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3: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六年级下册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轻快、跳跃、抒情的甜美的声音,表达即将毕业要离开榕树爷爷依依不舍的情感。
能力目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象、创造、表现了孩子们深情呼唤榕树爷爷的情境。
认知目标:学生能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符等节奏,唱准八度等大跳音程。
2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二声部体态律动。
难点:准确地唱出长音、附点、休止等节奏,唱准八度等大跳小跳音程;感受、想象及表现众多音乐元素刻画的生动的音乐形象。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柯尔文手势谈话
唱单旋律板书:高音17--|65--|54--|43--|
手势1低音6低音5挑战内心音高,构建八度音程
练唱构建八度音程的二声部合唱
随音乐练唱
师哼唱低声部,用手势提示高声部旋律
感受旋律,享受美景
送声部给学生并练唱
活动2【讲授】体态律动中感知体验二声部的学习
整体聆听、初步感知乐曲
师:同学们小鸟把我们带到了哪儿呢?
生:树林
生:山谷
师:有了小鸟的陪伴我们的歌声更美了!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首非常美的校园歌曲《榕树爷爷》,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第一遍整体聆听感知
讲了一个关于谁的故事呢
情绪如何
第二遍聆听并分析歌曲结构
师:同学们,还能听到一开始小鸟给我们带来的美美的、安静的音乐呢?
生:开始和结尾的两段音乐
师:是呀!这位同学听得真仔细!这首歌曲的结构是引子+尾声的二段体
聆听对比引子与尾声的不同
随钢琴练唱
学唱歌曲“对话”合唱部分
1、学唱高声部旋律
有几个乐句?几个乐段?
旋律的节奏的特点
完整唱旋律
互动参与中感受二声部
a、师作呼应式的节奏和声手势
生聆听后反馈【二声部合唱的特点:声部之间的距离时而远时而近;长音处休止符】
b、师?这首歌是谁在问谁在答呢?
学唱第一乐段
随钢琴哼唱旋律
b、用柯尔文手势来感受同音反复
c、歌唱指导同音反复
d、随音乐哼唱第一乐段
学唱第二乐段
随钢琴哼唱旋律
b、柯尔文手势再次感受同音反复
c、歌唱指导吸气
感受孩子们和榕树爷爷的玩耍的情景
d、随音乐师加入第二乐段低声部旋律
学唱二声部
完整聆听合唱部分
师生合作
邀请生一起跟老师一起唱低声部
送声部给学生
聆听相同旋律声部的乐句
二声部练唱指导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多种方法解决‘‘物物交换”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比例,并自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理解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为知项,会正确解比例。
重难点:
重点:比例的应用
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理解“以物换物”,揭示课题
师:首先和同学们沟通一下,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件你非常喜爱的物品,你通常采用哪种合理的方式得到它?拿着人民币去商店、超市购买。把时间推得遥远些,回到古代,怎么买,你了解吗?使用金银等贵重金属,就连贝壳也充当过货币的作用,在追溯到远古时期,没有货在没有货币的年代怎样进行买卖的过程?的确,那个时代人们采用以物换物,物物交换的独特方式满足各自的生活需求。给大家讲个简短的小故事:(课件)很久很久以前,有户人家养了许许多多的羊,有一天,这家的主人带着一只羊来到集市上转悠,看看能不能用羊能不能换到自家需要的东西。还真有,他看中了锋利的斧子,砍柴、打猎都少不了。他和带着斧子的那个人商量,我能用一只羊换你的两把斧子吗?那人看看小羊,肥嘟嘟的,能够一家子吃几天呢,于是满口答应,一桩买卖就这么成交了,他们各自带着自己需要的物品满意而归。(以现在的市场价值看,这桩买卖不公平,不是远古时期的人多么多么的傻,而是因为时代影响了交易的方式与公平度)过了那么几天,,做斧子的人还想吃羊,他带着4把斧子去了集市,这次,他会换回几只羊?以此类推,羊和斧子的数量会紧密相连并不断发生变化。在没有货币的年代,人类就是这样以你所需换我所需。从这两次买卖中,你能找到几个比?这两个比有关系吗?既然比值相等,它们能组成什么?把组成的比例说出来。1:2=2:4看,第一个你,前项指?后项指?,这样,第一次羊的数量比第一次斧子的数量等于.....,这里面有一种对应的关系。还能找出不同的比吗?能不能组合不同的比例?2:1=4:2,这是拿什么和什么比,后面呢?也是拿什么比什么?还有想法吗?(台小萱)像这样,按照一定的比例交换自己所需物品的过程叫做以物换物,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比例,而且直到现在这种方法有时还在沿用,接下来,我们一同体会体会这种原始的交易方法和过程!齐读今天的课题----比例的应用。
二.讲授例题,教授新知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当你看到这样的交换场景,你如何理解4个玩具汽车换10本小人书。(2个换5本,8个换20本等)照这样下去,联想到的越来越多!当这个同学有14个玩具汽车时,能换取多少本小人书?知道怎么解决吗?拿出作业纸1,在作业纸上展现你的想法!
1.画图法
师:给同学们说说你的想法。最后一共换得了35本小人书。有同学和他一样画了图吗?你画的什么图?(课件)老师也做了一个类似的交换过程的展现图,从这一过程中,有比的存在吗?(4:10
2:5
14:35)它们有关系吗?
2.算术法
师:画图是对此题的一种解决方式,不一样的方法有吗?你来。读一读算式,再个同学们简单讲解讲解。听得明白吗?回到在们的(课件)中回顾一遍计算过程,第一步是看14里面包含多少个4,3.5个4,也就是说14是4的3.5倍,接着因为交换规则是4个换10本,3.5个4就可以换3.5个10本,或者说换的本数应是10本的3.5倍。这种算法也不错!又和他一样的吗?还有不同的吗?
3.用比例知识解决
①列比例
师:物物交换中蕴含着比例,讲了这么几种方法,我们还没感受出比例所产生的作用,现在这样,(课件)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你能尝试列出相应的比例吗?拿出作业纸2,开始。来交流交流,谁把你列出的比例和同学说说。解释你的想法,说清楚是拿谁比谁等于谁比谁,关系是对应的,没有搞反,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等的,因此比例关系就成立了!听得明白吗?非常好!(板书:4:10=14:x
)都这样列的?你说,你拿什么比什么?判断这样可以么?也不错(板书4:14=10:x)还有?根据什么行吗,也是一种方案。(随机板书)我们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列出了这几种不同的比例,大家也都认同,而且列法还不止这3种是吗?其实不管怎样列,列比例的根据是什么?等号两边比的比值一定是相等,而且前后项代表的意义也一定是对应的。老师相信,每个同学也都列出了自己感受出的比例!
②解比例
师:在这些比例中都含有一个什么数?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是方程?方程咱们解过的不少,会不会解这些比例呢?联系学过的有关比例的知识,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解。可以吗?看黑板一起试一试!(板书解比例过程,注意写“解”字,提醒为了不使内外项弄混淆,可以做做记号,比如在外项下面画条横线,内项下也画横线,嗯,可以用虚线,以示区别,当然,在你很清醒,够熟练的情况下,这一步可以忽略,习惯上,我们总是把含有X的识字写在等号的右边。)有了解这个比例的经验,另外两题还有困难吗?哪位愿意来试一试!其它同学在作业纸上解出自己列的比例。一同浏览解题过程,第一步把比列改写成方程,第二步....,这一题的过程同学们默读检查,都没有问题,好样的!虽然是不同的比例,在解的过程中都使用了什么?这三题在哪一步都使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们说,我把它们都画出来。诶,发现了什么,比例不同,但到了这一步都转化成了4x=140,最后x都等于35,独立解决时得这个答案的举手!35肯定是对的吗?这是在上课时,列了这么多比例,结果总是一致的,当然没问题啦,当你独立完成联系时,有人帮你订正么?你怎样确定35就能满足这个比例呢?检验,是的,解完方程可以检验,解完比例当然也要检验?怎么检验?把求出的结果代入比例验算,看等式是否成立。先带入,4:10=14:35,等式还成立?你怎么算?看比值,还有什么办法。看内外项的积。他借助什么确定比例成立?A比例的意义B比例的基本性质。其实还有一种办法就在黑板上,对于一道题可以列出两种不同的比例,如果解出来的结果一样,是不是也基本是正确的了。
三.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师:同学们对解比例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认知,我觉得你们完全有能力完成这两道练习?在作业纸上找到这两题,大展身手把?愿意当老师吗?边说边讲解,和他答案相同的举举手,放下,第二道,你来。这道题是将比例写成了分数的形式,你还能分清内外项,有什么经验吗?写成分数的比例内外项分别在对角线的位置上,只要这样对角相乘,立刻方程就出来了。两题都检验了?有时间可不要忘了检验,给自己一个避免错误的机会!一起检验,这是,还可以怎么检验。
2.发散思维
师:两题都做对了吗,对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能不能考考你们呢?愿不愿意接收挑战?好,那我问了,解比例时,只有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种途径吗?以第二题为例,你会想到不一样的思路吗?(机动)我十分佩服你清晰的思路和有条不紊的解答!能不能听懂?听不懂课下找这位同学请教。
四.课堂回顾,梳理总结(2分)
师:又到了总结回顾的紧要关头,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与练习,感觉自己学到些什么?(利用比例的意义列比例,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学会验算答案的对错,便于及时纠正等)概括的说:这节课主要学会了利用比例的意义列比例,然后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最后把解得的结果带入比例进行检验,是这样吧!希望咱们的同学能够把学到的知识更多更广泛的应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20面“练一练”2、3、4、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应用
列比例
注意前后对应的顺序
解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检
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纸的发展历史,掌握纸的简单工艺及制作方法,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剪、折、刻、编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纸艺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纸文化的魅力,在创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折简单的物品,创作自己的作品。
2、教学难点:
理解纸文化。
三、教具准备
PPT课件、卡纸、剪刀、固体胶、双面胶、彩笔、木棍等。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给大家几个提示,你们猜猜是什么?(四大发明,东汉,蔡伦)
生:造纸术。
师:当纸被真正意义上的造出的时候,纸艺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诞生了。人们用一双巧手把一张张纸经过智慧的加工,变成栩栩如生的工艺品。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缤纷的纸世界,研究纸的奥秘。板书:《缤纷纸世界》
新授
1、师:在过去没有纸的时候,人们用什么写字?
(1)
教师点拨:
除了书中的介绍的,你还知道在过去没有纸的时候,人们用什么写字?
(2)把字刻在或是写在这些东西上有什么缺点?
教师小结:
把字刻在或是金属或是骨头,竹子
、石头上,刻字很费力,这些东西拿起来很笨重,像娟这样物品又很昂贵。直到有一天,纸的出现,才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我国的剪纸艺术和折纸艺术都是闻名海外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PPT展示)
3、检查学生搜集的剪纸图样和折纸图样。
让学生欣赏剪纸图样和折纸图样。并自由发表意见。
4、课件显示,剪纸艺术和折纸艺术欣赏。
三、学生操作。
1.剪一剪,各人把剪纸作品贴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
2.小制作:樱花折纸比赛。
3.分小组进行折纸比赛。
4.展示折纸艺术品评出优胜者状励加以鼓励。
5.把评选出的折纸艺术品放在展览室。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做一份你最喜欢的剪纸和折纸送给妈妈。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能用恰当的语言对神州大地著名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作出口头描述,说出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运用摄影的取景构图知识临摹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记录表现神州大地的一处景观。
教学重点:
学习不同的构图方法,能用摄影或者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审美感受。
教学难点:
取景构图的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记录表现神州大地的一处景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
拼一拼,找队友
将6幅照片撕开,学生手持一小部分照片,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拼装照片,分别为人文景观1.2.3队和自然景观1.2.3队。
(二)
揭示课题,板书:神州大陆之旅
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壮美,文化古老辉煌。它们像一颗颗明珠,将神州大地点缀得璀璨夺目。旅行是一件有趣而且能增长知识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在小博士的带领下做一个小小的旅行家,开始我们的神奇之旅。
教授新课:
(一)
看视频
欣赏壮美的自然景观或古老辉煌的文化瑰宝。
人文景观队:北京——西安——敦煌
自然景观队:黄山——漓江——九寨沟
(二)
小组讨论并完成学案1:把对应的词汇连线。
(三)队员间说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景观?
(四)每队选出一位队员向大家汇报,如故宫、长城、兵马佣、敦煌壁画等等。
(五)教师分要点归纳:
人文景观
建筑:故宫、长城、天坛等
雕塑:秦始皇陵
绘画:敦煌莫高窟壁画
自然景观
安徽黄山——广西漓江——四川九寨沟
(六):欣赏和感受
1、欣赏黄山的实景照片与绘画作品,说不同,谈感受。
2、小组完成学案2:谈谈我最喜欢的名胜古迹的特点
我选择的是
(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印象最深刻的是
,因为它有以下特点
,给了我
(雄伟、庄严、巍峨、变幻万千、秀丽、神圣、平静、辽阔、神秘、栩栩如生、宏大等)的感受。
(七)简单介绍绘画或摄影时的技巧与忌讳。
学生创作:
(一)
完成学案3:
选择你喜欢的艺术形式记录表现神州大地的一处景观。
(二)
作品汇报
我选择的是(
),它给我(
)的感受,我选用(
)的构图方法,表现了它(
)的特点。
课后延伸,互动练习:
我来设计一条新路线
(
)——(
)——(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破岩、磨、坚劲、任尔”等词。
2.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情感目标: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达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教学重点
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表达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教学过程
一、由竹石图导入,介绍作者(配古琴乐)
同学们好!上课前老师来考考大家,大家请看这幅图(出示竹石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同学们,像这样有画有诗的,把诗题在画上的诗我们把它称为题画诗。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可以抒发作者的感情、可以谈论艺术的见地、可以咏叹画面的意境。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指名回答,幻灯出示。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作者,下面老师给你们朗读一遍,请大家边听老师读边画出节奏。(幻灯出示全诗并配乐。)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指名学生朗读,全班齐读。
3.理解诗题。(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是——竹石是什么意思?那这首诗是写竹还是写石?)
板书:竹石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4.集体交流,理解诗意。(同学们真棒!那就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一组,合作交流学习诗句的意思,指名说说。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首诗。)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
1.这个“咬”字让你想到了什么?抓住一个“咬”
字,想象竹根盘根错节的模样,想象竹根牢牢扎根在山石间的情景。你还能想到用其他词来形容吗?(如“抓、攀”等。)
“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
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
2从咬定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竹子的刚毅性格)
(二)“立根原在破岩中”
1.理解“ 立:站立,扎根。立根(把根扎在……)”。
讨论交流:“破岩”是什么?体会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2.通过朗读表现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3.把一、二两句诗联系起来读,你又读懂了什么?
(体会竹子虽然生活在艰险贫瘠的地方,但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让人佩服。)
4.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立根破岩、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坚韧不拔。)
5.朗读,读出竹子的坚韧。
6.读着读着,你对这样的竹子产生了怎样的感情?(肃然起敬。)
7.朗读,读出对竹子的崇敬之情。
8.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竹子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竹子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9.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碎裂的山岩之中。(同学们,生活在破岩中的竹子会遇到怎样的磨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1.同学们,生活在破岩中的竹子遇到了怎样的磨难?(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2.理解“磨、坚劲、任、尔”
3.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的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不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4.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竹子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竹子顽强的精神。
5.同学们,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害怕吗?(不害怕,哪些诗句可以表达竹子的立场?再来读一遍。)
6.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霜冻、雪落、烈日的暴晒……)
三、总结诗的写作特点
1.
同学们,这首诗写出了竹子的坚韧顽强,但诗人仅仅是在表达竹子的坚韧顽强吗?不是的,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2.
大家请看:(幻灯出示郑燮开仓赈粮的资料)
郑燮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得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文人们经常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得到了吃人的地步。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
3.同学们,假如我就是郑燮,你就是我救活的人,你想对我说什么?
4.同学们,此刻,你认为郑燮是个怎样的人?(爱百姓、坚定立场,不能随风倒。师相应板书)
5.这首诗作者是借赞美竹子的坚韧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这种写作方法是借物言志。
四、想意境,悟诗情,总结升华
(1)在你的生活中,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小学生现在也要像竹子扎根一样把文化知识的基础打牢固,将来长大了才能经得起社会各行业的磨练,才能有顽强的拼搏精神)
(2)诗人喜欢竹子吗?为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诗人非常喜欢竹子。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寓意十分深刻。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咏诵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以诗人的身份,怀着对竹子的敬佩之情朗诵全诗。
五、朗读指导读诗
1.
学生齐读。(有感情朗读)
2.
师总结:同学们,朗读古诗除了在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把诗读好之外,老师还可以告诉你们诗还可以这样读:(幻灯出示诗词朗读技法歌诀)
一二声平三四声仄,
入声归仄很奇特。
平声吟长仄声短,
韵字平仄皆回缓。
3.
师范读,配乐。(注意平仄规律、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4.
学生自由读,生齐读。
六、古诗除了可以这样读,我们还可以这样吟诵
(播放《竹石》吟诵视频)
七、拓展延伸
同学们,当我们面对学习中的一道道难题,准备放弃的时候告诫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当我们正为学习才艺感到困难时,我们鼓励自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突然降临的灾难时,我们坦然的迎接他,一起背背《竹石》。
八、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竹石》。
收集与竹有关的诗句。
板书设计
竹石
清
郑燮
借物
(
竹子
)
坚韧
顽强
言志
(
做人)
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竹石》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后,我细细思考:我有何收获?我的成功之处或失败之处在哪儿?我还可怎样做会更好?我一直认为: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我对《竹石》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自我反思。
一、用真心用智慧渗透课堂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唤醒学生的智慧和情感,在唤醒学生心中感情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思考,关注学生现在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所以我的课中有学生诗意的解读、独有的感悟、丰富的想象、快乐的创作……智慧在课堂中轻吟浅唱。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我看到《竹石》这首诗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这首诗由浅入深完成“尊重文本”到“超越文本”的过程,如何把文本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教学时,我设计了四个步骤:“了解作者、理解诗意之读”、“情景心境之读”、“平仄押韵之读”、“吟诵之读”。我想让孩子们由读懂原意到读出想象的意境,再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身边似“竹”的人,最后学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了解作者、理解诗意之读”时,孩子们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其中有一女生在评价一男生读时讲“他的节奏不太准确,语气也不是很好”;我就启发“你来挑战他,好吗?”结果,这女生读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我问:“为什么这样读?”“因为这首诗中的竹是刚劲挺拔的!”听到这学生的回答,教室里顿时想起一阵掌声。之后,我又启发全班学生思考“从哪些词可以读出它的刚劲挺拔?”“坚劲、任尔”……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互相讨论,通过抓重点词等方法,用心感受、很快就体会了诗意。这样教学,教师不用一字一句肢解诗意,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讨论,便能很快自悟出诗意。
“情景心境之读”时我想让学生深挖教材,让学生充满想象,让课堂充满智慧……于是我设计了“假如你是那棵竹子,你会对青山或岩石说什么?”“你是岩石缝中的竹子,面对风雨你又会说什么?”“我们身边有没有像竹子似的人,你能说说吗?”这三个问题。也许我的问题问的太突然;也许是学生们对知识理解的不深,这些问题太难;也许是学生们还没放松,不敢说……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调整好心态,不断启发,不断鼓励,效果还是不太好。我清楚:诗歌教学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想说、敢说、主动说;这样,智慧才会在课堂里自由流淌。
“平仄押韵之读”时我想让学生再次理解古诗还可以这样读,体会古诗的美,感受古诗的韵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吟诵”时我想让学生知道古诗还可以像歌曲一样吟诵,还可以唱得那么动听,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改变了学习古诗的枯燥的氛围。
其实,公开课的效果,除了取决于执教者的设计和水平,更多的精彩应该是来自学生的学识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公开课的精彩应是学生的精彩、平时训练的精彩。
二、易碎的课堂
仔细想来,课堂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制约。其实,这堂课上我想把我的教育思想完全体现出来,最后顾此失彼。一堂设计比较精彩的课,因为大多数学生有些紧张,因为我害怕没有新意,而成了易碎的课堂。
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字是有呼吸的,有情感的,有体温的。文字应用心吟诵。“原境之读”时,让学生读了,但还是读的太少。“诵读”是语文学习之本,“诵到极致就是说”,诵读理解之后自然有话可说了。我失落了学生,没有给学生“尽情吟诵”的时间。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六年级学生已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教材分析】
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了八儿的天真和童趣。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品析八儿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聊聊生活中的“腊八粥”,
2、交流课前搜集的沈从文资料。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并圈画。
2、学生交流,“品尝”腊八粥的美味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如:“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勺大勺朝口里塞灌呢!”
3、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一件什么事?
八儿盼着吃腊八粥的种种表现。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三、精读课文,品析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文中多处写到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情形,请你画出来并作批注,体会他的心情。
【设计理念】于永正老师说过:“读书一定要留下痕迹。”一定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可以在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思、所感和所想。因此,在批注中圈、点、勾、画等符号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而教师会随堂巡视,适时点拨,在学生充分感悟后,组织交流。交流时,要引导有感情朗读。
2、小组讨论,1人发言,其他补充。
3、引导学生从神态、动作、心理、语言这四个方面进行评析
①神态动作: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急红了眼”所表现出的急切心情。
②心理描写: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
此刻的八儿想吃却吃不到,只能想象锅中的美味,体会他焦急的心情。
③“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
从八儿的语言中体会他的天真无赖,这里写出了他对腊八粥的渴望和迫不及待,就如古诗中所说“最喜小儿无赖”。
文中八儿的语言最为有趣,于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
4、情景再现,品读语言
①呈现文中三处对话,学生自由读
②片段一:师生合读片段二三:学生合作演读
【设计理念】采用多种方式,以读促悟。描写、抒情课文,可“诵读欣赏”。
5、在沈从文笔下,通过对人物的细节刻画表现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以及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6、八儿这么想吃粥,他吃到了吗?引出最后一段话。
7、练笔:发挥想象,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出八儿吃腊八粥的情景。
【设计理念】此环节是为了拓展延伸,加深感悟,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描写,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完成读写之间的迁移。
四、课外延伸
名家阅读:推荐阅读冰心和老舍的《腊八粥》
【设计理念】高老师昨天在讲座别提到:要注重类属化阅读,瞻前顾后,由个及类。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们注重把无休止的课堂提问变为几项有张力、有探究价值的学习任务,建立篇章意识,强化整体性阅读。
【导学案】
1、学写生字。
tuò mò
nónɡ chóu
ɡǔ zhànɡ
fèi ténɡ
tián tián nì nì
(
) (
)(
) (
) (
)
2、熟读课文
3、关于腊八粥,你有什么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作家沈从文的资料: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知道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物质。
2.知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二、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2.
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三、
教学准备:
教师:纸张、火柴、金属汤匙、蜡烛、白糖、豆子、沙、水、烧杯、筛网、记录表等。
学生:观察周围物质的变化。
四、
教学过程:
1、趣味实验导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纸,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张纸,下面请同学们也各取一张纸,跟老师一起做试验。
1)将纸整齐地折叠几次,然后伸展开。
2)将这张纸团成一团,然后伸展开。
3)在将这张纸撕成几条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让这张纸发生了变化,这张纸发生了哪些变化呢?纸本身发生变化了没?
学生根据试验得出:纸在形状,大小等发面发生了变化,但纸本身没有变化。
教师谈话:下面老师再跟同学们做一个试验。
实验演示:取刚才撕的一张小纸条,用火柴点燃纸条,观察现象。
教师提问: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变化过程中物质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得出:纸燃烧后产生了灰烬,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
教师谈话:世界是有物质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各种各样。这节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物质的变化。
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师生互动学新课
活动一:观看视频《炝炒青菜》,观察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盐溶解了,青绿色的菜变成了黄绿色。
活动二:混合沙和豆子
教师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两道“菜”,第一道“菜”:“凉拌”沙和豆子。
(出示沙和豆子)谈话:这是豆子和沙,将它们混合后会不会发生变化呢?要想知道这些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师生交流并达成共识:豆子和沙原来的样子,豆子和沙混合后的样子。
教师谈话:下面我们就来观察豆子和沙原来的样子。
学生分组观察:从杯中取出少量沙和豆子,分别放在纸上观察,看看沙和豆子本来是什么样的。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并留一小部分豆子和沙为后面的对比使用。
教师提问:现在请同学们简单描述各自观察的结果。
师生交流并达成共识:每粒沙,没颗豆子的形状、大小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沙、都是豆子。
教使提问:混合沙和豆子,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学生猜测。
教师提问:混合后,有什么证据证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呢?
师生交流:运用“用筛子筛”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然后对分离后的豆子和沙进行比较。
多媒体出示实验步骤:
取样
混合
搅拌
分离
对比
教师谈话:下面我们一起交流沙和豆子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学生交流。
师生小结:混合沙和豆子,我们观察不到它们的明显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样。这道凉拌“菜”就做完了。
活动三:观察白糖的变化
教师谈话:做完了第一道菜,接下来我们做第二道“菜”“铁板烧”白糖,混合沙和豆子,我们观察不到明显的变化,那加热白糖会怎样呢?下面请同学们预测并把实验前的白糖特征记录下来。
学生观察、预测并记录,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预测。
教师谈话:这些不仅仅是猜测。我们需要通过实验获得证据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再次老师要强调一下,这个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老师带来的演示实验。(出示白糖加热的小微课)
教师:看完了视频,同学们认为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生共同交流,最后教师总结注意事项。
1)在勺子内放入少量白糖,大约占勺子的1/3。
2)用蜡烛的外焰加热,脸不能距离蜡烛太近。
3)加热时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加热结束后,把勺子放在玻璃片上。
5)不能用手直接摸加热的部分,小心烫伤,注意安全。
各小组开始给白糖加热,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做完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白糖变化。
师生交流讨论实验现象,最后达成共识:白糖在加热过程中,首先由固体变成液体,再继续加热后又变成了有焦味的黑色固体。
教师提问:黑色固体是不是原来的白糖呢?
教师谈话:我们知道,白糖能溶解在水中,且使水变甜。下面请同学们将白糖加热后成的黑色固体放到水中,看能否溶解在水中。
学生活动,交流现象:黑色固体不能溶解在水中,说明黑色固体已经不是白糖。
教师谈话:这种黑色固体不是糖,那它是什么呢?科学家早就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固体是“炭”。
活动四: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教师谈话:刚才我们做了两道“菜”,两道“菜”的变化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像撕开纸片,混合豆、沙,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形态等,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蜡烛燃烧那样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活动五: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总结两者的本质区别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刚才实验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蜡烛也在发生着变化呢?蜡烛燃烧变成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科学家已经证明了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即也生成了其它物质。
教师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呢——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活动六:说一说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七:学生谈本节课“我的收获”。
【教材分析】
《物质发生变化》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三部分,主要是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物体变形、水的三态变化、燃烧、生锈这些常见的现象,背后有哪些科学道理?这是我希望学生进行探索的,因此本课的引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本课也并不要求让孩子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马上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物质的变化和思考这些变化的异同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把沙子黄豆混合搅拌并分离和用蜡烛给白糖加热,寻找证据证明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从而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学情分析】
“物质的变化”这节课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会并理解初三化学的知识,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学会知识,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沙子黄豆混合搅拌并分离;白糖和蜡烛的加热,以此展开研究,让学生经历“观察描述猜测加热再描述发现”的探究过程,
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归纳得出结论”这样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喜欢科学,尊重事实,愿意尝试新的实验方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等等。
【教学准备】
学生小组材料:沙子、黄豆、白糖、火柴、三个烧杯、一把燃烧勺、一把塑料烧勺、一根蜡烛、一根搅拌棒、一个筛子、一个塑料盒、放燃烧勺工具。记录单(整理、记录实验现象、发现)。
教师演示材料:沙子、黄豆、白糖、火柴、三个烧杯、夹纸的镊子一把、彩纸一张、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说?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究竟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板书:物质发生变化)。
老师带来两种物质黄豆和沙子。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活动】二、
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
观察:黄豆和沙子有什么的特点,那个小组来说说?
猜想:我们把沙子和黄豆混合
搅拌,你们猜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验证1:用烧杯把沙子和黄豆混合
搅拌,来验证你猜想的结论.
验证2:把混合的沙子和黄豆分离看看有没有变化?想想怎么把混合后的沙子和黄豆分开?
结论
:通过验证有没有变化?
老师还带来一种物质白糖
【设计意图】此实验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两种物质的现场观察,引导学生通过
观察—猜想—实验—比较—发现猜测混合后是否会变化,来激发探究的欲望。
【活动】三、
白糖的加热实验:
观察:白糖有什么特点?在观察前我们想想从那几方面观察?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在试验单里。
实验器材:
加热白糖需要哪些实验器材,看看你们桌面上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谁来说一说
猜想:猜想加热白糖会发生的变化吗?
实验:加热白糖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讨论28-29页了解加热白糖步骤和注意的事项;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在试验单里。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现在一定要按照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来加热白糖,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在试验单里。
结论: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让学生先观察没有加热是白糖的特征,再通过加热白糖了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生成的物质到底是不是白糖的实验,让学生亲眼见证生成的是新物质,比经由教师的口中说出更具有说服力,同时消除改变了颜色形状的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的印象。
【活动】四、
对比引出物理和化学变化
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发现黄豆和沙子混合后有没有没变化?有产生新物质?加热白糖加热后有没有变化?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没有产生新物质,叫做物理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产生了新物质叫做化学变化。这就是我们学的物质发生变化的两种变化是什么变化?区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分析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变化过程,从而更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知道它们本质的区别,引导学生准确从发现的现象中进行判断就可以了,为下边的联系做好了铺垫。
【活动】五、
练习
1下面我们看看生活中的这些现象,那些是物理变化,那些是化学变化?
2.老师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是什么变化?为什么?然后撕拐角点燃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3.说说我们身边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练习更牢固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为学习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活动】六、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则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七、
寄语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伽利略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来解决身边物质所发生的变化现象。
板书设计
物
质
发
生
变
化
物理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
产生了新物质
白糖加热的实验报告单
学
校
一小
年
级
六年级
时
间
实验名称
加热白糖
实验小组
实验内容
通过实验验证白糖加热后是否有变化
实验器材
白糖
燃烧勺
塑料小勺
酒精灯
火柴
烧杯
铁盘
我的猜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特征
加热前
加热后的变化
状态
气味
甜味
其它:
实验结果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