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7: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地理复习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地理会考是初中学生的终结性考试,也属水平考试的范畴。会考的复习,是初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考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的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我认为必须吃透考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复习计划。那么什么是考纲主要精神呢?地理会考考纲指出:会考“是为了促进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会考复习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依据课程标准,注重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分布,要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呈现试题内容和学生作业,使之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要重视考查学生的地理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是会考的目的。
一、狠抓“讲”、“练”、“补”三个环节
要使会考复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
第一步:“讲”。教师必须根据考纲要求,向学生讲清概念,讲清因果,讲清知识的网络关系。既要按先后顺序的纵线复习,使学生记准、记牢地理知识与地理原理,还要按地理要素把有关内容组织起来,进行横向复习。如复习黄河的治理时,可以把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的复习相结合;复习长江时可以把南水北调和长江沿江地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知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第二步:“练”。练是实践。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要循序渐进。不管是基础知识,还是应用能力的练习,都要逐步提高难度。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分析与思维,针对学生易出错误的方面出题。如京广铁路、京沪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城市。
第三步:“补”。补是对学生的练习要及时进行分析、讲解,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补课。补是提高复习质量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熟练掌握重要地图
复习地理必须复习地图,熟练掌握几幅重要地图,是搞好会考复习,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
1、中国政区图
政区图是各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基础,要把众多的地理要素落实到地图上,政区图必不可少。要熟记各省、
转贴于
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主要的轮廓;要掌握各省、区与重要山脉、大河、海洋、邻国的相对位置。
2、中国地形图
熟悉地形概况,对掌握各区域地形的特征,对了解气候的重要界线,内、外流区域的划分,大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农业、矿产、森林的分布都有重要意义。对地形图要牢记主要山脉的位置,并熟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祁连山两侧分布的地形区、省(区)及与长江、黄河的相对位置。
3、气候图
包括一月、七月份平均气温图、温度带图、年降水量图、干湿状况图、季风与非季风图。掌握上述气候图,对了解气候的空间分布与主要特征,了解区域地理的水文、农业等差异都有好处。
4、主要铁路干线、重要城市图
铁路是交通运输的动脉,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两者放在一起,点线结合,学生容易掌握。
5、四大工业区与矿产图
要把重要工业区与矿产相联系,掌握四大工业区重要工业中心及其矿产资源。
三、重视乡土地理的复习
乡土地理是初二地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初中地理会考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历年会考试卷看,乡土地理的重点应是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等内容。复习乡土地理,教师可变换方法,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开发上,要求学生运用复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对照地图,自己提出问题,对乡土地理各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
一、科学细致地制订复习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总复习之前所制订的复习计划对于复习的效果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初中物理通常来说课时较短,但是内容较多,平时锻炼的题型有限,但是考试时所涉及的题型却十分广泛,力、热、光、电知识相对独立,但是却与升学考试集中综合应用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在这些困难的干扰下,如果复习计划不科学,就不能够充分地利用好复习时间,就无从保障学生复习的全面性。因此,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物理大纲的具体要求,设计制订科学的总复习计划,找出重点、考点与难点,划分各轮复习的阶段与课时,做到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二、对于抽象内容要重点处理
物理知识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十分抽象,这些内容是复习中的难点,而对于这些比较抽象的规律和概念知识的复习,教师就必须要引导学生留意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同时充分地联系生活经验,加强实验,再辅助以有效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三、精心选择复习练习题
教师在复习题的选择上不能盲目地选择难点,更不能标新立异,而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去解决物理问题。从近年来的中考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基础知识上丢分,许多丢分的题目是在平时训练过的内容。当前物理辅导资料繁杂,习题也越来越难。学生如果没有很好地巩固基础知识,就更加无法解决难题,物理学习的质量可以说就掺杂了水分。教师不能将重要的备课时间花费在难题的收集上。选择题可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物理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选择题进行逐字、逐句地审题,经过系统分析和计算得出结论后,再进行选择。
四、时刻关注热点信息
在初三阶段的总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搜集热点信息,同时教师也要对热点加强关注,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复习。教师要善于捕捉与考试相关的热点新闻,从中甄选与物理内容相关的重要信息,在课堂上与学生充分地探讨和分享。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自身所熟悉的现象,去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明白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一、 宏观调控――未雨绸缪,做好长远规划,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因为中考地理内容多,容量大、任务重,为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在学生入学七年级之初就制定好初中阶段整个的教学规划,合理安排新课与复习时间,即新课和全部教材及每册书复习完所需时间,能按时甚至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后期的复习夯实基础、赢得时间。
对每一阶段的复习,都要统筹兼顾,既要做好本阶段的复习以及查漏补缺工作还要考虑其他学科的各种级别的考试以及其他突发事件所占用的时间。本着“紧前不紧后”的原则,我们合理地安排好新授课和复习备考的时间,从而能够从容不迫、有条不紊、优质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复习时,制定好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提前向学生明确周复习计划甚至每天的复习计划,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主动自觉配合老师,做到教与学同步,发挥师生共振的功效。
在后期不到两个月的总复习时间里,对复习的内容和任务以及时间的分配更是做到心中有数,每个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做什么、怎么做、选用何种资料,对学生进行哪些技能的训练,如何引领学生打破复习瓶颈甚至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心理辅导,复习前都做了一个翔实的统筹规划。
二、 优化课堂――因地制宜,活化教学策略,建立高效优质的课堂结构。
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导致学生地理基础差,学习地理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不太重视地理学习,这种情绪自然会影响到地理课堂的顺利开展。因此,因地制宜,活化教学策略,建立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必由之路。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观念,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出明确要求:希望每个学生能有个好的开始并能够从行动上持之以恒;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亲和力,感染学生爱屋及乌;在“严而亲”原则下,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安静、独立、专心等。
教学中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最新的时事地理热点,体现地理的时代感。紧密结合生活化地理,体现地理的实用性和“学习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紧密结合地理图表,体现地理的直观性和空间分布特点。
将时事热点问题,相机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人文关怀的修养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通过结合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引导学生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引领学生跳出课堂,感受地理,运用地理知识。
优化课堂结构,向课堂要质量,就必须打破传统复习课的框架,充分运用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人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可以将地理复习课堂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 唤醒――定向自读自测;② 热身――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学习;③ 回忆再现――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这几个步骤既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从而切实地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大知识容量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不断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扣纲务本――研读《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立足教材,构建主次分明的知识体系,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达成有的放矢的复习目标。
课标和说明是复习的指挥棒,规定了对教材知识的考查要求,因此必须分清哪些属于识记,哪些属于理解,哪些属于运用,要在复习中找准知识的定位。这样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立足教材,善于总结,理清知识结构层次,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实现由知识的积累到活用知识能力的提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共分三个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纵观整个教材内容,重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状况,一些重要的地名、数据应当牢固记忆,并能落实到图上,例如东西半球的界线,经度等。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物质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为重点和难点。运用所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观点来说明、描述、识别地理事物,尤其在基本技能方面,应教会学生注重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地理知识,分析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印度和我国有什么相似之处,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既分析特征,又要综合考虑。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联系实际。在“博识”的基础上实现“活用”的提升。
四、 有效训练――精选教辅资料,精编复习练习,培养多角度地理思维习惯,规范答题要求,提高答题技巧,实现中考既定目标。
仔细分析近年来的地理中考试卷,广泛搜集中考信息、关注中考考查动向。选择一些合适的、编写水平较高的教辅资料供学生自学和练习。必要的练习可以促进知识形成和转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考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使知识得以消化和巩固。要编制内容新颖、覆盖面广、设问巧、质量高、具有典型性的试题进行必要的训练。训练时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善于对一个材料、同一个知识点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全面把握的思维习惯;注意答题技巧。
关键词:地理教学 循环方法 高效课堂
地理素质是将来跨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地理知识素质、地理能力素质和地理品德素质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意识、环境意识与发展观念对将来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有着很大关系。要增强学生的地理素质,就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要求我们逐渐改变以往地理教学。地理是初中新开设的一门学科,其特点是平行知识多,循环知识少,各要素是并列关系,前后单元内容之间没有太多因果联系;知识以记忆内容为主,且记忆量大,学生遗忘快,及时巩固是防止遗忘的重要方法。教师只有在备课时有计划、主动地进行旧知识、方法的巩固,加强与新内容的联系,才能使学习形成一种循环。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应做到心中有课标、有教材、有学生,下活教学一盘棋。
一、心中有课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最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创新,这也是最难的。这种改变不仅给地理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改变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地理课程,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概括的说就是,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还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地理技能和生活方式。
无图不地理,初中地理教材中每节内容都穿插有各种各样的图表:气温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通过读图描述现象、归纳特征是读图学习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农业、工业,等等。所以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应图文结合,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地理技能也得到培养和训练。地理基本技能是地理知识的应用和发展,它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课程标准中基本技能对地图的要求是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
1.读图技能:能识别等高线、等值线,能读懂气候资料图、坐标曲线图。
2.绘图技能:能够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地形剖面图。
3.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掌握比例尺计算、相对高度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人口密度计算等。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合理安排循环步骤,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先设计,后应用,做到心中有课标。
二、心中有教材
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但教材是死的,教师才是活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教学;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相关的知识,这样即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又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适合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师决不能被教材束缚住手脚,需要补充时则补充,需要加深时则加深。如在初中地理中许多章节都提到了“季风气候”,如世界气候的差异、亚洲的自然环境、印度气候、中国气候的学习中都反复提到,但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给季风、季风气候明确的定义,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让学生不至于形成学习死结。
季风: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现象。如中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分别称夏季风和冬季风。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季风气候。 备课,作为教学的一个起点,教师要有计划、主动地进行旧知识、旧方法的巩固,加强与新内容的联系。深入理解教材,心中有教材,才能对各版本教材具有比较与鉴别能力,才能对教材内容体系具有灵活处理能力,才能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调整,对内容增减。
三、心中有学生
新教育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平等互动,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为学生留出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思考、交流。这样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例如,“经纬网”和“海陆分布”哪个先学更合适?学习经纬网的时候,存在半球划分知识,需要用到海陆分布内容。查找某地点经纬度也需要具体地方的支撑,不然经纬网只是一个“空架子”。对学生而言,经纬网太抽象了,看不见、摸不着,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若通过地球仪先学习海陆分布,形成对大洲、大洋的形象认识,有了相对位置的空间概念,再学习经纬网怎样确定,符合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先有地理发现,后制定了经纬网),也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有好处。现行的教材,只是把千百年来的结论、结果直接呈现灌输给了学生,没有给学生认识过程和和探究的机会。
【摘要】循环学习法不同于复习法,复习重知识,轻方法,复习计划性差,复习只是阶段性递进;循环是有计划的进行,循环是大范围、整体性的把握知识;循环法既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
【关键词】初中地理,循环学习法
地理是初中新开设的一门学科,其特点是平行知识多,循环知识少,各要素是并列关系,前后单元内容之间没有太多因果联系;知识以记忆内容为主,且记忆量大,学生遗忘快,及时巩固是防止遗忘的重要方法。教师只有在备课时有计划、主动地进行旧知识、方法的巩固,加强与新内容的联系,才能使学习形成一种循环。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应做到心中有课标、有教材、有学生,下活教学一盘棋。
1.心中有课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最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创新,这也是最难的。这种改变不仅给地理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改变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地理课程,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概括的说就是,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还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地理技能和生活方式。
无图不地理,初中地理教材中每节内容都穿插有各种各样的图表:气温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通过读图描述现象、归纳特征是读图学习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农业、工业,等等。所以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应图文结合,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地理技能也得到培养和训练。
地理基本技能是地理知识的应用和发展,它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课程标准中基本技能对地图的要求是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
1.1读图技能:能识别等高线、等值线,能读懂气候资料图、坐标曲线图。
1.2绘图技能:能够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地形剖面图。
1.3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掌握比例尺计算、相对高度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人口密度计算等。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合理安排循环步骤,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先设计,后应用,做到心中有课标。
2.心中有教材
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但教材是死的,教师才是活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教学;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相关的知识,这样即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又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适合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师决不能被教材束缚住手脚,需要补充时则补充,需要加深时则加深。如在初中地理中许多章节都提到了“季风气候”,如世界气候的差异、亚洲的自然环境、印度气候、中国气候的学习中都反复提到,但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给季风、季风气候明确的定义,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让学生不至于形成学习死结。
季风: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现象。如中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分别称夏季风和冬季风。
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季风气候。
备课,作为教学的一个起点,教师要有计划、主动地进行旧知识、旧方法的巩固,加强与新内容的联系。深入理解教材,心中有教材,才能对各版本教材具有比较与鉴别能力,才能对教材内容体系具有灵活处理能力,才能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调整,对内容增减。
3.心中有学生
新教育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平等互动,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为学生留出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思考、交流。这样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例如,“经纬网”和“海陆分布”哪个先学更合适?学习经纬网的时候,存在半球划分知识,需要用到海陆分布内容。查找某地点经纬度也需要具体地方的支撑,不然经纬网只是一个“空架子”。对学生而言,经纬网太抽象了,看不见、摸不着,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若通过地球仪先学习海陆分布,形成对大洲、大洋的形象认识,有了相对位置的空间概念,再学习经纬网怎样确定,符合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先有地理发现,后制定了经纬网),也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有好处。现行的教材,只是把千百年来的结论、结果直接呈现灌输给了学生,没有给学生认识过程和和探究的机会。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五岔路中学 678400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地理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八年级地理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课时紧。既要上完八年级下册教材的内容,又要复习好初中阶段四册教材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地理复习,制定好中考复习策略是关键。
1.明确目标,制定复习计划
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及要求等内容,把握考试的动向,明确复习目标,才能比较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在地理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制定具体、完备的复习计划,有的放矢,什么时间复习什么内容,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地理复习中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也就是对教材的全面复习;第二阶段是精选习题,做好综合练习,第三阶段是进行模拟测试。
2.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
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障碍。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的第一阶段,一定要特别重视,力争做到"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力争吃透每个知识点。在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时注意两点:
2.1 把复习目标细化
抛弃大水漫灌式,真正做到小任务,快节奏,让学生感觉到你布置的任务很容易、很轻松地就能完成。如果你布置的任务量太大,使学生长时间完不成复习任务,很容易使他们对复习丧失信心。
2.2 教师要所知识条理化
在上课时罗列出知识点,帮助学生把知识串成线,织成网络,形成比较全面的知识,能力体系。
3.重视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求他们结合地图去记忆,复习,尽量将所有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去。
地理复习中的读图一般包括识、析、绘、默四个主要环节。
3.1 识图
识读地图是学习地图知识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楚地图上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在哪里"。
2.2 析图
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根据地图分析地理事物,要注意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由单幅到多幅地图的复合过程。因为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常常结合在一起,相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
我在教学别强调让学生结合地图记忆,这样他们记的知识不会是死的,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在运用地图进行复习时,要注重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地图,比如:中国地形图、中国铁路运输图等,我经常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去想地图,想每个地理事物的位置,方位,成因等。另外在学生记忆时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随手画,不要求画得特别准,只要他自己能看懂就行了。这样子,只有把所有的知识都落实到地图上,才能切实提高解题能力。
4.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4.1 谐音记忆复习法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呜呜大吐),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米(爬爬试吧)。
4.2 联系生活记忆法
地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很多地理知识点的记忆可以通过联系生活的一些现象或者是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物名词进行记忆。
4.2.1 在地图上旅行
此法要求教师在设计旅行路线时,要有目的的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特征相互联系起来,阐明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及规律。
4.2.2 地理事物定位法
第一步:读、划先行,第二步:填、写结合。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地图,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自然带、交通城市矿产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空白地图上,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形合一,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
4.2.3 对比强化记忆法
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等,可利用地图实行"对比强化记忆法"。如把不同性质的地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回归线、赤道通过的国家,气候类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强化记忆。
4.2.4 强化训练法
要适当做一些目的性练习、测试,以了解知识掌握的情况。
5.加强练习,掌握解题技巧
在练习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精讲精练,讲练结合,专题训练,系统整合。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讲,要有针对性,练,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另外要加强专题训练,系统性地整合有关知识,使学生把知识网络化,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6.做好学习和复习方法的指导
好的复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审题。其次,要让学生熟悉常见的地理试题不同的解题方法。图示法、排除法、推理法等。
选择题。要想拿高分,选择题的错误率要控制到最低,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知识点讲清、讲透,知识复习到位,讲练结合,力争让学生体验同一个知识点下派生出来的多个选择题。
读图填图题。解答读图题时,要始终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图上所示的内容来得出答案,尽量挖掘图中的信息,不能抛开题中条件和地图或示意图,只凭记忆的知识或想象来回答。作答之前,对题目的阅读要认真,对图的观察要细致,填写时答案要准确。最后要认真检查。
7.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把复习落到实处
无论哪一门学科,老师讲得再好,学生不学或学生学习不力,那最后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我认为地理复习,三分靠讲,七分靠管,如果管理不到位,那将会事倍而功半。因此,复习阶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十分重要,我在平时是这样做的:
注重落实检查,真正把复习落到实处。可以实行教师抽查,小组检查,大组检查,课代表检查,随堂小测试等多种方式,真正使学生有压力,从而产生动力。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课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浓缩初二下学期的课程内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知识点落实到位,以完成课程内容,为地理会考的复习,争取时间!初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考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的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必须吃透考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复习计划。贯彻实施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的几个阶段:
5月上旬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打基础,从基础抓起,从地理复习指南抓起!首先要了解2007年的试题情况,对照考试大纲,着重夯实基础。
5月下旬 制定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重点复习综合题。注意指南书本图片地理信息的梳理、考试时对地图的实际运用能力!
6月中旬 第三轮复习开始,考生开始进入冲刺阶段,要查漏补缺,对错题归纳总结,并及时完成模拟题。对前两个阶段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做一定量的模拟题来巩固知识、掌握做题技巧。6月24进行模拟实训,最后调整考试状态,积极应考。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其年级上册地里,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我几乎每节课都用版图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在每两周定期参加集体备课,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总复习方法
在九年义务教育即将结束之夕,对三年初中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总复习,很有必要。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而且初中三年数学学习之后的一个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求纵不断线,横不断面,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为了科学有效地安排好复习,使学生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归纳、消化、提高,进而有一个质的飞跃。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初中数学总复习五法,在此,丢个砖头,愿与同行探讨。
一、制定复习计划,逐步完成初中总复习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而且,复习是一个长而且艰难的过程,初中学生很难坚持到最后。因此,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是有必要的。初中总复习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根据学生实际而制定。此外,计划应该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规律,既要有总计划也要有小计划。例如,在安排学生练习作业的计划可以这样制定,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模拟试卷的制订。为了学生自身发展,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以做到师生共同努力很好的完成初中数学总复习。
二、教材是方向,复习要以教材为基础
以课本为主,特别是进入新课改的年级,问题设计的角度可能要新,对能力考查要求比较高。根据这些特点,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因此,应在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复习基础上,把课本与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千万不能丢下课本,以资料为主。否则将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之中去,在题海中苦苦挣扎,以至于把学生弄得疲惫不堪,得不赏失。在充分利用教材时我们还应该重点注意以下两点:
1、正确地理解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概念不清就会思维混乱,错误百出。概念也是学好公理、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方法以及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概念不清,计算、推理就会发生错误。因此,在复习中要充分认识、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复习,把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放在首要地位。
2、准确记忆,灵活运用公理、定理、公式和法则。数学中的公理、定理、公式和法则是进行推理、论证、计算的依据,它们本身的证明方法一般又都具有代表性,因此,不但要牢记,而且要记准,同时也要掌握它们的推导、证明方法,这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否则,若记不住,推理论证计算无从说起;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用了配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再如勾股定理证明用了割补法,不但在平面几何中很有用,在今后学习的立体几何中更有用,这对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则采用的是间接证明的同一法,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证明方法。若记不准,推理论证、计算就会出现错误。对于它们的典型推导、证明方法不掌握,数学基本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就会受到阻碍。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用了配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再如勾股定理证明用了割补法,不但在平面几何中很有用,在今后学习的立体几何中更有用,这对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则采用的是间接证明的同一法,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证明方法。
三、不断总结,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课效率的高低及复习效果的好坏,关键在复习方法的选择,因此,教者应该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在总结中归纳出学习方法。例如,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把整个知识进行分类并总结为各个专题复习:(1)数与代数式;(2)方程、方程组及应用;(3)函数概念和几种常见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4)关于线段、直线和角的问题;(5)关于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的问题;(6)关于四边形的问题;(7)圆的知识;(8)统计学知识;(9)中考试题分析与训练。这样分类的复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注重模拟训练,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经过对基础的巩固复习,知识点的整理疏通后,综合的模拟训练就成了复习过程中的重点了。模拟训练时可以从省、市、县调研试卷、综合练习册、自编试卷中精选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评讲。以便把学生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因为前面通过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的模拟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以及模拟试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以对中考命题趋势的准确把握和中考信息的判断为基础;以摸中考题路、题型,抓中考重点、热点为核心;以讲授审题方法、解题规律、点拨应试技巧和思路为切入;以知识迅速积累、能力快速提升为目标,达到提高学生中考总成绩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第三,根据近几年中考命题情况进行复习。
五、查漏补缺,达到复习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