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学习小组计划8篇

时间:2022-03-05 04:41: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习小组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习小组计划

篇1

13年年底,江苏省徐州市首次提出了学讲计划,学讲计划的中心任务是要求学生学进去、再讲出来,其宗旨是先学后教,其突出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力显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不难看出,学讲计划在先前课改教学模式更上一个新台阶,为新课改的学生怎么自学、如何合作指明了方向和课改的航向。本文以《中心对称图形》的“平行四边形”为例,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学讲计划下的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 “学什么,怎么学”――学讲计划的前提

学讲计划,“学”是“讲”的前提。那么“讲什么”是“怎么讲”的基础。只有知道和明确“讲什么”才可能“怎么讲”如果说讲什么是内容,怎么讲是方式、形式,那么,形式要以内容为基础,没有内容,形式也是空洞的形式,毫无意义之说。因此,“讲什么”为“讲”落到实处。

1.1学什么――目标清晰

学讲计划关键在于“学”和“讲”。很明显,学生学什么是讲什么的前提和基础。“学什么”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布置学习任务和学习预案。学案的设计应体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和考点。

如,对于《中心对称图形》的“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学习任务的布置可以通过学案或任务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于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交流。

1.2怎么学――方式明确

对于教师课前设计的预习学案,最好能明确哪些题是独立思考题,哪些需要小组合作,也就是说,在学案上体现出来怎么学,是自学、对学(两人一组)还是小组合作。如预习学案中的思考题:在小学时,我们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那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什么、平行四边形是否中心对称图形等,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讨论。

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实验、尝试而动手做一做,看一看。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做,在做中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如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的中点,用透明纸盖在图形的上方,描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以及对角线AC,用大头针定在O处,将ABCD旋转180°,结果会发现什么?这个环节应该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2 “讲什么,怎么讲”――学讲计划的重心

在学生明确了学什么、怎么学,也经历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后,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在“学”的过程中,一定有学生学不会的,那么,“讲”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对于“讲”的问题,也就是“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讲什么、怎么讲是学讲计划的重心和关键,通过“讲”,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

2.1讲什么――讲到实处

众所周知,学讲计划关键是让学生学进去,然后再讲出来。通过自学、互学、小组学习等方式,把所要学的知识自主构建,然后再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给同伴、小组其他成员或班级全体学生讲出来,以达到互学互助、相互质疑、共同提高的目的。那么,“学什么,怎么学”是学讲计划的前提和基础。

(1)讲疑点。在开展学讲计划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随意抛出问题互相说几句也就是学和讲了,明显流于形式,学讲没意义。在自主学习和互学中,对于学困生的疑难问题,首先是“讲”的主要内容。如对于上文提到的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性质,有的学生可能不会,那么,学生给别的学生“讲”,让其他同学在接受他的观点时,不断提出质疑、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对于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讲出来也是必要的;再者,对于课之伊始的课前预习交流,“讲”更见其必要性;在课之即将结束,“讲”出自己的所学、所得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

(2))讲方法。讲学习方法是“讲”的核心。如对于平行四边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的问题,判定出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判定的方法是什么,将观察、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讲出来,“利用旋转法而得出”,可以让学生感受知识内容形成的过程,对于其他学生也是促进,给他们以借鉴和点拨。

对于,旋转平行四边形后,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特点的问题,讲出来更有意义,因为是这节课的重点。平行四边形ABCD沿着AC的中点O旋转180°后,A和C重合,C与A重合;B与D重合,D与B重合等。方法应点到实处、讲到关键点处。

2.2怎么讲――讲到关键处

(1)使用数学语言。对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思维的过程,也是讲什么的重中之重。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DC, BC=AD,∠ABC=∠ADC, ∠BAD=∠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 OB=OD

这样讲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数学语言,用数学思维角度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篇2

一、小组合作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便于学生间进行交流,有助于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了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有效进行组织。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进行有效的思考,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有效的发展。要把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目标。

二、学生方面,要合理分组,明确职责、优化组合

1、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我们一致同意在编组时采取将不同程度的同学分在一起,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小组内的搭配要兼顾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使优生带动潜能生,共同进步。为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

2、小组内,职责明确:程度较好的同学为组长,专门安排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活动内容、发言顺序等;中等程度的同学,一名帮潜能生解决问题,一名注意收集本组同学的意见等。为了让合作学习迅速而有效,教师要长期培养小组成员的自觉和自主意识,教小组长如何组织本组同学开展合作学习,怎样处理组员们不同的意见、观点,即时归纳整理本组的学习情况等。

3、自主感悟时能让组员做到边自学边思考,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和不会的问题把它勾画出来,通过查阅资料仍弄不懂的向本组成员请教。在学习中,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本小组的学习活动,并为小组学习献计献策,做到提问主动、讨论积极。

4、小组汇报,尽量多给潜能生机会,安排他先发言,然后是潜能生的辅导者,另一名中等生,最后是组长。在全班汇报时,让组长指定小组里不爱说的学生发言,老师及时表扬激励,比一比哪个小组每个同学参与学习做得好。下一次轮换不同的人代表本组同学汇报发言。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认真倾听,积极交流、沟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做必要的让步,还要学会学习别人、赞赏别人,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评价。

二、教师方面,要作好合作学习的指导,培养方法和技巧

1、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要求人人明确。制定的目标不能过多、过难,要适量、适当,要根据教材和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实际而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含糊不清,漫无边际。

2、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保证学生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学习任务。

3、在学习中还要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做到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评价自己时虚心接受,并能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别人。

4、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对每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走访,了解各组的学习情况,并加强指导,在了解、指导的同时,要一同参与小组的学习、讨论、交流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合作伙伴,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友谊,还可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讲计划;小组合作;有效学习

2013年年底,江苏省徐州市首次提出了学讲计划,学讲计划的中心任务是要求学生学进去、再讲出来,其宗旨是先学后教,其突出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力显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不难看出,学讲计划在先前的课改教学模式上更上一个新台阶,为新课改的学生怎么自学、如何合作指明了方向和课改的航向。本文以“中心对称图形”的“平行四边形”为例,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学讲计划下的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学什么,怎么学”――学讲计划的前提

学讲计划,“学”是“讲”的前提,“讲什么”是“怎么讲”的基础。只有知道和明确“讲什么”,才可能“怎么讲”,如果说讲什么是内容,怎么讲是方式、形式,那么形式要以内容为基础,没有内容,形式也是空洞的形式,毫无意义。因此,“讲什么”要为“讲”落到实处。

(1)学什么――目标清晰。学讲计划关键在于“学”和“讲”。很明显,学生学什么是讲什么的前提和基础。“学什么”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布置学习任务和学习预案。学案的设计应体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和考点。

如对于“中心对称图形”的“平行四边形”这一课,学习任务的布置可以通过学案或任务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交流。

(2)怎么学――方式明确。对于教师课前设计的预习学案,最好能明确哪些题是独立思考题,哪些需要小组合作,也就是说,在学案上体现出来怎么学,是自学、对学(两人一组)还是小组合作。如预习学案中的思考题:在小学时,我们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那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什么?平行四边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讨论。

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实验、尝试,并动手做一做,看一看,进而引导他们在合作中做、在做中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如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的中点,用透明纸盖在图形的上方,描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以及对角线AC,用大头针定在O处,将ABCD旋转180°,结果会发现什么?这个环节应该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二、“讲什么,怎么讲”――学讲计划的重心

在学生明确了学什么、怎么学,也经历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后,对所学的知识就会有所了解。在“学”的过程中,一定有学生学不会的,那么,“讲”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对于“讲”的问题,也就是“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讲什么、怎么讲是学讲计划的重心和关键,通过“讲”,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

(1)讲什么――讲到实处。众所周知,学讲计划关键是让学生学进去,然后再讲出来。教师要通过自学、互学、小组学习等方式,把所要学的知识自主构建,然后再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给同伴、小组其他成员或班级全体学生讲出来,以达到互学互助、相互质疑、共同提高的目的。那么,“学什么,怎么学”是学讲计划的前提和基础。

①讲疑点。在开展学讲计划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随意抛出问题互相说几句也就是学和讲了,明显流于形式,学讲没意义。在自主学习和互学中,对于学困生的疑难问题,首先是“讲”的主要内容。如对于上文提到的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性质,有的学生可能不会,那么,学生给别的同学“讲”,让其他同学在接受他的观点时,不断提出质疑、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对于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讲出来也是必要的;再者,对于课之伊始的课前预习交流,“讲”更见其必要性;在课之即将结束时,“讲”出自己的所学、所得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

②讲方法。讲学习方法是“讲”的核心。如对于平行四边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的问题,判定出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判定的方法是什么,将观察、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讲出来,“利用旋转法而得出”,可以让学生感受知识内容形成的过程,对于其他学生也是促进,并给他们以借鉴和点拨。

旋转平行四边形后,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时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特点的问题,教师讲出来更有意义,因为是这节课的重点:平行四边形ABCD沿着AC的中点O旋转180°后,A和C重合,C与A重合;B与D重合,D与B重合等……方法应点到实处、讲到关键点处。

(2)怎么讲――讲到关键处。

①使用数学语言。对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思维的过程,也是讲什么的重中之重。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BC=AD,∠ABC=∠ADC,∠BAD=∠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

OC,OB=OD。

这样讲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数学语言,用数学思维角度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②组内讲。在学讲计划开展的过程中,小组内的学生层次上是有一定有差别的。优生讲出来自己的体会和所得,对学困生来说也是帮助,能给他们以启发;优生自己讲出来,也可以加深印象,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听的效果比“讲”的效果逊色数倍;同时学困生讲出自己的难点和疑点,也利于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和警醒,并可以获得他人的帮助。另外,还可以组间讲、师生一起讲等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贯彻学讲计划,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合理使用,互学互讲,互帮互助,互相质疑,共同提高,学讲计划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才会高效,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彰显学生的学习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人为本”的课堂模式。

参考文献:

[1]徐玲.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0(9).

[2]周振蜀.基于小组合作形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J].

篇4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会计电算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225-02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由于它在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业成绩、培养合作意识和技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合作学习已在各学校得到广泛推广。

一、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单位内部监督制度要求会计岗位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因而模拟一个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至少需要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会计、出纳四个角色,四个角色的权限、职责各不相同。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学生需要在四个角色间不断地进行转换,在完成不同的操作任务时需不断变化登录的用户名,例如新建账套需要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而修改账套却需要以账套主管的身份登录。对于初学《会计电算化》的学生而言,很容易混淆不同会计人员的权限,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惑。而实际工作中,每位会计人员都有自己特定的权限,工作职责清晰,工作流程明确。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并赋予组员不同的职责,可以还原实际工作状态,并有效地降低学生在学习时面临的角色转换问题。

此外,中职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存在学习进度难以整体推进的问题。近年来,由于中职招生竞赛激烈,中职招生已进入“无门槛”时代,中职学校基本处于“开门办学”的状态,中职新生的中考成绩从500多分到几十分不等。在教学中,常常会碰到有些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会计软件操作技能,而有些学生依然感到迷茫、困惑。成立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学生明白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帮助小组中其他成员掌握技能。在帮助与被帮助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进行某种形式的重组,实现了认知精致,教者与被教者都得到提高和发展,进而实现共同提高。

二、合作学习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中的实施

1.合理分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是指把学习成绩、能力、个性特征、社会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内,这使得小组成员可以互补,为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提供了可能。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一般在二年级开设,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接触。因而任课老师可以结合班主任的评语、各科课程成绩、平时沟通所了解的信息为依据,参考学生的个人意愿,合理分组。组内异质会连带产生组间同质,为合作学习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为避免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搭便车”现象,小组的规模不宜过大。2人、3人或4人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较为适应,也是普遍采用的模式。结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授课内容及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在学习“系统管理、基础设置、日常核算”时,可采用2人分组的模式。一方面,这些内容相对简单、学生易于掌握;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在学习“期末处理”时,可采用3人分组的模式。“期末处理”涉及的操作员有出纳、会计、账套主管,3人分组可以使每位组员都有明确的角色,避免传统授课模式下学生面临的角色转换问题。

2.选择恰当的方法。合作学习有切块拼接法、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共同学习法、思考配对法等十几种常用方法,每种方法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各不相同。任课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合理选择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前期,由于学生对财务软件还很陌生,且缺乏合作意识与社交技能,可采用小组游戏竞赛法。以“系统管理”模块为例,先由教师为全班同学演示、讲解,然后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学习,使所有小组成员掌握所学内容。最后,所有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竞赛,学生同其他小组的成员开展竞争,以为各自的小组赢得分数。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中期,学生已经对财务软件的操作有了一定的掌握且具备了一定的社交技能,可采用切块拼接法。以“期末处理”为例,学习小组中的每位成员扮演一定的角色(出纳、会计、主管),然后,各小组中扮演相同角色的学生组成“专家组”,在一起共同讨论学习相应的学习内容,直至掌握。最后,返回各自的小组,轮流教会其他组员。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后期,学生已经具有了参与合作互动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共同学习法。以“财务报表”模块为例,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习财务报表的新建与生成,最后,小组共交一份财务报表,按照小组的成绩接受表扬和奖励。

3.规范合作规则。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小组合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进行角色分工、明确各自职责,保证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群体活动,逃避责任的“责任扩散”现象,小组就会嬗变成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设置不同的角色。如在2人组时,角色分为操作者和检查者,操作者进行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检查者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掌握程度。在3人组时,设置领导者、检查员、联络员,领导者引导小组活动以确保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检查员监督小组成员活动以保证所有成员参与活动,联络员负责与教师等小组外部人员联络、沟通。其次,制定活动组织机制,规范小组学习行为,强化课堂教学管理。在合作学习小组模式下,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合作小组之间充满互助与竞争。同学之间需要融洽合作,每个学生既要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与技能,也要学会倾听意见、接受帮助。为此,每位学生首先要进行自我管理,独立思考、认真练习、不玩游戏、不扰他人;其次要互帮互助,虚心请教、尊重诚恳、关心同学、热情细致。

4.加强教师指导。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则以组织者、支持者、沟通者的角色出现,但这不意味着教师的责任降低了,相反,教师要承担起更大的指导和调控职责。首先,要加强合作技巧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交技能,缺乏社交技能会导致合作学习小组解体或不能顺利发展。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并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按照从易到难、有计划地教授学生小组学习所必须的技能,即组成小组的技能、小组活动的基本技能、交流思想的技能。其次,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在学生使用电算化软件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设置权限时没有选择账套而使小组其他成员无法以该操作员身份进行操作,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

5.完善评价机制。首先,评价内容要丰富化,合作学习要评价学习的结果,如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注意评价合作过程,如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此外,还要加强对学习表现较差学生的呵护与关注,注重过程跟踪评价,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只要学生比过去有进步,就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其次,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采取学生自评、组员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是一种自我反思,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反思自己的合作情况、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创新,促进自身不断成长与进步。组员互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小组成员相互帮助,主要从合作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等方面进行。教师评价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指导性意见,督促学生更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采取个别测试、成果共享、合作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进而评价个人和小组。

三、小结

小组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合作学习理论源于西方,其与我国的教学实践存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差异。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及方法的接受还需要经历一个认同、接纳、创新的渐进过程,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调控。

[本文为广东教育学会2014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GDXKT31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学习述评[J].山东教育科研,1997(2):33-36

[2] 蒋波,谭顶良.论有效合作学习的内在机制[J].中国教育学刊,2011(6):33-36

[3] 朱丹.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视域及其教学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34-136

[4] 凌锋.地理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9):74-75

(作者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珠海 519090)

篇5

工作重点: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三、辅助其他教研组建设植物园网站。四、组织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分解各年级教学内容。

2.制定《信息技术》教学常规,促进学科建设。

3.新聘教师视导听课,教研组交流活动。

4.筹建“市小植物园”网站。

三月份:

1.组织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优秀作品送省参加第六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

2.电教设备清理登记。

3.“市小植物园”的建设和教师网页制作培训。

4.组内听课,教学经验交流。

5.组织学生参加学科课外活动。

四月份: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每月听组内每位老师一节课,交流教学中的难点和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方法。

2.检查教案,检查微机室安全和卫生状况。

3.实验班网站及植物园网站的检查和指导。

4.教师计算机培训,内容待定。

5.参加市、区教研室的相关教研活动。

五月份:

1.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学科组内交流活动。

2.收集优秀学生作品,为术科艺术节展示活动做准备。

3.植物园网站建设中期评估。

六月份:

1.优秀教案、论文、课件收集评比。

2.学科组内教研交流活动,新聘教师听课。

3. 参加术科艺术节活动。

4.参加市、区教研室相关教研活动。

七月份:

1.期末工作总结、评比。

篇6

一、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1、切实抓好本校数学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提高本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之间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要加强协作活动,青年教师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实践,善于总结。争取学校之间的联研活动,切实研讨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探讨教师集体备课活动的新路子。

2、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坚持每周四的教研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以听课+交流+反思的过程进行,通过上公开课——组织听课——讨论评议,课后写好课后反思,以此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 2 3 4二、加强教师备课质量的提高

1、努力提高老师们的备课能力,坚持周前备课,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案的设计要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看出教师是如何教的、学生是如何学的、知识是怎样生成的、基础知识是怎样训练的、能力是怎样培养的、学生的积极性是怎样调动的等等。

2、教研组将组织人员,对教师备课情况和教案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切实改进只用教学策略的形,不落实策略的精神的现象。本学期将对优秀数学教案进行评选。

三、抓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

1、切实组织好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让新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小学数学教学的一般规律,让青年教师尽快的成长为学校的优秀教师。教研组要切实落实好对青年教师的领路工作。组织青年教师研究活动有:骨干教师引领作用、教科研工作培训等。

2、本学期我校将进行常态下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调研,学校领导将加强听课力度,采用推门进听课、跟踪听课、检查性听课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切实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性。

四、加强学生作业管理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严把作业质量关,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具体要求如下:

1 2 3 41、课堂作业: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作业,教师对部分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批阅,及时鼓励学生做好作业的信心,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作业的书写必需用正楷字,批改要当天完成,每个学生的作业每周至少有一次鼓励性的评语。

2、家庭作业: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应按规定布置家庭作业。强调分层要求,提高正确率。即:有些题目有些学生可以不做;凡要求做的题目必须书写认真、解题正确,还要保护好作业本。这是习惯培养,是提高学生认真做好作业的责任性的有效举措,很重要。家庭作业的批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完成。(家庭作业的量一定要和其他老师协商布置)

3、数学周记:本学期我校开始尝试进行数学周记的训练。每学期10次,低年级不设置数学周记,中高年级可以适当开放些。

4、基础训练:除了作为书面作业详细批阅以外,其余部分必需全批全改。

5、实践作业:一方面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布置统一的比如测量、购买、调查等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实践性作业的内容。切忌用单纯的计算练习代替实践作业。

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大班额环境 小组合作学习 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较流行的课堂组织形式。如果一个班级人数过多,无疑会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如果调控不好,小组合作就会处于一种缺乏监控与指导的散乱状态。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大班额环境下,笔者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经常采用以下评价策略。

一、合作学习中的小组自我评价

小组自我评价能够为小组的合作提供有益的反馈,是合作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令人担忧的是,在实际的合作学习实践中,由于时间紧迫,不少数学教师轻视甚至忽视了小组自评这个环节,从而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自我评价的对象是某一活动时期内,哪些组员的活动有益与无益,哪些活动可以继续开展或需要改进,其目的是帮助小组学生学会更好地合作。

小组自我评价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总结有益的经验;第二,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第三,在总结经验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出本组今后的活动方案,明确如何达到目标。具体操作为:组长准备好记录本,一节课一考评,一天一统计,一周一加星,用“正”字统计组内成员一天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情况,五个“正”字换一朵红花,五朵红花换一颗星。考评分五项:①课堂发言,发言一次加一笔,得到老师表扬加一笔,发言错误不加;②课堂展示,展示一次加一笔,有解题方法的总结或得到老师的表扬加1笔,错误不加;③组内讨论,积极参与组内讨论的加一笔,表现突出的加两笔,不积极的不加;④完成任务,分配的学习任务及时完成的加1笔,不及时的不加;⑤违纪,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讨论和问题无关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纪律差的,每次扣除一笔,老师批评的扣两笔。一节课结束后组长要及时记录,一天结束后要组织选出最活跃和最不活跃的学生各一名,表现最好但纪律最差的不能当选最活跃或者最优秀学生。组长每周总结经验,找出本组学习问题,确定努力方向,并给当选学生家长打电话报喜或者写喜讯,同时取得问题生家长的支持。期末结束时,对于学生获星星颗数在10颗至20颗之间的,教师在全班表扬,并评为“班级合作学习之星”;对于获得20颗以上的学生由教师上报学校当选为“学校合作学习明星”,在校园内公示,颁发奖状。这种自我评价能够维持小组成员间良好的关系,便于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技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所了解,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合作成功的概率。

二、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评价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激励、评价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评价要把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结合起来,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如果只对小组活动的结果作评价,忽视小组活动过程中各成员的参与程度、角色分工及协调配合、参与活动的意识与积极性等评价,就会出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称霸或不参与合作等不良现象,也容易使一些成员在小组活动中处于边缘地带,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

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例1时,提问:“想一想40+30等于多少?怎样算出来呢?自己思考,然后说给小组内的成员听一听。”

师:哪个小组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学习成果?

生1:我们组是这样算出来的,4+3=7,7后面添个0,就是70。

师:为什么要添个0?(生1站在那里,眼睛盯着自己的作业本,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来。)

师:组内的其他成员帮帮他?

生2:我来。

师:好,你们组真棒!

……

师:你看,你们组的这几位同学讨论得多好啊!就少了你一个人没参与,多可惜。

篇8

关键词:课堂管理 教学管理 合作学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70-0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自然科学,是基础学科之一,它的应用性非常强。有些同学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感到不同程度的困难。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下面谈谈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1)关键问题要在关键时间段来解决。首先要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如果连元素周期表,化合物,化学方程式,反应式都弄不明白,那学好化学就是空谈,学好化学必须掌握住:①元素,没必要背元素周期表,把课本上的记住就行,初中生要记住元素名称,怎么写化学式,原子量是多少,可以形成几价化合物等等,最好是按体系记,就是有相似性质的元素一起记,比如卤素。②化学式.只要元素都记住了,那么它们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自己也就会写了,当然,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有很多,这就需要灵活掌握价态的知识,元素的价是很重要的,对你判断化合物的种类,写化合物的反应式都很有用。③反应式.掌握价态可以从记反应式中练习,老师把教材常用的反应式写在一张大纸上,让学生背,背不是死背,而是看其中的规律,然后记规律,反应式中举一反三这个作用最明显了。当然,有很多的同元素的化合物,这就需要灵活掌握知识,化学价是非常重要的,对判断化合物的类型,反应类型写化合物是有用的。

(2)重视课本经常预习,教材起着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教材,是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载体,是高中入学考试的一个主要来源,高中入学考试主要考察教材处理,扩展和转向。因此,教材是必不可少的,要重视教科书,通过教科书可以获得基本化学知识,教材是最好的老师,遇到障碍,通过课本知识发现缺陷,提高知识的链接。当然,基于从书本上学习,掌握教材,逐步挖掘教材实例和潜在的功能锻炼,通过类比,延伸,扩大获得一些新的问题,巩固基础知识。此外,我们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建立课本知识网络,建成容易理解的整体框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不变应万变,将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材为主线,了解教材的内容,上课认真听讲,这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做到课前课后分别做到预习和回味,经常阅读,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在关注主要内容的同时,对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和选学内容也要引起重视,这些内容有对加深主要内容的理解有好处,能拓宽知识面。课外阅读要边阅读边思考,力求解决在课前课中的疑惑。“选读”指的是有目的性的阅读那些认为重要的或不好理解的内容。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化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应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从中发现化学知识,这样就可以对学习更感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3)勤预习,做好课堂笔记,推进课程的理解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因此,学生可利用暑假化学教材先看看,也许一本化学教科书,充满机智和幽默的表演将深深吸引学生。上课之前还必须准备预习,除了认真阅读新课,把不知道的知识点做标记,并尝试做课本上的练习题。如果不预习很难去听讲座,预习后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初中化学教学比较繁琐,主要的重点内容要仔细听,并在课堂上做好笔记,有效地防止走私,课后及时复习,巩固重点。然而,课堂笔记必须记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记笔记要以不影响听老师讲课的内容为前提。化学课程多实验多概念,计算的符号,也是很多。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入门课,打好基础是关键。必须课前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认真阅读新课,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并尝试在教材上面做练习。把遇到的疑问,困难带到课堂听课中,课堂效率将大大提高。通过预习新生学化学时感到很大的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将是“学习化学是非常容易理解,不容易记住,很难理解,不会做”,从而彻底失去学习化学的动力,其实学习化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只要掌握学科特点,掌握科学的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师,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学习者,没有经验参考,没有现成的教案,所以应不断的充实自己,加强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习者,通过不断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中,教师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及时的肯定,鼓励,适当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渴求新知的动机,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教学中应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根据“少教多学,六通”的要求,让中学的学生,学习更加自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学生等。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活动讨论,调查研究,家庭小实验提高实验教学中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课堂指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通过课前,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加强课后巩固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是一种更有效。教学计划的实施措施。①注重课堂教学组织,突破难点,把握重点,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②是积极做实验,教师演示学生的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③及时复结,各学科知识组织成知识点,知识结构为线,“知识网络”教学生记忆知识的方法,如联想记忆,歌诀记忆等。④审查方式灵活,可以采取靖江,谈论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实验,联系方式,也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合作探究模式。

(5)及时做课堂的概括和总结。每次考试后。考试成绩已成为既定的历史。重要的是,从化学试卷的错题,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通过学习这些错题,把知识缺陷降到最低。但如何进行误差分析,值得研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教师只要求学生写下来,但是我认为有些片面。测试误差主要是由知识或能力不足造成的,知识的缺乏导致错误只要回归课本,就可以迎刃而解。问题我认为能力是没有必要记住,记住没用,但可以类比,只有与已知的比较,了解,掌握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勤记、及时复习在课后,作业认真完成,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可以巩固课,几周后,单元复习,章节复习,全面审查等。该方法回顾分为复述听写,链接,等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牢固掌握知识。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教材中的50或60的基本概念,需要的元素符号知识已超过20,有许多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知识。记忆化学元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如果没有记忆,会越学越困难。化学方程式的每个知识点要清楚,所谓的基础不稳,一切都是没有用的。做题不能只求数量也得要质量,试想想,什么样的知识可以用在这样做之前,不要走弯路,自然效率也得到了改善,做好反思,看看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如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最好是从一个事实推断出其他的东西。有数据选择,要精不要多,两或三套足矣,以综合性较强的“VCM仿真实验”,帮助探究性学习思维的锻炼。

(6)了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试验。首先,每一个演示实验仔细观察老师在课堂上。其次,是实验班的好学生,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实验目的,原理的理解和操作步骤。他不是一个旁观者,动手实验,实验对象在高中,事实上,不是很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少数,实验题都是高中的一些实验,过来过去,做一些小小的改变,实际上是相同的。但实验课题主要是关于细节,实验现象,如:放热反应,吸热,降水是否平整,颜色的变化等,抓住变化的小细节,可以做得很好,但前提是把握细节。例如:物理性质(颜色,密度等),化学(化学反应,反应析出等现象,颜色的变化等)。所有的知识或初中化学考试的基础,所以更需要的是把握细节。同时,学生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注重知识的关系,寻找记忆的有效方法。知识分布广泛但也有规律,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不了解问题必须及时问老师,这样在研究中不保留障碍,没有留下任何疑问,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意识地将课本知识网络化,这样便于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生成一个健全的知识结构,以不变应万变,定然会有助于解题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化学课创设有趣、科学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努力。学无定法,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房艳芳.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刊),2013(9):41.

[2] 牛德.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3(52):15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