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2: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毕业实习见习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炎热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天,我在车间感受非凡;从冷轧工序的又累又脏到酸洗工序的刺鼻难闻,我深深感受公司员工的勤劳与辛苦;从根本不懂钢管生产工序的我到如今至少略懂一二的我,我深切感受公司领导的关怀以及各工序段员工的细心教导。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激励我奋斗,使我进步的源泉。
各工序段的实习顺序差不多是跟着钢管的生产工序来安排的,具体是冷轧、冷拔--固溶--矫切--酸洗--成品检验。之间另外的一些工序(如:修磨等)也在空余时间向老员工学习,以解答心中疑问。
实习下来,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以自己不完整的知识说说个人的一些想法。觉得荒管的质量、冷轧工序的好坏是决定做合格成品钢管的保证。荒管原料的质量好,说明各种金属材料的性质好,使冷轧工序便于加工。然后配以无损坏冷轧机的规范操作,就能轧出标准的外径、均匀的壁厚以及减少裂缝的产生率。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工序不重要。要做出质量合格的成品管,也要配以其他各段工序的正确操作。例如,固溶处理的好坏决定着钢管的耐腐蚀程度,影响其使用年限;成品检验工作的仔细与细心程度,关系着是否有不合格品流出。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建筑毕业实习鉴定个人总结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范本)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
紧张的两周的___活结束了,在这两周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好好总结一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共进行了七项工地参观,包括故宫博物院,首钢液压车间,学校实验楼留学生公寓,两处住宅小区工地,和丰台构件厂共七天的参观。在每次参观结束后我们都做了很认真的总结,把自己在参观时学到的,了解到的知识进行梳理,也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明白老师讲解的所有知识,但终归是学习的过程,不同程度上都会有收获。而实习的意义也在于此。首先,通过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通过参观,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厂房的结构,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即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其次我们还对一些细部的作法有所认识,了解了设计与施工间是有距离的,要靠施工工程师在技术上给予合理设计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和高质量。针对每次的参观我做了以下的总结。
对于像故宫一样古老的建筑在施工上可以算是大兴土木,但以后使用的机会较少,但针对对古建筑的修复这一需要,为保存祖国的文化,古国风貌,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研究古建筑的构造是有必要的。对于厂房,我们今后会有单层厂房这门课程,以后走向社会我们或许现场房建设方面发展,而且本身各种建筑理论的基础知识本都是相通的,因此无论是为今后的学习还是以后投入社会的需要对厂房的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厂房由山墙,梁,柱,屋盖,水平支撑,竖直支撑组成。整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梁上设有吊车的槽钢轨道,为了使整体结构稳定,在厂房的第一段,最后一段是有行家结构的水平支撑,在进深超过六十米时,中间的某一关也要加上水平支撑。竖直支撑则是在沉重的梁上起加固作用。而对于建筑工地,我的体会就更深了,无论是对施工过程还是对施工工艺我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今的不同建筑多采用橡胶混凝土的方式,结构杀害能够多为框架剪力墙。对于钢筋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从配筋到绑扎,到架模板,再到灌浆,这一系列的工作,一项都不能出错,小小的偏差可能会酿成无法收拾的严重后果。而在施工工艺方面,脚手架,模板,包括新材料的使用都更加直观的展示在我们面前。我们见到了满堂红式和爬升式两种形式的脚手架,施工时,柱子的模板应在浇筑混凝土后的第二天拆除,而楼板的施工需要在十五天左右后才能拆除模板,要配备—层的楼板的模板,以便施工。单楼体抗震性能不是很好时,比如l型楼会设计抗震缝,沉降缝,缝一般设计在l拐弯处。轻质材料是未来的主导材料,由于轻质材料总量比原有混泥土结构可减少%,可大_大减轻建筑的自重,节约资源。而最让人大开眼界的预制构件着实让人惊叹不已。为加快施工,缩短施工周期使用预制混凝图构件是首选,尤其是大型的建筑需要,预制构件的生产减少了很多问题。虽然在运输上大型的`构件有困难,但还可以使用现场预制现场装配的办法,更加高效。
但是通过在课余时间对当代建筑业进行分析,也产生了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很快的暑假就如期而至了,学校月号就放假了,号那天也就是端午那天,我兴冲冲的拿着我的火车票来到了车站,因为那列是通往我梦想的地方。
最大痛苦,莫过于身体上劳累在创伤骨科手术中,有很多是四肢骨折,而在四肢骨折中,下肢骨折尤其多见。骨折按照不同角度有不同分类,按照骨折部位是不是有骨折断端暴露于外界而将骨折分为闭合骨折和开放骨折,其中开放骨折必须进行手术复
__年,本科室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本局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创安工作目标,积极开展了律师公证管理和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建筑毕业实习鉴定个人总结
本次出来实习时间已到,大学生活已完毕,实习也有个月了。出来才知道工作的辛酸苦辣。现将我的实习阶段的工作做个总结。
我一起换了个实习单位,__年月___年__月__日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里面施工中央大道湖心岛景观工程和科技楼前广场。___年__月__日___年__月__日在柳州振兴园林绿化公司实习。
首先要有自己的目标,我一出来就立下了自的目标,我现在正在以自己的目标在努力奋斗着。一个成功的人总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工作是以自己的目标为导航,坚定自己的理想,相信“滴水石穿,铁杵磨成针”工作是要全力已付,让自己动起来,感觉全身有无比的充至力。
我们都要学会做人,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会做人工作起来也会比较轻松点,我现在正在学习怎样处理好领导,同事间的关系。我会服从领导的安排,如果我觉得有什么好的提议,我会在背后提出,不会当面指出。别人都___我不要跟领导之间闹矛盾,如果关系处理不好,你就永远出在基层,领导者是不会因为你有才就提拔你的,如果跟他闹僵,他就不会给升级的机会,他会把机会让给那些诚实肯干,踏实的人。不要与同事之间矛盾化,相信团结的力量远大于个人的,___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我会一切工作的目的以___利益为出发点,在___工作中更能发挥出自己的强处,取每个人的强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向他人学习,才更有利于完成工作。刚到工地我就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在实习当中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经验。
我养成了良好的心态,自信。这个非常重要的。在工作中我不会抱有不平衡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刚刚出来实习阶段,我们都在学习着,所以我们累点勤快点没有什么事,人在人生中不可能时时得意,人生也有失意的时候,像李白当时没有人重用他的时候,而发出的感慨“___,千斤散尽还复来”。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应该相信,不管做什么事,什么工作,我们都要以真诚的心,积极的态度,勤奋的精神,运用自己灵活的大脑,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在这八个月当中,我感觉我经历了许多,也改变了很多,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从学校出来,没有那么羞涩拘谨,感觉自己在一天天的长大,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七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我会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相信总会有属于我的一片蓝天。
建筑毕业实习鉴定个人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黄师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感谢前辈们对我的教诲,这次实了在专业方面得到了非常大的收获之外,我还学会了怎样和同事们友好相处,虚心向他们请教,怎样与结构水电专业的人沟通协调。亲身经历和熟悉了设计院的工作程序,开阔了眼界。和设计所的同事在一起,我感觉到非常的快乐和满足。他们就像是朋友老师和长辈一样的帮助和指导我,我内心非常地感谢他们。
总之,经过这次实习之后,我从专业技能到为人处事,都真真切切的在现实之中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也为自己今后的毕业设计积累了知识。真得很感谢这次实习机会,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实习自我鉴定总结篇三文员对于学物流管理的我来说只是一个概念,形式上的概念。对于什么都懵懂的我却选择了这个职业。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主要负责办公室文秘。在这一过程中,我采用了看、问、学等方式,初步了解了公司文秘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知识,为以后正常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个人发展方面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我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私企,所以我刚开始的工作并不忙,没有感觉到很累。只是每天都要守在电话和传真机旁。很耗时间,第一天就因为坐了一天腰酸背痛的。但是过了几天就稍有点习惯了,每天向我同一个办公室的女孩学习一些办公知识。刚步入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有很多都不懂的。现在在办公室,有闲的时候就会看一些会计方面的书,虽然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此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但我觉得应该多学点,有几个技能在以后找工作也可以给自己我几个选择。我上了两个月的班,在这短短两个多朋中,曾有几次想过放弃。也许我是刚开始工作,有时受不了经理给的“气”,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就想辞职再重新换个工作得了。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再换个工作也是的,在别人手底下工作不都是这样么?刚开始。就应该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工作,毕竟又没有工作经验,现在有机会了就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不然以后干什么都会干不好的。我现在的工作,相比其他人来说待遇挺不错的了,也不是和其他人比,工作也不是很难,很容易进入工作,关键是学习对人怎么说话、态度及其处事。由于经验少,我现在这方面还有欠缺。现在才明白,在校做一名学生,是多么的好啊!早晚要工作,早晚要步入社会,早晚要面对这些避免不了的事。所以,现在我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多学一点总比没有学的好,花同样的时间,还不如多学,对以后择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说回来,在工作中,互相谅解使我很感激他们。有时同事有事要晚来一点,就要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办公,偶尔我也会的,大家相处的很好,没有什么隔阂。有时候有一些不得不处理的事情,去向经理请几小时的假,经理也都很体谅,直接就给批假了。这个时候心里很开心;遇到一个如此好说话的经理。所以,又感觉工作还是挺不错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周围的同事都很不错的。心里上没有什么额外的,不必要的压力,可以好好工作,学习。先就业,后择业。我现在要好好锻炼自己。再好好学习,之后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找个好工作来回报父母及其所有的老师的。别的没有什么奢求的,现在当然是把磨练自己放在第一位。在这一两个月中,我学到了一些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即使都明白的事,可是刚开始有时还做不好。现在做事,不仅要持有需心求教的态度,还要懂得取长补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忍”了也就是坚持不懈。我工作的时间虽然不久,可是我发现自己真的变了点,会比以前为人处事了。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在秘书这个职位上,技术性的劳动并不多,大多是些琐碎重复的工作,因而秘书在工作中所会遇到的挫折主要可能发生在,与上司沟通不好;上司给的X份工作感觉吃力,难以胜任;对琐碎重复的工作感到怨烦;与上司发生争执;情感方面。
针对文员这个职位的特点,具体遇到挫折时,不妨从调整心态来舒解压力,面对挫折。古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树立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复印、传真、公文处理等文秘工作我都基本熟练。文秘管理要制发文件,处理文件和管理文件。在各种文件中,大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保密性,而且各级秘书人员经常接近领导,看一些重要文件,参加一些重要会议,所以,秘书人员在公共场合活动时要注意内外有别,把握分寸,对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要心中有数。准确,是对工作质量的要求。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是指正确体现政策,正确表达领导意图,正确地办文办事,言行有分寸,文字能达意。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领导工作的准备性。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涉及的方面很多,简要地说,就是:办文要准,办事要稳,情况要实,主意要慎。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态度认真,作风过细,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马虎潦草。比如说办理公文,就要保证文件的质量,用词要准确,材料要真实,抄写要认真,校对要仔细,力求每一个环节都不发生差错。否则就会贻误工作,甚至酿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总的来说我还是有一些感受的,具体比如自学能力,从未有过的艰辛的,和与同事的相处。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我担任的是文员一职,平时在工作只是打打电话处理文件,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在学校时,老师总强调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我担任的是文员一职,平时在工作只是打打电话处理文件,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的。所以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像我就是每天就是坐着对着电脑打打字,显得枯燥乏味。但是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你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麻烦或损失,还是得认真完成。而象同公司的推广员每天得打电话,口干舌燥先不说,还要受气,忍受一些电话接听着不友好的语气有些甚至说要投诉。如果哪家公司有意向的还得到处奔波去商谈。而事实上所有的业务并不是一次就能交易成功的,他们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个性,遭遇挫折时绝不能就此放弃,犯错遭领导责骂时不能赌气就辞职。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依靠父母的收入,而有些人则是大手大脚的花钱。也许工作以后,我们才能体会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而且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我们刚毕业,工资水平普遍不高,除掉餐费和日常的开支,有时候想留点钱给父母买点东西,我们常常所剩无几,一不留神可能就入不敷出成为月光一族,但此时我们再也不好意思伸手向父母要,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要合理支配我们手中的这笔少的可怜的钱。
踏上社会,我们与形形的人打交道。由于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同事不会象同学一样对你嘘寒问暖。而有些同事表面笑脸相迎,背地里却勾心斗角不择手段,踩着别人的肩膀不断地往上爬,因此刚出校门的我们很多时候无法适应。但是环境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一个冷漠没有人情味的办公室,大家就会毫无眷恋之情,有更好的机会他们肯定毫不犹豫的跳槽。他们情绪低落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每天只是在等待着下班,早点回去陪家人。而偶尔的为同事搞一个生日聚会,生病时的轻轻一句慰问,都有助于营造一个齐乐融融的工作环境。心情好,大家工作开心,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在电视上不止一次的看到职场的险恶,公司里同事之间的是非,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多工作,少闲话”。不过还好,我很幸运,基本没怎么遇到这样的事情!
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也许是实习日子短和我并非文秘专业的关系,对文秘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但时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文秘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实际管理知识,使我对日常文秘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企业文秘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通过在职的一个多月里,我深感自己的不足,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取长补短,需心求教。相信自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表现更加出色!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任职,都会努力!
看过毕业生实习自我鉴定总结的人还看了:
1.毕业实习鉴定范文3篇
2.毕业实习鉴定表自我总结
3.大学毕业实习鉴定表个人总结
4.本科毕业实习鉴定总结
5.实习生自我鉴定范文800字3篇
关键词:社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027-04
社会工作实训基地(下文中将社会工作简称社工),其本质是为社工专业学生在传统理论课堂外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专门就社工专业价值、技能、方法、程序等实务内容进行实际训练的场所。它是社工人才队伍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现实唯一体现,有效实现了能控实验、模拟教育与实务操作二者间的有机结合。调查发现,地方高校通常开设社工专业后的四年中,都会依据各自实际情况逐渐建设起相应的社工实训基地作为社工人才培养突出实务强化技能操作的重地。这不仅是地方高校敏锐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实现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两大功能结合的有效途径,更是地方高校通过培养专业社工人才队伍主动适应或引导地方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改革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通过观察与访谈法等实地调查方式,在获得社工实训基地建设现状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反思之前的建设问题,并就今后同类型高校社工实训基地建设活力的激发提出有效且创新性较强的建议与具体措施。
一、地方高校社工实训基地建设之现状
(一)社工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1.地方高校已基本配备实训基地。当前,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的主阵地。自1988年北大开设社工本科教育至今,已有298所高校陆续加入社工本科教育队伍的行列[1],其中地方高校约占九成。紧随社工专业理论课程开设的,是社工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活动。不完全统计,凡开设社工专业的地方高校皆已百分百建设了社工专业实训基地,只是各高校间建设的时间先后、规模大小、使用频率、使用效果有所不同而已。
2.实训基地类别建设较完整。依据学生受训环境的不同,可将社工专业实训基地分为两大类:位于校内可实现模拟实务训练活动与目标的校内实训室,以及位于广阔社会中可实现职业技能实际操练活动与目标的校外实习见习基地。据调、专业声誉好的地方高校如广东工业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流程完整的大型全能实训室外,绝大多数地方高校社工专业校内实训室构成较简单,仅有面积不足70平左右的个案实训室与小组实训室两间,资金投入多在8―15万之间。相对于校内实训室较为定型的构成,校外实习见习基地的构成可谓丰富多彩,既有隶属于政府系统的民政部门、街道社区、共青团、妇联、老龄委、学校等,更有来自于民间力量的如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志愿者机构等社会组织,只是政府部门与民间机构查,除开几所社工专业办学历史较久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
3.校外实训基地使用效果评价较高。社工实训基地为学生实务成长而建设,学生理所当然是评价实训基地使用效果最具分量最权威的主体。调查显示,就实务能力与素质培养方面,学生一致认为实训基地的效果要远大于课堂理论教学,如果以1为最低,10为最高,实训基地的效果可获得9分评价,而理论教学只能有4分,中间相差5分,差距大。进一步分析实训基地内部效果,学生的评价则是校外实习见习基地效果远好于校内实训室。进一步细分校外实习见习基地效果,则是社工服务专业机构的效果远好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一般社会组织的效果。
(二)社工实训基地建设问题依旧突出
相对于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而言,实训基地的建设活动有着明显的实务倾向性,从实务出发,强调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的养成与提升。虽建设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亟待解决之问题,对于问题的剖析拟从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习见习基地两大类型入手。
1.校内实训室:建设时间滞后、建设后置而不用、实训教材匮乏、双师型教师奇缺等问题严重。
第一,实训室建设普遍过晚,严重滞后于社工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以及专业学生对技能培养的需求。调查显示,地方高校基本是在专业开设4年左右之后才开始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从专业建设程序分析,先进行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有一定积累后再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事情总得一步一步做,本也无可厚非。可对来此接受社工专业教育的前三四届学生,因为缺乏实训室中的模拟实训,就只能接受到纯理论课程的务虚学习。这对于特别强调实务技能的社工专业学生来说,直接影响到其专业信心乃至就业信心。访谈中,安徽某高校社工大三学生就曾直言不讳地说道,他们是学校新开社工专业的试验品,是百分百的次品,反正至少不会是优等品。学生的话固然有些偏激,但却真实反映出学生对实训室建设严重滞后以至于专业信心不足状况的极大忧虑。
第二,实训室建成后闲置现象普遍存在。满心欢喜期待实训室的建设,建成之后却用之甚少,仿佛让人不可理解。实际上,社工专业的方法课程如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等都对实训地点、实训课时和实训流程有着严格要求,学校也正是据此加以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实训室建成后的现实却是使用新鲜劲头过后,逐渐空置。如湖南某高校社工专业实训室硬件建设一流,三层楼房,个案室、小组室、沙盘室、心理发泄、心理治疗、中控室等一一俱全,耗资巨大。据该校教师反映,刚建成的前两年使用频率偏高,甚至还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只是到了后来,大家就都不去那上课了。实训室成了摆设,已无人问津。
第三,实训教材极度匮乏。教材是开展实训课程的依据。调查显示,目前社工实训课程的教材严重匮乏,如在卓越亚马逊图书网页上,分别以“社会工作实训”、“社会工作实验”、“社会工作实践”与“社会工作实习”为书名进行搜索,结果分别为1、2、3、9本。相对于专著文献数量可观的社工理论课程教材,实训类教材不仅选择面狭窄,而且自我开发的本土化教材数量少得可怜,仅有4本。
第四,双师型教师稀缺。硬件设施仅仅只是开设实训课程的物质基础,有着较强专业实务操作能力与实务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才是真正实现实训功能的灵魂与关键之所在。目前,能在传统教室里上理论课程的教师很多,可能在实训室内真刀实枪教授专业实务技能的教师却数量稀少。湖南某高校社工教研室内共有专业教师7名,其中,社会学博士硕士各一名,公共管理学硕士两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三名,可就是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却没有一名获得国家认可的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因缺乏专业实训操作能力,只好将传统理论教学的那一整套搬到实训室内进行,用教师自己的话说,就是换个地方上课而已,其他一切照旧。
2.校外实习见习基地:选择面窄、不愿接受短期实习生、教师督导放羊化等问题明显。
相对于校内实训室建设较晚、投入资金较大、效果不明显而言,校外实习见习基地的建设则基本与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同步进行。它无须占用学校宝贵的建设资金,无须花费学校教师更多时间与精力的参与,却又特别能锻炼学生,学生对此效果也评价最高。即便如此,校外实习见习基地的建设也并非没有问题存在,反而某些时刻,成为影响整个社工专业进一步提升的主要瓶颈。
第一,目前,可供地方高校选择成为社工实习见习基地的机构面越来越窄,竞争越来越强。近五年,沿海一带城市的社工事业发展红火,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工专业机构数量可观,可亦无法同时满足来自祖国各地高校社工专业的实习需求。相对于沿海一带高校学生地缘语言以及时间金钱成本的先天优势而言,绝大多数内地的地方高校亦会克服重重困难,将其校外基地定位于沿海城市,可能让之进行选择的机构已属典型的僧多粥少,尤其想要与业内影响深规模大项目多专业性强的那些个“高大上”专业机构签订协议,进而将其建设成社工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往往因其竞争性太强,故可能性极低。调查显示,如今很多地方高校社工专业学生多是通过查询专业网站如“青翼网”或各个专业机构官网上寻找专业实习机会的。作为校方作为教师很是支持鼓励学生自主实习的行为,但这种方式亦有明显不足,而这正是实习见习基地所具有的巨大优势之处,即持续稳定性强,能一次提供较多的实习岗位与接纳较多的实习学生,通常只要两三个这样的专业机构就能满足一届学生的所有实习需求。而这样的机构通常又有着规模较大、影响较深、项目较多、专业性强等诸多特点,在这样机构里进行实习的学生所能获得的锻炼与专业成长不仅更多更快,且更接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具可控性。
第二,据了解,越来越多的实习基地不愿意接受短期实习生。通过与多家机构负责人的深入交流,了解到一位实习生从最初进入机构到实习结束,通常只有两个月时间。而实习基地往往需要在机构本身工作量大、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精心选出专职社工带领与督导实习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与资金,而实习生却在刚熟悉机构刚上手工作刚能产生正面效应时就离开,这对机构一方的利益是一种伤害,不利于机构与校方间的长期合作,长期合作应是多赢的,不仅有校方、学生,也应包括机构方在内。所以,更多的机构方在实习时间长度上开始有要求,至少是三月,否则免谈免合作。而这无疑又与地方各个高校中社工专业实习长度两月的明文规定有着现实的冲突。
第三,教师实习督导放羊化严重。通常,学生专业实习会有两位督导老师,一位是实习机构指派的,属于机构督导,另一位是由学校指派的,专门下到机构负责督导的专任教师。相对于机构社工督导,绝大多数实习督导教师多实行完全放羊式的督导模式,体现有三:实习前,缺乏扎实有效的校内实习指导环节,有课时安排却无师生上课,美名其曰让学生自主学习,以至于学生对于为何要实习、如何有效选择实习单位、实习要求、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纪律等等一概不知,全靠学生自我悟性。实习中,因主客观原因,将学生完全丢给实习单位,仅仅在学生实习交付与结束之时匆匆亮相,其余时间段皆实行隐身或消失策略,以至于学生有问题、有麻烦、有困扰、有心结要问、要说、要倾诉、要解决时却苦无教师对象。实习后,未与实习单位、学生进行充分沟通交流,以真实了解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对后继实习合作的相关需求以及学生的实习所得所想,则索性闭门造车编制实结文字与上报优秀实习生名单,到此为止,实习任务圆满完成。这样的实习督导有等于无,其实质是对实习学生专业成长的极大不负责任。
以上地方高校在社会工作实训基地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陈旧的“重学术、轻实务”观念思想[2]、重物轻人等主观因素,更有制度滞后、实训室选址偏远、本土社工事业发展滞后等客观原因。
二、大胆创新切实提升地方高校社工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效
高校社工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需要大胆创新的系统工程。校方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动本土社工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亟须切实采取以下五方面措施:
(一)及时有效抓住近两年中密集出台的强调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的有关政策为己所用
当前,利好政策纷纷出台,既有如教育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民政部2011、2012年分别颁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等国家级的政策,亦有如《湖南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地方政策。以上政策的密集出台,不仅说明政府层面对社工这一专业与职业以及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要作用的高度重视,更说明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训基地在社工教育中的极为突出地位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高校必须学会善于分析政策更要精于抓住政策。政策不仅是对稀缺资源的权威分配,更有着对相关领域发展态势的关键性引导效用。社工实训基地的建设热潮与进一步发展的春天亦来源于有关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的教育与社工人才培养这样的利好大政策大背景。
(二)强力回归社会工作实训基地应有的地位与价值是一切举措的核心
1.必须正社工实训基地之名,以回归其在社工人才培养体系的应有地位与价值。社会工作实训基地的核心功能是实务训练的场所,与传统课堂理论教学一起支撑起整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只是二者间侧重点与表现形式不同,即传统教室课堂着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社工实训基地侧重专业方法与技能的实际训练、操作与运用,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同等重要,且二者间只有密切结合才能培养出来的“好用、耐用、用得长久”社工毕业生。
2.从专业理念入手,在师生间、机构社会与服务对象中尝试着多手段多途径多方式不间断地灌输社工专业应用型专业的本质,突出“以案主为中心”,强调实务能力重于一切,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行动中反思、在体验中提高,并使之深入与烙印于每个专业学生的骨髓与脑海中。
(三)切实有效调整社工专业课程体系中实务课程的设置,以保障实务课程的设置更符合能力取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1.强调能力取向的人才培养倾向。依据学生四年应掌握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将专业学生的整体能力分为公共能力、专业能力与发展能力三大模块,根据能力模块设置相应的课程组合,取代过去因教师专业便利设置课程的惯例,真正把学生专业成长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出发点。
2.课程实际设置中,保障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间平分秋色,甚至实训课时多于理论课时。
3.依据教育部中有关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时间长度的规定,将专业实习时间从2个月延长至符合规定的4至5个月,积极回应实习机构在接受实习生在时间长度上的要求。
4.切实培养出学生专业能力之外的综合素质,如语言学习能力,文字表达尤其是新闻报道、项目策划与总结计划等写作能力,与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以及服务对象之间的公共关系能力,临场把控以及应变能力等。
(四)大胆建设社工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促进机构与校方间人才合作培养模式的提升
1.通过与校外实习见习基地间良好的合作,以正式合约的方式建构稳定的实习见习基地,实现双赢的同时更能增加彼此间的实习忠诚度。
2.在前者基础上,通过校方主动输送优秀社工专业人才与机构成功吸纳优秀实习生的机制,将实习基地的单一实习平台功能扩展至实习与专业对口就业功能,形成实习就业一条龙的无缝对接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湖南某地方高校已与广东省某大型社工机构间共建社工专业实习就业平台,已在实习机构与校方之间达成了深化合作协议,希望既能延续彼此间良好实习关系,更能在原有合作基础上更进一步,以谋求机构、校方、学生间人力资源的选拨、人才教育、与专业就业间的共赢。
(五)创新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开发制度
双师型教师是社工专业实务落实的最关键最具能动性的第一资源。如前所述双师型教师极度匮乏,解决对策如下:
1.对已有教师人员,采取送出去策略: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短期研修活动或到相关重点高校进行较长时间段的访问学习,以实现现有教师专业知识的转换与更新,提高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驾驭与研究能力。另一方面,送部分教师到专业机构中从事一线社工实务或者机构管理工作。实行分批次进入机构学习,学习侧重点因人而异。
2.新进教师必须再次强化实务能力,以增加其在课堂授课与实务训练中的个人专业自信以及学生对其专业程度的认可。可借鉴与学习湖南某高校相关做法,即新进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之前,必须先要到学院设在映川灾区的社工专业机构中服务至少一年时间。
3.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中已有的社工实务专家资源,如一线社工、机构督导,机构负责人等,建立校外专家库,根据各自所长所愿,结合学校教学所需,大胆创新校外实务专业人才师资队伍建设,使之与校内编制专业教师一起形成校社相结合的理论实务并重的综合师资队伍,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校双师型师资严重匮乏的困境[3]。
(六)制定并细化相关实训监管与绩效考核制度,既是有效解决实训室空置与实习督导放羊式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实训基地良性运行的一个常规必备机制
1.在原有实训室管理制度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关实训操作过程、环节监管、目标考核等操作性内容,更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管效用。
2.编制社工实习宝典,分学生与教师两本册子,既能详细明确清晰界定实习期间学生与教师各自的责权利,有效指导实习各个环节,更能依此科学考核师生的实习实训成绩与效果。
3.科学制定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制度,包括一整套职位调整、薪水变化、人员进出、项目承接奖励等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并将之落在实处,让双师型教师因此切实感受到由此带来的好处,进而进一步激发理论课教师也在实务资格证书方面实现自身的突破,形成联动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思斌,阮曾媛琪,史柏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史柏年.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与发展笔谈[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4):94.
[3]杨吉兴,宋克慧,张俭,等.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以怀化学院“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3,(12):95.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Training Base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Xiu-Zhen
(School of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8,China)
关键词: 高校师范专业 见习实习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17%,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截至2015年7月30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了37.5%[1]。在这十二年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7%上升至37.5%,可见高等教育发展的迅速。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这一现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而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的科学知识与实践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确保高等教育人才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对高师院校的学生来说,提高其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习。
一、概念内涵
根据《教育辞典》,见习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结合某些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到有关单位和现场进行观摩,使其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环节;师范学校的学生在专业训练期间结合实际,参观中小学教育的实施和教学实际,观摩教师的言行、操作和教学。若进一步担任助理教师职务和课务并试教,就叫做实习。见习是实习的前奏,是实习不可或缺的步骤[2]。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育实习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学校进行的教育、教学专业实践的一种形式,包括参观、见习、试教、或协助班主任工作及参加教育行政工作等[3]。笔者认为,见习指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结合课程知识,到学校、康复机构或康复中心等有关单位进行观摩,形成感性认识,了解教育对象,培养职业情操的过程;重点在“见”。而“实习”指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到学校、早期康复中心、康复机构等有关单位,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校中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重点在于“操作与实践”,本研究中的“实习”过程包含“见习”这一环节。
二、高校师范专业实习研究现状
通过对近十年来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对于高校师范专业实习研究的文献数量多、内容丰富,具体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习对于高校师范专业的意义
近几年,对于高校师范专业实习的研究内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习对于高校师范专业学生不同能力提升的影响;二是实习对高校不同学科师范生的影响。
1.实习对于高校师范专业学生不同能力提升的影响
蹇世琼、饶从满、回俊松通过问卷及半访谈方式调查了实习生教学能力的发展。结果显示,实习生在教育实习阶段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教学认知能力的提高快于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4]。
2.实习对于高校不同学科师范生的影响
郭新婕通过个案法对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显示,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经历了一个动态的专业发展过程,对英语教学的认识,对学生的了解,对自我身份的认同等方面是交织发展的;通过实习,实习学生的教师知识、执教能力和反思能力等都有相当程度的积累和提升[5]。
刘蕴秋通过定性研究方法探究实习过程中的见习对于入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见习首先使师范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现实职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其次,见习能改变师范生对教育理念、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的认识,促进职前英语教师素养的发展。此外,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师范生很快学会从教师角度思考问题,激活他们在课堂上学过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使其教学认知和职业态度上发生明显的转变[6]。
(二)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实习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对于实习现状研究的文献数量最多。许多学者不仅对现状进行阐述,对原因进行分析,还提出相应对策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孙卫俊、史晖。在现状提及的问题中,主要集中在实习基地过少、实习模式和评价方法难以适应发展、实习时间过短、高校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和教育实习管理不到位等几个方面。
梁尚德在研究中总结了高师院校物理专业实习现状,从学校和组织实施过程、学生自身、实习学校和实习教师三个方面分析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校这一方面存在实习目的过于简单,只是局限于实习生对中学物理教育现状的了解;实习时间不够、实习内容单一、高师院校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课程、物理专业课程占总课时的90%,教育理论课程只占10%)、教育实习评价流于形式、教育实习组织管理落后[7]。
孙卫俊指出在当前的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学生的实习存在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生和实习学校之间缺乏长期联系;教育实践活动内容被认为缩水,实习范围窄小;教育实习时间不能满足学生需要,而且安排得过于集中;缺乏有经验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教育实习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等问题[8]。
曹宁指出在传统实习模式中,存在实习时间过短,实习内容贫乏,反思反馈缺失,指导教师难以给予及时准确到位的指导,实习活动因对中小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增加教学管理与后勤管理难度而遭受推诿[9]。
史的研究从实习院校角度分析了传统单向度实习模式的弊端,即高师院校通过实习院校提供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而实习学校很难通过教学实习促进自身发展,甚至一些实习院校认为教育实习会对其教学秩序产生冲击[10]。
林晖提出目前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评价中存在同一实习生具有多位指导教师,而各位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标准难以均衡统一;在评价中多用经验观察方法,此方法受指导教师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导致评价信度低、效度差、可比性差[11]。
王艳梅的研究阐述了高校对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实习时间过短,内容形式单一,实习管理松散封闭,实践教学基地不稳定等问题。陈忻华在研究中指出在师范生见习实习中存在教育实习目标笼统模糊,教育实习时间过短,教育实习安排不合理,教育实习前的准备不足、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滞后,教育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能力欠缺,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机构与组织管理工作不够健全等问题[12]。
(三)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实习改革路径
在探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见习实习改革对策和路径上,我国学者多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优化实习指导教师配置;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与中小学校的互惠双赢;加强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搞好教育实习课程资源建设;完善教育实习成绩考核评价制度。
姚云和李福华指出应促实习资源、实习过程和实习管理的一体化,应构建“师范生教育实习平台”,从而实现实习资源丰富与更新,并使实习管理过程规范化和自动化[13]。魏彦红指出教育实习应本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设置,加强对见习过程的管理,使其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高等师范学校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见习基地[14]。
孙卫俊在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时提出实践教学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的模式,简称“TCPP”(The Teaching Course Penetrated by Practice),即安排师范专业学生进入中小学,进行经常化的定点和定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专业教学、班队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配合实习学校全面了解和参与,而师范院校则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检查和督促,使学生在第五、第六学期内分别从事熟悉学校环境,了解学生特点和自己的角色定位,巩固专业思想,培养职业情感,开展见习、实习和研习班主任、少先队工作,实习说课、磨课、试讲等教学工作及开展教育调查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熟悉人际关系处理和学校管理工作等。最终使学生一毕业就具有一定的中小学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非常顺利地胜任教师工作,从而提高教师的成长效率,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质量。
史晖提出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实习范式的转变应基于“一个中心、两维目标、多元互动”的理念,并以此提出构建三种教育实习的新模式。“一个中心”,指通过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使双方都能实现教学目标,实现共赢。“两维目标”,指既培养未来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能和合作意识,又提高实习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合作能力;既着眼于促进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又关注实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元互动”,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实习学校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习生、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以实习生为中介,形成实习生与在职教师、与大学教师、与实习学校、与高师院校、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大学教师与在职教师之间的多元互动。提出的三种教学实习新模式指,专业发展学校模式、定岗置换模式、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15]。专业发展学校是指由学校和大学中的教育学院共同创建的一种新型学校。专业发展学校为实习学生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场所。所谓顶岗置换,就是让师范生经过一定阶段见习准备之后,正式走上讲台,履行教师的全部职责。与此同时,原有岗位的教师脱岗进修,进入高师院校进行全程培训。这种模式既能为师范生提供实战演练的机会,又能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充电提高的机会,实现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互利互惠。尤其对教师学历不达标、教学水平较低的农村偏远地区,适切性更强[16]。建立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机制,实施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并提供优惠政策,通过双向选择,让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侧重面向农村中小学)达成就业意向,可以有效缓解就业矛盾,达到多方受益的目的,使实习生成为“准教师”[17]。
黄兴帅针对师范生实习过程中实习时间短、人数过于集中、实习生无法了解教学整体过程和教学环节等现状,借鉴认知学徒制的思想,提出师范生教育实习要实现四个转变:由教-受式指导学习向学徒式指导学习转变;从单一、细节化实习活动的学习向整体、全面教学过程和环节感知转变;从重视学科领域知识向重视策略性知识转变;从重视个体学习向重视在具体社会情境中学习转变[18]。
(四)国外经验及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近十年中,国外高校师范专业实习有如下特点。从国家看,多以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为主;从研究方法看,以比较研究为主,通过比较各国实习模式,总结出在实习方面的先进经验;从研究结构看,很多文献多是先总结、比较多国高师院校的实习经验,然后提出给予我国实习的建议与启示。给予的建议启示内容仍围绕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实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增加实习时间与采取多样的实习形式,与高师院校实习模式改革路径研究的诸多内容不谋而合,所以本研究在阐述国外实习模式的研究中,主要以可借鉴的先进经验为主要内容。
1.英国
在英国,对于未来想要从事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师范教育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经过四年的全日制教育获得教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学生需经过至少20周的实习(包括见习),并且在高年级实习工作中,要承担实习学校教师的1/3工作量;另一种途径是PGCE模式(Postgraduates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从学制上看,学生至少经过3年的高等教育,先获得非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再接受为期一年的教育实习,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简称3+1模式,是培养英国中小学师资的主要途径[19]。这两种模式都具有“重负荷教学训练”的特点。
2.法国
法国的教师教育实致分为三类,即熟悉性实习,旨在让准教师们身临其境,初步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认识学校的组织运作、教学时间安排等方方面面,为即将开始的教师培训建立感性基础;(由指导教师)陪伴实践实习,指由指导教师带队,两三名学生一组,主要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观察和分析,指导教师可安排少量教学活动;责任实习在实习第二年进行,实习教师尝试独立开展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期间还要进行学科教学法和普通教师培训学习,并由指导老师分析并解决实习生在责任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实习生在实习中实际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20]。
3.美国
教学实习时间长短因校而异,普遍在15周以上,大约有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习。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课程计划的最后,通常在第四学年进行,主要在专业发展学校中完成[21]。
虽然关于美国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研究数量不少,但是就内容上说,多是重经验介绍及与我国高师院校实习的比较研究;从研究对象上看,以不同州为主,如伊利诺伊州、俄亥俄州和德州等不同地区。
4.与中国师范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
许多见习实习的研究是与中国见习实习模式比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实习目标与要求
教育实习目标规定了教育实习的目的及学生通过实习取得的教学效果。对于教育实习目标的设定,美国与日本较具有代表意义[21]。
美国的教育实习目的与要求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以伊利诺斯州立大学为例):第一,了解教师的各种职责,认识教师的作用;第二,理解教学基本过程,提高指导学生的能力;第三,提高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主要指促进学生心智和体质成熟发展的教学活动;第四,提高对教学情境的认知能力;第五,发展认知实际教学中应用的教育理论的能力。
日本规定实习生应实现的目标:第一,从总体上亲自体验学校教育实际;第二,培养基本教育实践能力;第三,认识教师职业活动的规律、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加深对学生的感情;第四,能恰当地评估自己担任教师的能力和职业适应程度;第五,培养在教育实践中需要的创造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22]。
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目标虽然不同学校目标不同,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教育实习主要目标是加强师范生对中小学教学的感性认识及教学技能的训练,旨在在实践中应用教育教学理论。然而,我国教育目标过于笼统,多数院校对实习目标的表述都过于模糊,缺少具体细化明确的目标;在实习过程中缺少具体的目标界定,难以评估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能力的提升。
(2)教育实习的管理
在英美教育实习中,有专门机构及人员负责,即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成立教育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教育实习计划、分配实习生、组织教育实习和进行实习评价[23]。而在我国,师范生的见习实习由师范生就读的高等院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制订,同时由高等师范学校负责管理及评价。
(五)不同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
随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发展,其模式越来越多样,对于不同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多。郑婕比较了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常见的单科集中定点教育实习、混合编队定点教育实习、定向顶岗试用教育实习、自主式教育实习及全委托式教育实习五种教育实习模式,分析了五种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实习模式的选择应从各地、各校、各专业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教育实习模式,弥补单一模式的不足。另外,指出高等师范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实习学校应本着协作共建的方针,积极进行教育实习模式改革[24]。
黄龙通过对×师范大学的师范生的调查问卷发现,通过顶岗实习考查师范生专业素质、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研究发现,这四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其中专业情意提升最为显著。另外,研究表明师范生实习意愿、岗前培训情况、听课数、实习自由度是影响师范生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5]。
杨玉梅通过对顶岗实习和集中实习的效果比较研究发现。与集中实习相比,顶岗实习师范生实习时间长、力度大,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全方位的实践锻炼,对学生专业素质提高程度要大于集中实习。另外,顶岗实习作为一种支教方式,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即顶岗实习补充了农村教师的数量、调整了教师专业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师资结构,但是顶岗实习在组织和管理制度方面仍不够完善[26]。
袁丽、陈林通过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大学指导教师和在岗指导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高师院校的指导教师若要保证高质量指导有一定困难,原因是实习地点较远与分散,所以通常采取阶段性指导。与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实习生对实习工作的态度差别很大,因此实习效果差异明显。研究结果指出,顶岗实习指导工作最重要的是完善指导人员的配备[27]。
总体来说,高校师范专业的实习研究有如下特点。
第一,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三类――现状与对策、比较与启示、新模式探讨。“现状与对策”指许多学者在对高校师范专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一定的建议与对策,如史晖、林、孙卫俊等。“比较与启示”指许多研究会通过比较不同模式或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实习经验为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实习发展提出一定的启示,如顾维勇、徐敏和李崇爱等。“新模式探讨”中的“新”并不是指以前从未有过的模式,而是指伴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发展而逐渐演化出来的模式。如顶岗实习模式、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模式等。
第二,研究方法更科学。对于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从最初的文献法、个案法到现在的问卷法、访谈法等,呈现研究方法多样化趋势,并且由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趋势发展,使研究结果效度提升,使研究结论更具代表性。
第三,研究对象更细分。这种“细分”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实习要素的细分,如对于实习效果评价手段的研究,对于实习前实习计划的研究等,这类研究使得对于实习模式的研究更全面立体;其次,“细分”体现在研究对象上,从最初的实习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到目前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实习学校学生、高校专业教师等多主体为研究对象;再次,“细分”体现在高师院校不同专业对于实习的研究,如物理专业实习、英语专业实习的研究等,体现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为高师实习发展提供更充足的依据。
第四,研究与现实的联系更紧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与高校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发展联系更为紧密,如研究实习对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对专业发展、职业认知等方面的影响;其次,与社会进步发展更紧密,例如顶岗实习作为支教的一种方式,可以补充农村教师不足的现象,解决农村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等。
三、高校师范专业实习发展趋势
(一)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合作的双向化
在高校师范专业实习现状研究中,影响实习效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实习院校存在“不配合”、“不欢迎”的态度,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观念,最主要原因就是见习实习的“单向化”,在高师院校师范生与实习院校进行合作时,只有实习学生得到了专业能力提升,而对于实习学校教师的能力提升并无促进,这种“单向化”模式阻碍了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的合作,所以促进互惠,切实使实习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确保高等学校与实习院校合作的基础,是高师院校实习基地建设趋势。
(二)习实习分布的弥散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见习实习这个提升师范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显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实习见习时间过短,是目前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实习见习的弥散化是主要的趋势,即从大学第二学期开始,到第七学期的每个学期都会有一两周的见习实习时间,第8学期则集中实习,这种弥散化的见习实习模式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见习实习过程安排的科学化
见习实习过程包括见习实习前的准备,见习实习过程的实施及见习实习结束后的反思。见习实习前的准备包括,教学示范技能的准备和相关知识准备(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准备等)及见习实习计划的准备。见习实习计划的准备,包括此次见习实习的目的,见习实习的对象,以及见习实习的主要任务等。许多研究显示在目前见习实习中,见习实习前的准备不足,学生缺少相应的计划或知识的贮备达不到实习要求。例如学生在大二进行实习时,若在以往学习过程中并未学过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那么他就缺少相关知识准备,实习效果就会达不到预期。另外,在每次见习实习过程结束后,学生需要对每次见习实习进行一定的总结反思,弥补自己在实习见习期间发现的知识学习中的欠缺和教学能力的不足,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并通过反思促进知识系统的完善达到“做中学”的效果。见习实习前准备的不足,缺少见习实习后的反思,是造成见习实习效果不明显的首要因素,所以见习实习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准备,而见习实习过程安排的合理化与科学化将是见习实习不可阻挡的趋势。
(四)见习实习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当前我国见习实习的评价现状多是单一主体,即以指导教师评价为主;评价方法多是心得体会与填写实验报告。评价方式是检验见习实习效果最主要的途径,目前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方式不能适应见习实习模式的转变,所以多元化评价将是发展的趋势。评价方式多元化主要指评价目标的多维化,参与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和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1.评价目标的多维化
在见习实习过程中,目标不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是多维度多方层次,评价的多维度指在见习实习中的目标包括知识维度、职业情操、与实践能力三个维度;多层次体现在见习实习目标上包括学生见习实习前的计划,实习见习期间的目标任务及见习实习后的反思任务。多层次目标就是体现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目标,针对不同阶段特点进行目标设置。
2.参与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现今见习实习评价的主体是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这种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致使学生失去了反思与改进的机会。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使评价更为客观,同时促进实习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评价主体将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使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指导教师为主体发展成为指导教师、实习院校教师、实习院校学生、同班同学及学生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
3.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学者发现目前对于见习实习效果的评价,多是质性的定性评价,如教师的评语与学生见习实习后的心得体会,虽然定性评价能描述出见习实习的情况,但难以考核,并且难以对见习实习目标加以监控。所以,提倡多种方法相结合,如特殊教育专业的见习实习过程中,评价方法包括通过实习学生撰写的个案调查分析、见习实习学生为特殊学生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及单元教学方案等多项内容进行评价,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总的来说,为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功能、调节功能和反馈功能能,在见习实习过程中,见习实习前的诊断性评价、见习实习期间的形成性评价及见习实习后的总结性评级相结合;实习学生、实习院校教师、高师教师等多人员参与;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与多样化的评价内容。
(五)见习实习管理的制度化和指导权责的明晰化
在对我国高师院校见习实习现状的研究中,多位学者指出我国见习实习制度不够完善,是导致见习实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整个见习实习效果的保障,所以见习实习制度的完善化将是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在实习院校进行见习实习时,会出现无人指导,使见习实习流于形式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在学生见习实习过程中,指导权责模糊,为了保证学生见习实习效果,指导权责的明晰化将是未来见习实习发展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7.5%,社会需要这么多的大学生吗[EB/OL].http:///gxbk/gaoxiao/ptgx/20150817/2520828.shtml.2015-08-17/2016-2-30.
[2]张焕庭.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134.
[3]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2-73.
[4]蹇世琼,饶从满,回俊松.教育实习中实习生教学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1):73.
[5]郭新婕.教育实习与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关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33.
[6]刘蕴秋.教育见习课程对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探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8):95.
[7]梁尚德.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8]孙卫俊.实践贯穿全过程的应用型教师培养模式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12):105-107.
[9]曹宁.之前英语教师教育实习改革的系统生态走向[J].黑龙江教学学院学报,2010(29):41-42.
[10]史晖.从单向度到多元互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实习范式的转变[J].教育探索,2010(8):44.
[11]林晖.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评价改革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6-68.
[12]王艳梅.特殊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6):87.
[13]姚云,李福华,张继华.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的路径思考[J].教育研究,2012(2):104-107.
[14]魏彦红.教育见习:教师教育的一贯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140.
[15]史.从单向度到多元互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实习范式的转变[J].教育探索,2010(8):45.
[16][17]叶叶.“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践模式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18]黄兴帅.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的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14(5):77.
[19]顾维勇.英法德美教师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继续教育,2007(7):59.
[20]徐敏.中外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2):27.
[21]宫振胜.反思型教师教育的实践典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25):118-120.
[22][23]徐敏,崔鸿,李娟.中外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2):27.
[24]郑婕.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建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2):130.
[25]黄龙.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发展的积极影响[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13.
[26]杨玉梅.我国高师师范专业顶岗实习实施效果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7]袁丽,陈林.“顶岗实习”教师培养的政策分析及其争议[J].教师教育研究,2014(11):66-67.
基金项目:
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加强对其职业指导工作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上个世纪国家包分配的方式已经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方式,如目前事业单位的招编考试,各企业单位的择优合同录用及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等多种就业方式就是适应目前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就业方式的改革。这种就业方式的变革,为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挑战性的课题,如何让所培养的学生顺利就业,并适应从业的岗位,也就直接影响了学校的生源。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发展需要,使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送出去,能够胜任岗位工作,而不能将学生向社会一推,能否找到工作,能否胜任工作不闻不问。近年来,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加大,经过学校的不懈努力,大部分中职生凭借着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很快的进入劳动市场。但随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职业转换能力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中职学校的高就业率下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文化知识面窄、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工作情绪不稳定等。因此职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职业就业指导,能对学生渗透职业意识,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主动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使学生有一种宏观把握自已职业生涯的就业理念,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掌握自我发展的主动权。同时职业指导工作作为职业学校适应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职业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而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加强中职学校在校生职业指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可以结合实际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由校领导亲自挂帅,统筹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大家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在全校营造出人人关心和积极参与职业指导的良好氛围;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共同把职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二、中职学校现状分析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职学校的办学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毕业生就业全部面向市场,双向选择。但学生生源质量素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初中毕业成绩优秀者纷纷进入普高准备升入大学,近年来普通高中一再扩招,又加民办普通高中的应运产生,普高几乎不设门槛,只有成绩不理想或家庭条件困难者才会选择中职学校。更好的开展职业教育,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它关系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学生学习情绪浮躁
由于中职学校入学门槛低,学生素质参差,文化知识基础普遍薄弱,学习态度难端正,情绪浮躁,有些学生就是混日子,或只对某些技能课感兴趣,对文化基础课和教育理论课听不进去,像《职业生涯规划》学了印象也不深刻,也就使得就业职业指导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3、职业指导意识淡漠
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的素质差,难教、难管、无成就感的教育教学现状困绕着许多老师,职业指导意识也就随之淡漠。某些科室形式上的职业生涯计划也多流于形式;学校的班级管理也多体现在安全、守纪律、讲卫生等方面;老师的教学也多流于就书本而书本,就学生而学生,难体现在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渗透中。因此使得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不能形成合力,这样必然影响学生的顺利就业和长久的职业发展。
三、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方法
1、循序渐进,跟踪随访
目前职业指导工作的误区是在学生毕业前夕才进行,其实不然,职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循序渐进,同时做好毕业后的跟踪随访工作。首先是学生入学后的入门教育,通过校会、班会、社团等诸多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对该专业的相关政策及往届学生就业情况及今后就业前景分析等,让学生尽快的进入角色,步入中职基础课及技能课的正常学习训练轨道。其次是综合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各科教学的教育资源的教育渗透,尤其是《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具备从事一定的职业必备的道德素养,教育学生学会规划、选择自己的职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再次是在就业前夕做好相应的毕业生指导工作,学到了专业知识,怎样才能更好的派上用场,怎样更快的把自己推销出去,必要的宣传和包装很是重要的,这就需要专职人员有效地指导。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既要训练心理素质,又要强化专业素质。学校最好能在校内举行模拟招聘会,经过锻炼学生会信心十足。同时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既体现了学校对他们的关怀爱护,又能总结经验,有利于以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2、全员参与,职业渗透
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的来源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因此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上应全员参与,指导对象从集体到个人,指导人员从专职教师、任课老师到班主任,适时的进行职业渗透。因为毕业生很多,这样或那样可能遇到的问题也就很多。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围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开展扎实的文化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教育教学。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以外,还应适合时宜的邀请已就业的优秀毕业生做职业生涯讲座,传达从业学生的工作经验,更能解决在校生的疑惑,鼓励他们学习的士气。就业指导的专题讲座等职业指导方式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对于个别需要特殊辅导的学生应由班主任或指定专职指导教师再做细致入微的工作,以保证了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标。而要有条不紊的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工作,必须有一整套的管理方案,应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培训专职人员,有专职人员再对各任课老师培训,让各科老师贯穿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形成全员参与,适时的职业渗透。
3、见习实习,校企结合
实习见习是职业学校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在实战中进行检验与运用,方能练就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的适应能力。多年的教学实习观察发现,学生在实习期间,非常认真,甚至超乎我们的想象,会得到大家的的一致好评。很大的因素就是那个时侯,学生会从中感受到自己的快乐,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们乐于付出。因此实习见习是最好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纽带。据此,学校可以有计划的安排学生见习实习,经过见习实习学生就会将课堂的知识带到实践,同时带着实习中遇到新问题回归课堂,认真深入的再学习,这样,有目的的去学,就会注重一些理论的学习,反复探索,对理论的理解就会升华到新高度,再去指导实践。同时学校制定严格的见习实习制度,校企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职业指导,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更是学校单一方面所难以达到的。
4、职业升华,胜任岗位
一、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
本研究主要以某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已经参加过见习、实习的在校生、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问卷有效率为95%。同时以实习基地Y小学为依托,对20位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访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师范生毕业要求,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进行了四个维度的归纳和划分。
(一)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口语表达能力是各项教学技能的基础,不仅是教师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师口语技能训练中,我们应该以普通话训练为基础,结合态势语表达技巧展开专项训练,注重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启发性、生动性和艺术性。
(二)书画能力书画能力主要包括三笔字技能和简笔画技能。在小学教育阶段,板书板画技能是学生的基本功,也是学生展开教育教学的重要媒介和手段,不仅能够服务于教学,而且能够为小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教学操作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主要包括教材分析能力、课堂教学操作技能、教学反思、教学研究、微格训练等,这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核心技能。在教学活动开始前,通过有效的训练掌握教材和文本的解读方法,课中结合多媒体等教育教学手段,以教学情境为导向灵活地运用导入、讲授、提问、讨论、总结评价等方式进行教学操作能力训练,课后通过反思回顾进行诊断性评价,从而提升个人教学核心技能和水平。
(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包括课堂组织实施能力以及德育技能,如班主任管理技能、心理辅导技能等。这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教学案例和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出有效的处理和反应。同时能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二、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总体技能水平不高本研究针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具体情况首先划分出“很熟练”“较熟练”“一般”和“不熟练”四个等级。通过调查发现“一般”等级的比例是最高的,其中对教学管理能力、三笔字、教学设计能力三项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到73.45%、67.54%、68.40%。由此可见,学生以上三种能力相对较差,另外从总体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对自己能力认可度较低,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只停留在一般水平。
(二)技能训练方案没有系统性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培养主要基于课程展开。除此之外,高校还会针对学生实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为期两周的研习实训,但时间很短,没有办法短时间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技能。因此,就目前的技能训练方案来说,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应按照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并按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有重点地进行训练。
(三)技能训练内容缺少针对性在调查中,我们通过对23名毕业生和91名在校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在实习见习中或在工作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所学习训练的内容与实际教学不对等。比如在口语表达训练的过程中,70.6%的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普通话考试,因此会以考试内容为主要练习任务,教师也很少选择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篇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就使得技能训练的内容缺少专业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四)技能训练过程缺乏指导性研究中我们发现高校会对学生布置技能训练任务并进行考查,但是受制于教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时间等因素,学生技能训练的过程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往往学期初存在的问题,学期末仍然存在。小到一个汉字的书写笔顺,大到一节课的课程设计,定性思维和固化模式制约了学生的自我纠正,而教师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在训练过程中加以指导,往往影响学生的技能质量和专业水平。
三、师范生技能训练的提升策略构想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高校教学技能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水平,因此,针对高校师范生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策略构想。
(一)建立“课程+技能+实践”三位一体的技能培养模式制订本科4年的技能训练计划,构建技能训练体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设计课程,第一学年主要针对基础能力训练,包括书画能力、口语能力;第二学年主要针对教学能力,同时兼顾基础能力,包括微格训练、艺术技能;第三学年主要针对专业教学技能和教学管理技能;第四学年强化教育发展与运用,在实习实践中应用提升,让学生在观摩、实践、反思中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二)形成全程考核的技能考核和评价体系采用全程考核的技能考核和评价体系,从入学开始就实施为期4年的技能考核评价方案。根据课程设置和学生训练情况,在不同的学期考查不同的内容,比如也可以在需要持续训练的书画能力训练中,采取集中考核和技能抽测的形式,在开课学期采用集中考核,在未开课学期进行技能抽测,督促学生持续训练、不断提升。
我国的护理教育借着改革开放的契机飞速发展,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护理教育从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模式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校也积极加入到护理教育改革的行列中。由于高职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而学以致用,职业能力符合行业岗位需求是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关键。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学生企业实践与课堂学习穿行。这种教育模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的职业教育特色;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又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亮点。这种教育模式可使学生与职业岗位近距离接触,使之在真实的职业环境熏陶下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使职业能力符合行业岗位需求的目的。我校在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大胆创新,将工学结合模式运用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3年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
2.1建立工学结合合作关系
要实施工学结合模式就必须建立工学结合的合作关系。我们通过酝酿、讨论、筛选与考察,将中国人民驻漳州第175医院定为联合办学单位(以下简称教学点),这是一所医疗设备精良,医疗水平高,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
2.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首先,在教学点成立教学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实施管理,以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其次,建立临床师资队伍。选择临床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及良好职业素养的临床医护人员承担教学任务。成立临床护理教研室,对临床教师进行培训,帮助其领会课程标准,掌握教学环节,把握教学过程,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3实施工学结合联合办学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采用三段式教学,即第一学年,所有学生均在校本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第二学年,学生在教学点由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临床医护人员借助临床真实病例讲授专业课知识,边学习边见习;第三学年,学生在教学点顶岗实习;毕业后,在教学点实习见习的学生有50%以上留在该院工作。
3总结与讨论
3.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践行了校院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融“教、学、做”于一体,突出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践行了校院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3.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强调以能力为核心,注重专业岗位能力的习得与掌握,打破传统模式的教学时段分割,使学生早期进入临床,早期接触鲜活病例,结合工作岗位需求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我校通过此种培养模式深入了解护理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时掌握专业培养方案与行业人才需求的对接程度,并为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3.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学生就业搭建了广阔平台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可使学生通过与职业岗位的近距离接触,了解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前景等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更直接、全面、翔实的创业资料和就业机会[1]。在教学点培养的学生熟悉医院管理模式,适应护理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许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已经成为医院护理岗位上的技术力量,毕业后有54%的优秀学生顺利通过合作单位的竞聘考核并直接上岗,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