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5: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英国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英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涵盖学校行动计划(SchoolActionPlan,简称SA)、学校行动加强计划(SchoolActionPlusPlan,简称SA+)和特殊教育需求声明(SpecialEd⁃ucationNeedStatement),它们在层次上依次递进(详见图1)。[3]若主流学校教师或特殊教育需求协调员(SpecialEducationalCoordinator,简称SENCO)发现有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理解力差的现象,并在学习中没有获得进步,就可征求家长同意启用SA,从而为这些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师资、特殊教学方法、特殊教育教学评价等支持。但如果SA不能帮助学生获得进步、满足他们的发展要求,学校则可以启动SA+。在学校加强计划中,学生可以从地方教育当局、地方服务机构以及卫生机构获得额外帮助。若SA和SA+都不能帮助这些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取得进步,或者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要求,地方教育当局就会对这些学生进行评估,并征求家长的意见是否做出特殊教育需求声明。声明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所需的特殊教育服务、如何获得服务支持等。在家长收到特殊教育需求声明后,如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负责特殊教育服务的官员说明,也可以向特殊教育需求和残障法庭(SpecialEducationalNeedsandDisabilityTribunal,简称SENDIST)上诉。[4]英国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了包括SA、SA+以及特殊教育需求声明在内的三级服务体系,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程度选择服务体系,但在这个体系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第一,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制度不完善,特殊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偏低。由于工党政府倾向融合教育,即将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纳入主流学校(mainstreamschool),导致许多主流学校乘机挪用特殊教育经费,造成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第二,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各自分离,影响效率。1978年的《沃诺克报告》(TheWarnockReport)基于古利佛(Gulliford)的特殊教育观念指出,只要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能取得学习进步,则表明该学生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用这种评估来代替原来的医学检查,或者残疾人分类,[5]这就割裂了教育与医疗健康的关系。2011年3月,英国政府的《咨询提案》进一步分析了目前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服务体系过于复杂,各种服务机构过于分离,造成与特殊教育有关的教育、健康、照顾三大服务机构缺乏整合。
第三,主流学校的教师、课程、评价体系对特殊教育需求学生考虑不足。2001年11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出台法定指导框架《全纳教育——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InclusiveSchooling:ChildrenwithSpecialEducationalNeeds),明确要求开发新的教育系统,将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纳入主流学校,[6]这给主流学校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受到了主流学校部分教师的抵制。导致出现抵制的原因在于,在课程设置和评价上,课程内容缺少对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考虑,不能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也无法根据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特殊教育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第四,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存在作风,家长和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意愿与要求未充分得到尊重。[7]家长对孩子的特殊需求最明了,如果能重视家长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将可以帮助特殊教育决策部门制定合适的特殊教育计划,从而为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恰当的特殊教育服务。但在目前的特殊教育体系中,由于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作风严重,无论是在特殊教育经费分配,还是在家长申诉的过程中,家长的要求往往被忽视。
二、英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改革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2011年3月的《咨询提案》明确提出要赋予家长制定个人预算的权利,旨在改革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制度的弊端,比如投入预算没有考虑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个体差异。政府希望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制定个人预算,并控制预算经费的使用权,以期最迟到2014年,实现家长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制定个人预算,从而增强经费使用的灵活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为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投入体制,英国教育部于2012年3月出台《学校经费投入改革:朝向更加公平的投入体制》(SchoolFundingReform:NextStepsTowardsaFairerSystem),其目的是建立一个高效、公平、透明的基础教育投入体制。[8]其中涉及特殊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规定将专项拨款(DedicatedGrant)划分为学前教育区、学校区、高需求区三个部分,其中高需求区就包含特殊教育儿童。政府注重在特殊教育领域针对特殊教育需求群体,建立一个支持对象涵盖从出生到25岁的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制度。
(二)整合地方特殊教育支持体系
一方面,由于英国特殊教育一线的专业人士认为目前的特殊教育体制过于科层化,阻碍了他们工作;另一方面,家长期望通过整合地方教育支持体系,按孩子的实际需求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取代学校先前通过经验提供服务的方式。所以,英国政府希望通过体制创新和整合服务机构来简化特殊教育相关程序,让专业人士和相关服务机构更好地为儿童、青年和家庭服务。为了改变复杂的特殊教育支持体系,减少科层化的不利影响,并加强地方服务部门间的合作,英国政府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改革:第一,拟定单一的法定评价程序,整合教育、健康和照顾服务体系。到2014年,年龄在25岁以内的有特殊教育需求声明或者学习困难声明的学生都将采用这个单一评价标准,而“教育、健康和照顾计划”将整合这三个服务部门,识别学生的特殊教育类型,并提供相应的需求支持。[9]第二,制定国家经费投入绑定框架。在2011年3月的《咨询提案》中,教育部宣布将和地方政府一起探索国家绑定框架,既保证提高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和青年、残疾儿童经费投入的透明性,又能兼顾地方政府在经费投入上的灵活性。第三,更好地发挥社区部门的服务功能。2011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要发挥社区服务部门的作用,为那些能为学生离校后提供独立生活培训的组织予以600万英镑的资金支持,投入期限为两年。这些组织项目包括:早期语言发展(TheEarlyLanguageDevelopmentPro⁃gram)、早期支持和关键工作(EarlySupportandKeyWorking)、家长参与(ParentPartici⁃pation)、为成人做准备(PreparationforAdulthood)等。[10]
(三)提升主流学校特殊教育的服务质量
英国政府在《咨询提案》中明确表示,所有的儿童和青年都应当获得额外的支持,从而保证他们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水平。学校作为特殊教育的前沿,为这些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目前,英国主流学校主要从教师培训、课程设置、教学评价三个主要方面着手改革,以适应特殊教育学生的特殊需求。第一,通过培训提高主流学校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在提高学校特殊教育服务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已经成为提升特殊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咨询提案》规定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培训掌握识别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处理不良行为的能力、有效教学的能力、尽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11]第二,改善特殊教育课程设置。2008年的报告《特殊教育需求和全纳:反思与革新》(SpecialEducationNeedsandInclusion:ReflectionandRenewal)中,分析了课程设置的三大原则,即在课程中设置一定的难度,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克服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学习困难。第三,改善特殊教育评价方式。针对特殊教育评价,注重效率的学校通常采用目标—设定(target-setting)的方式评价课程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在英国的梨树学校(PearTreeSchool),课程协调员通过分析这所特殊学校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通过制定新的政策,提供合适的支持,在每堂课都关注写作,并做出评价,通过对比以前的状况测量学生的进步,进一步设置教学目标。[12]
(四)赋予家长和儿童在特殊教育中的权利
2008年3月,特殊教育联合会主席布莱恩•蓝姆(BrianLamb)发起了一项调查,被称为“蓝姆调查”(LambInquiry)。其主要目的是调查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家长对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信心度,并向儿童、学校与家庭部国务大臣提出了如何提高特殊教育需求儿童学习水平的建议。在这个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英国儿童、学校与家庭部于2010年了《改善家长获得特殊教育信息的实施计划》,为那些具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家长专门设立热线电话和网上服务。[13]2011年3月的《咨询提案》再次强调了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并让家长参与到特殊教育体系的决策中去。到2014年,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家长可以获得以下权利:制定个人预算,控制自己孩子的特殊教育服务;获得资金使用信息;选择学校,包括所有公立学校(maintainedschool)、学院(academy)和自由学校(freeschool)。这次特殊教育改革不仅强调了家长的权利,同时也提出了要尊重特殊教育儿童的需求。《咨询提案》的反馈者强烈支持赋予儿童上诉的权利,尤其是对于那些伤残的儿童、需要照顾的儿童。这些儿童很少能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赋予他们直接向法院提起上诉的权利,将有助于改善他们的不利地位。
三、英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改革的主要经验
(一)统一的需求评估方式
英国特殊教育需求评估体系经历了多次改革,其评价方式也随之调整。在1978年《沃诺克报告》以前,特殊教育需求评估主要由医疗机构进行,根据儿童的伤残类型建议与之相适应的学校。但《沃诺克报告》以后,特殊教育需求定义得更加宽泛,只要存在学习困难问题就可以声明自己具有特殊教育需求。但在特殊教育需求评估上却变得十分复杂,医疗机构和学校脱节,造成多头评价,效率低下。由此,2011年的《咨询提案》建议统一健康、教育与服务机构,采用统一的需求评估方式。将健康、教育与服务机构有机统一,以解决多方评估造成的评估效率低下、费时耗力的问题。健康机构与教育机构的有机衔接将大大消除不科学的评估行为,在医疗检查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医生的及时建议,如学生是适合在主流学校,还是适合在特殊学校就读。
(二)连贯的经费投入体制
自2011年3月英国教育部出台《咨询提案》绿皮书以来,英国就致力于建立一个连贯一致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标准。2012年3月,英国教育部出台《学校经费投入改革:朝向更加公平的投入体制》,目的是改革以前以16岁为分水岭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标准,新的标准将涵盖从出生到25岁,做到前后连贯一致。将16-18岁特殊教育需求固定拨款、学习者附加支持资金、特别安置预算资金整合为一种资金支持,从而统一资金分配。新的经费投入标准将减少由于经费断层给特殊教育需求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协商性的家长参与机制
以往家长在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家长在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中的参与程度可以将家长参与模式分为:专家模式、移植模式、消费者模式、协商模式。[14]专家模式完全忽视家长的作用和要求,家长只负责提供孩子的信息;移植模式开始考虑家长的需求;消费者模式赋予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利;协商模式则更加强调家长的作用,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就需要和家长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一致,教师还需要通过问题解决策略与家长继续协商,减少分歧。家长对孩子的身心状况最为了解,通过家长参与,学校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学生信息,从而为学生提供匹配的教育服务。这次的改革同样强调了家长参与,家长可以自由选择学校,控制特殊教育资助,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个人预算。
(四)全纳的主流学校发展模式
(一)教师社会地位与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当前,英国幼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仍被视为“无足轻重”甚至“低人一等”,其工资水平也仅略高于全国最低线,远低于其他欧洲国家。以2011年为例,全日制普通幼儿教师平均时薪为6.60英镑,仅高出全国最低线0.52英镑;[4]平均年薪13300英镑,仅为英国小学教师的40%,德国普通幼师的69%。[5]社会地位和工资水平较低的窘境,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和职业吸引力,抑制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学前教育生师比始终严格遵照0-1岁,3∶1;2岁,4∶1;3-5岁,8∶1(或13∶1);儿童保育0-5岁,3∶1的规定。[6]该规定仅反映当时的通行惯例,而非源自利于儿童安全和学习发展的确凿证据,沿用至今几无变革,成为导致教师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二)职业资格证书无序增长,趋于泛滥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幼儿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00余种不同类型的资格证书,其中仅有半数达到2012年修订版《早期奠基阶段教育纲要》(EarlyYearsFoundationStage,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法定要求。[7]证出多门、种类繁杂,权威性难以保障,令教育机构在招聘教师时眼花缭乱,难以甄别,亦造成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质疑。例如,家长们普遍希望幼教机构帮助其子女在关键的奠基阶段学习基本的语言和运算,但大多数资格证书均未对教师的读写算能力提出明确规定,这对家长给予学前教育的高度信任和儿童的健康发展产生着破坏性的影响。
(三)教育督导权责不明,程序繁冗
督导评估是判断教育质量状况的基本手段。自2001年9月起,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开始对学前教育机构实施督导,为其提供全国公认的质量基准,对教育质量和儿童发展起着重要的监督和改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与地方教育当局在督导权责和督查程序方面存在大量重复或矛盾之处,令学前教育机构深感迷惑,耗时费财。其次,针对每所教育机构的督导工作每3-4年开展一次,每次时长仅3-4小时,其间隔时间之长和检查用时之短,令社会对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质量提升产生质疑。[8]第三,对于已经接受定期督导的学校,如果增设0-3岁早期教育,则需在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另行注册并接受额外督导,教育督导未与学校督导有机结合,为督导双方带来大量行政冗余。
(四)优质资源有限,制约家长选择
近年来,纵使英国学前教育学额,特别是全日托学额有所增加,但与政府制定的将2岁幼儿免费学额增至40%的目标仍有较大距离,需要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用以应对人口变化,支持家长尤其是母亲重返职场。受英国学前教育“照料”与“教育”双轨传统的影响,许多家长尤其青睐基于家庭提供“照料”服务的保育员,希望在家庭保育和幼儿园教育之间随意选择。然而,由于大多数保育员独立存在于学前教育机构之外,虽然其中部分对此适应良好,但仍有大部分疲于应对繁琐的自我管理事务,难以保证保育质量,注册保育员数量锐减,人才流失严重。截至目前,全国注册保育员已从20年前的100000余人锐减至当前的57000人,[9]其保育质量也始终落后于其他类型学前教育。上述双重原因制约了家长的选择。
(五)全国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差距显著
在英国,学前教育质量存在显著的区域差距。在学前教育发展最好的地区,未达到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良好标准的教育机构仅为8%;而在伦敦某区,该比例高达45%。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质量普遍较差,学前教育机构优秀达标率仅为10%,未及良好或优秀标准的保育员比例为39%,高出富裕地区16%。[10]
二、英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为了有效应对上述挑战,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英国政府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一)提高任职标准,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素质对于学前教育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格证书鱼目混珠的问题迫使教育机构将新教师上岗培训作为必行工作。教学署(TeachingAgency)于2013年夏季颁布了更为严格的幼儿教师任职资格标准,相关证书颁发机构也随之着手制定更高质量要求的任职资格条件,计划于2014年9月起正式采用。与之相应的培训计划也已陆续展开。1《.早期教育职业证书培训》计划研究发现,成年人工作业绩最佳与最差,以及生活富裕与较不富裕人群之间的教育成就差距,早在学前教育阶段便已确立,而研究生水平的高素质教师是助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为了吸纳更多优秀的研究生加入幼儿教师队伍,前布朗政府于2007年启动《早期教育职业证书培训》(EarlyYearsProfessionalStatus)计划,为儿童中心和日托机构培训研究生水平的专业人才,负责引领和推动新的《纲要》在全国贯彻执行。迄今为止,该计划已为英国学前教育培养了约11000名领军人才,[11]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儿童的健康发展。2《.幼儿教师》计划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结合近年来全国大力关注0-2岁婴幼儿教育的政策趋势,卡梅伦政府在上述计划的基础上,借势而行,于2013年9月启动《幼儿教师》(EarlyYearsTeachers)计划,为0-2岁婴幼儿保教培训优秀教师。该计划将幼儿教师入职标准提高至接近学校课堂教师标准,规定受训者英语、数学和科学成绩必须达到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eneralCertificateofSecondaryEducation,简称GCSE)考试C及以上等级,并从2014年9月起接受与课堂实习教师同等的技能测试,通过者方可获得任职资格。3《.幼儿教育专家》计划《幼儿教育专家》(EarlyYearsEducators)是针对任职资格达3级及以上水平教师开展的一项更高层次的资格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强化实践育人,加大教育实践比例,为受训者提供进入良好或优秀等级学前教育机构的实习机会。自2013年9月起,受训者中GCSE考试英语和数学达C及以上等级的优秀学员将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奖学金,成为该计划的首批毕业生,致力于引领学前教育结构化小组学习的开发与推广。
(二)调整生师比,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生师比的确定应以确保教育质量、有效满足儿童发展需求为原则。英国政府自2013年9月起,允许满足下列要求的优质学前教育机构调整生师比,优化教师资源配置:1)至少70%的教师持有3级及以上水平资格证书;2)所有教师英语和数学GCSE考试达到C及以上等级;3)在第一条基础上,至少有1名一线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1.教育机构生师比英国政府认为,虽然现行3∶1的生师比对于需要大量关注的0-2岁婴幼儿而言比较合理,但事实证明,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有能力在此基础上多照顾一位儿童。因此,政府允许雇用有此类教师的非全日托机构将生师比调整为4∶1;在教师素质整体较高、开展结构化小组教学的机构里,可进一步将生师比调整至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法定比例6∶1,但不可陡增至法国的8∶1。对于3-5岁儿童而言,如果其所在班级至少有1位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则可将生师比调整至13∶1。[12]2.保育员生师比随着保育员职业专业化的提高,其生师比也将具有更多灵活性。英国政府自2013年9月起,将0-5岁生师比调整为4∶1,并规定在4名儿童中应包含2名不足周岁的婴儿。该比例与法国持平,但尚未达到爱尔兰、德国、瑞典的标准。此外,教育部还将在《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保育员生师比的灵活性,例如,允许保育员在照管4名儿童的同时,附加照管1位因父母迟到而滞留的儿童,从而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13]
(三)完善督导制度,明确职责权限
为了强化督导职能,引导教育机构和教师更多关注保教质量和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自2012年9月起重点督导以下内容:1)教育机构满足儿童需求的程度;2)教育机构为儿童健康发展所作的贡献;3)教育机构的领导与管理。1.借力皇家督学提高督导权威为了强化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督导力度,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于2013年9月起,吸纳更多皇家督学(HerMajesty’sInspectors)参与学前教育督导。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的趋势和实例,在评优评先的同时,查找问题、改进工作;以中间人身份为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儿童中心与幼儿园之间建立联系;定期督导评估新成立的保育员机构。2.定向督导薄弱学校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还将与教育部合作,制定新的以薄弱学校为重点的督导计划,加大督导力度。这意味着办公室将一改以往4年一轮的督导间隔,代以突击视察的形式,更为频繁和密切地督导薄弱学校,为其改造提供有力保障。3.明确督导权责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做出的质量评级是评判教育机构是否有资格接受政府为学前儿童发放的幼儿教育补助金的唯一依据。办公室负责向学前教育机构阐明其与地方教育当局在质量监控事务上的不同权责,确保其质量仲裁角色的唯一性。地方教育当局也将从原有促进质量提升的任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致力于为发展不利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任务上来。
(四)多渠道扩大教育资源,给予家长更多选择
为了进一步满足儿童及家长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英国政府借力国外经验,多渠道扩大教育资源。1.创建保育员机构针对保育员流失的问题,教育部将创建集专业培训、就业引介和质量改进于一体的保育员机构,将保育员从安排培训和寻找客户等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开展优质保育。家长也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耗时费心地亲自甄别保育员资格,而只需要联系机构,由其就近为家长匹配合适人选。机构受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督导,为家长提供质量保证。接下来,教育部将一方面提请议会审议,通过立法确定机构工作职责:1)提供定期培训和质量保证;2)供需匹对,成为保育员与家长之间的纽带,解决投诉等问题;3)承担注册、保险等管理工作;4)接受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的督导。另一方面通过借鉴国内现有保育员网络与组织以及法国、荷兰保育员机构的相关经验,确立机构运作模式,并于2014年起正式运行。2.鼓励更多学校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借鉴法国的经验,英国教育部鼓励学校利用师资优势和校舍条件,提供学前教育,途径有二:1)开办保育员机构,将基于家庭的儿童保育扩大至学校团组保育,为儿童提供及早接触学校的机会;2)开办附属幼儿园或儿童中心,直接提供学前教育,目前已有约50%的儿童中心为学校所设,保教业绩令人满意。同时,教育部将取消当前学校增设3岁以下学前教育须在国家教育标准办公室另行注册的繁冗规定,鼓励更多学校提供学前教育服务。
(五)引导优质资源帮扶薄弱地区,缩小教育差距
鉴于各地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资源较为集中的现状,政府鼓励有良好或优秀学前教育业绩的机构将教育业务拓展至教育水平较低的薄弱地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教育差距。一直以来,大量力图扩展服务领域的教育机构终因复杂多变的地方质量标准和不同的开办资金要求而不得不放弃发展。对此,政府将明确资金要求,统一国家标准,简化行政流程,鼓励教育机构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机制,借此带动薄弱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化发展。
三、启示
未来十年,英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为儿童及家长提供更多优质的学前教育。为了实现承诺,政府直面挑战,锐意改革,成效已逐步显现。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教师队伍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与英国相似。英国政府的改革措施,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第一,多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要求“办好”学前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师质量。英国学前教育改革以教师队伍素质为突破口,提高入职标准,重视教师培训。我国亦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高各级各类培养计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人事分配制度,制定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吸纳优秀人才,引领教师发展,全面提升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二,扩大普惠性优质教育资源。为了提供更多优质学额,英国借鉴多国经验,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学校举办学前教育,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服务。对此,我国也应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科学处理资源扩大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加强学前教育的多样性,提高社会“学有所教”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英国重视发展0-2岁婴幼儿保教的成功经验为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提供了参考经验。
第三,完善标准,加强督导。标准是衡量质量的依据。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英国政府提升标准,加大督导力度。我国亦应加强学前教育质量标准建设,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监管体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加强督学队伍建设,以薄弱园所改造为突破口,针对学前教育发展暴露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导,并定期将监测结果和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纵观西方的法律教育,英国的法律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2世纪英国受整个西欧的影响就掀起了法律教育的热潮,伴随着大学和法律教育的发展,英国的法律教育逐渐向法律职业教育发展。到14、15世纪,英国出现很多律师公会,这是当时最主要的法律教授方式。到了l6世纪罗马法复兴,律师公会的学徒制法律教育成了英国法律教育的主要形式。l7、18世纪随着英帝国全球化的扩张,律师公会逐渐丧失了其法律教育的职能,学徒制教育逐渐被后来的大学教育取代。在18世纪,托马斯•伍德等人大力发展大学法律教育,威廉.布莱克斯通在法律教育的实践中,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法律教育理论,提出了一套科学的法律教育思想。被认为是英国现代法律教育的先驱。英国现在的法律教育有其独特的法律教育模式,一方面能保持其传统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吸收了欧洲大陆国家法律教育的合理因素。1864年由英国议会成立的法律教育特别委员会对英国的法律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做了关于法律教育改革的报告。1852年牛津大学和1855年剑桥大学建立了法学学科和学位授予制度。1908年设有法学院的大学联合成立了“公共法律教育者协会”,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现代法律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考试制度。1996年,英国大法官法律教育和行为顾问委员会关于法律教育和培训的报告对当代英国大学法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指出法律教育应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综合全面的学术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还要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不仅养成法律价值观念还要培养法律职业技能。
1.1英国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
英国法律教育善于随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及时地作出灵活调整,这样就使法律教育成为英国法制持久的巨大的推动力。英国的法律教育主要是一种职业训练,其培养目标与美国的法律教育有细微的区别,英国法律硕士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律师和法官,而不是法学研究者或者法学家。任何想成为律师或是法官的人都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的学习,即法学理论学习阶段、法律职业培训阶段和法律职业实习阶段。通过学术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培训阶段以及职业实习阶段的学习,有利于培养真正合格的从事法律实务的工作者。
1.2英国法律教育的培养模式截止到现在,英国法律教育有两种途径:法律学术型和法律实务型;前者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后者是培养职业律师。英国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的模式与我过当前的培养模式相似,本科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三年制的硕士学位,英国的法律硕士学位属于法律实务型学位,一般不用写论文。英国的法律硕士教育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体,在专业硕士学习的一年中,三分之四的时间在进行课程学习,有2—4门的法律职业核心课程,1—5门可供学生选择的法律专业领域之内的或者跨学科的课程。英国的法学硕士是两年制的,属于纯学术型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才能取得法学硕士学位。英国的实务型法律人才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即是理论阶段、职业阶段和实习阶段。英国是判例法国家。在法律教育中很注重法律案例的讨论,这样就使英国的法律教育呈现出思维的开放性、法律的外向性以及办学的国际性等教育特色。
1.3英国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由于英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发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就开始了重点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再注重研究和论文的撰写。英国法学院主要是注重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基础法学理论和法律技巧、法律职业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分析、判断、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因为法官裁决案件主要以先前的司法判例为基础,即所谓的遵循先例原则,这样使得案例教学法成为英国法律教育的一项基本教学法,也是英国高等法律教育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其次,在英国还有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即是导师带头教学方法,导师每周给他的学生上专业指导课,导师与学生讨论特定的课题,为学生开出下一周要看的书,并检查上周布置的专题作业。导师对学生关于专题的讨论,提出建议或者是尖锐的批评,这种讨论使学生学到读书和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2英国的法律教育对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英国法律教育的分析。我们认为值得借鉴的内容很多,最为重要和迫切的在于: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树立开放”灵活”兼收并蓄的多样化教育理念,课堂理论教学必须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避免与现实脱离的假”大”空式照本宣科。
第一,法律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双向培养目标借鉴。英国法学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为社会培养职业化法律人才,而且在于传播法律知识和法律思想,进行学术训练。学生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学位的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在制定培养目标中,以法律职业为导向,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够为满足法律部门对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152才的需求,使培养的法律人才能为英国企业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取得竞争优势、复兴和发展英国工业与经济贡献自已的智慧和能力。英国的法律教育的双重培养目标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法科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法律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法律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为法科学生今后走向法律职业生涯打基础的过程。我国的法律教育不是法律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法科学生不一定从事法律工作。由于我国是现代化法治国家,无论是法律工作者还是国家行政管理人员,具备法律思维对于其胜任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是有利的。
关键词:口语课;口语环境;大型英语社区;口语学习方法;口语学习内容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往活动的蓬勃发展,实际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的外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语言的重要功能——说的能力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已成为第一需要。而由于我国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是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的,说的时间少,实践机会有限,现代化教学条件不很完善,再加上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等,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说的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教师的口语教学方法
(一)、口语课的开展
1、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与积极性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是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的。无论是学习什么,如果学生对它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那么再好的教师也无法教好学生。“在口语课上,做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并非易事。它除了与学生的基础、性格等有关外,更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1]因此,在口语课的设计上,教师就得先思考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首先,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做到多样化,否则学生会产生乏味和厌倦的情绪。对于基础比较差或是刚刚开始进行口语训练的学生可以进行类似排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们接话尾,一个接着一个说下去,不需要说太多,只要说上简单的几句。这样就可以激起他们开口说的兴趣又不会因为词汇量或是语法方面的问题而削弱他们的积极性。对于水平比较好的学生就可以进行片断练习或是文章复述、续编、改编练习。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各抒己见,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使每个人都有成就感。
其次,就是话题的选择。话题的选择应该遵循真实性与相关性的原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上。比如:学生情感问题、学习压力、同学之间交流方面都是很好的话题,对于这些话题,每个学生都会有话可说,这样就可以刺激他们开口说的积极性。对于有某些特殊才艺或嗜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分组的方式让他们进行交流。比如喜欢明星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以某个明星为话题,喜欢电脑游戏的学生就可以以电脑为话题,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交流,这样就极大的刺激了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
再次,开设口语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交流,因此,要注意氛围的民主,让学生们感到口语课是轻松的、自由的,乐于开口。教师应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摒弃“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情绪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外语。”[2]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应让学生发言自由,鼓励他们不要怕说错,踊跃发言还会受到表扬。在除明显的语意错误需纠正外,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说完之后再适度纠正,以避免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2、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如何营造氛围,创造情境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师来说,无论语音、语调、连读、意群和语速等都会与英语外教存在着某些程度的差异,要改变这些情况更需调动各种教学手段,来扩大知识范围,开阔学生视野。学生若对西方的社会不了解,缺少相关背景知识,只是用我们所熟悉的思维逻辑去判断、理解,那就必然出错。而只有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才能使学生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将来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3]
多媒体教学在这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播放外语原声影片、录像材料、情景生活剧等等,可以使学生接触更多关于英语的信息,比如:不同年龄层的语音语调、说话方式、用语等等。这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语感,增强反应能力都有好处。
3、举行辩论
辩论是口语课堂上水平较高的层次。辩论使得口语的学习不再是拘泥于普通的交流、闲谈,更注重思维的灵敏,话题的转换以及语音语调的掌握。辩论的话题一般都具有“两难性”,即无论站在哪个角度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纪律会不会限制个性的发展、大学生兼职打工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个性会与规范相冲突还是不会冲突等等。这些话题都是贴近校园生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学生们对这样的话题有讲的愿望,有话可说,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既获得了语言技能,又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
在辩论的各个阶段,都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准备阶段,学生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这锻炼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果是中文的资料,又锻炼了翻译的能力。在辩论进行阶段,学生们要听得懂对方的陈述才能进行辩论,这样又锻炼了听力。在辩论结束后,同学们在写篇作文谈谈对辩论的感受,这样又锻炼了写作的能力。
辩论的举行最大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意识。“为了团体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查询资料、调查研究,这既让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整个辩论过程还渗透着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学会接纳不同的观点,从多个角度看问题。”[4]
4、混合式英语的教学
如今说英语的人不仅仅限于英美,英语已成为世界主要的语言。但各国人说的语音语调都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比如,日本人说的英语就很特别,他们是用假名标示英语的发音,因此他们说的英语就有很重的日文腔调。诸如此类的还有印度、韩国、以及非洲国家等等。
因此,在高校,大学的口语教育中应该插入一些有关于日式英语,印式英语这方面的课程,因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可能总是和英国人或美国人这些说纯正英语的人接触,很可能会与日本人或是其他国家的人接触、交谈,在只能用英语交流的情况下,如果事先对他们的语音语调有所了解,那么交流起来不是就更方便了吗?
当然,这类课程仅限于大学口语教学中,小学、中学基础的口语教学还是应该以标准地道的英语为准,以免发生混淆。
(二)、口语环境的建立
1、开设英语角
英语角可以说是口语课课外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其优点就是易于组织,加入性强,口语锻炼效果好等等。
英语角如果要达到更好的效果,也要进行分类组织,比如按照年龄、兴趣、英语水平等等,如此分类更快的让参与者找到共同的话题,更好的融入交流。
英语角不拘泥于校园,可以在城市的各种地点组织,像广场、公园、纪念堂等等。这种英语角包罗万象,各个阶层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学生也可以在这里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结识更多的“口友”,有利于口语的练习。
2、大型英语社区的创建
大型的英语社区可以说是英语角的最高形式了,这是模仿“唐人街”的形式,在中文的社区中开辟出一块英文的地界。在这个社区里各个阶层都是用英语交流,这样就产生一种环境的压迫感,迫使你加强英语口语的锻炼,更快更好地融入这个社区的生活。
当然,这样的社区的建立需要政府和大批优秀英语人员的支持,但是这种大型英语社区的创建可以说是英语口语练习环境的一个突破,使得口语联系环境从零散转向集中,大批优秀英语人员的集结使这个英语环境更加的完善,从而保证了口语锻炼的效果。
三、学生的口语学习方法与内容
(一)、原则
“要熟练地掌握功能某种语言并能够进行实际交流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要最终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具体的、科学的方法和三大原则:准确原则、内容原则和功能——效果原则。
1、准确原则
准确原则是口语训练的起始点,其目的是培养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使语言运用能力达到语音语调清晰自然,用词准确,语法正确的程度,从而完成语言的信息功能。
2、内容原则
内容原则目的在于培养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是指学生在准确、自如地运用语言之后,能根据交流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手段,即在言语和非言语方面学习来补救交际的中断或增加交流的有效性的技能。
3、功能——效果原则
功能——效果原则主要培养语言运用的恰当性,是指语言运用的恰当程度和交际的实际效果。学会运用语言本身,只能说学会言语交际的一半。因为在实际交谈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本身,还要考虑到交流时的语境、交流双方的身份、态度、礼节及风俗习惯等非语言的因素。”[5]
(二)口语学习方法
1、自言自语法
“自言自语法”,即以自己跟自己交流的方式,促成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之方法。它不受时间及其他交流因素的限制,只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自己对着自己用英语讲就可以了,此方法是课堂英语口语训练的有益补充。
中国人较内向,在公开场合羞于开口,尤其是当对自己要说的不够自信的时候。而“自言自语法”是克服害羞心理,提高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要创造练习口语的机会,逐步建立起言语自信,最终达到流利表达的目的。采用“自言自语法”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要学会模仿。模仿的原则:(1)要大声模仿。这一点很重要,模仿时要大大方方,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口型要到位,不能扭扭捏捏、小声小气地在嗓子眼里嘟嚷。(2)要仔细模仿。优美的语音、语调不是短期模仿所能达到的,对于有英国英语基础的人学说美国英语也是如此,对于习惯于说汉语的人学说英语则更是如此。此外,模仿时还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不能有任何松劲畏难情绪,要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模仿得更好。
2、交流法
在实践中进步是交流法的本质所在,口语本来就是用于交流的,只有不断磨练才能进步。找一个学伴一起练习,两个人的水平不能相差的太大,这样才能刺激学习,才能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效果。英语角或是英语俱乐部是一个不错的课外学习地点,在那里可以找到不少的学伴,一起进行口语锻炼。
3、持之以恒
无论是学习什么语言,持之以恒都是最重要的,口语的学习重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是不可能有效果的,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口语锻炼每天都得坚持,比如大量背诵原汁原味的单句、对话、生活习语;写日记,这个习惯看上去练习的是写作,其实它更是练习口语的妙法。当动笔的同时,大脑正在激烈地进行着英文运作。用英文进行思维是高级的口语训练方法;大量阅读报刊、杂志及各种故事、杂文,之后将它们复述出来等等。
(三)、口语学习内容
1、英汉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结晶。它凝聚了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民族意识、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多方面的特征。因此要实现跨文化的交流,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词汇、语法、语音知识以外,对于语言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要重视。”[6]我国的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他们在即使有比较深厚的语言功底,也可能不自觉的运用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判断和理解对方的话语,从而产生双方的误解。所以,对汉语和英语国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同之处及其对语言的影响,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以及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上就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体现群体价值,不允许把个人价值置于群体利益之上。而英美国家的价值观则是以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竭力发展自己,通过个人奋斗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实现个人的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7]
比如营业员和顾客在商店里的对话。在中国,营业员是这么问:“你想买什么?”。而在英美国家,营业员则是这么问:“WhatcanIdoforyou?”或“IsthereanythingIcandoforyou?”。一个是强调的是你,另一个是强调的是我。一字之差就体现了文化的差异。在课堂上也是一样,老师通常会问:“这个问题你们都懂了吗?”。而在英美国家则是这么问:“HaveImadeeverythingclear?”。再一次强调了个人。
对于赞扬和致谢的态度,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很明显。中国人以谦虚为本,而西方人则比较实际,很自然的接受对方的赞扬。比如在两个中国人之间,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A:你的菜煮的真不错,非常可口啊。
B:哪里哪里,还差的远呢。
而西方人则是这样:
A:Yourskirtisverybeautiful.
B:Oh.Thankyouverymuch.
西方人对于他人的称赞,并不以谦虚的态度来应对,只是稍微表示谢意即可。
其次,在礼仪习俗上的差异也很明显。“中国人邀请英国人赴宴时常说:“为了表示我们的敬意,特备便宴为各位洗尘。”英美人听到这些话会感到不高兴。他们觉得“便宴”招待他们可能是因为他们地位低下。当他们看到宴会上丰盛的酒菜之后,会大为吃惊地问:“Isthisanordinarydinneryouusuallyhaveasfamilydinner?”
劝吃劝喝这是中国人对朋友表示亲热,而英美人一般不这么做,只是说Helpyourself,please.吃多少,喝多少完全由对方自己决定,强行劝吃劝喝被视为不礼貌甚至侵权的行为。故在他们看来,饭吃过饱,酒喝过多,或剩菜、剩饭太多均为不文明的表现,不了解这些,也会造成交际上的失误,使对方为难。”[8]
再次,在语言表达上的模糊性和确定性上也有很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中国文化反映在语言表达上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比较多的,很多情况下要靠听的一方猜测琢磨出来。”[9]比如中国人之间的拜访,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回答:“不,不必麻烦了。”其实客人还是想喝点什么的。主人也深知那只不过是一句客套话而已,还是会给客人斟点茶水,咖啡之类的东西。但如果在英美国家还使用这样的客套话,那么客人就什么也喝不到。因为英美人士在这方面很明确,要喝咖啡就说:“Yes,coffee,please.”要是不想喝就说:“No,thanks.”
这些都是中西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明显的差异,学生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应该注意的枝节。当然,中西文化差异不仅仅是以上这么几点,本文只是强调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差异的学习,知道在什么场合、什么地点、什么时候、对什么人应该如何措辞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
2、加强英语俚语的学习
英语俚语的学习可以说是口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在英美国家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大量的使用俚语,俚语在英美人的现代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交际作用。很多学生在学了大量的单词、词组、语法、句型,为什么在关键的时候却用不上?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俚语的陌生。俚语作为英语中最富有表现力、最夸张、最富有感彩的部分,已摆脱了过去语言学家对其的约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尤其具有美国年轻人的特点。俚语已从昔日不登大雅之堂的市井杂语提升为更为常见的时髦用语,所以加强俚语的学习,对于提高口语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俚语具有风格独特、新颖时髦、生动诙谐等特点。正因为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俚语被广泛的使用。“毕竟几乎所有人在说话或写作时都想沉闷单调的问题,摒弃平淡无奇的词语,破除语言中一切枯燥乏味的常规惯例和陈词俗套。”[10]
俚语是英语中更新速度最快的文体,仅仅凭借死记硬背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平时就应该多阅读一些国外的有关资料,不要放松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在与他人交流时多穿插一些俚语,不要怕自己说不清楚或是别人听不懂。要敢说还要知道如何解释,这样就既有利于自己口语的锻炼又可以加强他人对于俚语的认识。
俚语是英美国家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体,因此要更好的了解,熟知俚语的形式和使用,就得贴近西方人的生活。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到国外,那么只有通过与外教交流、多观看影片等方式来加深对于俚语的认识。最好是看当前流行的影片,因为俚语的更新速度十分快,如果是老片的话,里面的俚语成分大多都已经落伍了。当前的影片中不仅有时髦、流行的俚语存在,而且可以利用学生对于影视明星的崇拜,刺激学生对于俚语的模仿和使用,更好的利用了“明星作用”。在与外教的交流中,更要多穿插俚语,这样可以得到外教对于俚语使用的指导,加深印象的作用。
俚语的内容很多,仅仅靠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主要是靠平时在生活中的积累,把课堂上学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论要联系实际才能更好的提高口语的水平。
3、交际策略的运用
无论是与中国人交流还是与外国人交流,熟知交际策略是展开口语对话的前提。如果一开口就得罪了对方,那交流如何进行?因此,只有熟知交际策略才能更好地、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
如何让对方开口进行交谈?说怎样的话题才能不得罪对方?怎样摆脱不利于自己的局面?这些问题是交际策略中的关键。本文就这三个问题举例解释交际策略的运用。
如何让对方开口进行交谈?在与西方人交流中,最好的开场白就是天气了。比如:Itisaniceday,isn’tit?这是最简单实用的了。也可以说说国际时事或是八卦新闻之类,总之能调起对方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涉及。可以通过看对方的口气开始判断对方对于某个话题的喜好。比如这样的对话方式:
A:Hello.Mr.Green.Itisaniceday,isn’tit?
B:Notbad.
A:Andwhatabouttheconcertlastnight?Ithinkitshouldbewonderful.
B:Yousaidit.
A:Iheardofyourdaughterwonthefirstprizeofthedebate.Welldone!
B:Yeah.Ofcourse.Sheisaveryclevergirl,andsheexercisedveryhard.Ilovemydaughterverymuch.
这样一来,关于Mr.Green喜欢的话题就找到了,那就是关于他女儿参加辩论赛的事。抓住这个话题,交流就可以进行下去,当然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试探转换到其他话题上,避免交流的枯燥。
说怎样的话题才能不得罪对方?怎样避免涉及到得罪对方的话题?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了。比如年龄问题。在中国,年龄对于老人来说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东西,在交流中,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年龄挂在嘴边;而西方的老人却不愿意交流中涉及到自己的年龄,如果很冒失的问及年龄问题,势必会引起不快。
西方人对于个人隐私是十分注重的,因此在交流中也要尽量避免这方面的话题。在中国,两个人见面通常会问:“嘿!上哪去啊?”而在英美国家,如此关心他人的行踪是侵犯隐私的举止,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快,得到的答复通常诸如:“Sorry,Idon’tknow.”或“Itisnoneofyourbusiness.”等等。
怎样摆脱不利于自己的局面?对于一个对于英语能力还不是非常强的学生来说,这方面的技能十分关键。不仅可以避免自己处于尴尬的局面,还可以让对方对你的机智感到佩服,从而加深对你的好感,为下一次的交流铺平道路。
首先,要懂得回避。对于一个英语初学者来说,不是什么话题都可以插得上嘴的。有的话题比如:文学、经济、政治之类的,没有一定的英语功底,这方面的英语交流是无法进行的。
其次,转移话题。对于自己不是很清楚的话题,可以把话题转换到另一个话题,从而使自己开脱。如同在某些国家的国会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场面:被某党议员们严厉追问的另一政党的议员们,不慌不忙地、轻易便将话题移开。“正如您所言,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稍后调查再作报告,在这之前先……”
“这些宝贵的意见且先搁置,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如此这般,话题就被切换了。
在英语交际中也是一样,可以运用比如:“Let’stalksomethingabout…first.”或“Youknow,forthistopic,…ismoreimportant.”就可以轻松把话题转换,为自己打开另一个空间。
掌握好交际策略,对于任何英语学习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口语交际的敲门砖,还是个人交际能力的体现。
四、结语
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准确、地道、流利的口语是检验是否掌握英语的重要标志。教师在重新认识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进有助于更好的对学生口语锻炼进行指导;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内容上的改进也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本文在口语教学方面所提出的几点观点和意见,相信对于提高口语教学质量和学生口语能力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彭绣茹.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1):P78。
[2]朱广春.在对话、互动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J].CrazyEnglishTeacher,2004,20(5):P17。
[3]同[1],P79。
[4]方守江、严淑.充分发挥课堂辩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69(3):P65。
[5]尹富林.大学英语学习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P216。
[6]孙正虎.了解英汉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
7(2):P42。
[7]同[6],P42。
[8]同[6],P43。
关键词: 文化适应 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得体性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语言的不得体会造成说话双方对彼此的误解,不利于交流的顺畅进行。语言的得体性离不开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语言中包含了一个群体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群体文化的所有特征。儿童在习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群体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运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由于语言是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这门语言。英语教学不仅只是追求语言的语法准确性,还要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文化适应理论强调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因此,文化适应理论的提出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多启示。
一、文化适应理论
(一)文化适应理论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John.H.Schumann在实验中发现,在第二语言学习者中,有的学习者语言习得速度非常缓慢,甚至停滞不前。Schumann试图通过纵向研究探索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通过考查6位移民到美国的西班牙学习者在自然状态下习得英语的情况,Schuman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33岁的Alberto的英语水平和其他5位学习者相比,几乎没有提高。排除了智力和生理的原因,Schumann提出了“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Schumann认为,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文化适应强调第二语言习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及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所决定的。距离越近,第二语言越容易习得。
(二)文化适应理论的具体内容
1.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接触的程度,因而也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讲,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远,接触越少,越不利于第二语言习得;相反,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近,接触越多,越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社会距离包括八项因素,这八项因素并非彼此独立,而彼此相关。这八项因素包括社会主导模式、融入策略、封闭程度、凝聚程度、群体大小、文化相似性、态度和打算居住的时间。两个群体处于平等地位、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文化采取同化和适应策略、第二语言习得群体的封闭程度和凝聚程度低、群体人数少、文化相似性高,对目的语群体的态度正面,以及居住在目的语国家的时间长都是有利于语言习得的。相反,则不利于语言习得,语言发展速度缓慢。
2.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指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总体心理感受。心理距离是从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查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心理距离的大小将影响语言的输入,心理距离越近,语言输入量越大,越有利于习得。具体来说,心理因素由以下相互关联的四项因素构成。一是语言休克,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时的恐惧感。在说英语的时候,学习者可能因为害怕说错而羞于张口或者觉得自己词不达意,再或因为说不好而失去信心,这些都是语言休克的表现。语言休克的程度越高,越不利于第二语言习得。二是文化休克,指学习者进入目的语群体时的一种焦虑。当我们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后,许多人都会有手足无措的情况,原来的思维模式不被现在的社会接受,原来的行为举止在现在社会中变得古怪,惯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再奏效。有的学习者会选择拒绝新的文化,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学习者则选择接受。在选择接受的学习者中,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融入新的文化中,甚至反复好几次,有的则很快能度过文化休克期。文化休克的时间越短,程度越低越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三是学习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原因。学习动机主要有两类,一种是融合型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是对目的语群体感兴趣,想和目的语群体有更多的接触,想了解目的语群体的文化,想融入目的语群体。另一种是工具型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是为了获得实际的好处。如拿文凭,找工作,出国和晋升。一般认为,融合型动机比工具型动机更有利于习得,因为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只要达到了目的就不再继续学习了,而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会因为对目的语群体充满兴趣而不断深入学习。四是自我渗透性,指学习者能否打开语言屏障,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语言输入的意识。有些学习者之所以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是因为能够阻碍语言疆界的建立,使语言输入畅通无阻。语言疆界的建立并非不可控制,而是可以通过开放的态度消除,开放程度越大、渗透性越高,语言输入量越大,可发展的空间越宽广。
二、文化适应模式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
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都忽视教材中的文化部分,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没有把语言里所体现的文化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出现很多语用错误,结果导致很多人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出现很多笑话和误解。如遇到“individualism”这个单词时,教师不能只告诉学生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涵义是不一样的。西方的个人主义是指个人价值至高无上,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反对权威、宗教、国家、社会及任何其他外在因素以任何形式干涉和阻挠个人发展,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有价值。而中国的“个人主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中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利己主义的同义词,是一个贬词。如果中国的学生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就会把这个单词的意思理解为自私自利。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讲解有关的文化知识,让学生明白每个词的适用语境。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文化教学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一些国外的图片和电影,让学生对外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学生对外国文化感兴趣,自然就更愿意学这个国家的语言。教师可根据所教课文的内容,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和电影等,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学生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能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的真正涵义,从而避免在交际中出现失误。
(三)重视课外文化意识的培养
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学习外国文化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了解外国文化。学生在课外可以阅读一些英文报纸杂志,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考试中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英美原版电影和电视节目,这不仅因为大部分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内容本身反映了该国的文化,通过观看片中演员的表演,学生可以了解和学到目的语群体的社会方式和行为习惯。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和学者做这方面的专题报告,使学生从中更多地了解英语文化,培养对其的敏感性,鼓励学生多与英美人士交流,消除交际恐惧感。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我国,很多英语教师很擅长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但是不一定了解外国的文化知识,更别提在课堂上去涉及相关的文化知识了。其实,文化素质也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将文化讲得透彻、明白。这就需要广大的英语教师在平时多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只有自己了解外国的文化,才能把外国的文化更好地介绍给学生。学校也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文化意识的熏陶,组织教师到国外进行访问和交流,让他们对外国文化有更直接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座谈会,教师之间可以互相聊聊彼此对外国文化的看法。这些活动在无形中会让教师逐渐形成文化意识。
三、结语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传达思想和情感的纽带。理解了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交流才会变得更加顺畅和自在。广大英语教师要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向学生讲解两种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学生了解了文化才能更加准确地使用每一个单词,语言能力才会更接近目标语。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是适应新文化的过程。在Schumann看来,文化适应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文化适应受阻,语言习得自然也受阻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英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同时也习得语言。
参考文献:
[1]Schumann.J.Research on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1986.
[2]Schumann.J.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Richards,(ed.),1978.
中国的传统宗教有所谓儒释道三教。这三种宗教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三个之间时而相互攻击时而相互利用,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没有能形成一种统一的宗教而将这三种宗教揉为一体。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相对要短,而且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由于诸多的原因也相对的微弱,甚至一直被当作一种外来的宗教而受到民间乃至官方有意无意的排斥,以至很少人注意到基督教如何对中国的传统宗教进行超越,本人对于中国的传统宗教知之甚少,下面仅对这个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
1.基督教对于儒教的超越
任何一种宗教或者信仰体系,一般地,其思想与理论至少应包括世界观或者宇宙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儒教是否是一种宗教,历来众说纷纭;但是,考虑到本文的题目,所以在此也就暂且认为儒教是一种宗教。儒教之所以被认为不是一种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缺乏宗教的一些要素,但它确实有着一整套相当完善的思想学说。而它的思想学说中,最富有价值的是它的道德伦理学说,
1.1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与基督教的价值观念的一致性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督教也有相似的观点,下面就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1.1修身。儒家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孔子说“我日三省我身”,基督教更是主张时时忏悔;孔子主张“礼乐”、“仁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耶稣说“爱人如己”;孔子提倡“忠恕”,耶稣说“要原谅人七十个七次”;孔子主张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圣经》也主张各人要按自己的本分行事为人。
1.1.2齐家。儒家极其注重家庭的伦理关系并认为“百善孝为先”;基督教同样认为婚姻是神圣的,比孔子还早五百年的摩西在他所传上帝的十诫中就明确宣告“当孝敬父母”。儒家认为“夫为妇之纲”;《圣经》也认为“丈夫是妻子的头”,犹如基督是教会的头一般。
1.1.3治国。儒家有非常强烈的国家观念因而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达两千多年。《圣经》同样要求信徒要尊重“在上有权柄者”,“顺服掌权者”,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在政治上儒家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圣经》也提倡主人要爱仆人,大的要服侍小的。
1.1.4平天下。“平天下”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即建立所谓“大同社会”。儒家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基督教尽管要建立的是天上的国度,但也愿天国能降临人间,或者起码要将福音传到地极。
1.2基督教对于儒教的超越
儒教与基督教在人性问题上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儒教主张“性善说”,基督教则认为自从人类的始祖因违背神的命令,每个人生而带有原罪,正是由于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使得儒家社会相对地缺乏法律意识而不能建立法治社会。
在家庭伦理方面,儒家社会不能建立“一夫一妻”制度;另一方面,基督教对于长辈是“孝敬”而非儒教的“孝顺”,使得基督教得以避免儒教盲目的“尊上”,同样的道理,在对待世俗的政权,基督教也是在顺服神的前提下顺服掌权者。
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伦理道德方面有着一些不足,其原因在于它缺乏相应的世界观或宇宙观与人生观,使得它整套的道德伦理缺乏坚实的哲学基础,而变成一套空洞的道德说教。的确人们有足够的理由发问“为什么我要进行道德修养,而不追求更加现实的东西,毕竟人生短暂。”
2.基督教对于佛教的超越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之间当然有不少的相似性。尽管佛教被称为一种智慧型的宗教,但本人以为基督教也同样能够超越佛教。
2.1佛教与基督教在人生观方面的相似性
佛教与基督教都同样认为每个人有独立于身体的灵魂。人类的肉体死亡后,生命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佛教认为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基督教则认为世界有“最后的审判”,公义的神将审判每个人。。
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是“无常”、“无我”、“苦”,而“苦”是由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基督教也认为人的一生是“劳苦愁烦”、信徒在“世上有苦难”。但基督教认为人类的“苦”是人类为自己的罪所应付出的代价。
怎样摆脱“苦”佛教主张依据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劳、超脱生死轮回而达到“解脱”;基督教则认为人类唯有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而让上帝进到个人的生命之中,从而获得一个永恒的新生命。佛教与基督教到底谁的“办法”更有效,每一个认真在追求真理的人可以从历史和现实去寻找答案。
2.2基督教对佛教的超越
尽管现在的佛教自认为是入世的宗教,但本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宗教,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与儒家的“修齐治平”相去甚远。难怪唐代大儒韩愈要灭佛。而基督教却能与儒教在价值观方面有相同点。
尽管佛理精深,但佛教却没能解释宇宙、生命与人类的起源,恐怕一个“缘”字很难满足人类对于绝对真理的追求;另外,到底人类的“惑”与“业”从何而来?还有,既然所有的生命都处于轮回之中,那么,谁在掌管这个“轮回”大权?因此,本人认为,佛教正是在世界观或者宇宙观方面的欠缺,而使它缺乏理性方面的根据而逊色于基督教。
3.基督教对于道教的超越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本土宗教,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现在,也有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基督徒认为老子的《道德经》与基督教的《圣经》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认为老子有得到神的启示。而中国的道教就是尊老子的学说为其重要的哲学根据之一。
3.1基督教与道教在世界观方面的相似处
道家的道是超五官经验的,神秘而难以用人类的语言进行描述。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基督教也认为人类因为罪而与神已经隔绝,除非人类得到神的特别启示,否则人类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神。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之元始。如说:“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我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圣经〉〉约翰福音开头就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道家认为道为宇宙维护者,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有所谓:“道生之,德畜之”基督教同样认为神用他的权能托住万有。因此,道教认为宇宙、阴阳、万物皆由道化生,在这一点上,的确与基督教有很大的相似性。
3.2基督教对于道教的超越
尽管道教认为通过一定的修炼方法,包括服饰、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等,人可以达到成仙而长生不老。基督教则强调“因信称义”,即任何人只要愿意悔改而接受耶稣基督为他个人的救主,就可以得享永生。
道教尽管有一定的宗教仪式,,但对于普通的信徒来说,除了向神明祈求平安、升官发财外,很少触及到人类的灵魂,以至陷进迷信之中。而基督教则始终关注人类灵魂的处境。
基督教之所以能超越道教,本人以为他的关键就在于基督正是“道成肉身”。正如《圣经》的约翰福音第一章第十八节所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而道教的“道”更多地将人推向“玄”学,所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从道教创立到现在,真正“得道成仙”者有几人?
[关键词]中国文化英语教育;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09)01―0022―02
一、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是许多国外人士崇仰的。自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人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在韩国,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中国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韩国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和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思维和文化在基本的层面上都是相同的,具有人类社会文化具有的共同特征。但是西方国家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是以崇尚个人为中心的,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除了表现在世界观、价值观,习俗差异等外,还与生存环境,,历史典故的不同有关。
三、中国文化与英语教育
中国的英语教育从大纲到课程总体目标的实施及培养合格外语人才方面上,极少甚至不曾与母国的文化相联系。虽然中学生有语文课本和中文阅读,但都与英语教学脱离,没有把母国文化教育渗入或者融入到英语教育中去。
(一)让英语适合中国学生
我国英语教学在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迄今仍普遍存在着一个重大问题,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该病症的症状是:在与西方同行交流时提不出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其言语的方式、内容和术语都是西方的,有时甚至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所以对于英语教学这门大量接触西方思维和文化的项目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以清醒的、理智的头脑对待西方文化,对其影响要加以合理的限制,要在真正重视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文化。
(二)减轻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
由于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我们在指导学习过程中会缺乏真实的语言与文化的交互贯通。最为典型的影响是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阻力和学生对英语语言习惯的适应能力的缺陷。但是要认识到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发展与改革,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学生们的思想也会趋向于时代化,对文化冲突的抵抗能力也会增强,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课程、大纲、教材、课堂、教师、学生等进行重新思考,加强对文化教育的导人和融会贯通,本着加强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借鉴和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适当改变教学理念,通过努力消除不利影响。
四、构建适宜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模式
(一)思想上的准备
以前我们要求学习英语的中国人适应英语国家的文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文化的东学西渐趋势的增强,我们应从另一方面着手,使英语学习中多掺入中国文化,形成具有英语文化又有中文文化的教学模式一中国特色的英语学习和教学。
1、认识中国文化精髓
所谓精髓,就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历史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源远流长的正面影响,能被其他人所认可其民族和地域的特色性并且广为传颂。而且还应具有研究和发展价值的那一部分文化。我们能从这些资料中找到大中国延续至今的仁爱礼让、包容海外、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些令人敬仰的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并将它们发扬光大。
2、建立平等交流意识
在跨文化交流中,除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平衡及中国文化的缺失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平等交流意识的缺失。大部分人,包括国人,在当中国人与外国人的谈话出现了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而导致对方产生误解甚至不快时,都会认为是中国人的责任,而实际上这肯定是由于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文化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中西方交流中,双方文化是具有平等的地位的,不存在一方应该尊重另一方的文化的问题,而是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二)教材上的准备
我们在外语教学上的偏差,不能不说是我们教材编写方面的一大失误。我国各类的英语教材,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因此,我们一方面应该促进融入中国文化和中西文化比较的教材的编写,提供可供一线教师参考的系统性的教材和资料;另一方面,在现行教材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应采取一定的替代措施,以及鼓励学生和教师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参与加强教材文化建设。
(三)器材上的准备
1、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富有趣味、互动性强的与中国文化有关的素材和课堂交流环节,运用多种感官刺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思维情境,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参与到多媒体教材和课件的修改和制作中,将学生的意愿加入到课堂内容的改变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的互动性改进,促成教学双方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课堂环境。
2、图书馆及相关设施的应用
更加重视富含中国文化知识的书籍和资料的管理和引进,不仅要有诸如《史记》、《诗经》、《孟子》这样的古典作品,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注解和说明性的书籍,以及含有浓郁中国色彩的、可视为传统文化的扩展的一些书籍作品,能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了解中国文化。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一个更多姿多彩的文化空间,使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融合更加顺利,使注重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英语教学更加有力地发展。
3、网络的开放性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是由于成绩不理想,无法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可能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整体水平很低;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是从技校和中专等转入高职院校的,虽然他们在初中学习过英语,但是对英语兴趣不大,基础也较差,水平参差不齐,如果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引发他们的厌学情绪。但是我国并没有编制高职院校专用的英语教材,高职院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也不多,师资力量不尽如人意,有些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还还要兼任校内的其他职务,工作繁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脱节
社会在不断变化,英语是一门语言,也要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改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是以母语也就是汉语系统为基础的,在生活学习中学生基本没有使用英语沟通交流的机会,因此他们能够理解英语并输出英语的唯一场所就是课堂,但是应用英语也仅仅是师生之间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问答,而教师英语水平也并不高,在讲课时大部分仍然使用汉语,这就使得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愈加少了。在考试中也是以考察理论知识的笔试题和听力题为主,基本没有考察英语交际能力的题目。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考前死记硬背,这本身就是错误的英语学习观念。高职英语教育的要求是帮助学生“开口说英语”,显然当前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是严重脱节的。
1.2学生英语基础太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少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对英语学习没有正确的认知。在高中阶段学生就没有学习到足够的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能力,英语知识和能力储备非常差,在高职院校中要转变对英语的态度并不容易。如果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培养英语运用能力,提高基础知识水平,对学好英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做好高职英语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正确的认知,善于在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学习语言,但是对语言并没有很强的感知能力,把握不住语言学习的细节。一部分学生则有学习英语的意识,知道如何阅读英语文章和如何进行英语写作,对英语学习有正确认知的学生显然更有优势。但是大部分高职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比较被动,只能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不知道主动学习,对学习英语逐渐失去信心和兴趣。
1.3教师缺乏专业素养
大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学历都是本科以上,并且基本都是师范院校毕业,他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都比较扎实,并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新的信息和知识,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对语法有着充分的了解。但是毕业于师范院校的教师,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因此没有很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会给师生课堂沟通交流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都是一成不变的教学和考试方式,英语教学效果很难得到改善。
2.改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2.1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技能,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要灵活转变。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来说,应该革新英语教学理念,转变以往灌输理论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将听说读写贯彻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2.2改革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教学内容也是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重难点更是改革英语教育的核心。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夯实其英语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开设相应的课程,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理解并吸收英语知识。再者,现今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普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当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也可以将互联网、计算机的相关内容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2.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以往的英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无趣,学生学习非常被动,因此效果不好。对于教师来说,要紧随时展,更新专业知识和思想,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法律、环保、计算机等当今热点话题,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