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美德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3-02-28 15:34: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美德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德教育论文

篇1

但凡对尼采超人哲学有些了解的人,一定对这个名字不陌生——查拉图斯特 拉,这个被德国人称作“zarathustra”的人,其实就是古波斯圣者琐罗亚斯德.

琐罗亚斯德约于公元600——前520年创立了以天神为信仰的“琐罗亚斯德教”.

[1] 琐罗亚斯德教以代表光明和正义的阿胡拉·马兹达为偶像,奉行经典《阿维斯 陀》.

从创教之初到信者甚众,再到从创教百年后曾遭受沉重打击,到重登“宝座” 并向欧亚大陆迅速传播,琐罗亚斯德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传教过程:早在波斯阿 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0年)被奉为国教;到亚历山大征服波斯的希腊化 时期(前330-前144年),该教势力削弱;在帕提亚王朝(前141-224年)得以 恢复;至萨珊王朝(224-651年,相当于中国的三国至唐代),它重新被奉为国 教,进入强盛时期.

[2] 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琐罗亚斯德教传至古代中国.

因其崇拜火与光明,人称“拜火教”;因其是经过改良的崇拜胡天神的波斯 马兹达教(对胡天的崇拜也就是对日月星辰的崇拜),“祆,从天”,故在古代中 国也称之为火祆教或者祆教。wWW.lw881.com陈垣先生在《火祆教入中国考》中认为,祆教传入 中国当是在南朝梁和北魏时期,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这种说法并不足采信。后王 素先生在《魏晋南朝火祆教钩沉》中认为:其实,早在公元226年萨珊王朝建立 之前,火祆教就已经在中亚一带盛行起来了;且伴随着陆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佛 教僧侣和商人们的往来,很可能成为祆教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和传播主体,也即 此,中国大陆才对祆教有所知悉.

“祆”字出现在汉代之后,其在《说文解字》中并未被收录,而直至隋末唐 初才出现。宋·徐铉《说文新附》中,对“祆”做如下解释:“祆,胡神也。从 示,天声。”;而徐铉的弟弟徐锴在其《说文系传》中,又对其做如下补充:“祆, 胡神也。从示从天。”;而清代的王玉树在其所著《说文拈字》中讲到:“祆本番 俗所事天神,后人因其涉神加示耳。”至此,我们才可以明确的相信,祆字是与 天神确切相关的.

祆教尊崇善恶二元论,即善神与恶神两个体系,对世界的认识也是建立在“善恶二元”这样的基础之上的。该教认为火是善神的儿子,象征着神的绝对和至善.

因此,礼拜圣火是教徒的首要义务。祆神,很多当代学者认为是琐罗亚斯德教的 最高善神阿胡拉·马兹达。但是,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祆神似乎是一个拥有 更多变相的神明,而未必仅限于这位最高的善神。在古老的琐罗亚斯德教神系中, 就有众多的善神,且有时每个善神又有众多的变相;并且在经由中亚的传播过程 当中,人们还将当地的诸多传统的地方神祇加入进来,从而呈献给古代中国的琐 罗亚斯德教祆神,必是一个庞大的善神体系。而古代中国人不可能把这些神们, 分个清清楚楚,很可能是把该教所崇拜的神都视为祆神。这在敦煌文书中有云“火 祆庙中有素书,形像无数。”所以,我们与其把阿胡拉·马兹达一个人视为祆神, 不如把祆神看做是古代中国人对琐罗亚斯德教众善神的泛指.

古代中国的祆教传播,主要经丝绸之路进行传播,因此也必定经过敦煌、河 西走廊直至汉中地带。另外,我们知道,宗教的传播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上层建 筑,往往是借助美术或者建筑作为手段和载体的,祆教也不例外。所以,今天我 们发现的地上地下的祆教美术遗存也多在这些地带发现.

篇2

美术教育就是以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美术技能为目的,传播美术文化。并以美术为媒介,通过教学,是对学生审美能力、道德情操、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它包含了国画、素描、油画,还有工艺品、雕塑、建筑知识的技能培养,以及所有可以和视觉相关的艺术作品。也包括看不见的风俗习俗。提高审美意识是通过审美教育这种方式来进行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一些方式,传授审美知识,把当代审美观念,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思考,使他们成为有审美观念的人,传授审美知识,更要美化学生的心灵、语言、行为做为根本目的。使得学生全面发展。而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审美教育的教学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审美教育与美术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尤为不同的,一个是自带着欣赏的,一个是灌输式,强制性的[3]。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毫利益性。美术可以直接反映人的生活,以及人在生活中的思想、感情、生活等等。要想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审美教育,它就是在艺术创作以及欣赏的首要前提。也就是说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前提。

二、审美教育的现状认识思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翻新,而审美教育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越来越重要,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强。对审美教育也日益关注,跟风现象严重,这也使得许多人走向了误区:

(一)审美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随从这种状况在我国教育的体系中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孔子提出“师教”,从表面看是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而实际就是为儒家思想“忠君爱国”而服务,美育与德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德育有一定标准,教育方式就是传统的灌溉式,主要就是对错的判断,是规范学生行为准则,也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标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审美没有一定的标准,它更主观,注重培养学生对的审美的观念与创造力。但是他们又是紧密联系的:美育可以陶冶情操,预防心理疾病;德育对美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美育要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也是需要理论性审美对象为载体,美育与德育,他们在拥有共同特征的时候,还存在自己的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

(二)审美教育=智力教育美术教育是指老师通过审美载体,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思考,使他们成为有审美观念的人,传授审美知识,在审美过程里掌握审美知识,并总结出自己的审美观念,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智力往往是培养理性能力,它是学生从主观走向客观,可见,智力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从主观走向客观的过程,使其逻辑思维形成。而审美教育更趋向于感性的培养,也就是通过当代审美的观念,使学生由于理性的知识走向感性的认识,最终美化学生的心灵、语言、行为。所以,审美教育=智力教育的观点是错误的。

审美体验包括审美的直觉、联想和想象,而这些情感中又和审美评价互相联系、互相参透。联想有一种事物而想起类似的记忆,主要与情感记忆相联合。而在审美过程里经常回发生这样的联想,也就使审美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而想象就是以审美直觉和联想为基础,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形象,这个全新的形象在客观上是并不存在的,他是虚拟的,他出现的动力就是人的情感。这个过程是时艺术创造的过程,而个人的审美意识和体验就在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篇3

诗歌作为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想象性,具有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等多种美学内蕴。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思维自由跳跃,这样才能使学生与诗人之间建立交流的平台,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品味到古典诗歌中留白的无穷魅力。

诗画相促,再现诗歌中的画面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仅是宋代诗人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诗歌艺术的千古定评,同时,这句话也揭示了诗歌具有图画美的特质。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在他的诗中,“诗”与“画”自然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使至塞上》是初中教材中的一首古诗。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理解《使至塞上》这首诗,在赏析完此诗后,教师让学生大胆想象,并结合自己所学的构图知识,在画纸上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意象进行合理组合,将诗中的物象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推荐好的作品让学生一起品析。通过诗画相促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诗中陌生的内容变得立体生动,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教王维的诗歌如此,在教其他古典诗歌时教师也应尝试诗画相促的方法。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为例,老师将自己在野外拍摄的田园风光制成幻灯片,让学生在欣赏图片同时,携心灵跟随陶渊明来到南山下,去领略诗人笔下的“南山种豆图”、“晨耕图”、‘“月归图”等,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用绘画的方式再现诗歌的内容,感悟诗中所蕴含的图画美。

借助音乐,聆听诗中节奏之美

诗与歌是一对孪生姐妹。中国古代诗歌自产生之日起就与音乐紧密相连。诗歌教学中学生要学的是情感浸润下的诗歌语言,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去感受诗歌语言丰沛的美,让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乐器、音乐是诗人情感速写的工具。教师如果遇到有关乐器的诗句时,除了讲解该乐器相关的知识,还应该让学生领悟渗透在诗作中的情感因素,并根据情感基调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进行配乐朗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迅速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而且还能体会到诗中蕴含的音乐美。古典诗歌中与乐器、音乐紧密相连的作品比比皆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贬谪期间,虽身居陋室,却一边“调素琴”,一边“阅金经”,其安贫乐道的情操在诗人闲适的乐声中流淌。学习《陋室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轻松的音乐让学生一边欣赏聆听,一边把握诵读节奏,在轻松的旋律中体会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感悟诗歌的韵律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羌管悠悠霜满地”来抒发戍边战士思乡的情怀。学习此诗,教师应该选取具有边塞风情且最能勾起思乡之情的羌、笛等乐音来渲染气氛,让学生带着浓郁的思乡情怀和诗人一起感怀;辛弃疾在《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一句“五十弦翻塞外声”奏响了悲壮粗犷的战歌。学习此诗,教师可选取一些高亢豪迈的曲子作为背景,让学生的心灵在铿锵有力的诵读节奏中猛烈搏击。由此可见,诗歌历来是以诗载歌,古典诗歌教学只有在音乐的陪伴下,才能弹奏出最美的生命力。

理清结构,体会诗歌结构美

结构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步骤之一。在诗歌中,结构被闻一多先生称为“建筑”。它影响着诗歌的内部组织和构造。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总会凝结心神进行缜密的结构设计。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挖掘意境,品读语言,还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结构美。诗歌追求的结构方式有很多。《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拜黛玉为师,黛玉对她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这“起承转合”是古人作诗遵循的章法结构之一。

篇4

论文摘要: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美育。语文教学,处处是在进行审美教育。即以语文学科为载体,而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满足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之目的。

教育学生识美、爱美,从而去创造美,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正如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崇尚真、善、美的必然结果一样,一个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善于挖掘本学科教材中所深含的美质,以激发学生兴趣,使之“乐学”。在中学诸学科中,语文学科与美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处处是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当然,在这种审美教育中,由于不同的审美主体(学生)生活经验和审美积淀不同,面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学习内容),理解的深浅度不同,头脑中所贮存的记忆表象(生活经历)多寡不同,对审美客体的美学意味感受就不同。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林黛玉一样。为此,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即审美活动过程中,务必因审美主体而异,因客体对象而异而因材施教,努力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最终到达创造美的至高境界。因为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要求。

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中,都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它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表现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教学中适当剖析,可利用美的事物,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譬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那藕花深处鸥鹭惊飞的美景,怎能不让学子们为这自然的外在形式美而鞠躬倾倒,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贾平凹的《小桃树》中,那在风雨中飘摇又倔强挺立的小桃树形象,又不能不让人为这自然之物的神韵所叹服,它用美的呼唤启迪着人类的心灵。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又促使学生对教材字里行间的小桃树形象进行深入地审视,继而又赋予它以新的文化精神内涵的美,使学生从心中涌起奋发向上的豪情。这样,便完成了由欣赏美到创造美的过程。贺敬之、丁毅执笔的歌剧《白毛女》,主人公喜儿的纯洁善良、热爱生活,以及王大婶一家与杨白劳一家之间所表现出来的纯朴的人情美,与黄家鬼门关的险恶、狡诈形成审美意义上的鲜明的美丑对照,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旧社会本质的不同,而“惩恶扬善”的思想也同时得以弘扬。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就在于,他以自己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由生而死的经历,向人们毫不保留地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使人们由孔乙己这一审美客体,进而产生了鲁迅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感受。德国诗人海涅曾说,“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这句话道出了人追求美的真谛:一个人的外在美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指蕴藏在人的内心之中的思想、智慧、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品质在全面和谐发展中构成的美。《第二次考试》一文中的陈伊玲,这位报考音乐学院的姑娘,穿着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报名表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的,惹人喜欢的脸,教学时要把这仪态美的陈伊玲,演唱后表现的谦逊美,以及公而忘私忘我救灾所表现的心灵美的陈伊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展示出主人公陈伊玲的整体形象美。

其实,文艺作品以外的文字——应用文的教学也并非与美育无关。从书信类应用文的格式看,顶格称谓表尊重的形式,即会令读到此种应用文的人,内心荡起愉悦的美感。因为它是礼貌文明美的表现。固然,这种美感层次是较低的,比不上更高层次的美,但它是由感受文化内涵时所得到的。

无论是文艺作品的教学, 还是应用文体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去探入挖掘其中所深含的能够启迪人类心灵,并使之得以崇高的因素。当然,教师当以健康、饱满的情感投入其中,去感受,去陶冶,因为没有情感就没有美感的产生和力量。

篇5

    1.理论与实践不完全契合虽然大多数大专院校已经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且确确实实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新的教学要求往往与以往的管理体制发生冲突。

    2.教育理念与时代要求不完全契合如今,大多数大专院校在新形势面前,美术教学还停留在以教师讲授为主。在美术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极为关键,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果采用“填鸭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大专美术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1.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大专院校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并在美术教学中加强针对性,有利于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如,在学绘画和书法的人日益增多的背景下,装裱这一美术行业开始走俏。以这一市场经济现象为依据,通过增设字画装裱选修课,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

    3.营造开放式学习环境面对时代的新要求,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是满足时代要求的必然之举。如,教师可以举办书画、摄影比赛,带领学生外出写生,等等。这些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不能把评价作为形式,而应该充分发挥其功能。有效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社会名家评价等评价体系显得极为必要。

篇6

如今,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在培养目标上偏向职业性,从根本上混淆了高师美术教育观念,美术教育传承着最初以写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注重技能,教授技术性的东西,研究画种的技法,过分强调既定的知识结构与单一技能,这种滞后性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很难融入当今社会的多元化与开放性。当代社会的很多艺术语言都依赖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大众传媒与数字媒体。然而,处于当代艺术背景下的一些高师院校的美术教育故步自封,采取一种排斥的态度,未能浸染这种多元化的时代精神,无视当代艺术的创造性,缺乏学术前沿性。高师美术教育的发展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吸收当代艺术的优势,做到与当代社会文化真正的对话与交流。3.课程设置有待完善目前,我国一些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显示了高师美术教学在艺术观念培养方面的滞后。把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等学科完全独立出来进行封闭式的教学,会使其无法与当代艺术相联系,且导致一些师范生的理论知识匮乏,没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二、当代艺术语境下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对策

1.明确的培养目标高师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能力较强、适应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状况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将从事美术基础教育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美术专业功底,还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要区别对待高师美术教育与职业美术教育的不同,高师美术教育的重点不是培养职业画家或专业设计师,而是合格的中小学老师,所以要特别重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而不是把高师美术教育与职业美术教育等同。高师院校还应加强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局限于理论知识教学,全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认真上好就业指导课,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总而言之,只有明确了高师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真正为社会服务的优秀人才。

2.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就目前我国高师院校美术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来看,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中重视理论教育,忽视技能训练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笔者认为,首先要对必修课稍作调整,可以适当增加一部分教学实践内容,提高师范生所应具备的教学能力,使其了解我国的教育现状,培养师范生特有的师范性,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如,对专业水平一般的学生要求做到全面发展,多激发其他方面的潜能;专业拔尖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一专多能,涉猎书法、设计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发展。另外,选修课作为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的一个平台,应该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高师院校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教育实习的机会,还要提供见习机会,先让学生了解教学过程,感受教师这个工作身份,为教育实习预热。学生可以通过见习回顾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不足,进而完善自己。在教育实习中,教师可以更好地完善美术教学,使学生了解教育前沿的发展状况,培养其美术素养。

3.加强师范生的职业培训第一,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结、教学实习等实践课程的质量;第二,注重师德师风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第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第四,面对教育实践课、教育理论知识和美术专业课能不偏不倚,合理分配高师美术教育的课程比例。为适应中小学美术培养目标,学校不仅应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还应加大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力度,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

4.加强高师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师范生,高师美术教师在注重自身专业要求的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素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作为高师美术教师,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在做好教学的本职工作外,还要与时俱进,紧跟当代艺术潮流的步伐,吸纳新潮的优秀思想,帮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以适应当代美术教育的要求。此外,高师美术教师还要注意课堂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使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篇7

要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美的情感课堂。要通过审美联想,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并进一步创造美,使学生从美的旁观者、欣赏者变为美的实际创造者,这是美育的终极目的。

1.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是一种特殊形态,它是指人作为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一种意识。自我完善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自我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语文通过形象向学生展现现实生活,这些形象是现实的提炼和加工,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审美活动要求学生领会形象的象征意义。文学形象从生活中走出来,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对形象的审美实际上就是对自我、对人自身的审美。从这些作品形象身上,学生找到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人”的影子。这好比照镜子,透过文学形象这面镜子,学生认识到“我”的形象和本质,从而就知道“我”穿什么样的衣服才美,而“穿衣服”的过程正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2.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创造力是一种影响活动实际效果和素质质量的力量。人类产生的本质特点即是按照美的规律在创造。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美源于创造,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审美类活动要以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形象或文学形式向学生展示创造的魅力,让他们懂得“为了更高的美,没有一个规律是不可打破的”(贝多芬语)。在教学中应激励学生对作品形象进行再创造,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在头脑中创造出个人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此推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任意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由于没有受到任何定量的因素的限制,可以自由和广泛地思索,更有助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会在自然状态下更好地发展创造力。

3.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由刺激引起的,良性刺激会激发积极的高效能的情感,对人的行为产生明显的推动。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通过学习包含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学生会感受到美的力量,发现语文魅力。从这方面讲,语文学科中的美育能自始至终以情感为依托。可见,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情感教育。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情感相互传递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课堂上要在“煽情”中渗透道德美,比纯粹的德育要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4.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审美意识教育。审美意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及艺术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而不断增强,在教学中要使美育具体化就必须使其显示出生活性、示范性、趣味性、责任性。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把理性认识一并归结于形象之中,揭示生活本质,把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以美育人,催人向上。教师要借助课文所呈现的不同的审美蕴涵,使学生形成深刻而丰富的审美意识。

语文学科中的美育虽然以语文教学为载体,却载负着人类智慧的文化,它的内容极其宽泛。它给予教师、学生一切美质——真诚、善良、勇敢、进取、创造等,这将对学生的一生有无可比拟的效力。

古人以“持之以恒”为做人之根本,而人生则以“善始善终”为成功之根本。

回顾历史,我们不免惊叹于伟人的成功。史学家司马迁为写《史记》花了九年的时间,李时珍用了十五年完成《本草纲目》,托尔斯泰用了二十七年写成《战争与和平》,正因为他们善始善终、坚持到底才成功了。因此,做人应善始善终,创造辉煌的明天。做人善始善终,才能把握机遇。

一个人做事总爱三分钟热度,他能找到成功的钥匙吗?肯定不会。只有一心把事情做下去,才会与机遇之神碰面,从而把握机遇,迈向成功。为何诸葛亮肯效命于刘备军下?正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咨臣以当世之事”,打动了诸葛亮,也为刘备的建国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试问当初如果刘备去完一次草庐就不了了之,则诸葛亮会帮助他吗?答案是否定的。越王勾践若不卧薪尝胆十年,而是无助地吟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能创造“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吗?显然,只有善始善终的人,才能把握成功的机遇,为自己的成功打下基础。

做人善始善终,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

我们总是渴望他人的认可,肯定自我的价值。既然认同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学会成为善始善终的人,从而得到他人的认同。其貌不扬、声音不美的孔庆翔,正因为他那善始善终的精神,坚持一直参加比赛而得到美国人的赞许,从而成为美国最红的华人。无独有偶,韩世民也凭善始善终的品质,携妻照顾瘫痪的初恋情人34年,从而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感动了全中国。善始善终的人是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敬的,同样也会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善始善终的人。

做人善始善终,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

篇8

今天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师则把体育课堂作为了美育教育的主阵地,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值得我们去共同探究,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勉。首先,体育老师要考虑如何将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并贯穿于课堂始终。例如,一堂课中所展现出的连贯性和延续性,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也体现出了体育教学中的“美”。体育教学中开始部分要求学生在整队过程中做到整队迅速,队列整齐,安静有序,体现出良好的集体形象,展现“队容美”;体育委员步履轻快、声音洪亮、口令清晰准确地向老师报告出勤,姿态大方,会使全体同学产生豪放庄重的感觉,能激发起学生的“内在美”;准备部分的慢跑,要求轻快有节奏,步点一致、排面整齐,慢跑过程中还可以大声喊出具有班级、专业特色的激励性口号,在培养学生节奏感的同时,还可以使队伍精神抖擞,雄壮有力,展示了学生的“刚性美”。基本部分要求教师仪态端庄,语言精练,运用熟练的专业术语,在讲解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语言美”;教师在示范动作时要做到动作准确到位、舒展大方,从而展示出高水准的“姿态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应利用不同的辅助练习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顽强不屈的精神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心灵美”。结束部分选用轻松愉快的练习,让学生充分的展示美的同时达到放松和愉悦身心的效果。放松手段要形式多样,可采用舞蹈、游戏、深呼吸、甚至“笑”等方式整理放松。若能把音乐引入体育教学,体育课将会上得更美。其次,把握好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途径。

1.教与学的协调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运用自己所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展示体育教师的“美”,引导学生追求“美”;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色,合理的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发挥美育作用。

2.讲与练的平衡

讲与练的平衡包括两个方面: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的平衡;学生的“学”与学生的“练”的平衡。适当的讲解要体现出老师的形体美、语言美,既可以吸引学生欣赏美,还可以帮助学生尽快体会教学意图和练习要领,有展示“美”的欲望。讲解清楚,练习勤奋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条件,从教学的目的和培养人才的目标来看,知识只有转化成能力才有意义。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动作(教学内容),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要掌握该动作的初级理论要领,要能够讲述其“所以然”,这是全面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必然要求。必须指出:讲与练的平衡,不是平分、均等、平等,而是教学最佳效果的恰当比例;“教”是学生欣赏美的过程,而“学”是学生展示美的过程。

3.人的美包括“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方面

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体育环境的美育价值在于激发学生内心世界的美即“心灵美”。美学家库申说过:“心灵美就是精神的美与道德的美”。心灵美是人美的核心,是人美的灵魂之所在。只有心灵美才能孕育出毫无矫揉造作的语言美,才能孕育出礼貌文明的行为美。因此,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的美育作用不可忽视。科学研究表明:各种不同的色彩不仅能构成体育环境的绚丽画面,而且能够影响人的兴趣,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的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利用中学生对色彩的审美特性,并加以引导,不仅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情感体验,达到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目的。恩格斯指出,未来的人们“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致。”并说:“人类伟大的天赋———对自然界的审美感,无疑能帮助人类实现这个统一”这种对自然界的审美感是在一些看来是寻常的现象直接影响下形成。所以,利用体育环境进行美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揭示自然美的规律的普遍适用性,力求使自然美成为美育的教材,人们心灵美的催化剂,投合人们的体育审美需要,激发人们体育的审美情感,使他们有愉悦的感受,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在体能、技术、智能、品德等方面都有所裨益。

二、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