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思品课堂论文8篇

时间:2023-03-02 15:01: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思品课堂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品课堂论文

篇1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理论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学习和研究教学模式对提 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 用及其表现形态,有利于我们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律,此外,教学模式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 具体化,又是教学实际经验的系统总结。它具体、简明、易于操作,便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 量。

    12年来,我和杭州市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一直在探寻具有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实践, 探索建构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接受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思想品德新授课中各种课型。这一模式的基本教学 程序是:

    寻入--明理--扩展--寻行--总结。结构序列如下:

    (附图 {图})

    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思想品德 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 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

    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教《敬礼!亲爱的老师》一课时,提出了 “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 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 学生谈他心目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教 学实效。

    二、掌握学习模式

    该模式以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关于“为掌握而学习”、“为发展而学习”的理论为基础,强调以目标为导 向,导教导学。它的操作程序是:

    前提诊断--展示目标--实施目标--矫正--反馈检测目标--达成目标。结构序列如下:

    (附图 {图})

    我室组织编制了各册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系列,使教师在教学中能较准确、恰当地掌握了教学目标,克服 了教学的随意性,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学习过程更加清晰有序,明确有度,具体可测。掌握学习模式,目前正 在推广之中。由于它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矫正反馈机制,使学生的认知目标达成 率有了很大提高。

    三、“问题--讨论”模式

    这是从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问题性教学”亦被称为“问题--发展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迁 移过来的。这种模式把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基本程序是:

    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归纳评价--解决问题。这和模式的结构序列如下:

    (附图 {图})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了学生 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在接受 调查的1508名学生中,有1493名表示喜欢老师这样上课。

    四、角色扮演模式

    角色扮演模式是从美国社会学家范尼·谢夫特和乔治·谢夫特的《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中演绎过来 的。它是以社会经验为基础的一种模式,它的操作程序是:

    设置情境--扮演角色--讨论评价--总结经验。结构序列如下:

篇2

1.认清思品课教学的基本结构

思品课既遵循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遵循小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具有德智双重性。因此,思品课教学的外延更广,思品课课堂教学结构显得非常灵活,我们把这种灵活的课堂教学结构归纳为“两点双线圆圈式”。“两点”为知行两点,即任何一堂思品课都必须落实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两个内容;“双线”为情意双线,即激发道德情感和磨炼道德意志要始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它们不单独组成一个教学环节;“圆圈”表明知情行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端性,任何一种心理成分都可以做教学的开头,也可以是教学的结尾。当前思品教学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品教学结构,它明显地体现了知行两点,但要注意:千万不可忽视激感和磨炼意志的有机渗透,否则,上课就会枯燥无味。

2.把准教学重点一般说来,知和行是思品课教学的重点。

就知和行比较,如何确定谁是一堂课中的教学重点?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思品课教学重点的确定和语数课教学重点确定是有区别的,语数课教学重点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而思品课的教学重点则是由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决定的,因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源除学校之外,还有社会和家庭。因此,每次思品课教学之前,学生对将要接受训练的道德观念既不是完全掌握,也不是完全陌生,而是处于一种知行矛盾阶段。这种知行矛盾有时表现为有知无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有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无行。因此,思品课教师在备课阶段,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进而确定教学重点。若学生是有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导行上;若学生是无知有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明理上;若学生是无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知行并重。

3.创造性使用教材

省编思品教材一般都是由课文、“想和做”两部分组成,课文是教学的基本载体,“想和做”是用来巩固练习,反馈检测用的。

使用思品教材和使用语文课文是有区别的。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知情行意的综合训练。思品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和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去进行内心对比,进而帮助学生归纳出道德观念的基本要求。所以语文课教学重在分析,思品课教学重在比较;语文课教学重在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思品课教学重在归纳道德观点的基本要求。

思品教材中好的“想和做”,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有强烈的针对性;二是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想和做”,可以掀起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思维价值,既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或怎么样,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只简单地进行判断和选择处理。如果教材中的“想和做”和自己教育对象的知行实际还不够接近,则教师要重新设计,好的设计是能针对学生对一些现象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看法,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创设出一种在明辨是非时能刻骨铭心的教学情境。

4.把住延伸的度

不同的道德观点,彼此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但思品课教学要保证一课一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大纲,把住延伸的度,不宜无限扩展。

把住延伸的度,指的是有时可以自然延伸,比如:和好书交朋友,可以自然延伸到和好报交朋友;从小要敬爱父母,可以自然延伸到长大后有责任供养年老的父母。但这种延伸是有一定限度的,即要控制在同一个道德范畴和同一个教育层次之内,决不能无限扩展。比如:从小学好各门功课就不宜向德智体全面发展扩展;热心为集体服务就不宜向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扩展。

5.学生的思维参与是教好教活思品课的根本途径

篇3

    一、“开放式”——联系社会,引导实践

    统观思想品德教材,实践性强是它的一大特点。不少课文内容都是取自现实社会,距离学生身边很近的实 例,因而在教学中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或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课堂,进行现场教学;或组织学生拟定实践 主题,引导身心参与。例如《要节约水电》一课,课文中主要介绍节约水电的事例,属于榜样教学。为了挖掘 课文的深层思想内涵,增强教育效果,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学校附近的自来水厂和电站 参观、访问,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目睹自来水生产和发电的全过程,亲身感受工人叔叔生产劳动的艰辛,再 回头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易于增强教学效果。而在《做集体的小主人》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则参照课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以“庆五一,颂祖国”为主题,自行组织安排一次班级文娱活动,然后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对这一 活动进行总结,让大家在实践中体会怎样做好“集体小主人”。这种教学方式,我们把它总结归纳为“开放式 ”。

    二、“表演式”——增添兴趣,直观形象

    思品课的内容,虽说都通俗易懂、具体、明了,但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喜好直观的心理特点,若能按照 教材不同内容特征,辅以表演之类的形式,使教学更生动,形式更多样,课堂气氛更活泼,学生兴趣更高,教 学自然也就更易见成效。例如:有一位二年级的思品教师在讲授《集体力量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 “集体力量大”的内涵,她精心设计了一个小品:让四个小学生搬一张桌子,先是四人朝四个方向用力,结果 搬不动。后来让四人朝一个方向齐心协力,很快将桌子移动了。小品形式虽然简单,但学生投入专注,兴趣很 高。经过小品的直观表现,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集体力量大,不等于人多力量大,发挥集体力量必须以团结 为前提。

    三、“摸拟式”——生动活泼,加深理解

    有些课文内容,靠单纯讲解说教,学生反应不很积极。教学效果就难免要打折扣。于是,我们在教学中又 尝试了另一种教法——“模拟式”。用得好,既能变呆板为活泼,化枯燥为生动,同时也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例如:我们在进行五年级《希望工程献爱心》一课的教学时,刚好本县有一个农村小学生因为得了白 血病需要巨额医疗费用,既面临失学,更面临着生命危险。于是,我们在授课时,以时事为背景,在课堂上模 拟了一次“献爱心”活动,学生们配合默契,投入真诚,既体味了“献爱心”的欣慰,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和 思想内涵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采用“答记者问”、“新闻会”等模拟形式来活跃 课堂教学,也能收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四、“演讲式”——锻炼表达、提高觉悟

    思品课的很多内容,不但需要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而且很需要学生的感情投入。只有真正牵动学生的心 灵,激发他们的真挚感情,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效果立增。基于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 中,引入了另一种新形式——“演讲式”。例如:我们在四年级《英勇不屈的好党员》、《在烈士纪念碑前》 、《抗日英雄吉鸿昌》等课的教学时,进行了一次小型演讲会。即课前让学生(最初是挑选,后来是轮流)引 用课文(适当结合一些课外)的典型事例,写成短小精悍的演讲稿,每节课用25分钟时间让学生上台演讲,然 后教师归纳、总结、勉励。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不但准备认真,而且感情投入,控诉敌人的暴行时 ,声泪俱下;颂扬革命先辈的气节和风范时,肃然起敬。这种演讲式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进一 步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上述“四式”教学形式实际上是本地区目前正在实验过程中的“活动式”教学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系列 应用。所谓“活动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课本的内容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为重要特征的方法” ,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活动”,又不同于“活动课程”,是区别于两者之外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其理论依据 ,一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自主参与理论”;二是“主体教育观”;三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活动式”教学法的主要操作步骤有:1.寻找活动要素。2.设计活动形式(目前常见的形式有上面提到的 开放式、表演式、模拟式、演讲式。其他诸如沙龙式、制作式、图示音像式等,鉴于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 不大常用,这里介绍从略)。3.拟定活动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活动式”教学法是一套能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常规手段。它在整个中小学德 育教学体系中具有其它方法无法取代的作用和效果。单从它在思品课堂教学的应用来说,具有如下优越性:

    1.“活动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全员参与和全身心投入整个教学过程,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上 述所举“四式”尤其是“开放式”的运用看,好奇心、新鲜感和实践性刺激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使得他 们自始至终都专心投入,积极活动,热情参与,同时由于走出了课堂,接触了社会,又使他们开阔了视野,锻 炼了胆识,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知识的内涵,延伸了知识的外延,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变客体为主体, 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4

关键词: 思品课堂;交流;探讨

G633.2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课堂小组讨论是最能体现这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然而,为追求新的教学形式而讨论的现象很普遍,形式主义的讨论必然导致课堂讨论的效率低下。下面是本人结合自身在平时教学中所发现、归纳、总结的一些现象思考,分析课堂小组讨论中常见的问题之原因,探讨解决之道。

一、作壁上观寡讨论――学生的参与度低,参与不均衡

学生的参与度低,参与不均衡,这是课堂讨论效率低的主要表现,也是课堂讨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思想品德课小组讨论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参与机会更多,扮演了一种帮助人的角色,学习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其他学生处获得信息,致使他们在讨论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比班级教学中的收获还少。合作不够主动,更多的学生把讨论学习看作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学习的方式。他们的合作往往处于被动,因此很难内化为能力。讨论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就直接影响了讨论的顺利展开。学生对讨论不感兴趣,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一部分学生成了活动的旁观者和局外人。没有参与,主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究其原因,除了学生不会讨论,需要老师进行方法指导外,还与老师的评价方式有关系。以往我们的评价是结果性评价,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这样的学生有自信,敢发言。成绩不好就是差生,这样的学生没自信,不敢轻易发言。在平时的上课中,教师应该注重使用过程性评价,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采用因人而异的激励性原则,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课堂的即时评价要宽容,比如不说“错了,请坐”而说“有其他的回答吗?”等。在小组讨论中更要如此,否则很难调动广大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回答问题积极性。小组讨论随时会生成各种问题,有的指向学习内容,有的指向学习方法,教师应以极大的热情去分析这些问题,艺术性的处理,不能简单粗暴的否定,并把它引入到小M讨论中来――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往往具有高含量的有效性。教师要让学生在肯定、引导、激励性的评价中,获得精神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

二、对交流的问题没兴趣――论题选择不当,论题脱离学生实际

论题选择不当,这是小组讨论效率低下的内在因素。论题是从情景材料中抽象出来的进行小组讨论的主题,它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选择什么论题展开小组讨论,决定讨论的方向,关系到课程目标的达成,从广义上说关系着教学效果。论题选择不当,从局部来看,讨论也许非常成功,但从教学内容的全部来看,违背了效益性原则,教学也是失败的。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讨论模式的保证。好的讨论问题首先必须精确,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性质:事实性、解释性或评价性;其次不要太宽泛,具体、特定的问题有助于引导讨论的方向;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问题应该反映真正的疑问,论题选择不当的重要表现就是: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对小组讨论的问题没兴趣。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求老师在讨论前,动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不会你推我让了。如何做到学生感兴趣呢?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波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课堂能够贴近学生经验,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好奇。小组将要讨论的问题、课题,应该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生通过讨论,有可能生成新的讨论、争议;正是在生成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表达和说服别人的愿望。

三、观点不同惹争议――讨论结果的理论提升不足

课堂讨论有一定的程序,每一步都有其具体要求和独特功效。归纳总结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小组交流是互相补充完善的过程,得出的结论仍然可能是零碎和不系统的,如果缺乏教师小结程序,就没有理论的升华,教师的总结归纳,使芜杂变得有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所以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堂讨论的小结工作。

教师要在学生的讨论暂时告一个段落的时候,作一个适当的总结,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肯定讨论的成果,还要注意让学生讲述思维过程,注意思维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如有些问题经过讨论,学生发表的答案模糊不清,要引导学生经过辨析比较,找出最佳答案;有些问题的答案呈多样性,要引导学生讲述思维的过程,还有些问题由于学生理解角度不同,所持观点不一致,教师要组织学生分析、明辨正确和错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总结不是重复学生的观点,教师的总结在整个小组讨论程序中只占很短的时间。

四、不顾实际皆讨论――小组讨论的目标不明确

在新课改中,出现了为了讨论而讨论的情况,一节课下来,有的老师往往不考虑必要与否,动不动就采取小组讨论,但讨论内容不讲层次,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时间,在讨论中花的时间较多,收效甚微。整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实如一盘散沙。小组讨论法教学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表明讨论是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的,是为了发展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所以讨论题的设计是影响讨论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讨论法成功实施的前提。

五、似是而非假讨论――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篇5

一、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讲授课本上的道理,学生在下面做笔记,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的学习变得机械,整个课堂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说教,课桌下面就像一潭死水。这样的课堂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课堂,也很难取得我们期许的教学效果。另一个极端的做法,教师认为新课改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应该退居二线,学生们自己学习、讨论,盲目地追求新课改的形式,却违背了新课改追求的宗旨。初中生的自觉意识还比较薄弱,很难做到自控,遇到问题也很难找到正确的探索方法。甚至有些学生缺乏自信,认为自己遇到的问题可能比较幼稚,羞于启齿,长期以来,学习就会越来越困难。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就会厌恶课堂,从而课堂也会变得毫无吸引力。所以,新课改虽然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仍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掌控着整个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学习渐入佳境时,就像参观景点一样,让学生自己去欣赏、去品味,在学生遇到困惑时,适时地做出精彩的讲解。这样的课堂更像是一场旅行,由教师带路,沿途的风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在学生遇到坎坷时,教师加以指导即可。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沉闷死寂的,而变成了动态、活跃、精神焕发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思考、活跃的状态,课堂上的重点、难点也就很容易得到突破。思想品德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应该仅限于课堂上的提问,教师应该以各种方式组织各种课堂讨论、竞赛抢答、演讲辩论等,以此来升华学生的思维。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应该给予适当的肯定,这样才能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课堂气氛也变得很活跃,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得到了加强。

二、课堂语言应该趣味而充满激情

篇6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思想与品德”课程新的要求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能墨守成规,应当随着时代进步革新变化,以适应新的形势。“思想与品德”课作为一门传统的中学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应对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内涵等方面进行反思和修正。[1]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学的人本价值,注重课程流程的科学规范,这就要求“思想与品德”课的教学应改进以往不贴切学生,流于形式化的教学内涵,变革过去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时空僵化的教学方式,增加一些青春化的教学内容,将日常教学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规则意识中。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一言堂”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才能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大潮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当前中学“思想与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一) 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学习能力培养缺位

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过程中,对思想品德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从体验到认知的规律性过程。[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学生的学习生活规律,汲取现实素材,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为纽带,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贴切实际,润物细无声,达到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效果。而学习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以往思想品德课程所忽视的,许多教师往往是重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对学生的理解和自学实践能力的养成关注不足,这就为学生的后续整体学习埋下了隐患,因为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和学习精力是有限的,仅仅依靠外在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不能培养学生在以后走向社会所需的重要的自学能力,在学习动力上也会有所减退,而现实中由于受到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新课改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并未彻底贯彻落实,许多思想品德课程变成了“新瓶装旧酒”。

(二)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实践结合不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实践所产生的经验可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科学理论。教育理论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指引和主线固然要加强学习,但是实践活动的调剂也是不可或缺的。现实中,很多教研员理论水平相当扎实,但在实践上却一片空白,“闭门造车”的结果是学生往往很难理解一些晦涩的词句概念和深奥的理论含义,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如今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考试成绩和行为方式的相互矛盾正是这种经验主义的体现。这种矛盾的实质仍是低效化,在教师的硬讲授的教学方法下学生逐渐丧失了主动求索的能力,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

(三)课堂教学方向不明,定位不清晰

近年来基于新课改的要求,合作、探讨型方法日益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实现“新教学”的一种流行方法。教师常常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辩论或探讨,这原本是很好的革新,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加以辨析,一些简单而概念明晰不适于讨论的内容也成了主体,将课堂资源大大耗费在一些不合适的环节。[3]而教师的引导深入分析的过程相应不足,课堂教学反而流于形式,这是方向不明的一个表现。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分析不够,缺乏实效性,定位不准确导致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方法的适用问题。而且,经验式的照搬照抄而不加消化地适用也使许多教师丧失了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思想与品德”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举措分析

笔者认为,对于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其核心正在于低效的表现,故当前如果要解决这些难题,最重要的是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高效教学”,主要是指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流程体系,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良性节奏,提高教学效率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提高中学“思想与品德”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顺畅的沟通机制。这是新课改发展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具体要求。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听取学生的声音,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才能和他们正常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反过来频繁的交流也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良好的沟通机制,要求老师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予以疏通引导,帮助谅解,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学习动力,信任学生,增加师生互信。应当改变过去固定化的思维模式,对待学生以一成不变的思维进行培养,而应当仔细观察,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学习资质适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4]

第二,开拓视野,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性。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丰富化,形式多样化,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和与学生生活环境中的热门话题,采用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等新式教学方法予以实施,这样就能极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并使其印象深刻。其次,在语言使用上,应该转变思维方式,以更生动,更灵活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品德课繁琐无味的理论知识。思想品德课是传统课程中公认的枯燥无趣的一门课程,但教师在课堂传授方式上完全可以采用更积极的方式来呈现,更积极活跃的情绪,更重点的讲述,更巧妙的幽默,以及多媒体的采用,都能使整个课堂的气氛大为不同。

第三,教师需加强自身学习,身体力行,与时俱进。为人师表,除师德高尚外,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性的增长,教师除了在教学活动上要倾注足够的精力外,还应广泛摄取新知识新理论,了解专业相关的一些必要讯息。加强自身学习,使自己紧跟时代潮流,也有利于与学生交流沟通,更加了解教学对象的思维和心理,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教师应规范言语行为,身体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精神内涵,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表率,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才能更加专注和高效。

参考文献:

[1]马凤珍.关于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学课程资源.2007(10)

[2]曾宪忠.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困惑与出路[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篇7

关键词:初中思品;教学内容 问题;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进行教学,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问题的开放的情境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探索、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提出问题、研究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掌握知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谈一点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课堂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

(一)复习旧知识的问题设计

“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有意识地将其复习内容,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急切企盼“探个究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发现、理解新的知识。在复习九年级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的?

2.我们在为谁履行自己的责任?

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作为子女,在家能履行孝敬父母的责任;作为学生,能履行遵守纪律、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能履行维护正义、保护环境的责任……当我们在为别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善于思考、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的问题设计

“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上课伊始,设计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授课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在进行“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课的教学时,导入新课采用了让学生观看影片《暖春》片段,并思考:

1.影片中主人公小花遭遇了哪些挫折?造成这些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2.小花在困难挫折面前是怎么做的?

通过问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小花遭遇了家乡的洪灾、父母的双亡,被收养后又遭到婶娘的虐待等挫折。这些挫折分别来自于自然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在这些困难和挫折面前小花选择了坚强,很自然地过渡到“让我们选择坚强”新课的教学。

(三)讲授新课内容的问题设计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新课讲授时,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将其内容设计成适宜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例如,在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每年的夏收季节,农民们将收割完毕的秸杆就地焚烧。此时,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到处都能见到秸杆焚烧燃起的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直上云天。这种情形进入夏收季节将持续近半个月的时间。请谈谈对上述现象的看法,并为节约资源,减少浪费,避免环境污染出谋划策。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办法,如将秸杆腐化制成沼气;政府制订具体的方法措施,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

(四)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一种表现,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将内容告诉学生,尝试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设计有利于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可以个体进行,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等形式。在“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据报道工业越发达的地方环境污染也越严重,而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什么还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2.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矛盾吗?

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问题设计能充分展示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

二、设计问题应遵循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一是要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紧扣主题,选择能开发启迪学生思维的内容设计探究性问题;二是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设置问题;三要针对学生知识出现的断层和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二)典型性原则

即抓往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关键设置问题。如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

(三)程序性原则

所创设的问题应按所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组成一个循序渐进、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体系,涉及的知识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接近到最近发展区。

(四)层次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出如下四个层次:第一问题主要解决“是什么”属识记层次,经过思考就可以解决;第二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为什么”属理解层次。第三层次的问题主要解决“怎么办”属掌握层次,可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分组讨论,大胆设想,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利用实验进行探索。第四层次主要解决“怎么样”属评价层次。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得结论后,对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作出评价,从学习过程中提炼出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05.

篇8

关键词:小组讨论;问题;对策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课堂小组讨论这一生成性教学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技能的实践者,然而现在课堂讨论很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讨论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讨论的目的性不明确,随意性大

“研学后教”课堂的一个环节合作探究,学生的讨论是不可少的。但教师在设计研讨问题时很多是为讨论而讨论,很多问题没有讨论的价值,往往是一些是非对错的问题或书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问题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缺乏深度。有些单纯的知识、原理和认识方法,无需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和独立思考就能理解和掌握;有些问题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就能解决的,也没有讨论的必要。

2.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思想品德课小组讨论现在往往是一两个成绩好的学生在讨论,其他学生成了听众。或者只是一对一的谈话,小组成员合作不主动,能力很难得到提升。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一部分学生成了局外人,甚至出现冷场。

3.小组讨论过多过滥,走过场

课堂讨论没有时间的保证,一堂课组织多次小组讨论,每次讨论没有充分展开,只考虑怎样用学生的嘴来说出教师心中的答案,甚至情急之下直接帮助学生说出最后的答案就匆匆结束,达到课堂讨论的目的。

4.教师定位不准确

在课堂讨论中,老师宣布一个讨论题,学生就进入讨论的氛围。很多老师似乎感觉下面的学生活动与自己无关了,要不在讲台上看热闹,要不随便来回走动消磨时间,没有详细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或必要时给予引导。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论题设计要科学

(1)论题的设计必须要有研讨的价值。例如,有老师在七年级《我能行》这节课时以项羽为背景材料,让学生研讨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学生通过自学“自信、自负、自卑”的概念一下子就可以判断,这样的问题就没有研讨的价值。一个好的论题应是明白易懂、表述清晰的,答案来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需要知识的深化和综合,学生回答时需用自己的立场观点解释,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结合一些社会热点、焦点来设计讨论的问题。

(2)论题的选择要引起学生兴趣。教师要切实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必须设计好讨论的主题与呈现方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我课前设计的一个调查让学生了解我区每天生活垃圾的总量与现有的处理方式,课堂上让学生先小组展示调查情况,然后让学生探讨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学生对调查的结果既吃惊又感兴趣,这样就让学生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性,又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3)论题选择要突出教学的主题。课堂讨论的问题一定要与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一致,为的是突破重点与难点。一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主题服务的,小组讨论的方向也必须是围绕主题。问题过于散漫,不集中,海阔天空,结果天马行空,有的问题超越了课堂讨论的目的,偏离了主题,该讨论的问题流于表面,不该讨论或不该在这节课上讨论的问题倒讨论得热火朝天,实际是在浪费时间,这也是有些老师老感觉学生一讨论课堂就不够时间的主要原因。

2.学习小组划分要科学

(1)小组的建立:教师在建立小组时要注意小组成员学习成绩,男女搭配,组织纪律等。具有较大差异性的组成人员之间具有互补性,有助于在小组讨论中发挥各自特长,但又要注意细致分工。如,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让弱一点的学生分配一些简单的工作,保证各成员有一定的任务。

(2)小组规模:我认为小组成员以4~6人为宜。小组成员不能过多,过多学生难以控制讨论的秩序,也会因时间的局限而使一部分学生不能或不能充分参与讨论;小组成员过少,不能体现成员的差异性,不能体现集思广益的集体优势,无益于独立思考。

3.做好课堂调控是课堂讨论有效的关键

(1)课堂讨论不能次数太多。一堂课组织一次最多两次就可以了,太多就得不到充分讨论,往往讨论尚未完成甚至还未充分展开就被教师中止,这将影响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讨论问题能力的培养。

(2)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境把握课堂讨论的节奏,积极参与,适时介入,及时引导,做好讨论的组织调控工作。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适当进行个别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或思维结果的雏形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讨论进程。还要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插曲做好应急处理,必要时可以临时改变教学设计,转而讨论这些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当然需要老师勇于否定自己的气量和善于发现学生思维闪光点的能力。

4.教师自身定位要准确

教师指导全班进行讨论,不要充当局外人的角色,要做好指导示范工作。开始讨论时,有些直接说出结果,教师就要适时引导,提出“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则……”等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对于不适当的回答不要马上否定,而要进一步提问予以引导,要侧重讨论的过程,而不是讨论的结果,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要总结归纳,在学生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的时候,作一个适当的总结,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经过辨析比较,找出最佳答案;有些问题的答案呈多样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讲述思维的过程,还有些问题由于学生的理解角度不同,所持观点不一致,教师要组织学生分析、明辨正确和错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廉光信.浅析课堂讨论[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5(Z2).

[2]杨翠蓉,张振新.有效课堂讨论的责任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4(19).

[3]沈玉燕.组织课堂讨论策略[J].湖北教育,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