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3: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小型企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西安的与设计相关的中小企业也开始了解到工业设计对于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开始在产品的研发阶段导入工业设计。但是这些企业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参差不齐,其导入工业设计的目的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设计公司在于企业合作中没法合理化的运用设计方法以达到产品的最优化配置。通过目前市场调研,西安中小型企业中对工业设计的认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设计
众多企业认为工业设计仅仅是设计产品造型的外观,将产品以一种美的形态展示给用户。他们在产品开发中导入工业设计是完全为了产品的美观,而不去考虑产品中的其他因素,如易用性、创新性、可发展性等。此次调研的两家电子类公司。这两个公司都从事电子行业,其产品的核心为电气电路,对于工业设计的要求仅仅是一个能将产品内部电路完美包装的“盒子”。企业选择设计公司的主要标准为廉价的设计资费,有次可见其对产品的要求仅仅是不至于难看的无人问津,企业认为只要是设计公司设计出来的外观可以用来生产即可,完全忽略所设计的产品在造型上与用户的交互性以及工业设计为产品所带来的附加价值。这两个企业的观点完全是对于工业设计的误读,这也与中国引入工业设计后对工业设计教育的方式有所关系。工业设计不是简单的产品造型设计,其对产品的附加价值绝对不仅仅体现于产品的外观,而更多的体现于对产品的易用性、创新性以及产品所给用户带来的反思层上的情感因素的增加。各企业应该首先明白工业设计的本质,才能更好的在产品开发设计中合理的导入工业设计,以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2、绘制加工图纸
工业设计与客户对接,让客户的需求实体化,这理应是工业设计的正常工作。但在实际实施中,经常会出现客户的需求已经十分具体,而使设计工作流于表面的情况。本次调研的某家具制造企业,中型企业,拥有从产品开发到生产的一系列机构,并且拥有自己的展厅。但是,该企业是以生产酒店家具与办公家具为主的,由于去从事行业的特殊性,其产品设计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客户为主,产品的设计是根据客户所提出的要求而去进行设计,多数情况客户会拿已有的产品照片作为设计基准。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目标,仅仅是根据各个客户的指示行事。这就使得在企业没有自己的自主产品,设计工作仅仅停留在绘制加工图的阶段。产生这样的原因是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层与长期的发展战略,企业对于产品的生产仅仅是要求获得客户的认可,而忽略了企业自身风格的发展。这种对于工业设计的理解无法体现设计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将设计还仅仅是定位于产品制造的低端层面。工业设计的作用点不仅仅在产品个体上,其体现的是企业整体的文化与发展策略。
3、盲目追随
对工业设计的盲目追随在西安本土的企业中并不少见。成立专门的设计部门,但往往由于人员、制度等原因,其工作不以产品设计为主,反而企业内部的一些设计工作要以外包的形式交由专门的设计公司完成。在调研中,西安某大型企业的子公司就是这种情况,其工业设计部门成立不久,人员少,又因为其产品以重工业为主,产品线更新较慢,设计部门的工作量较少,因此其主要工作反而是公司宣传产品的设计。由于设计师平时的设计任务较简单,得不到锻炼,当企业需要一些重要的设计时则需要外包与企业外部的大的设计公司。该企业设计部门的成立并不是为了在企业发展中对所需要的设计项目进行合理解决,而是只为了增加一个设计部门以完善企业的整体构架。该企业在设置设计部门时,是企业高层觉得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应该有自己的工业设计部门,但并没有考虑到企业产品的已趋于成熟,短期内不需要进行革新设计,并且由于西部设计人才缺失的原因,其所招的设计师不能进行高水平的设计,致使设计部门形同虚设。
4、个别企业有产品战略
上述所说的认知,不能说完全错误,但都不全面,设计应该是协调用户、企业、社会三方面的。其在企业中的作用应该是起到战略决策性意义的。本次调研中所接触的一家电器类企业,其对工业设计就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该企业在产品开发中导入工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产品的改良提高产品市场份额,最后达到企业的受益。企业不光将产品设计定位于满足用户,同时还拥有自己的产品开发战略,有着对国内各部分市场的占有率的长期规划。将工业设计作为一项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作用于企业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单单的将工业设计认为是一种产品造型或满足客户以得到短期经济效益的手段。工业设计是通过建立企业与产品用户之间的协调关系而带来企业的长期发展。多数企业能明白这一点就可以从长期来推对企业的发展。
二、工业设计在西安中小型企业中的发展道路
西安多数中小型企业还不够发达,现代化还不够完善,与中国沿海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应此对工业设计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与误解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西安经济的发展,企业应该将工业设计提升到一个设计战略的高度,将工业设计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指导企业自身的发展,通过工业设计去调控企业各个环节上资源的合理配置才是在企业生产中导入工业设计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一)对于市场营销观念的认识相对落后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市场营销是从事市场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任何一种市场营销模式都是在其指导理念下进行的,因此,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其是市场营销概念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一些中小企业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会遵循推销导向的观念,这些企业认为在企业经营时只要保证产品质量、功能以及特色就会成功的吸引顾客,所以在产品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忽视产品的促销。而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产品导向的观念相对较为落后,也就导致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出现了利益不协调的现象。
(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重视目标的建立
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其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差异,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产品的模式不可能满足全部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产品定位,选择目标市场,在准确定位之后,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建立产品生产以及营销的需求,从而全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针对现阶段中小型企业来说,其整体资源相对较为有限,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没有选择特定的消费群体,从而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目标不明确的现象。而且,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盲目的选择发展目标,在产品生产之后,会将市场视为一个整体性目标,没有进行细致的划分,从而导致一些产品很难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也就导致这些中小型企业很难适应市场的基本需求。
(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重视市场的定位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一旦在市场经营过程中选定了特定的目标,就应该在相关目标市场上进行规范化的市场定位,对于选定的市场已经存在了较为有利的竞争者,因此,通过市场定位可以为企业树立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将这种个性化的发展模式传递给消费者,使企业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正确的发展方向。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如果其目标定位较为准确,就可以让消费者在进行产品选择的过程中选择该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型企业并有重视市场的目标定位,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定位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也就无法形成良性的社会竞争力。
(四)没有建立健全的产品促销方式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同一种类产品,虽然有不同的企业提供,但是对于产品的质量、性能、包装以及产品的价格而言,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但是在销售过程中其整体情况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最终原因就是企业在产品营销过程中营销方式存在着较大差异。有的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采用的促销方式可以满足群众需求,而有的中小型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其促销方式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他们没有建立正确的广告宣传模式,并且在销售过程中也没有合理的运用营销工具,从而导致产品在宣传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二、中小型企业优化市场营销模式的基本策略
(一)建立先进化的市场营销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市场向导的观念引导,通过对目标消费者进行需求向导,建立起相关的营销观念。同时,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型企业应该建立起优化的营销活动,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发展目标时,就应该为了最终目的而努力,集中企业资源有效利用,为消费者提供合理性的消费需求。而在产品的生产以及设计过程中,要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基本目标,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优化产品质量,通过对产品定价并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使消费者在产品购买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不同价位的产品,从而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模式。
(二)在市场明细化过程中建立目标市场
对于市场细分而言,其基本内容就是通过市场经营目标的建立,明确市场的基本需求。而在整个过程中市场细分的关键内容就是建立正确的市场细分步骤,这一环节是整个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整个项目的细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确定产品的主要需求者,建立多元化的产品类型,改变传统单一化的消费模式,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基本需求,通过对各种环节优化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从而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而使消费者在产品选择过程中可以实现多元化的选择模式,而相关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要将特殊化的需求进行细分,进而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最后,对于产品需求者而言也要进行明确化的细分,通过市场需求的明细化,将产品需求进行不同模式的划分,对于同一类需求者划分到同一市场,而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要将其差异性进行合理性的划分,从而通过对市场需求评估及分析,优化相关产品项目分析,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中小型企业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
(三)建立正确的企业经营策略
通过对目标市场的选定会使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对很多竞争者,其中不仅包括其他的中小型企业,也包含着一些大型企业,因此,相关的中小型企业就应该制定避强定位的主要发展策略,其主要含义是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较为强大的企业就应该改变发展方向,与其他中小型企业进行竞争,从而为自己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通过企业发展目标的建立,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企业向导模式,满足企业的经济需求,也要全面考虑并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从而使企业可以适应整个时代的发展。
三、结束语
首先,政府部门要为中型、小型企业提供一定财政补贴,有效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我国中央财政预算创建针对于中小型企业的项目,同时还创建以中小型企业作为主要支持目标的专项资金与基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中小型企业相关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国家中央部门,为了能够有效对中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相应的财政资助以及扶持,创建各种类型的扶持资金与专项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小型企业进行了有效扶持,尽管并未有效指出中小型企业,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许多中小型企业已经从中获益。其次,政府的采购慢慢向中小型企业倾斜。充分运用法律从而为中小型企业参与政府部门的采购提供一定条件,很大程度上帮助和扶持中小型企业参与政府有关采购合同,从而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大量的机会和份额。对此政府建立了许多法律法规,例如《中小型企业法》等。最后,财政税收体系变化严重影响中小型企业发展命运。国家利用强制性的财政税收征收方法,能够有效把中小型企业一部分利润运用税收的模式上缴国库,然后当作国家的财政收入。针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在一定时间段内企业能够支配利润相对比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小型企业的相关投资计划与经济决策,严重影响着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命运。
二、财政税收体系现状分析
1.财政税收政策不合理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我国正在逐渐针对财政税收体系进行科学、合理调整。可是应为税收财政相关内容存在缺陷,比如说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相关税收制定并不相同,而且纳税的份额也存在差异,有着相对比较明显的差距。尽管针对中小型企业我国制定了相关的税收优惠体系,可是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另外,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中相关企业所得税,对于准税率而言,一般只有27%和18%两种,而且此种类型的基准税率仅仅适合运用在大型企业,对于中小型企业并没有一定作用,相反却对中小型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2.财政税收政策不健全
现阶段,国内的财政税收政策依然不健全,常常会发生逃税和偷税以及漏税等多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财政税收收入。比如说开发票的模式很早就在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中有所体现,国内的所有企业全部通过利用开发票的模式明确相应的缴税的税率。因为财政税收政策不健全,依然存在许多漏洞比如说企业把私人的生活费用当作发票内容,把一些虚假交易的费用当作发票内容等多方面,利用此种方法完成许多种偷税和漏税以及逃税等行为。另外,财政税收体系不健全对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由于中小型企业自身的资金相关来源并不稳定,规模也比较有限,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大型企业竞争力相比较而言要远远落后,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3.制定的财政税收法律与法规并不适宜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张影响下,我国为了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关要求,正在逐渐改进与创新财政税收有关法律法规,可是因为部分财政税收政策和体系难以满足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发展需求,造成财政税收有关法律法规制约着中小企业发展。目前,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规模方面比较有限,而且资金的来源也不稳定,虽然税率并不是很高,需要纳税的金额也不大,可是综合中小型企业的自身特点,其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一种经济负担。
4.财政税收管理体系不具备科学性
现阶段,国内的财政税收管理体系依然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也就是缺少科学性与先进性。而缺少科学性与先进性的财政税收管理体系是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运用滞后的财政税收管理体系完成税务和税收工作,是难以获取良好效果的。另外,财政税收工作主要通过我国财政部门进行操作,由于受到滞后管理体系的严重影响,相关部门在执行税收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具体发展情形,同时并未对市场经济有关需求进行深入分析,造成在开展中小企业的相关税收工作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企业施加了压力。
三、扶持中小型企业的财政税收体系创新对策
1.科学调整税率,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中小型企业的纳税负担
目前,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有效降低中小型企业的相关纳税负担已经成为我国财政税收体系创新与完善的主要方向。对此,一定要有效结合国内的经济发展以及所有企业发展规模的状况,科学、有效调整与制定中小企业相关缴纳税率,不管是在工业领域或是商业领域都应该科学、合理减小中小企业的有关纳税标准,同时依据各个企业自身特点和员工福利等实际消费水平,从而为中小型企业提供部分的优惠政策,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融资以及扩展规模等方面,一定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扶持,从而确保国内中小型企业进一步发展。
2.制定相对完善的财政税收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与有关机构一定要综合考虑市场信息和中小企业具体发展要求,进而制定更加完善与健全的财政税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中小企业可以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同时制定相对完善的国家财政税收有关法律法规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国家与相关机构要对市场有关信息完成深入分析研究,针对中小企业自身具体发展状况,制定可以推动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国家财务税收体系与法律法规,同时把中小企业的相关纳税标准规定单独的提出,然后纳入到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内容中。其次,制定多种的国家财政税收征税模式,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从而保证财政税收相关工作可以正常进行。同时还应该高速重视与大力支持财政工作,科学调整中小企业的税收,对于各种规模的中小型企业要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并且利用实际行动表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中小企业的相关纳税负担,推动中小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针对性的制定中小型企业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国内企业的所得税法尽管对于高新技术有关产业采用15%的优惠税率,但是此种税率应该针对全部的企业。对此,建立部分具备针对性的财政税收优惠对策,推动中小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资金与扶持,从优惠模式方面而言,能够从直接优惠模式不断向间接优惠模式改变。其中间接的优惠模式注重事前的扶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中小型企业的积极性。另外,直接优惠模式为事后奖励,中小型企业只有在盈利的状况下才可以享受此种优惠。比如说许多高科技工程项目在很长的期间内虽然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并没有怎么盈利,而且在初期阶段盈利的润额相对较小,这是享受的相关税收优惠并不是很明显,所以间接优惠模式要比直接优惠模式更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若想针对性的对中小型企业的进行扶持,要在中小型企业的研发阶段给予一定优惠,有效落实折旧体系,制定科技发展资金等相关对策,将财政税后优惠在生产和销售以及开发等各个环节加大间接优惠,进而有效推动中小型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1.1缺乏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真正理解
由于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单一追求企业文化的表面形式,不重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建设。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独特的,是企业在创业过程和发展过程中的形成的独特的价值理论体系,里面包含着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包含了企业在创业奋斗过程中集体形成的行为思想和理念。如果企业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展现出深层次的内在价值是没有意义的,而且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是难以持续的。
1.2缺乏个性及创新精神
市场是发展变化的,企业经营活动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企业文化也要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和创新。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的更新,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还停留在最初的阶段,许多管理者认为企业创新的重点是产品不是企业文化,不明确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不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和更新企业文化的内容,使得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不相适应,长期如此就造成了企业文化不仅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的状况。
1.3缺乏与企业经营活动紧密联系
任何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文化通过其导向作用,把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都导向到企业的目标、使命形成合力。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力源泉和精神动力,从而实现企业确立的经营目标;同时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又可以使企业员工在思想上产生自豪感,形成更强的凝聚力,从而在工作态度发生重要转变,从被动的接受管理到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主动维护企业形象。当前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在文化建设上往往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经营活动分开来做,认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两码事,形成了文化建设和经营活动两条路线,这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
2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2.1管理者在思想上应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在企业发展初期主要是依靠经验和亲情关系来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作用看起来并不明显,因此造成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重要,很多企业会做些企业文化方面的工作也仅仅是停留在喊喊口号,出于赶时髦的目的,不没有真正期望企业文化发挥作用,也可以说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革除以往对企业文化认识方面不正确的思想,认真地学习企业文化方面的知识,加强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和内涵,掌握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2.2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并注重个性化发展
一个企业区别于另一个企业主要体现在企业目标和使命上,企业的使命说到底是在企业的文化上,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反映一个企业本质特点和内在特征,其他的外在形象都是其表现出来的具体特点,所以一个企业要想区别于另外一个企业,想在市场上独树一帜,除了在产品上下功夫外,更重要的是在企业文化上下功夫。企业在建设本企业文化时,应该充分了解本企业目标、使命和内在特点,设计创造出符合本企业实际特征和状况的文化,而不是照搬照抄别的企业文化。同时也要注意的是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应该根据企业发展变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不断更新企业文化的内容,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也只有不断更新并创造出符合本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文化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真正作用。
2.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的结合
企业文化的发展和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紧密相联的,无论是企业发展初期,还是在具有一定规模之后。企业进行文化的建设,并不是做表面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促进企业的发展,用来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如果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隔离开来进行,则两者都取不到好的效果。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一定要做到两者紧密结合,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有利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另一方面是企业在经营活动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实现两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2.4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参与程度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渠道,融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各大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快,这带动了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他们发挥了自身的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成功的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这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上有了较为明显的体现。然而近几年,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都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企业自身不能很好的进行内部革新,达到扩大发展的目的。这与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面的融资渠道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企业只有更好的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才能逆转局势,最终达到发展的目的。融资风险一直是解决银行与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银行的贷款利率也直接影响的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应该对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提出有力的解决方案。
二、中小型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
(一)中小型企业内部结构问题
1.中小型企业规模小,资本实力弱
既然属于中小型企业,顾名思义产业规模就远远比不上大型企业,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经营规模上看。生产上中小型企业的生产设备比较陈旧,技术不够先进,所以产品质量不能有所保证。那么产品销售就不能打开更大的市场,从而不能为中小型企业积累更多的资金,没有充裕的流动资金和生产资金作为保障,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就不能放心的将贷款发放到这些企业的手中。
2.中小型企业自身的管理缺陷
大型企业一般都有严格的管理系统和严明的规章制度,而中小型企业大部分为家族式企业,这种亲属的连带关系,使其在管理上比较不好下手。人员务工过于随便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率,其次就是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够透明,信息的真实度不高,商业信用没有保障也是银行不愿意贷款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中小型企业的还贷意识较差,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管理成本比正常的大型企业要高出5倍,这也使得银行不断提高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标准,使得融资的困难加剧。
(二)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问题
融资渠道一直是中小型企业寻找融资的主要途径,但近些年融资渠道匮乏,导致融资状况越来越难。
1.直接融资困难,融资渠道窄
直接融资渠道有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和收购上市公司。一般来说发行债券会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一般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然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规模提不上来,发行债券的信誉度就没有保证,即使债券得到审批最终是否能筹集足够的资金也是个问题。发行股票和收购上市公司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中小型企业是否能驾驭得了金融市场带来的机遇和风险还有待考证,资本能在其中做大做好是机遇,但是无法其带来的风险也会使企业遭受灭顶之灾。
从表格1可以看出中小型企业对非金融机构和其他渠道的融资情况占了很小的比例。这也说明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不宽广,对于其他方式还不够纯熟。
2.间接融资标准高
金融机构的贷款是中小型企业贷款的主要途径。贷款不足是企业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就是各种金融机构的贷款标准普遍较高,会以高于市场正常的利率水平发放贷款,甚至会拒绝有些中小型企业提出的贷款。这使得本来渠道狭窄的中小型企业更无从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融资渠道,这也就间接的把中小型企业排除在外,金融机构从而也就降低了自己的风险程度。
三、中小型企业贷款的优势
近些年,金融机构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进行了更为合理的调整。
(一)部分银行加强了对中小型企业支持
一些想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已经出不采取了一些可行方案,而且在08年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就超过去年的总贷款额。而且针对国家人民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调查,08年前五个月贷款额的增加量中中小型企业就占到了16.2%,比07年同一时间要高出1.6个百分点。这些银行提供的贷款缓解了中小型企业贷款的难题,而且以良好的趋势在前进。
(二)票据承兑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保障
贷款和票据贴现是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常用途径,然而近些年票据承兑也有所增加,票据承兑可以说一定程度上给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帮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尽快取得资金保持企业良好的运转,才能够使企业更好的发展。而且票据承兑缓解了中小型企业的部分压力,提供了保障。
(三)中小企业的专门化金融服务
首先中小型企业一般需要的资金额度较小,期限也较短,所以这种贷款也相对也大型企业的贷款较为灵活,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短期的贷款,既可以缓解企业短期之内因缺少资金流动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又可以为银行带来收益。而且部分银行开始专业化对中小型企业的服务,尽量的简化复杂的贷款程序,为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提供高效的服务。这也使得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更为顺畅。
四、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劣势
(一)金融机构进行博弈避免承担高风险
中小型企业本身的信用缺失,让大部分金融机构对其失去融资信心,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在想中小型企业发放贷款时,存在博弈的可能性。金融机构会通过与中小型企业的信贷关系中,用博弈的角度分析,从而降低于中小型企业交易的成本。而在正中情况下,如果有良好的司法制度作保障,那无疑是一种双赢,但是当交易费用昂贵和没有法律保障时,就会增加交易的成本。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小型企业都是不利的。
(二)融资渠道的瓶颈
现在的普遍状况是中小型企业需找融资契机,但是市场供应一直打不到需求的水平。同时给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弹性小,也给中小型企业造成了不小的难题。
由图1可知,当中小型企业想要提高贷款额度时,忧郁贷款供给缺乏弹性,当只有小幅分额度的增加也会带来大幅度的贷款利率增加,如图D1向D2方向移动,最后引起的是小幅度贷款额变化,和大幅度的利率上升。这也就是说现阶段中小型企业融资途径需要不断地拓宽才能得到改善。
五、解决中小型企业问题应对措施
(一)形成信用担保体系发挥融资优势
据09年的统计,在国内拥有为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担保的金融机构4800所,并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担保资金达到了2500多亿,总共为115万多个中小型企业提供资金2、6万亿。这些为中小型企业进行信用担保的机构,给这些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保证了他们的资金流通,也发挥了集体的优势,为中小型企业今后走的更远拓宽了道路。
(二)将中小型企业的无形资产转化成资本进行抵押
现在在银行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抓紧改善信贷财产抵押尤为关键,中小型企业本身资金实力不够强大,加上大部分都跟不上技术创新由于资金的限制,所以将企业的无形资产转化为企业的有形资产作为抵押,大大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一方面他可以使企业资金的状况得到缓解,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意识,不断地进行技术性的改革,从而加大了自己的信誉,也拓宽了自己其他的融资渠道。
(三)建立适应中小型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
小型的金融机构可以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针对中小型企业规模小的特点,小的金融机构可以针对性的为中小型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服务,现在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需要资金来时自己摆脱技术落后,小型金融机构能够着实从中小型企业的性质出发,给予更多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重视双方的合作,所以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
(四)政府加大完善司法制度的力度
在大环境下,政府是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和良好发展环境最可靠的依托,只有完善的司法制度建立起来,才能使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客观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这也是对金融机构的一种保障,司法完善对中小型企业的行为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检验,它提高了企业的信誉程度,为中小型企业今后进行融资发展提供了外部的依托。
六、结论
中小型型企业应结合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进行技术改革和生产发展,做到真正的自强不息。另一发面政府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尽量减少外因对中小型企业影响。在充分考虑到外因与内因的同时,更应该注意与周围金融机构的战略结合。让金融机构更好的为中小型企业服务,为以后的发展做良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何雯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商业研究2003,(2):79—81.
[2]王婷。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企业研究2003,(2):95—96.
[4]孟菲,段玉峰。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探析[J].企业经济2003,(3):109—110.
[5]黄飞鸣。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J].经济论坛2003,(5):6—8.
[7]杨俊龙。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3,(3):96—98.
中小型企业为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小型企业容易受到经济上的冲击,比如,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我国非常多的中小型企业面临了倒闭的风险;但是,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开展电子商务的中小型企业不仅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而且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都说明了电子商务具有的独特价值和发展前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就是阿里巴巴,它的电子商务交易规模逐年上升,取得了飞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10.67万亿元,正式进入了“十万亿”时代,且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正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因此,我国的电子商务已经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为中小型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者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众所周知,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也提供了动力支持和物质保证。但是,现阶段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对于在企业内部开展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不够。究其原因,电子商务在我国正式推广和应用的时间并不长,电子商务的很多价值并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出来,这就造成了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不够,更没有形成清晰全面的电子商务概念。很多管理者认为建立企业网站或者在其他网站进行产品推广就是电子商务,对于电子商务的实施方式、应用范围以及重要性都没有深入透彻的了解,更没有认识到电子商务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巨大价值和收益;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价值,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不知如何决断,因为开展电子商务需要一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且不能在短期内获得收益。
(二)少资金、缺人才,企业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
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都具有可用资金不多的特点。开展电子商务是一项长期性、高投入、具有一定专业性的项目,需要专业人才进行建设,但是,中小型企业非常缺乏能够熟练掌握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还能熟练开展经营管理的人才,这就给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阻碍。除此之外,开展电子商务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中小型企业并没有很多的资金用以保证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而且电子设备的配置也需要资金投入,因此,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的建设就显得举步维艰。落后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无法很好地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很多中小型企业没有很好地发展电子商务,进而导致企业的发展缺少动力支持。
(三)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完善
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和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在逐步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尤其需要解决的就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网络经济的发展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发展,这给传统的法律实践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需要不断完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不断完善在线交易的市场准入机制和交易主体,不断完善在线反不正当竞争和网上无形财产的保护规定,不断完善电子商务中产品交付的规定,不断完善数据电文的法律规定。其次,金融电子商务的建设需要稳步推进,支付环境也需要不断完善和稳定。再次,电子商务标准化建设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最后,网络基础环境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不断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政府扶持中小型企业的电子商务
中小型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不足以及设备缺乏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电子商务的建设。因此,政府对于中小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要给予适当的扶持和鼓励,帮助它们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比如,微型企业开办网店实行税收减免的政策;为中小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培训、资金、政策方面的扶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扶持资金。另外,政府应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市场的调研活动,充分掌握民众对于电子商务的了解和应用情况,以及电子商务知识的了解程度;除此之外,还要加大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从综合方面促进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信用系统
电子商务较之实际交易而言具有网络特殊性,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信用制度,建立完善的商务信用体系。为了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政府需要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信用管理,首先需要不断明确银行、公安部门、商务部门、工信部门以及工商部门的主要职责,以及电子商务交易双方与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商的权利和义务,尽快完成电子商务信用方面的立法工作,让电子商务的管理工作能够有制度和体系可以依靠与遵循。其次,对于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工作也要确定信用评价标准,包括征信系统设计与开发业务、企业与个人征信咨询服务、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企业评级、企业征信以及个人征信活动,在更多方面落实中小型企业的信用评价活动;对于有着不良信用记录的中小型企业要给予相应的处罚,按照情节轻重来判定,或者罚款或者勒令企业停业整顿;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的中小型企业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企业的自律精神,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鼓励所有的中小型企业遵守信用制度,严格诚信地开展电子商务。
(三)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
近年来,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出深入发展的态势,更多的手机用户和3G用户开启了移动网络生活。根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的手机网民已经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44.1%;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主的手机拥有率已经超过了100%。手机比电脑具有携带方便与操作简单的特点,因此,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中小型企业要着重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结合中小型企业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创新产品的开发与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的建设,从而创新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之所以在中小型企业中选择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是因为移动电子商务具有一定的带动性、示范性和代表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四)加强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建设
盲目地追求利润和市场份额、不重视财务管理、思想死板落后等思想存在于我国中小型企业中,导致不少企业处于生产型管理状态当中,无法充分发挥企业在规避风险、资金管理方面的功能。举例来说,一些不够完善的政策使得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在竞争中不能处于完全公平的位置之上;来自于地方政府的行业干预,让这些企业无法设定长期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负责人扰乱财务管理等。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具有生产规模不大、经营灵活,投入成本低、产出高的特点,因此在国民经济体制中,它们成为最为生气蓬勃的一支。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经济、法律法规以及制度上的很多条件不完备,让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变得停滞不前,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资金的匮乏,在众多的制约因素中这一点在企业实际经营中显得尤为突出。从一个角度上讲,很多中小型企业管理者没有科学、系统的相关经验和知识,盲目地追求短期的销量,因而不能正确地对待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充分发挥企业在规避风险、资金管理方面的功能。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离不开银行发放的贷款,但是现实情况是中小型企业满足银行贷款的条件非常有限,这些企业的会计账目不明确、不清晰,有效的财务信息没有及时反馈给企业负责人,从而使决策不够全面和失时。
2中小型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客观地了解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漠视宏观调控的作用,盲目地追求热点行业。二是没有科学地计划与配置企业的资金来源、投放领域、建设周期等,没有科学地核实经营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现金额度以及流向等,因此在项目建设上一旦匆忙启动,在遇到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银行信贷缩紧,致使企业建设资金不能按时到位,使企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经济损失在所难免。
2.2资金短缺,融资困难首先,投资资本小、规模小这些特征让中小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制约,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信誉度低、整体素质低。在固定资产投资和贷款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审批权限过度集中,贷款回收困难、处于比例较高的不良贷款情况、不完备的担保体系等都使得银行方面不得不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有效戒备,因此在防范投放风险上金融机构就显得格外小心翼翼。其次,民间融资并没有对中小型企业全面开放,中小型企业并不适合使用民间集资的办法来缓解融资问题,在这一点上只能凭借个人信用度以及高额的利息作为保证,这样的民间投资成本很高,风险也很大。总之,资金的匮乏、薄弱的投资能力都导致了中小型企业止步不前,无法迅速发展。
2.3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高度统一的经营、所有权是中小型企业在管理上所呈现出的一个典型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企业负责人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主体,因此给财务管理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个体私营的特性往往导致中小型企业的负责人一人决策或是家族化管理,而个人或家族成员的素质不高就会出现严重缺乏财务管理的认识和了解,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或是观念陈旧,由此在企业中就会出现职责不清、越权行事、财务混乱等现象。没有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没有设立相关的部门或是无力设立,这样的企业就会出现监管不严、信息失实的现象。有些企业设立了这样的部门也安排了相应的人员,但是没有保证其应有的独立性,使其同样不能够正确、充分地发挥作用。
2.4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不严格在决策和经营管理的层面上,高度统一的经营、所有权也导致了这些企业往往处于主观和随意的状态里,没有切实、有效、规范的财务管理手段,可操作性差。一是在现金管理上出现漏洞,表现在资金闲置或是严重缺乏。二是在收款工作上出现周转延迟,资金难以回笼,其根本的缘由是赊销政策的缺失,没有有效的催款方式,因此呆账、死账的出现就在所难免了。三是在控制库存工作上出现枯竭,由此形成了资金闲置。四是在资产管理工作上出现浪费和资产流失,没有妥善管理原始素材、半成品以及固定资产等,职责不清导致浪费、损失严重。
3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
3.1面向市场,采用科学投资策略首先,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会面对很多困难和危机,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企业应该在规模扩大上抓准时机,稳健地进行理财,采用科学的投资方式。建设项目必然要面对风险,发现危机较大的就应该启动预制方案主动回避。在实际经营的投资中,中小型企业可以尽量使用短期或是中期的模式,对于资金投放的项目要进行严格考察和全面论证,增强这方面的工作并将资金投放方案加以完善和优化。此外,还应该抓准对于企业发展十分有利的时机,完成企业的规模扩张。其次,中小型企业的总体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应该集中自身优势,走经营专业化道路。在一定意义上,同时经营多个项目、生产多种产品是可以分散和消解风险的,但是,如果将力量统一地运用在自身的优势项目上,集中专业化经营,对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最后,中小型企业应善于补过拾遗。即中小型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哪里出现了市场空白?自己的产品是否能够进行填补?既然中小型企业“船小好掉头”,那么就应该将其灵活经营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市场空白上集中发力,“人无我有”,寻找出投资点并扩大市场空间。
3.2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小型企业促进法》,从这些法律法规、政策制定上就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在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扶持方面已初见成效。下一步还需要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推进和完善有关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多创造中小型企业参与竞争的契机。在企业外部环境进行优化的同时,还可以鼓励企业成立一些具有金融性质的机构,将融资的渠道变得更宽、更广。这样也能够缓解中小型企业不易融资的困境。
3.3全方位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作为一种价值观,财务管理观念是位于思考问题层面的。它对于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国当前的理财环境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转变观念,而且是全方位地进行改变,否则,企业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现代管理的一个根本走势就是遵循人才发展的特性而进行。企业的财务活动离不开人,都是在人的作用下启动、运作和管理的,因此,作用如何就要看这个人或是这些人的素质了,知识、智慧以及投入的程度都是决定因素。因此,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钱、物都不是工作的中心,摒除“以物为中心”并对每一个员工都表示尊重和理解。同时,应该在机制上实现责权利的相互结合,在财务工作的运行中注重对人员行为的规范和激励。
3.4强化资金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财务控制日常资金的管理要求必须拥有相当的付现能力,资金运用和资金周转通顺灵活,目的就是保障在市场波动的时候能够应付自如,合适的现金持有量也有助于缓解企业贷款难问题。总的来说,资产变现的能力越强则企业相对应的收益也就会越少,这就意味着一个企业的闲置资金量不应该过多。假使企业自身的生产和项目上暂不需要投资,就应该将闲置资金用于其他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方面,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的收益。保证合适的现金持有量就不能让企业实际的现金余额超出,如果有超出就可以将多出的部分用于偿还债务等方面,如投资有价证券就是一个不错的调节方式;反过来,如果企业现金流过低,就应该通过筹资的方式来增加现金量,当然这一方式只是个短期的行为。内部控制机制的设立能够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保障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安全。建立健全企业财产物资管理机制,就必须在物资采购、样品领取等环节做到严格管理和要求。同时,应该注意将管理和记录分开,从而实现相互监督和牵制,并定期进行检查,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工作中的漏洞进行修补和完善。最后,还应该在盘点、查验工作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此监督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防患于未然。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制度和经营理念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其中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普及也随着企业竞争程度的增加而不断的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多的依靠内部控制方式的创新来解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某种特定的模式下稳步开展,例如企业管理的方式,企业员工的管理,激励机制的维护与创新等等,企业内部控制通过对这些内部要素的调配和管理才能最终实现自身的既定目标。另外,内部控制也是企业有效应对外在环境各种风险和不稳定因素的天然屏障。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面临的外在风险和隐患越来越多。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成为中小企业生存的一大障碍,如何对这些外部风险作出反应,如何预测和应对这些外部环境风险成为考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企业就是要通过对内部要素的整合和调配来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而且这对经济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自身的成熟来说已经成为导致他们在这些方面不利影响的关键因素。
二、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中小型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知程度偏低。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大部分为个人创业,企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非正规性。无论在管理上还是经营理念上都与企业创始人的思想认识紧密相连。简单的说也就是没有科学的经营理念作为指导,其中对内部控制的科学认知不足,且没有意识到应当学习这种控制机制为企业发展服务。这是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首要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程中已经发挥了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例如传统领域的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没有成型的理论体系,也没有相关的人员和部门从事专门的内部控制研究和实践。这造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整合体系或者系统,这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直接导致企业组织涣散,经营目标不明确,没有清晰的发展方向。而且这对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也成为企业在这些方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为不利的影响因素。
2.缺乏灵活的信息沟通渠道。信息沟通渠道是成就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如果将内部控制比作一个庞大的肌体,那么内部控制部门就是这个肌体的大脑,而信息沟通渠道就是这个肌体的神经线,他负责将大脑产生的指令传送至各个具体的单位和部门,又承担着将各个具体部门的收集信息传送回大脑的重任。因此信息沟通渠道的通畅性和灵活性直接决定着企业肌体的健康程度和敏捷反映程度。如果信息沟通渠道不灵活势必造成企业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反映迟钝,轻则贻误战机,重则直接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因此企业缺乏灵活的信息沟通渠道对企业的市场反映能力和抗击打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3.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是当前企业生存和影响的重大问题,也是决定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于监督,对于已经成型的企业控制措施和行为要始终坚持内部控制的影响机制和问题造成非常总要的影响。当前中小型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直接造成企业管理缺乏针对性,不能发现或者正常面对的问题,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以至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隐患不断。
三、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
1.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更新企业内部控制理念。内部控制理念是影响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基础因素,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关键就在于内部控制理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更新内部控制理念关键在于中小企业家应当首先提升自身对内部控制了理论的认知,通过学习和对其他内部控制成功企业的参观考察认识到这一企业行为对企业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现有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升其对内部控制理论的认识,这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另外,还应当组建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通过培训和外部人才引进壮大人才队伍。同时还应当加强对企业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内部控制机制若要对企业发挥实际的作用必须将先进的理念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整合起来,只有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控制理念才是有效的理念。但是这需要企业管理人员首先对自身的特点特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
2.优化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这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作用也是非常有效的。优化内部信息沟通渠道首先应当对现有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的灵活性进行综合评估。当前中小型企业的内部信息沟通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企业管理人员因为企业规模认为内部沟通本就没有天然障碍。其实这种观点不尽合理,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涉及大量的专业信息和深入的数据分析结果等。这些内容的信息沟通仅靠口头传递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因此中小企业若要提升内部控制效果,必须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内部信息交流机制整合内部信息资源,打通内部控制脉络。具体而言,首先应当引入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计算机网络管理整合内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交流和互动,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重要的机遇。
3.建立与内部控制机制相配套的监督体系。内部控制与内部监督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同时还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当前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没有独立的职能部门,大多又企业管理部门或者人力资源部门兼任,这种分工造成职能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监督效果不佳。因此中小型企业应当建立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形成规范的内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为内部控制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