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4:59:4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效益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0年布置在广东省湛江农垦局火炬农场19队,位于湛江市雷州半岛龙门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太阳年总辐射量452~489kJ/cm2,年平均气温22℃、积温约8382.3℃,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711.6mm,降水年际变化大,相对出现干、湿季。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对比研究法,在2年生幼龄橡胶树行间间种甘蔗,以不间种为对照,3次重复。试验地橡胶种植时间为2009年3月,栽培品种为湛试327-13,株行距3.0m×7.0m。橡胶树行间距离橡胶树行50cm间种甘蔗,甘蔗种植时间为2011年春。橡胶与甘蔗按照常规生产管理。
1.3样品采集
土壤样品于2011年6月开始采集,以后每季度采集样品1次,共6次。采用5点取样法,每个点用土钻取0~20、20~40cm土层样品,同层混合装袋,3次重复。带回实验室处理备用。
1.4测试方法
土壤温、湿度采用土壤温湿度记录仪(TZS-3X)测定;土壤样品分析指标参照文献[7]。橡胶树苗木增粗以离地1m处的茎围表示,采用皮尺测量。间种甘蔗投入与产出是对广东省南华农场、五一农场、火炬农场和友好农场调查统计所得。
1.5数据分析
2011年6月、9月、12月和2012年3月土壤养分含量数据引自文献[8]。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03和SAS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Duncan's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可以看出,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胶园0~20cm土壤温度和湿度影响不大。在间种甘蔗前期胶园土壤温度高于对照,甘蔗生长中后期由于其荫庇度大于对照,其土壤表层温度低于对照,但其升降变化幅度很小,在1℃以内;间种甘蔗后胶园表层土壤湿度增大,但增加幅度较小,在1%左右。经研究,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经济作物对于胶园土壤的改良具有一定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兴隆试验站在胶园间种矮化胡椒发现:间作胡椒胶园地面覆盖度达82%,比不间作胶园土壤含水量提高了3%~6%,地面水量流失减少了7%~26.6%,地表土壤流失量减少了82.12%,降低水土流失显著[9]。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在甘蔗生长期和收获期也提高土壤湿度。综合上述,湿度增加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甘蔗生长期和收获期覆盖度较高,减少了地面的蒸腾作用;二是地面水量流失减少,保持了土壤水分。
2.2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及pH值的影响土壤有机质是表征土壤质量与肥力的重要因子,其含量的高低与土壤肥力水平紧密相关[10]。由表1可以看出,幼龄胶园间作甘蔗后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间种第一年度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较小,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间种第二年度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增大,平均为15.3%。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有机质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间种甘蔗第一年度全氮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未达到显著水平,下降幅度为10%左右;间种第二年度全氮含量下降幅度增大,约为20%。方差分析表明,2012年9月取样的全氮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幼龄胶园行间间作甘蔗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比对照明显降低,除2011年9月取样的间种甘蔗碱解氮含量比对照略有增加外,其他季度碱解氮含量比对照依次降低36.0%、25.7%、17.1%、25.6%、45.4%,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间种甘蔗后胶园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有效磷含量下降幅度在12%以上,速效钾含量下降幅度在60%以上,最高达到80.22%,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由表1还可知,0~20cm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间种后波动幅度较大。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比对照降低,在0~20cm土层降低幅度较小,差异不显著。
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后,在0~20cm土层土壤pH值整体表现为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幼龄胶园间作甘蔗后,20~40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与0~20cm土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不同。间种甘蔗的土壤各养分含量指标下降幅度均高于0~20cm土层。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经济作物对于胶园土壤改良具有一定的作用:胶园间种矮化胡椒比不间作胶园磷提高了0.0037%,钾提高了0.0027%,有机质提高了0.056%,地面水量流失减少了7%~26.6%[9]。本研究发现,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和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反,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①胶园土壤肥力持续下降。根据何向东和吴小平对海南垦区1954年到1990年的36年间胶园肥力演化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下降约1个百分点,幅度为25%~44%;全氮质量分数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幅度为22%~40%,有效磷在铁质砖红壤和铁铝质砖红壤土壤类型中下降13%~18%;速效钾含量的下降幅度为10%~55%[11];麦全法研究发现,海南垦区部分植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也低于最低养分标准,分别为1.307%、0.058%、39.291mg/kg[12];而广东植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在刺激割胶生产以后迅速下降,根据对照的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在0.7%左右,全氮含量在0.035%左右,均低于胶园土壤分级标准中低肥型的养分标准[13]。②间种甘蔗所施肥料的养分量比甘蔗生育期所消耗的养分量少,是造成胶园土壤肥力降低的重要原因.
2.3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橡胶树苗木生长的影响
幼龄胶园间种经济作物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橡胶树的生长。长达7年以上的橡胶非生产期,在幼树定植的前3~4年,行间有大面积的空地,这些空地阳光充足,养分和水分丰富,间种/套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构建一种新的人工生态环境,调节气候,促进胶林自身的养分循环和生态平衡[14]。国内外资料也表明,胶园间作胡椒不仅促进胶树茎围增粗快和开割率的提高,还提高了胶树的产量。纪力仁[9]、陈汉中等[15]研究发现:间作胡椒的胶园胶树年增粗提高了10.8%;幼龄胶园间种花生、番薯,橡胶树茎围增长量比不间作的大13%~14%。而间作茶后,橡胶树茎围增长量比不间作的增粗3%~30%;而在胶园间作时,实行豆科和非豆科的轮作,更有利于橡胶树的生长,比单一作物连作的橡胶幼树生长的快[16]。本试验研究发现,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对橡胶树增粗具有一定的影响:间种甘蔗后,2011年橡胶树增粗比对照少0.6cm,2012年橡胶树增粗比对照少0.4cm,2013年橡胶树增粗比对照多0.2cm,2011~2013年间种甘蔗平均年度增粗比对照少0.3cm。原因可能是间种甘蔗后由于土壤肥力较低,与橡胶树“抢肥”造成的。
2.4幼龄胶园间种甘蔗的投入产出分析
幼龄胶园间种经济作物可以增加胶园的经济产出。经核算,每公顷的胶茶间作在橡胶投产之前,茶树4~5年的收益除开荒定植和8年的胶茶抚管费用外,还盈利5700元,而纯胶园8年投资每公顷5595元。胶茶间作既增加了利润又合理利用了土地,经济效益较为显著[15];间作矮化胡椒平均每公顷每年净收益191元,半柱胡椒2985元,从而大大提高了橡胶非生产期经济效益[9]。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后,通过对不同农场不同农户的间作投入与产出进行调查分析,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当年种植)总成本为16305元/hm2,其中主要为肥料(主要包括尿素、钾肥、磷肥、生物肥和复合肥)费、种茎费和人工费,所占比例分别为32.38%、22.30%和25.76%,合计占总投入的80%以上,随着劳动用工的紧缺,砍蔗费用在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间种甘蔗产量和价格折中计算每公顷产值为30000元,扣除成本16305元,每公顷净收益为13695元。对照胶园每年需要除草控芒2~3次,每公顷药剂费用约375元,人工费约900元,合计需要支出费用1275元/hm2。
3结论
幼龄胶园行间间种甘蔗,在甘蔗生长期和收获期都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但土壤湿度提高的幅度较小,在1%左右;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和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机质含量在0~20cm土层降幅在2.04%~20.37%之间,20~40cm土层降幅在19.29%~36.59%;全氮含量在0~20cm土层降幅在6.99%~30.44%之间,在20~40cm土层降幅在12.78%~27.23%之间;碱解氮含量在0~20cm土层降幅在17.11%~45.45%之间,20~40cm土层降幅在9.46%~42.76%之间;有效磷含量在0~20cm土层下降幅度在12%以上;速效钾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在0~20cm土层降幅在62.75%~80.22%之间,20~40cm土层降幅在49.72%~83.73%之间。
只有实现生猪养殖标准化,养猪企业的规模才能不断得到扩大,否则即使扩大了规模,管理跟不上,很难收到好的效益。面对当前面临的困境,结合吕梁市生猪养殖实际,应大力推广标准化养猪“150”模式,即建一栋全封闭式标准猪舍(规格为9m×24m)进行标准化饲养,每批出栏肉猪150头,一年出栏3批。采取此种养殖方式,可将良种+良舍+良料+良法4大要求整合配套,采用保温隔热材料、湿帘降温、负压通风、自由采食、沼气配套、同源引种、全进全出的一种标准化养殖模式,彻底解决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的冬天冷,夏天热,温差大,通风困难,氨气重,环境污染严重的3大难题。采用该模式饲养,平均每批生猪可提前出栏20d以上,每头可节本增效100元以上。
2生猪养殖规模化
根据吕梁市业务主管部门统计数据,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占年出栏总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29.3%增加到2013年的32.7%,全市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规模化养殖,每头猪的人工成本会相应降低,整个生猪产业的控制以及生猪市场的调控就相对容易一些。从吕梁市生猪养殖的实际出发,当前应大力推广实施化养猪技术,即规模猪场自动饲喂和设施配套,采用自动喂料系统,将干饲料或液体饲料从料罐输送到猪只采食的料槽中,通过人工设置时间,实现目标时间段供料。这样,喂料量可以根据每头猪的不同食用量进行调节,提高喂料量的准确性,既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又减少饲料的浪费,也降低了猪群的应激性,确保猪舍最适宜的环境。据初步估算,使用自动饲喂系统的有形效益:每吨饲料可节省费用19元,人工喂料每人可饲养育肥猪300~350头,自动喂料每人可喂育肥猪600~700头,减少劳动强度90%以上。以万头猪场为例,仅饲养人员一项,每年可减少开支20万元以上。还有无形效益,如定量喂饲母猪食量控制标准,有效地控制了怀孕母猪膘情,使产仔率提高,降低流产率,提高母猪怀孕周转率,减少存栏淘汰率,保育猪和育成猪可提前10~15d出栏,降低成本。
3养猪殖产业化
猪养的再好,最终的目的是要出售去实现盈利。如果产业化程度不高,就会跟市场脱节,从而出现供不应求时,猪价升高。在供大于求时,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养猪场就得赔钱。大多规模养殖场都是把养猪当梦想,当事业,当信仰去做,但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说到底没有形成产业化。根据吕梁市实际,养猪业要推广“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猪头深加工肉食品连锁专卖有机肥生产一条龙”的生猪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园区承载,广大养殖户积极参加的发展格局,真正通过养猪,达到盈利的目的。
4养猪殖品牌化
以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内生驱动力的经济效益增长,是一种可持续、高质量的增长模式,而这种内生驱动力的形成,主要来自劳动组织由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力数量以应对扩能增量的粗放模式,向以提高劳动效率为核心的集约模式的转变。近年来,公司紧随大量新技术、新装备的投入步伐,根据新的生产方式和作业流程,动态修订定额标准、定员标准和岗位标准,改进劳动班制,精简高效设置岗位。通过劳动组织优化,促进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愈加精干,在质量上逐步提升。
1.加大科技应用力度,加快机器换人步伐。近年来,随着公司地区调度指挥中心的建成投产,以及机车6A、车辆5T、供电6C、车务防错办等科技安全监测技术装备的投入运用,主要依靠人控的被动式、松散型安全管理已经转变为主要依靠机控的主动式、集约型安全管理,使得既有业务用工得以缩减。例如在车辆系统,已建成覆盖全公司的车辆运行安全监测系统(简称“5T”),终结了完全靠“眼看、耳听、锤敲、手摸、鼻闻”的人工作业方式。在车务系统,旅客列车全部安装使用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相应取消了运转车长岗位。
2.改革维修体制与作业模式,提升作业效率与用工效率。有限的劳动力和见缝插针式的零散修,已无法应对高密度的运输组织与高负荷的设备运转。近年来,公司不断推进维修体制与作业模式向集中修、专业修、机械修转变。每年集中人力、机具等资源,开展多次大面积、高密度、立体式的集中修施工会战,资源的集聚以及大批现代化养路机械的使用有效节约了用工。大同工务段利用TQI轨道质量状态评价系统,科学编制维修计划,高效利用“天窗”实施集中维修,每天由过去上道100多个零散作业班组减少到20多个集中修工队,“天窗”利用率由66.2%提高到96.4%。
3.推进“一人多岗、一职多能”,提高劳动力使用效率。公司通过增加劳动者工作任务的深度和广度,解决部分工种分工过细、技能单一、效率低下、劳动力分布不均的问题,并进一步促进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和差错率的降低。例如机务系统着力培养能够担当多种机型机车司机的复合型人才;供电系统推行接触网和电力“网电合一”的维修体制和统一的作业模式,两千多名接触网工、电力工拥有了“网电工”的新身份。
4.优化定额定员管理,缓解部分工种缺员压力。近年来,公司为了提高运输效率、缓解机车乘务员缺员压力,在运输组织上,不断提高单列牵引重量;在劳动组织上,一是推行单司机乘务制度改革,逐步扩大单司机值乘的区段范围;二是实行地乘分离整备制度,减少机车乘务员库内辅助作业项目,压缩机车乘务员辅助作业时间。通过优化机车乘务员定员核定中的“机班配备人数”和“辅助作业时间”两个要素,使得机车乘务员定员标准更加精简高效,节约了劳动用工、提高了劳动效率。
5.实行劳动力余缺调剂,促进供求动态平衡。公司坚持劳动力资源统筹配置、一体化管理,通过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促使沉淀的可用非生产人员向主要工种缺员岗位流动,实现公司范围内劳动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2011年—2013年通过劳动用工信息,在公司内部跨工种公开招聘机车乘务员700多名,有效盘活了劳动力存量资源。
6.优化劳动力学历及年龄结构,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在依靠技术装备现代化提高产能、节约用工的同时,需要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与之适应,从而真正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为改善劳动力学历及年龄结构,以及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近年来,公司在大批职工因退休等原因自然减员的前提下,通过引进高学历新人,并加强既有职工和新接收复退军人专业学历教育,使得大专及以上学历职工占比由2011年的24.1%提高到了2013年的27.9%。公司还通过实行主要行车工种资格准入机制,以及加大日常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全工种技能竞赛,促进了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扩充运能,拓展业务,依靠劳动力转移实现持续发展
公司通过劳动组织优化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促进了既有业务用工规模的不断“瘦身”和职工整体素质的逐步提升,继而依靠劳动力转移开拓新业务、实现新发展,让劳动组织优化产生的富余劳动力成为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1.满足运输增量产生的用工需求。公司坚持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通过实施站场“增线”、道岔“增号”等“短平快”扩能改造打通了运输“瓶颈”,通过电气化改造大幅提升了线路运输能力,2013年装车、卸空车、货物发送量、大秦运量、运输总收入等5项主要运输指标先后20次刷新历史记录,而劳动组织优化则为运输扩能与增量提供了可靠的用工保障。例如南同蒲线榆次至侯马北间电气化开通后,从既有线挖潜290人投入到供电设备运营维护中。
2.满足自修能力扩充产生的用工需求。近年来,公司针对干线运量大、运输密度高、检修量日益增大的实际情况,大力加强自修能力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机务四大、车辆五大检修基地。在劳动组织上,通过盘活劳动力资源,满足了设备检修能力扩充产生的用工需求,促进了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例如湖东电力机务段通过内部挖潜、双向选择,有200多名职工进入和谐型电力机车自主检修基地,实现和谐机车自主检修后,较委外修大幅压缩了机车检修占用台数及停时,并节约了成本支出。
论文摘要:利用质量成本理论及其分析核算方法,对恩鸿化工有限公司质量成本进行分析与核算,确定最佳质量成本,做出最佳质量成本决策,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使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产品质量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实现在质量、成本和效益二者之间取得最佳效果的目标
论文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管理分析与优化实证研究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山规模效益型经济效益型经济转变。在市场竞争日益复杂的情况,企业要立于市场,就必须两手抓一手抓顾客,提高客户满意度,培养忠诚的顾客群一手抓产品,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木,使企业产品的价格在竞争中有较大的空间和较大的利润。这己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
质量成木是经营成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而质量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表现,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最佳质量成木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和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对质量成木进行统计、核算、分析和控制,小仅可以找到控制和降低成木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异质量管理活动,从质量成木角度寻求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有利于促使企业领异重视产品质量,拓宽成木管理方法,推行质量管理工作。因此,质量成木的研究是把企业产品质量与成木有机结合起来,使技术与经济融为一体,是加强质量管理的基木工具。
关于质量成木分析方法,国内外有许多侧卜究成果,如朱兰博士在1951年首次提出了最适合质量的论点1956年费根堡姆提出PAF方法L;J即把质量成木分为预防成木、鉴定成木和损失成木;1974年DanielLundran将质量成木[(}线分为改善区、无差异区和完美区二大部分;Ross在1977年提出过程成木方法,于1989年山Marsch在质量成木测量中开始使用`}’S’;Cooper}IIKaplan在1988年提出作业成木法(Activity-BasedCosting)"’6’。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顾客需求的日趋多样化,侧l一究全而质量管}}.(TQM)h的质量成木控制成为了新时期企业而临的挑战。
我国在1978年引进全而质量管理的同时,也引进了质量成木的概念,1984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成立了质量经济分析侧卜究会,开始侧卜究有计划推行质量成木工作,自那时来,质量成木得到了各有关部和各类企业的重视,有些企业已把质量成木作为提高产品质量,改进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木文根据市场竞争和顾客需求的发展趋势,运用质量成木分析、优化与控制方法,进行全而质量管理(TQM)h企业质量成木控制的实证研究。
1质量成本及其构成质量成木的涵义
从广义上讲,质量成木即是一种成木,又是货币化的质量。笔者认为,质量成木是企业开展全而质量管理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成木概念,它是与产品质量管理活动有关的劳动耗费,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目的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之和。
1.2质量成木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质量成木一般山预防成木、鉴定成木、损失成木(包括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等构成。质量成木的项目之阳J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和相互关系,见图1所示
1.3质量成木与生产成木的联系与区别
从成木会计的角度来讲,质量成木实际上是企业生产成木的有机组成部分。质量成木管理是一种管理会计形式,它是从客观上进行成木分析,提出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促进质量改进活动。生产成木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和销售一定品种和数量的产品(劳务)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成木和生产成木是密小可分的。质量成木和生产成木的数据来源相同,都是依靠原始凭证和凭证汇总表。它们的职能目标相同,都是从小同的角度反映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为企业有关方而提供参谋咨询服务。同时,质量成木最终要结转到生产成木中,变成生产成木的一部分。皿然在生产成木最低点上的产量小一定是质量成木最优。但最优质量成木一定在生产成木最低点附近摆动,有时还能够影响生产成木的走势。
它们之间也有区别。首先,报表的用途小一致。其次,报表的内容小一样,山于用途小同,决定了报表格式和内容小一致。一方而,质量成木的核算偏重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可控制成木,特别是降低预防和检验费用,而生产成木则要求全而真实地反映生产全过程的耗费和变动。另一方而,质量成木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尚无统一定式。在会计业务处理上国家还没有明确规定,于较新的业务领域,而生产成木的核算已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规范。
2质量成本分析与优化的实证研究
恩鸿公司始建于2001年,经过7年滚动发展,目前公司已成为集科侧卜、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精细化工企业。公司现有固定资产300万,占地而积130亩,主要产品为联苯一氯节、联苯一氯节酉旨化物等有机物中间体,以及亚磷酸等副产品。2006年产值800万,销售收入750万,利习150万。
2.1恩鸿公司的质量成木分析
通过分析,公司在质量成木方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公司的预防成木和内部损失成木相对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司总质量成木。
(2)公司两个生产车间生产能力彼此之间衔接小够,配合小到位。
(3)质量成木核算方而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司没有明确规定质量成木的开支范围;公司部分费用界限划分小清楚;企业管理者对待质量成木核算的态度以及内部损失成木的核算等方而。
2.2公司质量成木的优化措施
(1)加强公司质量成木分析
根据企业自身销售水平及性质,结合公司在2006年度发生的质量成木,分别计算预防成木率、鉴定成木率、内部损失成木率、外部损失成木率,如表1所示,l{将计算结果与制造性企业一般水平相比较。
与制造性企业一般水平相比,该公司的鉴定成木相对而言较低,山于预防成木与鉴定成木成非线性的反比关系,企业的预防成木显然较高,所以企业在预防成木方而要查找原因l{加以分析,以加强预防成木的控制。企业内部质量成木损失率为26.73%,高于20%,而外部质量成木损失率为12.67%,处于很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在外部损失成木较稳定的情况卜,能进一步降低内部质量损失成木,比如将返工、停工费用以及产品降级成木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则公司的总质量成木会大大降低。
2006年公司总质量成木比20O5年降低了6.1万元,见表2,主要是山于预防成木比上年降低了7.8万元,所以一般而言,企业在鉴定成木较平稳的情况卜,加强预防成木的控制,有利于公司小良品数量的减少,从而降低内部损失成木,这有利于总质量成木的降低。该公司质量成木还小在计划的满意范围内,这主要是因为该公司在预防成木方而没有做到较好的分析与核算,没有得到全方而的控制,预防成木还较高,甚至没有达到计划值。但这小是说预防成木越低越好,因为这样相反地会异致鉴定成木的上升。预防成木卜降2.12%,会异致鉴定成木上升0.63%,质量损失成木也上升1.51%,最终总质量成木卜降3.03%,山此可以看出,质量成木四大项目成木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某单一成木的升降小会直接异致总质量成木的升降。对于2006年,公司就可以依据前年与去年的比较分析结果制定出合理的、预期可能达成目标的计划质量成木。
(2)改进生产工艺,确定最合适质量成木
生产的初品需甲苯或甲醇做溶剂提纯,使用小同数量的溶剂与初品的数量和质量直接有关,通过小同配比寻找最佳的溶剂使用比率,找到最合适的质量成木点。结果测算,生产工艺改进前后质量成木可降低24%,从而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开展全而质量成木管理
全而质量成木管理要求企业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在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前提卜全而控制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一种有效工作体系,其操作步骤可以用以h六点来表述(DAPCDI):定义(Define)、分析(Analyze)、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及改进(Inprove)
此外,公司积极开展}p9000认证,有效、稳定地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质量成木。一方而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质量体系进行管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而对于企业外部来说,可以使顾客确信企业是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乃至优秀产品的企业,从而放心地与企业订立长期供销合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4)积极采取精益成木管理
把精益管理思想与成木管理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成木管理理念—精益成木管理。它以客户价值增值为JI句,从采购、设计、生产和服务上全方位控制企业供应链成木,以达到企业供应链成木最优,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利用精益思想来进行质量成木的控制与管理,小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日常运营成木,更有助于加强公司每位成员的节约意识,树立企业内部的节约文化,消除低效率行为,减少小必要的浪费,使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获得最大的回报,消除质量风险成木、减低内部损失与外部损失,即细节决定成木。
(5)借鉴6Q管理理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6Q质量管理是采用科学的方法,从用户的角度考虑质量问题,在经营的全过程追求“无缺陷勺贡量,以大大降低企业经营领域的成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公司开展6a管理时,可以组建一个核心团队,对现有过程进行过程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nprove),控制,消除过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从而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木、缩短运转周期,达到客户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具体地可以按如卜六个过程进行①选择质量成木存在问题的变量(列出问题);②对问题进行分析(收集数据、做分析ICI、分析数据、分析成因);③提出影响问题的因素(灵敏度分析、比率分析);④对影响因素进行跟踪(小良品生产工序、质量成木核算方法);⑤验{进行改善;⑥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侧卜究、控制计划)。
3结束语
质量成木是企业总成木一个组成部分,质量成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总成木水平。
第一、企业应正确运用质量成木这一工具,有效地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寿命周期成木。
第一、应小断完善和规范企业质量成木的内容,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成木指标体系。
第二、明确质量成木分析、核算的归口管理部对质量成木项目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贡。
关键词:生物技术;Bt抗虫棉;经济效益
一、研究背景
生物技术是70年代新崛起的一门横跨微生物、遗传、生化、免疫、发酵技术等的边缘学科,融合现代新技术,并通过技术手段利用生物质或生物过程,生产有用物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体系。国内外科学家纷纷预言,现代生物工程比原子能、电子计算机更加重要,是21世纪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它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是现代高科技的核心技术。
农业是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的领域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基因工程正在与常规技术以及其它新兴学科相联结,当前,基因工程在国际上已成为生物技术的前沿学科。在农业中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的农作物,以及畜禽、林木、鱼类等新品种;可以进行再生能源的利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可以扩大食物、饲料、药品来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可以进行无废物的良性循环,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也可以利用快速繁殖动植物的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农业中,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开发最为突出,1983年转基因植物问世,1994年耐储藏番茄最先获准上市,1996~1999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生产面积由170万公顷增加到3990万公顷(张敏恒,2000),四年间增长了23倍。预计到2000年,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增长到110~150亿美元,占传统农产品市场的10%~15%。在转基因植物领域,我国已批准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耐储藏番茄等6件转基因植物商品化,其中5件是我国自主开发的,现在已成为全球转基因作物推广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科技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组,2000)。
生物病虫害,尤其是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啃蛀棉杆,蚕食棉叶,钻蛀棉桃,对棉花危害极大,1991~1994年在北方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每年造成高达60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贾士荣,1996),多年来依靠甚至无节制的滥用化学杀虫剂已经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生态环境遭到威胁,害虫抗药性连年激增,人畜中毒现象频繁发生,这些都使我国植棉业产量大幅度下降,并严重影响到纺织业及出口创汇的稳定发展。自从美国的艾格瑞斯特(Agracetus)公司首次成功获得带有外源标记基因的基因工程棉花以后,分子水平的棉花育种就快速发展起来,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在棉株中导入抗虫性毒素而选育成的抗虫棉,因其所具有抗虫性的遗传稳定性和连续性,被认为是害虫管理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治方法。转基因棉花是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典型,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棉花所等分别成功研制出转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毒素基因棉保铃新棉33B、GK系列和中棉系列,在中国获得农业部门的基因安全性检验后以商业运作的模式在生产领域得到迅速推广,在科学研究领域亦突破常规育种所难以超越的目的性转移目标形状低成功率等难题,得到政府、科学研究人员及广大植棉户的关注和期待。[kycipp1]
美国在生产上应用抗虫棉最早的国家,1999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的33B棉在中国的主栽省——河北的植棉面积已达10万公顷左右。国内在转Bt抗虫棉方面的研究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贾士荣,2000),1996年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郭三堆等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构建成了双价杀虫基因:GFMCry1A和CPTI,并将抗虫基因分别导入我国一些主栽品种和一些新品系,筛选、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高抗性的棉花品种(郭恒敏,1998),截止1999年底,双价棉已在河北、安徽、山东、山西等地进入大面积商品化生产和推广。
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相关抗虫棉品种和常规棉品种的差别,阐明并具体评价转Bt基因棉品种的经济效益,分析农户采用Bt抗虫棉与非抗虫棉生产的成本和收益差异,以该项技术采用之后对农民收入所产生的影响。本文是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生物技术政策研究项目”系列论文之一。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二部分对样本选择和样本情况做简要的描述。第三部分分析Bt与非Bt的抗虫棉生产成本和效益的差异。最后部分对本项研究做总结并提出一些政策意见。
二、调查样本和品种概况
(一)样本选择对地点选择和农户选择有明确的目的性,主要标准是能够明确区别在相似的生产条件情况下,Bt基因抗虫棉与作为对照的常规棉种植情况。在我国棉区分布中,以黄淮海棉区的棉花播种面积为最大,其中又以冀鲁豫棉区最大,曾占全国棉花总产的50%左右,是我国棉区种植比较集中且占经济作物比重较高的植棉大区。河北和山东是传统的植棉大省,也是棉铃虫爆发的重灾区,在这两个省,转基因抗虫棉33B和GK系列种植较集中,面积比较大,并且河北是中国最早被允许进行转基因棉花品种商业化运作和种植的地区。
表1.棉花种植情况
平均
辛集市
深州市
陵县
夏津县
梁山县
户均耕地面积(公顷)
0.78
1.17
0.83
0.61
0.74
0.59
户均棉花种植面积(公顷)
0.42
0.47
0.44
0.25
0.50
0.42
棉花占农作物面积比例(%)
39
26
39
26
51
48
户均人口(人)
4.0
1.74
1.36
3.89
1.88
2.25
人均收入(元/人)
2086
2446
1644
1951
1877
2322
人均耕地面积(亩/人)
0.2
0.33
0.2
0.16
0.19
0.14
资料来源:数据来自作者1999年对河北省和山东省5个县市282户农户的调查
作为以上原因的实施,本研究对河北省和山东省等地的10个自然村的282户植棉农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他们的棉花种植情况。见表1,调查样本均为植棉大区,棉花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比例达到了40%,农户的种植规模(每户为0.4公顷)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棉农以种植业作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全年人均收入为2086元左右,农民家庭生活并不富裕。有的地方如辛集农民收入和耕地面积较大,但棉花面积较小。棉花近几年的产量和收入波动较大,比较利益下降,农民植棉的积极性受挫,也是棉花收入和面积减少的原因。深州和夏津的棉花面积较大,但农民收入却较低,也说明了目前棉花种植情况。
(二)品种概述本文以常规棉中比例较大的9418品种作为对照重点说明,在我们的调查点,其样本数占调查总数的10%。9418品种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最近几年培育出的春棉品种,其特点是早熟、丰产、优质,高逆抗性,适应性广高抗枯萎兼抗黄萎病,是春棉的主打品种。转Bt基因棉选取了在河北有广泛种植面积的33B、SGK321和在山东有代表性的GK-12,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64%,14%和28%。33B于1995年引入河北省,经过点区示范其主要特点是抗虫性强,据称整个棉花生育期基本不打药,在干旱贫瘠含盐量较高的土壤上,生长健壮,易成早衰,适应冀中南区域种植。SGK321在1999年在河北推广,是将毒素基因构建、导入主栽品种石远321中,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棉,属于抗虫棉的第二代产品,是唯一的通过农业部安全检测的双基因生产的品系,其特点是适合于直播、地膜覆盖、间作套种等多种种植形式,具有较强的分枝优势和较大的单株增产潜力,花朵大,毒蛋白基因表达性好,早熟不早衰,适合在黄河流域种植,种植密度比33B每亩可减少55株左右。GK-12将抗虫的Bt基因加强为高抗虫的Bt基因后导入陆地棉泗棉三号中,多年选育而成,其特点是抗虫性特强,抗旱、耐涝、中需肥,生育后期缺钾,易感红叶茎枯病,适宜春播或套种。
三、经济效益分析
(一)棉花生产的成本分析
抗虫棉和对照品种成本情况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抗虫棉品种的总成本低于常规棉品种的总成本,这主要表现在农药和用工的成本,后者比前者高得多,说明了它具有的省药、省工的优越性。常规棉9418生产成本略高于其它常规棉品种的平均水平,它比Bt抗虫棉每公顷成本高3225元(或高29%),比非Bt的抗虫棉的每公顷成本高726元(或高6%)。三种Bt抗虫棉成本费用基本接近。
表2.每公顷棉花生产分品种成本分析
33B
SGK321
GK-12
其它品种的Bt抗虫棉
非Bt的抗虫棉
常规棉
9418
常规棉平均
总成本(元/公顷)
10701
10311
10466
8929
13163
14288
13327
1.农药
数量(公斤/公顷)
10.5
4.4
15.0
20.7
11.6
84.4
74.1
成本(元/公顷)
244
131
337
355
258
1997
1799
2.种子
数量(公斤/公顷)
29
16
48
49
32
102
98
成本(元/公顷)
547
571
359
517
608
306
327
3.用工
天数(工日)
529
371
496
432
561
641
598
其中农药用工
23
19
33
28
29
172
141
成本(元/公顷)
5433
3698
5391
4424
6169
6912
6418
农药用工成本
64
51
103
70
84
515
423
4.化肥(折纯量)
数量(公斤/公顷)
1306
2134
1089
926
756
1023
1079
成本(元/公顷)
1272
1628
1170
1032
1100
1406
1368
5.其它成本(元/公顷)
4476
5911
4379
3549
5028
5074
4784
注:以上数据是作者在河北、山东5个县市382个品种的抗虫棉调查。其它品种的Bt抗虫棉指其它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如GK-12,海2等,非Bt的抗虫棉指非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以下同。
1.农药费用成本差异
抗虫棉品种比常规品种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节药效用,从表2中可以看出抗虫棉用药量和施药成本远远小于常规棉。
常规棉的施药量是Bt抗虫棉和非Bt的抗虫棉的6倍左右,非Bt的抗虫棉的施药量比Bt抗虫棉要高。常规棉品种9418每公顷费用比33B、SGK321和GK-12分别多1753元、1866元和1660元,比Bt抗虫棉品种农药费用高7倍!SGK321的每公顷棉花生产农药数量和成本最低,分别是常规棉品种的1/16和1/14,说明该品种中转基因蛋白毒素表达效果好,抗性高。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棉除对棉铃虫、红铃虫、小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有显著抑制、毒杀作用以外,还通过影响生物群落的演变,间接对其他类害虫有限制作用。值得一题的是,根据崔金杰等(1998)的研究,抗虫棉对捕食性昆虫和害虫天敌并无多大毒害作用,棉铃虫等农田害虫种类的减少大大降低了它们对棉花的危害,虫口基数的下降,也为控制来年或更远时期内虫害的不利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棉农用于农药费用的支出和施药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棉花生长的不同时期,农民的施药是不同的。为了表明棉花生长的不同时期农药施用的情况,我们把棉花生长分为四个时期,即拌种期、苗期、中期和后期。由于拌种期的农药用量很少,与其它三个时期比较很微小,故这里只对其它三个时期进行分析,表3反映了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农民施药情况,常规棉品种在各个时期的用药远远多于抗虫棉。在不同时期用药程度上,Bt抗虫棉在苗期和中期的用药量普遍多于它们在后期的用量,常规棉表现在中后期的用量比苗期多。
表3.棉花不同时期农药施用情况
品种
苗期
中期
后期
药量
(公斤/公顷)
成本
(元/公顷)
药量
(公斤/公顷)
成本
(元/公顷)
药量
(公斤/公顷)
成本
(元/公顷)
平均
4.9
107.8
7.2
180.3
4.0
104.0
1.Bt抗虫棉
33B
4.9
114.6
3.4
87.8
4.0
35.0
SGK321
2.7
80.8
1.2
36.6
0.2
13.9
GK-12
5.1
102.7
5.6
152.7
1.9
60.6
其它
4.6
74.3
9.1
153.7
3.8
84.5
2.非Bt的抗虫棉
6.3
132.7
5.7
125.5
0.2
4.7
3.常规棉
7.6
142.0
35.0
927.5
28.7
711.4
9418
8.0
153.0
37.5
960.3
35.8
864.5
其它
7.2
131.0
32.5
894.7
21.6
558.3
资料来源:同表1
期中,SGK321用药量最少,只有用药量最多的常规棉品种9418药量的1/3,常规棉和非Bt的抗虫棉的用药量和用药成本大于Bt抗虫棉,分别多用药3.3公斤和2公斤。中期是施药量和施药成本最多的时期,Bt抗虫棉表现出了极大的节药优势,常规棉的施药数量和施药成本分别是Bt抗虫棉的7倍和9倍。SGK321仍然是节药最多的品种,比常规棉品种9418少施药36公斤,少花费农药成本924元。说明在病虫害发生最严重的中期,它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好。
后期的农药施用较少,一方面是病虫害的危害减少,另一方面是植株的自身抵抗力增强,减少了病虫害的威胁。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施药量减少了,但施药成本却没有多大的降低,可能是因为施用在后期的农药价格较贵,农民因为对棉花最后的产量寄于厚望,舍得化钱购买质量好,价格高的农药来保障病虫害危害的降低和收成的提高。SGK321仍是施药数量和成本最少的品种,而常规棉仍然是农药数量和成本用的最多的品种,药量和成本分别是Bt抗虫棉的12倍和15倍。
虽然抗虫棉的种植总体上对农药起了相当大的替代作用,但各时期的农民施药仍然偏多,效果不是十分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苗期抗虫棉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幼虫抗性较强,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刺吸性害虫如红蜘蛛、蚜虫等数量加大上升为主要害虫。但生长缓慢造成后期既要进行营养生长又要进行生殖生长,棉株负担过重、组织老化,影响了转基因棉毒蛋白的表达。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高温、高湿等生态环境对毒性基因的控制作用的限制也使棉花后期抗性下降(崔金杰等,1998)。
2.肥料费用成本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Bt抗虫棉用肥数量较多,非Bt的抗虫棉用肥最少,而常规棉介于前两者之间。Bt抗虫棉用肥较多说明其植株生长旺盛,本身的后继营养跟不上生长的需要,需要大量自然界肥源作保证。
3.种子费用差异
抗虫棉种子用量显著低于常规棉,仅是常规棉的1/6~1/2(表2),主要是因为种子供应商对实际的产出以及考虑到棉花生长过程中对光线、植株叶片伸展程度的需要,而对棉花生产实行的严格数量管理。Bt抗虫棉种子使用量的节省,可以充分发挥棉花的生长势,增进了棉花的根系吸收营养,表现生长更强壮。Bt抗虫棉的种子成本高于常规棉种子成本,前者比后者每公顷高172元,主要的原因是Bt抗虫棉中的Bt基因包含着IPR(知识产权)的价格。非Bt的抗虫棉种子成本是常规棉2倍,主要的原因是统称为抗虫棉的种子都是较早时期种植的,那时的Bt抗虫棉还未大面积推广,其价格偏高。33B的种子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种子价格高。孟山都公司的种子在中国成功的进行了5年的商业运作,实现统一销价、统一供种、统一收购,零售价是42元/公斤,其中IPR价占42%。SGK321的价格与33B相近,欲于争夺河北种子市场,与外资公司竞争市场。GK-12在山东采取了较低的价格,以便及早占领山东这块大市场。常规棉的种子价格每公斤只有3元左右,这也是它们竞争种子市场、吸引农民的资本。
4.棉花用工及成本差异
抗虫棉与常规棉劳动用工每公顷相差120个工日。在农药用工中,常规棉的用工数量是抗虫棉的6倍。在所有调查样本中,SGK321的用工和农药用工成本最低,一方面说明植株自身的毒蛋白表达强烈,对害虫有极大杀伤作用,另一方面说明其植株健壮、抽枝齐整。
(二)单产(籽棉)的差异
从总体上看,Bt抗虫棉的单产略低于以9418品种为代表的常规棉,但差异不大。这是棉农忍受着棉铃虫的危害,依然不改初衷种植常规棉的主要原因,也是生物技术研究者仍然需艰苦探索的方向和目标,说明转基因技术远未成熟,预示着还有更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SGK321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仅为2814公斤(表4),据说是由于播种时,种子没有及时到位,推迟了播种期以及部分棉农使用了种子公司陈年的棉种,苗期遇到了冷空气的影响以及出现出芽不整齐甚至不出芽的情况,造成部分棉农毁种,毁种平均花费100元/亩,虽采取一定措施但仍未达到满意效果,造成最后的收获产量下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介绍,该品种一般亩产应达到3750~4500公斤。表4还显示了作者调查样本中,抗虫棉和常规棉品种的单产稳定性状。其中33B差距较大,最高产量比最低产量高出近3.5倍,栽培差距较大,但标准差相对较低。GK系列产品高、低相差两倍多,表现出在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而9418品种高、低相差两倍,在形状表现上较稳定,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报道,1999年山东、河北是棉铃虫中等发生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害虫对常规棉的危害。
表4.品种单位面积(公顷)产量分析
品种
产量
(公斤/公顷)
标准差
最高产量
(公斤/公顷)
最低产量
(公斤/公顷)
Bt抗虫棉
33B
3439
530
5063
1530
SGK321
2814
532
4350
2250
GK-12
3495
582
4725
2250
其它
3419
579
4200
2250
非Bt的抗虫棉
2712
798
3750
1125
常规棉
3389
810
3180
1500
9418
3700
585
4950
2625
其它
3078
1035
1410
375
资料来源:见表1
(三)价格及销售渠道的差异
由于国家逐步放开棉花收购市场,棉花销售正由指令性的计划方式开始逐步转向指导性的市场调节。因河北省棉麻公司的改革很微弱,使得其继续垄断着皮棉交易,所以皮棉市场销售份额很小。在山东表现却不同,皮棉市场结构多样化。
在皮棉和籽棉收购价上,调查中的各个品种基本一致。抗虫棉和常规棉的籽棉价和皮棉价都分别在3.3元/公斤左右和8.4元/公斤左右。棉麻公司的收购价格主要是依据棉花的出绒率、色泽等指标确定,棉花价格并没有表现出在品种上的明显差异。但是由于一些抗虫棉的棉籽(33B等)被种子公司回收,所以价格稍高些,这也使得Bt抗虫棉的籽棉价格稍高于其他棉花品种。
(四)经济效益评价差异
主要以
棉花生产纯收益、每公斤主产品成本和每公斤物质成本来体现品种经济效益差别。生产纯收益情况是反映农户经济状况的最基本和最直接的量化依据,农民通过选择所种植的棉种来追求棉花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在品种间不存在价格差异的情况下,主要反映在每公斤棉花产品的总成本上。
单位面积(公顷)主要品种经济效益如表5所示,从中可以看出Bt抗虫棉的纯收益远远大于非Bt的抗虫棉和常规棉,这主要是因为Bt抗虫棉的抗性作用,农民的农药成本和用工成本大大降低,说明种植转基因品种棉花给棉农带来经济上极大利益。值得一提的是SGK321,由于上述提到的原因,客观的影响造成产量较低,表现纯收益较小,但仍比常规棉和非Bt的抗虫棉高很多。
表5.分品种的棉花生产经济效益评价
品种
纯收益
(元/公顷)
每公斤产品成本
(元/公斤)
每公斤物质成本
(元/公斤)
Bt抗虫棉
33B
560
3.2
1.6
SGK321
-90
3.8
2.4
GK-12
1333
3.1
1.5
其它
2520
2.6
1.3
非Bt的抗虫棉
-3943
5.1
2.6
常规棉
-2021
4.1
2.1
9418
-1941
4.0
2.1
其它
-2101
4.2
2.1
由于常规棉的用工成本远远大于抗虫棉,实际上对这两省棉花的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的农户,种植常规棉已经无利可图,因为纯收益已经是负值。常规棉纯收益低的原因主要是农药费用大用工较多,由此也说明棉农种植抗虫棉不但省工省药,更重要的是纯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常规棉和非Bt的抗虫棉(除SGK321外)每公斤棉花成本和物质费用成本均高于Bt抗虫棉,每生产1公斤棉花,常规棉和非Bt的抗虫棉比Bt抗虫棉所花费的成本要多出0.84元和1.6元,所花费的物质成本要多出0.5元和0.8元。
四、总结
1、通过对Bt抗虫棉品种和常规棉品种的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是:Bt抗虫棉品种在节约生产成本和提高收益上,要优于常规棉。种植Bt抗虫棉有利于增加农民的纯收益。农民在Bt抗虫棉上的农药用工和农药成本,都远远少于常规棉品种,在棉花的生长季的施药次数、施药数量和施药成本也都远远低于常规棉。
关键词:生物技术;Bt抗虫棉;经济效益
一、研究背景
生物技术是70年代新崛起的一门横跨微生物、遗传、生化、免疫、发酵技术等的边缘学科,融合现代新技术,并通过技术手段利用生物质或生物过程,生产有用物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体系。国内外科学家纷纷预言,现代生物工程比原子能、电子计算机更加重要,是21世纪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它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是现代高科技的核心技术。
农业是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的领域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基因工程正在与常规技术以及其它新兴学科相联结,当前,基因工程在国际上已成为生物技术的前沿学科。在农业中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的农作物,以及畜禽、林木、鱼类等新品种;可以进行再生能源的利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可以扩大食物、饲料、药品来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可以进行无废物的良性循环,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也可以利用快速繁殖动植物的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农业中,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开发最为突出,1983年转基因植物问世,1994年耐储藏番茄最先获准上市,1996~1999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生产面积由170万公顷增加到3990万公顷(张敏恒,2000),四年间增长了23倍。预计到2000年,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增长到110~150亿美元,占传统农产品市场的10%~15%。在转基因植物领域,我国已批准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耐储藏番茄等6件转基因植物商品化,其中5件是我国自主开发的,现在已成为全球转基因作物推广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科技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组,2000)。
生物病虫害,尤其是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啃蛀棉杆,蚕食棉叶,钻蛀棉桃,对棉花危害极大,1991~1994年在北方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每年造成高达60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贾士荣,1996),多年来依靠甚至无节制的滥用化学杀虫剂已经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生态环境遭到威胁,害虫抗药性连年激增,人畜中毒现象频繁发生,这些都使我国植棉业产量大幅度下降,并严重影响到纺织业及出口创汇的稳定发展。自从美国的艾格瑞斯特(Agracetus)公司首次成功获得带有外源标记基因的基因工程棉花以后,分子水平的棉花育种就快速发展起来,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在棉株中导入抗虫性毒素而选育成的抗虫棉,因其所具有抗虫性的遗传稳定性和连续性,被认为是害虫管理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治方法。转基因棉花是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典型,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棉花所等分别成功研制出转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毒素基因棉保铃新棉33B、GK系列和中棉系列,在中国获得农业部门的基因安全性检验后以商业运作的模式在生产领域得到迅速推广,在科学研究领域亦突破常规育种所难以超越的目的性转移目标形状低成功率等难题,得到政府、科学研究人员及广大植棉户的关注和期待。[kycipp1]
美国在生产上应用抗虫棉最早的国家,1999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的33B棉在中国的主栽省——河北的植棉面积已达10万公顷左右。国内在转Bt抗虫棉方面的研究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贾士荣,2000),1996年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郭三堆等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构建成了双价杀虫基因:GFMCry1A和CPTI,并将抗虫基因分别导入我国一些主栽品种和一些新品系,筛选、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高抗性的棉花品种(郭恒敏,1998),截止1999年底,双价棉已在河北、安徽、山东、山西等地进入大面积商品化生产和推广。
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相关抗虫棉品种和常规棉品种的差别,阐明并具体评价转Bt基因棉品种的经济效益,分析农户采用Bt抗虫棉与非抗虫棉生产的成本和收益差异,以该项技术采用之后对农民收入所产生的影响。本文是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生物技术政策研究项目”系列论文之一。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二部分对样本选择和样本情况做简要的描述。第三部分分析Bt与非Bt的抗虫棉生产成本和效益的差异。最后部分对本项研究做总结并提出一些政策意见。
二、调查样本和品种概况
(一)样本选择对地点选择和农户选择有明确的目的性,主要标准是能够明确区别在相似的生产条件情况下,Bt基因抗虫棉与作为对照的常规棉种植情况。在我国棉区分布中,以黄淮海棉区的棉花播种面积为最大,其中又以冀鲁豫棉区最大,曾占全国棉花总产的50%左右,是我国棉区种植比较集中且占经济作物比重较高的植棉大区。河北和山东是传统的植棉大省,也是棉铃虫爆发的重灾区,在这两个省,转基因抗虫棉33B和GK系列种植较集中,面积比较大,并且河北是中国最早被允许进行转基因棉花品种商业化运作和种植的地区。
作为以上原因的实施,本研究对河北省和山东省等地的10个自然村的282户植棉农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他们的棉花种植情况。见表1,调查样本均为植棉大区,棉花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比例达到了40%,农户的种植规模(每户为0.4公顷)大于全国平均水平。棉农以种植业作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全年人均收入为2086元左右,农民家庭生活并不富裕。有的地方如辛集农民收入和耕地面积较大,但棉花面积较小。棉花近几年的产量和收入波动较大,比较利益下降,农民植棉的积极性受挫,也是棉花收入和面积减少的原因。深州和夏津的棉花面积较大,但农民收入却较低,也说明了目前棉花种植情况。
(二)品种概述本文以常规棉中比例较大的9418
品种作为对照重点说明,在我们的调查点,其样本数占调查总数的10%。9418品种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最近几年培育出的春棉品种,其特点是早熟、丰产、优质,高逆抗性,适应性广高抗枯萎兼抗黄萎病,是春棉的主打品种。转Bt基因棉选取了在河北有广泛种植面积的33B、SGK321和在山东有代表性的GK-12,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64%,14%和28%。33B于1995年引入河北省,经过点区示范其主要特点是抗虫性强,据称整个棉花生育期基本不打药,在干旱贫瘠含盐量较高的土壤上,生长健壮,易成早衰,适应冀中南区域种植。SGK321在1999年在河北推广,是将毒素基因构建、导入主栽品种石远321中,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棉,属于抗虫棉的第二代产品,是唯一的通过农业部安全检测的双基因生产的品系,其特点是适合于直播、地膜覆盖、间作套种等多种种植形式,具有较强的分枝优势和较大的单株增产潜力,花朵大,毒蛋白基因表达性好,早熟不早衰,适合在黄河流域种植,种植密度比33B每亩可减少55株左右。GK-12将抗虫的Bt基因加强为高抗虫的Bt基因后导入陆地棉泗棉三号中,多年选育而成,其特点是抗虫性特强,抗旱、耐涝、中需肥,生育后期缺钾,易感红叶茎枯病,适宜春播或套种。
三、经济效益分析
(一)棉花生产的成本分析
抗虫棉和对照品种成本情况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抗虫棉品种的总成本低于常规棉品种的总成本,这主要表现在农药和用工的成本,后者比前者高得多,说明了它具有的省药、省工的优越性。常规棉9418生产成本略高于其它常规棉品种的平均水平,它比Bt抗虫棉每公顷成本高3225元(或高29%),比非Bt的抗虫棉的每公顷成本高726元(或高6%)。三种Bt抗虫棉成本费用基本接近。
1.农药费用成本差异
抗虫棉品种比常规品种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节药效用,从表2中可以看出抗虫棉用药量和施药成本远远小于常规棉。
常规棉的施药量是Bt抗虫棉和非Bt的抗虫棉的6倍左右,非Bt的抗虫棉的施药量比Bt抗虫棉要高。常规棉品种9418每公顷费用比33B、SGK321和GK-12分别多1753元、1866元和1660元,比Bt抗虫棉品种农药费用高7倍!SGK321的每公顷棉花生产农药数量和成本最低,分别是常规棉品种的1/16和1/14,说明该品种中转基因蛋白毒素表达效果好,抗性高。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棉除对棉铃虫、红铃虫、小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有显著抑制、毒杀作用以外,还通过影响生物群落的演变,间接对其他类害虫有限制作用。值得一题的是,根据崔金杰等(1998)的研究,抗虫棉对捕食性昆虫和害虫天敌并无多大毒害作用,棉铃虫等农田害虫种类的减少大大降低了它们对棉花的危害,虫口基数的下降,也为控制来年或更远时期内虫害的不利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棉农用于农药费用的支出和施药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棉花生长的不同时期,农民的施药是不同的。为了表明棉花生长的不同时期农药施用的情况,我们把棉花生长分为四个时期,即拌种期、苗期、中期和后期。由于拌种期的农药用量很少,与其它三个时期比较很微小,故这里只对其它三个时期进行分析,表3反映了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农民施药情况,常规棉品种在各个时期的用药远远多于抗虫棉。在不同时期用药程度上,Bt抗虫棉在苗期和中期的用药量普遍多于它们在后期的用量,常规棉表现在中后期的用量比苗期多。
期中,SGK321用药量最少,只有用药量最多的常规棉品种9418药量的1/3,常规棉和非Bt的抗虫棉的用药量和用药成本大于Bt抗虫棉,分别多用药3.3公斤和2公斤。中期是施药量和施药成本最多的时期,Bt抗虫棉表现出了极大的节药优势,常规棉的施药数量和施药成本分别是Bt抗虫棉的7倍和9倍。SGK321仍然是节药最多的品种,比常规棉品种9418少施药36公斤,少花费农药成本924元。说明在病虫害发生最严重的中期,它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好。
后期的农药施用较少,一方面是病虫害的危害减少,另一方面是植株的自身抵抗力增强,减少了病虫害的威胁。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施药量减少了,但施药成本却没有多大的降低,可能是因为施用在后期的农药价格较贵,农民因为对棉花最后的产量寄于厚望,舍得化钱购买质量好,价格高的农药来保障病虫害危害的降低和收成的提高。SGK321仍是施药数量和成本最少的品种,而常规棉仍然是农药数量和成本用的最多的品种,药量和成本分别是Bt抗虫棉的12倍和15倍。
虽然抗虫棉的种植总体上对农药起了相当大的替代作用,但各时期的农民施药仍然偏多,效果不是十分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苗期抗虫棉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幼虫抗性较强,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刺吸性害虫如红蜘蛛、蚜虫等数量加大上升为主要害虫。但生长缓慢造成后期既要进行营养生长又要进行生殖生长,棉株负担过重、组织老化,影响了转基因棉毒蛋白的表达。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高温、高湿等生态环境对毒性基因的控制作用的限制也使棉花后期抗性下降(崔金杰等,1998)。
2.肥料费用成本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Bt抗虫棉用肥数量较多,非Bt的抗虫棉用肥最少,而常规棉介于前两者之间。Bt抗虫棉用肥较多说明其植株生长旺盛,本身的后继营养跟不上生长的需要,需要大量自然界肥源作保证。
3.种子费用差异
抗虫棉种子用量显著低于常规棉,仅是常规棉的1/6~1/2(表2),主要是因为种子供应商对实际的产出以及考虑到棉花生长过程中对光线、植株叶片伸展程度的需要,而对棉花生产实行的严格数量管理。Bt抗虫棉种子使用量的节省,可以充分发挥棉花的生长势,增进了棉花的根系吸收营养,表现生长更强壮。Bt抗虫棉的种子成本高于常规棉种子成本,前者比后者每公顷高172元,主要的原因是Bt抗虫棉中的Bt基因包含着IPR(知识产权)的价格。非Bt的抗虫棉种子成本是常规棉2倍,主要的原因是统称为抗虫棉的种子都是较早时期种植的,那时的Bt抗虫棉还未大面积推广,其价格偏高。33B的种子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种子价格高。孟山都公司的种子在中国成功的进行了5年的商业运作,实现统一销价、统一供种、统一收购,零售价是42元/公斤,其中IPR价占42%。SGK321的价格与33B相近,欲于争夺河北种子市场,与外资公司竞争市场。GK-12在山东采取了较低的价格,以便及早占领山东这块大市场。常规棉的种子价格每公斤只有3元左右,这也是它们竞争种子市场、吸引农民的资本。
4.棉花用工及成本差异
抗虫棉与常规棉劳动用工每公顷相差120个工日。在农药用工中,常规棉的用工数量是抗虫棉的6倍。在所有调查样本中,SGK321的用工和农药用工成本最低,一方面说明植株自身的毒蛋白表达强烈,对害虫有极大杀伤作用,另一方面说明其植株健壮、抽枝齐整。
(二)单产(籽棉)的差异
从总体上看,Bt抗虫棉的单产略低于以9418品种为代表的常规棉,但差异不大。这是棉农忍受着棉铃虫的危害,依然不改初衷种植常规棉的主要原因,也是生物技术研究者仍然需艰苦探索的方向和目标,说明转基因技术远未成熟,预示着还有更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SGK321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仅为2814公斤(表4),据说是由于播种时,种子没有及时到位,推迟了播种期以及部分棉农使用了种子公司陈年的棉种,苗期遇到了冷空气的影响以及出现出芽不整齐甚至不出芽的情况,造成部分棉农毁种,毁种平均花费100元/亩,虽采取一定措施但仍未达到满意效果,造成最后的收获产量下降。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介绍,该品种一般亩产应达到3750~4500公斤。表4还显示了作者调查样本中,抗虫棉和常规棉品种的单产稳定性状。其中33B差距较大,最高产量比最低产量高出近3.5倍,栽培差距较大,但标准差相对较低。GK系列产品高、低相差两倍多,表现出在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而9418品种高、低相差两倍,在形状表现上较稳定,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报道,1999年山东、河北是棉铃虫中等发生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害虫对常规棉的危害。
(三)价格及销售渠道的差异
由于国家逐步放开棉花收购市场,棉花销售正由指令性的计划方式开始逐步转向指导性的市场调节。因河北省棉麻公司的改革很微弱,使得其继续垄断着皮棉交易,所以皮棉市场销售份额很小。在山东表现却不同,皮棉市场结构多样化。
在皮棉和籽棉收购价上,调查中的各个品种基本一致。抗虫棉和常规棉的籽棉价和皮棉价都分别在3.3元/公斤左右和8.4元/公斤左右。棉麻公司的收购价格主要是依据棉花的出绒率、色泽等指标确定,棉花价格并没有表现出在品种上的明显差异。但是由于一些抗虫棉的棉籽(33B等)被种子公司回收,所以价格稍高些,这也使得Bt抗虫棉的籽棉价格稍高于其他棉花品种。
(四)经济效益评价差异
主要以
棉花生产纯收益、每公斤主产品成本和每公斤物质成本来体现品种经济效益差别。生产纯收益情况是反映农户经济状况的最基本和最直接的量化依据,农民通过选择所种植的棉种来追求棉花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在品种间不存在价格差异的情况下,主要反映在每公斤棉花产品的总成本上。
单位面积(公顷)主要品种经济效益如表5所示,从中可以看出Bt抗虫棉的纯收益远远大于非Bt的抗虫棉和常规棉,这主要是因为Bt抗虫棉的抗性作用,农民的农药成本和用工成本大大降低,说明种植转基因品种棉花给棉农带来经济上极大利益。值得一提的是SGK321,由于上述提到的原因,客观的影响造成产量较低,表现纯收益较小,但仍比常规棉和非Bt的抗虫棉高很多。
由于常规棉的用工成本远远大于抗虫棉,实际上对这两省棉花的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的农户,种植常规棉已经无利可图,因为纯收益已经是负值。常规棉纯收益低的原因主要是农药费用大用工较多,由此也说明棉农种植抗虫棉不但省工省药,更重要的是纯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常规棉和非Bt的抗虫棉(除SGK321外)每公斤棉花成本和物质费用成本均高于Bt抗虫棉,每生产1公斤棉花,常规棉和非Bt的抗虫棉比Bt抗虫棉所花费的成本要多出0.84元和1.6元,所花费的物质成本要多出0.5元和0.8元。
四、总结
1、通过对Bt抗虫棉品种和常规棉品种的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是:Bt抗虫棉品种在节约生产成本和提高收益上,要优于常规棉。种植Bt抗虫棉有利于增加农民的纯收益。农民在Bt抗虫棉上的农药用工和农药成本,都远远少于常规棉品种,在棉花的生长季的施药次数、施药数量和施药成本也都远远低于常规棉。
1.1退耕还林对生态的影响从生态角度来说,一方面,退耕还林增加了绿化面积改善环境保持水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使森林得到缓解,保护了许多树木的正常生长,同时还保护了许多珍贵木材的存留。大面积的绿化阻止了风化,保持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绿化面积的增加也使得这一区域的物种多样,使生态平衡更加稳定。大批不同树木的栽培,增加了生态的稳定性,同时,使许多动物也有了安身之处,使那些快要灭绝的动物活下来,使生物链得以稳固,顽强。
1.2退耕还林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从经济效益来讲,恩施州退耕还林工程对劳动力及就业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态度比较积极,很配合国家的政策。畜牧业的发展,大面积的绿化,人们可以养动物,像牛、羊,畜牧业的逐渐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的和谐,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众多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有效性较好。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综合评估法对工程的综合有效性给予评价,得出工程综合效益良好的结论。通过成本效益法的分析,发现在生态恢复和重建中产生了多方面的退耕还林效益,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国家的投入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
2退耕还林存在的弊病
凡事有利也有弊,从整体来看,退耕还林是一个立国安邦,利国利民的好事,实施退耕还林使农民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应的弊病。
2.1工程建设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受到利益的驱使,农民自行采购不符合规定的种苗易造成种苗质量和数量不符合作业设计要求。许多农民为了获利,采购一些低价,质量差,不易存活的树苗,使得栽种后许多树苗死掉,或者结的果实小,或者味道不好。
2.2易造成林地的破坏退耕还林就是为了保护林地,防止水土流失,但是,在恩施的许多小地方,农民法制意识淡薄,一旦种苗费到手,将会采取上山挖野生苗,或到近几年新造林地里偷盗树苗等方式获取种苗。这样做,不仅之前的林地得不到保护,现在的工程也没有办法有效的实施。
2.3种苗成本增高种苗成本增高加重了农民负担。许多商人趁此机会开始抬高种苗的价格,退耕农户大多单村独户的去购买树苗,没有数量优势,苗木单价较统一购苗偏高,同时运输成本也会加大,结果事与愿违。树苗还没栽下,农民已掏出了不少的钱。
2.4将种苗补助费一次性发放给农户将钱一次性发给农民,许多人没有真的全部拿去买苗木,而且看到这么多钱,意识淡薄的农民反而打消了积极性,着眼小利,目光短浅。另外,许多没有长成功死掉的树苗,农民也不愿再拿钱补办,导致退耕还林工程缩水。
3结语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04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04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