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学习总结8篇

时间:2023-03-02 15:02: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消防学习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消防学习总结

篇1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主题 “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对公共安全风险的高度关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十二师职业技术校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宣传实践活动。

一、进行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一)演练目的

提升广大师生的防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的防灾救灾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吸取近期发生的消防安全事故教训,提升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的指挥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时间

按照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计划要求,本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于5月12日中午12点进行。

(三)演练情况

1、制定应急预案:

1)根据我校建筑物结构和人群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震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认真学习

2)责任分工,当堂任课教师为各班的主要具体疏散责任人。教学楼每一楼层再有一位教师负责。

3)当听到防震预报铃声后,各班主任、当堂任课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拔掉电源,组织学生有顺序地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电线。

4)如果来不及,要躲在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等下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震后立即发出呼救。

2、开展模拟演练:

5月12日中午12点,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警报长鸣,让每一个学生体验灾害来临时的紧迫,地震一旦发生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实践演练中,让学生们习得应对的方法,从而有足够的经验面对真正的灾害。

(四)演练评估

通过此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提高了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能力,增强了师生们防灾减灾意识,基本达到了此次应急演练的预期目的。

二、开展防震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校采取了防震减灾主题班会、科普展板、发地震知识手册、黑板报等形式强化了学生的安全自救意识,宣传了有关知识。另外,学校认真落实“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每学期开设有安全教育课程,由专职教师对每届学生进行防灾减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等方面的常规性的安全教育,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5月14日,在学校惯例的周末晚自习班会上,各班在班主任主持下,开展防震减灾的主题班会。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有关“防震减灾”的书籍,宣传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和科学减灾的技巧。

学校学生科牵头在各班组织开展板报宣传活动,通过班级黑板报来宣传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各班同学们集思广益,正在积极搜集材料,筹备设计当中,本周三(5月18日)将进行评比。

三、落实校园风险排查整治工作

篇2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

基本要点:

第一,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都是为了达到他的学习目的服务的。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反映,它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第二,计划内容一般分五个部分:

①全学期学习的总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②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优秀中学生的学习经验表明,在制定分科学习计划时要注意两点:要特别重视马列主义的基础知识、语文和数学三门学科的学习。学好这三门学科,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要有重点,但不能偏废某些学科。

③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自学内容大致有三方面:

①自学缺漏知识,以便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跟上和适应新教材的学习。

②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学习而系统自学有关的某种读物。

③不受老师的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系统自学新教材。

④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其他学习活动以及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内容、要地和时间安排。

⑤坚持身体锻炼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第三,要从实际出发。一个中学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上述五个部分的计划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每个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在订计划时,每个人的计划重点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并不是每个中学生在任何情况下制定学习计划都必须包括以上五个部分。有的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去系统自学课外读物,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学缺漏知识和弄懂课本内容上。总之,要制定一个对学习有指导意义的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摸清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自己实际掌握的知识程度出发。

篇3

一、预习。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预习要做到下列四点: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

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8、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好是一边听一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下课后再补上笔记。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三、作业。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作业必须做到: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

4、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5、认真更正错误。作业经老师批改后,要仔细看一遍,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6、作业要规范。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业涂改过多。书写要工整,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7、作业要保存好,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同时还要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复习要做到: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特别是听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应彻底解决。重点内容要熟读牢记,对基本要领和定律等能准确阐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对基本公式应会自行推导,晓得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搞清楚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性。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记忆。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对本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边学边忘,造成高三总复习时负担过重的现象。

6、在达到上面要求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阅读一些课外参考书或做一些习题,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考试。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明确努力方向。考试时应做到:

1、要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考得好,可以促进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所以,考试并不可怕,绝不应当产生畏考心理,造成情绪紧张,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

2、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各科功课进行系统认真的复习,这是考出好成绩的基础。另外,考试前和考试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3、答卷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①认真审题。拿到试卷后,对每一个题目要认真阅读,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结论,然后再动手答题。②一时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放一放,等把会做的题目做完了,再去解决遗留问题。③仔细检查,更正错误。试卷答完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检查和验证。先检查容易的、省时间的、错误率高的题目,后检查难的、费时间的、错误率低的题目。④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答题步骤要完整。

4、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不仅要看成绩,而且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首先要把错题改正过来,把错处鲜明地标示出来,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复习时查对。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并进行分类统计。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原理、思路、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经过分析统计,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做对了的题目也要进行分析,检查自己对题目的表达是否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便等。

5、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

6、杜绝各种作弊现象。

六、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在搞好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课外学习,可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对课内学习也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课外学习应注意:

1、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原则是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弥补自己的学习弱点。

2、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些有关学科的课外读物学习。

3、课外阅读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宁可少而精,也不多而滥,切忌好高鹜远、贪多求全。

七、实验课。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有效地扩大知识领域,培养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验课要做到:

1、实验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步骤等。

2、注意熟悉实验用仪器设备的名称、功能和操作方法。

篇4

为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对公共安全风险的高度关注,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xx小学积极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系列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学校通过黑板报,利用微信、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等,集中宣传防灾减灾知识,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校园舆论氛围。倡导各班师生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切实增强师生对开展防灾减灾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开展隐患排查。学校集中开展一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重点针对教室、宿舍、围墙等各类可能存在灾害风险隐患的公共场所开展排查,进一步落实学校风险防范治理责任,完善相关措施,全面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三是组织防火、防震逃生演练。通过演练,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路径,提高师生综合防灾减灾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切实遏制和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5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尖子生高效学习方法总结计划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教育学家们一致认为先进学生和后进同学的差异,重要的一点是先进学生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而后进学生大多是学到哪里算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也到不了那里,自己又管不住自己,每天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因此每位学生在开学伊始,必须制定自己的计划。

1、制定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是要分析现有的条件,即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已经具备的条件;第二步,是确定目标。它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是空中楼阁。

第三步是选用措施。它是实现目标执行计划的保证,包括作息时间的调整,各学科之间的调换和搭配,文体活动的安排等。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个步骤,是安排步骤,它要求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2、计划制定要遵循的原则:

(1)确立明确的目标任何计划的制定都需要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灯塔,它是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作为中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提出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对自己的学习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有个大致的设想,对自己要发展那种兴趣有个打算。同时,对于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以便确立改进的目标。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凡事预则立、奋则进,所以学习的目的越明确,学习行动的意志也就越坚决,尤其是在高尚学习动机支配下的行动目的,更能使我们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辛,不顾各种内部和外部困难,全力以赴来搞好自己的学习。

(2)参照生物钟原则。“生物钟周期律”对人起着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因势利导,在___时,增加任务量,提高效率。在低潮时,保持正常的任务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人由于心理和生理条件的不同,其最佳的“生物钟周期”也不尽相同,即其学习的最佳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正确利用生物钟的调节作用,才能更好地制定一套___的计划,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3)难易适度性原则。计划的制定是以实现为目的的,不能过易或过难,只有基于一定基础之上,遵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最终作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人应该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目标的选定应据有适当的难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发现问题,以满足自己的学习动机,完成自主性学习,使之有所进步。

二、科学预习

所谓科学预习就是要在巩固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而进行准备,预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只有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才容易打胜仗。可见,只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的关键。

1、预习方法:

(1)要认真读书。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出重点、难点、疑难问题。

(2)要认真思考。预习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___,弄清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内容中的每一个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体会和感受,也可适当地作点批注。

(3)要虚心请教。在预改头换面过程中,有些问题虽经过立的思考(包括查资料),但仍得不到解决,可与同学讨论,必要时要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人请教,尽量将总是解决在课前,以便课上集中精力思考些新问题。

(4)要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预惮,可适当地做些处选习题,以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和巩固、深化知识系统。如有可能,还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从而为上新课作些必要的准备。

(5)要认真做好笔记。写预习笔记是预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说,预习笔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每一课(或每一章节)中的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包括自我练习);二是每一课(或每一章)中秘括的几个紧密联系的主要问题;

三是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四是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并注明出处;

五是主要心得体会。

当然,这五个方面不一定每次笔记都记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处理。

2、预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不要全面铺开。

预的好处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训了保证预习的质量,我们最好先从基础学科(语文、数学、理化、外语)或个人感到困难的学科中选出一两面门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展开。对于个人的优势学科或较易掌握的内容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二)时间的安排要服从整体计划。

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可能来安排,不要因预习占用过多的时间而打乱了学习的整体计划。时间多时,可多预习一点;时间少时,可少预习一点,钻得浅一点。有些疑难问题解决不了是正常现象,预习不可能将全部新内容能钻透。

(三)要有计划地逐步提高。

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预习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却应该是循着事物的内部规律有计划地进行预习。从横的方面说,要由一种学科到多种学科;从纵的方面说,要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如从课前预习到单元预习再到整册预习等。

尖子生高效学习方法总结篇二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选拔学科基础扎实、成绩优异、思维敏捷、学习能力超群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从而造就一批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为学校增光。

在智力、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等方面相对优秀的那部分学生常常被认为是好学生,也被称为优生。由于这些学生认知结构、判断能力和行为决策水平都有待提高,他们思维活跃不稳定,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成长的烦恼,还有来自家长教师及学生自身的过高期望等,常常会诱发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优生在年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却颇大,抓好对他们的教育,对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有很大作用,这些学生能否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工作无疑会对班级工作局面的好坏产生很大影响。具体措施1.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2.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3、为了使优等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4.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5.严格要求。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6.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___、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___平等相待。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8、教师每天给优生布置几道思考题加强训练,要完成一本课外书习题。

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对优等生的教育,主要计划如下:

一、做好基础知识的学习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才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特长。任何一个优等生都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石上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会学习为标志,设计多种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脑,手,口,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注重精讲点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在共同的基础上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尖子生,让他当先生说一说,讲一讲,锻炼他们的思维。通过训练,及时让学生掌握所学,设计的习题要有梯度、有层次,及时注意优等生的学习动向,适当的加大他们的训练量。课内教师积极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主动思考,加强学法指导,使他们牢固的

掌握基础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之一。学生对某学科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很需要有意识地主动培养。教师讲清该学科的重要性,通过论理和展示学科的美,去说服和吸引学生主动地钻研该学科。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爱护,将严格要求与恰当运用方式方法相结合,为他们排忧解难,对他们进行感情投资,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好感。从而使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比较浓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学好该学科。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那样有规则,当我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达尔文所说的规则便是指良好的习惯,当然也包括学习习惯。我做了一些小结,主要有:

一心向学的习惯。这是所有习惯中最重要的,一旦养成就会自动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万事万物都与学习联系起来。具有这种习惯,他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最能调动潜意识的作用,日积月累,时间转化成知识,知识转化成了智慧,逐渐行成了优势。

专心致志的习惯是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一要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二要全身贯注不溜号。严格制定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法宝。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到了该学习的时候马上学习。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所以这是完成学习计划的保证。

认真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对书本知识___的吸收。

二、做好特殊培养

当有了扎实的基础后,就要对优生进行特殊的充分培养,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

合理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教师的期望不同于一般的预言,它一旦形成,就左右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式,它能在有意无意之间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对优生的高期望可以有效给予学生学习动力,激发他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师生教学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期望和态度或明或暗地传递给他,并且一直___他的学习和成长,学生会按照期望的方式来调动学习的动力和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较高的自律能力,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学习。

老师选定要培养的优生,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随时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引导分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学校也出台了相应的评价方式,通过阶段性检测或学科竞赛来检验优生的学习成绩。

尖子生高效学习方法总结篇三

1、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_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范本)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首先,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

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知识的系统化,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最后,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道理很简单,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想搞好知识的系统化,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

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

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___、___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___、___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健康上网、积极探究的习惯等等。从课堂学习的过程看,还有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应考等好习惯。

6、积极应考的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从学校的角度讲,老师为了检查教和学的近期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为了推动学生的系统复习,提高学生自

学能力,也把考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在考试复习前进行动员,考试时讲考场要求,设置考场,安排监考老师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紧张气氛。

___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7、阅读自学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___,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8、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9、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10、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篇6

在第10个“防灾减灾”日即将来临之际, 为增强全校师生防灾减灾安全意识,提高应急疏散避险能力,5月7日至11日,xx镇小学开展了以“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为主题的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电子屏、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向师生们宣传防灾减灾的意义,普及科学防灾减灾的知识。

二是5月11日下午2点,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各班班主任迅速组织学生就近避险。随即,班主任又迅速组织学生双手抱头、弯腰有序地从教学楼中紧急疏散到达安全场地。整个演练过程规范、安全、有序,全校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安全地带。副校长丁远圭在确定全校师生都安全撤离后,总结演练成效,并向全体师生普及了防震自救的相关知识。

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全校师生掌握地震时迅速逃生、自救的技能,同时提高了师生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篇7

关键词 尿毒症 综合护理 血液透析 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18-0036-03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heart failure occurring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uremia

LIU Jianhong, HUANG Dongmei

(Hemodialysis Room of People’s Hospital, Yichun City, Jiangxi 33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heart failure during hemodialysis in uremic patients. Methods: From August 2012-March 2015, 90 cases of uremic hemodialysi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cared by regular hemodialysis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cared by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mplication prevention nursing and others. The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scores o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left ventricular diameter shortening rate(LVDS), 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6 min walking distance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uremia; comprehensive nursing; hemodialysis; heart failure

尿毒症是各种晚期肾脏病的共有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表现的综合征。尿毒症主要通过血液透析治疗,而血液透析是引发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如心力衰竭(心衰)等[1]。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发生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8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6~75岁,平均(59.44±6.8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7例。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7~74岁,平均(60.33±7.12)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 h,透析机为Fresenius 4008和GAMBRO-AK-95,透析液为标准碳酸氢盐低糖透析液。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包括空气消毒护理,清洁床单、被罩等;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病情发展情况及透析的重要性等,并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情况。在进行各项操作的时候,严格按要求操作,尤其是穿刺等操作的时候,切记要无菌操作。对于血液透析的整个流程熟练掌握。在进行透析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状态,发生异常及时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预防心血管病并发症的护理等。①心理护理:尿毒症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长期透析,经济负担重,很多患者会产生抑郁等情绪。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在透析过程中,对患者的疑问认真解答,并注重仪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出院后,应该与患者主动沟通,咨询患者情况,并给以适当的心理指导。②预防心血管病并发症:最主要的是控制血压,患者血压上升与发生心衰关系密切。在透析过程中,如果出现血压升高,可静脉点滴硝酸甘油、舌下含服降压药等。对于已经发生心衰的患者,如果血压较高,普通透析能短时间减轻体液潴留。对于血压降低者,可以选择阶梯式高钠低钠透析治疗。饮食方面要严格控制水分、钠等的摄入。注意患者的体液平衡。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要立即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超滤脱水等,以改善心衰症状。

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缩短率(F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变化情况。SDS评分的分值越高,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从表1可见,干预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

3 讨论

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是引起心衰的主要原因,这一系列的变化会造成机体水钠潴留、离子紊乱[2-5]。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是血压控制欠佳,透析不充分以及肺部感染等[6-8],故要预防心衰发生,临床需从多方面考虑[9-10]。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心衰发生,减轻负性情绪对病情的影响[11-12]。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

总之,综合护理在预防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中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情况,提高LVEF和FS水平,降低SDS评分,延长6 min步行距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陈雪玲.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9): 837-839.

[2] 王其玉. 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预防效果评价[J]. 安徽医药, 2013, 17(3): 524-526.

[3] Kohara M, Takeda S, Miki T, et al. Development of acute pericarditis associated with new-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a diabetic patient with renal impairment: the elusive nature of uremia[J]. Intern Med, 2016, 55(8): 955-959.

[4] Belmokhtar K, Robert T, Ortillon J, et al. Signaling of serum amyloid a through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s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uremia-related atherosclerosis[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16, 36(5): 800-809.

[5] 魏蕾.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协同护理[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18): 90-91.

[6] 倪雪芳. 某医院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综合护理应用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15, 28(6): 68-71.

[7] 苏敏, 郑勇. 综合护理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1): 109-110.

[8] Makhlough A, Fakheri H, Hojati S,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n hybrid therapy and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uremi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Middle East J Dig Dis, 2016, 8(1): 39-43.

[9] 梁引弟. 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研究, 2014, 11(7): 52-53.

[10] Kovesdy CP, Kalantar-Zadeh K. Back to the future: restricted protein intake for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CKD, triple goals of renoprotection, uremia mitigation, and nutritional health[J]. Int Urol Nephrol, 2016, 48(5): 725-729.

[11] 庄伟. 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5): 241-242.

[12] Lv Z, Gao J, Wang L, et al. Uremia-caused changes of ghrelin system in hippocampu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cognitive function of hippocampus[J]. Int Urol Nephrol, 2016, 48(5): 807-815.

篇8

【关键词】 消化道息肉;病理学特点;内窥镜检查;临床方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9.024

消化道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疾病, 可致出血, 随着的病情的发展, 可能会发生消化道肿瘤。因消化道息肉癌前期病变, 因此, 早期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由此, 本院对进行内镜检查的消化道息肉患者235例进行分析, 并在内镜下采取多种治疗方法(行活检钳钳除, 氩离子灼烧、高频电凝切割、套扎器套扎或黏膜下切除等), 已取得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235例, 均经内镜检查确诊, 男124例, 女111例, 年龄2~78岁, 平均年龄(43.2±12.5)岁;疾病类型:①上消化道息肉139例(59.15%), 男74例, 女65例;常见症状有上腹部不适, 症状无特异性, 部分患者有反酸、嗳气、上腹部胀痛、灼热等症状;其中食管息肉25例, 单发21例、多发4例, 胃窦39例, 单发21例、多发18例, 胃息肉54例, 单发41例、多发13例, 十二指肠息肉21例, 单发14例、多发7例。②大肠息肉96例(40.85%), 男50例, 女46例;常见的症状有腹泻、便秘、上腹部胀痛不适, 且部分患者有便血;其中直肠49例, 单发31例、多发18例, 横结肠19例, 单发13例、多发6例, 降结肠15例, 单发11例、多发4例, 升结肠13例, 单发8例、多发5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内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前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凝血功能检查, 根据息肉大小行活检钳钳除, 氩离子灼烧、高频电凝切割、套扎器套扎或黏膜下切除等多种方法[1]。选择型号为YHA300型氩气高频电刀, 于病变部位灼烧直至息肉整体变为灰白色, 套扎治疗直至息肉组织变为青紫色。高频电凝切割治疗:在内镜直视下, 全面探查息肉病变情况, 检查完毕后退镜, 并安装由美国COOK公司提供的多连发套扎器, 再次进入内镜, 于息肉部位处进行套扎, 直至带蒂隆起, 并颜色变紫[2]。将高频电金属圈套器通过内镜活检孔插入, 将隆起的套扎环蒂部套住, 行高频电切除术治疗, 通电时间持续3 s/次左右, 经多次通电直至息肉组织切除, 若创面周围组织与偶少量渗血, 可采用8%去甲肾上腺素局部喷洒止血或采用金属钛夹闭止血[3]。术后, 通过钳夹夹取切除的息肉组织标本, 行病理学检查, 应用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 取3 μm切片, 参考相关文献[4]对息肉组织的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

2 结果

2. 1 病理学检查结果 上消化道息肉中, 食管:状瘤19例, 占13.67%, 鳞状上皮单纯性增生6例, 占4.32%;胃十二指肠:增生肉92例, 占66.19%, 炎肉11例, 占7.91%, 腺瘤肉6例, 占4.32%, 错构瘤肉5例, 占3.60%。上消化道息肉伴不典型增生28例, 占20.14%, 且以胃窦多见。大肠息肉中, 腺瘤肉47例, 占48.96%, 伴不典型增生35例, 占36.46%, 其中管状腺瘤31例, 占65.96%, 伴不典型增生26例, 占83.87%, 绒毛状腺瘤11例, 占23.40%, 伴不典型增生11例, 占100.00%, 混合型腺瘤5例, 占10.64%, 伴不典型增生3例, 占60.00%;增生肉 21例, 占21.88%, 伴不典型增生1例, 占4.76%;炎肉 18例, 占18.75%, 均无不典型增生;其他类型息肉10例, 占10.42%, 其中息肉恶变为癌症4例, 占40.00%, 锯齿状息肉3例, 占30.00%, 幼年肉病变2例, 占20.00%, 家族肉病变1例, 占10.00%。

2. 2 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治疗成功, 成功率为100.00%, 手术时间为5~18 min, 平均时间(12.43±2.54)min。经电凝切割息肉组织时渗血32例, 出血量少者采用8%去甲肾上腺素局部喷洒止血, 出血量较大者采用金属钛夹夹闭止血, 并联合静脉滴注止血药物。本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不适症状, 部分患者有轻微腹痛, 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有3例经电凝切割术治疗后发生消化道出血, 有2例采取套扎术治疗后因套扎圈脱落而发生消化道出血, 经止血处理后症状缓解, 无术后穿孔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卧床休息3 d, 禁食禁水2 d后, 进无渣流食, 并采取静脉补液支持治疗。大肠息肉患者静脉滴注抗生素3 d, 胃息肉患者静脉滴注抑酸剂3 d。术后随访6个月~1年, 经内镜复查无原位息肉复发。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是消化道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要分为上消化道息肉和大肠癌两类, 且主要以增生肉为主。有研究表明, 消化道息肉属于癌前期病变, 其中大肠癌的发病率高达55%~70%, 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达 60%[5]。

本研究病理学组织检查, 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与大肠息肉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其中上消化道息肉经病理检查以增生肉为主, 占66.19%;伴不典型增生占20.14%, 且以胃窦多见。而大肠息肉以乙状结肠、直肠多见, 其中腺瘤肉占48.96%, 伴不典型增生占36.46%, 且有4例息肉恶变为癌症。由于消化道息肉有癌变倾向, 早期发现、早诊断与治疗, 对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临床多以外科手术治疗本病, 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费用高[6]。目前临床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较多, 根据上消化道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 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内镜技术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息肉治疗中。目前本院已逐步开展了直径0.5 cm的息肉病变患者, 若采取氩离子灼烧治疗, 往往会导致复发, 此时采用套扎术治疗, 不仅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同时可完整切除息肉组织[9]。然而对于直径>2.0 cm的息肉病变患者, 往往采用上述方法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此时采取高频电凝电切术, 术前常规行超声内镜检查, 确定息肉病变部位及是否有大血管, 若无较大血管者, 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 首先应用套扎器套扎于息肉处, 使其形成带蒂隆起, 待颜色变紫后, 再行息肉切除, 为防止套扎圈脱落而发生消化道出血, 电切治疗时勿紧贴息肉基底部[10]。术后经6个月~1年后复查, 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无原发位息肉复发, 提示上述治疗方法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 内镜下采取多种治疗消化道息有微创、操作简单、手术风险、费用低的特点, 且无复发现象,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胥宾芬, 范惠珍.内镜下微波灼除术与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比较.广东医学, 2015, 16(3):444-446.

[2] 舒若, 章谦, 李颖, 等.采用 EMR技术对消化道息肉诊疗的效果临床研究 .科技通报, 2015, 25(1):67-70.

[3] 张威庆, 李伟, 赵卫东, 等.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 260例体会 . 山东医药, 2011, 51(19):99-100.

[4] 陈丽珍, 陈萍, 曾丽芬, 等.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行内镜治疗的护理体会.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18):3443-3444.

[5] 程华.内镜下高频电治疗老年人消化道息肉56例临床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12):1752-1753.

[6] 王斐, 韩树堂.中医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研究进展.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7(3):298-300.

[7] 马春涛, 沈道明, 王兴寿, 等.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58例疗效分析.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1(4):666-667.

[8] 屈银宗, 黄景荣, 汪毅, 等.消化道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围术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临床研究.临床内科杂志, 2014, 31(10):712.

[9] 潘亚娟, 田霞, 王成, 等.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术后发生低血糖的护理干预.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25(6):4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推荐期刊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