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5: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二年级上册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材分析: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一年级做好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稳步推进,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整体概况和主要特点: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每个单元由3-4篇课文(包括课后思考练习题)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
“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4次。从本册开始编排“写话”栏目,穿插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共编排3次。
口语交际的编排,话题的选择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强调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学到的原则和方法,还可以直接运用到直接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学有所用。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学生在说话、写话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说一段较通顺,内容完整的话,并能把自己学过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口语交际中。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大多数同学都能读懂短文,并能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人物的心理活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多识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积累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一定的积累习惯,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利用早读时间互相交流、反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交际的情境,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体验,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明白生活中遇到的当自己拿不定主意、与人意见不一致、借东西、需要帮助时,都可以找人商量,学会商量是一种交际的技巧。
2、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商量时要用商量的语气,能把商量的事情原由表达清楚。
3、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实践,培养他们表达的自信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耐心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教法:引导法、练习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课型:说话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下节课是我的数学课,我有点急事要请假一节课,谁来给你们上下节课呢?
2、你这主意好,帮我想想我怎么和她商量?我觉得你这个办法可行,凡事好商量,商量商量事情就解决了.不过商量的学问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堂口语交际课_----商量.(板书课题)
二、理解课题,讨论课题。
1、孩子们口语交际课都要干什么?
口语交际课不但要积极发言,还要认真倾听其他人发言
2、我们今天的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是什么?(生齐说)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商量?
意见不一致(zhì)、拿不定主意、需要帮忙或借东西。
2、有位小朋友就遇到困难了,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么和别人商量的:(出示视频
)和同桌商量借铅笔
4、同学们,这位小朋友和同桌商量的事,他的同桌能同意吗?为什么?
5、同学们想一想:与别人商量时要注意什么?(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要商量的事情原由说清楚)商量的语气有哪些呢?(行吗?可不可以?好不好?能不能?......)
6、听了你们的建议,他觉得有道理,他又和同桌商量借笔去了。我们看看他这次能成功吗?用你们说的方法他还和老师商量调换座位去了,你们看(播放视频)这次,你觉得他能成功吗?为什么呀?(他用到了商量的语气,比如说行吗?可以吗?他很有礼貌,他说清楚了事情的原由)
《小小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大胆尝试用手指印画,通过欣赏、观察范画作品,引导学生用手指印作画,并能够在指印上做出各种创意的联想。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手指印画的乐趣。
3.尝试进行手指印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体验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利用手指印画大胆地创造出各种形象,并添画组合成有趣的图形。
教学难点:
感受手指变化后印画所带来的趣味性指印的联想和画面内容的组合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颜料、调色盘、水彩笔、图画纸、指纹纸、湿纸巾等。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以《手指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出示课件)小小手,真能干,十个指头本领大。蘸蘸颜料印一印,添添画画真有趣。
同学们从儿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十个手指头也有秘密,大家看一看,发现了什么?
那么手指蘸上颜色印出指纹,我们可以让它变成什么呢?
二、出示范例,引导学生欣赏
出示课题《小小手》,课件展示范例,了解指纹添画的奇妙之处。
三、结合儿歌,示范指纹添画的画法,学生体验。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我是怎么让指纹大变身的。
2.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示范指纹画的画法。
儿歌:小小手,真能干,十个指头本领大。蘸蘸颜料印一印,擦干手指换颜色,然后拿笔画一画,马上变成桃子,,色彩干净又美丽。
3.(出示课件)你能把这个指纹变成什么?让学生试一试,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四、操作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表现真棒,你们的手指印会怎么变呢,老师很期待看到你们的成果,用添加的方法,把你印出来的手指印也来变一变吧。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始创作(配乐)
2.学生们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疏通难点。
五、展评添作、体验成功
1.展示作品,贴在板上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评一评,选一选谁的作品画面最漂亮、谁的想法最有趣、谁的颜色最鲜艳……
2.引导学生从颜色、画面内容、奇妙构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学目标:
1.
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
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3.
学习“我的发现”,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识字。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课前准备:
PPT、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我们来玩个游戏
“猜一猜”,好吗?
1.
出示甲骨文:你们看,这是三千多年前古人写的一个字。猜猜,这是哪个字?
小朋友们仔细看,慢慢的,它的样子发生了变化,出示金文,指名猜。
又过了一千多年,它变成了这样,出示小篆。指名猜。出示楷书:舟。
那么这个字呢?出示船。刚才的舟就是指现在的船,先秦时期,人们常常使用“舟”来称呼船,而汉代之后,使用船便多起来。
2.
你们看,船来了,这是什么船?出示图片。认一认。
谁来叫一叫这些船的名称?
3.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把这些词语认识了。这些船在我们生活中很少见到,你知道它们主要用来干什么的吗?
4.小朋友说对了吗?我们来听听百科叔叔怎么介绍。
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也是水上主要的运输工具。常见的渔船就是专门用于出海捕鱼的,货船是一种载运杂货、集装箱或冷藏品的多用途船只。油轮也称油船,一般用于散装运输各种油类,而科学考察船是用于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等特殊任务的船。还有一些船只,如潜水艇,可以在水下机动灵活地运动并且能水下作战。破碎冰层,开辟航道,保障水面畅通的船就是破冰船,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水上交通工具?
5.谁来回答百科叔叔的提问?指名。
6.我们一起再来叫叫它们的名字。齐读词语。
7.标注拼音的是我们今天要记住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渔:三点水加鱼就是“渔”,说到这个渔,还有很多别的词。“渔船”是用来捕鱼的船只,那么用来捕鱼的网就叫“渔网”,以捕鱼为生的人就叫“渔民”,渔船上的灯火就是“渔火”。我们一起读读带有渔字的词语。
货:中国最早的货币是用贝壳代替的,也叫贝币,所以造字时便以贝字作为与金钱有关的字。像货、贪、贵等等。你还知道哪些字带有贝呢?
我们一起读好这组跟船有关的词语。
8.我们再来猜一个字,这是它的小时候,一千多年后,它变成了这样。慢慢地,它长这样了,都猜出来了吧?车是陆地上的交通工具。
9.出示词语。谁来给我们读读这些表示车的词语?指名若干。
你还知道哪些车?指名说。
你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轿:我们现在坐的车,称之为轿车,这个轿字,起源于古人乘坐的轿子,以前,新娘出嫁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花轿。
防:生活中,防字出现的地方很多,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带有防字的词语吧!
防盗、预防、防尘、国防、防空、堤防
10.小结识字方法:同学们真能干,今天的识字加油站,我们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探索字的起源、生活识字等多种办法记住了这些字。
11.现在我可要请走拼音帽子了,我们同桌合作,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合作时要做到:同桌读对了,夸夸他;同桌读错了,帮帮他;受到同桌的表扬和帮助,要说声“谢谢”!
12.出示生字卡片,左边的同学念字,右边的同学组词,我们来开个双轮火车,比比哪列火车跑得又流畅又响亮。
二、字词句运用
孩子们,中国的汉字很神奇,有时候,它的读音不同,意思也就不一样了,这样的字我们称之为“多音字”。
1.出示:床铺、铺路。这两个词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
要读准它们,还要了解词语的意思。
铺有两个读音,读第四声的时候,字典里有三种意思,你们觉得床铺中的铺表示什么意思?读第一声的时候,字典里的解释是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发现没有,这组多音字,表示名称的时候,读第四声,表示动作的时候读第一声,像这样的多音字,还有三组,你会读吗?出示,指名读。
2.剩下的6组多音字,该怎么读,四人小组一起读一读,碰到不确定的读音,可以根据相应的意思来判断。
3.小组汇报交流。
4.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根据词语的意思准确地判断出多音字的读音,收获真不少!生齐读词语。
三、我的发现
1.请你们猜个谜。指名读。指名猜。
知道青,那么言来便是请,心至便是情,日出就是晴,水到就是清。
2.这些都是青字家族的字,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读音、字形、字义)
(读音相近,读音相同,哪些字读音跟青一样?哪些有变化?
每个字都有相同的部件,偏旁不同。
不同的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字的意思跟偏旁有关。)
3.这个谜语给我们青字族的生字做了很好的区分,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感受他们字义的不同。
青字族的字读音跟青有关,意思跟偏旁有关,像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4.我们再来看看巴字族、方字族、马字族、包字族,这些形声字,他们的读音有什么变化?意思跟偏旁是不是一样?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5.为了更好地记住这些字,我们曾经学过包字族的儿歌,指名填。一起来念一念。
6.你们也能选组字,自己来编编儿歌吗?同桌一起试一试。
7.交流。
教材分析:《音阶歌》是一首活泼生动,易学易唱的儿童歌曲。歌曲中的大量歌词都是旋律的唱名,如:do
do
xi
la
sol,既有利于学生对歌谱的演唱和认识,又能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音阶的记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并唱准音阶中的七个唱名。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音阶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意境,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多角度的感受音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音阶歌》的学唱及欣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音阶歌》
教学难点:在学唱歌曲《音阶歌》后,能唱准音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情境导入
1、师:首先欢迎同学们到音乐王国做客!那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对本学期所学的一部分歌曲做一个复习。(多媒体播放《阿里里》、《摘果子》伴唱,学生边唱边跳。激起学生的兴趣。)
2、视频欣赏(幻灯片播放电影片段。)
教师:“这首歌曲是影片《音乐之声》的插曲。这部电影讲诉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退役的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位老师,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玛丽亚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发生在玛利亚和七个孩子之间的音乐故事,请欣赏电影原音《DO
RE
MI》片段。(教学意图: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声色兼备,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就与我们短片中出现的1、2、3、4、5、6、7有关。(板书课题:音阶歌)
二、音阶学习
1、提问:什么是音阶?用音的符号按照高低顺序排列的组合,就叫音阶。(多媒体出示阶梯式的音阶) 师:1.2.3.4.5.6.7.这就是音阶。(教学意图: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音阶,为后面唱准音阶做好铺垫)
2、音阶练习(多媒体出示音名与唱名图,教师领学生反复练唱音阶。)
下面我们来学习音阶歌。
3、做音阶练习题(多媒体出示题目,学生作答)
Fa(
4
)
re
(
2
)
si(
7
)
sol(
5
)
mi(
3
)
do
(
1
)
la(
6
)
三、学唱《音阶歌》
1、(多媒体播放歌曲)初听歌曲熟悉旋律
师:同学们轻轻的闭上你的眼睛,我们去感受一下这个曲子的旋律
生:闭上眼睛------
师:这个曲子的旋律优美吗?
生:优美!
2、跟琴哼唱歌曲(教师弹琴,学生随琴用“la”小声哼唱歌曲。)
3、找一找(根据之前讲解的音阶知识,请学生找找歌曲中的音阶。)
4、重点讲解并练习歌曲最后一句的节奏。(多媒体出示曲谱)
5、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边朗读边做节奏练习。
6、教师弹琴,学生随琴加入歌词小声哼唱。
7、(多媒体再次播放歌曲)再听歌曲体会情绪
师:同学们这么优美的曲子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师:好,同学们听完了,我给大家两个答案同学们选一选。(提问: A
.悲伤地 B.愉快的
(生答:B。))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啦!
8、学生加入歌词有感情地演唱。
9、师生接龙。师生交换演唱。
四、感知律动、巩固音阶
1、老师示范音阶律动(多媒体播放身体音阶歌)。
2、跟着老师做。
3、学生跟着视频做练习。
(教学意图:通过音阶律动练习,既让学生肢体得以解放,又加深了学生对音阶的记忆)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真不错!我们不仅认识了do
re
mi
fa
sol
la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学飞》。
2、通过听赏、演唱、表演、创编等活动,能随乐进行歌舞表演,感受音乐的美好,表达音
乐内容。
3、通过歌舞表演,提高综合表演能力,培养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学飞》。
2、能用不同的声音、表情、动作来表现老麻雀和小麻雀的不同神态表情。
教学构思:
以听、说、唱、图片等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律动和发声练习
二、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听,是谁发出的叫声?(出示小鸟鸣叫声)
师:看,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评价语: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
师:原来是雀妈妈带着小麻雀在草地上学飞呢。(出示课题:学飞)你们知道麻雀是怎么飞的吗?今天老师来演一演雀妈妈是怎么飞的。(边唱边演)今天我们就随雀妈妈学飞吧!
三、听赏
师:安静听并思考,歌曲为我们讲诉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复述)根据音乐故事我们可以把歌曲分为两个部分。
四、起飞的动作
1、师:有谁来模仿一下小麻雀起飞的样子?
带动作读歌词;讲解八分休止符(休止符的运用恰当的表现了小麻雀开始学飞时的小心翼翼的感觉);完整跟读。
五、学飞的技能
师:起飞的动作大家学得有模有样啦,现在雀妈妈想带着小雀到山的那边玩儿,看看山那边的世界,可是山那么高,那么陡,要怎样才能飞到山那边呢?现在雀妈妈告诉我们一个秘诀(出示后半部分歌词)
观察老师的肢体动作第一遍老师带读;再次纠正节奏;(引导雀妈妈的神情与动作);
观察老师的肢体动作第一遍老师带读;再次纠正节奏;(引导雀宝宝的神情与动作);
创编中心词;雀宝宝:来!雀妈妈:对!
分角色读歌词;
师:雀妈妈教了雀宝宝几个动作?(生
:三个)
六、歌曲学唱
师:雀妈妈为了让雀宝宝飞的更好,把学飞的秘诀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听的时候看课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1、听录音
2、师范唱小声跟唱
3、完整唱后纠正不对的地方
4、分角色演唱
七、完整表演
1、随乐表演
2、个别表演
八、小结
飞出教室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
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正确地口算出近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教具:教学课件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探索新知
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具吗?今天我们到玩具店看看有哪些玩具,各种玩具的价格各是多少元?(出示课件
生(……)
师:
现在每人买两件喜欢的玩具,看看需要多少钱?并列出算式。(学生独立思考)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选择的是哪两种玩具?你能列出算式吗?”
2、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9+16,
16+48,9+25,
16+25,
32+9,25+48,16+32,
48+32,
25+32,
48+9
二:引导学生两次分类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算式,你能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吗?(引导学生回答)
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生:分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你的眼睛真亮,观察的很仔细!你们同意这种分法吗?(生……)
那请你把黑板上的算式来分一分。(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分一分)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有:9+16,9+25,32+9,48+9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有:16+48,16+25,25+48,16+32,
48+32,
25+32,
师:哪些算是我们已经学过?你能快速口算吗?口算时指出两道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如:9+16
先算9+6=15再算15+10=25)
师:请同学们在仔细观察,这边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又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呢?(你先想想,再和同桌交流)。
师:同学们想好了吗?请做好。
生:分为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
师:不进位的有哪些?25+32,16+32
进位的算式有哪些?16+48,16+25,
25+48,
48+32,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答师评价,你真是各有心人。)
三:理解口算方法
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怎样进行口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学生读一遍)。
师:先看不进位加法。如16+32怎样口算呢?先想一想,在和同桌交流。
生说方法,师板书。
你们会口算了吗?25+32怎样口算?让学生答,并说想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你们会口算吗?试试看。如16+48,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反馈时师板书算法。
交流时问:还有其他想法吗?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口算方法。你们再看看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你觉得那种方法好?(指2-3名学生回答)。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剩下的三道题。学生口答。
四、深化练习,巩固算理
1.找朋友
15+45
55
23+47
99
27+28
64
32+54
60
52+47
86
16+48
70
2、算一算,比一比(做“想想做做”第1、2题)
(1)集体反馈验证
(2)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3)让学生说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填表
(2)验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么算。
4、做“想想做做”第6题
提示解题策略。
①解决第一个问题。
观察分析,并有条理地说出结果。
②这是动物园各个馆的分布图以及线路图。
从熊猫馆到老虎馆可以怎样走?三条路中走哪条路最近呢?为什么?。(可以直接看出来,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一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题的条理性,让学生学习逐步分析、分解复杂题型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与良好的解题习惯。)
③分析完成第二个问题。
7
+
6
5
5、五角星里藏着谁?
2
+
2
4
8
2
+
3
2
5
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初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用5、7、9三个数字,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1)学生仔细读题,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选择不同想法的学生汇报。
2.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搭配的知识,请大家思考:今天学的的知识和排列问题有什么区别?(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教学例2
师:同学们,蓝猫带领我们到数学广角玩了一遍。可它自己却有一个问题没解决,你能帮它一下吗?
课件出示例2。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摆数字卡片,边摆边记,摆出两张卡片求出和是多少,然后把结果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用摆数字卡片的方法,求出了得数有三种可能,分别是12、14、16。考虑一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想到的方法。
方法一:填表法
加数
5
5
7
7
9
9
加数
7
9
5
9
5
7
和
12
14
12
16
14
16
方法二:连线相加
师:同学们想到的这两种方法都很好,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生:利用例1的方法先找到两个数,然后再相加。
师:噢,原来是这样。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两个数相加得到的和中有没有重复的?
生:有。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两个数相加时,有的是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和没变。
师:两个数交换位置,和没变,这说明了什么呀?
生:两个数的和与顺序没有关系。
师:同学们观察得不错。因为两个数交换了位置,虽然有六种情况,可得数却只有三个。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为蓝猫解决了问题,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求和,得数只有三种可能:12、14、16。
归纳总结:
如果从三个数中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两个数的和与顺序没有关系,得数只有三种可能。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98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9页练十四的3~4题。
四、归纳新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排列和组合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简单的组合
例2 方法一:填表 方法二:连线相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连减和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的过程。
2.掌握连减和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连减和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先算花了多少钱”的两个分步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并认识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引入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前面学过了加减混合运算和连加的计算。
40+16+20
80-75+30
指名说出上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并引导学生回忆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从而引出新课。
【讲授】探索新知
(一)连减计算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
2.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分步的同学列成连减算式,留意先算花了多少钱的方法。并提示:看看这道题还有其他的算法吗?做完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老师看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开动脑筋,想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谁来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生:100-56-29
=44-29
=15(元)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这个算式,我们是按什么顺序算的?
小结:计算连减也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师:刚才,我们用脱式计算的连减算式,我还看到了别的算法,你来说说还可以怎样算?
生:我是用竖式算的。
师:我们一起看看。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
-
5
9
4
4
-
2
9
1
5
师:计算连减也可以用连续竖式来算。
(二)认识小括号
1.师:刚才,我们都是用连减的方法算出了小华还剩多少钱。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可以先用买鞋花的56元加上买书包花的29元,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钱?再用小华带的100元减去85元,就是还剩的钱。
教师随生答板书:56+29=85(元),100-85=15(元)
师:谁也是这样想的?你再来说说。
2.师:看来,我们先算花去的钱,再从100元里一次减去花去的钱就是剩下的钱。那,你能把这两个算式合起来,写成一个算式吗?试着在本上写写。
学生写综合算式,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写成100-56+29的学生。
师:谁来说说你写的算式?
生:100-56+29
师:他是这样把两个算式写在一起的。你们同意吗?
生:这样写就是100元减买鞋的56元,再加上买书包的29元,应该是减去29元。
生:这样列式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结果是73元,不对。
生:这样列式的运算顺序就和分步的想法不一样了。
师:有道理。谁还想说?
生:这样列式,就不能先算花了多少钱了!
3.师:大家还是想先算56+29,那……怎么就能先算了?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个符号把先算的部分表示出来?好,请同学们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
学生创造符号,教师巡视,找到几种不同的符号,准备展示。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创造出了好几种符号,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这位同学画了一条横线表示先算;瞧,他把先算的部分圈起来了……咦?这是一个什么符号?(先展示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最后展示小括号。)
生:小括号。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这个符号叫小括号?
生:我妈妈告诉我的。(书上看到的。)
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同学真会动脑筋,创造出了这么多种不同的符号。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谁跟谁的都不一样,弄不清是什么意思。
师:是啊,所以在数学上我们使用统一的符号——小括号。
4.师:(指:100-56+29)谁能给这个算式加上小括号?
师:这个有小括号的算式怎么读呢?
学生试读。
师追问:100减去的是什么?你能读出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生:100减去56与29的和。
同桌两人互相读一读,再指名学生读带小括号的算式,并总结: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让学生自己将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补充完成。
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随之板书,指出写脱式时后算的部分要按顺序抄下来。
总结:计算还剩多少钱,我们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连续减去买鞋和书包的钱,也可以先算一共花了多少钱。
5.师:刚才,我们像数学家一样创造符号,并且认识了神奇的小括号。你知道它是怎么发明的吗?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数学故事。
(录音: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叫小括号,又叫圆括号,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的。在采用小括号以前,人们要用很复杂的文字来说明运算顺序。后来,人们曾使用过括线“
”。例如60减35与12的和,在35+12上面画一条横线,表示要先算35+12。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计算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算式,如果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就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练习】尝试计算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①74-30-18
③74-30+18
②74-(30-18)
④74-(30+18)
先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弄清运算顺序再计算。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计算过程,并引导学生从数字、运算符号、计算结果中比较不同。
【练习】巩固练习
1.出示教材练一练第2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重点交流运算顺序及结果。
2.出示教材练一练第1题。请学生读清要求后,再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请学生先说一说用100元买了哪两种商品,再说列式和结果。
3.数学冲浪:
下面算式中是否要加小括号才能使算式成立?如果要,怎样加?
67-20+25=22
18+47-35=30
87-50-21=16
55-63-43=35
小结:我们要根据需要添加小括号,改变原来算式的运算顺序
【练习】畅谈收获
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计算连减时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还认识了小括号。以后,在复杂的混合运算中,我们还可能用到(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