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33: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向日葵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实习生的教学问题
教学实习是教育实习的重点,主要是检验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实习生的问题很多[3-5],最普遍的是备课不到位,教条式上课,不能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照本宣科 通常,照本宣科是指讲课死板、教条,犹如读课文、念讲稿,缺乏生气和活力。在现代教育中,纯粹念讲稿已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变相读”,即拘泥于教材,“照葫芦画瓢”,机械地读重点和要点。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一位语文教师针对某学生背课文很慢,进行了专门的针对性辅导,结果该生的背书水平“明显”提高;然而,当教师在课堂再次检验该生的背诵能力时,异常又发生了,他依然不会运用教师传授的“新”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位教师是尽力的,但他是否尽心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也没有“速成法”。所谓“方法”,其实是一种简明的操作程序,也属于知识;如果没有真正理解,同样无法熟练应用。再者,“三十六计”各有特色,但没有“万全之计”。因此,即便“授之以渔”,也难免照本宣科。
难以应对课堂生成问题 课堂是活的,时刻都会有“异常”发生。中学生接触的事物不多,课堂生成问题不难,但具有突然性,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可能应对不当。如一个题为“自然课上的争论”的案例,在“动物怎样吃东西”的教学中,当教师讲到“蚊子是用吸管吸取人血为食的”时,小明突然举起了手,站起来说:“老师讲得不全对,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吸食人血,只有雌蚊在产卵前才吸食人血,为了使卵成熟;蚊子主要以花蜜、植物汁液为食。”教室内鸦雀无声,大家都以惊奇的眼光注视着小明,也等待着教师的反应。
面对学生的发难,这位教师豁达开明,没有维护自己的“自尊”,当场表扬了小明的“勇敢精神”和“科学态度”;但没有批评小明,因为他自己也被小明的突然“搞蒙”了,居然忘了这堂课的主题:是怎么吃,而不是吃什么。很明显,如何正确应对课堂生成问题,这是当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2 对策与措施
总体思路 有备无患,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只有背好课,课堂才能有生机和活力。在现代教育学中,备课是一项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系统工程,除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备语言,还有备板书、备引言、备总结和备自己[6-7]。这么多的头绪,如何入界?很明显,必须简化备课程序,以突出备课重点。
毋庸置疑,备课就是写好教案或讲稿。基于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这是一个参差不齐的群体,有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一个教案不可能周全;即便是齐全了,内容也太臃肿,无法突出重点。因此,好教案不在于全,而在于精,必须具有应变对策。
在《本文选自《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第10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给教师的建议》中有句话:对于每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但每节课的现场准备大约只需15分钟。很明显,学会备课容易,掌握备课艰难;这是一辈子的事情,提示备课不仅仅是课前,也包括课堂内备课和课后反思。
实施措施 备课是实施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实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备课指导为核心,开展一些改革尝试,简要说明如下。
1)课前备课:主要任务是理解课题的重点与难点,以提高自身应对课堂变化的能力。为此,必须认真收集和分析教学素材,以明确每个素材的难易程度;同时,对其中的难题有简化的方法。简单地说,课前备课就是备教材,初步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建立面对课堂的自信。
2)课堂备课:教案是教师课前准备,属于闭门造车的产物;只有通过课堂的检验,才能确定其设计的合理性。检验的常规方法是投石问路,以中等难度的问题试探,根据学生的反应修正教学设计。如果学生不够活跃,说明问题需要简化,可用学生更熟悉的事例阐述教学要点;如果学生过于活跃,说明问题尚需深化,可让学生来提炼课题的要点,或者补充拓展性知识。简单地说,课堂备课(上课)就是备学生,使教学设计适合于学生。
3)课后评议:课后总结是教学实习的关键环节[2],不能采用灌输式,应当让实习生自己先体验,以积累感性经验;但多数评议只注重表象问题,很少涉及对课题的设计和理解。因此,必须悉心引导,以挖掘出课题的深层内涵,使评议对大家都有启发作用。
3 实施状况及分析
案例1:我们居住的地球 本课题介绍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基本流程是从天圆地方→圆盾形→圆球形,这是一个逐步积累证据和发展认识的过程,核心内容是方法论;在教材中,最终证据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教学评议时,发现麦哲伦和牛顿的证据不足以说明“地球是球体”;只有当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是弧形的,才是最有力的基础证据。因而提示,要健全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必须前后呼应。
案例2: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实习生备课的重点是寻找生动的事例,以丰富生物节律性和感应性的含义;然而教学过程中举例越多,学生的负担越重。为此,对本课题进行设计性指导。首先,本章序言中的两个问题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生物怎样适应环境”,也是本课题的重点;再者,“生物为何能适应环境”“认识这些适应有何意义”,这是本课题的难点。通过指导,实习生提出很多有趣的问题,诸如 :向日葵为何要绕着太阳转?将向日葵搬到暗室后是否还会绕太阳转?蚂蚁搬家意味着什么?当你在野外看到蚂蚁搬家本文选自《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第10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该怎么办?这些问题简明生动,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因而提示:问题意识是教学的起点和动力,也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4];具有“导学功效”的问题就在书本。
案例3:天气与气温 该课题的基本内容是概念,如气温、湿度和气压等,学生认真读几遍,就能初步掌握;再找些例题给学生练练,如判别一些词语是天气还是气候,可加深对天气和气候等概念的理解。然而,上述设计以“记忆”为中心,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为此,以教材中的一段“小气象台——百叶箱”为素材,开展拓展性教育尝试。首先,百叶箱的设计合理,请一位学生来介绍该产品的设计特色,其他学生作为评委,验收产品,以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设计和验收,关注教学内容。接着,提出再深化的问题:百叶箱像什么?有哪些地方不相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明确创新设计不难,主体是“仿造”,其原始素材均来源于生活或自然。因而提示:素质教育不是强化记忆,而是合理取舍,即批判性继承。
4 结语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目前尚缺乏经验,需要教师刻意去雕塑。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除了课前准备教案,还包括课堂备课和课后反思;这是师范生最难理解的,但只要用心去培养、浇灌,他们肯定会领悟备课的要旨,成为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审美能力;能力培养
一、构建气氛活跃的美术课堂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其实和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学科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案给学生上课,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很少主动思考,学习兴趣不浓。但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美感,美术课堂带给学生的应该是美的感受。要想美术课堂区别于其他文化课,教师就应该构建一个活跃的课堂。为了能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扰乱课堂秩序的前提下,随意摆放自己桌椅的位置,教师也不再站在讲台上,而是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例如,“闪光的烟花”一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自己画烟花。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局限,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见过烟花吗、烟花是什么形状的、烟花都有哪些颜色呢”。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限定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创作。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敢于将自己脑海中想象的事物画出来。例如,大多数学生认为草一定是绿色的,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心中不一样的颜色,让学生知道艺术是没有界限的。只要是用心思考出来的结果,都应算是一种艺术创造。
二、注重美术作品的赏析
美术教材中有很多比较知名的作品,部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觉得学生不懂得欣赏,往往只是一句话就带过,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多看,知道每件作品有什么不同是审美的基础。教师应该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解析,可以是画作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是画作的表现手法。虽然部分学生可能听不懂,但经过这样的熏陶,至少能让学生知道一些美术基础知识,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学“走进大自然”的时候,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课本中的知识以后,可以为学生讲解凡高的《向日葵》。《向日葵》主要由绚丽的黄系构成,花瓣富有张力,动人心弦,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师可以从作品的色调及色彩的对比关系、笔触技法等方面,为学生详细讲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举手发言,说一说自己认为这幅画到底好在哪里。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就能基本上了解学生的艺术敏感程度。不管学生的回答如何,教师都应该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了能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教师在学生依照指定题目进行创作之后,还可以选取一些较好的作品分享给其他同学,同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本周的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教学,使我们真正的开阔了视野,在学习上有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对教学信息化有了新的认识。
从鲍加农老师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诠释了深度融合,明确了现在教师已经不能仅仅是单一的教和学,还要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网络智能学习体系。高鸿老师的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将教育部的最新教育理念详实的讲解,再一次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进一步理解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使我们紧迫感加强了,更加认识到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真正做一个复合型教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1+X证书制度工作中稳步发展。董宏建老师的课,我的印象是最深的,董老师讲解的职教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水平提升三部曲,真是受益匪浅。有时想想,工作学习了几十年,教案写的和董老师讲的还真是有差距,就以目标和学情来说,以前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来设定目标,听了董老师的讲授后,明确了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学生们的情况而定,学情不是泛泛的,而是根据每一届学生的实情来设定的,所以每一次的教学目标也就有差异,董老师讲解教学目标的阐述,也使我更加清晰教学目标的可实施性的重要性。这对我在工作中真的有很大的帮助。还有许琼老师的精彩演讲,运用的先进技术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源。总之,本周的授课不仅有以上的名师传授讲解,还有实战技术的演练,先由向日葵软件公司派出有实际经验的老师讲解实例,通过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还在一些细节上讲解十分细致,并让大家去实地考察,切身体会真正的科技现代化教学,这样不仅眼界开阔,还使大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总之,本周的课程十分精彩,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把所学到的教育信息化运用到教学中,使我的课堂更加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这项目标常常又会出现课堂比较“乱”的现象,即学生的活动程度大大超出了教师心中的尺度,老师们也因此对这项目标有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茫然。当然,若说是再现过去安安静静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接受了新课程理念的老师们来说,那也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了。
那么,我们如何能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现语文学科目标,又能做到“忙而不乱”呢?笔者仅就从教师教的角度做了如下尝试:
一、教师在充分备教材的基础上,要坚持“以学论教”,依据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法进行反复研究
比如,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初步确立了一堂课是由几个环节或层次构成的,每个环节包括哪些内容,如,怎样导入、怎样过渡、怎样提问、怎样总结等,以及各环节顺序怎样安排,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然后以纲要的形式将教学设计大致确定下来之时,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学情了。
例如,笔者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篇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一课时时,对教案就做了多次改动。原因就在于这个班是我刚刚接手的,对学情的逐步了解,使得我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教案。
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发现我班学生预习习惯较好,对于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课文总体脉络的把握,通过预习环节,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而学生的课文朗读却拖腔拖调,显得感情苍白空洞。于是,我首先花时间指导学生读熟课文,跟着老师有感情地练读课文,并且将教案中自学课文、检查自学情况的环节缩减,找准重难点,更有的放矢些。随之而来的变动就是,第一课时教学要求的修改,于是我增加了教学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增加课堂容量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忙碌起来。在设计第一部分的教案时,我又充分发挥学生上网查资料能力强的优势,放手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浏览,对肖邦离开祖国的原因做了较充分的准备。由于我充分地研读了教材,又针对学生实际进行了充分的备课,所以教的时候语言亲切而活泼、生动而流畅,再加上构思精巧的板书,因此,学生课堂学习时呈现出了发言踊跃、忙而不乱的场景。
二、教师要勤于反思,学会在“乱”中发现问题,寻求课堂教学的真谛
我们常说的“乱”大多发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之时。在刚刚过去的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练习1”的第一题“语文与生活”中,有诸如“妻子(qīzǐ qīzi)”的区别与理解要求。课前,我觉得这是个让学生“发表感受、体验与理解”的活动点,就放手让学生同桌交流了。谁知,学生的兴奋之情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看着学生眉飞色舞的热闹场面,我可真是笑不出来!沉默之间,我反思问题所在。
我发现,原因还是我低估了学生,交流的“要求”对学生而言难度太小,我没有设计一个适当的,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的练习要求。于是,我要求学生安静下来,进一步明确了要求:(1)先分别说说词语的意思,再根据不同的意思造句;(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类似这样的词语(至少两个)。
很快,教室里的喧闹声变成了低低的讨论声了,渐渐地,有学生主动拿出笔在练习本上写起来了。我又一次看到了课堂上学生“忙而不乱”的模样!
勤于反思,在“乱”中发现问题,而非一味责怪学生,使我深深地懂得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含义。
三、尊重学生的博学多才,以课堂教学魅力掌控课堂节奏,使学生忙碌而有序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我们看到,很多时候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使闹哄哄的课堂变得安静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又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做到的呢?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也。而其首要的关键还在于尊重学生。
我班的小涛是一个小调皮,在接手班级时多个老师口中都提到了他的大名。对他的“光荣史”我心中有数,但偏装不知情,每每与同学发生冲突吵到我这儿来时,我总耐心地听他一边哭一边说,瞧着那“鳄鱼的眼泪”我脸上充满了同情,并仔细分析两位同学的问题所在、这事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老师的建议,直到他点头认可。一段时间下来,小涛变了,几乎听不到他的“光荣事迹报告”了,而且还能主动向我报告同桌同学受欺负不敢报告的事,事情的圆满解决使他感受到了老师、同学真诚的谢意。同时,我发现他一旦上课时有了不良情况,老师微微颔首就立刻心领神会、马上改正了。
我期待着更多的小涛的出现,我想成为一轮红日,周围是一群绽放着笑脸迎着我的可爱的向日葵!由此,我深深感到,要想成功掌控课堂节奏,教师要尊重学生,给学生尊重,学生就会回报你尊重。同时,我也感到,语文教师除了在语文学科领域加强研究,也要在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广泛涉足,以自己的博学多才、更多的人文关怀等个人魅力震撼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快乐而忙碌、忙碌而有序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关键词】植物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Brief talk abou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plant teaching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
Mou Xiaoling
【Abstract】If we want to cultivate student’ innovation ability, we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call for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cultivate student’ learning attitude of participating actively, taking delight in research and cooperating and them make the achieve the demand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has made a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who study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Keywords】Plant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学、乐学是任课教师职责。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欲望,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这就要求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授课方式,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
1.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互动打好基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的理想气氛。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
1.1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问题,使学生清晰地知道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作用,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1.2 问题需与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相呼应。教师应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境界。如:为什么果树开了许多花而结果不是很多?(传粉,授精知识探索)
1.3 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中专生有好奇心、爱听表扬、争强好胜的心态。因此,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好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有些植物的花特别美丽,而有些一般,有些不好看?又如:怎样使向日葵多结籽?(人工授粉知识)
2.体验问题,独立自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汲取知识的主体,就必须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增强自我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1 亲自体验过的知识要比听到的深刻。学生通过预习教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学习的乐趣。记忆的强度,要比教师说出答案的效果好得多。
2.2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预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学习不够主动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鞭策。对于好学生来讲,预习可引导他们做好课后练习或知识归纳总结。
2.3 充分利用课堂间歇时间。教师在黑板上写好板书要点,并巡回于学生之间,有问即到,送教到人,主动启发引导。
3.师生相互切磋,把课堂互动引入。
3.1 共同讨论。通过学生自学、思考、体验、探索,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并展开讨论,相互补充纠正,教师总结,归纳出本节课的教学要点。
3.2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力。对于性格内向、不敢举手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其表情,尽量创造机会让其发言,消除胆怯心理。同时应要求学生把教材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
3.3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小结能力。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零碎的、片面的,他们只归纳自己知道的知识点,而对不理解的知识点就难以归纳。因此,教师要在知识中起指导作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处理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他们留有发挥的余地,不要把学生的思路拘禁在教师设计的教案框框内,问题讲到关键处有意卡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4.学生出题,教师答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4.1 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使之主动积极地运用知识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具体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这样能使学生积极联想,丰富想象力,训练思维能力,使教学民主化,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4.2 体现教学相长的原则。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不但循环往复,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自己解答,教师要运用点化的教学艺术,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巧用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手段
1.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欣赏是美术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执教三年级美术“对称美、秩序美”一课中,当我用ppt出示“几片树叶”“一片花丛”“一条林荫道”“一群斑马”“一片茶园”这些高清晰的美丽图片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住了,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大家面前一幅幅展现时,学生大声赞叹:大自然真是位高超的艺术家。欣赏这些图片,把学生带入美的氛围,从而在美的熏陶下产生想要表现的欲望,激发出潜在的创造力。
2.感受美的世界,变抽象为形象
学生对“秩序”“对称”这些抽象概念一时不能理解,我搜索大自然和生活中各类典型的代表性图片,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不仅感受了秩序和对称带来的美感,还了解了有序和对称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良好的视听感觉和鲜明的色彩,使学生能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用各种感官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展现美的画面,提高课堂效率
接下来学生通过欣赏大自然中的叶子,向日葵、老鹰、蜻蜓以及有代表性的中外建筑,感受到对称给人一种端庄、均衡的美。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对称的知识,我通过一段视频清晰地展示对称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镜面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这让学生大开眼界,没想到对称还有这么多种类型,真神奇。短短几分钟,就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在视频中,有动画,有解说,可谓非常清晰、直观,学生一目了然,轻松地学到了关于对称的方法,也打开了原有的思维,丰富了美术知识。
二、巧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
1.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开展
电脑美术操作灵活多样,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业完成后学生很自然地产生成就感。运用电脑设计还可以弥补手绘基本功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加强创意、想象、欣赏、评论等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执教“漂亮的房间”一课时,我故意把家具零乱摆放,出示这样的图片问学生喜不喜欢这样的房间,然后我请一位学生上前,让他用白板软件的拖动笔直接移动家具位置,重新摆放。当有其他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我也请他再来摆一摆,随后发现有的家具体积太大,我示范用笔的放大缩小功能,调整家具的大小,使之和其他家具搭配协调。这一过程,就是利用白板软件方便拖动和缩放技术,引导学生探讨在房间内如何摆放家具的问题。
2.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把信息技术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不仅帮助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美术知识的海洋中,提高了美术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如,传统工艺图案中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图形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等元素以及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反转构成等一系列构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电脑中利用绘画工具呈现出来。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完成美术作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信息技术。
3.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表现作品
关键词: 地理教学 课程资源 地理教学活动
长期以来,地理教师习惯于看教材、看教案、看教学参考书,对于身边的课程资源利用不够。《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地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开篇“与同学们谈地理”就是这个话题。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一般来说,课程资源是大量存在的,但许多课程资源处于在“沉睡”状态,需要地理教师开发、唤醒,让它对地理教学和学生发展产生作用。如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它们静静地“呆”在那儿,在很多人眼里跟“书本”学习没什么关系。但如果运用得好,它们就是学习地理不竭的源泉。
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湘教版第四章第三节)时,先在学生理解有关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后,安排一个“学以致用”的环节。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太阳辐射的强弱直接受太阳高度的影响,而太阳高度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些知识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请大家看一张照片。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校教室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
师:太阳能热水器应该怎样摆放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光热呢?
学生1:应该让太阳能热水器始终对着太阳。
学生2:应该让太阳能热水器的表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目前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能做到这些吗?
学生3:我们可以给热水器装上一个遥控装置,在家里用遥控器指挥它始终面向太阳。
学生4:我们可以模仿向日葵给热水器装上一个自动装置,让热水器的受热面始终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
学生5:我在“两有用”地理竞赛书上看到,在30°N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幅度约为47°。我国所有地方都可以是这个角度吗?
……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在家里拿着学生a牌的遥控器,或者开动学生b牌的自动装置指挥太阳能热水器,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的光热了。我们伊犁地区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与拉萨调整的幅度是否一样?请同学们课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
地理教师首先要学会细心观察事物。我在讲如何实地辨认方向时,教室外下雨了,有位学生走神往外看,我也顺着瞟了一眼,发现对面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并由此引出提问。
师:除了使用指南针、地图等工具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或现象能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学生1:太阳。
学生2:树木。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可是如果是今天这样的阴雨天气,你处在陌生的街头,周围有没有树木,你又能从什么事物上辨认方向?其实,有位走神的学生往窗外看时已经发现了一个。请大家看他刚才看的对面的屋顶(走神的学生不好意思回到学习状态)。
学生:哦,太阳能热水器,它们都是朝南摆放的。
师:是不是所有地区的太阳能热水器都是朝南摆放的。
学生:(思考后)不是,南半球的太阳能热水器应该是朝北摆放的。
……
通过引导,把我们身边沉睡的一些资源激活,为学生获取知识发挥指导作用,也激起学生的热情,学生、生活与课程三者同构共生,体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资源的利用
生活中有很多的课程资源“明摆”在那儿,我们顺手拿来可以用。
我在讲八年级地理下册“我国南北差异”这一内容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学生及家人外出旅游的照片,课堂上有选择地展示出来。
师:我们大家或多或少去过外地,也都照过一些照片,现在我们请大家把带来的照片展示一下,注意照片上的景观差异,并认真听上台同学的讲述。
(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照片并作说明)
学生1:这是我去长白山时拍的照片,是在秋天。
学生2:这是我去海南岛时拍的照片。
……
师:我们把照片按拍摄地点从北往南排列起来,大家能从中观察到什么?
学生3:从南到北树木从阔叶变成针叶。
学生4:能看出气温差异。
……
在引此例中,我把学生及其经历当作资源,在分享、交流彼此体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自然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并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教学效果良好。
三、课程资源的创新
有的课程资源是在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中创新出来的。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日本”一节时,问学生:“日本在经济发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多数学生根据课文叙述很快找到答案:“日本利用多港湾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值得我们学习。”
但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认为:“日本自己经济发展起来了,但它把环境污染和破坏留在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很快抓住这个观点,让学生从教科书中找根据。学生很快从日本“全国大部分为森林覆盖”和“木材大部分靠进口”等材料中悟道:日本“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具有低价进口原料、高价出口产品的优势,而且其自身良好的环境质量是在向其他国家转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基础上得以保持的,日本的经济发展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学生有疑惑:但课文为什么没有写上这一点呢?是不是说明教材也有不足?我肯定了学生的质疑。学生说:可不可以在本节修改课文?我说:“可以呀,怎么改呢?”于是,学生互相商讨,并很快朗读自己修改过的部分,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用教材”的过程中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改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实现,体现学生是资源创新的主体。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地理教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地理教师只有擦亮眼睛,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才能真正让地理课程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1]初中七、八年级地理教师用书.
关键词: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要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学
习欲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互动打好基础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度的理想气氛。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
1. 根据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针对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重点),使学生清晰地知道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积极思维。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
2. 问题须与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相呼应。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入探索问题的境界,如:为什么桔树花开了许多而结出的桔子数不是很多?(传粉、受精知识探索)。以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并与本节新知识相衔接的问题,如:被子植物的生殖方式是什么?(新旧知识衔接)。经过学生自学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成功感。
3. 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有好新奇、盼肯定、爱表扬、争好胜的心态,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学生能直接推理得到,是动态思维、贴近生活实践以及思维转折次数多少等因素,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好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有些被子植物的花很美丽,而有些则很“难看”?(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要使向日葵多结瓜子怎么办?
4.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遇到但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的问题,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立刻要想知道的欲望,如我们吃的西瓜有些有籽有些无籽为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心理。
二、体验问题,独立自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摄取知识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让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对照问题和学习任务,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能使学生学得深刻,而且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1. 亲身体验过的知识要比从他人处听到的要深刻。学生通过预习教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学习的乐趣性。就记忆强度而言,这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原因要强得多。
2.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预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特别对于学习不够主动的学生来说则是一个很好的鞭策机会。对于好的学生或课前预习过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做好课后练习或知识归纳小结。
三、师生相互切磋,把课堂互动引入
1. 通过学生的预习自学,经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在个人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并展开学生之间的讨论,互相补充与纠正,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以肯定、鼓励为主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不能任其自流,无休止地争论下去,必须适可而止。
2. 锻炼学生发言的胆量和语言表达概括能力。对于性格内向、不敢举手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其表情,尽量创造机会让他发言,消除其胆怯心理。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按教材的语言来表达时,教师逐渐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答案。
3.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小结能力。学生预习到的知识是零碎的、片面的,只归纳自己知道的知识点,而不理解的知识点就难以归纳。因此,教师在知识归纳中起指导作用,让学生起主体作用。要处理好“空白”教学,即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处理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他们留有发挥的余地,不把学生的思路拘禁在教师设置的教案框框内,问题讲到关键处有意卡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四、学生出题,教师答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智力活动处在积极状态中,为传授和巩固知识奠定基础。这样有利于:
1. 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使之主动积极地运用知识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具体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这样能促进学生积极联想,丰富想象力,训练思维力,热烈讨论可使教学民主化,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2. 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不断循环往复,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双边提高”和“双向交流”的效果。
3.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自己解答,教师运用“点化”的教学艺术,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较简单的问题,让其他学生回答;对于不同观点的问题,鼓励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答题中不断渗透各种学习方法和解题技能,如查阅资料,关注文化传媒,提出假设,实践调查,亲身实验论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等。学生在参与中悟道,以参与中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