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3: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诵读教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范读;朗读技巧;主体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59-02
教师范读是指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好的范读,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享受语言熏陶和艺术感染的同时,更能使师生间产生良性互动,让学生体会到他们自己难以品味和感悟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出色的范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素养。
一、教师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语言文字只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而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和情感,往往可意会却不能言传,必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表达。虽然初中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可是他们的朗读能力仍然需要老师的精心引领。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与感染。
2.提高学生模仿力,提升把握情感的能力。学生读不出老师要求的情感表现力,其实并非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教师精彩的范读。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老师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读,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位逐渐苍老,不愿与儿子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父亲形象,丰富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文中的情感自然就从学生口中汩汩而出。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老师的范读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在准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必须用范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教师语言、表情的引导下,掌握课文的重点句、段,提高整体的理解力,尤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速度。
二、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序幕——阅读前的范读。学生在初学课文时会感觉比较困难,此时教师的范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读通句子,增强语感,又能通过范读也展示了自身对文本的领悟,向学生暗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期待。因此,阅读前的范读,教师要以情感渲染为范读主调,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为范读目的,为学好全好铺垫。
2.发展与——阅读中的范读。授课过程中的范读,要重在指导。由于学生个体间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尚有差别,齐声朗读无法体现个体的感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点段落或特殊句子的范读,可以起到推、助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规律,同时也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范读中教师要注意停顿、重音、速度和语气这些朗读技巧的指导和传授。①适当的停顿。停顿指语言进行中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的间隙,它不仅是人们在朗读时换气的需要,还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就应注意这些停顿,在恰当的地方停顿,从而指导学生体会句中的情感。②合适的重音。重音,指在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对需要突出某种感情的词语要读的重一些。如《最后一课》中讲到韩麦尔先生柔和又严肃地说“……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感慨到“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教师在范读应注意将“最后”读成重音,加以适当强调,从而更好的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对这“最后一课”的无比珍惜,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他们心灵、情感的悸动。③一定的速度。速度指朗读节奏的快慢缓急。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时速度的控制,来表达激动、兴奋、沉重、悲痛或平静、庄重的情感。如教授《海燕》一课时,当读到暴风雨逼近时,海燕勇敢的与风浪搏击,教师在范读时就应注意节奏的控制,适当的加快朗读速度,以表现海燕与暴风雨搏斗时的勇敢精神,和它们必胜的信心。④适当的语气,语气指表达各种不同思想感情的口气,即语调的升降抑扬。教师在范读时需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在朗读时把这种语气和感情朗读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更深切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回味——阅读后的范读。学生学完全文后,教师再次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巩固和整理,深化文章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审美的熏陶。这时既可以是全文性范读,也可以片断性范读,其目的在引导学生整理全文,欣赏课文精彩之处。
三、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选择
1.全文统一式范读。有些文章,特别是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可以采取全文范读的方法。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如《天净沙·秋思》和《沁园春·雪》之类的词,全文的范读有利于完整的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重点启迪式范读。范读并不一定要整篇文章通读。当学生对文本难以理解或者难以深入体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无疑处求疑,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审美熏陶式范读。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承担的美育任务。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趣高尚、语言优美的美文,老师在范读时,可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运用有声的语言,将作品中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范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是教师展视素质的舞台,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角色”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范读作为展现课文场景最为直接的催化剂,为学生庄严地开启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动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其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此基础上,再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实现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最终寻觅到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高玲.语文教学范读现状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0,(1).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文;背诵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105-01中华五千年文明,大多存于古时文献之中,其中古典诗词尤其堪称中华文学之精华。学诗读诗,能有效增加学生人文涵养,让他们的人格变得厚重起来。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均为历代名家名篇,内涵高雅厚实,词句精美,韵律和美,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涵咏,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这些诗文,以适当的方式组织学生习读背诵。具体如何组织与实施呢?现在简要分享笔者的一些实践经验。
1.安排恰当的时间
学校早读是7:30分开始,笔者则7:20到教室,利用提前的这十分钟和学生一起读诗背诗,一天一首,并作适当讲解。时日一长,学生每天上学时都会自觉地早到十分钟。因此,一个周内,不管是英语早读还是数学早读,之前的这十分钟都成了"诵诗十分钟"。其次,下午放学时,笔者也往往抽三到五分钟组织学生背早上所背之诗,背完即放学。如此安排,学生极其欢迎,因为他们不需要回家专门安排时间来背诵,只是上学和放学时各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轻松背得一首诗。他们感觉在没有什么负担的情况下就背得一首诗,心里十分愉快。这样的时间安排当然需要教师作出较大的付出,这就需要教师克服很多个人困难,敬业爱岗,努力投身于教学和学生管理,把学生当子女一样看待。每天都要注意做到按时到位,使学生逐步形成早读晚背的习惯。早读晚背安排在课表上,但如果执行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最终效果不会好。所以,安排好恰当的时间后,还要求教师持之以恒。
2.制定合适的目标和计划
背诗不能急躁贪多,切不可想一天背多首。笔者的经验是最好一天只背一首,一个学期16个周,每周5个工作日,背80首诗是稀松平常的事。笔者给学生制定了每日背诗计划,每天学生只需要背下一首诗并能理解,每过十天后将前面背的十首诗歌回顾总结一下,并且由教师组织进行小测试。这样的计划,任务也不重,学生很容易接受,因此实施起来非常轻松。有的学生每天只针对一首诗进行背诵,达到了倒背如流之效果。有了合适的目标,再有合适的计划,按计划执行下来,目标也就能顺利实现了。
3.教给合适的方法
背当然不能傻背、死背,而要有一定的方法。方法需要老师指导。笔者教给学生的方法是:(1)读准。即力求将古诗字词读音搞准读准,不读白字。为做到这一点,在读之前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把每一个字的音查准读准。(2)读顺。即句读停顿等把握准确,能读得顺溜。笔者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反复念读,由慢到快,力求在快速朗读的情况下还能做到咬字吐字清晰。(3)读懂。充分理解诗句意思,读懂每句诗。为让学生懂,教师可作必要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全面地把握古典诗文意义。(4)涵咏。在前三方面做好的基础上,学会涵咏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感情来。
4.把握认知规律
指导学生背诵诗歌,不能盲目,不能蛮干,不能简单追求结果,而要懂得心理学的一些知识,要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讲究循序渐进,注重日积月累。笔者指导学生背诵时,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记忆能力测试,对不同的学生作了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一些记忆和理解能力都强的学生,就让他们再背一些相关的诗歌篇目。对记忆能力稍弱的学生,就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在能力范围内能完成。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为全面把握学生背诵成长历程,笔者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背诵成长档案袋,他们每天背诵的成果都会有所记录和体现,一一记于档案袋中。一段时间内,允许学生查看自己的档案记录,对自己的背诵史进行回顾总结,从而调整此后的背诵计划。档案袋记录的内容,更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背诵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继续背诵的的热情和兴趣。
5.定期开展背诗沙龙活动
为巩固背诵成果,也给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笔者会定期举办古诗沙龙活动。活动形式具体有古诗手抄报展览、古诗接龙、古诗配画、古诗配乐等,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在这种活动的参与中,又进一步巩固了诗歌的背诵,并且背读的兴趣又得以进一步激发。研究表明,小学生大多有表现欲望,特别是他们觉得有自信的方面,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表现给他人看。背诗沙龙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当他们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又会受到激励,从而会更有欲望继续诵读古诗文。所以,教师不能把这样的活动当成一种负担,应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多组织学生开展和参与这样的活动。
6.不定期举办古读诵读大赛
为展示学生背诵成果,笔者不定期地在班级中举办古诗诵读大赛,通过海选方式,分组进行淘汰赛,最后获胜者将获得"背诵之星"称号。通过这样的活动,笔者所管理的班级已经产生了好几名背诵之星,而还没有拿到该称号的学生,也在积极努力,想争取成为下一届的背诵之星。当然,这种背诵大赛,还可以在年级层面甚至全校进行,这样可将背诵活动推广至全校学生,让广大学生也从中受益。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文,将有助于改善学生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他们的人生底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让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行动起来,组织学生参与到古诗文诵读活动之中。让我们一起为学生的将来,祖国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7、8、10.
[2]周晓文、李国英.识字教学软件制作中的汉字学理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50-51
[3]孟广均.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科学出版社,1998:116
一、传统诵读法强调整体直接体验感知,符合阅读心理规律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诵读首先是作为学习者对所学文章进行的整体的直接体验感知,形成文章整体印象的方法。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一直占主动地位。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引导下,古人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强调学习者对文章的整体上的直接体验感知。“(学文)先见文字体式,然后偏考古人用意下句处。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学,须先理会那大底,理会得大底了,将来那里面小底,自然通透。”而要让学习者对所学文章有整体的直接感知,形成文章的整体印象,在古人看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习者对文章整体直接诵读。“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这种方法,不仅与人的认识规律(整体―局部―整体)和现代的系统论观点相一致,而且与马克思的先感性后理性的认识论相吻合。现代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即浏览文字,形成整体印象,然后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的整体上去,去获得发展了的整体。”传统诵读法,让学习者形成的文章整体印象远比“浏览”更加完整、深刻,它能使“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学习者真正成为文章认识的主体,才能在以后的局部揣摩中变得更加准确、具体。
二、传统诵读法强调读思结合,熟读精思,发挥学习主动性
感知文章仅仅属于感性认识阶段,而要上升为理性认识阶段。古人从强调学习者对文章整体的直接体验、主动感受出发,认为有效的方法并不是教师对文章进行条分缕析地讲解、分析,而应该对文章作进一步的直接诵读,必须由学习者边读边思、边诵边揣摩进而自悟自得。“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思,精思后,理自见得”,因此运用传统诵读法,一方面要求学习者做到读思结合,熟读精思,以读助思,以思助记,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另一方面要求学习者必须躬行实践,切己体验,自求自得。传统诵读法,是把熟读、体验、精思、记忆、自求、自得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者对文章的反复诵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文章不断的思考揣摩、不断的体悟感受、不断的自求自得和不断的记忆积累的过程。自然,学习者对所学的文章就会达到“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如此,学习者运用这样的诵读方法对同类和各类文章进行广泛的学习后,就不但能培养其语感能力,丰富语言,掌握写作技巧和厚积语文知识,而且能使学习者达到“学博”、“义精”、“思远”,易于举一反三。同时,又能使学习者自“知为学之方”。传统诵读法既不是让学习者去死读书,去死记硬背,也不是让学习者去被动地接受,去一味地听教师的讲解,而是充分地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主动性。不但符合语文学习的语感性、言语操作性、漫长周期性、知识积累性等的特点,也与“学会学习”这一当今世界性的教学、学习主张息息相通。
三、传统诵读法强调“入情”“明道”,体悟品味,切合汉语汉文特点
所有的文章都是因情而咏、有感而发,都是表达了作者的内心的主观“情”和“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道者,文字根本;文者,道之枝叶。维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但文章中“情”和“道”的抒发、表达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一符号媒介表达出来的,其“情”和“道”都是隐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传统诵读法强调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入手,让“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真正让学习者对语言进行入情、入理、入境的体验、感受,从而透彻理解语言客体意象,真正感受到文章中所蕴含的健康人格力量的召唤、美好情操的陶冶、深刻哲理的启迪。这是语文教学中的真正“入情”、“明道”,体现了语文学科中思想、审美教育的本质特点。由于汉民族的思维特点和审美情趣,其作品往往蕴含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含蓄之美、“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意境之美、“言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空白”之美。则学习者非对作品“讽诵之深且久”不可。只有这样,才能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到深层,在反复诵读中潜心涵咏,疏通文脉,捕获艺术意象,明悟思想感情,领略作品韵味意境。“三分诗,七分读”“诗道亦在妙悟,朝夕讽诵以为之本”,诵读不仅是学习汉语汉文的本和源,而且也与现代接受美学的观点基本一致。可见,传统诵读法不失为一种切合汉语汉文特点的科学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语言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言是以语音为外壳,不懂得语音是难以掌握的。现代语文教学是在古代语文教学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目的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现代白话文也适宜于朗读,正如朱自清、叶圣陶所强调的“白话一样可以吟咏,大致与话剧演员念台词差不多,按照国语的语音,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多用工夫,使听者移情动容。”利用传统诵读法,把握现代白话文经典文章,提高理解、运用、品析现代汉语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辅助手段;情感共鸣
诵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每一次语文课堂上利用好诵读教学,这必须引起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古典诗词的吟咏、经典散文的朗诵,每一次富有感情的朗读都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关于诵读教学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合理运用,笔者有以下心得与各位教师共同分享。
一、提升自我诵读水平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承担着掌控全局的重任,他于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每位学生,所以,开展诵读教学,教师朗诵的功力也必须深厚,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益性帮助。诵读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艺术,如果语文教师在诵读方面工夫了得,可以对学生进行点拨,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对课文节奏、语气、感情等方面的把握准确到位,他们的诵读水平就会取得飞速的进步。这不仅会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中的诵读环节,他们在课下也可以随时随地展开诵读活动,阅读各种各样的经典美文,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升都颇有益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饱含感情的示范性朗诵,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同时,也会使整个语文课堂更加富有魅力,能够紧紧抓住学生
的心。
二、分类诵读经典篇目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篇目各种各样,有抒情性的散文、有古朴典雅的文言文、有短小精悍的古典诗词、也有哲理性的小故事等,每一类文章的诵读要求都各不相同。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应该对各类文章的诵读方法进行统一的示范、指导。例如,对于《天净沙・秋思》这样的小令,就应该读出秋风萧瑟的意境中,天涯游子内心的那种愁肠与落寞;对于《蒹葭》这样的爱情诗文,就应该读出追求者对心爱女子求而不得之后内心的辗转反侧、上下求索;对于《背影》这样感情深沉的亲情类文章,就应该读出儿子对父亲所持态度的细微转变。每一单元的文章基本都是同一类型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该类文体具体的诵读方法统一指导。
三、有效利用辅助手段
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语文课堂的高效与有趣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多媒体教学已渐渐成为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动的画面、旋律优美的音乐、翔实的写作背景,这些都丰富了语文教学课堂。朗诵教学也在逐渐享受着这些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在《背影》诵读中,深沉的配乐可以使作者的感情得到读者的回应,这时一位技艺高超的朗诵者或许会使学生被深沉的父爱感动得泪流满面,那么这节语文课的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方面的要求也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了。多媒体教学另一个不可忽略的优势是,语文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名家诵读的段落,给学生作示范性的诵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诵读水平不高的缺憾,毕竟教师不是科班出身,无法与名家相媲美。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对辅助手段的有效利用,对于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益处多多。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使那些经典性篇目深入其内心,对他们的感情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诵读教学则是一种虽然缓慢但却非常有效的方式,所以,每个语文教师都不能忽略这项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在课堂中的合理运用,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在各方面努力,让学生爱上诵读、爱上语文课堂。
关键词:单词记忆短时记忆艾宾斯浩遗忘曲线一、引言
通常而言,对于大部分学习英语的人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单词记忆。记忆单词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不单单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大部分人在面对大量的单词的时候,采取的记忆方法通常就是死记硬背,通常的记忆效果是效率低下,事倍功半。
从心理学关于记忆的角度看,学习新单词的过程就是对词在短时记忆中进行加工,并使之进入长时记忆的过程。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转换的速度与质量决定了学习的效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遗忘的发生是不均衡的,总体上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到了一定程度就几乎不再忘记。这些心理学的知识内容都可以用来指导单词记忆。
一、心理学有关记忆的理论知识。
(一)三种记忆系统。
认知心理学以现代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考察人类的记忆现象,认为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登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虽然三个子系统在信息处理、保持时间、信息容量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三种记忆系统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处在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因此,相互之间存在极其紧密的联系并构成记忆系统的有机整体。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很长的时间。
(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30%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这条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识记后短期内遗忘较多,过了较长的时间后遗忘发展减慢了,即新近形成的记忆比历时较久的记忆容易遗忘。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有效的记忆来英语单词。
依据心理学的知识内容,我提出一些记忆单词应该遵循的方法:
(一)采取组块分组的方法。
这点借鉴了单词循环记忆法的优点,考虑到人的短时记忆的单位大致为7±2个单位。所以将英语单词分组组块来进行记忆。在分组的过程中要考虑好自己的能力和单词释义多少,单词本身的复杂程度,以及单词的发音、相关词的类型。组块记忆相对于整体的记忆来讲,有着一定的优势。组块化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重组或再编码,是记忆活动中最重要的方法,它将较小的记忆材料结合成较大的记忆单元,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提高记忆效果。对词汇的组块分类其实就是使词汇的记忆更加符合记忆者的心理特征和知识经验,从而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强化瞬时记忆,加强对信息的编码。
瞬间记忆存储时间很短,但却在记忆过程中占据主要作用,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只要再稍经启发,就能很容易地产生联想和回忆。瞬间记忆可以通过强化手段来加深。此外,对单词信息的编码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记忆单词的时候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来对单词进行编码,例如通过逻辑记忆、联想记忆、分类记忆,利用单词读音、构词法、对比记忆、联系记忆等多种方法对单词进行记忆。取代那种对单词进行死记硬背的机械式记忆。
(三)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艾宾浩斯在他的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他的这些观察结果告诉我们:人们对于理解的内容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且牢固,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相应地回忆起来也越轻松。机械的记忆不可取。我们的记忆要采取理解的形式,要分析记忆材料的内容。针对单词记忆而言,就要找出单词的释义与自己本身的知识相关的内容,争取做到理解记忆。
(四)及时复习,寻找最佳复习循环点。
遗忘的发生有规律可循,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其发生的规律和影响遗忘发生的诸多因素科学安排复习,尽可能地克服遗忘的发生。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知道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如果说注意方法、循序渐进是根本,那么适时复习则是巩固成果的关键。在记忆众多方法中,不论采取哪一种都必须与循环记忆法相结合才能使学习进入长期的良性循环。首先,复习应当在遗忘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进行在理解的基础上先密后疏、连续不断、密集多样的复习可以给大脑产生强烈刺激,留下深刻印象;其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个人记忆特点的适时复习计划,定时定期地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同时辅以习题进行自我评估、加以强化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超级秘书网
(五)记忆方法个性化。
记忆是一个很个性化的心理过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法、记忆能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艾宾浩斯经过了大量测试后,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数据,从而生成的一种曲线,是一个具有共性的规律。这个曲线并不能完全反映所有人的遗忘特征。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规律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培养自己的记忆的习惯。
三、结语。
诚然,关于记忆英文单词的方法不仅仅只有这些方法和技巧,心理学上关于记忆的论述也不只限于记忆结构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也是相对简单地运用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对科学记忆英语单词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技巧,还很不成熟,观点的提出也是不全面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对我们工作学习的巨大帮助,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冯凌,文风。艾宾斯浩遗忘曲线在单词记忆种的运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53-55.
[2]尤肖南。记忆与外语学习[J]。教学研究,2003,VOL16,(五):35-37.
[3]邢云,张广伟。论科学复习对客服遗忘产生的影响[J]。教育心理,2005,6:85.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诵读教学 诵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56-01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通过积累、感悟、熏陶及语感的培养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诵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泛读与精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本文结合笔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以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策略进行如下论述。
1 坚持以读为本,树立“大阅读”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尤为重要。为实现新课程目标,教师要不断转变以往诵读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文诵读观,让学生大胆诵读,积极主动地诵读,让学生学会自己读、自己思、自己赏、自己辨,让学生在诵读中学会发现,学会创造,使诵读成为自我发现的工具。
范读教学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教师要适时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情境中,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领悟文章的感情、气势、语序、趣味,在这种抑扬顿挫的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古文及现代文的阅读方面,将文字里的包含的感情加以宣泄,读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语文课堂要坚持“以读为本”的原则,让学生积累与感悟,加强人文熏陶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与悟,不再是教师说教的课堂,教师的讲解也是“读读讲讲”“讲讲读读”,让诵读来带动讲解,让讲解促进诵读。这样的课堂气氛更活跃,实现了教学的相得益彰。
2 创设阅读情境,提高诵读效果
情境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由情入境,由情入辞,由情入理、由情引发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把学生引入情境,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所上升,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产生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它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由“形”入情,由情入趣,再通过“情”这一纽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由于文本中存在语言文字的隐晦性,有些内容学生难以理解,难以唤醒学生原有的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一种高效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可借助音乐渲染、多媒体还原、表演体验等多种手段精心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
例如,在诵读朱自清的《春》时,为体现春天的美,需要学生反复诵读美文,让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再用轻松、明快的语气诵读课文,让学生读出欣喜之情,用高扬的语调读,对文章的整体节奏有所把握,主要是轻快、舒缓的语气,比如“盼望着,盼望着……”这时春天还没有到来,需要一种舒缓的语气,在诵读中使学生有入情入境的真实感。在读“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一句时,要放慢速度,让人有一种陶醉于春景中的感觉。再读到“满是” “闹”以及“飞来飞去”,要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把握好这种虚实结合的运用。让诵读之声响彻课堂,通过诵读,让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3 加强诵读技巧的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教师给学生做好诵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诵读技巧的情况下才能在诵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诵读之目的。诵读技巧是教师长期教学中摸索总结得出的。只有教师做到准确诵读才能更好指导学生能读好停顿、重音、轻音、语调,他们在语速的把握、节奏感的把握上有所进步。只有学生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诵读并感受课文意境,才能将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真正表达出声音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读,使学生如临其境、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可以避免枯燥无味地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诵读教学的作用。
在对《归园田居》进行诵读指导时,教师要让学生找出哪些是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诵读中想象诗中所描绘的图景?这样,学生的诵读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带着问题诵读更加认真,通过细品语言,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4 通过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诵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把握了文章的主要感情基调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诵读方法来体现这一感情,奔放的感情,可以通过组内、班内齐读来体现;婉约的感情,要让学生先听读再默读,对于有情有景的,可以配乐诵读;对于戏剧文学,可以通过分角色诵读来完成。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活泼有序的语言,并从中感受到语言所带来的。
课文可以通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比如学习《钱塘湖春行》时,为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的美感,创设意境让学生先听读,在听中感受到这种美妙的境界;可以由教师来诵读,也可以由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诵读,当学生沉浸在这种美的意境之中时。为了增添浓厚的感彩,还要配上音乐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对诗的意境有了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语感。
课文的自由品读。在诵读时可以不带任何问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读书之乐。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感知文章意蕴、品味文章内涵。
在收听电视散文的诵读中,在听广播时,让学生模仿跟读;并开展诵读比赛,通过诗歌朗诵等一系列的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综上所述,诵读教学和现代中学语文教育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初中语文老师还要加强诵读教学的设计和指导。在诵读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瑜.论教师范读在语文诵读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159.
论文关键词:诵读 古诗文 情境教学法 整体感知
论文摘要:作为和语文教育一起诞生的传统教学方式,诵读一直是古诗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但因为其概念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内涵及外延的不清晰让很多教师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试着从现代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的角度来论述诵读这一传统方法对于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总结出教师范读与配乐诵读这两种具体的营造情境的诵读方法,期许为教学实践带来些许的启示。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熔铸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怎样将这些浓缩着民族文化精神的古诗文更好地发扬和继承,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纵观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拆解,过于注重单个字词的解释,却轻视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和欣赏;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学习应有的兴趣和动力,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与最初的教育目标相背离。于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在如何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这一问题上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诵读”这种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上。
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只是指出“诵读是立足于‘读’而致力于‘悟’教学方法”,但具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以笔者的观点,诵读虽然作为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方法,却体现了现代情境教学的教育理念——它以“读”为途径,营造一种氛围,以次来缩短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对古诗文产生的隔阂感,并且通过自我积极地联想和想象,构建一种情感体验,以达到理解文本意义和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至于诵读具体是怎么创设情境促进教学的,有必要先从情景教学的相关理论谈起。
一、情景教学的定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境地。这种境地既含有时间因素,又包括空间因素;既囊括客观因素,又暗含主观因素。
情境教学来源于建构主义相关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者假说,而不是问题最终的答案。尽管现在很多的知识经过人们的整理变得系统,客观,可描述,其一定的外在形式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不同的学习者还是会基于不同的经验背景来建构起自己对该知识的理解,这种理解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于是,基于知识具有情境化、个体化特点的这种观点,1989年,布朗(J. S. Brown)等人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situated learning)的概念,他们认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即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它所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提供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有效的联想,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诵读——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
为什么古诗文教学要提倡诵读?古人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等词句深刻反映了诵读在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和整体感知理解文本内涵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情境说的角度来看,诵读能通过声音的方式让学生置身在一定的语言情境里,借助语言本身的形象性和语言环境的生动性来受到感染和陶冶, 从而获得语言体验, 激发语言情感, 体悟语言的美学意义。而这正切合“新课标”中“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要求。
(一)就语言的学习规律而言,诵读能通过制造情境来培养语感
根据我们儿童时期的母语习得经验,学习一种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通过不断地听说熏陶,自然而然地学会。即学习语言要从听、说入手创造情境培养语感,古诗文也同样如此。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诗文包括文言文和诗词曲两大部分。文言,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体。但由于在近两千年历史中,它一直处于与各个时代的口头语言相脱离的状态,不光现代人没有学习文言的环境,就是秦汉以后的各时代古人所面临的问题与难度都跟我们没有实质性差别。正如王力先生说的那样:“咱们现在模仿清代以前的古文,恰象罗贯中模仿汉末或三国时代的古文一样困难。”而阅读心理的角度研究表明,书面语的阅读理解有两条通道——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视觉通道,以文字的视觉表征为中介达到词义,即文字——词义;听觉通道,通过语音转录到达词义,即文字——语音——词义。选择哪条道路往往与阅读材料、阅读水平和任务要求有关。较难的阅读材料、阅读水平较低、需要记忆的材料等因素都会使读者选择语音通路,即听觉通道。所以郭绍虞先生才说:“学习这种超方言的文学语言(指“文言”引者),等于学习另一种语言,所以要求能够应用于写作,只有像鹦鹉学舌般的从诵读入手。…… 离口语愈远,那么学习的方法也就愈需要诵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文言的语言交际环境,通过读的方式多接触文言材料,强化听说两方面的训练,增加对于文言的感性认识。
至于中学教材中的诗词曲,它们大都来源于远古歌谣,虽然后来脱离了音乐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但歌唱赋予的句式整齐、合于音律的言语形式却被保留了下来,一般讲究用词凝练、声韵和谐,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特殊的语言组合以及它与诗人情感相结合的特征,决定了读者只有通过诵读才能领略其音乐美,进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韵味和精神实质。
(二)就古诗文的特点而言,诵读能通过声音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汉语具有独特的词音形式,它用类似于事物的自然声音的听觉符号为能指形式来指称对象,使得特定的声、韵、调与相应的情感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对应性。由于汉语词音的这种直接表意的功能,人们在诵读汉语文本的过程中,仅凭这些语词在诵读时的音韵特征,不仅能对全文或个别语句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把握,而且这种体验的深刻与真实,对读者情感的震撼,更是一般单纯的教学无法企及的。
因此古人讲究“循声以求义”的方法正,就是要以感知话语声音形态的方式,尽量还原作者创作时的真实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实现文本的感悟理解。文本是无声的话语,但当它以文字的形式独立存在的同时就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语境,“也必然减损了言语生成之时的具象与鲜活,漏失了声音,也意味漏失了一部分的情味。这就为读者的创造提供了空间”诵读类似一种话语的还原过程,主要通过对语调高低的调整,节奏快慢的掌握,不断地猜测、预期和选择,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读出来的文本除了原始意义已经包含读者自我的情感态度与认知了。
(三)就阅读的目的而言,诵读能通过整体感知积累言语材料
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他们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文学作品同样具有“格式塔质”,虽然是由各个部分构成,但作品整体的意蕴超过各个部分的综合,这也正是作品的张力所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将其割裂为背景简介、文言知识、句子翻译、背诵课文等几个单独的教学模块,这样不仅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而且不符合心理学的认知常规。
古诗文的美存在于它外部言语和内部蕴涵的思想内容中。因此,诵读古诗文其实通过鉴赏主体对言语形式的把握去感受其中的意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眼、口、耳、脑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包含了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多种复杂的心理因素,体现了整体的观点。语言现象都是通过“整体”发挥作用的。诵读以其极强的整体记忆功能而成为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手段。同时,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历经千百年仍然传诵至今的名篇,其文质兼美的特点让我们不仅能通过学习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当中蕴涵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载体。
三、诵读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任何文本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对文本的阅读过程就是读者根据自身情感经历去感知作者沉淀在作品中的情感的过程,读者的经历不同,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存在差异。古诗文由于其特定的创作情境,文本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代的隔阂,还有人格和情感的隔阂。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这些条件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们克服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困难,使学生在文本的创作语境中,体验、理解作者,由诵读“读”出“滋味”。具体到实践中应该怎样设置这种情境呢?教师范读和配乐诵读是一线教师经常采用的两种方法。
在诵读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范读是需要的。范读的作用不是使范读成为学生简单模仿的范本,而主要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富有意味感的声音形态,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所表现的意义情调,为自己的感知表现找到准确的路径,从而以他自己的方式读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喜欢使用专家的范读录音,认为专家的诵读比自身完美。但是其恰恰忽略了范读的作用就是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以拉进学生与古诗文的距离,只有身在现场才能切身体会,专家即使读的再好都会有一种无法企及的隔阂感,无论从感染力还是气氛的营造上,都不如教师亲自示范效果好。
诵读时也可以找一些意境接近的曲子来配合。音乐其实是一种情绪,其感召力是靠情绪的渲染。中学生诵读古诗文困难,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字句难懂,而是不能进入带着感情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这时候就需要音乐这个媒介。《登高》的二胡曲,《雨霖铃》的排箫声,《孔雀东南飞》时梁祝交响乐…… 这些在音乐配合下的古诗文,能大大扩展学生们的想象力,很容易将读者带入“角色”,不仅激发了“读”的兴趣,还加深了“品”的深度。但在应用的时候要注意围绕课堂主题,有针对性的引入,切不可无目的的乱用滥用,那样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的课堂会因为偏离教学目标而本末倒置。
四、小结
普遍认为的情景教学法有四个特征:形式上的真实,情感上的真切,所含意境的深远,围绕学习内容的中心或主题展开。诵读就是这样一种立足于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用语音的“读”营造形式上真实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能引感上的共鸣,以达到体会作品中深远的意境的目的。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应然”,怎样将“应然”转化为“实然”达到诵读的目的,还需要教师们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晶.正解诵读法[J].中学语文,2008(9).
[2]李泓. 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6(10).
[3]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关键词:诵读;古诗文;情境教学法;整体感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202-02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熔铸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怎样将这些浓缩着民族文化精神的古诗文更好地发扬和继承,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纵观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拆解,过于注重单个字词的解释,却轻视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和欣赏;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学习应有的兴趣和动力,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与最初的教育目标相背离。于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在如何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这一问题上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诵读”这种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上。
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只是指出“诵读是立足于‘读’而致力于‘悟’教学方法”,但具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以笔者的观点,诵读虽然作为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方法,却体现了现代情境教学的教育理念――它以“读”为途径,营造一种氛围,以次来缩短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对古诗文产生的隔阂感,并且通过自我积极地联想和想象,构建一种情感体验,以达到理解文本意义和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至于诵读具体是怎么创设情境促进教学的,有必要先从情景教学的相关理论谈起。
一、情景教学的定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境地。这种境地既含有时间因素,又包括空间因素;既囊括客观因素,又暗含主观因素。
情境教学来源于建构主义相关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者假说,而不是问题最终的答案。尽管现在很多的知识经过人们的整理变得系统,客观,可描述,其一定的外在形式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不同的学习者还是会基于不同的经验背景来建构起自己对该知识的理解,这种理解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于是,基于知识具有情境化、个体化特点的这种观点,1989年,布朗(J. S. Brown)等人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situated learning)的概念,他们认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即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它所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提供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有效的联想,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诵读――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
为什么古诗文教学要提倡诵读?古人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等词句深刻反映了诵读在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和整体感知理解文本内涵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情境说的角度来看,诵读能通过声音的方式让学生置身在一定的语言情境里,借助语言本身的形象性和语言环境的生动性来受到感染和陶冶, 从而获得语言体验, 激发语言情感, 体悟语言的美学意义。而这正切合“新课标”中“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要求。
(一)就语言的学习规律而言,诵读能通过制造情境来培养语感
根据我们儿童时期的母语习得经验,学习一种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通过不断地听说熏陶,自然而然地学会。即学习语言要从听、说入手创造情境培养语感,古诗文也同样如此。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诗文包括文言文和诗词曲两大部分。文言,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体。但由于在近两千年历史中,它一直处于与各个时代的口头语言相脱离的状态,不光现代人没有学习文言的环境,就是秦汉以后的各时代古人所面临的问题与难度都跟我们没有实质性差别。正如王力先生说的那样:“咱们现在模仿清代以前的古文,恰象罗贯中模仿汉末或三国时代的古文一样困难。”而阅读心理的角度研究表明,书面语的阅读理解有两条通道――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视觉通道,以文字的视觉表征为中介达到词义,即文字――词义;听觉通道,通过语音转录到达词义,即文字――语音――词义。选择哪条道路往往与阅读材料、阅读水平和任务要求有关。较难的阅读材料、阅读水平较低、需要记忆的材料等因素都会使读者选择语音通路,即听觉通道。所以郭绍虞先生才说:“学习这种超方言的文学语言(指“文言”引者),等于学习另一种语言,所以要求能够应用于写作,只有像鹦鹉学舌般的从诵读入手。…… 离口语愈远,那么学习的方法也就愈需要诵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文言的语言交际环境,通过读的方式多接触文言材料,强化听说两方面的训练,增加对于文言的感性认识。
至于中学教材中的诗词曲,它们大都来源于远古歌谣,虽然后来脱离了音乐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但歌唱赋予的句式整齐、合于音律的言语形式却被保留了下来,一般讲究用词凝练、声韵和谐,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特殊的语言组合以及它与诗人情感相结合的特征,决定了读者只有通过诵读才能领略其音乐美,进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韵味和精神实质。
(二)就古诗文的特点而言,诵读能通过声音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汉语具有独特的词音形式,它用类似于事物的自然声音的听觉符号为能指形式来指称对象,使得特定的声、韵、调与相应的情感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对应性。由于汉语词音的这种直接表意的功能,人们在诵读汉语文本的过程中,仅凭这些语词在诵读时的音韵特征,不仅能对全文或个别语句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把握,而且这种体验的深刻与真实,对读者情感的震撼,更是一般单纯的教学无法企及的。
因此古人讲究“循声以求义”的方法正,就是要以感知话语声音形态的方式,尽量还原作者创作时的真实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实现文本的感悟理解。文本是无声的话语,但当它以文字的形式独立存在的同时就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语境,“也必然减损了言语生成之时的具象与鲜活,漏失了声音,也意味漏失了一部分的情味。这就为读者的创造提供了空间”诵读类似一种话语的还原过程,主要通过对语调高低的调整,节奏快慢的掌握,不断地猜测、预期和选择,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读出来的文本除了原始意义已经包含读者自我的情感态度与认知了。
(三)就阅读的目的而言,诵读能通过整体感知积累言语材料
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他们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文学作品同样具有“格式塔质”,虽然是由各个部分构成,但作品整体的意蕴超过各个部分的综合,这也正是作品的张力所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将其割裂为背景简介、文言知识、句子翻译、背诵课文等几个单独的教学模块,这样不仅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而且不符合心理学的认知常规。
古诗文的美存在于它外部言语和内部蕴涵的思想内容中。因此,诵读古诗文其实通过鉴赏主体对言语形式的把握去感受其中的意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眼、口、耳、脑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包含了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多种复杂的心理因素,体现了整体的观点。语言现象都是通过“整体”发挥作用的。诵读以其极强的整体记忆功能而成为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手段。同时,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历经千百年仍然传诵至今的名篇,其文质兼美的特点让我们不仅能通过学习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当中蕴涵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载体。
三、诵读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任何文本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对文本的阅读过程就是读者根据自身情感经历去感知作者沉淀在作品中的情感的过程,读者的经历不同,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存在差异。古诗文由于其特定的创作情境,文本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代的隔阂,还有人格和情感的隔阂。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这些条件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们克服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困难,使学生在文本的创作语境中,体验、理解作者,由诵读“读”出“滋味”。具体到实践中应该怎样设置这种情境呢?教师范读和配乐诵读是一线教师经常采用的两种方法。
在诵读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范读是需要的。范读的作用不是使范读成为学生简单模仿的范本,而主要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富有意味感的声音形态,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所表现的意义情调,为自己的感知表现找到准确的路径,从而以他自己的方式读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喜欢使用专家的范读录音,认为专家的诵读比自身完美。但是其恰恰忽略了范读的作用就是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以拉进学生与古诗文的距离,只有身在现场才能切身体会,专家即使读的再好都会有一种无法企及的隔阂感,无论从感染力还是气氛的营造上,都不如教师亲自示范效果好。
诵读时也可以找一些意境接近的曲子来配合。音乐其实是一种情绪,其感召力是靠情绪的渲染。中学生诵读古诗文困难,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字句难懂,而是不能进入带着感情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这时候就需要音乐这个媒介。《登高》的二胡曲,《雨霖铃》的排箫声,《孔雀东南飞》时梁祝交响乐…… 这些在音乐配合下的古诗文,能大大扩展学生们的想象力,很容易将读者带入“角色”,不仅激发了“读”的兴趣,还加深了“品”的深度。但在应用的时候要注意围绕课堂主题,有针对性的引入,切不可无目的的乱用滥用,那样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的课堂会因为偏离教学目标而本末倒置。
四、小结
普遍认为的情景教学法有四个特征:形式上的真实,情感上的真切,所含意境的深远,围绕学习内容的中心或主题展开。诵读就是这样一种立足于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用语音的“读”营造形式上真实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能引感上的共鸣,以达到体会作品中深远的意境的目的。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应然”,怎样将“应然”转化为“实然”达到诵读的目的,还需要教师们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晶.正解诵读法[J].中学语文,2008(9).
[2]李泓. 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6(10).
[3]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