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本土建筑论文8篇

时间:2023-03-02 15:00: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本土建筑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土建筑论文

篇1

1.1印度现代建筑的开端

印度学术界普遍认为印度现代建筑运动的开端为1947年印度独立。其标志则是1951年开始设计的遮普邦新首府昌迪加尔。在20世纪初,由于英国统治,英式建筑这种生硬的做法一直延续到30年代,英国建筑师勒琴斯于30年代初完成的新德里总督府便吸收了印度传统建筑精华并加以抽象。而在印度公认第一座纯现代主义建筑为1938年设计的印度教高僧住宅。美籍建筑师安东尼奥·雷蒙多(AntoninRaymond)是日本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他深受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他也是在日本首位成功设计素混凝土建筑作品(灵南坂的自宅,1924)的建筑师。1919年,他与赖同负责东京帝国大厦的项目,在赖特1922年永久性地离开日本之后,雷蒙多留日工作长达43年,并在关东大地震和二战后参与重建日本的工作。在一系列的项目中,雷蒙多创造出一系列地域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围绕着炉灶进行空间布局,但在外形和材料上有所区别。而印度教高僧住宅也是印度较早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的住宅,它虽然是运用了现代主义手法的建筑,但是它却充分考虑了印度当地的湿热气候,建筑立面等也符合了宗教的氛围要求。并在屋顶形成了双层通风结构,设计了可以通过调节棒调节的百叶窗,这些构件弱化了印度炎热气候带来的不适。同时印度教高僧住宅开放了底层,并精心设计了庭院,小品与喷泉又更一步弱化炎热气候。成功将一个现代建筑地域化,融入了当地环境之中。适应了当地气候,是印度可持续建筑先驱之作。

1.2印度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

1.2.1埃德温·勒琴斯的新德里规划

在印度尚未独立之前,1919年英国为了方便统治,放弃加尔各答,在新德里重新规划建设新首都,在这个规划中,对方案影响最大的建筑师便是埃德温·勒琴斯,新德里规划简洁明晰,中轴线明显突出,从印度门直达总督府,干道则呈六角形发射状。而总督府则融合了印度传统建筑符号,虽然这种融合是简单的,富于表面的乃至粗糙的,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生态环境,但仍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在文化方面本土化的一个尝试。

1.2.2柯布西耶与印度现代建筑

1951年,柯布西耶来到了印度,而柯布西耶在来到印度之前,柯布西耶努力的方向往往是在超自然抽象的“普适性”上,代表作便是萨伏伊别墅。柯布西耶在印度之前关注的是空间和形态等建筑本源问题。而来到印度之后,他的建筑实践便把关注抽象的空间形态,构图等要素转变为印度当地具体气候条件了,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当地工艺水平与技术工人水平等因素不断地修改和调整建筑设计,这避免了所谓“通用建筑”可能会造成的失败,毕竟不同的地方,审美,材料,气候以及当地工艺水准都不相同,一个通用的建筑模式是行不通的。柯布西耶在印度的建筑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昌迪加尔的政府项目以及艾哈迈达巴德的民间项目。首先是昌迪加尔,昌迪加尔位于印度西北山区,曾经是沙漠和稀树草原地貌的交界地区,全年旱季长,仅有两个月雨季,阳光辐射量大。在昌迪加尔的政府性项目中,柯布西耶充分考虑了昌迪加尔的气候特点,他认为在当地决定建筑的两个最重要气候条件便是太阳和雨水。也就是建筑要考虑遮阳以及符合水力学。到了单体建筑,柯布西耶对遮阳的考虑下足了功夫。由于印度过于强烈的日照,柯布西耶设计的建筑从拥抱太阳转向了遮挡太阳———遮阳,柯布西耶在印度极大发展了遮阳手法。其中遮阳手法最为出名的就是:体量遮阳,立面遮阳以及屋顶遮阳。

1.3印度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尾声———路易斯·康与砖

当柯布西耶在印度引领时,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也来到了印度,不得不说的是,路易斯·康在砖这个材料上的天赋在印度与孟加拉这片土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印度管理学院与孟加拉国议会大厦成了路易斯·康留给建筑学后来者最宝贵的财富。费城学派的掌门人在南亚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实现了他所谓的“废墟”梦。1962年,路易斯·康来到印度,他被选为印度管理学院的设计者。因为印度当地技术的限制,路易斯·康大量使用当地砖作为材料,并使用当地本土施工技术,因为印度这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砖这个最常见的材料在康手里发挥出了不一样的光辉。在印度管理学院,厚重的砖墙成为天然的隔热屏障,精心设计的绿化提供了一片片树荫,将炎热隔绝在学院之外。与此同时,路易斯·康拿手的空间连接,秩序,几何开口与砖拱在印度管理学院随处可见,在印度管理学院一个个砖拱投下的光影以及严整的空间秩序又将印度管理学院的空间品质提高了一个档次。除了材料隔热特性,路易斯·康为了防止隔热又发展了新的构造形式———双层皮肤。双层皮肤是通过厚墙壁形成,在其上面开挖的孔洞也多是圆形和三角形这种具有象征性的形态。为了避开强烈的日照,路易斯·康在开有象征性的大孔洞之内再次树墙,形成双层墙构造,这个构造既满足了路易斯·康所追求的象征性空间,也减弱了炎热的气候以及强烈的日照影响。

2印度本土建筑师的探索

2.1印度本土建筑师的崛起

随着西方现代建筑大师的影响,印度本土建筑师跟着他们茁壮成长,多西曾与柯布西耶和路易斯·康合作过项目,而查尔斯柯里亚也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深造,他们虽然受到了西方建筑教育,但是由于其自身是地道的印度人,印度文化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设计,而不是像路易斯·康等人需要迎合印度文化,他们更加有力地发展了在印度的现代建筑理论与可持续建筑理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印度本土建筑师已经在当地甚至国际打出了名号。

2.2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思想

查尔斯柯里亚,1930年出生于印度,在建筑求学过程中于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建筑学硕士,学成后归国建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经过多年建筑实践后,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这个震撼人心的观点,设计作品充分考虑到了印度气候环境与文化环境,是印度现代建筑本土化的旗手。这篇提出“形式追随气候”的论文———《气候控制论》是在柯里亚长年建筑实践中所得,在论文中,他敏锐发现印度由于特殊的位置(临海以及低纬度),气候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最大,针对印度的环境,他提出了围廊、管式住宅、中央庭院、跃层阳台、一系列分离的建筑单元5个概念,十分切合印度湿热的环境。

2.3小结

查尔斯柯里亚继承柯布西耶继续发展适应印度气候环境的建筑,他所提出的“形式追随气候”口号对照空调技术这一消极的普世技术的确有其进步的一面,他试图摆脱柯布以及路易·康对他的影响,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好的建筑有很明显的继承柯布西耶与路易斯·康的痕迹。但是笔者认为,查尔斯柯里亚仍然属于地域主义。因为他本人对印度本土建筑理论的推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从印度最传统的民居入手学习到建筑适应气候以及文脉的方法,并加入了现代建筑构造元素,使印度的可持续建筑随着现代建筑并行发展。

3结语

篇2

关键字:文化,自然,城市,本土建筑,,文脉,以人为本,建筑的情感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脉主义建筑思想主要来源于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西方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设计活动流派,最早呈现在建筑范畴,形成于美国,很快波及到欧洲及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理论基本,并由建筑范畴扩散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尤其是产业设计范畴。文脉主义建筑思想是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一种批判与改良。建筑师试图使建筑本身富有一种原有的内涵与秩序,是对建筑人文性与历史性的重生。将其拓展到建筑的文化现象是,建筑文化现象在当今现实社会中,由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地区差异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不一,外来建筑文化的引入,传统文化的历史再现,人们观念和时尚变异形成一种新的态势。建筑设计虽作为一种工程活动,但其具有社会活动的某些性质,其需要是人文的引入与提升,这样的建筑才是以人为本的,既符合时展有拥有历史的延续。

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文化的引入导致建筑附了异域风情,这些必然的新的科技的引入和材料,施工方法的先进,使建筑在物质、精神文化上取得了进步。我们城市面貌正在改观,从城市中心到城市的边缘、从公共建筑到居住建筑,是焕然一新的变化,这对已有的建筑文化是冲突、是融合,是将建筑赋予情感的。

几千年的传统建筑文化,以其保守的、封闭的观念,存在、积淀,由于外来文化的碰撞,一批有识的建筑学家和建筑师,正在探求新的建筑的地方性及建筑文化在地区上的差异。地区建筑文化形象,有形、无形地影响到创造者―――人的素质上来,对建筑的。从理性和感性出发,创作了地方上有形象特征的建筑。南方的、华东的、东北的、西部的不能不看到它们受到地区历史建筑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灵魂上的。人们建筑时尚观念的要求,虽然它们的探索在地区上不怎么显现,却隐藏着深刻的内涵,一种有意识的创作活动,体现了一种地区精神和民族精神。人们看惯了那“方匣子”之后,又重新回顾起对历史建筑的爱好和评价,一种自身精神文化的寄托和价值观,在建筑艺术中寄托这文化与历史哲学观,它是新的现代中建筑形象和艺术形式的化身。一种认识上的精神表现,它呼唤人们的向往,回忆和重新建立新的起点。这种探求是有意义的行为,有意义的创作,虽然表现的内涵和外化上有层次之分,高低之分,在大的浮动中可以窥视出它的探求高文化的精神,我们正需要一种定势、一种再现、一种发扬。那就是新的地方建筑文化的研究,一种人文历史的延续,丰富建筑的内涵。

中国传统自然观讲求“天人合一”,传统建筑的营造思想体现着人与自然相和谐共生的思想,上到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下到平常百姓的民居,都统一于这一哲学上的观点,并收儒家传统礼制思想的影响,“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随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大地上的建筑活动如同雨后春笋,城市改变了模样,但除了那一口口浓重的方言与舌尖上跃动的没有向人们述说着城市的不同人们很难从建筑上区分出不同的城市,这难道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么!千城一面往往它表现在城市中出现了偏大的批量化,负责的建筑单体。更可以说,这样的建筑,这样的城市是对不起它的文化的,更可以说,这里的建筑没有继承一个城市真正的灵魂――建筑。建筑师不能把城市中形形的建筑按照单纯的立面改造去重新提升。应该要求我们在建筑创作方案初期引入文化的元素,去提升城市的建筑内涵与意义。

当代建筑有许多优秀的案例作品体现了文化观点对建筑的影响,在这里笔者主要对王澍老师作品与崔恺先生的作品加以简析,一是王澍老师的中国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二是崔恺先生的苏州火车站进行分析。

中国美术学院新校区专家楼设计――瓦山

瓦山坐落于中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瓦山的建筑造型独具匠心,融入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作的意境,建筑造型并不是简单的体块堆砌,而更多的考虑的是一种中国古典哲学文化的传承与展现。设计者在其建

筑空间处理上引用了中国古代造园哲学与传统文

化。大量的木构件的使用使得建更具有地域性建

筑的风采,木构看似复杂但其组织结构简单,便

于施工。建筑出挑的大屋顶与素雅灰色的瓦的运

用使得建筑的气质文雅,灰黑色的瓦片白色的墙

体(夯土墙),自然本色的木材的色彩搭配使得

瓦山传承者中国文人的文化观,世界观,自然观。

而对于城市,象山位于杭州市郊,以自然界的形

体悠然自得,因此瓦山建筑结合了部分水体,植被减弱了建筑体的生硬,更使得瓦山融入环境。

从建筑文化观点,建筑重新唤起这种几乎快被我们遗忘了的面向自然的乡土营造做法,如何将其纳入现代建造体系是必须研究的问题。为了真正实现传统夯筑技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运用,王澍老师从2001 年在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完成两堵夯土墙开始,一直到2010 年数次赴法国CRAterre生土建造实验室进行技术交流,将近10 年时间里,他一直在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与此同时进行的,另一项工作是对场地现场挖出来的土进行取样,并送到实验室做土性分析。传统的夯筑技艺是一种非常可持续的建造方式,土源就取自于现场,或是平整场地或是开垦坡地的土方,这也是那些先民们面对自然和谐相处时的一种智慧之道。对他们而言,这个土意味着存在的依靠,需要盖房子的时候它们成为了一种适合的建材,而一旦荒废坍塌了之后,这个土还能用来种植庄稼,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苏州火车站新站

苏州火车站位于老城北边,隔护城河与姑苏相望。沪宁之间现代化的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使老车站难以满足其使用要求,需要一个大规模、综合性的轨道交通枢纽取而代之。新站的建筑创作核心问题是

如何使庞大的空间体量与苏州特

有的小尺度、细腻、幽雅的文化

氛围相协调,坚持“苏而新”的

本土建筑原则。经过研究分析,

将菱形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进行发

展,从大跨度的钢结构站房站棚

系统,到门窗檐口和吊顶格棚,

以及室内外地面铺装等不断演绎,再配以白墙黛瓦的苏式淡彩,还有大大小小的苏式庭院以及广场两侧的候车敞廊,使这个庞大的现代化车站能够与古城的环境对话,成为苏州建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结语:作为本土建筑的又一典型代表苏州火车站在延续了苏州古城的原有肌理和延续。而且传统园林的营造思想予以体现建筑设计中。新建苏州火车站的设计自始至终坚持了“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理念。呼应苏州民居中“窗”的建筑意象;两组镶嵌着菱形灯笼的圆柱撑起大跨度的双层菱形网架,栗色的结构杆件呼应着粉墙黛瓦。斜坡顶、灯笼柱映衬在粉墙上,光影浮动、若隐若现。北站房人口处随着高桥飞架,凸显现代建筑品位,向往来旅客展现着千年梦醒,一朝冲天的美好故事……。在设计中对于现代化、大空间的交通建筑在城市尺度、建筑体量方面如何融人到古城苏州的城市环境中,如何延续城市肌理和文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努力探索创造出符合“苏而新”特征的具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建筑精品。

篇3

关键词:建筑理论;中国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建筑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很多建筑理论却未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追根揭底还是存在很多原因的,此篇文章就要谈一谈中国建筑理论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包袱沉重

传统建筑文化异彩与时代建筑文化格局纵横交错,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努力与文化反思相互交织,形成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观察和评判坐标在同一时空并存争胜,所有这一切,映现出世界文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比较研究的多重色彩。中国现代化思想运动的一大特色,在于它始终是从文化层面来探讨中国出路问题。自近代以来的中国建筑领域,也把中国建筑的出路问题归结为如何解决建筑风格问题,停留于从建筑形式、风格的层面去找寻出路。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时代精神和民族情结的十字架就摆在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建筑师这个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刻刻都在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张力下挣扎,背负着沉重的文化包袱,挣扎着寻求传统文化的时代生长点或者时代文化的传统立足点。这样的传统,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建筑师的创作活动依然是在传统和时代张力下探求文化的时空吻接的又一种努力;贯通着主流建筑师心境的,依然是文化上的两难考虑。正是这种沉重的文化包袱,使我们经常被风格、形式所遮蔽,把寻找中国建筑的“民族风格、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当作中国建筑界的最有价值的追求,却使建筑本应该思考的本体层面的问题长期受到忽视。

二、外来建筑相对强势

长期以来,以西方建筑话语为主的建筑思想一统天下使西方文化成为建筑的主流,当今盛行的全球化更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在建筑界则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全球化对中国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

大量的设计任务被国际建筑师占有,造成了中国建筑在走向全球建筑设计市场中心的同时,中国建筑师却不断地被边缘化。边缘化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迎合业主可能就是更多建筑师的选择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使中国的设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西方建筑师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为了吸引业主的眼球,也设计出许多造型奇特、夸张的建筑形象来赢得设计任务。为了在这样的竞争中胜出,中国建筑师也纷纷重新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三、本土建筑理论缺乏

虽然当代中国建筑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接触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建筑理论,西方蓬勃发展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思潮摆在中国建筑学界面前,但却没有认真追溯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根源、没有吸收其研究问题的方法,没有消化吸收国外建筑学理论的精华。我们自己的建筑实践,又很少有人认识问题的能力能够达到理论的高度,而只能凭个人经验和“感觉”处理问题。对于建筑哲学的思考更是缺乏,而更多的是评论性和套用国外理论介绍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的论文,这反映了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立足本土的理论体系未能形成,这造成我们没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只好转求国外。但“形而下”的模仿和形而上学的引进理论成为实践过程中两个相互推动的缺陷一一形而上学的使用来自国外的建筑理论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表现为缺乏内涵的模仿,这导致适应当代中国特点的建筑学理论没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进而造成中国建筑只能遵循实用主义哲学,用功利主义的视角,充塞于我们视野的只能是地域、时代、民族等现实而功利的问题,而无法在本体层面上发现更具普遍意义的建筑基本问题。

四、创作环境仍未完善

伴随着社会开放、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流,当代中国建筑的整体创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建筑泛意识形态思维模式逐渐淡化,精品意识已经觉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获得认同,节约型社会的氛围正在强化,对于建筑的认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社会对建筑的关注远远不够,社会整体对建筑的认识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建筑创作环境急待改善。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凡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建筑相关法制不健全。建筑师注册制度缺乏有效的管理;建筑项目的评审缺乏足够的严肃性;建筑评价缺乏必要的科学性;特别是对建筑规模、尺度、能耗、结构合理性、构造精致性、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等缺乏有效的评价;设计收费标准的执行缺乏必要的监督,同行间的不正当竞争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等等。

篇4

关键词:“新陈代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分析

1 “新陈代谢”在建筑界的涵义

原本新陈代谢是指当环境中的营养物被生物体摄取以后,其会将这些营养物转换成自身的一种物质,并将自身原有的组成转换成废物最终在环境中排除,使其不断更新的这样一个过程。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将“新陈代谢”这一概念应用在建筑界中。同时期,在日本的东京也成立了专门的新陈代谢派,并成为了最后一个在现代建筑运动中提出宣言的例子。在川添登的回忆录中曾经说过,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名字主要是因为新陈代谢作为一种有机功能,是帮助外部世界同生物体之间的能量进行交换的,因而显示出了重要的生命力。其除了在生物学上具有意义以外,还带有着吐故纳新的这样一层含义,因而,其与建筑师们的设计理念是相呼应的,简单讲就是城市具有自我更新和持续增长的能力,在建筑师的眼中,这样的一种能力其存在的意义相似于自然界中新陈代谢对于生物体的这样一种意义。因此,“新陈代谢”在建筑界中的应用,无论是通俗解释还是设计技术研讨上均能够使人们对于城市的看法得到改变。

文章将在“新陈代谢”的引领下对建筑与环境艺术之间的设计关系进行阐述,目的在于以社会发展文明作为导向,从社会论理、时代、政治、文化、经济、宗教以及民族等角度出发,阐述不同社会条件和阶段之下,建筑与环境艺术之间所呈现出的设计风格与样式的不尽相同。

2 建筑与环境艺术相关的设计理念应运在社会文明之下

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还非常的低下,人们只能够将简单的石器制作出来,通过采集和狩猎的方式生存下去。穴居和巢居是人们主要的居住模式,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很难和建筑与环境艺术这一概念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这时期的人们所居住的场所就已经显现出了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意识。例如,在《易・系辞》之中就已经有过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这大概意识就是说在大自然的造化下,壮丽与奇伟的特点展露无遗,洞穴之处幽深奇异,是早期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原始的家。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阶级逐渐在人类文明中产生了,此种新陈代谢的活动不断在人类活动中轮回。在新陈代谢活动的影响下,人们生活着的宗教、社会体制、习俗以及文化等均发生了改变。当物质化替换了原有的抽象概念以后,人类活动的空间在逐渐发生的改变,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种建筑与环境艺术物质化设计观念的呈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向社会民主化迈进,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社会民主主义精神影响到了新陈代谢在建筑界中的发展。对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而言,其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奠定了一定精英主义化的设计基础。回顾以往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出现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作品以前,所有的设计均是围绕着国家、王公以及教会等服务的。如罗伯特・休斯(美国评论家)所说:“穷人没有设计”。恰恰相反的是,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的影响下,人们强烈反对着只为精英服务的设计理念。

3 国内建筑与环境艺术在“新陈代谢”影响下的设计观念

从建筑与环境艺术有关的设计发展历程中能够看出,其在发展中会不断受到来自技术、文化、材料以及历史等方面的制约及影响,从而将“新陈代谢”这一独特的设计现象形成。

就近现代的中国本土建筑与环境艺术有关的设计理念而言,其在文化转型方面的表现可以用“新陈代谢”来形容。然而这样的一种“新陈代谢”自身所具有特殊性,并非是在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而是在世界建筑体系的构建下应运而生的,是在世界体系中一步一步积累下来的结果,尤其是这一特征在改革开放之后就更加的明显。伴随着近代以来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地发生和发展,不断地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同西方文化之间的转化、碰撞、融合以及冲突等现象展露出来。因而,无论是社会因素,还是文化因素,其均能被视作时代背景的一种体现,若只是将建筑与环境艺术在设计上的风格变化视作是中国本土的建筑与环境艺术在“新陈代谢”上的表现,显然,这是不全面的,其难以完整而又真实地将我国近现代的社会复杂化背景构建出来。

时代是在发展着的,人类的血脉在延续着,近些年以来我国本土的一些设计工作室在商务、酒店、展示以及房地产等各项活动的利用下,以全方位实验性的设计方案进行着建筑与环境艺术的设计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在“现代与东方”的结合下,将极具中国价值和精神的建筑构造诠释出来。在自然环境和人文充分得到尊重的情况下,设计作品应当演绎出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富有内涵的文化特征。另外,在设计城市规划方面,人们倡导的是“新都市主义”的设计观,其想要在人造社区和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下,将可持续设计的发展模式铸就出来;在建筑同规划之间的文脉关系得到充分考虑的情况下,能够将与时代特征相契合的建筑设计出来。

4 结语

在我国建筑与环境艺术有关的设计理念在不断地发展和延续,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在建国初期所经历的建筑与环境艺术,还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所铸就的建筑与环境艺术,其设计的过程都需要同本土的文化特征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社会文明代谢的过程在建筑与环境艺术中淋漓展现。

参考文献:

[1] 贾丹.浅析“新陈代谢”下的建筑与环境艺术[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 2012:4.

[2] 贾丹.浅析“新陈代谢”下的建筑与环境艺术[J].建筑设计管理,2012(09):49-51.

[3] 贾丹.浅析“新陈代谢”下的建筑与环境艺术[J].建筑与预算,2012(04):29-31.

篇5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设计;建筑理论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关于建筑地域性的认识,笔者认为从四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需要明确地域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伴随人类历史全过程。然后需要分析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再者,建筑史学界、评论家对建筑的地域性产生思想、流派做了详细和全面的概括与分析,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和关注各时期地域性发展的特点,总结和吸收前辈建筑师们在建筑地域性思想与实践方面做出的尝试与探索,用以指导我们的设计工作。

一、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

地域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地域属性的自然要素、文化要素、技术要素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1.原始生存时期――自然的因素明显

这是指在原始农耕和畜牧业时期人类社会产生的建筑形式。在人类建筑发源之初,几乎所有地区的建筑类型都属于此例,这里不妨将之称为原生建筑。此时采用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完全直接得益于自然界的灵感,建筑与大自然密切相关,没有多少人文因素。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所是建筑的主要功能。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地区,还存在着原生类建筑,如印第安人的草屋、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

2.农耕文明时期――自然、文化、技术因素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原生建筑在不断地发展。一方面,在长期对抗自然环境之中的地形、气象、水文和生物等事物的基础上对自然界形成新的界定,衍生出新的定律,如我国的风水观。另一方面,社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这个时期是不自觉发展的地域主义,该时期的建筑相对于今天不妨称之为传统建筑。如我国现存的故宫、北京四合院民居(图2-2)都属于此种类型。

3.工业进程时期――地域性的丧失与反思

发端于不列颠岛的工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产业文化兴起、商品经济繁荣的发动机,它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建筑观念:建筑成为可以大量复制的工业化产品,成为居住的机器。在此形势之下,建筑的地域性逐渐丧失原有的存在地位,不论从内在的文化传统到外在的建筑材料,其存在的意义都遭到巨大的冲击。出于对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如赖特、阿尔托等建筑师用传统的、地方的元素来对抗工业化社会的同一、单调和贫乏,期望回归自然,回归传统。

4.信息全球化时期――地域性的理性认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给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美国建筑历史学家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可以代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全球化导致的建筑形式同一化的一种反思。还有学者提出了“广义地域主义”之说,广义地域主义承认各种建筑文化的交流与糅合,承认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地域化使用,以此对地形和气候做出全新的诠释。的确,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但各个区域对于当代先进建筑观念理解的差异,及其与当地地域建筑结合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新的不同于原地域特点的新的地域主义建筑形制。比如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娱乐性建筑、耀眼的霓虹灯,已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各种夸张的手法也正成为该地域的特色。

二、建筑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动力

2.1形成原因

1.弱交流下本土建筑自觉性的探索:

如上文所述,在人类原始生存时期,在处于生产力极度低下,基本封闭的状态下,人类在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下,为了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

直接采用当地材料和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建筑方式,建造了具有地域差异的,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原生建筑”。

随之人类智慧积累,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发展到了农业社会,此时建筑已经不单纯是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处了,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此时人类的交流依然缓慢,但已基本形成东西方两个大的文化阵营,建筑也依此为分为以石头为砌体的西方建筑类型和以木头为框架的东方建筑类型。

2.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创新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交流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东西方之间,各国家、各地区之间,都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交流,先不论是强势文化的侵入,还是弱势文化的对外学习,只谈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中,确实产生出一股创新的动力,若比较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融合,可以发现这些创新可能都是当地对于外来事物加以重新的诠释的结果。

3.强交流下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

西方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巨大成就,一方面工业产品成为人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极大冲击了地方固有的文化传统等差异,出于对这种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

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全球化”“普世化”的建筑使得“千城一面”,地域性成了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成为自发的过程。

2.2发展动力

建筑地域性究其本质,笔者觉得是建筑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来自自然气候的差异,来自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条件的差异等。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人造环境产生认同上的危机与规划的失落,千城一面的结果造成地域特色消失,人变得没有归属感、彼此更加疏离。

究其原因是世界各地建筑的这种差异性逐渐缩小和不明显:其中自然条件的差异永久存在,没有明显的变化,是个恒定的要素。市场作用下驱使普世化的技术得到普遍的推广,使技术的效益最大化,这使得各地技术条件的差异变得不明显,或者被抹平。另外全球化的进程中,就当今世界大环境下,仍然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仍然在不同程度的抵御这种文化的侵蚀,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建筑文化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地方的建筑师群体这种保留地方文化传统的诉求和责任感特别的强烈。

当然作为各地区小范围的比较,自然气候、社会文化、技术水平还是有些差异的。另外,在当代人类社会倡导的节能、环保、低碳、生态理念的大环境下,

建筑地域性所遵从的:建筑与自然气候、社会文化的融合及适宜性技术的采用等原则很好的契合了上述人文大环境。

因此不仅仅是因为出现了全球化才有地域之分,只是全球化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原有地域差异的消失,这才使人们对于地域的探讨越来越多,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也因此当今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得到如此之关注与重视。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性当下存在的发展动力如下:自然气候的差异、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材料的差异、弱势文化抵御强势文化侵蚀的方法、当下全球生态理念的需要。

三、作为建筑史学、评论家的概括与分析

所谓各种主义和流派以及被冠以某个主义或流派的建筑师,是一些研究建筑史学家、评论家所做的概括与分析。地域主义建筑及地域主义建筑师也不例外。

地域主义理论来自西方,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提出了地域主义建筑同时,分析了地域主义思想产生、发展阶段(摆脱通行古典设计的渴望、对国际风格的反叛、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并将其分为不同的思想流派(广义的地域主义、狭义的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等)。我国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有所谓一开始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之后有“地方主义”、“乡土主义”、“风土主义”等,再后来有“场所精神”等的提法。

四、作为一种建筑创作的方法

这种建筑创作的方法是抵抗一切主流文化最有效也是最坚韧的武器,是用来打击与反抗现代主义的国际式样、产生差异性的有效的建筑创作方法。这种方法旨在设计上吸收本地区自然环境、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创造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使用此方法创作出来的建筑作品被大家称为“地域建筑”。

一切有志于抵抗大一统的主流文化以保护地方个性和民间情调的建筑师,必然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庇护所。它一方面延续地方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又张扬自我的个性。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建筑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又极富个性。

五、结语

某种建筑能在一个区域成为主流,无非是这个建筑是最为经济适用的,同时符合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传统因素。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改变导致地域建筑的改变是必然的。当代的地域建筑地域性的创作,应该是创新的,或者说是进步了的,应该基本摆脱了地域生存环境对于原生建筑的强限制性,文化习俗对于传统建筑的强束缚性,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是多种自然、文化和技术要素的综合发展过程的结果。

[1] 凯瑟琳・斯莱塞著.彭信苍译《地域风格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0.

[2] 袁牧著.《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建筑师》.2005(06).

[3] 沈克宁著.《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2004(10).

[4] 王颖 卢永毅著.《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建筑师》.2007(05).

[5] 赵星著.《传统乡土建筑的当代“建构”之路》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篇6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混合式教学;多维赋能;《中国建筑史》

1问题的提出

《中国建筑史》属建筑学专业理论课程,为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内容涵盖建筑的技艺、文史、艺术诸多方面知识,拥有理论、实践两大教学体系。一是作为理论课,使学生系统学习建筑理论,了解和掌握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的脉络、特点和成就,培养其社会责任、创新意识和人文修养等综合素质;二是作为实践课,使学生学习建筑营建技艺,初步掌握本土建筑的类型及其建造方式,具备分析、评价、借鉴我国传统建筑典型实例构造方式和创作思想的实际能力,进而提升其建筑设计和实际动手水平。当下,随着建筑行业与学科专业的发展,各高校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质量评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需要开展注重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正确地、创造性地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1]。显然,传统的中国建筑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大多难以达到课程所制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鉴于此,“教育观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由重知识走向重能力”[2],课程赋能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2“多维赋能”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1“多维赋能”教学模式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3];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所谓教学“赋能”,意即培养能力。就建筑学人才培养来说,即要着力赋予学生活学活用建筑史论,具备高阶思维、综合应用、动手操作、创新创造、适应社会等能力,践行“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3]的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建筑史》教学“多维赋能”何以可能?改革实际探索表明:在教学目标赋能、教学内容赋能、教学方法赋能、教学实践赋能、教学评价赋能等方面均可有所作为,并收到预期成效。

2.2“多维赋能”教学改革与实践

2.2.1教学目标赋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2018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也明确了建筑学专业建筑史本科教育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掌握中外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与基本史实,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发展状态、特点和风格的成因,熟悉当代主要建筑理论及代表人物与作品;另一方面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既存建筑利用的重要性与基本原则,能够进行建筑的调查、测绘以及初步的保护或改造设计。课程改革立足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多维赋能在目标定位上下功夫,使建筑学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培养达到预定的毕业要求。2.2.2教学内容赋能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内容赋能通过专题化教学来承担,以此加强学科专业关联性、提升教学计划灵活性、适应教学目标多样性,扩大教学资源开放性[4],达到多维赋能的效率要求。教学内容分如下5个阶段:第一阶段:砥砺前行——中国建筑史序言。从建筑史代表性作品,到建筑、建筑学发展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综述厚重的中国建筑历史,进而汲取前人经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责任感;开启活学活用建筑史论至建筑设计的能动意识。第二阶段: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特征、演变、成就以及知识的表达。分为上栋下宇——中国古代建筑特征、源广流长——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天人合一——建筑意匠3个专题。采用先线上预习,后线下讲授和研讨的教学方法。课后要求学生梳理、拓展所学知识,绘制知识点谱系图表,学习知识的整体架构、相互联系以及逻辑结构图文表达。第三阶段: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的实例与价值。分为匠人营国、乡土中国、庙堂高远、华夏瑰宝、咫尺山林5个专题。内涵认知与体验、分析与解码、转译与思辨,并联系实际安排学生对古城绍兴等地的系列古建筑开展调查,提高学生对传统建筑与文化的价值认知度。第四阶段:中国传统建筑的本土营造技艺的解读与体验。古建“文法”——宋、清建筑做法专题,在史论讲授、研讨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搭建若干典型古建模型的实践环节,学生撰写小论文,并交流、分享实际动手操作成果与心得体会。第五阶段:近代中国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潮的传承、革新以及本土重构。对近代中国“西风东渐”建筑思潮开展课前线上导读和课堂讨论,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及其营造技艺以及中西方理念融合的当代价值和创新应用。课后布置建筑小设计作业,将古建思想和技艺在当代建筑的创新应用作为成绩的核心评价指标,最后完成分享、讨论、评价学生设计作品,同步师生教学反思。在以上教学内容设计中,引入现场考察、制作、设计;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图文表达等环节,把更多的赋能训练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完成理论联系实际并向提升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化。与此同时,教学还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德育赋能,突出思想引领和价值功能,探索立德与树人、育人与立才相统一的教育实践路径[5]。教学融入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中的“样式雷”视频,探讨“工匠精神”;融入梁思成、林徽因发现唐代佛光寺的过程,探讨“家国情怀”;尤其是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走进古村、古街、古镇,自觉成为传统建筑与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创新者。2.2.3教学方法赋能课程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基本取向开展教学方法改革[6]。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①,整合了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改变单一史论教学模式和传统作业形式,融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等实际案例讲授,同时强化建筑实地调研、古建模型制作、地域建筑设计等实践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赋予学生高阶思维、综合应用、动手操作、创新创造、适应社会的实践应用能力。就教学方法赋能而言,改革实践别注重运用以下几个方法的实际运用,培养应用型创新创造人才:一是自主学习法,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线上线下自主查询资料、选择学习内容、整合信息资源、研讨交流,提升专业高阶思维能力;二是团队合作法,学生自行选择成员组建实践团队,以团队合作形式进行相关建筑的考察调研、研讨交流、设计制作、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创造思维、项目集体攻关能力;三是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除了增加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以外,还课内课外联动,借助第二课堂有效补充,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比赛,开展理论、实践、创新一体化运作,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应用、实践创新的能力(图1)。2.2.4教学评价赋能应用型地方高校的教学评价赋能,需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不以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把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纳入评价范围。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积极探索对学生自身能力纵向进步与发展的增值评价[7]。改革教学评价中加强赋能,则十分有利于提升专业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水平。首先,个性化多元评价赋能。为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从选题的创新性、理论知识转化应用、绘图质量、语言表达、视频效果等方面,对学生建筑设计能力进行评价考核。基于学生自我发展诸多个性差异,个性化多元评价赋能是在教学评价中一一对应,帮助学生发现兴趣、挖掘潜力、发展特长、大胆创新。其次,全过程纵向评价赋能。教学的全过程是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进行的,具有生成性和发展性,学生求知的日常性、训练的自律性、成长的动态性,其本身蕴含着各种能力的生长,这就需要对其全过程纵向评价赋能,在线自主学习指导、课内外能力实训、地域传统元素批判、设计创新思维形成等方面均可有所作为。再次,开放式激励评价赋能。激励评价是一门艺术,特别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领导之间开放式互动。激励评价赋能展示的正能量,强调“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8];而开放式相互激励评价,可创设出学生的能力感和自信感,进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3实际成效与问题反思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提高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建筑业作为一个支柱性基础产业, 在现在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建筑行业打假是众望所归的事情,作为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在建筑质量问题上,建筑业应在各个行业的竞争与发展中起到表率作用。

1 质量问题分析

要提高建筑质量,首先要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1.1 违背建设程序。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纸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发生。

1.2 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1.3 自然条件影响。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露天作业多、施工项目周期长,湿度、日照、温度、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天气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应给予特别重视,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1.4 未加固处理好地基。不均匀地基,如岩层出露、冲填土、湿陷性黄土、溶岩、软弱土、膨胀士、杂填士、土洞等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这些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没有一个良好的地基作为基础,无法进行良好的建筑架构。所以,从结构措施、设计措施、防水措拖、地基处理、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在地基处理上,应以共同工作的原则,应多结合上部结构,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

1.5 建筑使用结构问题。建筑材料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质量问题。如不经过验算、校核,不进行判断分析和实际测量,就在原有建筑物上任意叠加;原设计荷载使用超过容许荷载;任意削弱、开槽、打洞、承重结构的截面不按规定处理等。

1.6 管理和施工问题。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不按图施工。把铰接作成钢接,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等,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等;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等。

1.7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诸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抗渗性,和易性、渗漏、蜂窝、裂缝、密实性、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对,支承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2 提高质量严把关

2.1 工程图纸设计关

要想做好一个项目的建设工作,首先是施工图纸的设计。一个好的设计可以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选择一个好的有资历的重视设计过程的,同时还能很合理的运用资费的设计单位。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激烈,因此企业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不能为了减少一点设计经费聘请个体或个人设计,容易产生设计中的质量问题,严把质量关,不能为了多收设计费故意增加材料用量而提高工程造价,严格施工图送审制度。

2.2 施工队伍选择关

施工队伍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影响一个工程质量的好坏。工程建设立项批准之后,经过议标或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具体方法:一是听,即听取施工队介绍技术力量、资金情况、设备状况以及拟承担工程所采取的措施;二是看,即看已经竣工交付使用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正在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情况;三是查,即考察施工单位的设备、技术力量、企业等级、资格证书;四是访,即走访已交付使用工程的甲方,征求业主单位对工程队伍的评价,绝不能靠关系,走后门,搞“名投实定”,以便了解其信誉。在此基础上,按照信誉高、标价合理、质量优、工期短、素质好的原则,全面比较。特别要防止通过私人关系指定施工队伍,严禁在招标、投标活动中。

2.3 工程质量监督关

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扩大监督执法的影响力,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将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建立有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将实物监督与行为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向全面监督延伸。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提高随机检查的次数,制度合理化。为了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和监督队伍的素质。

2.4 质量控制关

2.4.1 进度控制。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动态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变化后的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材料供应和支付工程进度款方面要及时,以确保工程质量。

2.4.2 质量控制。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等,要有创新和特色。抓好关键部位施工,例如底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都是关键部位,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或者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

工程竣工验收,是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在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标准,逐项验收评定。工程质量验收具体可采取查看、实测的方法。查看,重点查看各项资料和原始记录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砂浆和混凝土试块、构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要求;室内外装修是否达到标准,有无屋面漏水、厕所、厨房渗水、阳台倒泛水、水管、卫生设施接头冒水,楼地面、屋面开裂等质量通病。实测,主要是现场实测,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结构有影响的部位和技术上有特殊要求的进行实测。

结束语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的质量方面的问题也越发严重。据相关报道,我国建筑质量的总体合格率都是出于30 % 以下。由此可见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严重的影响。目前,无论提汐卜来建筑企业还是本土建筑企业,在房屋质量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而且这些检查不合格的建筑,大多都来自本土的中小开发企业。因此,加强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提高建筑的质量是我们必须关注的话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施工单位节省资金的同时, 也对城市环境的美化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资料:

[]、赵朋举 探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期刊论文 建材与装饰2012

篇8

(安徽建筑大学 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本文叙述了学科馆员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的工作特点以及学科馆员制度本土化之后的工作内容.在分析本校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安徽建筑大学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人员配置与职能配置方案,并考虑了在实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泛在知识环境;学科馆员;人员配置;职能配置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92-03

始于1981年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外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通用的服务模式.国内以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始设立“学科馆员小组”为标志,开启了学科服务的先河.经过十几年的长足发展,“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在国内高校图书馆遍地开花.有些高校明确提出了实行“学科馆员”服务,有些高校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实行“学科馆员”服务,但是在日常的参考咨询等业务工作中,切实有效地践行了“学科馆员”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

由于历史发展背景不同,国外特别是欧美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和学科馆员的知识服务深度是国内高校不可企及的.学科馆员一方面具有图书情报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研究特长.这样的学科馆员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馆员,可以真正的融入院系,参与院系学科专家的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对院系学科专家提供非常有实用价值、非常精确的文献信息,有些学科馆员甚至有自己的科研课题.这样的学科馆员在国内高校非常少见.目前在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高学历员工中,有些是图书情报专业毕业,不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有些是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但是不知晓图书情报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并且这种情况还会长久存在.因此,在讨论国内学科馆员的相关问题时,不能拿国际的标准来衡量.基于中国图书馆界的实际情况,把国内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定位于能切实为院系、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资源,能较大程度的满足用户需求是国内对学科馆员工作职责的要求.本文所讨论的学科馆员工作职责、工作模式及配置方式均基于此种要求.

“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1]正式提出于2001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举办的主题为“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上.目前国内比较通用的解释为泛在知识环境是指由网络设施、硬件、软件、信息资源、人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是通过计算、存储以及通信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的发挥作用而构建的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处在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用户周围.学科馆员的功能就是创作、更新这些空气,不断地给用户提供新鲜养料.

1 泛在知识环境简介

1.1 泛在知识环境的起源

“泛在知识环境”缘起名为《Revolutioniz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rough Cyberinfrastructure》的报告.这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Danie Advisory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于2003年1月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提交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总结了美国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图书馆近20年的发展,分析了当前时代背景下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同时提出了建立ACP-Advanced Cyberinfrastructure Program的建议.基于这份报告,同年6月,NSF召开了主题为Wave of the Future :NSF Post Digital Librarary Futures Workshop 的研讨会,并了Knowledge Lost in Information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将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定位于旨在构建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即“泛在知识环境”.由此,“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正式提出.

1.2 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工作的特点

“泛在知识环境”强调一个“泛”字,意指知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应该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用户周围,使得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时能信手拈来.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具备以下几个特点[2].①需要获取的信息量更加广泛、更加全面.②信息加工的深度更加深入、更加细化、更加专业化.③提供信息服务的空间范围尺度不断扩展,时间范围尺度不断延伸.④用户对信息服务的满意度要求更高.⑤用户获取信息的时效性、便捷性、及时性要求更加苛刻.⑥用户个性化服务要求更强.以上工作特点对学科馆员工作的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馆员的工作不能再局限于原始的参考咨询,应该在泛在知识环境图书馆建设的要求下,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2 泛在知识环境下我馆学科馆员配置条件分析

2.1 学科馆员制度设置的必要性

2.1.1 学校发展的迫切需求

安徽建筑大学[3]自2013年由学院更名为大学,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学校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10人.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校,2014年起在安徽省整体进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的提升以及鲜明的办学特色对专任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角度来说,工科类院校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所以就要求教师授课的知识内容要紧跟工程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前沿,要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有拓展性、新颖性、前卫性,尽量避免出现学生一毕业所学知识就陈旧落后的现象.教师要不断的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吸收接纳新的知识,才能在授课中游刃有余.从科研角度来说,学校更名之后,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近些年来学校陆续出台一系列文件,明文规定每年的科研工作量,同时,对教师的科研奖励也逐步提高,以此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教师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离不开新知识、新信息的收集和获取.诚然泛在知识环境下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比以往多得多,但是传统的图书馆渠道,由于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仍然成为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一是为了与本校教师的需求相匹配,同时也是与学校更名,教辅部门工作能力提升相呼应.

前已提及,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高校.学校办学特色非常鲜明.图书馆在进行馆藏建设及服务建设时已经注意到按照学校办学特色设置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例如在图书馆藏建设中,专门设立了建筑书库借阅室.图书馆还有自建特色数据库,如“学科导航”、“徽派建筑数据库”、“智能建筑数据库”、“节能建筑数据库”等.若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针对不同的学科或院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无疑将使图书馆服务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2.1.2 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求

数字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泛在知识环境的特点使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深度进一步加深.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纸本图书、纸本期刊所占比例会逐步下降,而e时代的产物—电子书、电子期刊、电子杂志、网上报刊、网络信息等的比例会逐步提高.在信息浩如烟海的电子时代,教会用户如何精准的获取个人所需要的信息、如何精确分辨诸多信息的真伪,学科馆员势必要担当起这个重要角色.

2.1.3 个人职业发展的要求

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一般偏向于重复性工作,例如期刊、图书的采编,图书的借还、排架,数字图书的加工等.重复性工作容易使员工形成思想上的懈怠情绪,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长此以往,会逐渐消磨员工的上进心,使得个人职业发展止步不前.

另一方面,图书馆界目前争议这样一种思潮:图书馆的存亡.有些学者认为,随着泛在知识环境及现代传媒业的高速发展,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会越来越薄弱,最终将走向灭亡.这种论断给图书馆员工敲响了警钟,灭亡与转型必择其一.作为一名信息工作者,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来说,学科馆员是督促自己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前行的一种有效途径.

2.2 学科馆员制度设置的可行性

安徽建筑大学图书馆[3]创建于1986年,是“全国建筑类院校情报网”常务理事馆,安徽省数字图书馆成员馆,安徽省图书馆建筑分馆.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断投入与发展,图书馆的硬件条件与软件条件不断改善,现在已完全具备设立学科馆员的条件.

人员配置:图书馆现有在职在编工作人员50名,其中高级职称(副研究馆员)8人,中级职称16人,硕士研究生17人.人员结构比例不断优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有明显进步.近五年,我馆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项.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可见一斑.

对外服务:图书馆除传统的馆内阅览、图书外借等服务外,不断扩展服务方式和工作方法.现在已经开展了参考咨询、课题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馆际互借、读者教育等多种服务.先后开展了七届读书宣传周活动、六届优质服务月活动、三届校园书签设计竞赛,举办电子资源检索竞赛、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课程教学.力争把图书馆打造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硬件资源: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其中土建类学科文献资源丰富.可以为学科馆员的工作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目前,馆藏图书总量达到280余万册,其中,纸本图书130余万册,电子图书150余万册.图书馆还有丰富的中外文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其中自购数据库31种,如《CNKI中国知网》(期刊、硕博论文、年鉴等)、《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库》、《台湾科学期刊库》、《全球产品样本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银符数据库》、《ELSEVIER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数据库》、《美国化学学会期刊ACS全文数据库》、《EBSCO人文库》、《Springer-Link外文期刊全文库》等.可共享文献资源数据库7种,如《就业培训数据库》、《博看电子期刊》等.还有图书馆自建数据库6个,如《徽派建筑数据库》、《建筑节能数据库》、《智能建筑数据库》等.

3 我馆学科馆员配置

3.1 配置模式

3.1.1 人员配置

从已经公开出版的文献总结分析,目前国内学科馆员的配置、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类:集中式和分散式.集中式为所有学科馆员划归一个部室统一管理,分散式为学科馆员分散在图书馆各个部室,凡是符合学科馆员资格的都可以竞聘该职位.集中式管理模式和分散式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从管理调度的有效性和我馆现有的工作模式来考虑,我馆拟采用集中式的学科馆员配置模式,以参考咨询部作为学科馆员的管理和工作机构.

我校现有教学院系13个,分别为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法律与政治学院、体育教学部和研究生部.从大类来说,教学门类涵盖了文、理、工三大类,并以工科为主.参考咨询部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6人全部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涉及信息管理、档案学、法律、科技、土木、工程管理等.根据院系大类及工作人员专业大类的不同,考虑日常工作量的大小,学科馆员配置见图1.工科大类配置学科馆员3人,专业为科技、土木、工程管理;文科大类配置学科馆员2人,专业为信息管理、法律;理科大类配置学科馆员1人,专业为档案学.

3.1.2 职能配置

参考咨询部现在进入常态化的服务项目有参考咨询、课题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读者教育等.原有的工作模式为“统一部署、协同作战”,即不委派专人负责特定工作,遇工作量不大的任务时再当场委派,若遇工作量很大的任务,大家统一作战.此种模式保证了工作的高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譬如工作职能无具体划分,导致馆员的工作泛而不精.

学科馆员的工作模式为“分工与协作”.我们在传统的参考咨询、课题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读者教育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尝试增加信息推送、定题服务、学科前沿导航等服务项目.学科馆员在传统的工作上还是采取协作机制.比如在每年年终对教师的文章进行查收查引工作时,理科大类相对于工科大类来说,文章量是相对较少的,这时理科类学科馆员可以参与工科类学科馆员的工作,协助进行文章的查收查引.对于专业要求较高的信息推送、定题服务、学科前沿导航等工作,则要求学科馆员各尽其责,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主动学习和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成效.

3.2 遇到的问题

由于我校现在配置的6名学科馆员均有专业背景,并且均从事相关工作多年,所以在基础服务上,工作难度不大.但是随着专业服务的加深和学科馆员制度的明确建立,一些问题逐渐凸显.

3.2.1 学科馆员专业化程度问题

对于信息推送、定题服务等专业化学科服务,要求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一要面广,二要精深,三要更新迅速,要能快速捕捉学科发展动态.所以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激励学科馆员有兴趣、有干劲,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钻研专业知识.

3.2.2 工作业绩的考评问题.

学科馆员的工作业绩无法进行定量评价.由于院系、学科性质不同,师生的信息服务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学科馆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作,各学科馆员之间无法进行统一管理或指标评价.

3.2.3 用户的接纳程度问题

网络信息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互联网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使之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有资料显示,目前期刊文章所引用的

参考文献中,约有50%-60%来自网络上可免费获得的文献[4].在网络信息服务如此便捷的时代,学科馆员在进行信息推送、定题服务等主动式服务时,能得到多少用户多大程度的接纳与认可,会不会成为用户的负担,成为学科馆员服务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用户的满意度是衡量学科馆员服务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让用户满意、愉快接纳此种服务,学科馆员要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方法上多做思考,多下功夫.

4 小结

本文叙述了学科馆员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的工作特点以及学科馆员制度本土化之后的工作内容.在分析本校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安徽建筑大学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人员配置与职能配置方案,并考虑了在实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学科馆员制度在图书馆研究领域已经不是热点,高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也已经成为过去时.目前正是学科馆员制度本土化之后的冷思考时期.我们要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切实结合我国国情和本馆馆情,踏实地进行学科馆员工作,力争在学科馆员的本职工作上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维军,李亚坤.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06(9):3-6.

〔2〕赵磊.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与评价[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1(6):15-1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