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文学教材8篇

时间:2023-03-01 16:26: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学教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学教材

篇1

〔关键词〕高校;比较文学教材建设

一、现行比较文学教材的编写体例

1998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了《普通髙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专业介绍》,将比较文学设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从此,比较文学成为了该专业教学的必修课并随之走向深人。教材是学科理论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依据,这对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比较文学的教材编写成为了非常迫切的需要。国内第一部比较文学课程的教材在1984年出版,是由卢康华、孙景尧编著的《比较文学导论》,这部教材发挥了“教学启蒙”的作用。随后,髙校的课堂大范围使用的有陈惇、孙景尧和谢天振编著的《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陈惇、刘象愚的《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刘献彪、刘介民的《比较文学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乐黛云的《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髙旭东的《比较文学实用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胡亚编的《比较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曹顺庆的《比较文学教程》(髙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等。陈惇、孙景尧和谢天振编著的《比较文学》共四编。绪论包括“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比较文学的对象、类型与方法”;第二编,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包括:“文类学”“主题学”“译介学”“形象学”“思潮流派比较研究”“类型学”“比较诗学”;第三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科学”;第四编,当代文化理论与比较文学,包括:“后现代、文化人类学、阐释学、符号学、接受理论、女性主义、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w。以“文学”为中心点,辐射出比较文学的文学史和比较文学的研究内容,其中包括内部与外部两个层次。杨乃乔的《比较文学概论》,共有九章,分别是发展论、本体论,视域论,学派论,类型论,范例论,译介论,诗学论和思潮论?。其中体现着循序渐进的思路:比较文学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产生的,这当中包含着全球文化语境的影响和历史渊源的作用;文学比较的实践产生了,那么如何为它正名,这就出现了“本体论”;之后逐渐深入,研究视角、学派观点、各种研究内容铺展开来;以中国为主体开展了与西方文化的对话,这就出现了范例论、译介论、诗学论和思潮论。陈惇、刘象愚的《比较文学概论》,内容包括“比较文学的功能和定义”“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与方法”“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跨学科的文学研究”'这部教材从目录追溯编写思路,从“比较文学是什么”出发,阐释研究方法,进而深人到产生的研究领域。乐黛云的《比较文学简明教程》,这部教材梳理得比较细致,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方面,“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的历史,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起”;方法论方面,“差别类同流变,接受影响交流,注释理解翻译”;内部研究方面,“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文类及文学理论,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跨学科研究方面,“文学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艺术”W1。胡亚敏的《比较文学教程》(第三版),内容包括:比较文学的历史与性质:比较文学的历史、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理论概要:内部研究有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形象学、主题学、文类学和比较诗学;外部跨学科研究则有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与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跨文化的文学关系研究'高旭东的《比较文学实用教程》,从基本学科介绍人手,定义、学派及发展,影响研究及其分支“形象学”,平行研究及其细分学科“主题学、文类学、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另外还有三章系统地论述了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世界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6),他的创新之处还在于有数篇案例分析附录。曹顺庆的《比较文学教程》,首先交代“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定义与可比性、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该教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证性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m3。以研究方法为谋篇的线索,会让人误以为缺少应有知识的表述,但通读全书就会发现,以上教材所列的知识均有涉及。从以上的教材梳理我们可以看出,通行的比较文学教材均有完备的编写体例,部分教材编写坚持了比较文学学科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追求多元化精神,关注边缘“他者”与跨界研究。例如:陈惇、孙景尧、谢天振的《比较文学》,将文化人类学纳人教材;高旭东的《比较文学实用教程》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海外华人文学、海外汉学都纳人了教材,这更适合教学实际。

二、现行比较文学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重视基础学科内容、基本学科体系的传播

教材与一般的学术专著有所不同,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了解学科,从总体上把握学科的特点。这样,教材就应该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特点,尽最大能力授以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上述教材都有一定的结构体系,按照什么是比较文学,论述比较文学的诸多属性和学科问题。例如,陈惇、刘象愚的《比较文学概论》中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探讨,有破有立。首先总结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定义,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W35又如,乐黛云的《比较文学简明教程》,提出了抽象的“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这就是比较文学。”W3为了将这个定义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提出“但是人们分明会感受到它:当人们探讨某种文学理论是否在多种民族文学中可以通用时;当人们读到同一个主题在不同文学传统中反复被咏叹和吟味时;当人们看到一种文学思潮或一部文学作品从一个民族流传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地区蔓延到另一个地区时;当人们发现各种问题,如诗歌、戏剧、小说在各民族文学中都有类似的发展规律而又各具特色时;当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亟待分解时,人们就会清楚地意识到,无论过去、现在与未来,这里确实存在着而且将会继续存在一门十分必须,非常有趣,而且对人类智力极富挑战性的学问,那就是比较文学。”〔4〕3这些教材并未被当作“著作”以表现自我的观点为落脚点,而是以普遍传播比较文学的知识为终极目标。

(二)重视学生比较视域的思维习惯的培养

从以上书目的编排中可以看出,这些教材都具有明显的内、外视角,内部诸要素的联系,外部的跨学科的研究。李达三教授曾经说过:“教育非仅事实的堆积,而是固守某些坚定的原则,从事一种习惯性的知识整合……‘习惯’乃教育之核心,不仅在智识与道德层次上如此,在美学层次上亦然。一个人获得这种‘习惯’之后,习惯性的思考态度便成为他们的圭臬。”w杨乃乔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很好地契合了这一点,这种“在关系上呈现多度空间的世界、比较性思考的思维习惯等见解被高度准确地概括为比较文学的‘比较视域’”[9)。他倡导所有研究比较文学的人都应该建立起“一种习惯性和积极性的思考态度,进而透过一种在关系上呈现多度空间的世界视野来阅读文学”“不断发展从事比较性思考的思维习惯”w。比较文学富有极高的理论性与逻辑性,本科学生即使将来不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也可以通过这些优秀教材培养一种终身受益的“比较视域”的思维习惯。“这如同我们不一定要成为数学家,但我们通过学习数学获得逻辑思维的能力;我们不一定要成为画家歌唱家,但我们通过学习绘画和歌唱获得形象思维的能力,比较文学高屋建领的严格训练能够让我们明白,这门学科的‘比较’不是对文学现象进行单纯、表面、外在的类比(不同于比较文化、比较哲学、比较艺术、比较法律等学科之比较),而是一种汇通的学术视域,一种内在的汇通性透视。”〔細

(三)重视吸收最新的学科前沿成果,体现学科特色

中国的比较文学自西方传人,一直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研究成果,中国学界尽管不断有优秀的专著和为更多人接受的理论问世,但确实需要“新鲜的血液”来充实比较文学这门学科。这种“新鲜的血液”,应该是学术个性和民族特性的集中展现。乐黛云先生的《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一书,从目录中可以看出其民族特性与学术努力。例如: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观念,认为:“这种承认差别,不断开放,不断追求新的和谐的精神,正是比较文学的真精神。……比较文学就是一方面要在不同文化的文学里,从诸多差别中,寻求其内在的一致,也就是‘和’;另一方面又要从已有的、已然呈现的和谐中,分解出其差别和不同。”W71这里将中国传统观念与比较文学研究融汇,既丰富了比较文学理论,又便于学生领受比较文学的精髓。同时,比较文学研究的诸多成果与中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例如,确立了“他者”理论,进而就阐明了中国作为最合适的“他者'对于西方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曹顺庆先生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在探索学科理论创新方面获得了卓越的成绩。在该书的“后记”部分,曹顺庆先生写道:“这是?84?一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材,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教材。”?2°例如:在理论体系方面,改变了通行的做法,即“打破旧有的历时性描述的以学派学科理论来切块的模式,跳出学派理论框架,从共时性角度来重新整合已经存在的比较文学三个阶段的学科理论资源,将比较文学存在的理论问题在‘跨越性’和‘文学性’这两个基点上进行融通。”确立了曹先生以“一个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为中心的学科理论体系,“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跨越性'“四大研究领域”就是“实证性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与总体文学研究'这虽然也有对以往教材的借鉴之处,但是他突破了因过度以学派为划分标准而产生的矛盾,从而用更高的层次来统领全局。

三、中国高校比较文学教材建设的构想

(一)教材建设要处理好一般与个性的关系

教材面对的接受群体是高校学生,那么就必须秉承教材传播知识的“责任'这是其普遍性特点;同时,个性化的教材更易使教学效果优化。所以,优秀的比较文学教材应该是一般与个性的统一。编纂教材当然要对比较文学知识有全盘的掌握,从获取知识中提取个人的思考方式,对某个点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帮助学生走进比较文学的大门。换句话说,教材编写者尤其要注重“科研体验与教学经验相结合”,“以文本分析为基础”,使比较文学教材更有个性,更有学理性,更有可操作性。”〔10〕因此,这就设定了编写者的标准,编写队伍一定要有高水平,高素质,特别是要有教学或者是科研的实践,对知识有独立的见解,这样才能使教材各具特色,避免千人一面。这样开放性的学科,当然不能缺少对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的吸收,资料广博且翔实,论证严密且充分。编写者最好具备“科研者”与“教学第一线者”的双重身份,这才是教材具备“一般与个性”的充分条件。用“试点”来反馈教材的使用信息,对教材建设大有裨益,使其更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教材建设要厘清“专著”与“教材”的概念

说到这两个概念,就不得不涉及到王向远与夏景之争。王向远提出了“只有好的学术著作才配用作教材?"],但是夏景认为这种论断未免太极端,认为“好的教材有可能同时成为一部好的学术著作,但好的学术著作未必就是一部好的教材”这里所谓的“专著'“指国内外科学专家所撰写的学术著作。从内容来说是对某一知识领域进行的探索,是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它是属于一派一家之言,并以本专业的研究人员及专家学者为主要读者对象的。”_2《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教材”是“有关讲授内容的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等。”M教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静止与动态之分。广义的教材观则认为天下万物,岂非教材哉?狭义的教材观则认为仅指专门学科的课程内容的表述。持静止教材观的人认为:教材只要归纳已有的成果即可,自己的学术创见可有可无。而动态的教材观认为:“一本教材不仅可以总结某学科的既有知识,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阐发该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可以对该学科的既有概念、范畴、命题,甚至该学科理论体系本身提出质疑和批评。”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专著与教材二者的不同:在内容方面,专著涉及的是最新的、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是一家之言,而教材是尽可能地汲取百家之长,展现既有的和创新的学术理论;在接受群体方面,专著面向的多是专业的研究人员,运用术语来进行交流与证明,而教材面向的是初学者,从“比较文学是什么”开始入手,语言与思维必须深人浅出,这样才能起到“启蒙”的作用。比较文学学科难度较大,教材必须承担起启蒙教育的责任,而不应以编写专著的口吻对待教材建设,这对教材的编写也是一个启示。

(三)比较文学教材建设要处理好“拿来”与“消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设立生生不息的教育,设立礼教文明的教化,设立尊师重道的教学”tl5],这是修身教育的理念。而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19世纪的法国,百年的积淀,在国外已有相对完备的教育体系;中国真正开展比较文学研究不过几十年的时间,是简单照搬还是在借鉴的基础上编写适合中国学生的教材,这是需要明确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就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国内的教学实际,接受学生的特点等来确定考虑教材的编写方向,“根据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状况,因材施教”U6],既要“拿进来”,又要“消化掉”,还要“走出去”。中国的学者们已经认识到教材分层的必要性,并且开始了有益的尝试。陈惇、刘象愚针对高校学生编订了《比较文学概论》;同时还有供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使用的《比较文学》,从容量到深度都比通行的比较文学教材有很大的浓缩,有助于在中小学普及比较文学。教育领域一直向往“因材施教”,却因种种历史原因而始终不得,这个愿望也许会在教材建设中首先得以实现,破除教材领域的精英观念和固守传统的模式,推崇既有创新性又极具个性的教材,让教材与教学主体双向选择,才会让教学环境更为宽松且富有启发性,这也有利于丰富比较文学的内涵,让理论在实践中不朽。当然,教材建设还要依靠教育部的委托、学会组织的把关、专业学者的建言献策,考虑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生长点,不断锐意进取,使比较文学领域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另外,比较文学涉及多个国家、多个民族、多种文化体系的交叉与融合,甚至还包含文学内部的跨学科研究,所以比较文学较其他学科的教学稍有难度,深人浅出的教材编排尤为重要。对于“民族高等院校的特色办学”f,7)来说,教材建设必须走内涵式的发展之路,提升教学质量,多样化地满足发展需要。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结合生动的案例分析,运用简洁晓畅的语言,吸引学生投人到学习中,这才是优秀教材的范例。以平等对话交流的方式来探讨,而不是以“君临天下”的态度支配着一切,自上而下地讲授知识,这种讨论更易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在讨论中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丰富比较文学的内涵。“比较文学课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涉猎中外文学、中外文化、中外自然科学领域等。”?丰富且深人浅出的理论内容、完备的体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结构、活泼生动的语言,现行的诸多版本比较文学课程教材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

〔参考文献〕

〔1〕陈悼,孙景亮,谢天振.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胡亚敏.比较文学教程〔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6〕高旭东.比较文学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

〔7〕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李达三.比较思维的习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6.

〔9〕黄维梁,曹顺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5.

〔10]曾绍义,部建军.以研究体验为基础以教学实践为目标——以《比较文学教程》为个案谈比较文学教材建设〔J〕.外国文学研究,2004,(6):130-135+170.

〔11〕王向远.比较文学学科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2.

〔12〕夏景.教材编写与学术创新一兼与王向远教授商榷〔J〕.中国比较文学,2003,(3):4-11.

〔13〕姚建斌.对中国比较文学教材观的反思一兼及王向远与夏景之争〔J〕.社会科学辑刊,2013,(2):211-214.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33.

〔15〕秦芳.圣人设教德化天下——论中国传统修身教育的理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66-71.

〔16〕杜海玲.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07,27(8):55-58.

〔17〕钟海清,雷湘竹.民族髙等院校特色办学之探讨⑴.民族髙等教育研究,2017,(1):1-6.

篇2

一、客观因素

1.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对课本中某些外国作品难以理解或难以引起共鸣

比如,在上外国诗歌单元的时候,不少学生向我反映,认为外国人写的诗歌最没劲了,其中也包括班上几个语文功底相当不错的学生。“为什么觉得没劲?”“看不懂,乱七八糟,说什么都不知道。”此位学生针对普希金的《致大海》愤愤而谈:“课本上的外国诗歌读起来没什么味道,太直白了,语言一点也不含蓄,感情抒发也显得粗糙,什么都挂在嘴上,还是唐诗有味道,我不喜欢外国的。”中西文化确实存在差异,西方人尚形象,东方人重蕴藉;西方人感情表露直白,东方人则显得含蓄深沉。这些特征也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引起中国学生阅读上的不适应。

2.由于中西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以及翻译工作者个人水平等因素制约,翻译出来的外国作品在语言上多少存在着一些不足

比如指代上的含混不明、个别字词生涩别扭、多重复句的连环使用、关联词的层出不穷等,这一切都使学生感到头昏脑涨,无心于外国文学的学习。在课文《鸟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在第一遍看课文时根本没有看懂,虽然课文中的每个字都认识,但不知道在讲些什么。第二遍、第三遍时也只是朦朦胧胧、一知半解,真是雾里看花,始终没有看明白。

二、主观因素

1.教师方面

(1)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师以考试为指挥棒,考哪指哪,主观上轻视课本中的外国作品。除了极个别经典篇目在考试中偶有涉及,几乎很少有考题是直接出自外国作品的。既然可考性不大,而且学生似乎也不大愿意学,一些教师也乐得轻松,何必花大力气做无用功呢?于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读读、看看、提提,就草草收场了。这样的做法短时间内似乎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时间大大节省了,学生分数也上去了,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不负责任的教法把学生的兴趣扼杀在外国文学殿堂之外,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素质的提高,最终也将影响成绩,是得不偿失的。

(2)由于教师个人对文学作品各有偏好,学术水平有高有低,知识面有宽有窄等原因,使得教师自身对课本中的外国作品也没有吃透弄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很难有所发挥。于是,对学生有疑惑的关键部分采取回避的态度,学生有想法需要展开的部分则简化处理……长此以往,学生对外国作品的热情在枯燥无味的日常教学中被消磨殆尽。

2.学生方面

(1)学生心理因素。①应试型心理。迫于升学压力,学生哪门学科分数提高得快,就钻哪一门。语文工夫在平时,要靠长期的积累,考试分数上的提高不如理科明显,不少学生认为在语文上花大力气和不花力气分数相差也不大,不如多留点时间做数学、英语习题,形成了一种重理轻文的心态。整个语文学科尚且遭此冷遇,更不必说其中分量轻的外国作品了。②唯我型心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读书。作为读者个体,希望多读到些符合口味的文章本也无可厚非,但是,有的学生却把阅读上的偏好无限放大,变成一种不可理喻的固执。对于他感兴趣的课文,可以读得很深,比如某些学生对古诗词十分着迷,读起来如痴如醉,但对于不感兴趣的课文,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之类的外国作品,往往是不假思索地否定。③阅读心境的影响。学生阅读应该是在一种平和的没有压力的心境下进行,如果心头背负着一块大石头去阅读,能读出趣味、读出哲理来吗?有些学生说其实平时挺喜欢看外国文章的,但一旦选入课文就觉得兴趣大减。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教师提的要求过多,既要领会思想又要品味语言,还得揣摩特色,使学生一上来就感受到一个“怕”字,接着便是“烦”字。既让学生去“亲近”课文,又提出一些“难堪”的要求,学生会认为你“心怀不轨”,反而会产生一种抗拒、不合作的情绪,这又何苦呢?我们不妨采取老子“无为而治”的做法。

(2)从学生的知识构成看,阅读量小、知识面窄是现代高中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平时很少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脑子里有限的文学常识还是靠中考复习时强行灌塞入脑的。这样的记忆不可能深刻,形成的语文知识体系也不可能常用常新,日益丰富充实,只会越用越少。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内容,例如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介绍、不同国家的一些和风俗习惯等常识一无所知。

篇3

摘 要:语文教材文学主题的文章较多,学生不仅要多涉猎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还要在作品解读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内涵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学性;人文性;主题探究;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31-01

由于不同地区选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在教材中设计的儿童文学作品篇目也不同。很多教育工作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和文学作品的解读工作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发现教师可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锻造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文学作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其他题材有什么区别呢?又应该怎样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天然性

儿童文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学生的认知方式有效接轨。学生可以在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从而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多变的题材构造中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提升自己的理解层次。童话世界是充满启发性的,教师不要低估儿童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启蒙作用。很多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在亲近学生实际生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写成的。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发性,学生往往会被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怀着一种好奇心去阅读,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去挖掘作品的内涵,把其中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章节进行整合,推动学生对教材的高效学习。例如,在学习《树木的一生》时,很多学生可能会过多地关注小树苗的生长过程和最终悲惨的际遇,而没有探究儿童文学作品揭示的主要内涵。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直接揭示文章主题,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l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诱导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赏析,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多阅读,多发现文中的重要段落和重要语句。在阅读中领略作品的真情实感,在有效解读中感悟作品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本质解读更加深入。

二、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内涵的培养

儿童文学作品的另一大突出特点就是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锻造。很多关于自然和成长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提升是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多注重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性,把固定主题的作品进行归纳和整理,使学生的学习层次更加分明,人文性得到强化和重视。人文性的教育特点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所体现,教师要从具体选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进行筛选,秉持人文主义素养的教育目的,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第五册和第十册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都是关于自然的,如一年级上册《秋姑娘的信》和《冰花》等,二年级下册的《蚕姑娘》,三年级上《小稻秧脱险记》《东方明珠》,五年级上的《黄山奇松》和《黄果树瀑布》,六年级的《三亚落日》《烟台的海》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些自然主题的文学作品解读起来十分轻松,学生可以从书面语言和教师的口头语言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自己学习和理解的层次得以深化。而在学习一些成长励志类型的文学作品时,如一年级下的《骑牛比赛》,二年级上册的《小鹰学飞》《青蛙看海》和《梅兰芳学艺》,三年级下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四年级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四年级下的《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不仅是一种语文学习方式,更是加强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从一些具有强烈情感的文章中选取相关段落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如在五年级下《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主人公和祖父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作品欣赏中的学习体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于亲情的热爱。与此同时激励学生可以直面自己人生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变成更加强大的人。在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学生会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做人的道理,使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主题得以深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对语文教材文学主题进行探究能深层次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其中的文学作品对于早期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教师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注重对文学作品的主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寻找到最符合自己学习素养栖息的港湾,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篇4

一、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

如何对学前教育专业中幼儿文学课程定位,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在这一培养体系及其相应的课程设置中,幼儿文学课程占有怎样的地位;该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怎样的关系。幼儿文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由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决定。首先,幼儿文学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忽视幼儿文学的幼儿教育是畸形的教育。在进行情感教育、开发幼儿智能的过程中,幼儿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净化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进行幼儿文学教育,可以避免对婴幼儿进行简单的训诫和枯燥的说教,帮助他们开启智慧之门,学会感受各种形态的美,在情绪和意志方面进行训练和提高。其次,幼儿文学教育是健全幼儿人格的素质教育。幼儿文学作品以其特有的美光照人类,以美的形象化育人心,以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人的心灵为之激荡,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参与塑造人生。它对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幼儿影响至为深远。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不能取代的。[1]59-62但是,幼儿尚未识字或者识字不多,需要借由成人的辅助和引领才能走进幼儿文学的世界。尽管家长也是幼儿文学的传播者,但这种传播是自发性、随机性、无序性的活动。只要有幼儿教育存在,幼儿文学的传授主要还是依靠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文学素质的高低、传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幼儿文学传播的效果的大小。[1]155

作为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当对幼儿文学课程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尽管幼儿文学的主要接受者是幼儿,但是在那片“秋空霁月一样澄明”“晶球宝玉一样莹澈”的境界里,在那些自然、美和爱的永恒主题面前,成人也一样会受到感染。安徒生曾经说过:“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我也得给他们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可以说,儿童文学包括幼儿文学也会促进成人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发展。幼儿文学课程与学前教育专业其他课程之间关系极为密切。幼儿文学中包含许多教育儿童的方法,反映了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学习幼儿文学能够更好地理解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也对学生的鉴赏、创作实践影响巨大。幼儿文学与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教师口语两门课程关系更为密切。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文学作品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幼儿文学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具备系统的有关幼儿文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其挑选、鉴赏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幼儿园文学作品教学打下基础。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开始趋向文学化,这对幼儿教师的文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实践会让学生对幼儿接受文学的特点有更清晰的认识,在作品文学魅力的展现方法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教师口语课程语言表达技巧的学习也会提高学生传递幼儿文学作品时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拓宽专业视野,促进其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人性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的理解儿童,热爱儿童,提高作为幼教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设置构想

(一)课程目标

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目标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上述定位即是本课程的宏观教学目标。要确定本课程的微观教学目标,首先要弄清楚幼儿文学素养的内涵。对部分任教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师进行访谈,访谈主要着重以下几个问题:本课程实施的目标及确立这一目标的依据;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教学中如何促成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养成;等等。调查发现,教师们一致认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这一目标,并认为确立这一目标是为了学生日后在幼儿园从事教育工作的需要。但在“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究竟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一问题上,答案纷纭。有的认为是对幼儿文学的兴趣态度;也有的认为是能写出不同体裁的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还有人认为了解了幼儿文学的基本原理就代表具有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因而,在“如何促成学生良好幼儿文学素养的养成”上,有重视阅读经验积累的,有重视写作能力培养的,也有重视理论知识讲授的,等等。如果教师不清楚幼儿文学素养的内涵,那么,提高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就成为一句空话。幼儿园文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具体构成。首先,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尽管如今幼儿读物种类繁多,幼儿文学作品市场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作品良莠不齐,幼儿园并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学阅读教材。

要从众多的作品中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幼儿审美需求的、为幼儿所理解和喜欢的优秀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选择者具有丰富的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和对幼儿文学审美特点、文体特点、接受主体的特性等知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接下来,教师要对作品进行细细的品评。该作品好在哪?是奇特的构思、有趣的情节、动人的情感还是优美的句子、欢快的节奏、出色的想象?作品能让幼儿得到情感的陶冶、念诵的快乐、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是知识的教育、想象的丰富、审美能力的提高?要想让孩子感动,自己先感动。教师对作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作品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影响文学作品传递的质量。当然,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思考:幼儿可能会重点关注或喜欢哪部分?哪些地方可能会让他们产生疑惑?作品是适合集体欣赏、亲子共读还是自主阅读?一旦发现作品某些地方不适合幼儿欣赏或不方便进行教学,教师往往要有能力进行改编。然后,我们才能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将作品传递给幼儿。创设什么情境?用什么方式呈现?设计什么导入语、提问语、过渡语、结束语?开展哪些相关活动?等等。理想的幼儿园文学教学既要彰显其文学性,也要突出其儿童性,前者指向诗意、感性、美,后者指向快乐、有趣、游戏精神。[2]

这需要施教者具备如下素养:热爱幼儿文学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对幼儿文学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丰富的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鉴赏、表现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初步创编的能力,组织幼儿文学阅读活动的能力和技巧。[3]154-155这其中,幼儿文学作品的表现技巧主要由教师口语课程训练,而组织活动的能力和技巧主要由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课程来训练。综上所述,幼儿文学课程的微观目标就是:通过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各文体特点和作品的学习以及鉴赏、诵读、表演、创作、见习等实践,激发学生热爱幼儿文学的情感,提高对幼儿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丰富阅读幼儿文学的经验,培养鉴赏、表现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初步创编的能力,为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课程的内容设置主要应依据教学目标,但也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我们先来看看调查情况。我们在本校发放问卷90份,在北京幼儿师范学校、福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各发放问卷20份。四校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比例高达94.5%(138人),喜欢的原因大多集中在有趣、能开拓视野、能更好地认识幼儿等方面。89.7%(131人)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应该是理论加实践课型。在回答“希望怎样学习这门课程”时,52.7%(77人)的同学都提到了希望通过实践(表演、创作、见习等)来巩固这门课程的学习。在具体的学习内容上,超过90%(132人)的学生喜欢童话和图画故事,认为它们富有幻想色彩、直观形象、贴近幼儿的心理;不喜欢的文体则不太统一。95.9%(140人)的学生认为幼儿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有意义和必要的,81.5%(119人)的学生“有兴趣”学习幼儿文学文学史,还有18.5%(27人)的学生则觉得幼儿文学文学史“没必要学”。在本课程的考查方式上,多数学生愿意选择作品进行鉴赏分析或者选择某种文体进行创作,有10%(15人)的学生愿意选择专题做小论文。调查发现,学生阅读面较窄,而且希望教师介绍某个作品的同时也能告诉他们如何在幼儿园运用这一作品组织活动。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我们将本课程的内容大致分为三大模块:理论讲授模块———主要讲授幼儿文学的本质(幼儿文学与幼儿心理的关系、幼儿文学的特点等),幼儿文学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幼儿接受文学的特点及幼儿文学传递的特点,中外幼儿文学发展简史,幼儿文学各文体的特点及相关的主要作家作品的鉴赏,幼儿文学各文体的创作要领等。课内实践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的诵读,童话故事的讲述,幼儿戏剧的表演等直观演绎部分;作品鉴赏实践操作部分;片断创作实践部分。课内实践与理论讲授同步进行,其中作品鉴赏实践操作部分是重点。课外延伸模块———这一模块主要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弥补课内实践课时不足而设置,主要包括:幼儿文学阅读及创作活动,与教师口语课程有紧密联系的幼儿文学作品读诵讲演类比赛活动及社区推广活动,与幼儿语言设计活动课程有紧密联系的幼儿园幼儿文学作品教学观摩见习活动等。

(三)课程教学

课程内容只有经过有效的组织也即具体的教学才能达成课程目标的实现。幼儿文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立足于学生实际,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做到:

1.理论讲授时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来源于幼儿文学作品和幼儿教育实际。在讲授幼儿文学的特点、功能、接受等理论时,要结合具体幼儿文学作品和幼儿教育实际,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实际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完全有能力归纳出正确的理论。而这种主动参与理论构建的过程无形间培养了学生最基本的科研能力,极有利于学生以后的长足发展。

2.作品鉴赏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好的文学作品首先给人带来的是强烈的情感冲击,文学课的教学,也应当先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之美。[4]幼儿文学作品以真善美为永恒的情感主旋律。感性的朗读表演、理性的表述、教师的示范等都是可以采用的让学生体验的方法。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情感体验,加深对艺术和生活的理解,更深刻的理解儿童、热爱儿童,情感世界更为细腻、深沉、丰富。[5]345

3.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幼儿文学课程必须迎合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保持课程自身文学性特点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时,要教给学生不同文体作品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在鉴赏实践中,可安排个人独立鉴赏,也可安排小组合作鉴赏,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课外的阅读更是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比如,每月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整理相关的作品创作背景、作品评价等;选择一个作品进行深度阅读,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课前和大家分享;鼓励学生带着喜欢的作品去幼儿园或社区进行阅读推广;等等。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学;文学性

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所以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语文学习更注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单我们在人文素养、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等方面相对薄弱。因此,需要我们在学习中要结合现在的语文教材,转变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注重人文素养、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扩展语文教材传统文学的文学性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材在语文教材中起到一个示范作用,语文教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反复考证,选择出来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所以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通过它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多,不仅有必修课文还有选修课文,对我们学生的要求非常高。比如高中人教版语文选择了有几篇《红楼梦》的选集,即《黛玉进府》、《宝玉挨打》、《香菱学诗》、《诉衷肠》、《抄检大观园》。《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这五篇文章只是这部鸿篇巨作的冰山一角,红楼梦大大小小的人物有几百个,以及上千首诗词和多个经典场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仅仅只是学习课文上几篇文章,是无法真正解读作者的意图。所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还要阅读《红楼梦》这本小说,了解这篇小说创作的背景,以及作者曹雪芹自身的遭遇,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曹雪芹写下红楼梦的意图,才能更好地让我们理解这部小说的内涵,这样即便有助于扩展我们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当下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领悟中国文字的魅力,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想。

二、扩展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学的文学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先秦文学到当代文学,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中国文化记录了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文化瑰宝。尤其是中国的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孝等品德,是封建社会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智慧,因此儒家经典也被誉为国学。四书五经更是历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科目,并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比如北宋宰相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研究儒家文化主要作品。但是目前对传统文学的学习,学生仅仅只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而缺乏对它更深层次的了解。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增加了传统文学的比重,但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比较混乱。比如人教版的高一语文教材上册是春秋时期文学作品《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到下册的时候,就有战国时期的《离骚》,高二上册是李白的《蜀道难》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教材的设置比较混乱,学生一下子从春秋到唐朝然后再回到战国时期。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学生可以自己设置一个学习课程表,以时间为轴,将课文从春秋到战国、先秦文学,再到唐宋诗词,元曲,按照时间表格,将课文梳理一遍,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的意思。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文字表现形式和含义的变化,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古代文学,提高学习传统文学的兴趣。

三、开发语文教材的资源

在高考的压力下,学习变得功利化,很多学生学习语文、背诵诗词,分析诗词中的意境,诗人的表现手法,纯粹只是为了在考试中拿到高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这完全背离了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文学性、思想性和结构展现艺术魅力的,而不是几句话就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在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尽量避免用应试教育的模式去解读文章,而应该尝试从艺术性、文学性的方式去解读文学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学作品风格和艺术形式,从而发现语文的魅力。课余时间,学生还应该大量阅读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的作品,了解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的一些伟大文学家的作品。

篇6

关键词:语文教材 选编标准 趣味性 审美性 哲思性

一直以来,语文教材尤其是必修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编成为教育改革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以前的教材选编把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意义放到了选编标准的第一位。为开拓学生阅读视野,近年来语文教材又分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选修教材任何优秀的作品都可以选编进去,但必修教材毕竟是中学生学习的范文,对于必修教材文学作品的选编自然就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到底在选编教材时应当更注重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重启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古今中外那么多优秀作品哪些最能受到中学生的欢迎,最宜选入必修教材中?这一系列的问题实质上都关涉到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也直接跟中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有重大关系。

文学作品作为思想的载体,带给读者的一定是文学熏陶和道德伦理情感教育的潜移默化。因此,中学必修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编,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而言,真正的营养吸收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教材中选编进优秀又能为中学生接受的文学作品,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才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文学鉴赏理解能力,增加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和认识,也才能为他们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必修教材的选编标准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也就显出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一、注重选编作品的趣味性,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目前的教材评价标准还主要是编者从成年人角度和经验性评价出发为主,缺乏人文社科作品选编的规范化评价理念,缺乏相对稳定的选编标准也未能真正适应中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即使现在的教材选编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依然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忽视了中学语文教材的阅读对象是还缺乏社会经验只注重自己兴趣的青少年。如果教材中的作品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哪怕思想价值意义再高也只能是为了考试的勉强应付而已。比如鲁迅作品,大多学生认为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还看得懂外,《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药》《阿Q正传》等等作品,老师不讲解就读不懂。尤其是特殊的语体风格及语言背后隐晦深奥的思想内涵,常常让学生们焦头烂额。如鲁迅《风筝》中的这些话语:“精神的虐杀”“故乡的春天”“异地的空中”“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等等,如果没有对鲁迅作品复杂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刻了解,是很难真正理解这样的文章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着广阔的社会现实文化背景,有着中西文化文明融汇交流的复杂性。作为读者要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对生活要有深厚的积淀与洞察,有较高的文化和文学的功底与修养,才能对鲁迅文章有较深刻的了解。这显然超过了中学生年龄、知识和能力以及思想认识所能接受的范围,是不符合他们的阅读和接受能力的。这样的阅读,其结果就是让他们过早地对鲁迅先生望而生畏,并因此彻底毁掉他们将来读鲁迅先生文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与改革的深化,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成长的维护,重视对孩子心灵有意识地呵护。这里的教材趣味性主要针对初中生而言。因此这一阶段的作品选编不宜过于深刻,重在常识性和趣味性。他们可能对探求宇宙人生奥秘的知识和现象更好奇和感兴趣。因此在教材的选编上就要选择这个时期和年龄阶段相符合的文章。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第一单元《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童趣》体现了“这就是我”的主题,引导学生对生命和人自身的认识;第三单元“感受自然”里的《春》《济南的冬天》也可以引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化石吟》《看云识天气》《月亮上的足迹》等可以激发孩子们探求宇宙奥秘的兴趣。而像第二卧“漫游语文世界”这样的无主题或第五单元“我爱我家”实质也表现的是童年趣事的内容,要么就完全删去,要么就归入到其他类。第六单元“追寻人类起源”又似乎和第一单元有所重合,如此就可以将两单元进行整合。因此,建议初一初二的文章能多以趣味性作为选编作品的标准,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符合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最初需要。

二、注重选编作品的审美性,以美育人

以往的编者在选文上过于强调所谓的思想教育,而忽略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例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静夜》,大量的重复直白,缺乏感性的力量和理想启蒙时的真正感悟,诗歌形式美与意蕴美的特点无法体现出来;《安塞腰鼓》,其可读性也不强,语言太过质朴,不能把安塞腰鼓激动人心的画面感描述出来;魏明伦的《变脸(节选)》所描述的时代隔得太久远,学生难以体会到那个时代孩子的艰难困苦,且作品的太过理想化、缺乏合理性等等,都很难被读者所接受。按照读者的阅读规律和习惯,初读文章时首先是语言信息的摄入,美的文章第一遍读下来,唇齿留香,沁人心脾,作品对事物和情感的表达一下子就吸引住读者眼球。随后读者会被其精巧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吸引着不由自主地绿径探幽,并到达一个别有洞天的所在,终至被眼前美景所震撼和感动。由此可见,首先吸引读者的并不是文中所蕴藏的深刻道理,而是文章所表现出来的让人回味无穷的语言魅力。能直击人心灵的文章,靠的不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而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和谐的美的韵律。如果只注重选思想内容强的文章而忽略了文章的可读性,也就忽略了文艺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这样的教材选编标准是本末倒置,是不符合读者的欣赏阅读习惯和规律的。

优秀的作品一定是从内容到形式都和谐统一且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文章,如王维《终南山》《鸟鸣涧》的清澈空明、《西洲曲》中“莲子清如水”的画面感、李清照的《如梦令・沈醉不知归路》中少年轻狂的自然流露等等,都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而这样的作品因其语言的清新优美,以及其中所饱含的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总能慰贴人心,总能受到读者的喜爱。但是目前的一些作品在选编入教材时也会因为没能坚持这一标准,而出现了种种问题。比如:在2004年之前,高中语文教材中一直都选有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直以来也深受读者们的喜爱。但在教学中却因必须面对如何向学生们解释海子自杀原因的困境,被某些老师质疑诗人的“消极”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以至于在2004年人教社新版的高中必修教材中,此诗被撤下了。其实读这首诗最先感知到的是诗歌语言的轻松朴实、意象的温暖明朗和发自内心的对幸福的呼喊和追求。诗中带给人的“乐观向上”、“向往幸福”等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的抒写,是能震撼人心的,能激发人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艺术的魅力就是对现实的超越。在选编教材和教学中我们不能因为诗人海子所处的精神困境和他最终的选择,就否定了其诗歌带给读者的美好感受和积极向上的影响力。读者也不会因为海子在现实和理想面前的个人选择就不喜欢他的这首诗歌或者会消极地对待人生。这首诗歌从形式到内容的完美和谐所带来的魅力是谁都不能否认的。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撤换问题,跟中学教材选编标准上缺乏相对比较科学的标准、不能从文章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上来评价作品是有一定关系的。

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或使命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美文是达不到或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的。在如今的教材中也选入了一些优秀文章,如:冯至《我是一条小河》、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余光中《乡愁》、艾青《我爱这土地》等。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发自内心的深厚朴实的情感,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审美情趣。这样文质兼美的作品才会对读者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因此,建议初三和高一教材可选这类有较强美感的文章去充实语文课本,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逐渐形成感性的美丑善恶的判断。借助富有感召力的美的语言的感知进而深入到作品内涵的玩味和理解,这才是在选编教材作品时应该把握的标准。

三、注重选编作品的哲理思辨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中学生年龄渐长,特别到了高中阶段,孩子们已经渐渐地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观察人生,思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在选择阅读作品时,就应该尽可能地x择那些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影响的文章。但是如今的教材在选编作品时却没能注意其标准和选择的分寸,导致片面强调作品的载“道”作用。文学作品不是作为文学本身,而是首先被作为道德说教的材料。甚至造成借助作品对中学生进行缺乏说服力的价值观灌输,例如余秋雨的《道士塔》里把对敦煌文物和历史文化破坏的罪责归咎于像王道士这样的小人物,缺乏对这一浩劫的公正客观的评价。事实上,只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才能揭示人与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和发展规律,也才能够体现人类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博爱、诚信、宽恕、感恩,等等。这样的普世价值和精神力量借助作品的传承,穿越历史时空渗透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心中,对历代读者有着永久的指引性和启蒙性。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质,非普世价值不足以完成这个使命。承载着这样的思想力量的文学作品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作品,也才值得教材去选用。例如,读《离骚》《归去来兮辞》,可以让读者理解社会制度与人的存在及未来之间的冲突与对话,思考古今之变,思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文明方向;阅读《我有一个梦想》《短歌行》《将进酒》等等作品,则有助于他们形成对自由、民主、正义、平等等人类理想的追求;《故都的秋》《水调歌头》等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于民族国家故乡等不同层面的人文情感;《老人与海》《边城》传达的是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人文精神诉求。这样的文质兼美有可读性的作品贯穿着某些现代人文意识,能够从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尊严等方面引发读者的思考,帮助他们审视人类社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现象,提供给他们认识和鉴别的范本。

“文学是人学”,历代文学作品都在实践着以人为表现对象的终极价值,它也必然在面对“人”的教育领域中突显“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在选编教材时最根本的还是要依据中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来选择。随着高年龄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增强,教材选编作品就应以哲理思辨类的文章为主。同样是鲁迅的文章,与其选隐讳含蓄的《拿来主义》《药》等作品,不如选《野草・自序》,在感受和体验鲁迅炙热的生命情怀中,点燃年轻人的生命激情,激励他们谱写热血青春。又或者选鲁迅的充满人生哲理的诗剧作品《过客》,让学生在阅读中理智地看待社会人生和人的价值意义,教会学生敏锐地洞察世界,激励他们更加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判一切。只要是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作品,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励志的文章都是可以入选的。近几年的很多作品选编还是有所改善,但在选编时依然缺乏符合文学艺术学科的相对科学和稳定的标准。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新的需求的出现,教材选编的标准与原则也应随之转变。由以前以编者标准为主,转变为以读者标准为主:既要按照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层次兴趣来选择,又要遵循文艺作品审美性和价值性的标准,还得按照现实的需要重视作品由审美教育到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借助作品帮助学生从兴趣培养到审美判断力的建立,再到启发他们对社会人生的审视和思考。只有以这样的尺度和标准来选择作品,才能真正选出为学生所喜爱的作品来,也才有利于教学相长,也才有利于他们身心的成长。也只有这样,教材在人才培养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凸现出来。

――――――――

参考文献

[1] 秦世家,杜志明.论素质教育[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 冯光廉,吕振.再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 宋凤英.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

[4] 王建燕.正视初中学生心理施行正确教育教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

篇7

一、当前苏教版教材当中外国作品教学现状

(一)教师角度

1.缺少文化背景的描述首先,外国的文学作品需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该作品涉及的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充分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文学作品当中含有作者进行创作的文化以及社会背景,它们与我国已有的文学作品不同,由于认知不同,学生对它们的理解相对有限,因此需要老师作为讲解者来详细描述文化作品的背景,让学生们能够形成一个对外国文学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全面认知,不但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继而提升文化素养。不过在现实教学中,这一点并没有被充分地重视,很多老师都非常含糊地进行描述,甚至一部分老师自己就不够了解外国文学的背景。比如在经典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当中,外国文化中非常重要且深厚的舞会文化,还有在成年男子之间进行的决斗等,都包含着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背景,教师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描述,那么就必然不能让学生们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2.教学的方式缺乏创新很大一部分老师都认为,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当中,需要采用具有高度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不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却很少有老师能够将这样的想法加以实践,依然选择一些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按照字词到句子再到段落进行讲述,之后总结作者的写作特色等,教师讲述,学生倾听,方式非常单调,学生很难提起兴趣,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们认为外国的文学作品和我国自有的文化作品是一样的,难以提升重视程度,自然很难感受到其中含有的特殊内涵。

(二)学生角度

1.知识体系薄弱大部分高中生由于自小就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接受的知识大多都是本土的文学内容。在高中阶段,大部分地区都不需要学生过多地掌握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不过假如可以形成一个对外国文学基本的认知,对于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是非常有益的。目前大部分教材当中涉及的外国文学作品都不能系统地按照外国文学实际发展的历程来进行编选,导致学生们很难形成比较清楚的文学知识理论体系,比方说文学流派(横向)的发展以及时间(纵向)发展这两种体系,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认知大部分情况下都非常片面。

2.阅读量较低大部分高中生对于外国的文学作品所拥有的阅读量都相对比较低,甚至大部分学生都还仅仅停留在《格林童话》《安徒生故事》等比较低龄化的读物上,阅读量比较多的学生可能会涉及《老人与海》等名著,但是单单依靠这些作品是不能形成阅读量的累积的。没有足够的阅读量,自然无法充分地理解文学作品当中包含的深刻内涵,从自身角度出发的解读自然也不存在,即便学生能够存在一定的兴趣,也不能让他们更深层次地感受外国的文学作品当中包含的深刻内涵。

3.阅读兴趣低下自从升上高中之后,大部分学生的学业都开始变得紧张,学业的负担也在逐渐加重,高中三年都要为高考服务,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自然成了奢求,即使有学生能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也单纯限制于能够提升考试写作的内容,因此,就算一些学生对于外国的文学作品存在阅读的兴趣,也没有机会来实现。阅读的机会非常有限,导致作品在学生们的认知当中比较难形成印象,大多都是非常浅显的认知,甚至是一点都不了解。

二、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对作品文化内涵的重视

首先需要向学生们详细地说明外国文学的创作特征,保证学生们能够对外国的文学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思想准备;之后适当地关注作品的创作背景,教师不但可以在课前进行介绍,也可以在讲课的过程当中适当地穿插,还能够在课堂的尾声进行延伸。比如说,老师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的时候,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经历过外国的“圣经文化”熏陶,因此很难理解其中的宗教文化以及种族歧视的痛苦,比较难产生共鸣,因此老师可以适当地介绍基督教的文化背景、美国的黑人运动背景等,让学生们充分地理解在演讲词当中蕴含的愿望以及呼喊;最后,重点阐述作家创作的风格,比方说莎士比亚比较常用诗句来打动阅读者,而欧•亨利则比较擅长打造意外的结局,达尔文的文章当中则包含着科学家非常谨慎的思维以及非常冷静的笔触,这都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重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学生对作者产生“标签化”,比方说《鸟啼》这篇课文,虽然其文笔相对比较优美,不过并不符合劳伦斯的主要风格,因此教师需要进行解释。

(二)完善教学方法

首先需要提倡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们自主学习,针对外国的文学作品,不能采用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可以采用自主合作的办法,将学生们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作品,搜集不同的相关资料,之后整合,完成课件,让学生们合作进行授课,之后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分,老师再进行总体评分。另外,老师还可以结合不同的作品所具备的不同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比方说,在学习课文《辛德勒的名单》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同名影视作品其中的片段,并无声播放,让学生们按照课文为其配音;又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几位同学表演指定的段落,通过剧情的还原,让学生们了解到课文的内容。在这种表演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感情内涵。除此之外,在一些条件相对比较好的课堂当中,教师还可以将网络资源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以此来扩充语文教材当中不足的部分,借助网络的广阔内容,在最短时间内清除由于文化的差异形成的理解障碍,让学生们理解外国的文学作品内容的过程更加顺利且更加完整。

(三)确定教学的目标

想要让外国的文学作品彻底融入高中教材当中,老师在改善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需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外国的文学作品不但是提升学生文化学习水平的好工具,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外国文化风情,让学生们充分地了解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之处,避免学生故步自封。历史经验已经大量地证明,固守已有文化是注定要落后的,教师必须清楚,对外国的文学作品进行学习不单纯是为了得到卷面当中的几个分数,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锻炼多元文化的思维能力,强化文化意识,对学生文学的素养以及审美水平都有非常好的影响,拉动学生思维能力,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美育 自然 人性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美育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越来越感到在语文教学中,美育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喜爱,而且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各种各样的美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使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得到升华,从而达到灵魂的净化、人格的提升。

一、自然之美

大自然的美千姿百态,数不胜数。上有变化多端的云海,浩瀚无际的宇宙,星光斑斓的夜空;下有波澜壮阔的江河,连绵起伏的高山,遮天蔽日的森林;既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巍巍峰峦,也有“大漠孤烟直”的茫茫戈壁;有池生春草,曲径风荷;有皑皑白雪,莽莽草原……这些无限美景,引得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经典之作。而中学语文教材中对大自然之美描写的文学作品也俯拾皆是:譬如《山居秋暝》这首诗,描写的便是一幅秋天雨后清新自然的山中景色:一座雨后青松如盖的高山,一轮皎洁如镜的圆月,一条弯弯曲曲、洁白如练的小溪,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踏着月色笑逐归来,一片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披分,一艘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月色的宁静向远方摇去……

再如《荷塘夜色》中那流水一般的月光,以及月光下那绰约多姿的荷影,丝丝缕缕、若有若无的荷香,脉脉的流水和凝碧的波痕,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还有《再别康桥》中那多情的康桥,那云彩,那金柳,那清荇,那星辉斑斓的夜晚……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方面,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能美化人,使人类变得更完美、更高尚。因此,阅读这些作品时,就会让学生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会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对美的形象进行发掘、开拓,从而感知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

二、人性之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文学的作用时曾这样说过:“诗人指导人们趋向于高尚的生活概念和情感的高贵形象:我们读诗人的作品,就会厌恶那庸俗的和恶劣的事物,就会看出所有美和善的迷人的地方,爱好所有高贵的东西;他们会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贵。”由此可见一切艺术(当然也包括文学在内),它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就是改善人生,呼唤人性,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文学作品是依靠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诠释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体验、喟叹和期盼的。社会生活的主要贯穿者,便是人类,而人性又是永远无法完全、完整地揭示出来的,所以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文学家在不断地琢磨与探究中,在对社会生活的描述中,都阐释了自己对人性的理解与看法。因此文学作品最能够震撼人的心灵的,恐怕就是它所展示的入木三分的人性了。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就以其犀利的笔调,对国民的奴性、愚钝性、任人宰割的麻木性做了深刻的剖析。如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润土,少年时身手矫健,灵活自在,经过几十年生活的磨砺之后,变成了一个拘于礼数、反应迟缓的中老年农民。还有鲁迅先生笔下的另一代表人物――《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在婚姻、生活方面终身都受到封建制度的制约、束缚与奴役的妇女形象,她是那个年代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还有人人熟知的阿Q,更是整个民族劣根性的集中体现。这些形象正如一个个制作精良并且个性鲜明的标本一样,一直活跃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是那个时代人性受到禁锢的见证。

而另一位文学大家沈从文先生则是以一种优美的、诗化的笔调将一副副湘西的风俗画展现给了大家。他的文章质朴清丽、含蓄自然,笔下的人也是向善向美的。如《边城》里的翠翠美丽、纯真、热情,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期待。这种淳朴的爱与美的展示,能使学生领略到艺术赋予人物的人性之美。

三、情感之美

美育中的情感教育,涉及的就是审美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表现人间真情、友情、温情的文章,它们就像一缕缕和煦的春风吹入学生的心田,引导着学生真切的体悟至真至纯、尽善尽美的人间真情,从而激发他们尊老爱幼、团结同学、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