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2: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艺毕业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职教育 环境艺术设计 工作室 工程项目制
[作者简介]梅文兵(1979- ),男,广东广州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及应用。(广东 广州 5103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97-02
在工作室平台上的“工程项目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知识应在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的过程中获得,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注重跨专业知识的集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又具备各种实际操作技能。学生的设计作品不但能在各种高规格的设计竞赛中获得佳绩,也因毕业的学生就业质量高而深受产业界和社会的欢迎。
一、“工程项目制”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工程项目制”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学校的专业教学结合企业界的某些工程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高职环艺设计专业教学中导入“工程项目制”模式,是与产业界深度合作,将专业教学与工程设计项目相结合,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边实践边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适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更有利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其主要特点如下。
1.实战性。“工程项目制”教学模式提供的课题是企业的实际项目,相当于学生毕业后需要参与的工程项目,比模拟课题更真实、更具体、更复杂,也更有挑战性。这种项目等于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与就业相类似的“情境”,针对性强,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学生利用这些项目进行实训时,能充分地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信息,能直接地接触专业设计需要的实际技能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学习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就有效地使环艺设计教学与市场和社会接轨,解决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的矛盾。
2.自主性。环艺设计专业教学以“工程项目制”为依托,将专业教学资源整合在一个个专业设计项目中,随着项目的展开和深入,学生也将逐步成为项目中的直接参与者和责任人。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一边参与项目的实践一边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方案发生碰撞,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能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3.拓展性。由产业带来的“工程项目”包含更多的知识信息,企业将专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知识、专业技能传递给学生,不仅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在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上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能使学生同时学到专业知识以外的许多东西,如项目管理、市场运作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工作室是“工程项目制”教学模式的运作平台
建立一个适应“工程项目制”运作的平台,是实施“工程项目制”教学模式的关键。根据我们的经验,“工作室”是这种运作平台的合适形式。校企合作建立专业“工作室”,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组成“工程项目制”教学专业团队,是“工程项目制”教学模式的基本保障。
1.校企合作建立专业“工作室”。以往有些环艺设计专业的教师也有自己的工作室或设计公司,但将教师个人形式的公司与学校的教学结合起来相当困难。教师的个人公司可能存在项目开发、运营成本等相关问题,只能根据项目的需求挑选部分学生参与,不可能满足全面教学的需要;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学习,学生不能修学分,老师不能算工作量,可能还与其他教学计划内的课程重复甚至冲突,导致教学的混乱。
校企合作建立专业的“工作室”能够妥善地解决上述问题。由企业提供“工程项目”,学校提供相应设备、场所等,专业教师参与其中,服从学校教学的统一管理,实施学分制和系统教学。工作室得到校企设备、场所、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等基础保障,并制定与之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
2.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共享校企人力资源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依托专业工程项目,由校内具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项目制”教学总监,由企业专业工程师做“项目制”教学顾问。在这种“工程项目制”教学中,学校的教师是主体,是稳定的队伍。确保教师良好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是顺利开展“工程项目制”教学的关键。随着“工程项目制”教学的进展,学校教师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合格教师。
在“工程项目制”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企业专业人员的教学作用。企业人员根据项目的情况,可能是相对稳定的,也可能是临时参与的。通过高职院校完成企业的设计“项目”,企业派遣的设计师或专业人员,在“工程项目制”中进行教学指导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其专业水平的高低不仅可以在工程项目的最终结果中体现出来,而且其工作的认真态度也可以通过平时工作室考核或企业阶段性检查中体现出来。在教学中导入“工程项目制”从根本上保证了双师型教学的质量和系统性。
3.组成“工程项目制”教学专业团队。“工程项目制”教学的开展其实面临比较复杂的情况。校内有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阶段;企业的工程项目有复杂的、有简单的,工期有长有短。在工作室里要根据工程和班级的具体情况组合“工程项目制”教学课题,组成多个“工程项目制”教学专业团队。以学生为主体组建项目设计小组,与市场化运行的工程项目接轨。学生在“工程项目制”教学专业团队的指导下,根据项目的内容与专业特点,为企业的工程项目制订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在项目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过程的学习。
三、环艺设计“工程项目制”教学模式的运作及其成果
2010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了红楼“152创意工坊”,并设置专职管理老师,负责日常事项的管理。学部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委员会,与企业的专业工程师共同探讨校企合作项目的方案、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以及资金管理等相关事项。其中环艺系建立了“广东轻院环艺设计工作室”,与中国轻工业广州设计院、广州道胜设计、广东爱富兰装饰设计工程公司等企业合作,对相关企业驻校项目进行运营与管理。
“工程项目制”教学根据项目性质和规模的不同,所结合的课程和运作方式也有差别。下面以本文开头提到的获得金奖的西餐厅项目为例介绍我们进行“工程项目制”教学的运作过程。这是受广州市某设计公司委托,对市内某西餐厅进行内部装修改造设计的项目。时值毕业设计之际,因而将该项目导入到毕业设计教学中,让毕业选题定为餐厅设计的同学参与。根据“工程项目制”教学的要求,设计公司指派一名专业设计师配合学院的教师对该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并提供相应的信息。
先是将参与本次设计的同学以自愿组合为原则分为若干设计小组,每组设置一名组长。各设计小组在专业教师和企业设计师的带领下对该项目的现场进行实地测量和考察,听取项目业主对该项目设计的具体要求和相关建议,同时对目前该类型空间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针对该项目的详细设计任务书。在这种形式下编制出的设计任务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设计任务书更具体、更能反映该项目的设计特点和功能特征,也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项目业主的需求。学生们也发现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虚拟课题要多,例如由于是改造项目,原有的设备如何处理?由于现场水电接驳位置已经固定,对水电改造的便利性以及对后续使用的影响等。
根据业主已经确认的设计任务书的内容,专业教师和企业设计师针对该设计任务书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解读,包括设计内容、功能要求、设计要求、时间安排和阶段性的设计任务等。学生在充分理解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进行功能设计,每个小组拿出若干方案,并进行设计说明,由专业教师和企业设计师共同对这些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确保各组都能完成符合设计任务书和项目要求的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业主的要求、公司的形象等因素确定各自的空间设计风格。专业教师和企业设计师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和指导,并阶段性地进行总结,提出修改意见,最终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
在专业教师、企业设计师以及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项目整体设计获得了业主的高度好评和认可,其中的一项设计获得了2012年“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的金奖。利用“工程项目制”教学模式,学生不仅仅能了解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也能从更深层次上掌握室内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专业知识能够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延伸。
四、“工程项目制”教学模式的问题探索
1.项目的稳定性问题。“工程项目制”教学是与行业或企业合作,将企业的工程项目引入课堂。但引入课堂的企业项目在规模、数量和时间上都存在着不稳定性,如何确保有适合不同课程要求的工程项目,是建立“工程项目制”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2.时间安排问题。高职教学应该遵循“分阶段、分时段、分步骤”教学的规律,而企业的工程项目往往是“全天候、集中性”的,这势必造成某些利用“工程项目制”教学的课程在时间要求上存在冲突。例如企业某些项目需要在寒暑假期间完成,或需要跨越假期,而在这个阶段是高职课堂教学的间歇期,学生和教师处于放假休息调整和自我补充阶段,让全体师生完整地参与该项目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困难。
3.教学评价机制问题。“工程项目制”最终要解决企业的实际项目问题,但是将此作为评判高职教学成果的标准也不客观。特别是环艺专业的设计教学应该将“解决问题的设计”和“创意的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既有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设计,也应该有能为这个行业未来发展提供前瞻性方向的“超前设计”。因此在具体的“工程项目制”教学中,其教学成果的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职院校环艺设计(室内设计)专业采用或部分采用“工程项目制”教学模式,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能够快速适应毕业后理论联系实际的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所存在的问题还有待于大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梅文兵,李琨.环艺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1).
一、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
《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社会对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期待是毕业就能上岗,这是学校的经济属性所决定的。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职业教育既要适应经济发展,又要体现学生发展理念。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要传授给他们专业知识,更要使学生具有掌握知识、加工信息的自学能力,达到终身受益的效果。结合环艺教学的实际,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环艺教学过程中的独立练习以及社会调查、实地调研、设计实践等都属于自学的范畴,这就需要教师用心的去培养学生阅读资料、独立观察、总结和实践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学生自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心不足,能动性欠佳
由于高职类院校整体办学实力、社会认可度都不能和重点大学、本科院校相比,加上学生刚进大学,难免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有些看法。带着这样的不自信,学生们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结果就影响了他们自学的能动性。学生们也会和以前同学所在的其他高校的教学方法相比较,这些也是学生对学校和自己信心不足的表现。
(二)能力缺乏,依赖性较强
到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有一大部分学生是由于某学科成绩不佳、总分不够重点线等情况下的选择,这种现象也间接反映出他们缺乏毅力和决心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大学里,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时难以培养,因此,大部分学生在上课之外的时间很少去充实知识。究其原因首先是他们缺乏这种自学能力,其次是他们的毅力不够。而且,很多学生的学习都带有目的性,主要想着应付考试,结果导致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三)心态浮躁,实用主义倾向严重
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现在的大学生一进校就担心自己的前途,一切目标都是为了毕业后的顺利就业。学校也把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作为评估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高职院校也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学生更倾向于学习实用型知识,忽视对学科基础理论的思考和学习,这样浮躁的学习心态是很难培养其自学能力的。
三、培养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的建议
(一)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欲望
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自学兴趣的培养和建立。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首先要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学生的这种学习欲望、学习动力,可以通过适当的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来激发,例如情境教学、讨论等。
教师在课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注意设置一些适当难度的、深度的和广度的提问,包括一些书本上的有限知识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获得解决决问题的快乐和成功的满足感, 从而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加强教师引导作用,充实学习内容
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十分关键。教师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其智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为此,在环艺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整个自学过程,包括对优秀设计作品的分析比较、设计实践等各环节都加以指导。另外,还应通过讨论的方式对学生的自学方法加以比较、评价,使学生注意养成优化学习方法的好习惯。在引导过程中,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讨论式、自由研讨式为主,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促其最终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自学需要大量的学习内容,否则自学就成为空谈。设计训练是环艺专业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内容;美术训练、表现技法以及三大构成等相关课程是对设计训练的辅助与完善。在教学前应对这些课程的关系进行梳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增强学习的指向性。
四、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 用自主学习代替教学过程
前些年专家们把设计分成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或叫二次元、三次元和四次元的设计。也有将设计分成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商业设计三大类。还有将设计归纳为视觉、产品、空间、时间和时装设计等五个领域,把建筑、城市规划、室内装饰、工业设计、工艺美术、服装、电影电视、包装、陈列展示、室外装潢等许多设计领域系统地划分在不同的五个领域之中。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倾向于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坐标点,按设计目的之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成: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业设计和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区别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协调“人-建筑-环境”(“人-建筑-环境”是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四届会议主题。这里指的建筑与环境可以分别理解为人造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环境设计的类型分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等。“安全、健康、便利、舒适”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城市环境的四个评价标准。环境艺术设计不是阳春白雪、茶余饭后享受的东西,而是一种社会生活需求,所以毕业设计教育不能光是上课听课,学生必须亲自从事设计,在实践课题中训练自己,通过四年时间学会扩展运用知识的能力。环境艺术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是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全面的、综合的检验,是对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毕业前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训练。在毕业设计工作中,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二、目前艺术设计类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4年以来作者所在学校启动了“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改革”,根据艺术类专业特征,制定了凡事学生在市级以上展出独立完成的优秀作品;被企业、政府、机构等采用、收藏的艺术(设计、绘画)作品,并取得相关采用、收藏证明可以进行艺术毕业设计的多样化改革,根据作者长年的环艺毕业设计教学经验归纳仍有如下问题:
(一)毕业设计中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学生迫于就业、考研、公务员考试或其它就业考试花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不够;
(二)环艺毕业设计的选题面窄,设计类型单一,很多选择室内设计中的家装设计,毕业生选择意愿不强;
(三)对设计市场的调查研究依赖于网络,缺乏真实市场的考察研究,指导教师则缺乏“双师型”教师;
(四)因缺乏对市场的熟悉所做施工图没有市场实用性与规范性,理论与实践脱离,大部分设计作品都是“虚拟”设计;
(五)毕业设计的检查、评分制度走形式、不客观、不规范,因有毕业设计没过的学生跳楼自杀(如2015年5月18日中南大学学生跳楼事件)而降低毕业设计严肃性,出现有的学生放松毕业设计要求依赖别人或网络代做毕业设计。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以指导教师为第一责任人,加强管理,规范流程制度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组织与管理工作直接在主管院长领导下,一般为校、系、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校系对毕业设计的管理主要为宏观组织与管理,如制订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组织毕业设计检查、评估、考核和经验交流活动。毕业设计主要工作为系部有关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工作部署,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拟订毕业设计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安排毕业设计教学任务,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直接管理与教学者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任务书时要结合自身专业特征进行毕业设计课题公布,检查和督促毕业设计质量和工作进度。
(二)完善毕业设计课程指导体系
环艺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体系内容涵盖了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与所有基础与专业课程。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指导教师更有职责带领学生走进市场,结合实践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在市场调查研究中开题,避免学生毕业设计开题的盲目性、随意性,在阅览丰富后充分设计撰写好开题报告,参考优秀经典设计作品去分析观察挖掘环艺设计的特性,在开题报告中可以自定题目,也可以参考优秀经典作品题目,更可以根据市场考察后自己确定开题。指导教师审核学生的开题是否有市场前景、创新性,选题是否切入性强,初步设计思路是否明晰,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施工图、效果图能否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方案的构思是关键环节,根据方案最后效果的表达是否优化了空间结构与外部形态,在材质、色调、尺度方面搭配是否合理、材质运用是否得当,施工图的图层、线型、界面、节点等等是否规范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一对一的辅导,有条件的采取“双师型”辅导,在成绩评定中客观、真实公平。我们采取了指导教师评、阅卷教师、答辩教师、教研室集体这几个步骤平分。科学严谨实用的毕业设计教学指导体系是教学保障,如毕业设计的图纸规范化,设计方案系统完整、艺术表达效果、设计的原创真实、设计元素、设计文化内涵都需要有一整套的体系。
(三)环境艺术毕业设计的应用型发挥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就业竞争压力膨胀的年代,人们都希望学技找工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型高校的毕业设计是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展示与总结,是探求科学研究的基本实践,是将艺术、技术融入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创业、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毕业设计开题之际指导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开题需要的详细现状信息,按照环境艺术设计的国家与地方标准进行设计,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与工艺,开题报告要对选题进行详细的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进行阐述,要根据自己现有的专业基础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做好规划。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开题报告的可行性、程序计划做全面的审查评价。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利用电脑辅助手段绘制施工图(不少于二十张)、效果图不少于六张并进行设计说明的撰写,设计方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不断完善包括设计的功能区的平面布置图设计、设计元素的利用、设计审美造型效果、材料色彩搭配等等细节做深入工作。
四、环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实效
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在调研的11位毕业生中,目前从事行政人员和技术研发人员的占27.2%,业务人员占9%,另外63.8%中从事主编,教师,自由艺术家等职业。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从事基本符合他们专业的工作,另外近一半是完全相关;在调研的单位中,公司招聘的员工多以广告专业为主,也有招聘相当一部分数码传媒方面的人才。在招聘员工时,很看重员工的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同时选择此两项的公司占66.7%。其次是技能,有50%的公司选择重视技能,16%的公司选择重视专业知识。对于专业对口问题,三分之一的单位需要完全对口,三分之二的单位要求专业基本对口。工作内容主要是担任技术支持,也有三分之一的公司聘用毕业生担任项目管理。单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性上多数比较满意,也有单位评价为一般。
二、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从以上就业状况调查可以看出,除了专业知识要精深以外,落实职业规划、增加实践教育、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拓宽相关知识面等都是提升就业能力所必需的。
1.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综合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较强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学习、实践、提高和逐步积累起来的。那么,如何指导艺术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应该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针对不同年级的学习重点和心理特点,分别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专家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印发《学生生涯发展手册》、制作就业服务信息网、就业政策宣传和进行日常咨询等方式,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过程中。
落实学生的职业规划,不仅要学校就业部门教师和辅导员的力量,还要发挥学院及各系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动员院系一大批有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学科带头人、毕业设计导师和专业教师等全员参与。例如,可以根据学院的总体就业要求和目标,提出就业率目标,签定就业责任书,积极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参与积极性,特别注意发挥与实习单位联系密切的教职工的作用,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
2.增加实践教育,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教育家杜威曾说,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加强室外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课外设计项目的锻炼和实践,真正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如室内设计课可以到设计公司或施工现场去教学,检验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可以使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中小学,走进广告公司和设计院等,在实践期间积累经验,完善课堂所学的知识,丰富知识结构,在实习过程中为寻找就业岗位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具体举措,比如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拥有自己的虚拟项目的机会,让学生尽快接触真正的设计要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位虚拟客户,学生可以体会真正的设计师应该如何完成他们的作品,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客户,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这种与整体设计流程结合起来的指导和教育,既有助于让学生真正了解设计,又可以加强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
3.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企业最需要的是能够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在个人素质、学识和经验、合作与交流、创新与决策等方面都拥有足够潜力与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在某个专业拥有深厚造诣,还要求他们了解甚至通晓相关专业和领域的知识,并善于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应用于具体问题。综合能力主要包含敬业精神、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外语水平、事业心、责任心等,这是要从众多设计人员中脱颖而出,必须拥有的综合素质。市场希望的人才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希望多元化发展的交互型人才。
综合能力强非常有助于适应公司工作的多样化需求,很多单位要求的人员是能对公司业务有一定技术支持并且能对公司项目进行相应管理的人才,即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对事件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和在社会交际中的应变能力。专业知识是毕业生初入社会进行面试就必须通过的基本条件,然而每个人对事件的处理方法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在学校积累的是不同的,所以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例如,有些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与手绘能力比较强,但不够严谨,随意性比较强,缺乏一定的责任心,这也是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表现。由于综合素质达不到要求而转行的也不在少数。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学习,能有效的帮助毕业生应对将来进入社会后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毕业生就业状况 提升就业能力
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逐渐引起社会和高校的关注,为了深入分析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状况,笔者带领在校学生调研了往届毕业的不同工作年限的11位毕业生和6家毕业生所在的工作单位,深入了解了近几年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
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在调研的11位毕业生中,目前从事行政人员和技术研发人员的占27.2%,业务人员占9%,另外63.8%中从事主编,教师,自由艺术家等职业。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从事基本符合他们专业的工作,另外近一半是完全相关;在调研的单位中,公司招聘的员工多以广告专业为主,也有招聘相当一部分数码传媒方面的人才。在招聘员工时,很看重员工的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同时选择此两项的公司占66.7%。其次是技能,有50%的公司选择重视技能,16%的公司选择重视专业知识。对于专业对口问题,三分之一的单位需要完全对口,三分之二的单位要求专业基本对口。工作内容主要是担任技术支持,也有三分之一的公司聘用毕业生担任项目管理。单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性上多数比较满意,也有单位评价为一般。
二、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从以上就业状况调查可以看出,除了专业知识要精深以外,落实职业规划、增加实践教育、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拓宽相关知识面等都是提升就业能力所必需的。
1.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综合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较强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学习、实践、提高和逐步积累起来的。那么,如何指导艺术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应该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针对不同年级的学习重点和心理特点,分别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专家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印发《学生生涯发展手册》、制作就业服务信息网、就业政策宣传和进行日常咨询等方式,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过程中。
落实学生的职业规划,不仅要学校就业部门教师和辅导员的力量,还要发挥学院及各系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动员院系一大批有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学科带头人、毕业设计导师和专业教师等全员参与。例如,可以根据学院的总体就业要求和目标,提出就业率目标,签定就业责任书,积极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参与积极性,特别注意发挥与实习单位联系密切的教职工的作用,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
2.增加实践教育,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教育家杜威曾说,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加强室外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课外设计项目的锻炼和实践,真正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如室内设计课可以到设计公司或施工现场去教学,检验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可以使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中小学,走进广告公司和设计院等,在实践期间积累经验,完善课堂所学的知识,丰富知识结构,在实习过程中为寻找就业岗位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具体举措,比如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拥有自己的虚拟项目的机会,让学生尽快接触真正的设计要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位虚拟客户,学生可以体会真正的设计师应该如何完成他们的作品,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客户,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这种与整体设计流程结合起来的指导和教育,既有助于让学生真正了解设计,又可以加强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
3.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企业最需要的是能够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在个人素质、学识和经验、合作与交流、创新与决策等方面都拥有足够潜力与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在某个专业拥有深厚造诣,还要求他们了解甚至通晓相关专业和领域的知识,并善于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应用于具体问题。综合能力主要包含敬业精神、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外语水平、事业心、责任心等,这是要从众多设计人员中脱颖而出,必须拥有的综合素质。市场希望的人才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希望多元化发展的交互型人才。
综合能力强非常有助于适应公司工作的多样化需求,很多单位要求的人员是能对公司业务有一定技术支持并且能对公司项目进行相应管理的人才,即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对事件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和在社会交际中的应变能力。专业知识是毕业生初入社会进行面试就必须通过的基本条件,然而每个人对事件的处理方法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在学校积累的是不同的,所以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例如,有些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与手绘能力比较强,但不够严谨,随意性比较强,缺乏一定的责任心,这也是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表现。由于综合素质达不到要求而转行的也不在少数。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学习,能有效的帮助毕业生应对将来进入社会后的方方面面。
4.拓宽相关知识面,提高社会竞争能力
如今就业压力非常大,竞争相当激烈,作为平面设计师应该尽量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如果环艺设计师学习些建筑理论,有利于环艺设计师拓宽性发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专业法规的学习,加强学习专业法规重要性的意识。对于建筑、环艺类学生,学校还应对其加强制图规范的学习。还有,语言的学习也很重要。例如,被调研公司中,建筑类公司对于外语水平相当重视。设计师需要无时无刻的学习,学习资料有许多都是国外语言,在做项目过程中也有许多与外国交流的机会,精通外语的设计师就能够及时吸取新的理念,有利于设计工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志远.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 2004,(2).
(一)优质教学资源难以共享我国环艺专业起步较晚,最早是从20世纪50年代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专业发展起来的,后期又有中国美术学院和无锡轻工业学院等相关艺术院校开设室内装潢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但目前优质的教学资源都集中在全国少数知名院校中,大部分院校的教学资源还相对落后,如何让优质的教学资源传递到每位学生的手上,成为现今传统教学体制下的难题。(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平台传统体制下的环艺专业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时间非常有限,课堂上教师现场教学首先要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课堂上仅留下的一点时间,没有办法满足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充分交流。而利用互联网教学将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的弊端,通过互联网,学生在课堂上课之前可提前进行线上学习,在线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提前对预先学习的知识进行讨论,学生预先将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不懂的知识点记录下来,等到课堂上带着问题针对性地有效学习。线下课堂以讨论问题为主,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沟通的能力。而课堂后再进行线上反馈,从线上—线下—线上这种模式,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巩固知识点,延长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搭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三)教学信息、市场咨询传递缓慢传统体制下的环艺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信息来源及市场咨询渠道比较单一。教学信息相对滞后,对市场现状缺乏了解,是目前我国环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例如,一些家具设计教材,教材中讲解的家具材料及家具制造工艺都早已被市场所淘汰,教材中由于没有及时更新,所以还一直沿用,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和市场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毕业后的学生普遍感觉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落后于市场,满足不了设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必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教学中要解决上述问题,一要及时调整跟进教材内容,不能长期不变,尤其是设计专业的教材更是如此。二要利用互联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教学资源和信息,并通过网站让学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四)实践教学空洞,缺少环境场景模拟环艺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师通常先对课程中的某个实践环节进行理论讲述,再进行实践操作和步骤讲解,但这个过程通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并不理想,主要因为缺少场景环境的真实模拟和认知体验,很多学生对实践环节普遍感到空洞乏味。例如,《景观建筑构造设计》课程中对于斗拱、雀替等古建筑部件的学习,如只给学生讲解理论和图纸,学生认知感不强,且空洞枯燥。若结合互联网媒介,教师在实地现场对斗拱、雀替部件进行现场讲解(包括细部构造、现场测量),并录制视频,随后教师将视频课件上传至网站,学生可以提前到网站上学习,学生看到视频中真实的古建筑部件,有了直观的视觉感受和清晰的现场演示步骤,使得原本需要讲述的大量文字内容通过视频录像演示,直观、清晰、明了。课堂上,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帮助理解和消化,互联网的介入使得学生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二、互联网应用于环艺专业教学的优势及影响
(一)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时随地学习互联网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互联网教学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着无线网络信号的覆盖面越来越大,网络速度的不断提升,上网学习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被广大的学生所接受和青睐,在线学习也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互联网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除了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外,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还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时间相对集中,教师和学生集中在某一时间段进行教学。除集中授课的时间外,剩余的课外时间,特别是像乘车、等候等一些琐碎的时间,学习利用的可能性不大。而利用互联网教学,教师将课件、视频录像、试题、图库等教学资料上传至网站,平时学生可通过手机、ipad等媒介上网,随时随地地学习,这就将生活中大量琐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延长了学习时间,使得学习更有效率。第二,具有重复学习的优势。教学视频可上传至网站,学生课后对教师课上讲授的知识点可打开视频重复学习,帮助学生复习,加强记忆。而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除在课堂上讲授外,课后学生遗忘知识点无法通过媒介帮助回忆。互联网具有强大的技术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二)实地现场教学,录制视频教学课件,提高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学生有时认知不清,尤其是对于施工工艺和家具制造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点,由于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学生听完课后没有清晰的概念,甚至出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听完课以后更加混淆不清,在脑海中形成错误的概念。而由于第一次学习没有彻底弄清知识点,形成错误概念,导致学生在进行第二次学习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更正第一次学习形成的错误概念,这就使得学习事半功倍,降低了学习效率。对于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室内装饰工程、景观建筑构造设计、家具制造工艺学等相关课程,此类课程动手实践性较强,以纯理论的方式教授此类课程显然不符合教学规律。但教师如能到施工工地或工厂厂房进行现场教学,并录制教学视频,后上传至网站,学生在线上看到教师在施工现场录制的视频课件,有了形象生动的视觉感受,对施工和工艺流程也有了直观清晰的概念。
三、互联网教学对环艺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传统被动式教学无论是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还是新型的线上互联网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势的一面,比如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可面对面直接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互动性强,具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并且教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亲和力,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当面直接解答,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教学模式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优质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实践教学课程效果不明显。而利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具有覆盖面广,教学资源和市场咨询传播迅速,不受时间地域条件的限制。以上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都无法完全取代一方,即使是具备较多优势的互联网教学也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而最佳的教学方案是将两种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取长补短,以线上教学作为入口导入线下教学,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长处充分发挥,彻底打破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互联网让学生提前上网学习,学生在网上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问题和疑问,等到课堂上学生会带着上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目的性地听教师讲解,解决网上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由于带着问题去听课,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自然会更加集中,学习的效果自然会更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了现有环艺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必将全面推动环艺专业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向前迈进。
四、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互联网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建设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互联网教学上进行了一定的教学实践探索。其主要网络教学实体为易居句容网(),在此教学网站中,设置了六大特色网络教学版块,分别为“装修建材”版块、“案例欣赏”版块、“装修服务”版块、“寻找装修”版块、“精品家园”版块以及“专业论坛”版块,这六大版块分别发挥着不同的特殊作用。“装修建材”版块主要为学生上网积累基础知识搭建网络平台;“案例欣赏”版块主要为学生在设计前进行设计前期调研搭建平台;“装修服务”版块主要为训练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搭建平台;“寻找装修”版块为学生进行实际项目操作搭建平台;“精品家园”版块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成果提供了成果展示平台;最后一个“专业论坛”版块,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公共平台。总体而言,它是一种教学与商业相结合的网络实战平台,以校内工作室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和利用各种专业与行业资源,为学生、教师、企业、客户四方搭建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通过咨询与实战,改变学习方法、扩展教学内容、扩大教学范围,最终形成产学研一体的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
五、总结
环艺专业学赛结合项目教学 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环艺专业教学中。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最早在其著作《项目教学法》中提出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原则,并认为:在教师指导和其他一定的条件下,由学生自己处理相对独立的项目,可以在自主建构中获得知识;学习是知识、技能与行为、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总之,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组织活动。
现今每年设计专业有很多竞赛。这些竞赛既反映了环艺专业设计的先进水平,又引导了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这对环艺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推动作用。因此,从2010年开始,广西艺术学院环艺系(现为建筑艺术学院)决定尝试实施“学赛结合”项目教学改革:以设计竞赛为项目进行专业教学,由学生自主复习和串联已有的知识,同时在项目中学习新的知识和寻找自身的兴趣点,具备市场观念、工地实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从业时角色转换与未来发展。
一、“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设计竞赛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企业或设计院等牵头发起的竞赛,这种竞赛往往有一个具体工程为题目,由学生自行定义设计风格和制作图纸。这种竞赛的特点是目的性强,能够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并有锻炼实习的机会。如建筑艺术学院主办的 “高迪杯”环境艺术设计大赛、广西艺术学院主办的“小户型家居空间设计”为主题的大学生室内设计大奖赛等。另一类是由高校或设计协会牵头发起的竞赛,这种竞赛往往不限设计风格、不限工程内容,只以前瞻性的设计概念为题目,注重鼓励学生的设计原创性,培养学生定位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如广西艺术学院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国建筑装饰集团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发起的“中建装饰杯5+2环境艺术主题设计大赛”等。
1.进一步缩短从学生到职业设计师的跨越过程
所谓“进一步”,是针对过去以虚拟项目为主的教学形式而言。原课程里也有软件技术、专业规范、材料概预算等课程内容,但学生学得还是比较被动,很多知识点不得不等到社会工作中才得以强化体会,这对日新月异的设计职业来说太过漫长。因此,在保证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必须降低学生成才的时间成本,缩短学生成为优秀设计人才的跨跃过程。
“学赛结合”项目教学引进了全国、全省和全市之间真实的专业竞争,学生能够看到理论和实际的落差、看到各个地域院校之间的水平对比和特色,而课程中的设计成果也有很多机会在市场和专业人士中得到检验。“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情景更接近市场,学生能够快速自主了解和适应市场,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迅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设计师的角色转换,在读书期间就能正确选择专业发展子方向、挖掘出自身口碑的潜力。
2.有助于推动课程结构的调整与评价体系的改变
以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为例,其已形成省级与国家级两级评价体系。评审专家由各院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一线设计师组成。评审名次与作品网络公示。这样的评价体系非常特别:不仅有各院校专业教师、企业设计师,甚至还有社会其他层面的参与和监督,形成跨地区、跨办学层次、跨院校的交流。因此形成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大赛评价等综合评价方式。使教师与学生对自己的成果与作品有比较全面的、客观的认识。
在“学赛结合”项目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上述的这种综合评价方式:设计成绩成果不仅要面对实实在在的设计、实施和验收过程,而且要接受全国各界的设计精英和教育人士的多元评价。指导教师可以直观看到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全面客观地给予引导。这种综合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调整课程设置与知识框架之间的关系,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和反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
二、“学赛结合”项目教学实施的必要条件
1.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教师团队自身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到是否能把项目教学推向高水平的状态。要把握好不同的竞赛,就要求教师团队的专业知识和业界水准比较系统全面:不但要精通手绘设计、建筑史论、模型制作、植物绿化等基础课,还要能教授公共空间设计、概念空间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等高年级综合性课程;不但要具备高学历,还要具备高情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但要有一定的设计施工实践经验,还要了解国内外业界的现状与发展、市场变化以及企业的情况;不但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特点和优势,还了解其他高校的专业层次并保持互动交流。因此“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实施对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促进教师团队必须保持清醒,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2.竞赛的选择、交流与维护
目前我们还处于“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探索阶段,更看重竞赛对院校的长远利益预期。因此,在林林总总的设计竞赛中,我们选择的是有过院校之间合作、自身组织比较完善、有培养设计师愿景、注重企业或竞赛精神文化建设的竞赛组委会,往往这样的组委会也是业界的佼佼者。以此为背景的竞赛无论对学生的学习、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还是对企业的自身发展都更具价值。
交流的目的是达成培养共识、促成竞赛良性循环。整个学习、竞赛参与过程都依赖于良好的交流。而共识的前提一定是双方的共赢,既赢得师生在专业上得以提高和认可,又赢得竞赛的长远良好口碑,真正达到利益和诉求的平衡。
维护无疑是最具挑战的一个环节。设计竞赛的发起方无论是公司、设计院还是高校、设计协会,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财力来持续付出的。因此,一定要做出有建设性、原创性或有市场价值的设计成果,打响相关方面的品牌,以达到共赢的理想效果,是维护参赛方和组织方的硬道理。
从我们近十年的参赛经验来看,“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最佳环境是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多方位合作:如长期保持专业交流的兄弟院校、有科研合作关系或实习共建基地的企业等。因为兄弟院校、企业、设计院通过参赛能够了解到优秀毕业生和教师的情况,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固。在这样的前提下,双方的了解是多方位和全面的,更有可能建立起长期共赢局面。
三、“学赛结合”项目教学落实到具体课程的系统性
以2011年~2012年建筑艺术学院主办的某个竞赛为例,可以看出:“学赛结合”项目教学要想取得良好顺畅的效果,多方之间必然有一个渐进的系统性过程,而这个过程,是落实到具体课程中实现的。
在2011年第一届竞赛开始后,教师团队马上引导三、四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当时正在上的专业课程有《秋季实践》《装饰工程概预算》《毕业设计》《建筑设计》《景观庭院设计》《环境艺术项目设计及施工图编制》《装饰材料与构造》《环境雕塑》等。任课教师要求学生从平面功能分区、风格定位的开始推敲和分析,再到完整的天花、内外立面、大样细节设计,一直到软装配饰、装修概预算。整个过程对教师对学生都比较艰难:一方面学生已经按传统教学方式完成大部分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突然以竞赛项目为切入点进行学习,课程的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要求更高或者更实际,课程设置难度偏大,像教师在生拉硬拽让学生手足无措地上一个从未登上的台阶。
经过反复总结和探讨之后,师生们都意识到在课程中增加循序渐进过程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设计专业规律和教学原则提前周密安排,结果此项竞赛的效果完全不同。在第二届竞赛开始大半年之前,以竞赛项目的主题或概念为切入点,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目的,在课堂上只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设计点提出创意,再进行延伸设计和实际优化。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能理解环艺设计的原则和规律、施工图或设计图的要求与规范,以及从设计图纸到工程施工完毕的中间过程。随后在秋季社会实践中,有20余名学生争取到合作企业的实习机会,分别承担设计师助理、材料采购助理和施工员助理等工作任务,再一次有目的地学习工作流程,积累设计和施工经验,初步锻炼出空间设计、工程概预算、材料采购、施工监理等能力。这些实习过的学生成为接下来推动课程的优势选手。最后,在进行三年级下学期的课堂上,由学生主动全面展开的设计工作,把以往的每一个设计点串联起来,在每一门不同的课程中相互印证不同的设计点,融合成优秀的完整的设计成果。相比上一届竞赛,学生参赛时间跨度虽然加长,但是难度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竞赛成果进步了很多。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改革探索,我们意识到:“学赛结合”项目教学模式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工作。一方面,课程本身需要系统化的周密规划,应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团队应先分解项目模块和任务。模块分解和任务分配要体现“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把课程内容与模块一一对应。起初任务要足够小,小到仅关联1~3个知识点,使学生有能力完成并产生兴趣。然后任务量和难度不断增加,关联知识点不断增加,让学生体会专业难度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推进又涉及到整个高年级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理念的系统性调整,保持教学特点和优势,必须淘汰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部分。
四、结语
综上分析,实施“学赛结合”项目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呈现出较明显的周期性进步,既能保持住可贵的原创性设计点,又能把设计点优化到实际工程中去。不仅摆脱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式学习和缺乏实际设计施工经验的传统教育方式,使专业教学更符合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业界变化,锻造出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还更好地体现艺术院校的教育品牌魅力,达到高校、设计院、企业多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设计流程设计表达项目实践高职教学
一、设计表达在项目设计及高职教学中的重要性
设计表达作为一种创作语言,是广大环境艺术设计师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同时也是衡量设计师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设计表达大体分为手绘表达和电脑软件表达两种形式,虽然两者的表达形式、应用范围不同,但对设计者的造型表达能力要求是一致的。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笔者认为设计表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实践课,设计表达能力也是学生职业技能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二、设计表达与高职教学的关系
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强调实践技术技能培养,所以应从实际工作需求出发,研究高职教学。设计表达是环境艺术专业项目设计的一项重要表达能力,教师应该着重分析该项技能以便指导教学。在设计表达与高职教学的关系处理上,要以实践项目设计表达需求指导高职教学,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促进项目设计,实现二者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项目设计中设计表达分析与教学研究
1.从项目设计流程分析设计表达
环境艺术专业项目设计流程一般分为初步构思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设计阶段。文章主要针对初步构思设计和扩大初步设计两个重要阶段的计算机软件设计表达问题进行探究。
(1)初步构思阶段设计表达分析
本阶段是设计师接到项目委托方的设计任务书,明确任务需求,进行初步的构思设计。由于环艺设计具有快速性、偶然性、多样性、可变性等诸多特性,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设计表达同步进行,以便设计师及时记录、深入完善。进行设计表达创作的计算机软件主要有SketchUp、3dsMax、AutoCAD等。本阶段的工作任务包括初步空间设计、空间形态分析、形态创建与修改等;在设计表达需求方面,需要对平面和三维进行快速、精准的建模分析与修改。通过软件对比分析,SketchUp具有建模和材质编辑简单、快速、精确等特点,同时还具有快速渲染输出、多软件之间互通等特点,所以在方案设计阶段,该软件被广大环艺设计师采用。
(2)扩大初步设计阶段设计表达分析
本阶段在初步设计构思阶段的基础上,按照该阶段确定的构思方案,进行扩大初步设计,进一步完善设计内容,推敲设计细节,绘制各类平、立、剖、流程、运动等图纸。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功能空间关系的深入分析与准确定位,各空间细部结构设计与表达,整体色彩、材质、光影关系渲染表达等。在设计表达需求方面,需要设计表达的同步适应,如快速、精准地修改平面与三维绘图,色彩、材质、光影等三维模型的渲染塑造。通过对比分析,在软件表达方面,3dsMax+Vray+Photoshop的组合可以在不同任务要求下,灵活、快速、有效地完成设计表达任务。
2.研究内容指导教学
(1)人才培养计划指导
根据项目制作流程中的设计表达,修改设计表达类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等,有利于指导人才培养。
(2)教学内容修改
将设计表达类课程进行分阶段模块化教学,模拟真实项目,设计成多个实训模块,能够强化专业表达技能的培养。相比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往往都是以工具、命令等知识点讲述为主,之后完成章节后的综合练习,修改后的教学内容能快速提高学生的设计表达技能,有利于专业综合设计。
(3)教学评价确定及职业化工作能力培养
根据项目制作中的设计表达需求,如空间建模与色彩、材质、光影营造表达的准确性、灵活性、快速性等要求,制定软件课程学习评价标准。根据项目制作表达需求和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强调软件设计表达方法、技巧的使用,强化职业化工作能力培养,以实际项目制作中绘图员的要求考核学生,使其在校学习期间能达到工作岗位要求,实现职业化能力培养。
四、效果反馈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