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2: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幼儿教育信息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办刊思路清晰
什么是数字教育?只有弄清楚概念才好定位。数字教育就是数字化教育,是把数字技术有效地、充分地运用到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中,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数字教育属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学范畴。该刊的定位在哪里?简单说就是四句话四个字。四句话是读者定位: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技术研究者、中小学一线教师、数字教育实践者和技术研发者。四个字是发文定位:纵、横、实、热。纵,就是该刊发表从研究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或终身教育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文章。横,就是发表对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或终身教育的教育学现象与本质规律进行探讨的文章。实,就是发表一线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技术研究者、数字教育研发者的理论、实践和宝贵经验的文章。热,就是发表对数字教育的时代热点、焦点和难点理论探讨的文章。
二、理论联系实践
《数字教育》2015年第1至4期每期都有七个栏目,分别是《特稿》《理论探索》《高教数字校园》《基础教育信息化》《微课有效设计》《实践案例》《域外观察》。从这七个栏目当中可以发现,《特稿》和《理论探索》两个栏目探讨数字教育热点问题与前沿理论,具有高端学术品位;《高教数字校园》《基础教育信息化》两个栏目文章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实践案例》栏目侧重对“三通两平台”的具体实践案例进行探索,具有典型的教学工作参考价值。《域外观察》栏目,是通过介绍国外的数字教育先进理论和教学案例供国内同行研究者参考。《数字教育》第1至4期共发文68篇,理论学术文章16篇,应用实践文章36篇,其他文章16篇。从中可以看出,该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且更侧重基础教育,侧重教育技术理论在中小学一线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三、作者构成合理
在68篇文章的作者中,博导有12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28位,与基础教育相关的一线教师有32位。从作者的层次和分布来说具有广泛性和高端性。12位博导中,有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盛群力,有东北师范大学的张海、王以宁,有陕西师范大学的乜勇,还有河南大学教科院的汪基德等。从作者层次的梯度讲也十分科学合理,除博导外,也有许多中小学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有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主任邵水潮,有被教育部树为数字校园典型的郑州市第二中学的优秀教师王瑞,还有微课创始人、中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师胡铁生等。
四、办刊方向具有国际化视野
第一,封面顶部《数字教育》刊名具有醒目的英文译名,紫色封面配上黄色英文字母,特别抢眼。第二,每个栏目名都有英文译名,汉语目录后紧跟英文目录,让国外教育技术专家同行可循着英文栏目名寻找自己需要的文章。第三,每篇文章都有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便于国际学者快速阅读文章梗概。第四,《数字教育》已进入大数据。被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全文收录,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关键词: 幼儿教师 科研水平 提高途径
进入新世纪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教育科研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其中也包括幼儿教师。我工作在幼儿教育第一线,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担任过从幼儿教师到园长等几乎幼儿园所有职务,熟悉幼儿园管理流程与内容,了解幼儿教师所有的工作内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水平、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科研水平、个人魅力等[1]。我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结合自身成长的困惑,对幼儿科研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一、幼儿教师科研现状
(一)幼儿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科研意识淡薄。
我国大部分的幼儿教师的培养,由原来的中专逐步向大专过渡,趋势是向高层次发展,但是现今由于客观历史原因,绝大部分骨干幼儿教师(30岁左右)都是中专和大专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的结构特点决定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他们大多对于科研没有基本的概念,很多工作都从自我感受的感性点出发,以前人和自己的经验作为工作的指导和出发点。大部分幼儿教师的工作观点是完成基本的日常班级管理与幼儿管理,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觉得科研工作距离自己比较遥远,只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很多幼儿教师就算表面进入了科研领域,其实只是为了考核、评职称或者完成市、区、园里的工作任务,几乎没有主动进行科研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兴趣性、积极性等各方面都不成熟,往往是被迫参与、从事科研的,科研意识非常淡薄,基本没有机会体验教育科研和科研应用所带来的乐趣,并享受其中的成功感[2]。
(二)幼儿教师科研知识比较缺乏。
所谓幼儿教师科研知识特指幼儿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我结合通过自身工作经验,与周边同行的交流,以及相关报告的调研发现,30周岁以下的幼儿教师中只有极少数幼儿教师系统学习过幼儿科研知识,很少有人了解如何参与幼儿教育科研活动,几乎不懂科研课题设计的规范与流程,不了解幼儿教育论文撰写的规范。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儿科研就是写论文,甚至是写工作小结。他们根本无从了解教育科研是一个从收集、选题、论证、立项、计划、调研、撰写、修改、结题到撰写完整报告、,再跟踪提高、研究的过程[3]。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幼儿教师会主动订阅幼儿教育理论的相关报纸、刊物,更不会主动寻找、学习相关幼儿科研理论知识,大部分幼儿教师科研为零。
(三)幼儿教师科研能力普遍很弱。
所谓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找出其中一般规律的过程,最终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幼儿教师科研能力很弱主要表现在:1.幼儿教师普遍感觉科研难度很大,不知如何从何获取课题,不知如何开展研究课题;2.研究课题方法、手段单一,主要集中表现就是上网搜索资料,然后抄抄、改改、写写,应付了事,完成任务,不求创新;3.研究方向很集中,基本就是取材于幼儿的日常行为管理内容,然后就某一点进行经验性的总结,造成大多数论文雷同;4.研究应用性狭隘,科研内容推广性、应用性不强,大多数属于纸上谈兵,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二、提升幼儿教师科研水平的途径
(一)加强学历教育,提升整体层次。
当前幼儿园的主体教学力量是主干教学教师,绝大部分以师范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主。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下,学前教育的生源并没有得到提高,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入校文化成绩较差。在这种生源质量的前提下,即使通过严格的学前教育培训,也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教师。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走访身边同行发现,幼儿教师的科研概念起源于其在学生时代的学习,然而他们在师范学校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时,课程中几乎没有相关指导性内容,在学生时代没有科研概念。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起跑线教育受到重视,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家长不遗余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选择优秀的学前教育资源。一方面是社会的高要求,一方面是培养的低层次,相互矛盾、冲突。所以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就必须提高学历教育水平,在整个培养幼儿教师体系中渗透科研相关内容,使招生、培养过程、实习、毕业四个环节紧紧相扣,提高招生标准,夯实文化理论基础,使得生源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加强培养过程,在培养过程中灌输终身科研的概念,利用课程教学,建立幼儿教育的科研方法体系;加强实习过程,让学生利用理论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问题,从而激发学习与科研的欲望;重视毕业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要求,严格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建立毕业生档案,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指导,让学生离开学校并不脱离学校,经常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指导。
(二)幼儿园工作管理。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集中场所,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占据很小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幼儿教师,直接带班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管理。现在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老教师带新教师,这里的老教师是教龄长而不是年龄长。社会化大发展,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稀缺,需求量增大,很多优质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大多数喜欢招聘一些有经验的幼师做管理人员,而从事一线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则喜欢招收青春、活泼的大学毕业生。很多新幼儿教师进入此行业后,基本就是靠老教师带,加上自己摸索,逐渐凭借经验在从事幼儿教育。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使得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增长了阅历,但是对于长期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变繁为简并不是有利的。在幼儿园工作管理方面,应该将幼儿园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相结合,以双赢为归宿点。定期邀请高校幼儿教育教学类的科研教师和幼教科研专家入园进行学术讲座;积极营造崇尚幼儿教育教学科研的园内氛围,鼓励中青年教师投身科研,让大量的感性材料变成理论知识,指导自我的长期实践;加强科研的绩效考核工作,将科研纳入每年度的年终考评,形成硬性指标,鞭策普通幼儿教师开展科研工作[4]。
(三)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
根据人的生存需求理论,我们当然希望每位幼儿教师能够将幼教事业当成终生从事的事业来经营,并从中获得肯定和快乐,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在5~8年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而8~12年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强烈的不意愿或直接离职,原因主要是觉得职业没有发展,人生缺失规划。所以我们应该在幼儿教师入园时,安排老教师结对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工作观、人生观。通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每位新幼儿教师都懂得如何理解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在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中,将自己长年累月的丰富经验书面化、理论化将是一件快乐的事。通过引导,幼儿教师会发现并了解科研的必要性,在科研中进步,在科研中快乐,在科研中将自己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材料,形成总结、课题、讲义、论文,并与更多的同行分享、共享科研的成果,将个人成果推广,从中获得成功与满足感,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长期化结果。
(四)教育主管部门。
作为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幼儿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长期性的准入、准出标准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所能制定的,但是对于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来说,很多事情大有可为:1.定期举办各幼儿园的科研工作讲座,进行科研重要性的宣讲;2.定期举办科研交流研讨会,进行幼儿园论文评比,营造市区浓厚的幼儿教育科研氛围;3.定期组织市区骨干幼儿教师参观考察全国优秀的幼儿教育科研基地(优质幼儿园);4.定期召开科研课题推荐会,向广大年轻幼儿教师推荐科研项目和方向[5];5.长期举办市区的幼儿教师科研竞赛,让需要科研项目的幼儿教师有项目可申请,有项目可研究,等等。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逐渐营造良好的幼儿教师科研氛围,让广大幼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将大量的实践经验转化成科学理论,指导自我的再实践,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为祖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燕.教师是教育实践主体也是教育研究主体——兼谈幼儿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素质[J].学前教育,1999,(8).
[2]白桦.创造性地开展园本培训工作,2006(05).
[3]郭力平.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展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
关键词 国培计划;幼儿教师;数字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011-03
Accelerating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 Database of National Training Plan to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moting Information Projects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Wang Guan
Abstract National Training Plan has been implemen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since 2010. It is a national training plan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2011, specialists organiz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elected and decided some potential comprehensive higher schools and a few kindergarten teachers colleges as National Training Plan schools, such a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University, etc. In view of implementing National Training Pla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resource database of National Training Plan to Kindergarten Teachers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raining effectiveness and ensure the training quality.
Key words national training plan; kindergarten teachers; digital resource database
Author’s address Xuzhou Kindergarten Teachers College, Xuzhou, Jiangsu, China 221116
“国培计划”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1〕5号),2011年经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和遴选,确定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等有实力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和为数不多的幼儿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学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国培计划”的启动宗旨,主要是提升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使幼儿教师学成后回到岗位,把新知识、新理念用于本地幼儿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当地幼儿教育水平,在幼儿教育教师队伍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作为国培学校,如何结合实际,围绕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理论与新知识、教育实践与新技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培训中的重难点,不断创新和完善各类项目培训模式,注重优质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加工利用,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规划设计,丰富和优化培训资源,加速幼儿教师“国培计划”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推进幼儿教育信息化工程,是“国培计划”的当务之急。
1 构建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网络管理平台
信息网络管理平台技术给幼儿教师培训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突破了传统教师培训的时空限制,改革了培训手段和方法,创新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培训的新模式,建立起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开放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动力机制,并为幼儿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信息网络管理平台的丰富信息,可以实时互动,教师通过登录平台,随时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与其他教师交流研讨,发表自己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见解,为打造学习型幼儿教师队伍提供一系列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网络管理平台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网络管理平台是基于宽带IP网络(含互联网、内部专网等)创建的虚拟机与安装、配置虚拟机操作系统,并进行系统安全与优化调整;协调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性问题,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提供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达到系统整体性能最优,即实现全系统具有高效率、性能匀称、安全性高、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的系统。利用实时通讯、流媒体等技术建设网络教育培训平台,将充分打破时空、地域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大大促进学校等在职及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有效扩大教育受众面,对改善幼儿教师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国培计划”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管理平台有基本模块和扩展模块,基本模块包括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理论与新知识、教育实践与新技能、专业发展与行动研究、教师培训与园本研修等5个领域,及教研资源、考核评价系统、学员管理、辅导教师管理、学习服务系统、辅导备课系统、论坛模块、信息、平台管理等工具;扩展模块包括网络考试系统、在线课堂模块、课程开发工具、继续教育管理统计系统等。
2 建立规范科学的幼儿国培计划数字化资源库
“国培计划”数字资源库是指利用网络信息科技手段,对幼儿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建成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其数字化资源由两个要素构成,即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和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所谓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台、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所使用的软件、课件、视频、音频、网络课程、软件标准、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等,一般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动画、数字图书馆、数字录像等幼儿教育信息资源,其组成模块如图2所示。
2.1 静态幼儿教育教学信息的采集与存储
静态幼儿教育教学信息主要有幻灯、投影片、文字、图片、档案材料、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软件、各学科素材等,它们的来源比较广泛。
幻灯片、投影片一般采用PowerPoint制作,多适合于幼儿课堂中的文字、图像、表格,在制作时选择“空白演示文稿”,制作人员通过精心构思,建立适当大小的文本框,选择增强视觉效果的背景及大小适中的文字,还可以结合幼儿教育的教材制作出色彩丰富的图像,从而得到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插图。这样可以解决幼儿教师在教学中为突破某个知识点急需的“素材片”“插播片”,而且制作方法灵活,制作出来的教具美观实用。将制作好的幻灯片设置特定的索引标记,存储到信息资料库中,通过服务器的主页可随时访问。
现有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如教学参考、优秀论文、优秀教案等)也要进入到信息资料库中,主要是通过数码相机、扫描仪进行处理,并借助于OCR识别软件进行印刷文字的识别,对于图片扫描时先预览定位,再进行划区扫描,以免占用空间。扫描好的文件要设置索引标码进入信息资源库。
有些学科素材可以从VCD碟片上寻找,也可以从市面上出售的素材类光盘中获得,如动画片、科普片及动物、植物、水果蔬菜、花卉等适合幼儿教育的素材,都可以通过采集整理,存入信息资料库。
2.2 动态的音、视频幼儿教育教学资料的采集与存储
幼儿教育教学动态信息资料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于一体。音频、视频、动画的采集与存储可用多种方法来完成。声音可用话筒及录音机直接把信号通过声卡输入到计算机中,形成wav文件;也可以从市面上正规的专卖店挑选购买CD、VCD等光盘,从中采集出适用于制作课件的背景音乐或适用配音朗读的效果音乐,进行剪辑,加混响等处理。视频图像是真实的场景、人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通过屏幕捕捉动态图像的方法,利用专门的软件完成。音像资料以及卫星接收的实况,传统的方法是用录像带存储,这样管理繁琐,且受保存环境及保存时间的限制,有许多局限性,再加上模拟信号本身的缺陷,使音、视频资料不能高效发挥功能。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和多媒体点播系统处理后,将音像资料存储在服务器中,不仅实现音像资料无损、高质,而且使用检索方便。用多媒体点播系统将声音和视频信息资料利用高质量的数字压缩系统进行量化采集、存储,将常用的音像节目存储在服务器中,供学校使用;对一些不经常使用的节目,用刻录机刻录成光盘存储。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可以将音像节目进行艺术加工、特技处理,添加背景图案、字幕、三维动画、淡入淡出等各种效果,为教学信息资料库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教师可以在课件制作室、电子备课室利用资源库中的素材,创作开发出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片断、动画、教学范例、精美教案等,再充实到资源库中。这样经过不断的充实与完善,资源库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在教学中将发挥更大的效益。
2.3 网络数字化图书馆收集、存储和使用
国家“十五”重点项目数字图书馆,是采用先进的B/S技术,对有价值的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加工、集成、存储,形成电子文献运行在高速网络上的知识海洋,它可跨库检索数字化信息资源群,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各种论文试题库、教学文献等多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是近年来图书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形态,为幼儿教师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料,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广泛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3 健全资源共享质量保障服务体系
资源共享质量保障服务体系是实施“国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学校必须从组织管理、质量监控、目标服务等方面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保障机制,才能使幼儿教师“国培计划”顺利实施,从而达到高效的培训质量。
加大投入、推动发展是“国培计划”教学资源建设的保证,特别在资源库建设的初期,不但必须有一定经费投入,还要有科学完善共建共享的制度,以制度创新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区域构建,使教学资源能及时吐故纳新,提高教育资源检索的效率与准确度,提升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综合能力和总体水平。
“国培计划”数字资源库构建代表了幼儿教育素材库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管理平台会更加完善,幼儿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料会更加丰富,从而给幼儿教师提供终生培训学习的平台,让全国幼儿在同一阳光下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把脉中国教育资源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3(8):16-20.
大家好,一年一度的全省电教馆长会,今天召开了,这是我们交流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部署工作的重要平台。按照会议的安排,我的报告分三个部分,传达全国电教馆馆长会议的精神,总结2009年电教工作,安排2010年工作计划。
一、传达全国电教馆馆长会议的精神
全国电教馆馆长会议3月20日在北京召开,除了各省馆长参加外,各省还选派市、县级电教馆馆长各一名参加。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基础教育二司、师范教育司的领导到会作了重要讲话。陈志龙馆长代表中央电教馆和教育部资源中心就过去一年电教馆系统共同开展的主要工作作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并对电教馆系统2010年主要工作进行了部署,文字稿已经印发给大家,我在此做简要汇报如下:
陈小娅副部长指出,电教馆系统要围绕教育部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精神,为加快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供有力的支撑、做好服务。具体包括: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班班用多媒体教学创造条件;继续加强资源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把服务工作做好做实;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电教馆系统的整体优势。
中央电教馆陈志龙报告: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通过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已经构建起一个遍及全国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全国电教系统将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及共享机制的建立,国家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为重点,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进行,更好地发挥电教馆系统的整体功能作用和优势,为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二、2009年电教工作总结
2009年度,全省各级电教馆在省教育厅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各级教育的重点工作,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发挥电教系统整体优势,重点围绕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农远工程、教学教研、资源建设等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安徽电教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总结如下:
㈠全力以赴,做好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工作
2009年安徽省政府决定建立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目的是在教育部提供的优质资源基础上,建设、整合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体系,通过卫星网、互联网等传播渠道,把丰富的教育资源传送到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解决农村中小学资源匮乏、因教师存在结构性短缺部分课程开不足开不齐等难题,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按照委厅的统一部署,作为项目的承建单位,我们将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作为我馆2009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厅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了多次项目方案论证;开展了卫星通信网的申请、卫星上行站电磁环境测试、站点审批以及卫星信道带宽租用等工作;实施了项目硬件、资源的招标采购、安装、系统开发、调试工作;召开了动员大会,组织了万所学校的卫星终端接收软件的安装、注册和培训工作;为保证英语空中课堂及时有效开播,为每个市县各培训了1名英语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目前该网基础建设已基本完成,3月12日开始按照审定颁布的课程表全面播出,3月29日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互联网平台开始试播(域名:),开通仪式也进行了三次以上的彩排。在这其间,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是靠全省电教同志,特别是市、县电教馆的同志团结合作、以坚强的信念、不懈的努力,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我代表省馆向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馆长,并通过你们向参与项目建设的校长、老师表示忠心地感谢。
㈡、多方努力,进一步推进"农远工程"应用管理工作
安徽农远工程经过5批建设,已覆盖全省农村中小学校,为了进一步推进"农远工程"应用管理工作,我们认真总结农远工作经验,在基教处的支持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农远工程应用与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从组织领导、经费使用、教师培训、督导考核等各个方面对农远工程应用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全面的、明确的要求,有效地促进"农远工程"应用管理工作,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文件精神。
2009年首次将农远应用纳入到对市教育局主要工作目标考核中,并认真组织各市开展农远应用管理的互查、交流,对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促进力度很大。
配合教育部组织了全省首届推荐优质教育资源评选活动,为教育部和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遴选、积累一批优质教育资源,该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基层学校开发研制资源的积极性,也增强基层教师选好资源、用好资源、交流好资源的自主性。
积极开展农远工程资源应用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组织开展了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新星、优秀管理员评选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应用成果评比活动。
开展课题研究。对承担省级课题研究的学校开展教师培训、研究指导、咨询和评估多种形式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农远工程"技术服务体系。
完成2009年度农远工程补建项目的验收工作。
积极争取援助项目,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二期活动为我省13所学校各建设一个多媒体教室;争取到由中教台资助我省50名家境贫困的高中学生项目,并通过连续报道提升这项工作的影响。我省严谨、规范的操作程序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的肯定。
㈢、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活动促应用是我们组织各项教研活动的宗旨,效果十分明显。
#、全省中小学讯飞杯电脑制作活动,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评选活动,优秀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已经创出品牌,影响力逐年增强。
#、组织和开展全省"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中期评估和结题指导活动,教育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是我馆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加强市、县、校间教研交流,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继续开展安徽省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教师和学生培训工作,2009年在全省9个市、县举办10个培训班,共培训省级主讲教师800多人,学科教师8000多人,学生1000多人。
#、召开安徽省电化教育协会09年年会,总结09年电教协会工作的成绩,交流工作经验,讨论,颁发协会各项评选活动的奖牌与证书。
㈣、紧紧围绕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积极开展电教软件建设工作
1、根据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和《安徽省实施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教学软件配备标准是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的重要内容,其配备质量、数量、种类直接影响标准化建设的进程,也影响教师教学的使用和设备效益的发挥。借此东风,我们加大中小学软件资源建设力度,推进中小学校教学软件配备逐步达标。专门组织召开了年度全省中小学电教软件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全省中小学学校2009年教学软件标准化建设目标。通过各市、县的共同努力,09年度我馆为全省2000多所中小学配置了优质教学软件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标准化建设。
会同教育厅基教处、教科院联合征集电教软件,组织好电教软件的征集、评审工作,编印《安徽省中小学2009年秋季--2010年春季电教软件推荐目录》,向全省中小学推荐使用,为促进应用,全省共开展各种软件教学培训20多场。
2、发挥系统优势,组织拍摄制作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从近两年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新星的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科教师,拍摄制作农远资源应用优秀示范课例,由于所选教师均来自农村中小学一线,这些课例资源为大力推广农远"三种模式"应用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
继续完成新课改典型课例的拍摄制作工作。
3、积极加强与外省电教馆部门的联系,互通各省资源建设信息,交流各省优秀资源,为资源的跨省共建共享积累经验。
㈤、加强网(安徽教育资源网)、台(教育台)、站(记者站)管理,促进网、台、站健康稳定发展。
积极做好安徽教育资源中心网站的信息和日常维护工作。续扩大网站通讯员队伍(现有通讯员近40名),全年采、编、发教育动态、教学研究、招生考试分数和录取等各类教育信息4100多条。宣传各地的教育成果和广大师生的精神风貌,信息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全年共发稿1154篇。
及时召开了全省教育电视台台长会议,总结交流了各教育电视台的工作,探索教育电视的改革发展之路;与省广电局联合对5个市级教育电视台进行了年度检查工作。阜阳台被批准为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站。
中教台安徽记者站按照教育部宣传部署,紧紧围绕委厅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开展报道,有力的展示了安徽教育的亮点、闪光点。完成《师生风采录》、《经验交流》、全国少先队主题队会活动等新闻专题片的策划、组稿、编辑和制作任务。协助委厅相关部门拍摄制作协助委厅相关部门拍摄、编辑、制作多部反映委厅教育事业发展的专题片。
㈥、其他工作
加强硬件设备建设,合理安排电教专项补助款。实施各种教学设备招标十多次,几十包,涉及金额二百多万,均如期执行完成,受到基层学校好评。
认真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群众的监督。
根据工作发展需要,对馆内设岗位、人员进行调整,进一步理顺了关系,调动了积极性。
三、2010年主要工作
2010年,全省电教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充分发挥电教系统优势,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成覆盖全省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做好服务。
㈠、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成覆盖全省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
1、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全面建成覆盖全省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最近,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搞已向社会公布,这份纲要高度概括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将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资源开发和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也作出的重要部署,将"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成覆盖全省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省教育厅为了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教育工作任务,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教育任务分解为49项,"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成覆盖全省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其中一项,根据任务分解,由金燕厅长为该项工作的牵头负责领导,省电教馆作为牵头的责任处室,49项任务,电教馆仅仅参与这一项工作,并作为牵头处室,任务光荣,责任重大,这不仅仅是省馆2010年重点工作,也是全省电教系统的重点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电教系统全体同志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委厅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思想、教育决策、重要部署,认真领会精神实质和要点,增强机遇意识和全局观念,紧密结合实际,在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把电教馆的事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2、狠抓落实,锐意创新。什么叫教育信息化?专家定义,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中,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从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来看,委厅领导是深刻地领会了教育信息化内涵,在这方面作了充分、全面、超前的考虑和部署,在基础教育领域现已实施了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校舍安全GIS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工程,就是通过对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全面运用信息技术参与管理,努力实践教育信息化。同时专家在定义教育信息化是特别指出:"教育信息化在强调将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领域和教育部门中应用与推广的同时,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领域(包括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应用与推广''''。不抓住这个重点,教育信息化就会本末倒置,就会迷失方向,就不会取得显著成效。"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就是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的特殊性、规律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业务、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建设管理好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才能不断完善、拓宽基础教育资源网功能,才能创新运行机制,将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成全国一流的教育网站,在"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成覆盖全省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工作上无愧领导、时代对我们的期望。
㈡、群策群力,进一步建设好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
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是共享优质资源的最好载体,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本较低、便捷高效的途径。要把建设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为重要抓手,建成遍及城乡、覆盖所有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要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加强名师、名校、特色优势学科等教学资源开发,做到优秀课程和教材可以在网上随时查到。方面教育部门要与广电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合作,整合互联网、村村通等资源,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加快发展,这不仅对教育有好处,也能带动信息产业发展。"这段讲话也可以说是我省网台建设的宗旨、方向、任务、方法最好的指示。
1、完善基础教育资源网各项建设工作,不断拓展网站平台功能。指导各县、区做好学校终端接收软件的使用维护,妥善解决少数学校还存在的终端接收软件问题。确保各接收站点能及时完整地接收到资源网卫星平台播出的各类资源。
2、继续按照教学计划进程,开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等空中课堂节目,各地不仅要做好资源接受工作,而且要切实做好小学英语的开课,确保80%以上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能按教学要求,开齐开足英语课。省教育厅将把网台资源接受应用和英语空中课堂开设与农远工程一并列入对市教育局工作目标考核中,加强督查指导。在农远教学应用新星的评比中,为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应用优秀教师增设名额,结合评比举办"小学英语空中课堂教学资源"专题培训班(三市六县),帮助广大农村教师使用好这套教学资源。
3、加强资源建设。一是召开初中资源建设规划研讨会,探讨初中资源建设的突破口;二是商约教科院的专家,研讨小学音乐、美术资源的建设规划,三是拟定统一的资源开发技术要求。结合2010年经费预算,根据实际需求,按轻重缓急,集中力量为网台制作(合作制作、采购)一批急需资源,满足网台播出需要。
继续配合教育部组织了全省推荐优质教育资源评选活动,为教育部和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遴选、积累一批优质教育资源,
4、大力开展远程培训,今年计划免费对5000名学科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他们能获得初级证书。
5、加强调研,探索建立网台运行科学机制。首先建立省级平台管理的组织架;其次是建立资源上传、远程培训的省、市、县、校四级网络架构,确保运行和相关功能实现。
6、积极拓展基础教育资源网的公共服务功能,网站要办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聚拢人气,提高影响力,因此,在做好农远工程资源服务同时,将积极探讨依托资源网开展服务到家庭、个人业务,如开设网上师生家园,开通教师、家长、学生的互动平台等;筹集经费,引进、开发高中课改配套资源、幼儿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等资源,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网站影响力。(安徽广电网络正在与我们协商,下一步是按照省政府数字安徽建设要求,将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成为互联网、卫星网、电视网三网合一的省级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安徽基础教育资源不仅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要平台,更是电教馆工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哲人说:抓住网络,就抓住了未来;我说:抓住了平台,就筑牢了电教基础。
㈢、继续巩固和发展进农村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成果
1、各级电教馆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照《数字安徽建设规划纲要(2008-2012)》和《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要求,主动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认真谋划"班班通"建设,积极推进网络建设。
2、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农远工程应用与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对市教育局工作目标考核,继续加强对农远工程应用管理的督查指导,促进农远工程应用与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3、认真开展农远应用示范校评选工作,今年拟评选百所省级示范校。评选的示范校除自身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外,重要的条件是能真正起到示范、引导、辐射、促进的作用。
4、继续开展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新星评选活动。组织拍摄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示范课例。
㈣、以活动促应用,推进教育技术研究
认真做好每一项教研活动,力争有所进步,使教研活动成为我们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锻炼队伍,增强影响力的平台
1、继续做好各项常规评比和竞赛工作。继续组织全省讯飞杯中小学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和优秀教育技术论文三项评比活动,推荐优秀作品与优胜代表队参加全国评比、竞赛活动。
组织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和教育创新"论文大赛、全国中小学说课展示、全国教育影视优秀作品等由中央馆、教育技术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举办各项评比。
2、深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和成果推广。
继续做好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和"十一五"安徽省教育技术重点研究课题的结题工作,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的指导管理工作。
3、继续组织安徽省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的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三级培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力争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十周年庆典展示活动中取得研究和展示的较好成绩。
4、召开电教协会年会,调整充实各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协会各项工作。
5,筹备召开庆祝安徽省电化教育馆建馆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举办全省电教工作成果网上展览;开展建馆三十周年征文等活动。
㈤、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软件建设和电教设备配备工作。
1、配合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研究制定资源建设规划。
另行安排会议,重点是配合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需求,强调的是按规划建设,特点是成系列。
2、根据我省标准化建设"一扩三建四提高"的内涵,对照《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和《安徽省实施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继续加强教育教学软件建设和电教设备配备工作,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继续会同教育厅基教处、教科院联合征集评审工作,编制《安徽省中小学2010年秋季--2011年春季电教软件推荐目录》,向全省中小学推荐使用。
#2、组织召开年度全省电教软件建设工作会议。
#3、加强与外省电教馆部门的联系,互通各省软件资源建设信息,交流各省优秀软件资源,探讨软件资源跨省共建共享的机制。
3、继续做好电教专项补助费的使用工作。各级电教部门要严格按文件要求,将补助费用于基层学校,按时上缴拼盘经费和采购计划。
㈥、加强教育电视台及记者站管理工作
1、落实中国教育电视台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委厅重点工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宣传报道工作。
配合广电部门,做好市级教育电视台的换证工作。积极向中国教育电视台申请,争取在我省有条件并有积极性的市级教育部门,成立中国教育电视台市级记者站,壮大宣传队伍,全方位宣传安徽教育。
2、加强对教育电视工作的管理与指导,组织开展市、县教育电视台和校园电视台交流、培训及优秀教育电视节目评选等专项活动。希望市、县教育电视台、电教馆积极向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报送教育新闻、校园文化等视频节目,充分利用网站视频传播优势,大力宣传各地教育的好形势、好做法,提升教育形象。
3、通过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发挥和优化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站等电教载体的文化作用,使电教手段和数字化设施有机融合教育理念和建议方法,转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计划适时举办安徽省首届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文化节。
㈦、加强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1、加强电教队伍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市、县电教部门建设标准和要求,强化电教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积极寻求支持,举办市、县、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校长专题培训班。
2、加强信息沟通,工作交流,分享经验,相互促进。进一步完善通讯员队伍建设(有文件),开展通讯员队伍业务培训。加强教育电视新闻、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安徽电化教育杂志和电教工作简报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广泛宣传电教工作成果,展示电教系统良好形象。
【关键词】构筑理想课堂;《主题文件夹》建设;优化网络教研
在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原本教研即满足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又立足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对促进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按照新《纲要》的要求,我园积极拓展原本教研内容和新模式,立足原本实际,以研促教,努力寻求有幼儿园自身特色的原本教研之路。
一、以“构筑理想课堂”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教研模式
课堂教学研讨是幼儿园最基本一种的教研模式,我园把目光聚焦于课堂,立跟课堂,进行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探索,通过“精品教案分享”、示范课、展示课、汇报课、教学比武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将原本培训直接走进课堂呈现课程的魅力,让教师充分“卷入”到课程当中来,在参与中提高。
(一)立足课堂,强化基础教研
幼儿园教研活动已形成制度化――每周周二集中教研活动,每周五年段组活动,平时根据计划每月安排一次大型教研活动。通过“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培育,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支架式”理论学习、“问题挂牌式”专题讨论、“互诊互评式”集体备课、“滚动推进式”导师制度等,不断锤炼教师的教学技能,积淀教学基本功。
(二)抓住问题,重视应用教研
以教研组、年段组、帮教组为平台,以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为焦点进行研究,具体方式和过程:“靶子课”呈现问题;“原点叩问”聚焦问题;“示范课”解决问题;“透视课堂”生成观点;“经典反哺”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性。实施青年教师模仿课、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抓准共性问题,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三)找准点子,加强专题教研
针对本园教育教学情况,组织开展了主题课程研讨,语言领域专题研讨、健康领域专题研讨、科学领域专题研讨、礼仪教育研讨等,我们先采用“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探讨,运用集体的智慧进行疑难的解惑。然后鼓励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在实践――在反思”的途径进行,直到教师教师获得较为满意理想的结果为止,从而提高教师教学、反思及改进能力。
二、以“落实主题课程”为目标的《主题文件夹》建设的主题课程教研模式
幼儿园《主题文件夹》的内容是以年段为单位,共同讨论、制定、收集,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主题的确立,目标的制定,主题计划、教案设计、主题下环境创设、家园互动、幼儿活动过程的记录、幼儿发展评价、活动反思等课程实施全过程。
通过主题课程研讨进一步完善《主题文件夹》的创建,要求教师将活动方案、活动后的反思、听课教师的评价、方案的调整计划及时予以汇总和整理,最终形成完整而有质量的文字资料,作为今后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借鉴。我们通过这样的操作流程开展:年段组教师集体备课――第一次课堂教学展示――全体教师的听课、评课 、研讨、业务园长的指导――第二次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展示――全体教师的听课、评课 、研讨――第三次课堂教学展示――全体教师的听课、评课 、研讨,总结,形成最优化的教案,收集到主题文件夹中。通过这样的主题课程研讨,促使教师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尤其让教师探究“是什么”、“为什么”,逐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智慧,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主题文件夹》的建设过程,培育了教师的反思文化,倡导了教师的行动研究文化,使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发教育智慧,改变教育行为,从而落实课程质量。
三、以“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共同体”为特点的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模式
(一)以点带面,倡导个性教研
我园注重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营造学习文化,培育反思文化,鼓励教师多阅读,多写作,倡导行动研究文化,立足教研,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的师资队伍。
倡导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课题,课题不求大,不求异,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求教师的科研要研究真问题,科研的成果要能实实在在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有多个课题成果获奖。教师人人撰写论文、案例,多人次在市级获奖。
(二)依托信息技术,深化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利用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种新型教研模式。
1.电子备课──上传教案交互修改,实现资源共享
备课是提高现代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幼儿园历来把集体备课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集体网上备课,跨越了时间、空间甚至学科的限制,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上进行专题研究。
2.博客论坛──借助网络平台展示自我,收获研究乐趣
2006年,幼儿园全体教师均注册了教育博客。通过教师博客平台,构筑了一种资源共享、自主化、互动式的园本教研新模式。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以来,园领导更起到了率先引领作用,经常参与网络研究,网上评课,发表观点并及时整理发表日志。
3.班级博客――借助网络平台,快捷有效地开展家长工作
班级博客、幼儿博客已成为幼儿园家园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博客上与家长共赏孩子的教育问题,给家长提供正确的育儿及教育点子,深受家长的欢迎。
几年来,我园通过构筑理想课堂、《主题文件夹》建设以及优化网络教研这三大模式,通过强化基础教研、重视应用教研、加强专题教研、倡导个性教研、深化网络教研这五条主线为教研路子,以传统教研+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园本教研为教师的发展和研究搭建交流平台,使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发教育智慧,改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一、灾后重建进展顺利
全县学校灾后重建共规划建设项目32个,其中,新建学校6所,部分新建学校26所,新征用地411亩,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争取各类灾后重建专项资金投入7亿余元。
目前,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全县32个灾后重建项目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先后进入装饰和总平施工。7月中旬将对银都学校、安仁镇学校建设项目进行竣工验收。至8月底,其余灾后建设项目将陆续完成并移交使用,按建设进度要求,全县学生将于9月份顺利搬入永久性校舍学习。二是校舍维修加固工作已于3月底全面完成,共计维修加固校舍12万平方米。三是抢抓灾后重建的发展机遇,积极争取了中央、省、市教育教学设备重置资金5000余万元,对全县学校进行现代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置。目前已进入政府采购程序,预计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县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重置。灾后重建完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全县学校办学条件,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为我县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统筹城乡措施有力
半年来,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增添举措,不断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一是科学调整城乡学校布局。在学校灾后建设项目规划中,按照统筹城乡教育规划、满足学生就近入学和“高中进城、初中进镇、小学相对集中”的原则,进一步整合优化全县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地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将现有的50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调整为42所,并在全市今年率先全面消除村小。
二是积极推进城乡教育现代化。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力度,优先满足农村学校。特别是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实施了农村学校教育网络、优质课程资源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努力实现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堂堂用”。
三是着力实施“以城带乡”举措。积极推行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启动了成华、大邑“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成华区28所优质学校采用对口帮扶和捆绑发展形式,对我县23所中小学进行扶持。同时,石室中学对口帮扶安仁中学、市工业学校对口帮扶县职高,将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全县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全域覆盖,全面提升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新格局。为此,县教育局又对全县42所中小学、幼儿园分别实行了“对口帮扶”、“捆绑发展”模式,结对学校时间为3年,并对城乡结对学校在结对期间实行互动管理、捆绑考核的评价制度,以此扶持农村薄弱学校,促进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步提高。
四是扎实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易安信公司捐资7.5万美元用于安仁镇幼儿园的标标准化建设,该项目于4月20日进场施工,预计于9月20日竣工交付使用。同时积极做好金星、出江、雾山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工作,3所幼儿园预计将于七月底开工。县教育局将以此为试点,不断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全面推进我县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以此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五是努力解决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积极采取教师住房团购及教师周转房建设两种形式,努力解决665名农村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保障全县教师队伍稳定。上半年,投资3150万元启动了教师周转房建设,拟在全县6个点位,相对集中建设教师周转房450套,每套35㎡,预计将于7月底开标。同时,已有200余名教师向团购房提供方“凯西祥荣”房产公司递交了定金,其中100余名教师签订了购房合同,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三、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继续着力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学校科学管理工程”,建立完善了全县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督查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行了普通高中教学质量量化考核制度,层层落实了从局班子成员到学校教研组、科任教师等相关人员的教学质量责任制。不断推进全县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制定实施了《学校科学管理评价细则及操作办法》,建立了学校管理信息统计档案,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举措,完成了新一轮的学校管理常规督查,在全县学校形成了抓管理、重质量的良好氛围。
**年,我县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专科一次上线1896人,本科一次上线834人(不含艺体飞双上线的87人),全县理科最高分608分、文科最高分613分。我县**年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较去年大幅度增加,在全县参考学生数较2008年减少130人的情况下,本科一次上线人数突破800人,较2008年增加增长13.9%;文科本科一次上线较2008年增长61.5%,提高幅度较大;同时,在不包含艺体飞上线人数的情况下,全县同龄人口上线率达16%,万人上线率达到16.7,进入郊县前列。
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继续大力实施了“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推进干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
一是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精心组织全县近5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全市“千名校长大练兵”,举办了校长练兵县级论文答辩活动,对全县46名教导主任开展了业务培训,促进了学校干部队伍教育观念、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自今年以来,县教育局将“校长上课”、“校长参加科研”两项作为硬性要求予以落实,进一步强化校长的实干意识,培养专业型干部队伍。
二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继续着力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三大计划”。上半年,新招聘了100名教师充实到全县各校,对近年招聘的281名新教师进行了跟踪指导,在全县3000多教师中启动了新一轮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师轮训、骨干教师培训、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测试等参训教师达1467人,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赛课展示、教学研讨、学科培训活动达500余人次,成效显著。同时,在全县分校、区、县三级,组织全县中小学2360名教师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县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
五、德育工作突出实效
不断强化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全县学生健康成长。今年以来,不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积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安仁镇学校、东街小学、银都学校等5所学校被评为市级心理健康实验校。同时,扎实开展了学生考前心理专题辅导20余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送教下乡活动10余次;在全县学校组织开展了争优评优活动,共推荐评选出省、市、县三好学生170余名,省、市优秀学生干部80余名,省、市先进班集体70余个。成功举办了全县第21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继续广泛组织开展了“爱的书库”、“爱心包裹”、“环保教育”、“唐仲英爱心奖学金”等各类德育主题活动,特别是组织开展了全县教育系统为安仁镇学校患病学生王世豪爱心捐款活动,共募集捐款近10万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扬。
六、教育惠民成效显著
县教育局坚持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措施,积极部署实施职教三年攻坚,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资助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职业教育扎实推进。上半年,全面启动了县职业教育中心1.8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建设;先后选派了1名教师出国培训和近70人次的教师参加了电子等专业的国家、省、市级骨干培训;在机械等骨干专业中全面实施了项目教学法,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职教办学模式,促进“消费型实训”向“生产型实训”转变,有力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顶岗能力。**年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我县参赛队共获得6个团体奖,25个个人奖,创造了获奖项目、人次最多的好成绩。同时,全县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能力不断提高,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已申报为省级重点专业并经专家组初审通过。
二是成人教育稳步发展。半年来,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495人,推荐就业367人;针对企业员工、失地农民等开展技能培训5889人,创业培训174人;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和标准,积极打造韩场兰田社区、安仁金井社区、韩场正福社区、安仁五显社区、晋原镇红光社区、鹤鸣仙鹤社区等6个社区工作站为规范化社区教育工作站并组织上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教育资助力度加大。认真落实08至0年上级划拨贫困学生资助专款747.5万元,切实开展对我县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的资助工作,资助学生8776人次;对低保家庭学生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做到了“应补就补”,上半年共资助学生2397人,资助金额89.81万元;投入资金21.906万元在全县义务教育段的1217名低保家庭学生中实行“鸡蛋工程”;同时,积极争取社会捐助,上半年共接收各类社会资助资金29.8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00人次,成效显著。
【关键词】云计算;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2-0103-04引言
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教育信息化支撑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开展教育信息化服务与应用的基础平台环境,近年来已成为国家与地方各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重大项目中提出要“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己取得初步成效,上海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近期已投入使用。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不断推广,教育云服务模式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新思路。教育部2012年3月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目前,一些地区正在尝试将云计算技术与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整合,如江苏省启动了教育云初期建设工程、上海市实施了“云海计划”中的教育云建设项目等,这些都是对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积极探索。本文拟以云计算的优势与特点分析为基础,重点从建设规划和功能结构两方面对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开展初步探究。
一、采用云计算构建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优势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计算模式。中国网格计算、云计算专家刘鹏认为:“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高扩展性、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廉价等优点。采用云计算构建国家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能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公共服务的集约化、效益化、优质化发展,形成稳定可靠、低成本的运营体系。具体而言,云计算可为构建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以下四个方面的支持:
1、促进平台建设的一体化
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需要依托超大规模的教育云,涉及众多结构复杂、功能各异的子系统。云计算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平台借助云计算所构造的虚拟化资源池能够轻松实现不同子系统间的数据整合与应用共享,降低了对各个子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计算能力的要求。因此,平台可以在“云”的支撑下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并进行统一部署和管理,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另外,云计算的弹性扩展能力也为平台建设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技术支持。
2、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
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云计算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能够为系统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首先,云计算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能够依据策略自动分配计算节点,并在节点出现故障时将计算任务转移;其次云计算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和强大的故障恢复能力;此外,集中统一的管理与维护模式也将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降低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本
云计算能够将数量庞大的基础设施进行规模化共享,从而有效提高硬件资源的运行效率并节约能耗,降低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此外,云计算将为教育机构节省购买和更新基础设施的成本,并减少后期硬件维护工作的开销;目前云服务一般采用价格低廉的弹性计费模式,可以为平台提供资金运营方面的借鉴。
4、提供灵活多样的网络服务
从服务内容上而言,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将汇聚全国范围内的海量资源,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云计算使用户能够在任意时间自动获取需要的服务,实现网络学习资源和工具的随需随用,服务方式便捷高效;在获取途径上,用户可以通过任何接入网络的设备登录云端,接入方式灵活且对终端设备性能要求较低。
二、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规划
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规划是系统进行宏观部署和具体实施的依据。由于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业务范围广、部门多,所以需要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从宏观层面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从整体上推进平台建设。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我国公共网络设施和教育网络体系而建,以下从宏观体系规划和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对平台的建设规划进行分析。
1、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宏观体系规划
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区域云、业务云等多种形式的云相结合的架构模式,各云之间互联互通,最后由公共教育总云通过基础设施层、应用开发层及服务共享层实现系统软硬件的集中部署、共建共用,如图1所示。用户看到的是一体化的平台,而实际所访问的服务可能由其中任何一朵云来提供。
公共教育总云隶属国家教育部,服务于全国教育大局。总云不仅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还负责将全国范围内呈分布式存储的资源进行统一部署和调度。总云的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1)最底层为基础设施层,支持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是教育信息公共服务的基础支撑平台。该层对硬件资源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控,为整个系统的运行提供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环境,同时为用户提供公共存储、计算、共享带宽、安全认证等通用服务和各种支撑工具;(2)应用开发平层采用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service,PaaS)的模式构建,提供专业的教育应用引擎用于教学软件或教育系统的开发。该层将各种各样的服务进行整合并提供给上层应用,开发人员可以直接创建应用,并将应用部署在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3)最高层为应用服务层,采用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的模式,覆盖全民学习需求,支持教学、科研、管理等教育领域各方面的信息化应用。用户通过选择相应服务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而且无需关心软件安装和升级问题。
区域云是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重点。以我国行政区域为划分单位建设区域云,并在各省设立区域云服务中心,负责将区域内所有的教育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区域云内部需要建立下属子云,在子云规划方面应该灵活多样,例如可以依据地域对市、县进行纵向划分,也可以按照服务项目进行横向部署。在建设区域云时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以支持整体建设,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和学校参与建设和管理,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机制。
业务云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教育阶段或者具体的教育业务而形成的特色云,依托于学术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而建,例如幼儿教育云、职业教育云、远程教育云、教师联盟云等等。目前我国已建有的中国基础设施工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央电教资源中心等汇集了大量优质资源,它们均可作为业务云上的服务内容部署在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
根据建设需要,可以将其他形式的云以合作方式纳入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体系之中,例如政府、企业的私有云等等。这些云同样能够为受众提供教育公共服务,起到丰富和完善平台功能的作用。
2、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设施建设
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设施建设不仅包括云端服务器集群的部署,还应该考虑到通信设施建设和终端设备配置,这样才能保证平台服务的全面覆盖,使社会公众均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概括而言,设施建设可分为云端、通道、终端三个层面。
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云端即由虚拟计算资源整合而成的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是平台所提供的各类服务的载体。云端设施建设的核心理念在于“分布存储、统一管理”,即每个区域云或业务云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均由多个站点共同提供,这些站点分布于全国的各骨干机房,存储实际的物理资源,通过资源采集和汇聚系统实现硬件设备的整合和共享,最后交由总云进行统一管理。
通道即在云端和终端之间或者不同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网络。云服务对于网络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有面向服务、结构化、传输快、可靠性高的带宽资源保障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传输。通道设施的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基础设施,例如已有的教育城域网、校园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等,另一方面要建立高速传输的专用主干网和地区网,提升网络接入能力和管理水平。另外,网络接入模式应该多样化,例如电脑可以通过宽带接入,移动终端通过Wi-Fi接入,数字电视通过HFC接入等等。
终端是指用户连接云的设备。云计算技术降低了系统对终端配置的要求,提高了平台服务的交互性和移动性。用户只需要使用任何能够进行网络交互的设备就能轻松登陆云端,包括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或者车载电子设备等。在终端设备配置方面,主要是要加强教育机构尤其是中小学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师生配备能够接入云服务的智能终端教学设备,例如网络教学设备、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等,从而形成云覆盖下的网络化教学环境。
三、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结构
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教育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呈现工具。它以教育机构、企业、学生、教师、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通过信息、资源、应用、项目等形式将教育服务呈现给用户,以支持教育管理、教学应用、自主学习、教师发展和终身教育,从而实现服务全民学习、服务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其功能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功能结构模型并非指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终端界面,而是对整个教育云体系的功能需求及内容呈现形式的分析和设计。
1、平台功能
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在教育管理方面,利用云计算技术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有效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全国的教育管理信息体系,优化管理与服务流程,提高教育决策和服务水平;平台支持学校管理信息化,提供教务管理系统、开发平台及办公软件等,以推动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学校制度的建设。
在教学应用方面,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相关软件工具,创设智能化的网络教学环境,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平台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例如网上课件制作、课堂活动管理、视频教学、教学评价等等。
在自主学习方面,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用户构建个性化和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以支持基于网络的学习和探索。用户可以综合运用各类学习资源实现信息获取与知识建构,或者利用网络协作工具实时、在线地进行项目合作,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系统获得个性化的指导和跟踪服务。
在教师发展方面,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提供资源共建共享、合作研讨、学习管理和评价反馈等多方面的支持,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可以构建基于学习型组织的教师共同体,联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也可以参与网络研修培训、学术交流、职业竞赛、技能鉴定等活动,从而提高业务水平。
在终身教育方面,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支持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农村教育等,以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例如提供适合社会各类成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资源,开发完善的终身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支持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系统等等。
2、结构模块
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综合性教育服务,从服务呈现形式上考虑可以划分为信息、资源、应用、项目四大结构模块。
信息模块涉及与教育相关的普通新闻资讯和专业性的服务信息。教育部门可以依托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信息服务中心,考试、招生、就业、留学等公共信息,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促进教育行政部门的政务公开,以加强社会监督。作为国家级公共服务系统,平台所的信息应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丰富性,不仅要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信息服务,还要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资源模块包括教育资源和娱乐资源两大类,教育资源是指媒体素材、文献资料、教学软件和学习工具等,娱乐资源是指电影、音乐、游戏等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大众资源。云计算具备强大的网络存储和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将各级各类资源进行分布式存储和统一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资源存储、索引和分享服务,满足用户对海量数据、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使资源服务走向开放和共享。
应用模块是指集成在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的应用服务。将基于IaaS模式的基础设施和基于PaaS模式的开发平台作为应用服务提供给用户,这是云计算支持下的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所具有的特色业务模式;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在线软件,包括课件制作软件、知识管理工具、协作交流软件等;应用系统的种类同样丰富多样,例如教务管理系统、网络课程平台、“学分银行”等。平台采用动态伸缩的弹性模式进行架构,各个应用服务模块并不固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发新软件或新系统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项目模块主要应用于大型活动开展或工程建设。系统将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的相关功能和服务加以集成,可以开发出针对大型教育项目的支持系统,用以提供科学管理技术和其他的网络服务。项目模块能够用来开展教育科研、讲座会议、职业培训等大型活动,或者支持各级各类重点工程建设,例如开放性大学、远程教育工程等等。
(一)教育质量有新提升教育基础不断夯实
1、幼儿教育规范发展。幼儿教育全面发展,全区每一街道(镇)均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在园幼儿17314人,入园率96%,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开展试办幼儿园的全面检查,审批了51所“试办幼儿园”。召开幼教会议,逐步理顺街道中心幼儿园与村级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使全街道幼儿园做到了“四统一”(即统一招生、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召开幼儿教育集团化管理现场会,推进了我区幼儿教育集团化管理步伐。组织召开幼儿园课程培训会,编制幼儿园情况一览表,推动我区幼儿教育质量再上台阶。组织参加*市庆“六一”幼儿绘画比赛和教师主题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我区成绩名列前茅。积极开展示范性幼儿园的争创活动,省示范性幼儿园达到6所,市示范性幼儿园达到6所。
2、义务教育全面发展。继续实施“放两头、保中间、活全局”的发展战略,巩固了“两基”成果,基本达到高标准。强化学籍管理,促进了全区学籍管理规范化建设。狠抓了“五项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校舍隐患”排查工作。全年投入资金1250万元,如期完成省农村学校食宿改造工程5个项目,建筑面积达11910平方米。投入2694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田径场、改厨改厕、硬化绿化及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62个,面积42175平方米。“爱心营养餐工程”和“贫困生扩面工程”落实到位,投入资金270万元,发放营养餐券4746张,义务教育券13946张,资助面达到13.99%。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81%,巩固率达到99.98%。盲、聋哑、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8.02%。“三残”适龄儿童少年、低保线以下贫困家庭子女均享受全免费的十五年基础教育,由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贫困家庭子女亦享受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投入2万元对20名特困生给予生活补助。
3、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实施高中入学成绩准入制度,设定普通高中、综合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积极推进高中新课改,开展“学科培训——学科调研——成果展示”为模式的新课改活动,组织了12次学科培训,开设了13个学科专题讲座。组织校长、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提高高中师资质量。出版了四期《课改动态》。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学科研论文。高中教育全面普及,初升高比例达到99.87%,比2000年提高31.2个百分点。普职教比继续保持1:1。
4、职业教育稳步发展。进一步落实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作用,与62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投入134万元,加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校舍建设和教学设施改造。开展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技师进校园的“双百”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实施*区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心营养餐工程,748名贫困生受惠,总金额15万元,占在校生比例11.1%。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工程,全年投入180万元资助1397人次,占在校生总数的10.5%,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5、成人、民办教育持续发展。5个街道成立了社区学校,城乡成人继续教育网络全面建成;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600名农村预备劳动力参加了技能培训,277人毕业;*职业中专成为全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为全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3053人参加自学考试,实考2726课次,合格1410课次,毕业?人。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对全区130所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了年度审查并公布结果。承办了在书生中学召开的全国民办学校品牌建设研讨会暨*省民办普通高中联谊会。加强民办学校调研,努力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教育创新有新突破,教育均衡全面推进
1、教育精细化管理全面开展。召开了“开展教育精细化管理”为主题的暑期校长读书会,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精细化管理。通过聆听专家报告、专家和校长对话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加强了校长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举办了第二届校长论坛,有18位校长走上讲坛,就“教育精细化管理”作了演讲,并聘请了*大学、省教科院3位专家作点评,有力地提升了学校教育精细化管理水平。编辑刊发了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总结专题,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精细化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推广。
2、农村完小建设卓有成效。切实加大完小教育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协助区政府举行了*区农村完小建设现场会,进一步加快了村完小建设。加大完小教育调研力度,组织开展联系学校及“完小”蹲点调研活动。分6个小组赴全区各联系学校及最基层的村级小学---“完小”,组织召开恳谈会,参与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思路,了解新课程的实施情况,了解师生的思想、生活、工作状况,摸实情,办实事,走访慰问完小家庭贫困学生。加强完小教研活动,开展了全区性的“中心校与完小科研互动式行动研究”活动,召开了完小教科研现场会。加强完小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面向全区农村学校的第十三届星级教师评比活动,提高了完小教师队伍素质。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举行了百万体育器材进校园的赠送仪式,加强了完小体育设施建设;全区共投入560万元加强完小场地硬化和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补助80万元,完成了11所完小的场地硬化,专门补助170万元,维修改造了18所完小校舍。加快了完小的现代化建设,共投入了113万元购买了79台电脑,81套多媒体设备,3200套图书,提高了完小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3、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推进。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站,举行了*区教育心理咨询站启动仪式暨现场咨询活动。选送心理教师外出培训,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全区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网站和心理邮箱,开播校园心理咨询电台,特聘咨询师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成立了心理健康讲师团,开展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心理。制定了*区教育心理咨询站年度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全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4、校网调整工作有序开展。按照校网调整规划,加大了小学校网调整力度,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一是撤并光明小学,将31位在职教师和35位退休教师分流安置到区实验小学、实验二小、云健小学和中山小学等4所学校。光明小学校舍现由实验小学使用,筹建“阳光教育基地”。二是顺利撤并*街道闻裕顺小学和章安街道就岭小学。两校教师得到了妥善安排,学校资产得到了合理利用。三是顺利置换原三中土地,置换所得资金3000万元用于*五中还债,减轻了五中的债务负担。
5、高考组织管理成效显著。加强对三考(高考、会考、中考)工作的研究、管理和指导。组织举行了二次全区模拟高考,首次组织了与杭州市的联考,创新了模拟考试思路。召开了区20*年高考总结、表彰暨质量分析会,下发了20*年高中教学质量奖,明确了20*年区高考目标。组织了区高考研究小组成员、普通高中部分业务校长、教学骨干到上虞、舟山等地学习高考经验,形成调研报告,在全区学校进行交流学习。今年高考再创佳绩,我区文理科上线万人比68.68,居全市第一;文理科上重点线万人比5.13,全市第三,三区第一;市理科状元由*一中学生获得,全市文理科前10名中我区占4名,继续保持三区第一。
6、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开展中小学校长助理公开选聘活动,制定了公开选聘校长助理实施办法,连续4天在7所学校的22名候选人中公开选聘7名校长助理,学校掌握65-70%的评定权力,其中全体普通教师拥有50%的决定权,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当家作主的权利,彰显教育人事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得到了全区师生的好评。二是全面贯彻《*区教育系统毕业生录用和教职工调聘工作的实施意见》,从严掌握新教师录用条件,规范新教师录用程序,做到四公开(政策公开、条件公开、指标公开、结果公开),新教师招聘工作规范、合理、公正、有序,今年共录用新教师75人,社会反响良好。
(三)队伍建设有新加强,德育水平不断提升
1、深入开展名师工程。认真做好市名师名校长的推荐评选工作,经过严格考核,4位教师被评为*市名师,2名校长成为了*市名校长。目前,我区拥有*省功勋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11人,*市名教师27人,*市名校长9人,按专任教师比例居全市首位。创新星级教师评比模式,在农村学校开展了第十三届星级教师评选。共评选出26名教师为*区第十三届星级教师,至此,全区共有星级教师592名。加大了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创造优秀人才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了区特聘教师制度,狠抓名师下乡支教工作,扎实做好省特级教师、市名师和区星级教师下乡支教及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工作,充分发挥了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2、强化师资队伍培训提高。建立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制度,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教师业务素质和“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和考试;开展网上“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大讲堂”,扩展了培训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加强了教师年度考核工作,规范教师档案管理;加强新教师见习期培训,141名已毕业转正。组织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对初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开展小班化、多批次培训,提高了中小学班主任整体素质和能力。支持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全区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大幅提升,目前,全区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小学、初中、普高、职高分别达到100%、99.59%、97.51%、90.84%;高一层次学历,小学、初中分别达到81.72%、80.84%,居全市前列。
3、提升校长队伍素质。开展了学校德育副校长全封闭培训。8月,37个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为期7天的全封闭培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将军事化训练和众多专家的德育报告有机结合,有力地提升了德育副校长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开展全区小学校长提高培训,121位小学班子成员参训。组织35名校长助理和后备干部进行为期3个月的岗位培训,严格校长后备干部考核,取消了12名后备干部资格;加大了对校长班子考核调整力度,共调整充实了23位中小学校长班子成员。提高校长岗位职级津贴,调动了校长工作积极性。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热心爱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承诺活动和“群体师德创优”活动,把师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首要内容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树立典型,大力弘扬先进教师事迹。举办了第23个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了各级各类先进102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名,省级先进11名,市级先进11名,区级各类先进80名,大力弘扬了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尚精神。开展了*区首届“十佳班主任”评选活动,产生了我区首批“十佳班主任”。举办第二届教职工运动会,加强了教职工的团结协作精神。严肃整治教师有偿补课、违规带生行为,开展了为期2天的暑期中小学师德专题培训,全区360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促进了全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建设,召开了全区教代会现场会,进一步规范教代会全程工作,充分落实了教代会的审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等“四权”。
5、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多措并举开展德育工作。承办了*市德育工作现场推进会,生态德育工作初见成效,《*区中小学“生态德育”的实践与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受到了专家的广泛关注;加强绿色学校建设,开展区级绿色学校评比活动,10所学校被评为区级绿色学校;全面检查全区学校日常行为规范落实情况,加强了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国防教育,开展了军训、主题班会、模拟防空演练等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进行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和建党86周年的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演讲赛等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举办*区未成年人读书节,开展民族精神大讲堂、“好书我推荐”、“读后感征文”等活动,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举办了第一届校园社团文化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办精办好《自主教育》和《*家教》刊物,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四)素质教育有新成效教育投入持续增加
1、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一是加强青少年科技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成功举办区第十六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组织参加了*省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5个项目获奖;加强中学学科竞赛的管理和指导,7人获*省初中科学竞赛一等奖,占全市的一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二是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举办*区第二届中小学生体育节;开展学校阳光体育工作,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开展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和学校体育人才基地建设,2所学校被评为省级体育特色学校,2所学校被确定为省级学校体育人才基地;编制了*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制定了*区百万体育器材进校园实施方案,举行了*区百万体育器材进校园活动,与体育局共同出资105万元,对全区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进行添置、改造,促进了城乡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2、积极建设平安校园。继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全区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都达到了*省“平安校园”创建标准;召开全区性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会议和安全紧急会议3次,周密部署学校安全工作;举办“全国第六个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实行学校交通协管员制度;实施“家校通”工程,为学校、家长联系搭建信息平台;开展了二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学生接送车专项整治;积极配合各学校办理投保手续,全区38所学校6万多名中小学生和53所幼儿园近1万名幼儿参加校(园)方责任保险。加强学校卫生工作,5所学校成为*省食堂卫生等级量化管理A级单位,37所学校被确定为各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加强学生食品安全管理,出台了*区学生食品配送实施方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配送工作;
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20*年,预计教育事业总支出5.6亿元,其中区财政对教育事业拨款达到25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8.7%。教育附加收入达到3653万元,比上年增长8.4%。人民教育基金收入达到3428万元。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免杂费,97066名义务教育学生被免除学杂费,金额1059万元,极大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重视教育装备投入,促进教育装备现代化。投入477万元,新增学生课桌椅5215套,新增多媒体设备191套(其中简易49套),新增计算机454台。目前,全区中小学拥有多媒体设备1324套,拥有计算机7040台。多媒体设备基本普及到每一个新课程教学班;学生数与计算机数比达到10:1,各校基本拥有满足教学用的计算机教室,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强督政和督导,指导大陈镇顺利通过*市教育明星乡镇评估,目前,全区所有镇、街道成为*市教育明星乡镇。10所学校被评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
4、关心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开展弱势群体结对帮扶工作。教育局机关60名干部与全区贫困户、低保户一对一结对,开展送温暖活动。局班子成员与10名贫困学生结对,开展资助活动。教育局机关与下陈街道明星村、海门街道建设社区开展结对活动,给明星村4户困难家庭送去了慰问金,切实帮助该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权利,联合开展了2次对民工子女免杂费款和营养餐券现场发放活动,近6000人次受惠,金额达40万元,使民工子女享有了公平的受教育权利。
(五)依法治教有新拓展,教育形象全面改善
1、学校招生人事工作规范有序。一是严格规范了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开展“招生政策进万家”活动,加大招生工作的宣传力度;召开全区招生考试干部培训会,加强招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各类招生考试过程监督,严肃考试纪律,确保了录取工作规范、有序;严格控制学校招生规模,派出招生督查组,现场监管学校招生工作,并定期开展招生检查,进一步强化了招生监督。严格执行招生收费政策,建立了监督收费的长效机制,实行全程监控,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检查,有效地规范了教育收费,基本消除了教育乱收费现象。二是严格规范了教师调聘工作,顺利完成了20*年全区中小学人事核编;坚持“统一管理、计划进人、考试择优、定编设岗”的原则,严格控制编制,严肃进人计划,严格控制区外教师调入和区外毕业生聘用,从严控制民办学校教师调入;全区学校教师正常调动共79人,其中区内33人;录用新教师75人。进一步规范了教师年度考核工作。
2、“恳谈日”活动积极开展。制定了“恳谈日”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先后在*一中、*五中、*中学、*中学、大陈实验学校和黄礁中心校等学校举行“恳谈日”活动,面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落实整改,有效地缓解了教育矛盾,加强了局机关、学校与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我区教育的和谐发展。健全局领导接待日接访活动。局领导接待日每月安排一次,全年共安排了7次,接待了14批次者,积极化解教育矛盾,促进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