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图书馆不开馆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3-02-28 15:36: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图书馆不开馆工作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图书馆不开馆工作计划

篇1

【关键词】图书馆 管理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2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尊重关爱人、理解信任人、完善发展人。

当前图书馆界普遍认为: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建筑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工占75%。由此可见,图书馆员工是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文献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操作者,图书馆员工的创新精神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因此必须在新世纪图书馆管理中运用“以人为本”管理手段,鼓励其参与图书馆的管理,更充分地体现出员工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图书馆工作不断攀登新的高峰。笔者以为:“以人为本”,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凝聚力最强的手段之一。

1 “以人为本”的诠释

图书馆史学家约翰逊(d·e·johnson)在《西洋图书馆史》一书中指出:“在书籍和图书馆的历史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这里的“人”,既是指参与图书馆活动的读者,又指图书馆员。图书馆的存在是为了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客观需求,这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存在,依靠的是图书馆员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因此,无论从哪方面看,“人”—读者、馆员始终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和支点。

众所周知,早在1929年,陶述先先生就提出,“图书馆,其要素有三:书籍、馆员与读者。”由此可见,除了图书就是“人”这个要素。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被服务的主体,是图书的受益者。馆员是图书馆的主人,是服务的主体。若没有书籍,何谈读者、馆员。有书籍,有读者,无馆员,书籍也不可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书籍一馆员一读者三者构成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的路径。馆员是书籍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大量资料显示:“以人为本”,既包括读者,又不能离开馆员。在馆员与读者构成的图书馆“人”的这个要素当中,馆员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联系馆藏与读者的媒介。图书馆的馆藏要发挥最佳效益,读者要得到最佳的服务都是靠馆员来实现的。“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来满足读者的需求。馆员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文化素养、创新理念、敬业精神越高,图书馆的建设、服务和发展就越持久。从某种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以“馆员”为本,没有馆员高度的服务意识、精湛的业务水平、敏锐的创新意识和持久的进取理念,“一切为了读者”的提法只能是空谈。

2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以人为本”管理的特点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软管理

软管理是相对于硬管理而言的。硬管理是指在一套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然后由管理者去监督执行,保障规章的宽松和谐的气氛,注重灵活的领导方式。“以人为本”由于是以“人”为中心,因而必然是软管理。在硬件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图书馆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软件因素的优越。

2.2 重视人文资源

人是管理的资源。由于这种资源是通过文化积淀、显现、发挥、开发的,因而确切地说是人文资源。人文资源与人力资源不同,它更加突显人的资源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因而往往体现为人的潜能和可塑性,具有很强的再生性,是最丰富、最重要的资源。

2.3 管理手段兼容、协调

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中,一般是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来选择不同的管理手段。各种管理手段可能有关联,也可能毫不相关。而人本管理,由于强调集体的整合放大功能,因而各种管理手段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相互兼容的关系,以便使管理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达到优化效应。

3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的实施途径

“以人为本”的管理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中那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着眼点的短视行为,更加注重图书馆的长远获益,因而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以人为本”既是图书馆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馆员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目前图书馆的现状来看,有效的实施途径为:

3.1 用平等尊重人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图书馆发挥作用的程度,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以及各项功能的实现程度,都离不开图书馆的主体— 馆员的直接参与。而渴望尊重是人类所有动机中最强烈的动机。美国商用机器公司前总裁小托马斯·森在《一家公司和它的信念》一书中说:“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条信念,就是对人的尊重。”尊重不应专属于图书馆的领导层,不论是默默无闻的一般馆员,还是业绩卓越的信息咨询专家,只要做出了业绩,都应该得到尊重。管理者应尊重馆员的根本权利,尊重馆员的个性、人格、才能、价值,在民主的氛围中把图书馆所追求的目标与馆员个人的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个人价值与图书馆价值统一在一起。要创造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科学地安排岗位,量才使用,发掘每个馆员的潜能,给他们以发展的空间来施展他们的才华,这样,既体现了个人价值,又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3.2 用理解尊重人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这种需要,是属于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这种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持久的积极性。管理者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就必须研究这种需要,激发这样正常的需要,多深入一线,了解馆员的所思所想,与他们多交流、多商量,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使他们觉得图书馆需要他们,图书馆工作离不开他们,他们才会以馆为家,才会发挥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才能具有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用信任尊重人

管理者必须与全体馆员交朋友,对每一个人在工作上予以充分的信任,放手让他们尽情发挥各自的才能,相信他们的人格、人品,相信他们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和责任心,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同时,要懂得有效授权,授予馆员一定的权力,实现馆员自我管理;这样既可以增强馆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又能够激发其工作热情,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3.4 用发展空间尊重人

图书馆管理者要通过各种渠道让馆员了解事业发展现状和工作计划,诸如,确立“馆训”作为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标准,开展为图书馆献计献策活动促使他们参与决策,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关心馆员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需要等。由于每个馆员都希望在当前和未来的工作中得到成长和发展,因此,管理者应当根据每个馆员的才干、能力、需要和价值观等因素,确定其最合适的工作岗位,,采取扬长避短的措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并且真正关心其个人成长和培训,为其创造继续教育的机会,调动其兴趣,鼓励馆员制订个人事业发展计划,允许并提倡个体模式多样化的存在,鼓励尝试与探索,赞赏从失败中学习、总结经验,就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图书馆内建立学习网络,使馆员的知识达到内部共享,协作创新;在外部吸收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活跃创性思维,从而把图书馆内外的显性知识和馆员的隐性知识结合起来,生成物质性和观念性产品,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基础。

3.5 用严格的要求尊重人

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与纽带。馆员的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读者的情绪和心态,对读者起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此,图书馆要想做好服务工作,管理者必须根据每个馆员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来安排与他的特点相匹配的工作责任和权力,给他们注入潜力,充入动力,加入压力,往往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对其工作完成情况要经常督促、检查,并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决不姑息迁就,以保证规章制度的客观性、公正性。此外,在工作中引入竟争机制,使每个馆员都有危机感、紧迫感,达到能者上、平者下、庸者让的目的。

3.6 用宽容尊重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管理者要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员工,充分了解馆员的优点和特长,对待馆员要有宽容之心,给馆员充分的信任,合理安排馆员工作,用其所长, 让他们放开手脚自主地完成任务,发挥其优点长处,从而使每一个馆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使馆员心情舒畅,精神偷快,以积极的心态待人处世,以高姿态处理个人得失,也就更有利于其缺点毛病的抑制。对管理者来说,你对馆员1%的忽视,就是100%的不尊重。只有以诚恳、宽容、理解、支持的态度对待馆员,才能减少上下级之间的隔阂,促进团结,增强凝聚力,形成一个和谐轻松偷快的人际关系环境。

综上所述,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并创造效益,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员工队伍。从现状分析,图书馆改革滞后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在管理观念上,没有充分认识员工的重要性。因此,“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是搞好图书馆管理改革、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莫其强.现代图书馆激励管理的新探索[j].图书馆论坛,2002,(4):7-8.

[2] 陈.从"建馆藏书"到以人为本[j].图书馆,2003,(6).

篇2

【关键词】图书馆 管理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尊重关爱人、理解信任人、完善发展人。

当前图书馆界普遍认为: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建筑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工占75%。由此可见,图书馆员工是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文献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操作者,图书馆员工的创新精神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因此必须在新世纪图书馆管理中运用“以人为本”管理手段,鼓励其参与图书馆的管理,更充分地体现出员工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图书馆工作不断攀登新的高峰。笔者以为:“以人为本”,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凝聚力最强的手段之一。

1 “以人为本”的诠释

图书馆史学家约翰逊(D·E·Johnson)在《西洋图书馆史》一书中指出:“在书籍和图书馆的历史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这里的“人”,既是指参与图书馆活动的读者,又指图书馆员。图书馆的存在是为了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客观需求,这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存在,依靠的是图书馆员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因此,无论从哪方面看,“人”—读者、馆员始终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和支点。

众所周知,早在1929年,陶述先先生就提出,“图书馆,其要素有三:书籍、馆员与读者。”由此可见,除了图书就是“人”这个要素。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被服务的主体,是图书的受益者。馆员是图书馆的主人,是服务的主体。若没有书籍,何谈读者、馆员。有书籍,有读者,无馆员,书籍也不可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书籍一馆员一读者三者构成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的路径。馆员是书籍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大量资料显示:“以人为本”,既包括读者,又不能离开馆员。在馆员与读者构成的图书馆“人”的这个要素当中,馆员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联系馆藏与读者的媒介。图书馆的馆藏要发挥最佳效益,读者要得到最佳的服务都是靠馆员来实现的。“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来满足读者的需求。馆员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文化素养、创新理念、敬业精神越高,图书馆的建设、服务和发展就越持久。从某种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以“馆员”为本,没有馆员高度的服务意识、精湛的业务水平、敏锐的创新意识和持久的进取理念,“一切为了读者”的提法只能是空谈。

2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以人为本”管理的特点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软管理

软管理是相对于硬管理而言的。硬管理是指在一套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然后由管理者去监督执行,保障规章的宽松和谐的气氛,注重灵活的领导方式。“以人为本”由于是以“人”为中心,因而必然是软管理。在硬件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图书馆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软件因素的优越。

2.2 重视人文资源

人是管理的资源。由于这种资源是通过文化积淀、显现、发挥、开发的,因而确切地说是人文资源。人文资源与人力资源不同,它更加突显人的资源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因而往往体现为人的潜能和可塑性,具有很强的再生性,是最丰富、最重要的资源。

2.3 管理手段兼容、协调

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中,一般是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来选择不同的管理手段。各种管理手段可能有关联,也可能毫不相关。而人本管理,由于强调集体的整合放大功能,因而各种管理手段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相互兼容的关系,以便使管理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达到优化效应。

3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的实施途径

“以人为本”的管理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中那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着眼点的短视行为,更加注重图书馆的长远获益,因而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以人为本”既是图书馆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馆员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目前图书馆的现状来看,有效的实施途径为:

3.1 用平等尊重人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图书馆发挥作用的程度,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以及各项功能的实现程度,都离不开图书馆的主体— 馆员的直接参与。而渴望尊重是人类所有动机中最强烈的动机。美国商用机器公司前总裁小托马斯·森在《一家公司和它的信念》一书中说:“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条信念,就是对人的尊重。”尊重不应专属于图书馆的领导层,不论是默默无闻的一般馆员,还是业绩卓越的信息咨询专家,只要做出了业绩,都应该得到尊重。管理者应尊重馆员的根本权利,尊重馆员的个性、人格、才能、价值,在民主的氛围中把图书馆所追求的目标与馆员个人的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个人价值与图书馆价值统一在一起。要创造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科学地安排岗位,量才使用,发掘每个馆员的潜能,给他们以发展的空间来施展他们的才华,这样,既体现了个人价值,又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3.2 用理解尊重人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这种需要,是属于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这种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持久的积极性。管理者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就必须研究这种需要,激发这样正常的需要,多深入一线,了解馆员的所思所想,与他们多交流、多商量,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使他们觉得图书馆需要他们,图书馆工作离不开他们,他们才会以馆为家,才会发挥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才能具有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用信任尊重人

管理者必须与全体馆员交朋友,对每一个人在工作上予以充分的信任,放手让他们尽情发挥各自的才能,相信他们的人格、人品,相信他们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和责任心,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同时,要懂得有效授权,授予馆员一定的权力,实现馆员自我管理;这样既可以增强馆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又能够激发其工作热情,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3.4 用发展空间尊重人

图书馆管理者要通过各种渠道让馆员了解事业发展现状和工作计划,诸如,确立“馆训”作为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标准,开展为图书馆献计献策活动促使他们参与决策,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关心馆员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需要等。由于每个馆员都希望在当前和未来的工作中得到成长和发展,因此,管理者应当根据每个馆员的才干、能力、需要和价值观等因素,确定其最合适的工作岗位,,采取扬长避短的措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并且真正关心其个人成长和培训,为其创造继续教育的机会,调动其兴趣,鼓励馆员制订个人事业发展计划,允许并提倡个体模式多样化的存在,鼓励尝试与探索,赞赏从失败中学习、总结经验,就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图书馆内建立学习网络,使馆员的知识达到内部共享,协作创新;在外部吸收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活跃创性思维,从而把图书馆内外的显性知识和馆员的隐性知识结合起来,生成物质性和观念性产品,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基础。

3.5 用严格的要求尊重人

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与纽带。馆员的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读者的情绪和心态,对读者起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此,图书馆要想做好服务工作,管理者必须根据每个馆员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来安排与他的特点相匹配的工作责任和权力,给他们注入潜力,充入动力,加入压力,往往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对其工作完成情况要经常督促、检查,并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决不姑息迁就,以保证规章制度的客观性、公正性。此外,在工作中引入竟争机制,使每个馆员都有危机感、紧迫感,达到能者上、平者下、庸者让的目的。

3.6 用宽容尊重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管理者要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员工,充分了解馆员的优点和特长,对待馆员要有宽容之心,给馆员充分的信任,合理安排馆员工作,用其所长, 让他们放开手脚自主地完成任务,发挥其优点长处,从而使每一个馆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使馆员心情舒畅,精神偷快,以积极的心态待人处世,以高姿态处理个人得失,也就更有利于其缺点毛病的抑制。对管理者来说,你对馆员1%的忽视,就是100%的不尊重。只有以诚恳、宽容、理解、支持的态度对待馆员,才能减少上下级之间的隔阂,促进团结,增强凝聚力,形成一个和谐轻松偷快的人际关系环境。

综上所述,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并创造效益,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员工队伍。从现状分析,图书馆改革滞后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在管理观念上,没有充分认识员工的重要性。因此,“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是搞好图书馆管理改革、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莫其强.现代图书馆激励管理的新探索[J].图书馆论坛,2002,(4):7-8.

[2] 陈.从"建馆藏书"到以人为本[J].图书馆,2003,(6).

篇3

(1)室内环境。在传统图书馆中,书架与阅览桌的布置,讲究的是整齐划一,而现代图书馆建筑是重视墙面、地面的布置,往往采用各种颜色,进行适当的搭配,给读者以简洁、明快的感觉;在这同时还要在阅览区的相应位置上摆上一些绿色植物和盆景,这样做的目的既能让读者解除视觉疲劳,又能使人心情舒畅。

(2)室外环境。传统图书馆的建筑对室外环境不是特别重视,总认为室外环境的美化应是环保部门的工作,在新形势下,人们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认识到室外环境设计已成为图书馆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现代图书馆建筑功能的重要保障。馆舍周围应绿茵环抱,并用雕塑、花坛、喷泉点缀馆外的空间,构建宁静、自然、优美、典雅的学术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进入图书馆,领略图书馆的文化风景。

2影响新形势下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主要因素

2.1图书馆功能的拓展对图书馆建筑的影响21世纪的图书馆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开放型的文献信息中心。其功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性,并且不但传承了传统图书馆的社会功能,而且还拓展了许多新的功能。因此,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建筑要想满足现代图书馆的功能需要,不但要有安静的阅览空间,而且还要配置能放映电影、举行各种会议、开展文化活动的报告厅、展览厅、陈列室及教室等活动空间,同时还要增加并扩大图书馆业务用房、员工休息室及为读者服务的餐饮部、小卖部、书店和相应的休闲设施,另外还要为残疾人读者专门开辟阅览空间,并要采取无障碍设计,方便这些弱势群体读者。

2.2文献老化与旧书剔除对图书馆建筑的影响图书馆馆藏的不断增长,历来被看作是自然规律,甚至被认为是图书馆的神圣权利与职责。近年来随着知识信息的快速发展和文献的激增,图书馆中积累和保存的文献急剧膨胀,造成人员和经费的紧张,工作效率降低,读者和用户也不满意,特别是图书馆的建筑空间无法随着藏书的增长而扩展,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另外,因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献出版量的急剧增加,使得文献老化加快,某些学科文献的半衰期变得越来越短,为了给新进馆的图书、期刊和报纸腾出更多的空间,应把剔除旧书的工作尽快地列入图书馆的日常工作计划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的书架空间得以充分利用。

3新形势对图书馆建筑的要求

3.1应采取适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设计手现代化图书馆建筑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思想束缚,在设计时不仅详尽地对图书馆的适用性进行通盘考虑,还注意到了建筑的美观,建筑材料也比较讲究。例如:不少现代化图书馆建筑采用铝合金门窗框架,并使用双层真空玻璃,这种门窗密封性强,防尘、防噪声、防热、防寒效果好,经久耐用、美观好看;有的图书馆还采用缩小外墙面积、扩大玻璃窗面积的设计,这样既增加了外形的美,又可以使层高、深度大的建筑有较好的自然采光条件。

3.2应考虑学习与休闲的统一现代图书馆既是读书学习、获取信息的地方,也是文化休闲的场所。学术性和文化性并举,教育职能、信息职能与文化职能并列是当代图书馆的一大特点。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要同时考虑读者学习和文化休闲两方面的需要,尽力做到两者相统一,学习场所有休闲,休闲地方可学习,这将是当代图书馆不同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又一特色。要做到空间环境布局兼顾学习与休闲两方面的要求并不容易,它离不开环境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3.3服务设施应体现人性化图书馆设施就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图书馆的环境更具有人文色彩,更能体现人文关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读者的视觉、听觉方面的需求,使他们在利用文献的过程中感到心情舒畅,进一步促进他们的求知欲。为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人文气息,图书馆可以在各阅览室、走廊等地方放置一些盆景和艺术品,墙上雕刻一些壁画或贴上一些激励读者上进的警句;各阅览室内的色彩应该简洁、舒适;还要对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读者加以考虑,为他们设置专用的通道、阅览室、专用电梯等;还应该在每个阅览室设有读者存放水杯、雨伞及学习用具的书架,为老年读者预备放大镜,为普通读者设置休息室,为自带笔记本电脑的读者设置上网接口等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充满浓厚的人文因素。除此以外,有少年儿童服务的图书馆还要设计相适应的家具,这是因为孩子们的天性是天真、浪漫、可爱、活泼、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他们喜欢跑、跳,所以为孩子们创造的学习、阅读环境不能像成人一样,需要活跃、多样化,色彩也要多样化。这就需要为小朋友、小读者设计出一套适合于他们阅读的设施,以便吸引更多的小读者到图书馆里来利用有关少年儿童的图书资源。

4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提高读者满意度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传播知识、产生思想、造就人才的知识殿堂,弘扬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必须体现的基本观念与根本使命。因为自图书馆诞生以来,一直是以人文传统为基本理论特征的,所以人文环境是图书馆必备的客观环境。为了创造出一个更适合读者阅读的人文环境,笔者认为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为读者设计明显的指示标志,节省他们的询问时间。图书馆作为传递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场所,内部环境和设施往往比较复杂,为了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内部功能和服务设施,引导读者迅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同时吸引读者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应在图书馆内部空间和内部设施的适当位置上,做简明直观、色彩醒目的文字化或图标式的标志,易于读者辨认,使他们无需询问,即可轻松地去馆内各个想去的区域。

(2)在装饰阅览环境上体现人文精神。很多图书馆都以宽敞、明亮为主旋律来进行室内装饰。如在图书馆大厅、走廊、楼梯等处设置一些花盆,在墙上挂一些能激励读者求知欲的壁画、伟人像或名人警句等,让读者能全方位地感受到环境与人的亲和力,体验到舒适、愉快、自信和尊严。

(3)在图书馆服务环境上,让读者感受到人文气息。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员所具备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礼仪等对读者的阅读心理都有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还要掌握各种学科的基本知识,接待读者时,态度要和蔼可亲,服务方式要多样化、具体化,要能确实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服务不但会被读者所接受,而且馆员的价值在这里也得到了真正的升华。

(4)服务方式多样化,开展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提高读者的满意度。现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主要是通过改变馆藏格局、阅览空间、借阅方式和延长开馆时间等实现的;而要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则应该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例如:要为到馆读者推荐近期新书刊、为科研读者介绍文献的最新动态、为远程用户进行网上资源传递等服务。图书馆员还应从心理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并通过了解读者的需求、满意程度等给读者以人文关怀,让馆员与读者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使读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而达到提高读者满意率的目的。

5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