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货币一体化论文8篇

时间:2023-03-01 16:23: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货币一体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货币一体化论文

篇1

关键词:货币合作 最优货币区 货币一体化 东亚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088-02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深刻反思,决定积极推进区域金融合作,共同致力于建立区域资金救助机制,以避免危机发生时的措不及防。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让亚洲国家感到了进行货币合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随着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东亚货币一体化成为学术界内外讨论的焦点。

一、“最优货币区”基本理论

最优货币理论是在关于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孰优孰劣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该理论研究了一组国家可以组成货币区,并在经济趋同的基础上实行单一货币应当具备的条件。这一学说为实行区域货币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首先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的概念。后又经麦金农、凯南、英格拉姆等人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目前,该理论已成为国际货币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

1.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提出“最优货币区”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他将要素的流动性作为一个最优货币区域的重要属性。他认为最优货币区域是根据内部的要素流动和外部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来定义的,当要素在该区域内自由流动时,那么对实际波动的调整不会在成员中引起巨大的、破坏性的价格和收入的变化。蒙代尔认为需求转移是引起外部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对最优货币区域的讨论始于研究各国如何最好地对需求转移作出调整。蒙代尔认为组成最优货币区域的标准是要素的流动性,即那些彼此间生产要素高度流动的国家或地区适合组成一个货币区。各成员货币间实行固定汇率或采用共同货币,对区外的其它货币实行浮动汇率。

2.继蒙代尔对最优货币区标准问题的研究之后,英格拉姆、麦金农、凯南、哈伯特和弗莱明等经济学家也参与到“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当中来,完善了对“最优货币区”所需充分条件的研究,主要包括:

(1)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蒙代尔(1961)和英格拉姆(1962)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就能实现资本和劳动力从赤字国向盈余国的转移,促进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内外均衡。因此,生产要素高度流动的国家(地区)适合组成最优货币区。

(2)经济高度开放。麦金农(1963)认为,较高的内部经济开放度是组成货币区的必要条件。因为,经济高度开放的小国汇率稍有变化,就会引起国内物价的剧烈波动,对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产生严重影响,但对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却相对较小。

(3)经济多元化。凯南(1969)认为,经济高度多元化的国家才是货币区的理想参与者。因为,经济多元化意味着商品生产的多样化,可以降低商品受外部市场冲击的风险,并能以商品为纽带,在区域内编织相互依赖的国际经贸网,结成经济共同体。这样,一方面能承受实行固定汇率后损害本国经济稳定性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最优货币区”提高货币效率。

(4)通货膨胀偏好相似。弗莱明(1969)认为,物价稳定是“最优货币区”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相似的通货膨胀率是实行共同货币政策的前提条件。如果通货膨胀率差距过大,则高通胀国家要求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低通胀国家可能希望维持不变,而通货紧缩国家可能要求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从而无法实现政策的一致性,也就很难维持货币区稳定。

(5)政策一体化。基于对宏观层面趋同条件必要性的理解和对现实中宏观结构差异的认识,英格拉姆等人(英格拉姆,1969;凯南,1969;哈勃勒,1970)先后提出了构成最优货币区的政策一体化条件,即各成员必须对其货币、财政及其他经济、社会政策进行协调,寻求一致。

(6)金融一体化。英格拉姆(1973)在其后期的研究中指出,与长期资本自由流动相联系的金融一体化才是衡量货币区是否最优的最佳标准。因为在金融高度一体化的条件下,利率的任何微小波动都会导致资本的跨国充分流动,而货币区可以避免利率波动对汇率的冲击。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有利条件

1.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东亚各国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区域内贸易投资发达,各国之间有较强的依存度。东亚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东亚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贸易以及投资往来十分发达,其相互依存关系也十分紧密,并且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的复苏,东亚新兴工业区逐渐成为区域内国家的最大投资者。区域内长久的贸易合作及发达的贸易投资,表明亚洲经济的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亚洲经济在逐渐走向自立,这给亚洲货币合作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2.东亚经济体的开放性很高。经济体的开放程度越高,交易成本越低,共同货币给成员国带来的利益就越大。我们采用传统的指标即本国进出口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该比率越大,建立货币联盟的可行性越强。东亚国家与地区的对外开放度是比较高的,均值都在100%以上,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度都在100%以上。由于东亚各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属于开放型经济,对汇率的波动十分敏感,对汇率市场的高度依赖需要汇率的稳定,因此迫切需要进行货币合作来稳定汇率。对比欧元区货币合作前各国家经济对外开放度,可以看出,东亚地区经济开放度基本接近欧元区,这说明东亚地区与欧元区一样,符合建立货币联盟的某些特征。

3.区域内部贸易关系紧密。区域内贸易与投资额越大,区域的经济整合度就越高,区域内的货币合作收益也就越大。区域内贸易关系的紧密有利于形成货币合作区,它是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条件。

2004年东亚主要经济体区域内贸易额占区内GDP的比重均比较高,可见东亚各经济体的区内经济整合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东亚地区的区内投资比例已占到其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4.东亚地区具有劳动力优势,工资价格弹性大。东亚国家在向工业化国家转化的过程中,劳动力大量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满足了工业化进程中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的同时,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弹性。东亚各国没有最低工资法,就业保障法。由于东亚地区工资具有充分的弹性,于是货币工资的提高、降低就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使经济恢复均衡,从而使汇率的调节作用不再重要。这样一个区域组成货币联盟,其放弃汇率的成本不大。相比之下,欧盟各个成员国由于社会福利和失业保险较高,使得其工资刚性较强,失业率再高,也不会使名义工资下降,对于调节国内经济失衡有着较大的阻碍作用,这就是欧盟成员国失业率问题一直不能得以解决的主要原因。

5.经济增长同步性。2000-2007年,东亚国家经济增长显现出很高的同步性。中国与亚洲国家中与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同步性不是很强,这是因为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经济总量较大,产业结构也较完善,并且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经济政策的独立自主,所以中国的经济一直能够高速、稳定、持续地增长。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这些欧洲货币合作初始国家,在1993-2000年期间的同步性情况,我们发现除了爱尔兰经济增长一直高于其他国家外,这些货币合作国家的经济增长周期呈现很强同步性。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东亚国家的同步性虽然不及欧盟强,但也达到了比较强的程度,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6.东亚各地区通货膨胀指标具有相似性。各国通货膨胀的差异不仅会通过影响汇率而影响国际收支基本账户的失衡,还会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短期资本的流动,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如果货币区内各国通货膨胀率趋于一致,就可以避免汇率的波动带来的风险。

2003-2007年东亚地区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较低的。通过对东亚地区一些国家最近几年通胀率计算得出东亚地区各国通胀率的均值和标准差,我们可以看出东亚地区各国近年来的通胀均值都不是很高,标准差也相差不大。进一步,我们也可以求出总的通胀率均值为3.3398,平均标准差为1.478259,而关世雄(2003)计算得出1982年一1999年,欧洲12国的通货膨胀率平均值为5.4,标准差为3.5。通过比较,东亚通胀率的均值和标准差均值都要比欧洲低,可以说,存在着与欧盟一样具有最佳货币区的某些特征。

7.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通常货币区内成员之间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越高,说明大多数成员的经济发展目标更趋于一致,那么货币联盟实施的成本就会减少,共同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会更明显,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参加国之间相关系数低,甚至为负的话,那么组建货币联盟后,实施同一经济政策后必将会对相应的国家产生负面影响,阻碍各成员国经济发展。

在统计学上,相关系数在0.3-0.5之间是低度相关,在0.5-0.8之间是显著相关,在0.8以上是高度相关。表6反应的是2000-2007年东亚国家的相关性,所列的国家中,基本都为正相关,除去相关性为负的3组关系,显著相关和高度相关比例占到54.55%;与表7欧盟国家经济增长相关性相比,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显著和高度相关所占比例为50%。东亚国家还略高一点。说明东亚国家在相关性方面,东亚国家与欧盟一样具有进行货币合作的基础。

三、东亚货币合作的不利因素

1.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平衡性。东亚地区中、日两国在经济上是地区大国,其经济总量占据主导地位,被看作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而其他国家从经济总量上与之有相当大的差距。从人均GDP看,除日本是发达国家外,其他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欧盟国家相比,亚洲各国人均GDP不仅居于不同层次而且各层次相差较大。比如2007年日本人均GDP是中国大陆的15.96倍。亚洲各国发展状况的悬殊差异会使经济目标和政策不一致,从而阻碍货币一体化的进程。

2.区域内经济结构的类似。在“10+3”区域内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具有相似的经济结构,绝大多数是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区域内国别经济之间竞争性强、互补性弱,这必然会导致在国际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并且共同具有对区域外国际市场依赖性的特点.该问题很难协调和处理,极容易产生矛盾,这必将会成为今后一体化进程的绊脚石之一。

从表1可以看出,从三大区域组织的内部贸易比率上看,东盟比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都要低得多,基本上只有这两个组织的1/2或者更少。这从一个方面反应了东盟成员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经济结构相类似,出口贸易竞争性高于互补性。

3.政治制度方面的阻碍。东亚各国地区一直存在分歧,包括历史上的积怨、战争、文化传统、领土纠纷等等,各国国家民族意思很浓,意识较强。日本由于拒不承认战争犯罪和清算历史问题及领土纠纷,尽管是区内第一经济实体,但几乎和区内所有国家都矛盾重重。民族、宗教与文化的多元性和巨大差异性增大了亚洲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增进信任的难度,导致很多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增加了亚洲货币合作的困难。

4.难以选定货币一体化的初始国家。目前亚洲缺少强势货币,没有一种货币能承担起核心的责任。由于货币一体化对于大国而言是扩大地区影响力的有利条件,各大国都想把握主导权,同时又相互排挤对方的影响力。对于小国而言,则是慎重面对,避免沦为大国的经济附属国。因此,目前主要表现在各主要大国积极制定和扩张自由贸易区,小国则结成同盟谨慎面对。同时,随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脱欧入亚”,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的行动,也为初始国家的选定增加了变数。

四、结论

东亚货币合作在经济开放度、通胀相似性、经济增长相关性等方面基本达标,具有最优货币区的某些特征。东亚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困难是暂时的,也是可以克服的。随着东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基本条件的成熟,东亚货币合作的构想终有实现的一天。而中国作为亚洲的政治和经济大国,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积极参加和促进东亚货币合作的各项事宜。

参考文献:

1.张亮.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6

2.王晓婧.亚洲货币联盟和亚元的创建及构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6

3.吴佳茗.从区域货币一体化看中国的路径选择.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9

4.赵锡军,李悦,魏广远.亚洲货币合作:理论与可行性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

5.刘晶.亚洲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模式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9)

6.谭蓉娟.东亚货币一体化合作基础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5)

7.杨秦,赵勇.亚洲货币一体化―亚元的可行性分析[J].时代金融,2008(09)

8.关世雄.亚洲货币一体化研究―日元区发展趋势[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最优货币区;货币金融合作

中图分类号:F8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077-03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增强丁东亚各国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的意识,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及欧元的诞生,关于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及“亚元”的研究日益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而基于货币金融合作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最优货币区理论”。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衡量标准

最优货币区(OCA理论)是指一种“最优”的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最优”是根据保持内部和外部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来定义的,如果一个货币区内的成员国由于遭到经济冲击而形成不同程度的不均衡时,货币区内有充分的调节功能使成员国不用内部汇率的调整实现外部均衡,同时实现国内的失业和通货膨胀目标,即内部目标,那么这些国家所组成的货币区就是“最优货币区”。最优货币区理论所关注的关键问题是由于放弃汇率调整而产生的宏观经济内部调整的成本。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最先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并且认为地区间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判断一个最优货币区的标准,随后,一些经济学家纷纷撰写论文分析最优货币区的判断标准。

1.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蒙代尔在他的论文中指出,如果劳动力和资本能够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当面临不同程度的冲击时,经济不均衡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来恢复,这样就降低了名义汇率调整的必要性。

2.名义工资和价格弹性。如果名义工资在要成立货币区的国家中是有弹性的,则在国家间面临不对称的冲击而造成经济不均衡时,可以通过名义工资的调整来实现。因为,如果价格和工资在整个区域内,随着供给和需求条件的变化进行浮动,那么在这个区域内的地区就应该通过固定汇率联系起来。价格和工资的完全弹性会使各个市场的供给等于需求,在出现影响地区间国际收支的扰动时,可以迅速地进行调整,而不至于引起失业和通货膨胀。实现内部和外部均衡。

3.经济开放度标准。这一标准是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在蒙代尔论文的基础上提出的。麦金农认为,经济开放度与浮动汇率的有效性成反比。经济开放度指一国的贸易商品占非贸易商品的比率,这一比率越高,则该国家的经济开放度就越高,这时浮动汇率用于调节外部不均衡就显的没有必要。可见,在经济开放度较高的国家,运用浮动汇率来调节经济就会失效,参加货币同盟的成本就会较低。

4.相对称的冲击。对称冲击指对不同经济体产生相似或类似的冲击,非对称冲击指对不同经济体产生不相同的冲击。如果一国同货币区内的其他国家具有相似的经济周期,并且在供给和需求等经济冲击上也具有相似性,则采用共同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并且加入货币联盟的成本就会较低。

5.产品多样化。产品多样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抵御冲击能力越强,与不同的国外需求冲击具有交叉抵消的机制,足以消除整体冲击,不需要汇率机制的调节机能;多样化程度低的国家,抵御冲击的能力较弱,应联合起来组成货币区,对外实行灵活有弹性的汇率安排。

6.金融市场一体化标准。美国经济学家伊格拉姆认为金融一体化应作为最优货币区的标准,这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引起利率较小的波动就会带来大量的资金流出流入,从而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因此,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国家之间可以组成货币同盟。

7.通货膨胀率的趋同性。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两个国家通货膨胀率的不同会造成名义汇率的波动,这就会影响国家间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从而带来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因此,如果国家间的通货膨胀率较低并且相似,则国家间的汇率会很稳定,这时国家之间组成货币区的成本就会小些。

8.财政支付一体化。如果国家之间能够建立起一体化的财政支付系统,则运用汇率浮动来调节经济的不均衡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财政的自动转移支付机制或财政政策的积极主动支付转移,会给遇到负面冲击的国家带来补偿,用于其恢复均衡。

9.政治一体化。经济学家Mintz认为:“货币一体化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条件是国家间政治一体化的意愿”,因为政治一体化可以维持国家间的合作和对话,加强国家间的制度化联系纽带,在货币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政治因素主导经济因素,并且如果在货币区内有一个区域性的主导大国来维持货币合作,或者说在国家间有一个广泛的制度联系网络来使成员国都可以容忍货币丧失带来的成本的话,就更容易持续成功的维持货币区。

以上这些都是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的最优货币区形成的标准,但是对于这些标准是存在争议的。

二、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

(一)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越高,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或单一货币的成本越低。这几年来,东亚地区劳动力、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正在提高,首先,在直接投资方面,有40%的直接投资来自东亚区域内部,并且日本往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占其总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这说明了东亚地区资本的流动性已经大大增强,并且有利于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其次,在劳动力流动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东亚地区内移民只有100万,到1997年,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了6513万。随着东亚各国家经济合作的加强,这一趋势会不断加强。

(二)名义工资和价格弹性

区域内的国家遭受外部冲击时,若该国工资和价格弹性较大,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可以通过工资和价格的自由浮动来解决,从而不存在失业和通货膨胀,因此,用汇率来调节经济就没有必要了。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价格引导稀缺资源的配置,当供给和需求出现不平衡时可以通过价格的自由浮动来解决,市场的总趋势是达到出清状态。因此,价格和工资具有较大的弹性。东亚地区由于发展的是市场经济,工资和价格的弹性较高;并且东亚地区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存在着力量强大的工会组织。因此,东亚地区工资和价格的弹性还是比较高的。

(三)经济开放度及贸易一体化程度

东亚地区的贸易一体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并且同欧盟相

似。首先,区域成员对区域内的贸易依赖性很高,因为东亚地区内各国家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明显的梯队形状,国家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这是由于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平衡所造成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较低,而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较高。其次,区域整体的内部贸易比重呈现增长趋势,区域贸易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强。这得益于区域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跨国公司在区域的广泛投资。

(四)产品多样化

产品多样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抵御冲击能力越强,与不同的国外需求冲击具有交叉抵消的机制,足以消除整体冲击,不需要汇率机制的调节机能;多样化程度低的国家,抵御冲击的能力较弱,应联合起来组成货币区,对外实行灵活有弹性的汇率安排。从以上的贸易一体化标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东亚地区单个国家的产品多样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东亚各国家之间的贸易依赖性比较强,并且各国家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明显的梯队形状,互补性较强。例如,有些国家主要生产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些国家主要生产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等等。因此,东亚地区符合这一标准的程度较高,应该联合起来组成单一的货币区。

三、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存在的障碍及对策

1.从内部环境来看,东亚地区经济条件差异太大,并且经济发展参差不齐。例如,亚洲“四小龙”与越南、柬埔寨甚至中国内地等的经济发展水平就有很大的差距,各国的经济利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当进行货币政策的协调时很难达到意见的统一,或对政策的协调进行妥协。从外部因素来看,美国反对东亚地区成为一个最优货币区,欧元的诞生是欧盟各国家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结果,欧盟各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是一个声音,在诸多利益上与美国有分歧。若东亚地区成为一个最优货币区,需要东亚地区高度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在欧元越来越强势并打乱了美元一统天下的情况下,美国当然不希望世界上再出现一个强大的货币区与美元抗衡。

2.从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来看,东亚地区大多数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不完善,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比较低。这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可以看出来,主要表现:(1)东亚地区缺少一个有固定收益的证券市场,进行长期投资的企业无法发行自己的固定利息债券,只能向银行进行短期贷款;(2)东亚地区除了中国香港外,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低,并且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也较差;(3)东亚地区金融市场的规模还很小,并且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4)东亚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的限制还是很多的,有些国家的资本项目至今还没有开放,即使资本项目已经开放的国家,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着许多限制。因此,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东亚地区还不具备单一货币区所需要的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

3.从东亚整个整体看,这里缺少一个实现货币区域合作的轴心国,就像欧盟中的德国那样的国家。中国对于货币金融的合作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但至今没有明确的行动,再加上中国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还没有明显的意愿改变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日本的经济实力近几年一直在下降,并对区域内经济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在加上日元的不稳定,日本也不适宜成为一个轴心国;至于韩国,始终没有表现出一个积极的态度。所以,东亚三大经济大国都不适宜成为一个轴心国,更不用说那些小国家了。

因此,从目前来开,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基础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应采取如下措施:

1.促进经济一体化

东亚地区应进一步加强经济金融合作,在区域内进一步放开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达到建立货币区合作标准的进程,而且还能够促进各国宏观经济的对称性,所以,任何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努力,都会使该地区向最终建立货币区发展。

2.建立汇率合作机制

在东亚的货币金融合作中,还没有设计汇率稳定的严格的框架协议,只是进行汇率稳定的尝试性的合作,如建立双边的或多边的货币互换协议,紧急时刻货币援助的协议,共同干预市场汇率的行动,等等,还没有形成汇率目标区的计划。东亚地区应形成一个严格的汇率目标区计划,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并且货币合作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加强贸易合作,贸易合作又能反过来促进货币金融合作,这是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的一个关键的步骤。

3.完善金融市场的建设

上面已经分析过东亚地区金融市场的建设还不完善,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这从上世纪所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得出来。应努力改变目前金融市场建设不完善的状态,在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过程中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加强信息披露,并且各国也应该同时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使东亚地区形成一个高度完善、法制健全的金融市场。

4.形成一个轴心国

上面已经论述过,东亚地区缺乏一个像德国那样的轴心国。在这一方面,东亚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三个国家一中国、韩国和日本都可以作为一个轴心国。日本要想成为东亚地区经济金融合作的轴心国,应该清醒认识自身的政治问题,并且加强自身经济的稳定;中国要想成为东亚地区的轴心国,应该进一步加强经济建设,完善金融市场,努力处理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情况,并且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不断发挥大国应有的作用;韩国要想成为东亚地区的轴心国,应该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态度,并加强自身经济的建设和稳定,完善自身的金融市场。

篇3

【论文关键词】 欧盟 经济一体化 欧洲模式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上成立最早、成效最卓著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5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展示了一个具有欧洲特色的经济合作模式,在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区从欧洲模式中寻找经济合作的经验和灵感,通过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来分析欧洲模式,以期对现实有所指导意义。 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欧洲经济一体化以“舒曼计划”为起点,启动了从煤、钢、原子能领域到共同农业政策领域,乃至货币联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经理了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乃至欧洲联盟的一个过程。站在历史的角度,这一发展进程明显的分为四个阶段。

1.共同体建立到1968年关税同盟的建成以及1969年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个阶段。1958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在意大利的罗马签订《罗马条约》,决定将他们之间的合作扩大到原子能和其他经济领域,决定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样欧洲经济一体化就由一个领域扩展到多个领域,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出现三个共同体共存的现象。特别是《罗马条约》规定了下一步一体化的新目标:建立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从而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约可依,按照条约规定的日程进行。到1968年,关税同盟提前一年半实现,共同农业政策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2.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二个阶段。进入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共同农业政策执行难以为继。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石油国石油禁运带来的能源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使得欧共体国家纷纷采取自保的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欧洲市场分割严重。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国家提出的稳定货币汇率的经济货币联盟计划也最终流产。只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相对缓和时,欧共体才建立起稳定货币汇率的欧洲货币体系。

3.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发动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三个阶段。进入八十年代后,欧共体国家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上世界经济区域化浪潮的推动,欧洲在次走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前列。1987年签署生效的《单一欧洲法令》规划了欧共体到1993年实现成员国之间在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为特征的欧洲统一大市场。与此同时,为统一大市场的正常运作做准备,在欧共体执行委员会主席德洛尔的主导下,开始了实现欧洲单一货币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在这个阶段欧共体变成了一个具有经济联盟性质的共同市场。

4.以90年代初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和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的启动为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走进其发展的第四阶段。冷战的骤然结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欧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特别是剧变后的中东欧开始了一个申请加入欧盟的“回归欧洲”的过程和统一后德国在欧洲地位的变化。最终欧共体国家选择了更深层次的一体化。1991年12月的《马约》是一体化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它确立了欧洲一体化的三根支柱,并以第一根支柱——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其发展的重心。此后经过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2001年的《尼斯条约》和2011年的《欧盟宪法条约》,欧洲经济合作向一个完全经济体化的经济联盟更加接近。

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尽管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一体化或者迅速发展、或者徘徊不前、或者硕果累累、或者成就难觅,但是最终欧洲一体化还是得以顺利的进行,体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独特的进程特点。

1.一体化过程的渐进性。无论是合作的范围、领域,还是组织协调机构的建立、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一体化程度的发展本身,都体现了一个渐进性的发展历程。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6国煤钢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到现在27国开始走向经济和货币联盟,每前进一步都是欧盟成员国反复协商、谨慎考虑后的结果。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给成员国一定的准备和过渡时间。

2.一体化过程的协调性和妥协性。欧盟是各国联合起来组成一体化 集团,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在一体化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甚至是激烈的争执乃至对抗,但欧盟各国最终都能认识到一体化集团是他们获得发展的最快、最好的经济组织形式。成员国为了实现共同利益通过互相协商和互相配合,通过实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原则来消除矛盾。这些原则包括:民主平等原则、共同受益原则、核心欧洲原则以及灵活性原则。

3.组织运作机制的超国家性和均衡性。为保证一体化顺利进行,欧盟设立了具有一定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协调机制。这些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分配上不但强调每个成员国参与,而且强调各机构在其管辖范围内超越各成员国政府的权力,以及各机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凸现出欧盟独特的组织运作机制。

4.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外部敏感性。这主要是指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受世界外部环境的影响。一定时期的国际形势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影响较大,欧洲经济一体化体现出明显的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依赖。如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不仅使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缓慢,也导致一体化步伐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使欧共体在20 世纪70年代就提出的在10年内分阶段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计划也因此受阻。 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这一发展模式的出现,既有二战后独特的历史条件——冷战的大环境,更有欧洲各国在应对来自外部环境时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篇4

【关键词】欧洲货币一体化,欧洲债务危机,制度变迁

一、引论

以2009年末的希腊债务危机为导火线的欧洲债务危机如今烧遍了整个欧元区国家,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关于这次的债务危机的爆发原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笔者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正是在于其制度上的缺陷。而这一缺陷早在欧洲货币一体化之初就已埋下伏笔。要理清欧洲债务危机的前因后果,需要从欧洲货币一体化这场持久的制度变迁开始研究。

二、欧洲货币一体化

欧洲货币一体化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欧洲支付同盟。1989年6月,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在马德里召开会议,提交了“德洛尔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一个分三个阶段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计划,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统一的金融市场和中央银行,最终实现欧洲货币一体化。1991 年 12 月,欧共体理事会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会议正式通过了“德洛尔报告”,决定分 3 个阶段建立欧洲经济与货联盟,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构想终于正式启动。

1、“德洛尔报告”第一阶段:1990年7月1日——1993 年底。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与欧洲内部大统一市场的建设节奏保持一致,协调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使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接近。在货币一体化方面,对成员国家的货币进行汇率联合干预,限制成员国家货币之间的波动幅度,促进资本自由流动。

2、“德洛尔报告”第二阶段:1994年1月1日——1999年1月1日。这是一个过渡阶段,为第三阶段实施单一货币准备条件。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地区政策与结构政策,协调经济政策。在货币一体化方面,建立在货币政策制定和金融监管有一定权力的欧洲货币局,为实行统一货币、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奠定基础;缩小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避免法定汇率的调整。这样一来,各成员国必须逐步放弃货币政策制定权,移交给欧盟的中央银行体系,由其来制定整个欧盟的货币政策。

3、“德洛尔报告”第三阶段:1999年1月1日——这是建立欧洲货币同盟的实质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推进各成员国的财政协调,限制各国对财政政策的使用,扩大欧共体委员会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在货币一体化方面,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货币政策;推进货币统一,以欧共体货币取代各成员国货币;进一步统一管理各国外汇储备。

2002年1月1日欧元发行,欧元在欧盟12国成为唯一合法货币,这是欧洲货币一体化最重要的一步,也标志着新的货币制度对旧有制度的取代。在新制度的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必然产生更多的新兴利益集团,在第二个阶段很多利益集团已经成型。

三、欧洲债务危机

在欧洲货币一体化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导致了从2009年末开始的欧洲债务危机。2009年末,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的阴霾尚未退去,虽然全球经济有复苏的迹象,但是欧洲债务危机已初见端倪。这导致2010年起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爱尔兰等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债务危机,整个欧盟内部都受到了债务危机的困扰。关于本次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2008年金融海啸的对欧元区的冲击。由美国房地产泡沫引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是世界金融市场产生震动,形成了2008年的世界金融海啸。在这种环境下,美国采取美元贬值来专家危机,导致欧元区外部的金融环境恶化,欧洲中央银行也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企图刺激经济增长,这就为欧洲各国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进行债务融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欧元区制度上的缺陷。制度上的缺陷,才是欧洲债务危机真正的原因。这主要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制度变迁过程才会不断延续,也才能够依次为新的激励继续发展。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这场货币制度的变迁过程中,由于历史局限性,这种新的制度设计中存在种种问题,产生了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根据传统经济理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相互配合、搭配使用。

第三,欧元区的内部经济失衡。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在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中,为尽快推行新的制度,实现单一货币,在有些国家部分指标尚未达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的规定时就加入了欧元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部分国家经济发展尚未达标,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第四,其他外部因素。比如国际评级机构对希腊等国信用评级降低,对这场债务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些因素中,最本质和主要的还是制度上的缺陷。其他的因素或是因为制度缺陷而产生的,或者只是起到了加速债务危机扩散的因素而已。

四、结论

2009年末开始的欧洲债务危机,至今仍在发展,没有人知道这场债务危机接下来的发展究竟会到什么程度,是在欧盟成员国及世界组织的行动下得到妥善解决,还是最终导致欧元区的崩溃。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关键还是要看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由于引发这场债务危机的根源在于制度上的缺陷,在这场还在进行的制度变迁过程中,需要从制度上来解决这一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危机之下,新的制度创新才会开始,欧洲货币一体化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也才会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张茉楠. 警惕债务危机引发系统风险 [R].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经济预警办工作论文,2009(12).

[2]张茉楠. 债务危机有蔓延之势 [N]. 中国证券报,2010(3).

篇5

【论文关键词】 经济体系 国际贸易。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40年代, 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等。 一、金融自由化的风险。 金融全球化的本质是金融资本的全球高速流动以寻求最大利润。巨额资本的快速流动增加了金融系统的潜在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健全、具体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产生金融危机的诱因可以说无处不存,无时不在。主要是因为: 1.短期资本的大进大出,国际游资频繁在各国外汇、股票市场流动,具有投资、投机两重性。短期资本的大量涌入造成了经济结构性失衡,形成“泡沫经济”,一旦出现逆差或货币贬值,资金便迅速抽逃,导致国际信用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便是典型例子。据IM F估计,国际短期游资多达7.2 万亿美元,约占世界总额的20%。其投机性、流动性和逐利性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严重威胁。

2.作为资本流动载体的金融衍生工具的最大特点便是其“杠杆效应”,能以较少“定金”买卖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定金合约金额的金融产品,如远期合同、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形成以证券料汇、利率和商品行情的信息预期为客体的金融衍生资本。一家金融机构的少量交易即可牵动整个国家经济甚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链条上的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使整个金融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 3.“对冲基金”规模不大,但借贷能力特别强,能够迅速筹集资金投放市场。一批基金联手再加上众多世界级银行财团的支持及其在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中的强大游说能力,足以将任何一个市场置于危机之中。 [中 华 励 志 网 Www.ZHLzw.Com] 二、 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美元霸权霸权。 虽然从理论上说,国际美元本位像任何关键货币一样,对于提高国际交换效率和降低国际交易成本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中,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毕竟只是由美国政府法令强制使用的一种纯粹的、完全不兑现纸币,它的“生产”完全受到美国国家机器的控制,它所服从的完全是美国政府的政策制订者所愿意奉行的任何国内规则。所以美国不会,也没有义务把别的国家的利益置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之上。 三、 货币一体化理论。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西方学者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一体化进行了划分:(1)汇率同盟。(2)假汇率同盟。(3)货币一体化。(4)货币联盟。

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越不能靠经常的汇率变动来改变相互之间的贸易条件和本国的国际收支地位,这两国(或多国)走向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具体说来又主要是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①相同或相似的通货膨胀率;②要素流动的程度;③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开放程度;④商品多样化的程度;⑤工资、价格的(变动浮度);⑥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程度;⑦财政一体化程度;⑧政治因素。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汇率稳定。汇率经常经常性变动会影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同时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 。当前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就是运用理性预期的形成,时间不一致性,信誉问题以及汇率决定等宏观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分析方法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在货币中立问题方面:弗里德曼和卢卡认为因为有理性预期的存在,长期来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应该存在着与通货膨胀率毫不相关的自然失业率。在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方面,在对“货币中立建议”西方学者进一步运用时间不一致性观点来考察货币一体化的成本。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中,国与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作为全球化的核心,跨国公司总体上毕竟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反映了当今世界资本和技术流动快而劳动力相对不流动趋势下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笔者认为,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影响,与其说取决于跨国公司,还不如说取决于本国的政策。对跨国公司既要加以利用,又必须予以限制。而且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商业行销、科研开发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巨大复合体,是一种时代潮流。发展中国家只有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参与全球经济,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有利地位,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利益。

篇6

论文摘要:金融创新对金融业及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金融创新也有它的负面作用,但是从整体来看,它的积极的正面的对金融业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三方面探讨了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正面影响,供大家参考。

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金荣等经济学家就提出了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并提出了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它对金融业及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金融创新也有它的负面作用,但是从整体来看,它的积极的正面的对金融业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三方面探讨了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正面影响,供大家参考。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1.金融创新提升了金融业发展能力。金融创新不仅仅是在业务发展、机构放大、就业增长和素质提高方面对金融业的发展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由于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增强,把金融机构的资本扩张能力和现代化的设备水平的提高带动起来。也许更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创新还推动了金融产值的快速增长,促使一个国家的第三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迅速上升,为第三产业和GDP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金融创新能力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组织创新促使金融机构纷纷有新的成员加入,促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使传统的金融措施对顾客的吸引力降低,造成利润逐渐下降。所有这些,都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竞争。

3.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对经营风险的抵御能力。金融创新的这种影响,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对具有风险转移功能金融工具的使用体现出来。例如,浮动利率债券或浮动利率的票据,这种建立在传统金融工具的特点的基础上的金融创新工具,能促使金融机构降低筹资利率风险。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1.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金融工具的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导致金融市场接纳的金融资产的品种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债券陆续出现,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序列已经延长,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技术也越来越强。从衍生产品的组合设计来看,也可以看作是花样翻新,不但有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的嫁接,如外汇期货,债券期货、股票期货等;还有衍生工具之间的搭配,例如期货期权,换期权等两种金融衍生品组合而成的“再衍生工具”。此外, 还有对基础衍生工具的参数和性质进行重新设计后产生的创新衍生产品。

2.金融创新促使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证券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证券发行融资方式的重要程度大大超过了银行贷款,具体表现为银行贷款的数量急剧下降、循环国际证券急剧上升。二是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微观金融主体,资产和负债越来越证券化。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中有相当多证券资产的形式存在,商业银行成为重要的国际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此外,商业银行贷款资产也实现了证券化。至于负债债务证券化,是指银行更注重通过发行浮动利率债券和长期债券基金,而传统的依靠吸收存款的融资方式的比例下降。三是商业银行不仅作为国际证券市场的发行者,还参与国际证券业务的经营,成为新发证券承销机构。

3.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快金融创新国际资本的流动,促进国际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促使一体化程度加深。一些创新的金融工具在国内金融市场或国际金融市场问世以后,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并且快速向全球金融市场发展,而这又在客观上要求这些金融工具的交易惯例、市场交易价格和投资回报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基本一致,从而促进了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改善。二是金融衍生工具不仅为金融主体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提供了有效手段,因为相同的货币的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之间、不同货币的利率之间存在差异,并对金融主体套利投机收益和套汇收益提供了可能。三是一些创新金融工具或衍生工具的交易, 本身就要以多个金融市场做依托,是一种跨市场的国际性金融交易。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影响

1.金融创新模糊了融资边界。金融创新使得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而导致融资体制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按照一般的金融学原理,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作为信贷中介的资金融通资行为,而直接融资则是筹资人和投资人没有必要借助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融资。至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融资期限的分类则作为主要的客观标准。融资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期限的市场为货币市场,反之为资本市场。这样来解释这种融资制度相关的四个基本概念,在不同类型的金融文件和金融教科书中似乎已经成为规则得到了一致的认可。然而,金融创新将使这些划分标准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2.金融创新促进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金融创新促进国际货币一体化的进程。欧元的开始使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欧元货币制度创新推出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欧元制度是一种不与国家权力相联系的创新的货币制度。在人类的历史上的货币统一,基本都是以统一主权作为前提和条件。而欧元作为一个超国家组织的产物,是在国家主权分立的情况下实现的货币整合,也就是欧元体现的货币的统一,是超越国家主权的限制,与国家主权统一相分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欧元的开始使用不仅推动了货币制度创新,还对传统的金融学的货币制度理论提出了挑战。其次,欧元是符合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和货币形式出现的一种创新。货币制度创新,不仅包括深化金融体制演化和货币形式的发展演变,也包括总体货币制度不变下的货币一体化。

四、结论

总之,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为金融业的工作人员,只有认真研究、趋利避害,才能极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健.金融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6) .

[2]刘志海,王睿.浅论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的关系[J].金融经济,2006,(02).

篇7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业带来的强大冲击以及对我国金融业造成的影响,使推行混业经营的举措变得更加慎重,更引发我国对金融经营风险管理方面做进一步思考。金融业混业经营,就是指商业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在企业的组织机构以及经营内容的融合,进行多元化经营。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按照银行、保险和证券划分的分业监管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为及时疏导和控制混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原来分业经营体制下累积的系统性风险,旧有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金融业推行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1)外在条件。信息技术的进步,国际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强,资金流动周期缩短,业务联系密切,客户和机构之间不断寻求一体化的服务,混业经营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混业经营体现出来的节约成本、投资多元化、资产风险分散化、能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优势在不断显现。许多国家均已实行混业经营,并使其成为一种主导趋势。

(2)内在条件。金融市场逐渐完善,内部的风险调控机制和监督管理体制不断健全。中国人民银行是重要的调控部门,它的货币政策能够引导社会的资金流向,改变社会的资本结构。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在行使各自职责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信息的沟通和协调,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部的财政政策,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管体制,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此外,我国虽然实行分业经营,但在法律上并不禁止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业务,政策上也支持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实行混业经营。在实践方面,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没有放弃对混业经营的探索,比如中国银行在伦敦组建了中银国际;光大集团等大型的金融控股集团,通过不断地扩张和兼并等方式,集合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于一体,成为综合性的金融集团等。

二、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制约因素

(1)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能力有限。对分业经营我国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法律条文,但对于混业经营之后的监管主体之间的监管、风险防范体系、责任归属、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其缺乏制度保障。

(2)缺乏高端金融人才。在信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必须要有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金融专业人才,这不仅包括金融机构的从业人才,也包括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人才。2006 年 6 月 15 日,周小川在交通银行和汇丰银行举办的交银汇丰论坛上指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综合化经营的难度在于人才缺乏,以及风险控制尚不够完善。

(3)缺乏与金融业混业经营环境相适应的监管模式。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导致各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不一样,各国应该寻求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监管模式。我国目前仍采取分业的监管模式,这种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混业经营的局面,自然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

篇8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随着欧元作为欧盟单一货币取得的成功,特别是东亚金融危机给人的深刻教训,东亚各国和地区普遍认识到加强区域内货币合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指出:虽然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东亚各国和地区加强货币合作,有助于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从而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作出应有的贡献。

跨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各自的条件及自身的经历体会到,无论是政治、国家安全还是贸易、金融货币领域,只有加强区域性统一行动,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维护自身利益,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1999年以后,欧元作为欧盟单一货币的出现及其在世纪之交爆发的金融危机期间的稳定表现,本身就预示着区域货币合作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如此,连向来对区域经济合作持否定态度的美国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转而积极地投入到狂热的区域经济合作中来,并主导着拉美国家美元化的进程和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东亚各国和地区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强本地区货币合作的重要性。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

1.有助于东亚各国和地区实施货币政策协调,防范金融危机和进行危机后的自救。20世纪90年代末期东亚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东亚地区原有货币金融体制尤其是汇率制度的缺陷,使人们认识到必须依靠地区合作的力量和通过货币政策协调,才能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IMF等现有的国际经济组织尽管有协调各成员货币政策的职能,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进行及时救助的职能。而且,从本质上来说,IMF是为实现欧美国家加快对亚洲金融市场扩张目的服务的,这在其对亚洲货币基金方案的反对上表现的非常明显。因此,对东亚各国和地区来说,加强货币合作,不仅有其必要,而且可以加强彼此防御金融危机的冲击,防止在一个国家发生严重的货币问题后,其他国家自行其事,相互间采取竞争性的货币贬值,进而引起传染性贬值,加深货币危机的情况再次发生。

2.有助于东亚各国和地区摆脱美元化,建立一个更加符合区域利益的汇率制度。东亚各国或地区的汇率制度虽然各具特色,但基本上是钉住美元或与美元联动,这种做法有它积极的一面,如使本国企业和居民能够在本币和美元之间拥有更多的选择,进而通过这种竞争,促使本国货币当局遵守货币发行规则的约束;有利于金融深化,促进国内、外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降低本国金融的交易成本;可以防止本国资本外逃。但是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国际资本大规模高速流动和美元汇率剧烈波动的情形下,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削弱了货币的金融主权,使本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严重地受制于美国,导致了“金融殖民化”;进一步抑制了居民对国内、外产品的消费,产生了紧缩效应;随着货币替代程度的加深,导致汇率的波动幅度加大等。

3.有助于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作为经济一体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货币合作不仅仅是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发展阶段,而且还是一个渐进、缓慢的长期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货币合作不但不能脱离贸易、投资等基本经济合作而独立,而且必须以后者的发展为前提才能发展起来,进而又反过来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推动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目前,除东亚地区外,世界各种区域性经济集团先后涌现,并且先后都推出了各种由自由贸易区而关税同盟,再由关税同盟而货币联盟的方案,因此,货币合作已经成为全球大势,并成为维系世界金融稳定的主要基础。

Robert A.Mundell在2000年曾经预言,在21世纪的头10年内,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世界很可能出现一个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为中心的稳定性金融三角,国际货币体系将会重归固定汇率制度。目前,欧元区和美元区的发展正紧锣密鼓,而亚洲的货币合作却仍未付诸实行。如果在未来的10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亚洲货币区可以脱颖而出,亚洲国家将因一个更为平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出现而受益。不管Mundell的预言准确与否,对东亚各国和地区来说,未来可以选择的制度空间极其有限,要么成为其他两个货币区的附庸;要么成立自己的货币区。因此,东亚各国和地区致力于建立本地区金融、货币协调与合作机制,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理性选择,而且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最终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作出的贡献。

4.有助于节省国际储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国家的国际储备在持续增加,从1990年的3037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6625亿美元,再增加到2000年的11375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浮动汇率下,货币危机的频繁发生迫使各国不得不大量保持国际储备,并且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各国或地区为了保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不得不以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频繁地对外汇市场进行对冲干预,以致国际储备日增,并重新回归到高频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如果实行货币合作,东亚各国和地区不仅可以节省国际储备,还可以把资金转用于国内发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变不合理的国际资金分配格局。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性

哪些东亚国家和地区适合组成“最优货币区”(Optimal Currency Areas,简称OCA)?西方理论界普遍认为,在选择最优货币区的可能参加国时,应注重考察生产要素流动程度、商品多样化程度、经济开放程度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及政策目标一致性等因素。

1.要素流动性标准。要素市场越灵活,资本及劳动力的流动性越高,这些国家越有可能组成最优货币区。回顾欧洲货币合作的实践可以发现,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是建立经济贸易联盟的前提条件。虽然没有足够的数据对东亚进行相关论证,但总的来看,东亚各国或地区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比较多,比如,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资本项目迄今尚未放开,而且,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这种限制被加强了。如马来西亚在1998年恢复了资本管制;日本虽然很早放开了资本项目,但其对外国资本投资本国的限制一直非常严格;同时,由于民族、宗教和语言上的巨大差异,各国或地区对劳动力的流动限制也很严格,这使东亚地区无法通过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来熨平各国的经济波动。但是,相对于欧洲,东亚劳动力市场较为灵活,不仅干扰因素的规模比欧洲小,而且调整速度也要快得多,这说明东亚各国或地区比欧洲各国更容易对干扰因素做出反应。

2.产品多样化标准。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就越低,产品的多样化程度就越高。这样,对一个生产产品高度多样化的货币区来讲,当其遭受进口需求冲击时,由于单一商品在整个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并且这种进口冲击还与不同的国外需求冲击之间具有交叉抵消的机制,因此,它具备推行固定汇率制的条件。目前,东亚各国或地区不但人均收入水平相差极大,而且其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极为悬殊,这无疑具备了产品高度多样化的条件。

其次,从各经济体对潜在干扰因素进行调整的相关性、速度及规模看,如果这种扰动因素是相关的,而且调整迅速,规模较小,那么他们就是OCA的较好候选国。Bayoumi和Eichengreen(1994)在估计了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双边需求冲击及供给冲击相关系数后发现,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需求冲击是对称的。

Taguchi(1994)则通过计算利率、消费品价格指数(CPI)等指标的相关系数,检验了外部冲击对东亚经济体、美国、日本影响的对称性,结果发现,在CPI指标上,东亚各经济体与日本相关性强;而在利率、股票价格等指标上,则与美国相关性强;不过20世纪80年代末期与日本该指标的相关系数有所增强。因此,随着东亚各国或地区内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提高,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3.经济开放度标准。根据重叠需求的贸易理论,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需求结构相似,使同质产品,尤其是制成品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加大,因而其内部贸易量也就比较大。这种区内贸易的扩大,不仅节省了交易成本,而且由于双边汇率变动对其的影响也要比替代产品贸易小得多,因此,随着制成品贸易所占的比重加大,贸易伙伴也就越愿意采用共同货币,共同货币给其带来的利益也会越大。“广场协议”以来,东亚区贸易额显著上升,尤其是对华贸易比重日渐上升,而对美国的出口则相对有所下降;另外,虽然在1997年东亚区域内贸易额所占GDP的比重低于欧盟同期水平,但由于经济增长较快和产业结构趋同,近年均呈增长态势,具有赶上欧盟的趋势。事实上到2002年,东亚也确实赶上了欧元启动前的水平,而且,随着东亚经济的发展,亚洲“四小龙”的贸易结构已经越来越接近日本,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结构与亚洲“四小龙”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之中。总之,从经济开放度这个标准来看,东亚虽然与欧盟各国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由于近年来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增长很快,东亚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高,这些都构成了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

4.政策目标一致性和通货膨胀率相似性标准。共同货币区成员国即使经济结构类似,外界冲击也是对称的,但如果各国和地区的政策目标不一致,那么他们之间就很难推行OCA。而衡量政策目标一致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通货膨胀率越相似的国家和地区,越具备推行OCA的条件。虽然东亚各国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标准方差较大,但是近几年有趋近的趋势,因此东亚各国和地区基本具备推行OCA的条件。

三、东亚货币合作存在的障碍

虽然东亚各国和地区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存在推进货币合作一体化的经济基础,有形成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但在目前要取得实质性进展,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主要障碍有:

1.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及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当前,东亚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从经济总量来看,中国、日本居首,“四小龙”次之,东盟国家弱,总量相差极为悬殊。从人均水平看,则大致分为五个层次:日本第一层次;亚洲“四小龙”和澳门、文莱为第二层次;马来西亚和泰国为第三层次;中国和菲律宾、印尼为第四层次;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为第五层次。与欧盟和北美相比,东亚各国和地区不但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经济一体化的开放度也大大低于欧美各国。近年来,随着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不断发展,贸易的创造效应越来越明显,贸易的转移效应越来越淡化,经济开放度和一体化特征日益凸显,但是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2.东亚各国和地区内尚不存在轴心国。区域货币合作需要各国服从一种共同的货币政策,并以该政策作为各成员国制定政策时的“核心驻锚”。欧元区事实上是以德国货币政策为“核心驻锚”形成共同货币政策的,这是由德国的经济实力及德意志银行长期拥有的反通货膨胀信誉决定的。然而,东亚地区至今尚没有出现能为整个区域决定货币政策,并担当轴心国的国家。

“二战”后,日本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影响虽然不断在扩大,但日本在经济上的某些缺陷使其难以在该地区担当轴心国的角色。如日本国内市场狭小,金融市场限制过多,日元在国际结算、外汇市场等的地位大大小于其GDP及对外贸易在全球的地位。更为严重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元国际化又陷入停滞甚至倒退。中国和韩国或由于人均指标,或由于经济总量都还难以承担此项重任。东盟十国其内部本身就缺乏轴心国。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对美国的依赖性有所增强,但作为区域外的大国,美国的货币政策是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的,不可能考虑到经济差异极大的东亚经济体的需要,因此,以美国货币政策作为“核心驻锚”显然更难以胜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