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7: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裕,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转向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来。尤其是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的变迁、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也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国家教委近年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6万大学生中,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感情脆弱、意志消沉、迷惘困惑、自卑感强、人格丧失、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上。这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
(一)环境巨变引起心理不适应
现在大学生多出身于独身子女群体,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脱离原来由家长进行全方位照顾的环境进入到大学,一切生活起居皆要开始自行处理。此时,如果不能很快学会自理和适应集体生活,就会产生自卑、困惑、茫然无措、无助等心理障碍。此外,一部分来自农村的同学,远离家乡来到喧嚣和繁华的新环境,往往会由于语言、气候、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不适应,产生恐慌、惧怕心理。
此外,就社交环境来说,大学生来自天南海北,大家齐聚一堂,交际圈子变广、变复杂,难免会产生各种摩擦,如果不能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心理会容易受到挫伤,感到孤立无援,而且这张心理创伤对人的影响最大,伴随时间最长,解除的难度也最大。
(二)个性缺陷
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心理教育往往被人忽视,难免会造成学生心理和个性上的多样化。大学阶段,群体生活和交际成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点之一。个性的多样化往往会造成交际和集体生活中的摩擦。有个性孤僻、急躁易怒、斤斤计较、胸怀狭窄、贪恋虚荣等个性缺陷的人在大学生活中比那些个性开朗、内心阳光的人更容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三)自我逃避
当前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得大学生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缺乏自主性,很多学生并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这使得他们由于梦想和现实的矛盾对现在的专业学习产生了懈怠和逃避,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还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缺乏长远的规划,使得学习和人生失去了方向性和目标性,感情容易变得脆弱,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容易不知所措、自暴自弃,长此以往,会对学习和人生产生一种逃避心理。
(四)求职就业问题
高校的迅猛扩招使得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这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就业压力的日益加重,使很多大学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进而对自我、对人生产生怀疑,变得消极悲观、怨天尤人。
二、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心理发展阶段
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正处在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逐步塑造成型的时期。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常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等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得到疏导和解决,长久郁积在心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二)社会转型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转型期,这使得整个社会的意识观念、价值观、利益格局等发生重要转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重要的变化。大学生虽然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行为准则,但是情感上和心智上毕竟并未完全走向成熟,其日益觉醒的民主、科学、公平等一时在面对社会现实尤其是负面现实时往往会产生心理失衡,变得激进或者与世同浊。此外,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际关系的日益负责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进而滋生负面心理,产生心理障碍。
(三)学校心理教育缺失
应试教育使得学校成为单纯成绩、升学率等数字符号的机构,导致了对学生社会认知、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三观”教育的缺失。这使得一些大学生道德信念缺失、以自我为中心、“三观’’不正、抗挫折能力差等。从大学生群体校园文化塑造来看,当前学校普遍缺乏应对多样化的大学生文化群体的准备,使得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无法通过一个普遍共识的文化平台来加以交流和疏导,从而加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的摩擦。
(四)家庭因素
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和家庭的和谐、幸福等对学生的心理塑造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说,在学校心理教育缺失的现状下,家庭因素是形成大学生人格和心理的重要因素。如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自理能力的缺失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的形成;家庭的贫困导致学生的高度自卑,家庭不和谐导致学生没有安全感、感情脆弱等,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
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其主要成因,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它在注重学生思维、智力、知识、技能等系统性的知识认知学习之外,还注重对学生兴趣、情感、信念、决断、价值观等心理认知的培育和塑造,切实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当前大学生教育要强调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关注学生心理,注重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和心理健康的塑造,切实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倾听学生心理诉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夯实牢固的心理基础。
(二)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个体化差异明显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和谐、广泛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在积极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等够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升修养,还能减少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摩擦。因此,当前大学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学生社团的文化宣传和塑造的优势,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三)构造全面、多元的心理预防和援助机制
Abstract As society changes, increas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caused great concern in the commun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ainly in learning, interpersonal, love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proposed establishment of a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nd impro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降低,录取人数逐年增多。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在提出扩大招生规模的第二年,2000年的招生规模约为200万人左右,而截止到2015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规模达到了700余万,十五年的时间里增长了500余万。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规模日渐扩大,对于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掌握专业知识、拥有新思想的前沿力量以及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都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社会各界期望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
然而,高校的培养结果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期望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表现最为突出得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有待增强,近年来各地频发的大学生自杀现象更是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质疑。与其他问题相比,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的专业学习能力与道德塑造。有鉴于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刻不容缓。笔者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梳理,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观察提出相应的改善路径,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裨益。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点。“一个探索者在任何领域中的工作总是从创造该领域中有用的语言和概念开始的”①准确的概念才能保证我们研究的准确性以及逻辑的清晰。
(1)大学生。在我国,大学教育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级教育体系。相应得大学生的外延就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是在接受了一定年限的高等教育之后的深造阶段,其心理健康教育与刚迈入高等教育门槛的专科生、本科生有很大差异。本文拟定的研究范围较大学生的外延较小,仅仅包括参加普通高等教育统一考试而录取的专科生、本科生。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标准。不同的学科,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给心理健康下的定义都不尽相同。无论是统计学、社会学还是专业的医学领域都试图对心理健康下一个统一的定义。然而,纵观国内外的各种定义,要么就是过于抽象以及空范,要么就是描述性强而缺乏一定的理论性。这一定义所表现出的不统一性反映了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复杂性,同时也说明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解析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心理学、医学研究的范畴,它的内在也蕴含了社会观念、社会态度以及社会环境等相关问题。对于非专业出身的笔者来讲,明确心理健康的定义实有难度。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仅作些浅显描述,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主观内心与客观环境相互协调、相互和谐的一种持续而又积极愉快的心理状态。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人可以积极成长来实现自己的潜能与价值,当主客观发生不协调时能够自主调整而恢复到原来的协调和谐状态。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某种单一的问题,而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集合。有的学生只有一种问题,而有的学生身上则表现出几种心理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适应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熟悉的环境会给人带来一种安定感、安全感,而陌生的环境容易令人不安而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新生更是如此。大学新生从高中校园走向大学校园,从熟悉的故乡走向陌生的他乡,面临着生活氛围变化,陌生人相处以及语言、饮食习惯这样一种适应过程;而且对于很多习惯了受宠而不独立的学生而言,需要自己独立决定某些问题,自己独立动手从事某种活动。无论是生存环境的改变还是学会独立的过程,都会给新入学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惑与不安。如果这种困惑与不安不能被学生个体进行有效调适,将会产生诸如迷茫、困惑以及没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从而出现因环境不适应而带来的焦虑、抑郁、挫折等心理体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
(2)学业方面的心理问题。学习乃学生的天职,学习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活动。大学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授课方式与中学阶段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同学不能够很快接受这种差异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是因自我定位不准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是学校的尖子生,是老师、同学以及家长心目中的宠儿。带着这种优越感的学生在面对其他比自己更优秀同学时则显示出了一定的落后。如果不能够准确自我定位,这部分学生将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如自卑与嫉妒心理的加强。二是学习动力不足带来的心理问题。从争分夺秒、严格管理的高中到学习氛围相当宽松的大学,失去了原有的约束,一些同学开始自我放纵而不认真学习,带来的结果就是课程的重修甚至被勒令退学。许多同学因此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压力而出现心理过于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3)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人是群居性动物,每个人都有人际交往的内在需要。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社会衡量一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迈向社会的最后“加油站”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大学有着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的人际交往环境:同学生源地多元化,同学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喜好及行为偏爱出现较大的差异。能否认识这种差异并且相应得进行人际交往的调整成为理顺自身人际关系的关键。然而在大学新生当中普遍存在着对差异认识不到位以及人际交往技能的缺陷的问题。再加上独生子女中存在着过于自我、唯我独尊、任性等问题更是加剧了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的出现导致一些学生出现人际交往恐惧、紧张不安、焦虑抑郁以及人际交往挫折增强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这个体的健康成长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稳定。
(4)婚恋及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大部分处于18~2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对异性、爱情、性体验有强烈的追求欲。然而大学生对爱情与性存在着一定的认识模糊,对恋爱发生与维系的各种准备不足,无法正确处理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在性方面缺乏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及性道德不成熟。发生在恋爱与性中的种种问题超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度以及自我解决的能力,从而使得一些学生在情感上出现障碍,常常因为恋爱问题出现迷惘焦虑,压力大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杀等极端事例。
3 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路径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造成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路径上也应有多元化的选择。
(1)建立同学―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三级预警机制。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时间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如此。心理问题发生之前,总会有一些比较异常的微小行为出现,如沉默寡言,逃课厌学,神情恍惚等情况。为了防止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应该在这些异常行为出现时进行早期干预。同寝室的学生在生活中联系紧密,是发现这种异常行为的最佳人员;辅导员作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在班级管理中发现相应的问题时应及早介入;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经常接待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心理咨询机构应及早对学生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防止问题的恶化。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抓手,因此必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必须给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出足够的学时,不得随意更改、取消相关课程的设置,在师资力量配备以及硬件设施安排上必须给予同其他专业课程同等的投入。另外,鼓励专业课程的老师在讲授专业课程中加入相应的同本专业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得到扩大。
(3)发挥校园文体活动的作用。校园文体活动承载着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同时丰富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体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兴趣的集合体,对于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有裨益。高校应鼓励并支持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发挥他们在凝聚学生,增进人际交往方面的作用。同时,高校党委、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应根据教学安排组织相应的文体比赛,如运动会、演讲比赛。鼓励并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增强学生与他人、与集体和谐相处的能力,并且在丰富的活动中释放他们的各种压力。
一.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不同情境、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是不同的。比如入学的适应问题,对所学专业的兴趣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等。
1.社会适应问题。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进入大学,而现实和理想存在差距,如学校、专业、学习、人际关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所有这些情况都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适应问题,出现矛盾、困惑的心理。
2.发展方向问题。中国的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考大学成为生活、学习的唯一目标,但一旦考上了大学,特别是自己不理想的学校,就变的苦闷,找不到发展目标。
3.就业压力问题。目前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毕业就意味着失业,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恐慌、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使他们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在关系到自身前途与命运的人生重大选择中,大学生显然没有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
二.解决问题的举措
1.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学校应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心理氛围。严肃活泼、松弛有度的作息安排,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业余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都可以成为一种心理背景,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情趣和色彩。反之,呆板的生活节奏,沉闷、压抑的校园氛围,则很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2.进行正面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
首先,新生入校时,向学生介绍本院、本专业的现有状况,发展前景,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了解、热爱所学的专业。其次,为学生安排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如生活学习经验交流会,使学生逐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方式和特点。第三,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活动内容应包括:自信心训练、语言表达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情绪控制训练、潜能拓展训练等等,促进大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第四,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引导学生要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人生走的每一步,勇于面对问题,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做到为他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教育就是要帮助他们理性地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以实现大学生们的人生理想。
3.引导大学生充实自我,积极规划好个人的职业大体方向。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兴趣和职业的困惑;二是如何参与与适应社会。究其原因,也是两个方面: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社会。大学的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与社会。首先,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包括:准确评价个人的特点,认识自身的价值,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将个人与事业相联系等等,这样给自己一个人生的定位。其次,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多引导学生学习社会这本书,引导学生定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目标。了解这个职业的各种要求,包括知识、素质和能力,以及离这个目标的距离。个人自我的完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与社会接触。这样,从一开始,就为踏入社会,进入职业领域做准备,也避免了平时的盲目困惑、毕业时的盲目应对。
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失成败。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历史的重任,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吕建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4]。另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展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部分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恰当的接纳自我;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确认识环境,并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
有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就大学生而言,其主要诱因有以下几点: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学习的压力,但长期处于高度学习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目前,我校在校生中约15%是贫困生,其中4%—6%是特困生。调查表明,45%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且不懂得如何缓解。
情感困惑和危机。情感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众多个案表明,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人因此走向极端。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长期以来对他们教育不当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甚至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懂如何与人沟通,缺乏交往的技巧。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随波逐流。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不当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
教育部调查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我校也存在此种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但与大学生自身缺乏心理健康常识有关,也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急速转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最易受“心理断乳期”困扰。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位心理学家近期在上海、北京、广州完成的大规模心理症状自评查测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着重体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焦虑、恐惧等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来自外地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比内地生差。调查报告认为,大学新生离开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极易处于心理应急状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相对较多,反应出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3.1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我校在新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23%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进入大学后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认识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我。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调查还发现45%的新生特别关注周围人给予的评价,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3.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调查中有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教师总是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跨入大学校园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部分学生还发觉身处高手如云的新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失落感由然而生;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有些学生感觉突然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3人际交往困难。调查中35%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引起孤独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譬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些学生经常处于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4.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4.1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和教育。学校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为新生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对于一个新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帮助。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报告、座谈会等活动,向学生讲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心理预测力。带领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生活,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的同学,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予集体的温暖。
4.2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做好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学生掌握咨询的途径和方式。如果新生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他们可以主动去心理咨询,在辅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开设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出版心理健康读物等。
4.3拓宽思路、发挥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
过去的教育渠道主要是由学校到学院再到班级。由于学分制的推广和公寓制的实行以及不及格率的产生,大学生的班集体观念淡化,责任心不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加强新生的心理,必须拓宽思路,开辟新的渠道,充分发挥中立渠道、平行渠道、科研渠道等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使新生能够多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让新生了解大学集体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4.4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4]。另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展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部分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恰当的接纳自我;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确认识环境,并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
有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就大学生而言,其主要诱因有以下几点: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学习的压力,但长期处于高度学习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目前,我校在校生中约15%是贫困生,其中4%—6%是特困生。调查表明,45%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且不懂得如何缓解。
情感困惑和危机。情感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众多个案表明,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人因此走向极端。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长期以来对他们教育不当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甚至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懂如何与人沟通,缺乏交往的技巧。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随波逐流。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不当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
教育部调查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我校也存在此种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但与大学生自身缺乏心理健康常识有关,也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急速转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最易受“心理断乳期”困扰。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位心理学家近期在上海、北京、广州完成的大规模心理症状自评查测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着重体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焦虑、恐惧等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来自外地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比内地生差。调查报告认为,大学新生离开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极易处于心理应急状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相对较多,反应出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3.1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我校在新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23%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进入大学后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认识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我。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调查还发现45%的新生特别关注周围人给予的评价,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3.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调查中有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教师总是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跨入大学校园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部分学生还发觉身处高手如云的新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失落感由然而生;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有些学生感觉突然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3人际交往困难。调查中35%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引起孤独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譬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些学生经常处于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4.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4.1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和教育。学校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为新生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对于一个新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帮助。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报告、座谈会等活动,向学生讲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心理预测力。带领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生活,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的同学,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予集体的温暖。
4.2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做好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学生掌握咨询的途径和方式。如果新生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他们可以主动去心理咨询,在辅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开设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出版心理健康读物等。
4.3拓宽思路、发挥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
过去的教育渠道主要是由学校到学院再到班级。由于学分制的推广和公寓制的实行以及不及格率的产生,大学生的班集体观念淡化,责任心不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加强新生的心理,必须拓宽思路,开辟新的渠道,充分发挥中立渠道、平行渠道、科研渠道等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使新生能够多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让新生了解大学集体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4.4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1.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特点。数据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宝贵资源,对数据进行合理利用和挖掘是获得新知和创作价值的重要途径。预测为大数据的本质,档案管理活动的开展、大学生档案价值的提升和大学生事务的决策是以数据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因势而动,积极运用大学生数据信息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准确反映,进而促进大学生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如此,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依据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分析与整合,从而使其可为大学生、高校和社会更好而有效的服务。我们以大学生心理档案为例,利用大数据精准测量分析大学生的动态心理指标,将大学生心理变化的趋势准确反映出来,这不仅对防范大学生心理突发危机有利,而且也有利于科学预判和决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这恰好为当前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空白。这就需要大学生档案工作必须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更新传统档案管理的理念与模式,确立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服务意识。2.大数据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要求尽快构建起三大信息平台。具体为:一是信息整合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来源广泛,且内容繁多,周期也长。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搭建信息整合平台过程中,整合起不同学生的各类心理档案,从中深度挖掘数据源,可将各类不同档案资料之间的关联寻找出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逐渐将一个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数据网络形成,从而奠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开展的坚实基础。二是信息管理平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好的目的就在于有效使用,面对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必须搭建起具有大数据要求特点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三是科研平台。这就是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分析,努力归纳和寻找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总体规律,并提出针对性强的预控和处理策略。大数据时代可以将现代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把大学生心理档案研究平台建立好,以数据化来处理分析各类学生的心理档案,将蕴含其中的规律挖掘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服务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务工作。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就我校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心理档案的动态性。因为学校相关部门仅仅将新入学大学生的普查和建档作为工作重点,忽视了持续追踪和调查学生在读期间心理状态,也就无法将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全貌与变化过程呈现出来。二是心理档案管理缺乏系统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学校学生工作部负责,而学生档案则归学院等部门管理,两者分属不同系统,若彼此割裂,相互之间就无法产生一个能互为支撑、彼此依托的数据系统。三是未健全心理档案管理制度。从我校实际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仅仅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可以参照执行,而且比较笼统和宏观,未涉及谁来管、怎么管、用什么管等一些具体内容,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规范性,这就导致档案的管理效率与其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四是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利用效能比较低。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依旧是因袭传统的档案保管与查询模式,对档案具体信息缺乏发掘,这肯定无法产生比较高的利用效能。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过程之中,而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是人手不够。例如,我校在校生达到两万多人的规模,但只有五名专职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此外就是有几个学生干部参与其中,兼职承担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并非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仅仅能做些新生的普查和建档工作,想追踪调查全部学生比较难,仅仅可以开展搜集整理局部信息方面,要系统去建设和管理就不可能了。二是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搜集标准,不同部门和环节都不统一,因没有过硬的数据处理技术所以无法进行整合,甚至仅仅处于纸质心理测评资料、简单的excel表格汇总等基础层面上,很难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也无法有效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其档案的使用效果就打了折扣。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利用效率
1.优化数据收集。出于分析、整理和挖掘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需要,就自然应对数据收集提出新的高标准要求,而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其基础数据采集的规范与标准。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同质性比较强,也不乏在全国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所必需的条件,依据一样的标准与规范采集数据,就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与利用的效率。从一个方面来看,借助于对本校数据与全国范围内其他学校数据的比较过程,进行大学生心理状况规律特点的有效归纳,必须将那些取得比较好成效的高校经验与做法作为学习借鉴的重点,对本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另一方面,在对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本校还没发现的问题及时找出来,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超前进行预防,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2.实施动态化、系统化管理。一是将档案信息进行准确齐全的搜集。主要从不同层面和领域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反映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信息资料及时进行搜集。二是做好信息数据的深入分析。必须站在心理学原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高度,分析现有数据,并对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主次轻重、相互影响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总结,将一个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网络搭建起来,并以心理数据分析框架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反映。三是档案信息要及时更新。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基础上,继续与学生年级、年龄、情感、生活等多方面变化有机结合起来,所涉及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必须及时更新,依据时间序列而形成大学生心理档案资料数据库,再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挖掘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对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常规制度做好完善,采取建立大学生心理普查制度与跟踪调查制度等措施,对搜集的心理健康档案数据明确各种要求,将岗位工作制度完善好,并结合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实际做好分工、职责、流程的明确,从而构建起事有专管、人有专责、协调合作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工作新体系;在优化数据管理手段和完善保密制度的基础上,做好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的强化工作。通过档案反馈查阅制度的建立,使大学生本人的档案知情权有保证,并在确保隐私不泄露的基础上,以档案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及危机干预工作进行研究和指导。另一方面,要将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规范与标准、电子化数据保管、备份与安全制度、数据处理规范、数据共享制度等的制定,实现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发利用的规范化。
四、未来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利用的趋向及设想、建议
实现有效利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目的。具体来说,未来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利用的趋向主要有:一是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辅导。在学生心理档案中,我们可寻找出其不同于其他同学的个性化心理健康特点和人格特征,可以结合其存在的个性化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辅导策略。二是开展团体辅导教育。开展团体教育辅导的着眼点就应聚焦在学生心理档案中体现的共性问题上,采取学生小组的形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开展科学研究与预测。要以统一的标准化测评量表对学生心理测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科学预测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进行指导,并预防出现心理危机情况。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为今后科学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提供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学好用好数据处理技术,达到数据整理与分析的高水平,同时深入而充分地发掘出档案之中蕴含的内在关联和基本规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为学生心理辅导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数据深入研究分析。由此,可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以更有效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实际工作进行指导。总之,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必须针对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不断提高其管理和利用水平,以便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培养高素质的高等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
一.引言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社会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荷,特别是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越来越迫切的问题,大学生的学业压力,爱情,人际交往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大量的大学生因为生活中的一点不如意就将自己逼上了绝路。那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本文通过总结一些实验者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做了展望。纵观以往研究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马家爵事件等一系列由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全国青年的平均水平。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A.家庭影响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因素作为基础性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其深远。如Millikan(2002)等人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发现家庭的作用和大学生的抑郁有显著的关系。家长对子女社会化的过程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等因素,大学生与家长的联系仍然十分紧密,大学生迟迟不能够做到“心理断乳”。首先,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父母坚定、热情、并考虑孩子的意见)、专制型(不考虑子女的要求)和溺爱型(无能的父母允许孩子为所欲为)。研究表明,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专断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凌四宝,舒曼,2003)。如果父母对孩子充分理解,给予温暖,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多干涉,拒绝否认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次,家庭结构也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十分显著。兄弟姐妹为2个或3个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明显差于独生子女。并且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影响,父母离异比正常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差,并且父母离异比父母去世的大学生更为敌对(曾美英,晏宁,于,卢丹蕾,2008)。除此之外,家庭经济地位,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关系,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也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B.个人影响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同样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着光环效应,成为大学生的青年人一般都会经历很多的成功,也受到过很多赞美,因此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往往会偏高。如果在实际生活中,周围的一些客观评价与他们的自我认识产生了不一致,他们就会产生负面情绪,造成心理失衡。其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心理健康的决定性因素。大学时期是一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期,不同个性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他人交往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就容易心理失衡,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会诱发心理疾病。此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学习的压力容易带来负性情绪,并且大学生的情绪处于比较复杂的时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比较弱,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个体的心理就会受到影响。要想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要有稳定的情绪,热爱生活。C.社会影响因素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很少,在当今的社会竞争压力下,理想主义在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只能破灭。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大学生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好,而社会支持较差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更好地利用社会支持有益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人的心理发展及生活的各方面都时时刻刻与这个社会发生着紧密的联系,人的成长离不来社会的支持(程素萍,张潮,贾建荣,2009)。校园文化建设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校园建设中,宿舍管理和宿舍人际关系也同样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谐共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塑造出利他、自信的人格,有利于对学习社会经验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思想品德的修养。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使人孤独忧郁,甚至与人交往时产生恐惧,长期持续下去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引发心理障碍。D.其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运动通过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殷恒婵,卢敏,王新利,陈雁飞,2007)。例如刚刚失恋的大学生有可能会通过跑步的方式来减缓内心的伤痛,因为这样可以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进而可以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识品质,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何蕊,2015)。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扩展了人际圈,并且使得大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过度沉迷于网络也会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今社会,“低头族”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大多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久而久之也就不善于与他人打交道,严重者会失去社交能力。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恋也都十分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他们会渐渐地将网络上那个虚拟的“自己”带进现实导致心理扭曲,严重者还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相关研究表明,个体遭遇的应激性事件影响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张晨艳,周宗奎,耿协鑫,牛更枫,2015)。这是因为应激性事件会消耗个体的心理资源,从而降低其对心理健康的保护,引发个体的负面情绪及适应问题。除此之外,睡眠障碍也可以反映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睡眠障碍包括睡眠不足、睡眠贪多、难以入睡等。这大多数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人际关系等问题造成的,这些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身心健康。
三.结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全国青年的平均水平,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家庭影响因素、个人影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包括运动,网络,应激性事件和睡眠障碍等。
四.思考与展望
1.注重研究方法的局限和改进
至今为止的多数调查研究的样本不论在数量上还是结构上均存在不足,只有少数调查研究涉及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全国性的调查较为少见,这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而且我们还应该注重量的研究方法与质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方法仍是问卷调查,我们同样应该注重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因此我们应该不同的测量方法综合运用,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加以运用。
2.注重做发展研究和干预研究
如果能够在研究中对同一批大学生跟踪两年到三年,并且能够在过程中对被试进行干预,然后对进行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将会更加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3.注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目前大学生对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的认识还不全面,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情绪调节,高校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辅导,各高校都应该开设心理课程,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MillikanE,WamboldtM.Z.,BihunJ.T.PerceptionsoftheFamily,Per-sonalitycharateristics,andadolescentinternalizingsymptoms.JAmAcadChildAdolescPsychiatry.2002,41(12):1486-1494
[2]凌四宝,舒曼.(2003).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调查分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3):91-94.
[3]曾美英,晏宁,于,卢丹蕾(2008).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31(3):597-601.
[4]程素萍,张潮,贾建荣(2009).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7(1):35-37.
[5]殷恒婵,卢敏,王新利,陈雁飞(2007).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体育科学.27(5):41-47.
[6]何蕊(2015).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社会体育学.22(5):187-188.
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保障措施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新疆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新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1、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2、200×××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3、200×××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200×××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200×××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200×××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4、做好**级新生upi普查协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