团队能力提升存在执行上的困难,也会面临付出大于结果的问题,作为布局者或者公司电商团队的核心,我们又当如何?

今天我们先从第一部分也是公司电商团队组建的第一步开始说起,如何快速的组建一个完整专业的电商团队,并且降低用人成本。

说到组建团队,也是很多品牌持有方,在面临传统品牌电商转型时,电商团队组建遇到的核心问题,在经过TP公司的“折磨”后,大多数品牌持有方,也在这两年选择了收回品牌,开始准备自主运营,可接回来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难以延续,原因不在别处,正在人的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快速组盘,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人选去执行合适的岗位呢?这里弈梵分为了三种情况,也针对不同的规模去做详细的解释:

一、集团公司上市品牌(有完备的供应体系)

二、自创品牌(淘品牌,自有供应链)

三、小而美(以当口拿货为主)

一、集团公司上市品牌

为了节省大家的阅读时间,弈梵只说重点,不做太过冗长的解释和赘述。

1.明确组织构架,应该有哪些部门?公司流程是否太过冗余?

2.明确用人标准,什么样素质的人适合电商部门?是否应该设置学历和年龄限制?

3.明确组盘完成时间,什么时候完成,完成度多少。

4.明确电商部门薪酬体系,采用什么样的KPI考核制度,采用何种晋升制度?

5.明确团队文化建设及荣誉奖惩,什么事情可以奖励?给予什么奖励?惩罚是否得当?

6.明确监察机制,采购、物流、推广、物料应该采用何种监察机制?怎么去监督管理?

以上问题基本为核心问题,如果明确不了,或者下不了决心,组建出的团队也将面临极大地问题,那么这里我们从大公司大品牌高层的角度去思考一下,这些细节到底如何把控?

1.明确组织构架,应该有哪些部门?公司流程是否太过冗余?

运营部(品牌运营总监,阿里系运营主管,品牌分销主管,品牌BD主管,平台运营主管)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问了,这一群中层怎么能放到一个部门呢?对,也许在传统行业这种做法肯定会出问题,但在电商行业,尤其是大公司的电商部,往往就存在非常严重的内部沟通问题,各为其事,各有各的KPI指标,阿里系和平台系打架,抢货,抢人,互相攻击,事情还没做,已经开始斗起来,这样对于整个电商团队是非常不利的组盘决策,团队流动性也会增加。部门人才流失严重,大多数原因不是事情做不好,而是中层沟通出现问题导致下属难做。

运营部是电商部的核心,也是发动机,任何环节的沟通失误,都会导致下层执行人员的徒劳无功甚至两头受气,因此,核心成员的统一协调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组盘方向

审计部(财务人员,审计经理)

有人要问了,有些中小型公司,至今是不设监察审计部门的,为什么大型集团或大型电商公司要设置呢?这样不会增加公司的流程成本吗?

这里要明确两点,第一点,这里的审计经理仅做事后审计,审计投入的效果和结果以及投入中有回扣现象可能性的事项,而事前审计交由公司决策层和高层去监察。

“果不可为,而因必慎”

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公司不必要的支出与浪费,同时也避免了部门人员徇私舞弊,监守自盗,众所周知,在电商部门或者公司,物流费用、物料费用、第三方服务费、采购费用都在整体预算中居高不下,不少公司至今未能盈利,也是饱受其扰。

因此作为整个电商的监督部门,监察审计部起到了震慑作用,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财务流程,因地制宜。

监察审计部部的存在,牵涉到公司的物流成本、物料成本、推广成本、外包项目费用成本,看似鸡肋,实际上能够避免极大一部分的费用损失。

而大家都明白,费用降本,就是利润。

品宣部(品牌经理、策划主管、文案专员、新媒体专员、ECRM经理、CRM专员)

说到品宣不少人就要问了,大公司不都有市场部么?电商为啥要单独弄个品宣部?

这里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到大公司常见的线上下内斗的问题,而内斗最主要会伤害的就是品牌宣传与产品供应链,那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怎么做?

1、建立电商独立的品宣部门

2、加强电商品宣部与线下市场部的定期沟通机制(吵架归吵架,该合作就要合作)

3、电商品宣独立预算但品宣方案必须与线下明示,尽可能达成合作

那么这里要问了,你自己弄个市场部,除了品宣之外她们还能干啥?

1、新媒体营销(微博、微信、微淘、等等等等)

2、产品文案编写、详情页文案编写、营销活动文案编写

3、大型品宣活动策划、大促活动策划、品牌营销活动策划

4、写段子。

5、品牌宣传渠道拓展、品宣资源拓展、品牌对外公关

6、分销商产品课程培训

7、新员工产品课程培训

8、员工文案能力培训

9、网红渠道合作、品牌自有网红培育

10、平台、品牌、媒体、线下四方合作营销策划

11、品牌CRM客户关系管理

12、社群营销管理

13、APP微端平台营销运营管理

推广部(运营经理、推广专员、分销专员、BD专员、运营专员、店长、实习生)

注意一点,这里的所有推广人员,公司应杜绝外聘,从客服部物流部择优晋升,由公司运营部中高层进行定期带培,内部培养,增强运营部与推广部师徒关系的确立,公司内部采取师徒责任制,此方法源于古代当口的说法,同时也会加强推广人员的稳定性,开拓推广人员的晋升渠道,增加部门人员的积极性。

现在有些大型电商公司为了明确职位职级,推广专员一个月难得跟运营总监说上几句话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虽然说对于中高层领导是一种尊重,但对于一线执行层面来说缺乏温度,同时一线人员也难以得到学习机会与晋升机会,总监的办公室往往也是“不敢进,不愿进,不想进”的三不之地,一线与决策之间隔阂深,也就无所谓沟通,一个没有沟通的团队,就算再专业,也会没有效率。

推广经理:(技能要求:SEO/SEM/DSP/CPS/CPT/CPM/文案编写)

设计部(视觉总监、设计主管、推广设计专员、产品设计专员、设计实习生)

作为品牌的设计部门,设计部一直都是许多公司的痛中之痛

设计部门也成了团队中饱受诟病也怨气最大的板块,为什么怨气最大呢?

推广部有要点击率,运营部要营销氛围,品宣部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就连客服部都要询盘率访问深度停留时间、物流部也要物流信息提示,审计部要产品信息无误宣传文案不违法....等等等等...几乎所有部门都会有设计需求,而承担设计需求的却往往只有一组人,且大部分电商公司的设计团队分工不明,那么如何进行设计人员的分工呢?

视觉总监:负责店铺视觉数据、实习生培训、部门团队日常管理协调、品宣部门设计需求、品宣部门物料设计需求,负责品牌整体VI把控(技能要求:AE/PS/CD/DW/FL/FW/H5/JA/AI/文案编写)

设计主管:负责品牌整体设计方向风格、各部门设计需求协调、部门成员工作内容安排、文案排查、产品信息排查

推广设计专员:负责推广部门所有图片需求、产品详情页、产品上架(技能要求:PS/CD/DW/FL/H5/FW/文案编写)

产品设计专员:负责产品详情页、产品图片等相关设计工作、同时负责产品信息编辑产品标题优化、新产品开发(技能要求:PS/CD/DW/FL/FW/SEO/SEM/文案编写)

设计实习生:学徒(技能要求:PS/DW/FL/FW/文案编写)

客服部(客服经理,三班倒各班主管,售后专员,售前专员)

现在有很多公司不设客服部,而采用第三方云客服进行外包,很多人觉得,节省了费用,但是,对于一线客服把控能力会大幅的降低,另一方面,电商公司最懂产品最了解用户的一批人也无从培养,无论是文案策划、推广品宣、视觉设计无一与产品相关,就眼前看,是节省了一大笔福利费用,但从长远看,不利于公司电商部人才培养,同时也断绝了基层员工的晋升渠道。

因此客服作为电商的根本,也必须作为电商各部门的人才库。

说一个很简单的场景,许多公司一到双十一就开始外聘兼职客服,但大家也许会发现,他们的策划人员,设计人员,文案专员,在双十一当天往往无事可做,如果公司能够执行“客服人才库”制度,到了紧要关头大部分员工都可以成为客服,又何必外聘兼职呢?

物流部(物流主管,物流专员,仓储专员)

目前大部分电商企业均采用了第三方仓储物流进行物流外包,但之后却发现,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看似节省了费用,但对于店铺最紧要的DSR却频频报警,与第三方公司的合作也是让人头疼不已,费用不降反升,不但没有降低物流成本,反而对店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原因就在于对于包装细节的失控,对于产品损耗的失控,这些问题看似如蚁,但一旦到了大促关头,也会成为公司最大的隐患和危机。

因此无论规模如何,建议一定要采用分仓物流的方式,在发展初期切忌采用外包物流,可在本地建立本地仓对全国发货,也可将物流部作为人才库,对各部门进行输出,开拓电商公司内部人才的晋升渠道,待公司物流需求超出本地仓承受范围,再开外地仓,可分为华南,华东,华北三仓,视情况,将外地仓进行第三方外包,本地仓做相邻省份发货,同时原先的本地仓工作人员做第三方仓储物流的对接监察工作,严格要求并监督第三方物流的执行,同时也可做备用仓进行临时轮替,避免了因为第三方仓储服务方的失误导致货品延期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使用第三方仓储的风险,加强了管控。

内容有些冗长,但弈梵也是尽可能说的精炼,如有不明白或者有异议的地方,欢迎评论转发进行互动讨论,弈梵也会一一回复。

2.明确用人标准,什么样素质的人适合电商部门?是否应该设置学历和年龄限制?

刚刚给大家“简略”的聊了下组织架构问题,接下来跟大家聊聊用人标准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大型电商公司招聘电商人才,总会闹一些笑话,比如:

“某公司招聘运营总监,任职门槛要求如下:

电商从业经验10年

暂不论这个公司出于什么心态去写的这个要求,但从年限来看一定是想要一名专业的资深的人来任职,可大家想想,十年前也就是2005年,有多少人在做电商运营?而这样的人到了2015又有多少还在做电商运营?

211/98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这里也要吐槽一下,目前做电商运营的,又有多少是名牌大学毕业,又有多少还读了研究生?

年龄35岁以上

WTF...35岁,也就是说1980年前生的人都没有机会,试问,现在有多少电商职业经理人是70后。又有多少电商职业经理人到了35岁还没有创业打算,又有多少这样的所谓电商运营,是真的一直在做电商,也请那些用人方的人事主管倒过来想想,这个35岁的年龄里,他的工作经验又有多少年与电商有关,而一个70后一个年近40的人,要如何面对快速变化的电商市场....当然这话并不绝对,也确实有今年35岁,23岁开始做电商,从Ebay开始做,或者在2003年就进入阿里或是百度腾讯,至今仍然还在做电商运营的“大牛”

操盘过销售过亿品牌

.............对销售额的要求,看似合理,看似无可厚非,但放眼看去,又有多少品牌能够年销售过亿,

身边也就有这样的真事,某运营总监在护肤品类目操盘年销售过2亿,跳槽到母婴类目某品牌,拼死拼活年销售不过5000万。

某运营总监在女装类目操盘年销售过1亿,跳槽到宠物类目某品牌,绞尽脑汁只做到了1200万。

难道她们都不约而同的能力下降了吗?

显然不是。

每一个类目的竞争烈度,业态体量,市场环境,都存在太多的不同,是否一定是大类目的运营更加优秀,而小类目、高竞争度类目的运营就更差一些呢?

看到此处,各位了解实际情况的运营,一定会有所感触。

电商本就是一个新兴行业,不少传统企业按照传统行业的标准聘请高管本不为过,但着实让电商运营们感到十分荒谬,可笑亦可悲。

当然,吐槽归吐槽,我们眼里的奇葩,在有些人眼里也许就是理所当然。

那么大型企业应当如何设立人才招募标准和门槛呢?

1、学历,学历门槛重要又不重要,有些企业认为,学历就是检验个人素质的试金石,可以淘汰掉很大一批“次品”,但目前电商人才市场火热,不少地区更是招个推广如同上刀山下火海一般难以完成,学历,不但不能成为选择优质人才的门槛,反而会成为阻碍,因此这里建议,学历仅为参考项,大专及以上即可。

2、年龄,电商行业存在不过15年,职业圈子完全形成不过10年,大批量的职业经理人出现不过5年,而各大高等院校出现电商专业更是08年之后才有的事,距此也不过7年时间,不少公司动辄10年8年的从业经验要求,看似合理,实则过份。而大部分电商用户基本为80后90后,对于公司电商人才的招聘,不建议设置最低年龄限制,但建议最高年龄限制不超过35岁,35岁是70后80后的一个分水岭,同时大部分35岁以下的人才才有可能在15~25岁的最佳学习阶段接触电商,了解电商,并且适应电商行业快速变化的节奏,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

3、性别,不限

4、工作经验:根据岗位要求制定

5、专业技能:根据岗位要求制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几个招聘电商从业人员的经验,电商招聘七不要:

1.非女装类目品牌,不要招聘女装类目设计人员

2.非大类目品牌,不要招聘大类目推广

3.非女性产品类目品牌,不要招聘女性类目品牌文案策划,同理,男性类目不要招募女性类目文案策划

4.非标品类目品牌,不要招聘标品类目客服

5.非快消品类目品牌,不要招聘快消品类目运营

6.非男装类目品牌,不要招聘男装类目设计

7.非3C类目品牌,不要招聘3C类目品宣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电商品类之间的隔阂,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不要轻易尝试,以上说的七点,虽然片面,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具体原因我稍作解释,但不深究,大家可以自行体会。

例如:女装一线设计,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新制作简易详情页,设计功底一般比较浅薄

大类目推广操作推广费用虽多,但一般操作粗放,不适合小型类目精细化操作

男性类目文案策划多不熟悉女性市场心理,女性市场文案策划多不熟悉男性购物心理

标品类目客服多缺乏话术支持,而非标品类目客服往往话术方面要强于标品类目客服例如女装客服和3C客服之间的差别,护肤品客服和男装客服之间的差别

快消品类目运营多参与大型POP运营,例如量贩团,聚划算,聚美POP,重活动,轻视觉,运营手法多粗放暴力,其它类目不建议轻易招募,如有合适人选,也可考虑

男装类目设计,设计风格多硬朗冷峻,女性市场品牌谨慎使用,长期的设计风格熏陶,很难改变和重新培养,对于跨购物人群的设计师,就算再优秀,不要轻易招募。

3C类目品宣多通俗化,虽渠道为王,但文字能力多有不足,不建议非标品类目团队招募

以上七点可能触碰到了很多人的痛处,但还是那句话,隔行如隔山,企业别轻易招募,人才也别轻易选择,否则,尴尬的不止一天两天。

3、明确组盘完成时间,什么时候完成,完成度多少

如果方向明确组盘完成时间为30~50天,视地区人才库情况略有不同。

4、明确电商部门薪酬体系,采用什么样的KPI考核制度,采用何种晋升制度?

KPI考核部门独立化,分部门采用不同的KPI考核指标,之后我会分享一份KPI考核指标表格,有需要的也可以私信找我索取

晋升制度方面,淡化职称差异,强化职级差异,建议采用P级进行薪酬管理,P1~P12每级采用时间加绩效考核法,入职转正每6个月升级一次,连续3个月KPI合格升级一次,连续2月KPI不合格作通报警告处理,连续3个月KPI不合格降级一次,连续4个月KPI不合格,作无条件辞退。如升级到P12,无可再升,则升级至M1,享受M1福利待遇

基层KPI每季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签订修改一次

基层薪酬制度

个人P级每提升一级按固定比例提升底薪,底薪与绩效无关。

团队绩效与团队个人P级总合加团队绩效挂钩,团队P级数量越高,团队固定福利越高,个人所得福利越高,福利为团队建设费,团队旅游费,团队餐补交补话补费,团队差旅标准,团队绩效2个月不合格,团队各项福利下调一级,团队3个月不合格,团队各项福利下调两级,团队4个月绩效不合格,团队警告一次,团队5个月绩效不合格,团队解散重组。

收入与贡献有关,贡献与能力有关,能力与付出有关,团队胜利大于个人胜利。

高层KPI每半年度可签订修改一次

高层薪酬制度

设立M级进行薪酬管理,M1~M12每级采用时间加绩效考核法,入职转正每6个月升级一次,年度KPI完成100%以上升级一次,半年度年度KPI未完成降级一次,如降至最低M1无可再降,则降级至P9。

个人M级每提升一级按固定比例提升底薪,底薪与绩效无关。

高层个人福利与个人M级挂钩,其个人月度年度销售提成,与负责板块绩效挂钩,负责板块的绩效考核季度达成率低于60%降级一次,半年度达成率低于80%降级一次,年度考核低于90%降级一次。

年度提成分红比例及月度提成分红比例及月度绩效奖金,应在入职转正之前协商签订完成,如未完成则视为未转正。

5.明确团队文化建设及荣誉奖惩,什么事情可以奖励?给予什么奖励?惩罚是否得当?

个人M级与P级升级做全公司通告一周,并应组织升级仪式,如因外派出差不能参与的升级成员,人事部门应协助补办,升级仪式前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物料对应职级配饰,每一P级均设有不同材质外形职级戒指与袖扣、勋章、领带夹:

P1~P3,塑料材质戒指,并做数字标示

P4~P6,合金材质戒指,并做数字标示,达到P6另授予专属合金袖扣

P7~P9,纯铜材质戒指,并做品牌LOGO及数字标示,达到P9另授予专属纯铜袖扣

P10~P12,纯银材质戒指,并做品牌LOGO及数字标示,达到P12另授予专属纯银袖扣

M1~M3,玫瑰金材质戒指,并做品牌LOGO及数字标示,达到M3另授予专属玫瑰金袖扣、玫瑰金领带夹

M4~M6,纯金材质戒指,并做品牌LOGO及数字标示,达到M6另授予专属纯金袖扣、纯金领带夹、纯金荣誉勋章

M7~M9,铂金材质戒指,并做品牌LOGO及数字标示,达到M9另授予专属铂金袖扣、铂金领带夹、铂金荣誉勋章

M10~M12,铂金镶钻材质戒指,并做品牌LOGO及数字标示,达到M12另授予专属铂金镶钻袖扣、铂金镶钻领带夹,铂金镶钻荣誉勋章

公司年会与大型会议集会,应佩戴对应职级配饰。

P级、M级职级对应戒指,职级提升后后原职级戒指需归还,袖扣领带夹荣誉勋章无需归还

外聘高层管理人员,无论职称高低,均从M1开始计算。外聘基层人员,无论职称高地,均从P1开始计算。

6.明确监察机制,采购、物流、推广、物料应该采用何种监察机制?怎么去监督管理?

物料制作、用品采购、推广费用、物流费用、设立独立监察部审计制度,采用事后审计,事前审核的方式进行监察管理,各部门主管有权审核部门费用,但每季度应提交报表与监察审计部审计费用去向结果,财务流程及账目监察部有责任负责审核,电商部采用独立财务体系。

审计部主管对电商总经理负责,并做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汇报及各部门审计结果汇报。

二、自创品牌(淘品牌,自有供应链)

与大型公司不同,中型电商企业往往承担不了如此分工明细的组织架构,那么作为中型电商公司,我们应该怎么去搭建自己的电商团队呢?

首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需要花钱的岗位与不需要花钱的岗位

2、明确需要快速轮替的岗位与需要稳定性的岗位

3、明确公司内部晋升制度

4、明确公司KPI指标分配

1.明确需要花钱的岗位与不需要花钱的岗位

什么叫需要花钱的岗位?如:推广岗位、运营岗位、新媒体岗位

什么叫不需要花钱的岗位?如:设计岗位、仓储岗位、客服岗位

那么这里给大家一个万用思路:

让花钱的岗位把钱花的更有性价比

让不花钱的岗位想办法把钱花在顾客身上

不重职称,只重设职级职能

那么我们这里做两类分工

需要花钱的岗位(会有费用经手的):

推广专员、主管

运营专员、主管

渠道分销主管

物流仓储主管

设计主管

不需要花钱的岗位(没有或很少有费用经手的):

设计专员

仓储专员

渠道分销专员

客服专员

售后专员

对于会有经手费用的岗位,统一归于运营办公室进行管理,由运营总监负责监察审计考核

对于不需要花钱的岗位,划分为:

产品仓储中心

CRM管理中心

视觉设计中心

每个中心由对应职能的部门主管负责,并统筹中心的KPI考核。

不设审计部,客服部,推广部,品宣部。

推广人员直属运营办公室管理,客服人员品宣人员直属CRM管理中心管理

2.明确需要快速轮替的岗位与需要稳定性的岗位

所有人员均采用P级M级晋升制度,与之前提到的一样

需要快速轮换的岗位(以销售为主要目的,容易培养)

推广主管

推广专员

运营专员

运营主管

渠道分销专员

渠道分销主管

仓储专员

需要稳定性的岗位(不以销售为主要目的,较难培养)

物流仓储主管

设计主管

售后专员

客服专员

设计专员

文案策划

运营助理

这里给大家一个思路:

需要稳定性的岗位,不与销售挂钩,但与费用挂钩,KPI注重费用控制

需要快速轮换的岗位,与销售直接挂钩,不与费用挂钩,KPI注重销售结果

团队设P1~P12职级制度

统一由运营总监设定员工所属中心、办公室的KPI每月度考核

各中心、办公室岗位,由各中心、办公室负责人设定KPI每月度考核标准

各中心、办公室团体KPI连续2个月不合格,中心负责人通报警告一次,中心主管降P级一次

各中心、办公室团队KPI连续3个月不合格,中心主管降P级一次,并做职位内部竞选,新任主管从中心、办公室内部晋升,各岗位个人KPI连续2个月不合格,直接作辞退处理。

个人KPI连续3个月合格提升P级一次,入职转正满6个月提升P级一次

个人P级每提升一级按固定比例提升底薪,底薪与绩效无关。

三、小而美(以当口拿货为主)

这里将小店铺称为小而美,开个小玩笑,各位不要介意,那么对于没有自由供应链的店铺,我们应该如何去组盘,如何快速的组建团队呢?

这里明确三个问题:

1.我们有多少利润空间发工资?

2.我们的订单量有多少?

3.我们的老客多吗?

这里对于小而美的店铺,大多数是大学生创业,或者小夫妻自己开店,在当口集市拿货,或者家里或者朋友家里是开商行的,从这些渠道拿货的店铺,一定要注意以上三点问题。

1.我们有多少利润空间发工资?

一般创业型店铺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店铺除去产品成本物流成本的毛利润大概有多少,有多少空间可以拿来发工资,假设初创团队有3个人,这三个人怎么分配这剩下的毛利,多少拿来储备,多少拿来分红,多少拿来发工资。

2.我们的订单量有多少?

小型店铺,如果订单量不是非常大,尽量所有人一起包货,发货,所有人一起接单,不要做明确分工,当订单量稳定在一个基数,且利润空间能够支撑聘请其他人员,再做分工的打算。

3.我们的老客多吗?

店铺如果老客的量较大,建议专门安排一个人去做老客户的QQ群营销,建立牢固的老客关系,多与老客互动,并针对不同的老客人群,做不同的营销活动,把钱花在老客户身上,把时间花在老客户身上,一定会有极大地收获。

组织架构上可以这样简单的略做分工

耐性较好的,负责文字、直通车、钻展、设计、活动报名的工作

体力较好的,负责仓储物流、采货、打包、拆包、搬运的工作

善与人打交道的,负责老客户管理、客服、售后、渠道、淘客、的工作

好了,连夜写完了这篇分享,洋洋洒洒9300多字,希望大家看了能够有所收获。

篇2

关键词:企业;会计审计;审计人员

一个企业在战略制定过程中不仅要紧随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更要时时追随企业内部的环境而改变。所以,企业的内部会计审计等都是影响和制约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这部分因素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制定一套能够加强企业战略发展的会计审计,不但能够不断完善企业在发展战略中出现的问题,还能真正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所制定的目标,从而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概述

1.企业内部审计的概念

2001年1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新版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内部审计全新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2003年6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准则》,做出定义: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事务所审计、独立审计)并列为三大类审计。

2.企业会计与审计的联系

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为我国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研究基础。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一般是针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及其财务会计活动。可以说,没有企业会计,就没有内部审计。另外,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够给予企业会计工作中的财务报表一些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

3.企业会计与审计的区别

企业会计与审计的区别,具体表现企业的会计和审计职能方面。企业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是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核算和监督;企业审计的基本职能则是存在于各种审计形式中的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职能。其中,企业会计中的监督职能是针对企业会计活动的本身开展的自我监督;企业审计中的监督职能则是指除了审查会计账目,还有审计会计计算行为以及其他与金钱相关活动的检验和分析。

二、我国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管理层对企业会计审计不够重视

在很多实际情况中,很多的企业的财务发展并没有设立专业的财务审计部门,一般的财务审计工作都是都财务会计部门代替,在企业的财务部,也并没有设立专业相关的审计工作流程和审计规章制度,导致企业的审计工作一直停滞不前。由于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财务审计并不重视,导致企业的财务审计形同虚设,造成本企业的财务发展目标跟不上企业整体发展的步伐,从而大大影响了企业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企业会计的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企业的会计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企业的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大多涉及面比较广,也比较繁杂,牵扯经济资金流向的工作,需要员工拥有绝对专业的综合素质。但是当前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财务部门,都没有设立专业的审计部门,也没有专业的审计人才,导致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受到局限发展。

3.会计审计没有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

在我国的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直接由企业高层领导管理,其中包括企业的会计部门和审计部门。这种管理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员工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却给财务审计工作带来了局限性。具体表现在,没有明确会计审计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重要性和贯穿性。众所周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向企业内部自身,面向一切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人员,一旦审计部门单独成立,就很难保证审计工作中的专业性和公正客观性,进而影响审计监察工作。

4.会计审计方法不科学

企业财务管理当中,会计审计方法不科学,主要表现在绝大多数企业不能实时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目标,为企业制定适合于企业会计审计的制度和方法。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还是停留在参考同行业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当中,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没有章法和具体的规章制度可言,导致企业会计审计方法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及时准确评价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所以,不能为企业的领导者提供准确的财务审计评价。

三、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有效方法

1.提高管理层对企业审计的认识

企业内部审计是对顺利进行企业会计工作的保障。企业管理层只有高度重视企业的内部审计,才能避免出现一系列的企业内部财务纠纷,进而影响企业内部的长远发展。要想提高管理层对企业审计的认识,首先,企业领导应该成立单独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并且企业审计直接归属企业高层领导管理;其次,对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赋予可以监督检查企业一切财务会计程序的权利。提高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审计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财务舞弊的现象。

2.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规章制度,是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应该针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审计队伍,首先,需要企业在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选拔上,注意挑选适合的工作人员;其次,应该定期培训和管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使其尽快发挥自己的工作实力;最后,企业应该积极鼓励会计审计职员,根据企业的财务工作程序和企业的各项工作流程,为企业制定适合的内部审计方案,以减少企业潜藏的各项风险。

3.确保会计审计部门拥有独立性

为了确保企业会计审计部门拥有绝对的独立性,企业就需要在处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时保持绝对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就必须及时改变企业过去固守的传统审计管理模式,给予企业会计审计绝对的自主权和独立性,使企业内部审计独立于企业财务会计系统,保证企业的各项内部审计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保证会计审计部门拥有绝对的独立性,保证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不受企业任何一方势力的影响和干扰。

4.建立新的会计审计方法

当前,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都出现了企业审计的方法不科学,企业审计基本都是按照同行业企业审计的流程和规章制度在执行,导致了企业自身制定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和审计规章制度不适用企业发展的实际的情况。面对这一现象,企业要想缓解,首先需要在制定自身企业审计发展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时,将企业的会计审计方式与快速发展的企业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重点强调提高企业审计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企业应该在满足自身内部发展的基础上,引进新的内部审核方法、手段和信息获取渠道的专业性,注意结合网络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从而通过建立新的会计审计方法,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质量,最终加强企业的会计审计。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思考,首先针对此项课程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针对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进而对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有效方法展开了深入探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改善措施。最终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为相关专家学者提供一些更具个性化的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王书明.关于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思考[J].审计广角,2014(5).

[2]严婧,张业宏.探究关于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6(12).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控制要素

一、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环境方面。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环境既包括内部环境如内部组织结构、校园文化、人力资源等,也包括外部环境如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①组织结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一般仍沿袭传统高校的官僚机构习性,以行政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组织机构成垂直管理结构形式,从而使高层领导的权力难以被监督和制约,在出现可乘之机时,就容易产生和越权操纵的行为。如前所述,高职院校今年频频发生的案件,尤其多发在招生、基建、采购、等方面,这些的行为多与高职院校的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各部门各岗位的责、权、利划分不清等有很大关系。②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用传统的人事教育管理模式,往往不能公正地评价教职员工的综合表现。行政人员与教师比例不协调;人才引进政策力度不大,不能够吸引人才,对教师后续提升考虑不多,难以留住高技能人才;受指标限制的评聘结合的政策,约束了教师的发展空间。③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不明确。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薄弱,高职院校多为转制后的学校,没有整体规划,要么占地面积比较小,要么因合并而形成多区域分割型校区,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无所适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积淀下来的文化,很多高职院校重表面、轻内涵,只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了与之相辅相成的精神文化建设,无法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二)风险评估方面。风险评估,是指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同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过去,我国的高职院校多为财政拨付经费,按计划进行招生,高职院校的领导的风险意识不强。而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渠道也在逐渐扩大,为了抢占招生市场,大量进行软、硬件建设,举债也在所难免,但是却没有与之配套的财务风险评估系统。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目前,高职院校通常依据以前年度拨款的金额来进行预算,预算编制程序、执行和考核都不够科学。往往出现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缺乏资产清查的各项措施,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大力提倡技能训练,往往在实训上投入大量财力购买软件、硬件及耗材,但是往往购买来的软建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实训场地不够等原因而出现长期闲置,在日常管理、清理报废、监督等过程又缺乏相关相关控制,“僵尸设备”、“僵尸软件”出现频繁,造成了大量的资金资金浪费。采购时不严格论证,往往采购来的软件因为使用条件跟不上而不能够使用;使用时不严格监督,没有定期清查制度,有时候固定资产丢失也就不了了之了;报废时随意性大,往往还能够使用的仪器、设备没有经过严格评估,到了年限就自动报废,导致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

(四)信息与沟通。由于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原因,高职院校的权力运行缺乏监督机制,更缺乏群众监督,教代会制度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部门间、教职工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婆婆多”、“没人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五)监督。很多高职院校缺乏监督,使得故意迟到早对、拖延工作、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些学校虽设有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但因为行政管理的性质,这些部门往往形同虚设,并未起到监督的作用。

二、{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重点。在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要特别注重以下内容的内部控制建设。(1)工程建设。伴随着学校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在工程建设中也频发舞弊案件。一方面是因为高职院校不注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基建工程监管不严,同时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领导决策不民主、内部监督不到位,对领导干部、基建部门权力起不到制约的作用,给个别人独断专行、谋取个人利益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是在基础建设时不能够及时配备专业人才,建设前也没有建立完备的控制监管机制。很多学校认为基建、后勤等部门工作难度不大,因此在用人方面把关不严,这就给舞弊案件发生提供了条件。(2)物资采购。随着教育经费投入地增加,仪器设备、软件、教材图书、维修材料等物资采购的数量也日益增加。但由于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导致个别人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暗箱操作,利用职权为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3)财务风险。市场经济为高校提供了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同时也使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风险。由于一些学校对筹资方向、筹资渠道、筹资规模、偿还来源、资金用途及效益、存在的风险等诸方面筹资风险不能实施全面控制。

(二)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1)内部控制环境。1)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合理的组织结构应注意对员工进行合理分工并且合理划分权责,避免出现高度集权。在确定组织结构时要注意职位设置“层次清晰”、意见反馈“渠道畅通”,做到以权定责,以责定利。在高职院校的经营管理和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的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者的素质将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因此,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管理者必须保持先进性。2)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高职院校应以人为本,重点关注员工的聘用与培训上。聘用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起点,制定优秀人才引进及后续支持的相关制度。为现任的在职员工提供不断学习和晋升的机会,是员工的业务水平不断得以提高。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时,要提高认识,科学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和形式的有效结合,要引进企业文化理念,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2)风险评估。高职院校可能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教育教学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和风险。因此要明确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目标,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环境,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特点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流程和方法。比如建立相应的总会计师制度,从而避免由于缺乏总会计师的协助管理,而使得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3)控制活动。1)加强对各种收费项目及各项收入的控制。目前,高职院校主要资金来源于财政部门投入、学费收入以及创收资金。比如个人承包的后勤集团、印刷厂、培训费等。高职院校应专门成立收费管理领导小组,对学校的各种收费项目进行统一领导及管理。2)加强对资产的采购、付款及管理控制。学校要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组织学校财务、纪检、监察、审计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严格论证,要考虑到师资、班型、课程等多方面因素,以提高资产的使用率高。采购时,要进行价格谈判、按既定的程序签订采购合同,以降低采购成本。采购到位要做好验收,再付款。使用时,要做好资产的收、发、存记录。报废时也要进行相应的论证。此外,对于不相容职务要进行分离。比如请购与审批部门要分离;确定供应商和询价职务要分离;购、验收、付款部门要分离等。3)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控。随着“示范校”、“骨干校”、“资源库”、“提升工程”等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国家拨付的专项资金也逐步投入。为了使这些专项资金真正用到实处,必须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的检查和监督共工作。内部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以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相关人员的行为地监控。(4)信息与沟通。1)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资源共享。各高职院校应主动进行广泛调研和对其他高职院校进行考察,了解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路径,力争构建自己的数字化校园,搭建全校信息系统平台,将学院的资产、财务、教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招生注册、学籍管理、实训室软硬件资源管理都搭建在该平台中,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篇4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和技能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因此,本文主要对酒泉地区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技能的要求,谈谈我院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的对策,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降低会计人员的职业风险。

关键词 技能 社会需求 培养

在我院示范校的建设下,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我对酒泉地区企、事业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会计岗位设置和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能力和技能的要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区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比较高。

一、酒泉地区会计职业需求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会计已经开始和其他的专业慢慢融合从而产生了很多新职业岗位,这也为会计人员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从现代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看,可以将酒泉地区的会计行业的职业分为四类。即:“做会计的人”、“查会计的人”、“管会计的人”和“研究会计的人”。其中,“查会计的人”,一般指的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而且这个方向的门槛较高。要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是目前各类注册执业资格考试中考试周期最长、难度最大的;要成为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比企业会计人员更强的会计业务能力;通过对酒泉地区财政局的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的资料显示,酒泉地区的过关率不到2%;“管会计的人”从事这类会计职业的人主要是指与会计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和其他组织机构的人员,主要与会计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包括各级政府的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家监察和管理部门(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海关) 等。对这类部门,必须是国家公务员,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在现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很大,2009年,酒泉地区的公务员考试的比例只有3%左右,而且,这个方向上的人才需求量小得多,因此,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研究会计的人” 一般指在各类研究部门的专职研究人员和各类中等、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和会计专家,他们主要是从事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所以高职院校一般很难培养前面的这三类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在对会计人员的培养上,将其定位于“做会计的人”,也就是说,是在一个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报告及财务管理工作的人。这是狭义上的会计人员,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会计职业,也是最主要的会计职业。酒泉地区的中小企业也就是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在该方向上就业的门槛较低,只需要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从业资格证”即可。在这个方向上从业的队伍十分庞大。

二、酒泉地区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技术和能力的要求

企业会计本质上是对企业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做出正确的预测,参与经营决策和实行监督,要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适应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会计人员必须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全面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培养会计人员求知、思维、分析、语言、写作等各方面能力的知识(包括逻辑、数学、语文、计算机、外语、写作等),尤其在一些企业中,要求会计人员会进行一些应用文的写作,如财务会计报告分析、审计报告和项目决策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文字和应用语言的能力,熟悉财经写作的要求;以及与会计密切相关的经济、财政、市场、管理、组织行为、贸易、金融等知识。专业知识包括财务会计(初、中、高级三个层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信息系统、审计、非盈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会计理论以及会计职业有关知识。一些单位在录用会计人员时,除了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时,还得取得初级会计师的资格证书,在一般的纳税企业中,会计人员要会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并且会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这一能力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还可以为会计人员提升业务水平及拓展个人前途提供时间和空间。

2.解决问题技术能力

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主要是为社会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我们的毕业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够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这些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打字或小键盘数字录入,比如:“天一”会计师事务所,在录用会计人员时,必须会用五笔键盘输入法,而且对录入的速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会进行一定的图表处理功底,在银行招聘柜员时,必须会用小键盘数字录入;会计软件的应用技能,好多单位都已经去掉了手工做账,进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做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会熟练的操作一门会计软件的全部处理过程,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账―结账―会计报表”的全部处理过程,比如:速达或者用友等会计软件的使用;信息处理能力既包括对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加工、整理的能力,也包括进行会计文案写作应具备的选题和内容整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够按照企业的财务战略、依法处理突发或非常规会计事件的能力。

3.社会适应的能力

会计岗位是一个岗位群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处理过程,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的能力,这一能力包括沟通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前者是指个体与个体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的,能够有效交换观念、思想、知识等信息,在行动上积极有效地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任务或行为的能力。后者指组织实施、计划安排、贯彻落实、监督控制和协调配置活动的能力。会计工作处理的是单位与单位、人与人或单位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这就决定了会计或会计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既需要其他部门或人的配合,也需要会计人员去主动协调或配合其他部门或人员。尤其是,对企业外部单位而言,会计必然要与外部的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劳保等职能部门打交道,既要维护单位所有者的利益,又要遵守行业自律原则和接受政府的监管。因此,会计的沟通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做好会计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要,培养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员,作为酒泉地区的唯一的一所高等学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必须要在会计人员的方向和模式上进行教学改革将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适应现代会计职业要求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能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直接胜任相应的会计基础核算岗位工作,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三、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教学改革

1.以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

为适应会计职业要求,达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进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根据会计人员必须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专业技能、基础素质和能力拓展三部分课程组成。重构后的课程体系以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打破了过去由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等课程组成的学科体系的束缚。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工作过程,即将工作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而目前法定的会计职业或职称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资格证”等) 的考试仍然是以理论、书面考试为主,属于学科体系,重在背诵记忆,与学习领域课程的建设目标有矛盾。应当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个人以为可以采取先分散再集中的方式来解决。先分散就是教师可以在进行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时,将证书考试的知识点,尽可能地分散到各个学习情境中,“制造”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正确答案,达成知识的迁移目的。再集中就是根据国家安排的考试时间,在考证前集中一段时间开设选修的考证辅导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选修。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打乱整个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又能提高学生考证的通率。

2.实行会计技能模块化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会计技能模块化教学法就是将会计工作内容划分为若干种技能,然后,对每一种技能制订出具体的达标标准,依据标准再制订出一系列技能培训方案。教师按照技能培训方案进行各项技能培训,主要是通过示范性教学教会学生怎样做好每件具体的事,使学生学会一项或多项技能。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首先进入所描述的企业会计情景现场,通过让学生参观、观察使学生感受职业氛围,体验会计岗位需要哪些技能。如计算机文字录入和数据录入、五笔打字、点钞、验钞、钞票捆扎、算盘的计数、填制单据、盖章签字手续、登记账簿、装订凭证等。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技能成绩评定要灵活多样,提高技能质量

对技能课程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针对不同的技能课程采取各具特色的考核方式,方法不必要求相同,如:文字录入技能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及办法:考核方法主要参照学生的定时录入速度和正确率,主要包括计算机打字软件的内部录入和外部参照资料录入两种。具体标准根据录入汉字总数和正确率评定。

(1)基本标准:35个汉字/分钟,85% 正确率。

(2)强化标准:50-70个汉字/分钟,90% 正确率。

(3)升级标准:80-100个汉字/分钟,95%以上正确率。

再比如:“点钞技能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及办法:

(1)票币整理技能考核办法:给出面值不等的票币,限时不限量。

(2)假币识别技能考核办法:给出百张假币与真币,在5 分钟内鉴别真伪。

(3)点钞技能考核办法:给出若干捆练钞券,限时不限量。

(4)验钞机使用技能考核办法:用验钞机现场考核。

综上所述,会计人员的技能的培养还得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应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等等综合素质,在自我总结和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来提高。

参考文献:

[1]欧盟Asia - Link 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管理审计;高校教育;发展路径

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和质量的提升的协同发展,是当前所有高校发展的目标,是坚定不移地前进方向。经过实行管理审计,在教学和社会服务、教学和学术研究间构建良好的关系,有助于高校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境、变革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机制、变革课程设立结构。为此,本文中将立足高等教育发展中在管理审计层面存在的主要困难的分析,探索完善管理审计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具体建议。

一、管理审计的基本内涵

管理审计是对组织实施的所有管理运营活动进行单独、客观、整体性的审查与评判,以掌握组织的内控机制健全、执行状况和管理责任的践行状况。管理审计是以将来为视角的、建设性的、整体性的具有突出独立性的审查与评判,用以协助组织管理人员优化策略、提升盈利水平与运营水平,更高效地践行受托管理职责。立足于实质层面而言,管理审计是对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活动实行的整体评测,体现为面向未来、注重评定与结果应用、方式多元化、注重全局的同时也不忽视局部等特征。和其他产业比较,高等教育的管理形式、经营形式具有独特的特征,为此高校管理审计必定也有独特特性,应当结合实际,科学部署。

二、高等教育发展中在管理审计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阶段高校管理审计功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目前,高校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审计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

纵观目前国内企业事业单位的组织内部审计情况来看,管理审计依然属于新兴事物。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全面的实施准则与实施规范。特别是教育领域,管理审计还处在初步摸索时期,对管理审计的内容、流程、技术方式、评定指标等的认知还不充分。在开展管理审计工作时,存在较大程度的主观色彩,这势必会对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产生一些影响。同时,法律环境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管理审计的实施。目前,管理审计的地位不明晰,会让有关单位滋生不良情绪,不但会增大审计的困难水平,还会削弱审计的可靠性与公平性,进而让管理审计的作用大幅减弱。

(二)高校管理审计人员独立性不足,管理审计工作效能减弱

内部审计组织与审计工作者的人员编制、独立性受制约,审计效能减弱主要体现在:第一,当前高校在内部审计组织的设立方面,或者和纪委监察组织合并,或者归属于财务部,还有的把审计组织和不存在丝毫关联的部门合并,致使审计的独立性大幅减弱。第二,因为高校管理审计的对象是学校内部人员,存在繁杂的社会关系,管理审计的实施或许被错认为是对审计对象的不信赖,滋生不良情绪妨碍审计的实施。第三,一般状况下,高校中数量有限的审计工作者无法将审计拓宽到更深入的领域,致使审计风险增高。比如对基础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机械设施采购等的检查,内部审计部门为了有效搜集管理审计所需要依托的信息需要进行全过程追踪,然而在现实情况下通常由于人手缺乏、工作任务繁重而无法全程参与,进而导致管理审计的质效不理想。

(三)现代管理技术与手段应用不足,高校管理审计工作实效性不强

在目前的高校管理审计工作中,大部分审计工作者对计算机审计的流程不甚了解。同时,由于许多高校缺少实效性强、侧重点突出的审计程序,且在审计技术方法的选用上缺乏创新,不仅增大了审计的困难程度,降低了审计的成效,并且致使审计工作者工作任务重,难以满足高校管理对审计的需求。因此,由于管理技术手段层面存在的不足,无法满足高校管理审计工作的现实需求,影响审计应有的监督和评价功能的有效发挥。此外,审计工作人员对现代管理技术手段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不利于高校管理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四)高校管理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制约高校管理审计工作开展

管理审计需要内部审计工作者一方面了解财会与审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了解信息技术、法制规章、工程技术、管理技术等有关知识。审计工作者实践经验匮乏、知识架构单一、能力水平低下、知识更新换代效率低、职业水平不高,审计方式滞后、使用不恰当、不够合理等,都会对管理审计的顺利实施造成一定程度地不良影响。当面对的审计客体比较繁杂,审计内容较多时,会面临较高的审计风险。当前大多数的审计工作者是从财务部门借调的,对财会领域的知识较为了解,然而管理技术、管理知识知之甚少,无法满足管理审计实施的需求。这便需要高校增强审计团队建设,提升审计从业者综合素养。

三、完善管理审计,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具体建议

在分析高等教育发展中在管理审计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管理审计的层面提出了完善管理审计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具体建议。具体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审计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完善高校管理审计,继而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应当构建起完善的审计工作机制,具体设计三个方面:第一,依照国家相关法制规章,审计单位对各级政府的教育收入与支出及教育单位的财务收入与支出进行审查。第二,教育领域自身的内审组织有依照有关法律对教育审计进行监督的权限。第三,审计部门应当加强针对高校教育发展中的各类管理活动进行专门审计,及时发现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和调整的建议,规避风险,保障高校教育的更好发展。

(二)建立高校管理审计评价标准,改进管理审计技术和方法

为保障高校教育的更好发展,应进一步加强高校管理审计评价标准、审计技术以及审计方法的改进。具体如下:一是颁布管理审计规范,增大对管理审计方式手段的引导力度,降低审计盲目性,提升审计质效。二是应当参考、探究其他国家科学的管理审计思想与先进的审计技术举措。各高校应当在摸索中逐渐归纳经验,深入、广泛讨论探究,打造有高校自身特点、有实践指引价值的交流系统,一同促进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三是高校在实施管理审计时,经过自己采购相应的审计系统来满足审计需求,另外应当增大对审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让其提升计算机审计操作水平,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减小工作压力,让管理审计自身应有的功能得到全面地发挥。

(三)明确高校管理审计工作的重点,促进高校教育的更好发展

基于高校目前管理审计成效不理想的状况,可将经济活动中的“健全管理、提升收益、减小风险”作为目标,有侧重性地对管理中的不足或者缺陷,对管理人员与教师较为重视的问题,逐渐摸索方式,累积经验。比如为避免潜在的管理隐患,可将内部控制机制作为突破点;为掌握高校经济收支情况,可实施本级预算管理审计;为防止经济合约签署时或许具有的作弊行为给高校造成物质损失,可实施经济合约审计;为了解所采购物料的运用率、运用成效,可实施资产管理审计等等,基于此在保证审计关键点的前提下,持续扩展管理审计范畴,为管理人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实效性的意见。此外,针对相对较为复杂的审计对象,应当在把握其具体特征的基础上,明确管理审计工作开展的主要控制点。例如,以高校科研活动支出的审计为例,应当建立在对科研人员科研活动的长期性以及科研成果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基础上,对科研支出运用可靠性、正规性进行核查的前提下,更偏重于核查科研资金运用的实效性,审查其满足科研立项的条件与否,为管理人员增强科研活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四)加强高校管理审计工作队伍的建设

要想让管理审计更全面地实施,高校需要调节、改进审计团队的人员架构与知识架构,有效激发审计工作者的主动性,除了增大对专业知识、审计技术手段、科学审计理念的学习力度之外,还应当重视对审计工作者有关管理常识、管理技能的培训,深化审计工作者的风险认知、整体认知,以降低管理审计的风险,提升管理审计质效。各高校应当在审计工作者的选聘方面提升门槛,让内审部门拥有一支综合素养高的综合型人才团队;同时,各高校应当增大对审计工作者审计技术方法、先进管理知识等的培训力度。经过调节、改进审计团队人员架构,构建审计工作者责任机制,有效激发审计工作者主动性,加强审计工作者对科学审计理念、发达审计手段和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技术水平,深化审计工作者的风险认知、大局认知,有效降低管理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效。

结语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以及办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人才。但是,在高校内的日常管理以及高校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管理审计对于我国审计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审计方面而言,是一种新生事物,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功能日益突出。因此,在管理审计视角下,高校必须积极探索管理审计方法、审计标准、审计重点以及审计人员建设等方面的优化路径,逐渐健全,增强管理审计工作,提升高校管理水平,提升高校在教育市场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陈倩.基于整合视角的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卢秀霞.审计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优化措施[J].财会学习,2016(12):139.

篇6

【关键词】 美国大学; 治理结构; 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 F2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7-0113-06

近年来,从国际比较角度研究大学审计的文章越来越多。美国作为全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其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美国大学形式多样,竞争性强,正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谈到的,“在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美国是最缺乏组织的,几乎完全是一种相互之间自由竞争的市场”[1]。这种自治与竞争的状态,也促使了其高等教育的繁荣。尽管中国在政治体制、社会形态等方面与美国不同,不能全盘借鉴美国的做法,但从治理的角度出发,研究美国大学的审计功能,对于完善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具有指导意义。这也是以审计为视角对治理问题的探索,对于完善我国高校的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美国大学的治理结构介绍

(一)美国大学的类型及成因

在政治方面,美国是分权制国家。在建国后很长时间内,联邦政府内阁不设教育部。后来建立的教育部也不直接管辖大学。在经费方面,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主要分为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生缴纳等。政府大量资助那些在竞争上处于弱势的社区学院等,而对于研究型高校,因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可以吸收各种资源,政府的资助占比并不高,这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相互竞争的现有格局。

(二)美国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高校治理结构是指在一定的财产权制度基础上为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就高校内部治理的组织结构设置及其相互之间权力配置、制衡、激励等所进行的制度安排以及对高校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正式的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以便使各利益相关者在权力、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2]。

美国大学治理结构,尽管因历史传统和大学类型不同而具有多样性,也表现出某种统一性。

如图1所示,美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一般包括董事会、校长、副校长、教务长、院长和系主任、教师、学生等。大学外部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基金会、专业认证协会以及校友会等。

1.高校董事会/治理委员会

董事会是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董事会有多种表达方式,在私立大学通常表述为“Board of Trustee”,在公立高校则一般为“Board of Regent”,有的高校也称之为“Board of Overseer”“Board of Visitors”或“Board of Curators”。董事会是大学治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的存在使美国大学在内外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3]。无论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其董事会中校外的社会人士占多数,以工商企业人士及律师为主。

董事会下常设若干负责具体事务的专门委员会。如密歇根州立大学董事会通过下设执行委员会、社区和公民事务委员会、财务规划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投资咨询委员会、学生和校园生活委员会、政策委员会、大学合作委员会、员工薪酬委员会、发展和校友关系委员会、医学中心委员会等发挥作用。

2.校长

校长是治理结构中的重要角色。大学校长依据董事会的授权,拥有大学行政和学术事务的权力,承担大学行政和学术事务的责任。不同大学对于校长的表述方式也不同,一些州立大学称之为“Chancellor”,在包括多所分校的大学中,校长称为“President”,总校长称为“Chancellor”。也有少数大学的校长称为“Rector”[3]。

某一具体办公室的工作主要由副校长负责。由于大学的特点不同,各大学根据各自的需要设置了不同的副校长,但通常都包括行政或财政副校长、学生事务副校长、发展副校长以及法律顾问等。教务长(Provost)有时也被称为学术副校长(Vice President for Academic Affairs),主要负责大学的课程、教学和研究等学术事务。一般来说,美国大学财政副校长的重要性仅次于校长和教务长[3]。

二、美国大学的治理结构与审计功能――以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

美国大学可以初步分为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美国大部分公立大学是由州政府出资创办和运营的州立大学,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有一种公立的社区大学,提供低学费的两年制教育,有的学生可以通过先读两年的社区大学再转学到其他学校。从美国一些大学的网站上可以看出,公立大学的主要业务分为以下模块①:科研(Research)、教学(Teaching)、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Public Service & Community)和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 Services),包括建筑和设备管理。

美国私立大学的历史比公立大学悠久。学费在私立大学经费来源中所占比重较大。学校与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之间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和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为了更全面了解美国大学的治理模式与内部审计功能,本文选取哈佛大学作为私立大学的代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公立大学的代表进行具体介绍,由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隶属于加州大学系统,选取该校做介绍能够进一步探索公立大学分校的管理模式。

(一)哈佛大学的治理结构与审计功能

1.总体治理结构

在哈佛大学,校长和教务长代表管理层,确保大学存在良好的风险管理并发挥作用,设立风险管理和审计服务部(RMAS),在识别、讨论和解决风险方面为校长和教务长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意见。哈佛大学治理结构如图2所示:分管财务的副校长对执行副校长负责,执行副校长还分管包括校园健康服务在内的六个部门,执行副校长对校长汇报。董事会下还设立了总会计师、秘书处等机构。

2.风险管理和审计服务部构成

风险管理和审计服务部(Risk Management & Audit Services,RMAS)通过提供以下服务识别、管理、减轻风险,包括:(1)合同咨询;(2)危害分析和风险规避分析:这项调查是由有资质的工程公司在固定的部门进行,主要是针对建筑风险;(3)财产估值,通常用来辅助购买或者租赁某种资产的决策;(4)财务、运行和合规性审计,目标是通过识别无效率和控制缺陷为部门提供服务,提出改善建议,除了标准审计(Standard Audit),还提供财务和运行控制审计、综合审计(财务运行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结合)、业务流程测评、管理评价(部门领导或高管要求)、自我测评操作等;(5)信息系统审计,确保信息资源是受保护的、可信的、可用的和合乎学校政策流程的,使用COBIT框架,具体来说信息系统审计提供的服务包括:IT管理、信息系统审计、综合审计(侧重应用控制、用户访问、应用程序变更控制和备份和恢复管理等,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自我测评、合规性审计(包括学校政策流程、支付卡流程PCI、医疗电子交换法案HIPAA、家庭教育权力和隐私法案FERPA等);(6)风险管理、风险筹资与保险。

RMAS的具体职能设置如图3所示,RMAS主任在业务上对联合监察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②,在行政设置上对主管财务的副校长兼首席财务官负责。RMAS对于所有财务、运营和内部控制负有监督检查责任,每年向审计委员会至少年报告4次工作和提供年度总体工作报告。

哈佛大学网站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RMAS共有22位专业人员,除去主任与执行助理外,财务管理与合规审计模块人数最多,为10人;风险战略与保险模块次之,共5人;信息系统审计共4人;风险与审计战略1人。

3.业务开展过程

每年开展的审计业务的常规流程是:通过风险评估,RMAS与学院、部门和学校各个管理单位分别沟通,识别并确定哪些风险(包括管理、财务、合规方面)对学校是重大的,根据风险程度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各个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交审计申请,RMAS通过风险高低来评判,对于主动提出的申请通常会列入下一年度审计计划。

每个审计项目的持续时间与该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和组织的内部控制程度有关,每个审计项目需要对方单位提供一名指定联系人,经由联系人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访谈关键人员。一般来说,一个审计项目要求三个月完成,包括计划阶段4周、实地工作阶段4周、编制审计报告阶段4周,一名审计师可能同时穿插在多个审计项目中,但某段时间(如一周)集中于单独项目。

审计报告的审阅部门包括:部门的管理团队、财务部门主管、RMAS部门主任、财务副主管、普华永道(哈佛聘请的外部审计部门)等,提请查阅审计报告需要得到RMAS主任的同意。

(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治理结构与审计功能

1.州层面的高校治理

尽管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分权管理和市场导向的系统,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的州政府就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0年以后,更多的州采用绩效报告政策代替绩效预算和拨款③,这足以表明州政府已经介入大学的自治[4]。

加州大学是组成加州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的三个大学系统之一。另两部分是加州州立大学系统和加州社区大学系统。加州大学系统共有十二个校区,管理三个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实验室。

加州大学董事会的政策是建立和维持内部审计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内部审计受到SVP/Chief Compliance and Audit Officer(CCAO)即首席审计官的领导,是高校理事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行政结构来看,SVP 需首先汇报给分管商业运作的执行副校长(Executive Vice President-Business Operations)。校园以及实验室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IADs(Campus/Laboratory Internal Audit Directors)在管理层级上汇报给校长或者实验室主管并且通过SVP直接汇报给董事会下属合规和审计委员。在操作中,双重汇报结构功能性上应该通过高校董事会的合规和审计委员会直接汇报给高校董事会,而在管理层级上汇报给管理部门。校园和实验室的内审总监在功能上通过SVP/CCAO汇报给高校董事会。如图4所示。

有效的双重汇报关系依赖于SVP/CCAO和部门内部审计师所向之汇报的校园管理层之间的合作。为了使得审计项目具有可信性,高校董事会具有一定的自,可以相当大地缓解来自双重汇报结构的冲突。

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审计委员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有审计委员会(CAICFA),对校长负责。审计委员会的职能是对于来自校长所支持的校园审计计划进行检查和认可,对审计结果进行核实,评估审计和咨询服务(A & AS)资源的正当性等。这个委员会由内部控制、财务问责和外部审计以及调查活动四部分任务组成。审计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分管行政、财务、科研、学生事务的负责人、执行副校长和院长,教务长以及校园的法律顾问等。该委员会定期与合规、责任、风险和道德委员会(ERCS)商讨校园热点问题。

加州伯克利分校的行政与财政事务由大学的执行副校长负责。在执行副校长之下又分别设立了法律事务、审计咨询服务等七个办公室,在相关领域为整个大学提供服务。审计与咨询服务(Audit & Advisory Services)直接由校长(Chancellor)领导,部门主任直接向校长报告工作。如图5所示。

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内部审计部门

从图6中可以看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审计服务部门的构成比较简单,根据业务的不同,各审计师之间的责任也有所差别,有专门负责信息系统方面业务的审计经理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审计服务部门的双重汇报结构。

该部门共有10名成员,其中,主、副审计长下设1名IT审计经理、3名审计经理、2名高级审计师和1名审计员。

4.业务开展过程

每年1月到2月,审计部门开始数据收集工作并着手进行分析,即从圣诞节和新年后的假期开始,进入了审计工作的第一阶段。在3月份,使用校园完整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准备审计计划草案。3、4月份审计部门还要就审计预案报送校园审计委员会批准,并且在校园道德合规和咨询服务委员会(ECAS)的辅助下修改确定审计预案初步方案,最终确定的审计预案报送给高校董事会进行审批流程。接下来,更改审计预案。5月份,高校审计委员会将就最终的年度方案进行评议并批准,ECAS也最终敲定计划;7月份,最终审计预案将上交给高校董事会。

就具体工作流程来看,第一步要发送审计通知给被审计单位,还要就审计的议题、审计安排和需要的文件进行准备,建立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第二步要进行初步的审计调查,包括风险评估,制定审计方案。第三步进行现场工作,包括与被调查单位进行沟通、为执行现场操作编订草案;然后分析,访谈,测试。在现场调查结束之后,与被调查单位讨论调查结果,准备审计报告。审计工作的最后一步是沟通及跟进(follow up)环节,包括针对审计服务的满意度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查,监督改善计划的实施进展,并最终向高校审计委员会进行汇报。

年度审计报告(图7)显示,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审计项目由一系列的鉴证、咨询和调查服务组成,这些项目都通过一个基于风险的识别过程确定。审计计划的目的是达成一个深度和广度的平衡。从各个审计项目的时间构成来看,财务管理领域所分配的时间最多,其次为院系部门、信息技术与交流,可见这几类领域的风险较高,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

整体看,从2010年到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审计业务所花费的时间都远远高于其他两类业务。调查业务,占审计业务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咨询业务,2010年约为审计业务时间的六分之一,到2013年这一比例跃升至五分之二。

2013年,审计和咨询服务部门高效地辅助完成高校管理,帮助减轻高校各类风险。绩效包括:审计计划内项目、咨询服务(较2012年增加35%)、整体的客户满意度调查分数超过全校平均分(4.44分,满分为5分)等。在这一年,两名审计师获得了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CIA),一名获得了风险管理确认专业资格(CRMA)。作为年度风险评估的一部分,审计部门执行了针对超过400名高校行政人员的风险感知调查,并获得了30%的回复率。

三、美国大学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明确治理框架,优化管理体制,强化委员会机制,进一步发挥审计在治理中的作用

美国大学治理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完善的约束机制。大学的内部有董事会对校长的约束、大学其他行政人员对校长的约束等。在董事会内部则有委员之间的相互约束。大学外部有联邦政府、捐赠者等的约束[5]。这些约束机制可以使得校园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是高校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对校董事会管辖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其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强。

在我国,大学内的各项事务几乎都是在上级教育部门领导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进行处理,管理机构组成单一,决策过程中的民主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借鉴美国大学治理制度和结构,国内高校可以考虑增设常务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就部门来说,我国不少高校的审计部门与纪检部门合署办公,如国内相关调查显示该比例高达22%,且审计机构的分管人为书记、副书记等党委成员的占52%[6],这种汇报关系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强调审计部门对校长负责,弱化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对象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

(二)将风险管理融入审计职能,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

哈佛大学将风险管理与审计整合为一个部门,作为独立的部门评估风险并进行审计,对风险进行控制。就审计业务来说,它是基于风险评估的审计,审计环节中包含重要的风险评估环节,并且每年会针对学校的活动进行新一轮的风险调查。其他例子还包括:佐治亚理工大学,其内部审计部门编订的《内控指南》详细列明了学校可能会面临的八种领域的风险。在长达88页的指南里,对各种风险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控制办法。比如财务记录不准确的风险,可以采用指定专人负责、确保职责的分散化、有效的监督方式等予以防范。在康奈尔大学,学校被分为很多可以审计的独立单位,包括各个院系、成本中心等。对诸如规模、业务复杂性和外部环境等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对这些单位打分,审计部门再基于这些风险评估结果决定审计哪些单位。低风险的单位只需定期进行有限范围的检查,审计部门通常将较多时间分配在高风险的单位。耶鲁大学通常也对其内部单位进行风险评估,并按照次序排列风险,集中高风险的项目优先审计。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内部审计仍然停留在事后控制,对于各部门的风险识别不足,从而造成一些本来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损失。国内学者也做了相关的论述,如认为内部审计部门作为高校专司监督职能的机构,在高校风险管理中扮演尤为重要的角色[7]。因此,应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从风险识别入手,强化各个部门的风险意识,努力构建风险管理的文化,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制度。

(三)注重对审计结果的运用,促进监督整改

美国大学高度注重评估后的后续执行环节,确保审计执行到位的同时,防范同类问题的产生。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审计流程的最后一步包括满意度调查、监督整改和汇报董事会等,通过满意度调查,可以得到对本次审计工作来自被审计部门的反馈,有利于进一步工作的改进,而监督整改环节落实到位,有效地保证了对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提高了审计效果。

目前,我国高校的审计虽然也有要求对整改环节进行监督,但很少能够执行到位,因此,应借鉴国外高校的优秀做法,切实建立后续跟踪审计制度,促进问题的整改落实,降低风险。

(四)注重加强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和调查职能

尽管从时间分配上,美国大学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还是围绕着传统的财务领域的合规领域,但是对于咨询业务已经越来越重视。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在美国各大学网站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大学的审计部门都具有很强的咨询功能,有些大学将两者合并,将咨询直接加入到部门名称当中。还有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了各种培训环节、自评环节,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了“Bridging the Gap”拉近学校各部门甚至学生与审计咨询部门的距离。同时,内审部门执行或辅助执行有需要的调查,对于那些有可能错误使用高校资源的行为进行报告,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内部控制问卷、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自我评估调查问卷等,采用定期调查的形式,审计部门可以对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有利于控制风险。师生也可以网上提交问题,或者要求介入某些问题,全员参与与监督机制畅通。

国内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所开展的业务咨询服务和调查服务所占的时间过少甚至没有此类业务,尽管在业务过程中融入了咨询的功能,但并未充分加以利用,在调查方面则更是少之又少。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创新方式进行调查与咨询业务,拉近审计部门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除以上四点建议外,我们还应该借鉴美国其他大学的经验,包括注重信息系统的审计,促进审计人才的多样化,并且对风险的变化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开展等。

尽管美国大学的内部审计制度具有很多优点,但其所应用的一些有效的方式手段并不能完全为我们所用。政治制度和文化方面,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政府在未来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格局中仍然会占据相对重要的位置。这样的治理结构也会使得中国大学无法照搬美国的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学治理结构下审计职能不会发生变化。在约束机制方面,以大学章程的建立健全来推动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为实施有效的约束机制确立规范的框架,这可能是我们需要迈出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4-126.

[2] 李定清.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初论[J].会计之友,2007(3):24-25.

[3] 欧阳光华.董事、校长与教授:美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0-154.

[4] 王林.新经济时代美国大学治理的改变[J].高教探索,2012(1):54-58.

[5] 程北南.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253.

篇7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 课程建设 思考

随着我国会计信息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存储介质、核算形式及系统内部控制制度随之发生了改变,形成了由人、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与程序等有机结合的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审计工作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为高校审计教学工作带来新的课题。

一、高校审计信息化课程的重要性

(一)会计信息化对审计信息化的要求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给会计工作带来了高效率,传统的纸质会计资料已经被电子化的会计信息数据所取代,电子化数据的存储要求审计也必须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完成审计任务,改变那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和时间的人海战术并且工作质量和效率非常低的状况,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使审计人员摆脱繁琐的手工查账、复核、勾稽,进而从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开展审计工作、履行审计职责。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一体化的发展,贸易中的电子商务普及。网络财务软件的广泛使用,以及支付手段的多样化,网上银行等新型财务活动形式,对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审计面向的会计信息电子化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传统审计方法和手段,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审计目标,未来的审计工作必须信息化。

(二)数据安全给审计提出了新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一方面,逐渐实现审计手段的计算机化,即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机所办理业务的审计,另一方面,审计部门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档案、报表、信息处理、预策、决策等工作也逐渐的实现了计算机化,数据安全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工具参与各个行业管理,极大促进了管理的效率,但在计算机应用的过程中,不尽人意的犯罪案件也不断出现,如盗用对公存款,盗用资金、融资、管理存款,计算机诈骗,利用计算机伺机作案的犯罪案例,为防止犯罪,审计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计算机办理业务的隐蔽性,工作中的许多差错一时难以发觉,为了防止给工作带来重大损失,也要求加强计算机审计;由于计算机的基本存储设备是磁性介质,各种软件程序和数据就贮存在磁盘或磁带上,具有易于复制,便于拷贝、携带、通用的特点,因此,数据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在目前的大规模大系统使用过程中,计算机系统普遍采取了联网技术,实行资源共享,联网使得数据传输速度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但一个用户的破坏却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数据安全和正常运转。随着各个行业计算机应用的领域日益扩大,审计信息化步伐必然要适应这种发展需要,事后审计更要事前事中监察,实行立体化数字监督,确保数据安全,才能巩固业务领域,扩大审计成果并不断得到发展。

(三)审计信息化课程是时代的要求 2009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现会计监督信息化,核心内容就是要全面推进会计监管手段和方式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化平台,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日常监管,实现从事后检查向日常监管和实时监管转变,即实现审汁手段现代化。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事业单位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十多种审计软件,但这些软件功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主要原因是复合型审计信息化人才不足,大部分审计人员精通审计业务,有着丰富的审计经验,但计算机知识多停留在办公软件的简单应用上,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审计机构的计算机专业人员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却缺乏审计理论及实务流程。现在社会急需的既懂审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缺口较大,现行高校审计专业主要是以传授财会、审计理论和方法等知识为重点,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缺位已成为我国审计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开设审计信息化相关课程不仅是审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责任。

二、高校审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思路

(一)设计审计信息化课程内容 由于各单位信息化程度不同,且数据库中数据存储格式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量相差也非常大,要求审计人员能够进入财务管理软件内部,通过数据采集并形成中间库的方式,获取电子会计数据,从而使审计人员能够利用在对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测评的基础上,通过对底层数据的采集、转换、清理、验证,形成审计中间表,进行数据分析。利用审计软件提供的预警和查询功能,可以快捷地从电子会计数据中发现可能存在的会计错误和会计舞弊行为,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因此,高校要逐步推广审计信息化课程的开设与应用,根据社会市场需求来确定学生的审计软件开发能力在审计信息化学科中的定位,进而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大纲。研究教学内容向审计软件的操作和简单的系统开发倾斜。可将审计信息化原理、财务ERP沙盘课程、数据处理,审计数据分析、程序设计语言、审计程序开发、数据库及其查询、操纵、计算机犯罪的审计、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企业信息化管理审计等内容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先将其纳入辅修课程,以后逐步改为必修课程。逐步拓宽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审计人员。

(二)借鉴“CBE”教学模式 CBE课程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核心,整个教学目标的根本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改革一直以来高校广泛采用学科体系培养专业人才,CBE教学模式对审计信息化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在审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概括为:(1)教学分析。教师首先对课程分析其在实践中所需要的能力,学生将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将学习内容在胜任未来工作能力为基础的逻辑框架内予以确定。(2)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分析课程设置,确定学习指导书,讲义、实习实验资料、期刊摘录资料、音像及计算机教学软件资料等,编制教学进度计划,制定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水平考核标准与办法。(3)教学实验与实施。强化计算机辅助审计实验,将计算机审计的实践案例搬进学校的课堂,帮助学生在完整的审计流程中掌握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怎么利用审计软件进行财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发现问题、查找问题,使审计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教学组织程序可包括:搜集被审计单位必要的信息技术资料,明确工作任务,做好审前准备工作;设计审计信息化方案;进行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写出审计结论。

(三)建立ERP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 ERP作为目前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承载了企业大部分的业务运营和经营管理内容,给企业带来了信息和管理上的优势,已经成为企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工具。ERP中会计信息系统作为非独立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信息高度集成和共享,任何―个子系统数据变动都会实时地反应给所有相关部门,会计人员只需要录入原始数据,计算机就可

以按程序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总账、明细账,在会计软件中还具有的取消出纳签字,取消审核、反记账和反结账,对会计资料进行无痕修改的功能,由于ERP的实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动程序、组织结构和技术,增加了EfuP环境下审计内容的复杂性,从而需要进行风险管理审计,ERP审计是将业务和电子化集成起来的一种全方位全新的审计。对从业^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个合格的ERP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软件开发流程和软件开发的特点;熟悉ERPI~,理,熟悉ERP的架构,可以知道ERP是如何实现业务流程,哪些业务流程的实现是ERP难以做到的;熟悉软件编程;精通数据库管理;熟悉审计知识和流程,知道如何取证,分析和报告。

(四)实施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就是把案例作为教材,教师作为设计者和激励者进行引导,让学生处在决策者的地位对案例分析和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高超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以达到为今后职业作准备的目的。刘家义指出,“要积极探索案例教学在审计干部培训中的应用,使审计^、员从案例中学到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审查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高校承担着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的重任,高校在审计信息化课程建设中应高度重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深化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强化实际操作技能,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在对―个案例学习和讨论时对学生的要求:承担案例中决策人的责任;能够识别和定义问题;提出目标及决策标准;找出各种可行性方案;做出判断、决策和制定实施的方案。案例教学过程可以分为:(1)案例讨论前的准备。案例教学的组织的教师,应该知识丰富,对整个过程通盘把握,在开课之前应当为每个教学案例制定一个具体的案例教学组织计划,计划中包括:案例的类型、案例的来源、案例讨论的具体组织步骤、案例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等。(2)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把握方向,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分角色模拟、代表发言、互动问答等内容,教师适时提出有关现实中的诸多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踊跃答题,对某些问题师生共同进行分析、评价。(3)总结。在案例讨论结束之后,教师用几分钟时间为课堂讨论作一个简短的总结。把大家讨论的重点简要概述,遗漏的重点指出来,要肯定一些好的分析思路及一些独到的见解,指出讨论中应改进的不足和思路。(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一般在小组及全班讨论后形成,写好书面报告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个好方法,结论不一定唯一,过程才是最重要的。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把从教科书中学到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实践,不仅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职业训练,又学会了倾听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不断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突出审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由于审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随时根据需要亲临审计现场实践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网络实训室的建立,对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计算机审计方法,学习计算机审计编程有着重要作用。利用审计教学软件,虚拟企业、部门的财务活动,让学生在网上模拟完成审计业务处理实验的全过程。审计过程一般如下:第一步,采集数据一获取准确完整的电子数据是计算机审计的前提。学生根据审计理论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对数据进行采集,采集数据时对应报表数与台帐数如不一致怎样找出原因,做到账表一致是数据分析的前提。第二步,转换数据――将数据转换成审计需要的形式是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基础。将采集到的台账数据Excel表格根据审计需要转换成Access数据库。第三步,整理数据――检查并提高数据质量是计算机审计能够准确得到审计结果的保障。整理数据的作用是提高数据质量,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做准备。有问题的数据将会给数据分析工作带来困难,并最终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程度。第四步,分析数据―一对审计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寻找疑点是计算机审计的主要任务。根据审计的目的,对重点进行审计的明细项目,审查资料数字是否真实,有无重报、漏报、虚报、瞒报、等问题,并对具有高风险的明细项目进行详细审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进来”就是将行业专家请进课堂现身说法,使学生有一种很近很真实的感觉;“走出去”就是学校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把学生放到审计实践的一线岗位,接受实践的洗礼,以便做到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尽快进入从业人员角色,满足社会对审计从业人员实践经验的要求,同时学生还可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挫折反馈回学校,对学校更好的培养出合格的审计信息化人才意义巨大。

(六)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根据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匹配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拓展课堂教学环境功能,满足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对操作层面感性认识和理论层面理性思考的需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时空限制,把无法感知的世界在课堂上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审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进行交互式讨论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软件等现代化全方位的现代教学手段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教学内容和模拟实践,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和巩固知识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审计信息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具有理论层次较高、实践性强的特点,为了培养创新型和技能型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除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问题分析、分组讨论、自学指导等方法外,针对本课程的特点,还应结合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顶岗操作、项目教学等方法。重视实验教学法,教学中以基本能力点为控制对象,将相关理论融于实践技能训练中,在实践教学中侧重学生交流与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的教学和学生分组互助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的优点,让学生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并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建立审计信息平台的方式向教师和学生及时提供较为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系统地进行业务模拟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对实际业务流程的了解,缩短工作磨合期。结合顶岗实践教学法,形成实践中心的特色,促进实践体系合理化、资源共享化、实验仿真化、设计场景化。

三、高校审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一)高校审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现状随着会计电算化步伐的加快,审计信息化课程建设进程却显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是:(1)对审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审计传统观念、方式方法根深蒂固,缺少改革的勇气。(2)资金投入不足,审计信息化课程建设要取得成效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审计实验室的建设、网络设备的投入与更新、人才的引进都离不开资金。(3)创新能力不足。课程的创新改革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很多教师科研任务重,课时量大,投放到课程改革上的时间精力不够,以及审计专业教师缺乏

篇8

关键词:司法会计;专业建设;实践经验

0 引言

司法会计专业作为法学与会计学交叉的复合型专业[1],在欧美国家开办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近十年在我国也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热门专业。目前,国内已有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渤海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等10余所院校在会计学或法学相关专业下设置司法(法务)会计方向[2],而单独开办司法(法务)会计专业的院校屈指可数。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作为国内率先独立开办司法会计(专科)专业的院校,已经教育部和司法部备案,并收录《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目录》。本专业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为:以法律实务和会计实务知识为重点,经过对学生系统的司法会计检查和鉴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3]、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使其能够在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鉴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行业单位,从事司法会计检查、司法会计鉴定、经济侦查、会计核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专业建设现状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司法会计(专科)专业2006年12月创设,2007年6月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生共计290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5%,至今已为社会培养出三届毕业生。

本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现已形成14人的教学团队,其中专任教师8人,实务部门兼职教师6人。学历、职称和职业资格结构为:博士1人,硕士4人;高级会计师6人,讲师/会计师3人;注册会计师资格2人,律师资格2人。实践教学条件优越,现有2个专业实训室,分别为司法会计手工实训室和司法会计信息化实训室,并在检察院、公安机关、法院、司法鉴定中心、会计师事务所等行业单位建立了10多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尤其,依托我院公平司法鉴定中心,建立了司法会计鉴定室,并被海南省司法厅树立为社会服务窗口单位,每年承担20余起司法会计鉴定案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0多万元。

专业内涵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我院高级司法会计师蒙远鹰同志2009年被评为“全国司法鉴定先进个人”称号,高级会计师王红老师主持的《司法会计检查》课程,2010年被司法部评为部级精品课程,正在建设院级精品课程2门,出版教材或著作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制定了司法会计岗位技能标准,已初步开展了“1+N”《司法会计师》职业资格培训推广工作。

2 专业建设构想

为规范经济活动和适应法律服务市场的需要,以构建司法会计鉴定技术服务平台为载体,以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为契机,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司法会计专业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按照政法部门基层单位对司法会计岗位的技能需求,加快推进专业内涵建设,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搞好课程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等路径,将司法会计专业建设成为区域领先、行业先进的特色专业。

3 专业建设探索的措施

3.1 推进行业合作,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3.1.1 明确专业对口岗位

通过与行业合作,结合行业岗位需求,本专业重点为政法机关、鉴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培养助理岗位的司法会计人才,主要是协助司法会计检查、鉴定人员从事助理工作,如检查会计资料、获取会计证据、汇总检查结果、协助制作鉴定报告等工作。目前,由于国内司法会计检查鉴定工作的内容、流程尚未完善,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司法会计助理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将其合理分解后,引入人才培养方案。

3.1.2 分析岗位技能需求

紧跟司法会计行业的发展,通过到行业深度调研,充分掌握司法会计行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共同分析和论证岗位技能,将这些需求分解为会计技能、法务技能、司法会计检查技能、司法会计鉴定技能等,并通过调研和分析,确定这些技能的具体内容和水平要求。再将这些分析的结果提炼出岗位技能需求,作为司法会计助理岗位技能标准的基础,也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3.1.3 厘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行业需求,本专业与行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会计、法律、司法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会计核算、司法会计检查、鉴定的基本训练,能够从事司法会计检查、经济侦查、会计核算等基层辅助岗位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2 提升教师团队素质,促成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互补

3.2.1 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了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我们要求团队成员全部具备“双师”素质,并重点培养3名院级骨干教师。定期选派专任教师到检察院技侦部门或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挂职锻炼,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鼓励本专业法律教师学习会计相关知识和技能,引导会计教师尽快提高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安排专任教师到国内外先进院校参加学术交流和进修,鼓励提高专业技术职称,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全面提高专任教师的整体素质。

3.2.2 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实训实习和专业建设等工作的需要,通过与行业合作,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审计部门、鉴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积极聘请6名行业较有影响的兼职教师,建成长期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使其成为专业团队的重要师资力量。为充分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承担课程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工作,本专业逐步提高兼职教师的薪酬,有计划地安排兼职教师培训和学习。

3.3 构建复合型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融合

3.3.1 构建复合型课程体系。

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标”的要求,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构建课程体系,使其既能将会计知识与司法知识高度渗透,又能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机融合。两者融合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开发复合型课程,编写复合型教材,缩短融合基础,延长融合过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逐步融合,共同实现司法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构建出内涵丰富的复合型课程体系。

3.3.2 搭建开放的教学系统。

针对司法会计工作的实际,依据复合型课程体系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计划建设一套符合司法会计职业标准和行业需求的、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教学系统。它主要由课堂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教学环节组成。并以课程体系为中心,借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通过教学练、对抗实战等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同时,我们把岗位技能标准要求的内容纳入到教学系统,进而促进技能标准与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3.3 开发复合型精品课程。

司法会计专业的核心技能是司法会计检查和司法会计鉴定技能,围绕两项技能,系统地建设本专业的复合型精品课程尤为必要。现已建成《司法会计检查实务》、《司法会计鉴定实务》、《司法会计综合实训》等4门复合型精品课程,实现会计与司法知识的有机融合。然后,在现有建设基础上,依据省级精品课程的规范和要求,逐步高标准地将其建成省部级精品课程。

3.3.4 编写专业校本教材。

根据行业职业标准对司法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我们按照复合型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在《司法会计检查实务》、《司法会计鉴定实务》、《司法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的基础上,编写一系列适合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并配套编写相应的实训指导手册。近年陆续编写并出版《司法会计鉴定案例教程》、《司法会计检查实务》、《司法会计实务》等教材。通过组织编写专业校本教材,以加快理论成果的转换,展示司法会计专业团队的综合实力。

3.4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

3.4.1 完善实训实习条件。

建设期间,力争完成司法会计信息化实训室的建设工作,改造司法会计手工实训室的设施。同时加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建立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鉴定机构为主体,以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公司企业为辅的校外实习基地。为了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通过积极与实习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实习基地提供必要的经费,对实习设施进行改造和优化,实现与行业共建实习基地。

3.4.2 构建实践育人环境。

为了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校内实训室的功能,营造真实的司法会计检查鉴定工作环境,我们与海南公平司法鉴定中心司法会计鉴定室合作,共同建设司法会计实战教学实训室,以充分发挥校内鉴定室的实战作用。借助实战教学实训室,老师直接将被委托的经济案件资料搬到实战教学实训室办理,结合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现场指导学生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进行检查和鉴定工作,构筑成一个具有实战能力的教学环境,促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对接,形成实践育人新模式。

3.4.3 搭建实习管理平台。

针对实习环节难以管理的特点,我们开发建设了一个互动的实习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设置基地建设、实习管理、实习内容、环节监控、效果考核、意见反馈等模块。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指导教师、辅导员、实习导师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远程指导、管理和监控。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教师进行远程的互动和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司法会计专业实习管理信息化。

3.5 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拓展鉴定服务与职业培训的范围

3.5.1 提高鉴定服务水平。

以服务为宗旨,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依托司法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借助海南公平司法鉴定中心司法会计鉴定室平台,坚持依托行业合作共建,不断提高司法会计检查、鉴定案件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我们每年完成司法会计鉴定业务20件以上,鉴定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提高。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逐步拓展鉴定业务的服务领域和范围,使其成为海南及国内司法会计鉴定业务重要的技术服务基地。

3.5.2 组建司法会计分会。

为有效整合海南司法会计资源,凝聚省内司法会计师队伍,共享最新的鉴定成果和经验。依托司法会计专业,协调与沟通省内政法机关、鉴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在我院发起成立了海南省会计学会司法会计分会,并将其常设机构设在我院。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全省司法会计分会工作交流大会,每半年组织一次专家座谈会,使其成为行业交流的主要平台。同时,为社会提供经济案件咨询、司法会计鉴定和业务培训等服务,逐步提高协会在行业中的影响和权威。

3.5.3 推广专业职业资格。

为积极推广《司法会计师》资格证书,依托行业协会,积极争取在公安机关、检察院、纪检、监察等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力争到2013年形成300人的培训规模,行业培训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使司法会计专业成为海南省经济犯罪侦查业务的主要培训基地。2011年,我们完成了针对海南各级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宣传和推广,并举办了司法会计业务培训班。2012年,针对司法会计鉴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业务需求,开展司法会计鉴定业务培训班。2013年,通过行业合作,逐步在国内推广《司法会计师》资格培训证书。

参考文献:

[1] 张玲.法务会计的学科定位与课程设置[J].财会月刊,2009(06):1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