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6: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网上教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大始终坚持把构建符合成人学习特点和电大人才培养模式的网上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作为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教学媒体从初期以文字、音像教材为主,伴随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逐步转变为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特别是开放教育改革以来,中央电大和地方各级电大依托电大在线网上教学平台传输和共享,已配套构建了一批适应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学需要、满足学习者个别化学习需求的多种媒体网上教学资源。它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计划,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2电大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网上教学资源内容明显滞后,更新不及时
许多学科内容和知识点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比如经济类、法学类课程,教材仍然介绍旧的法规知识,不少旧有观点已经过时,可是在教材上还在延用,加之网上教学资源内容更新不及时,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影响教学效果。
2.2网上教学资源形式单一,灵活度不够
目前电大在线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网上教学资源种类比较丰富,包括文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文件、辅导文章和辅助课件。但是,从形式和内容上,与满足学习者不同需求层次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文字材料偏多,视频课件仍然类似黑板搬家,吸引力不够,效果不好。
2.3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标准低,重复现象时有发生
各级各类电大系统各自为政,没有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的课程和资源比较多,共享程度差,造成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严重的浪费。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制作水准优劣不一,多数是书本搬家式的传统教材的扫描或文字录入,既不方便师生使用,也不便于后期更新维护和管理。
2.4网上教学资源注重形式和数量,少求效果和质量
许多教学课件设计人员并不是第一线的教学人员,在开发多媒体资源时,没有总体规划和针对性设计,缺乏必要的沟通,难以形成优化组合团队。开发中仍然按照传统课堂授课的习惯和思维来进行课件的开发设计,不是缺乏兴趣就是缺少精力,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精工细做、定期更新,很难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的个别化学习理念,脱离学生实际需求。
2.5网上教学资源建设还有许多空白点
各级电大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发展不平衡,中央电大统设必修课程配套资源较为丰富,省级电大选修课相对较少,另外新专业、新课程、新教材资源建设明显滞后,更新不及时,配套不齐全,内容较贫乏。另外从整体上讲,许多教学资源着重教学内容的呈现和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缺乏研究性环节和协作学习的设计。
2.6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率不够理想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接受远程教育新理念有偏差,或受到上网条件的限制,在获取教学信息方面,更依赖传统面对面的授课辅导,对网上教学资源的认可程度始终不高,加上部分学员网上学习不够积极,造成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2.7网上教学资源投入使用后,缺乏质量跟踪和信息反馈
教学资源建设人员对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缺乏足够重视,在电大教学资源建设体系中没有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的跟踪运作方式和丰富有效的反馈渠道,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网上教学资源无法很好地服务教学,形式和数量多,但实效和质量差。
3加强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加强和完善电大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的整体思路应该是:积极探索网上教学资源构建的特点、规律及其运行机制,重视统筹规划和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和特点,通过优化、整合、共享网上教学资源,加快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提高网上教学资源整体水平和质量,构建成符合成人学习特点、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便灵活的多媒体网上教学资源体系。具体对策主要有:
3.1构建三级电大网上教学资源网络,促进共建共享
以电大在线为主的电大网上教学资源平台是各级电大实现资源共享的主要途径,各级电大要树立全国电大是一家的“一盘棋”思想,把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作为电大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目的。要建立电大三级开发和制作网络体系,即以中央电大为主、省级电大为辅,地方市县电大协同,这不仅能在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上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质量保证,又可避免简单重复建设,造成人力财力等资源浪费。
3.2合理规划,总体安排,统筹整合
电大网上教学资源涉及的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层次不同、各专业学科性质不同、必修课与选修课要求不同,这就要求进行合理规划,根据类型分门别类,总体安排、统筹构建和整合共享,坚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克服盲目建设,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3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良好环境,一方面,教学资源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的要求,又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要求,适应成人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适应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借助教师网上导学功能和面授辅导,完成多种交互活动,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索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必须主动参与学生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开展实时和非实时的教学反馈,实施协作式学习和交互式学习。
3.4充分发挥各类媒体教学资源的功能和优势
传统形式的文字材料是我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其中不乏优秀的资源和素材,并且便于随学随用,简单方便,符合长年积累的学习习惯,易于接受,因此也不能完全否定,要把它们与远程教学资源的特点结合起来,有机转化成为远程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往往图文声像并貌,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能充分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限制,方便灵活。因此声像资源要力求避免“黑板搬家”、“文字搬家”现象,与文字资源有本质区别。
3.5提高电大网上教学资源设计水平和制作质量
构建一门课程的电大网上教学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根据成人学习特点、发挥计算机网络教学特长,加强质量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构建适应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专业性质、不同课程特点、不同教学对象类型及特征,充分体现其多样性、便利性、动态性、交互性特色的电大网上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灵活、有效、易用的电大网上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3.6做好培训指导和激励机制
电大网上教学资源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和参与建设的各类人员(包括学科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的教育理念、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等密切相关。为此,应当更新各类人员的教育观念、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多媒体制作水平。各级电大要分层次、分批次对学科教师开展电大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培训,特别要加强利用多种媒体素材、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进行网上教学资源开发和构建的指导,全面提高学科教师的教学资源制作水平和开发能力。
3.7电大要有开放纳新的思想和虚心进取的意识
要密切关注和及时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适时采用,要处理好资源整合、引进和新建的关系。要利用电大已有的资源优势,通过选择、整合和数字化改造,使之成为适应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于国内外优秀的教学资源,只要适合电大需要,就积极引进,丰富电大网上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3.8做好网上教学资源的硬件建设
构建良好的网络学习平台和优质的服务支持体系,力求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全方位。要确保师生、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使用方便,构建适合他们特点的不同平台,把各级电大在线教学资源和交互平台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
4结束语
学生作文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这是第二个话题
我将魏占峰的文章《真实的交际》贴到了网上,大家又开始了讨论
读孤求败:干脆不要作文了,岂不痛快!
严文:实在不敢苟同孤独求败“干脆”之语:为什么不要作文?课程设置本身,目的是培育学生的作文能力(现在叫写作),而且,作文本身绝不仅仅是作文啊。如果作文本身的目的太单一,真的要考虑您说的。不过,作文的综合培育功能谈强大了。我们创设交际环境的目的,并不是要“取消”,而是完善作文教学。您说对么?
独孤求败:严兄,别拿大概念唬人,请解释一下:
1、什么是作文能力?你自己搞清楚了吗?
2、作文的综合培育功能太强大了能理性解释一下吗?
这个提法那些外行可以,内行人却看不懂了。
小樱子:不要作文,多么不负责任的说法。对你这种人真是没话说,还想当斑竹?你凭哪一点啊!
严老师,我支持你!
严文:我绝不敢拿大概念吓人。读一读课程标准,行吧?什么是作文能力?用书面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生活经历体验以及相关收获的能力。我是这样想。
至于综合培育功能,我指的是作文教学中,我们决不仅仅教作文,还教做人、创造、生活......不能一语说尽。
独孤求败:严兄适才言语失敬处请海涵:
1、就兄所说能力其实人人都会。用书面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生活经历体验以及相关收获的能力。 我觉得重要的是想法、观点、生活经历、体验等这些东西对一个人的影响不是靠作文这种形式来得到验证。作文仅仅是把内容写出来而已。重要的是头脑里的东西,而不是书面上的文字。头脑里有了,还愁写不出来吗?
2、至于综合培育功能,我指的是作文教学中,我们决不仅仅教作文,还教做人、创造、生活......不能一语说尽。 严兄,您所说的教的内容早就超出了作文的范畴了。所以严格来讲,这个说法站不住脚。一个站不住脚的推断怎能有说服力。
当然我现在也拿不出真理,这需要我们继续争论下去,希望能够争出个好东东来。 顺便回复楼上的樱子:多学着点,别光耍嘴皮子,拿出点理论来先。
小樱子:唉,被你晕死。
来点理论,要不我还怎么混阿 。
作文是从动机走向目的的有效途径。这不是我说的啊,是人家心理学家阿尼列昂捷夫说过的。人家认为啊,作文是动机支配活动,体现了学生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需要。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就要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的训练方法。 被你累死啦。歇会阿。
严文:小樱子老师:理论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赞同您的观点。动机——目的。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写作的动机源于发表的欲望。为什么发表?交流、交际。就像咱们现在谈论相关的话题。目的:表白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实现要实现的目的——在各自的教学中,研究中,为自己找到支撑一样。儿童写作,同样是这样的道理呀。不过,他们跟咱们不太一样。我们是不是认真研究一下儿童为什么写作? 别晕。如果那里没说明白,请指出。好吗?
独孤求败:哇塞:少来了,搞那些东西有啥用。
作文是从动机走向目的的有效途径。什么乱七八糟的。干脆说实践是从动机从向目的的有效途径岂不更好。
樱子,别拿自己不懂的东西来充数。再学点吧啊。
回严兄:请“孤独”兄谈一谈,什么学科可以做到?
答复:
1、什么学科都涉及到。
2、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就语文这一科(其实严格来讲,在中国语文本来就不是一门学科,因为他缺乏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具备的条件。)研究一下作文的目的任务究竟是什么?从这一点上来讲,还就得孤立地讨论一下真的啊。我是不太懂,可是我认真学习啊!说说我怎么教作文的吧 。
1、激发作文兴趣。有时我和学生聊天,玩游戏,不要求什么。信马由缰。
2、慢慢引导进入角色。学生根据所玩,所聊,展开讨论,设计故事,然后写写。
严老师说学生为什么写作文?我也不知道哦,那我们为什么吃饭呢?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您说是吗?
樱子,我赞同你上面的路子,不过您能回答一下: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激发学生兴趣然后练习写作等等这样的目的是什么?
存在就是合理是一句唯心的废话,没有什么说服力。
严文:作文本身是学习和运用一种语文工具,它是手段,是促成人发展、使人能够更好工作学习生活的工具手段。它本身的目的,就是怎么样在需要是能够好好地用它。
独孤求败:严兄,也许是俺笨,看不懂耶,能讲讲否? 另:
1、能不能从人的心理出发想一想:为什么要作文?
2、能不能讲讲作文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体起到什么作用? (俺认为,能够与实践紧密联系或者说描述实践的理论才是理论的至高境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嘛。)
严文:好吧 。从心理上谈,人们写作是为了满促交际的需求。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与人的交际总是非常必要的。应该讲:没有任何人能够脱离开它(写作)(承担主要的传播文化任务的人除外,这里指的是一般人)。当无法用口语交际的时候,人们就会用到写作这个手段。 下面试着谈一谈写作对人成长的作用。写作对人成长的作用在作文以外。作文源于生活,生活对人的成长自不必说。这里想说的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必然要对生活进行回顾、反思、重新整理、升华认识,并在写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批判;加深相关的体验;在写的过程中,自己的许多方面得到锤炼。这就是对人成长的作用。(我这里谈的只是“写作”,而非写作教学)成人如此,中小学生也如此。 以上,请教独孤兄。
读孤求败:回复严兄:
好吧 ,从心理上谈,人们写作是为了满促交际(应该是交流吧)的需求,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与人的交际总是非常必要(是的,但这些交际必须用写作来实现吗?)的。应该讲:没有任何人能够脱离开写作(孔子一生述而不作),(承担主要的、传播文化任务的人除外,---[能否举例说明]这里指的是一般人).当无法用口语交际的时候,人们就会用到写作这个手段.(哈哈,岂不又成了可有可无的事)…… 1、赞同严兄以上观点。但在下认为,人的成长途径多得很,人更多的成长经验来源于实践及心理活动而非写作,写作虽说有这方面的作用,但不可过于夸大。
3、以下观点望与兄商榷:
在下认为:当前很多人之所以对写作如此热忱,并且付出很多精力但又没有改变当前学生作文的现状,乃是中国两千年写作史所造成并且遗留下来的不正确的因素作怪。 解释:
中国两千年写作史乃指中国文化中关于写作方面的纵向综合研究,这是小的一个推测论断,尚未研究证实。
严文:谢独孤兄。您的思路很是开,我想,这对我们研究作文教学有好处的。我们在教着语文,做着这件事,我们就该尽力研究它,努力开掘它的教育功能。当然,没边地夸大是不好的。我们有时候好像夸大了“作文”的作用,实际,是从作文与其他学科、与学生的生活、活动甚至游戏综合在一起思考的。过去,我们往往孤立地研究学科教学,这样对教育的发展不好。因此,新课程提倡整合,提倡综合性学习。我想,我们是不是要从“综合”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作文? (在辩论中,我好像找到了感觉)
独孤求败:什么环境都可以,只要有笔和纸并且他能识字就可以。理由:严兄已经不自觉地陷入了为写作而写作的思想误区了。写作不是做科学实验,什么时候什么环境写都可以啦。您的潜意识中是:教师如何给学生创造爱好写作、写出好文的环境,这个问题好像有点缺乏意义。建议兄台换个问法,或许会更加合理一些。个人偏见,兄勿生气,盼跟贴。
【关键词】远程教育;网上教学;教育技术;网上教学平台
介绍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建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我国普通高校从1996年开始,提出利用普通高校优势资源,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设想。从1999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至今,我国已有67所普通高等学校,设立了68个网络教育机构,其中北京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网络教育学院为两个独立设置的机构。随着网络学院数量的增长,近2,000个遍布全国各地的校外学习中心已经建立,网络教育的学习者已达130万,随之远程教与学的模式也不断变革,现代远程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的特点正在日益凸显,网上教育正在成为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
在网上教学中,网络学习平台和网站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在67所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中,多数学院都有自己专门的网上教学平台,有的是自行开发的,有的是通过技术公司专门开发的,还有的是联合开发的。然而,这些网上教学平台在功能和特征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呢?不同之处又有哪些呢?这就需要对不同网上教学平台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现有的网上教学平台的特征和功能。作者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有助于网络教育机构了解本单位的网上教学平台与其他平台在功能和特征方面的差异,从而考虑改进现存的网上教学平台,增进网上教学的效果。
研究设计
根据文献研究,发现对于网上教学平台的组成部分有不同的分类。保利逊(Polyson,et.al,1996)认为网上教学平台由八个部分组成:网上教学大纲;作业;通知;个人网页;交互性;测验;课程管理;课程内容。卡恩(Khan,1997)认为,网上教学平台的组成部分是:课程内容建设;多媒体成分;网络工具;计算机及储存设备;网络链接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编程语言和工具;服务器;网络浏览器和其它应用程序。罗斯(Ross,1998)提出,网上教学平台包括七部分:学生工具;合作工具;管理和安全性;测试和记录功能;功能性;用户界面;非技术特征。菲尔迪维克(Firdyiwek,1999)将网上教学平台分为三大部分:管理,包括建立并维护网上课程,登记注册,登录控制,使用追踪等;教学,包括界面观感,教学工具,评估工具,课程管理等;学生使用,包括自我编程,自我评估等。张伟远等(张伟远、王立勋,2004)在分析了17种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网上教学平台以后,提出了网上学习平台三大功能的划分,即课程设计功能、交流和协作功能以及管理功能。在这三大功能下又有17项子功能,包括教学设计工具、课程设计模板、课程网站搜索引擎、学生个人空间、BBS讨论区、内部电子邮件、基于文字网上讨论室、基于视音频的会议讨论、文件共享、工作组、电子白板,课程单元管理、学习自测管理、作业评分管理、学生网上活动追踪、安全登录、技术支持。这一分类反映了网上教学的最新发展,比以前的各种分类更为综合和全面。
基于张伟远等提出的三大功能17项子功能的分类,根据我国网上教学的特点,作者又增加了在课程管理功能方面的五项子功能,即课件点播、学习成绩管理、选课定制、网上提交作业和数字图书馆。
结果与分析
一、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平台及网站
在2004年10月中旬,我们通过互联网,采用google搜索引擎,对教育部批准的67所普通高校的68所网络教育学院的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进行了搜索和查询。结果发现,有53个平台及网站可以查询到并顺利进入,得到相关信息;6所网络教育学院虽可以找到,但缺乏网上教学平台或相关信息;9所网络教育学院没有直接查询到有用信息,且在该大学的网站也没有获得相关的有用信息。
网上教学平台是建立在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的、用计算机编程实现的学习环境,它的后台是一系统程序和被程序组织起来的数据库,它的前台是网页界面。良好的程序设计和实现是平台功能的基础,而良好的网站界面则是发挥平台功能优势的前提和条件。从68所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站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获得。同时也发现,有少部分网络学院的网站缺乏应该提供的信息,这同网上教学的基本特征并不一致。
二、网上教学平台的课程设计功能根据可以查询和进入的网络教育学院的53个网上教学平台,对其平台的课程设计功能,进行了数据的综合。
那么,课程设计功能的作用是什么呢?张伟远等(张伟远、王立勋,2003)对此作了描述。教学设计工具能够将各种格式的课程材料(如Word文档、WordPerfect文档、纯文本、HTML文本等)转换为平台本身支持并使用的格式。对进行网上教学的教师来说,需要界面方便的教学设计工具来开发自己的网上课程。同时,教师可以方便灵活地运用这类功能对课程的结构、学习单元以及其它资源进行编辑。课程设计模板的功能是让教师方便地建设一门网上课程,他们只需将与课程有关的材料放入事先设计好的模板中,软件系统就能自动地将这些材料组织成一个良好的网上学习环境。课程网站搜索引擎的功能是使学生能方便地在整个课程网站中搜索他们想了解的信息。学生网页的功能是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协作,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空间进行简单的网页设计和管理。
在我国的网络学院,大部分的网上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技术支持是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做的,因此,教学平台中就较少涉及教师自己开发网上课程的功能。然而,如果有了课程设计方面的功能,教师能够利用这些平台在无需太多网络编程知识的前提下,有效地编写并管理属于自己的网上课程,他们教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就能方便地整合到网上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并在网上教学中,不断地更新和调整网上教学的内容和互动方法。
三、网络教育学院网上教学平台的交流和协作功能
大部分的网上教学平台都有文件共享和BBS讨论,近50%的教学平台有在线聊天,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学平台有内部电子邮件和视听会议的功能。可以看出,我国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平台充分重视通过网络进行教和学的交流和协作。
然而,大部分的教学平台缺乏工作组和电子白板的功能。工作组的功能包括小组网站、小组讨论区以及小组文件共享区等。如果学生需要进行分组项目研究,他们可以将各自完成的工作传到课程网站的一个特定的文件共享区域,这样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其他成员的作业。电子白板特别适合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这一功能使学生和教师可以同时在屏幕上观看一个数学公式或其它图形,而且可以同时进行添加和修改。学生可以将电子白板上的图画存下来供将来参考。在使用电子白板时,使用者通常会同时通过在线文字聊天或视听会议来加强相互间的交流。
四、网络教育学院网上教学平台的管理功能
我国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平台在管理方面,把安全登录和技术支持功能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课件点播这一具有我国特色的平台功能,已经成为大部分教学平台的管理功能之一。近四分之一的网络教育学院共享了普通高校本身的数字图书馆,这不仅可以提供良好服务,降低远程教育成本,且在国际的网上教育机构中是走在前沿的。
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网上活动追踪”功能似乎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学生网上活动追踪功能可以让学生与网上学习系统的互动情况被记录在网络服务器上,这些互动包括访问各网页的次数、自测的成绩、在网上学习和自测的时间长度等等。研究人员或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网上活动情况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这对改进和提高网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尤为重要。
五、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其他特色
通过对网络教育学院教学平台和网站建设的访问,我们发现了具有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些特色。这里以网站内容和网上学习指导为例。我国普通高校的一些网站内容极为丰富,这表现在:网站内容上新闻多;有的学院设有网上文化生活栏目,形成了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对象需求相适应的特点和特色。在网上学习指导方面,许多网络学院都十分重视,不仅在教学平台和网站上建有“地图”,而且精心指导学生进入网上学习。如网上人大、华东师大等网络学院把学生进入网上学习的方法或划成框图,或用动画给予讲解,使学生一目了然。学习指导已经成为采用自主学习方式的网络教育学院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招生栏目中,许多学校把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尽量解释清楚,方便学习者对学习形式的选择。同时许多教学平台及网站上专门开办了对学习者的反馈和调查栏目,如中南大学的网上学习策略调查,反映了网络教育举办者的匠心。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服务应该大力提倡。讨论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我国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网上教学环境已经形成规模
1999年,我国首次在4所普通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时,网络应用水平是很低的。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网络应用水平正在大幅度提高。在调查的53所学院中,单纯利用网络教务文件信息、只提供课件共享点播的学院,不到10所。大多数网络学院都在网上提供了答疑、网上交流等学习支持服务,从而加强了教师与分布在各地的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增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使我国利用网络的学习走入了新的发展水平。正如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介绍中指出:学习者“对于实时授课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基本上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多层次学习”(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4)。
第二、适合自主学习的网上教学平台正在丰富和完善
网上自主学习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网络教育学院接受和应用,一些学院在实时授课的同时,积极探索和鼓励学生采用网上自主学习方式学习。一些能够突出网上教学优势的功能得到采用,如学习自测管理、网上作业提交、作业评分管理、网上选课、分学科分课程的答疑等等。这些功能的应用,使网络教育不仅能够发挥信息技术在知识传播方面准确、快捷、交互性强、易于存储等优势,而且能够发挥信息技术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为网络教育不断提高质量和扩大开放度创造了条件。
第三、注意到与普通高校常规教育资源相融通
利用普通高校本身的办学优势,可以提高网上教学平台和网站建设的质量,降低成本。一些院校在这方面的有益的尝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例如,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等13所大学,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把本大学的数字图书馆向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开放,这无疑是对学生学习的巨大支持和帮助,也为远程教育建设图书资源减少巨大投入提供了可行方法,还可以使远程教育学生与大学本身产生良好的归属感。这对于大学发挥建设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知识组织核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我国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已经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但一些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一、网络教育学院之间在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方面的不平衡
从网络教育学院的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可以看出,有的网络教育学院能充分利用网上教学的优势,网上资源优质,并且丰富而多彩,同时通过网络技术,给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而有的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站难以进入,缺乏良好的远程支持服务,造成的结果只能是仍然依赖面授,网上教学的优势难以发挥。
举例来说,在帮助学生了解网上学习中,网上人大的经验值得推荐,该网站和平台为注册和非注册学习都提供了学习内容,使没有注册的学习也可以通过学习体验,参加到网上学习中去。但仍有一些网络教育学院不能通过互联网和相关大学的网站找到,或不能通过网络获得学习选择的有价值信息,这对于开放教育无疑是一大缺陷。同时一些网络教育学院的介绍、网站设置等,从学习栏目放置的位置、到内容、到语言都没有能够体现努力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引导学习者高质量和有效完成学习。有的网站内容过多、过杂,好像一个综合性网站,影响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
第二、仍然存在着“为技术而技术”的现象
学习平台的功能不是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从满足学习者需要而设计的教学过程出发,而是从技术能否实现出发,结果是,技术上实现了,但可能没有学习者使用。这在网上教学平台功能中也能部分地反映出来。例如,在网上教学平台中,缺乏让教师自己开发网上课程的功能,难以让教师的知识和经验与网上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建设了网上工作组,但关于课程的学习却几乎没有教师和学习者使用。
第三、深层次的网上教和学的研究不够
国际上的网上教学研究非常重视通过科学研究,增进实践。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教学设计的结构越好,交互的要求就会越低(萨巴,2003);网上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与旁观者的学习成绩相差不大,但是,不参与和很少参与网上讨论的网上学习者获得的成功机会很小(泰勒,2004)。这些结论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这类科学的实证研究,以提高网上教学的实践。我国的一些研究结果也需要受到重视,如上海交通大学关于答疑方式的探讨。目前的答疑方式与教学材料很少相关,网上答疑多数是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被引导,因而也不会对知识的获取和建构产生较大的作用,也不可能促进形成较好的网上学习社团。一般说来,减少答疑可能降低成本,特别是减少实时的答疑。上海交通大学通过研究,采用技术手段降低了重复答疑,让学生感受到了技术的优势。
几点建议
我国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在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方面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从网上信息和共享资源为主,走向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为主,一些学院已经开始进入了基于网络的学习,网络的优势正在远程教育的实践中得到发挥。
但是对网站建设及教学平台的应用还有待深入。在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的建议: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带领专家和实践者,通过深入研讨和交流,推广使用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平台,完善现有的网上教学平台;
第二,明确提出所有网络教育机构都应该利用网络信息,建立学院与学生之间的网络联系,尽快使我国普通高校开办的所有网络教育实现利用网络开展教学过程支持服务,提高办学质量;
第三,有关学院实质性探索,实现普通高校优势资源与其网络教育共享,实现根据学习过程的需要分步骤、模块式地建设和完善平台功能,建设一个、应用一个、用好一个。真正实现教学平台促进学习者学习质量的提高,通过资源共享,降低办学机构成本,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Firdyiwek,Y.(1999)Web-basedcoursewaretools:whereisthepedagogy?,EducationalTechnology,39(1),29-34.
[2]Khan,B.H.(1997).Web-basedinstruction(WBI):whatisitandwhyisit?,inB.H.Khan(Ed.),Web-basedInstruction,NewJersey:EducationalTechnologyPublications,5-18.
[3]Polyson,S.,Saltzberg,S.,andR.Godwin-Jones.(1996).ApracticalguidetoteachingwiththeWorldWideWeb./archive/Syll96/08_Sept96/Feat1TeachngWWW.txt
[4]Ross,J.L.(1998)On-linebutoffcourse:awishlistfordistanceeducators,InternationalElectronicJournalForLeadershipinLearnin,2(3).
[5]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在线[EB].index.jsp
[6]张伟远,王立勋.网上教学平台的特征之国际比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5):5-12.
[7]张伟远.网上学习环境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及测评量表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7):29-33.
【关键词】引导学生 正确上网 个案研究
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我国成千上万的网民中,青少年占主体地位,特别是在校学生上网人数也不少。
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互联网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遨游空间,如: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可以随时和同学沟通,可以向老师讲出一些面对面不敢讲的话;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详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可以自己或与他人共同进行网络游戏,以弥补现代家庭缺少玩伴和朋友的遗憾等等。但许多学生上网都没有明确的目的,上网后随意浏览,花在游戏类的网站上的时间占上网时间比例较大。如从以前流行玩的cs、“劲舞团”等,到现在流行的“开心农场”,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使不少人沉迷其中。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危害,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应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趋利避害,让广阔而纯净的网络世界给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带来更多成的收获与快乐,是现代家庭和学校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机电班朱明荣同学的辅导与分析研究,探讨在网络时代应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便对当前家长与老师们对学生沉迷网络这个头痛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操作经验。本文在完成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①调查法;②谈话法;③观察法。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1.1 研究对象:朱明荣,男,中技一年级。
1.2 研究原因:朱明荣是一位聪明的学生,在班中成绩名列前矛,自从和班上个别不爱学习的同学混在一起后,经常到校外上网,慢慢沉迷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如今,常出现上课迟到、睡觉、抽烟、等现象。
1.3 问题行为概述。
1.3.1 思想与行为方面:①吸烟:平时常在课间期间到宿舍或厕所里吸烟。②:有时候等到老师晚休时检查宿舍完后,伙同个别同学打牌。③外出:经常在晚上休息时间后,欺骗门卫身体不舒服需外出买药,溜到外面上网。④好高骛远:不从实际出发,认为毕业后就去承包几百亩园地种香蕉,赚个几百万。他忽略了种香蕉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与资金,将事情想象的简单化。
1.3.2 学习方面:①学习态度差:朱明荣在上课时经常不认真听课,不是打瞌睡,就是玩手机。对老师布置的一些课堂练习,不依时完成。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居然回答“学习有什么用;做作业有什么用呀?将来工作了也不一定用的上。”②就业观念悲观:认为将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迟几年才出去工作,工资待遇低、工种差、干的是苦力活、没前途。不如现在有机会的话就去打工,也能赚点钱用。
1.4 家庭背景资料:①家庭背景:家长均在家务农,父母之间因感情不和,常闹矛盾,最近惊动了当地妇联,让妇联介入调解。②家长管教情况:由于父母之间感情不和,因而父母对朱明荣同学也缺少关心。
1.5 成绩资料:英语、数学、语文一般都是在65分以下;计算机应用、cad绘图一般都是90分以上;车工、电工等一般只能考75分左右。
2 案例分析
2.1 个人因素:①好奇心强,喜欢接触新事物。②自制能力差、易受他人影响。③逆反心强,越是老师要求不可以做的,越偏要做。
2.2 家庭因素:由于父母感情不和,时常吵闹,较少关心子女,朱明荣平时回家也不愿意与父母亲进行沟通与谈心,有什么事情都不愿意与家长商量。
2.3 学校因素:①没有升学压力:中技生与中学生不一样,中技生没有升学压力。因此,大部分同学都不认真学习。②校园生活单调:在校园生活中,学校开展的文体活动较少。学生只能打打球、看电视、课外书等。③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远远没有网络那样可以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学校对沉迷于网吧的学生和“网络成瘾”的学生缺乏相应、有效的教育方法与辅导方法。
2.4 社会因素:①网吧自身因素。现在我县网吧较多,不少网吧门面虽写着“凭身份证上网”,但多数网吧并不去认真地执行。为了吸引上网人数,招揽生意,不但一边打出低价上网吸引网民,且一边偷偷允许未成年人上网,甚至还收留未成年人在网吧通宵上网。②家长本身因素。有的家长本身对电脑不认识,缺乏电脑基础知识,认为子女上网就是电脑知识学得较好才会上网,因而也无法相应地指导子女。③行政部门有关单位与机构还未能提供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机制,开展有益的电脑知识活动较少。
3 对研究对象的教育方法与过程
针对朱明荣沉迷网络后,无心学习、思想退步的情况,我采取多种方法做好他的辅导工作。
3.1 坦诚相待,平等对话。我在平时与朱明荣聊天与谈话中,首先把自已放在朱明荣同一位置,从朋友的角度出发,关心他的在校生活;然后再与他谈电脑有关方面的知识,分析网络的利弊之处;最后再讲一电脑界的名人奋斗史,让他向这些名人学习,将来也要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已的新天地。
3.2 利用特长、发挥特长。朱明荣同学虽然个别科目掌握得不好,但他在cad电脑绘图、计算机办公软件方面学得比其他同学好,老师一讲就通,具有一定的长处。因此,在平时计算机上机课中,我常让朱明荣同学帮助指导一些电脑撑握得不好的同学。朱明荣在帮助同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同学的好评,也获得一份自信心。
3.3 建立校级qq群,公布自已的qq号码。针对同学们喜欢上qq的特点,我向同学们公布了自已的qq号码,并建立校级qq群,给朱明荣及班中学生一个与教师及往届师兄师姐的交流平台,让他们在网上把自已平时不敢与老师讲的话在网上大胆的说出来,并能通过这个平台,与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师兄师姐交流学习与求职经验等。
3.4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我利用班会课,适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引导小周与其他同学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帮助他们正确处理“我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的关系。根据自已的兴趣、能力、找准职业的切入点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使每一位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已。适应社会需要、设计职业生涯、学会独立生活和今后谋求发展的本领,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3.5 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学生除了在校期间之外,接触得最多的是家长。我常与朱明荣家长联系,告诉朱明荣的在校学习与生活情况。并劝告其家长,不论家长感情状态如何,都不应忽视子女教育,应多关心孩子。
3.6 在班级中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约的内容是: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4 教育效果
通过我的教育辅导,朱明荣同学已经能正确对待上网,时间安排上顺从学校作息时间,内容上能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在学习上也能专心听课,依时完成作业;克服了迟到、晚归、等现象,并能给自已的人生进行了规划。但还存在不足之处,未能做到完全戒烟。
答辩结束了,但是,从内心来讲,对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效果,我是不很满意的。我原以为这样的思路,老师是非常容易接受的——这么好的东西,谁不喜欢呢?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问题还是很大的。教师的理念、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还有自己课题中的理论基础,都有一定的问题。
搞研究性作文教学,转变教师对传统作文教学的认识,从哪里突破呢?
我想到了首先帮助老师转变“学生为什么要写”的问题。我在实验的培训中谈到了“为有所用而写”的观点。但是,好多问题,我并没有展开讲得很清楚。
于是,我开始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撞进了人教论坛,用“严文”的名字注册以后,先发了个试探贴《学生为什么要作文?》
在这里遇到了山东的刘刚老师。他很年轻,在语文教学方面,很有些思考。他第一个回贴。然后,敏老师、wm、郑燕、跃然、论语、小雨儿、芷宣等老师参与到了讨论之中。 在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的观点相互撞击着,我的认识也在提升着。 请看下面我们的讨论:
学生为什么要作文?
独孤求败:
说法一:为了做人而做文。
说法二:为了满足创造的欲望而作文。
说法三:为了交流和发表自己的情、思而作文。(专家语)
小的续一问题:如何作文?盼跟贴。
敏老师:我觉得写作是一种需要,一种欲望,一种发泄,一种.......很多种:)
wm:如果一个人不会写作,就象生活没有了音乐,显得枯燥。:)
独孤求败: 赞同敏老师的观点。
可否这样解释一下:
阅读是一种精神消费,写作是一种精神创造。
敏老师:爱生活的人,爱写作的人,需要写做的人,写作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跃然:爱生活的人,爱写作的人,需要写做的人,写作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小雨儿:如果要听实话的话,那是为了考试。不过,确实有一小部分学生把写作当成乐趣的。
2003:但有用得上的地方。如写一封信,以后可能是电子邮件,求职信、情书还有其它,不是电话手机可以完全代替的。还隐约觉得写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 现在的作文教学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作文。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很少有人能把这种乐趣保持一生的。
严文:对的。这就是从心理的角度来考虑学生的学习。其实,作文同样如此。我们教育者(特别是语文老师),责任仅仅是教学生怎么写吗?不。您说过,作文是创造的过程。我认可这种观点。留美教育学博士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讲过这样的一种观点“创造力不能教,只能培育”。我想,我们的作文是不是也“不能”教,应该重在培育——给学生创造一种“写作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回复独孤兄。
独孤求败:
1、我认为语文教师没有权利过多干涉学生怎么写(这是他们的权利,他们怎么写是与他们各自的习性素质有关,不必强求。),而应把重心放在写的内容上。
2、应该保留学生不愿写作的权利,允许他们可以不写作。
3、在下一家之言:可恶的作文教学(起码截止到现在)害人非浅,这劳什子应该千刀万剐。
严文:赞同独孤兄的观点,应该关注的是内容。至于如何写,我想,如果学生愿意写时,他们也会愿意学,老师不教时,他们也可以自己去学。
我将一个小时候的故事。那时唐山地震那年。一位高中毕业不久的老师教我六年级(相当于现在的初一),期末时,老师要写总结。那位老师在(即不请他当时用了什么样的办法)使我很愿意、认为我确实应该做的情况下,把写班工作总结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就写了。我怎么会写班工作总结呢?没办法,我照着我父亲(当时,我父亲也是老师)写总结的格式、语言等,写了我们班的内容,写了我们班的工作总结。那就是自学。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学的能力(潜力,尽管水平不一),当他们需要、想做时,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去想去做。
严文:同样是完成任务,有的任务学生喜欢,有的任务学生不喜欢。我们探索一下,学生喜欢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呢?
独孤求败:现在都是老师“要”学生作文,大家感到问题多多,一旦做到学生自己“要”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成功了。 ----赞同
------在下认为:学生应该是有喜欢发表和交流(一种满足自己也满足别人的精神活动)的天生的欲望的,我们是不是从一些新的角度来研究一下:
1、为什么学生现在没有这种欲望。
2、写作文到底是不是学生必须做的事情
3、如果确实有必要做,那么应该如何从新做起。
盼跟贴!
严文:我们真的又走到一起来了——“喜欢发表交流”
我的观点
1、学生不一定必须写作,但必须学习写作——这是人成长的必要,课程规定的。
2、学生现在到底有没有这种欲望,不敢说;但教学中,我们要调动、激发;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使他们产生这种欲望;
至于如何从新做起,还是让大家说一说。我不太清楚从“新”的意思。
论语:问:学生为什么要作文
答:为了交流而作文。
提此问题的用意:我们教作文的时候、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让他们觉得有这个必要,需要写,有兴趣写。
……
高中美术欣赏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开发其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时代,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应当与时具进,研究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学模式。
依据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愉快教学、自主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我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依据现代高中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集合网络资源和技术,引导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实现研究性学习作了一些探索。
一. 首先要正确理解“网络环境”
网络资源的知识包容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是学生进行研究性 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具有资源无限开放性和共享性,它弥补了其他媒体传播方式上的不足。表现在美术欣赏教学课上,网络就是博物馆、美术展览馆和图片库。同学们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图片及其相关背景资料,并可以将学习内容下载保存,再通过软件进行编辑处理,以供长远研究学习使用。
以上只不过揭示了网络的资源观、工具观、媒体观,也就是说将网络作为一种硬件的“物”,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本质应当是强调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即生命观。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络技术与美 术欣赏课程的整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才是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课研
究性学习的核心。那么,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以及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1.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美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教师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课题,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美术欣赏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和人文知识领域,在学科联系中,美术欣赏与中学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物理、化学、音乐、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比如青铜器的冶炼工艺涉及金属熔点和合金的概念;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政治、历史紧密关联;美术作品的发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与地理相衔接;花鸟画中各类花鸟形体结构的理解完全依赖生物课学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不断 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愿望,这就需要不停地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这样也是教师责任心和学术胸怀的体现。
2. 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 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归纳起来,主要有①课题选题的指导②研究思路的指导③研究方法的指导④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例如,我在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先列出多条研究性课题:山水画中诗情的体现、从山水画里的树种看现代环境保护、山水画与古典音乐的联系等十多条。学生可以选择这些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课题,有的学生就自定了如:从山水画看现代旅游资源、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山水画里的宗教气氛、水墨山水画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品位等优秀的选题。在确定的选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
料,下载保存后继续分析直至完成分析报告。有几位选择《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为课题的同学,在网络资源库中游历了全国著名的名山大川,饱览了以《溪山行旅图》、《潇湘图》、《庐山高图》、《华山图》等为代表的历代水墨山水名作,并且下载了这些山水画图片以及和他们相对应的实地照片和相关的文字说明资料,通过课后的编辑研究,得出中国名山大川不仅有极美的自然景观,还具有极其深厚的人文背景的研究报告,他们还将课题延伸至与古代山水诗相联系,更加感觉到我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博大精神,提高了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
兴趣和审美品位,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 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 进者。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各学生之间的能力也有差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将学生编排成不同的课题组,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三.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地位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学生个人或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后,由自己决定研究内容、方式,结果的表达展示方式。有这样一个实例,园林艺术和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美术中不同门类的两种形式,但是它们的那种亲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内涵将两种艺术形式联 系起来,我们的高中生在学习时感觉到了这一点。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对此建立研究性课题,学生们成立了课题组,作了具体分工安排,他们通过上网查找各类相关资料,不但查阅了著名园林建筑的图片和建筑结构图、研究了园林在中国的地域分布状况、考证了园林主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情况、下载了山水画图片与园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建筑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甚至连园林建筑内部陈设和匾额、楹联的内容都不放过,将这些信息资料编辑,通过一系列对比之后验证了课题。在围绕美术欣赏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中能积极思 维、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查找理论依据,依靠自己查找的资料分析解剖问题最终做出可靠的评价。说明高中的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达到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美术欣赏的终生学习,从而达到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
四.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是人―――人的关系,教师、学生与网络是人―――物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网络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引导、指导学生的美术欣赏学习,学 生可以通过网络反馈所学到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这样就形成了
如下图模式: (略)
现在网络交互的方式非常丰富,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BBS、QQ、E—MAIL达到交流。专业的美术论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园地,也可以在专业论坛发表个人美术欣赏专著,譬如全国著名的七彩网美术论坛等,当然还有更加专业的艺术论坛,譬如建筑论坛里的美术论坛等,都是人气极旺的优秀论坛;QQ犹如网络电话,师生可以面对面、点对点直接对话;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或阶段性成果 及疑问编辑成超文本通过E—MAIL发到老师信箱,待教师阅读完毕给与完善的答复;还有网络留言板,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学生通过留言板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镇江教育网里热门网页教科教研里的艺术教育就有专门的留言板,为全市美术教师的业务交流、师生对话提供了交流平台。这些交流平台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得以迅疾和便捷。
网络技术为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资源库,为高中生围绕美术欣赏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基础,是高中生学会学习和学会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坚强后盾,为我们所有高中美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方便。那么我现在思考的是如何结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优化网络资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作为网络时代的美术教师,我现在正在学习网络技术,准备建立自己的网页,内容涵盖高中美术欣赏各课,针对教学内容建立美术欣赏图片库、编写自己的欣赏性文字、链接其他优秀的美术专业网站、建立网络留言板,在此基础上体现自己教学思想和个性。这是一个工作量巨大但极具意义的工程,但我愿意在新时代美术教学中对教学模式作新的探索,我们已经把眼光放眼到计算机远程教育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在internet环境下学会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
为什么谈教育科研要从笔者的教育写作说起?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眼中,教育科研是非常神秘、深奥、高不可攀的事。而作为普通教师中的一员,笔者的教育科研比不少人要宽泛许多――不仅写论文,也写随笔、评论,甚至教育叙事等。就笔者的体会来说,将教育科研泛化,或者说,让我们的教育科研从教育写作起步,与教育写作结合,益处多多。因此,笔者从这一经历出发,结合自身的经验与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与教育科研相关的话题,或许对那些依然徘徊在教育科研大门外的同行们,去除笼罩在它上面的神秘色彩会有所帮助,并让他们少走弯路,更快获得成功。
一、 “我”的教育科研简况
笔者教师生涯所发表的严格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论文约30篇,教育评论、随笔超过300篇。
笔者在教师生涯中的教育科研有两个高峰期:一是1995年到2000年,晋升中学高级职称之前的5年,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约10篇;二是2010年到2012年,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篇,教育教学随笔、教育评论近100篇。
前一高峰的动力来自职称晋级――相信这也是今天大多数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巨大动力,但太过“现实”与“功利”,所以,虽然一时充满激情,但同时可能随着“功名”的到手迅速消退,往往缺乏可持续性;后一高峰的动力来自自身的表达的需要――这应该是我们今天广大教师共同的教育科研动力。我们不再简单地为职称,而是因为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想把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与同行分享而笔耕。基于后一个原因的教育科研无疑更为主动、积极,热情会更加持久。
笔者过去几十年中的教育写作几乎从未停止,之所以如此,最初是因为喜欢写作,后来则是因为喜欢思考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
常常写点东西,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一个人应该形成的习惯。因为写的过程是分析与思考的过程,还是不断积累与提高的过程。在长期坚持教育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形成喜欢观察、思考、研究、写作的习惯,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敏锐,让我们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就教育写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写作能力――来说,我们的老师也不成任何问题,因为大家都接受过10年以上的学校教育――这其中绝大多数人还接受过若干年的“师范”教育,因此,不仅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具备一定的文字或者说写作功底。
就笔者个人而言,由于从教之初便喜欢文学、喜欢写作。所以,与其他不少喜欢教育科研的老师相比,笔者的写作涉及的范围要更广一些:也不仅仅是写教育教学论文、随笔、评论,还涉及教育叙事等,并有小说、散文见之《中国校园文学》《雨花》等纯文学刊物和《新华日报》《科技日报》《南通日报》等报刊文学副刊。因此,完全可以说,笔者的教育科研乃是从教育写作起航的,而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敏于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对笔者后来转入教育科研帮助甚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笔者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切入进行教材研究,几乎“弹无虚发”,在《语文天地》《中学语文》等刊物上相继发表了多篇论文,《实事求是调整语文教材》一文,被《光明日报》刊登。因此笔者以为,写作习惯的形成与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们教育科研起步阶段必须重视的工作。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日后在这上面建造高楼大厦就相对容易很多。
二、 普通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科研
(一) 要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
要进行教育科研,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眼下教育科研的热点和重点,诸多教育教学刊物各是什么定位,都有哪些版面与栏目设置,对外来稿件都有些什么样的具体要求,刊物要求什么样的发稿形式――是普通函件还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又要求什么格式,直接“粘贴”还是“附件”,或者两者同时发送,电子邮箱是什么,等等。收集这方面信息的渠道很多,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
1. 订阅相关报纸杂志
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其特点是成本较大,但同时获得的信息往往十分具体、准确,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其他方法无法完全替代的。因为有些教育教学刊物网上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十分有限,原因是这些刊物可能没有上网。例如,吉林的《青年教师》、重庆师院的《师资建设》,在网上可以找到目录,却无法浏览具体内容。
2. 定期到学校图书馆或地方图书馆浏览相关报纸杂志
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收集信息方法。非常可惜的是,一般说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地方图书馆,因为经费等原因,往往订阅的此类报纸杂志十分有限。
3. 登录某些“论坛”
这是一种与时俱进、充分体现网络时代特点的方法。其特点是成本很低,十分快捷,但可能鱼目混珠,需要我们认真甄别。这其中,值得特别介绍与推荐的是“成长论坛”。
这是一家迄今为止笔者接触到的相关论坛中,信息量较大,信息比较准确、可靠的论坛。国内大约有20多家报纸杂志常年在此论坛上征稿、用稿信息。过去两年中,它让笔者获益匪浅。笔者发表的8成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与该论坛有关。举例说,2010年发表在《湖北教育》第7期上的《好教师至少是半个演员》,2011年发表在《青年教师》第3期上的《同课异构与集体备课》,2011年3月23日发表在《教育时报》读书版上的《网络可以深阅读》等文章,严格说来,都是“应征稿”――是笔者从“成长论坛”上看到这些刊物发出的征稿启事,触动灵机写作而成的。至于因为该论坛而获得的数十家刊物方方面面的信息,让笔者知道了“什么稿件往哪里投”一类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当然,网上肯定还有其他类似网站,可以为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写稿发稿提供诸多帮助。
(二) 要有自己独到的发现
作为教育科研,必须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人深我新”。唯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会具有独到的价值。
“人无我有”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比如我们听课,一些领导和教师手机铃声时常响起,这就反映出他们对我们的授课教师缺乏尊重,而这样的做法,对我们课堂教学秩序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你“发现”了吗?笔者发现了,并且写下了《听课请关机》,该文发表于2010年4月6日的《中国教育报》“现代校长”版。
“人有我深”,强调的是思考比一般人要更为深刻。比如说,中学语文教材在编选上存在不少问题,很多人早已指出。笔者在《中职语文教材需要颠覆性的革命》中则指出,对中职学校来说,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中,因此,现行的语文教材应该彻底推倒,重新构建。此文刊发于《师资建设》2011年第5期。当然,现在看来,这篇论文在结构、逻辑等方面尚存在某些硬伤,但最终杂志还是将它刊发了出来。笔者相信,主要原因是因为笔者在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切中了中职语文教材编写中的问题。
“人深我新”,强调的是我们提出的观点和看法在不可能比别人更深的情况下,能够独辟蹊径,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说,今天教育、教师的社会形象大不如前,很多人认为这与我们眼下这个社会“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和职业道德的严重滑坡有关,但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职业失去了昔日的崇高感――社会缺少对教师的普遍尊重造成的。阐述这一观点的文章《重建教师的职业崇高感》刊发于吉林的《青年教师》2011年第3期。
(三)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素养
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人深我新”,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让我们对所教学科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从而对该学科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高度关心眼下教育界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现实研究的新动向、新观点和新理论。否则,你怎能知道你想表达的观点和看法有没有,你是不是比人家更深刻,是不是比人家更新颖?
(四) 写什么与怎么写
写什么并无限制。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很特别的人和事,以及我们对课程、教材、教法等任何一方面有独到的思考和发现,都可以将其形之成文。不过,针对不同内容,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形式。比如说,较为深入、系统的思考,我们可以写成长篇大论的论文;假如仅仅就某一细节、某一突发事件而产生的想法,我们或许以随笔、评论、教育叙事的方式结构成文可能更合适一些。那种只要提到教育科研便以为一定是端起架子、苦思冥想、长篇大论的想法,不仅太过狭隘,也会严重束缚自己的手脚,白白浪费很多本来可以以其他形式成篇的宝贵材料。举例说,笔者刊发于《师资建设》2011年第5期的随笔《“找家长”要慎重》一文,就缘于聆听一位学生家长对数学教师动辄就请他去学校的抱怨,篇幅短得很,不足1000字,属于典型的“豆腐块”;刊发于《中国青年报》的《科研不该成为教师的压力》就是因为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教育科研成为教师最大的压力之一而深有感慨,并立马写就的新闻评论。
写作灵感与冲动一旦出现的时候,笔者喜欢“立就”――于第一时间立刻写成。那种放一放、等一等的情况也是有的,但仅仅是在自己对某些问题还没有思考清楚,需要再查一查、想一想的时候。因为笔者知道,人是有惰性的,一旦冲动过去,或者被另外某些人与事干扰,那么,我们原本很好可以成文的一些想法就有可能“流产”。
从写短的论文逐渐过渡到写较长的,从教材研究到教法研究,从教学研究到教育研究,从随笔、评论入手到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也就是由简单到复杂,是我们进行教育写作与教育科研走上正轨、早日获得成功的捷径。而从自己擅长的入手,是初涉教育科研的人可以做的事,因为它能够事半功倍,这是笔者以及很多过来人的共同认识。
(五) 拒绝“论文贩子”,孕育自己的“孩子”
因为不少教师平时忽视或者不太重视教育科研,因此,当其职称晋级需要论文的时候往往拿不出东西。所以,为应一时之需,他们往往可能选择通过“论文贩子”之手,缴纳一定的费用,在某些运作不是很规范的刊物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一方面,收取版面费、编审费是违规之举;另一方面,作为教师的我们这样做有损自己的人格和形象。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并不能实际提升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而只能增长我们投机取巧的心理,不利于我们教育科研的可持续性发展。
或许有人会说,职称评审没有论文将会“一票否决”,让人怎么办?在笔者看来,既然我们的教师都有相当的文字功底,假如我们足够敏感与勤奋、努力与有心,那么在我们的教师生涯(可能是10年、8年,也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绝不应该缺少积累和发现,自然也绝不应该缺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而形成的论文。如此这般,“论文”还会成为你巨大的精神负担,甚至让你不惜重金、不顾自身的形象让“论文贩子”牵着鼻子走,乖乖地当“冤大头”吗?当然,从更积极的层面来讲,当从事教育科研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时,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必将水涨船高,可以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六) 杂志与报纸
眼下刊发教育科研论文与相关文章的报纸和杂志很多。一般而言,我们的教师对本专业的、具有学术性质的杂志比较了解,但对综合性杂志,比如说冠以《××教育》名称的就不是很了解,并且向后者投稿的教师比前者少得多。但我们知道,几乎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教育杂志。因此,全国此类杂志总量不少,而这些教育杂志有不少其实是辟有“学科研究”,或者我们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可以进入的“教育研究”栏目的。
报纸同样是被我们很多教师忽视的一块园地。而不少报纸其实每年都会刊发相当数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只不过相对于杂志,报纸对论文的某些方面要求特别一些罢了。比如说,与杂志相比,由于版面的限制,其所刊发的各类论文或者其他文章多以短小精湛为特色,一般其篇幅不超过2000字,多数在1500字以下。而报纸的出版周期相对于杂志要短很多,可能是我们很多教师未必知道的一大特点。短到什么程度?笔者刊发文章的最快纪录是1天――也就是今天投寄,第二天刊出。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大班教学,问题,对策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英语教师的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比例的增加。因此,各高等学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就是大班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大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但是却存在很多的弊端。
一、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班级人数过多。说到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得不说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由于高等学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在逐年递增。数据显示,我国从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全国高等学校录取人数由1999年的16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57万人教育教学论文,短短十年间扩大了三倍,但是高等学校的教师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倍数的增加。这就直接导致了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因此,很多高等学校为了缓解师资短缺的状况,就采取了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英语课更是如此。现在在很多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的人数都在50人以上,甚至有的人数在150人以上论文格式范文。
2.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本身就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再加上学生人数较多,教室较大,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够充分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会有很多学生睡觉、看小说、心不在焉等,以至于老师与学生互动时学生没有反应。这样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差。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听力和口语这两个应用性较强的模块尤为如此。但采取大班授课以后,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地和学生进行互动,不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这样就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师授课任务偏重,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教育教学论文,而同时英语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因此在我国很多高等学校,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授课任务较重,很多老师的周学时都在12学时以上,最多的可能达到每周20学时甚至更多。如果采取大班授课的话,教师的工作量就很大。比如批改作业,一次就可能要批改300到400本,甚至更多。由于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很少时间甚至是没有时间去对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这样就造成了教学手段的一成不变,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
二、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对策
1.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挺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在授课前,任课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针对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授课结束以后,任课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学生对自己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对下次课所学知识进行预习。
2.根据学生的水平教育教学论文,分组分层教学。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得在学习过程中各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授课前,任课教师要对所教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各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采取分层教学。在给程度好的学生授课时可以适当加快进度,增加一定的难度,而对于程度稍差一点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放慢教学速度,降低难度。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既有程度好的也有程度一般的学生,既有内向的又有外向的学生。然后根据讲授的内容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各组同学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论文格式范文。
3.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授课方式。广大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在上理论性较强的阅读、语法和写作等课时就可以采取大班教学,而上应用性较强的听力和口语课时,就需要进行小班教学。这样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授课方式的优点,避免各自的缺点,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4.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的成熟,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文件、教学录像及学习材料等内容传到网上,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教育教学论文,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学生如果遇到疑问,可以进行提问,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答疑。任课教师还可以编写试题库,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考试和评价。这样可以大大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高校扩招以后,各高校的大学英语课普遍采用大班授课这样一种模式,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满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雪.探索非专业英语大班教学的课堂互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2]姚兰芝.高校英语大班教学的策略[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2 .
[3]文健.论英语大班教学的利弊及交际教学法的运用[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