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剖析材料8篇

时间:2023-02-27 11:11: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剖析材料,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剖析材料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现状;制度;对策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正是应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而“出世”的。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若能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才能,势必能使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来保证,而大学生“村官”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人才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大学生“村官”计划不仅有利于大大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学生“村官”,大学生需要新农村。

一、大学生“村官”问题现状

大学生“村官”是指政府通过严格考核程序在高校中公开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派驻到农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担任村官,协助处理农村工作,故又称选聘生。大学生“村官”计划有着吸引人才进农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等积极意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村官”存在自身缺陷

1、思想认识欠缺,扎根农村决心不够

担任大学生“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而做出的选择,有的则是被大学生“村官”的相关优惠政策所吸,而非大学生自身的理想发展方向。不少大学生本身就来自农村,向往在大城市发展,他们选择“村官”到农村工作,大多是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态度,一旦有机会,大多数大学生“村官”会选择离开农村,往城市或更高职位靠拢。在缺乏良好、有效政策的引导下,大学生“村官”能够很好地融进农村,干出点“名堂”的人还是少数,反而有不少人陷入了工作和生活的困境:在农村无法发挥力量,离开又很难找到合适的去处,进退两难。大学生本身思想认识的欠缺或错位,扎根农村的决心不够,使他们本身并未对大学生“村官”制度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2、工作职责不清,出现“水土不服”

由于人际关系难处理、利益纠葛较多和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大学生进村第一年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在选拔分配大学生“村官”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专业是否对口问题,难以对乡村管理“对症下药”,导致大学生到农村后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只是作为村支书和主任的助理,整理资料等等。另外,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岗位设置不清楚,职责不明确,角度很模糊,工作难开展。

(二)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缺陷

1、东西部农村地区差距大

由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尤其是边缘地区农村和发达地区农村,导致大学生“村官”在待遇福利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在理论上按照国家制定的待遇标准,实际上,在地方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财力限制,在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后能发到手中的数额已经很少。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分配不均,东西部差距明显,而且社会医疗福利保障等政策不健全等导致落后地区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大学生“村官”队伍。

2、缺乏相关保障措施

除了少数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留任外,其余的大学生的去向成了一道难题。合同期满后,大学生成了过期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方面困难重重。虽然大学生“村官”有一些优惠政策,如:参加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考,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等,但基层工作琐碎而复杂,大学生“村官”鲜有充裕的时间专注学习。大学生“村官”期满后到底如何管理,期满后出路在哪里等相关保障措施的不完善和缺乏导致大学生工作难安心。这也使得村干部、村民觉得大学生“村官”是“临时工”,不会长久在本村工作,不愿也不敢把本村重要工作安排给大学生去做,使得双方难以进一步沟通、融合。

二、大学生“村官”存在问题原因剖析

(一)大学生“村官”问题现状的主观原因

大学生“村官”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清,对“村官”工作思想上存在误区。相当多的大学生为逃避就业的压力而选择当“村官”,把当“村官”作为一种更好发展的跳板,心态没有摆正,因而无法真正服务农村、投入到农村建设中。此外,不少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指导、培训,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大学生“村官”问题现状的客观原因

农村内部情况复杂、问题矛盾多。农村村民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封建思想还较浓厚,家族观念,宗族利益往往放在首位,加上大学生与村民存在生长环境不同、语言差异等原因,交流、沟通起来不是那么顺畅。此外,大学生大多涉世未深,处事能力相对有限,而大学生“村官”是直接面对群众,当面解决群众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有的问题甚至非常棘手,连经验丰富的村干部都难以招架,更何况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更有甚者,由于大学生“村官”并不属于公务员,也不是真正的村干部,一些地方的村干部往往只把大学生当做秘书或文员来对待,总是安排大学生“村官” 打字、送材料等琐碎之事,并不让大学生干实事,埋没大学生的才能。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对策

篇2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在大一新生的《学会学习》课程中安排了一次职业生涯认知教育,首先,通过北森公司开发的朗途测试软件的测试,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等;再通过自我认识剖析、360度评价、橱窗法分析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性格取向;其次,通过性格取向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性格特点等;再次,试探性地传授一些职业认知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取向等。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自我膨胀意识强,缺乏有效的自我定位

与学生的实际接触中发现,目前的大学生普遍成长环境优越,受家庭过于保护,自我膨胀意识很强,觉得自己很能干,什么都懂,在实际的的操作中大部分学生眼高手低。例如,张燕飞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CAD,可有些学生觉得她给的图太繁琐,不愿意画,建议老师换点容易的。下课后却说老师讲得很快,什么都没有学到,把责任推卸到老师身上,而不是从自身找问题。对待学业,很多学生希望越简单越好,并不是真正希望学到知识。当真正迈入社会,设计公司或单位让学生现场画CAD时,很多学生却无所适从,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大学生缺乏有效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

2.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大学生一进校,辅导员就让每人都交了一份大学4年的规划,可是到了大二,我让城规091的学生谈谈当初自己的规划现在发生了哪些变化呢,90%学生都说不知道自己当初都写了什么,当时完全是为了应付差事。对于大学第4学期的规划,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因为变数太大,我也不知道自己这学期都能做些什么”;还有同学写到她的目标就是减肥。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职业规划理念较模糊,没有普及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部分学生职业规划理念缺失,觉得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他们遇到就业问题时,也就很难得到一个合理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体制不完善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于20世纪90年代才由欧美国家传入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随着职业生涯规划市场需求的增长,在国内为个人职业进行规划的专业职业规划师随之产生。但由于这一行业在我国起步晚,相关制度和体制还不健全,职业规划师和相关咨询服务机构非常短缺,职业规划咨询机构的社会接受程度尚较低。浙江农林大学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只是附带在《学会学习》、就业指导相关课程里面,并没有专门的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职业咨询.

二、解决对策

在如今就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之下,有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非常必要,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全面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认清自我,明确奋斗目标,提前作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明确目标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为有了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对大学生来说,通过相关软件的心理测试,首先,要弄清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自我需要等,同时接触了解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的要求,客观分析自己适合干什么样的职业。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企业需求,制定奋斗目标,规划自己大学4年自己应做的事情。在职业目标的确定中,要采取弹性制,近期远期相结合,且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实际忌盲目夸大。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科研创新项目

实践实训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的窗口,一个好的社会实践可使大学生受益无穷,甚至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应积极参加浙江农林大学每年设立的科研创新项目、东湖杯创业大赛、课程实习、实验以及导师的科研项目,假期应到规划、房产等相关单位实习,进行职业体验。在参加实践实训中,大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工作经验,增长社会阅历,锻炼实践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增添筹码。

3.加强职业规划课程建设,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

学校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中应加强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成立由教授和工作单位专家组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职业规划课程包括学会学习、专业辅导、就业指导、岗位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学校应通过设立职业规划课程,让职业规划意识深入人心,帮助学生科学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今早的融入社会。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分阶段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对于大一新生,通过心理测试、能力测试、学会学习,使学生认清自我、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定初步职业目标;对大二学生则要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初步的专业技能,并扩充学生的综合知识;对大三学生进行岗位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明确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熟练应用相关软件,掌握专业技能;对大四学生要进行就业指导,包括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压力疏导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使学生能尽快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学校应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抓手,引导学生在认清自我、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明确职业生涯奋斗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付诸于实践。学生应充分利用好大学的一切资源,学习知识,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贡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迎春.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1,(1):118-119.

\[2\]朱军.《学会学习》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11学生工作研讨会交流材料).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职业;导向功能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meritocratic education)”时代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mass education)”时代。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层次的教育阶段在这一系统中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统一完整的教育体系。我国的强国之路需要各类人才,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高科技文化知识,而且要与就业市场匹配得到优化组合。但我国中学与大学教育之间往往存在着断裂问题,不仅存在着为社会需求上认识问题,而且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也存在着差异,最终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途径成为学生与家长最为郁闷的事情,为社会选用人才也形成了许多障碍,所以作为最后的教育接盘者-高校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当肩负起职业生涯教育的责任,让大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在发展我国经济中发挥自身的价值。

1 基于沟通机制的教学导向

1.1 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主要通过高考,因此,要增强考生在选择学校与未来高校培养学生的引导作用。中学教育是倾向于应试教育,学生只有顺利地通过高考,才有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但大学教育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大学阶段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从应试教育方法中吸取不少经验,但大学生动手与实操能力要求更多,仅从高考分数是不容易识别优秀人才的。应试教育中出现大量的高分低能的现象造成了教育的大量浪费,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生命浪费。中学教育中除了极少数的专业如语言类、数学类与高等教育有直接的知识衔接外,大量的专业是基础教育的界外发展,大多数只是学习方法的衔接,所以中学教育应当从能力培养上来让学生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最终满足社会的需要。教育的社会化是教育本质的体现,它要求教育具有系统性,既要贯穿受教育者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同时也要求不同的教育内容之间保持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那么高校教师也要归纳总结中学教育的特点与现实问题,利用中学教育培养学生踏实的学习风格来加强学生的专业教学,同时克服中学教育中的呆板模式,增加学生的实操能力。在学生填报志愿时,高校应当派出专业老师去进行指导,让高校培养方向与能力与兴趣完好匹配,这样中学结束时就是未来职业的启动时。

1.2 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高校教师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更不能把高校的教学看成流水线的生产。高校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彼此沟通,通过沟通搭建师生良好关系的桥梁,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来进行针对性教学,以便因材施教。

高校老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及课后针对学生的提问通过口头语言沟通外,还应当热情接待学生在科研上的一些想法,不仅要耐心倾听,而且要认真辅导,这种问题思考型的导向是任何课堂所不能培养的,是让学生进入全新的一种学习方式。

高校教师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沟通来解决很多学生不太敢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问题。高校教师了可以通过以纸质为载体用书面语言的形式传递信息书面沟通。当然,现在网络沟通更加便捷,师生可以通过e-mail(电子邮件)、教学平台、qq聊天工具、bbs(网上论坛)、博客等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指导,起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良好的沟通机制才能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怀,道出自己的价值观与未来发展理想,老师才能因人特质进行专项指导。

1.3 教师转变沟通角色

进入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加了,并不是非得从学校与老师那里才能获取知识。教师的地位已经由过去的 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播者向求知者转变。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沟通角色,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构建一种基于知识而产生的人格平等、互动密切、氛围和谐、亦师亦友的新型沟通氛围。

所以高校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是导,而不是教。在平等角色的沟通中,学生与老师沟通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掌握问题了,更多是专业知识与社会应用的问题,也就是

生未来职业的选择及专业与职业的结合问题。

2 课堂中的职业导向

每当谈到大学生职业规划时,大家想到的就是专业的职业指导老师。全美职业教育学会 ( american vocational association,ava) 与全美职业辅导学会生涯辅导与职业教育委员会( national vocational guidance association commission on career guidanc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对就业指导老师的职责内容作了专门的规定。但除了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辅导员外,专业教师也应当是学生的职业导师,而且是在专业与职业指引上的权威指导者,如同学生挂专家号一样。

2.1 知识上的导向

专业知识在社会中的实践应用并非是高职学校的特有的。综合性大学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综合性大学虽然不像高职那样手把手地教实践技能,但各综合性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程更深邃、在社会实践能产生更大的效益,是高职高专技工式的教学是完全不能比拟的。有人感觉综合性大学开设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用性相距太大,特别是现在大学生为了就业发生专业与职业不对口的情形。

其实这是对专业知识的误读。综合性大学开设的专业是开发学生的思想,形成学生的工作方式,塑造学生思维的模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引导。这样的学生走入社会是精英,是高端人才,他们面临的选择是统领全局的职业,而高职高专学生的选择是专项精尖的职业。  所以高校老师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感觉专业知识与社会应用是两张皮,有的学生一门课学完了,竟不知这门课将在哪个领域应用,更谈不上如何应用了。有些学生学了许多高深的知识,但一到实践中又束手无策,把所学的知识丢得远远的,完全不能联系起来思考解决问题。高校教师不能把专业知识孤立起来,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在专业知识的应用时行导向,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专业与职业发展。

2.2 学生行为的导向

我们看这样一个案例:曾有一位老师推荐了几名学生给一个副部长,这位副部长很热情地接待了几个年轻人。落座后,副部长亲自给同学们倒茶,没想到有同学不客气地问:“屋里太热,有没有冷饮?”随后,副部长给同学们分发本单位的介绍材料,所有学生都坐在那里单手接过来,只有一个站起身,用双手接过这份材料。可想而知这个副部长会留下谁。

虽然这个双手接材料的同学学习不是最好的,但职场上需要懂得尊重别人的人。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缺乏自律,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公德意识,不讲诚信,缺少反思精神等,这些同学往往是平时上课散漫与不认真,甚至目无尊老师的学生,这些与高校教师对这些行为的漠视无不相关。比如上课说话、打手机、吃东西、发短信,迟到,逃课,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下课时把门关得嘭嘭直响。老师怕批评学生引起反感而听之任之,没有正确的导向,让学生形成低文明状态。这部分学生不注意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一定会影响其就业,应聘时将面临失败。

3 可持续导向的建设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就业方面的反映和表现,关系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功利化的择业取向突出、择业期望值过高、盲目消极就业、职业心理准备不足等确实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

构建非应急式就业指导模式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这样才能推动大学生群体更高质量地就业,也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品牌的建立。

3.1 阶段式指导

大学生在学校一般为四年制,从时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来进行指导:

大一阶段的基础教育阶段,主要靠辅导员与通识课的老师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启蒙教育,针对人际关系、环境的改变,引导大学生认知新环境,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因为还未开设专业课,可以请专业老师来进行讲座,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当前的就业形势。

大二阶段主要是专业教师的任务,他们通过课堂教学与沟通帮助大学生在自我剖析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在专业课上的兴趣,确立职业方向与目标。

大三阶段老师与学校联合培养一些职业技能,在既定的职业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实习,用实践来获得职业经验,在实践中培养社交能力与协作能力,并不断省视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

大四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靠就业指导老师通过培训他们的求职技巧并参加招聘会,在

实战中明确职业目标,实现自己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3.2 就业导师制

可以把就业导师分为“就业思想导师”、“专业知识导师”和“职场导师”三类。

就业思想导师主要辅导大一和大二学生,这些教师主要从德高望重并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的高职称专业老师或在相关领域中已经取得较高成就的校友中进行选拔,。其职责是要端正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培养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专业知识导师就是从专业教师中进行挑选,主要也是辅导大一和大二学生,对大学生进行与职业相关的专业技能指导。

职场导师由就业办的老师来组织与担当,一是这些老师可以把研究的好的职场经验拿来与同学们分享,也可以从丰富的职场经历的优秀校友中挑选,这时主要是对大三和大四的学生的指导。

3.3 融入社会的导向

高校教师桃李满天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友资源,通常是,校友的年龄较大,阅历较多,资历较深,网络资本也很丰富。高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人物访谈、职业规划大赛等方式让学生接触社会,也可以利用校友的业缘关系,为大学生创造行业调查、实习实践的机会,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导师会接触众多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及个人,有机会了解用人单位的内部结构和人才需求标准。不少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与老师是校友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网将会让教师在职业指导中方向更明确,会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加以培养。

【参考文献】

[1]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 in modem sociology [j]:porters annual social review,1998(24):l-24.

[2]马磊.高校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建构[j].科教导刊,2011,10.

[3]王洪江.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师制下的学习动力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15.

篇4

1对幼师大学生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原因分析

过去的幼师大学生经济学课堂教学理念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上课只专注给学生传授经济学的主要范畴、基本理论和重要原理,教师的职责是讲解,学生的任务是接受。似乎只有教师才有发言权,学生没有发言权。与此相反,教育新形势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客观要求幼师大学生经济学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学的交流、反馈,师生要互动感想、互传信息、彼此启发、你我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认识、体验和智慧,交流你我的经验、思想与情感,创生新的教学内容,寻求新的发现,进而实现共想、共疑、共究、共赢、共进,做到教学相长和共同提升。对幼师大学生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对其会产生深刻影响:一是可提高他们的经济学素养;二是对其教育教学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来他们会将探究式教学方式运用到幼儿园教学中去。

2幼师大学生经济学课程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笔者以两种类型的探究式教学活动为例,谈谈幼师大学生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在此本人展示两种类型的探究式教学实践活动。

2.1环节型探究教学实践

按照以往的课堂模式,讲授《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教师先直接讲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然后分析价格上升和价格下降对消费需求的不同影响,再讲解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最后强调互补商品、替代商品价格的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学生要做的仅仅是识记这些理论,拿经济生活中的交易事实来验证理论,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他的结论。而探究式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探究探索和互动交流。因此,笔者在设计这次课堂教学时,就给了大学生一个广阔的舞台,以一个简短材料引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探究发现知识。材料与问题如下: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在商品的使用期高峰过后再去购买,消费者能在价格上获得实惠。问题一:在你的消费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在旺季购买的,哪些是在淡季购买的?为什么?问题二:常言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现实中是不是真有“物美价廉”的商品?笔者先让学生阅读材料,回答“为什么在商品使用高峰期过后再买,购买者能在价格上得到实惠”;以这一探究活动为序幕,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列举有关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例;在组织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时笔者做了简要点拨,使学生知道当市场充分竞争而且商品质量信息对称时,的确会有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当商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时,则会出现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现象;引导学生对有关例子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互补商品、替代商品价格的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并得出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的一般规律。

2.2专题综合探究教学实践

大学经济学教学通常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综合探究活动。笔者在此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专题探究为例,谈谈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如何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和谐统一的。

2.2.1本探究设计意图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讨论的永恒话题,坚持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相协调、兼顾效率与公平,既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又有利于经济发展。

2.2.2探究活动策略

分两组分别收集提高效率的表现与促进公平的表现;分两组分别讨论提高效率的意义与促进公平的意义;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分正反方展开辩论;学会剖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提出合理建议。

2.2.3探究路径实例展示

呈现实例一。有一家生产电气设备的国有企业,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之间也不够团结,离职的情况时有发生。新上任的企业领导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全体员工的报酬。但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消极怠工、不团结、离职等情况并没有明显减少。企业领导经过调查发现,导致部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症结不是报酬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他们认为,与其他一些员工的投入和所得相比,自己的相对报酬太低了。第一问:结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第二问:如果你是该企业领导,将采取什么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展示实例二。吴某就任某国有企业的领导后,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向一线员工和创利多的车间倾斜。这种分配制度拉开了员工的收入差距,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涨,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后来,吴某自定年薪50万元,懂技术的副总经理年薪30万元。一些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工资还停留在每月三四千元的水平上,分配不公,于是,有的到别的单位兼职,有的“跳槽”。一些员工认为,自己每月工资只有一千多元,自己的劳动贡献被低估了。企业内部矛盾日益加深,人心涣散,经济效益直线下滑。第一问:结合上述材料,探讨企业内部的初次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第二问:收集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激励措施,与同学交流,并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些激励措施的看法。

3幼师大学生经济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思考

坚持不懈地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使幼师大学生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教学实效明显增强。

3.1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素养

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经常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悟经济理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学生变得大胆大方,爱与老师交流探讨问题,爱与老师谈论人生和生活,学生将学习、做人和生活有机结合了起来。

3.2实施探究式教学后,课堂发生深刻变化

过去,为了完成经济学的教学任务,只强调学生思想与教师讲解内容相同或相似,不同认识都一概否决,这既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又削弱了学生的创造性,现在鼓励学生畅谈不同观点,指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来回答相关问题,答案往往不要求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3幼师大学生探究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

篇5

关键词:辅导员;群众路线;和谐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如何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校园的稳定。那么,辅导员该如何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除了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外,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与学生的和谐友善的关系,群众路线是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和时代要求。本人将从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现状出发分析走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和探讨如何走好群众路线。

一、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现状剖析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如何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如今由于辅导员角色定位不准确,业务不精、职业倦怠以及学生不理解、不信任等原因导致现实中存在以下几种紧张关系:

(一)冷漠关系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实际上此项工作首先会因为辅导员自身角色定位不准确而偏离主线,平时更多的是琐碎的奖学助学工作、团学工作以及党务工作。辅导员自己无形中已经定位为行政人员,忽略了最重要的思想教育工作。于是,辅导员把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做是可有可无,更谈不上深入学生宿舍。宿舍是学生在学校的小小的“家”,学生在这个“家”里面展现的是真正的完整的自己。[1]辅导员没有主动深入这个“家”如何能窥探到学生真正的一切?如何能从根本上去了解并帮助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能从心里上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坎里?其次,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性质不明确也是导致关系冷漠的因素之一,辅导员应该是学生迷茫时候的指路灯,应该是学生困难时候的扶持者,应该是学生开心时候的分享者。可是,大学中只有学生干部才有机会接触辅导员,许多普通同学只知其名,甚至有些同学根本不知道大学中有辅导员。所以,大部分学生只有在遇到丢学生证、开证明等问题时才会找辅导员解决。

(二)不信任关系

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其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处理各种学生难题的能力。可是,由于社会大环境不断变化,学生问题的复杂化和辅导员没有不断充实自己等原因,导致辅导员业务水平不精,学生的难题也没能及时给与处理,不是推脱就是不当回事,给学生一种不好的印象。

(三)反感关系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很多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真实写照,“碌碌无为”也是很多辅导员的真实感受,忙而无所获是导致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职业倦怠会使辅导员逐渐产生不愿接触、甚至拒绝接触学生的错误思想,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产生麻木、冷淡、反感的态度。一旦学生中出现旷课、迟到或者违规行为时,辅导员迫于压力才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方式不仅使辅导员的教育处于被动,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不听话。

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紧张不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从源头上解决这种紧张局面,必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走群众路线,才能构建和谐关系。

二、何为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经验的总结,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到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内化为辅导员工作的准则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群众路线是一种价值取向,学生的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应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生的进步和成才就是我们价值体现;群众路线是一种工作方法,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指导好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展现他们的活力和风采;群众路线是一种认识方法,深入学生当中,把处理各种学生难题的经验积累起来,分析研究,形成工作的重点和启发。如近年来外来电话及短信的骗术让很多学生上当受骗,针对这样的现象,辅导员应该在接触到的个例中积累资料并在入学教育中重点突出强调,避免学生再次上当;群众路线是一种工作作风。作风正派,处事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广大学生的拥护和敬爱。

三、分四步走,践行群众路线

(一)正确定位,努力创建平等互信的沟通平台

辅导员与学生关系之所以紧张,是因为辅导员总是高高在上,学生无法近距离接触,彼此缺乏沟通,人际关系关键在于沟通。辅导员应重新定位自己和学生,学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构建平等互信的沟通平台才能服务好学生。沟通平台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础,本人认为应从走近学生、拓宽沟通渠道和提高沟通技巧上下功夫。首先,辅导员应每周至少一次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动态。每次在走访前可以提前半天告知学生,让他们不会有突击检查的感觉,走访的时间最好限制在半个钟以内,走访的目的必须明确,做好走访的材料准备,谈话态度应和蔼,应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在聊天过程中感受到辅导员的亲切与真诚。其次,应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码、QQ、邮箱、微博、微信等告知学生,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彼此沟通的方式和渠道。最后,注意提高沟通技巧,现在的90后大学生是一群个性强,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薄弱,强硬的说教方式已不再适合,面对考试失意的学生,多运用安慰鼓励的语言,辅导员如果能在适当的时机运用适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相信学生会更容易走出困境。面对犯错的学生,要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及来龙去脉,切忌一味地批评教育,让学生自己剖析并承认错误。无论如何,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学会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说话技巧,要时不时地配合肢体、面部、眼神等达到沟通和教育的目的。

(二)真心关怀,切实正视学生的不良情绪

《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存在抑郁症状,17%的大学生存在焦虑症状,12%的大学生存在敌对情

绪。[2]所以,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不容乐观,不可忽视。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应时刻关注个别学生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避免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舒缓学生的不良情绪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可以试着从以下三点让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舒缓:第一,丰富班级文化,打造温馨的班级氛围。一个班级凝聚力相当重要,在管理中如能注重集体主义的融入,培养一群实干的、具有团队精神的班干部。每学期指导各班举办交流会或者主题班会,营造团结优良的班风,良好的班风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第二,创建积极向上的学生活动平台,转移注意力。大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举办活动的能力强,如果辅导员能为学生创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学有所用,那么,学生就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不良情绪,所以,让学生忙碌也不失是一个好方法。但是,在活动举办前辅导员要给出指导性意见,确保活动有意义,可以建议学生通过拉赞助等方式筹集经费,锻炼学生合作的能力,还可以适当推荐或者带领学生参加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别的比赛,如技能比赛和创业大赛等,此类的比赛能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并获得荣誉,所以,学生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第三,重点关注家庭贫困和心理异常的特殊学生,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做好思想工作,防患于未然。辅导员应该在第一时间了解所带年级中的贫困学生,借助学校勤工俭学平台给适合的学生介绍工作,解决学生家庭经济贫困带来的生活困难。由于学校勤工俭学的岗位毕竟比较少,辅导员需要鼓励贫困生通过兼职自行解决本身的困难,如家教,周末兼职等。至于心理异常的学生,辅导员一旦发现,第一时间要找学生谈话,如发现情况严重,要马上寻求专业心理老师帮助,做好各项记录,还要在必要的时刻通知家长。

(三)面向就业,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迈进大学,大学生们少了家长的管教和束缚,再加上自我管理的能力差,迷茫和无所适从是很多大学生的感受。这时候辅导员可以从职业规划入手,教育新生合理规划大学三年或者四年时间,把每一年学生必须做的事情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把大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专业技能和计算机能力、英语能力等给一一罗列,并让学生脚踏实地地做一份职业规划书。1953年,耶鲁大学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做了一项调查:所调查的大学生当中,只有3%的人对于他们的想达到的人生目标有非常清楚的计划,并将它们写下来。27年后,又做了调查,发现了3%的学生成就远远的超过了97%的人。所以,职业规划对现在大学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功课,现实事实告诉我们缺乏职业规划将导致毕业生频繁跳槽,避免过高或者过低评估主客观条件。合理的规划能让个人的专长得以发挥,开发自己的潜能。职业规划实际上也是一种目标管理,能让学生在目标的驱动下努力学习,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定时地进行督查,检查学生是否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所设定的任务,如未完成,及时给予剖析原因并督促其完成。这样,自然而然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和谐的关系,所以,职业规划指导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

(四)虚心好学,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现代社会信息更新飞速,辅导员如果还固步自封,不及时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势必无法与90后大学生沟通,所以从为了一切学生出发,辅导员首先要改变观念,要善于学习理论知识,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特点,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从生活、学习、就业各方面做学生的导师,实事求是地把为学生做实事、做好事当做人生的乐事。其次,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经常从工作中总结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学校辅导员有关制度为晋升做好准备,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职业倦怠。所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有力保障。

和谐的关系不是简单地应付了事就能推进,需要高校辅导员认真负责的态度,放低姿态,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把学生的任何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对待,需要从各方面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为学生办好事,办实事,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朋友。

[参考文献]

[1]张妍.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6)。

[2]孙英惠.在“以人为本” 理念下辅导员工作方法的改进[J].高校讲坛,2012(3)。

篇6

关键词:体育信息;体育行为;信息输入与输出;接受动机;信息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44-03

体育传媒有着宣传、引导、修正人们生产、生活的舆论功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以及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大众传媒则是影响人们体育价值观的重要力量,通过媒介可将体育运动的各种形式展示给广大“受众”,积极引导其认识体育,接触体育,参与体育。

一、研究对象

河南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以及体育媒介信息传播载体(报纸、刊物、广播、电视、报栏以及网络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参考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大众传媒”、“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等文献,获得相关信息。

2.问卷调查法。依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遵循科学研究方法,研制了“大学生体育行为及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采用多段抽样(地域、学校、专业等)随机抽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500份,收集485份,其中有效问卷410份,有效率80.2%。经过检验得出本问卷的信度r=0.785,符合统计学意义。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法。这是本研究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个体对体育信息的认知度以及其接受体育信息的动机,剖析个体大学生对体育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4.数理统计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分析本研究相关问题。

三、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所接触的媒介类型。人类对知识和信息的求知欲为现代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提供了原动力[1],大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媒介和媒介内容不但取决于特定的生存环境以及现实要求,而且还与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着重要的联系。经调查统计,大学生接触的媒介主要是电视(27.3%),其次分别是网络(20.2%)、无线广播(17.3%),而对传统传播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接触相对较少。电视和网络等媒介能够被大多数的学生所接受,这些媒介有着自身的优势:信息量大、更新快、音质、画面动感,仿真效果好等,这些优势能够增加大学生主体想象空间,而传统媒介对信息的保存、理解、记忆等没有显著优势,但面对现代社会信息量之大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网络、电视等媒介是必然的。

2.大学生对信息认知及其行为。①大学生对体育媒介认知度与动机。媒介影响生活,媒介内容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受众媒介素养。从研究调查分析大学生对信息的认知程度和使用媒介信息的主要动机。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体育认知的程度比较高,有55.8%的学生认为体育信息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重要,只有9.3%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另根据调查问卷关于“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是现代生活重要内容的方面之一”的题项统计分析,大学生对此持“认同”观点的超过半数,在意识的层面上,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认识到了体育媒介信息的重要性。这与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认知能力、所受体育教育、新闻媒体的宣传及自身感受等是密不可分的[3]。从大学生心理发生机制来说,主要在于大学生的求新心理,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新信息,了解新事物,增添新知识,以获取创造新生活的依据。大学生往往对那些自己欲知而未知的信息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大学生接受或使用体育媒介的主要动机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接受或使用体育媒介的主要动机分布为:提高自己对体育信息的知晓度(27.2%);在媒介内容中寻求解决体育的实际问题(27.5%);明星效应(15.1%);追求娱乐、刺激(12.1%);打发时间(7.5%)等。其中前两个动机在时间调查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而也印证了大学生对体育媒介的理解程度比较高,大学生较理性对待体育媒介及媒介内容,来为自己的需要服务。但另外一个动机是,由体育明星的出现所产生的“效应”。通过实地的了解,大学生对体育明星的认知度比较的高。从相关分析来看,大学生接受或使用媒介的动机与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成一定的相关性(r=0.683),说明现代高校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率以及其媒介素养比较高,加强学生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提高信息的流动,对更好的发展大学生自身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②体育媒介信息与大学生体育行为间的关系。通过调查来看大学生接受信息的行为较为积极,主动去接触媒介信息,为自我发展服务。接触体育媒介主要的内容:体育赛事(28.3%)、体育人物专访(16.6%)、体育欣赏(12.0%)、体育娱乐栏目(15.1%)、体育健身(19.0%)、体育产业或体育用品(7.8%)、其他(1.2%)。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体育赛事接受率最高,其次是体育健身之类的栏目,可见大学生所接触体育媒介的内容具有动感性、刺激性、真实性、直观性等的特点;大学生接受媒介内容还有一定的区域性,大学生只看到了精彩的体育赛事和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健身等节目,对于体育理论知识的接受相对较差,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知识相对贫乏。大学生对体育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也必将在个体记忆或思维中沉淀,对促进个体体育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③不同背景的大学生接收或使用体育信息的差异。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水平不很高,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档次251~300元占的比例最高(27.9%),还有相当学生的每学期可自由支配金额还不到100元。[2][3]在经济水平层面上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依据学生来源地分析不同地区大学生经济条件显示,城市、农村、城镇大学生之间没有差异。不同专业大学生之间对体育媒介信息接受或使用情况的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检验,发现文科专业大学生、理工科的、体育艺术的彼此之间在对体育媒介信息认同上没有差异性,说明现在体育大众媒介信息受到大学生的认同,体育媒介信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自身的发展都有着很好的作用。接触体育媒介信息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信息的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的能力。

3.构建普通高校体育信息运行模式,提高大学生体育信息素养。任何传播都需要通过媒介来进行,人类的传播活动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信息需要符号来表现,符号需要具体物化的材料作为载体[4]。普通高校传播载体应具有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等基本特点,搭建大学生与体育信息沟通的桥梁,满足其体育信息需求,提高体育媒介素养。调查显示,高校的体育媒介信息的主要载体是报栏(35.4%),其次是校园有线广播(29.3%),网络、体育社团、体育文化节等媒介形式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弱。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部分高校利用网络建立起自己的体育媒介信息资源,但是也存在着以下问题:网站内容比较单一,灵活性较差;媒介内容更新滞后,与时间维度不匹配;网站管理机制、条例还不健全。作为传播知识文化重要阵地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既定目标上,还要切实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信息交流和不断更新是大学生与外界事物密切联系,成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校基础建设上,不但要考虑大学生学业成绩,还要注意促进大学生良好成长所必须的“软件”建设。体育已经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加大体育媒介信息载体建设势在必行。

四、结论及建议

1.大学生接受体育媒介信息的途径多元化,电视、网络体育信息媒介在大学生中使用频度较高,而传统接受信息媒介使用的比例较低。

2.大学生对体育信息的认知度较高,不同专业之间大学生对体育信息认知度没有显著差异;使用各种媒介的主要内心动机是了解或知晓体育事件的动态性变化;对网络体育媒介信息的关注度较高;大学生接受或使用体育媒介信息的量与其运动行为之间相关度不高。

3.个体大学生在获取大众传媒体育信息与使用信息之间有显著的信息减弱或不平衡现象,其主要原因为:①大学生个体对体育媒介信息处理方式不同,对体育信息感知有所区别;②提供体育信息交流的机会或场所还很少;学生接触的环境中体育媒介信息量少。

参考文献:

[1]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M].第一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54.

[2]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59.

[3]王传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2).

篇7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整合

现阶段,教育的终极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教学,不仅要重视对大学生英语相关技能的培养(比较常见的有听、说、读、写),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对语言载体的充分利用,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学知识以及文化的了解,继而强化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综合素质。也正因如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英美文学资源库,以进一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对其思想进行科学的启迪,并使其思维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从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英美文学教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一)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其快速的掌握语言学习要领

众所周知,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兴趣的重要性。目前,部分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以出国留学或参加英语考试为目的,只有少数人是因为兴趣爱好而学习英语。而通过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能够有效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进一步感悟到英美本土语言文化的魅力。在阅读中,应该对比中译本的外国文学著作与原著的区别,从而把握这之间的文化差异,如此一来,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将变得越来越浓厚,这对于其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与语言的强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进行《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Face to Face with Guns,Section A”授课时,先剖析主要课文内容,即某晚,两个带武器的年轻人抢劫了作者,随即作者去警察局辨认抢劫人的照片,在对这些年纪轻轻就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年作者感觉深深的通信。原文中“mark in every face, marks of weakness, marks of woe.”(每个人都有一张衰弱而痛苦的脸),其中,这句摘自英美文学作品《伦敦》中,如果不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很难解析该文章的内涵。

(二)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英美文学优秀作品的阅读与赏析中,学生能够完成自我个人品味的提升,有助于其更好的陶冶情操,并促进学生健康、积极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对其全面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教育意义。不仅如此,通过英美文学教学,能够陶冶性情、强化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与语言修改,有助于其完美人格、人文精神的培养于塑造,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由此可见,英语美学教学是提升大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关键部分,而二者的有机整合也将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向。

二、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策略

(一)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有效阅读和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旨在通过大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使其体验到英语这门语言的文化魅力,继而使其能够更加了解英美文化历史,这对于大学生学习知识面的拓展以及文学性情的陶冶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大学生的鉴赏英美文学作品水平也将得到显著的提升。为此,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实现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先决条件。

(二)选取合理的教学素材

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完成高效的英语文学教学,一定要精选英美文学教材。尽可能的选择相对意义优秀、比较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继而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学习和赏析。与此同时,选择教学材料也是非常有讲究的,要重点突出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与语言特点,避免教学内容太难活太过容易,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其中所蕴含知识的理解进行深化。此外,笔者在选择教学材料中,也关注其趣味性,有趣的英美文学作品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使学习效果得到科学的优化。

(三)应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英美文学教学需要依托灵活的教学手段。比较常见的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任课教师可以运用电视配音、演讲以及表演故事等完成文学作品的品读与学习。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上述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对英美文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为了整合英文文学教学与英语教学,笔者开设了专题讲堂,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英美文学作品之魅力所在。

(四)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整合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该机制能够对学习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考察,其中,考察重心主要在于学生认识和赏析英美文学的情况以及把握和学习英美文化知识的程度,而非通过一系列基础知识的测试,而得出的结果,这样一来,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教学的价值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语言文化教学中,要尽可能的使学生能够感悟学习过程的乐趣与魅力。本文对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意义与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使大学教学更好的适应新课改主流趋势,与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实现有机的统一,继而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一、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一书总结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五个“碎片化”现象。第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机制存在三重断裂。三重断裂包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创业、创业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上的断裂;高校创业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上的断裂;创业教育政策与大学生之间的断裂。这三重断裂说明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出现了政策制定与执行偏差,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第二,大学生创业教育三种模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碎片化。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主导型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容易脱节。创业意识、技能提升型模式重在实践,但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的结合不够,导致学生在创业路上很难走远。创业教育综合型模式如何更好地从“创业培训”走向“创业教育”,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第三,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存在四方面的破裂。课程破裂包括:创业教育理念观念层面与设计层面的破裂;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破裂;创业教育教材建设与实际教育的破裂;创业教育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破裂。第四,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极度紧缺,已成为制约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最大“短板”。创业教育师资的总体数量不够、创业教育教师讲授的水平不高、创业教育实践指导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创业教育的生态发展。第五,高校创业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存在三方面被撕裂。这三方面撕裂包括:大学生专业背景的撕裂;大学生学习时间的撕裂;大学生受益范围的撕裂。

黄兆信教授提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当前国家“双创”战略背景下,更是显露出亟待转型的必要性。针对这些问题,该书不仅从创业教育机制、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教育受众学生五个角度分析了碎片化倾向,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二、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如何革新

1.变革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念。提及创业教育,人们最直观的理解与感受就是“教会学生自主创办企业”,而这也正是许多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所秉持的理念。事实上,对于刚跨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而言,由于资源、经验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还很低。鉴于此,黄兆信教授在该书中提出了“岗位创业者”的理念。他认为,高校要突破传统创业教育的瓶颈,以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建立创业教育发展新理念,将创业教育与人的终身发展联系起来,与个人事业的成长联系起来,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持续性的“创业观”教育,提升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层次,丰富创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进而在大学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土壤。

2.打造高品质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观是以组织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将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子看作是彼此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有机整体。尤索夫(Yusof)强调必须重视创业生态系统的语境要素,如:外部语境、内部语境和商业语境。路易莎・卡瓦略(LuísaCarvalho)认为,高校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需要在系统内部各因子之间、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稳定的能量交换,这些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断的循环,以促进系统内部的自我发展。通过观察美国创业教育发展历程,该书指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内源性要素、发展性要素、支持性要素等不同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在它自然形成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无论是大学学术机构之间抑或是学术机构与行政力量之间,甚至包括了高校与以产业部门、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为代表的外部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开放合作、共生演进的密切联系。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健康有序的运行,除了以上内源性要素、发展性要素、支持性要素等相互配合外,还要重点围绕大学生、教师这两个关键环节,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良性循环。

3.构建分层分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黄兆信教授在书中指出,在众创时代下,要构建分层分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首先要扩大创业教育的受益面。高校应对接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相应的创业教育发展思路,设计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和训练体系,从而全方位推进创业教育,并最大限度地使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扩大创业教育的受益面;其次,根据创业教育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与精细化。高校要以新兴产业创业为导向,设计分层分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活动,形成设计、影像技术、互联网+、新媒体、文创、电商、公益、综合等多个类别的创业项目布局。最后,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如研究型大学和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该书认为,从中央财经大学依托创业先锋班的改革到黑龙江大学的“融入式”创业教育模式,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呈现出了“立足校情、服务地方、特色鲜明、系统推进”的实践特征。

4.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撑机制。作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支持机制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顺利运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该书提出,首先,构建递进、立体式结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机制。高校通过实体运作的集教学、管理、科研于一体的创业人才培养学院,以统筹校内外资源,负责全校创业教育工作,并构建“学校层面-院系层面-试点班层面”创业教育的管理机制。其次,构建“众创空间+创业文化”的双保障机制。高校可通过众创空间催生的创客一族,依托当地产业特征、文化资源打造不同区域风格与特点的创业文化。该书认为,政府除了引导建立多元的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机制之外,还可分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试点院校,探索建立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实验区,创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机制。

三、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发展

1.大W生岗位创业。黄兆信教授提出,高校创业教育应以实现岗位创业为导向,提倡大学生“用创业的心态去工作”。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自己的岗位胜任力不足。因此,提高就业岗位的胜任力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作者提出,要通过创业教育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开发,提高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该书还介绍和分析了温州大学“岗位创业”的新模式,以及大学生村官创业,提出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有效路径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

2.大学生社会创业。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途径,与大学生群体有着“社会创业呼唤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社会创业”的天然联系。大学生作为引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其进行社会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该书中,作者在全面展示温州社会创业概况的同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了解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的现状。该书提出,社会创业是一个受到多因素交叉影响的复杂过程。在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主要受创业项目价值、创业能力及意识、社会创业的支持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作者认为,若要推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就需加快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制定扶持政策,强化保障机制,并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3.大学生创客。创客源自英文单词“Maker”,原意是指“创造者”。作者认为,大学生是创客运动最有活力的群体,大力发展创客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选择。以高校创客空间为依托载体去发展高校创客教育将成为培养新时期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作者在对美国的创客教育+STEM教育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发展创客教育的两个经典案例作了深入剖析后,进一步指出我国高校推行创客教育的现实可行性以及实施路径。作者提出,高校创客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创客文化、创客课程、创客教师、创客理念等方面协同进行。

4.大学生“网创”。网店是依托网络技术进行的新型商务活动,是消费和创业的新途径,也是全球经济竞争的新课题。该书通过对浙江省42所高校的调研,采用量化分析和经验分析的方法探析大学生网店创业现状,认为应将培养创业就业能力作为职业生涯准备的重要路径。该书提出了“大学生网店创业生态圈”的概念,并认为它是一个三圈联动的支持系统:一是生态核心内圈,指高校背景下的人员、机构和时间;二是生态扩展中圈,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物流基础和货源平台;三是生态环境外圈,包括政策、舆论和家庭环境等。

总之,黄兆信教授《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对于众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问题、理念、路径作了深入剖析,并阐释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该书主题鲜明,既有理性思辨分析,又充满着人文主义情怀。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通过案例、问卷调查、访谈、比较借鉴等途径获得了翔实材料和数据,增强了该书的说服力。作者所提出的对策建议对丰富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促进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推荐期刊