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8篇

时间:2023-03-02 15:02: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数学核心素养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核心素养论文

篇1

关键词:数学 综合性实践活动 科技素质

课 题:江苏职业教育改革研究课题“基于职业素养的职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ZYB50); 江苏教科院课题“教育游戏与学科整合的研究”(2012―R-22385);宿迁市教学学会2012年度重点课题“校本课程《人文数学欣赏》的实践研究”(SZZ04)。

据2013年最新报道,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相当大。根据该报告中的数据,日本的专利总量是中国的100倍以上,美国是中国的4.3倍,韩国是中国的1.8倍。这个事实让我们震惊,提醒我们要奋起直追。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场所,理所应当重视科技创新,重视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为此,笔者探讨如何通过课题研究、开设新课程、校本教材开发、创新讲座、课程教学改革等教学研究活动推进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就带领本校教师团队与学生社团所承担的几个课题研究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经验和收获。

一、科技素养的概念和数学实践活动

1.科技素养的动态概念

我国有的专家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即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质,还有的专家把科学素养结构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在《科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中,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2.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

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时,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综合设计初中、小学的相关知识,进行适当的组合形成一定的梯度和层次,根据需要和可能,尽量贴近学生的知识基础。

我们在学校里构建一种与学科课程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的数学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将“兴趣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注入数学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中,开辟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用于解决“兴趣活动”问题、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问题、学科缺陷问题、素质教育的实施问题。

数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外开放数学实践活动课程三种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构建的出发点不同。在此,笔者主要就第二种数学综合实践活课程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思考。

二、在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

1.活动1: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1)活动简介。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2)培养科技素养。训练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活动成果。开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素养,搜集研究案例,写作科技小论文

(4)经验。一是研究性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一般来讲,凡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调查、访谈、试验、设计、制作、评估等)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形成产品,而不是由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结论通过传递式教学直接教给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属于研究性学习。二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之所在,也是研究性学习所要达到和追求的教育目标。三是培养学生的科学质疑精神。怀疑的精神也叫批判的精神,这里的批判不是指政治上的大批判,而是对学术观点的扬弃。马克思曾经指出: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就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四是研究性学习能从根本上理解数学和科技。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时刻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伴随着人类从远古走到了现代。人类对数学的认识从未止步,人类对于数学的认识因时代的不断进步而日新月异,时代不同,数学发展也不同。但是无论是在哪个时代,数学的发展都是由于生产力的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人类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由于对未知的好奇心使他们不断追寻答案,在不断的质疑、探索、实践后,数学使人类成为了世界霸主。历史是过往的沉淀,留下的多是精华,我们应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探寻更高、更大的天空。

2.活动2:带领学生参加调查研究活动

(1)活动简介。按照计划,教师带领学生外出调查研究,与社会接触(分组进行),每个教师带有限的几个学生,可以进行数学调查、搜集信息、加工信息、进行决策。进行多元化的综合素质培养要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把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把专业学习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

(2)培养科技素养。培养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

(3)活动成果。提升对科学的认识程度、学会写科学日记、掌握科学技能。

(4)经验。一是设置创造的氛围。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与学生充分交流,尊重学生的想法,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共同完成。二是创新的最主要特点是新颖性和价值性。三是重视课外实践,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不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上的知识参加数学趣味活动,以提高其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应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课外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所学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学会合作,学会

创新。

3.活动3:学子讲坛《数学的应用价值》

(1)活动简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搜集资料写小文章,将优秀案例在全班、全系、全校讲解。

(2)培养科技素养。培养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能力。

(3)活动成果。对科学创新提高认识,学会写小论文,学会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

(4)经验.一是组织者――教师的不良倾向,会影响活动效果。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要有力,否则容易制约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收放自如,过分地限制会影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活动形式要新鲜有吸引力,否则单调、老套的形式将会压抑学生的活动兴趣,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不到开发;活动内容要丰富,否则内容单一,收效有限。二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灵活性、新颖性要求教师要有“开发”精神。有人说教育行为是精神形态的创造性劳动,具有无限的多样性。确实,数学实践活动就是一项需要教师的创造意识、开发精神才能取得理想效果的教育行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素材蕴含于学生的生活中,蕴含于课本中,蕴含于灵动的社会生活中,教师要用敏锐的触角来开发、挖掘、重组、设计……将活动设计在课本和生活的结合点上,将活动设计在学生兴趣与思维的兴奋区内,让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活动激活学生的潜能。只有教师成为一名主动的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发者,把学生带入丰富多样的世界中去,数学实践活动才会有不竭的源泉。

4.活动4:开展课题研究《基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1)活动简介。带领师生开展职业素养培养的课题研究。对于职业素养,按照职教课改要求,近几年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实践尝试,参与宿迁市委宣传部2010―2012年规划教材《宿迁创业教育读本》的研讨编写工作;参与江苏省职教学会《五年制高职利用区域资源进行创业教育》的课题研究(2011―2012);对数学课程融合创业教育、关键职业能力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写成学期论文《数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数学教育效果?》。

(2)培养科技素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开拓精神。

(3)活动成果。参编宿迁市规划教材《宿迁创业教育读本》。发表相关的研究论文《高职数学教改需要借鉴先进的思想理论》《在数学教育中培养综合素质的探索》《数学教育与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关键职业能力在数学教育中的实现》《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经验。要激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很早就讲过的一句话: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实践活动课正是使学生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丰富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实际体验,使学生可以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这种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非老师强加的。

参考文献:

篇2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教研组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现依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重点,现就本学期我组的数学教研工作安排如下:

二、教研目标:

1、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三个“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3、立足课堂,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深入实践与研究。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数学,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并参加各级的评比。

5、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三、教研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又是受其头脑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支配的,因此,本学期,我组数学教师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学习活动:(1)《数学课程标准》;教材;(2)有关“实效教学”的理论文章。(3)数学专业报刊、杂志

具体做法:

(1)教研组活动时组织针对学校的集体业务学习材料谈心得体会,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传到学校网站。

(2)教师个人自学“实效教学”的理论并做好笔记,集体研讨。

(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收阅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加强常规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的核心主要是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和作业的有效性。具体做法:

(1)学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平时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2)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效性。

(3)配合教导处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4)继续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本学期数学组业务学习的重点是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实效教学”,继续深化我组教研之风。

(5)大胆进行教改实践,积极撰写教改论文。鼓励教师在理论学习、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有关“实效教学”的论文。

3、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2)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篇3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课程建设及其一般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建立起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作为新建地方院校的广西财经学院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结合该校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一、围绕应用型人才类型定位,科学制定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结合广西财经学院实际,我校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管理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思想,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体表现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宽口径”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广泛的适应性,既是统计人才又是经济管理人才,其知识结构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厚基础”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统计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和数学基础,增强学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重应用”指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经济管理统计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和参与政策咨询和决策的能力等,体现了作为方法论、管理工具的统计学学科性质;“高素质”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养、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2.以“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框架构建应用型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素质、能力一体化教育的思想,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保证统计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夯实专业基础;二是给足统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学时、学分,力求专业主干课能讲深讲透;三是强化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四是突出统计学专业“市场调查与定量分析”核心竞争能力培养要求;五是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更好地适应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从2006级统计学专业开始,我们按照学校的统一架框要求,按照“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框架构建了应用型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双体系”是指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构建教学与科研互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其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学、计算机和经济学、管理学等重在夯实专业基础;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为学校各专业统一规定的军训、就业指导等实践课程,模块二则是根据统计学专业要求设置的独立实践实验模块。“双平台”是指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修养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平台,以及帮助学生拓宽口径、加厚基础,以适应专业和人生发展的统计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等8门,约占理论课程总学分的25%,该模块作为统计学专业核心内容,既保证了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学,也突出了统计学专业的核心知识、能力培养。“多模块”是以“双体系”、“双平台”为基础支撑,按照统计学科专业的服务方向和人才规格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人生志向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设计多个不同的学习模块,即“社会经济统计”、“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风险管理与精算”三个专业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因材施教。三个方向的课程设置,既突出本方向的知识、能力要求,也考虑到了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1.整合、优化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突出统计应用主线

从2005级到2009级,我们每年都在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到2008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实验课程学分超过总学分的26%。实践实验课程包括两方面:一是独立实验实践课。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为平台,构建以统计核算、分析为主,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相互支持的企业实践课程群,使学生了解、把握企业的创办与整体运作,用数据解读企业经营,此课程群包括ERP沙盘模拟对抗、创业计划实训等。同时,结合统计工作过程,设置了SPSS软件应用、统计分析综合实训等独立实训课程,从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到分析报告撰写进行强化,加强统计学专业核心能力的掌握。二是课内同步实验实践课。主要包括专业主干课程的课内同步实验实践课,如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课内实验,一般安排本课程总课时的1/4课时,主要实训内容为EXCEL、SPSS应用、课程论文等。

2.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为学生提供实战型实训平台

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重点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是校内实验室建设。这几年来,我校重点建设了一批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并努力使其成为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统计学专业建成了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实验室――财经科学实验中心分室的统计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以及目前广西高校唯一的市场调查与数据挖掘中心,配备了SPSS、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等先进统计教学软件。二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实践教学基地等多个实践实训基地,每年安排统计学专业学生到基地实习,参与实习单位研究项目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等工作。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吸引和聘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和相关人员一起参与实习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广西高校唯一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职工统计业务及软件应用培训等,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与开发,使实习基地同时成为人才培训和师生科研的基地。

3.充分利用好课外实践创新平台,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纳入本科教学全过程

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等第一课堂,还需要结合统计学专业特点,积极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创业大赛、市场调查和数学建模等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外实践活动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这对于促进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明确统计学专业学习目标,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这几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的主要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一是开展学生科研项目立项,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另外,也吸收了一些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三是组织学生参与广西统计信息服务中心、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实习单位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等统计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如会计从业资格、统计职称等,邀请政府部门、企业高管或相关业务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此外,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和成才,我们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业和就业等各方面进行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4.改革毕业实习方式,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现实性和专业特色

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毕业实习难、分散形式效果较差的现实,我们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的同时,逐步改革毕业实习方式,变“放羊式”毕业实习为集中实习为主、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切实提高实习效果。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一是改革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将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学生平时的一些竞赛活动与毕业论文紧密结合,使学生较早了解毕业论文的有关要求及素材积累;二是向实习单位或用人单位征集部分毕业论文(设计)现实问题选题,并且适当邀请实践基地部分专家或业务骨干参与学生毕业论文指导,通过毕业论文撰写为实际工作部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进一步强调统计学的专业特色,要求论文必须用数据说话,以检验学生综合统计分析能力,减少抄袭现象的发生。

三、整合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突出实践应用

根据统计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要求,以打破“学科本位”,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我们对课程体系的各知识点进行合理梳理、归类,特别是对统计专业课程中内容交叉重复部分进行整合,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内容归属,合理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不重不漏,课程内容更科学适用。之后,将各门课程按照内在联系和教学要求归并成若干个课程模块,分块建设。制定分阶段课程建设规划,重点是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课件、参考材料、试题库、课程网站等内容,进而形成了每一门课程完整的课程档案。

在教材的选用与建设方面,对于专业课程,选用理论内容体系较完整、丰富,与经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实践性强,面向21世纪的优秀新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国外优秀教材;对于实践课程,目前部分选用兄弟院校现成教材、实验指导书,部分实训教材通过自编完成。下一步,我们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本专业完整的实践教材体系建设,形成本专业特色系列实践教材,如统计学案例教程、商务研究方法与应用等。这些实验(实训)教材可作为一些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步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统计学专业独立实验教材。

四、以人为本,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确定后,如何教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鼓励教师探索不同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尝试对《统计学》课程内容进行分模块、与非统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合作进行教学,即将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分解为“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统计理论与方法在本专业中的应用”两大模块,前一部分内容由统计专业教师上课,后一部分内容由统计专业教师和非统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合作上课,将统计方法教学与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分析结合起来。在《统计学》(或《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试行“读(阅读)写(写作)议(讨论)讲(讲课)”教学模式改革。“读”是指在课外阅读统计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奠定学生良好的理论素养和数据意识;“写”是指学生在阅读基础上,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撰写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课程小论文等;“议”是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课堂辩论,实施交互式教学;“讲”是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就统计教材或现实某一问题进行讲解,之后教师进行评议。分模块教学、“读写议讲”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统计理论方法与非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学习、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分模块教学、“读写议讲”教学方式改革得到了学生普遍好评,教学效果显著。《多元统计分析》、《市场调查与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也借鉴此思路进行了教学改革,采取“课堂讲授+实验(实践)教学+课程论文”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写”(分析)的能力,强调统计理论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现代经济管理中的运用。目前,我们正在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分别制定各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方案,将“重思想、重应用”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每一门主干课程教学过程中。经过上述训练,学生应用统计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研究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相成.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的改革发展思路[J].统计研究,2008,(5).

[2] 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合肥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8,(6).

[3] 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4).

篇4

关键词:高校历史专业;培养模式

当今中国高等院校历史学院(系)承担着重要的史学专业研究和中学历史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而历史人才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史学专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前景,以及中等教育阶段国民历史素养的培育。众所周知,史学对于提高国家凝聚力,解决重大国际问题,发展国民科学文化素养,启迪民众人文意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可见中国高校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工作事关国计民生,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结合笔者历史教学工作中的经历以及思考,探求本科生培B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培养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笔者供职单位的历史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生大多属于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入学前中学教育基础比较扎实,具有较强能力,学风普遍较好。但是通过笔者对近六届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考核、日常交流、论文指导等方式,发现学生理应具备的一些专业素质是有欠缺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毕业论文质量差和师范生基础技能薄弱。

毕业论文质量总体不高。毕业论文是历史本科学生四年学习之后专业基础知识和史学研究能力的总的体现,这往往直接反映其大学四年学习的效果。学生论文写作经验较少,既缺乏对专业研究的充分了解,也缺少写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平时的论文作业大多因循陈说,未能深入研究。

师范基础技能缺乏。笔者供职单位的本科学生大多属于历史教育专业,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成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力军。但根据笔者对于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观察,以师范技能为基石的历史教学素养相对缺乏。三字一话水平参差不齐,语言表达能力也缺乏必要的训练,更不用说熟悉和掌握讲课能力。尽管笔者单位在历史教学上的课程配备相对丰厚,但仍然出现学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未能密切结合的缺点。

此外,笔者通过其他途径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还发现如下问题,如课堂提问,学生往往翻教材念书,缺少必要的复习预习; 课堂讨论大多没做课前准备,照本宣科,而对相关领域研究一知半解乃至缺乏了解。考试复习多考临时突击,造成基本知识面狭窄,常识性错误屡见不鲜,主观题成为教科书的翻版。课程作业以拼凑成文的情况居多,而往往缺失独立的思考和深入的钻研。

2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缺失

上述种种问题不能从整体上否定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历史教学能力的培养机制,而亟待解决则是他们某些核心能力的培训。

第一、实践能力。虽然接受了史学方法、历史文献、史学论文撰写等研究性课程以及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史学基础性课程的教育,但学生比较缺乏学术研究的实践。仅就撰写学术论文而言,尽管大多数专业课程都以论文作为成绩考核标准之一,但很多学生平时的课程作业往往拼凑成文,质量不高,甚至他们大学时期写过的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就是最终的毕业论文。只有少数学生可以通过选题、搜集史料、完成论文这样系统的研究过程从而培养自身科研能力的学生尚属少数。同时,学生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也比较缺乏。除了大四学生参加的教育实习外,大多数学生平时很少参加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他们既不熟悉基础的备课、讲课技巧,也不了解中学教育的特点,因而毕业后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必备的技能,积累教学经验。不管是史学学术研究还是历史教育技能,没有实践的配合,理论学习只是成为学生敷衍考试,应对毕业的无本之木,死记硬背的专业知识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主动性学习能力。由于高校学生成绩评定标准的宽松,学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通过考试,获得相应学分。这样造成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整体偏弱,那些无人监督、评定的学习任务如课外复习、预习,阅读课本以外的相关研究论著,历史教学技能的锻炼等往往失去应有的重视。尤其考验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论文撰写上,问题多多。如笔者曾经发现学生撰写论文时“写中国史的不看古文史料,写世界史的不看外文史料”的现象。史料是历史研究的根本依据,研究者应以“竭泽而渔”的态度广泛搜集,但学生大多追求省时省力,不愿看原始资料,甚至连本校图书馆馆藏资料情况都不甚了了,更不用说通过搜集整理史料深入研究。总之,主动的锻炼自身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本应成为学生在大学教育各阶段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由于主、客观等因素制约,长期的能力锻炼实际上被临时抱佛脚的突击行为所取代。

第三、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本是高校历史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目前历史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仍然停留在中学死记硬背的层面。笔者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往往注重书面考试的考点,忽视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教材知识,忽视前沿研究;注重因循旧有模式,忽视转换研究角度。此类问题显然不能单纯归咎于课程设置和理论传授的欠缺,更重要的显然是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从平时课堂讨论、课程作业以及毕业论文的情况而言,学生显然还没有从掌握基本知识点的低级学习上升到利用基础知识进行专业分析的高级学习。

必须强调的是,研究能力的培养并不只是学生从事史学研究的基础,它也为学生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体制更强调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理论导向整体趋向更新、更多元、更有时代感。同时在网络迅猛发展、经济高速运行的今天,中学生素质有很大提升,拥有更大的知识储备,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意识,他们不再满足课本有限的内容,对当下中学历史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都需要高校历史教育加强对于未来中学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3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体系的问题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某些核心能力的缺失,不能仅仅归咎于学生自身,它说明我国人才素质培养工作、高校教育体制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我们需要从下自学生上至高校教育体制等诸多层面去找原因,对学生积极主动性、教师教学方法、系院班风建设、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乃至社会对高校历史学的认识等方面具体考察问题所在。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调动上,我们需要从学校、教师、班级、学生自身角度上找不足。学习积极主动性需要客观压力和主观动力两方面共同协作。

3.1 教育管理机构客观压力的缺失

中国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和高考制度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严进宽出”模式。通过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严苛考验后,学生往往不再愿意保持中学时期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而中国高校教育管理尚未建立起立足人才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成熟模式。因而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承担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并最终融入社会的核心任务,而实际上被简化为通过基础知识的考试,获得文凭。

就考试而言,高校学生的考试体系主要以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主要考试内容,同时教师往往o出复习提纲,或划定复习范围。这样的考试方式有利于突出重要的基础知识,但显然不利于学生对本专业广博知识面的掌握,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方式、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效果不明显。虽然论文是几乎所有课程主要考核方式之一,但学生拼凑成文的情况比较多见,甚至连论文撰写的基本程序也并不熟悉。因而更高层次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学生仅仅在脑子里留下一些零散的知识点。

就教育管理体制而言,大多数高校学生并不担心学分不够以致无法正常毕业、获取学位。这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试成绩、论文质量等方面有明显下降。前述问题不仅由于考试制度问题,更因为从学校、系院乃至班级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监督管理氛围和体制。作为教育管理主体的学校、学院最大压力在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而提高学生考试、毕业论文答辩的难度与前者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加之着眼于学生研究能力、思维模式等高层次能力的考核体制建立和完善难度较大。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其研究方法和观点往往见仁见智,很难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必将是我们未来探讨高校历史人才培养体制的重要课题。

3.2 学生主观动力的调动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仅仅来自严格的高校教育考核、监督体系的约束,更需要班级乃至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协作,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及良性的激励机制。

高校教育的核心在于任课教师,他们不仅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更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做好研究规划,乃至人生规划。这无疑体现高校教师独有的优势与价值。但由于当前教师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定体系更侧重科研成果,这使得应以教书育人为本的高校教师不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连基本的备课、讲课质量都开始下降,更不用说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人生诸多层面的规划。因而课堂之外,没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与忙于科研的老师之间失去应有且重要的交流。近年来,笔者供职的学校在综合各系院毕业生对各自专业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数据时发现,历史系的评价在全校排名开始走低,这与向来重视师生交流以及教学质量的系院传统相悖。所以,较之掌握的有限基础知识,学生丧失了高校教育最具价值的部分。

篇5

近日,美国科学家宣布爱因斯坦100年前预言的引力波被证实,此后国内有个求职类电视节目被网民翻出,节目提及“引力波”的 “民科”引起关注,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埋没的天才,“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这种观点支持者甚众,其中不乏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

按照百度解释,“民科”即民间科学家,区别于广义的科学爱好者和非官方科学家,他们爱好研究科学问题,但没有受过科学的训练,不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仅凭空想和臆断得出所谓的“结论”,他们的观点往往惊世骇俗,但不被主流社会关注和承认。

事实上,只要受过简单的科学教育,“民科”的荒谬之处就非常容易甄别。但从上述关于“民科”电视节目引发的闹剧,不能不令人对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产生深深的忧虑。

科学素养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三个方面。同时具备三方面能力的人,则称具备了基本科学素养。中国科协2010年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近97%中国公民不具基本科学素养,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科学素养低下的现实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首先,有些科学素养方面的事件是社会上某些人的刻意所为,有其特定的目的企图。比如“大师”王琳之类的人物被社会“名流”广为追捧,“大气功师”及其“功法”一度大行其道,电视节目上公然出现“我们恨化学”的广告词,如此等等。这些现象,就是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缺乏科学素养的人,以实现自己的龌龊勾当。其次,大部分科学素养方面事件的原因是低素质群体控制了社会舆论,造成思想混乱。比如微信群中广为散发的各种谣言,转基因食品问题导致的恐慌,社会各种流言的散播等等,都是由于科学素养低下而导致的轻信和思想混乱。

记得几十年前的那个年代,学习风气似乎不如现在这么浓厚,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现在高,但那时孩子们反而有很多的机会阅读课外书籍:十几卷本的系列读物《十万个为什么》是不少孩子的最爱,华罗庚等著名科学家撰写的课外读物很受学生欢迎,高士其等科普作家的著作更是广为流传。如今,日益繁重的考试压力使学生的生活单调乏味,学校几乎成了考试训练营,凡考试范围之外的内容,凡与考试无关的行为,都被一概摒弃。据调查,中国社会人年均阅读量少得可怜,即使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除教科书之外,所阅读的书籍也仅仅是教辅。严格意义上这根本就算不上阅读。这种背景下像高士其那样杰出的科普作家和华罗庚那样知名科学家所撰写的科普读物,已经几乎找不到了。虽说各级考试的内容也涵盖了现代科学和人文知识的主要内容,但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有限的科学知识被教条化、狭隘化,变成冷冰冰死板的东西。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教育被忽视和排斥,科学素养教育从源头上被封堵。久而久之,各种各样违反科学素养的事件就堂而皇之,大行其道了。

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统筹各方面力量,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科学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学生和全社会的科学素养,需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首先,在学校教育中,要克服和遏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行为,为科学素养提高创造前提条件。在科学素养三个方面构成因素中,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更为重要的,因为科学知识相对静止,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则是鲜活生动的。只有掌握了科学方法,具备了科学精神,科学素养才能在人们心中扎根,进一步发芽、成长、开花、结果。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培养数学素质

高中数学所传授的不仅仅是单一的课本知识,还传授给学生对事物的自我分析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在积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分析逻辑能力已经变得很重要,它在深刻地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只有顺应时代的需求,规避传统“单向式”的教学方式,以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为目标,才能真正地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课堂效率的高低与学生的成绩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回归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更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捷径。而问题的设置也必须是具备有效性的,只有问题选择的有新颖性、趣味性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去思考,把自己看做课堂上的主力军,真正收获知识,锻炼能力,提升数学素质。

一、提升数学素养需从课堂提问开始

1.数学课堂的提问要注重质量

在素质教育普及化之后,很多教师都纷纷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渐渐注重起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放到第一位。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就直接导致了一种教学的盲区,许多教师开始把课堂提出问题的数量作为衡量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或是教和学的标准。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便象征性地多了起来,而作为学生来说,对问题穷于应对,看似学习讨论氛围很激烈,但实质上问题的核心却不明确,学生没经过消化吸收就一看而过,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总体知识的把握还是不完整,教师想在课堂完成知识传授也就变得不太理想。

因此,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不但要注重效率,还得考虑成果,并经常性地关注学生的耐心与信心,重视课堂的效率质量,只有这样课堂提问才能发挥出它的巨大优势,实现教学目标。

2.数学课堂提问更要重视问后反馈

课堂提问的质量决定课堂效率,而课后对问题反馈是巩固已学知识的最好方法。但是有时候在实际的授课中,教师总会有目的地精心准备疑难问题,可在学生回答时,总会通过对答案的补充紧接学生一讲到底。时间越长,学生越习惯这种授课方式,久而久之,学生会渐渐脱离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也不能在第一时间把问题的疑难处反馈给教师,这既不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更会导致学生懒于思考,对教师的答案产生过度的依赖性。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课题的关键核心问题设置引导,但不要说破,要给学生留下一种朦胧的风景,让学生自己去搜寻、去发现、去欣赏,并从中享受思考的快乐。比如,在讲双曲线这一课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总结出双曲线的定义:在一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一个常数(小于|F1F2|)的点形成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就此定义提出论点: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那么其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引导学生从各方面思考问题,当学生思考出结论||PF1|-|PF2||=常数(小于|F1F2|)后,再通过修改之前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的一系列引导之后,学生自然而然会对相关课题产生联想,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记忆,融会贯通。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的素质培养

1.首先,数学意识的培养是前提

当前的教育形式指出了:素质教育的渗透应该是方方面面的,并且是面向全体、主动发展的,这已经成为了国际数学教育的主流。高中数学的教学纲要是面对全体学生,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为基点出发,双向兼顾优秀生和较差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并在有限的学习空间内尽可能地无限提高。而当前的教育形式要求的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人为本”,也就是说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之间在知识、能力、特长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区别对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他之前的基础上得到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由差转中、由中转优的发展目标,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起始点和最终点。

作为教师来说,课堂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最直接的传授主阵地。在这里,教师应该尽量地激励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探索,树立学生对知识的自信心,准确无误地向学生传递数学思想、数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甚至会用数学思想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例如,在学习函数时,能把其与销售问题联系起来思考,这不但能培养学生函数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学生逻辑思维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发现形成过程,更要重视在形成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加强与运用。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带着演绎性质的学科,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接收能力不同,所以教材系统课程的编排不可能满足全体学习者的要求,只能对公式、概念等结论进行完整的阐述。

这就要求教师对授课内容熟悉,对课前的备课精心准备,深研课题,合理组织利用“题型+方法”的教育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克服被动学习的心理障碍,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数学素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课本给出的概念、公式,以及各种典型例题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延展性思维;从学习所得的经验和问题中,矫正学生思维的方向性,培养他们逻辑的连续性。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需求已经从各个方面渗入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只要能把握课堂效率,在课堂中积极渗透数学素养就能在时展中不被思维的潮流所淘汰。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读写算》期刊论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42).

篇7

【关键词】乡村;关爱;责任;成长;培育

2016年4月,一个让全省乡村教师热血沸腾的日子――200多个市、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正式建站运行,开启了全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的美好旅程。

作为一名从农村学校成长起来的特级教师,一名在一线课堂摸爬滚打了30年的乡村教师,我深知培育站对提高乡村教师素质的意义,但我更清楚地知道,要让好政策落地,让文件从静态的文本转化为火热的行动,需要各级部门上上下下的倾心付出,需要导师组全体成员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教师的成长,各级主管部门全力以赴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帮助,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培育是一种帮助。在培育站,关于培育,爱是路径,帮是方法,培育是一种爱的帮助。

回顾半年来的培育站工作,我们深有感触:上级已经用“爱”为乡村骨干培育工作指明了航向,那我们就必须用“帮”为培育工作保驾护航,向乡村教育美好的明天进发。

一、起点:厘清培育工作的内涵

随着教育均衡的强势推进,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在不断改善,但是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与城区学校仍然相差一段距离,这也是制约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农村学生流向城市学校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掩盖不了师资水平整体偏低的尴尬现状。因此,着眼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短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保证。

培育站的美好愿景由此日渐清晰起来:培育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乡村教师,带着我们的乡村娃娃们一起接近城市学生的起跑线。

培育站建站之初,我们首先组织学员展开讨论,为什么要培育?为谁培育?随着讨论的深入,老师们渐渐懂得,对于教师来说,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培育历程,既丰盈了自己的生命,又润泽了孩子的生命。

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乡村骨干教师的培育不是象牙塔中的“闭门修炼”,而是为一个个乡村孩子的成长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收获学习的自信、成长的快乐和对美好明天的希望。

所以,在培育站研修计划中,我们明确提出,研修主题应当立足课堂教学,结合乡村实际,既要有数学眼光,更要有儿童视野,以学生的“学”为关注点,通过学员数学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优化乡村学校数学课堂品质,让培育成果惠及我们的学生。

二、准备:夯实培育行动的基础

根据培育站建设总体要求,我们通过双向选择,从高邮市各乡村学校挑选了一批数学教师,这些教师都是学校级别的骨干教师,有一定的专业发展愿望。我们首先对他们的教学实际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前期调研,我们把提高学员的课程实施水平确定为培育站研修的中心工作。本着立足课堂教学,结合乡村实际,既要有数学眼光,更要有儿童视野的原则,我们把培育站研修主题确定为:以“核心问题”导学,提升乡村数学课堂品质。意在构建“核心统领、问题引路、学生探究、教师指导”的“问题导学”课堂框架,以学生的“学”为关注点,让课堂活动始终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同时,让每一位学员在研究中逐渐提升核心知识问题化的水平,实现数学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培育站刚成立,作为培育活动的“热身”,同时也是为帮助学员树立自信,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培育站所有成员“一人一课”的亮相课展示活动,来自各校的乡村培育站学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有的思路清晰,活动设计可圈可c;有的朴实无华,善于捕捉学生动态,抓住课堂生成推进教学,尽显教学机智;有的注重生本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有的激情四溢、幽默风趣,课堂气氛热烈,不仅给上课教师提供了同台竞技、大显身手的机会,更充分发挥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示范、辐射的作用,进一步引导教师们在实践中求索,在研讨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

三、行动:注重“培”“研”“教”的整合

培育站大力倡导“培、研、教相互校正‘准星’,彼此搭建‘舞台’”的工作思路,有效调动了学员追求业务成长的发展自觉,实践了培育工作促进教学内涵发展的功能创新。

在主题分别为“核心提问”“学案导学”“师生互动”的三次研讨活动中,我们充分整合了现场观摩、经验分享、个案点评、主题引领、综合评析等诸多教研与培训元素,让“教”“研”“培”在活动中和谐统一。培育站组织、教研室参与、各学校承办,锁定研修目标,丰富培训资源,生成教研成果,提升教研品质。

(一)聚焦研修主题

自从培育站成立以来,我们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培育站学员的“数学思维”“问题意识”,慢慢学着从课题的研究角度去审视课堂,研究课堂,开始学着针对“问题导学”课题的研究内容留心身边的案例,坚持写后记、教学反思,并在反思总结后再做新的尝试或创新。本阶段学习研讨活动主题分别为“数学课程建设”“学生自主课堂”“深度学习”“文本解读的儿童视角”“核心知识的问题化”等与课堂关注点高度契合的内容。

例如,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农村小学数学导学课堂的建构与实践”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所有成员通过典型引路,深度反思,实践尝试,以“问题”的发现、生成和解决为主线,把学生置于一个个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通过独立尝试与自我探索,同伴互助与经验分享,实现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抓住新旧知识的分化点,遴选最具思维价值,最能揭示本质,具有迁移效能的知识方法,强化核心知识的引领功能;在学习效果的反馈中,我们允许儿童“渐进式”思考,让他们通过反思调整,逐步触摸数学的本质,循序渐进地提升思维水平,把数学素养的积淀在一次次学习活动中得到落实;在学习行为的指导上,我们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机会,组织他们进行质疑、思辨,让知识在一节课中的发展呈螺旋式行进。

(二)丰富活动形式

针对每次具体的活动,我们都精心规划,包括时间、地点、主题、主持人、嘉宾等。每一次活动,我们都与我领衔的工作室活动进行整合,主题靠实,活动落实,效果扎实。

半年来,我们开展了如下活动:针对研修主题“核心问题导学”的主题研讨;读同一本书《简单教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学员撰写读后心得,组织交流并推荐发表;组织专业理论研修竞赛,对获奖成员颁发证书并奖励图书;开展“互动过程的探究,思想方法的渗透”主题沙龙活动等,这些活动都面向基层一线老师,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与赞扬。

4月份以来,培育站成员分别到南京、江都、南通等地现场观摩徐长青、陈宏杰、华应龙、斯苗儿等专家的课堂教学和讲座,感受大师风采。我们还组织学员收看名师张冬梅、刘德武的教学视频以及曹培英等专家关于数学核心知识教学的专题讲座,并组织撰写心得交流,已有两位学员的专题文章发表,还有3篇即将发表。

(三)强化交流意识

半年来,培育站先后与本市徐宏臻工作室、江都于正军工作室等开展联合教研活动,邀请著名特级教师贲友林、扬州教育学院陈开泰教授、省特级教师于正军等为学员现场教学示范,进行理论指导。同时,培育站和工作室成员还主动走出去,到江都实验小学、安徽天长界牌小学进行示范教学与专题讲座。

作为全市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培育站在学员们的交流课程中采取开放式课堂,欢迎全市数学教师前来听课、指导,分享经验。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是我们活动的常态。每次听课后,各位学员都能本着课堂重构的立场,和上课教师以及活动承办学校的老师开展互动研讨,在目标解读、策略选择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教学改进设想,推动了全市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

(四)激发内省意识

与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相同,培育行为也具有内和外的两面性,理想的培育要能够激发成员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参与教师都能从培育站的研修计划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产生对培育目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实现培育站工作目标与个人专业成长目标的对接,自觉开始“向内”的努力,尝试着稍微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获得教育教学的新突破,在自主研修,合作探究,互动生成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

我们帮助培育站所有学员建立了学习、成长记录,内容包括学习内容安排、学习结果、阶段性成长变化、导师指导情况及评语等,内容完善,过程清楚,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学员成长的轨迹。

我们在帮助教师提升的过程中,针对“核心统领、问题引路、学生探究、教师指导”的研修主题,突出核心知识的提炼与呈现,以问题的提出、表征和解决为主线,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寻找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并尝试以研究者的自觉行为,通过调查分析,制定方案,展开基于乡村儿童数学学习水平的实践研究。

四、收获:重树乡村教师的自信

加入培育站半年多来,每一批学员无论从教学水平、教学策略,还是教学成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张生华、吴兴坤等老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尹力、王锋等培育站成员参加高邮市珠湖星光大舞台教学竞赛获得全市一等奖,解碧云老师代表培育站全体成员参加扬州市青年教师录像课比赛。

培育站成立半年来,培育站成员在省级以上刊物8篇,参加教学展示活动44节次,到外县市交流3次。在今年扬州和高邮市县两级第七批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中,培育站共有16人位列其中。其中,有10人由校级骨干教师晋升为教坛新秀或教学能手,6人在原有骨干称号基础上成功晋级为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有9名学员在高邮市数学教学优质课竞赛中分获一、二等奖,24篇论文在扬州市论文评比中获奖。两位学员和主持人合作研究的课题成果在扬州市第二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二等奖,是当地农村学校唯一获奖的项目。

从教学实绩来看,每一位学员都能把研修培训成果用于课堂实践,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教学效率有所提高,受到所在学校师生和家L的一致好评。

培育站的所有工作说到底就是一种帮助,帮的艺术就是培养的艺术。面对乡村教师,关心是一种帮,微笑是一种帮,鼓励是一种帮,批评也是一种帮;面对工作,研究专业是一种帮,打磨课堂是一种帮,认真备课是一种帮,互动研讨也是一种帮。在培育工作推进的路上,帮无处不在,每一次的帮,只要心灵在场,只要能给所有成员以动力和能量,就是一次有效果、有责任的帮和有意义的帮。

所以,最后我想说,对于导师组来说,帮首先得是一种能力,其次是一种责任,最后是一种精神,唯有如此,培育工作才能形成一种智慧、一种习惯和责任、一种精神和品质。

篇8

一、“学术失范”的社会学阐释

学术规范是一个以学术界和学术共同体的大致认同和确认为前提的,具有历史继承性和动态性的系统,是在长期的科研学术活动中形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道德公约和行为准则,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指示系统,要求学术界和学术共同体必须严格遵守。其内涵丰富,绝非仅仅指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和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

1897年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卡姆(EmileDurkheim)将“失范”一词引入社会学,描述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出现不协调时的一种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他将失范注释为:“一种准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失范只是暂时的规则匮乏状态,社会习俗仍旧可以规定和协调的社会器官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社会分工论,1893)“能够限制个体欲望的特殊规范类型的缺席状态”(自杀论,1897)。可见,失范是一种制度性,文化价值和道德伦理性的规则缺席或弱化的状态。借用社会学“失范”理论“学术失范”表现为特定时期发生在学术领域的、学术规范的弱化甚至丧失的一种无序状态。学术失范的表现各式各样,作为学术研究成果之一的学位论文失范也属于其范畴。

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位论文学术失范的主要表现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位论文的学术失范的主要表现为四类:

(一)学术道德层面的失范

学术道德规范是指学界或学术共同体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应该具备的学术理想和核心价值观念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应遵守的学术伦理准则,强调的是一种严于律己的境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学术道德失范突出表现为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截取拼凑和大篇幅抄袭剽窃的现象;或采取改头换面篡改、编造、杜撰科研数据或参考文献的现象。如此往复,大量低水平重复和学术垃圾导致了学术泡沬的产生,其危害不言而喻。

(二)学术研究程序层面失范

学术研究程序规范包括选题要求、文献调研、形成假说或观点的要求、术语界定的要求、制定研究计划的要求、收集和筛选资料的要求、拟定大纲的要求、格式行文的要求。程序性的失范其实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操作技术性的失范。行政管理专业学位论文多数是对已学理论的梳理或重组,缺乏实证性、创新性;对文献的检索搜集不够,积累不够充分,对相关领域、相关研究的前沿和动态了解不足,选题缺乏新意和深度;学科的强应用性决定了部分选题开展须建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而多数学生懒于调查实践、闭门造车,甚至编造数据,主观臆造论文结论;参考文献数量较少和质量不高,外文资料的搜集不足,对文献缺乏批判性和整体性的把握,所选文献的信度没有基本的判断,文献综述不到位等。

(三)学术研究方法层面失范

“科学研究方法论探讨科学研究的发生、形成、检验以及评价的方法论问题,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方法论的桥梁。不同的研究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研究价值和学科特性,行政管理学在其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研究取向,分别为解释性研究、诠释性研究和批判性研究。研究方法上以概念演绎和理论分析为主,缺乏科学主义的实证思维方式,缺乏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的训练。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研究方论的运用,有部分同学文章中提到研究方法的应用,但是显然不懂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关系。

(四)学术制度层面失范

制度规范是学术规范制度化的产物,是保证学术研究的价值得以实现的明文规定,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主要包括程序规范,管理规范、评审规范和处罚规范等。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位论文存在的制度性失范,主要是日常论文管理工作的统筹不够科学,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安排学生实习、有指导论文进展、另外兼顾学生就业;评审规范设置相对科学合理,但是评审制度落实有待改进,使得评审不够严格,有效的监控流于形式,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不够,起不到防范的作用。

三、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失范原因探究

(一)生态因素:先天的规范缺失和后天能量释放不足

从行政管理学学科建设和学科教育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学术规范建设的历程来看,该学科学术规范先天不足,后天功能萎缩。我国行政管理学科教育和学科建设以及学术规范建设历程二者在时间上错位,学术规范建设晚于学科教育和学科建设,以致起步的符合中国实际的行政管理学术活动在十多年的进行中无章可循、无范可模;在行政管理学科发展中,忽视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科特色的学术规范建设,而且长时间的讨论和争鸣,没有明确权威的规范加以规制行政管理学的学术研究。行政管理学学术规范的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基本规范的实操内容没有很好的得到普及,本来具有的正能量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功能趋于萎缩。

(二)价值因素:价值观偏离和规范内化的失败

在社会转型期,受到西方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和学术规范价值内化失败,导致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作祟,使学生越来越重视实用价值和实际利益,价值观偏离了学术研究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因为行政管理学科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直接导致学生科研基础能力的知识欠缺;教学方式传统,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宽松的学生管理和评价制度缺乏有力的外在监督,使学生顺利毕业,但是难以就业,求职时“万金油”专业显得毫无竞争力、加上外在就业环境的严峻冲击,学生浮躁的心变得躁动,部分学生疏于学业参加没有任何挑战的社会锻炼,部分学生致力于死记硬背备战考研,努力提高自己的敲门砖,各届学生如此往复地为现实利益奋斗着,现实利益的实现成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由学术规范内化的学术求真意识、学术创新精神从未和他们有过任何交集。

(三)能力因素:学生自身科研积累和科研能力不足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要求,本科生应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本科生的关注重点则是通过顺利毕业,迅速找到心仪的工作,普遍对如何提高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不感兴趣。本科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习惯人云亦云;资料检索和文献鉴别、文献批判、文献整合综述能力不足,通过分析、鉴别社会现象与其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研究假设、模型能力欠缺,选择适宜测量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和抽样方案的能力有待提高;力、和学术话语表达能力需加强;极为重要的是论文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方法论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极度欠缺。

四、行政管理专业学位论文失范的矫正对策

(一)注重过程监督和管理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不是一般的等同于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须长期规划的动态师生互动和学生成长过程。要树立大论文观念,即把本科生毕业论文作为凝聚其基本科研能力的体现,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时间长、方面多、环节多,做好过程控制和管理非常重要。在总体培养思路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把上述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实施路径和应达到标准,真正形成前呼后应的递进关系。要根据培养要求,细化具体内容,制定相应措施,做到培养过程有布置、有检查、有督促、有评价、有激励,不断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和态度

治理行政管理学术学位论文失范要从大学入学开始抓起。针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学术界和高校要结合我国转型时期新的时代特点不断促进学科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引领行政管理学界逐渐形成“求真、创新”的良好学术风气,建设专门的行政管理学学科特点学术研究规范,通过多种手段,切实落实在新一届行政管理本科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使这种规范通过长时间的约束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和科学基本素养。另外,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先导,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在重视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开展专业化的研究方向的引导工作,让学生了解导师的研究取向,最好能参与学术课题的相关活动,体验和模拟科研的操作,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

(三)建立相应课程及考评体系,奠定论文写作基础

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规律,科学规划和统筹本科生教育的培养阶段和教学管理计划。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类别、培养目标等,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学课程评估体系,合理评估现有的课程设置,根据不同需求合理设置公共基础及通识类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法与技能课程等模块的权重,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为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支撑。重点要协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均衡定性课程和定量课程的比例。加强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方式,将学年论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与毕业论文融为一体,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凸显本科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实际考察学生的基础科研积累和科研训练状况。

(四)遵循科研训练渐进原则,提升科研素养

在本科生教育阶段就应该科学规划,将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的基本素养融入到整个学科教育和培养过程中,以必修学分的形式要求学生积累基本的科研素养,有了这种平时的积累并将平时的学术积累渗透到毕业论文中,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论文撰写环节的孤立和滞后,而且也可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强度,以提高论文的指导质量,进而提升论文水平。具体来讲,就是要树立大论文观念,科学规划,建立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一般范式,将整个本科教育阶段分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把本科一、二年级作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阶段,奠定论文开展的知识性功底;在三年级开始以毕业论文写作的流程为模拟,完成课程论文的考核,进而将基本学术规范内化到学生的科研行动中。

(五)完善和落实相关制度,规约关联主体的相应行为

推荐期刊
  • 数学进展
    刊号:11-2312/O1
    级别:北大期刊
  • 数学
    刊号:42-1163/O1
    级别:北大期刊
  • 数学研究
    刊号:35-1177/O1
    级别:省级期刊
  • 中等数学
    刊号:12-1121/O1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