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5: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手工会计实训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手工账务处理; 同步; 中职; 专业业务技能; 实训
计算机应用已经在各行业普及,要求财会专业学生要与时俱进,在熟悉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同时必须掌握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方法。要实现上面的要求,就有必要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将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进行。
(1)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会计工作也从传统的手工方式步入了电子化、信息化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内涵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会计发展的方向,是会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 对于会计从业者来说,掌握了会计知识,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并不等于掌握了电算化账务处理。所以,会计工作人员有必要从两种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等方面去全面掌握。
(3)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最后会计综合实训课教学中,较多进行手工化账务处理的教学,不大重视同时进行电算化综合实训,电算化只是作为一门学科另行教学,而没有真正纳入到最后的综合实训课中。因此,就会使学生在对这两种方法产生认知上的偏见,认为只要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学了电算化知识,就能两手都会。或认为,普及电算化了,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已无必要。可见,在综合实训教学时没有对手工和电算化同时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掌握和运用这两种知识与技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今后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看,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时,有必要对两种账务处理同样给予足够的重视:① 处理的对象是相同的; ② 处理的内容都主要围绕账、证、表三大内容进行;③ 处理流程基本类似:建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所不同的是手工账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的管理,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由过去单一的管理发展成为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因此,应将两种账务处理实训同步进行,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及利弊,让学生了解它们是相通的。在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升华。
通过实际的对比操作,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技能,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并没有过时,它对实现电算化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电算化的强大优势,体会到实现电算化对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会计知识进行探索和创新,做到两手都懂,做好两手准备,为日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2传统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实施
要实现两种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综合教学,首先,要做好相关的组织、计划工作,包括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实训教材、实训财务软件、专业指导教师等。实训教材资料最好由教研室根据会计综合实训教程的要求组织确定。其次,做好实训前的动员,让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意义,实训的总体安排、要求、措施,明确责任、任务、进度等情况,使学生感到仿佛处在真正的会计工作岗位上。在具体教学中,要随时注意两种账务处理的相互比较,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共性和区别,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
通过同步实训对比,使学生明白会计电算化是传统手工化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并没有改变传统手工会计核算的原理和基本程序,即会计核算仍然要经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一基本过程,其核算结果应是完全一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 运算方式不同。手工会计以算盘或计算器为运算工具,以笔墨为书写工具,通过纯手工实现会计核算,运算和记录的速度慢、准确率、效率低。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和财务软件为媒介,通过人、机对话实现会计核算,运算和记录的速度、准确度高。
(2) 数据处理过程不同。手工会计的技术方法虽然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但其基本方法、原理和操作步骤都没有本质改变。而会计电算化由于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算速度快,整个核算(运算)过程形成了一体化,是在传统手工会计基础上实现的一次技术飞跃。
(3) 信息存放方式不同。手工会计是将会计信息数据以凭证、账簿、报表等纸质为载体进行书面记录并保存,占用空间大,需要重复抄录,容易出错。在会计电算化中,除原始凭证以纸质文件保存外,其他均是以磁盘、磁带等磁性介质作为存放会计信息数据的载体,占用空间小,查找方便,而且,数据只需录入一次,杜绝了重复抄录产生的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4) 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应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各种账簿,即通过先将原始凭证的数据填入到记账凭证,再将记账凭证的数据逐笔登记到账簿的方式完成。而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利用计算机的内在功能和应用软件,将会计信息序时存放在凭证库中,最终完成信息的组织过程。
(5) 数据处理起点不同。手工会计条件下,数据处理的起点是原始凭证;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是以记账凭证作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的起点。
(6) 账务处理核算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环境中,账务处理由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目,在凭证、账簿和报表中记录、核算。而会计电算化环境中,账务处理转变为数据处理,将手工处理过程简化为将有关数据从“凭证临时文件”转移到“流水账文件”中存放。
(7) 查询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的查询方式通过手工完成,查询速度慢,查询结果单一,特别是扩展和延伸的分析查询几乎难以实现。而会计电算化则不同,查询过程简单明了,查询速度快,查询量大,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综合运算查出用户所需的各种指标数据结果。
3小结
将会计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进行综合实训教学,比只进行传统手工账务实训教学会遇到更大的困难,需要安排较多的教学时间,但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是可以实现的。运用这种方法,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耀武. 会计电算化[M]. 修订版.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手工账务处理;同步;中职;专业业务技能;实训
1会计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已经在各行业普及,要求财会专业学生要与时俱进,在熟悉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同时必须掌握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方法。要实现上面的要求,就有必要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将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进行。
(1)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会计工作也从传统的手工方式步入了电子化、信息化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内涵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会计发展的方向,是会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对于会计从业者来说,掌握了会计知识,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并不等于掌握了电算化账务处理。所以,会计工作人员有必要从两种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等方面去全面掌握。
(3)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最后会计综合实训课教学中,较多进行手工化账务处理的教学,不大重视同时进行电算化综合实训,电算化只是作为一门学科另行教学,而没有真正纳入到最后的综合实训课中。因此,就会使学生在对这两种方法产生认知上的偏见,认为只要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学了电算化知识,就能两手都会。或认为,普及电算化了,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已无必要。可见,在综合实训教学时没有对手工和电算化同时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掌握和运用这两种知识与技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今后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看,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时,有必要对两种账务处理同样给予足够的重视:①处理的对象是相同的;②处理的内容都主要围绕账、证、表三大内容进行;③处理流程基本类似:建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所不同的是手工账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的管理,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由过去单一的管理发展成为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因此,应将两种账务处理实训同步进行,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及利弊,让学生了解它们是相通的。在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升华。
通过实际的对比操作,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技能,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并没有过时,它对实现电算化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电算化的强大优势,体会到实现电算化对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会计知识进行探索和创新,做到两手都懂,做好两手准备,为日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2传统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实施
要实现两种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综合教学,首先,要做好相关的组织、计划工作,包括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实训教材、实训财务软件、专业指导教师等。实训教材资料最好由教研室根据会计综合实训教程的要求组织确定。其次,做好实训前的动员,让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意义,实训的总体安排、要求、措施,明确责任、任务、进度等情况,使学生感到仿佛处在真正的会计工作岗位上。在具体教学中,要随时注意两种账务处理的相互比较,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共性和区别,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
通过同步实训对比,使学生明白会计电算化是传统手工化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并没有改变传统手工会计核算的原理和基本程序,即会计核算仍然要经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一基本过程,其核算结果应是完全一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运算方式不同。手工会计以算盘或计算器为运算工具,以笔墨为书写工具,通过纯手工实现会计核算,运算和记录的速度慢、准确率、效率低。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和财务软件为媒介,通过人、机对话实现会计核算,运算和记录的速度、准确度高。
(2)数据处理过程不同。手工会计的技术方法虽然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但其基本方法、原理和操作步骤都没有本质改变。而会计电算化由于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算速度快,整个核算(运算)过程形成了一体化,是在传统手工会计基础上实现的一次技术飞跃。
(3)信息存放方式不同。手工会计是将会计信息数据以凭证、账簿、报表等纸质为载体进行书面记录并保存,占用空间大,需要重复抄录,容易出错。在会计电算化中,除原始凭证以纸质文件保存外,其他均是以磁盘、磁带等磁性介质作为存放会计信息数据的载体,占用空间小,查找方便,而且,数据只需录入一次,杜绝了重复抄录产生的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4)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应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各种账簿,即通过先将原始凭证的数据填入到记账凭证,再将记账凭证的数据逐笔登记到账簿的方式完成。而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利用计算机的内在功能和应用软件,将会计信息序时存放在凭证库中,最终完成信息的组织过程。
(5)数据处理起点不同。手工会计条件下,数据处理的起点是原始凭证;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是以记账凭证作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的起点。
(6)账务处理核算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环境中,账务处理由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目,在凭证、账簿和报表中记录、核算。而会计电算化环境中,账务处理转变为数据处理,将手工处理过程简化为将有关数据从“凭证临时文件”转移到“流水账文件”中存放。
(7)查询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的查询方式通过手工完成,查询速度慢,查询结果单一,特别是扩展和延伸的分析查询几乎难以实现。而会计电算化则不同,查询过程简单明了,查询速度快,查询量大,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综合运算查出用户所需的各种指标数据结果。
关键词: 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比较转换
“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计算机来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相同点
1.会计目标一致。
无论是手工会计还是会计电算化,都必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服务,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营管理,参与并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和履行会计工作职责。
2.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共同遵守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
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的结晶,会计方法是会计工作的总结。会计法规是进行会计工作的法律依据,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无论是手工会计还是会计电算化,都要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从措施、技术、制度上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防止舞弊行为。
3.复式借贷记账原理相同。
无论是手工会计还是会计电算化,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运用复式借贷记账原理,设置账户,填制和审核凭证,再进行排序、分类、计算、记录、判断等加工处理,然后编制会计报表。
4.都需要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
手工会计的档案由装订成册的凭证、账薄、报表等构成。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了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外,还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和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都必须按规定期限妥善保管,以方便查阅与审计。
二、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不同点
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不同。
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设置账户、建立会计科目、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公共基础资料的设置,会计科目引入,凭证类型设置,期初余额的录入,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
手工会计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会计电算化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还设置了与中文科目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码同时显示。
3.凭证审核签字方式不同。
手工条件下,审核凭证由审核人员审核后亲笔签字确认。电算化条件下,只有凭证审核权限的会计人员调出凭证并“签字”确认,确认后才能记账。若审核发现问题,计算机程序将拒绝签字,并告知填制凭证人员修改或删除。已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不能修改,只能取消审核后才能修改。
4.账表的存储介质不同。
手工条件下账表是书写在纸介质上,无论订本式、活页式、卡片式还是账薄都要顺序编号。电算化条件下,账表存储在磁性介质上,内容不是永久存在于计算机中,而是在需要查看、打印时临时生成的,它既不影响使用者获得资料的速度,又节约计算机存储空间。财政部要求把相关账表打印出来,日记账天天打,明细账、总账至少一年一次。
5.资料的查询速度不同。
手工条件下,要查询历史会计业务,必须一册册翻,不仅速度慢,而且准确性难以保证。电算化条件下,计算机根据查询资料应满足的条件,就能准确、快速查到数据。数据资料的不断积累,还为账务分析、预测、决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对账工作的要求不同。
手工会计核算的对账工作,一般可分为账证、账账、账表和账实核对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在电算化条件下除账实核对以外,其他三个方面的核对要求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账证核对,需进一步加强。这是由于从原始凭证的归集、整理、审核到填制记账凭证,这一系列过程是依靠人的处理来完成的,因此差错必然会出现。同时由于计算机对资料的自动处理和共享调用,使记账凭证向计算系统的录入近乎是会计核算的惟一数据输入环节。它的正确决定了后续其他各环节。账账核对基本可以取消,因为登账工作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的,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资料是一致的,以核对为目的的账账核对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由于各单位业务情况千差万别,会计科目的设置也不完全相同,账表核对应区别对待。
三、手工会计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的转换
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学校应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相结合与转换,将学生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系统化、整体化。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训。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主要用于财务软件(金蝶或用友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财务软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
2.学校应将会计模拟实训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手工会计模拟实训,要求学生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把一整套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第二层次是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与转换的模拟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手工会计模拟实训中使用过的实验数据改编成一套适合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数据,按照商品化财务软件功能模块,增加账套、操作员、科目编码、辅助账、查询、自动转账、报表及工资表计算公式等财务软件实训资料。会计电算化实训可分成若干个单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系统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输出会计报表等工作流程。第三层次是实训总结,学生通过比较手工会计实训及电算化会计实训的结果,写出书面的《实习报告》,总结实训过程的经验,同时找出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手工会计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的结合与转换,增强了学生对两种会计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巩固了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和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对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参考文献:
[1]薛云奎.手工会计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电算化会计的局限.会计研究,1997,(11).
一、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从职业学校现有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来看,基本上采用“专业课程+模拟实训”的组合模式。虽说这一实践教学模式确实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会计实践教学中缺乏综合性试验课程。很多学校在会计实训课程中都开设了会计分岗位实训,如材料会计岗位实训、固定资产会计岗位实训、往来业务会计岗位实训,充分体现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模块化,但绝大多数学校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缺乏综合性试验课程,没有能够保证学生会计实践的综合性和会计实践的连续性;第二,会计实践教学缺乏仿真性,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校内模拟实训所提供的具体会计环境,不够逼真和职业化,使会计的职业判断力体现不够,且各种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给定的,没有给学生锻炼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第三,实践教学中不够重视会计信息化。目前,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绝大多数只有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大体为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财务软件的应用以及一些简单的实训操作。在教学上只侧重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尚未明确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目标,其实践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阶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从现有的会计学理论上来弄懂电算化记账原理,只是简单地把会计电算化教学等同于用“电脑+会计软件”完成另一种方式的会计实验,更谈不上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掌握程度;第四,会计实践教学缺乏合理的评价方式。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完成的凭证、账簿及报表,忽视讲评分析会计实践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注重账面考核评价,轻视过程考核评价,包括动手能力及创新协作精神。
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认识和巩固会计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认知过程,以更好地完成会计专业总体教学目标。因此,会计教学目标是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依据,也是其出发点。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结合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实,职业学校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通用型和技能型会计人才。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是通过个人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会计实践教学也同样如此,需要学生的充分参与。在会计实践课上,学生在特定的仿真环境中,面对的不是静态的问题,而是实践中动态的、更加灵活和困难的问题,要想学会实践中的操作,发现自己的问题,必须自己亲手去做。也就是所谓的“做中学,学中做”。
三、创新会计教学模式
(一)高效率会计职业化训练。在职业学校内建立高效率会计职业化实训中心,重新修订专业培养方案;设置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及课程体系,配备和完善几十套企业的真实账务资料。根据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和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采取“高效率职业化训练”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理论、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学会建账、记账、算账、对账、结账、报账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而且还要让学生们下企业、去工商、跑银行、到税务局,熟练掌握利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票、在网上进行年检、纳税电子申报等职业技能。按角色分岗位操作,包括手工会计分岗位操作、手工会计综合操作、会计电算化分岗位操作、会计电算化综合操作等。当然,在开设综合性实验课时,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实验设备和仪器,注意节约成本,紧紧围绕本专业的教学大纲,保证全部综合性实验的连续性,专门安排3~4周的时间进行综合性实验,以期达到预想效果。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完全在实际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下训练职业素养,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会计实践教学需要重视会计信息化。电算化操作中,学生配合手工的操作,把整套账目同时建立在计算机辅助的账务系统上,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弥补手工流程中繁复、量大的不足,会计电算化操作可以训练学生掌握现代化的先进工具。但随着电子技术的普及,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会计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现实,职业学校会计实践教学仅仅停留在原始的会计电算化的简单录入上是不够的。我们要积极利用相关的会计实训教学软件,将它们作为课堂上教学的辅助手段的同时,让学生可以在整个校园网范围内随时进行网上练习,自主进行技能练习、理论学习和各种测试,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和自主性。
不仅如此,财务信息模拟分析与研究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也是必要的。利用电算化操作的基础,展现企业的真实情景,提供财务数据、图表等实验材料,并从模拟企业情况或环境出发,设计有关财务问题;学生结合问题的性质,利用网络资源分析、整理相关资料,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学生分析、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况且,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他们今后面对的将是层出不穷的且具有动态性的财务问题,所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方法的融合迫在眉睫。
(三)合理的成绩评价方式。实践教学评价不能缺乏人性化和灵活性。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考核,要求学生完成会计业务实训流程,但是在综合考虑实训中,评价学生的表现不应仅仅依据学生所完成实训作品(凭证、账簿、报表)或实训报告。更要注重过程考核评价,采取教师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依据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组实践中表现的动手和协调能力,详细评价标准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动手能力、团队协作及创新协作精神。在高效率会计职业化训练考核评价中,可以采用分模块考核的办法,将评价模块划分为“手工会计分岗位操作”、“手工会计综合操作”、“会计信息化分岗位操作”、“会计信息化综合操作”等模块,每一模块配以相应的权重,最后评定出会计职业化实训成绩,颁发“会计职业化考核证书”。这样,既实现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考核,又保证了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职 会计电算化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39-02
1.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讨
1.1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教材与实训资料方面的探讨
由于处在计算机产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速度,当今会计电算化软件已经转为以网络为主的ERP软件。结合中职学校在这一块的落后之处,首先在于改进教材内容,并推出和教材配套的实验教材。再次,要加快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速度。最后,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融入一些新技术,尽可能对实际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模拟操作,以账务处理系统和报表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的子系统,至少学会两种软件的使用,掌握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了解几种常用的财务软件和一些有关网络财务的知识。
会计电算化实验应该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用按照用友通10.0财务软件编写好的一套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这一实验数据建议采用《中小企业会计模拟实习》数据;第二阶段,练习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的转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中使用过的实验数据改编成一套适合用友通10.0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上机实验,最好基本保持同步进行。
首先,《初级会计电算化》的上机实验教学与《中小企业会计模拟实习》相应内容模拟实验同步教学,或安排在手工会计的模拟实验之后。
学生在手工会计的模拟实验过程中,已经做出了手工记账凭证、手工会计核算的汇总表、账簿、报表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中使用过的实验数据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功能模块,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资料进行手工向电算化的转换,增加账套、操作员、科目编码、辅助账、查询、自动转账、报表及工资表计算公式等财务软件实验资料,并分成若干个实验单元,应用于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
1.2中职会计电算化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在同一间实训室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主要目标让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同步进行,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最好是局域网,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练习,且在实验室中备有通用的财务软件,如金蝶和用友软件。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财务软件的演示,利用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一方面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不易疲劳,以新颖的视觉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既开设手工会计模拟课,又开设会计核算软件操作课,可以让学生亲手完成从建帐、编制审核记账凭证到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到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等一个会计循环的全过程。学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同一套模拟数据,在完成手工核算全过程后,再完成电算方式下的全过程。这种手工模拟与电算化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从事手工会计的工作能力、电算化会计的工作能力及组织会计核算的能力都是很有利的。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对实践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1.3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手段方面的探讨
加强教师教学手段的培养,促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指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在运行会计软件中碰到例如完成资产负债表编制后发现报表不平衡的问题时,分析其不平衡原因按照会计软件常规操作顺序的相反方向(即“报表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账簿处理是否错误凭证处理是否错误账务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 逐一分析和检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作业设计教学法”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过的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业务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设计一套作业题(即模拟企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经济业务资料,以我校为例,可使用《中小企业会计模拟实习》) ,并通过上机实验不断修改完善,最后要求学生提交作业设计的纸质打印文稿、电子文稿、运行作业所产生的账表备份数据等。
在《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第一以任务为驱动。具体的做法是:在每次课程中完成一个实例内容讲授和操作。每次先给出一个实训内容作为任务,让学生通过任务去思考,要想完成任务,应该怎么做,分几部做,在做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要解决,具体如何操作。第二利用高清晰度大屏幕投影或在机房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方式进行演示教学。教师和每个学生各拥有一台电脑,教师利用教师机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以控制学生机,学生机可以进行电子举手、自动接收文件等。采用这一新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的意义是:有利于会计教学的规范化、标准化: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控制教学活动,教学更直观、高效、准确;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单调枯燥的语言叙述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学生的辅导工作 。如:在开始建立帐套时,多数学生对过程都不太清楚,教师最好进行多媒体教学演示,使学生建立直观的了解。在操作演示完成后,让学生立即操作,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继续进行演示或广播教学。
通过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实施《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室对时空的限制,既实现了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又符合计算机教学轻松、互动的特点。
1.4 重新定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该是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侧重对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目标应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且能够在毕业后独立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使少部分学生达到或接近中级水平,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的开发提供业务支持,即能在变化的新情况中创造性地解决会计新问题;此外,还要掌握一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5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调整考核方式
过去采用的主要依据理论试卷评定学期成绩的方式,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上存在较大的弊端。应该调整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采取按理论考试、上机实验考核和平时表现综合评定成绩,重视实验考核。
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应特别注重实验内容,侧重能力的考核。在平时的上机实验课中,加强实验过程考核,注意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实验部分可利用计算机考试软件,自动评定成绩。实验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应不少于50%。因此注意了对日常教学工作中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整个教学成绩中的比重。
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和学习态度,使考核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2.对我们学校中职会计电算化展望未来
中职会电算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
第一、将会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现行会计体系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含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况且,如果电算化一直停留在财务会计子系统,而不涉及管理会计子系统的预测、决策、规划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那么也就限制和失去了发展电算化的意义。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应同时建立两个子系统并予以有机结合,以便运用财务会计资料,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
第二、从长期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企业将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提供会计信息,又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两个会计子系统实现结合后,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等。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莉.改革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路[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2]郝玉峰.会计电算化教学如何适应中等职业教育[J].决策探索,2007,(11).
[3]赵志坚.试论信息时代会计发展的新思路[J].邵阳学院学报,2003(6).
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在学习相应会计理论、掌握会计基本技能的同时,使学生较快地适应社会就业环境。而现有的教材和任课教师手中的资料都不能满足社会就业现状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会计电算化类课程要从实际岗位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实用能力。第一,会计电算化类课程的教材要具实践性,要能够针对我国大中小企业电算会计岗位职业需要而设置,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课程模式。第二,以就业为导向,每年选派课程骨干教师开展专业调研,增加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和时效性。第三,开展案例教学,多方面收集实训资料,如对已毕业学生回访、走访各类型中小企业,采用寄调查问卷、电话访谈等方式,紧盯企业对电算会计人才的职业需求,不断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第四,开展实践教学,不但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模拟企业从事相应会计实际操作,而且要注重校外企业实训基地的培养,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有实际效果的“走出去”校外实习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各种认知实习、专业调研、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反复演练,从而熟练掌握电算会计技能,感受企业文化,将学生培养成准职业人。
二、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会计电算化是将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的简称。它应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者是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是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操作有着相同的目标、相同的会计功能、遵循同样的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现实企业当中的会计电算化操作也都是手工会计核算的计算机操作翻版。由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开展了多次会计手工模拟实训的实践,学生们已经扎实地掌握了手工会计核算过程。只要掌握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结合的原理,把握具体结合的步骤,再配合开展有效的手工会计核算和会计电算化核算相结合的实训内容,完善原有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就可以使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类课程的本质,从根本上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原理,对各种财务软件即学即会。
三、运用新型教学方式方法
任务驱劝、项目导向教学法就是以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为驱动,将各任务划分为若干具体应用项目,以项目为导向,按岗位职责,开展课堂和课下的案例教学和实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针对性极强的任务项目式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核心的学习内容和相关技能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实际是角色体验法、案例分析法和课内课外互融法的结合。在教学中,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1.设置任务模块。
即按照企业电算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将课程内容设置为以下模块:系统初始化、总账、工资、固定资产、会计报表、应收应付、供应链管理(采购/销售/库存/存货核算)等几个相互关联又彼此在一定程度上独立的模块。在授课中运用企业实际会计操作案例,突出课程仿真性。
2.按任务模块实施教学。
即在强化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类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和岗位职能性的同时,开展实训活动。在教学中,树立学生“主体”的思想,每个模块按岗位区分设置不同的角色,如会计主管、总账会计、出纳、材料会计、职工薪酬会计等,进行模拟性教学,让学生进行岗位体验。
3.建立科学评测体系。
可将电算化会计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践的评测体系设置为软件操作评测和理论答辩两部分,将理论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在软件操作评测部分,模拟真实企业一个月的业务活动,设置企业基本信息设置、系统初始设置、日常经济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报表生成等五大评测项目,按照总账、应收、支付、固定资产、薪资管理五大业务模块内容,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一个月真实的企业会计业务活动,科学设置业务采分点。要求学生进行单机版业务操作,教师根据学生保存的账套内容,一对一地进行软件操作能力评测。在理论答辩部分则是结合理论知识点采取一对一、一对组答辩的形式,对学生理论掌握程度进行测评。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1.采用立体教学,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
立体教学法是指将教师的讲授与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实现教学互动。采用该方法,要着手编制实用的教材,建立教学案例库,制作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软件,以配合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日常教学和实训,用“声、形、影”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不论是教材的编撰、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还是多媒体电算会计实训教学课件、网络课程课件的制作,都要求做到:第一,任课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事业单位,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搜集大量声像资料,使教学内容更翔实、信息容量更大,在表现形式上更丰富多彩。第二,专家、教师们多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相互交流教学案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第三,学生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为课堂教学收集案例资料。
2.整合各类辅助教学软件产品,带给学生真实的职场体验
现在市场上与会计类教学有关的软件产品颇多,院校在引进时应考虑各个教学类软件产品的整合性。比如可以将企业沙盘软件(金蝶创业版、经营之道版)与财务版核算软件结合,分岗训练;在财务总监、会计、出纳等财务岗位培训的同时,将其与CEO、生产总监、物流主管等企业岗位培训充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的同时,对企业运营流程有深入了解。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沙盘比赛、全国信息化三好生精英赛等带有职场能力锻炼环节的赛事,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多元结合和全面提高。
3.开展专项报告和沙龙等活动,给学生以丰富的学术体验
请校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同时组织学生成立会计电算化研究会和学习小组,有针对性地采用沙龙式的讨论,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综合能力。还要充分利用校内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开展各项有助于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能力的比赛、研讨会等。
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构建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会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需求,民办普通院校应扩展、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探索学生到企业参加财务工作实践、提升操作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模式,制定一整套校外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包括校外会计学专业实践技能实训、电算化会计软件应用技能实训等。我校会计系校内外实习基地已有一定规模。第一,在校内建有校级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和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一次可以容纳500人进行会计学专业相应课程实践教学。第二,大量企事业单位与会计系形成校外实习基地关系,为会计系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岗位,具体单位包括用友软件公司、金蝶软件公司、中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吉林安信会计师事务所、长春百事可乐有限公司、一汽集团、吉林康中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
六、改进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57-03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招聘门槛逐步提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就业压力成为各高校迫切希望突破的发展瓶颈。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日趋全面化、专业化、职业化。如何顺应企业的需求,培养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成为现今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一大课题。
1 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会计学专业一直是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被学生广泛认可的强调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的重要专业。会计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理论类课程体系,主要设有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等课程,为学生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第二,会计电算化类课程体系,主要设有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应用、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财务管理等软件应用类课程,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会计软件进行日常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
第三,实践教学类课程体系,主要设有初级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中级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成本会计模拟实训等实践操作环节,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
这三大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美融合,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实干型人才的基石,也是对本科院校教学的根本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多将培养目标定性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的财务会计专门化人才,突出的是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财税机构熟练从事会计事务和经济管理工作,使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使其能够胜任各类型单位的会计岗位,就需要认真对财务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设计、优化和调整,结合信息化条件,利用真实企业实战资料,充分使用好已有的诸如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基础设施,形成一套有效的财务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2 信息化条件下实战演练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岗位的实战演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在财务会计专门化人才的培养方面,应该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在学习相应会计理论、掌握会计基本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最为接近社会就业环境。这就要求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采用的案例与现实企业的接近程度都应该是实训性的。而现有的课程出版教材、任课教师手中的资料都不能满足仿真社会就业现状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突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只能是变相的纸上谈兵。
以实际岗位职能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实用能力,关键是在授课和实践环节中获得仿真的知识给养和正式的岗位培训。
1)财务会计理论课程教材要具有实践性,要能够针对我国大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岗位职业需要而设置,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课程模式。
2)以“就业为导向”为指导,开展案例教学,采用真实企业资料,增强课程内容的专业性、时效性和针对性。
3)企业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重点还在于“专”上,要适应企业的岗位职能需求,才能使学生培养职业化,可见岗位分工的把握对于学生来讲非常的重要。在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时,可以分岗训练,在囊括财务总监、会计、出纳等财务岗位的同时,将CEO、生产总监、物流主管等企业岗位培训充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会计手工及电算化操作技能的同时,对企业运营流程有深入了解,增强他们工作的适应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业等对具备会计理论及电算化知识的各岗位人才“实用”“顶用”“好用”的需要。
信息化条件下手工会计教学与会计电算化教学结合 现阶段,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结合是必然趋势,财务软件的应用成为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会计理论课程和电算化会计类课程授课及实践实训环节中,应按照企业业务岗位和电算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按岗位区分设置不同的职能角色(如会计主管、总账会计、出纳、材料会计、职工薪酬会计等),利用学校信息化条件和企业实战资料,采用理论性课程和技能型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手工与电算化会计相结合的实训实练,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反复演练,从而熟练掌握手工及电算会计技能,感受企业文化,将学生培养成准职业人。具体做法如下。
1)财务会计理论课程讲授手工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真实企业案例的同一阶段,应在相对应的电算化会计类课程中进行同内容操作演练。比如在讲授初级财务会计关于会计科目体系构建的内容时,以某一企业实际会计科目体系构建为例进行手工操作讲解,同时在相应的电算化会计类课程中也用此案例进行财务软件应用过程中会计科目体系构建的实际操作,这样就能够将手工会计操作与会计电算化操作更加直观地对应起来,相互验证,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理解得更为透彻。
2)在相应实训环节,不再独立设置初级财务手工实训、中级财务手工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等实践环节,而是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即利用企业真实实战资料、仿真业务流程,在处理手工业务的同时,配合信息化环境下的电算化会计处理。一笔一笔业务处理,先做手工账目,再利用财务软件操作,这样就能够做到手工和电算化会计的相互印证,能够直观地描述出企业财务数据的处理流程,帮助学生弄清数据的“来龙去脉”,每笔业务数据变化会对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财务数据是怎么样来影响企业的运营的。
“浑水摸鱼”与“拨云见山”的实训思路结合
所谓“浑水摸鱼”的实训思路是指通过企业实战资料的辅助,在实训环节中模拟企业一个月的实际业务流程,在一个月的业务期间内做很多笔财务业务,这些业务将涵盖企业销、成本、税收、报表及其分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众多混乱复杂的业务中,理清资金流动的脉络,抓住财务处理的本质,掌握整个财务处理的流程,就好比在浑水中将企业资金这条鱼抓在手里一样,对企业的实际运营进行有效的控制。
所谓“拨云见山”的实训思路是指通过企业实战资料的辅助,在实训环节中模拟企业一年乃至五年的业务处理,只不过在每个月份当中仅仅处理一笔比较有代表性的经济业务。通过这一笔业务在本月的处理,把握这笔业务对账簿、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大表)的影响,反复处理这笔有代表性的业务,扎实学生对这笔业务的理解,深刻认识这笔业务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就像欣赏庐山的美景一样,群山被云缭绕时,拨开一座山峰看清一座山峰,拨开一座看一座……这样最终就能把整个庐山看清了。按照这个思路,通过实战资料,将企业有代表性的业务提炼出来,每月进行一笔,观察企业资金运营对企业运作的影响。这样做上几年的业务,也就能涵盖了所有企业的经济活动,把握所有业务的处理流程和对企业的影响。
充分地将“浑水摸鱼”和“拨云见山”的思想结合,不但能够将财务业务分解成一笔一笔典型业务加以掌握,也可合并处理将一整月的多种业务处理清楚。“以点带面”和“以面带点”同时做到,能够做到使学生掌握整体业务流程的同时,笔笔业务都做到精细、周到,对企业资金流的处理将做到融会贯通的层次。
3 实施应具备的条件
要想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需要拥有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大量的、系列的从实战角度出发的教材、实训资料等教学资源,充足的教学基础设施及具有理论和实战、手工和会计电算化丰富经验的“双师型”师资力量。
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依据企业会计业务处理的流程性设置课程,要按照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要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要在课程内容中加大真实案例的引入,做到学一门课会一门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一方面业务技能。在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时,要将一些具备前后衔接的课程内容设置在衔接的教学学期,要将一些可以相互配合教学内容的课程同时开设,以实现课程相互的融合性。而现在的培养方案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进一步调整。
充足的实战资料 要实现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更加具备实用性,更加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贴合,就需要大量的真实企业案例和成体系的课程教材来辅助教学,并有一套完整的实训资料来完善实践教学的企业应用性。
1)在课程教材方面要做到案例统一,即将所有课程都用同一真实案例的业务数据穿插到一起,让学生在课程讲解中了解不同学科内容对相同会计数据的不同处理,及会对企业带来哪些影响。采用该方法,需要着手编制实用的教材。
2)构建基于工作岗位的模拟企业运营财务实战平台,利用企业真实案例,从企业的设立、组建、资本运营、财务处理到经营决策分析,各个环节用实际企业数据构成,以资金流控制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商流。采用该方法,要建立教学案例库,制作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软件,可以形成业务影像资料,用“声、形、影”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
3)编制一套完整的贯穿手工及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模拟案例,将学生分工定岗,以岗位职能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目前,会计学专业的教材、资料多是理论偏重的教材,仅仅能满足课程理论内容的讲授,并不能与企业实战情况相吻合,甚至有所偏差。即需要自行编制基于真实企业案例的理论教材和配套实训资料,构建案例资料库。
充足的教学基础设施 要实现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需要具备足够的教学基础设施,比如能够容纳学生进行实战演练的教室,能够实现手工与电算化会计结合的信息化实验室,能够实现岗位实战的模拟企业实验室,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等。目前财务、会计学专业学生众多,一些教学基本设施不能够满足实战实训教学的需要。
双师型的师资力量
1)请校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同时组织财务、会计专业成立会计实务及电算化技能研究会和学习小组,有针对性地采用沙龙式的讨论。
2)专家、教师多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相互交流教学案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3)聘请其他院校及企业财务高管担任客座教授,在充实教师队伍的同时,培养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战相结合的科学教学体系。
4)鼓励教师下企业,校内授课与企业实践相衔接,掌握企业运营的第一手资料。
目前,财务、会计学专业的师资人数较少,青年教师缺乏,需要加以补充。教师实战能力缺乏,多来自于研究性院校的硕士及其以上学历,对企业实际运作缺乏了解,需要在实践方面加以培养。
一、“六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一)与ERP沙盘相结合的模拟实验 为了提升传统的教学形式,可以构建ERP实验室,这在实验形式上是一种创新,其精髓就是角色扮演和问题探究。目前企业与高校开始接受ERP等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财务软件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校内建立ERP实验室,将企业搬进课堂,模拟ERP系统环境,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模拟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体验企业经营管理中CEO、财务、生产、销售、供应等关键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合作与创新的意识,在享受取得成果的同时,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专业及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大大缩短了知识与实践的距离。ERP沙盘模拟使学生在实验时着眼于企业整体,而不仅仅局限于财务室,从企业整体上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理解。在进行ERP综合实验时,可按照如下要求进行:在实验室要设置不同的部门,对不同部门设置不同的人员,实验室教师尽量用真实的案例进行实践,并让学生在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进行轮换,以便学生对不同角色进行体验。ERP模拟实验打破了传统会计实验操作顺序,通过不同文件、票据在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的传递,使学生以部门业务为导线在不同部门进行模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因而更好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另外学生在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轮换使其对不同角色所承担的工作内容能更好地体验,对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能清晰理解,对企业的经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使学生能很好地利用财务知识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
(二)与会计信息化课程相结合的模拟实验 对于刚开始接触会计信息化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专业核心课程,具备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但对于会计信息化这种形式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实验时可以实行边学边练,讲练结合,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告别枯燥的理论学习,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在这个阶段可以采用讲授、演示、实验、逆向思维教学、讲练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实践教学。“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指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通过提出在会计软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报表不平衡,带领学生分析不平衡原因,对操作过程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逐一分析和检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这种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软件操作中常见问题的理解,使其正确操作软件,加强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明显减少学生软件操作出错率。讲练结合这种教学法只适合在实验室中进行,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演示操作后,学生直接进行上机练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知识点。
(三)与行业岗位相结合的全真模拟实训 目前,我国高校对会计专业的模拟实验仅局限于财务会计,而会计工作不仅仅是账务处理,还涉及到很多其他工作如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基于此,可提出与行业岗位相结合的模拟,让学生通过不同岗位,不同角色体验财务、会计、审计、税务相关工作。在本层次实习时,可以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相关工作进行模拟操作,针对不同类型企事业单位都要设计一套不同的实验,在实验时可以由学生分别担任不同岗位,如:出纳、会计、主管等,之后再进行岗位轮换,使学生对该类型企业的会计工作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
(四)与手工会计相结合的会计信息化模拟实训 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实验主要分会计业务模拟和财务业务模拟两条线,每条线又分单元模拟、阶段模拟和综合模拟三个阶段。学生的会计、财务基本业务动手能力在校内实验室得到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的理解,合理地将手工核算方式运用到会计信息化实训中来,将会计实践模拟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在进行单元实验后在期末安排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时可以聘请一位有实践经验的社会兼职会计主管给学生进行培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与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践 该层次重点在财务分析方面,如何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分析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此阶段的实践教学可以引进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它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案例的讲解,学生间的案例讨论和教师与学生的案例分析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会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案例讨论可以使学生通过相互辩论、相互探讨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学生对综合业务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学的重点,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份背景资料,提出一些财务问题,一般这类问题都是比较典型的问题,学生根据会计的理论知识经过案例讨论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做出决策,老师据此进行点评,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案例分析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第六层使学生对会计的感受更加真切,更能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实践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学校联系企事业单位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到学校的实习基地实践,也可以到用人单位实习。实习后可以通过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这种方式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以采取多种调查形式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方面的情况,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等情况,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人员配备与素质、会计核算与管理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为毕业论文提供写作素材。(2)实习基地实践。会计类专业校外的实习一直是各个高校的薄弱环节,企业由于担心财务信息等商业机密的泄露而不愿意学生到企业实习,但如果仅仅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却不能达到很好的实习效果,对此,学校可联系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所让学生去兼职或实习。
二、“六结合”会计信息化模拟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因人施教设计会计信息化模拟教学模式 按照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对会计信息化知识的认知程度,可从低到高、从简到繁、从易到难设计出会计信息化模拟系统六个环节。
(二)与ERP沙盘相结合应用于会计信息化的思想先进 在众多高校中,ERP沙盘模拟实验主要用于管理类专业学生,会计类专业学生使用较少,使用会计信息化软件进行ERP沙盘模拟核算更为少见,所以本实践教学模式中将ERP沙盘模拟与会计信息化模拟相结合的思想在高校中也是先进的。
(三)模拟实验中引入“逆向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在实验中出现问题后,反向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理解,加深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有效减少软件操作出错率。
(四)与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 与行业岗位相结合的全真模拟实训仿真实际行业和实际岗位业务,将学生代入实际工作角色,更与社会需求接轨。
(五)使会计信息化模拟更加系统 原会计信息化模拟系统和手工会计分离,而且侧重于会计核算,只是培养初级操作能力,项目改革实现与手工会计相结合的会计信息化模拟实训和与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践,使会计信息化模拟和手工会计系统形成一体,更加侧重于管理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学生管理意识和能力。
三、“六结合”会计信息化模拟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提高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认识 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会计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因此要让高校领导提高对会计实践教学的认识,只有认识上重视了,才能重视实践教学,才能使学校加大对会计学专业的投入,才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二)加大实践教学的建设力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实践能力,学校应加大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在学校规划内,对设备的更新换代,应满足相应财务软件的硬件需求,给学生创建一个更好的会计信息化实验平台。(1)硬件设施。由ERP手工实训室、ERP机房、以及ERP沙盘演练室等组成实验环境。ERP手工实训室主要进行单项手工模拟,如原始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ERP机房和校园网连接,集上网、设计、演示、开发等功能于一体;安装相关财务软件,并配备各种常用办公、编程、网络等多媒体教学软件及相应的硬件设施,承担ERP软件的实践性教学。ERP沙盘演练室用于企业经营模拟演练,ERP沙盘模拟实验室拥有服务器、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等设备和ERP沙盘(物理和电子沙盘)。(2)软件设施。一些财务软件公司会针对学校的教学提供一些财务软件的教学版,这些软件是免费的,并定期会对教学软件更新,在软件更新时公司会派业务员就软件安装以及软件使用方面对教师进行简单的培训,这样就节省了学校在教学软件方面的投入。当然仅仅使用免费的教学软件是不够的,学校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购买一些会计实践教学方面的软件以提高学生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学校也才能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三)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考核体系 教学不纳入到考核体系,就不能加强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能很好地督促学生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很好的反馈,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化实践能力,有必要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考核体系。
[本文系渤海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与社会需要接轨的‘五结合’会计信息化模拟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雪晶:《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