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2: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村专业合作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扶贫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贫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和农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同时,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也在不断地提升与扩大。但农村经济的提升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对其进行保障,同时还需要创建一些相应的行业组织和专业协会。200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此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个农业高速演变的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范围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林业、植保、乡村旅游等各个领域,其服务功能和内容也由单一的服务功能开始向多元化的服务功能转化,这种转化不仅提高了合作社成员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风险。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更为关注,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的还不够充分。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特点与运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农民为了得到相关服务并维护其自身利益而自愿组成的非政府组织,这里的服务可以理解为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一种交易,农民能从这些交易服务中取得实际的利益,这也是他们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我国曾对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过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将较为薄弱的小农群体有效地聚集在一起,并且可以实现相对强大的竞争力使其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博弈中。而且,合作社能够较为科学地运用和开发农民所持有的自然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以及经济资源等等。与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能降低生产交易成本,有效地减少农户在市场中所承担的风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分工与合作的效率,加快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和发展,有效地完善农业产业的整体结构。烤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一般的企业法人、社会团体不同,它是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之上,采用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合作方式,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连片土地进行集中化生产管理、统一化农事操作、现金支付劳动报酬和经营收益的烟农联合生产性管理组织。它拥有独立自主、以农民为主体、入社自由、退社自愿和服务于民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市场主体。
宁远县地处永州市南部,总面积为251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的687个行政村(其中省扶贫开发重点村121个),总人口达83.9万(其中贫困人口21万,低保人口6.7万)。宁远县于2002年被列为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2011年又被列为全省48个扶贫开发片区和重点县之一。宁远县的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往往也都是“传统化”、“大众化”的模式。宁远县左坝烤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9年,是由烟草部门引导、政府主导以及烟农自发组织而成立的宁远县首家烟叶服务合作社,种植烤烟达2000余亩,蕴藏了大量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最为首要的目标就是强调科学知识的吸取和融入,同时还特别重视创新。另外,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在发展思路上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缺者为贵,稀者为奇”的理念,在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引导下,运用新型农业管理和经营模式发展合作社和带动农户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在农户中的影响逐渐扩大,而且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农村扶贫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近几年的实施进程中,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带动了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同时还在开发和促进市场导向型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专业化分工和农民组织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且它还相应地为教育培训、创造就业机会和老人女性的赋权提供了极大的扶持和推动力。
二、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的扶贫路径
(一)重视科学知识,培育“四型”农民
一直以来,宁远县的烤烟种植都具有产业规模小、劳动强度大、专业化程度低以及投入成本高的特点,当地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都是使用传统而大众化的手工操作生产方式,这使得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抗风险能力极弱,种植烤烟的收益很低。人们想致富,又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也没有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指导,这些都导致了他们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贫困,但是他们拥有极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传递运用科学知识致富的理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农民不断地种植和培育新品种。在农村发展产业扶贫的同时,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还特别注重创新,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融入。同时,合作社还注重将传统式农民转变为“知识型、技术型、开拓型和管理型”的现代化“四型”农民,运用新型的管理思想和发展理念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
(二)采用新型产业经营模式,降低农户风险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农民不了解市场需求,盲目的种植生产,会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不高,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特色产品优势,无法高价出售,甚至根本卖不出去。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创建之初采取的就是“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合作社由龙头企业带动,企业在了解市场需求后直接去农产品生产基地跟农民签订合同,农户结合科学技术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公司与农户风险共担。现在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还采用了互联网+扶贫的新型扶贫模式,直接建立自己的网站,在网上进行宣传,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发挥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极大地降低了农户所面临的风险,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三)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共同致富
当地农户生活在欠发达的地区而且受教育程度低,在进行农业生产资料选择时,无法判断市场需求,盲目的从众种植,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又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指导,这些都会造成产业结构趋同,农产品质量过低并供大于求,影响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农户的经济收入。因此,当地工商部门对合作社进行相关政策宣传,并组织和鼓励他们积极学习国内外其他合作社的经验。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了四项服务:生产、技术、知识与协作。合作社统一购买化肥农药烟苗等一系列生产资料,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给社员,让社员自愿购买。为了解决单家独户造成的劳动力缺乏等问题,合作社实行统一育苗、统一整地、统一防治病虫和集中运输烘烤。另外,合作社还成立了专门的服务性办公室,随时帮助农户解决一些农业生产相关的问题。同时合作社积极地为农户开拓市场,提供销售合作的信息与平台,让农产品能及时销售出去。为了预防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合作社还跟农民签订报价收购的协议,在农产品丰收时,合作社直接到生产基地现场付款进行收购,这些都有利于当地农户脱贫致富。
三、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在扶贫中的独特作用
(一)实现技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
近年来,我国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鼓励政策和扶持政策,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始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一系列的农业技术下乡服务活动和农民技术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提升,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技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对象就是其内部成员,在为其内部成员提供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材料、技术和服务的同时,它还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共享交流平台以便实现对优质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实现技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和共同致富。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内部将优质与薄弱结合在一起,进行薄弱结合互帮互助,这同样可以有效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还能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
(二)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的主要决策就是实行高效率的农业种植模式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大量的烤烟栽培和种植是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的基础经营业务之一,也是其核心业务之一。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在降低农业生产多样性的同时,还增加了土地的资本投入量来推动农户最大化的使用土地资源和提升农业产值。在实行此模式的进程中,农户相应地增加了自身的农业专业知识和种植技术。农业增长方式的改变也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综合效益。
1.有效利用扶贫资金,保护农民利益
为了能有效地实现群体的规模效益,保护农民的确切利益,还需有效利用扶贫资金。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条件,产品的附加值将无法提高。2016年是农业改革发展的关键年,我国有关农业补贴的资金也更侧重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这些注重产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倾斜。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不仅可以增加销售渠道,壮大发展队伍,还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有效利用扶贫资金,为宁远县较为贫困的县区提供了很大的机会,帮助了不少用户提升其家庭的经济来源和效益。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扶贫中可以有效利用扶贫资金,保护农民的利益。
2.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农产品销售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帮助广大农民增加农产品销售收入,从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立在农业家庭经营效率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方式的交易不仅能降低生产交易的成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分工与合作的效率,增强农户升级组合的多元性,为农户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提升生计来源,这对于农村中的贫困农户而言显然又增加了一条能够增加收入和摆脱贫困的道路。
四、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贫能力
与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链较为短缺,在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才创建几年,产业链还有待延长。同时左坝烤烟种植合作社在改变农户的种植观念、带动农户生产经营经济型作物方面的作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局限性。最为重要的是,合作社还未能给社员农户提供较好的社会保障,因而农民合作社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重点关注的。
在招聘渠道上,为了能够保障人才发展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上都是以熟人介绍的方式来进行人才的挑选。但是,由于合作社中所产生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这会使一些相关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望而却步,导致合作社团队中缺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从而造成合作社过于依赖当地的政府部门,缺乏自主增收致富创新的理念,无法正确评估市场需求。人才是合作社发展最为核心的基本要素,人才的缺失会给合作社在实行可持续发展和带动农户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制约,因此,这是合作社目前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五、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存问题的对策
为了能更好的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比如完善人才制度、细化专业分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模式等。人才的缺失会对合作社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制约,所以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其次,根据等级制度来进行福利待遇的发放会使部分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和负面情绪,对员工的成长和优秀员工的留存都存在着消极影响,会阻碍合作社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加强农户的话语权,使其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社员才会更为关注合作社的发展,这对于合作社未来的发展和进步都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应增加农户的话语权,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另外,我们还需要延长合作社农业产业链的形成,细化专业化分工,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意味着农产品附加值的增长,能为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增加农户生计多样性的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少农户生计的脆弱性。只有解决好以上相关问题才能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农村扶贫中的推动作用,更好地带动农户增加经济效益和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 韩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2] 肖彦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程中的政府管理职能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3] 李继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4] 刘晓华.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5] 杨丽丽,黄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探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05):61- 65.
[6] 张礼祥,刘彦.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海南省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49- 51.
[7] 刘艳芳.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兴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为例[J].农业经济,2010(05):82- 83.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经济 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 F3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31-01
古交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摆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农民自愿互利为前提,围绕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按照“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原则,着力促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截止2015年,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表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53家,入社的农户4258人,带动农户1336户左右。其中种植业309个,牧业22个,林业7个,农机服务业6个,其他4个。2015年评选省级示范社5个,太原市8个,古交市8个。2016年增加5户,评选省级示范社4个,太原市6个,古交市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经营主体,对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优势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重要作用。
1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分析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推动农业向着产业化发展
农业要想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依赖于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常情况下一些大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由地方龙头企业组建的,这种合作社模式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紧密把握农业市场动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进行人才招聘和科研成果研发转化。在地方龙头企业带动下,一方面会缩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市场的距离,避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风险问题,另一方面提高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提升
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为后续支撑,不断推动农村地区农产品发展和进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的本质追求。最近几年,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在这种理念的不断推动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很多地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创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民质量和品质,很多农产品已经达到了绿色有机认证保准,在城市很多农产品市场和超市中都能看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有机农产品。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不受损失
农产品市场风险巨大,农民群众单靠个体单打独斗需要呈现巨大的市场风险。农业规模效益和农民群众的市场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规模效益提升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利用组织手段协调农户关系,规范农户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可以利用其行业代表身份,调解社员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并统一协调社员的集体行动,争取比较有利的市场竞争和谈判地位。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现资源共享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相互扶持和相互帮助见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能够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的负责人都是农副产品生产经营的能人和科技带头人,这些群体本身对农产品生产经营就十分在行,很好补充了广大社员经营经验缺失的现象,能够切实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能力。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再受到所有制的限制,国有、集体和个体都可以参与进来,同时还和工商农贸等行业紧密联系起来,诸多要素实现了优势互补。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分析
首先,宣传发动,引导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深入乡镇和村组,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好处和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职能部门登记的条件和程序,增强广大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性质的了解,调动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和村组调查摸底,充分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的情况,为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出主意、想办法,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发展;其次,抓综合培训,提高发展质量。按照合作社的专业分类,农、林、牧、副、渔业等部门行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培训,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留得住的新型人才;最后,做好服务工作。对正在筹建的、暂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跟踪指导,强化政策服务,帮助解决问题,做到成熟一户,登记一户,规范一户,确保市场主体的质量。同时,专业合作社通过规范和约束农民、农业企业、农产品市场的行为,化解行业内外的矛盾,维护农业市场秩序和相关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郑丹,王伟.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 中国科技论坛. 2011(02)
[2]田海燕.刍议乡村公民共同体构建进路[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3]于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困境与对策――以江苏苏南地区为例[J]. 农村经济. 2010(04)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建设也成为了我国国民建设的重点。我国国民经济特有的发展方式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协调,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国民经济。农村专业合作社就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成熟之后出现的必然产物。随着农村问题的日益普遍化,国家不断加大农村建设力度,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科学的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必要措施。本文针对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的现状,提出更好的发展对策。
1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进行组织,形成一个有组织、有规划的集体,能够以更好的竞争力进行农业市场竞争,对于建设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方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能够以农民利益为基本的建设目标,将每家每户的力量集合起来,以更强的实力去面对多变的高风险市场。另一方面,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后,为了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必须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聘请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这一过程中必然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农民对整个农业市场的把握,在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的时候能够更好的集思广益,利用最有效的市场条件进行自我能力的培养,更好的进行市场竞争。当然,有组织的集体环境能够便于制定更为符合实际发展环境的规章制度,将合作社更为规范化,也能够更好的落实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条例。更为重要的是,专业合作社的存在,便于国家机关与农民的交流,能够更好的将国家的资源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社这一途径,将国家对农村扶持的资金、政策的资源更好的下达到农村,能够提高政府部门的政策执行力,也能够提高农村事务处理效率,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
2 温宿县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整体发展水平不足,农民的集体组织意识,在运行发展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对相关政策的执行能力略有不足等等。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温宿县也有所体现。
目前温宿县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相关财务人员在财务问题上的处理存在问题,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我县目前对合作社财务会计的审核与管理有待加强。例外,目前还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合作社内部成员缺乏足够的纳税意识,不能够从根本上领悟相关的财务政策制度的内涵,也导致部分很大一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社不能够利用政策以及资源进行科学的经营,不能够提高农民收益。2010年至2014年,我县新办农业企业286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74户新成立,占新成立农业户数61%。然而由于合作社内部农民的经营意识淡薄且缺少足够的财务知识,导致我县的经济收入一直未能达到预期水平。
3 全面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
全面发展、规范、健全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对于提高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全面促进国民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对目前我县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更好、更快、更稳定的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
3.1 坚持各项原则
任何工作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也不例外。在全面发展建设我县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首选需要坚持的一项原则是必须以农民的利益为根本目标,要时刻以农民的实际利益为根本点开展工作。相关部门以及领导阶层在进行政策的下放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农民群体的参与性,要提高农民的话语权。其次,要确立最合适的发展方式,要符合我县的实际情况,过于激进或者过于保守不前都是不可取的发展思维,对于外国或是其他县市的优秀案例,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够不按实际情况就生搬硬套。第三,必须发展多样化的生产模式,在发展生产技术的前提下以农民的利益为目标进行符合我县实际生产发展的生产模式。
3.2 讲究递进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层次性发展,首先,需要加强相关部门对合作社正确、科学的引导,需要走完善的法律途径,进行注册登记,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合作社发展的规范,加强对相关的专家学者对农民以及相关领导层的培训,提高其农业生产的技术把握,当然,树立科学、有条理的内部经济管理制度是建立科学的农村合作社的重要条件。其次,对于已经完成注册登记的合作社,我县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其的政策扶持,投入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发展已初具雏形的合作社,使我县合作社的整体水平趋于成熟。最后,针对我县龙头企业或是生产经营大户,鼓励其与农民进行合作,更好的利用国家提供的政策优惠和已经拥有的资金、能源等各项资源,将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3.3 协调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任何工作的进行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在发展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各项工作才能够更好的进行。首先,农村专业合作社离不开农产品协会的支持,此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向农业市场流动商品,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发展过程中必须相互协调,以内部农民的自身意愿为原则,进行最有利的组合,农产品协会在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农产品的流动过程中进行科学、准确的审核,对于规划一个有着良好秩序的农业市场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良好发展的必要前提。其次,需要协调当前的管理机制,在农产品协会的有效配合下建立独立、自主的发展模式。再者,农产品协会内部的管理对于更好的发挥协会的管理、协调作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产品协会必须协调内部管理,在扩大协会管理权利的同时,将这些权利更好的应用与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中。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专业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势的存在是全面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对于全面提升我国农村经济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本县在建设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县的经济,必须坚持各项原则,讲究有层次的递进发展,在各项工作的协调中稳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
参考文献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为增加收入、提高产品竞争力而自愿联合组织起来的互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组织和制度创新,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是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既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村信用社自身开拓市场、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大机遇。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村信用社可以由现有的单户营销向“合作社+社员”的整体营销转变,进一步提高贷款营销效率和支持覆盖面,有利于拓展支农新渠道。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对集中在市场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产业领域,农村信用社能够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培育和发展优质客户群体,挖掘市场潜力,促进业务快速发展。三是作为“散户”联动的有效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整体经营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农村信用社可以进一步降低信贷经营风险,促进信贷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困难
农村信用社不仅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也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骨干力量,但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存在许多不符合金融支持的限制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属于不紧密的利益关系,自有资金实力不高,容易受国家产业政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风险抵御能力较弱。而且由于合作社注册资金较少,受组织化程度和成员文化程度不高、地处农村信息不畅等因素影响,对国家政策了解滞后,容易受政策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是由于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处农村,缺少贷款抵押物,也缺少信用社认可的担保方式。
三是专业合作社之间跨区域较大,相互之间了解较少,专业合作社之间难以互相担保。多数合作社都各自为战,缺乏相互了解和合作意识,即使同一合作社成员间也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个别成员只顾个人利益,有利则合、遇险则散。
四是部分合作社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管理体制松散,仅靠个人权威维持管理。多数专业合作社照搬农业部示范章程,章程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处于松散状态,部分专业合作社未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农户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五是大多数专业合作社起步晚、规模小、稳定性差,服务功能不齐全。专业合作社行业发展相对单一,大多是因势而起的农林种植、畜牧、水产养殖业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业,发展层面较低,不能搞产品深加工、精包装、创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导致农民增收难。
三、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策略
一是农村信用社要会同乡镇农业部门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了解运行和资金需求情况,合理细分信贷需求,作出信贷总体规划;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合理选择信用、抵押、质押、第三方保证担保等贷款方式,做好信贷服务;要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在授信额度内随用随贷,周转使用;适当降低信贷利率,减轻贷款农户负担;建立健全信贷档案;按规定认真做好对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的贷后检查及跟踪工作,防范信贷风险。
二是把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服务工作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支农工作的重点之一。农村信用社应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逐步加大对产业规模较大、规范化和组织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促进农民增收较快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投入。对符合贷款条件、生产经营正常、经营收入稳定、有还款能力的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优先予以信贷支持。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
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战略目标涵盖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将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建设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是现阶段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生产发展了才可以实现生活宽裕,从而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合作社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五促进、一增加”,即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龙头企业的壮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进入商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业科技的提高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财、物基础。具体来说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生产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农户们不再是作为个体购买生产资料、销售产品。合作社作为农户之间联系的纽带为农户提供统一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发展”。广西国和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由当地4户养殖大户和当地的和丰禽业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合作社依托公司在资金、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从产前到产后的“五统一”服务,即:统一鸡舍的标准化建设;统一供应优质鸡苗及农资;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成鸡销售。通过合作社的统一管理极大提高了成鸡的产量与质量,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生活宽裕”
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从而使农户在进入市场的时候改变被动地位,拥有一定的价格话语权。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广西兴业洪波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响应国家“助农增收的号召”,推行“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养兔业,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兔苗、笼具、饲料、疫苗及回收商品兔等社会化一条龙全程服务。截止2010年发展养户500余户,出栏种兔5万只,出栏肉兔30万只,年产值1000多万元,年养户增加纯收入350万元,每个养户年纯收入10-15万元,实现养户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有效的实现了农民“生活宽裕”。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乡风文明”
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社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服务的主要职能和目标之一。合作社除了向社员讲授实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之外,还会向农民传递国家关于“三农”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合作社的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比较容易为农民所接受,成为创新农村科技文化的载体和手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新风尚的形成,促使农村形成诚信友爱、和谐互助的社会环境。农民思想和精神面貌的显著变化,极大地加快了“乡风文明”的实现步伐。事实证明,合作社已成为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普及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科学文明的有效载体。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村容整洁”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农民形成团结互助的合作关系,同时带动农民更好地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良好的社会风气自然会带动农村实现“村容整洁”。
(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管理民主”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民管”,社员必须遵守合作社的章程,而章程是由作为合作社成员的农民共同讨论制定的,这就将合作社的全体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合作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的自治能力,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实现“管理民主”的可行途径之一,合作社章程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对规范社员行为,实行民主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它的价值基础和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具有天然的相同之处,因而,应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发展生车增加收入的载体;教育农民参与合作和提高素质的载体;连接政府与农民进行乡村建设的载体;繁荣乡村文化和培养乡村民主的载体,从而达到又快又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
二、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统计,截至2010年6月,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6495个,同比增长88.7%;合作社出资总额5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2倍;成员总数71660人,同比增长了61.6%。
从产业分布来看,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多个行业,且大部分合作社集中在种植业及养殖业。在区域分布上,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交通条件以及产业结构各不相同,加上不同地区的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因此,广西各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广西全区14个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玉林、梧州、桂林、钦州等地,从农业生产结构上来看,这些地区主要生产木薯、蔬菜、瓜果等;养殖上以家禽、生猪为主。这些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因此农户有比较强烈的合作倾向,并有可能进一步向农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部湾经济区例如:南宁、防城港、北海等地交通便捷,农产品的中间商或者直接采购者较多,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大,市场风险以及买房优势较小,因此农民组建合作组织的愿望较弱;相反,在一些受地理位置限制较大,交通不便,信息不够灵通的地方,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基本处于买方市场,农民没有定价的话语权,因此,这些地区的农民加入合作社组织的愿望比较强烈,相对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布也就较多。
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以提高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这就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为合作社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规范管理,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
三是出台政策,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素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农民社员进行统一培训、学习技术,提高了农民社员的素质,增强了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塑造新型农民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也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调控和支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杠杆和支点。在今后的发展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加大对社员的培训力度,除了提高社员的种养水平之外,还应该进一步普及与农业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社员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本地的条件,利用当地资源,统一建基地,统一技术,统一供应化肥、种子等农用物资,统一收购销售农产品等服务,使社员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形成一定的规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强农业竞争,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单独办不了的事情。2、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合作社通过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实行统一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出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3、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签订协议,提供经营品种、技术服务、市场信息等,把农民分散经营逐步带入产业化经营的轨道,避免了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组织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专业化生产格局,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优势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如姬家庄子村地处远古火山群,土地有着丰富的矿物质,产出的小米营养高、质量好,依托火山文化成立古火山小米合作社,发展周边几个村的村民入社,目前社员达到600户,种植小米5000亩,通过统一购种、统一管理、统一加工销售,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多元,充分带动了周边村民经济的发展。4、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同时,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载体,直接与农业和科技部门合作,举办培训班和示范活动。通过技术培训、新品种引进和推广、种养技术指导等方式,将新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到农户手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发展规模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还比较多,相关部门对合作社的指导、资金扶持和信息、技术、管理的服务相对较弱。三是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管理人员,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利益分配不明确。四是成员素质不高、缺乏技术人才。合作经济组织缺少带头人,缺少懂技术、善管理、有文化、能够脚踏实地的带头发展农村事业的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一批有胆识有市场路子和开拓精神的人来为合作社成员提供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新技术的示范运用,农产品的深加工、销售、运输等一系列服务。
三、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是新时期农村生产方式转变而形成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经济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才能为农民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和技术服务,从而带领农民积极转变生产方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民专业合作者的形成与发展,在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涵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以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为同类农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服务,从而促进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为农民的自主经营与管理提供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在农村经济生产的过程中,农民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他们可以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进行信息和技术的交流,进而产生规模化的生产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与管理需要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根本指导,提供具有专业性的指导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至少当具有五名以上的成员,通常是具有农业生产技术和信息提供能力的个人与社会组织,但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能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市场动向并且抓住发展机遇,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农业经济发展信息,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增加了生产和经营的效率,使农民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益,从而增强农民参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第二,有利于促进农村产品质量的提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越来越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以往农产品产量低、质量差的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各种科学技术的引进也加快了农产品创新的脚步。第三,打破了农村信息闭塞的现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过程中引进了更多新的市场信息,农民可以根据信息及时对生产结构做出调整,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增强农村市场的规模化生产效益,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二、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
1.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因地制宜,构建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机制,鼓励有思想、有目标的年轻人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积累的经验,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队伍,实现信息、技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从而形成系统的专业网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服务,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增强专业人员队伍的培训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发展需要专业的人员队伍为保障,因此需要重视专业人员队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与当地职业院校为依托,加大农业生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对现有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促进人员知识和技能结构的完善。另一方面,积极吸引社会上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员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加入可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队伍不断丰富,并且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不同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技术服务。
3.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符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一种组织结构,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在相关的组织建设与规章制度方面都要充分尊重这一特殊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并且制定运行机制和决策机制,只有组织机构的完善才能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运行。
4.增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在参与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同的问题,所以需要在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政策方面给予足够的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侵害他们的利益,而且要形成相应的自我保护机制,减少外界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保证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农村经济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体现,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强化可以形成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载体,进而促进的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机制以及体制的完善,同时不断加大相关的资金投入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全面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现代商业,2013(07)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07年7月1日施行,这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步入依法发展的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沟通农民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农村经营制度的重要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之一,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产业组织形式。近年来,辰溪县认真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架起了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辰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从事农业专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及涉农服务部门自愿以产品、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为纽带,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维护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增加成员收入,实行互助合作和对外参与市场竞争,对内搞好服务的一种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辰溪县现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91家,对于辰溪县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发展现状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由于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管理运行机制尚未健全,发展成效不够明显。
辰溪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种植类中的水稻、蔬菜、草药、油料、柑橘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比如:水稻类有辰溪远大机械化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类有孝坪镇千里坪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庵乡蔬菜协会、长田湾乡高山蔬菜协会;中草药类有仙人湾乡仙峰金银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苏木溪乡鑫源金银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寺前镇桃花坪蕊鑫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油料类有桥头溪乡新森优质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庵乡鑫富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养殖类有生猪养殖、山羊养殖、家禽养殖、峰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比如:辰溪辰阳镇汪家桥永兴蜂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聚源生态波尔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类有辰溪永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城郊乡“梁红玉农业机械化服务合作社”、柿溪移民农业机械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
辰溪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不断增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龙头蛇尾”。一些专业合作组织轰轰烈烈成立,之后便没有“产、供、销、技术指导”等合作活动,表现为名存实亡,目前有6成的合作社没有运作。二是运行形式不够深入。合作的形式仅停留在生产环节、技术方面和销售方面的简单合作,没有农产品深加工的合作,比如,辰溪县三家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由于没有产品的深加工,“金银花”生产的附加值低,市场价格不高,农户收益受到影响。三是组织化程度低。辰溪县91家农村专业合作社有60%处于“小、散、弱”状态,专业合作社带动力弱、稳定性差,服务功能作用的发挥还处于低层次水平。四是专业合作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合。目前,辰溪县农村专业合作社91家,没有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尤其是同类的合作社也没有联合,合作社各自为战,造成不必要的低级竞争,不能获得规模效益。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活跃在农业产业化过程,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1、提高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有效地解决了集体经济组织“统”不了、国家技术服务部门“包”不了、农民自身“办”不了的问题,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起到较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2、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当地的特色产业、优势产品,组织农民从事专业化生产,带动了许多专业村、专业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在辰溪农村,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比如,孝坪镇千里坪蔬菜协会,组织会员进行蔬菜生产,形成一定的规模,生产的蔬菜除满足全县市场需求外,还远销周边县市;辰溪县仙峰金银花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550户,拥有金银花种植基地2.6万亩,计划到“十二五”末,产地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成为当地的拳头产业。日前,“辰溪金银花”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金银花”生产的规模化更加有利。
3、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当前,一方面随着国内大中城市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另一方面,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要有效应对这一局面,单靠农民一家一户是难以做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发挥其组织载体优势,对内有效地组织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对外统一质量、价格,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护农民利益。例如,千里坪合作社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产前培训、产中指导、产后服务,全面增强社员标准化生产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科技生产水平,有效保障了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4、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是调节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力量,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通过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运销服务,密切了产销关系,丰富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容,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
5、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购买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直接进入市场促进了农产品增值,拉长、拉紧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使农民可以分享到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利益。比如,2010年辰溪县罗子山乡罗峰村种植金银花收入达80万元,全村人平增收1000元;2011年全县共收获金银花生花6百万公斤,金银花各类产品的总产值可达0.9亿元左右。
6、促进了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组织,在内部发挥着教育、培训的功能,可以使农民在科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联系以及民主决策等方面得到锻炼,有利于培育和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民主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农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是农民学习法律政策、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民主管理的好学校,对提高农民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载体。例如,千里坪蔬菜种植合作社坚持每月不定期组织社员开展3次集中学习,邀请县蔬菜办高级工程师及蔬菜种植能人讲解示范,同时,还通过县农业局、科技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和镇农机站的衔接帮助,邀请省农业部门专家现场指导,实现提高农户种植技术和综合素质。
7、改善了政府对农业的服务方式。政府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措施,减少了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组织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反映给政府,并获得真实可靠的农业产销、科技和政策信息等,从而提高了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如,锦滨乡马溪油茶苗木基地2012年有200万株苗木滞销,县政府积极通过媒体信息,为农户寻找买主,贵州一买主一次就购买100万株,解决了农户的困难。政府可以通过专业合作社这一载体,加大对农民和农业的扶持力度,从而合法有效地支持农业发展和保护农民利益。
三、发展壮大辰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思路
1、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辰溪县要针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运行不规范、发展意识不强、服务功能差的不足,尽快制定在前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及管理政策,在组织原则、管理机制、利益分配和运行规范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同时把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列入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使全县上下都来关注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探索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农业产业化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
2、让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成为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辰溪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已逐步壮大,服务作用初步发挥。例如,龙头庵蔬菜协会,已发展会员4000人,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加强技术骨干培养,大力引进优质品种,协会蔬菜年产值达4000万元,带动了1000多户会员致富。再如,千里坏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冲出重围,异军突起,成为辰溪县重要的蔬菜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社(协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委政府不遗余力的资金扶持与技术指导。为此,党委政府要继续充分认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重要意义、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涉农项目,实行资金互助合作,提高农民组织程度,促进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县农业、科技、农机经营等业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针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管理、资金运转、市场营销以及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着手开展服务引导和业务指导工作,帮助合作社健全服务体系;要加大财政扶持和信贷融资力度,强化涉农资金整合和资金投入,有效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为合作社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