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0: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下派工作思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了解路政、清障、超限、养护的基本业务知识及工作程序。
通过对内业档案:如路政(超限)处理档案,路政、清障交接班日记,路政案件报表等资料的学习,从中了解路政案件的基本处理程序及工作原则。(路政部门主要通过主动上路巡逻和被动接收信息,随时掌握所辖区路段的路况,保护路产维护路权,对交通肇事车辆对路产造成的损失根据赔(补)偿标准收取路产赔(补)偿费,清障部门及时清理路面的故障车辆,保障安全畅通。)
对外的了解通过上路巡路了解基本路况。总体说,我们对路政事件处理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及时、准确反馈信息,以服务为宗旨,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二、了解路政、养护、超限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重点掌握各部门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具体职责和处理程序,严格执行局下发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规定,做为指挥调度员应随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发展动态,科学分析、及时将突发事件信息上报领导,并按照指示根据实际情况下达指令,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保证突发事件在紧张安全、有序的状态下妥善处理。
三、了解路政、养护、交警间的互相配合。
在处理日常或突发事件时,路政、养护、交警间的相互配合,共同合作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这就需要我们指挥调度部门协调联动各相关部门,从局的角度科学指挥调度,并且要对工作程序、步骤有清晰的思路,对现场情况充分掌握。
首先、路政、交警、养护部门在日常巡逻和作业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相互联系,及时通知各部门,做到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处理事故现场,养护部门应配合路政、交警部门设置安全警告标志、指示标志,保障行车安全路政部门配全交警部门维护事故现场秩序。
一、把从乡镇机关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与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谁来干事”的问题。
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促进发展的关键。昌黎县注重选拔高素质的人才来“干事”,精心组织了今年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换届选举,采用“两推一选”的办法产生党支部班子,提高了村班子的群众公认度。特别是在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之前,为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主角作用,进一步增强村级班子的领导能力,昌黎县在选择两个乡镇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从乡镇机关为每个村选派了一名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是党员的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非党的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同时,每名下派干部担任村会计或现金出纳工作,兼任两委秘书。全县共选派453名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其中30岁以下的占57.2%,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占90.7%。通过干部下派,增进了两委班子团结,下派干部把乡镇机关的一些好作风带到村里,密切了乡、村班子之间的联系,增强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两委换届选举结束后,全县各乡镇都分别组织了包括下派干部在内的新上任的两委班子成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领导谈心、专家授课、外出参观、座谈交流等形式,使新上任的班子成员掌握了工作方法,开阔了思路,为尽快进入角色顺利开展工作打好了基础。
二、把推进农村实践“三个代表”示范工程与整顿转化后进村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干什么事”的问题。
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昌黎县始终重视创优转后工作,以“五个好”为目标,通过优秀支部促升级、中间支部创优秀、后进支部促转化,使村级班子分类晋级,工作水平整体提升。近期,为深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昌黎县提出在农村实施“三个代表”示范工程,就是把过去单项的如精神文明、产业结构调整等示范村建设活动综合起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全县初选一批班子建设、经济发展等基础条件较好的村,采取领导联系、部门包村、有关人员合力帮扶等措施,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打造50个强村,在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影响和带动后进村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加大对后进村的整顿转化力度,每年采取倒排5%的办法从全县选取22个相对后进村作为整顿对象,通过县、乡领导包村、示范工程创建村结对带动、工作组驻村等手段,及时解决后进村班子建设、经济发展、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后进村面貌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变。以推进“三个代表”示范工程和后进村转化为载体,以创优促转后,全县农村基层干部为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一、思想所得
(一)明确了自身定位
到村任第一书记,主要是协助村支部书记及“村两委”干部做好村级工作,学习基层知识。把到村任第一书记作为丰富人生经历,锻炼基层服务意志,磨练复杂环境处理问题能力的一次历练。在村任职期间,不以第一书记自居,坚决不搞“一言堂”,不干预“村两委”正常运转,不将个人意志凌驾于“两委会”之上,尊重村干部,尊重村民,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到村工作不走过场,不摆架子,遇到困难不退缩,取得成绩不张扬,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得失。
(二)认清了当前形势
农村工作有其独有的复杂性,不同于机关工作,应多听、多看、多思、多学。虽然自己有农村生活经历,了解一些农村政策,也不能想当然,自以为是,应尊重客观事实,勤沟通,多了解,不草率决定,不武断决策。农村工作必须考虑村民习俗、历史渊源、姻亲关系,这些由来已久,一时难以理顺,必须依靠村干部和村里元老。遇到问题时要先请教这些人,征求长者、贤者的意见,再判断是非。处理问题,要考虑各方面的感受,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做农村工作要细心、耐心、恒心,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确定了工作方法
一是采取侧面了解为主,直接问询为辅。初入基层,很难直接融入群众,所听所看必然都是困难、矛盾,直接问询得到的信息也很难翔实。必须通过不断接触,深入了解,反复印证,才能捋顺问题的主脉,抓到问题的症结,从而妥善处理。
二是换位思考。要取得村干部和村民的支持,就必须换位思考,真心理解大家的动机和想法,才能更好平衡大家的利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团结一致共谋乡村发展。
三是集思广益。一个人思考事情,难以面面俱到,尤其初到农村,不了解村里深层的矛盾,需要众人参谋,查缺补漏,完善方案,提高处理事务的效率和效果。也要从下派单位同事中搜集点子,信息,拓宽思路。
二、工作开展情况
到村工作得到下派单位和**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对村里情况有了初步认识,理清了工作思路。
(一)基本情况
全村在籍人口**人,常住人口**人,共计430户。其中被乡政府认定为贫困户、低保户的有35户。分为三个自然村,十个屯。有党员26名,其中55岁以上党员有14名,年轻党员仅有一名。村集体没有任何经济收入,除村部外没有额外资产,村集体的正常运转开支都很困难。
(二)主要矛盾
**村的主要矛盾是进出通道不畅。**西面与**村连通,是通往乡政府的唯一合理通道(另外就需从东面出,绕行**镇),但先进桥年久失修,平时车辆通行都小心翼翼,汛期更是大水漫桥,交通阻断。东面与**镇**村交界,但两村间水泥路尚未连接上,而且对方在临近**一侧道路上设置水泥柱,仅能通过小轿车,因是**村地界,对方不修路,这边也没办法。路不通,物资进不来、出不去,更谈不上引进项目,谈不了致富脱贫,更谈不上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三)具体工作
一是实地踏查了全村的道路情况,各屯的建设情况。三个自然村中,**的道路亟需修缮,雨天泥泞,出行不便。西小**的情况稍好一点,去年修过一次,个别路段还存在影响通行的状况。先进屯在进村主干道上,情况还可以。**与**村水泥路还差700米没有接上,西小**与**村水泥路还差200米没有接上。
二是着重研究了先进桥的建设。进村主干道上的先进桥,原桥已被冲毁,在原址南侧修了一座便桥,现在桥板破损,桥面错位。每到汛期水流湍急,桥上的垫土都被冲走,不能使用水泥涵管,上游来的柴草一旦堵塞涵管连桥一起冲走。现在是不修不能走,小修没作用,大修修不起,年年搭钱,年年白搭。就先进桥修建问题与乡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今年暂时修不了。一方面汛期已至,秋收临近,工期不够;一方面各部门的专项资金已经批复使用计划,资金方面需待明年。乡政府同意先行拨付三千元资金及部分物资,保障今年秋收。
三是防汛抗旱工作。为了保障汛期先进桥的安全。组织村民编成防汛巡查小组,共十组,轮流看守。安置醒目的危险警示牌。组织村干部包保看护村里的危房,发现危险,第一时间组织人力抢救处置。组织村干部调查旱情,**旱情不严重,昨晚刚下了一场雨,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四是全面了解了村两委的配置和工作状况。“村两委”额定5人,实际有7人,村内任命一名副村长,一名民兵连长,岗位齐全,分工明确。到村后分别与“村两委”成员进行了交流,大家对村里工作都很支持,知无不言。大家之前也积极寻找致富项目,均由于交通不便最后失败,现在大家的积极性不高。也表示只要有合适的致富项目,愿意做好村民工作,团结一心,积极献言献策。
五是协助村支书加强党建工作。全面了解了党员情况,组织制定“”计划,循序渐进组织活动。
(四)得到下派单位的大力支持。
**局长高度重视此次下派工作,专程送我到乡政府对接,并与我谈心,传授农村工作经验,嘱咐我要摆好位置,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农民做朋友,讲农村话,做农村事。局班子先后两次专门听取了我在**的工作情况汇报,指示我局涉农科室倾斜扶持资金,帮助寻找扶持项目,如有必要,在纪律范围内也可给予资金和物资的直接支持。
三、下步工作思路及计划
(一)解决主要矛盾
抓住主要矛盾,利用一切资源推动先进桥建设,以此为突破口,通过为群众全心全意办事,拉近干群关系;通过建桥,磨合两委班子,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建桥,树立村干部和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信心。目前已经编制了先进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了立项批复。下一步将全力进行资金争取和筹措,争取市直相关部门支持绝大部分,乡政府和村集体筹措一部分,施工建设节约一部分,最终解决困扰全村的难题。
(二)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坚持做好防汛工作,密切关注水位,一旦进入高水位,将住村以备第一时间抢险。巡查小组要保持到岗,尤其是上下学时间,重点看护学生。如遇洪水漫桥,立即终止交通,不允许行人车辆通过。继续走访群众,深入田间,了解旱情,研究就近灌溉,尽可能减少损失。
(三)做好党建工作
把党建工作做为自己的基本工作来抓,通过加强党建深入党员群众,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根据党员实际情况,设岗定责。带头改变工作作风,提高群众满意度。
(四)研究集体经济项目
谋划集体经济项目,做好调查研究,密切关注致富项目,利用**局接触项目的便利,寻找合适**发展的道路。先进桥建成后,引导群众寻找致富项目,发展集体经济。
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一、交通不便
每天要搭乘乡政府工作人员的车上下班,有时遇到对方直接在市里开会不去乡里,还得坐客车去,问题是客车班次太少,到村时间太晚。回程往往赶不上客车,还得麻烦乡政府工作人员。从乡政府到村里十几里地,每次也是麻烦别人接送,很是不便,也给乡里、村里增加了负担。
十年心系贫困县
屏山县山高坡陡、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早在1996年,屏山县就已成为省委组织部的定点帮扶县,部领导多次到屏山调研,指导屏山确立了“瞄准脱贫目标,突出增粮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扶贫三个重点,把贫困村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思路。1999年末,全县5.7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2006年7月,在全省“部门帮村、党员帮户”活动中,省委组织部积极响应省委号召,对屏山县的帮扶由面到点,逐步深化,率先与锦屏村、集翠村结为帮扶对子,提出了“修建水泥路、接通自来水、改造活动室、新建卫生站、配套信息网、选派大学生、发展梨茶产业”七大帮扶目标,并派出了一名副处级干部驻村帮助工作。
倾力帮扶注真情
春意盎然的3月,走进锦屏村、集翠村,映入眼帘的是雪白的梨花、翠绿的茶园、整洁的院落、平坦的水泥村道,好一派新农村的景象。然而,就在8年前,这两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840元,还是锦屏镇有名的贫困村。2006年7月结对帮扶后,省委组织部主要领导深入锦屏村、集翠村调研,就生态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发展、通村公路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并在资金投入、技术人才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据统计,通过省委组织部的协调,省上为锦屏村、集翠村落实项目资金达500余万元。目前,两个村以茶果为特色的产业初具规模,村水泥公路已建成通车,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省移动公司投资百万元建设的移动通信基站已投入使用……七大帮扶目标全面实现。
“我挑了几十年的水,现在终于不用再挑水了,自来水用都用不完。”村民凌华福高兴地说。长期困扰村民的行路难、饮水难、通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在省委组织部的帮扶下一一得到了解决。
省委组织部一直关注屏山县的贫困弱势群体,积极动员部里的干部职工捐资捐物、多方筹集资金为贫困户送温暖献爱心,开展“1+1”结对帮扶活动,全县300余名贫困学生、1000余贫困户得到了扶助。10年来,省委组织部共捐赠现金达20余万元,捐物(折合现金)200余万元,协调援建社会扶贫项目资金达300余万元。
干实事的好干部
“你们啥时候再来哦?为我们办了这么多好事,还没有来得及感谢你们呢!”今年3月31日,在“锦屏山首届梨花会”上,锦屏村二组李光珍大娘拉着省委组织部机关党委书记向阳和省委组织部下派干部江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20__年3月份以来,__县把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举措,先后两批选派了2300余名优秀干部到村(居)、企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强基固本促发展”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__年,__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县,并先后两次在省市专题会议上作典型介绍。民意验示,农村指导员制度已成为新世纪以来最受__干部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之一。近日,__县对此进行了专题系列调查,深感这一做法值得认真总结。
之一:农村工作指导员选派人数之多、下派时间之长、工作要求之高,在农村工作历史上是少有的,必须探索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__县是百万人口大县、省定欠发达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情比较复杂,84%的人口在农村,农业是基础经济和立县之本。基于这一县情,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实施农村指导员制度。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在农村基层构筑了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群体,走出了一条对接农村需求、破解“三农”难题、建设新农村的探索之路。
(一)农村存在什么问题就选派什么类型的干部。选派干部前,专门组织力量协同乡镇党委详细排摸全县776个行政村基本情况,掌握每个村的现状,明确哪些村急需哪些方面的帮助,建立村情民意信息库,为选派干部提供客观依据。因村因人而宜,注重把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干部选派到任务重、困难多的村里去。下派干部无任在原单位有无职务,也不论原职务高低,到农村任农村指导员后,工作与原单位一律脱钩,组织关系迁到村里。做到党委部门包“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政法部门包“乱村”:对“先锋工程”创建村、小康建设示范试点村、环境整治重点村,就由党群、规划建设、国土、环保、房管等部门选派得力干部任职;对宗族房族观念较强、矛盾较突出的村,就由执法执纪部门选派政策性强、坚持原则的干部任职;对欠发达乡镇的贫困村,就由农口、财贸、交通等部门选派得力干部任职。
(二)既是多层管理又是多方支持。__县委始终把农村指导员工作列入全县年度重要工作责任制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制,县委书记对每次动员会、总结会、经验交流会、欢送会等都亲自参与,县委常委带头到村指导工作。县农指办作为全县农村指导员工作的组织协调机构,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先后召开了30多次农指办主任会议和22次片区工作组长例会,组织了全县性的12次巡视督查和8次突击暗访活动。乡镇党委切实履行“管理主体”职责,既负责指导员的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又主动给指导员安排住宿、介绍村情、帮助化解难题。县直机关切实履行“协同管理”职责,与本单位指导员的派驻村建立包村制度,当好指导员的坚强后盾。以全县8个重点集镇为中心设立的片区工作组,则切实履行“包片管理”职责,片区工作组正副组长由具有一定工作资历的县直机关副科级派出干部和重点乡镇党群副书记担任,在片区内开展“每月之星”优秀指导员评选。
(三)依托民情系列“五站”机制引导干部深入一线。近年来,__县不断深化“民情系列”活动,形成了以农村工作指导员为骨干,以乡镇为基点、两头拓展、多方联动的为民服务“五站”机制,即把村“民情接待室”作为为民服务第一站、村“民情听证会”作为解疑释惑第二站、乡镇“民情分析协调会”作为化解矛盾第三站、县“民情中间站”作为调解难题第四站、县“民情现场办公会”作为解决疑难杂症最高站。广大农村工作指导员依托为民服务“五站”机制,每周一参与“民情分析协调会”,每周二开展“民情专访”活动,每周三轮流主持“夜学”,努力做到实情在一线掌握,办法在一线产生,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政绩在一线创造,党群关系在一线密切。两年来,全县农村指导员共解决实际民情事项上万件(次)。为了及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__县还整合农村工作指导员内部资源,从全县农村工作指导员中挑选了40多名有专业特长的干部,组成农村指导员服务团,发挥“捆绑效应”,从整体上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效果。
(四)业绩 档案评优劣形成良好用人导向。__县在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中,建立了指导员个人业绩档案制度,谁干的好就有机会被提拔重用。业绩月考核,先由村支书进行初评,再由乡镇分管领导和片区工作组组长对农村指导员本月的工作业绩进行最后考评定档,存入个人档案。考核中表现优秀者,在提拔使用时予以优先考虑,两年来全县农村工作指导员得到提拔重用的有165人;破格允许在下派工作中考核优秀的一般干部参加科(局)级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在干部中形成了“不跑上层下基层、不看关系看政绩”的良好导向。同时,建立召回制度,对干部群众认为不合适或者不合格的即予召回,先后召回不称职指导员2名,撤换2名,诫免谈话2名。
之二: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强村富民服务员、民主制度规范员、组织建设督导员、矛盾纠纷化解员,群众的“口碑”和“夸奖”是对农村指导员制度成效的最好注释。
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农村指导员的共同努力下,__县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成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年下派之时,许多村干部和村民都纷纷到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争着“抢”、“要”指导员。用群众的话说,农村指导员制度深得民心,党和政府派来好干部,我们怎不举双手欢迎?!
(一)掌握了村情民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既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播种机”,又是群众的“民情直通车”。一方面,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使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主张得到最畅通的诠释。另一方面,他们根扎在农村,掌握了大量的农村第一手资料。两年多来,全县指导员共走访农户36万余户,撰写调研报告1176篇,提出了许多适合本地建设新农村的好建议、好意见,有的已转化成具体政策,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们较好地解决了落实上级政策与符合群众意愿之间存在的某些矛盾,许多过去不落实的事情落实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作为20__多名农村工作指导员中的一员,20__年5月31日,刘庆民从温州市财政局打起背包住进灵溪镇山东村。一进村,他便顶着炎夏烈日,挨家挨户进行调查摸底,并一一记录在笔记本里。当刘庆民得知群众对铁路拆迁安置政策有不满情绪后,一方面认真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多方与市、县政府各部门、铁路建设指挥部等联系、协调。最终使村民和政府都寻求到了一个双赢的支点,确保了火车站和铁路建设顺利进行,也获得了群众的热情拥护。
(二)强化了富民措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广大农村指导员采取发展特色种养业、建设效益农业基地、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农民致富本领,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温州市委组织部结对帮扶__县观美镇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鞠建林先后10多次亲临调研指导,并连续两年下派徐国信和叶宋孝等2名得力干部,在富土和穷乡之间努力探索实践“反哺路径”,为“经济强市”里的欠发达乡镇如何推进建设新农村进行了有益尝试。徐国信说得到做得到:人下了,心也要下,既然来了,就要把心交给群众,实实在在干点实事。他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下派时的承诺:为农民引进日本新型葡萄种苗和獭兔养殖;为农民创立大棚蔬菜基地;为农民扩大席草种植规模……20__年11月徐国信被评为全国优秀组工干部。叶宋孝下派后,带着“欠发达乡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与镇村干部一道提出了“转移厂房到农村、分解车间到村居、搬迁机器到农户、发挥优势齐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积极对接温州轻工产品生产,启动轻工产品来料加工项目。今年初以来,已帮助观美镇引进温州海螺集团等4家企业,创办5个加工基地,使400多位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三)改变了村貌民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生态基础。良好的村容村貌和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是新农村的硬件条件。指导员们把建设环境优美村庄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积极协助所住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县水利局下派干部余青松初来乍到古树村时,面对沿104国道两旁大部分房屋“赤膊”,房前屋后“脏、乱、差”的状况,暗下决心从村庄整治入手,并对“困难户”作了大量苦口婆心的工作。如今古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沿104国道两旁198间未建好的房子全部加层,原露着红砖的“赤膊”房穿上了“彩衣”;村民房前屋后铺上了水泥路;沿路安装的22盏路灯照亮到古树村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两年来农村指导员共落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1580个,争取落实扶持资金4390余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412个。农村指导员还明白一个道理,精神文明的提升可以带动物质文明的发展。工作中,他们着眼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努力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乡村生活的细节,改善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态。
(四)推进了村级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用制度管人管事,是村级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广大农村指导员抓住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契机,对照“三级联创”要求,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村务管理和民主理财制、民主议事协商制、监督和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民自治和党务、村务公开等村级“阳光工程”,进一步推进了依法治村和民 主管理。__县金乡镇五一村是个经济发达村,但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群众上访,村里各项工作未能正常开展。20__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村主任未能选出而空缺,20__年村党支部书记辞职,一时间五一村就像一盘散沙。20__年陈吉畅下派五一村任指导员后,一些村民向他发难:“我们村是不好干的,若干不好,我们中途就会赶你走!若干得好,最后我们会敲锣打鼓欢送你走!”但他最终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尊重,成功地补举了村委会主任,一举扭转了落后的面貌。下派工作结束时,五一村村民自发组织了70余名代表,送牌匾到县委表示感谢。两年多来,全县指导员共制订(修订)村规章制度2370个,帮助后进村转化125个,发展党员194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336名,使党的基层组织的堡垒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
(五)化解了一大批矛盾和难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社会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在为民办实事的基础上,积极调处群众之间的纠纷,将许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两年多来,全县指导员共解决社会治安问题2200余件次、宗教宗族宗派问题430余件次、征地遗留问题1500余件次,调处矛盾纠纷3460起,劝阻集体上访525起。__县委宣传部干部林小舟下派伊始,珠西村两委干部最迫切的愿望是,能为该村架一座通向珠东村的小桥。乍一听,这应该是一桩小事,其实不然。珠西村和珠东村仅有一条小河之隔,可这条波澜不惊的小河却因两村历史以来的瓜葛整整阻隔达60年之久!珠西村村民出行只好沿村子绕一圈,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刚开始,林小舟前往珠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家时,吃了“闭门羹”。为了能让桥早日开通,林小舟不厌其烦。通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珠东村终于同意签订建桥协议。对此,珠西村村委会主任不无感慨地说:“这座桥能建成,归根结底要感谢下派干部!”
(六)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农村是干部得以磨炼的训练场。农村指导员所在的村大都条件艰苦,但他们都把在艰苦环境中和困难条件下工作看作是磨练自己的极好机会,自觉克服生活、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困难,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做贡献。下派干部从基层回到机关后,想问题、订计划、出措施、办事情都自觉地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大大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灵溪镇岩头村指导员杨修棠感言:下派后,农民生活的苦、办事的难以及他们对我们指导员的信任和渴望,是我们无形的压力,也是我们埋头苦干、迎难而上的动力,多干成一份事情,从老百姓感激的眼中就能得到一份欣慰。第一批下派到宜山镇东跳村指导员、现任宜山镇组织委员谢炳柱深有感触:农村是个大课堂,拓宽了我们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视野,增强了处理复杂问题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农村指导员工作经验是干好现在工作、服务新农村的可靠保证。可以说,一年下派,终生受益。广大群众评价说:每位农村指导员都是一本书,每位农村指导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位农村指导员的背后都有一串感人至深的故事。
之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的目标、长期的任务,关键在于培养一支热爱农村、有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依靠他们去整合优势资源反哺农村,激发内在动力。
__县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实践,既锻炼了干部,又促进了工作,为今后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坚持有效整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最具活力的资源要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支有文化、懂经济、善管理的农村带头人队伍。农村呼唤着高素质人才,而机关却积聚了大批农村急需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不少基层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新农村建设缺钱缺物,但更缺的是人才、技术和好的思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原则,__县选派优秀的机关党员干部到农村任指导员,不是一种单一、机械的支持,不仅实现了机关的人才资源对农村的倾斜,而且通过机关党员干部带动了社会资金、技术、项目、科技、信息等资源对农村的全方位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把人才这最具活力的因子输送到了农村,给农村以思路、方法的启迪,衍生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能量。大批的下派干部“高位嫁接”到农村,使机关干部飞出“金丝笼”,到农村广阔的天地建功立业,用快捷的方式构建了农村高素质人才群体,直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优良工作作风、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带到农村,带给农民。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与“城市支持农村”原则的历史契合,是人才兴农的现实需要,也是按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
——××县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系列调查
2004年3月份以来,××县把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举措,先后两批选派了2300余名优秀干部到村(居)、企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强基固本促发展”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县,并先后两次在省市专题会议上作典型介绍。民意验示,农村指导员制度已成为新世纪以来最受××干部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之一。近日,××县对此进行了专题系列调查,深感这一做法值得认真总结。
之一:农村工作指导员选派人数之多、下派时间之长、工作要求之高,在农村工作历史上是少有的,必须探索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县是百万人口大县、省定欠发达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情比较复杂,84%的人口在农村,农业是基础经济和立县之本。基于这一县情,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实施农村指导员制度。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在农村基层构筑了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群体,走出了一条对接农村需求、破解“三农”难题、建设新农村的探索之路。
(一)农村存在什么问题就选派什么类型的干部。选派干部前,专门组织力量协同乡镇党委详细排摸全县776个行政村基本情况,掌握每个村的现状,明确哪些村急需哪些方面的帮助,建立村情民意信息库,为选派干部提供客观依据。因村因人而宜,注重把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干部选派到任务重、困难多的村里去。下派干部无任在原单位有无职务,也不论原职务高低,到农村任农村指导员后,工作与原单位一律脱钩,组织关系迁到村里。做到党委部门包“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政法部门包“乱村”:对“先锋工程”创建村、小康建设示范试点村、环境整治重点村,就由党群、规划建设、国土、环保、房管等部门选派得力干部任职;对宗族房族观念较强、矛盾较突出的村,就由执法执纪部门选派政策性强、坚持原则的干部任职;对欠发达乡镇的贫困村,就由农口、财贸、交通等部门选派得力干部任职。
(二)既是多层管理又是多方支持。××县委始终把农村指导员工作列入全县年度重要工作责任制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制,县委书记对每次动员会、总结会、经验交流会、欢送会等都亲自参与,县委常委带头到村指导工作。县农指办作为全县农村指导员工作的组织协调机构,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先后召开了30多次农指办主任会议和22次片区工作组长例会,组织了全县性的12次巡视督查和8次突击暗访活动。乡镇党委切实履行“管理主体”职责,既负责指导员的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又主动给指导员安排住宿、介绍村情、帮助化解难题。县直机关切实履行“协同管理”职责,与本单位指导员的派驻村建立包村制度,当好指导员的坚强后盾。以全县8个重点集镇为中心设立的片区工作组,则切实履行“包片管理”职责,片区工作组正副组长由具有一定工作资历的县直机关副科级派出干部和重点乡镇党群副书记担任,在片区内开展“每月之星”优秀指导员评选。
(三)依托民情系列“五站”机制引导干部深入一线。近年来,××县不断深化“民情系列”活动,形成了以农村工作指导员为骨干,以乡镇为基点、两头拓展、多方联动的为民服务“五站”机制,即把村“民情接待室”作为为民服务第一站、村“民情听证会”作为解疑释惑第二站、乡镇“民情分析协调会”作为化解矛盾第三站、县“民情中间站”作为调解难题第四站、原创:县“民情现场办公会”作为解决疑难杂症最高站。广大农村工作指导员依托为民服务“五站”机制,每周一参与“民情分析协调会”,每周二开展“民情专访”活动,每周三轮流主持“夜学”,努力做到实情在一线掌握,办法在一线产生,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政绩在一线创造,党群关系在一线密切。两年来,全县农村指导员共解决实际民情事项上万件(次)。为了及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县还整合农村工作指导员内部资源,从全县农村工作指导员中挑选了40多名有专业特长的干部,组成农村指导员服务团,发挥“捆绑效应”,从整体上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效果。
(四)业绩档案评优劣形成良好用人导向。××县在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中,建立了指导员个人业绩档案制度,谁干的好就有机会被提拔重用。业绩月考核,先由村支书进行初评,再由乡镇分管领导和片区工作组组长对农村指导员本月的工作业绩进行最后考评定档,存入个人档案。考核中表现优秀者,在提拔使用时予以优先考虑,两年来全县农村工作指导员得到提拔重用的有165人;破格允许在下派工作中考核优秀的一般干部参加科(局)级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在干部中形成了“不跑上层下基层、不看关系看政绩”的良好导向。同时,建立召回制度,对干部群众认为不合适或者不合格的即予召回,先后召回不称职指导员2名,撤换2名,诫免谈话2名。
之二: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强村富民服务员、民主制度规范员、组织建设督导员、矛盾纠纷化解员,群众的“口碑”和“夸奖”是对农村指导员制度成效的最好注释。
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农村指导员的共同努力下,××县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成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年下派之时,许多村干部和村民都纷纷到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争着“抢”、“要”指导员。用群众的话说,农村指导员制度深得民心,党和政府派来好干部,我们怎不举双手欢迎?!
(一)掌握了村情民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既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播种机”,又是群众的“民情直通车”。一方面,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使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主张得到最畅通的诠释。另一方面,他们根扎在农村,掌握了大量的农村第一手资料。两年多来,全县指导员共走访农户36万余户,撰写调研报告1176篇,提出了许多适合本地建设新农村的好建议、好意见,有的已转化成具体政策,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们较好地解决了落实上级政策与符合群众意愿之间存在的某些矛盾,许多过去不落实的事情落实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作为2000多名农村工作指导员中的一员,2005年5月31日,刘庆民从温州市财政局打起背包住进灵溪镇山东村。一进村,他便顶着炎夏烈日,挨家挨户进行调查摸底,并一一记录在笔记本里。当刘庆民得知群众对铁路拆迁安置政策有不满情绪后,一方面认真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多方与市、县政府各部门、铁路建设指挥部等联系、协调。最终使村民和政府都寻求到了一个双赢的支点,确保了火车站和铁路建设顺利进行,也获得了群众的热情拥护。
(二)强化了富民措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广大农村指导员采取发展特色种养业、建设效益农业基地、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农民致富本领,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温州市委组织部结对帮扶××县观美镇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鞠建林先后10多次亲临调研指导,并连续两年下派徐国信和叶宋孝等2名得力干部,在富土和穷乡之间努力探索实践“反哺路径”,为“经济强市”里的欠发达乡镇如何推进建设新农村进行了有益尝试。徐国信说得到做得到:人下了,心也要下,既然来了,就要把心交给群众,实实在在干点实事。他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下派时的承诺:为农民引进日本新型葡萄种苗和獭兔养殖;为农民创立大棚蔬菜基地;为农民扩大席草种植规模……2004年11月徐国信被评为全国优秀组工干部。叶宋孝下派后,带着“欠发达乡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与镇村干部一道提出了“转移厂房到农村、分解车间到村居、搬迁机器到农户、发挥优势齐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积极对接温州轻工产品生产,启动轻工产品来料加工项目。今年初以来,已帮助观美镇引进温州海螺集团等4家企业,创办5个加工基地,使400多位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三)改变了村貌民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生态基础。良好的村容村貌和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是新农村的硬件条件。指导员们把建设环境优美村庄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积极协助所住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县水利局下派干部余青松初来乍到古树村时,面对沿104国道两旁大部分房屋“赤膊”,房前屋后“脏、乱、差”的状况,暗下决心从村庄整治入手,并对“困难户”作了大量苦口婆心的工作。如今古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沿104国道两旁198间未建好的房子全部加层,原露着红砖的“赤膊”房穿上了“彩衣”;村民房前屋后铺上了水泥路;沿路安装的22盏路灯照亮到古树村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两年来农村指导员共落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1580个,争取落实扶持资金4390余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412个。农村指导员还明白一个道理,精神文明的提升可以带动物质文明的发展。工作中,他们着眼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努力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乡村生活的细节,改善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态。
(四)推进了村级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用制度管人管事,是村级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广大农村指导员抓住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契机,对照“三级联创”要求,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村务管理和民主理财制、民主议事协商制、监督和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民自治和党务、村务公开等村级“阳光工程”,进一步推进了依法治村和民主管理。××县金乡镇五一村是个经济发达村,但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群众上访,村里各项工作未能正常开展。2002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村主任未能选出而空缺,2003年村党支部书记辞职,一时间五一村就像一盘散沙。2004年陈吉畅下派五一村任指导员后,一些村民向他发难:“我们村是不好干的,若干不好,我们中途就会赶你走!若干得好,最后我们会敲锣打鼓欢送你走!”但他最终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尊重,成功地补举了村委会主任,一举扭转了落后的面貌。下派工作结束时,五一村村民自发组织了70余名代表,送牌匾到县委表示感谢。两年多来,全县指导员共制订(修订)村规章制度2370个,帮助后进村转化125个,发展党员194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336名,使党的基层组织的堡垒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
(五)化解了一大批矛盾和难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社会基础。广大农村指导员在为民办实事的基础上,积极调处群众之间的纠纷,将许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两年多来,全县指导员共解决社会治安问题2200余件次、宗教宗族宗派问题430余件次、征地遗留问题1500余件次,调处矛盾纠纷3460起,劝阻集体上访525起。××县委宣传部干部林小舟下派伊始,珠西村两委干部最迫切的愿望是,能为该村架一座通向珠东村的小桥。乍一听,这应该是一桩小事,其实不然。珠西村和珠东村仅有一条小河之隔,可这条波澜不惊的小河却因两村历史以来的瓜葛整整阻隔达60年之久!珠西村村民出行只好沿村子绕一圈,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刚开始,林小舟前往珠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家时,吃了“闭门羹”。为了能让桥早日开通,林小舟不厌其烦。通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珠东村终于同意签订建桥协议。对此,珠西村村委会主任不无感慨地说:“这座桥能建成,归根结底要感谢下派干部!”
(六)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农村是干部得以磨炼的训练场。农村指导员所在的村大都条件艰苦,但他们都把在艰苦环境中和困难条件下工作看作是磨练自己的极好机会,自觉克服生活、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困难,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做贡献。下派干部从基层回到机关后,想问题、订计划、出措施、办事情都自觉地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大大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灵溪镇岩头村指导员杨修棠感言:下派后,农民生活的苦、办事的难以及他们对我们指导员的信任和渴望,是我们无形的压力,也是我们埋头苦干、迎难而上的动力,多干成一份事情,从老百姓感激的眼中就能得到一份欣慰。第一批下派到宜山镇东跳村指导员、现任宜山镇组织委员谢炳柱深有感触:农村是个大课堂,拓宽了我们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视野,增强了处理复杂问题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农村指导员工作经验是干好现在工作、服务新农村的可靠保证。可以说,一年下派,终生受益。广大群众评价说:每位农村指导员都是一本书,每位农村指导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位农村指导员的背后都有一串感人至深的故事。
之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的目标、长期的任务,关键在于培养一支热爱农村、有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依靠他们去整合优势资源反哺农村,激发内在动力。
××县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实践,既锻炼了干部,又促进了工作,为今后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坚持有效整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最具活力的资源要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支有文化、懂经济、善管理的农村带头人队伍。农村呼唤着高素质人才,而机关却积聚了大批农村急需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不少基层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新农村建设缺钱缺物,但更缺的是人才、技术和好的思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原则,××县选派优秀的机关党员干部到农村任指导员,不是一种单一、机械的支持,不仅实现了机关的人才资源对农村的倾斜,而且通过机关党员干部带动了社会资金、技术、项目、科技、信息等资源对农村的全方位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把人才这最具活力的因子输送到了农村,给农村以思路、方法的启迪,衍生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能量。大批的下派干部“高位嫁接”到农村,使机关干部飞出“金丝笼”,到农村广阔的天地建功立业,用快捷的方式构建了农村高素质人才群体,直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优良工作作风、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带到农村,带给农民。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与“城市支持农村”原则的历史契合,是人才兴农的现实需要,也是按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
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通过体制创新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时帮助农民释疑解惑,切实提高重点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利用科技特派员制度,架起科技兴农的畅通管道,把科技成果撒向基层,把技术信息传授给农民,为农村结构调整服务,进一步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为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早出成效,取得经验,应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大胆探索。
一是要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成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引航员”。目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农村特色资源开发的质量与效益低下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效益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缓慢的现实,要求我们在抓发展上要摒弃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种养、轻工贸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探索一条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路子。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要引导和组织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基地、农民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与效益,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是要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县域经济承担着推动工业化进程、扩大就业面、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任务。当前,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又面临着发挥优势、参与产业重组、拓展发展空间的新机遇。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要抓住机遇,扬长避短,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三种力量、三种资源,开发特色产品,逐步形成基地化生产,以“小产品”构建“大产业”;创办各种科技示范园区,加快壮大“园区”经济;把各种所有制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到县城和中心镇,并做大做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推动城镇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成为建立和完善新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催化剂”。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县逐步建立起了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这些网络在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影响了农技人员的培训和下乡服务,不少农技人员知识老化,又下不了乡,不能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要通过大批科技特派员连续下派,支持科技人员以资金、技术入股等与农民群众、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利益回报机制,建立起新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科技特派员要以项目为载体,把科技推广、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四是要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成为盘活科技人才资源的有效方法。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科技人才与农村农业和农民严重脱节,许多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缺乏用武之地,而农民则缺乏科技支持和服务。如果离开科技和科技人才,就不可能搞好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可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要把聚集在县乡党政机关、涉农部门的大批人才和待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引导到农村,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专长,解决机关、事业单位科技人员“闲置”浪费、大学毕业生等待安排与农村基层、龙头企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盘活人才资源,引导、带动、激励科技人员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实现人生的价值。
五是要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成为密切干群关系,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具体行动。现在各种惠农政策出台,对农民多予少取,农村的干部干什么?我看最主要的任务是抓发展,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说到底就是如何推广科技,壮大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要把大批干部从机关、事业单位下派到农村一线,以富民为本,扶农、助农、兴农,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科技特派员下派期间,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市场需求,解决农业生产中品种不对路、卖难和品质不优等实际问题,使广大农民群众从应用科技中得到实惠,从而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密切干群关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农村基层政权。
二、把握关键环节,明确重点任务
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必须坚持把解决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把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源源不断地导入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农业生产、市场流通、加工增值、金融服务为一体,行政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农村工作的新格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服务对象要选准。一方面根据技术人员的专长,选准下派服务对象;另一方面根据农业产业化建设、龙头企业生产的需要和农民的实际需求,选好下派人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找准科技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科技特派员的服务重点是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急需科技服务的乡(镇)、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与种植、养殖、加工大户。科技特派员下派的地方,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要有优势或特色产品,使科技特派员有用武之地。
2、下派人员要选精。根据《*县开展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确定选派对象,对自愿申请下派的科技人员根据专业特长进行分类排队,要从严把关,将有专业特长,具有开拓能力,懂经营、善管理,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吃苦耐劳,政治思想过硬,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员选派下去。科技特派员选派要求本人书面申请,原工作单位领导同意,需经企业、个人双向选择,达到“三满意”,实现产业发展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有效对接。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从县外科研院所引进专家学者来我县参加致富创业活动,积极为他们提供舞台,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我县创业活动的领头雁。
3、下派任务要明确。下派服务全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建设的科技特派员要围绕全县烟叶、魔芋、药材、林果、蔬菜、畜牧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和特色产品开发开展好“六个一”工作。一是组织实施一个试验研究项目或创办一个试验基地;二是组织推广一项以上先进技术成果;三是指导、服务一个千亩示范区;四是培训农民100名以上;五是协助组建一个专业技术协会或生产营销协会及专业合作社;六是联系扶持一个农产品基地骨干企业。对下派服务新型工业企业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创办或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技术、管理、营销服务,承包、租赁具有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各类经济实体。工作要求一是要应用一项以上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成果;二是要帮助企业申报相关计划项目一个以上;三是要挂靠一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或技术工程中心;四是要督促企业提供一定的社会就业岗位。
4、制度建设要加强。一是建立科技特派员驻点岗位责任制度,突出加强考勤、考核及项目管理;二是建立检查督办制度,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落实到点、落实到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经常了解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因不能提供必要工作条件,使科技特派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下派点和单位,要及时调整;对由于业务能力、责任心等自身原因不能胜任工作的科技特派员,要及时予以调整。三是建立项目资金扶持制度。县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开发办、农行、聚信担保公司等单位和部门的开发项目资金,要向科技特派员驻点地方及项目倾斜,并将资金额度列入年度计划,科技特派员办公室要了解项目资金运行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推荐项目,协调安排扶持资金。四是建立科技特派员培训交流机制。县科技特派员办公室要分期分批组织科技特派员到州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工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以拓宽视野,创新工作思路,引进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项目。同时要对科技特派员定期培训,定期组织检查交流。五是建立奖励制度,在年度考核考评的基础上,对凡合格者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兑现相关政策,各个派出单位和部门均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打折扣,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县里将通报表彰,并从人才基金中安排专门资金予以奖励。
三、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试点效果
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在我县是个新鲜事物,必须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机制。要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为目标,加强领导,落实保障,完善机制,营造氛围,提升功能。
——加强领导。为保障科技特派员服务行动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我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科技特派员的日常协调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要积极支持配合此项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专班常年抓,各部门配合抓的领导体系,加强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落实保障。各部门、各单位要发动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积极参与这一致富创业行动,对主动报名参与者要予以大力支持。派往单位要尽力为他们创造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比较宽松的工作平台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工作中快出成效,多出成效。
——完善机制。通过建立农民、科技人员和投资企业的利益共同体等方式,建立科技特派员长效服务激励机制,把以往“科技下乡”的短期行为转变为科技特派员的长期、长效服务;建立资源整合、部门协调机制,把单纯的技术行为转变为综合性手段和方法,努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科技、投资、管理、市场等各种问题。
——营造氛围。科技特派员在生产第一线开展致富创业行动将会涌现出一批生动典型,开展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在推动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将会创造出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宣传部门要密切合作,通过现场会、交流会和新闻媒体等形式,对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中涌现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总结提高,对典型事例及时进行宣传报导,为我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氛围。
一、工作思路的形成
近几年,我县高度重视村级财源建设,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总量小、发展不平衡等实际问题。*年全县平均村财收入(不含美岭村)9.94万元,其中常年性村财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居)有57个,占24.2%,“空壳村”、“债务村”现象比较突出。许多薄弱村经过帮扶整顿虽然较好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等实际困难,但仍然存在着村集体收入无门、无钱办事的“老大难”问题。有些村由于村财薄弱、负债严重,导致村级班子软弱涣散,严重制约和影响村级组织建设的活力和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县委充分认识到加强村级财源建设特别是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是提高村级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客观要求,及时提出“夯实基层基础、突破工业产业”这两个主要工作着力点,并按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找准加强村级财源和村级组织建设的结合点,进而研究提出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工作思路。根据这一工作思路,我县积极总结和借鉴前几年整顿转化不适应村和经济欠发达村的成功经验,经过全面调查研究和倒查站队,从全县57个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中研究确定32个村,采取1名县领导挂钩联系、1个县直部门帮建、1个先进村结对、1名县乡干部驻村任职、1个发展项目带动和1笔启动资金扶持等“六个一”措施进行重点帮扶整顿,汇集多方力量,积极付诸实施,大力推进财源建设,努力破解农村发展难题。
二、具体做法和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县委坚持把薄弱村财源建设作为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议事日程。一是全面部署。县委成立薄弱村财源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薄弱村财源建设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村级财源建设的工作意见》(永委[*]44号)和《关于实行“六个一”措施整顿转化村财薄弱村的通知》(永委[*]173号),并召开全县动员会动员部署,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办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实行薄弱村财源建设季度例会制度,定期回顾总结阶段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落实责任。实施县、镇、村“三级”联系帮扶制度,明确薄弱村财源建设由县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县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议成员单位共同抓好具体指导和督促落实;乡镇党委认真履行“主抓”职责,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乡镇挂钩领导具体抓;各薄弱村党支部发挥“主体”职能,积极配合驻村任职干部开展工作;县直各挂钩联系单位和结对先进村发挥“帮建”职能,认真落实帮扶制度;下派驻村任职干部作为直接责任人,负责联系发展项目工作,并督促抓好落实,形成了党员县领导挂村、县直部门联村、乡镇领导包村、先进村结对、下派干部和工作队驻村等六位一体的责任体系,确保财源建设工作有效落实。三是齐抓共管。县领导牵头,组织县直挂钩联系单位到各个薄弱村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确定财源建设项目,明确发展措施,落实启动资金。县直各挂钩联系单位坚持把财源建设工作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压缩日常经费开支,想方设法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信息、项目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从全县典型示范村或经济比较发达的村中确定32个村,加强沟通联系,实行结对帮扶,进一步深化“先进帮后进”、“富村帮穷村”活动。
2、建好村级班子,提供组织保证。薄弱村之所以集体经济基础较差,除了有一些历史和客观原因外,关键还在于村级班子。县委坚持多方入手,努力提高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为财源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一是“补血”增动力。坚持“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才换人”的原则,通过采取办班培训、组织外出参观等形式,重点抓好市场经济、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帮助村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提高他们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二是“输血”增活力。立足各村实际,按照“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干部派什么干部”的原则,从县直部门或乡镇机关中选派32名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县管后备干部或党员技术骨干,下派驻村担任主抓财源建设专职副书记,负责联系扶持发展项目工作。全县32名下派驻村任职干部平均年龄为32.9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2名,占100%。三是“换血”增实力。抓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有利契机,大胆选拔一批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村级班子,有力提高村级班子发展和管理经济水平。据统计,全县32个薄弱村共调整充实37名“经济能手型”村干部。四是“造血”增推力。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每个村中重点培养和选拔3-5名的后备干部,努力解决薄弱村后继乏人的问题。坚持把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三培养”活动,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进一步优化村干部和党员队伍结构。*年以来全县32个薄弱村共培养后备干部112名,发展新党员35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69名。
3、落实发展项目,壮大村级财源。坚持以项目带动为抓手,采取短期突破与长期发展、自我造血与适度扶持相结合的办法,扎实推进财源建设。一是路子多选。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采取村级组织申报、乡镇党委初审、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农办审核、县直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定等“一报三审”的办法,科学选定1-2个中长期重点财源项目。在具体操作中坚持长短兼顾、分类指导原则,既注重以“短”突破,实现快速脱贫;又强调以“长”稳定,帮助各村增强“造血”功能。对有资源优势的村,研究确定建设水电站,适度开发矿产等项目;对地处山区的村,研究确定种植茶叶、果树、速生林和毛麻竹基地;对有农村实用技术优势的村,鼓励兴建茶叶、食用菌加工厂等项目;对地处城郊或有交通便利条件的村,确定建设商用店面、综合楼、学生公寓项目;对个别优势不明显的村,则确定统一在县工业园区入股参与标准厂房建设出租项目。达埔镇新溪村针对该村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投资兴建9座芦柑外贸加工点、蘑菇房进行承包出租,村财年可增收3.2万元。苏坑镇熙里村投资20万元入股一高科技企业,既解决了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每年又可增加村财收入2万元。据统计,全县32个村财薄弱村,共研究确定49个财源建设项目,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态势良好,初见成效。二是资金多给。坚持把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工作同市、县级重点帮扶村整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县财政拨出320万元、乡镇配套320万元,确保每村有20万元以上的财源建设启动资金。各村挂钩党员县领导、联系县部门、结对先进村也竭尽全力,帮助薄弱村争取资金、银行低息贷款等,多方筹措资金推动项目落实。石鼓镇桃星社区充分发挥海外侨亲的优势,由镇党委牵头协同村干部加强同侨亲的沟通联系,先后争取侨资40多万元建设标准厂房。三是办法多想。加强薄弱村村办企业、集体财物管理,运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引进外资、合资等方式,大力发展村办企业,盘活集体资金,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合同管理,理顺产权关系,搞好产权界定,对一些经营管理不善的村集体山林、果园、茶园、水电站等进行回收改造,重新招投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五里街镇将镇办80亩茶园无偿赠予蒋溪村改造管理,村财年可增收4万多元。蓬壶镇都溪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原有村集体旧枇杷园进行改造,新种优质铁观音茶园50亩,创建村集体茶叶加工厂1座,年承包金可为村财增收3.5万元。
4、健全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取得成效和巩固发展成果的根本保证。一是健全党内规章制度。重点帮助薄弱村建立完善党支部议事决策、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使他们行动有规,处事有据。二是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村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两委会议、支委会议等,对财源建设项目的确定、工程实施等进行集体讨论,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实行项目责任制,明确班子成员各自职责,成立专项监督小组,加强项目质量、进展情况监督。仙夹镇山后村成立由村干部为成员的项目领导组、监督组和实施组,全程跟踪抓好项目落实和监督工作。三是健全村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制度,建立财务收支预决制、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等制度,确保帮扶资金专款专用。实行村集体会计委托、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村务决策听证制度,鼓励群众参与项目决策和管理,增强村务透明度。落实村级零接待,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做到增收节支。
三、主要经验体会
我县通过全面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工作,找准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有力推进了农村工作机制创新,初步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1、必须坚持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增强主动性。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组织建设入手,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按照“五个好”目标要求选好配强村级班子,特别是选好“富民书记”,大胆选拔那些农村“致富能手”进班子,不断增强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2、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发动群众,增强自觉性。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艰苦创业意识、科学发展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转变村财薄弱村村干部传统的思维方式。解放思想要从党支部一班人做起,尤其从村党支部书记做起,以干部思想解放来带动群众思想解放,群策群力,共同为财源建设出谋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