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8篇

时间:2023-03-02 15:03: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

篇1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扎实做好“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成立恩阳区残疾人联合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下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办公室。

二、分类施策,确保实效

一是召开“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二是领导带头参与。各级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并自觉带头讲好党课、带头学习研讨、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以实际行动为全区残联系统党员干部作出表率,带领机关全体党员形成“深学实做”的生动局面。三是机关党支部制定了学习计划,依托“”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开展党员互学互比活动。四是创新学习方式。在常规学习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网络通讯设备,采取网站培训、印发资料、QQ群和微信群讨论等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

三、领导干部,带头学习

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残联党组及其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区残联党组制定了领导班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就是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在“学”上用真功,在“做”上见真章。班子成员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带头谈体会、讲党课、作报告,带头参加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带头立足岗位作贡献。重点掌握内容,深刻把握“两个先锋队”的本质和使命,进一步明确“四个服从”、严守“四个底线”的要求,掌握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进一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自觉投身到“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中来,区残联通过制作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建立微信群等多种方式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使机关上下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使“四讲四有”真正落到实处。

五、定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结合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以党支部为单位于每月10日前后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志愿和入党誓词,围绕“五查五问”(查党性修养,问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查规矩纪律,问自我约束严不严;查攻坚成效,问担当精神强不强;查道德品行,问带头示范好不好;查宗旨观念,问群众感情真不真),对照入党志愿谈理想、谈信念,对照入党誓词找标准、找差距,以当初入党时的真诚和激情坚定理想信念,增进对党的感情。鼓励有动笔能力的党员抄写、入党志愿书、入党誓词,组织机关党员开展集体宣誓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机关支部的党日活动,带头重温入党志愿和入党誓词,交流思想体会。

六、认真开展专题学习讨论

按照“”制度要求,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学习,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每次围绕一个专题组织讨论,每个专题集中学习讨论不得低于1天。坚持集体学习、集中辅导、专题讨论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确保学习教育效果。结合专题学习讨论,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党性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思想理论、法纪、警示和先进典型“四项教育”。结合行业实际,按照“共性标准+个性标准”的模式,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合格党员具体标准、不合格党员具体表现”大讨论,引导党员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实际,对照“合格”找差距,对标“优秀”知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落实整改措施。

七、创新方式讲党课

(一)领导班子带头讲优质党课

机关党支部每季度结合专题研讨主题,领导班子为全体党员讲一次党课,注重运用身边事例、现身说法,强化互动交流、答疑释惑,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创设即时移动党课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党课活动,鼓励所有党员干部通过残联微信群,及时相关理论文章和资讯信息,拓展党员干部知识范围。

(三)到挂联帮扶村讲党课

理事长周播根据挂联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以《做农村合格党员,创脱贫攻坚模范》为题,围绕农村党员应该如何学如何做、脱贫攻坚怎么做等方面为基层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专题党课。通过开展这样的组织活动,让农村党员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在当地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八、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七一前,支部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班子成员要对照职能职责,进行党性分析,查摆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进行“四对照四查看”:对照讲政治、有信念,查看是否信念坚定、政治清醒,有没有精神空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等问题;对照讲规矩、有纪律,查看是否手握戒尺、心存敬畏,有没有不守纪律规矩、党员管理不严格、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对照讲道德、有品行,查看是否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有没有、优亲厚友、违反道德规范等问题;对照讲奉献、有作为,查看是否积极进取、勇于担当,有没有工作消极懈怠、守摊子、不发挥作用等问题。针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组织党员对班子进行评议。

九、加强驻村帮扶,深化党建扶贫

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第一书记”办好民生大事实事,实现帮扶组织化、机制化、长效化,推动精准扶贫,提升群众致富奔康能力。残联机关领导干部要到帮扶的玉山镇两个贫困村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建扶贫工作,协助村党支部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和村组干部建设,重视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与贫困村党员一起开展“红色先锋”示范行动,不断扩大机关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把机关组织服务脱贫攻坚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十、立足岗位做贡献

党员领导干部立足岗位职责实际,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争做“实干先锋”。在普通党员中组织开展以“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比学习、比作风、比业绩,群众测评、个人自评、领导点评”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以“扶残助残,有你有我”的演讲比赛,通过活动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十一、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召开全体党员会议,组织党员开展民主评议。对照党员标准,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的程序,对党员进行评议。每名党员撰写自评材料。结合民主评议,支部班子成员要与每名党员谈心谈话。党支部综合民主评议情况和党员日常表现,确定评议等次,对优秀党员予以表彰;对有不合格表现的党员,按照和党内有关规定,区别不同情况,稳妥慎重给予组织处置。

篇2

关键词:科学探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正确开展这些科学探究活动呢?我在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时常有这样的困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其结果是探究活动无法收场;教师注重探究的指导,学生又缩手缩脚。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课前的活动方案的设计非常重要。教师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活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方面。在我们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几个方面。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过程。

如教学《叶和花》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专门研究叶子,让同学们采摘了很多叶子带到课堂

上,然后让他们自行研究、分类,最后还做了许多漂亮的叶贴画;第二课时专门研究花,将同学们带到学校附近的花园,让他们先自行研究,最后老师总结。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事物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学生而言,他们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二、正确处理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科学探究中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探究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探究活动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常见材料”时,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课前,一方面教师积极准备了各类研究材料,另一方面布置学生收集了相关材料。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选择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组,让他们共同去探究。这样,学生拥有了大量的材料,又对材料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其探究活动就比较顺利有效,既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科

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放手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科学》的教学与传统的《自然》教学很大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力在哪里》时,学生们通过弹棋子、扳手腕、打玻璃球等活动感觉到了力的存在。特别在扳手腕时,同学们兴趣高涨,老师顺势提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内容,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后的交流、讨论

学生实验的结束决不是探究活动的终止,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的交流、讨论。当然,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对形成的结论资源共享。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

比如:我曾经听过《一柱香燃烧多长时间》一课,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结果每一组都测得了自己的时间,但是他们的结果基本不同。这时,老师问:“同样是28厘米的一段香,为什么用时各不相同呢?”随即,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终于知道:是由于误差而使他们的结果不同。

篇3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材料”单元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各类研究材料,同样也应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

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当然,这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达到。

二、合理安排教材,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7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

现在的《科学》教材的设计也体现了“用教材教”的观念,给了教师、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如“生命”单元对动植物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动植物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另外,教材还安排了自由研究内容,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最终实现育人的功效。

三、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

与传统教学很大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 “看一看”, 多动脑 “想一想”, 多动口 “说一说”, 多动手 “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科学探究之后要组织学生研讨,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科学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研讨。美国有一位博士对下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一是探究后立即进行研讨,一是探究后不进行研讨。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研讨使认识深化。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学生探究后都有许多话要说。而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样就激起了许多“矛盾”,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进一步研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篇4

笔者于2012年下半年,在六年级全面铺开为期一个学期的Scratch实验教学,并致力于基于Scratch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基于应用软件教学模式的任务串联法展开Scratch教学和采用如LOGO等少儿编程语言的教学方式展开Scratch教学,其教学效果并不佳。看来,需要选择更加贴近学生创作思维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借县小学信息技术团队赛课活动机会,笔者决定开展以新浪博客为载体,借助团队力量,对Scratch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根据教学进度,选择Scratch第八课《不停息的线条》作为课题,由团队中的黄莹莹老师承担开课任务。

案例展示说明

通过黄莹莹老师的两次试教,两次小组讨论,团队最终确定本课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范例研习,探究发现

师生互动,反馈交流

自由创作,搭建脚本

展示作品,创意无限

下面是具体的教学流程描述:

1.创设情景,引出主题(3分钟)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Scratch制作“走迷宫”小游戏、“神奇的万花筒”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和创编故事。那你们会让小猫画画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作品,它的名字叫“不停息的线条”,它能让小猫在舞台中自由地画画(如图1)。

2.范例研习,探究发现(10分钟)

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第8课《不停息的线条》”作品,尝试着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探究如下三个问题:

哪些指令能让小猫跟随鼠标指针?

哪些指令能让小猫画出线条?

单击不同的色块,如何实现将小猫画出来的线条改成相应的颜色?

本环节,我们团队每一位成员都会针对性地选择一两名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学生探究的全过程,并在团队博客中进行详细记录。根据大家的反馈,我们发现学生探究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种情况:打开范例,在舞台中绘制图形,然后再观察范例中的脚本,另外打开一个Scratch界面,模仿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指令,仔细观察,如果指令中有文本框,可以输入数字,不断地修改文本框中的数字,观察其变化。

第二种情况:打开范例,在舞台中绘制图形,然后再观察范例中的脚本,通过对脚本中指令的拖曳、删除、再重组的方式,观察其变化。偶尔打开教师所提供的三个问题,边观察范例中的脚本,边思考老师所提供的三个问题,想办法去解决。

第三种情况:打开范例,在舞台中绘制图形,然后再打开教师所提供的三个问题,针对问题,通过各种方式,解决这三个问题。

学生探究过程千奇百怪,上面所罗列的三种情况是最普遍的,个别情况不再罗列。

3.师生互动,反馈交流(5分钟)

本环节教师针对环节二中的三个问题,与学生共同研讨,通过学生的上台操作演示,全部学生的共同回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巩固。通过本环节的反馈,为环节四的“自由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自由创作,搭建脚本(20~25分钟)

在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四个问题:

你准备选择一个什么角色来画线条?

你打算画几种颜色供角色选择?

你能添加橡皮功能吗?

利用画笔类中的指令,你还能为自己的作品添加其他功能吗?

带着这四个问题,学生进入创作环节,教师给出温馨提示:

完成作品的同学把作品提交到学生端的共享文件夹“第8课《不停息的线条》”中。

如果你已制作完成,可以通过学生端的共享文件夹,下载别的同学的作品进行欣赏。

如果你已制作完成,还可以轻轻地离开位置当小老师,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同学(如图2、图3)。

5.展示作品,创意无限(3分钟)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把作品提交到共享文件夹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作品(如下页图4、图5),看谁的作品最精彩,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也可以给同学们的作品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

老师也做了一个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如下页图6),有没有觉得它有点像我们的画图软件?除了可以设计画图软件外,我们还可以通过Scratch设计一些小工具软件,如设计一个计时器,在特定的时间时,设置响铃提醒;设计一个节拍器,让用户看着屏幕上闪烁的节奏,跟着节拍律动等。只要有好的创意,就可以试着在Scratch中试着做一做,Scratch有很多的功能等待我们去挖掘呢。

为了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创作时间,我们通过提交作品,让学生自发地欣赏他人作品等多种渠道展示学生作品,而减少师生一起评价作品的时间。本环节我们一般会选择1~2个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课后教师再对学生作品进行一次整理,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在后面的课时中进行反馈。

Scratch教学模式研究

以上所呈现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是通过两次试教,大家共同研讨,最终呈现出来让大家觉得比较满意的一个教学流程。

我们团队的每个成员在整个研讨过程中,不受常规应用软件教学模式的束缚,把关注点从关注“老师的教”,移到“学生的学”,通过对大家所记录材料的整理,我们发现:

学生的探究需要有针对性,面对一个全新的范例,教师课前需要做足工作。针对之前所学各范例,再结合具体的学情,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相关数学知识等,从而有的放矢地确定研讨问题。

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探究,显得很重要。

给足学生创作的时间,尽量不打扰学生。

Scratch采用的是“搭积木”方式编写脚本,学生无需记忆代码。所以,无需采用如LOGO语言教学那样(先讲解指令,再进行创作),Scratch教学中直接让学生在创作作品中掌握指令的使用,是最佳的教学方法。

篇5

关键词:科学;教学;探究

在教学中,根据科学课中所需要的材料,不但教师要充分地准备好,学生更应该准备好充分的材料。然后再根据探究的不同问题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小组上每个人在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

在探究中还要积极的合作,做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交流的经验。合作探究并不是争吵,要学会和他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还要注重倾听同学们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养成互相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倾听的好习惯。

一、合理选择教材,伺机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有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例如:我在教学《磁铁的性质》一课时,我针对学生对磁铁的疑惑,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猜想磁铁具有哪些秘密,之后我再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有选择地研究磁铁的性质,做到每个小组都有科研究的内容。试验后我再让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汇报,并说出自己的实验过程。经过这样的讨论、实验、交流,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适时地把握机会,给学生适当的启发,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如果学生做实验时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告诉学生问题的症结,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舍得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例如:我在教学《花》一课时,针对学生生活中对花的了解,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解剖,完成自己对花的认识、了解,并且知道不同的花,同一种花它们的结构虽然是一样的,但却又有不同的地方,这样他们就认识并了解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了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这就需要学生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快乐。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质疑》一课时,教育学生要学会质疑,针对某些已经论证的结论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并提出合理的质疑。我首先出示了一组“眼睛欺骗你”的图片,让学生去观察是不是与我们看到的事实一样。当学生借助一些工具发现原来自己的眼睛也会欺骗自己时都非常惊讶,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对实物的质疑精神。

三、在科学探究中教师要很好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同时还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意见

科学探究是教师有组织的、有选择性的进行科学探究,不是盲目的,是有针对性、有目的的进行研究。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由于小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在语言表达上难免会出现词不达意、用词不准确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去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使之逐渐学会用合适的词语去表达完整的意思。

四、注重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外延性

大自然是一个奥妙无穷的世界,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生时要适时地把握机会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探究更广泛的大千世界。例如:我在教学《地球以外有生命吗》一文时,引导他们去主动地接触一些关于《宇宙的形成》方面的资料,让他们了解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只不过是浩浩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球体。在银河系中就有两千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在整个宇宙中又有无数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因此,除了地球上的智慧人类之外,其他星系上有像我们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去揭开这个人类一直困惑的秘密。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篇6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角的表象,我设计了许多小游戏:说说角、找找角、比比角,其中我自认为最得意的是一个用手势表示角的方法――伸出右手的食指,与左手食指末端相抵,就形成了一个角。学生兴趣盎然地用手势比画着,有的同学甚至在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在对答如流的课堂交流中,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课堂研讨中,我们基本上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看着孩子们喜形于色的面孔,我窃喜:“学习的积极性这么高,说明效果一定非常好,接下来的反馈练习,就瞧好吧!”可是,当练习时,问题出现了:当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角时,居然有80%的同学说有两个角。仔细问了问原因,才知道:他们把两条边各算成了一个角,合起来不就是两个角了吗?这岂不气死我也!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呢?

一、没有认真分析孩子的心理,只图表面上的“独特”

并不是所有的独出心裁都是有用的。用手势表示角固然新颖,可是,孩子们基本上被这个新颖的手势给“迷惑”住了,根本没有按照“先找顶点再找边”的方法来做,这样就严重地阻碍了他们对角的理解。

二、没有抓住孩子的特点,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强烈的刺激使孩子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到好奇,而好奇又能激发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氛围,唤起学生的兴趣,拨动探求知识的心弦。例如,本节课我完全可以从周围的众多物体中找到角,先看一看,再摸一摸、比一比、做一做、画一画……这些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了解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方法我不用,偏偏选用了自己认为新颖的办法,岂不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哎,真是自作自受!

三、没有用孩子的方式去表示孩子们心中的“角”

只能用两根食指才能表示角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孩子们的心中,如果他觉得伸出的胳膊和身体能组成角,那么他完全可以伸开他的胳膊:如果他觉得叉开的两腿能表示角,那么他完全可以叉开他的小腿;如果他觉得蹲下去的时候膝盖能表示角,那么他完全可以蹲下去一边玩一边摸着他的“角”;如果他觉得用两支铅笔表示的角更好看,那么这种方法也不是未尝不可的……狭隘的成人化的眼光,怎么能让孩子接受呢?这是一成不变的教法、僵化死板的教法呀!

篇7

关键词:新课程;科学课

【中图分类号】G420

关注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是时代赋予教师新的历史使命,它要求教师不但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实践证明,新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为教师提供了比较大的自我发展的空间,使新老教师都将焕发出新的生命。下面就我学习新课程理念后,结合案例、实践和听课,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看这样一个案例

一、感受“力”

学生实验:每人用力拉伸一束橡皮筋,并坚持一段时间,找一找用力的感觉。

师:①人的最初对力的感觉,是从肌肉紧张的感觉中得出的。

②在拉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让我们共同展开下一步的探索――究竟什么是呢?

二、探索“力”、体验“力”

1、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手拉弹簧,钩码拉弹簧

表明:物体对于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归纳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归纳二: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②彼此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相互作用

学生实验:同学们用力互拍双手,双手有何感觉?

归纳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效果

学生实验:探索力能产生怎样的效果。

生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实验表演)

生B:力能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快慢……发生改变(实验表演)

生C:象玻璃、石块这些硬物,受到一个不大的力作用后,会发生形变吗?

归纳四:①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体会“力”

1、投影练习(课件)学生逐一举牌回答。

(1)一枚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则铁钉

A、不吸引磁铁B、不一定吸引磁铁C、同样吸引磁铁(原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力作用在弹簧上,只会使弹簧发生形变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一定会发生形变

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原理: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或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实践性作业:

(1)做一做(引体向上),想一想其中的原理。

(2)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或力产生效果的原理设计一件小制作。

课后分析:

1、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把握了一个“趣”字,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身力的常识入手,为要学生学习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设丰富多采的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丰富的活动体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两者不可偏废。

3、本课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的理念指导下,让学生“做中学”,在活动中感受力,探索中体验力,应用中体会力。教师积极引导,使学生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让他们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独立地观察、比较、联想、归纳,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发现,从而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有关力的知识,逐步发展体验学习的能力。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的深度、广度以及课堂反馈的效益度来分析,都达到了教学设计的预期指标。

4、在“认识力作用的间接形式”,“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相对性”,“归纳力的作用效果”等本课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处,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做一做”(磁铁与铁钉的相互作用)、“试一试”(提供多种器材)、“看一看”(课件模拟真实)等自主学习方式在相互的合作交往中探索、体验、体会。从富有创意的课外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进而显示了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效果。

5、本课让学生主体参与,通过活动、情境、交往、成功中的体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地位。

我觉得在新课程的科学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几下几种形式:

首先是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作“问答”的现象。“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其次是把“自主”变成“自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第三是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

要做到几下几点:

第一是要关注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上,教师都知道接受,但真正落实到课堂,甚至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上,仍然难以脱去“单方面教”的痕迹。学生的需要还没有真正地被注意和重视,这可能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专家建议,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教,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在学生身上。

第二是要知道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的。“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去引导。教师习惯于直接“给”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与教师的交谈中,专家发现,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样的学习才是发现学习,对探究学习的理解过于狭隘。

第三是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要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

第四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我认为,只有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并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根据一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是教师教学能力体现,是教学跳出年复一年的简单复制的途径。

总之,面对课程改革,让我们共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关注课堂活动是否成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注课堂教学是否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才是全身心的投入,我们不只是在教和学,我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生命的满足感才会得到成全,我们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田春希:《科学,务必求真》,载《人民教育》2003年

篇8

一、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认识

教师要根据《纲要》精神,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这为我园科学、合理使用该套教材指明了方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一)深入剖析《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领域安排不均衡。教材中的某些主题在前后设置上不够合理,比如大班下学期连续的三个主题《大自然的语言》、《从头到脚》、《动感天地》,它们的主题基调都偏向科学领域;单个主题中教学活动的领域安排也不够科学,比如小班下学期的主题《好伙伴》中,大多是体验情感、分享快乐的社会活动,艺术领域中的美术、音乐活动缺失。

2.领域内部不同类别活动不均衡。整体而言,语言活动中故事偏多,散文欣赏、看图讲述等内容偏少;音乐活动中歌唱教学偏多,节奏乐、音乐欣赏、舞蹈偏少;美术活动中偏重于绘画教学,美工造型、美术欣赏偏少;数学中对数量的感知较多,测量、统计、守恒(大小、面积、重量等守恒)方面的内容偏少。

3.学科领域特点和关键经验过于淡化。部分学科领域目标不明确,连贯性不强,在课程中有轻技能培养的现象。如语言活动主要以已有经验的交流、表述为主,看图讲述的技能较薄弱;美术活动更加关注构图、创意,忽略技能的练习和掌握。

4.部分领域知识经验零散,缺乏系统性。教材中某些系统性、递进性很强的学科并没有严格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如音乐、数学、美术等领域,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了先难后易的现象,违背孩子的认知规律。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打击乐课程安排中存在的问题。在配器方面,小班鼓励幼儿用自然物、废旧材料替代乐器进行演奏比较适宜,但中、大班在乐器的选择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异;小班打击乐《厨房的节奏》中涉及的节奏型比较复杂,中大班反而简单了;中班上、下学期的打击乐都是《加油干》,但是上学期要求分声部轮奏,下学期只要合奏,难度也明显降低。

5.教材中缺少当地乡土文化的教育。生活就是课堂,课堂就是生活,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教学素材。由于教材在编写时更多地考虑各个地区的通用性和可行性,势必缺少一些结合当地乡土文化的内容。

(二)客观分析在《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思考,忽略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在制定周计划时,往往只关注五大领域的均衡,对知识点的系统性、完整性思考较少。当发现主题中某一领域的活动偏多时,教师便会随意挑选其中一、两节;缺某一领域的活动时则到其他教材上寻找,补充进来的活动很可能与原主题的知识体系不相吻合。还有部分教师在选择教学活动时,会考虑材料的准备是否取材方便,活动的实施是否简单易行。一些难以准备,实施起来比较繁琐的活动就被剔除出教学计划。

2.活动顺序的安排比较随意,忽视幼儿的已有经验。我园教师的专业构成比较特殊,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12名,非幼教专业的教师16名,由于专业的限制,我园大部分班级仍然实行分科教学,造成了每周活动的安排顺序基本固定。年级组内教具的共享也造成一些活动顺序的安排是交错的。为了保证每周教学活动都涵盖五大领域,教师也会打乱教材中给出的参考顺序。

(三)有目的性地选择教材

1.预设主题的选择。教师根据本园实际及幼儿发展需要,有目的地选取课程中适宜的内容作为班级的预设主题。如:小班主题“快乐的六个宝”、“亲亲一家人”、“小小蛋儿把门开”等,中班主题“朋友见面真开心”、“红彤彤的年”、“我有多爱你”等,大班主题“开心一刻”、“不一样的我”、“走近小学”等,我们在分析后认为这些主题是我们孩子所感兴趣的内容,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能使孩子积极主动地投入各项教学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的进一步提升和能力的提高。因而,把它们作为预设的主题活动。但是,有一些预设主题,如中班下学期的主题“我和空气做游戏”虽然是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切入,在这个主题中孩子可以与气球、风车、肥皂泡尽情嬉戏,但是对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探究能力、理解能力较弱,很难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的提升。此主题调整到大班上学期更为合适。

2.主题内容的选择。在选定了预设的主题后,我们再认真审视每个主题所包含的教学内容,从活动的价值大小、适宜的开展时机、适合的学习方式、领域的均衡性四个方面综合考虑,选取能贴近幼儿需要和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具体内容。

(1)分析活动的价值大小。对每个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分析,主要从发展能力、经验提升、目标达成三个方面来分析。

(2)选择适宜的开展时机。判断活动开展适宜的时机,主要以幼儿的兴趣、经验为依据。一般而言,观察、调动直观经验分享的活动安排在主题的前期,利用直观经验进行表达、表述的活动放在中期,总结性的活动放在主题的后期。

(3)思考适合的学习方式。《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活动形式。考虑每个活动适宜在集体教学中还是区域活动、日常生活中进行。偏过程性的、幼儿有差异的,适合个别学习;偏结构性的,适合一起讨论分享的,需要教师梳理提升的,适合集体教学活动。

(4)考虑领域间的均衡。在领域均衡一块,教师应有更为长远的考虑。不必强求每周平衡,某一段时间内,可以是一个月,也可以是一个学期基本均衡即可。因而,在主题选择时,可以考虑前一个偏向于科学,下一个偏向于社会情感,教学活动也是如此。

(5)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带领教师分析教材,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开展“一课多研”活动,使教师从过多地关注教材逐步转变到关注幼儿已有经验和本身的发展水平,从关注教学效果到寻找教学规律,以理性的思考来评价、分析一个教学活动,把现代教育观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避免了观念和实践的脱节。

二、提高课程实施的科学性

(一)做好部分学科知识系统性的优化补充工作

针对教材中“部分学科领域特点和关键经验过于淡化”、“部分领域知识经验零散,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我们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为蓝本,结合各年龄段领域目标对“建构式教材”部分领域进行分析,梳理出教材中原有的活动涵盖了哪些目标,还有哪些目标没有具体的教学活动可以落实,并寻找相应的教材或者通过其他途径予以弥补。

(二)尝试开发本土化活动方案,作为教材的补充

在使用好《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同时,我园尝试进行本土化活动方案的开发,教师们已经设计出小班“我爱莲花”、中班“我爱园区”、大班“我爱苏州”三个活动方案。通过本土化课程的学习,使幼儿了解所生活地区的乡土地理、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等,真正满足幼儿当下发展的需要,并为幼儿今后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三)依托园本教研,开展课程园本化的研讨交流

课程园本化研究的主体是教师,她们在课程园本化的研究中有实践有思考,有成功也有困惑,所以组织大家进行研讨交流能让他们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启迪,获得更快的成长。我们通过园本教研,在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的带领下,以全园、分组交流的形式,开展了不同内容的研讨交流活动。此外,我们还不定期地组织全园性、姐妹园之间的交流、研讨活动,借助专家的引领促使研究不断深入。

三、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由于区域活动更能体现认同幼儿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需要的特点,因此,我们将“建构式课程”的主题活动内容有机地延伸到区域之中,这就能为幼儿的自主建构创造必要的有利条件。

(一)围绕主题目标,创设与目标相适应的区域

1.将主题教育目标分解为集体教育活动目标和区域活动目标。依据集体教育活动和区域活动不同的教育功能,我园教师将主题教育目标分解为集体教育活动目标和区域活动目标,制定了区域游戏周计划。

以中班主题《香香的蔬菜》为例,主题目标为:

(1)通过学习,知道几种常见的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2)体会蔬菜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3)通过各种感知觉去关注蔬菜的不同特点和作用,知道蔬菜有不同的味道和多种吃法,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分解后的区域活动的目标为:

(1)乐意参与区域活动,在看看、做做中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2)在情境化的游戏中,体会蔬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在剥一剥、闻一闻、做一做、尝一尝的亲自经历过程中,萌发喜欢品蔬菜的情感。

2.将主题性区域活动目标转化为各区域活动的发展目标,使各区域保持内在的联系。仍然以中班主题“香香的蔬菜”为例,图书区侧重于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制定的目标为:通过阅读有关蔬菜的图书,认识更多的蔬菜并了解其内部特征。美工区侧重于发展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制定的目标为:会用团、搓、压、剥的方法制作常见的蔬菜,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角色区侧重于丰富社会生活经验,制定的目标为:通过菜场游戏,加深幼儿对蔬菜名称、外形的认识,真实感受菜场的买卖过程。生活区侧重于孩子的亲身体验,制定的目标为:通过剥一剥的游戏,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在闻一闻、做一做、尝一尝的过程中,萌发对蔬菜的喜爱。

(二)将区域游戏与集体教学有机结合

1.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中集体教育的预习和预告。在开展主题活动前,教师可以在区域中投放相关材料,让幼儿先到区域活动中对材料进行操作感知。一是让幼儿积累直接经验,二是使教师更好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和问题,以便生成、调整集体教育内容,或者在后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采用更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引导方式。

2.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中集体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能力存在差异,部分能力较弱的孩子无法在活动中及时达成目标。区域游戏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弥补教学活动中的不足,真正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还有一些教学活动可挖掘的信息量很大,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部分知识点很难在二十分钟的教学活动中补充。如中班活动《美美和丑丑》讲到了毛毛虫变蝴蝶,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希望收集、分享一些小时候的样子和长大后的样子不一样的昆虫,孩子回家收集的资料就可以放入区域中,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视野。

3.一些适宜小组探究的活动直接在区域活动中完成。当今幼儿园教育由于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两种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较多,而对小组教学形式却涉足较少。小组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比,强调学习的交往、互动与分享,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小组教学形式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力,增强社交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