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8篇

时间:2023-02-28 15:37: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西音乐差异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

篇1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有规范标准的,不是作者瞎编乱造的写,文后参考文献提供的信息是要可以查阅到的,这样可以方便读者在对论文进行研读时核查。以下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采编收集的关于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阅读。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蒙桂生.从了解价值入手,让学生爱上音乐课[J].基础教育研究.2011(14)

[2]马婧.浅谈音乐课实施创新教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06)

[3]范子泉.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4]何宇鹏.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5]韩晓娜.唐宋曲子词的音乐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6]朱亚楠.河南项城“官会响锣”的考察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7]刘沛着.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曹理,何工着.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扎西娜姆.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6)

[10]程红红.让教师在音乐中作为,让学生在音乐中有所为--重返音乐课堂教学引发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1(30)

[11]李向峰.引趣、激趣、增趣--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三步曲[J].黄河之声.2011(02)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付娜.儿童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王扬扬.唐代教坊考述[D].河南师范大学2013

[3]王珣.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4]汪怡帆.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中央音乐学院2014

[5]张倩.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河南师范大学2011

[6]杜化丽.《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7]刘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4

[8]李建荣.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9]桑玉婷.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石惟正着.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李法桢.马克·贝雷依访谈录[J].歌唱艺术.2012(11)

[3]满新颖.“抠查”前进一小步,中国声乐就能迈出一大步吗?--谈我所认识的艺术指导这个行当[J].歌唱艺术.2011(11)

[4]张晋伟,邓江.针对性的元音练习对歌唱的意义[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5]王德才.面罩唱法在歌唱中的运用[J].民族音乐.2011(03)

[6]朱敬修.中西文化交融的新尝试--中国河南版《爱的甘醇》观后[J].人民音乐.2011(01)

[7]唐琳编着.声乐教学泛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8]马晶晶.对河北省理工科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9

[9]李佳烜.音乐教育三位一体合力发展模式[D].上海音乐学院2009

[10]丁允笛.传统声乐艺术中“善歌者”的人文阐述及当代反思[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1]吕佳音.欧洲歌剧中女中音角色创作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2]张玉.怀梆唱腔艺术及其流派的考察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3]李曼.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篇2

关键词:《愁空山》;竹笛;配器;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00-02

一、《愁空山》现有研究成果分析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有3篇与《愁空山》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的刘选在2009年撰写了《异曲同工,同中求异――竹笛协奏曲〈愁空山〉两个乐队配器比较研究》一文,从乐队编配的角度对比了两个版本(民族管弦乐版本和西洋管弦乐版本)的《愁空山》在配器手法方面的特征。在乐队编制方面,作者对比了两个版本乐队编制的异同,并指出作曲家对打击乐器的重视和灵活运用的创作特点。在演奏技法方面,颤音、滑音等技巧得到广泛运用,作曲家还使用了非常规研究技法,如用提琴弓演奏古筝、使用弱音器等,这些标新立异的演奏手法绝不仅仅是为了夺人眼球,而是在探索更新鲜、更独特的音色,为作品中情感的表达服务。随后作者对比了两个版本乐队音色的差异和特点,就各个声部乐器音色差异及演奏效果做了详尽分析。作者也紧抓住这一方面展开研究,做出了比较详实的分析,得到比较深入的结论。

2010年又有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就此作品展开探讨,分别是河南大学的周鑫的《〈愁空山〉的竹笛艺术分析》和西南大学的易钢的《竹笛与管弦乐队协奏曲〈愁空山〉配器分析》。周鑫对《愁空山》这部作品在作品背景介绍、演奏技巧特点分析、竹笛在乐队中的使用方面做出了详尽的分析,这篇文章在作品演奏技巧特点分析的部分作出了比较专业的分析,对技法和音色的运用阐释了自己的见解。易钢从配器角度分析了《愁空山》的创作技巧。文章首先分析了音乐作品的主题动机元素和曲式结构,随后重点分析了作品的音色节奏、织体形态、音色融合及对比3个方面,其分析比较详细、深入,尤其在音色节奏方面,作者将音色转化的快慢看做音色节奏加以分析,从点、线、面3个方面的音乐转换入手,分析了现代作曲家在音色使用方面的特征,尤其在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配合使用时,对音色的运用更显现出作曲家的匠心独运。这篇文章从配器角度对《愁空山》做了比较深入、准确的分析。

在期刊类文章中有2篇文章是对《愁空山》的音乐析评,这两篇文章质量都比较高,尤其是李吉提的《尔材必有用,飘然思不群――郭文景的竹笛协奏曲〈愁空山〉析评》,此文对作品的音乐分析非常深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论述,并从旋律、音色、配器手法多角度入手,肯定了作品中包含的戏剧性、交响性和悲剧性,予以作品高度评价。

纵观与《愁空山》相关的所有研究,在配器和演奏技法方面成果比较突出,可见这部作品最大特点也在于此。在民族管弦乐创作道路上,《愁空山》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竹笛协奏曲创作方面获得巨大成功。同时,这部作品在彰显地域性音乐文化、探索民族音乐发展道路方面也很有值得研究的价值。

二、《愁空山》所引发出的问题

(一)审美取向问题

竹笛作为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器乐艺术,集中体现出了中国劳动人民特有的审美追求。换言之,就是其审美取向是大众化的。一些经典作品在民间的广为流传,也给了大众以这样的认识,即优秀的竹笛作品一定是好听易懂的,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喜爱。然而从郭文景的这部作品来看,似乎与大众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偏差,作品在得到专业人士好评的同时,却难以为普通大众所接受。专业化和大众化的两种审美取向的平衡,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

(二)风格表现问题

近年来,在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理念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作品民族风格的表现,一方面能够体现出一个创作者所具有民族责任感,一方面则能够使作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从这部作品来看,显然具有鲜明西方风格,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著名的才子,郭文景曾接受了系统和正规的西方作曲训练,对各种西方作曲技法的运用可谓是左右逢源,这一点也在作品中有着多方面的展现。所以由此便又引发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究竟该以哪种表现风格为主,是否可以引入西方作曲技法,这些技法将会对作品的整体风格产生怎样的影响等,也都需要创作者、演奏者和欣赏者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形式和内容问题

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对立而统一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具体到《愁空山》而言,其内容和形式特征都是十分明确的,内容是大诗人李白的长诗《蜀道难》,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等得到了深刻的表现。形式上则是运用了大量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可以看出,内容和形式之间有着“东”和“西”的明显差异,如何消除这种差异,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了创作的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正如《文心雕龙》所言:“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道出了形式由内容而决定这一本质艺术规律;另一方面,形式自身也是具有审美法则的,能够使内容更加完善,继而实现作品和接受者之间的沟通。从《愁空山》来看,作者对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有着充分的重视,在具体的处理中也做到了有机的统一,带给了我们以启示和借鉴。

三、对引发问题的思考

(一)认清雅与俗的辩证关系

《愁空山》这类现代风格作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是当代作曲家对民族音乐的解读方式,开拓了竹笛这类民族乐器新的发展方向。以《愁空山》为代表的现代风格民族器乐曲进入大众的视野,从审美层面上讲,这类作品的审美特征有别于传统民族器乐曲,其不以如歌的旋律为基础,音乐的主题动机是片段式的,不讲究精致的描绘,如同泼墨山水画,运用不同的音色组合渲染气氛和意境,以此表达作品含义。这种创作方式明显是受到西方现代音乐的影响,无论作曲理念还是创作技法,都有着与传统截然不同的方向。许多人对此类作品不以为然,他们从审美上不愿意接受这类作品,并认为大众喜爱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而且竹笛是民间乐器,其音乐本就应该通俗易读。诚然,音乐作品的通俗化、大众化对大多数听众而言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但是,当今的竹笛已经是承载多重音乐符号的艺术标志,不仅是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乐器,也是音乐家展示高雅艺术之美的乐器。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竹笛是一门大众化的艺术,但是不代表着其仅能够表现“俗”的一面。《愁空山》恰恰是一个证明,在作者对雅与俗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下,作品的重雅而轻俗,正是对传统竹笛审美观一定程度上的纠正,也是作者对这门艺术发展所寄予的新希望。

(二)坚持融合化的风格追求

后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地人民开始反思自己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民族化艺术创作得到共识,但西方音乐文化既已植入,殖民地人民也普遍接受,因此,顺应这种趋势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方向,于是结合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却透露着民族音乐风貌的作品出现了,作品中二元特征显而易见。这类作品正是当代作曲家对时代的回应,当代作曲家的共同特征是既有深厚的西方作曲技法功底,又有强烈的民族热情,因此其音乐作品也呈现出“中西兼顾”的特点,审美更加独立,音乐追求个性化表达,将民族传统与个人体验紧密结合,这些都成为这一时代音乐作品的标签。可以说,《愁空山》这类现代风格民族器乐作品既是时代需要,也是作曲家的主动选择,更是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一条发展道路。其次,随着地域性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共识,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得以彰显,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得到发展时机,越来越多传统的、原生态的音乐为人熟知,其中有许多还走向了世界舞台,这些积极因素都推动了音乐创作。然而,音乐艺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仅仅守住流传下来的音乐财富不足以使中国民族音乐屹立于世界,在继承民族音乐文化精髓的同时增添相适宜的新时代音乐元素,才能使传统的精髓绵延至未来。《愁空山》便很好的把传统与现代结合,既保留了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和巴蜀地区民间音乐的基本特征,又运用精深的作曲技巧和配器手法,赋予竹笛史诗性、交响性和悲剧色彩,将富有地域性特色的音乐作品拓展到新的领域。将两者真正融合在一起,使中西方的观众均对其喜闻乐见,才是当代创作者对这门艺术发展所作出的独到贡献。

(三)掌握内容和形式的平衡关系

《愁空山》在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把握上,可谓是一个范例。首先,郭文景是有着浓郁的巴蜀情节的,其自由生活在四川,对于巴蜀之国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气息有着一种本能的热爱,也正是基于此,他才会选择李白的关于四川的诗歌而不是其它。换言之,就是《愁空山》是一部情动于衷的作品。其次,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其大量融入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甚至由此对作品的整体风格产生了质疑。但是在欣赏或演奏完作品之后,这种质疑便烟消云散,原因在于其各种西方作曲技法的运用,始终都是以情感为基础的,都是为了表现出他对巴蜀大地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自身对人生、生命的独特思考,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其利用灵活而独特的技巧,对有着明显的差异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过渡和沟通,使其真正的融为一体。如对配器的大胆创新、对音色的独特追求等,都巧妙规避了内容和形式因为差异而产生的多种问题,最大化的发挥出了两者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自然使作品获得了质的飞跃。

总而言之,《愁空山》在配器方面中西结合的方式获得广泛认可,在审美方面也取得突破,将一个新的审美标准摆在民族音乐面前,并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创作出既有现代感和时代特色,又有地域性民族特征的竹笛协奏曲。21世纪是一个追求多元音乐文化的时代,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童昕.苍山如海――竹笛协奏曲《愁空山》析评[J].人民音乐,1997,(10).

〔2〕李吉提.尔材必有用,飘然思不群――郭文景的竹笛协奏曲《愁空山》析评[J].人民音乐,2013,(11).

篇3

You Hongyan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流与角色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诵读英文诗歌,排练英文短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戌林海.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4]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刘道伍. 汉英文化对比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池州师专学报,2001

篇4

【关键词】中国钢琴音乐 中国风格 民族化

中国钢琴音乐中“中国风格”的探讨

中国音乐界的发展历程道路是漫长而坎坷的,在20世纪学习源自欧洲的作曲模式,以进行自我音乐的演绎及突破,在当时我国的艺术家就已经想到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特色融入到音乐创作之中。肖友梅等老一辈著名艺术家就曾通过努力将民族特色旋律融入到钢琴音乐“中国风格”中,并成功创作出不少佳作。在20世纪30年代所开展的“新音乐运动”中对音乐形式的美学要求提升到了“大众化”与“民族化”的需求之上。20世纪40年代后期新音乐的影响力日益深远,在未来的音乐道路上成为新形势音乐创作的文艺政策形式。

“”时期中国传统音乐与“革命音乐”成为中国钢琴音乐主要创作思路。在“”结束后全国实行改革开放,国人的思想得到解放,对外的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音乐民族风格”大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而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打破古老的束缚,艺术家的创作性思维越来越宽广,从此钢琴音乐进入真正创作的繁盛时期。

这段时间,艺术家的钢琴创作产生了三条主线:(1)坚持最初“共性写作”,将民族基调编入 “中国风格”音乐之内,同时在和声运用上采用更加创新大胆的手法。(2)以“中国风格”为主线寻求更多创造思路完成全新创造作品。(3)在作曲技巧与各种创新方面,艺术家保存完整的民族基调创造全新的“中国风格”艺术作品,此作品主要用以表达中国特色音乐的韵味以及中国艺术的精髓。以上三类创作方式的呈现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

通过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中国钢琴音乐的成就来源于中国传统音乐,同时又汲取了西方音乐的精华与作曲艺术,演变成一种全新的中西音乐文化的混合产物。对于“中国风格”的不断追逐也是推动音乐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考察方向可分为题材创造及音乐语言两个方面。题材创造包括标题的选定与和民族性的主要表现形式;而音乐语言则包括中国钢琴音乐思想表达的“民族化”,较为典型的有编曲民族化、旋律民族化、和声民族化以及神韵音色民族化等。

1980年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巅峰转折。此前的中国钢琴曲基本使用西方传统作曲方式,糅合中国本地音乐的审美进行编创。自此之后的中国钢琴创作,艺术家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化提炼,将创作艺术多元化,对于西方国家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深入借鉴最终将“中国风格”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层次。20世纪80年代以后艺术家对于理性层面的追求更多表现在融合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上,将具体的传统音乐题材糅合到创作曲目中,用绚丽美妙的音响世界传达中国浓郁的艺术底蕴。

对中国钢琴音乐未来发展的深思

作为一种新音乐形势的中国钢琴音乐,既拥有西方文化的冲击,又接受着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如果拿所谓的经验主义对中国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进行品鉴,那么必定会带来错误的文化误解。

部分艺术家认为中国钢琴作品“缺少统一的风格感”这一现象通过两个部分体现:

首先,中国钢琴运用多种作曲方式来进行音乐表现,而多种技巧的结合也正是为了体现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中国博大精深的精神实质。

其次,事实上“中国风格”原本就是一个比较宽广的定义。中国本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蕴含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各民族之间音乐文化的碰撞自然会产生差异性的“美妙火花”。

在中外钢琴作品中,“中国风格”的具体表达方式可分为两大类:(1)通过使用可以感知的中国音乐曲调等相关音乐元素,让钢琴作品在音调的基准上融入中国味道。此种形式为基础形式。(2)小范围的使用可感知的音调因素从文学及深层次的艺术中发现艺术创作思维,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与钢琴作品结合到一起,将中国元素变成一种艺术精神融入到整个作品之中。此种形式为潜在形式或变量形式。

在中国钢琴作品中“中国风格”的成型主要存在两种途径:(1)艺术家因长期处于中国文化之中对于创造已经形成自然的条件反射,中国元素在艺术创作中自然的被采纳。(2)艺术家刻意追求“自主创作”,为寻求某些特定的“中国风格”刻意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综上所述“中国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中国艺术文化的传承之根。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紧急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媒体技术更新带来的全球文化飞速传播,中国钢琴音乐走向世界化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关于未来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要求,高品质的作品是发展的关键。钢琴音乐如何权衡好“创造与传统”“全球性与民族性”这两对矛盾,一直都是中国艺术界的重要议题。

对于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必须以“民族性”为主线,在中西方、实际与传统之间寻找制衡点。无论世界文化潮流如何发展,中国音乐元素必须始终保持在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上。反之所谓的“创新”必定无法符合中华民族大众对音乐的审美品位,从而就会失去原始艺术“创新”的初衷。

如今在中国乐坛有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现象,即越来越多的中国知名作曲家,所写作的钢琴作品屈指可数,业界也有作曲家坦言因为钢琴音乐的发展突破太小,不愿意进行创作。而从西方钢琴音乐发展进程中不难看出,威立于世界乐坛巅峰的大批经典钢琴作品,大部分都出自作曲家与演奏家于一身的音乐泰斗们的创作。从莫扎特、巴赫、贝多芬到李斯特、肖邦等。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引起中国音乐界的深思与探讨。

通过考究,不管从任何角度分析“中国钢琴音乐”的定义,都无法脱离中西文化结合的说法。中国钢琴音乐的进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更及社会转变有着紧密联系。中国钢琴音乐的行程可以看作是20世纪音乐文化事业前进的缩影,表达了中西文化结合与碰撞所产生的美妙火花。如果将中国钢琴音乐搁置在中国的整体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探讨,既要结合政治因素又要保持中立的理性思维,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同时还得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部分及西方部分因素的结合。

对于加强中国钢琴音乐学术方面的研讨相当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通过理论上的探讨与证明可以更有效的指挥音乐创作的实行。如果学术探讨结果能够与音乐艺术创作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推动中国钢琴艺术的前进。

上述研讨均以教育作为根本。现在的中国钢琴教育大部分都是选用外国经典作品,而普遍缺乏对现代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认识,“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在教育中运用明显欠缺。在我国如今庞大的钢琴音乐教育系统中,需要加大钢琴音乐的教学比例,大量培养中国钢琴音乐的追求者,从而通过市场需要、创作、出版、演绎与探究就大力推动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甚至整个音乐领域的创作多少都会受到时代性的中国政治、西方国家音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音乐这三个方面的影响。而在历史发展的全局思想理念的洗礼之下,中国艺术领军者一直致力于走“民族化”的指导性思想道路,并且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中国风格”。现在中国音乐领域迫切需要一个引路者将中国钢琴音乐推向世界,成为全球知名的“品牌”。知名音乐学者应该提高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国外学术理论研讨,并多参加国际性的音乐交流活动,将中国钢琴音乐理念在音乐学术界传播得更广。而知名的钢琴演奏家应该在国内及国际的演奏场合上更多地演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更直接更全面地传播中国钢琴音乐以及音乐中所饱含的“中国风格”。在日常的钢琴教育课程中,钢琴教师需要更高比率地使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进行课堂教育,并在生活中实现对钢琴初学者与爱好者的中国钢琴音乐的大力传播。教育从初学者抓起,进一步激发大众对中国钢琴音乐的爱好,有利推进中国钢琴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薇:《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审美底蕴初探》,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陈文红:《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风格之演进》,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丁菲菲:《论王建中钢琴创作的民族特色》,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篇5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高密度地、多方位地导入跨文化教育,以培养中职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新大纲要求所需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多,人们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以便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知识,因此,文化积累比任何时代都丰富和深刻得多。教育部2009年1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对原大纲内容做了修订,修订后的新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大纲要求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因此,中职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跨文化教育,通过英语语言这个载体,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英语文化,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2.现实交际所需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或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歧义、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大家对这两种现象并不陌生:一是苦读多年英语的学生碰见英美人士,根本没有勇气开口与之攀谈,只有“Yes”到底或“No”到底。二是一见老外便激动地说: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going? /How much money do you earn a month? 他们可能只是想打破见面时的尴尬,殊不知这是一些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对方的隐私,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这种社交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缺少目的语文化知识、缺乏跨文化差异意识。可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是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所需。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帮助学生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途径

那么,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建构中职生应知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笔者就此问题,阐述了一些日常教学中的看法。

1.巧妙利用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文化传输的主渠道。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各种课型的文化导入:

(1)词汇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新大纲要求学生到毕业时应达到的词汇量:基础要求1700w,200phr;较高要求1900w,300phr;拓展2200w,400phr。英语词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的工具”。在日常的词汇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词汇的读音、本义,而应适时地介绍词汇的文化意义,重视其文化的影响,特别应重视词汇的文化差异,因为同一概念的词在不同的文化下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如dragon在西方是罪恶的象征,在圣经故事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如果把一个女人叫a dragon,则表示她很凶狠、令人讨厌;但在中国dragon是吉祥的图腾形象,在历史上,龙还是皇帝的象征,我们还以“龙的传人”自称。教学实践表明,在词汇教学中重视文化导入,能使学生不断地形成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准确使用词汇,从而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力。

(2)听说教学

中职英语教材中每单元的Listening & Speaking 模块,是基于语境的对话形式呈现。在情景对话中,英美人士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风俗民情自然显露出来。因此,在听说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语言的社会语境:观察什么场合用什么语体;了解说话人的身份;说话者之间交际的深浅与语体的关系等。而学生通过了解对话中的文化语境,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交际氛围和文化氛围,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掌握正确的交际规则。另一方面,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总结归纳出英美人士在口头交际中常涉及话题的语言规律,尤其是与母语观点相差较大的,如:说闲聊、说禁忌、论娱乐、说恭维、说谦辞、说请客、说致谢、说消费等,以便消除听说障碍,使语言更为地道、得体。如A:“You sing very well.”B:“Thank you.”这就是英美人士的恭维观,他们说话三句不离称赞语,听者无须自谦,只须道谢即可。又如见面时聊什么好呢?其实,讨论天气是与英美人交谈的一个合适的话题。学生有了这样的文化差异的认知,便不会出现上述的一些误会了。

(3)阅读教学

中职英语教材中各单元都编有Reading & Writing 以及Life & Culture 板块,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开拓国际视野。这些阅读材料内容涉及到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充分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这一重要理念。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输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如阅读中常出现类似Black Friday(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这样的专有名词或一些典故和习语,如果学生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就会造成困难。又如:“Food and Drink”文中提到的black tea是中国人的“红茶”, 这是由于中国人和英国人着眼点不同,同是茶,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 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故称“black tea”。了解这样的中西文化差异,学生就不至于把“红茶”说成red tea了。事实上,阅读教学坚持文化信息的导入,坚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能较好地消除阅读理解上的障碍,而且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肤浅地停留在课文所提供的那点信息,而是向他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异国文化的窗。

2.充分利用课外优秀英语教材和读物

仅靠一套中职英语教材来进行跨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程度的差异,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教材以备选用,如《新概念英语》《环球英语教程》《走遍美国》《初级英语听力教程》等,通过对这些原汁原味的教材的学习,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才有更深的了解,无形中也加强和培养了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一些简易的文学作品,如《书虫》。英语专家胡文仲说:文学作品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材料,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有血有肉的了解。读者的感情与书中的人物融合在一起,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完全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在不自觉中汲取了文化营养。可见,阅读优秀英语教材和读物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则可以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更直观地感受并比较中西方文化异同,增强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同时使得英语学习更有趣。如涉及到Holidays话题时,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可以快捷了解中西方不同的节日及节日来历、主要活动等,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又如谈到学生喜爱的Music这个话题时,学生可上网下载了解各地著名的音乐,如美国摇滚乐、乡村音乐、非洲音乐、印度音乐等,使自己置身于愉悦的异国文化中。另外,优秀的英文影片同样为学生提供了异国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等丰富翔实的文化信息。

4.积极开办第二课堂

中职院校完全有条件开办英语第二课堂,如组织英语角、开设语言与文化讲座、举办圣诞夜晚会等,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过程中,真实体验异国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总之,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只要我们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多渠道、高密度地渗透跨文化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积累,就能为今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中等职业学校英语编写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6

篇6

音乐性 文化差异 童真 直译 意译

目前,我国翻译界对儿童诗的翻译研究工作还主要集中在英语儿童诗的翻译。对中国儿童诗的翻译和研究却寥寥无几。这一现状从中国知网上发表的关于中、英儿童诗翻译研究的论文的数量对比就可一目了然。中国有着大量优秀的儿童诗,作为译者,我们有责任肩负起将他们传播给外国孩子们的使命,让中国儿童诗走向世界。

一、中国儿童诗翻译研究的困难

提到儿童诗的翻译,很多人会轻易地认为翻译儿童诗很简单,因为儿童诗用词简单,浅显易懂,译者只需用简单明了的词句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即可。可事实却非如此,儿童诗的翻译难度与一般诗歌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诗歌音乐性的传达

诗歌讲究韵律,儿童诗也不例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曾说 “诗歌的语言不但要求精炼、富有表现力,还要求它有和谐的音调,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及语言的音乐美。音乐美是随着诗人感情的起伏波动产生的,它又可以激发读者的感情,引起共鸣。诗歌的这种音乐美,对儿童有更强的吸引力。”①儿童最早对诗歌的接触也往往源于母亲口中的吟诵。因此,儿童诗要想和儿童心灵相通,使之感受到诗歌的意美,就必须注重诗歌音乐性的传达,必须首先在听觉上吸引“读者”。一首儿童诗译文能否琅琅上口也成为衡量儿童诗译文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遗憾的是,我们必须承认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特征的差异。汉语诗歌节奏以顿歇为节奏点, 节奏单元就是意义单元, 节奏整齐均匀。英语诗歌的节奏点则不是顿歇, 而是重音。由于英语音节的结构不那么整齐, 常常以辅音结尾, 又有连读现象, 所以语音流中的顿歇就不那么整齐、鲜明,而且英语的单个音节并无一定的意义, 因而构成词的音节数目很不规则,因此在构成诗歌节奏时很难划分出数量足够的、有规律的顿歇来。这也就是说, 英语诗歌很难以顿歇作为节奏点来构成音顿节奏。②以下面这首诗为例:

春妈妈

樊发稼

牵着柔和的轻风,

来啦,来啦;

带着温暖的阳光,

来了,来了春妈妈。

滴答,滴答,

落小雨啦-----

那是春妈妈用奶汁,

喂她心爱的娃娃。

小柳树,小麦苗,

小青草,小红花,

在春妈妈的怀里,

一天天长高、长大……

笔者拙译:

Spring Mom

With soft breeze,

She is coming,

With warm sunshine,

Mother Spring is coming.

Trickling, trickling,

Drizzling, drizzling,

That is Mother Spring’s milk,

Feeding her babies.

Little willow, little wheat shoot,

Little grass and little red flower,

In Mother Spring’s arms,

Growing up day after day.

这首诗共有三小节,每小节的第二句和第四句的结尾都押a韵。前两小节每句的结尾都是平仄平仄,最后一节每句的结尾是平平仄平,每节最后一句都使用了叠词,“妈妈”、“娃娃”、“长高长大”。而译文却无法保留原诗的韵律,译者只能尽量使译文更加对称、工整。

2.文化理解上的差异

篇7

关键词:色彩油画艺术情感表达

一、色彩的定义

色彩是人类所共有的,不受国籍、民族、地区等的限制。绘画和音乐一样,是一种人类共享的艺术,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更是进行审美的一种方式。油画中的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是油画内涵的重要表现元素,缺乏色彩的油画是没有生命力的。色彩是主观意念的表达,是可见的判断依据,也是客观现实。色彩的丰富性在于利用不同的组合和排列,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以此展示画家丰富的情感世界。在现代油画作品中,色彩是不可缺少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每一位油画家都有用色的特点,从而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优秀的油画家总是善于组合和排列色彩,以此表达情感和呈现创作意图。油画作品中有和谐也有扭曲,这些都是为了表达情感,通过艺术形象将情感呈现给观赏者。由此可见,色彩自带艺术性,油画家运用其艺术性表达情感,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体验,也展现出油画特殊的艺术魅力。

二、色彩在油画中的地位

随着色彩种类的不断丰富,油画艺术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中西现代油画艺术中的色彩也由以前的单一变得多元,由平淡的用色到大胆的组合,从表现客观事物到展示内心情感,色彩的变化给油画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油画家有了更多的色彩进行情感表达。中西油画创作中,色彩是重要的构成元素,更是表达情感的工具。从心理学角度看,色彩对人类而言十分重要,在文化发展中起添砖加瓦的作用。从西方油画艺术的发展过程看,色彩不仅以形的方式存在,还具备审美功能,拥有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油画家只有将情感寄托于色彩中,才能创作出有感染力的油画作品。

三、色彩的象征性

在中西现代油画艺术中,色彩往往具有深刻的象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色彩表达的情感有所变化,范围不断扩展,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在西方油画作品中,象征性的色彩使用得较多,这时的色彩不仅表现具象事物,而且具备象征抽象意念的作用。现代油画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性明确,象征内容也十分丰富。目前,色彩的象征性被广泛运用,已经成为油画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西方现代油画家常常利用色彩的象征性阐释创作意图,通过对色彩进行组合和排列以突出作品主题。

四、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

1.意念载体在油画艺术中,色彩元素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首先,色彩是油画作品的生命,不仅能够表现画面内容,增强画面的感染力,还能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其次,色彩是寄托意念的主要手段,画家运用色彩元素进行油画创作,色彩是画家与观者共鸣的桥梁。2.艺术语言油画创作是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过程。中西方的历史文化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审美观念上也会有差异。画家对审美的认知不同,在色彩运用方面也有差异。但是色彩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无论画家怎样运用色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表达自身的情感,这是画家创作的一个共同点。他们对色彩的不同理解方式使他们能够创作出有特色的优秀作品,让受众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结语色彩和人类共同出现,它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色彩能丰富生活和心理感受,不同色彩和处于不同环境的同一色彩都能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色彩是油画传达情感的重要媒介。中西方在文化、地域、宗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油画色彩情感表达的差异,但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其所承载的情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徐燕.论色彩在中西现代油画艺术中的情感表现.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8

关键词:翻译比喻;分析;差异;翻译活动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103-03

一直以来,翻译都是一项类似文学的活动,在翻译中会有创作和译者的思想在其中,而翻译比喻的使用,正体现了翻译具有创造性的特点。长久以来,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常常会运用各式各样的比喻来描述翻译,使得众多枯燥难懂的翻译理论能以生动活泼的形象示人。虽然我们对翻译比喻已经较为熟悉,也常常在论文以及各类讲座中地谈论以及使用它,然而,却鲜有人研究中西方翻译比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有些翻译比喻中所隐藏的翻译活动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于翻译比喻的认识,常常只是停留在表层上,未能系统深层的挖掘其背后的知识。19世纪70年代后,传统的翻译研究出现了诸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等理论分支,而美国学者劳瑞?张伯伦就是女权主义翻译理论这一分支的代表人物。她早1988年的《性别与翻译的隐喻含义》一文,就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理论中一些涉及女性的翻译比喻以及隐喻。在中国,站在翻译比喻研究最前沿的是香港浸会大学的谭载喜教授,其着眼点在于梳理发掘各种翻译比喻,进一步发掘和领悟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质意义之所在。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翻译比喻的实例,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中西方翻译研究中出现过的典型、为人熟知的翻译比喻进行全面扫描,进而分析出中西方翻译比喻所隐含的不同文化内涵差异,以及所体现的翻译活动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一、翻译比喻的定义

所谓“翻译比喻”就是关于翻译的比喻,是指翻译或者把翻译比作另外一类事物(谭载喜,2006)。如较为有名的法国学者梅内将译文比喻为“不忠实的美人”,德莱顿将译者比作“原文的奴隶”,等等。翻译比喻以类比和形象的手段来界定翻译活动中的各种理论意义,其功能以及效果往往要好于平铺直叙的枯燥乏味的解释,可使理论更为形象、更易理解。

二、中西方翻译比喻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各式各样的翻译比喻,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着创造者与应用者的聪慧以及母语文化的诗学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异彩纷呈的文学想象力,也有文学背后所体现的独特的人文社会情怀。不同时期的翻译比喻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

公元5世纪的鸠摩罗什,是佛经翻译的大家之一,他就提出“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认为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冯友兰,2013),道安则在《比丘大戒序》中将翻译喻为“葡萄酒之被水”,钱钟书认为“翻译犹如沸水煮过的杨梅”(钱钟书,1984)。这几处翻译比喻表明“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在中华文化中根深蒂固,诸如鸠摩罗什、道安以及钱钟书等翻译家们也不免用最为熟知的东西来比喻翻译。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业为本的国家,古代的经济也是农业经济,千百年来形成了“上农”的思想。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王科一先生就有:“拿种子的譬喻来说,虽然‘桔逾淮北而为枳’,但毕竟不会变为苹果、柿、梨,要紧的是不能蕃殖谬种,易言之,译诗的起码的,但也是首要额要求,是传达原作的境界,要入神,这也可以说是译诗的‘极致’。”(王科一,1962)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领域的绘画等都也渐入翻译家们的知识体系中。而中国水墨丹青又与西方写实的素描油画大不相同,它更多的是讲求神似写意,让人们更多地领会画面中所蕴含的的委婉意义;西方的绘画则是强调写实,更注重光线与角度,让人一目了然。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起步较晚,除了借鉴西方的翻译理论外,中国的翻译家们也会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以及自身文化,提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翻译理论。如傅雷先生在翻译《高老头》时就曾总结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认为翻译如画中国国画,译作应是写意,力求能传达所画事物的意境,不必一一“临摹”。傅雷的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各个领域都有涉猎,同时他还是出色的艺术评论家。他从自己所熟识的艺术领域的专业出发,结合中国绘画与西方写实绘画的不同之处,完善“写意”之说,形成“神似”之理论。我国大文学家钱钟书则认为:“翻译正如用琵琶,古筝,方响奏雅乐,节拍虽同,而音韵乖矣。”翻译如奏乐,不同的乐器奏同一乐曲,听者所听到的感觉不同。翻译也如此,不同的译者翻译同一译作,定然不同,译作也会带有译者的风格。以翻译中国古典诗词见长的许渊冲先生则提出“三美”理论,即“意美”、“音美”以及“形美”,他结合古典诗词的音律、写意等特点创造了译作应超越原作的理论。

西方文明虽不及中华文明年代久远,但文化特点独特,如独特的天主教及基督教宗教文化、与中国不同的图腾文化等。同时,西方文明到近代开始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文明格局。这其中翻译理论也产生了很多学派与分支,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英国19世纪杰出的翻译家菲茨杰拉德在翻译《鲁拜集》时总结:“活犬胜死狮。”认为译作虽然不能面面俱到地将原作呈现出来,但是译作注入了译者较为新鲜的思想,是鲜活的。

19世纪70年代后,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兴起了许多分支,研究也更加深入,女权主义翻译理论就是其中之一。而该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张伯伦,在其《性别与翻译的隐喻含义》一文中,对翻译理论中最为有名的隐喻“不忠的美人”进行了分析。梅纳日认为,翻译的忠实与婚姻的忠实有着很大的相似点:译文像婚姻中的女方,而原文则是婚姻中的男方,婚姻中女人应对男人忠实。翻译也如此,译作应忠实于原文。张伯伦认为该理论是在贬低女性的社会地位,认为译作不必完全忠实于原作,因为还要考虑到译作和原作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此外,西方的奴隶社会历史比较漫长,所以奴隶社会在西方的文学艺术等领域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例如17世o英国的翻译家德莱顿说:“(译者)都是奴隶,都在为别人干苦力,辛勤地打理着葡萄园,但是最后酿出的美酒却是归主人(原作者)所有。如果翻译得不尽如人意,我们便成了众矢之的;如果翻译成功了,这却是我们应尽职责,没人称赞半句。”这说明在当时社会,译者远不及作者的作用大,这段话多少有为译者“喊冤”的意味。同时可以窥到,奴隶社会对德莱顿等翻译家们的影响。

三、翻译比喻中的各要素关系

在很多翻译比喻中,有些是探讨翻译活动中涉及的各要素的关系的,即原作和译作的关系、作者和译者的关系等。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翻译的过程中,所以也会有很多有关翻译过程的翻译比喻。现对这几种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翻译与译作的关系

德国翻译家施奈特格尔认为:“艺术翻译是一种拼死拼活的决斗。”这表明翻译是一场很艰苦的斗争,需要译者与原文进行斗争。法国的德里达认为:“翻译的过程是处女膜破裂的过程,是对原作的粗暴进入。”他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将原作进行解构,融入译者自己的文化背景及知识体系,因而,译作不完全等同于原作。此外英国的苏珊・巴斯奈特认为,翻译过程像婚姻一般,“理想的翻译可以看做是两种不同文本间的美满婚姻,它将两者领到一起,和谐共处,同甘共苦”。认为翻译过程是将原作和译作想结合,以达到一个圆满和谐的效果。此外,巴西的一些翻译家对翻译有一个奇特的比喻,他们将翻译者描绘成一个“同类相食者”(cannibal)的形象:翻译者将原文“吞下去”,然后“吐出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东西来),这个比喻展示了一种对翻译本质认识的观念性变化,即吸收、内化、再创造的过程。

(二)原作与译作的关系

法国17世纪的翻译家梅纳日就曾经针对原作与译作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翻译比喻:“美而不忠实的女人。”(Les belles infidèles)认为无论译文译得如何成功,也不可能盖过原文的“风头”。他认为要注重研究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德国学者本雅明认为“译文是原文的来生”,即在经译者加入了自己的思想以及对原文的感悟后,译文会比原文更为丰满。此外,美国学者让・帕里斯则认为:“成功的译作不是原作的儿子,而是原作的兄弟,因为译作和原作都始自先验的思想,这种先验的思想就是作品无形的父亲。”他认为原作与译作“出自同宗”,是“兄弟关系”,他们同出于“先验主义”,是凭译者和作者以直觉感觉而行文的“父亲”。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一直是翻译领域较为有争议的话题。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作是原作的重生,应在思想内容、文章风格等方面接近并忠实于原作。但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文无法在思想与风格方面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所以,就译作与原作的关系来讲,它们之间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三)作者与译者的关系

古希腊学者菲洛认为“译者是作者的代言人”,译者就是作者委托的“”,就是作者第二,菲洛用生动的语言指出了译者和原语作者的关系。另外,加拿大的女权主义者谢丽・西蒙认为:“译者和女人在它们各自的阶层上都是弱者,译者是作者侍女,女人则比男人低下。”她从女权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的地位远比不上作者。除此之外,翻译理论中还有一个更为著名的翻译比喻,即17世纪英国的翻译家德莱顿所提出来的“(译者)都是奴隶,都在为别人干苦力,辛勤地打理着葡萄园,但是最后酿出的美酒却是归主人(原作者)所有。如果有时翻译得不尽如人意,我们便成了众矢之的;但如果翻译得成功了,这却是我们应尽职责,没人称赞半句。”这是“译者地位不如作者地位高”的观点支持者。当然,无论翻译理论家们对于作者和译者的地位孰高孰低持何种观点,译者和作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也一直是翻译理论家们的主要研究点。

翻译比喻是描述翻译活动的一个独特手段,也是翻译文化中一个生动有趣的研究点,同时也是更好更全面的认识翻译活动的一个很好的渠道。通过翻译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涉及多种学科――文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领域的活动,关于翻译比喻的系统、全面的研究可以成为跨学科研究翻译学的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研究翻译比喻不仅有助于业界增进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同时也对翻译学学科领域的扩大和充实具有独特意义。

参考文献:

〔1〕Lori Chamberlain, Gender and the Metaphorics of Translation. [A]. In Lawrence Venuti (C).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s[C]. L ond 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37.

〔2〕Sherry Simon,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 ledge,1996.59.

〔3〕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A].1951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C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80-81.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4.

〔5〕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1979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267-295.

〔6〕谭载喜.翻译比喻衍生的译学思索[J].中国翻译,2006,(03):3-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