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5: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土木工程外文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论文篇幅:3000—4500字,论文必须包含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4个关键词。
二、论文格式:
(一)题目、署名及层次格式、文字、字数要求: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档;中文标题为三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仿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标题字号为三号,字母全部大写;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写,正文为小四号字体;文稿应加注页码。
2、题目居中,署名及单位标在题目下,例如:数字城市化进程王赵(大学系,北京100001)(设计院,天津300001)需作叙述时,可在当页下方划一条横线,在横线下加说明。
3、摘要和关键词,写在题目下、正文前。
4、论文的层次,统一要求采用:11.1(占一行或接排。当接排时,标题后要加标点)1.1.1*1.1.1.1
(二)文稿和图稿其它要求:
1、正确阐述技术内容。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如所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未编定时,可采用各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常用的名词术语,不要任意用简称、方言。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1)标题、图题、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标点;(2)阿拉伯数字的起止(范围)号用“~”,如:“20~30”,“8%~10%”,“0~10oC”
3、对正文中的某些问题需加以说明时,可用“呼应注”(也叫脚注),即在所要加注处的右上角标注“①、②……”,同时在本页末留出位置,划一横线与正文隔开,在横线下注明“①、②……”。
4、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一律用拉丁文书写。
5、外文字母写成印刷体,同时注意将正斜体、大小写分清楚。
6、数字的书写(统计数、各种计量及图表编号等各种顺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年代、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并一概用全称。
7、表格、公式、样图均要编号,每篇论文加注流水号,例如:图1、图2,表1、表2,公式⑴、公式⑵。
8、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非彩印书尽量用黑白照片。墨线图要大小适当,图线要规整。照片、图稿等电子文件需备份一份随稿件一并提交。
9、参考文献的项目要列全,例如:[1]主编.结构力学.北京:出版社,2003[2]主编.城市规划.上海:出版社,2001
(三)文稿最后应有附件页,注明作者个人信息,内容见下表:作者基本情况表姓名性别职称工作单位职务联系电话(固定电话请注明本地区号)传真通信地址邮编E-mail
知识扩展:英语论文的标准格式
英文论文格式均以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出版社的标准格式为准。
英语论文用激光打印机打印,打印稿为黑白稿,彩色打印件会影响出版效果。版心:A4纸,上、下页边距3.5cm,左、右页边距均为3.25mm。论文内容宽不得超过14.5cm,长不得超过22.5cm。
字体和字号:正文,标题,作者联络信息和图表中的文字均为TimesNewRoman12号字。可以跟据需要使用同类字体中的粗体,斜体。
行距:单倍行距。
页码:论文正文和文后所附图例都需添加页码。页码为阿拉伯数字,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文体:文章应语法正确,技术用词准确。标题应该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如果标题较长,请采用Title:Subtitle的形式。
数学公式:文中的数学公式不得手写,必须打印。公式如果在文中多次被引用,应该编号。公式之间,公式和正文之间都应该空一行。单位:文中所用的度量衡单位应为国际单位。可在括号内,单位对应表中列出其他单位。有关国际单位的使用(StandardPracticeforUseofTheInternationalSystemofUnits)可以通过电话1-800-548-2723向ASCE索取。其他相关使用参考文献,如ANMCMetricEditorialGuide,5thed,1992可向美国国家公制协会索取(AmericanNationalMetricCouncil,1735N.LynnStreet,Suite950,Arlington,VA22209-2022)
图表:
标题说明和图例:插入的图表应该以出现顺序编号(Figure1,Figure2,Table1,Table2)。图的说明和标题,包括图的序号应该位于图的下方。表的说明和标题,包括表的序号应该位于表格上方。
位置:图可以插入到正文中,或者集中放在文章最后。如果在正文中插入图,尽量放在页面的顶部或尾部。不要选择文字环绕图形的对齐方式,可选择上下环绕方式。
底纹:插图中不要选择带阴影或底纹,否则会影响印刷效果。
照片:如果文中需要附上照片,在文中出现照片的地方贴上其黑白光面冲洗照片,标题说明位于照片下方。照片将和正文一起缩印,请不要提供彩色照片,以免影响印刷效果。
扫描图:印刷后的扫描图不如原件清晰。如果文中有扫描图,请提供灰标扫描图。
作者联络信息:请用横线和正文隔开。联络信息可以为一位作者或所有作者的,包括以下内容:作者全名;所属学会;学历或授予的荣誉;所在单位;通讯地址和电子邮箱;电话和传真。
参考文献:所有参考文献为单倍行距,放在文章最后,按照第一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如有同一作者的两篇以上文献,按出版年代先后排列。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作者和出版年代应该放入括号内。由于上标缩印后会变小,难于辨认,正文中不使用上标标注参考文献。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应当在正文中都有所引用,如果正文中没有引用,请将文献列入文章最后的附加信息(AdditionalInformation)部分,或者相关材料(RelatedMaterials)部分。
毕业论文范例:撰写论文的时候,学生需要了解论文的格式。那么,怎样的论文格式才是标准的格式呢?有着怎样明确规定呢?学生在论文格式注意的是哪些内容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标准论文格式要求,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论文篇幅:3000—4500字,论文必须包含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4个关键词。
二、论文格式:
(一)题目、署名及层次格式、文字、字数要求: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档;中文标题为三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仿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标题字号为三号,字母全部大写;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写,正文为小四号字体;文稿应加注页码。
2、题目居中,署名及单位标在题目下,例如:数字城市化进程王赵(大学系,北京100001)(设计院,天津300001)需作叙述时,可在当页下方划一条横线,在横线下加说明。
3、摘要和关键词,写在题目下、正文前。
4、论文的层次,统一要求采用:11.1(占一行或接排。当接排时,标题后要加标点)1.1.1*1.1.1.1
(二)文稿和图稿其它要求:
1、正确阐述技术内容。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如所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未编定时,可采用各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常用的名词术语,不要任意用简称、方言。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1)标题、图题、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标点;(2)阿拉伯数字的起止(范围)号用“~”,如:“20~30”,“8%~10%”,“0~10oC”
3、对正文中的某些问题需加以说明时,可用“呼应注”(也叫脚注),即在所要加注处的右上角标注“①、②……”,同时在本页末留出位置,划一横线与正文隔开,在横线下注明“①、②……”。
4、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一律用拉丁文书写。
5、外文字母写成印刷体,同时注意将正斜体、大小写分清楚。
6、数字的书写(统计数、各种计量及图表编号等各种顺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年代、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并一概用全称。
7、表格、公式、样图均要编号,每篇论文加注流水号,例如:图1、图2,表1、表2,公式⑴、公式⑵。
8、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非彩印书尽量用黑白照片。墨线图要大小适当,图线要规整。照片、图稿等电子文件需备份一份随稿件一并提交。
9、参考文献的项目要列全,例如:[1]主编.结构力学.北京:出版社,2003[2]主编.城市规划.上海:出版社,2001
(三)文稿最后应有附件页,注明作者个人信息,内容见下表:作者基本情况表姓名性别职称工作单位职务联系电话(固定电话请注明本地区号)传真通信地址邮编E-mail
知识扩展:英语论文的标准格式
英文论文格式均以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出版社的标准格式为准。
英语论文用激光打印机打印,打印稿为黑白稿,彩色打印件会影响出版效果。版心:A4纸,上、下页边距3.5cm,左、右页边距均为3.25mm。论文内容宽不得超过14.5cm,长不得超过22.5cm。
字体和字号:正文,标题,作者联络信息和图表中的文字均为TimesNewRoman12号字。可以跟据需要使用同类字体中的粗体,斜体。
行距:单倍行距。
页码:论文正文和文后所附图例都需添加页码。页码为阿拉伯数字,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文体:文章应语法正确,技术用词准确。标题应该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如果标题较长,请采用Title:Subtitle的形式。
数学公式:文中的数学公式不得手写,必须打印。公式如果在文中多次被引用,应该编号。公式之间,公式和正文之间都应该空一行。单位:文中所用的度量衡单位应为国际单位。可在括号内,单位对应表中列出其他单位。有关国际单位的使用(StandardPracticeforUseofTheInternationalSystemofUnits)可以通过电话1-800-548-2723向ASCE索取。其他相关使用参考文献,如ANMCMetricEditorialGuide,5thed,1992可向美国国家公制协会索取(AmericanNationalMetricCouncil,1735N.LynnStreet,Suite950,Arlington,VA22209-2022)
图表:
标题说明和图例:插入的图表应该以出现顺序编号(Figure1,Figure2,Table1,Table2)。图的说明和标题,包括图的序号应该位于图的下方。表的说明和标题,包括表的序号应该位于表格上方。
位置:图可以插入到正文中,或者集中放在文章最后。如果在正文中插入图,尽量放在页面的顶部或尾部。不要选择文字环绕图形的对齐方式,可选择上下环绕方式。
底纹:插图中不要选择带阴影或底纹,否则会影响印刷效果。
照片:如果文中需要附上照片,在文中出现照片的地方贴上其黑白光面冲洗照片,标题说明位于照片下方。照片将和正文一起缩印,请不要提供彩色照片,以免影响印刷效果。
扫描图:印刷后的扫描图不如原件清晰。如果文中有扫描图,请提供灰标扫描图。
作者联络信息:请用横线和正文隔开。联络信息可以为一位作者或所有作者的,包括以下内容:作者全名;所属学会;学历或授予的荣誉;所在单位;通讯地址和电子邮箱;电话和传真。
参考文献:所有参考文献为单倍行距,放在文章最后,按照第一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如有同一作者的两篇以上文献,按出版年代先后排列。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作者和出版年代应该放入括号内。由于上标缩印后会变小,难于辨认,正文中不使用上标标注参考文献。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应当在正文中都有所引用,如果正文中没有引用,请将文献列入文章最后的附加信息(AdditionalInformation)部分,或者相关材料(RelatedMaterials)部分。
毕业论文范例:基于Java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系统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在校外实习的学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主要解决了指导老师和实习生在完成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上面的繁琐,也从另一方面有效的对论文及其相关文档的管理,能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效率。系统地分析了实习生论文管理系统开发的背景、意义,概述了系统实现所需要的关键技术。本系统使用的编程语言是Java,使用了当前流行的SSM组合框架实现系统的搭建,采用了MVC设计模式,使系统各模块之间解耦,从而使系统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性,前端页面的设计主要用到了BJUI框架,减少了页面布局的困扰,也方便管理。后台使用MySQL数据库,通过将所有技术合理的融合,最终实现了这个系统。
关键词:毕业论文管理;Java;MVC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2-0103-03
目前市面上的管理系统很多,但是针对在外实习的学生毕业论文管理方面的系统还是很少出现的,老师与在外实习生之间开展论文开题报告等环节都还是比较分散的去管理。本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导师和学生,通过一个网络管理平台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及论文工作。该文从使用的框架和设计模式、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及功能模块的实现等方面进行阐述。
1系统框架
1.1持久层MyBatis
先来说说为什么会出现Mybatis。我们原来使用JDBC和数据库进行交互不也可以实现正常的业务处理么,为什么非要使用框架呢,答案很简单:框架使我们开发出来的系统更加高效,维护方便,稳定,Mybatis将我们平时在Dao方法里面写的sql语句全部抽出来放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中进行管理,方便了我们后期的维护,所以持久层框架是很有必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够解决代码冗余的问题,而且能够实现对数据结果集的封装。
MyBatis框架根据XML配置文件创建SqlSessionFactory,SqlSessionFactory再根据配置获取一个SqlSession。SqlSession包含了执行sql所需要的所有方法,完成对数据的增删改查和事务提交等,用完之后关闭SqlSession。
1.2控制层Struts2
Struts2是一个基于JAVAEE的MVC模式实现经典框架,在Struts2框架中,视图通常由HTML、JSP和Struts2标签表示,JSP页面结合Struts2的标签库构成了视图组件的主体[1]。在该框架下,Struts2的主要作用是充当控制层来进行后台与前端页面的数据交互和转发请求的操作。Struts2框架实现的核心技术是通过Filter拦截所有请求,然后根据相应的URI去执行相应的任务请求的分发工作,在这过程中涉及多种拦截器和过滤器,最后才能到达真正请求对应的Action。
1.3框架Spring
Spring致力于J2EE应用的各层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专注于某一层的方案。可以说Spring是企业应用开发的“一站式”选择,并贯穿表现层、业务层及持久层。然而,Spring并不想取代那些已有的框架,而是与它们无缝地整合。在本系统中Spring担任所有类实例化的容器,通过它整合了Struts2,MyBatis框架,实现了MVC设计模式,有助于开发的维护和成本的降低。
1.4视图层B-JUI
B-JUI框架是基于现在流行的Bootstrap样式及其丰富的jQuery库来实现的开源框架,只要使用过HTML的用户就可以很便捷的去使用此款客户端框架,将框架放入你的项目中,然后就可以简单的配置HTML属性,进行开发,其是对Bootstrap样式及其丰富的jQuery进行封装的,我们只需要使用class属性去调用相应的样式即可。所以就算没有js开发经验的程序员也能够创建出漂亮的前端展示页面。
2MVC设计模式
模型(Model)-程序员编写程序应有的功能(实现算法等等)、数据库专家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库设计(可以实现具体的功能)。
视图(View)-界面设计人员进行图形界面设计。
控制器(Controller)-负责转发请求,对请求进行处理。
MVC设计模式实现的业务处理和视图展示的分离,降低了每個模块之间的耦合度,达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和整体要求[2]。目前最流行的就是MVC设计模式,structs、spring、hibernate、JSF等则是实现MVC模式最流行的框架方案[3]。
3数据库设计
MySQL是一个轻量级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他是跨平台的,所以这让它在同类型的数据库下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Mysql是在控制台上面进行操作的,然后也出现了一些Mysql的图形式的客户端的免费软件,供我们更好地去操作数据库,Mysql具有开源,简便易用的优点,我们可以针对自己的需求去修改源码,重新打包编译。本系统设计表中的Id均为主键,数据表及属性如下:
1)文件管理表(Filemanage)。属性分别为Id、filename、filename、Filepath、Uploadtime、Md5。
2)开题报告表(Ktbg)。属性分别为Id、Xtdy、Zywt、Lwsl、Lwtg、Ckwx、Zdlsyj、Stuid、Status、Name、StuNum。
3)老师拟题表(lsnt)。属性分别为Id、Lwtm、Zdls、Xtlx、Rwyq、Uid。
4)论文表(Lw)。属性分别为Id、Stuid、Fileid、Status、Name、StuNum。
5)我的资源表(Myzy)。属性分别为Id、Fileid、Stuid。
6)任务书表(Rws)。属性分别为Id、Zynr、Jbtq、Yjrw、Mb、Ckwx、Xyyj、Status、tuid、Stunum、Name。
7)老师学生管理表(Teawithstu)。属性分别为Id、Stuid、Teaid。
8)用户表(Users)。属性分别为Id、Userid、Userpwd、Role、Username。
9)问题反馈表(Wtfk)。属性分别为Id、Stuid、Fklx、Fknr、Dsjd、Status、Title。
10)选题审批表(Xtspb)。属性分别为Id、Stuname、Stunum、Zdls、Lwtm、Tmly、Tmlx、Xtly、Zdlsyj、Lwxzyj、Status、Stuid。
11)学习资料表(Xxzl)。属性分别为Id、Type、Fileid。
12)制定计划(Zdjh)。属性分别为Id、Name、Stunum、Lwxtstime、Lwxtetime、xdrwststime、xdrwsetime、zxktbgstime、zxktbgetime、sclwstime、sclwetime、Status、Stuid。
13)资源链接表(Zylj)。Id、Type、Name、url。
4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实现了类似于‘单点登录’的功能,用户登录时系统采用验证码的机制防止机器注册等不安全因素,而且在系统中设置了会话超期的功能,如果在session中该字段消失了,就表示此次会话结束,一旦会话结束,就必须重新登录系统,系统是通过jsp的重定向实现的,会先请求服务器,此时是否有会话还没有结束,如果没有结束,就会跳转到正在执行的会话页面,如果没有则转向登录页面,如图1所示。
5详细设计
5.1学生模块
根据需求分析学生应包括在线选题,在线学习,制定计划(严格按计划执行),上传(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各阶段文档和视频,与导师互动等功能,分析之后得到学生需要的模块截图如图3所示:
学生制定完计划之后,还可以回头来查看,所以此页面还得具有会显得功能,即当学生第一次进入页面进行编辑的时候,页面时空,当学生第二次进入时,里面展现的值是上一次录入的,并且是不能修改,所以在整个系统中,是用status变量来控制它们,让一个页面可以根据不同的status呈现不同的值。
选题模块,该模块主要是通过集合存储从数据库传过来的值,然后在页面通过遍历,获取到所有的选题,每个页面还带有分页功能,此功能主要是借助BJUI控件开发出来的。通过从页面中传到后台的limit和start参数,利用mysql中的limit进行限制,从而实现分页的功能。
任务进度模块,数据库中每个表都会有一个status字段,每次打开审核结果页面时,都会去读取该字段,来判断学生提交的报告有没有通过。
在资源上传模块,为了提供论文的上传和后面模块的学习资料的上传及其学生自己开发的系统的上传,此模块中主要是通过BJUI的一个上传组件(data-toggle="upload")来操作的,他传递给后台一个文件流,后台只要写一个文件变量和其对应,就可以接收了,然后进行流的操作,就可以实现文件上传的功能,当论文上传成功之后,还可以进行论文的下载查看,主要是用于导师审核。
系统开发模块主要使用到的是文件的上传与下载功能,上传功能和上面模块类似,并且还提供了删除功能,删除功能使用的是ajax的异步请求,ajax的异步请求功能它只会刷新页面的部分数据,而不会请求整个页面,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线学习模块又分为在线资源和我的社区两个子模块,在线资源模块主要是老师上传的一些学习资料和一些在线链接,它里面的内容又会按照不同的学科进行分类。在线学习模块的第二个功能是社区功能,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提问,然后由老师解答,它的首页面列出了该生自己提出的所有问题及其解决的状态。
5.2导师模块
选题是老师给学生提供选题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参考选题节点下获取到老师的选题,而且老师的选题中的指导老师字段必须是老师自己,不可修改的。
审核计划模块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改变每个表中的status字段的值来决定他们通过不通过,而且在页面中会根据status的状态值,来显示通过或者不通过,当还没有审核时,他是一个通过或不通过按钮,审核成功时会有一个回调结果,用来提示用户的操作狀态。
在线支持模块主要是老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的功能模块,老师可以看到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而且可以无限次的解答,任何导师都可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5.3管理员模块
该模块就是用来管理学生和导师及其他们之间的关联,同时管理员还要具备管理用户和管理进度的权限。而且在每个模块上都支持根据某个属性进行模糊查询,还支持刷新功能。其中,进度管理主要是修改学生制定的计划时间,因为系统中规定学生提交的计划书一旦通过,所有流程都会按照此计划走,所以如果某一阶段的任务超出了时间规定,我们就不能进入此节点去完成相应的任务,我们必须借助管理员的权限去修改计划,让学生的流程得以进行。
6总结
本系统主要运用了JAVA编程语言及SSM框架技术,搭建出了一个MVC设计模式的论文管理系统。系统具有使用简单、维护成本低、后台代码分层清晰等优点,另外登录入口采用密码和验证码的双重验证,在安全方面做了保证。系统中有些模块还存在代码过于繁琐,前端界面设计过于简单等不足之处,后续会进行代码的优化和前端界面设计的改进,进一步完善系统。
参考文献:
[1]聂常红,唐远强.基于Struts2的Web应用开发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4(22):52-57.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国际工程管理;双语教学;研讨教学;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102-07
一、 国际化背景下的国际工程管理课程要求
中国2001年加入WTO,成为经济全球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发展主流,走向全方位、多领域、自主式、全景式开放,这种理想愿景的实现必须依靠优秀的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加入WTO也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好的契机。2001年之后,中国工程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营业额连续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践行了“走出去”战略,如图1所示。
近年来,国际工程市场出现了诸多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承包商在海外工程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挑战。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高端人才的主要基地,理应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拥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规则、标准、规范,适应国际化环境,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人才成为当前工程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使学生具备处理国际化问题的能力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双语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从外语能力、专业技能、思维习惯、文化素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
二、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探索路径
(一) 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在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定位
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由老一辈工程管理专家钱昆润和杜训等教授于20世纪70、80年代开创设立,至今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目前,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为支撑,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国际工程管理是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着力打造的重要方向,形成了以合同管理(国家精品课程)、工程经济(东南大学校级双语实验课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三大核心课程为依托,以国际工程现场管理与案例分析课程为辅助,以国际工程管理课程为核心的国际工程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工程市场分析能力、掌握国际工程法律和合同体系、熟悉国际工程法律法规、熟悉国际工程现场管理、了解国际工程惯例和文化、了解国际工程研究最新动向为宗旨。
(二)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在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发展过程
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一直以国际工程管理课程为核心,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和国际工程市场的拓展,国际工程管理教学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如图3所示。
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的本科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李启明教授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课程,主要介绍国际工程招投标体系、FIDIC合同体系和关键合同条款。这一时期,对外工程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未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承包商承接的国际工程以劳务分包、分包和少量的总承包为主,市场范围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因而,课程教学偏重合同拟定和管理过程,对市场分析、承发包模式、风险管理等问题关注较少。
2001年之后,中国加入WTO,开始推行“走出去”战略,国内承包商实力不断壮大,但是国际市场的承发包模式多样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市场争夺激烈。这段时期,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本科课程主要由邓小鹏博士讲授,课程内容逐步扩展到国际工程市场分析、风险管理、承发包模式、现场管理、文化管理等。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加强,一些国际工程内容被转移到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课程中,如FIDIC合同、国际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国际工程造价与投融资等。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教学由注重知识讲解转向注重能力培养。
2010年之后,中国国际工程市场发展良好,进入ENR225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国际工程业务遍及全球主要地区。同时受200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非洲多国发生与战乱、中东地区不稳定因素等影响,国际工程市场风云变化,业主对工程的需求趋向总承包、EPC、PPP等模式,金融和政治风险加大,市场波动较大。这段时期,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本科课程主要由袁竞峰博士讲授,课程教学在继承以往精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并开始实施双语教学。为加强学生对国际工程的实际感受,增设了国际工程现场管理与案例分析课程,由毕业于台湾大学的林艺馨博士主讲,主要介绍国际工程的实际操作和案例,并采用了全英文的教学环境。
三、双语教学模式在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课程的实施
为顺应国际工程市场变化、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特别是在国际工程管理课程中,不仅应强调基本的专业技能,更应让学生具备国际环境下的市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2011年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开始探索双语教学环境下的开放型和研讨型教学模式。
(一) 教学目标的设定
高校双语教学定位于“学科教学”,旨在将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相结合,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习得双语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
因此,国际工程管理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通过中英文双语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搜集和获取相关国际工程信息、学习相关知识和方法,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设置及教材选用
选用什么样的教材关系到双语教学的质量。在选用教材时应关注4个问题:(1)教材必须反映国内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既具备本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又不缺乏前沿理论与发展的介绍;(2)教材必须与国际相关专业接轨,符合全球化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3)教材应充分考虑国内双语教学的具体情况;(4)教材还要注意与其他课程的协调。
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目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引进国外高校原版教材,另一种是学校或地方自己编写教材。原版教材用语地道,但与国内的教学体系相符度较低,而学校或地方自编教材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又往往与地道的英语表达脱节,不利于师生交流。因而,应尽量选择内容体系相对完整、兼容中西方特点的教材,并能在条件具备时自编讲义或教材。
国际工程管理双语课程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直接可用的双语教材,也缺乏符合东南大学教学大纲的原版教材。鉴于语言表达、思维方式、教学难度、教学理念等多方面因素,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中采用了国外、国内教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双语教学。最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了由李启明教授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工程管理》为中文教材,Murphy O. J.主编、THOMSON出版的“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为英文教材。选用的中文教材集中反映了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十多年来在国际工程教学中的积累,并体现了国内外国际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选用的英文教材在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新加坡、西班牙、英国等国家出版,能够反映国际工程管理中的一些管理惯例、方法和理论。这两本教材的结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既反映了国际工程管理的国际化,又坚持了本土化原则,并能体现最新研究进展,实现“洋为中用”。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授课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实践的需要,编写了适用的双语教学讲义和幻灯片,编写了词汇手册、注释手册等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授课教师也向学生提供了大量外文参考书目、文献,将其中的精华部分以补充性资料的方式介绍给学生,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了国内外教材结合的最佳途径。
(三) 混合型教学模式的采用
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过渡型、保持型、沉浸型。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适用于缺乏外语环境,语言能力以母语为主的群体;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学科语言,目标是使学生同时运用两种语言交流;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以英语为主,对目标群体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针对国际工程管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双语教学中进行了混合型的教学模式。
在国际工程管理双语教学实践中,首先对2008级和2009级两届学生(共计72名)进行了英语能力调查,调查显示全部学生通过了CET-4,超过60%的学生通过了CET-6,英语能力较好;同时,由于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均较高,因此,采用了以保持型为主,沉浸型和过渡型为辅的教学模式。
(1)教学的初始阶段和一些教学的难点(如国际工程市场的准入制度、国际工程投标和标价计算、国际工程保险制度等),主要使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讲解以中文为主,仅对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术语用英语讲解,鼓励学生查阅专业外文词典,积累和整理有关词义的信息,以扩大学生专业词汇量和培养学生专业术语语感为主,强化英语的渗透力度,英语使用比例为15%~20%。
(2)教学的中间阶段和教学内容中的易理解部分(如国际工程市场分析、国际工程惯例/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国际工程承发包模式、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等),主要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学生通过预习已掌握了一定专业词汇量。在此基础上,以中、英文交叉渗透教学为主,对教学中简单的内容以英语讲解并采用全英文幻灯片,增加英语的使用频率,在教学中融入国际最新的工程管理理念与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课堂英语使用比例达到40%~50%。
(3)教学讨论环节和一些与国际接轨较多的教学内容(如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工程招标),主要采用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在课堂讨论环节中,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发言,并指导学生就选定的课题(2011—2012学年的课题有中国承包商在特定地区的市场拓展分析、国际工程EPC或PPP项目的分析等)准备课堂研讨和汇报,在课堂上主要使用英语报告和交流。在授课环节,由于特定的授课内容(如合同和招标),学生的专业储备较好,能够对其中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术语词汇量也有了提高,接近全英语的授课水平,英语使用比例达到80%以上。
(四)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内容广泛,知识点众多,在32个课时内很难全部完成,势必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发现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数据库搜索、教师咨询等途径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识。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应作为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工具,引导学生学会从数据库中搜索资料、整理资料,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课程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1.互动式双语教学法
互动式双语教学法,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主要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学生间的横向互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将传统课堂教学变成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互动式双语教学法包括:(1)课堂互动,如英文提问(让学生英文回答问题)、英文讨论等;(2)课下互动,学生在预习、完成作业、完成课程论文过程中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方法。
2. 研讨式双语教学法
研讨式双语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先向学生命题,学生根据命题分组拟定方向进行资料搜索、分析,形成英文报告、课堂英文汇报,通过双语研讨完成对特定选题的分析和论证。2010—2011学年中,第三次研讨的内容是“国际工程中的文化沟通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了教材中不曾提及的一些文化分层现象,并结合国际工程环境对中国承包商在海外工程中雇佣外国工人和管理人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2011—2012学年中,第二次研讨内容是“新兴国家国际工程市场准入机制的分析”,学生通过自学、分析数据库等不仅研究了南非、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建筑市场准入制度,更通过研讨和团队合作,完成了“金砖国家”建筑市场的分析报告,效果良好。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与讨论的方式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3. 案例式双语教学法
案例式双语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师介绍案例、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撰写书面报告完成国际工程管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实例导出主题,使学生身临其境,启发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案例讲解能够降低内容难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授课内容。教师通过设定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之后,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寻找规律、解决问题。例如,通过介绍利比亚战乱和中铁的沙特麦加铁路项目,解释国际工程的风险问题,向学生提出“造成这些风险的管理问题是什么”“在投标和项目决策时如何预测和降低这些风险”等问题。学生通过课后分析,提出融资、设计、合同拟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实地考察,尽快实现设计标准与国际接轨,通过世界银行或中非基金政治风险担保降低风险等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不断给学生指导,引导学生向正确、合理的方向努力,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多种考核方式激励学生
双语教学环境中增加了较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单一的期末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并不全面,因此,双语教学课程的考核形式应该多样化,灵活应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等考试形式。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发言、考核等都计入成绩总评中,以此来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的设置包括:
(1)平时成绩10%,主要考核出勤率和课堂回答问题情况;(2)课堂研讨30%,以小组成绩作为组员成绩(主要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包括课堂英文汇报、书面英文汇报、汇报改进情况;(3)个人论文30%,考核科技论文撰写的规范性、严谨程度、专业技能的应用(如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国际工程知识的应用等)和创新性(特别是发现问题的能力);(4)期末考核30%,考核采用开卷方式,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试卷由案例题、论述题和分析题构成,中英文各占50%,学生需要阅读英文资料分析问题,也需要用英文论述观点。
四、 开放式和研讨式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评价
2010—2011,2011—2012两个学年国际工程管理开放式和研讨式双语教学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每学年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不记名调查(2010—2011学年35名学生,2011—2012学年37名学生),结果如表1所示。
(一)教学的整体满意度
整体满意度反映了学生整体上对课程的认可度,涵盖了双语课堂教学、研讨、作业、考核等环节。比较分析两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稳中有升,说明课程获得了学生的认可。通过对学生的考核可以发现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个人的语言能力、专业技术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均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改革过程中有较大提高。
(二)双语教学的满意度
双语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其满意度直接说明了教学的成败。两年的数据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非常支持,超过90%的学生欢迎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学给予了较大的肯定。通过课堂授课、课堂互动、作业完成、课堂研讨、个人论文等多种方式构建的课程英文小环境保证了教学效果。
(三)研讨环节的满意度
研讨环节是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改革的重点,其满意度说明了学生对研讨环节的认可度。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研讨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此项得分直接说明了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研讨环节连续两年得到高分,充分说明研讨式教学深受学生欢迎。通过研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与能力。学生提交的论文质量均较高,教学效果显著。
五、 问题与建议
通过2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使双语教学的效果未能充分体现,也制约了未来由双语教学向全英文教学转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一)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
尽管在双语教学实施之前已经充分分析过教材问题,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发现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国内的国际工程管理教学立足点是中国承包商开拓国际市场,而国外原版教材均没有类似的内容;因此,目前急需既能反映国际市场变化和国际工程惯例,又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双语教材。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已将这样的教材列入议事日程,并准备联合海外的华裔教授和熟悉国际工程的外国教授共同编写,希望保证语言的纯正。
(二)学生接受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由于近年来国内英语教育的加强,学生英语能力已经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展开双语教学有较大帮助,但是,学生的差异仍然存在,对英语部分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供专业词汇手册等工具书,也需要教师通过情景式教学使学生尽快融入教学环境。另一方面,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提出了挑战。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在第三学年开设国际工程管理课程就是考虑到课程的综合性,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还有待加强。
(三)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影响双语教学效果
国际工程管理课程的内容难度不一,对专业相关性较低(如国际工程市场准入制度)和技术性较强(如国际工程标价计算)的内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本身就存在困难,在双语环境中更加要求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及查阅资料等工作。
(四)语言学习可能影响到专业学习
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以外语为工具学习非语言类学科知识。双语教学中,外语只是一个教学语言,是一种教师传播知识和学生互动交流的工具,而不是进行语言教学。双语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交互。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外语的工具作用,而不是一味学习外语,否则将会对专业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六、 结语
双语教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中适应能力的一种有益实践。随着中国国际工程的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英语的应用和英文环境中的沟通能力在未来国际工程实践中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与步骤,东南大学国际工程管理课程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双语教学的同时,尝试结合开放型和研讨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分组学习、研讨与报告、互动学习、案例学习等方式,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一是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建设一本适用性较好的双语教材;二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增强教学效果;三是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双语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四是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专业外语和专业知识。
开展国际工程管理双语课程是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面向国际化展开工程教育的新尝试,由于教师能力和经验有限,教学模式、方法和考核仍在不断摸索中,教学效果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需要继续探索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强调工程管理专业双语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闭应洲, 陶一凤. 《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5(1): 109-112.
[2] 沈学东, 王淮亭, 吉顺如.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1, 33(A1): 45-48.
[3] 宣永梅. 暖通空调双语教学实践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6): 81-84.
[4] 白雪莲, 刘猛, 罗庆. 建筑节能导论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1): 105-108.
[5] 向小林, 罗云明.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外语能力培养[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2): 25-28.
[6] 吴凤平, 王辉, 王文萱,等. 国际工程承包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3): 72-74.
[7] 李启明, 邓小鹏, 吴伟巍, 袁竞峰. 国际工程管理[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Capability-based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YUAN Jing-feng, LI Qi-ming, DENG Xiao-peng, LIN Yi-xin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